CN104519732B - 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19732B CN104519732B CN201380041767.2A CN201380041767A CN104519732B CN 104519732 B CN104519732 B CN 104519732B CN 201380041767 A CN201380041767 A CN 201380041767A CN 104519732 B CN104519732 B CN 10451973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mission
- control equipment
- engine
- framework
- exhau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18—Construction facilitating manufacture,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 F01N13/1805—Fixing exhaust manifolds, exhaust pipes or pipe sections to each other, to engine or to vehicle bod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18—Construction facilitating manufacture,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 F01N13/1872—Construction facilitating manufacture,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the assembly using stamp-formed parts or otherwise deformed sheet-meta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450/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fitting, inserting or repairing different el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470/00—Structure or shape of gas passages, pipes or tubes
- F01N2470/18—Structure or shape of gas passages, pipes or tubes the axis of inlet or outlet tubes being other than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ines (AREA)
- Processes For Solid Components From Exhaust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发明的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配备有搭载柴油发动机(14)的行驶机体(1)、和处理柴油发动机(14)的排气的排气净化装置(61)。将排气净化装置(61)的排气进入口(86)连接到柴油发动机(14)的排气管(116)上。在行驶机体(1)上形成设置柴油发动机(14)的发动机室(92)。在发动机室(92)的上侧面形成排气净化装置(61)的设置部(94、95)。经由固定器(96)将排气净化装置(61)载置到发动机室(92)的上侧面的设置部(94、95)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在收割种植在田地上的谷物秆并收集谷粒的联合收割机、或者收割饲料用谷物秆并作为饲料进行收集的饲料联合收割机等作业机上的发动机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搭载在配备有用于净化发动机排出的排气的排气净化装置的联合收割机等上的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田地用的农业作业机的联合收割机,配备有搭载发动机的行驶机体,在行驶机体上安装左右一对行驶履带(行驶部),驱动控制左右一对行驶履带在田地等中移动,另一方面,利用收割刀装置切断种植在田地上的未收割的谷物秆,利用谷物秆输送装置将该谷物秆输送到脱粒装置中,利用脱粒装置将该谷物秆脱粒,收集谷粒。另外,在过去,净化排气的排气净化装置邻接发动机配置,将排气从发动机向排气净化装置排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22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所述现有技术,由于与发动机邻接地设置排气净化装置,所以,有必要在发动机室附近确保排气净化装置的设置空间,存在着发动机室容积或者排气净化装置容积受到限制等问题。另外,像运货汽车那样,在远离发动机的位置的行驶机体上设置排气净化装置的结构中,可以容易地确保排气净化装置的设置空间,但是,存在着排气净化装置内的排气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以下,自我再生能力容易降低等问题。
因此,本申请的发明的目的是研究这些现状以提供加以改进的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配备有搭载柴油发动机的行驶机体、和处理所述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的排气净化装置,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排气入口连接到所述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管上,在所述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中,在将设置所述柴油发动机的发动机室形成在所述行驶机体上的结构中,在所述发动机室的上侧面形成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设置部,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经由固定器载置于所述发动机室上侧面的设置部。
另外,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中,在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外侧面中在排气移动方向上设置间隔,使作为固定器的多个上置固定器的上端侧连接,并且,将所述多个上置固定器的下端侧可拆装地紧固到所述发动机室上侧面的设置部,使排气入口在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下面侧朝下地开口。
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中,在围绕所述柴油发动机的上部或者侧部的机体框架上形成所述发动机室、并且使作业部邻接所述发动机室的结构中,作为所述机体框架的一部分形成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设置部,在与作业部邻接的所述机体框架一侧方的上侧面,经由作为所述固定器的上置固定器配置所述排气净化装置,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排气移动方向与所述作业部的侧面平行。
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中,在使作业部邻接所述发动机室的结构中,在所述发动机室上侧面中,在靠近所述作业部的上侧面形成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设置部,能够经由作为所述固定器的上置固定器从所述发动机室的上方侧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组装到所述设置部的上面侧。
根据权利要求5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中,经由作为所述固定器的悬吊固定器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配置到载置所述柴油发动机的机体框架的上部下面侧,在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下面侧使所述排气入口朝下开口。
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明,在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中,将所述悬吊固定器的一端侧连接到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上面侧,并且,将所述悬吊固定器的另一端侧延伸设置到所述机体框架的上面侧,使所述悬吊固定器的另一端侧从上方与所述机体框架的上面侧接触,将所述悬吊固定器紧固到所述机体框架的上面侧。
根据权利要求7的发明,在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中,使机体框架中的上面框架的一部分向与所述柴油发动机设置部邻接的作业部突出地设置,并且,经由所述悬吊固定器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配置于所述上面框架的突出设置部。
根据权利要求8的发明,在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中,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经由所述悬吊固定器配置在设置所述柴油发动机的发动机室部的机体上表面和与所述柴油发动机设置部邻接的作业部的机体上面之间。
发明的效果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配备有搭载柴油发动机的行驶机体、和处理所述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的排气净化装置,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排气入口连接到所述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管上,在所述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中,由于在将设置所述柴油发动机的发动机室形成在所述行驶机体上的结构中,在所述发动机室的上侧面形成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设置部,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经由固定器载置到所述发动机室上侧面的设置部上,所以,可以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组装到所述发动机室上侧面的高的位置处。可以容易地确保排气净化装置的设置空间,发动机室容积或者排气净化装置容积不受限制。另外,可以在供应给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排气的温度不降低(自我再生能力不降低)的范围内,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设置部形成于远离所述柴油发动机的位置,可以简化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安装结构。进而,在所述柴油发动机停止时,可以降低由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散热而使所述柴油发动机的周边变成高温的弊病。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由于在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外侧面中,在排气移动方向上设有间隔,使作为所述固定器的多个所述上置固定器的上端侧连接,并且,将所述多个上置固定器的下端侧可拆装地紧固到所述发动机室上侧面的设置部,使所述排气入口在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下面侧朝下地开口,所以,可以通过简单的组装操作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装载到所述发动机室上侧面的设置部。另外,可以容易地将所述排气入口连接到所述柴油发动机的排气歧管,例如,可以绕过所述柴油发动机的冷却风路简单地延伸设置所述柴油发动机与所述排气入口之间的排气管,可以简化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温度控制等。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由于在由围绕所述柴油发动机的上部或者侧部的机体框架形成所述发动机室、并且使作业部与所述发动机室邻接的结构中,作为所述机体框架的一部分形成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设置部,在与所述作业部邻接的所述机体框架侧方的上侧面,经由作为所述固定器的上置固定器配置所述排气净化装置,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排气移动方向与所述作业部的侧面平行,所以,可以低成本地在面对所述作业部的所述机体框架的一侧部构成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设置部。可以既将所述柴油发动机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分离开的距离保持在规定距离以下,又灵活地运用与所述作业部邻接的所述发动机室上侧面的空间等紧凑地支承所述排气净化装置。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由于在使作业部与所述发动机室邻接的结构中,在所述发动机室上侧面中,在靠近所述作业部的上侧面上形成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设置部,能够经由作为所述固定器的上置固定器从所述发动机室的上方侧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组装到所述设置部的上面侧,所以,可以构成为利用所述柴油发动机设置部和作业部包围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两侧方,可以容易地防止作业者等接触到成为高温的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另外,可以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悬挂到链滑车等装卸设备上,简单地进行组装或者拆卸等作业,可以提高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拆装作业性。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由于经由作为所述固定器的悬吊固定器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配置到载置所述柴油发动机的机体框架的上部下面侧,使所述排气入口在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下面侧朝下地开口,所以,可以经由所述悬吊固定器将所述排气处理装置连接到所述机体框架的高的位置处。可以容易地确保排气净化装置的设置空间,发动机室容积或者排气净化装置容积不受限制。另外,可以在供应给所述排气处理装置的排气的温度不降低(自我再生能力不降低)的范围内,利用简单的安装结构支承所述排气处理装置。进而,在所述柴油发动机停止时,可以降低由所述排气处理装置的散热引起的其周边变成高温的弊病。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由于将所述悬吊固定器的一端侧连接到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上面侧,并且,将所述悬吊固定器的另一端侧延伸设置到所述机体框架的上面侧,使所述悬吊固定器的另一端侧与所述机体框架的上面侧接触,将所述悬吊固定器紧固到所述机体框架的上面侧,所以,在将所述悬吊固定器组装到所述排气净化装置上的状态下,可以成一体地升降操作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和所述悬吊固定器以便相对于所述机体框架进行拆装,可以提高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组装作业性或者拆卸作业性。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由于将机体框架中的上面框架的一部分向与所述柴油发动机设置部邻接的作业部突出地设置,并且,经由所述悬吊固定器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配置于所述上面框架的突出设置部,所以,可以灵活地利用形成在所述柴油发动机设置部和与之邻接的作业部之间的无用空间,紧凑地支承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可以构成为利用所述柴油发动机设置部和作业部包围所述排气净化装置,既可以容易地防止作业者等与变成高温的所述排气净化装置接触,又可以使所述排气净化装置裸露到机器外侧,在柴油发动机停止时,迅速地使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温度降低。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明,由于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经由所述悬吊固定器配置在设置所述柴油发动机的发动机室部的机体上表面和与所述柴油发动机设置部邻接的作业部的机体上表面之间,所以,可以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一侧面向所述作业部的上面侧开放地构成,可以在所述柴油发动机设置部与作业部之间形成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冷却风路。既可以在所述柴油发动机的运转过程中,将所述排气处理装置的温度保持在必要的温度以上,保持所述排气处理装置的自我再生能力,又可以在使所述柴油发动机停止时,短时间地使所述排气处理装置的温度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用联合收割机的左侧视图。
图2是其平面图。
图3是其右侧视图。
图4是通用联合收割机的从后方观察的透视图。
图5是图4的放大说明图。
图6是发动机室部的从后方观察的透视图。
图7是发动机和排气净化装置的从前面观察的透视图。
图8是表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左侧视图。
图9是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发动机室部的右侧视图。
图10是表示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通用联合收割机的后部的从背面观察的透视图。
图11是其排气净化装置的从背面观察的透视图。
图12是其发动机和排气净化装置的从前面观察的透视图。
图13是图11的放大说明图。
图14是图12的放大说明图。
图15是表示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排气净化装置的从侧面观察的透视图。
图16是发动机和排气净化装置的从前面观察的透视图。
图17是发动机和排气净化装置的从侧面观察的透视图。
图18是发动机和排气净化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3,对于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面向行驶机体1的前进方向,将左侧简单地称为左侧,面向该前进方向,将右侧简单地称为右侧。如图1~图3所示,配备有被作为行驶部的左右一对行驶履带2支承的行驶机体1。在行驶机体1的前部,能够利用单动式的升降用油压缸4围绕收割转动支点轴4a升降调节地安装有一边收割谷物秆一边将其引入的收割装置3。在行驶机体1上,呈横列状地搭载具有脱粒滚筒6的脱粒装置5和贮存从该脱粒装置5取出的谷粒的谷物箱7。另外,脱粒装置5配置在行驶机体1的前进方向的左侧,谷物箱7配置在行驶机体1的前进方向的右侧。在行驶机体1的后部设置可旋转的的排出螺旋8,谷物箱7的内部的谷粒被从排出螺旋8的稻谷投放口9排出到货车的车箱或者容器等中。在收割装置3的右侧方、谷物箱7的前侧方,设置有驾驶室10。
在驾驶室10内配置有操纵手柄11、驾驶座12、主变速杆43、副变速杆44、以及对脱粒离合器及收割离合器进行开关操作的作业离合器杆45。另外,驾驶室10配置有操纵者搭乘的台阶、设置有操纵杆11的杆立柱46、以及设置有所述各个杆43、44、45的杆立柱47。在谷物箱7的后方的行驶机体1上,配置有作为动力源的柴油发动机14。
如图1、图3所示,在行驶机体1的下面侧配置有左右履带架21。在履带架21上设置有:将发动机14的动力传递给行驶履带2的驱动链轮22、保持行驶履带2的张力的张紧辊23、将行驶履带2的接地侧保持在接地状态的多个履带支重轮24、和保持行驶履带2的非接地侧的前后的中间轮25。利用驱动链轮22支承行驶履带2的前侧,利用张紧辊23支承行驶履带2的后侧,利用履带支重轮24支承行驶履带2的接地侧,利用中间辊25支承行驶履带2的非接地侧。
如图1~图3所示,收割装置3配备有与脱离装置5前部的喂入口5a连通的喂入室51、和连接设置在喂入室51的前端的横向长的铲斗状的谷物收割台52。将扒拢螺旋53(收割台运禾螺旋)可旋转地轴支承在谷物收割台52内。在扒拢螺旋53的前部上方配置带有耙齿杆的扒拢卷筒54。在谷物收割台52的前部配置理发推子状的收割刀55。在谷物收割台52前部的左右两侧突出地设置左右的分草体56。另外,在喂入室51中内置供应输送机57。另外,喂入室11的下表面部和行驶机体1的前端部经由升降用油压缸4被连接起来,收割装置3以收割转动支点轴4a(作为收割输入轴的喂入室输送机轴)作为升降支点,利用升降用油压缸4进行升降运动。
借助上述结构,左右的分草体56之间的未收割的谷物秆的谷穗侧被扒拢卷筒54扒拢,未收割的谷物秆的谷杆侧被收割刀55收割,通过扒拢螺旋53的旋转驱动,将谷物秆集中到靠近谷物收割台52的左右宽度中央部的喂入室51的入口附近。谷物收割台52的收割谷物秆的全部被供应输送机57输送,被投入脱粒装置5的喂入口5a。
另外,如图2、图4所示,经由左右倾斜调节支点轴58可左右倾斜调节地将谷物收割台52连接到喂入室51的前部。配备有使谷物喂入室52围绕左右倾斜调节支点轴58旋转的左右倾斜调节用油压旋转缸59,利用旋转缸59调节谷物喂入室52的左右方向的倾斜角度,将谷物收割台52及收割刀55以及扒拢卷筒54相对于田地表面水平地支承。
另外,如图1~图3所示,将脱粒滚筒6可旋转地设置在脱粒装置5的滚筒室内。将脱粒滚筒6轴支承于在行驶机体1的前后方向上延长的脱粒滚筒轴71上。在脱粒滚筒6的下方侧铺设使谷粒漏下的托网74。另外,在脱粒滚筒6前部的外周面上,向半径方向外方突出地设置螺旋状的螺旋叶片状的引入叶片。
借助上述结构,从喂入口5a投入的收割谷物秆一边通过脱粒滚筒6的旋转被向行驶机体1的后方输送,一边在脱粒滚筒6和托网74之间等被搅拌脱粒。比托网74的网眼小的谷粒等脱粒物从托网74中漏下。未从托网74漏下的禾秆屑等通过脱粒滚筒6的输送作用,被从脱粒装置5后部的排尘口73排出到田地中。
另外,在脱粒滚筒6的上方侧,可转动地枢转安装有调节脱粒室内的脱粒物的输送速度的多个送尘阀(图中省略)。通过所述送尘阀的角度调整,可以根据收割的谷物秆的种类或性状来调节脱粒室内的脱粒物的输送速度(滞留时间)。另一方面,作为配置在脱粒装置5的下方的谷粒分选机构75,配备比重分选用的摆动分选盘76,所述比重分选用的摆动分选盘具有谷粒抖动盘及粗筛及谷粒筛以及逐蒿器等。
另外,作为谷粒分选机构75,在摆动分选盘76上配备供应分选风的风车风扇77等。在脱粒滚筒6中被脱粒并从托网74漏下的脱粒物,借助摆动分选盘76的比重分选作用和风车风扇的风选作用,分选并取出谷粒(精谷粒等一级品)、谷粒和禾杆的混合物(带有枝梗的谷粒等二级品)、以及禾杆屑等。
在摆动分选盘76的下侧方,作为谷粒分选机构75,配备有第一输送机构78及第二输送机构79。通过摆动分选盘76及风车风扇77的分选,从摆动分选盘76落下的谷粒(一级品)被第一输送机构78及扬谷输送机80收集到谷物箱7中。谷粒和禾杆的混合物(二级品)经由第二输送机构79及第二还原输送机81等被返回到脱粒滚筒6的脱粒开始端侧,被脱粒滚筒6再次脱粒。禾杆屑等从行驶机体1后部的排尘口73被排出到田地中。
其次,参照图4~图7,对于柴油发动机14和作为连续再生式的排气净化装置61(柴油机排气烟尘过滤器)的排气净化壳体62以及其安装结构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排气净化装置61配备有将柴油发动机14的排气导入的连续再生式的排气净化壳体62。排气净化壳体62具有入口侧壳体63和出口侧壳体64。
另外,在入口侧壳体63和出口侧壳体64的内部,沿着排气的移动方向串列地配置生成二氧化氮(NO2)的白金等柴油机氧化催化剂65(气体净化体)、和在比较低的温度连续地氧化除去所捕集的粒子状物质(PM)的蜂窝结构的油烟过滤器66(气体净化体)。借助内置于入口侧壳体63及出口侧壳体64中的柴油机氧化催化剂65和油烟过滤器66,在除去柴油发动机14的排气中的颗粒状物质(PM)的基础上,还降低排气中的一氧化碳(CO)、炭化氢(HC)。
进而,如图4~图7所示,将作为排气入口管的净化入口管86焊接固定到入口侧壳体63上,并且,将作为排气出口管的后尾管87连接到出口侧壳体64上。柴油发动机14的排气被从净化入口管86导入到排气净化壳体62内,排气净化壳体62内的排气被从后尾管87排出到机外。另外,入口侧壳体63和出口侧壳体64被多组厚板中间凸缘体88和多个螺栓89可拆装地连接。
借助上述结构,通过柴油机氧化催化剂65的氧化作用而生成的二氧化氮(NO2),被从一侧端面(进入侧端面)供应到油烟过滤器66内。包含在柴油发动机14的排气中的颗粒状物质(PM)被油烟过滤器66捕集,被二氧化氮(NO2)连续地氧化除去。在除去柴油发动机14的排气中的颗粒状物质(PM)的基础上,还降低柴油发动机14的排气中的一氧化碳(CO)、炭化氢(HC)的含有量。
其次,如图4~图6所示,在谷物箱7后方的行驶机体1上竖立设置作为机体框架的发动机室框架91,利用发动机室框架91形成发动机室92。将柴油发动机14载置到行驶机体1的上面侧,在发动机室92内部的下方侧内设柴油发动机14,并且,在发动机室92内部之中的柴油发动机14的上侧方内设水冷用散热器93。即,在纵向方向长的形状的发动机室92内部,呈上下两级结构地配置柴油发动机14、和柴油发动机14的水冷用散热器93。
另外,柴油发动机14和水冷用散热器93的右侧、背面侧和上面侧被发动机室框架91包围,从发动机室框架91的右侧外方将水冷用外部气体引入发动机室92的内部,另一方面,将柴油发动机14和水冷用散热器93冷却后的热气,被向作为与发动机室框架91(发动机室92)邻接的作业部的脱粒装置5排出。
进而,如图4~图6所示,与和发动机室92(柴油发动机14设置部)邻接的脱粒装置5后部的右侧面平行地使作为机体框架的发动机室框架91之中的左侧上面框架94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将作为排气净化装置61的设置部的前后的横条框架95连接到左侧上面框架94上。经由横条框架95将排气净化装置61配置在左侧上面框架94上。即,在载置柴油发动机14的发动机室框架91的上侧面,经由横条框架95将排气净化装置61配置于左侧上面框架94,在排气净化装置61的下面侧使净化入口管86(排气进入口)朝下开口。
另外,如图4~图6所示,将前支承框体96的上端侧用螺栓紧固到入口侧壳体63的前面侧,将后支承框体96的上端侧用螺栓紧固到出口侧壳体64的后面侧,将作为上置固定器的前后的支承框体96的上端侧可拆装地紧固到排气净化装置61的前后。另一方面,使前后的支承框体96的下端侧与左侧上面框架94(横条框架95)的上面侧接触,将前后的支承框体96的下端侧可拆装地紧固到左侧上面框架94(横条框架95)的上面侧。换句话说,在发动机室92的上侧面形成排气净化装置61的设置部(左侧上面框架94、横条框架95),经由前后的支承框体96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61载置到发动机室92上侧面的左侧上面框架94或者横条框架95上。
即,使前后的支承框体96从上方与左侧上面框架94(横条框架95)接触并连接,在排气净化装置61的外侧面之中的排气移动方向上设置间隔,将前后支承框体96(多个上置固定器)的上端侧连接起来,并且,使前后的支承框体96的下端侧可拆装地紧固到发动机室92上侧面的左侧上面框架94(横条框架95)上。其结果是,经由左侧上面框架94(横条框架95)以横置的姿势(朝着前后的姿势)将排气净化壳体62的中间部载置并固定到发动机室框架91之上。在设置柴油发动机14的发动机室92部的上表面之中,在靠近与柴油发动机14设置部邻接的脱粒装置5的右侧部的上表面,经由前后的支承框体96配置排气净化装置61。
进而,如图5~图7所示,在排气净化壳体62前端侧的排气供应侧之中的排气净化壳体62的下面侧,以朝下的姿势设置作为排气进入口的净化入口管86,使净化入口管86在排气净化装置61的下面侧朝下开口,将净化入口管86朝着柴油发动机14的上面侧开口。另外,在将输出轴111朝向左右方向搭载在行驶机体1上的发动机14的前面侧上部,配置有排气歧管112和增压器113。将排气连接管115的一端侧经由能够弯折的波纹状排气管114连接到净化入口管86上,另一方面,将排气连接管115的另一端侧连接到增压器113的排气出口管116上。
借助上述结构,排气净化壳体62经由增压器113和排气连接管115等连通地连接到排气歧管112上。如图4所示,在脱粒装置5后部的右侧方,在形成于靠近脱粒装置5右侧面的发动机框架91的上面侧的空间中,配置在前后方向上长的圆筒状(横卧姿势)的排气净化壳体62。经由排气歧管112、增压器113、排气出口管116、排气连接管115、波纹状排气管114,将柴油发动机14的排气导入到排气净化壳体62的入口侧壳体63内。柴油发动机14的排气从排气净化壳体62前部的柴油机氧化催化剂65移动到排气净化壳体62后部的油烟过滤器66中,向脱粒装置5(发动机室92)的后侧方从后尾管83放出到大气中。
另外,在靠近脱粒装置5的发动机室框架91的上面,配置排气净化壳体62。即,将排气净化壳体62的上表面的高度形成得比所述排出螺旋8的下表面的高度低,将排气净化壳体62的下表面的高度形成得比脱粒装置5的上表面的高度高。排气净化壳体62被支承在比容纳位置(收获作业姿势)的所述排出螺旋8的底面低的位置。从而,即使所述排出螺旋8移动到容纳位置和机器外侧方的谷粒排出位置中的任一位置,排出螺旋8都不会与排气净化壳体62等碰撞,所以,在谷物箱7的谷粒排出作业中,可以容易地将排出螺旋8旋转移动到机体之外。
另一方面,如图4、图7所示,在排气净化装置61的前面侧和后面侧,分别设置前后悬挂配件121、122。从而,在所述联合收割机的装配工场等处,例如,可以使悬挂配件121、122卡定到链滑车或者起重机等装卸悬挂装置的挂钩上,经由悬挂配件121、122将排气净化装置61悬挂到所述链滑车等上,可以简单地实施重的排气净化装置61的组装或者拆卸等作业。另外,在将后尾管83连接到排气净化壳体62的后端侧用的厚板状后端凸缘体123上,成一体地形成悬挂配件122。
即,将作为排气净化装置的设置部的左侧上面框架94或者横条框架95形成为发动机室框架91(机体框架)的一部分,经由支承框体96(上置固定器)将排气净化装置61配置到与脱粒装置5(作业部)邻接的左侧上面框架94的上侧面,以排气净化装置61的排气移动方向相对于脱粒装置5的右侧面平行的方式,将圆筒状的排气净化壳体62以横置的姿势(朝向前后的姿势)载置固定到左侧上面框架94或者横条框架95之上。
另外,在发动机室92上面侧之中的靠近脱粒装置5(作业部)的上侧面,形成排气净化装置61的设置部(左侧上面框架94、横条框架95),经由支承框体96(上置固定器)从发动机室92的上方侧将排气净化装置61组装到左侧上面框架94及横条框架96的上面侧。
另外,将传感器托架124用螺栓紧固到厚板状后端凸缘体123上,在排气净化壳体62后端侧的出口侧壳体77的上面侧突出地设置传感器托架124。将传感器托架124配置在排气净化壳体62后端部的上面侧。成一体地设置有电配线连接器的压差传感器125,被安装于传感器托架124的平坦的上表面。压差传感器125经由传感器托架124配置在排气净化壳体62的外侧面。
另外,图中未示出的上游侧传感器配管和下游侧传感器配管的一端侧被分别连接到压差传感器125上。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所述各个传感器配管的另一端侧,被分别连接到配置在排气净化壳体62上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各个传感器配管凸台体上。
从而,通过压差传感器122检测油烟过滤器66的流入侧的排气压力与油烟过滤器66的流出侧的排气压力之差(排气的压力差)。由于被油烟过滤器66捕集的排气中的颗粒状物质的残留量与排气的压力差成比例,所以,当残留在油烟过滤器66中的颗粒状物质的量增加到规定量以上时,基于压差传感器125的检测结果,进行使油烟过滤器66的颗粒状物质量减少的再生控制(例如,使排气温度上升的控制)或者警报显示等。
另外,配备有检测柴油机氧化催化剂76的排气进入侧的排气温度的上游侧气体温度传感器128和检测柴油机氧化催化剂65的排气排出侧的排气温度的下游侧气体温度传感器130,并且,将上游侧气体温度传感器128的电配线连接器129和下游侧气体温度传感器130的电配线连接器131固定于传感器托架124。基于排气净化壳体62内部的排气温度的检测结果(各个传感器128、130的输出),进行其适当与否或者警报显示等。
如图1、图4~图7所示,在配备有搭载柴油发动机14的行驶机体1和处理柴油发动机14的排气的排气净化装置61,将作为排气净化装置61的排气进入口的净化入口管86连接到作为柴油发动机14的排气管的排气出口管116上的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中,在将设置柴油发动机14的发动机室92形成在行驶机体1上的结构中,在发动机室92的上侧面形成作为排气净化装置61的设置部的左侧上面框架94或者横条框架95,经由作为固定器的支承框体96(上置固定器)将排气净化装置61载置到左侧上面框架94或者横条框架95上。从而,可以将排气净化装置61组装到发动机室92上侧面的高的位置处。可以容易地确保排气净化装置61的设置空间,发动机室92的容积或者排气净化装置61的容积不会受到限制。另外,在供应给排气净化装置61的排气的温度不降低(自我再生能力不降低)的范围内,可以在远离柴油发动机14的位置形成排气净化装置61的设置部(左侧上面框架94或者横条框架95),可以简化排气净化装置61的安装结构。进而,在柴油发动机14停止时,可以降低由于排气净化装置61的散热而造成柴油发动机14的周边变成高温的弊病。
如图4~图7所示,在排气净化装置61的外侧面之中,在排气移动方向上设有间隔地将多个支承框体96的上侧端连接起来,并且,将多个支承框体96的下端侧可拆装地紧固到发动机室92上侧面的左侧上面框架94或者横条框架95上,可拆装地连接多个支承框体96的下端侧,在排气净化装置61的下面侧使净化入口管86朝下开口。从而,可以利用简单的组装操作将排气净化装置61载置到左侧上面框架94或者横条框架95之上。另外,可以容易地将净化入口管86连接到所述柴油发动机14的排气歧管112上,例如,可以绕过柴油发动机14的冷却风路简单地在柴油发动机14与净化入口管86之间延伸设置排气管(排气连接管115),可以简化排气净化装置61的温度控制等。
如图4~图7所示,在利用作为围绕柴油发动机14的上部或者侧部的机体框架的发动机室框架91形成发动机室92,并且,使作为作业部的脱粒装置5邻接发动机室82的结构中,作为发动机室框架91的一部分形成排气净化装置61的设置部(左侧上面框架94或者横条框架95),经由支承框体96将排气净化装置61配置于与脱粒装置5邻接的发动机室框架91的一侧方的上侧面,排气净化装置61的排气移动方向与脱粒装置5的侧面平行。从而,能够在面对脱粒装置5的发动机室框架91的一侧部低成本地构成排气净化装置61的设置部(左侧上面框架94或者横条框架95)。既可以将柴油发动机14与排气净化装置61的分离距离保持在规定距离以下,又可以灵活运用与脱粒装置5邻接的发动机室92上侧面的空间等,紧凑地支承排气净化装置61。
如图4~图7所示,在使脱粒装置5与发动机室92邻接的结构中,在发动机室92的上侧面之中的靠近脱粒装置5的上侧面形成排气净化装置61的设置部(左侧上面框架94或者横条框架95),能够将排气净化装置61从发动机室92的上方侧经由支承框体96组装到左侧上面框架94或者横条框架95的上面侧。从而,可以利用柴油发动机14设置部(发动机室92)和脱粒装置5包围排气净化装置61的两侧方,可以容易地防止作业者等接触成为高温的排气净化装置61。另外,可以简单地进行将排气净化装置61悬挂到链滑轮等装卸设备上进行组装或者拆卸等的作业,可以提高排气净化装置61的拆装作业性。
其次,参照图8、图9说明将排气净化装置61搭载在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中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图8是表示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整体图的附图,在下面的说明中,面向行驶机体1的前进方向将左侧简单地称为左侧,面向该前进方向将右侧简单地称为右侧。如图8所示,配备有利用作为行驶部的左右一对履带2支承的行驶机体1。一边收割谷物杆一边将谷物秆引入的6垄收割用的收割装置133被能够利用单动式的升降用油压缸134围绕收割转动支点轴134a升降调节地安装到行驶机体1的前部。在行驶机体1上,呈横列状搭载具有进给链条136的脱粒装置135、和贮存从该脱粒装置135取出的谷粒的谷物箱137。另外,脱粒装置135配置在行驶机体1的前进方向左侧,谷物箱137配置在行驶机体1的前进方向右侧。
另外,在行驶机体1的后部设置可旋转的排出螺旋138,谷物箱137内部的谷粒从排出螺旋138的稻谷投放口139被排出到货车的车箱或者容器等中。在收割装置133的右侧方、谷物箱137的前侧方,设置有驾驶部140。
在驾驶部140配置有操纵手柄141、驾驶座142、主变速杆145、副变速杆、和对脱粒离合器及收割离合器进行开关操作的作业离合器杆等。在驾驶座142的下方的行驶机体1上,配置有作为动力源的柴油发动机14。另外,在驾驶部140,配置有操作者搭乘的台阶146。
如图8所示,在行驶机体1的下面侧配置有左右履带架147。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一样,利用驱动链轮22支承行驶履带2的前侧,利用张紧辊23支承行驶履带2的后侧,利用履带支重轮24支承行驶履带2的接地侧,利用中间辊25支承行驶履带2的非接地侧。
如图8所示,在连接到收割装置133的收割旋转支点轴134a上的收割框架151的下方,设有切断种植在田地上的未收割的谷物秆(谷杆)的根部的理发推子式的收割刀装置152。在收割框架151的前方,配置有将种植在田地上的未收割的谷物杆拉起的相当于六垄的谷物杆拉起装置153。在谷物杆拉起装置153与进给链条136的前端部(进给起始端)之间,配置输送被收割刀装置152收割的收割谷物杆的谷物杆输送装置154。另外,在谷物杆拉起装置153的下部前方,突出地设置将未收割的谷物杆分草的相当于六垄的分草体155。一边在田地内移动,一边利用收割装置133连续地收割种植在田地上的未收割的谷物杆。
其次,如图8所示,在脱粒装置135中,配备有谷物秆脱粒用的脱粒滚筒156、分选落下到脱粒滚筒156的下方的脱粒物的摆动分选盘157及风车风扇158、对从脱粒滚筒156的后部取出的脱粒排出物进行再处理的处理滚筒159、以及将摆动分选盘57的后部的排尘排出的排尘风扇160。另外,被谷物秆输送装置154从收割装置133输送的谷物秆,被进给链条136承接,被输入到脱粒装置135,被脱粒滚筒156脱粒。
如图8所示,在摆动方向盘157的下方侧,设置有取出被摆动分选盘157分选的谷粒(一级品)的第一输送机161、和取出带有枝梗的谷粒等二级品的第二输送机162。摆动分选盘157构成为摆动分选(比重分选)从铺设在脱粒滚筒156的下方的托网漏下的脱粒物。从摆动分选盘157漏下的谷粒,该谷粒中的粉尘被来自于风车风扇158的分选风除去,落下到第一输送机161上。从第一输送机161取出的谷粒经由扬谷输送机163被输入到谷物箱137中,被收集到谷物箱137中。
另外,如图8所示,摆动分选盘147构成为通过摆动分选使带枝梗的谷粒等二级品落下到第二输送机162上。第二输送机162的终端部构成为经由还原输送机166与摆动分选盘157的上面侧连通地连接,将二级品返回到摆动分选盘157的上面侧,再次进行分选。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进给链条136的后端侧(进给终端侧),配置有排除禾杆链条164和排出禾杆切割刀165。从进给链条136的后端侧被排出禾杆链条164承接的排出禾杆(谷粒被脱粒的杆),在被以长的状态被排出到行驶机体1的后方,或者,被设置在脱粒装置135的后部的排出禾杆切割刀165切短成适当长度之后,被排出到行驶机体1的后方下方。
进而,如图9所示,在驾驶座142的下方的行驶机体1上,竖立地设置作为机体框架的发动机室框架191,利用发动机室框架191在行驶机体1的上面侧形成发动机室192,在发动机室192内设置有柴油发动机14。另一方面,在发动机室框架191的前侧,成一体地连接设置台阶框架193,在台阶框架193上设置驾驶部140(台阶146),并且,在发动机室框架191的前部上方侧,经由座位支承机构143设置驾驶座142。
另外,如图9所示,配备有与第一种实施方同样结构的排气净化装置61。将支承框体196的上端侧紧固到排气净化装置61的下面侧,并且,将支承框体196的下端侧可拆装地紧固到发动机室框架191中的上面框架194的上侧面。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一样,经由波纹状排气管114、排气连接管115、排气出口管116等,从朝下开口的净化入口管86(排气入口),将柴油发动机14的排气送入到排气净化装置61的排气净化壳体62内部,另一方面,从连接到排气净化壳体62上的后尾管87将净化后的排气排出。后尾管87在脱粒装置135的上面侧向后方开口,将排气从脱粒装置135的后方放出。
另外,在上面框架194的上方设置净化室框架197,在发动机室192的上方,利用净化室框架197形成净化室198,在净化室198内设置排气净化装置61,发动机室192及净化室198的热气借助风车风扇158的外部气体导入作用等,被向脱粒装置135方向或者驾驶座142下方排出。
如图9所示,在发动机室192的上侧面上形成排气净化装置61的设置部(上面框架194),经由作为上置固定器的支承框体196将排气净化装置61载置于发动机室192上侧面的上面框架194上。在使作为作业部的谷物箱137与发动机室192邻接的结构中,作为发动机室框架191(机体框架)的一部分,形成排气净化装置61的设置部(上面框架194),在与谷物箱137的前面侧邻接的发动机室框架191后侧方的上侧面,经由支承框体196配置有排气净化装置61。
即,将圆筒状的排气净化壳体62以横置的姿势(朝向左右的姿势)载置固定到上面框架194之上,使得排气净化装置61的排气移动方向与谷物箱137的前侧面平行。另外,在发动机室框架192上侧面之中,在靠近谷物箱137的上侧面形成排气净化装置的设置部(上面框架194),经由支承框体196从发动机室框架192的上方侧将排气净化装置61组装到上面框架194的上面侧。
其次,参照图10~图14,说明将排气净化装置61搭载到通用联合收割机上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与图1~图7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同样,在通用联合收割机中,将排气净化装置61配置在发动机室92的上侧面。如图10~图12所示,在靠近脱粒装置5的发动机室92上侧面,形成作为排气净化装置61的设置部的搭载台框架211,经由作为在排气移动方向上设有间隔的多个上置固定器的前支承框体212和后支承框体213,在与脱粒装置5邻接的发动机室92上侧面的搭载台框架211上配置排气净化装置61,在排气净化装置61的下面侧使净化入口管86朝下开口,并且,在搭载台框架211的上面侧,经由前支承框体212和后支承框体213从发动机室92的上方侧组装排气净化装置61,排气净化装置61的排气移动方向与脱粒装置5的右侧面平行。
如图13~图14所示,配备有从发动机室92侧向脱粒装置5的右侧面水平地突出的端面为C形状的前部上面框架214、和将前端侧连接到前部上面框架214的右侧端部上的上面框架215。利用作为发动机室框架91的一部分的前部上面框架214和上面管状框架215,形成搭载台框架211。在脱粒装置5的右侧面平行地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上面管状框架215。
即,利用从发动机室框架91向脱粒装置5的右侧面突出设置的前部上面框架214和上面管状框架215,呈多级状地构成发动机室框架91的上表面高度,在比发动机室框架91的最上面低的位置,利用前部上面框架214和上面管状框架215形成发动机室92的上表面。从而,载置在前部上面框架214和上面管状框架215上的排气净化装置61的上表面高度,与发动机室框架91的最上面高度相同或者比其低。在发动机室92的上表面之中,在比排气净化装置61的上下宽度尺寸的最上面(排出螺旋8的移动轨迹)低的位置,配置前部上面框架214和上面管状框架215,形成排气净化装置61的设置部。另外,配备有覆盖排气净化装置61的上面及右侧面的净化装置盖体216。净化装置盖体216在其侧面部开设有多个孔。在发动机室框架91的最上面设置前后的上盖托架217,在上面管状框架215上设置前后的下盖托架218。将净化装置盖体216可拆装地紧固到上盖托架217和下盖托架218上。既考虑到排气净化装置61周边的换气等,又利用净化装置盖体216保护排气净化装置61及压差传感器125等。
另外,配备有向柴油发动机14供应外部气体的空气滤清器221、和向空气滤清器221引入外部气体的粗滤器222。粗滤器222配置在发动机室92的上表面中的谷物箱7的后面侧。空气滤清器221配置在柴油发动机14的上面侧与排气净化装置61的下面侧之间。从粗滤器222经由空气滤清器221向柴油发动机14的进气歧管引入燃烧用空气。
其次,参照图15~图18,说明将排气净化装置61搭载到通用联合收割机上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与图1~图7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同样,在通用联合收割机中,将排气净化装置61配置在发动机室92的上侧面。如图15~图17所示,向着与发动机室92(柴油发动机14设置部)邻接的脱粒装置5的后部上面侧大致水平地突出设置作为机体框架的发动机室框架91中的上面框架394的左端侧。在前后的上面框架394左端侧的突出设置部,经由前后的悬挂固定器395配置排气净化装置61。即,在载置柴油发动机14的发动机室框架91的上部下面侧,经由上面框架394和悬挂固定器395配置排气净化装置61,在排气净化装置61的下面侧,使净化入口管86(排气入口)朝下开口。
另外,如图15~图17所示,将前面的悬挂固定器395的下端侧焊接固定到入口侧壳体63的上面侧,将后面的悬挂固定器395的下端侧焊接固定到出口侧壳体64的上面侧,将前后的悬挂固定器395的一端侧成一体地连接到排气净化装置61的上面侧。另一方面,在上面框架394(机体框架)的上面侧,延伸设置前后的悬挂固定器395的上端侧,将支承框体396的下面焊接固定到前后的悬挂固定器395的上端侧。使支承框体396的前后端部从上方与前后的上面框架394的上面侧接触,将支承框体396的前后端部用螺栓397紧固到前后的上面框架394上。另外,将把手398固定到支承框体396的上面侧。另外,也可以在支承框体396的下面侧呈门形地成一体形成前后的悬挂固定器395,呈双柱状地支承排气净化壳体62。
即,使悬挂固定器395上端侧的支承框体396从上方与上面框架394(机体框架)的上面侧接触,将悬挂固定器395的上端侧经由支承框体396紧固到上面框架394的上面侧,将排气净化壳体62的中间部经由上面框架394以横置姿势(朝向前后的姿势)悬挂固定到发动机室框架91上。在设置柴油发动机14的发动机室92部的上面和与柴油发动机14的设置部邻接的脱粒装置5的上面之间,经由悬挂固定器395配置排气净化装置61。
进而,如图16~图18所示,在排气净化壳体62的前端侧的排气供应侧之中的排气净化壳体62的下面侧,以朝下的姿势设置净化入口管86,向着柴油发动机14的上面侧使净化入口管86开口。另外,在将输出轴111向着左右方向搭载在行驶机体1上的发动机14的前面侧上部,配置有排气歧管112和增压器113。经由可弯曲的波纹状管114将排气连接管115的一端侧连接到净化入口管86上,另一方面,将排气连接管115的另一端侧连接到增压器113的排气出口管116上。
借助上述结构,排气净化壳体62经由增压器113和排气连接管115与排气歧管112连通地连接。如图15所示,在脱粒装置5后部的右侧方,在形成于发动机室框架91的左侧面与脱粒装置5的右侧面之间的空间中,配置在前后方向上长的圆筒状(横置姿势)的排气净化壳体62。柴油发动机14的排气经由排气歧管112、增压器113、排气连接管115被导入到排气净化壳体62中。柴油发动机14的排气从排气净化壳体62前部的柴油机氧化催化剂65移动到排气净化壳体62后部的油烟过滤器66,从后尾管83向脱粒装置5的后侧方放出到大气中。
另外,在发动机室框架91的上面与脱粒装置5的上面之间,配置排气净化壳体62。即,将排气净化壳体62的上表面高度形成得比发动机室壳体91的上表面高度低,将排气净化壳体62的上表面高度形成得比脱粒装置5的上表面高度高。在发动机室框架91的左侧面与脱粒装置5的右侧面之间的高的位置,排气净化壳体62的右侧面向脱粒装置5的上面开放。另外,将后尾管83可拆装地支承于发动机室框架91的侧面或者脱粒装置5的上表面。
另一方面,如图15、图18所示,在排气净化装置61的外侧面之中,在其上端侧设置有前后的悬挂配件121、122。从而,在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组装工场等处,例如,可以将悬挂配件121、122卡定到链滑车或者起重机等装卸装置的挂钩上,经由悬挂配件121、122将排气净化装置61悬挂到所述链滑车等上,通过利用把手398的位置调节等,简单地实施重的排气净化装置61的组装或者拆卸等作业。另外,将悬挂配件122成一体地形成在将后尾管83连接到排气净化壳体62的后端侧上用的厚板状后端凸缘体123上。
另外,将传感器托架124紧固到厚板状后端凸缘体123上,将传感器托架124突出地设置在排气净化壳体62后端侧的出口侧壳体77的上面侧。将传感器托架124配置在排气净化壳体62上端侧的外面侧。成一体地设置有电配线连接器的压差传感器125,安装在突出地设置在排气净化壳体62上面侧的传感器托架124的平坦的上表面上。压差传感器125经由传感器托架124被配置在排气净化壳体62的外侧面。
另外,图中未示出的上游侧传感器配管和下游侧传感器配管的一端侧分别连接到压差传感器125上。夹着排气净化壳体62内的油烟过滤器66将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各个传感器配管的另一端侧分别连接到配置在排气净化壳体62上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各个传感器配管凸台体上。
从而,通过压差传感器122来检测油烟过滤器66的流入侧的排气压力与油烟过滤器66的流出侧的排气压力之差(排气的压差)。由于被油烟过滤器66捕集的排气中的颗粒状物质的残留量与排气的压差成比例,所以,当残留在油烟过滤器66中的颗粒状物质的量增加到规定量以上时,基于压差传感器125的检测结果,进行使油烟过滤器66的颗粒状物质量减少的再生控制(例如,使排气温度上升的控制)或者警报显示等。
另外,配备有检测柴油机氧化催化剂76的排气进入侧的排气温度的上游侧气体温度传感器128、和检测柴油机氧化催化剂65的排气排出侧的排气温度的下游侧气体温度传感器130,并且,将上游侧气体温度传感器128的电配线连接器129和下游侧气体温度传感器130的电配线连接器131固定到传感器托架124上。基于排气净化壳体62内部的排气温度的检测结果(各个传感器128、130的输出),进行其适当与否或者警报的显示等。由于排气净化装置61与传感器托架124之间被支承框体96隔热,所以,可以简化压差传感器122或者连接器129、131的配线等。其它结构与图1~图7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一样。
如图15~图18所示,在配备有处理柴油发动机14的排气的排气净化装置61,将作为排气净化装置61的排气进入口的净化入口管86连接到作为柴油发动机14的排气管的排气出口管116上的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中,将排气净化装置61经由作为固定器的悬挂固定器395配置在作为载置柴油发动机14的机体框架的发动机室框架91的上部下面侧,使净化入口管86在排气净化装置61的下面侧朝下开口。从而,可以将排气净化装置61经由悬挂固定器395组装到发动机室框架91的高的位置处。可以容易地确保排气净化装置61的设置空间,发动机室92的容积或排气净化装置61的容积不受限制。另外,在供应给排气净化装置61的排气的温度不降低(自我再生能力不降低)的范围内,可以利用简单的安装结构支承排气净化装置61。进而,在柴油发动机14停止时,可以降低由于排气净化装置61的放热而使其周边变成高温的弊病。
如图15~图18所示,将悬挂固定器395的一端侧连接到排气净化装置61的上面侧,并且,在发动机室框架91的上面侧延伸设置悬挂固定器395的另一端侧,使悬挂固定器395的另一端侧从上方与发动机室框架91的上面侧接触,将悬挂固定器395紧固到发动机室框架91的上面侧。从而,在将悬挂固定器396组装到排气净化装置61上的状态下,可以成一体地升降操作排气净化装置61和悬挂固定器395,使之相对于发动机室框架91进行拆装,可以提高排气净化装置61的组装作业性或者拆卸作业性。
如图15~图18所示,将发动机室框架91中的上面框架94的一部分向作为与柴油发动机14设置部邻接的作业部的脱粒装置5突出地设置,并且,将排气净化装置61经由悬挂固定器395配置于上面框架94的突出设置部。从而,可以灵活地运用形成在柴油发动机14设置部和与之相邻的脱粒装置5之间的无用空间,紧凑地支承排气净化装置61。能够以利用柴油发动机14设置部和脱粒装置5包围排气净化装置61的方式构成,既能够容易地防止作业者等与变成高温的排气净化装置61接触,又能够使排气净化装置61暴露在机外侧,在柴油发动机14停止等时迅速地使排气净化装置61的温度降低。
如图15~图18所示,将排气净化装置61经由悬挂固定器395配置在设置柴油发动机14的发动机室92侧的机体上面和与柴油发动机14设置部邻接的脱粒装置5侧的机体上面之间。从而,能够以将排气净化装置61的一侧面向脱粒装置5的上面侧开放地构成,可以在柴油发动机14的设置部与脱粒装置5之间形成排气净化装置61的冷却风路。既可以在运转柴油发动机14的运转中,将排气净化装置61的温度保持在必要温度以上,以保持排气净化装置61的自我再生能力,又可以在使柴油发动机14停止时,在短时间内使排气净化装置61的温度下降。可以减少由于排气净化装置61的排放热将周围的结构部件加热的不恰当情况的发生等。
附图标记说明
1 行驶机体
5 脱粒装置
14 柴油发动机
61 排气净化装置
86 净化入口管(排气进入口)
91 发动机室框架(机体框架)
92 发动机室
94 左侧上面框架(设置部)
95 横条框架(设置部)
96 支承框体(上置固定器)
116 排气出口管(排气管)
137 谷物箱(作业部)
191 发动机室框架(机体框架)
192 发动机室
194 上面框架(排气净化装置的设置部)
196 支承框体(上置固定器)
394 上面框架
395 悬挂固定器
Claims (4)
1.一种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配备有搭载柴油发动机的行驶机体和处理所述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的排气净化装置,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排气进入口连接到所述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管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机是在所述行驶机体上呈横列状地搭载脱粒装置和谷物箱的联合收割机,
利用包围所述柴油发动机的上部或者侧部的机体框架,在所述行驶机体上形成设置所述柴油发动机的发动机室,并且,在所述谷物箱后方使所述脱粒装置与所述发动机室邻接,所述脱粒装置的邻接的侧面配置在比所述排气净化装置低的位置并覆盖所述发动机室的一侧面,
在所述发动机室的上侧面,作为所述机体框架的一部分而形成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设置部,在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外侧面之中,在排气移动方向上设有间隔地使多个上置固定器的上端侧连接,并且,能够拆装地将所述多个上置固定器的下端侧紧固到所述设置部,在与所述作业部邻接的所述机体框架一侧方的上侧面,所述排气净化装置能够从所述发动机室的上方侧进行组装,而使得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排气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作业部的侧面之中与所述发动机室邻接的侧面平行,
使排气进入口在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下面侧朝下开口,与所述发动机室内的所述发动机的排气管连通,并且,向所述发动机供应外部气体的空气滤清器在所述发动机室内的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之间的空间中配置于所述发动机室的后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经由悬挂固定器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配置在所述机体框架的上部下面侧,使排气进入口在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下面侧朝下开口,
所述悬挂固定器的一端侧连接到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上面侧,另一方面,所述悬挂固定器的另一端侧延伸设置于所述机体框架的上面侧,连接到在上面侧固定有把手的支承框体的下面,
所述支承框体从上方与所述机体框架的上面侧接触,所述悬挂固定器固定于所述机体框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机体框架中的上面框架的一部分向着与设置所述柴油发动机的发动机室部邻接的作业部突出地设置,并且,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经由所述悬挂固定器配置在所述上面框架的突出设置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经由所述悬挂固定器配置在设置所述柴油发动机的发动机室部的机体上表面和与所述发动机室部邻接的作业部的机体上表面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76062 | 2012-08-08 | ||
JP2012176062A JP2014033634A (ja) | 2012-08-08 | 2012-08-08 | 作業機搭載用エンジン装置 |
JP2012-189511 | 2012-08-30 | ||
JP2012189511A JP5972111B2 (ja) | 2012-08-30 | 2012-08-30 | 作業機搭載用エンジン装置 |
PCT/JP2013/071385 WO2014024929A1 (ja) | 2012-08-08 | 2013-08-07 | 作業機搭載用エンジン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19732A CN104519732A (zh) | 2015-04-15 |
CN104519732B true CN104519732B (zh) | 2017-09-26 |
Family
ID=50068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4176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19732B (zh) | 2012-08-08 | 2013-08-07 | 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2040352B1 (zh) |
CN (1) | CN104519732B (zh) |
WO (1) | WO201402492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32321B2 (ja) | 2014-03-18 | 2017-11-15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作業機のエンジン装置 |
JP6360331B2 (ja) * | 2014-03-19 | 2018-07-18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装置 |
JP6378049B2 (ja) * | 2014-11-07 | 2018-08-22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のエンジン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87440A (ja) * | 2000-12-20 | 2002-07-02 |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 自脱型コンバインの燃料タンク |
WO2006011210A1 (ja) * | 2004-07-29 | 2006-02-02 | Yanmar Co., Ltd. | コンバイン |
WO2008136203A1 (ja) * | 2007-05-01 | 2008-11-13 |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 建設機械 |
JP5224954B2 (ja) | 2008-07-17 | 2013-07-03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 |
US8191668B2 (en) * | 2008-08-07 | 2012-06-05 | Caterpillar Inc. | Mounting assembly for emissions control system |
JP4981016B2 (ja) * | 2008-12-12 | 2012-07-18 |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 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
JP5443027B2 (ja) * | 2009-03-16 | 2014-03-19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装置 |
JP2010229959A (ja) * | 2009-03-30 | 2010-10-14 | Iseki & Co Ltd |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 |
JP5534143B2 (ja) * | 2009-07-28 | 2014-06-25 |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 |
JP5522360B2 (ja) * | 2009-08-28 | 2014-06-18 |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 |
JP2011230638A (ja) * | 2010-04-27 | 2011-11-17 | Iseki & Co Ltd | トラクタ |
JP2011244782A (ja) * | 2010-05-31 | 2011-12-08 | Iseki & Co Ltd | コンバイン |
JP5508351B2 (ja) * | 2011-06-30 | 2014-05-28 |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 作業機械 |
-
2013
- 2013-08-07 WO PCT/JP2013/071385 patent/WO201402492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8-07 CN CN201380041767.2A patent/CN10451973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8-07 KR KR1020157001633A patent/KR10204035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040352B1 (ko) | 2019-11-04 |
KR20150040863A (ko) | 2015-04-15 |
WO2014024929A1 (ja) | 2014-02-13 |
CN104519732A (zh) | 2015-04-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329366B1 (ko) | 작업 차량의 엔진 장치 | |
CN104822253A (zh) | 联合收割机 | |
WO2015033480A1 (ja) | 作業機搭載用エンジン装置 | |
CN202425328U (zh) | 联合收割机 | |
JP5971859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6305277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2016029895A (ja) | コンバイン | |
CN104519732B (zh) | 作业机搭载用发动机装置 | |
JP6227859B2 (ja) | 作業機搭載用エンジン装置 | |
CN103369956A (zh) | 普通型联合收割机 | |
JP2014064519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5945220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2013188174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2016131547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2014025392A (ja) | 作業機搭載用エンジン装置 | |
JP2016106601A (ja) | コンバインのエンジン装置 | |
JP6245759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5972111B2 (ja) | 作業機搭載用エンジン装置 | |
JP6158113B2 (ja) | 作業車両 | |
JP5945219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CN115279171B (zh) | 联合收割机及收割机 | |
JP2014136976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WO2019082308A1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2014033634A (ja) | 作業機搭載用エンジン装置 | |
JP2023158135A (ja) | コンバイ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Yangm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YANMAR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