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71262B - 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 - Google Patents

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71262B
CN104471262B CN201380038249.5A CN201380038249A CN104471262B CN 104471262 B CN104471262 B CN 104471262B CN 201380038249 A CN201380038249 A CN 201380038249A CN 104471262 B CN104471262 B CN 1044712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mferencial direction
engaging
axial
axially
engaging protuberan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82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71262A (zh
Inventor
石桥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SK Ltd
Original Assignee
NS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584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7469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588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9869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SK Ltd filed Critical NSK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71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12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71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12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46Cages for rollers or needles
    • F16C33/4694Single-split roller or needle c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46Cages for rollers or needles
    • F16C33/48Cages for rollers or needles for multiple rows of rollers or need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9/00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9/22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roller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e.g. needle bearings
    • F16C19/44Needle bearings
    • F16C19/46Needle bearings with one row or needles
    • F16C19/463Needle bearings with one row or needles consisting of needle rollers held in a cage, i.e. subunit without race 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9/00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9/22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roller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e.g. needle bearings
    • F16C19/44Needle bearings
    • F16C19/48Needle bearings with two or more rows of need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240/00Specified values or numerical ranges of parameters; Relations between them
    • F16C2240/40Linear dimensions, e.g. length, radius, thickness, gap
    • F16C2240/46Gap sizes or clearan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61/00Apparatus or articles in engineering in general
    • F16C2361/61Toothed gear systems, e.g. support of pinion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46Cages for rollers or needles
    • F16C33/4617Massive or moulded cages having cage pockets surrounding the rollers, e.g. machined window cages
    • F16C33/4623Massive or moulded cages having cage pockets surrounding the rollers, e.g. machined window cages formed as one-piece cages, i.e. monoblock c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将隔着不连续部(12a)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面(22a)中的、与一端侧、另一端侧两轮缘部(8b、9b)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一端侧支承面(23a、23a)。另外,将圆周方向另一端面(24a)中的、与一端侧、另一端侧两轮缘部(8b、9b)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另一端侧支承面(25a、25a)。并且,圆周方向一端面(22a)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面24a之间所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26中,使各一端侧支承面(23a、23a)与各另一端侧支承面(25a、25a)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比其他部分的间隙小。

Description

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心滚子(包含滚针)轴承用保持架的改良。具体而言,涉及在圆周方向的至少1个部位具有不连续部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通过对隔着不连续部设置的圆周方向两端面彼此的构造进行设计,来实现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的耐久性的提高。
背景技术
各种机械装置的旋转支承部中,图9所示那样的向心滚子轴承1组装在施加有大的径向载荷的部分。该向心滚子轴承1是在圆筒面状的外圈滚道3与圆筒面状的内圈滚道5之间将多个滚子(滚针)6以利用图10所示那样的保持架7保持的状态转动自如地设置而构成的,其中,圆筒面状的外圈滚道3设置于使用时也不旋转的轴承座(或在使用时旋转的齿轮、滚子)等外径侧部件2的内周面上,圆筒面状的内圈滚道5设置于旋转轴(或支承轴)等内径侧部件4的外周面上。
其中的保持架7例如通过将合成树脂注射模塑成形来一体地制造,整体被构成为圆筒状。这样的保持架7包括:在轴向隔开间隔地互相同轴地配置的、分别为圆环状的1对轮缘部(一端侧轮缘部8、另一端侧轮缘部9);及以在整个圆周方向断续地架设在上述一端侧、另一端侧两轮缘部8、9彼此之间的状态设置的多根支柱10、10。并且,将由在圆周方向相邻的支柱10、10和一端侧、另一端侧两轮缘部8、9包围四周的部分作为分别用于将各滚子6转动自如地保持的兜孔11、11。这样的保持架7以将各滚子6转动自如地保持在这些各兜孔11、11内的状态,对于上述外径侧部件2及内径侧部件4相对旋转自如地设置在外径侧部件2的内周面与内径侧部件4的外周面之间。并且,保持架7随着各滚子6的公转运动而相对于外径侧部件2及内径侧部件4旋转。
为了组装这样的向心滚子轴承1,在将保持架7向内圈滚道5的周围配置时,将该保持架7从内径侧部件4的端部插通,进而使该保持架7沿轴向移动到内圈滚道5的周围。然而,在此情况下,在内径侧部件4的外周面中,在轴向该内径侧部件4的端部与内圈滚道5之间的部分如果存在外径尺寸比保持架7的内径尺寸大的外向凸缘状的凸缘部等障碍物,则该障碍物成为阻碍,不能将保持架7沿轴向移动到内圈滚道5的周围。
因此,作为能够消除这样的不良的保持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圆周方向1个部位设置有不连续部的保持架(分体式保持架)。图11~12示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保持架7a。该保持架7a在圆周方向1个部位设置有不连续部12。另外,利用构成卡合部15的第一凹凸部16与第二凹凸部17的卡合(凹凸卡合)来限制(实质上阻止)隔着该不连续部12设置的端部(圆周方向一端部13及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4)彼此的在轴向的相对变位。
在具有上述那样的构成的保持架7a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使该保持架7a弹性变形,来使不连续部12的宽度在圆周方向扩大。因此,也能够通过将该不连续部12的宽度扩大得比组装保持架7a的旋转轴等内径侧部件4的外径尺寸大并使该轴通过不连续部12之间,来将保持架7a组装到该轴的周围。或者,也能够通过将保持架7a的内径尺寸弹性地扩大到能够越过障碍物的程度,来使该保持架7a沿轴向移动到轴的周围而进行组装。
另外,在保持架7a的构造的情况下,如图12(a)所示,隔着不连续部12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面22、另一端面24彼此的圆周方向的间隙中,在轴向使与一端侧轮缘部8a、或另一端侧轮缘部9a一致(重叠)的部分的间隙Ha、Ha比其他部分的间隙Hb、Hc大(Ha>Hb、Ha>Hc)。
此外,这样的保持架7a未限制圆周方向一端部13(圆周方向一端面22)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4(圆周方向另一端面24)的在圆周方向的相对变位。因此,在运转时,如果保持架7a在圆周方向弹性变形,有的情况下两端面22、24会彼此强力地抵接。
图12(b)示出在上述那样的保持架7a的构造中两端部22、24彼此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隔变为最小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构成卡合部15的、第一卡合凸部18的前端面与第二卡合凹部21的进深端面、1对第二卡合凸部20、20的前端面与1对第一卡合凹部19、19的进深端面分别抵接(支承在圆周方向的载荷)。
这样的抵接部分是相当于与隔着不连续部12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的支柱10a、另一端的支柱10a的轴向中间部的部分,是在圆周方向的刚性低的部分。如果由这样用刚性低的部分来持续地反复支承由抵接而来的圆周方向的载荷,在该部分反复地产生大的应力,有可能使该部分损伤,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7a的耐久性降低。
另一方面,对于这样的单列型的保持架7a,为了转动自如地保持复列(或多列)配置的各滚子,也能够使用具有如同将单列型的保持架7a在轴向连结那样的形状的、复列型(多列型)的保持架。
图13(a)示出作为构成向心滚子轴承的复列型的保持架的1个例子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保持架109的构造。该保持架109具有:用于将复列配置的各滚子之中的一列的各滚子转动自如地保持的多个一侧兜孔110、110;及用于将另一列的各滚子保持的多个另一侧兜孔111、111。另外,保持架109在圆周方向的1个部位具有不连续部112,利用卡合部115将隔着该不连续部112的圆周方向一端部113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14卡合而实质上阻止这两个端部113、114彼此的轴向的相对变位。
在这样的现有的保持架109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使该保持架109弹性变形来将不连续部112的宽度在圆周方向扩大。因此,能够通过将该不连续部112的宽度扩大得比组装保持架109的旋转轴等内径侧部件4(参照图9)的外径尺寸大,来使内径侧部件4通过不连续部112之间,来将保持架109组装到该内径侧部件4的周围。或者,也能够通过将保持架109的内径尺寸弹性地扩大到能够越过在内径侧部件4上设置的台阶部或外向凸缘状的凸缘部等障碍物的程度,来使保持架109沿轴向移动到内径侧部件4的周围而进行组装。
但是,保持架109未限制圆周方向一端部113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14的在圆周方向的相对变位。因此,在运转时,如果保持架109弹性变形,两端部113、114彼此的关于圆周方向的间隔(间隙)就变化,在该间隔变小的情况下,有的情况下这两个端部113、114的前端面会彼此强力地抵接。
图13(b)示出在上述那样的保持架109的构造中两端部113、114彼此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隔变为最小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两端部113、114彼此中构成卡合部115的第一卡合凸部117a、117b的前端面与第二卡合凹部120a、120b的进深端面、第二卡合凸部119a、119b的前端面与第一卡合凹部118a、118b的进深端面分别抵接(支承圆周方向的载荷)。
这样的抵接部分是相当于与隔着不连续部12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的一侧支柱121、另一侧支柱122、及圆周方向另一端的一侧支柱121、另一侧支柱122的轴向中间部的部分,是关于圆周方向的刚性低的部分。如果这样用刚性低的部分持续地反复支承由抵接而来的圆周方向的载荷,则在该部分反复地产生大的应力,有可能使该部分损伤,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的耐久性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036154号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发明的,其涉及一种在圆周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不连续部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实现如下构造:在运转时该保持架弹性变形从而隔着不连续部的圆周方向一端面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面抵接时,通过由关于圆周方向的刚性高的部分支承由该抵接而来的载荷,从而实现保持架的耐久性的提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由下述的构成来达成。
(1)一种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其至少在圆周方向1个部位具有不连续部,
包括多个轮缘部、多根支柱、多个兜孔、及卡合部,
其中的各轮缘部分别为缺口圆环状,并在轴向隔开间隔、互相同轴地设置,
各所述支柱以架设在所述各轮缘部彼此之间的状态在整个圆周方向断续地设置,
各所述兜孔被设置在由在轴向相邻的所述各轮缘部和在圆周方向相邻的各所述支柱包围四周的部分,
所述卡合部以阻止隔着所述不连续部设置的端部彼此在轴向的相对变位的状态卡合,
所述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的特征在于,
将隔着所述不连续部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面中的、与设置在轴向一端侧的轮缘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及与设置在轴向另一端侧的轮缘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一端侧支承面,
将圆周方向另一端面中的、与设置在轴向一端侧的轮缘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及与设置在轴向另一端侧的轮缘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另一端侧支承面,
所述圆周方向一端面与所述圆周方向另一端面之间所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中,所述一端侧支承面与所述另一端侧支承面之间存在的间隙比其他部分的间隙小。
(2)如(1)所述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周方向一端面中的与各所述支柱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和所述圆周方向另一端面中的与各所述支柱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的圆周方向的间隙比所述一端侧支承面和所述另一端侧支承面的圆周方向的间隙大。
(3)如(1)或(2)所述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轮缘部包括分别为缺口圆环状并在轴向隔开间隔互相同轴地设置的一端侧轮缘部、另一端侧轮缘部以及在轴向配置于这些一端侧、另一端侧两轮缘部彼此之间部分的至少1个中间侧轮缘部,
将所述圆周方向一端面中的、与所述各轮缘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一端侧支承面,
将所述圆周方向另一端面中的、与所述各轮缘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另一端侧支承面。
(4)一种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其至少在圆周方向1个部位具有不连续部,
包括3个以上的轮缘部、多根支柱、多个兜孔、及卡合部,
这些各轮缘部包括分别为缺口圆环状并在轴向隔开间隔互相同轴地设置的一端侧轮缘部、另一端侧轮缘部以及在轴向配置在这些一端侧、另一端侧两轮缘部彼此之间部分的至少1个中间侧轮缘部,
各所述支柱以架设在轴向相邻的所述各轮缘部彼此之间的状态在整个圆周方向断续地设置,
各所述兜孔被设置在由在轴向相邻的所述各轮缘部和在圆周方向相邻的支柱包围四周的部分,
所述卡合部以阻止隔着所述不连续部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部和圆周方向另一端部在轴向的相对变位的状态卡合,
所述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的特征在于,
将隔着所述不连续部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面中的、与所述中间侧轮缘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一端侧支承面,
将圆周方向另一端面中的、与所述中间侧轮缘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另一端侧支承面,
所述圆周方向一端面与所述圆周方向另一端面之间所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中,所述一端侧支承面与所述另一端侧支承面之间存在的间隙比其他部分的间隙小。
(5)如(4)所述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周方向一端面中,与所述各支柱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比所述一端侧支承面向周向凹进,或者所述圆周方向另一端面中,与各所述支柱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比所述另一端侧支承面向周向凹进。
发明的效果
在具有上述的(1)那样的构成的本发明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的情况下,将隔着不连续部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面中的、与设置在轴向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轮缘部一致的部分作为一端侧支承面,并且将圆周方向另一端面中的、与设置在轴向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轮缘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另一端侧支承面。并且,圆周方向两端面彼此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中,使一端侧支承面与另一端侧支承面之间存在的间隙比其他部分的间隙小。
因此,在一端侧、另一端侧两支承面彼此抵接(间隙小时)的状态下,在其他部分残留有间隙(未抵接)。因此,即使在由运转时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的弹性变形等而来的圆周方向两端面彼此强力地抵接的情况下,也能够用基于设置在轴向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轮缘部的存在而在圆周方向的刚性高的部分来支承由该抵接而来的载荷。其结果是,不会在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的圆周方向两端面的一部分产生过大的应力,能够实现该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的耐久性提高。
另外,在(2)所记载的发明的情况下,使圆周方向一端面中的与各支柱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和圆周方向另一端面中的与这些各支柱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的圆周方向的间隙比一端侧支承面和另一端侧支承面的圆周方向的间隙大。因此,在一端侧、另一端侧两支承面彼此抵接的状态下,在圆周方向两端面中的与各支柱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彼此之间存在在圆周方向的间隙(未抵接)。因此,更可靠地防止在如设置在圆周方向两端(隔着不连续部的两端)的各支柱那样在圆周方向的刚性低的部分施加由抵接而来的载荷,能够更可靠地实现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的耐久性的提高。
在上述的(4)所记载的发明的情况下,将隔着不连续部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面中的与中间侧轮缘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一端侧支承面,并且将圆周方向另一端面中的与中间侧轮缘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另一端侧支承面。并且,圆周方向一端面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面之间所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中,使一端侧支承面与另一端侧支承面之间存在的间隙比其他部分的间隙小。因此,在一端侧支承面与另一端侧支承面抵接的(间隙消失的)状态下,在其他部分残留有间隙(未抵接)。因此,即使在由运转时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的弹性变形等而来的圆周方向两端面彼此强力地抵接的情况下,也能够用基于中间侧轮缘部的存在而在圆周方向的刚性高的部分来支承由该抵接而来的载荷。其结果是,不会在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的圆周方向两端部的一部分产生过大的应力,能够实现该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的耐久性提高。
另外,在(5)所记载的发明的情况下,圆周方向一端面中,使与各支柱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比一端侧支承面向周向凹进,或者,圆周方向另一端面中,使与各支柱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比另一端侧支承面向周向凹进。因此,在一端侧支承面与另一端侧支承面抵接的状态下,在圆周方向两端面中的与各支柱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彼此之间存在在圆周方向的间隙(未抵接)。因此,更可靠地防止在如各支柱那样在圆周方向的刚性低的部分施加由抵接而来的载荷,能够更可靠地实现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的耐久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保持架的立体图。
图2是以保持架的不连续部的间隔扩大后的状态(a)、和变窄后的状态(b)示出的、从径向外侧观察的正投影图。
图3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2例的保持架的不连续部以该不连续部的间隔扩大后的状态(a)、和变窄后的状态(b)示出的、从径向外侧观察的正投影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保持架的立体图。
图5是将保持架的不连续部以该不连续部的间隔扩大后的状态(a)、和变窄后的状态(b)示出的、从径向外侧观察的正投影图。
图6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4例的保持架的不连续部以该不连续部的间隔扩大后的状态(a)、和变窄后的状态(b)示出的、从径向外侧观察的正投影图。
图7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5例的保持架的不连续部以该不连续部的间隔扩大后的状态(a)、和变窄后的状态(b)示出的、从径向外侧观察的正投影图。
图8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6例的保持架的不连续部以该不连续部的间隔扩大后的状态(a)和、变窄后的状态(b)示出的、从径向外侧观察的正投影图。
图9是将具有保持架的向心滚子轴承组装后的旋转支承部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现有构造的第1例的、从径向外侧观察保持架的圆周方向一部分的图。
图11是示出现有构造的第2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的立体图。
图12是将不连续部的周边部分以该不连续部的间隔扩大后的状态(a)、和变窄后的状态(b)示出的展开图。
图13是在现有的复列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中以不连续部的间隔扩大后的状态(a)、和变窄后的状态(b)示出的展开图。
符号说明
1 向心滚子轴承
2 外径侧部件
3 外圈滚道
4 轴
5 内圈滚道
6 滚子
7、7a、7b、7c 保持架
8、8a、8b、8c 一端侧轮缘部
9、9a、9b、9c 另一端侧轮缘部
10、10a、10b 支柱
11、11a、11b 兜孔
12、12a、12b 不连续部
13、13a、13b 圆周方向一端部
14、14a、14b 圆周方向另一端部
15、15a、15b 卡合部
16、16a、16b、16c 第一凹凸部
17、17a、17b、17c 第二凹凸部
18、18a、18b、18c、18d 第一卡合凸部
19、19a、19c、19d 第一卡合凹部
20、20a、20b、20c、20d 第二卡合凸部
21、21a、21b、21c、21d 第二卡合凹部
22、22a、22b 圆周方向一端面
23a、23b 一端侧支承面
24、24a、24b 圆周方向另一端面
25a、25b 另一端侧支承面
26、26a 间隙
27 中央侧轮缘部(中间侧轮缘部)
28 支柱
29 兜孔
101a、101b 齿轮
102 动力传递轴
103a、103b 向心滚子轴承
104a、104b 同步机构
105a、105b 滚针
106a、106b 外圈滚道
107a、107b 内圈滚道
108a、108b、108c、108d 保持架
109、109a、109b、109c、109d 保持架
110 一侧兜孔
111 另一侧兜孔
112、112a、112b、112c 不连续部
113、113a、113b、113c 圆周方向一端部
114、114a、114b、114c 圆周方向另一端部
115、115a、115b 卡合部
116 圆筒状部件
117a、117b 第一卡合凸部
118a、118b 第一卡合凹部
119a、119b 第二卡合凸部
120a、120b 第二卡合凹部
121、121a、121b 一侧支柱
122、122a、122b 另一侧支柱
123、123a 一端侧轮缘部
124、124a 另一端侧轮缘部
125 中央侧轮缘部(中间侧轮缘部)
126、126a 一侧兜孔
127、127a 另一侧兜孔
128a、128b、128c、128d 第一凹凸部
129a、129b、129c、129d 第二凹凸部
130a、130b、130c、130d 第一卡合凸部
131a、131b、131c、131d、131e、131f 第一卡合凹部
132a、132b、132c、132d 第二卡合凸部
133a、133b、133c、133d 第二卡合凹部
134、134a、134b 圆周方向一端面
135、135a、135b 一端侧支承面
136、136a、136b 圆周方向另一端面
137、137a、137b 另一端侧支承面
138、138a、138b 间隙
139a、139b 另一端侧凹部
140 靠近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中间侧轮缘部)
141 靠近另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中间侧轮缘部)
142 中间侧支柱
143 中间侧兜孔
144 一端侧凹部
145 另一端侧凹部
146 第一一端侧支承面
147 第二一端侧支承面
148 第一另一端侧支承面
149 第二另一端侧支承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第1例]
图1~2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例。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7b与上述的现有构造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7a(图11~12参照)同样,由兜孔11b将单列配置的各滚子6(参照图9)转动自如地保持,在圆周方向的1个部位设置有不连续部12a。
另外,由卡合部15a,将隔着该不连续部12a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部13a、和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4a以抑制(实质上阻止)这两个端部13a、14a彼此在轴向的相对变位的状态卡合。这样的卡合部15a由形成在圆周方向一端部13a的第一凹凸部16a、和形成在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4a的第二凹凸部17a构成。
第一凹凸部16a由以在轴向间隔开的状态形成的1对第一卡合凸部18a、18b、和第一卡合凹部19a构成。其中,一个(图1~2的左侧)第一卡合凸部18a在圆周方向一端部13a的轴向中间部的靠近轴向一端的部分以向圆周方向(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4a侧)延伸出的状态形成。另外,另一个(图1~2的右侧)第一卡合凸部18b在圆周方向一端部13a的轴向中间部的靠近轴向另一端的部分以向圆周方向(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4a侧)延伸出的状态形成。而且,第一卡合凹部19a在两个第一卡合凸部18a、18b彼此的在轴向的之间的部分以向圆周方向(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4a相反的方向)凹进的状态形成。
另外,第二凹凸部17a由以互相在轴向间隔开的状态设置的1对第二卡合凸部20a、20b、和以互相在轴向间隔开的状态设置的1对第二卡合凹部21a、21b构成。其中,一个第二卡合凸部20a在与第一卡合凹部19a的轴向一端部分一致的位置以向圆周方向(圆周方向一端部13a侧)延伸出的状态形成。另外,另一个第二卡合凸部20b在与第一卡合凹部19a的轴向另一端部分一致的位置以向圆周方向(圆周方向一端部13a侧)延伸出的状态形成。
另外,一个第二卡合凹部21a在一个第二卡合凸部20a的轴向一侧以向圆周方向(与圆周方向一端部13a相反的方向)凹进的状态形成。另外,另一个第二卡合凹部21b在另一个第二卡合凸部20b的轴向另一侧以向圆周方向(与圆周方向一端部13a相反的方向)凹进的状态形成。
在本例的情况下,以在一个第一卡合凸部18a的轴向另一侧配置有一个第二卡合凸部20a、并且在另一个第一卡合凸部18b的轴向一侧配置有另一个第二卡合凸部20b的状态,使第一凹凸部16a与第二凹凸部17a凹凸卡合。在这样凹凸卡合的状态下,使一个第一卡合凸部18a以一个第二卡合凸部20a、及另一个第一卡合凸部18b与另一个第二卡合凸部20b在轴向卡合,限制(实质上阻止)圆周方向两个端部13a、14a彼此在轴向的相对变位。
特别是在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7a的情况下,将隔着不连续部12a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面22a中的、包含与一端侧、另一端侧两轮缘部8b、9b在轴向一致的部分在内并与该部分处于同一面上的面作为一端侧支承面23a、23a。
另外,将圆周方向另一端面24a中的、包含与一端侧、另一端侧两轮缘部8b、9b在轴向一致的部分在内并与该部分处于同一面上的面作为另一端侧支承面25a、25a。
并且,圆周方向两端面22a、24a彼此的圆周方向的间隙26中,使各一端侧支承面23a、23a与各另一端侧支承面25a、25a之间存在的间隙比其他部分的间隙小。
即,如图2(a)所示,使各一端侧支承面23a、23a与各另一端侧支承面25a、25a之间的间隙H1、H1比两个第一卡合凸部18a、18b的前端面与两个第二卡合凹部21a、21b的进深端面之间的间隙H2、H2、及第一卡合凹部19a的进深端面与两个第二卡合凸部20a、20b的前端面之间的间隙H3、H3小(H1<H2、H1<H3)。
如图2(b)所示,具有这样的构成的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7a在圆周方向两端面22a、24a彼此最接近的状态下,仅有间隙H1成为0(H1=0、间隙消失),其他间隙H2、H3仍然比0大(H2>0、H3>0,残留有间隙)。
如上所述,根据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7a,即使在各一端侧支承面23a、23a与两个另一端侧支承面25a、25a抵接的(间隙消失的)状态下,在其他部分也残留有间隙(未抵接)。因此,在由运转时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7a的弹性变形等而来的圆周方向两端面22a、24a彼此强力地抵接的情况下,能够由设置有一端侧轮缘部8b、另一端侧轮缘部9b的、在圆周方向的刚性高的部分来支承由该抵接而来的载荷。其结果是,防止在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7a的一部分、特别是设置在圆周方向两端的各支柱10b、10b的轴向中间部产生过大的应力,能够实现该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7a的耐久性的提高。
[实施方式的第2例]
图3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2例。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7c用于将复列配置的滚子转动自如地保持。这样的保持架7c具有分别为缺口圆环状且在轴向隔开间隔地互相同轴地设置的一端侧轮缘部8c、另一端侧轮缘部9c、及作为中间侧轮缘部的中央侧轮缘部27。该中央侧轮缘部27设置在一端侧、另一端侧两轮缘部8c、9c的轴向中央位置。
另外,以架设在轴向相邻的一端侧轮缘部8c、中央侧轮缘部27、另一端侧轮缘部9c彼此之间的状态在整个圆周方向断续地设置有多根支柱28、28。并且,将由在圆周方向相邻的这些各支柱28、28和一端侧轮缘部8c、中央侧轮缘部27、另一端侧轮缘部9c包围四周的部分作为用于分别将滚子转动自如地保持的兜孔29、29。
此外,在本例的情况下,使构成一个(图3的左侧)列的各兜孔29、29与构成另一个(图3右侧)列的各兜孔29、29的在圆周方向的相位互相一致。
另外,本例的保持架7c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1例同样,在圆周方向的1个部位设置有不连续部12b。另外,由卡合部15b限制(实质上阻止)隔着该不连续部12b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部13b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4b的在轴向的相对变位。
这样的卡合部15b由在圆周方向一端部13b的在轴向间隔开的位置形成的第一凹凸部16b、16c、和在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4b的在轴向间隔开的位置形成的第二凹凸部17b、17c构成。
其中,一个(图3的左侧)第一凹凸部16b由第一卡合凸部18c和第一卡合凹部19c构成。该第一卡合凸部18c在与构成一个列的各兜孔29、29的轴向中央部一致的位置以向圆周方向(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4b侧)延伸出的状态形成。另外,第一卡合凹部19c在第一卡合凸部18c的轴向一侧以向圆周方向(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4b相反的方向)凹进的状态形成。
另外,另一个(图3的右侧)第一凹凸部16c由第一卡合凸部18d和第一卡合凹部19d构成,与一个第一凹凸部16b(第一卡合凸部18c、第一卡合凹部19c)关于中央侧轮缘部27形成镜面对称。
另外,一个(图3的左侧)第二凹凸部17b由第二卡合凸部20c和第二卡合凹部21c构成。该第二卡合凸部20c在与一个第一卡合凹部19c在轴向一致的位置以向圆周方向(与圆周方向一端部13b相反的方向)凹进的状态形成。另外,第二卡合凹部21c在与第一卡合凸部18c在轴向一致的位置以向圆周方向(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4b相反的方向)凹进的状态形成。
另外,另一个(图3的右侧)第二凹凸部17c由第二卡合凸部20d和第二卡合凹部21d构成,与一个第二凹凸部17b(第二卡合凸部20c、第二卡合凹部21c)关于中央侧轮缘部27形成镜面对称。
在本例的情况下,以在一个第一卡合凸部18c的轴向一侧配置有一个第二卡合凸部20c并且在另一个第一卡合凸部18d的轴向另一侧配置有另一个第二卡合凸部20d的状态,使两个第一凹凸部16b、16c与两个第二凹凸部17b、17c凹凸卡合。在这样凹凸卡合的状态下,使一个第一卡合凸部18c与一个第二卡合凸部20c、另一个第一卡合凸部18d与另一个第二卡合凸部20d分别在轴向卡合,限制(实质上阻止)圆周方向一端部13b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4b的在轴向的相对变位。
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将隔着不连续部12b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面22b中的、包含与一端侧轮缘部8c、中央侧轮缘部27以及另一端侧轮缘部9c在轴向一致的部分在内并与这些各部分处于同一面上的面作为一端侧支承面23b、23b、23b。
另外,将圆周方向另一端面24b中的、包含与一端侧轮缘部8c、中央侧轮缘部27以及另一端侧轮缘部9c在轴向一致的部分在内并与这些各部分处于同一面上的面作为另一端侧支承面25b、25b、25b。
并且,圆周方向两端面22b、24b彼此的圆周方向的间隙26a中,使各一端侧支承面23b、23b、23b与各另一端侧支承面25b、25b、25b之间存在的间隙比其他部分的间隙小。
即,如图3(a)所示,使各一端侧支承面23b、23b、23b与各另一端侧支承面25b、25b、25b之间的间隙H1、H1、H1比两个第一卡合凸部18c、18d的前端面与两个第二卡合凹部21c、21d的进深端面之间的间隙H2、H2、及两个第一卡合凹部19c、19d的进深端面与两个第二卡合凸部20c、20d的前端面之间的间隙H3、H3小(H1<H2、H1<H3)。
如图3(b)所示,具有这样的构成的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7c在圆周方向两端面22b、24b彼此最接近的状态下,仅有间隙H1成为0(H1=0,间隙消失),其他间隙H2、H3仍然比0大(H2>0、H3>0,残留有间隙)。
如上所述,根据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7a,即使在各一端侧支承面23b、23b与各另一端侧支承面25b、25b抵接的(间隙消失的)状态下,在其他部分也残留有间隙(未抵接)。因此,在由运转时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7c的弹性变形等而来的圆周方向两端面22b、24b彼此强力地抵接的情况下,也能够由设置有一端侧、中央侧以及另一端侧轮缘部8c、27、9c的、在圆周方向的刚性高的部分来支承由该抵接而来的载荷。其他构成及作用、效果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情况大致同样。
[实施方式的第3例]
图4~5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3例。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a与上述的在先发明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参照图13)同样,用于将复列配置的各滚子转动自如地保持,在圆周方向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不连续部112a。
这样的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a具有分别为缺口圆环状且在轴向隔开间隔互相同轴地设置的一端侧轮缘部123、另一端侧轮缘部124、及作为中间侧轮缘部的中央侧轮缘部125。该中央侧轮缘部125设置在一端侧、另一端侧两轮缘部124、125的轴向中央位置。
另外,以架设在轴向相邻的一端侧轮缘部123与中央侧轮缘部125之间的状态在整个圆周方向断续地设置有多根一侧支柱121a、121a。另一方面,以架设轴向相邻的中央侧轮缘部125与另一端侧轮缘部124之间的状态在整个圆周方向断续地设置有多根另一侧支柱122a、122a。
另外,将由一端侧、中央侧两轮缘部123、125和在圆周方向相邻的各一侧支柱121a、121a包围四周的部分作为用于将各滚子转动自如地保持的一侧兜孔126、126。另外,将由中央侧、另一端侧两轮缘部125、124、和在圆周方向相邻的各另一侧支柱122a、122a包围四周的部分作为用于将各滚子转动自如地保持的另一侧兜孔127、127。在本例的情况下,使各一侧兜孔126、126与另一侧兜孔127、127的在圆周方向的相位互相一致。
另外,这样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a由卡合部115a,以实质上阻止这些两个端部113b、114b彼此的轴向的相对变位的状态,将隔着不连续部112a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部113b和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14b卡合。
另外,卡合部115a由在圆周方向一端部113b的在轴向间隔开的位置形成的1对第一凹凸部128a、128b、和在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14b的在轴向间隔开的位置形成的第二凹凸部129a、129b构成。其中,两个第一凹凸部128a、128b形成在与各一侧兜孔126、126的轴向中间部一致的位置、和与各另一侧兜孔127、127的轴向中间部一致的位置。另外,两个第二凹凸部129a、129b形成在与一侧兜孔126、126的轴向中间部一致的位置、和与各另一侧兜孔127、127的轴向中间部一致的位置。
其中,两个第一凹凸部128a、128b分别由第一卡合凸部130a、130b和第一卡合凹部131a、131b构成。
其中,构成一个(图5的左侧)第一凹凸部128a的第一卡合凸部130a在与比各一侧兜孔126、126的轴向中央部略微靠近轴向一侧的部分一致的位置以向圆周方向(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14b侧)延伸出的状态形成。第一卡合凹部131a在第一卡合凸部130a的轴向另一侧(与各一侧兜孔126、126的大致轴向中央部一致的位置)以向圆周方向(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14b相反的方向)凹进的状态形成。
另外,构成另一个(图5的右侧)第一凹凸部128b的第一卡合凸部130b在与比各另一侧兜孔127、127的轴向中央部略微靠近轴向另一侧的部分一致的位置以向圆周方向(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14b侧)延伸出的状态形成。第一卡合凹部131b在第一卡合凸部130b的轴向一侧(与各另一侧兜孔127、127的大致轴向中央部一致的位置)以向圆周方向(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14b相反的方向)凹进的状态形成。
另外,第二凹凸部129a、129b分别由第二卡合凸部132a、132b和第二卡合凹部133a、133b构成。
其中,构成一个(图5的左侧)第二凹凸部129a的第二卡合凸部132a在在轴向与一个第一卡合凹部131a一致的部分以向圆周方向(圆周方向一端部113b侧)延伸出的状态形成。构成一个(图5的左侧)第二凹凸部129a的第二卡合凹部133a在在轴向与一个第一卡合凸部130a一致的部分以向圆周方向(与圆周方向一端部113b相反的方向)凹进的状态形成。
另外,构成第二凹凸部129a、129b之中的另一个(图5的右侧)第二凹凸部129b的第二卡合凸部132b在在轴向与另一个第一卡合凹部131b一致的部分以向圆周方向(圆周方向一端部113b侧)延伸出的状态形成。第二卡合凹部133b在与另一个第一卡合凸部130b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以向圆周方向(与圆周方向一端部113b相反的方向)凹进的状态形成。
在本例的情况下,以在构成一个第一凹凸部128a的第一卡合凸部130a的轴向另一侧配置有构成一个第二凹凸部129a的第二卡合凸部132a、并且在构成另一个第一凹凸部128b的第一卡合凸部130b的轴向一侧配置有构成另一个第二凹凸部129b的第二卡合凸部132b的状态,使两个第一凹凸部128a、128b与两个第二凹凸部129a、129b凹凸卡合。在这样凹凸卡合的状态下,使一个第一卡合凸部130a与一个第二卡合凸部132a、及另一个第一卡合凸部130b与另一个第二卡合凸部132b在轴向卡合,限制(实质上阻止)圆周方向一端部113b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14b的在轴向的相对变位。
特别是在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a的情况下,将隔着不连续部112a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面134中的、与中央侧轮缘部125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一端侧支承面135。另外,将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中的、与中央侧轮缘部125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另一端侧支承面137。并且,圆周方向一端面134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之间所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138中,使一端侧支承面135与另一端侧支承面137之间存在的间隙比其他间隙小。
即,如图5(a)所示,使一端侧支承面135与另一端侧支承面137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1比两个第一卡合凹部131a、131b的进深端面与两格第二卡合凸部132a、132b的前端面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2、h2、及两个第一卡合凸部130a、130b的前端面与两个第二卡合凹部133a、133b的进深端面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3、h3、及一端侧轮缘部123、另一端侧轮缘部124的圆周方向一端面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面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4、h4小(h1<h2、h1<h3、h1<h4)。
如图5(b)所示,具有这样的构成的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a在圆周方向一端面134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在圆周方向最接近的状态下,仅有一端侧支承面135与另一端侧支承面137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1成为0(h1=0,间隙消失),其他间隙h2、间隙h3、间隙h4仍然比0大(h2>0、h3>0、h4>0,残留有间隙)。
根据这样的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a,即使在一端侧支承面135与另一端侧支承面137抵接的(间隙消失的)状态下,在其他部分也残留有在圆周方向的间隙(未抵接)。因此,即使在由运转时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a的弹性变形而来的圆周方向一端面134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强力地抵接的情况下,也能够由设置有中央侧轮缘部125的、在圆周方向的刚性高的部分来支承由该抵接而来的载荷。其结果是,防止在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a的一部分产生过大的应力,能够实现该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a的耐久性的提高。
特别是在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a的情况下,圆周方向一端面134中,使与一侧各支柱121a、另一侧各支柱122a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比一端侧支承面135向周向凹进。而且,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中,使与一侧各支柱121a、另一侧各支柱122a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比另一端侧支承面137向周向凹进。因此,即使在圆周方向一端面134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在圆周方向最接近且一端侧支承面135与另一端侧支承面137抵接的状态下,在圆周方向一端面134中的、与一侧各支柱121a、另一侧各支柱122a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部分、和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中的、与一侧各支柱121a、另一侧各支柱122a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之间也残留有在圆周方向的间隙(未抵接)。因此,更可靠地防止在如一侧各支柱121a、另一侧各支柱122a那样在圆周方向的刚性低的部分施加由抵接而来的载荷,能够更可靠地实现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a的耐久性的提高。
[实施方式的第4例]
图6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4例。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b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a的构造同样,用于将复列配置的各滚子转动自如地保持。
在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b的情况下,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构造相比,使在隔着不连续部112b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部113a上设置的第一卡合凹部131c、131d的在轴向的尺寸大。具体而言,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构造相比,使轴向一个(图6的左侧)第一卡合凹部131c延长至靠近轴向中央。另一方面,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构造相比,使轴向另一个(图6中是右侧)第一卡合凹部131d延长至靠近轴向中央。并且,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构造相比,使一端侧支承面135a的在轴向的尺寸减小。
另外,在隔着不连续部112b设置的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14a上设置的第二卡合凸部132a、132b中的、轴向一个第二卡合凸部132a的轴向另一侧,以向圆周方向(与圆周方向一端部113a相反的方向)凹进的状态,形成有另一端侧凹部139a。另一方面,在轴向另一个第二卡合凸部132b的轴向一侧,以向圆周方向(与圆周方向一端部113a相反的方向)凹进的状态,形成有另一端侧凹部139b。并且,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构造相比,使另一端侧支承面137a的在轴向的尺寸减小。
这样,在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b的情况下,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构造相比,使一端侧支承面135a、另一端侧支承面137a的在轴向的尺寸减小。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在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b的一部分、特别是圆周方向两端的各支柱121a、122a上产生过大的应力。另外,与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构造相比,可以使用于成形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b的材料减少。其结果是,能够实现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b的材料成本的降低、及轻量化。其他构成及作用、效果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情况大致同样。
[实施方式的第5例]
图7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5例。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c用于将3列配置的滚子转动自如地保持。这样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c在轴向隔开间隔地互相同轴地配置有:一端侧轮缘部123a;另一端侧轮缘部124a;及在这些一端侧、另一端侧两轮缘部123a、124a彼此的在轴向的之间的部分设置的、分别作为中间侧轮缘部的、靠近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0和靠近另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1。
另外,以架设在一端侧轮缘部123a与靠近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0之间的状态在整个圆周方向断续地设置有多根一侧支柱121b、121b。并且,将由在圆周方向相邻的一侧支柱121b、121b和一端侧、靠近一端的中间侧两轮缘部123a、140包围四周的部分作为用于分别将滚子转动自如地保持的一侧兜孔126a、126a。
另外,以架设在靠近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0与靠近另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1之间的状态在整个圆周方向断续地设置有多根中间侧支柱142、142。并且,将由在圆周方向相邻的中间侧支柱142、142和靠近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0、靠近另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1包围四周的部分作为用于分别将滚子转动自如地保持的中间侧兜孔143、143。
另外,以架设在靠近另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1与另一端侧轮缘部124a之间的状态在整个圆周方向断续地设置有多根另一侧支柱122b、122b。并且,将由在圆周方向相邻的另一侧支柱122b、122b和靠近另一端的中间侧、另一端侧两轮缘部140、124a包围四周的部分作为用于分别将滚子转动自如地保持的另一侧兜孔127a、127a。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使各一侧兜孔126a、中间侧兜孔143、另一侧兜孔127a彼此的在圆周方向的相位互相一致。
另外,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c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3及第4例同样,在圆周方向的1个部位具有不连续部112b。另外,由卡合部115b,以阻止这些两个端部113c、114c彼此的在轴向的相对变位的状态,将隔着该不连续部112b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部113c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14c卡合。
这样的卡合部115b由在圆周方向一端部113c的在轴向间隔开的位置(与各一侧兜孔126a、126a的轴向中间部一致的位置、与各另一侧兜孔127a、127a的轴向中间部一致的位置)形成的1对第一凹凸部128c、128d、和在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14c的在轴向间隔开的位置(与一侧兜孔126a、126a的轴向中间部一致的位置、与各另一侧兜孔127a、127a的轴向中间部一致的位置)形成的第二凹凸部129c、129d构成。
其中的两个第一凹凸部128c、128d分别由第一卡合凸部130c、130d和第一卡合凹部131e、131f构成。
构成这样的两个第一凹凸部128c、128d中的、一个(图7的左侧)第一凹凸部128c的第一卡合凸部130c在与各一侧兜孔126a、126a的大致轴向中央部一致的位置以向圆周方向(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14c侧)延伸出的状态形成。第一卡合凹部131e在第一卡合凸部130c的轴向一侧(比各一侧兜孔126a、126a的轴向中央部略微靠近轴向一侧的部分)以向圆周方向(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14c相反的方向)凹进的状态形成。
另外,构成两个第一凹凸部128c、128d中的、另一个(图7的右侧)第一凹凸部128d的第一卡合凸部130d在与各另一侧兜孔127a、127a的大致轴向中央部一致的位置以向圆周方向(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14c侧)延伸出的状态形成。第一卡合凹部131f在第一卡合凸部130d的轴向另一侧(比各另一侧兜孔127a、127a的轴向中央部略微靠近轴向另一侧的部分)以向圆周方向(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14c相反的方向)凹进的状态形成。
另外,两个第二凹凸部129c、129d分别由第二卡合凸部132c、132d和第二卡合凹部133c、133d构成。
构成第二凹凸部129c、129d中的、一个(图7的左侧)第二凹凸部129c的第二卡合凸部132c在与一个第一卡合凹部131e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以向圆周方向(圆周方向一端部113c侧)延伸出的状态形成。第二卡合凹部133c在与一个第一卡合凸部130c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以向圆周方向(与圆周方向一端部113c相反的方向)凹进的状态形成。
另外,构成第二凹凸部129c、129d中的、另一个(图7的右侧)第二凹凸部129d的第二卡合凸部132d在与另一个第一卡合凹部131f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以向圆周方向(圆周方向一端部113c侧)延伸出的状态形成。第二卡合凹部131f在与另一个第一卡合凸部130d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以向圆周方向(与圆周方向一端部113c相反的方向)凹进的状态形成。
在本例的情况下,以在构成一个第一凹凸部128c的第一卡合凸部130c的轴向一侧配置有构成一个第二凹凸部129c的第二卡合凸部132c并且在构成另一个第一凹凸部128d的第一卡合凸部130d的轴向另一侧配置有构成另一个第二凹凸部129d的第二卡合凸部132d的状态,使两个第一凹凸部128c、128d与两个第二凹凸部129c、129d凹凸卡合。
在这样凹凸卡合的状态下,使一个第一卡合凸部130c与一个第二卡合凸部132c、及另一个第一卡合凸部130d与另一个第二卡合凸部132d在轴向卡合,限制圆周方向一端部113c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部114c的在轴向的相对变位。
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将隔着不连续部112b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面134a中的、与靠近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0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及与靠近另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1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一端侧支承面135b。此外,在本例的情况下,圆周方向一端面134a中的、与靠近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0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与靠近另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1在轴向一致的部分、及与这些两部分相邻的部分互相处于同一面上。即,在本例的情况下,将圆周方向一端面134a中的、从构成一个第一凹凸部128c的第一卡合凸部130c的轴向另一侧起直到构成另一个第一凹凸部128d的第一卡合凸部130d的轴向一侧的部分作为一端侧支承面135b。
另外,将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c的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a中的、与靠近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0在轴向一致的部分、及与靠近另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1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另一端侧支承面137b。此外,在本例的情况下,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a中的、与靠近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0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与靠近另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1在轴向一致的部分、及与这些两部分相邻的部分互相处于同一面上。即,在本例的情况下,将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a中的、从构成一个第二凹凸部129c的第二卡合凹部133c的轴向另一侧起直到构成另一个第二凹凸部129d的第二卡合凹部133d的轴向一侧的部分作为另一端侧支承面137b。
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圆周方向一端面134a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a之间所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138a中,使一端侧支承面135b与另一端侧支承面137b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比其他部分的间隙小。
即,如图7(a)所示,使一端侧支承面135b与另一端侧支承面137b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1比两个第一卡合凸部130c、130d的前端面与两个第二卡合凹部133c、133d的进深端面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2、h2、及两个第一卡合凹部131e、131f的进深端面与两个第二卡合凸部132c、132d的前端面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3、h3、及一端侧轮缘部123a、另一端侧轮缘部124a的圆周方向一端面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面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4、h4小(h1<h2、h1<h3、h1<h4)。
如图7(b)所示,具有这样的构成的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a在圆周方向一端面134a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a在圆周方向最接近的状态下,一端侧支承面135b与另一端侧支承面137b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1成为0(h1=0),两个第一卡合凸部130c、130d的前端面与两个第二卡合凹部133c、133d的进深端面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2、h2、及与两个第一卡合凹部131e、131f的进深端面与两格第二卡合凸部132c、132d的前端面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3、h3、及一端侧轮缘部123a、另一端侧轮缘部124a的圆周方向一端面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面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4、h4比0大(h2>0、h3>0、h4>0)。其他构成及作用、效果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情况大致同样。
[实施方式的第6例]
图8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6例。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d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5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c同样,用于将3列配置的滚子转动自如地保持。
特别是在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d的情况下,在一侧面对不连续部112c的圆周方向一端面134b中的轴向中央部分(与各中间侧兜孔143、143的轴向中央部分一致的位置)以向圆周方向(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b相反的方向)凹进的状态形成有一端侧凹部144。
另一方面,在另一侧面对不连续部112c的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b中的轴向中央部分(与各中间侧兜孔143、143的轴向中央部分一致的位置)以向圆周方向(与圆周方向一端面134b相反的方向)凹进的状态形成有另一端侧凹部145。
即,在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d的情况下,将圆周方向一端面134b中的、与靠近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0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第一一端侧支承面146。另外,将圆周方向一端面134b中的、与靠近另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1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第二一端侧支承面147。
另一方面,将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b中的、与靠近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0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第一另一端侧支承面148。另外,将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b中的、与靠近另一端的中间侧轮缘部141的轴向中央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第二另一端侧支承面149。
并且,圆周方向一端面134b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b之间所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138b中,使第一一端侧支承面146、第二一端侧支承面147与第一另一端侧支承面148、第二另一端侧支承面149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比其他部分的间隙小。
即,如图8(a)所示,使第一一端侧支承面146、第二一端侧支承面147与第一另一端侧支承面148、第二另一端侧支承面149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1、h1比两个第一卡合凸部130c、130d的前端面与两个第二卡合凹部133c、133d的进深端面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2、h2、及两个第一卡合凹部131e、131f的进深端面与两个第二卡合凸部132c、132d的前端面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3、h3、及一端侧、另一端侧两轮缘部123a、124a的圆周方向一端面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面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4、h4、及一端侧凹部144的进深端面与另一端侧凹部145的进深端面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5小(h1<h2、h1<h3、h1<h4、h1<h5)。
如图8(b)所示,具有这样的构成的本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d在圆周方向一端面134b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b在圆周方向最接近的状态下,第一一端侧支承面146、第二一端侧支承面147与第一另一端侧支承面148、第二另一端侧支承面149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1成为0(h1=0)。另一方面,两个第一卡合凸部130c、130d的前端面与两个第二卡合凹部133c、133d的进深端面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2、h2、及两个第一卡合凹部131e、131f的进深端面与两个第二卡合凸部132c、132d的前端面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3、h3、及一端侧、另一端侧两轮缘部123a、124a的圆周方向一端面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面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4、h4、及一端侧凹部144的进深端面与另一端侧凹部145的进深端面之间存在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隙h5比0大(h2>0、h3>0、h4>0、h5>0)。
在本例的情况下,在圆周方向一端面134b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b在圆周方向最接近的状态下,在这些两个端面134b、136b彼此的、与各中间侧兜孔143、143的轴向中央部一致的部分设置有在圆周方向的间隙。因此,即使在由运转时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d的弹性变形而来的圆周方向一端面134b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面136b的在圆周方向的间隔(间隙)变小,从而这些两个端面134b、136b彼此强力地抵接的情况下,也不会由在圆周方向的刚性低的、与两个端面134b、136b彼此的各中间侧兜孔143、143的轴向中央部一致的部分来支承由该抵接而来的载荷。其结果是,能够更可靠地实现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d的耐久性的提高。
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与一端侧凹部144和另一端侧凹部145的设置相对应,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109d的成形所使用的材料可以减少。因此,能够实现材料成本的降低和轻量化。其他构成及作用、效果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5例的情况大致同样。
此外,本申请基于2012年7月17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158437、及2012年7月17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158802,将其内容作为参照引入于此。
工业上的实用性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1~第2例中,以在圆周方向1个部位具有不连续部的保持架的构造为对象,但是,在圆周方向多个部位具有不连续部的(使部分圆筒形的多个保持架的各自的圆周方向两端缘彼此卡合而成的所谓的分体式)保持架的构造也是本发明的对象。
另外,如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各例子那样,本发明除了能够应用于单列型、复列型的构造以外,还能够应用于3列以上的多列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的构造。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2例中,在复列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中,在圆周方向两端面的、与一端侧、中央侧、另一端侧各轮缘部在轴向一致的位置来支承(抵接)在圆周方向的载荷。但是,也能够设为仅在圆周方向两端面的、与一端侧、另一端侧各轮缘部在轴向一致的位置来支承(抵接)在圆周方向的载荷那样的构造。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3~第6例中,以在圆周方向1个部位具有不连续部的保持架的构造为对象,但是,在圆周方向多个部位具有不连续部的(使部分圆筒形的多个保持架的各自的圆周方向两端缘彼此卡合而成的所谓的分体式)保持架的构造也是本发明的对象。
另外,如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各例子那样,本发明除了能够应用于复列型、3列型的构造以外,还能够应用于4列以上的多列型的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的构造。

Claims (2)

1.一种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其至少在圆周方向1个部位具有不连续部,
包括多个轮缘部、多根支柱、多个兜孔、及卡合部,
其中的各轮缘部分别为缺口圆环状,并在轴向隔开间隔、互相同轴地设置,
各所述支柱以架设在轴向相邻的各所述轮缘部彼此之间的状态在整个圆周方向断续地设置,
各所述兜孔被设置在由在轴向相邻的所述各轮缘部和在圆周方向相邻的各所述支柱包围四周的部分,
所述卡合部使隔着所述不连续部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部、和圆周方向另一端部以能够在圆周方向的相对变位、且阻止在轴向的相对变位的状态卡合,
所述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能够通过弹性变形来改变所述不连续部的圆周方向宽度,
所述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的特征在于,
将隔着所述不连续部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面中的、与设置在轴向一端侧的轮缘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及与设置在轴向另一端侧的轮缘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1对一端侧支承面,
将圆周方向另一端面中的、与设置在轴向一端侧的轮缘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及与设置在轴向另一端侧的轮缘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1对另一端侧支承面,
在所述1对一端侧支承面的在轴向的之间的部分、及所述1对另一端侧支承面的在轴向的之间的部分,分别设置有所述卡合部,
所述卡合部由圆周方向一端部的卡合部、和圆周方向另一端部的卡合部构成,
所述圆周方向一端部的卡合部包括:比所述一端侧支承面凸出,并且在轴向间隔开的1对第1卡合凸部;及在所述1对第1卡合凸部彼此的在轴向的之间的部分比所述第1卡合部凸部凹进的至少1个第1卡合凹部,
所述圆周方向另一端部的卡合部包括:比所述另一端侧支承面凹进,并且在轴向间隔开的1对第2卡合凹部;及在所述1对第2卡合凹部彼此的在轴向的之间的部分比所述第2卡合凹部凸出的至少1个第2卡合凸部,
为了限制在轴向的相对变位,所述1对第1卡合凸部与所述第2卡合凸部在轴向卡合,
所述一端侧支承面与所述另一端侧支承面之间存在的圆周方向间隙比所述第1卡合凸部与所述第2卡合凹部之间存在的圆周方向间隙、及第2卡合凸部与所述第1卡合凹部之间存在的圆周方向间隙小,以使即使所述不连续部的圆周方向宽度变为最小,所述第1卡合凸部与所述第2卡合凹部、及所述第2卡合凸部与所述第1卡合凹部也不会在圆周方向抵接,
使隔着所述不连续部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部、和圆周方向另一端部虽然能够在圆周方向的相对变位、但阻止在轴向的相对变位,
所述1对第1卡合凸部在所述圆周方向一端部以夹着轴向中央部在两侧在轴向间隔开的状态设置,所述1对第2卡合凸部在所述圆周方向另一端部以夹着所述轴向中央部在两侧在轴向间隔开的状态设置,通过所述1对第1卡合凸部中的一个第1卡合凸部与所述1对第2卡合凸部中的一个第2卡合凸部在轴向卡合,从而阻止所述圆周方向一端部对于所述圆周方向另一端部从轴向一侧向着另一侧在轴向相对变位,且,通过所述1对第1卡合凸部中的另一个第1卡合凸部与所述1对第2卡合凸部中的另一个第2卡合凸部在轴向卡合,从而阻止所述圆周方向一端部对于所述圆周方向另一端部从轴向另一侧向着一侧在轴向相对变位。
2.一种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其至少在圆周方向1个部位具有不连续部,
包括3个以上的轮缘部、多根支柱、多个兜孔、及卡合部,
各轮缘部分别为缺口圆环状,并包括在轴向隔开间隔互相同轴地设置的一端侧轮缘部、另一端侧轮缘部以及在轴向配置在一端侧、另一端侧两轮缘部彼此之间部分的至少1个中间侧轮缘部,
所述各支柱以架设在轴向相邻的所述各轮缘部彼此之间的状态在整个圆周方向断续地设置,
所述各兜孔被设置在轴向相邻的所述各轮缘部和在圆周方向相邻的支柱包围四周的部分,
所述卡合部使隔着所述不连续部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部、和圆周方向另一端部以能够在圆周方向的相对变位、且阻止在轴向的相对变位的状态卡合,
所述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能够通过弹性变形来改变所述不连续部的圆周方向宽度,
所述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的特征在于,
将隔着所述不连续部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部中的、与所述中间侧轮缘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一端侧支承面,
将圆周方向另一端部中的、与所述中间侧轮缘部在轴向一致的部分作为另一端侧支承面,
在所述圆周方向一端部及所述圆周方向另一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卡合部,
所述卡合部由圆周方向一端部的卡合部、和圆周方向另一端部的卡合部构成,
所述圆周方向一端部的卡合部包括:比所述一端侧支承面凸出,并且在轴向间隔开的至少2个第1卡合凸部;及比所述第1卡合凸部凹进,并且在轴向间隔开的至少2个第1卡合凹部,
所述圆周方向另一端部的卡合部包括:比所述另一端侧支承面凹进,并且在轴向间隔开的至少2个第2卡合凹部;及比所述第2卡合凹部凸出,并且在轴向间隔开的至少2个第2卡合凸部,
为了限制在轴向的相对变位,各个所述第1卡合凸部与所述第2卡合凸部在轴向卡合,
所述一端侧支承面与所述另一端侧支承面之间存在的圆周方向间隙比所述第1卡合凸部与所述第2卡合凹部之间存在的圆周方向间隙、及第2卡合凸部与所述第1卡合凹部之间存在的圆周方向间隙小,以使即使所述不连续部的圆周方向宽度变为最小,所述第1卡合凸部与所述第2卡合凹部、及所述第2卡合凸部与所述第1卡合凹部也不会在圆周方向抵接,
使隔着所述不连续部设置的圆周方向一端部、和圆周方向另一端部虽然能够在圆周方向的相对变位、但阻止在轴向的相对变位,
所述1对第1卡合凸部在所述圆周方向一端部以夹着轴向中央部在两侧在轴向间隔开的状态设置,所述1对第2卡合凸部在所述圆周方向另一端部以夹着所述轴向中央部在两侧在轴向间隔开的状态设置,通过所述1对第1卡合凸部中的一个第1卡合凸部与所述1对第2卡合凸部中的一个第2卡合凸部在轴向卡合,从而阻止所述圆周方向一端部对于所述圆周方向另一端部从轴向一侧向着另一侧在轴向相对变位,且,通过所述1对第1卡合凸部中的另一个第1卡合凸部与所述1对第2卡合凸部中的另一个第2卡合凸部在轴向卡合,从而阻止所述圆周方向一端部对于所述圆周方向另一端部从轴向另一侧向着一侧在轴向相对变位。
CN201380038249.5A 2012-07-17 2013-07-12 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712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58437 2012-07-17
JP2012-158802 2012-07-17
JP2012158437A JP5974697B2 (ja) 2012-07-17 2012-07-17 ラジアルころ軸受用保持器
JP2012158802A JP5998694B2 (ja) 2012-07-17 2012-07-17 ラジアルころ軸受用保持器
PCT/JP2013/069221 WO2014013955A1 (ja) 2012-07-17 2013-07-12 ラジアルころ軸受用保持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1262A CN104471262A (zh) 2015-03-25
CN104471262B true CN104471262B (zh) 2018-03-09

Family

ID=49948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824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71262B (zh) 2012-07-17 2013-07-12 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82947B2 (zh)
EP (1) EP2876318B1 (zh)
CN (1) CN104471262B (zh)
WO (1) WO20140139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36154A1 (ja) * 2010-09-14 2012-03-2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1つ割れ保持器
JP6269021B2 (ja) * 2013-12-17 2018-01-3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ラジアルころ軸受用保持器
JP7003783B2 (ja) * 2018-03-27 2022-01-2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ケージアンドローラ
DE102019201561A1 (de) 2019-02-07 2020-08-13 Aktiebolaget Skf Lagerkäfigsegment eines Metallblechkäfigs
DE102019201553A1 (de) 2019-02-07 2020-08-13 Aktiebolaget Skf Lagerkäfigsegment mit Ausrichtungselement
DE102019201554A1 (de) * 2019-02-07 2020-08-13 Aktiebolaget Skf Lagerkäfigsegment mit Schweißmaterialstelle
DE102019201560A1 (de) 2019-02-07 2020-08-13 Aktiebolaget Skf Lagerkäfigsegment mit Stoßkante zum Verschweißen
DE102019201564A1 (de) 2019-02-07 2020-08-13 Aktiebolaget Skf Lagerkäfigsegment mit mindestens einer Ausnehmung zur erleichterten Biegung
DE102019201565A1 (de) 2019-02-07 2020-08-13 Aktiebolaget Skf Lagerkäfigsegment mit einer Stoßkante im Bereich eines zu bildenden Stegs
DE102021206285A1 (de) 2021-06-18 2022-12-22 Aktiebolaget Skf Käfigsegment für einen Wälzlagerkäfig
DE102021206282A1 (de) 2021-06-18 2022-12-22 Aktiebolaget Skf Käfigsegment für einen Wälzlagerkäfig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9284A (zh) * 2010-09-14 2012-07-0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单剖分式保持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815990B2 (de) * 1968-12-20 1974-05-09 Robert Kling, Wetzlar Gmbh, 6330 Wetzlar Käfig für zylindrische Wälzkörper
IT1159910B (it) * 1977-10-18 1987-03-04 Skf Kugellagerfabriken Gmbh Gabbia per cuscinetto a rotolamento
JPS5911211Y2 (ja) 1978-12-07 1984-04-06 光洋精工株式会社 ころがり軸受用合成樹脂製保持器
US4472007A (en) * 1983-04-04 1984-09-18 The Torrington Company Cage assembly
JPS63125221U (zh) * 1987-02-06 1988-08-16
GB2220234A (en) 1988-06-06 1990-01-04 Torrington Co Cage with internal locking rib
DE4007452A1 (de) * 1990-03-09 1991-09-12 Legrom Gmbh Lagerkaefig
DE4038444A1 (de) * 1990-12-01 1992-06-04 Schaeffler Waelzlager Kg Geschlitzter waelzkoerperkaefig
JP3340807B2 (ja) 1993-07-29 2002-11-05 エヌティエヌ株式会社 ころ軸受
JPH07127646A (ja) 1993-10-29 1995-05-16 Ntn Corp ころ軸受用保持器
DE19856024B4 (de) * 1998-12-04 2006-05-24 Schaeffler Kg Wälzlagerkäfig
JP2005233316A (ja) 2004-02-19 2005-09-02 Nsk Ltd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FR2918136B1 (fr) * 2007-06-29 2009-10-09 Snr Roulements Sa Cage fendue a rouleaux ou aiguilles.
JP2009014078A (ja) 2007-07-03 2009-01-22 Ntn Corp 針状ころ軸受、およびクランクシャフト支持構造
EP2618013B1 (en) * 2010-09-15 2017-02-08 NSK Ltd. Radial roller bearing retainer
CN102639889A (zh) * 2010-11-30 2012-08-1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分割型滚动轴承用保持器
WO2013058246A1 (ja) * 2011-10-17 2013-04-2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ラジアルころ軸受用保持器
DE102014202789A1 (de) * 2013-04-04 2014-10-0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Geschlitzter Käfig für ein Lager
DE102013214245A1 (de) * 2013-07-22 2015-01-2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Geteilter Wälzkörperkäfig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9284A (zh) * 2010-09-14 2012-07-0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单剖分式保持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76318B1 (en) 2019-09-25
US20150192173A1 (en) 2015-07-09
CN104471262A (zh) 2015-03-25
WO2014013955A1 (ja) 2014-01-23
EP2876318A4 (en) 2016-06-01
EP2876318A1 (en) 2015-05-27
US9382947B2 (en) 2016-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1262B (zh) 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
JP4818787B2 (ja) 揺動内接噛合遊星歯車装置
CN104011414B (zh) 扭矩传递用接头及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CN102812260B (zh) 推力滚子轴承
KR101389164B1 (ko) 래디얼 니들 베어링용 스페이서
CN105605160B (zh) 齿轮装置
JP2008202764A (ja) 揺動内接噛合遊星歯車装置及びその偏心体軸の製造方法
JP2006046391A (ja) 回転支持装置
CN101208528B (zh) 推力滚子轴承
KR101163993B1 (ko) 크로스 롤러 베어링, 앵귤러 롤러 베어링 및 크로스 롤러 베어링과 앵귤러 롤러 베어링의 제조 방법
CN104024666A (zh) 凸缘式半轴承
CN102996721A (zh) 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
JP2004301203A (ja) 針状ころ軸受および該針状ころ軸受を用いた減速機
JP6886360B2 (ja) 偏心揺動型減速装置
CN102979859A (zh) 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
CN104937295B (zh) 径向滚针轴承用预保持器
JP2012167728A (ja) スラストころ軸受用保持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スラストころ軸受
CN103748373B (zh) 向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
WO2013008492A1 (ja) 減速装置
US11619287B2 (en) Speed reducer
CN112762145A (zh) 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
JP6269021B2 (ja) ラジアルころ軸受用保持器
JP5974697B2 (ja) ラジアルころ軸受用保持器
JP5821548B2 (ja) ラジアルニードル軸受用スペーサ
CN202531655U (zh) 径向滚针轴承用保持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