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52311B - 一种侧链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链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52311B
CN104452311B CN201410686720.8A CN201410686720A CN104452311B CN 104452311 B CN104452311 B CN 104452311B CN 201410686720 A CN201410686720 A CN 201410686720A CN 104452311 B CN104452311 B CN 1044523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chch
allyl
function monomer
cataly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867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52311A (zh
Inventor
王洪清
王胜鹏
陈八斤
蔡继权
韩莉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uanHua functional new material Co.,Ltd.
Transfar Zhilian Co Ltd
Hangzhou Transfar Fine Chemic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ss Of Ltd By Share Ltd
HANGZHOU TRANSFER FIN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s Of Ltd By Share Ltd, HANGZHOU TRANSFER FINE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ss Of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8672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523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52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52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52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523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ilic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链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现有聚醚改性的有机硅柔软剂,虽具备一定的亲水性能,但手感与普通氨基硅油相差较大,没有体现出有机硅真正的柔软特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以甲基含氢硅氧烷、封端剂等为原料,在第一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得第一功能单体;其次,在第二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第一功能单体与二种聚醚多元醇进行加成反应制得第二功能单体;最后,通过加入有机胺进行氨解反应而制得目标产物。本发明制得的有机硅柔软剂具有瞬间亲水,高手感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侧链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后整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侧链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硅是半无机半有机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对环境友好,又呈生理惰性,附着固化于纤维表面,有修饰及美化纤维观感、改善其功能的作用。但目前工业上大量使用氨基硅油整理剂,疏水性强,影响它在吸汗透气性要求颇高的生态纺织品上的应用。
普通氨基改性有机硅能够赋予织物柔软、平滑等手感,但多数都属拒水,不利于吸湿、吸汗的整理要求;而且氨基改性有机硅不能直接使用,需要有专门的乳化工艺及技术,且稳定性相对较差,经常出现黄变,对一些酸、碱、盐的环境及其敏感,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会出现漂油、破乳等问题。
对于一些聚醚改性的有机硅柔软剂而言,通常是含氢硅油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进行加成,之后进一步氨解。该类型的有机硅柔软剂虽具备一定的亲水性能,但手感与普通氨基硅油相差较大,没有体现出有机硅真正的柔软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提供一种侧链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利用此方法来制备具有高效亲水性和良好柔软性的有机硅柔软剂。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侧链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低含氢硅氧烷的制备
将由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一种或多种低粘度高含氢硅油组成的混合物为原料,与封端剂六甲基二硅氧烷进行反应,同时加入第一催化剂,在温度20~80℃下搅拌反应2~12小时,最后加入碳酸氢钠搅拌1~4小时,经分离和提纯后得到第一功能单体低含氢硅氧烷;所述的低粘度高含氢硅油中,氢的质量百分含量≥1.55%,25℃时的粘度为10-50mm2/s(如甲基含氢硅油等),所述的第一催化剂为浓硫酸、甲基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2)侧链聚醚环氧基硅氧烷的制备
将所述的第一功能单体低含氢硅氧烷与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烯丙基聚氧烷基环氧基醚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加成反应,在溶剂的存在下,搅拌加热到30~80℃时,滴加第二催化剂氯铂酸搅拌反应2~8小时,之后真空脱除溶剂,得到第二功能单体侧链聚醚环氧基硅氧烷;
3)侧链聚醚环氧基硅氧烷的氨解
将有机胺滴加到所述的第二功能单体侧链聚醚环氧基硅氧烷中,在溶剂的存在下,控制温度30~80℃进行氨解反应2~8小时,之后真空脱去溶剂及小分子物质,得到琥珀色的侧链改性有机硅柔软剂。本发明制得的有机硅柔软剂具有瞬间亲水,高手感等优点。
本发明涉及的侧链改性有机硅结构通式如下:
EO:CH2CH2O;
PO:CH(CH3)CH2O;
R1:CH3
m1、m2、n、a1、a2、b1、b2为整数,其中45<m1<65,45<m2<65,55<n<75,10<a1<20,1<b1<10,10<a2<20,1<b2<10。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纯度≥99.0%,含水量≤0.1%。
进一步,所述的由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一种或多种低粘度高含氢硅油组成的混合物与封端剂六甲基二硅氧烷的质量比为20.0~25.0:1。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功能单体低含氢硅氧烷与由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烯丙基聚氧烷基环氧基醚组成的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1.5~3.0。
进一步,所述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的结构式为CH2=CHCH2O(EO)mH,m=2~20;或CH2=CHCH2O(EO)m(PO)nH,m=2~20,n=2~20;
所述烯丙基聚氧烷基环氧基醚的结构式为CH2=CHCH2O(EO)mCH2(CHCH2)O,m=2~20;或CH2=CHCH2O(EO)m(PO)nCH2(CHCH2)O,m=2~20,n=2~20。
进一步,所述的有机胺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乙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进一步,步骤2)及3)中,所述的溶剂为异丙醇、乙二醇、乙酸乙酯、一缩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的第二催化剂氯铂酸采用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
进一步,由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一种或多种低粘度高含氢硅油组成的混合物与封端剂六甲基二硅氧烷的反应时间为9h、19h或29h。
进一步,所述碳酸氢钠的用量占步骤1)得到的总反应产物的质量百分数为4.5~6%,第一催化剂的用量占步骤1)得到的总反应产物的质量百分数为2~4%;第二催化剂的用量占步骤2)得到的总反应产物的质量百分数为15~20ppm;有机胺的用量占步骤3)得到的总反应产物的质量百分数为1~3%。
本发明所述的侧链改性有机硅柔软剂并不是传统的侧链聚醚改性有机硅,而是将两种不同结构的活性聚醚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同时加成到侧链硅氧烷中,两种活性聚醚都含有较强的亲水基团,其中一种聚醚不但含有亲水基团,还含有环氧基,可以进一步的进行氨解反应。本发明的有机硅柔软剂,其亲水性和柔软度可以独立进行调整,通过加成摩尔数的不同,能够找到最佳的平衡值,解决了目前聚醚改性硅油的柔软度与亲水性相互矛盾、相互制约这一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第一功能单体的制备(实施例1~6)
实施例1
在装置有温度计、回流冷凝管以及电动搅拌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00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20g甲基含氢硅油、5g六甲基二硅氧烷及3g浓硫酸,用水浴加热,缓慢升温,当温度控制在40℃时,预反应1小时,然后继续升温到58~62℃时,反应时间控制在9小时,当反应结束后,降温至60℃以下,加6g小苏打中和,加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得到硅氧烷混合体系。将混合体系进行分离、提纯,得到115g第一功能单体a。
实施例2
将反应时间控制在19h,其它试剂及用量和合成工艺不变,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得到115g第一功能单体b。
实施例3
将反应时间控制在29h,其它试剂及用量和合成工艺不变,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得到117g第一功能单体c。
实施例4
在装置有温度计、回流冷凝管以及电动搅拌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00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30g甲基含氢硅油、5.4g六甲基二硅氧烷及3.2g浓硫酸,用水浴加热,缓慢升温,当温度控制在40℃时,预反应1小时,然后继续升温到58~62℃时,反应时间控制在9小时,当反应结束后,降温至60℃以下,加6.4g小苏打中和,加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得到硅氧烷混合体系。将混合体系进行分离、提纯,得到122g第一功能单体d。
实施例5
在装置有温度计、回流冷凝管以及电动搅拌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00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0g甲基含氢硅油、4.5g六甲基二硅氧烷及2.7g浓硫酸,用水浴加热,缓慢升温,当温度控制在40℃时,预反应1小时,然后继续升温到58~62℃时,反应时间控制在9小时,当反应结束后,降温至60℃以下,加5.4g小苏打中和,加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得到硅氧烷混合体系。将混合体系进行分离、提纯,得到102g第一功能单体e。
实施例6
在装置有温度计、回流冷凝管以及电动搅拌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00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20g甲基含氢硅油、5g六甲基二硅氧烷及3g甲基磺酸,用水浴加热,缓慢升温,当温度控制在40℃时,预反应1小时,然后继续升温到58~62℃时,反应时间控制在9小时,当反应结束后,降温至60℃以下,加7g小苏打中和,加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得到硅氧烷混合体系。将混合体系进行分离、提纯,得到118g第一功能单体f。
第二功能单体的制备(实施例7~13)
实施例7
将180g第一功能单体a、300g烯丙基聚氧乙烯醚(CH2=CHCH2O(EO)mH,m=2~20)、50g烯丙基聚氧烷基环氧基醚(CH2=CHCH2O(EO)mCH2(CHCH2)O,m=2~20)、异丙醇投入一装有温度计、电动搅拌、冷凝器、连有真空系统和通氮系统的500ml四口瓶中,用电热套加热,并开动搅拌,升温,当温度控温在40~50℃左右时,由滴液漏斗缓慢加入9.5g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0.1%),加毕后缓慢升温,控温在75~85℃以内,并在75~85℃保温2~3h,当反应体系的含氢值为0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完全,抽真空脱尽低沸物并结束反应,得到520g第二功能单体a。
实施例8
将180g第一功能单体a、380g烯丙基聚氧乙烯醚(CH2=CHCH2O(EO)m(PO)nH,m=2~20,n=2~20)、70g烯丙基聚氧烷基环氧基醚(CH2=CHCH2O(EO)m(PO)nCH2(CHCH2)O,m=2~20,n=2~20)、异丙醇投入一装有温度计、电动搅拌、冷凝器、连有真空系统和通氮系统的500ml四口瓶中,用电热套加热,并开动搅拌,升温,当温度控温在40~50℃左右时,由滴液漏斗缓慢加入9.5g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0.1%),加毕后缓慢升温,控温在75~85℃以内,并在75~85℃保温2~3h,当反应体系的含氢值为0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完全,抽真空脱尽低沸物并结束反应,得到615g第二功能单体b。
实施例9
将180g第一功能单体a、300g烯丙基聚氧乙烯醚(CH2=CHCH2O(EO)mH,m=2~20)、70g烯丙基聚氧烷基环氧基醚(CH2=CHCH2O(EO)m(PO)nCH2(CHCH2)O,m=2~20,n=2~20)、异丙醇投入一装有温度计、电动搅拌、冷凝器、连有真空系统和通氮系统的500ml四口瓶中,用电热套加热,并开动搅拌,升温,当温度控温在40~50℃左右时,由滴液漏斗缓慢加入9.5g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0.1%),加毕后缓慢升温,控温在75~85℃以内,并在75~85℃保温2~3h,当反应体系的含氢值为0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完全,抽真空脱尽低沸物并结束反应,得到610g第二功能单体c。
实施例10
将180g第一功能单体a、380g烯丙基聚氧乙烯醚(CH2=CHCH2O(EO)m(PO)nH,m=2~20,n=2~20)、50g烯丙基聚氧烷基环氧基醚(CH2=CHCH2O(EO)mCH2(CHCH2)O,m=2~20)、异丙醇投入一装有温度计、电动搅拌、冷凝器、连有真空系统和通氮系统的500ml四口瓶中,用电热套加热,并开动搅拌,升温,当温度控温在40~50℃左右时,由滴液漏斗缓慢加入9.5g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0.1%),加毕后缓慢升温,控温在75~85℃以内,并在75~85℃保温2~3h,当反应体系的含氢值为0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完全,抽真空脱尽低沸物并结束反应,得到585g第二功能单体d。
实施例11
将异丙醇换成乙二醇,其它试剂及用量和合成工艺不变,重复实施例7的步骤得到520g第二功能单体e。
实施例12
将异丙醇换成乙酸乙酯,其它试剂及用量和合成工艺不变,重复实施例7的步骤得到518g第二功能单体f。
实施例13
将异丙醇换成一缩二乙二醇,其它试剂及用量和合成工艺不变,重复实施例7的步骤得到523g第二功能单体g。
侧链改性共聚物的氨解(实施例14~16)
实施例14
将600g第二功能单体a、260g异丙醇加入1000ml四口烧瓶中,并开启搅拌,缓慢升温,当温度在控制在30~50℃时,开始滴加7g一乙醇胺,继续升温至78~85℃,保温反应2.5~3.5小时。最后,真空脱溶剂及小分子物质,加酸至PH=4~6,并逐步加水可制得605g含固量为40%的有机硅柔软剂a。
实施例15
将一乙醇胺换成二乙醇胺,其它试剂及用量和合成工艺不变,重复实施例14的步骤得到603g含固量为40%的有机硅柔软剂b。
实施例16
将一乙醇胺换成乙二胺,其它试剂及用量和合成工艺不变,重复实施例14的步骤得到604g含固量为40%的有机硅柔软剂c。
对上述实施例所得到的产品进行如下的性能测试:
1、整理工艺
所用织物:全棉机织布,
处理工艺:20g/l,
一浸一轧(轧余率:70%)→定型(170℃×60s)→回潮→性能评价。
2、应用性能测试
2.1亲水性能测试
用标准滴管(25滴/ml)从离织物2cm高度处向水平铺展的织物表面滴1滴水,从静态情况下测定1滴水在织物上完全润湿扩散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越短,说明其亲水性越好。详见表1。
2.2柔软性能测试
经柔软剂处理后的织物性能一般通过手感来评价,采用手触摸法评定。即通过手摸来感觉织物的柔软性、滑爽性及蓬松性等。比较标准:手感最佳者的柔软性能规定为5级;未整理织物的柔软性能等级规定为1级;其他整理织物相对于这个标准评级。详见表1。
表1 侧链共聚有机硅柔软剂的性能
序号 亲水性 柔软度
原布 30s 1级
实施例6 1s 2.5级
实施例7 1.5s 3级
实施例8 瞬间 3级
实施例9 瞬间 3级
实施例10 瞬间 4.5级
实施例11 1s 4.5级
实施例12 瞬间 4级
3、稳定性能测试
主要测试其耐酸性、耐碱性、耐盐性、耐硬水性、剪切性、复配型等。详见表2。
表2 侧链共聚有机硅柔软剂稳定性测试结果
由上表可知,本产品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这是因为本产品属于自乳化产品,不含有乳化剂,不再依赖于小分子乳化剂,使整个体系呈现稳定的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侧链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低含氢硅氧烷的制备
将由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一种或多种低粘度高含氢硅油组成的混合物为原料,与封端剂六甲基二硅氧烷进行反应,同时加入第一催化剂,在温度20~80℃下搅拌反应2~12小时,最后加入碳酸氢钠搅拌1~4小时,经分离和提纯后得到第一功能单体低含氢硅氧烷;所述的低粘度高含氢硅油中,氢的质量百分含量≥1.55%,25℃时的粘度为10-50mm2/s,所述的第一催化剂为浓硫酸、甲基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2)侧链聚醚环氧基硅氧烷的制备
将所述的第一功能单体低含氢硅氧烷与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和烯丙基聚氧烷基环氧基醚进行加成反应,在溶剂的存在下,搅拌加热到30~80℃时,滴加第二催化剂氯铂酸搅拌反应2~8小时,之后真空脱除溶剂,得到第二功能单体侧链聚醚环氧基硅氧烷;
3)侧链聚醚环氧基硅氧烷的氨解
将有机胺滴加到所述的第二功能单体侧链聚醚环氧基硅氧烷中,在溶剂的存在下,控制温度30~80℃进行氨解反应2~8小时,之后真空脱去溶剂及小分子物质,得到琥珀色的侧链改性有机硅柔软剂;
所述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的结构式为CH2=CHCH2O(EO)mH,m=2~20;或CH2=CHCH2O(EO)m(PO)nH,m=2~20,n=2~20;
所述烯丙基聚氧烷基环氧基醚的结构式为CH2=CHCH2O(EO)mCH2(CHCH2)O,m=2~20;或CH2=CHCH2O(EO)m(PO)nCH2(CHCH2)O,m=2~20,n=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纯度≥99.0%,含水量≤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一种或多种低粘度高含氢硅油组成的混合物与封端剂六甲基二硅氧烷的质量比为20.0~25.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功能单体低含氢硅氧烷与由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和烯丙基聚氧烷基环氧基醚组成的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1.5~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胺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乙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及3)中,所述的溶剂为异丙醇、乙二醇、乙酸乙酯、一缩二乙二醇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第二催化剂氯铂酸采用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氢钠的用量占步骤1)得到的总反应产物的质量百分数为4.5~6%,第一催化剂的用量占步骤1)得到的总反应产物的质量百分数为2~4%;第二催化剂的用量占步骤2)得到的总反应产物的质量百分数为15~20ppm;有机胺的用量占步骤3)得到的总反应产物的质量百分数为1~3%。
CN201410686720.8A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侧链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4523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86720.8A CN104452311B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侧链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86720.8A CN104452311B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侧链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52311A CN104452311A (zh) 2015-03-25
CN104452311B true CN104452311B (zh) 2017-02-22

Family

ID=52899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86720.8A Active CN104452311B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侧链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523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1448B (zh) * 2015-09-30 2017-10-03 山东巨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含硅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5281A (zh) * 2015-10-14 2015-12-16 吴江市七都镇庙港雅迪针织制衣厂 一种织物柔软剂
BR112018008543A2 (pt) * 2015-11-05 2018-10-30 Basf Se processo para preparação de polissiloxanos, e, usos de polidimetilsiloxanos lineares e de polissiloxanos.
CN105603733B (zh) * 2016-02-26 2018-01-16 苏州三和开泰花线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织物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77445A (zh) * 2016-08-31 2018-03-09 佛山市瑞信无纺布有限公司 一种大幅宽多层折叠无纺布机
CN108250444A (zh) * 2017-12-30 2018-07-06 凤阳力拓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亲水性的改性氨基硅油
JP6947712B2 (ja) * 2018-02-26 2021-10-13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珪素含有化合物、ウレタン樹脂、伸縮性膜、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CN109054025A (zh) * 2018-07-23 2018-12-21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双侧型聚醚改性氨基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09467704A (zh) * 2018-12-02 2019-03-15 广州市斯洛柯高分子聚合物有限公司 一种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29341A (zh) * 2019-05-31 2019-09-13 丽王化工(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树脂基非离子型超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58094A (zh) * 2019-07-10 2019-10-22 广东德美精细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长链烷基聚醚改性硅蜡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85446B (zh) * 2019-12-04 2021-12-17 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嵌段季铵基改性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04396B (zh) * 2019-12-27 2022-07-05 江苏美思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叔胺基改性有机硅聚醚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244865A (zh) * 2021-05-27 2021-08-13 浙江宝泽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柔软剂制备方法及其生产用的不锈钢反应釜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8518A (zh) * 2008-12-11 2009-04-29 绍兴文理学院 耐久亲水性聚醚改性氨基聚硅氧烷柔软剂的制备方法
CN101497697A (zh) * 2008-07-11 2009-08-05 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嵌段水溶性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01525438A (zh) * 2009-04-08 2009-09-09 无锡泰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醚改性环氧/氨基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01768274A (zh) * 2009-12-29 2010-07-07 丽源(湖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亲水性氨基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02250358A (zh) * 2011-05-18 2011-11-23 黄山市强力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嵌段型氨基聚醚改性硅油及制备方法
CN102617863A (zh) * 2012-03-30 2012-08-0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亲水性嵌段聚醚氨基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03172867A (zh) * 2011-12-20 2013-06-26 江南大学 一种长链烷烃与环氧共改性双端氨基硅油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7697A (zh) * 2008-07-11 2009-08-05 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嵌段水溶性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01418518A (zh) * 2008-12-11 2009-04-29 绍兴文理学院 耐久亲水性聚醚改性氨基聚硅氧烷柔软剂的制备方法
CN101525438A (zh) * 2009-04-08 2009-09-09 无锡泰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醚改性环氧/氨基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01768274A (zh) * 2009-12-29 2010-07-07 丽源(湖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亲水性氨基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02250358A (zh) * 2011-05-18 2011-11-23 黄山市强力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嵌段型氨基聚醚改性硅油及制备方法
CN103172867A (zh) * 2011-12-20 2013-06-26 江南大学 一种长链烷烃与环氧共改性双端氨基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02617863A (zh) * 2012-03-30 2012-08-0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亲水性嵌段聚醚氨基硅油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侧链型聚醚/氨基硅的合成及应用";黄洁 等;《印染》;20101130(第11期);第10-13页 *
"氨基改性聚醚硅油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应用";安秋凤 等;《化学研究与应用》;20050531(第05期);第626-630页 *
"生态织物整理剂-聚醚/氨基硅油的性能研究";安秋凤 等;《印染助剂》;20040229;第21卷(第1期);第18-2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52311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2311B (zh) 一种侧链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
CN102675652B (zh) 一种交联改性梳状聚醚氨基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04650363B (zh) 一种超支化三元共聚有机硅的制备方法
CN101497697B (zh) 一种嵌段水溶性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02199295B (zh) 一种聚有机硅氧烷胺基聚醚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05949468B (zh) 一种阴离子型线性共聚有机硅柔软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US8916511B2 (en) Polysiloxanes having quaternary ammonium groups and use thereof
CN107129578B (zh) 网状结构氨基改性硅油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CN102108638B (zh) 耐久防水、防油、抗静电、抗菌功能型涂层胶及制备方法
CN109535428B (zh) 一种聚铵改性聚醚硅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617863A (zh) 一种亲水性嵌段聚醚氨基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02443099B (zh) 一种(倍半)硅氧烷杂化改性氟代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5504298A (zh) 一种三元共聚嵌段聚醚氨基硅油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48123B (zh) 一种非离子型水性poss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
CN104672460B (zh) 聚醚嵌段哌嗪硅油、制备方法及其在棉织物整理中的应用
CN109575294B (zh) 一种v形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氧乙烯醚单丙烯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7427B (zh) 一种提高氨基改性硅油类碳纤维油剂耐热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KR101423649B1 (ko) 자기유화형 실리콘오일 섬유유연제의 제조방법
US7896929B2 (en) Treating textiles with silicone polyether-amide block copolymers
CN104558618A (zh) 一种嵌段改性硅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6977159B2 (ja) シリコーンコポリマー、その製造及び繊維状基材の処理のためのその使用
CN109629237A (zh) 一种亲水凉感硅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0324A (zh) 一种聚季氨基聚醚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和手感整理剂
CN105648778B (zh) 一种非离子型亲水性脂肪酰胺有机硅共聚物柔软剂的制备方法
CN104829842A (zh) 一种含硅树枝状-线性加脂剂的制备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16

Address after: 311200 Xiaoshan Zhe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No. 1 road, building No. 58,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Transfer Fine Chemical Co., Ltd.

Applicant after: Chuanhua Co., Ltd., Zhejiang

Address before: 311215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Zhejiang, Hangzhou

Applicant before: Chuanhua Co., Ltd., Zhejiang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1200 Xiaoshan Zhe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No. 1 road, building No. 58,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Transfer Fine Chemical Co., Ltd.

Applicant after: The mass of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1200 Xiaoshan Zhe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No. 1 road, building No. 58,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Transfer Fine Chemical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Chuanhua Co., Ltd., Zhejia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3

Address after: No.58 Jianshe 1st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TRANSFAR FINE CHEMICAL CO.,LTD.

Patentee after: TRANSFAR ZHILIAN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ChuanHua functional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200 No. 58, Jianshe 1st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TRANSFAR FINE CHEMICAL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uanHua Zhilia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