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34153A - 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以及移动型放射线摄影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以及移动型放射线摄影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34153A
CN104434153A CN201410437566.0A CN201410437566A CN104434153A CN 104434153 A CN104434153 A CN 104434153A CN 201410437566 A CN201410437566 A CN 201410437566A CN 104434153 A CN104434153 A CN 104434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graphy
triggering signal
mobile radiographi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375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34153B (zh
Inventor
坪田圭司
西纳直行
大田恭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434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34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34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341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6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e.g. use of slip rings
    • A61B6/563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e.g. use of slip rings involving image data transmission via a networ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0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the apparatus being movable or portable, e.g. handheld or mounted on a trolle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利用无线通信接收摄影订单时能够防止追加的摄影订单的接收失败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及移动型放射线摄影系统。移动型X射线摄影装置具有电子暗盒和能够接收摄影订单的控制台。控制台具有无线通信部、触发信号取得部、连接候补判定部、切换指令部以及配发请求部。无线通信部接收电波而与AP连接。触发信号取得部在巡诊车停止的状态中取得触发信号。连接候补判定部在取得了触发信号时,基于电波强度从多个AP中将一个访问点判定为连接候补。切换指令部指示向连接候补的切换。此后,配发请求部发送摄影订单的配发请求。

Description

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以及移动型放射线摄影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以及移动型放射线摄影系统。
背景技术
医疗领域中,公知有利用放射线例如X射线的X射线摄影系统。X射线摄影系统具备产生X射线的X射线产生装置和利用透过被摄体(患者)的X射线对被摄体的X射线图像进行摄影的X射线摄影装置。X射线产生装置具有向被摄体照射X射线的X射线源、对X射线源的驱动进行控制的线源控制装置、以及将用于使X射线源动作的指示输入到线源控制装置的照射开关。X射线摄影装置具有X射线图像检测装置、以及进行对X射线图像检测装置的操作指示、X射线图像的显示的控制台。
X射线图像检测装置具有被称作平板探测器(FPD:flat paneldetector)的传感器面板,通过利用传感器面板将透过被摄体后的X射线转换为电信号而对X射线图像进行检测。X射线图像检测装置能够将所检测的X射线图像立即发送到控制台(console)而在控制台中显示图像,因此与利用X射线胶片、IP(成像板)暗盒的以往的X射线图像记录装置相比,具有在刚刚摄影后就能够对图像进行确认的优点。
X射线图像检测装置除了设置于摄影室的固定型之外,还存在将传感器面板收纳于移动型的筐体的移动型(称作电子暗盒)。电子暗盒能够与移动型的控制台组合而构成移动型X射线摄影装置。电子暗盒除了能够在摄影室中对被摄体(患者)以立位姿势、卧位姿势进行摄影的固定型的摄影台上安装并使用外,由于是移动型,因此,也能够使用于在没有来到摄影室的患者的病房巡回而进行X射线摄影的巡诊摄影。
X射线产生装置也存在移动型X射线产生装置,作为移动型X射线产生装置的一种,具有在能够行驶的搬运车上搭载X射线产生装置而成的移动式X射线产生装置。移动式X射线产生装置被称作巡诊车。移动型X射线摄影装置在巡诊摄影中载置于巡诊车而在病房巡回(例如参照JP特开2002-125960号公报以及JP特开2006-095212号公报)。
基于从内科、外科等诊疗科发行的摄影委托信息即摄影订单,而进行X射线摄影。在摄影订单中包含患者名、患者ID等患者基本信息、摄影部位以及摄影目的等,进行摄影的放射线技师根据摄影订单而进行摄影。摄影订单由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放射线科信息系统)服务器所管理,移动型X射线摄影装置利用控制台等终端访问RIS服务器而取得摄影订单。
JP特开2002-125960号公报以及JP特开2006-095212号公报所记载的移动型X射线摄影装置具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无线终端,使用无线终端经由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对RIS服务器进行访问而取得摄影订单。在LAN设置作为用于将无线终端与LAN连接的无线中继器的访问点。访问点配置在巡诊摄影目标的病房楼的重要地点,在病房巡回的中途中也能够使用无线终端取得摄影订单。
访问点为了将其存在向无线终端通知,总是发送被称作信标信号的电波,无线终端通过接收信标信号而识别访问点的存在,并与所识别的访问点连接。无线终端在对信标信号进行接收的期间,与发送源的访问点连接,在超出信标信号的到达范围外的情况下,与访问点的连接被切断。在访问点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当然是在与电波强度高的访问点连接时通信质量更稳定。因此,在存在多个访问点的情况下,公知有对各访问点的电波强度进行比较并将连接目标自动地切换到电波强度高的访问点的技术(例如参照WO2009/031411号公报)。
在WO2009/031411号公报中记载了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暗盒,电子暗盒在多个摄影室间移动时,对多个访问点的电波强度进行比较,将连接目标自动地切换到电波强度高的访问点(第0072段)。
如WO2009/03141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将连接目标自动地切换为电波强度高的访问点的技术也被称作漫游。如上所述,在巡诊摄影中,由于在巡诊车上载置移动型X射线摄影装置并在病房楼巡回,因此如果正常地进行漫游,则总是能够确保稳定的通信质量,因此较为便利。
在开始巡诊摄影的情况下,首先,在停驻巡诊车的设备停放处中,使用控制台访问RIS服务器而取得摄影订单。并且,在取得摄影订单后,在巡诊车载置移动型X射线摄影装置,去往病房楼而在病房中巡回。在巡回的中途也存在进入追加的摄影订单的情况,通过在病房楼中访问RIS服务器而取得追加的摄影订单。如果产生追加的摄影订单的接收失败,则产生必须再次返回已经结束摄影后的患者的病房而进行再摄影的情形。
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发明人正在研究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控制台中设置经由访问点对RIS服务器进行访问而发送摄影订单的配发请求的功能和漫游功能。如果定期地发送摄影订单配发请求,即使在巡回中途进入了追加的摄影订单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接收失败。如果存在漫游功能,则自动地切换到电波强度高的适当的访问点,因此通信质量稳定,也不会产生摄影订单的接收错误。
然而,尝试进行实验后可知:仅仅设置记载于WO2009/031411号公报那样的漫游功能,会产生不进行向适当的访问点的切换那样的漫游不畅。例如,在病房楼内,从一楼向二楼移动时,位于一楼的期间一楼的访问点的电波强度较强,因此控制台与一楼的访问点连接。并且,在控制台与巡诊车一起移动到二楼的情况下,二楼的访问点的电波强度较强,因此如果要正常地进行漫游,则应该将连接目标切换到二楼的访问点。可是,在一楼的访问点的电波也到达2F那样的情况下,有时控制台会继续与一楼的访问点连接,而不进行向2F的访问点的切换。
发明人如下考虑了这种漫游不畅的原因之一。首先,如WO2009/031411号公报记载那样的漫游功能一边移动一边对多个访问点的电波强度进行检测并对两者进行比较。可是,如果在移动中途对电波强度进行检测,则电波强度也伴随着移动而变化,因此具有无法进行高精度的检测的可能性。并且,一旦电波强度的变化的检测失败,则产生如下的漫游不畅:访问点的切换的契机丧失,即使存在其他适当的连接目标,也会继续与现在连接中的访问点连接。另外,近年中,医疗施设内中,便携式的无线终端急速普及。为了适当地进行漫游,精度高的电波强度的测定认为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移动中的高精度的测定伴随着增加的无线终端发出的电波的串扰问题,会变得更加困难。
巡诊摄影中,如果产生追加的摄影订单的接收失败,则对于放射线技师来说负担增加了,因此来自医疗现场的对避免摄影订单的接收失败的对策的期望较强。虽然如此,根据发明人的调査,根据医院的不同,1日的巡诊摄影中,日常性的摄影订单有大约20个,此外,多的时侯增加30个以上的紧急的摄影订单。并且,巡诊摄影中,放射线技师由1人担当的情况较多,一日间,一人能够处理50个以上的摄影。1次的摄影需要大约5分钟的时间处理。并且,成为巡诊摄影的对象的患者身体失去自理能力的情况较多,扶起患者的上体而将电子暗盒配置于适当的位置的定位作业也非常地花费时间。如果产生追加的摄影订单的接收失败,则还要无端地重复这种作业,因此对于放射线技师的负担增加。
在上述JP特开2002-125960号公报~WO2009/031411号公报中,对这种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既没有公开也没有启示。如上所述,在WO2009/031411号公报中,虽然记载了电子暗盒基于电波强度进行漫游,但是关于以什么样的结构且什么样的顺序进行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对一般的漫游技术以上的内容也没有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利用无线通信接收摄影订单时能够防止追加的摄影订单的接收失败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以及移动型放射线摄影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具备无线通信部、触发信号取得部、连接候补判定部、切换指令部以及配发请求部。无线通信部接收来自访问点的电波而与访问点。触发信号取得部在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的移动停止的状态中,至少取得一次来自发出触发信号的发送源的触发信号。连接候补判定部在无线通信部接收到来自多个访问点的电波的情况下,取得触发信号,其后,基于电波强度,从多个访问点中将一个访问点判定为连接候补。切换指令部在无线通信部未与连接候补连接的情况下,对无线通信部指示向连接候补的连接的切换,在与连接候补连接的情况下,使该连接继续。配发请求部,在无线通信部与连接候补连接的状态中,通过无线通信部对摄影订单管理装置发送摄影订单的配发请求。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与所述移动型放射线产生装置组合使用。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经由作为无线中继器的访问点访问对放射线摄影的委托信息即摄影订单进行管理的摄影订单管理装置而取得摄影订单。
发送源是设置于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的内部的第一发送部以及设置于移动型放射线产生装置的第二发送部中的至少一个。
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例如具备:电子暗盒,对放射线图像进行检测;以及
控制台,具有显示摄影订单以及放射线图像的显示功能。
控制台例如具有无线通信部、触发信号取得部、连接候补判定部、切换指令部以及配发请求部,并具备摄影订单的接收功能。
第一发送部例如在电子暗盒成为摄影准备状态时能够发送触发信号。另外,第一发送部例如也可以在进行控制台的操作时发送触发信号。
触发信号取得部例如能够利用与移动型放射线产生装置的通信而取得第二发送部所发出的触发信号。
移动型放射线产生装置例如是具备照射放射线的放射线源和安装放射线源的搬运车的移动式放射线产生装置。移动式放射线产生装置例如具有对搬运车的行驶中的放射线源的变位进行限制的锁定机构,第二发送部能够在锁定机构被解除时发送触发信号。
移动式放射线产生装置例如具有对搬运车已经停止这一情况进行探测的停止探测传感器,第二发送部能够在停止探测传感器探测到搬运车的停止时发送触发信号。
移动式放射线产生装置例如具有容纳电子暗盒的容纳部和对从容纳部取出了电子暗盒这一情况进行探测的取出探测传感器,第二发送部能够在由取出探测传感器探测到电子暗盒的取出时发送触发信号。
第一发送部或第二发送部例如能够在电子暗盒相对于被摄体的的定位完成时发送触发信号。另外,第一发送部或第二发送部例如能够在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的移动停止后直至1次摄影结束为止的期间至少发送一次触发信号。
第一发送部或第二发送部例如能够与巡诊摄影的工作流程中直至1次摄影结束为止所包含的多个作业步骤的至少一个对应而发送触发信号。优选为,作业步骤是进行电子暗盒的定位前的作业步骤。
优选为,配发请求部与触发信号的有无无关地定期发送配发请求。
本发明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系统具备移动型放射线产生装置和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与移动型放射线产生装置组合使用。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经由作为无线中继器的访问点访问对放射线摄影的委托信息即摄影订单进行管理的摄影订单管理装置而取得摄影订单。移动型放射线摄影系统还具备无线通信部、触发信号取得部、连接候补判定部、切换指令部以及配发请求部。无线通信部接收来自访问点的电波而与访问点连接。触发信号取得部在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的移动停止的状态中至少取得一次来自发出触发信号的发送源的触发信号。连接候补判定部在无线通信部接收到来自多个访问点的电波的情况下,取得触发信号,其后基于电波强度从多个访问点的中将一个访问点判定为连接候补。切换指令部在无线通信部没有与连接候补连接的情况下对无线通信部指示向连接候补的连接的切换,在与连接候补连接的情况下使该连接继续。配发请求部在无线通信部与连接候补连接的状态中,通过无线通信部对摄影订单管理装置发送摄影订单的配发请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的移动停止的状态中,取得触发信号,此时,基于各电波强度,从多个访问点中判定成为连接候补的一个访问点,从而能够高精度地测定电波强度,由此能够确保稳定的通信质量。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追加的摄影订单的接收失败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以及移动型放射线摄影系统。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容易地理解上述目的以及有利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X射线摄影系统以及进行巡诊摄影的病房楼的概略图。
图2是巡诊车的说明图。
图3是X射线摄影装置的概要图。
图4是传感器面板的说明图。
图5是控制台的概略结构图。
图6是控制台的操作画面的说明图。
图7是控制台的主要部分说明图。
图8是控制台和AP的连接次序。
图9是漫游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控制台的处理的执行顺序的流程图。
图11是AP切换次序。
图12是表示巡诊摄影的工作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5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6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17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8是第五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19是第六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0是第七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中,移动型X射线摄影系统(以下简称作X射线摄影系统)10由移动型X射线产生装置(以下简称作X射线产生装置)11、移动型X射线摄影装置(以下简称作X射线摄影装置)12构成。X射线产生装置11是安装在设置有车轮的能够行驶的搬运车14a上的移动式X射线产生装置,包含搬运车14a在内称作巡诊车14。X射线摄影装置12具有电子暗盒16、移动型的控制台17以及功能单元18,能够载置于巡诊车14。巡诊车14在不使用时,停止在医疗施设内的设备停放处15。巡诊摄影时,在巡诊车14载置移动型的X射线摄影装置12,从设备停放处15运出。放射线技师(以下简称作技师)T推着巡诊车14在病房楼19内的各病房R11、R12、R21、R22巡回,进行成为被摄体的床20上的各患者P的巡诊摄影。
在各病房R11、R12、R21、R22、其他医疗施设内的重要地点,设置用于将无线终端与作为院内的通信网络的LAN(Local AreaNetwork)21连接的无线中继器即访问点(AP:Access Point)22。AP22具备用于与无线终端通信的无线通信部、和用于经由通信电缆而与LAN21连接的有线通信部。无线通信部例如依照IEEE 802.11n等无线LAN标准。另外,在设备停放处15设置用于与LAN21有线连接的LAN插口15a。
在LAN21连接医院信息系统(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服务器25、放射线科信息系统(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服务器23、图像服务器24。
HIS服务器25是用于对电子病历进行管理的服务器,主要通过内科、外科等诊疗科的医师、护士等医疗工作人员所使用的诊疗科终端进行访问。在诊疗科终端,除了桌上(desktop)型、笔记本型的计算机外,也包括护士、医师所携带的平板型计算机等便携式型的无线终端。利用这些诊疗科终端进行电子病历的阅览、诊疗信息的输入。
RIS服务器23是放射线科所管理的服务器,是对从诊疗科向放射线科发送的摄影委托信息即摄影订单进行管理的摄影订单管理装置。在摄影订单中包括:包含诊疗科名、医师名的委托方信息;包含患者的姓名、年龄以及性别的患者基本信息;头部、胸部、腹部、手、指等摄影部位;正面、侧面、斜位、PA(从被摄体的背面照射X射线)、AP(从被摄体的正面照射X射线)等摄影方向;以及来自订单方的诊疗科的医师的摄影目的、注意点等消息等。技师T通过控制台17对摄影订单的内容进行确认,决定适合于摄影订单的摄影条件。并在电子暗盒16、X射线产生装置11中设定所决定的摄影条件。
摄影条件包含:决定X射线源26(参照图2)所照射的X射线的能量光谱的管电压(单位:kV)、决定每单位时间的照射量的管电流(单位:mA)、以及由X射线的照射时间(单位:s)所规定的照射条件。由管电流和照射时间的积决定X射线的累积的照射量,因此作为照射条件,有时也可以替代分别输入管电流和照射时间的各自的值而输入两者的积即管电流时间积(mAs值)的值。
图像服务器24是根据摄影订单对由X射线摄影装置12所摄影的X射线图像等的图像数据进行管理的服务器。图像服务器24也能够从摄影订单的委托方的诊疗科终端进行访问,诊疗科的医师能够通过诊疗科终端访问图像服务器24来阅览所摄影的X射线图像。
X射线摄影装置12中,控制台17能够经由LAN21访问RIS服务器23、图像服务器24。控制台17对RIS服务器23进行访问而取得摄影订单,并将所摄影的X射线图像发送到图像服务器24。控制台17在设备停放处15与LAN插口15a有线连接,能够访问RIS服务器23、图像服务器24。另外,在病房楼19中能够与各AP22无线连接,而对RIS服务器23、图像服务器24进行访问。另外,在设备停放处15设置有AP22的情况下,控制台17也可以替代使用LAN插口15a而与AP22无线连接,从而访问RIS服务器23、图像服务器24。
图2中,X射线产生装置11具有X射线源26、控制X射线源26的线源控制装置27、以及照射开关28。X射线源26具有发射X射线的X射线管(未图示)、和对X射线管所发射的X射线的照射野进行限定的照射野限定器(准直器)(未图示)。X射线管具有由放出热电子的灯丝构成的阴极、和从阴极放出的热电子碰撞而发射X射线的阳极(target:靶)。照射野限定器例如在中央形成四边形的照射开口,在四边形的各边配置对X射线进行屏蔽的4个铅板,通过移动各铅板而使照射开口的大小变化,从而限定照射野。
在巡诊车14,在垂直方向立设支柱31,在支柱31设置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臂部32。X射线源26安装于臂部32的一端。支柱31绕长度方向轴转动自如,臂部32以及X射线源26通过支柱31的旋转而旋转。臂部32相对于支柱31升降自如。X射线源26相对于臂部32旋转自如地安装。利用支柱31的旋转、臂部32的升降、X射线源26的旋转而对X射线源26的照射位置、朝向进行调节。在支柱31设置锁定机构33。
锁定机构33是如下机构:对臂部32以及X射线源26的变位进行限制以便在巡诊车14的行驶过程中支柱31、臂部32以及X射线源26不会意外地变位。锁定机构33例如具有锁定销,所述锁定销在对X射线源26等的变位进行限制的锁定位置和将锁定解除而容许变位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锁定销通过锁定构件34的操作而进行移动,进行锁定机构33的锁定和解除。锁定机构33在锁定被解除时产生锁定解除信号。锁定解除信号经由内部电缆发送到线源控制装置27。
线源控制装置27由对X射线源26供给高电压的高电压产生器、以及控制管电压、管电流和照射时间的控制部构成。高电压产生器利用变压器对输入电压进行升压而产生高压的管电压,通过高电压电缆向X射线源26供给驱动电力。管电压、管电流、照射时间等照射条件通过线源控制装置27的操作面板(未图示)而由技师T以手动设定。另外,也可以从控制台17向线源控制装置27发送照射条件而进行设定。
照射开关28由技师T操作,通过信号电缆与线源控制装置27连接。照射开关28成为二阶段按压的开关,通过一阶段按压而产生用于使X射线源26的预热开始的预热开始信号,通过二阶段按压产生用于使X射线源26开始照射的照射开始信号。通过信号电缆将这些信号输入到线源控制装置27。
线源控制装置27基于来自照射开关28的信号对X射线源26的动作进行控制。在从照射开关28接受了照射开始信号的情况下,线源控制装置27开始向X射线源26的电力供给,并且,使计时器工作而开始X射线的照射时间的计测。并且,如果经过了照射条件中设定的照射时间,则线源控制装置27使X射线的照射停止。X射线的照射时间根据照射条件而变化。在线源控制装置27,设定安全限制上的最大照射时间,基于照射条件而设定的照射时间在最大照射时间的范围内设定。
在线源控制装置27内设置无线通信部29。无线通信部29例如按照IEEE802.11n等无线LAN标准。无线通信部29将从锁定机构33接收的锁定解除信号发送到X射线摄影装置12。
图3中,X射线摄影装置12的电子暗盒16、控制台17、以及功能单元18分别具有无线通信部,相互能够进行无线通信。X射线摄影装置12的无线通信部与无线通信部29同样按照例如IEEE 802.11 n等无线LAN标准。
在功能单元18设置控制部35、WAP(Wireless Access Point:无线访问点)36。控制部35对功能单元18的各部总括地进行控制。在电子暗盒16以及控制台17分别设置无线通信部37、38。各无线通信部37、38与WAP36无线连接,从而进行控制台17和电子暗盒16之间的无线通信。在控制台17和电子暗盒16之间中,从控制台17向电子暗盒16发送包含由技师T输入到控制台17的摄影准备指示等操作信号的控制信号、摄影条件,从电子暗盒16向控制台17发送对来自控制台17的控制信号的响应、以及电子暗盒16所检测的X射线图像。电子暗盒16如果接收到摄影准备指示,则转移到摄影准备状态(准备就绪/Ready)。
控制台17除了经由AP22,也能够经由WAP36与LAN21连接,而对RIS服务器23、图像服务器24进行访问。此外,WAP36对控制台17和安装于巡诊车14的线源控制装置27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由此,能够从控制台17对线源控制装置27无线发送照射条件。如果从控制台17发送照射条件,则在巡诊车14中不从操作面板通过手工在线源控制装置27设定照射条件也可以。另外,X射线摄影装置12也能够通过WAP36从线源控制装置27接收表示对照射开关28进行了操作这一情况的信号。此外,控制台17经由WAP36从线源控制装置27接收锁定解除信号。
电子暗盒16是移动型的X射线图像检测装置,由传感器面板41(参照图4)和对传感器面板41进行收纳的移动型的筐体构成,接受从X射线源26照射并透过成为被摄体的患者P的X射线而检测患者P的X射线图像。筐体呈扁平的平板状,平面尺寸是与例如胶片暗盒、IP暗盒大致相同的大小。
如图4所示,传感器面板41具备形成有摄像区域43的TFT有源矩阵基板、栅极驱动器44、读出电路46、控制电路47、A/D转换器48、存储器49、以及无线通信部37。另外,在筐体内收纳用于对传感器面板41的各部分进行驱动的蓄电池(未图示)。
在摄像区域43将对与X射线的入射线量对应的信号电荷进行蓄积的多个像素42以预定的间距排列为n行(X方向)×m列(Y方向)的矩阵。另外,n、m是2以上的整数,例如n、m≈2000。另外,像素42的排列也可以不是正方排列,可以是蜂窝排列。传感器面板41具有将X射线转换为可见光的闪烁器(荧光体,未图示),是由像素42对利用闪烁器转换后的可见光进行光电转换的间接转换型。闪烁器由CsI:Tl(铊活化碘化铯)、GOS(Gd2O2S:Tb,铽活化氧硫化钆)等构成,并配置为与排列了像素42的摄像区域43的整个面对置。另外,作为传感器面板41,也可以替代间接转换型而是将X射线直接转换为电荷的直接转换型。
像素42具有通过可见光的入射而产生电荷(电子-空穴对)的光电转换元件即光电二极管51、和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TFT)52。光电二极管51具有a-Si(非晶硅)等半导体层(例如PIN型)、和在其上下配置了上部电极以及下部电极的构造。光电二极管51在下部电极连接TFT52,在上部电极施加偏压电压。通过偏压电压的施加而在半导体层内产生电场,因此通过光电转换而在半导体层内产生的电荷(电子-空穴对)向一方保持正极性、另一方保持负极性的上部电极和下部电极移动,在也作为电容器发挥功能的光电二极管51中蓄积电荷。
TFT52的栅极电极与扫描线53连接,源极电极与信号线54连接,漏极电极与光电二极管51连接。扫描线53和信号线54以网格状配线,扫描线53以摄像区域43内的像素42的行数量(n行量)、信号线54以像素42的列数量(m列量)分别配线。扫描线53与栅极驱动器44连接,信号线54与读出电路46连接。
栅极驱动器44在控制电路47的控制下对TFT52进行驱动,从而在传感器面板41进行将与X射线的入射线量对应的信号电荷蓄积于像素42的蓄积动作、读出像素42所蓄积的信号电荷的读出动作、将蓄积于像素42的不需要的电荷除去的复位动作。栅极驱动器44在进行X射线的照射的期间,将全像素42的TFT52置于断开状态,从而使像素42开始信号电荷的蓄积动作。并且,在X射线的照射结束后,对扫描线53顺次输入栅极脉冲G1~Gn而逐行将TFT52置于接通状态,从而进行信号电荷的读出动作。从像素42读出的信号电荷由信号线54读出,并被输入到读出电路46。
另外,光电二极管51产生与X射线的入射的有无无关地产生的暗电荷。暗电荷相对于图像数据成为噪声成分,因此为了将此除去而在X射线的照射前进行复位动作。复位动作是将像素42中产生的暗电荷通过信号线54清除的动作。
读出电路46从像素42读出信号电荷D1~Dm。控制电路47对各部分总括地进行控制。A/D转换器48将读出的信号电荷转换为数字数据。在存储器49写入由A/D转换器48转换的数据。
读出电路46由将从像素42读出的信号电荷转换为电压信号的积分放大器、和用于对摄像区域内的像素42的列顺次进行切换并逐列顺次输出电压信号的多路复用器构成。读出动作中,输入到读出电路46的电压信号由A/D转换器48转换为数字数据,并作为数字性的图像数据被写入到存储器49。另外,从存储器49读出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通信部37而发送到控制台17。
另一方面,复位动作中,与读出动作同样,将像素42的TFT52按行单位顺次置于接通状态,从像素42向读出电路46输入暗电荷。可是,复位动作中,暗电荷通过积分放大器的复位而废弃,不输出到A/D转换器48。例如若接通电子暗盒16的电源则开始复位动作,并以预定时间间隔重复。并且,若将电子暗盒16进入到摄影准备状态,则复位动作暂时停止,其后,在像素42即将开始蓄积动作前进行1画面量的复位动作。
另外,在摄像区域43内,设置利用像素42的一部分的形态的探测传感器56。探测传感器56是用于对开始了X射线的照射这一情况进行探测的传感器。探测传感器56与像素42同样具有光电二极管51,但是没有设置TFT52,探测传感器56的光电二极管51和信号线54短路连接。为此,无论像素42中TFT52是断开还是接通,探测传感器56的输出(光电二极管51所产生的电荷量)均流出到信号线54。
探测传感器56的输出与像素42同样利用读出电路46、A/D转换器48而读出到存储器49。以微秒(μsec)级的短间隔重复进行探测传感器56的输出的读出。通过1次的读出而得到的探测传感器56的输出与X射线的每单位时间的入射线量相当。若开始X射线的照射,则X射线的每单位时间的入射线量逐渐地增加,因此与此对应探测传感器56的输出增加。
每当在存储器49中记录探测传感器56的输出时,控制电路47进行输出的读出,并将探测传感器56的输出与预定的开始阈值比较,若输出达到阈值以上,则判定为开始了X射线的照射,对X射线的照射开始进行探测。由此,能够以不接收来自X射线产生装置11的同步信号的方式由传感器面板41自身进行X射线的照射开始探测。另外,探测传感器56的输出即使在传感器面板41处于蓄积动作中也能够进行读出,因此控制电路47也能够基于探测传感器56的输出而对X射线的照射结束进行探测。
在接通电子暗盒16的电源后,传感器面板41开始像素42的复位动作。其后,如果接收到了来自控制台17的摄影准备指示,则传感器面板41使复位动作停止而进入摄影准备状态(准备就绪),开始照射开始探测动作,即开始读出探测传感器56的输出。并且,传感器面板41在探测到了X射线的照射开始的情况下,进行1画面量的复位动作后,将像素42的TFT52置于断开状态,开始蓄积动作。另外,传感器面板41若探测到了照射开始,则通过无线通信部37将开始探测信号发送到控制台17。传感器面板41在向蓄积动作转移后也继续进行探测传感器56的输出的读出。若读出的输出成为预定的结束阈值以下,则控制电路47判定为X射线的照射已经结束,对X射线的照射结束进行探测。若探测到了照射结束,则传感器面板41将蓄积动作结束,而进行X射线图像的读出动作。另外,本例中,照射开始探测和照射结束探测中,分别使用开始阈值和结束阈值进行判定,其中开始阈值和结束阈值可以是相同值,也可以不同。
如图5所示的那样,控制台17以将显示器17A和主体部一体化而成的笔记本型计算机为基础,并安装操作系统等控制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控制台17发挥功能的控制台应用程序(略称作控制台应用)17F而构成。控制台17除了显示器17A外,还设置输入设备17B、CPU17C、存储器17D、储存设备17E、和无线通信部38,这些部件经由数据总线17G连接。
输入设备17B是与键盘、鼠标、显示器17A成为一体的触摸面板等。储存设备17E是对各种数据进行存储的设备,例如由硬盘驱动器构成。储存设备17E存储控制程序、控制台应用程序17F。
存储器17D是CPU17C用于执行处理的工作存储器。CPU17C将储存设备17E中存储的控制程序向存储器17D加载,而执行基于程序的处理,从而对计算机的各部分总括地进行控制。无线通信部38是用于与AP22、WAP36无线连接的通信接口。
如图6所示,若将控制台应用程序17F启动,则在控制台17的显示器17A显示基于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画面61。在操作画面61显示用于对操作画面61的一部分进行指示的指针62,指针62由附属于控制台17的鼠标、输入平板(pad)等输入设备操作。
在操作画面61设置患者基本信息显示区域63、图像显示区域64、摄影订单显示区域66、操作部显示区域67。摄影订单显示区域66是显示从RIS服务器23接收的摄影订单68的区域。若利用指针62选择了1件摄影订单68,则将所选择的摄影订单68反转显示而与未选择的摄影订单68可识别地显示。并且,在患者基本信息显示区域63显示与所选择的摄影订单68对应的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名、患者ID、性别、年龄)。
另外,在摄影订单显示区域66设置有显示接收了新到的摄影订单这一情况的新到指示器69。在新到指示器69显示新到的摄影订单的件数。技师T能够利用该显示确认新的摄影订单、追加的摄影订单的有无。利用指针62选择新到的摄影订单68等而确认结束后,新到指示器69的显示消失。
图像显示区域64是显示摄影后从电子暗盒16发送的X射线图像的区域。图6中,图像显示区域64以显示了X射线图像的状态进行表示,但在摄影前的状态下图像显示区域64中什么也不显示。通过在图像显示区域64显示X射线图像,在刚摄影后就能够对X射线图像进行确认。技师T能够通过观察图像显示区域64的X射线图像而确认是否适当地进行了摄影。另外,在摄影订单显示区域66中选择了摄影完毕的摄影订单68的情况下,在图像显示区域64显示与所选择的摄影订单68对应的X射线图像。
在操作部显示区域67设置设定按钮71、摄影准备指示按钮72、准备就绪指示器73、订单取得按钮74。设定按钮71是用于进行摄影条件、电子暗盒16的各种设定的按钮。若由指针62选择了设定按钮71,则显示设定画面。
摄影准备指示按钮72是用于对电子暗盒16发送摄影准备指示的操作按钮。通过摄影准备指示按钮72的操作,从控制台17对电子暗盒16发送摄影准备指示。电子暗盒16的控制电路47若接收了摄影准备指示,则进行向摄影准备状态的转移处理,在转移完成的情况下,作为响应将转移完成信号发送到控制台17。若控制台17接收了转移完成信号则准备就绪指示器73点亮。技师T能够根据准备就绪指示器73的点亮来确认电子暗盒16处于摄影准备状态。
订单取得按钮74是用于对RIS服务器23进行访问而取得摄影订单的按钮。若对订单取得按钮74进行操作,则对RIS服务器23发送摄影订单配发请求。在存在未取得的摄影订单的情况下,从RIS服务器23配发摄影订单。
如图7所示,控制台17的无线通信部38由天线75、调制解调电路76、传送控制部77等构成。调制解调电路76进行将所发送的数据载置于载波的调制、以及从由天线75接收的载波取出数据的解调。
传送控制部77进行按照无线LAN标准的传送控制。具体来说,根据按照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P(InternetProtocol:互联网协议)的通信协议、按照IEEE 802.11 n的通信协议而进行传送控制。如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所示,通信协议被分层级,将层级不同的多个通信协议组合使用。TCP/IP是在有线LAN中也使用的通信协议,在无线LAN标准中也作为上位层的通信协议使用。IEEE 802.11 n是位于TCP/IP的下位层的通信协议,对无线特有的通信顺序进行规定。IEEE 802.11 n中,能够将2.4 GHz频段或5GHz频段的频率频带的电波作为无线通信信道使用。
另外,除了AP22外,电子暗盒16的无线通信部37、线源控制装置27的无线通信部29、以及WAP36也是与无线通信部38大致同样的结构。
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不同,不存在物理地连接的通信电缆,因此无线通信部38需要在AP22之间进行逻辑性的连接。以下,对无线通信部38执行的按照IEEE 802.11 n标准的连接、通信的顺序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控制台17的无线通信部38和AP22的连接次序中,首先,AP22在启动中以预定时间间隔(约100msec间隔)发送被称作信标信号(参照图7的BS)的电波。信标信号是存在于AP22的周围、用于对控制台17等无线终端通知AP22的存在的信号。控制台17中,无线通信部38在启动中总是监视信标信号的有无。为此,无线通信部38在处于AP22的信标信号到达的范围内时能够总是接收信标信号。
在信标信号包含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符)、ESSID(Extended Service Set Identifier:扩展服务集标识符)等网络标识符。网络标识符是电子暗盒16等无线终端用于对各AP22、包含它们的网络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在控制台17设定病房楼19内的各AP22的网络标识符,能够与各AP22连接。无线通信部38若接收到了信标信号,则对AP22发送连接请求。在AP22中对连接请求的请求源的控制台17进行认证。为此,控制台17在连接请求中包含密码等认证信息而向AP22发送。
AP22如果接收到了连接请求,则将所接收的密码和预先设定的密码进行对照从而进行认证,在密码一致的情况下,对控制台17发送许可响应。许可响应中包含分配给控制台17的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等。若控制台17接收到了许可响应,则确立逻辑性的通信链路,控制台17和AP22逻辑性地连接。
利用该连接,从AP22向控制台17进行IP地址的分配。控制台17经由AP22与LAN21连接,能够对RIS服务器23、图像服务器24进行访问。基于IP地址的上位的通信顺序以由TCP/IP所规定的顺序进行。
AP22在与控制台17连接后,继续进行信标信号的发送。控制台17在能够接收来自AP22的信标信号的期间,持续与AP22连接,在控制台17无法接收到信标信号的时刻结束。控制台17无法接收到信标信号的情况,例如是控制台17从AP22的信标信号的到达范围内移出到范围外的情况。在控制台17再次进入信标信号的到达范围而能够接收信标信号的情况下,进行再连接。
另外,控制台17中,无线通信部38具有在接收到来自多个AP22的信标信号的情况下自动地将连接目标切换为电波强度高的AP22的漫游功能。
如图9所示,例如在无线通信部38从病房R11的AP22(ID=R11)和病房R12的AP22(ID=R12)分别接收到信标信号的情况下,无线通信部38基于各AP22的信标信号的电波强度,连接各AP22中电波强度高的AP22。符号CR11、CR12是各AP22各自的电波的到达范围即通信单元(communication cell)。各通信单元CR11、CR12中,距AP22的距离越远,电波越衰减,因此电波强度越弱。具体来说,通信单元CR11中,距AP22(ID=R11)的距离较近的区域CR11A,与离开AP22(ID=R11)的距离较远的区域CR11(CR11A以外的区域)相比,电波强度较强。同样,通信单元CR12中,区域CR12A与CR12(CR12A以外的区域)相比电波强度较强。
首先,设在病房R11中控制台17位于通信单元CR11的区域CR11A内而与AP22(ID=R11)连接。通信单元CR11和通信单元CR12部分重叠。并且,控制台17与巡诊车14一起从病房R11向病房R12移动时,无线通信部38通过区域CR11A和区域CR12重复的区域,向区域CR11和区域CR12A重复的区域移动。无线通信部38在从病房R11向病房R12移动的过程中,在通信单元CR11和通信单元CR12重复的区域中,进行来自各AP的信标信号的电波强度的比较。伴随与无线通信部38的移动,电波强度较高的AP22从当前连接中的AP22(ID=R11)变为AP22(ID=R12)。这里,如果无线通信部38的漫游正常地发挥功能,则在移动中途,在进入区域CR12A的阶段,连接目标切换为AP22(ID=R12)。
可是,有时会因移动中途的电波强度的检测的精度降低、与便携式型的无线终端的电波的串扰等的影响,而产生无线通信部38的漫游没有正常地发挥功能的漫游不畅。如果产生漫游不畅,则无线通信部38的通信不稳定,有可能产生巡诊中途产生的追加的摄影订单的接收失败。在控制台17设置有用于避免这种漫游不畅的结构。
如图7所示,若启动控制台应用程序17F,则控制台17的CPU17C与存储器17D等协同动作而作为触发信号取得部81、连接候补判定部82、切换指令部83以及配发请求部84发挥功能。
如图10的流程图以及图11的时序图所示,在启动控制台17后,触发信号取得部81监视触发信号的输入(S100)。触发信号是巡诊车14的搬运车14a停止的状态中发送源所发出的触发信号。本例中,触发信号取得部81取得在搬运车14a停止后直至1次摄影结束为止的期间发送的触发信号。这里,1次摄影是对1位患者基于1件摄影订单而进行的摄影。另外,本例的触发信号是巡诊车14的锁定机构33的锁定被解除时产生的锁定解除信号,锁定解除信号的发送源是锁定机构33。锁定机构33设置于巡诊车14,因此相当于第二发送部。
巡诊摄影的工作流程中,如上所述,锁定机构33在从设备停放处15去往病房楼19的行驶中被锁定。并且,进入病房后,使巡诊车14停止后,为了对X射线源26进行定位而将锁定机构33的锁定解除。锁定解除信号经由线源控制装置27的无线通信部29及无线通信部38输入到触发信号取得部81(S100中是)。
连接候补判定部82在触发信号取得部81取得触发信号时,无线通信部38从多个AP22接收到信标信号的情况下(S110中是),基于电波强度,从多个AP22中将一个AP22判定为连接候补(S120)。连接候补是作为无线通信部38的连接目标能够确保相对稳定的通信质量的适当的AP22。连接候补判定部82将这样的适当的AP22判定为连接候补。具体来说,连接候补判定部82通过无线通信部38而取得多个AP22的信标信号的电波强度。连接候补判定部82从多个AP22中,将所取得的电波强度最高的一个AP22判定为连接候补。通常,信标信号的电波强度越高的AP22,越能够确保稳定的通信质量。因此,连接候补判定部82将电波强度高的AP22判定为连接候补。
另外,连接候补判定的基准也可以不是电波强度的值本身,也可以是与电波强度对应的评价值。例如,也可以根据电波强度推定各AP22的位置信息、距离信息,并基于推定结果判定连接候补。或者,也可以进行基于虚拟数据的测试通信,测定作为存在何种程度的错误的指标的误码率、表示每单位时间的通信量(通信速度)的比特率,并基于其测定结果判定连接候补。误码率、比特率也对应于电波强度而变化,因此可以称作是依赖于电波强度的评价值。
连接候补判定部82与巡诊车14在停止状态中产生的触发信号的取得定时一致而进行判定。控制台17的无线通信部38中,在停止的状态中进行电波强度的测定,因此与移动中的测定相比能够以较高的精度进行测定。连接候补判定部82基于测定精度高的电波强度进行判定,因此与在移动中进行的情况相比,能够将适当的AP22正确地判定为连接候补。
切换指令部83对无线通信部38的当前的连接目标是否是连接候补判定部82所判定的连接候补进行判定(S130)。在当前的连接目标并非连接候补的情况下(S130中否),对无线通信部38指令向连接候补的切换(S140)。无线通信部38若接受了切换指令,则将与当前的连接目标的AP22的连接切断,并根据图8的连接次序,重新连接到判定为连接候补的适当的AP22。如图11的时序图所示,例如将连接目标从AP22(R11)向AP(ID=R12)切换。切换指令部83在当前的连接目标是连接候补的情况下(S130中是),继续与当前的连接目标的AP22连接。
配发请求部84在将连接目标切换为适当的AP22后,发送摄影订单的配发请求(S150)。摄影订单的配发请求经由适当的AP22发送。如图11的时序图所示,RIS服务器23经由LAN21而总是与全部的AP22连接。若RIS服务器23接收到了摄影订单配发请求,则控制台17对是否存在未取得的摄影订单进行调查(S160),在存在未取得的摄影订单的情况下(S160中是),经由发送源的AP22配发摄影订单。无线通信部38与适当的AP22连接,因此在控制台17和RIS服务器23之间能够进行稳定的通信。控制台17接收从RIS服务器23配发的摄影订单(S170)。在将控制台17的电源断开之前,重复上述顺序(S180)。
另外,配发请求部84在取得了触发信号的情况下,无论AP22的切换的有无,均发送摄影订单配发请求。这是由于:追加的摄影订单与当前的连接目标是否适当无关而产生,因此通过提高摄影订单配发请求的发送频度能够迅速地取得追加的摄影订单。另外,配发请求部84与触发信号的有无无关地定期发送摄影订单配发请求。即,配发请求部84除了定期地发送摄影订单配发请求外,在取得触发信号的情况下与连接目标的切换的有无无关地发送摄影订单配发请求。由此,摄影订单配发请求的发送频度增加,因此能够防止摄影订单的接收失败。
根据表示图12所示的巡诊摄影的工作流程的流程图对基于上述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技师T在进行巡诊摄影的情况下,在设备停放处15(参照图1)将包含电子暗盒16、控制台17、功能单元18的X射线摄影装置12载置于巡诊车14。并且,启动控制台17,利用通信电缆将控制台17和LAN插口15a连接。
在控制台17的操作画面61(参照图6)中,对订单取得按钮74进行操作。若对订单取得按钮74进行操作,则从控制台17经由LAN插口15a以及LAN21向RIS服务器23发送摄影订单配发请求。若RIS服务器23接收到了摄影订单配发请求,则配发控制台17未取得的摄影订单。由此,取得巡诊摄影的摄影订单(S1010)。技师T确认由控制台17接收的摄影订单,掌握巡诊目标的病房。此外,控制台17在启动后通过无线通信部38开始摄影订单配发请求的定期发送。
技师T在使巡诊车14开始行驶前观察锁定构件34的位置,确认已进行锁定机构33的锁定,以防止在行驶中X射线源26意外变位。在没有锁定的情况下操作锁定构件34进行锁定(S1020)。此后,使巡诊车14行驶而从设备停放处15去往病房楼19。病房楼19中,若控制台17的无线通信部38接收到了病房楼19内的AP22的信标信号,则按照图8所示的连接次序进行向AP22的连接。伴随巡诊车14的移动,位于巡诊车14周边的AP22变化。移动中,无线通信部38也进行来自多个AP22的电波强度的比较而执行漫游。
若技师T到达巡诊目标的病房R11后,若与巡诊车14一起进入病房R11(S1030),则与摄影的患者P的位置对应而使巡诊车14停止(S1040)。此后,开始摄影准备。首先,将巡诊车14的锁定机构33的锁定解除(S1050)。若将锁定解除,则锁定机构33产生锁定解除信号,锁定解除信号被输入到巡诊车14内的线源控制装置27。锁定解除信号经由线源控制装置27的无线通信部29而被发送到控制台17。控制台17中,触发信号取得部81将无线通信部38所接收的锁定解除信号作为触发信号取得。
连接候补判定部82以及切换指令部83若取得触发信号,则根据图10所示的顺序而进行连接候补判定,并与判定为连接候补的适当的AP22连接(S1060)。巡诊车14的移动过程中,若无线通信部38的漫游正常地进行,则在进入病房R11的时刻,无线通信部38应该与病房R11的AP22(ID=R11)连接。这是因为,对于位于病房R11内的控制台17来说AP22(ID=R11)的电波强度最强。在该情况下,在连接候补判定部82中将作为当前的连接目标的AP22(ID=R11)判定为连接候补,因此不进行AP22的切换。
另一方面,在发生了无线通信部38的漫游不畅的情况下,有可能在移动中不进行向适当的AP22的切换而与不适当的AP22连接。在该情况下,切换指令部83向无线通信部38发出切换指令,通过无线通信部38进行向判定为连接候补的适当的AP22(ID=R11)的切换。连接候补判定部82基于无线通信部38在停止状态所接收的电波强度进行判定,因此能够将可以确保稳定的通信质量的AP22正确地判定为连接候补。
配发请求部84经由所连接的AP22(ID=R11)将摄影订单配发请求发送到RIS服务器23(S1070)。在存在追加的摄影订单的情况下,从RIS服务器23配发。技师T在控制台17的操作画面61中确认病房R11的患者P的摄影订单的内容、以及追加的摄影订单的有无(S1080)。在存在追加的摄影订单的情况下,考虑这一情况而进行摄影准备。
技师T从巡诊车14取出电子暗盒16并启动(S1090)。此后,在与由摄影订单指定的摄影部位对应的适当的位置,进行X射线源26和电子暗盒16的定位(S1100)。例如,在摄影部位是胸部的情况下,在仰卧的患者P和床20之间插入电子暗盒16。将电子暗盒16的位置调整为电子暗盒16与胸部对应。电子暗盒16的定位结束后,进行X射线源26的定位。由于锁定机构33被解除(参照S1020),因此,技师T移动巡诊车14的臂部32、支柱31以及X射线源26,而使X射线源26的照射位置以及照射方向对着与电子暗盒16对置的位置。
定位完成后,对摄影条件进行设定(S1110)。技师T在控制台17的操作画面61中根据摄影订单的内容来决定摄影条件。通过技师T的操作,将所决定的摄影条件从控制台17发送到电子暗盒16。电子暗盒16基于摄影条件来设定例如传感器面板41的信号处理的处理条件(积分放大器的增益等)。
技师T利用在巡诊车14中内置的X射线产生装置11的操作面板的操作,对由摄影条件所指定的X射线源26的照射条件进行设定。或者,也可以从控制台17对X射线产生装置11无线发送照射条件而进行设定。
在摄影条件的设定完成后,若在控制台17的操作画面61中操作摄影准备指示按钮72(参照图6),则从控制台17对电子暗盒16发送摄影准备指示。如果电子暗盒16接收到摄影准备指示,则转移到摄影准备状态(准备就绪)(S1120)。电子暗盒16若转移到摄影准备状态(准备就绪),则利用探测传感器56(参照图4)而开始照射开始探测动作。
技师T利用操作画面61的准备就绪指示器73对电子暗盒16转移到摄影准备状态(准备就绪)这一情况进行确认。其后,一边对患者P的姿势是适当的这一情况进行确认一边以适当的定时对照射开关28进行操作(S1130)。对照射开关28进行操作后,X射线源26开始X射线的照射。若开始X射线的照射,则电子暗盒16通过探测传感器56对X射线的照射开始进行探测。若电子暗盒16探测到了照射开始,则传感器面板41转移到蓄积动作,进行图像检测(S1140)。
X射线源26在经过照射时间后结束照射。若利用探测传感器56探测到了X射线的照射结束,则电子暗盒16结束蓄积动作而进行X射线图像的读出。读出的X射线图像从无线通信部37向控制台17发送。控制台17由无线通信部38接收X射线图像(S1150)。技师T对由控制台17接收的X射线图像进行确认(S1160)。由此,结束1次摄影。
在存在对相同患者P的追加的摄影订单的情况下(S1170中为是),根据摄影订单的内容而从定位开始重复上述顺序。在没有追加的摄影订单的情况下,将电子暗盒16载置于巡诊车14,对巡诊车14的锁定机构33进行锁定(S1180),而去往下一个巡诊目标的病房(S1190)。
如此,在巡诊摄影的工作流程中,与在巡诊目标的病房使巡诊车14停止后进行的锁定机构33的锁定解除操作对应,对控制台17的无线通信部38的连接目标是否是被判定为连接候补的AP22进行判定。在巡诊车14停止时,包含控制台17的X射线摄影装置12也停止移动。基于在X射线摄影装置12的移动停止的时机产生的触发信号,进行向判定为连接候补的适当的AP22的连接,因此即使移动中的漫游不畅,也能够切实地切换为适当的AP22。因此,不会出现RIS服务器23和控制台17间的通信不稳定、摄影订单的接收错误,能够防止追加的摄影订单的接收失败。
另外,在进入病房后到1次摄影结束为止的期间进行向适当的AP22的切换,因此能够在离开病房前适当地处理对相同患者P的追加的摄影订单。因此,能够减轻去往下一个巡诊目标后为了再摄影而返回该病房的徒劳。另外,本例中,能够在第一次摄影的定位前确认追加的摄影订单的有无,因此,对于技师T来说也能够避免作为重劳动的定位的返工。并且,由于在进入病房后的较早阶段进行向适当的AP22的切换,因此能够确保进行定位前的时间性的余裕。为此,即使摄影订单的配发花费一些时间,也能够在定位前的期间确认追加的摄影订单的有无。
此外,本发明基于X射线摄影装置12在停止的状态中所发送的触发信号而进行向适当的AP22的连接,从而实施对漫游不畅的对策。这是仅通过控制台17的程序的改造等包含X射线摄影装置12的X射线摄影系统10侧的应对就能够解决的对策,不需要包括AP22的LAN21等的网络的改造。无线LAN标准中,如移动电话等移动体通信网那样漫游功能并不根据标准而限定。该情况在LAN21中也被认为是漫游不畅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本发明,仅通过X射线摄影系统10侧的应对,就能够避免LAN21中的漫游不畅,与进行LAN21的改造的情况相比,能够不花费工夫、成本而简单地进行。
如上所述,技师T必须多日一人处理50个以上的摄影。在严格的时间制约中,若由于摄影订单的接收失败而产生再摄影、定位的返工,则对于技师T来说,除了身体的负担之外,心理的负担也变大。这也是由于,在对一度完成了摄影的患者进行再摄影的情况下,技师T必须返回患者所在的病房,并在患者处得到了再摄影的允许后再进行摄影。定位对于技师T以及身体不便的患者都是重劳动,因此技师T需要对患者极细致入微的关怀。另外,时间的制约会使技师T的心理负担增加。因此,技师T的心理性负担也变大。根据本发明,能够减轻这样的技师T身体以及心理的负担。
第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将发送触发信号的定时设为巡诊车14的锁定解除操作的定时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发送触发信号的定时只要是处于X射线摄影装置12的移动停止的状态可以是任何时间。当然,如锁定解除操作的定时那样,如果是1次摄影结束前的定时则更加优选。作为锁定解除操作以外的定时,例如也可以如图1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那样。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电子暗盒16转移到摄影准备状态(准备就绪)时产生触发信号的例子。该定时也认为X射线摄影装置12的移动停止。此外,也是1次摄影结束前的定时。
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仅为由虚线包围的部分,其他的步骤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本例中,触发信号的发送源是电子暗盒16的控制电路47。如上所述,若控制电路47接收到了来自控制台17的摄影准备指示,则将传感器面板41转移到摄影准备状态(S1120)。控制电路47在转移完成后,将转移完成信号发送到控制台17。若无线通信部38接收到了转移完成信号,则将此作为触发信号而输入到触发信号取得部81。电子暗盒16的控制电路47构成X射线摄影装置12,因此控制电路47相当于则X射线摄影装置12的内部设置的第一发送部。
若触发信号取得部81取得触发信号,则连接候补判定部82基于电波强度对连接候补进行判定,当前的连接目标不是连接候补的情况下,切换指令部83对无线通信部38指示向判定为连接候补的适当的AP22的切换(S1121)。配发请求部84将摄影订单配发请求发送到RIS服务器23(S1122)。
另外,在本例中也可以是,若对控制台17的摄影准备指示按钮72进行操作,则CPU17C产生触发信号,并输入到触发信号取得部81。该情况下,CPU17C相当于第一发送部。
第三实施方式
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是在进行控制台17的操作时产生触发信号的例子。该定时也被认为是X射线摄影装置12的移动停止的定时。第三实施方式中,例如,在操作画面61中设定摄影条件时(S1110),CPU17C产生触发信号。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本例中,CPU17C相当于产生触发信号的第一发送部。基于触发信号,进行包含连接候补判定的向适当的AP22的连接(S1111)和摄影订单配发请求的发送(S1112)。
作为控制台17的操作,除了摄影条件的设定外,例如,具有摄影订单显示区域66内的1件摄影订单68的选择。另外,作为控制台17,在如本例那样使用折叠式的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打开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操作。此外,也可以是基于鼠标等的指针62的操作。
第四实施方式
图15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是在定位完成时(S1100)产生触发信号的例子。定位完成后,进行包含连接候补判定的向适当的AP22的连接(S1101),并发送摄影订单配发请求(S1102)。该情况下,例如,在控制台17的操作画面61设置对完成了定位后这一情况进行输入的定位完成按钮。若对定位完成按钮进行操作,则CPU17C将触发信号输入到触发信号取得部81。该情况下,也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CPU17C相当于第一发送部。
另外,定位完成按钮也可以设置于电子暗盒16、巡诊车14。在设置于电子暗盒16、巡诊车14的情况下,将完成通知向控制台17发送。触发信号取得部81将完成通知作为触发信号取得。在将完成通知从电子暗盒16发送的情况下,电子暗盒16相当于第一发送部。在从巡诊车14发送的情况下,巡诊车14相当于第二发送部。
另外,也可以替代设置定位完成按钮,而如图16所示,设置对定位的完成进行探测的完成探测传感器86。例如,作为完成探测传感器86,在电子暗盒16设置加速度传感器。在进行定位的期间,电子暗盒16的姿势变化,而在定位完成后,电子暗盒16静止。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对电子暗盒16已经静止这一情况进行探测,并在静止的状态持续一定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定位已经完成。并且,从电子暗盒16发送定位完成通知。
另外,作为完成探测传感器,也可以在电子暗盒16和X射线源26分别设置超声波信号的收发器。利用收发器对电子暗盒16和X射线源26已被相对配置进行探测,并判定为定位已经完成。
第五实施方式
图17以及图18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是在巡诊车14停止时(S1040)产生触发信号的例子。该情况下,如图18所示,在巡诊车14设置停止探测传感器87。停止探测传感器87是能够判定巡诊车14的车轮的旋转状态的传感器,例如是光传感器。停止探测传感器87在车轮的旋转停止的情况下将停止探测信号发送到控制台17。触发信号取得部81将停止探测信号作为触发信号取得。取得触发信号后,进行包含连接候补判定的向适当的AP的连接(S1041)和摄影订单配发请求的发送(S1042)。本例中,停止探测传感器87相当于第二发送部。
另外,在巡诊车14存在脚踏式制动器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对踏下了脚踏式制动器这一情况进行探测的传感器作为停止探测传感器87。
第六实施方式
图19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是在从巡诊车14取出电子暗盒16时产生触发信号的例子。在巡诊车14设置容纳电子暗盒16的容纳部14b。在容纳部14b设置对将电子暗盒16从容纳部14b取出这一情况进行探测的取出探测传感器88。取出探测传感器88例如是光传感器、对可动部的移动进行探测的探测开关。取出探测传感器88在从容纳部14b取出了电子暗盒16时发送取出探测信号。将取出探测信号发送到控制台17。控制台17将取出探测信号作为触发信号输入到触发信号取得部81。本例中,取出探测传感器88相当于第二发送部。
除了上述各实施方式外,作为产生触发信号的定时,例如,在图12所示的巡诊摄影的工作流程中,也可以是控制台17接收到来自电子暗盒16的放射线图像的定时(S1150)、对照射开关28进行操作的定时(S1130)。另外,在如电子暗盒16那样具有照射开始探测功能、结束探测功能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开始探测或结束探测的定时产生触发信号。
作为产生触发信号的定时,在图12所示的巡诊摄影的工作流程中,可以是在进入病房后巡诊车停止的停止状态中进行、且在1次X射线的摄影结束前所包含的各作业步骤的任一个。如上所述,第一实施方式是在图12的巡诊摄影的工作流程所包含的作业步骤中与将锁定机构33的锁定解除的作业步骤(S1050)对应而产生触发信号的例子。另外,第二实施方式是与将电子暗盒16转移到摄影准备状态(准备就绪)的作业步骤(S1120)对应而产生触发信号的例子。只要是图12所示的作业步骤,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作业步骤以外对应而产生触发信号。其中,作为对追加的摄影订单进行确认的定时,若考虑产生定位的返工等的情况,则优选能够在进行定位前进行确认。因此,优选与从进入病房到定位为止的期间的作业步骤对应而产生触发信号。
另外,也可以基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组合等与多个作业步骤对应的触发信号,每次执行连接候补判定、连接目标的切换、配发请求。这是因为,配发请求的发送频度越高,防止摄影订单的接收失败的效果也越好。此外,作为触发信号的发送源,存在设置于X射线摄影装置12的第一发送部、和设置于巡诊车14的第二发送部,也可以设置两方。另外,也可以设计为,能够对不同的定时、从不同的发送源发送的多种触发信号选择性地进行切换,或者能够选择所使用的多种触发信号的组合。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IEEE 802.11n的无线LAN标准为例而进行了说明,当然也可以是IEEE 802.11a、IEEE 802.11b、下一代IEEE802.11ac等其他无线LAN标准。如上所述,无线LAN标准中,如移动电话等移动体通信网那样,漫游功能并不根据标准而限定,因此本发明的必要性较高。
另外,以由电子暗盒16、控制台17及功能单元18构成X射线摄影装置12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功能单元18内置于电子暗盒16或控制台17。另外,也可以将控制台17的功能内置于巡诊车14。另外,作为移动式X射线产生装置,以能够与X射线摄影装置12进行通信的巡诊车14为例进行了说明,但X射线摄影装置和移动式X射线产生装置也可以无法进行通信。例如,本发明的X射线摄影系统也可以将X射线摄影装置和没有通信功能的已有的移动式X射线产生装置(X射线胶片、IP暗盒用的移动式X射线产生装置)组合使用。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如果使用具有照射开始探测功能的电子暗盒,则已有的移动式X射线产生装置的组合也易于进行。对于触发信号的发送源,如果使用设置于X射线摄影装置12的内部的第一发送部,则即使在与X射线产生装置无法通信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第七实施方式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作为移动型的X射线产生装置使用具有能够行驶的搬运车的移动式X射线产生装置(巡诊车14)、并将移动式X射线产生装置和X射线摄影装置12组合的形态的移动型X射线摄影系统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如图20所示的第七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影系统100那样将没有搬运车的便携式X射线产生装置101和X射线摄影装置12组合而成的移动型X射线摄影系统。
便携式X射线产生装置101能够将X射线源和线源控制装置收纳于可携带的筐体。支撑器102是用于对便携式X射线产生装置101进行支撑的器具。支撑器102以能够相对于仰卧的患者P对置配置便携式X射线产生装置101的方式以悬吊式进行支撑。能够在支撑器102装拆自如地安装便携式X射线产生装置101。
X射线摄影系统100例如用于在护理设施106、灾害时的临时诊疗所等中进行访问诊疗的情况。护理设施106中,例如,由多个AP22和路由器108构筑LAN,在一边使X射线摄影系统100移动一边在多个患者P的房间巡回摄影的情况下,有时也产生上述的漫游不畅。
X射线摄影装置12的控制台17经由设置于护理设施106的AP22,访问医院107的RIS服务器23,接收摄影订单。AP22经由路由器108以及公共通信网109而与RIS服务器23连接。公共通信网109由公共电话网、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互联网等构成。
控制台17例如在进行控制台17的操作时(图14)、电子暗盒16的定位完成时(参照图15)、电子暗盒16转移到摄影准备状态(准备就绪)时(参照图13)等,取得发送源所发出的触发信号。控制台17取得触发信号后,经由无线通信部38进行包含连接候补判定的向适当的AP22的连接。该连接后,对RIS服务器23进行访问而接收摄影订单。如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可以认为,产生触发信号的上述定时,全部是包含控制台17的X射线摄影装置12停止移动的定时。因此,不会如在移动中途进行漫游的情况那样产生漫游不畅,控制台17能够进行向适当的AP22的连接。
另外,也可以在控制台17、电子暗盒16、便携式X射线产生装置101的至少一个设置对它们的移动已经停止这一情况进行探测的停止探测传感器,将来自停止探测传感器的信号作为触发信号。作为停止探测传感器,例如使用加速度传感器。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当然能够采用各种结构。例如,也可以将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各种变形例适当组合。另外,本发明不限于X射线,在使用γ射线等其他的放射线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

Claims (17)

1.一种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是能够与移动型放射线产生装置组合使用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能够经由作为无线中继器的访问点访问对放射线摄影的委托信息即摄影订单进行管理的摄影订单管理装置而取得所述摄影订单,其特征在于,具备:
无线通信部,接收来自所述访问点的电波而与所述访问点连接;
触发信号取得部,在所述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的移动停止的状态中,至少取得一次来自发出触发信号的发送源的触发信号;
连接候补判定部,在所述无线通信部接收到来自多个所述访问点的电波的情况下,取得所述触发信号,其后,基于电波强度,从多个所述访问点中将一个所述访问点判定为连接候补;
切换指令部,在所述无线通信部未与所述连接候补连接的情况下,对所述无线通信部指示向所述连接候补的连接的切换,在与所述连接候补连接的情况下,使该连接继续;以及
配发请求部,在所述无线通信部与所述连接候补连接的状态中,通过所述无线通信部对所述摄影订单管理装置发送所述摄影订单的配发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源是设置于所述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的内部的第一发送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型放射线产生装置的第二发送部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电子暗盒,对放射线图像进行检测;以及控制台,具有显示摄影订单以及所述放射线图像的显示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具有所述无线通信部、所述触发信号取得部、所述连接目标判定部、所述切换指令部以及所述配发请求部,并具备所述摄影订单的接收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部在所述电子暗盒成为摄影准备状态时发送所述触发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部在进行所述控制台的操作时发送所述触发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信号取得部利用与所述移动型放射线产生装置的通信而取得所述第二发送部所发出的所述触发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型放射线产生装置是具备照射放射线的放射线源和安装所述放射线源的搬运车的移动式放射线产生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式放射线产生装置具有对所述搬运车的行驶中的所述放射线源的变位进行限制的锁定机构,
所述第二发送部在所述锁定机构被解除时发送所述触发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式放射线产生装置具有对所述搬运车已经停止这一情况进行探测的停止探测传感器,
所述第二发送部在所述停止探测传感器探测到所述搬运车的停止时发送所述触发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式放射线产生装置具有容纳所述电子暗盒的容纳部以及对从所述容纳部取出了所述电子暗盒这一情况进行探测的取出探测传感器,
所述第二发送部在由所述取出探测传感器探测到所述电子暗盒的取出时发送所述触发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3~11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部或所述第二发送部在所述电子暗盒相对于被摄体的定位完成时发送触发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2~11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部或所述第二发送部在所述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的移动停止后直至1次摄影结束为止的期间至少发送一次所述触发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2~11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部或所述第二发送部与巡诊摄影的工作流程中直至1次摄影结束为止所包含的多个作业步骤的至少一个对应而发送所述触发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步骤是进行所述电子暗盒的定位前的作业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发请求部与所述触发信号的有无无关地定期发送所述配发请求。
17.一种移动型放射线摄影系统,具备移动型放射线产生装置和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所述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能够与所述移动型放射线产生装置组合使用,且能够经由作为无线中继器的访问点访问对放射线摄影的委托信息即摄影订单进行管理的摄影订单管理装置而取得所述摄影订单,所述移动型放射线摄影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
无线通信部,接收来自所述访问点的电波而与所述访问点连接;
触发信号取得部,在所述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的移动停止的状态中,至少取得一次来自发出触发信号的发送源的触发信号;
连接目标判定部,在所述无线通信部接收到来自多个所述访问点的电波的情况下,取得所述触发信号,其后,基于电波强度从多个所述访问点的中将一个所述访问点判定为连接候补;
切换指令部,在所述无线通信部没有与所述连接候补连接的情况下,对所述无线通信部指示向所述连接候补的连接的切换,在与所述连接候补连接的情况下,使该连接继续;以及
配发请求部,在所述无线通信部与所述连接候补连接的状态中,通过所述无线通信部对所述摄影订单管理装置发送所述摄影订单的配发请求。
CN201410437566.0A 2013-09-17 2014-08-29 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以及移动型放射线摄影系统 Active CN1044341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92467 2013-09-17
JP2013-192467 2013-09-17
JP2014029990A JP6039593B2 (ja) 2013-09-17 2014-02-19 可搬型放射線撮影装置及び可搬型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JP2014-029990 2014-0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34153A true CN104434153A (zh) 2015-03-25
CN104434153B CN104434153B (zh) 2018-10-19

Family

ID=52667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7566.0A Active CN104434153B (zh) 2013-09-17 2014-08-29 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以及移动型放射线摄影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04855B2 (zh)
JP (1) JP6039593B2 (zh)
CN (1) CN10443415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7861A (zh) * 2018-10-25 2019-04-0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超声成像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50206B2 (ja) * 2013-09-17 2016-12-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環境制御装置
JP6405769B2 (ja) * 2014-07-25 2018-10-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2016059739A (ja) * 2014-09-22 2016-04-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携帯型コンソール、携帯型コンソールの制御方法、携帯型コンソール用プログラム、及び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JP6122410B2 (ja) * 2014-09-22 2017-04-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携帯型コンソール、携帯型コンソールの制御方法、携帯型コンソール用プログラム、及び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KR102089370B1 (ko) * 2014-09-23 2020-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수납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엑스선 촬영기기
US10772589B2 (en) 2014-09-23 2020-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ceiving device and X-ray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WO2016064993A1 (en) * 2014-10-22 2016-04-28 Carestream Health, Inc. Mobile radiographic imaging apparatus
JP6525576B2 (ja) * 2014-12-17 2019-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医用画像撮影装置、医用画像撮影システム、撮影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832353B (zh) * 2015-01-30 2020-11-06 佳能株式会社 放射线摄像系统
JP6145899B2 (ja) * 2015-07-16 2017-06-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
JP6134992B2 (ja) * 2015-07-31 2017-05-3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照射装置
KR20170029732A (ko) * 2015-09-08 2017-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엑스선 디텍터, 엑스선 촬영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6970770B2 (ja) * 2015-10-22 2021-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影システムおよび検像装置、ならびに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6066246B1 (ja) 2015-11-26 2017-01-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照射装置
JP6066388B1 (ja) 2015-11-26 2017-01-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照射装置
KR20180090618A (ko) * 2017-02-03 2018-08-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엑스선 검출 장치
JP2019033827A (ja) * 2017-08-10 2019-03-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作動方法
JP6980456B2 (ja) * 2017-08-22 2021-1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WO2019187046A1 (ja) * 2018-03-30 2019-10-03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移動型放射線撮影装置
JP2020081748A (ja) 2018-11-30 2020-06-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移動式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撮影用カセッテ
JP7258636B2 (ja) * 2019-04-16 2023-04-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WO2020213564A1 (ja) * 2019-04-16 2020-10-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像装置、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WO2020213563A1 (ja) * 2019-04-16 2020-10-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11484281B2 (en) * 2019-05-10 2022-11-01 Konica Minolta, Inc. Radiation image imag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2085289A (ja) 2020-11-27 2022-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82028A (ja) * 2021-05-27 2022-1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検出器、および放射線撮影装置の制御装置
JP7092243B1 (ja) 2021-08-30 2022-06-2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移動型放射線撮影装置、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25960A (ja) * 2000-10-24 2002-05-08 Canon Inc 撮影装置、撮影システム、撮影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06095212A (ja) * 2004-09-30 2006-04-13 Shimadzu Corp 回診用x線撮影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移動式x線撮影装置
CN101199426A (zh) * 2006-12-11 2008-06-18 柯尼卡美能达医疗印刷器材株式会社 放射线摄影系统以及放射线图像检测器
CN101765405A (zh) * 2007-07-27 2010-06-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检测盒和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
US20100169423A1 (en) * 2007-09-06 2010-07-01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ing system
CN102958436A (zh) * 2010-07-30 2013-03-0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图像成像系统、放射线图像成像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US20130168568A1 (en) * 2009-11-09 2013-07-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adiation imaging system and relay station selec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67216A (ja) * 2002-10-31 2004-06-17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医用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2004147910A (ja) * 2002-10-31 2004-05-27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医用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2006304886A (ja) * 2005-04-26 2006-11-09 Canon Inc 移動型放射線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EP1953660A1 (en) * 2006-12-11 2008-08-06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Radiographying system and radiation image detecting device
JP2010237580A (ja) * 2009-03-31 2010-10-21 Fujifilm Corp 充電装置及び充電システム
JP5570912B2 (ja) * 2010-08-27 2014-08-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25960A (ja) * 2000-10-24 2002-05-08 Canon Inc 撮影装置、撮影システム、撮影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06095212A (ja) * 2004-09-30 2006-04-13 Shimadzu Corp 回診用x線撮影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移動式x線撮影装置
CN101199426A (zh) * 2006-12-11 2008-06-18 柯尼卡美能达医疗印刷器材株式会社 放射线摄影系统以及放射线图像检测器
CN101765405A (zh) * 2007-07-27 2010-06-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检测盒和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
US20100169423A1 (en) * 2007-09-06 2010-07-01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ing system
US20130168568A1 (en) * 2009-11-09 2013-07-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adiation imaging system and relay station selection method
CN102958436A (zh) * 2010-07-30 2013-03-0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图像成像系统、放射线图像成像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7861A (zh) * 2018-10-25 2019-04-0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超声成像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567861B (zh) * 2018-10-25 2022-06-0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超声成像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34153B (zh) 2018-10-19
JP6039593B2 (ja) 2016-12-07
US20150078529A1 (en) 2015-03-19
JP2015083113A (ja) 2015-04-30
US9204855B2 (en) 2015-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34153A (zh) 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以及移动型放射线摄影系统
JP6050206B2 (ja)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環境制御装置
JP6367149B2 (ja) 放射線撮影装置および電子カセッテ
JP2015083114A (ja) 可搬型放射線撮影装置及び可搬型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US7545914B2 (en) Radiation image capturing system
CN102106737B (zh) 放射线照相图像捕获系统
US9055922B2 (en) Radiographic system, 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 method of radiographic system, and radiological image detector
US7764765B2 (en) Cassette and mobile X-ray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US8275835B2 (en)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ing system
CN103917163B (zh) 放射线成像系统、放射线成像系统的通信方法以及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
US8259904B2 (en)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ing system, radiation converter, processor, selector for selecting radiation converter and processor, program, method of selecting radiation converter and processor, and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ing method
JP5300832B2 (ja) 可搬型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撮影制御装置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CN102415892B (zh) 辐射成像控制设备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EP2564785B1 (en) Radiographic system and 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 method of radiographic system
US7834322B2 (en) Radiation image capturing system
US20100202589A1 (en) X-ray image capturing and interpretation system with cassette and mobile X-ray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US7829859B2 (en) Radiation detecting cassette and radiation image capturing system
JP2012165919A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及び通信モード設定装置
EP2564784A2 (en) Radiographing system, method of controlling automatic exposure in radiographing system, and radiological image detection device
JP2017000233A (ja) 放射線撮影装置およびその作動方法、並びにコンソールおよびその作動方法
US7508915B2 (en) Radiographying system and radiation image detecting device
JP2012165918A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及び通信モード設定装置
JP5708645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2012101003A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2015191555A (ja) 携帯型コンソール、携帯型コンソールの制御方法、携帯型コンソール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撮影スキル分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