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8436A - 放射线图像成像系统、放射线图像成像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放射线图像成像系统、放射线图像成像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8436A
CN102958436A CN201180032384XA CN201180032384A CN102958436A CN 102958436 A CN102958436 A CN 102958436A CN 201180032384X A CN201180032384X A CN 201180032384XA CN 201180032384 A CN201180032384 A CN 201180032384A CN 102958436 A CN102958436 A CN 102958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radiation
communication unit
camera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23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田恭义
西纳直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726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1403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722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6540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722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6540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58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84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6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8Auxiliary means for directing the radiation beam to a particular spot, e.g. using light bea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283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a detector unit being housed in a casset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0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the apparatus being movable or portable, e.g. handheld or mounted on a trolle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6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61B6/461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 A61B6/463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characterised by displaying multiple images or images and diagnostic data on one displa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6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61B6/461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 A61B6/465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adapted to display user selection data, e.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icons or men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6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61B6/467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input means
    • A61B6/468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input means allowing annotation or message recor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48Remote control of the apparatus or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6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e.g. use of slip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8Testing, adjusting or calibrating thereof
    • A61B6/587Alignment of source unit to detector uni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8Testing, adjusting or calibrating thereof
    • A61B6/588Setting distance between source unit and detector uni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在所公开的放射线图像成像系统(11、11A-11J)中,在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和等待区域通信单元(104)之间的信号发送/接收是可能的。此外,等待区域通信单元(104)向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至少发送成像菜单。

Description

放射线图像成像系统、放射线图像成像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放射线图像成像系统)和放射线图像捕捉方法(放射线图像成像方法),用于从放射线源向对象施加放射线,使用放射线检测器来检测已穿过对象的放射线,以及将检测到的放射线转换为放射线图像。本发明还涉及图像显示方法(图像显示方法),用于显示与放射线图像和捕捉放射线图像相关的图像捕捉菜单。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已广泛使用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其对对象施加放射线,并将已穿过对象的放射线导向放射线转换面板(放射线检测器),以捕捉放射线图像。已知形式的放射线转换面板包括传统放射线图像胶片和可激发磷光剂面板,传统放射线图像胶片用于通过曝光来记录放射线图像,可激发磷光剂面板用于在磷光剂中存储表示放射线图像的放射线能量,且如果用激发光来辐照可激发磷光剂面板,则其发射表示放射线图像的受激光。向对放射线图像进行显影的图像显影设备提供具有记录的放射线图像的放射线图像胶片。向图像读取设备提供可激发磷光剂面板,图像读取设备从可激发磷光剂面板中读取放射线图像,作为可见图像。
在手术室等中,必须在捕捉放射线图像之后立刻从放射线转换面板读取记录的放射线图像,以快速和恰当的治疗患者。作为满足这种要求的放射线检测器,已开发出了直接转换类型的放射线检测器和间接转换类型的放射线检测器,直接转换类型的放射线检测器具有用于将放射线直接转换为电信号的固态检测器,间接转换类型的放射线检测器具有用于将放射线临时转换为可见光的闪烁器以及用于将可见光转换为电信号的固态检测器。
放射线检测器装在放射线检测卡匣(卡匣设备)中,该放射线检测卡匣对于放射线而言是可透过的。
如日本专利公开No.2003-093354所公开的,这种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是基于以下假设而开发的:它们将被用于捕捉医院中的患者的放射线图像。
存在在医院外面捕捉放射线图像的潜在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本领域中已提出了安装在专门用于医疗体检的机动车辆上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参见日本专利公开No.2008-206740)。然而,提出的这种安装在医疗体检机动车辆上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在尺寸方面相对较大。已出现了捕捉在灾害现场遭受自然灾害的人们或在家中接受家庭护理服务的人们的放射线图像的需求。然而,现有的医疗体检机动车辆不能在前一种应用中使用,因为难以让它们到达灾害现场。尽管可以将现有的医疗体检激动车辆驾驶到接受家庭护理服务的人们的家里(即家庭护理治疗现场),图像捕捉过程对于要成像的人是高度繁重的,因为必须将这种人从他们的家里移动到医疗体检机动车辆上以捕捉放射线图像。因此,需要在自然灾害现场或接受家庭护理服务的家庭中使用的小型便携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
如日本专利公开No.11-104117所公开的,已开发出了可以被整体折叠为紧凑形式的便携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在整体尺寸和重量方面缩小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则容易四处携带。医生或放射技师将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携带到灾害现场或家庭护理治疗现场。在灾害现场或家庭护理治疗现场,医生或放射技师组装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并使用其来捕捉放射线图像。
放射线图像通常仅可以由医生或具有类似资格的被授权为国家颁照从业者的人来使用。例如在日本,根据放射技师法,被合法许可从事对人体施加放射线(以捕捉人体的放射线图像)的业务的人被限于医生和牙医(下文中,简称为“医生”)和医疗放射技师(下文中,简称为“放射技师”)。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具有与对对象施加放射线相关的合法许可的医生或放射技师不能去往灾害现场或家庭护理治疗现场,则除了医生或放射技师之外的人(即根据放射技师法没有资格作为医疗放射技师的人(下文中称为“操作者”))可以将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带到现场,并执行准备过程,以使得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准备好捕捉放射线图像,例如将对象的要成像的身体区域相对于放射线检测器的卡匣设备加以定位。然而,法律上不允许这种操作者使用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来捕捉对象的放射线图像。根据当前的实践,有资格的人(如医生或放射技师)需要去往灾害现场或家庭护理治疗现场,以使用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来捕捉对象的放射线图像。
为了消除上述缺点,可以应用日本专利公开No.2003-093354和日本专利公开No.2008-206740公开的技术,以根据来自医生或放射技师的指令来捕捉对象的放射线图像,而医生或放射技师留在等待位置(例如,医疗机构或医疗体检机动车辆),在该位置上,医生或放射技师不能直接看到对象。
根据日本专利公开No.2003-093354公开的技术,将被带到医疗机构的急诊患者(对象)的感染区域的图像(放射线图像)发送到不在医疗机构处的医生的移动终端上,且要求医生给出与急诊患者要捕捉的下一个放射线图像相关的指令。如果直接应用日本专利公开No.2003-093354所公开的技术,则向医生的移动终端发送的用于寻求医生的关于要捕捉的下一个放射线图像的指令的、急诊患者的感染区域的图像有可能是在没有医生许可的情况下捕捉到的放射线图像。此外,由于需要将急诊患者的感染区域的图像发送到医生的移动终端上,以寻求医生的关于要捕捉的下一个放射线图像的指令,因此医生不能向在现场的人员实时指示如何捕捉患者的放射线图像。
根据日本专利公开No.2008-206740公开的技术,基于表示对象的身体运动的光学图像来中断将对象曝光在放射线下。即使直接应用日本专利公开No.2008-206740所公开的技术,医生也不能向在现场的人员实时指示捕捉患者的放射线图像。
为了在医生或放射技师留在等待位置时使医生或放射技师向现场发送与如何捕捉对象的放射线图像相关的指令,希望用相机来捕捉现场的图像,以向等待位置发送由相机捕捉的光学图像(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并允许医生或放射技师在观察在显示单元的显示屏幕上显示的光学图像时给出实时指令。此时,根据要如何捕捉对象的放射线图像(即在捕捉对象的放射线图像之前和之后),希望在显示屏幕上尽可能大地显示医生或放射技师想要看到的信息。然而,背景技术并未提出图像显示方法,用于协助医生或放射技师给出与如何捕捉放射线图像相关的指令。
在现场,可以假定医生或放射技师需要捕捉医生或放射技师未预期到的对象(例如在灾害现场的伤员和灾害受难者)的放射线图像。在该情况下,希望医生或放射技师能够给出与如何捕捉放射线图像相关的实时指令,设置(改写)与放射线图像的捕捉相关的图像捕捉菜单,以及基于所设置的图像捕捉菜单来捕捉放射线图像。然而,在背景技术中并未提出与以下相关的任何提案:根据现场的对象来设置图像捕捉菜单,以及基于所设置的图像捕捉菜单来捕捉放射线图像。
在捕捉例如灾害现场的若干伤员和灾害受难者(即,对象)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如果所捕捉的放射线图像和对象的信息彼此不准确关联,则医生可能极难解释放射线图像并基于对放射线图像的解释来作出对对象的准确诊断。然而,背景技术中并未提出与以下相关的任何内容:在已捕捉了若干对象的放射线图像之后,将放射线图像与对象信息彼此相关联。
[本发明的目的]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产生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放射线图像捕捉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方法,它们能够在不要求医生或放射技师直接前往灾害现场或家庭护理治疗现场的情况下捕捉对象的图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和图像显示方法,当医生或放射技师在观看屏幕上显示的现场的光学图像的同时向灾害现场或家庭护理治疗现场给出指令时,该系统和方法能够根据捕捉的放射线图像在屏幕上尽可能大尺度的显示医生或放射技师想要看到的信息。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和放射线图像捕捉方法,能够基于根据在灾害现场或家庭护理治疗现场的对象所设置或改写的图像捕捉菜单来获取对象的恰当放射线图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和放射线图像捕捉方法,允许医生执行对对象的放射线图像进行解释的恰当和高效过程,并允许医生通过将灾害现场或家庭护理治疗现场的对象的信息与对象的放射线图像彼此准确关联来进行对对象的诊断。
[本发明的描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包括:
放射线源,用于输出放射线;
放射线检测器,用于在从所述放射线源向所述对象施加放射线时,检测已穿过对象的放射线,并将检测到的放射线转换为放射线图像;
便携终端,用于基于与所述放射线图像的捕捉相关的图像捕捉菜单,来控制所述放射线源和所述放射线检测器;
现场相机,在所述对象所在的现场与所述放射线源、所述放射线检测器、以及所述便携终端布置在一起,用于捕捉表示所述现场的现场图像;
现场通信单元,布置在所述现场;
控制台,布置在等待位置处,有权向所述对象施加放射线的医生或放射技师在所述等待位置处等待,同时不能直接看到所述对象;以及
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布置在所述等待位置处,
其中,所述现场通信单元和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能够向彼此发送信号和从彼此接收信号;以及
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向所述现场通信单元至少发送所述图像捕捉菜单。
根据本发明,由于从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向所述现场通信单元至少发送所述图像捕捉菜单,所述便携终端能够基于由所述现场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图像捕捉菜单来控制所述放射线源和所述放射线检测器,以捕捉所述对象的放射线图像。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在所述现场通信单元和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可以从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向所述现场通信单元发送由所述现场相机捕捉到的所述现场的图像和由所述放射线检测器获取到的所述放射线图像。
因此,根据本发明,在所述等待位置处等待的、同时不能直接看到所述对象的医生或放射技师能够向在所述现场的操作者实时给出用于捕捉所述对象的放射线图像的指令。因此,能够在不需要医生或放射技师直接前往所述现场的情况下捕捉所述对象的放射线图像。
下面将在项目[1]至[3]中描述本发明(第一至第三发明)的具体特征。
[1]除了上面根据本发明描述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的布置之外,根据第一发明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还具有以下布置。
在所述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中,所述便携终端包括便携终端显示单元;
所述控制台包括控制台显示单元;
所述现场通信单元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发送所述放射线图像和由所述现场相机捕捉的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中的至少一项;以及
所述便携终端显示单元和所述控制台显示单元中的每一个能够显示所述现场光学图像、所述放射线图像、和所述图像捕捉菜单中的至少一项,以及能够根据如何捕捉所述放射线图像来改变所显示的内容。
根据第一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包括:
将放射线源、放射线检测器、便携终端、现场相机、以及现场通信单元置于对象所在的现场,以及将控制台和等待位置通信单元置于等待位置处,有权向所述对象施加放射线的医生或放射技师在所述等待位置处等待,同时不能直接看到所述对象;
用所述现场相机捕捉表示所述现场的现场光学图像,从所述现场通信单元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发送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以及从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向所述现场通信单元至少发送图像捕捉菜单,从而允许所述便携终端的便携终端显示单元和所述控制台的控制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现场光学图像和所述图像捕捉菜单中的至少一项;以及
基于所述图像捕捉菜单,使用所述便携终端来控制所述放射线源和所述放射线检测器,以从所述放射线源向所述对象施加放射线,并使用所述放射线检测器将已穿过所述对象的放射线转换为放射线图像,以及从所述现场通信单元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发送所述放射线图像,从而允许所述便携终端显示单元和所述控制台显示单元中的每一个显示所述放射线图像、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以及所述图像捕捉菜单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上述第一发明,在捕捉放射线图像之前,从所述现场通信单元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发送现场光学图像,反之从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向所述现场通信单元发送图像捕捉菜单。因此,所述控制台显示单元和所述便携终端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捕捉菜单和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中的至少一项。
在所述等待位置上等待的医生或放射技师能够在观看在所述控制台显示单元上显示的现场光学图像的同时向所述现场的操作者给出恰当的指令(例如,对所述对象的定位)。如果在所述控制台显示单元上显示图像捕捉菜单,则通过查看所述现场光学图像,医生或放射技师能够确认操作者是否正在根据所述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正确工作。
操作者可以通过查看在所述便携终端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所述图像捕捉菜单来掌握捕捉所述对象的何种类型的放射线图像,且因此能够根据所述图像捕捉菜单来执行恰当的操作(例如,对所述对象进行定位)。如果在所述便携终端显示单元上显示所述现场光学图像,则操作者能够容易地确认现场的情况。
在已捕捉了所述放射线图像之后,从所述现场通信单元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发送所述现场光学图像和所述放射线图像,于是所述控制台显示单元和所述便携终端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捕捉菜单、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以及所述放射线图像中的至少一项。
因此,通过查看在所述控制台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放射线图像,医生或放射技师能够判断是否已获得了根据所述图像捕捉菜单的恰当图像(适合医生解释并对所述对象进行诊断的图像)。操作者通过查看在所述便携终端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放射线图像,也能够了解是否已恰当捕捉了放射线图像。
因此,根据第一发明,与上述本发明一样,在等待位置等待的、同时不能直接看到对象的医生或放射技师在查看在控制台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内容的同时,能够向在现场的操作者实时给出用于捕捉所述对象的放射线图像的指令。因此,能够在不需要医生或放射技师直接前往现场的情况下,捕捉对象的放射线图像。
如上所述,由于在所述现场通信单元和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之间发送和接收表示所述图像捕捉菜单、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以及所述放射线图像的信号,所述控制台显示单元能够根据如何捕捉放射线图像,在屏幕上尽可能大尺寸地显示医生或放射技师想要看到的信息。此外,所述便携终端显示单元能够根据如何捕捉放射线图像,在屏幕上尽可能大尺寸地显示操作者想要看到的信息。
[2]除了上面根据本发明描述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的布置之外,根据第二发明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还具有以下布置。
在所述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中,所述现场通信单元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至少发送由所述现场相机捕捉的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以及
在捕捉所述放射线图像之前,所述控制台能够根据在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中包括的所述对象的情况来改变所述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
根据第二发明的放射线图像捕捉方法包括:
将放射线源、放射线检测器、便携终端、现场相机、以及现场通信单元置于对象所在的现场,以及将控制台和等待位置通信单元置于等待位置处,有权向所述对象施加放射线的医生或放射技师在所述等待位置处等待,同时不能直接看到所述对象;
用所述现场相机捕捉表示所述现场的现场光学图像,以及从所述现场通信单元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发送所述现场光学图像;
根据在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中包括的所述对象的情况,使用所述控制台来改变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
从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向所述现场通信单元至少发送所述图像捕捉菜单;以及
基于通过所述现场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图像捕捉菜单,使用所述便携终端来控制所述放射线源和所述放射线检测器,以从所述放射线源向所述对象施加放射线,以及使用所述放射线检测器来检测已穿过所述对象的放射线并将检测到的放射线转换为放射线图像。
根据第二发明,在捕捉放射线图像之前,从所述现场通信单元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发送现场光学图像。所述控制台根据在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中包括的所述对象的情况设立(establish)(改变)所述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并从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向所述现场通信单元发送所设立的图像捕捉菜单。因此,所述便携终端基于所设立的图像捕捉菜单来控制所述放射线源和所述放射线检测器,以捕捉所述对象的放射线图像。
因此,根据第二发明,与上述本发明一样,在等待位置等待的、同时不能直接看到对象的医生或放射技师基于由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接收到的现场光学图像,能够向在现场的操作者实时给出用于捕捉对象的放射线图像的指令。因此,能够在不需要医生或放射技师直接前往现场的情况下,捕捉对象的放射线图像。
可以通过根据所述对象来设立(改写)图像捕捉菜单,并通过基于所设立的图像捕捉菜单来捕捉所述对象的放射线图像,来获取恰当的放射线图像。
[3]除了上面根据本发明描述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的布置之外,根据第三发明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还具有以下布置。
所述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还包括:
存储器;
其中,所述现场通信单元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发送所述放射线图像和由所述现场相机捕捉的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中的至少一项;以及
所述控制台或所述便携终端在所述存储器中将所述图像捕捉菜单、所述放射线图像、以及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中的至少一项彼此关联存储。
根据第三发明的放射线图像捕捉方法包括:
将放射线源、放射线检测器、便携终端、现场相机、以及现场通信单元置于对象所在的现场,以及将控制台和等待位置通信单元置于等待位置处,有权向所述对象施加放射线的医生或放射技师在所述等待位置处等待,同时不能直接看到所述对象;
用所述现场相机捕捉表示所述现场的现场光学图像,从所述现场通信单元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发送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以及从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向所述现场通信单元至少发送图像捕捉菜单;
基于所述图像捕捉菜单,使用所述便携终端来控制所述放射线源和所述放射线检测器,以从所述放射线源向所述对象施加放射线,并使用所述放射线检测器将已穿过所述对象的放射线转换为放射线图像,以及从所述现场通信单元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发送所述放射线图像;以及
使用所述控制台或所述便携终端在存储器中将至少所述图像捕捉菜单、所述放射线图像、以及所述现场光学图像彼此关联存储。
根据第三发明,从所述现场通信单元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发送现场光学图像和放射线图像,反之从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向所述现场通信单元至少发送图像捕捉菜单。所述控制台或所述便携终端至少将所述图像捕捉菜单、所述放射线图像、以及所述现场光学图像彼此相关联,并将它们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
因此,根据第三发明,与上述本发明一样,在等待位置等待的、同时不能直接看到对象的医生或放射技师基于由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接收到的现场光学图像,能够向在现场的操作者实时给出用于捕捉对象的放射线图像的指令。因此,能够在不需要医生或放射技师直接前往现场的情况下,捕捉对象的放射线图像。
由于至少将所述图像捕捉菜单、所述放射线图像、以及所述现场光学图像彼此相关联,并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能够将所述现场的对象的信息和所述对象的放射线图像准确地彼此关联。因此,医生能够恰当和高效地对所述放射线图像进行解释并对所述对象进行诊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的立体图;
图3A和3B是图2所示的放射线源设备的立体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图2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了携带图2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的方式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放射线源设备的内部结构的视图;
图9是图2所示的卡匣设备的平面图;
图10是示出了放射线检测器中由像素构成的矩阵的视图;
图11是卡匣设备的框图;
图12是图1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的框图;
图13是图1所示的医疗机构的框图;
图14是图1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的操作序列(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5是图1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
图16是图1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
图17是图1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
图18是图1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
图19是图1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
图20是图1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
图21是图1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的另一操作序列(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2是图1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的另一操作序列(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3是在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24是在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25是以放大尺度示出了图23和24所示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区域的视图;
图26是以放大尺度示出了图23和24所示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区域的视图;
图27是示出了在两个相应窗口中显示的图23和24所示的相应显示区域的视图;
图28是示出了在两个相应窗口中显示的图23和24所示的相应显示区域的视图;
图29是示出了在两个相应窗口中显示的图23和24所示的相应显示区域的视图;
图30是示出了在两个相应窗口中显示的图23和24所示的相应显示区域的视图;
图31是在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32是以放大尺度示出了图31所示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区域的视图;
图33是以放大尺度示出了图31所示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区域的视图;
图34是以放大尺度示出了图31所示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区域的视图;
图35是示出了在三个相应窗口中显示的图31所示的相应显示区域的视图;
图36是示出了在三个相应窗口中显示的图31所示的相应显示区域的视图;
图37是示出了在三个相应窗口中显示的图31所示的相应显示区域的视图;
图38是示出了在三个相应窗口中显示的图31所示的相应显示区域的视图;
图39是示出了在三个相应窗口中显示的图31所示的相应显示区域的视图;
图40是在选择了图24所示的列表中显示的多个过程之一之后显示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41是示出了图像捕捉条件的显示列表的视图,该显示列表基于图40所示的选择的过程;
图42是在选择了图41所示的列表中显示的图像捕捉条件之一之后显示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43是在设置了命令信息、过程、以及图像捕捉条件之后立刻显示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44是在设置了命令信息、过程、以及图像捕捉条件之后显示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45是在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用于设置要成像的区域的厚度和SID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46是在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用于设置要成像的区域的厚度和SID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47是在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用于设置图像捕捉条件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48是在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用于设置图像捕捉条件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49是在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用于设置图像捕捉条件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50是在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用于指示已向现场发送了图像捕捉菜单的设置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51是在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表示图像捕捉菜单的设置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52是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表示图像捕捉菜单的设置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53是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指示已向医疗机构发送了设置确认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54是在已发送了设置确认之后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55是在已接收到设置确认时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56是请求用户确认设置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57是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指示认证过程的结果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58是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指示认证过程的结果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59是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指示认证过程的结果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60是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指示认证过程的结果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61是在对对象进行定位时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62是在对对象进行定位时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63是在对对象进行定位时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64是在对对象进行定位时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65是在对对象的定位尚可(OK)时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66是在对对象的定位尚可时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67是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指示来自医生或放射技师的指令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68是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指示来自医生或放射技师的指令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69是在对对象的定位尚可时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70是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指示来自医生或放射技师的指令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71是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用于判断对对象的定位是否尚可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72是在对对象进行定位时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73是在对对象进行定位时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74是在显示曝光开关时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75是在已捕捉了放射线图像之后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76是在已捕捉了放射线图像之后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77是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用于判断放射线图像是否尚可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78是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用于指示是否应当实施串行图像捕捉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79是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用于指示应当在不同条件下捕捉对象的放射线图像还是应当捕捉另一个对象的放射线图像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80是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指示对放射线图像的捕捉尚可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81是在已捕捉了放射线图像之后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82是在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指示放射线图像是否尚可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83是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指示对放射线图像的捕捉不合格(No-Good)且需要重新捕捉放射线图像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84是在需要重新捕捉对象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在对对象进行定位时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85是在需要重新捕捉对象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在对对象进行定位时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86是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以放大尺度示出了放射线图像的显示区域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87是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以放大尺度示出了放射线图像的显示区域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88是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在四个相应窗口中示出了对象的相机图像、在对对象进行定位时的两个相机图像、以及放射线图像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89是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在四个相应窗口中示出了对象的相机图像、在对对象进行定位时的两个相机图像、以及放射线图像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90是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示出了对象的包括对象瞳孔在内的面部的相机图像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91是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示出了对象的包括对象瞳孔在内的面部的相机图像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92是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示出了过程列表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93是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用于设置命令信息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94是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用于判断图像捕捉菜单的设置是否尚可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95是在已发送了设置尚可的通知之后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96是在接收到设置尚可的通知时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97是在已发送了设置不合格的通知之后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98是在接收到设置不合格的通知时控制台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99是示出了在医疗机构中对便携信息终端、放射线源设备、以及卡匣设备进行充电的方式的立体图;
图100是根据第一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的立体图;
图101是根据第二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的立体图;
图102是根据第三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的立体图;
图103是根据第四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的立体图;
图104是根据第五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的立体图;
图105是根据第六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的立体图;
图106是根据第七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的立体图;
图107是根据第八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的立体图;
图108是根据第九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的立体图;
图109是根据第十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的立体图;
图110A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十一修改的卡匣设备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110B是示意性地且作为示例示出的图110A所示的闪烁器的截面图;以及
图111A和111B是示出了图3A和3B所示的放射线源设备的另一布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1至111B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示例实施例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以及放射线图像捕捉方法和图像显示方法。
[实施例的布置]
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包括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具有:放射线源设备16、卡匣设备22、以及便携信息终端34(便携终端)。
放射线源设备16中装有用于发射放射线12的放射线源14。卡匣设备22中装有用于将已穿过对象18的放射线12转换为放射线图像的放射线检测器20(参见图4至6)。可以由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的操作者32来操作通过无线链路电连接到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的便携信息终端34。便携信息终端34能够经由网络36(如公共网络等)借助无线通信向医生(或放射技师)38所属的医疗机构40(等待位置)发送信号并从医疗机构40接收信号。
放射线图像通常仅可以由医生或具有类似资格的被授权为国家颁照从业者的人来捕捉。操作者32指根据日本放射技师法不具有医疗放射技师资格的人,或更具体地,指除了具有向对象18施加放射线12的合法授权的医生和牙医(下文中简称为“医生”)以及医疗放射技师(下文中简称为“放射技师”)之外的人。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对象18在灾害现场或家庭护理治疗现场,反之医生(或放射技师)38在医生38不能直接看到对象18的远程医疗机构40处(等待)。由于特定原因,医生38不能去往灾害现场或家庭护理治疗现场,反之操作者32替代医生38前往灾害现场或家庭护理治疗现场。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将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携往上述现场,用于对对象18施加放射线12,以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医生38在等待位置处等待,该等待位置是医生不能直接看到对象18的位置。这种等待位置不仅包括灾害现场或家庭护理治疗现场,还可以是医生38不能直接看到对象18的医疗机构40中的位置。下文中,将使用附图标记38来表示医生。
便携信息终端34并入了用于捕捉预定成像区域28的图像的网络相机30(便携终端相机、现场相机)。放射线源设备16也并入了用于捕捉预定成像区域332的图像的网络相机330(放射线源相机、现场相机)。网络相机30与便携信息终端34是一体的,反之网络相机330与包括放射线源14在内的放射线源设备16是一体的。
网络相机30连续捕捉成像区域28的光学图像,并输出表示连续捕捉的光学图像的相机图像(运动图像)。网络相机30还可以按给定时间间隔来间歇地捕捉成像区域28的光学图像,并输出表示间歇捕捉的光学图像的相机图像(静止图像)或在特定时间捕捉的相机图像(静止图像)。
类似于网络相机30,网络相机330也连续捕捉成像区域332的光学图像,并输出表示连续捕捉的光学图像的相机图像(运动图像)。网络相机330还可以按给定时间间隔来间歇地捕捉成像区域332的光学图像,并输出表示间歇捕捉的光学图像的相机图像(静止图像)或在特定时间捕捉的相机图像(静止图像)。
如图1、2和4至6所示,通过装在便携信息终端34中,使网络相机30与便携信息终端34成为一体。备选地,通过至少在使用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期间将网络相机30耦合或连接到便携信息终端34,使其与便携信息终端34成为一体。
因此,在以下情况(1)至(3)的任意一个情况中,可以使网络相机30与便携信息终端34成为一体。(1)通过在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中包括的电缆,将网络相机30连接到便携信息终端34。(2)通过由操作者32提供的电缆,将网络相机30连接到便携信息终端34。(3)在使用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期间,将便携信息终端34耦合到网络相机30,以及在服务维护或不使用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期间,可以将网络相机30与便携信息终端34隔开或分离。
为了能够在服务维护或不使用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期间将网络相机30与便携信息终端34隔开,网络相机30可以通过耦合装置(如夹子等)耦合到便携信息终端34。仅在使用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时,通过耦合装置将网络相机30耦合到便携信息终端34。耦合装置可以并入球窝接头,以方便网络相机30耦合到便携信息终端34并自由地改变其定向。如果通过这种耦合装置将网络相机30耦合到便携信息终端34,网络相机30和便携信息终端34必须通过有线链路(例如,USB电缆)或无线链路彼此相连。
如果网络相机30和便携信息终端34通过电缆彼此相连,则由于可以将网络相机30独立地置于在电缆长度许可的范围内的所需位置,与将网络相机30并入便携信息终端34相比,可以更大的自由度来定位网络相机30。
如图1、2、3B和4所示,通过装在放射线源设备16中,使网络相机330与放射线源设备16成为一体。备选地,通过至少在使用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期间将网络相机330耦合或连接到放射线源设备16,使其与放射线源设备16成为一体。
因此,在以下情况(1)至(3)的任意一个情况中,可以使网络相机330与放射线源设备16成为一体。(1)通过在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中包括的电缆,将网络相机330连接到放射线源设备16。(2)通过由操作者32提供的电缆,将网络相机330连接到便携信息终端34。(3)在使用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期间,将放射线源设备16耦合到网络相机330,以及在服务维护或不使用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时,可以将网络相机330与放射线源设备16隔开或分离。
为了能够在服务维护或不使用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时将网络相机330与放射线源设备16隔开,网络相机330可以通过耦合装置(如夹子等)耦合到放射线源设备16。仅在使用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时,通过耦合装置将网络相机330耦合到放射线源设备16。耦合装置可以并入球窝接头,以允许耦合到放射线源设备16的网络相机330自由地改变其定向。如果通过耦合装置将网络相机330耦合到放射线源设备16,网络相机330和放射线源设备16必须通过有线链路(例如,USB电缆)或无线链路彼此相连。
如果网络相机330和放射线源设备16通过电缆彼此相连,则由于可以将网络相机30独立地置于所需位置,与将网络相机330并入放射线源设备16相比,可以更大的自由度来定位网络相机330。
如图1、2、4至6以及9所示,卡匣设备22包括由放射线12可透过的材料制成的实质上矩形的外壳42。外壳42包括被称为辐照表面44的表面,其朝向放射线源设备16并被放射线12所辐照。卡匣设备22具有置于辐照表面44的(以放射线12辐照的)辐照区域(辐照场)中的十字导向线46,且其用作图像捕捉区域和图像捕捉位置的参考。导向线46提供了外框(辐照场),从俯视方向看,该外框如图9所示与放射线检测器20的外边缘实质上对齐。外壳42的一侧48支撑用于激活卡匣设备22的开关50以及用于连接到未示出的USB电缆的USB端子172。
如图1至6所示,放射线源设备16具有由对于放射线12来说可透过的材料制成的实质上圆柱的设备壳(casing)130。放射线源设备16包括要由操作者32握住的把手310,其置于壳130的与输出放射线12的一侧径向相对的一侧上。网络相机330置于放射线源设备16中输出放射线12的一侧的附近。操作者32可以用一只手握住把手310,以将其中并入了网络相机330的放射线源设备16定向至卡匣设备22。同时,操作者32可以用另一只手来操作便携信息终端34。
这样,通过将放射线源设备16定向至卡匣设备22,操作者32可以从放射线源14向卡匣设备22施加放射线12,并可以用网络相机330来捕捉卡匣设备22的相机图像(放射线源光学图像、现场光学图像)。
当对象18位于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之间时,网络相机330捕捉给定区域的图像,该给定区域包括对象18的要成像的区域(图1和2中对象18的右手)和用作预定成像区域332的包括卡匣设备22的导向线在内的范围。备选地,网络相机330可以捕捉预定成像区域332的图像,使得在预定成像区域332中包括对象18的包括对象瞳孔在内的面部。
把手310包括静电电容或电阻薄膜类型的触摸传感器312。如果操作者32握住把手310,操作者32的手接触触摸传感器312的电极(未示出),然后该触摸传感器312基于在操作者的手和电极之间的接触,输出检测信号。
除了放射线源14和网络相机330之外,放射线源设备16中还装有用于发射辐照光54的辐照场灯56(参见图5和8)。辐照场灯56在放射线源14输出放射线12之前向辐照表面44施加辐照光54,由此照亮辐照表面44上的辐照场。用于连接到USB电缆(未示出)的USB端子132置于壳130的一端上。
假定将放射线源14的焦点160(稍后描述)与导向线46的中心位置(即,在十字导向线46之间的交叉点)相连的直线与辐照表面44实质上垂直。如果在焦点160和十字导向线46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成像距离)被设置为源至图像距离(SID),则在向辐照表面44施加辐照光54时在辐照表面44上显示的辐照场的外边缘基本上与导向线46的外框对齐。壳130的由辐照光54穿过的部分优选地由例如对于辐照光54来说可透过的材料制成。
如图1、2、4至7和99所示,便携信息终端34包括笔记本大小的个人计算机,该个人计算机包括:置于主体62的上表面(朝向盖子66)的操作单元60(如键盘等),以及置于盖子66的下表面(朝向操作单元60)的显示单元64(便携终端显示单元、指示单元)。
在不使用便携信息终端34的期间,将主体62和盖子66关于位于主体62的一侧上的轴68和连接到轴68的相应端的两个铰链70彼此折叠,如图7和99所示。主体62的上表面具有两个齿72,且盖子66的下表面具有与两个齿72分别对应的两个凹入74。如果在不使用便携信息终端34时将主体62的上表面和盖子66的下表面彼此接触,齿72分别装入凹入74,由此保持主体62和盖子66彼此折叠。
在使用便携信息终端34的期间,将盖子66绕着轴68和铰链70转离主体62,由此将主体62和盖子66从图7和99所示的折叠位置打开,离开彼此至图1、2和4至6所示的工作位置。
在操作单元60的附近的主体62的上表面上,提供了用于激活便携信息终端34的电源开关76、用于输出语音的扬声器78、以及用于检测对象18和操作者32的语音的麦克风80。
在主体62的一侧上,提供了用于连接USB电缆(未示出)以及USB存储器334的USB端子84、88、90;用于插入存储器卡92的卡槽94;以及用于连接到AC适配器的输入端子96。
前述网络相机30置于盖子66的上表面上。假定将盖子66转离主体62,且假定操作者32已接通了电源开关76以激活便携信息终端34,网络相机30捕捉成像区域28的相机图像(便携终端光学图像、现场光学图像)。更优选地,当对象18位于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之间时,网络相机3捕捉预定成像区域332的图像,使得在预定成像区域332中包括对象18的包括对象瞳孔在内的面部,或捕捉包括放射线源设备16、对象18的要成像的区域、以及包括卡匣设备22的导向线46在内的范围(用作预定成像区域332)在内的给定区域的图像。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笔记本大小的便携信息终端34。然而,便携信息终端34可以是具有包括操作单元60、显示单元64等在内的各种功能的便携终端,例如并入了触摸面板显示单元的手持个人计算机(平板PC)、具有屏幕显示功能的移动电话、或PDA(个人信息终端)。
图7示出了由操作者32携带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的方式。
在操作者32携带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期间,放射线源设备16、卡匣设备22、以及折叠的便携信息终端34装在手提箱(attache case)98中。操作者32可以握住把手100并将手提箱98从医疗机构40(参见图1和13)携带至所需位置,例如灾害现场或家庭护理治疗现场。在手提箱98被携带到的位置处,操作者32可以从手提箱98中移除放射线源设备16、卡匣设备22、以及折叠的便携信息终端34,并将这些组件组装为图1至6所示的配置。然后操作者32可以执行准备过程,以使得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准备好用于捕捉灾害现场的灾害受难者或家庭护理治疗现场的家庭护理服务接受者的放射线图像。
可以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称为便携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其中,网络相机30和便携信息终端34彼此一体,且其中网络相机330和放射线源设备16彼此一体。将要被成像以产生其放射线图像的灾害受难者或家庭护理服务接受者称为对象18。
如图1所示,医疗机构40包括具有天线102的通信单元(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天线102用于经由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信号并从便携信息终端34接收信号。控制台106电连接到通信单元104。
控制台106连接到放射信息系统(RIS)(未示出),放射信息系统(RIS)一般管理放射线图像以及在医疗机构40的放射科中处理的其他信息。RIS连接到医院信息系统(HIS)(未示出),医院信息系统(HIS)一般管理医疗机构40中的医疗信息。
控制台106置于医疗机构40中的医生38所在的房间的桌子107上。
控制台106包括:用于执行各种处理序列的主体108、显示单元112(控制台显示单元、指示单元、警告单元)、可由医生38操作的操作单元114(如键盘等)和鼠标336、网络相机116(等待位置相机)、用于输出语音的扬声器118(指示单元、警告单元)、曝光开关120、以及用于检测医生38的语音的麦克风122。
显示单元112是用于向就坐于桌子107旁的椅子110上的医生38显示各种图像和信息的显示器。网络相机116安装在显示单元112的上端,用于捕捉医生38的图像。曝光开关120可以由医生38接通,以指示放射线源14发射放射线12。
如上所述,便携信息终端34和通信单元104经由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彼此发送信号并从彼此接收信号。便携信息终端34、放射线源设备16、以及卡匣设备22也借助无线通信向彼此发送信号并从彼此接收信号。
便携信息终端34能够通过医疗机构40的天线102,经由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通信单元104发送从网络相机30和330输出的相机图像、从卡匣设备22(放射线检测器20)提供的放射线图像、以及由麦克风80检测到的表示操作者32或对象18的语音的语音信号。
通信单元104能够经由天线102和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由网络相机116捕捉的医生38的相机图像(等待位置光学图像,如运动图像、间歇捕捉的静止图像、或在预定时间捕捉的静止图像)、基于医生38接通曝光开关120的在主体108中产生的曝光控制信号、以及由麦克风122检测到的表示医生38的语音的语音信号。通信单元104还经由天线102和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与捕捉放射线图像相关的图像捕捉菜单,其包括命令信息、过程、以及图像捕捉条件。
在便携信息终端34上,显示单元64能够显示以下至少一项:由网络相机30捕捉的成像区域28的相机图像、由网络相机330捕捉的成像区域332的相机图像、来自放射线检测器20的放射线图像、以及由网络相机116捕捉的医生38的相机图像。显示单元64还能够显示与上述语音和曝光控制信号相对应的信息(字符信息)以及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扬声器78能够输出医生38的语音、以及取决于曝光控制信号的声音(指示开始从放射线源14发射放射线12的警告音)。
便携信息终端34向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发送基于曝光控制信号产生的同步控制信号,并根据图像捕捉菜单的这种命令信息、过程、以及图像捕捉条件来控制放射线源14和卡匣设备22,以由此在对开始从放射线源14发射放射线12和在放射线检测器20中检测放射线12并将其转换为放射线图像进行彼此同步时,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
在控制台106上,类似于显示单元64的情况,显示单元112能够显示以下至少一项:由网络相机30捕捉的成像区域28的相机图像、由网络相机330捕捉的成像区域332的相机图像、来自放射线检测器20的放射线图像、由网络相机116捕捉的医生38的相机图像、以及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单元112还能够显示与上述语音和曝光控制信号相对应的信息(字符信息)。扬声器118能够输出操作者32或对象18的语音、以及取决于曝光控制信号的声音。
图像捕捉菜单的命令信息由医生38使用RIS所产生的信息构成,用于指示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更具体地,命令信息包括:用于标识对象18的对象信息(包括对象18(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等)、与捕捉放射线图像的方法相关的信息(例如,简单图像捕捉方法、捕捉手部图像等等)。过程表示与以下各项相关的信息:对象18的要成像的区域、以及要对要成像的区域施加放射线12的方向。图像捕捉条件指用放射线12来辐照对象18的要成像的区域的各种条件,包括:放射线源14的管电压和管电流、放射线12的辐照时间等等。
医生38能够在查看网络相机30、330捕捉的、并在显示单元112上显示的相机图像(对象18的光学图像)时,将包括当前命令信息在内的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改写(设置或改变)为取决于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的内容。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改写的图像捕捉菜单,由此使得便携信息终端34能够在基于改写的图像捕捉菜单来控制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时,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
下面将参照图8至11来详细描述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的内部结构细节。
如图8所示,放射线源设备16的壳130中装有:放射线源14、辐照场灯56、网络相机330、USB终端132、电池134、通信单元136(现场通信单元)、用于控制放射线源14的放射线源控制器138、由放射线12可透过的材料制成的镜子144、以及由放射线12不可透过但是辐照光54可透过的材料制成的准直仪146。电池134可以经由USB端子132从外部源充电,且能够向放射线源设备16的各个组件供电。
放射线源14包括场发射型放射线源。
更具体地,放射线源14包括:安装在旋转杆150上的碟形旋转阳极152,旋转杆150可以通过旋转机构148绕着其轴旋转;置于旋转阳极152的表面上的环形目标层154,主要由金属元素(如钼等)制成;与旋转阳极152相对放置的阴极156;以及置于阴极156上与目标层154相对放置的场发射型电子源158。
放射线源控制器138控制放射线源14,以根据基于曝光控制信号的同步控制信号以及根据图像捕捉菜单的图像捕捉条件,以规定剂量输出放射线12,该曝光控制信号是经由通信单元136借助无线通信从便携信息终端34(参见图1、2、以及4至7)接收到的。
更具体地,放射线源控制器138控制放射线源14,以按下述方式输出放射线12。旋转机构148对旋转杆150进行旋转,以由此对旋转阳极152进行旋转。电池134向电源142供电,电源142向场发射型电子源158供应电压(负电压)。电池134还向电源140供电,电源140在旋转阳极152和阴极156之间施加电压,即,电源140向旋转阳极152施加正电压以及向阴极156施加负电压。
场发射型电子源158发射电子,在旋转阳极152和阴极156之间施加的电压作用下,电子被加速以轰击目标层154。目标层154的轰击表面(焦点160)以取决于所施加电子的强度水平来发射放射线12。放射线12穿过镜子144,其辐照区域受到准直仪146的约束,且从放射线源设备16输出放射线12。
在向放射线源控制器138提供来自便携信息终端34的同步控制信号之前,放射线源控制器138控制辐照场灯56,以发射辐照光54。从辐照场灯56发射的辐照光54沿准直仪146的方向被镜子144反射,且从放射线源设备16输出。
把手310中并入了触摸传感器312。如上所述,在操作者32已握住了把手310之后,放射线源14向对象18和卡匣设备22施加放射线12。因此,在触摸传感器312输出检测信号时,放射线源控制器138开始从电池134向放射线源设备16的各个组件供电,由此激活放射线源设备16。
如图4至6以及9所示,卡匣设备22中装有从卡匣设备22的朝向对象18的辐照表面44开始按下述顺序连续布置的各个组件:网格162,如果放射线源14对对象18施加放射线12,其用于移除来自对象18的放射线12的散射线;放射线检测器20;以及铅板164,用于吸收放射线12的反向散射线。可以将卡匣设备22的辐照表面44构造为网格162。
放射线检测器20可以包括间接转换类型的放射线检测器或直接转换类型的放射线检测器,间接转换类型的放射线检测器包括:用于将已穿过对象18的放射线12转换为可见光的闪烁器,以及用于将可见光转换为电信号的由非晶硅(a-Si)等制成的固态检测器(下文中也称为像素);直接转换类型的放射线检测器包括:用于将放射线12的剂量直接转换为电信号的由非晶硒(a-Se)等制成的固态检测器。
开关50和USB端子172置于卡匣设备22的侧面48上。
卡匣设备22中还装有电池166、卡匣控制器168、以及通信单元170(现场通信单元)。
可通过USB端子172从外部设备充电的电池166向卡匣设备22的各个组件(放射线检测器20、卡匣控制器168、通信单元170)供电。卡匣控制器168使用从电池166提供的电功率来控制放射线检测器20。通信单元170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包括由放射线检测器20检测到的放射线12的信息在内的信号,并从便携信息终端34接收包括由放射线检测器20检测到的放射线12的信息在内的信号。
优选地将铅板等置于辐照表面44下方的卡匣控制器168和通信单元170的侧表面上方,以保护卡匣控制器168和通信单元170免受损害,否则如果用放射线12来辐照这些组件将引起损害。
如上所述,如果操作者32握住把手310,触摸传感器312输出检测信号,且之后放射线源14输出放射线12。因此,放射线源设备16借助无线通信向卡匣设备22直接发送检测信号,或借助无线通信经由便携信息终端34向卡匣设备22发送该检测信号。当经由通信单元170接收到检测信号时,卡匣控制器168可以控制电池166开始对卡匣设备22的各个组件供电。
如图10所示意示出的,放射线检测器20包括在基板(未示出)上排列的一定数目的像素180、用于向像素180提供控制信号的一定数目的栅极线182、以及用于读取从像素180输出的电信号的一定数目的信号线184。
下面将参照图11来详细描述例如并入了间接转换类型的放射线检测器20的卡匣设备22的电路布置。
如图11所示,放射线检测器20包括:按行和列布置的TFT 188的阵列、包括像素180在内的且由用于将可见光转换为电信号的材料(如,非晶硅(a-Si)等)制成的光电转换层186。光电转换层186置于TFT 188的阵列上。如果向放射线检测器20施加放射线12,被电池166提供了偏置电压Vb的像素180通过将可见光转换为模拟电信号来产生电荷。一次接通每行上的TFT 188,于是从像素180读取电荷,作为图像信号。
TFT 188连接到相应像素180。与行平行延伸的栅极线182和与列平行延伸的信号线184连接到TFT 188。栅极线182连接到线扫描驱动器190,且信号线184连接到复用器192。从线扫描驱动器190向栅极线182提供控制信号Von、Voff,以接通和断开各行上的TFT188。线扫描驱动器190包括:用于在栅极线182之间切换的多个开关SW1、用于输出一次选择开关SW1之一的选择信号的地址解码器194。向地址解码器194提供来自卡匣控制器168的地址信号。
通过按列布置的TFT 188,向信号线184提供由像素180存储的电荷。由放大器196来放大提供给信号线184的电荷,放大器196分别连接到信号线184。放大器196通过相应的采样和保持电路198连接到复用器192。复用器192包括:用于在信号线184之间相继切换的多个开关SW2、以及用于输出一次选择开关SW2之一的选择信号的地址解码器200。向地址解码器200提供来自卡匣控制器168的地址信号。复用器192具有连接到A/D转换器202的输出端子。由A/D转换器202将由复用器192基于来自采样和保持电路198的电荷所产生的放射线图像信号转换为表示放射线图像信息的数字图像信号,将该数字图像信号提供给卡匣控制器168。
用作开关器件的TFT 188可以与另一图像捕捉器件(如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等)加以结合。备选地,可以用CCD(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来替换TFT 188,以借助与TFT中的栅极信号相对应的偏移脉冲对电荷进行偏移和转移。
图12以框图形式示出了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且图11以框图形式示出了医疗机构40。下面将参照图12和13来描述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和医疗机构40的以上参照图1至11尚未描述的组件。
卡匣设备22的卡匣控制器168包括:图像存储器210、地址信号产生器212、以及卡匣ID存储器214。
地址信号产生器212向线扫描驱动器190的地址解码器以及复用器192的地址解码器200提供地址信号。图像存储器210存储由放射线检测器20检测到的放射线图像。卡匣ID存储器214存储用于标识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的卡匣设备22)的卡匣ID信息。
卡匣控制器168经由通信单元170和天线342,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在卡匣ID存储器214中存储的卡匣ID信息以及在图像存储器210中存储的放射线图像信息。
放射线源设备16经由通信单元136和天线340,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信号并从便携信息终端34接收信号。
便携信息终端34还包括:通信单元218(现场通信单元)、用于向便携信息终端34的各个组件供电的电池220、用于执行各种控制过程的控制处理器(判断处理器)222、以及用于存储相机图像、放射线图像等的存储器224。
通信单元218经由天线216借助无线通信向外部电路发送信号并从外部电路接收信号,经由USB端子84、88、90借助有线通信向外部电路发送信号并从外部电路接收信号,经由USB端子84、88、90向USB存储器334(参见图1)发送信号并从USB存储器334接收信号,以及向插入卡槽94中的存储器卡92发送信号并从存储器卡92接收信号。
如果操作者32接通电源开关76,电池220向网络相机30、扬声器78、麦克风80、通信单元218、以及控制处理器222供电。当便携信息终端34通过USB电缆电连接到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时,电池220能够经由USB电缆向电池134、166充电。电池220还可以经由输入端子96或USB电缆从外部电路充电。
在便携信息终端34通过USB电缆电连接到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有线通信在便携信息终端34、放射线源设备16、以及卡匣设备22之间供电以及发送和接收(传输)信号。除非另行指明,否则根据本示例实施例,假定在便携信息终端34、放射线源设备16、以及卡匣设备22之间借助无线通信来发送和接收信号。
控制处理器222包括便携信息终端34的CPU,其通过读取和执行在存储器224中存储的程序来执行各种控制序列。
更具体地,控制处理器222将由网络相机30、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以及经由通信单元218从卡匣设备22接收到的放射线图像和卡匣ID信息一起存储在存储器224中。控制处理器222还控制显示单元64显示相机图像、放射线图像、以及图像捕捉菜单中的至少一项,并经由通信单元218、天线216、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医疗机构40发送以下至少一项:由网络相机30、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以及放射线图像和卡匣ID信息。控制处理器222还经由通信单元218、天线216、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医疗机构40发送由麦克风80检测到的表示操作者32的语音或对象18的语音的语音信号。
控制处理器222控制显示单元64显示由网络相机116捕捉到的、并经由网络36、天线216、以及通信单元218从医疗机构40接收到的(医生38的)相机图像,并基于从医疗机构40接收到的语音信号,从扬声器78输出医生38的语音。如果控制处理器222从医疗机构40接收到曝光控制信号,控制处理器222根据接收到的曝光控制信号来产生同步控制信号,并向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发送所产生的同步控制信号和图像捕捉菜单的图像捕捉条件,以由此在将从放射线源14输出放射线12与放射线检测器20将放射线12检测并转换为放射线图像信息加以同步的同时,捕捉放射线图像。
显示单元64能够显示由控制处理器222接收到的图像捕捉菜单以及由网络相机30或网络相机330捕捉到的对象18的(包括其瞳孔在内的面部的)相机图像。因此,操作者32可以判断在图像捕捉菜单的命令信息中登记的对象18与在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是否彼此一致。
更具体地,操作者32在查看显示单元64上显示的内容的同时,操作操作单元60,并输入指示判断结果(指示对象18是否彼此一致的结果)的内容。如果输入的内容指示对象18彼此一致,则控制处理器222经由通信单元218、天线216、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医疗机构40发送结果(判断结果),该结果指示可以根据图像捕捉菜单来捕捉放射线图像。如果输入的内容指示对象18彼此不一致,则由于不能根据图像捕捉菜单来捕捉放射线图像,则控制处理器222经由通信单元218、天线216、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医疗机构40发送结果(判断结果),以请求根据在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来改写图像捕捉单元中的图像捕捉菜单。
控制台106还包括存储器228和用于执行各种控制序列的控制处理器226。控制处理器226包括:认证处理器344、控制信号产生器346、以及关联处理器348。
控制处理器226包括主体108的CPU,其通过读取和执行在存储器228中存储的程序来执行各种控制序列。
更具体地,控制处理器226经由通信单元104、天线102、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由网络相机116捕捉到的相机图像。控制处理器226还经由通信单元104、天线102、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由麦克风122检测到的表示医生38的语音的语音信号。控制处理器226还借助无线通信从扬声器118输出从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的语音信号,该语音信号表示操作者32或对象18的语音。控制处理器226可以在显示单元112上显示由网络相机116捕捉到的相机图像。
如果操作者32根据在便携信息终端34的显示单元64上显示的图像捕捉菜单的命令信息找到对象18,且网络相机30或330捕捉到对象18的包括瞳孔在内的面部的相机图像(例如,静止图像),则便携信息终端34经由网络36、天线102和通信单元104借助无线通信发送相机图像。认证处理器344使用在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的瞳孔或面部来执行生物认证过程,或使用经由网络36、天线102和通信单元104接收到的相机图像上的对象18的瞳孔来执行瞳孔认证过程,由此判断具有该瞳孔的对象18与在命令信息中登记的对象18是否彼此一致。
如果对象18彼此一致,则认证处理器344确定在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是根据图像捕捉菜单的真正对象18,且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指示可以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的认证结果。如果对象18彼此不一致,则认证处理器344确定操作者32已找到了与图像捕捉菜单指示的对象18不同的对象18,并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指示操作者32寻找根据图像捕捉菜单的真正对象18的认证结果。
如果医生38接通曝光开关120,控制信号产生器346产生曝光控制信号,以发起从放射线源14发射放射线12,并经由通信单元104、天线102、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所产生的曝光控制信号。
如果对象18的要成像的区域不可见,或如果仅一部分区域包括在由网络相机30捕捉的、且在显示单元112上显示的相机图像上的导向线46的外框内,则医生38判断通过对对象18施加放射线12不能获取对象18的要成像的区域的恰当放射线图像。医生38不接通曝光开关120,而是经由麦克风122给出语音指令,以改变对象18的位置或姿势,直到要成像的区域包括在导向线46的外框内。如果不接通曝光开关120,因此控制信号产生器346不产生曝光控制信号。
在已捕捉了放射线图像之后,控制处理器226将网络相机30和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放射线图像、以及从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的卡匣ID信息与图像捕捉菜单相关联,并将这些项存储在存储器228中。由于如上所述,网络相机116已捕捉了医生38的相机图像,医生38的相机图像也可以与在存储器228中存储的上述信息项相关联。
由于便携信息终端34包括存储器224,控制处理器222可以作为关联处理器工作。控制处理器222可以将图像捕捉菜单、来自网络相机30、330的相机图像、放射线图像、以及卡匣ID信息彼此关联,并将这些项存储在存储器224中,其后将关联的信息项从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到医疗机构40。在该情况下,关联处理器348在存储器228中存储接收到的已关联的各条信息。
由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关联相机图像优选地是对象18的(包括瞳孔在内的)面部的图像,其在捕捉放射线图像之前由网络相机30所捕捉。由网络相机330捕捉到的关联相机图像优选地是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的图像,其在捕捉放射线图像之前由网络相机30所捕捉,且其相对于卡匣设备22定位。例如,如果对象的右手受伤,并且捕捉作为要成像的区域的受伤右手的放射线图像,则由网络相机330捕捉的相机图像应当是示出了要成像的区域(右手)伤势如何的图像。
[本示例实施例的操作]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基本上如上所述构造。下面参照图14至22所示的流程图和图23至98所示的显示屏幕来描述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的操作(放射线图像捕捉方法、图像显示方法)。
下面将描述本示例实施例的特征功能(操作),其根据第一至第三实施例来划分。
借助图14至20所示的流程图以及图23至92所示的显示屏幕来说明第一实施例。根据第一实施例,在医疗机构40(参见图1和13)中事先识别要成像的对象18(参见图1、2、4至6、以及12),且医疗机构40事先设立图像捕捉菜单,其后根据所设立的图像捕捉菜单来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第一实施例适用于例如以下情况:在家庭护理治疗现场事先识别了对象18,或在医生38不能直接护理对象18的位置,在医疗机构40中事先识别了对象18。
在图21所示的流程图说明了第二实施例,在图93中示出了显示屏幕。根据第二实施例,在医疗机构40处的医生38在观察由网络相机30和330(参见图1、2、3B至6、8、以及12)捕捉到的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时改变图像捕捉菜单,并根据改变后的图像捕捉菜单来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第二实施例适用于例如以下情况:操作者32在灾害现场发现对象18,且医生38将图像捕捉菜单改写为取决于对象18的图像捕捉菜单,并在紧急情况下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
借助图22所示的流程图以及图94至98所示的显示屏幕来说明第三实施例。根据第三实施例,在从医疗机构40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根据第二实施例改写的图像捕捉菜单时(参见图1、2、4至7、以及12),现场(操作者32)判断对象18的要成像的区域与根据图像捕捉菜单的要成像的区域是否彼此一致,且向医疗机构40指示判断结果。第三实施例适用于例如以下情况:操作者32遇到了受伤的手且需要捕捉受伤的手的放射线图像,而图像捕捉菜单指示应当对除了受伤的手之外的区域进行成像,比如对象18的胸部。
根据第一至第三实施例,假定对象18的要成像的区域是右手,且假定要捕捉右手的放射线图像。除非另行声明,否则对象18的右手受伤且捕捉右手的放射线图像。根据需要,也将参照图1至13来描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
下面首先描述第一实施例。
在图14所示的步骤S1中,根据由被合法授权向对象18施加放射线12的医生38的指示,操作者32(参见图1、2、以及3B至7)将手提箱98从医疗机构40(在此处医生38不能直接观察对象18)携带至灾害现场,即,家庭护理治疗现场、或医疗机构40中的不能由医生38护理的患者的卧室。
在步骤S2中,在操作者32已到达灾害现场、家庭护理治疗现场、或患者的卧室之后,操作者32从手提箱98中移除放射线源设备16、卡匣设备22、以及便携信息终端34。然后,操作者32根据图1、2以及4至6所示的位置关系开始对便携信息终端34、放射线源设备16、以及卡匣设备22进行布置。
在步骤S3中,操作者32将盖子66绕着轴68和铰链70转离主体62,以将便携信息终端34从图7和99所示的折叠状态打开,且直到让操作单元60和显示单元64可见,如图1、2、以及4至6所示。之后,操作者32接通电源开关76,以激活便携信息终端34。
如果接通了电源开关76,电池220(参见图12)开始向网络相机30、显示单元64、麦克风80、通信单元218、以及控制处理器222供电。
这样,在激活便携信息终端34之后,控制处理器222经由通信单元218、天线216、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医疗机构40发送在存储器224中存储的ID信息(例如,卡匣ID信息),由此请求医疗机构40建立在医疗机构40和现场之间的无线通信,同时还在步骤S4中对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进行认证。
在步骤S5中,医疗机构(等待位置)的控制处理器226(参见图13)经由天线102和通信单元104接收ID信息。
在步骤S6中,控制处理器226的认证处理器344对ID信息执行认证过程。
认证处理器344判断所接收的ID信息与在存储器228中存储的ID信息(例如,卡匣ID信息)是否彼此一致,且在步骤S7中,经由通信单元104、天线102、以及网络36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认证完成通知,该认证完成通知指示判断结果,且还指示已建立了无线通信。之后,在步骤S8中,控制处理器226从RIS获取由医生38使用RIS产生的命令信息。
在步骤S9中,便携信息终端34的控制处理器222接收认证完成通知。然后控制处理器222确定已认证了ID信息,且确定已在医疗机构40和现场之间建立了无线通信。在步骤S10中,控制处理器222控制网络相机30捕捉现场的相机图像,然后在步骤S11中,开始向医疗机构40发送由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
如果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是运动图像,则控制处理器222经由通信单元218、天线216和网络36向医疗机构40发送运动图像。如果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包括以给定时间间隔捕捉到的一系列静止图像,则每当控制处理器222获取一个静止图像时,控制处理器222经由通信单元218、天线216和网络36向医疗机构40发送该静止图像。
因此在步骤S10和S11期间和之后,便携信息终端34借助无线通信向医疗机构40连续地或间歇地发送相机图像。在步骤S12期间和之后,医疗机构40通过天线102和通信单元104连续地或间歇地接收由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在便携信息终端34的存储器224和控制台106的存储器228中连续存储这种连续或间歇捕捉到的相机图像。
网络相机30可以在特定时间捕捉相机图像(静止图像)。例如,如果操作者32操作操作单元60,以控制网络相机30在特定时间捕捉静止图像,控制处理器222经由通信单元218、天线216、以及网络36向医疗机构40发送捕捉到的静止图像。在该情况下,在存储器224、228中存储捕捉到的静止图像。
在医疗机构40中,在图15所示的步骤S13中,网络相机116开始捕捉操作控制台106的医生38的面部的相机图像,以及在步骤S 14中,开始经由通信单元104、天线102、以及网络36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捕捉的相机图像。
如果网络相机116捕捉到的相机图像是运动图像,则控制处理器226经由通信单元104、天线102和网络36向医疗机构40发送运动图像。如果网络相机116捕捉到的相机图像是以给定时间间隔捕捉到的一系列静止图像,则每当控制处理器226获取一个静止图像时,控制处理器226经由通信单元104、天线102和网络36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该静止图像。
因此在步骤S14期间和之后,医疗机构40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连续地或间歇地发送相机图像。在步骤S15期间和之后,便携信息终端34通过天线216和通信单元218连续地或间歇地接收由网络相机116捕捉到的相机图像。在存储器224和228中连续存储这种连续或间歇捕捉到的相机图像。
网络相机116也可以在特定时间捕捉相机图像(静止图像)。例如,如果医生38操作操作单元114和鼠标336来控制网络相机116,以在特定时间捕捉静止图像,控制处理器226可以经由通信单元104、天线102、以及网络36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捕捉到的静止图像。在该情况下,在存储器224、228中存储捕捉到的静止图像。
从而开始捕捉相机图像,并在医疗机构40和现场之间借助无线通信发送和接收相机图像。然后,在步骤S16和S17中,便携信息终端34的显示单元64和控制台106的显示单元112开始显示相机图像等。
图23至30示出了在步骤S17中显示单元112(控制台106)的屏幕400的显示内容。所有显示内容由控制处理器226来处理。图31至39示出了在步骤S16中显示单元64(便携信息终端34)的屏幕430的显示内容。所有显示内容由控制处理器222来处理。
如图23和24所示,显示单元112的屏幕400显示了窗口402,窗口402包括左显示区域和右显示区域,左显示区域作为用于显示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现场的相机图像的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04(参见图1、2、4至6、以及12),且右显示区域作为用于显示图像捕捉菜单的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
将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显示为相对大的显示区域,反之将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04显示为相对小的显示区域。更具体地,由于医生38在步骤S18至S21(稍后描述)中需要在通过观察现场的相机图像来监视现场的情况的同时设置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控制处理器226(参见图13)执行显示过程,该显示过程用于以比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04的尺寸更大的尺寸来显示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04显示对象18的相机图像,其例如包括对象18的瞳孔和面部。
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包括:用于显示命令信息的命令信息显示区域408、以及用于显示过程的过程显示区域410。如图23和24所示,由于在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中要显示的信息过大,不能适合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的尺寸,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在屏幕400的垂直方向上相对较长。窗口402还包括在其右侧的滚动条,用于垂直移动屏幕400上的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如果医生38操作鼠标336(参见图1和13)以将屏幕400上显示的鼠标指针(由箭头“→”指示的光标)放在滚动条上方,之后点击并移动鼠标336,则控制处理器226执行用于垂直移动在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中显示的内容的显示过程。
命令信息显示区域408显示“简单X射线图像捕捉”和“右手图像捕捉”作为命令信息的一部分。过程显示区域410根据在命令信息显示区域408中显示的内容,使用图标412至418来显示用于捕捉手部图像的过程的列表。图标412至418包括示出了对象18的要成像的区域的图片、以及对与图片相对应的成像方法的简单说明。
图标412使用左手的图片以及字符“手背辐照的左手”来指示要成像的区域是左手,且指示要用放射线12来辐照左手手背。图片示出了指甲,以让医生38容易地区分左手手背和左手手心。
图标414使用右手的图片以及字符“手背辐照的右手”来指示要成像的区域是右手,且指示要用放射线12来辐照右手手背。图片示出了指甲,以让医生38容易地区分右手手背和右手手心。
图标416使用左手的图片以及字符“手心辐照的左手”来指示要成像的区域是左手,且指示要用放射线12来辐照左手手心。图片示出了掌纹,以让医生38容易地区分左手手心和左手手背。
图标418使用右手的图片以及字符“手心辐照的右手”来指示要成像的区域是右手,且指示要用放射线12来辐照右手手心。图片示出了掌纹,以让医生38容易地区分右手手心和右手手背。
以前述方式,图标412至418包括要成像的区域的图片以及与图片相对应的成像方法相关的字符。因此,医生38在查看命令信息显示区域408中显示的命令信息的同时操作鼠标336,以将在屏幕400中显示的鼠标指针置于图标414至418之一上,然后点击鼠标336,以根据命令信息来选择过程之一(步骤S18,图40)。
以大尺寸来显示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且包括图片在内的图标412至418的部分大于其包括字符的部分。图片示意性地表示要成像的实际区域。因此,医生38可以根据命令信息容易地识别过程之一。此外,由于在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04中显示现场的相机图像,医生38还可以在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之前,容易地掌握现场的情况(例如,对象18的状态)。
根据本实施例,如上所述,类似于一般个人计算机上显示屏幕的情况,以窗口格式来显示图像捕捉菜单和相机图像。也可以将图23和24所示的屏幕400的显示内容改为图25至30所示的显示内容。
在图25中,将几乎窗口402的全部(命令信息显示区域408)分配给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且在其下端显示切换按钮420,用于切换到显示由网络相机30捕捉的相机图像。如果医生38操作鼠标336以将屏幕400中显示的鼠标指针置于切换按钮420之上,然后点击鼠标336,如图26所示,则控制处理器226执行显示过程,用于以更大的尺寸来显示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04代替命令信息显示区域408。此时,在窗口402的下端,取代切换按钮420,显示切换按钮422,以切换到显示图像捕捉菜单。
在图26中,如果医生38在已操作了鼠标336以将屏幕400中显示的鼠标指针置于切换按钮422之上以后点击鼠标336,则控制处理器226执行显示过程,以从图26所示的显示内容改变到图25所示的显示内容。
在图27和28中,屏幕400显示另一窗口424,其与窗口402实质上具有相同尺寸。此时,窗口402包括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的命令信息显示区域408)。窗口424包括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04。如果医生38操作鼠标336,以将屏幕400中显示的鼠标指针置于所显示的窗口中的所需窗口上,然后点击鼠标336,则控制处理器226执行显示过程,以使被点击的窗口来到最前面的位置。
在图29和30中,屏幕400显示了两个窗口402、424。如果医生38操作鼠标336,以将屏幕400中显示的鼠标指针置于所显示的窗口中的所需窗口上,然后点击鼠标336,则将被点击的窗口显示为全屏窗口(在屏幕400上完全显示)。例如,如果医生38用鼠标336来点击窗口402,控制处理器226执行显示过程,以将窗口402显示为全屏窗口,同时将窗口424隐藏在全屏窗口402之后(参见图30)。如果医生38再次用鼠标336来点击窗口402,控制处理器226将屏幕400的显示内容改回图29所示的显示内容。
如图31所示,便携信息终端34的显示单元64的屏幕430显示窗口432。窗口432包括:作为显示图像捕捉菜单的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的左上显示区域、作为显示由网络相机116捕捉的医生38的相机图像的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的左下显示区域、以及作为显示由网络相机30捕捉的现场的相机图像的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的右显示区域。
在图31中,将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显示为相对大的显示区域,反之将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和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显示为相对小的显示区域。更具体地,由于操作者32需要通过观察现场的相机图像来掌握现场的情况,控制处理器222执行显示过程,以用比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的尺寸更大的尺寸来显示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
由于尚未从医疗机构40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图像捕捉菜单,因此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显示字符“当前未注册”,由此指示尚未设立(接收到)图像捕捉菜单。因此,在现场的操作者32可以容易地认识到尚未设立图像捕捉菜单,因为便携信息终端34尚未接收到图像捕捉菜单。
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显示与在上述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04中显示的相机图像相同的相机图像(参见图23和24)。如上所述,将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显示为相对大的显示区域。因此,操作者32可以在捕捉放射线图像之前容易地掌握现场的情况。由于在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中显示医生38的相机图像,操作者32认识到医疗机构40处的医生38正在关注,且因此操作者32可以在现场工作时感受到信心。
由于屏幕430以窗口格式来显示图像捕捉菜单和相机图像,可以将图31所示的屏幕430的显示内容改变为图32至39所示的显示内容。
在图32中,将几乎窗口432的全部分配给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且在其下端显示一个切换按钮440,用于切换至显示图像捕捉菜单,以及其下端显示另一个切换按钮442,用于切换至显示网络相机116捕捉到的相机图像。如果操作者32操作操作单元60以将屏幕430中显示的鼠标指针置于切换按钮442之上,然后选择切换按钮442,如图33所示,则以更大的尺寸来显示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代替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此时,在窗口432的下端,取代切换按钮442,显示切换按钮444,以切换到显示现场的相机图像。
如果操作者32操作操作单元60以将屏幕430中显示的鼠标指针置于切换按钮440之上,然后选择切换按钮440,则以更大的尺寸来显示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代替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和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此时,在窗口432的下端显示两个切换按钮442、444。
类似于控制处理器226的情况,控制处理器222可以将显示单元64的屏幕430的显示内容改变为图32至34中任一项所示的显示内容。
在图35至37中,屏幕430显示其他窗口446、448,其与窗口432实质上具有相同尺寸。此时,窗口432包括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窗口446包括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以及窗口448包括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如果操作者32操作操作单元60,以将屏幕430上显示的鼠标指针置于所显示的窗口中的所需窗口上,然后选择该窗口,则控制处理器222执行显示过程,以使被点击的窗口来到最前面的位置。
如图38和39所示,屏幕430显示了三个窗口432、446、448。如果医生38操作操作单元60,以将屏幕430中显示的鼠标指针置于所显示的窗口中的所需窗口上,然后选择该窗口,则将所选择的窗口显示为全屏窗口(在屏幕430上完全显示)。例如,如果操作者32用操作单元60来点击窗口432,控制处理器222执行显示过程,以将窗口432显示为全屏窗口,同时将窗口446、448隐藏在全屏窗口432之后(参见图39)。如果操作者32再次用操作单元60来选择窗口432,控制处理器222将屏幕430的显示内容改回图38所示的显示内容。
在图15所示的步骤S18中,如果医生38(参见图1)根据图像捕捉菜单来选择过程,控制处理器226(参见图13)将显示单元112的屏幕400的显示内容改变为图40和41所示的显示内容。
在图40和41中,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显示:指示命令信息的图标450;过程显示区域410,以较大尺寸来显示所选图标412的图片和字符(参见图24);以及图像捕捉条件显示区域452,根据所选图标412(过程)来显示图像捕捉条件。作为相对大的显示区域的过程显示区域410包括描述“用放射线来辐照右手手背”,其提供了比图标412的描述更多的细节。
如果医生38操作鼠标336,以将鼠标指针置于图标450之上,然后点击鼠标336,则屏幕400显示命令信息显示区域408,如图23所示。图像捕捉条件显示区域452借助图标454至458显示图像捕捉条件的列表,即,针对所选过程(图标412的图片和字符)的:放射线源14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放射线12的辐照时间(参见图1、2、3B至6、8、以及12)。由于事先识别了对象18,如果要成像的区域(右手)的厚度和SID已知,则图像捕捉条件显示区域452还显示与要成像的区域的厚度和SID相关的信息。
医生38在查看过程显示区域410中显示的过程以及在图像捕捉条件显示区域452中显示的要成像区域的厚度和SID的同时,操作鼠标336,以将屏幕400中显示的鼠标指针置于图标454至458之一上,然后点击鼠标336,由此根据所选过程来选择图像捕捉条件(图15所示步骤S19)。
因此,如图42所示,图像捕捉条件显示区域452显示所选设置的列表,且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在其下部显示选择按钮460、462,用于判定所选设置是尚可还是需要改正。
如果医生38确定所选设置尚可并点击选择按钮460(步骤S20:是),则设立图像捕捉菜单,其包括根据医生38所选的设置的命令信息、过程、以及图像捕捉条件,且窗口402的显示内容改变,以显示图43所示的内容,指示“根据所选设置,设立命令信息、过程、以及图像捕捉条件”,由此表明已设立了图像捕捉菜单(步骤S21)。
当在显示图43所示显示内容之后经过了给定时间段时,窗口402的显示内容改变至图44所示的显示内容。在图44中,以较小的尺寸来显示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作为窗口402的左显示区域,反之以较大的尺寸来显示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04作为窗口402的右显示区域。在图15所示的步骤S18至S21中,控制处理器226执行用于以更大的尺寸来显示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的显示过程,以允许医生38可靠地设置图像捕捉菜单。在医生38已进行了图像捕捉菜单设置之后,控制处理器226执行用于以较大尺寸显示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04的显示过程,以准备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然后,控制处理器226在存储器228中存储图像捕捉菜单设置。
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显示指示命令信息的图标450、指示过程的图标464、以及指示图像捕捉条件的图标466。如果医生38操作鼠标336来点击所需的一个图标,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根据点击的图标来显示信息。因此,医生38可以容易地确认图像捕捉菜单的设置。
如果在步骤S20中需要改正图像捕捉菜单的设置,则医生38点击选择按钮462(步骤S20:否),于是控制处理器226返回步骤S 18,在该步骤中,在窗口402中显示图23和24所示的显示内容。
为了在图像捕捉条件显示区域452中选择图像捕捉条件,可以取代图41和42所示的显示内容,显示图45至49所示的显示内容。
图45示出了图像捕捉条件显示区域452的在医生38观察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04中显示的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的同时设置要成像的区域的厚度和SID时的显示内容。图45所示的图像捕捉条件显示区域452适用于以下情况:要改变要成像的区域的厚度和SID。
如图45所示,图像捕捉条件显示区域452包括:用于输入要成像的区域的厚度的文本框470、用于输入SID的文本框472、以及用于指示输入的内容尚可还是需要改正的选择按钮474、476。医生38操作操作单元114,以在文本框470和472中分别输入要成像的区域的厚度和SID。之后,如果医生38点击选择按钮474,图45所示的显示内容变为图41所示的显示内容。如果医生38点击选择按钮476,则擦除在文本框470、472中输入的内容。
在图46中,图像捕捉条件显示区域452包括:用于输入要成像的区域的厚度的文本框480、用于递增和递减文本框480所示的数值的旋转按钮482、484、用于输入SID的文本框486、用于递增和递减文本框486所示的数值的旋转按钮488、490、以及选择按钮474和476。
医生38操作操作单元114或使用鼠标336,以点击旋转按钮482、484、488、490,由此设置文本框480、486中所需的数值。在已设置了所需的数值之后,如果医生38点击选择按钮474,图46所示的显示内容变为图41所示的显示内容。如果医生38点击选择按钮476,则擦除在文本框480、486中输入的内容,或在文本框480、486中显示在点击旋转按钮482、484、488、490之前的数值(初始值)。
还可以根据图47至49所示的设置方法,而不是图41所示的使用图标454至458的设置方法,来设置放射线源14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放射线12的辐照时间。
在图47中,图像捕捉条件显示区域452包括:用于输入电压值的文本框500、用于输入电流值的文本框502、用于输入辐照时间的文本框504、以及用于指示输入内容尚可还是需要改正的选择按钮506、508。
医生38操作操作单元114,以在文本框500至504中输入数值。之后,如果医生38点击选择按钮506,图47所示的显示内容变为图42所示的显示内容。如果医生38点击选择按钮508,则擦除在文本框500至504中输入的内容。
在图48中,图像捕捉条件显示区域452包括:用于输入电压值的文本框510、用于递增和递减文本框510所示的数值的旋转按钮512、514、用于输入电流值的文本框516、用于递增和递减文本框516所示的数值的旋转按钮518、520、用于输入辐照时间的文本框522、用于递增和递减文本框522所示的数值的旋转按钮524、526、以及选择按钮506和508。
医生38操作操作单元114或使用鼠标336,以点击旋转按钮512、514、518、520、524、526,由此设置文本框510、516、522中所需的数值。在已设置了所需的数值之后,如果医生38点击选择按钮506,图48所示的显示内容变为图42所示的显示内容。如果医生38点击选择按钮508,则擦除在文本框510、516、522中输入的内容,或在文本框510、516、522中显示在点击旋转按钮512、514、518、520、524、526之前的数值(初始值)。
图49所示的图像捕捉条件显示区域452与图48所示的图像捕捉条件显示区域452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mAs值(电流×辐照时间),而不是电流值和辐照时间值。图49所示的图像捕捉条件显示区域452也包括文本框510和旋转按钮512、514、用于输入mAs值的文本框528、用于递增和递减文本框528所示的数值的旋转按钮530、532、以及选择按钮506和508。
医生38操作操作单元114或使用鼠标336,以点击旋转按钮512、514、530、532,由此设置文本框510、528中所需的数值。在已设置了所需的数值之后,如果医生38点击选择按钮506,图49所示的显示内容变为图42所示的显示内容。如果医生38点击选择按钮508,则擦除在文本框510、528中输入的内容,或在文本框510、528中显示在点击旋转按钮512、514、530、532之前的数值(初始值)。
当在已将显示内容变为图44所示的内容之后经过了给定时间段时,在步骤S22中(参见图16),控制处理器226(参见图13)经由通信单元104、天线102、以及网络36(参见图1和12)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在步骤S21中设置的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然后,显示单元112的屏幕400显示字符“已向现场发送了设置”,由此指示已在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中设置了图像捕捉菜单,如图50所示。当经过给定时间段之后,将擦除所显示的字符,由此将屏幕400变为图41所示的显示内容。
在步骤S23中,如果便携信息终端34经由天线216和通信单元218接收到图像捕捉菜单,控制处理器222将显示单元64的屏幕430的显示内容变为图51和52所示的显示内容。在图51和52中,将窗口432的左上区域分配给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将左下区域分配给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以及将右侧区域分配给显示接收到的图像捕捉菜单的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
控制处理器222以较大的尺寸来显示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图像捕捉菜单),并以较小的尺寸来显示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现场相机图像)和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医疗机构40的相机图像)。更具体地,为了让操作者32确认控制台106设置的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控制处理器222执行显示过程,以比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和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更大的尺寸来显示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
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包括:用于显示命令信息的命令信息显示区域540、用于显示过程的过程显示区域542、以及用于指示操作者32已确认了图像捕捉菜单所示设置的确认按钮546。换言之,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显示与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的内容基本相同的内容(图像捕捉菜单)。
如图51和52所示,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以最大的尺寸来显示过程显示区域542,以允许操作者32容易地确认过程,而以较小的尺寸来显示命令信息显示区域540、过程显示区域542、以及确认按钮546。通过视觉识别在过程显示区域542中显示的大图片以及在过程显示区域542中的图片之下显示的字符,操作者32可以容易地掌握对象18要成像的区域是右手,且容易地掌握要用放射线12来辐照右手手背。
在已确认了在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中显示的图像捕捉菜单之后(步骤S24),操作者32操作操作单元60以将屏幕430中显示的鼠标指针置于确认按钮546之上,然后点击确认按钮546。控制处理器222经由通信单元218、天线216、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医疗机构40发送确认通知(步骤S25),该确认通知指示操作者32已确认了图像捕捉菜单。之后,如图53所示,控制处理器222在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中显示字符“已向医院发送了确认通知”,由此向操作者32指示已发送了确认通知。控制处理器222在存储器224中存储图像捕捉菜单。
当在已显示了上述字符之后经过给定时间段时,控制处理器222将图53所示的显示内容变为图54所示的显示内容。在图54中,将窗口432的左上区域分配给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将左下区域分配给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以及将右侧区域分配给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更具体地,由于在步骤S25之后的步骤S27至S29和步骤S37至S40中(参见图16和17)中在现场对对象18执行各种过程(参见图1、2、4至6、以及12),控制处理器222执行显示过程,以用较大尺寸来显示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而用较小尺寸来显示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和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以高效地执行这些过程。
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包括:以相对大尺寸显示的过程显示区域542、指示命令信息的图标550、以及指示图像捕捉条件的图标552。如果操作者32选择图标550、552,则在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中显示由所选图标550、552指示的信息。
在步骤S26中,控制台106经由天线和通信单元104接收确认通知(参见图1和13)。控制台106的控制处理器226将图44所示的窗口402中的显示内容变为图55所示的窗口402中的显示内容,并显示字符“在现场已确认了设置”,由此在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中指示已接收到了确认通知。此时,医生38可以容易地掌握操作者32已确认了图像捕捉菜单的设置。
在步骤S24中,由于仅需要在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中以大尺寸显示过程,窗口432中的显示内容可以是图56所示的内容,而不是图51和52所示的内容。在图56中,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包括:指示命令信息的图标550、指示图像捕捉条件的图标552、过程显示区域542、以及确认按钮546。
在步骤S27中,操作者32在现场对与图像捕捉菜单的命令信息相对应的对象18进行定位。然后,操作者32将对象18带到网络相机30的前面,并捕捉对象18的相机图像(包括对象的瞳孔)(步骤S28)。在步骤S29中,控制处理器222经由通信单元218、天线216、以及网络36借助按通信向医疗机构40发送在步骤S28中捕捉到的相机图像。
当控制处理器226经由天线102和通信单元104接收到相机图像时(步骤S30),认证处理器344执行认证过程,以判断在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与图像捕捉菜单的命令信息所表示的对象18是否彼此一致(步骤S31)。
在步骤S31中,认证处理器344使用对象18的面部的图像来执行已知的生物认证过程,或更优选地,借助使用对象18的瞳孔的已知瞳孔认证过程。
如果认证过程的结果指示了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和命令信息表示的对象18彼此一致(步骤S31:是),则认证处理器344确定:通过捕捉在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的恰当放射线图像,已获得了根据图像捕捉菜单的恰当放射线图像,且如图57所示,在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04中显示判定结果(认证结果)。医生38确认该认证结果并操作鼠标336来点击确认按钮560(步骤S32),于是控制处理器226经由通信单元104、天线102、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认证结果(步骤S33)。
如果认证过程的结果指示了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和命令信息表示的对象18彼此不一致(步骤S31:否),则认证处理器344确定: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与命令信息表示的真正对象18不同,且如图58所示,在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04中显示这种判定结果(认证结果)。医生38确认该认证结果并操作鼠标336来点击确认按钮562(步骤S34),于是控制处理器226经由通信单元104、天线102、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认证结果(步骤S33)。
如果控制处理器222经由天线216和通信单元218接收到认证结果(步骤S35),控制处理器222在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中显示认证结果。如果认证结果指示了在网络相机30(参见图1、2、4至6、以及12)捕捉到的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与命令信息表示的对象18彼此一致(即,他们是同一个人)(步骤S36:是),则如图59所示,操作者32确认显示内容,且之后执行在步骤S37期间和之后的序列,如图17所示。
如果认证结果指示了在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与命令信息表示的对象18彼此不同(即,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不是真正的对象)(步骤S36:否),则如图60所示,操作者32再次执行步骤S27中的寻找真正对象18的过程。
如果在图17所示的步骤S37中,操作者32接通卡匣设备22(参见图1、2、4至7、9、11、以及12)的开关50,电池166向放射线检测器20、卡匣控制器168、以及通信单元170供电,由此整体激活卡匣设备22。卡匣控制器168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指示已激活了卡匣设备22的激活通知信号。如果操作者32用一只手握住了把手310,则触摸传感器312(参见图3A至6、8、以及12)输出检测信号。
基于接收到的激活通知信号,控制处理器222借助无线通信向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发送用于图像捕捉准备的图像捕捉准备命令信号以及在存储器224中注册的图像捕捉菜单的图像捕捉条件。
放射线源设备16的电池134向通信单元136和放射线源控制器138连续供电。因此,如果放射线源控制器138接收到图像捕捉准备命令信号和图像捕捉条件,则放射线源控制器138注册图像捕捉条件,然后控制电池134向辐照场灯56和网络相机330供电。
当从电池134向辐照场灯56供电时,辐照场灯56发射辐照光54(参见图5和8)。由镜子144将辐照光54反射向准直仪146,且从放射线源设备16输出辐照光54,并将辐照光54施加到卡匣设备22的辐照表面44(步骤S38)。
如果将成像距离调整到SID,则通过施加辐照光54在辐照表面44上显示的放射线12的辐照场与导向线46的外框实质上一致。另一方面,如果辐照场的位置(即,辐照光54辐照的范围)与导向线46的外框的位置不一致,或如果辐照场的尺寸与导向线46的外框的尺寸不一致,则操作者32调整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之间的位置关系,以使成像距离和SID彼此一致。
向卡匣设备22发送图像捕捉准备命令信号和图像捕捉条件,以使得卡匣控制器168能够认识到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已处于图像捕捉准备阶段,且还在卡匣ID存储器214中注册图像捕捉条件。
上面已描述了通过接通开关50来激活放射线检测器20。然而,电池166还可以对放射线检测器20供电(偏置电压Vb),以在卡匣控制器168接收到图像捕捉准备命令信号时激活放射线检测器20。备选地,如果放射线源设备16的通信单元136借助无线通信发送来自触摸传感器312的检测信号,则卡匣控制器168可以在通信单元170借助无线通信接收到该检测信号时控制电池166开始向放射线检测器20供电。
网络相机330开始捕捉包括卡匣设备22的导向线46的外框在内的预定成像区域332的相机图像,并经由通信单元136和天线340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捕捉到的相机图像。便携信息终端34的控制处理器222经由通信单元218、天线216、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医疗机构40发送接收到的相机图像,并在存储器224中存储该相机图像(步骤S39)。
如果网络相机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是运动图像,则控制处理器222经由通信单元218、天线216、以及网络36向医疗机构40发送运动图像。如果相机图像是以给定时间间隔捕捉的一系列静止图像,则每当控制处理器222获取一个静止图像时,控制处理器222就经由通信单元218、天线216、以及网络36向医疗机构40发送该静止图像。
因此在步骤S38和S39期间和之后,便携信息终端34借助无线通信向医疗机构40连续地或间歇地发送相机图像。在步骤S41期间和之后,医疗机构40经由天线102和通信单元104连续地或间歇地接收由网络相机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
如果网络相机330在特定时间捕捉相机图像,控制处理器222经由通信单元218、天线216、以及网络36向医疗机构40发送捕捉到的相机图像。
在步骤S40中,在已将成像距离调整为SID以使放射线12的辐照场与导向线46的外框一致之后,操作者32将对象18置于卡匣设备22的辐照表面44之前,并对对象18进行定位,以将对象18的要成像的区域定位在导向线46的外框之内。
网络相机30捕捉成像区域28的相机图像,该成像区域28覆盖对象18的要成像的区域(右手)、放射线源设备16、以及卡匣设备22的辐照表面44。网络相机330捕捉成像区域332的相机图像,该成像区域332覆盖对象18的要成像的区域(右手)和卡匣设备22的辐照表面44。如果对象18的右手受伤且要捕捉作为要成像的区域的右手的放射线图像,则网络相机30和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提供了与要成像的区域伤势如何相关的信息。
便携信息终端34的显示单元64显示由网络相机30、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由于经由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从便携信息终端34向医疗机构40发送网络相机30、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步骤S11、S39),在控制台106的显示单元112上也显示网络相机30、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
图61和63示出了在显示单元64的屏幕430上的窗口432中显示的相机图像(参见图1和12)。图62和64示出了在显示单元112的屏幕400上的窗口402中显示的相机图像(参见图1和13)。
将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04、438分为用于显示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的相应便携终端图像显示区域404a、438a(参见图1、2、4至6、以及12)、以及用于显示由网络相机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的放射线源图像显示区域404b、438b(参见图1、2、3B至6、8、以及12)。
如上所述,从便携信息终端34经由网络36向医疗机构40实时发送由网络相机30、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因此,便携终端图像显示区域404a、438a显示与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同相机图像,反之放射线源图像显示区域404b、438b显示由网络相机330捕捉到的相同相机图像。以比在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434和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中显示的内容的尺寸更大的尺寸来显示这些相机图像。
在图61和62中,将对象18的要成像的区域(右手)定位在导向线46的外框内。在图63和64中,要成像的区域未定位在外框内。
在图17所示的步骤S42中,医生38在观察在便携终端图像显示区域404a和放射线源图像显示区域404b中分别显示的相机图像的同时,判断对象18的要成像的区域是否正确定位。
例如,如果如图61和62所示,相机图像例如指示对象18的要成像的区域(右手)被包括在导向线46的外框内,则医生38判定通过捕捉具有导向线46和当前显示的要成像的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放射线图像,将产生对象18的恰当放射线图像(步骤S42:是)。然后,通过使用麦克风122输入语音信号,或通过操作操作单元114和鼠标336,医生38向现场的操作者32指示对象18正确定位(即,已完成了图像捕捉准备)(步骤S43)。
控制处理器226经由通信单元104、天线102、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由麦克风122检测到的语音信号或由操作单元114和鼠标336产生的信号(步骤S44)。
基于经由天线216和通信单元218接收到的信号(步骤S45),便携信息终端34的控制处理器222显示字符“定位尚可”,由此在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或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中指示已完成了图像捕捉准备,如图65或66所示。备选地,控制处理器222可以通过从扬声器78输出语音,向操作者32通知完成了图像捕捉准备。因此,操作者32可以通过确认在窗口432中显示的内容或通过听到来自扬声器78的语音,掌握到已完成了图像捕捉准备(步骤S46:是)。
如果在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中的医生38的图像上方显示字符“定位尚可”,则操作者32知道医生38已确认完成了图像捕捉准备,感觉到信心。此外,如果在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中的相机图像上方显示字符“定位尚可”,则操作者32可以容易地理解可以捕捉已定位的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
如果相机图像指示了对象18的要成像的区域(右手)未被包括在导向线46的外框内,如图63和64所示,则医生38确定通过捕捉处于导向线46和当前显示的要成像的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放射线图像,不能产生对象18的恰当放射线图像(步骤S42:否)。然后,通过使用麦克风122输入语音信号,或通过操作操作单元114和鼠标336,医生38向现场的操作者32指示对象18未被正确定位(即,将要成像的区域移动到导向线46的外框内)(步骤S47)。
控制处理器226经由通信单元104、天线102、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由麦克风122检测到的语音信号或由操作单元114和鼠标336产生的信号(步骤S44)。
基于经由天线216和通信单元218接收到的信号(步骤S45),便携信息终端34的控制处理器222显示字符“将患者的右手移动到中心”,由此在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或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中指示定位不合格,如图67或68所示。备选地,控制处理器222可以通过从扬声器78输出语音,向操作者32通知定位不合格。因此,操作者32可以通过确认在窗口432中显示的内容或通过听到来自扬声器78的语音,掌握到必须再次定位要成像的区域(步骤S46:否)。
如果在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中的医生38的图像上方显示字符“将患者的右手移动到中心”,则操作者32可以立刻理解作为来自医生38的命令的字符。此外,如果在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中的相机图像上方显示字符“将患者的右手移动到中心”,则操作者32可以容易地理解不能捕捉已定位的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
可以使用图69或70所示的显示内容,而不是图65至68所示的显示内容,向操作者32指示定位尚可还是不合格的事实。在图69和70中,在窗口432的右侧区域中以较大尺寸来显示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反之在窗口432的左侧区域中以较小尺寸来显示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和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此外,在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中显示的医生38的图像上方显示字符“定位尚可”或“将患者的右手移动到中心”。更具体地,在用于捕捉放射线图像的准备阶段期间,需要准确地定位对象18。因此,以较大尺寸来显示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且以放大尺度来显示上述字符,以向操作者32指示并强调医生的判定。
在图61、62、65、66、69和71中,在便携终端图像显示区域404a、438a和放射线源图像显示区域404b、438b中显示的相机图像包括作为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的右手以及对象18的右臂的至少一部分。至少在图像捕捉准备阶段中,要求医生38在理解要成像的整个区域时对操作者32进行指示,而要求操作者32在理解要成像的整个区域时执行给定过程。由于显示包括右手和至少一部分右臂在内的相机图像,可以高效地执行图像捕捉准备。
在对对象18进行定位的情况下,可以在窗口402中至少显示现场的相机图像,即由网络相机30、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因此,如图32所示,可以仅显示现场的相机图像,而同时隐藏图像捕捉菜单和由网络相机116捕捉到的相机图像。
如果字符“定位尚可”或“将患者的右手移动到中心”是固定短语,则如图71所示,可以显示用于判定定位尚可还是不合格的选择按钮564、566,而不是来自医生38的语音指令。这样,当医生38简单地操作鼠标336以点击选择按钮564或选择按钮566时,医疗机构40根据点击的选择按钮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指令。因此,减轻了加诸于医生38的工作负担。显示单元64的屏幕430上的窗口432可以显示图65至70所示的任意内容。
当在步骤S42中,医生38判断或评估要成像的区域的定位时,窗口402可以显示图72或73所示的显示内容。
在图72中,以较大尺寸来显示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且在窗口402的下端显示切换按钮568,该切换按钮568用于使得能够显示网络相机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如果医生38操作鼠标336来点击切换按钮568,则如图73所示,以较大尺寸显示由网络相机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以及在窗口402的下端显示切换按钮570,该切换按钮570用于使得能够显示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因此,如图72或图73所示,由于以放大尺度来显示现场的相机图像,医生38可以容易地判断对象18是否已正确定位。
如图74所示,在步骤S44之后,可以在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下方的窗口402中显示表示曝光开关的图标572。如上所述,控制台106包括曝光开关120。然而,如果在特定环境下不能使用曝光开关120,则医生38可以使用图标572以给出施加放射线12的指令。
在图18所示的步骤S48中,假如已完成了图像捕捉准备(图17中的步骤S42:是;步骤S43、S44),医生38接通图1和13所示的曝光开关120或点击图74所示的表示曝光开关的图标572。则控制处理器226的控制信号产生器346产生用于开始从放射线源14发射放射线12的曝光控制信号,并经由通信单元104、天线102以及网络36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所产生的曝光控制信号(步骤S49)。
如果控制处理器222(参见图12)经由天线216和通信单元218接收到曝光控制信号(步骤S50),控制处理器222产生同步控制信号,该信号用于通过将开始从放射线源14发射放射线12与放射线检测器20将放射线12检测并转换为放射线图像加以同步,来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经由通信单元218和天线216向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发送所产生的同步控制信号。
当放射线源控制器138(参见图8和12)通过天线340和通信单元136接收到同步控制信号时,放射线源控制器138停止从电池134向辐照场灯56供电,由此使辐照场灯56不带电并停止发射辐照光54,且在步骤S51中,放射线源控制器138根据在放射线源控制器138中注册的图像捕捉条件来控制放射线源14,以按照预定剂量向对象18施加放射线12。
在放射线源14中,放射线源控制器138控制旋转机构148,以旋转旋转杆150和旋转阳极152。电源142基于从电池134提供的电功率向场发射型电子源158施加负电压,且电源140基于从电池134提供的电功率在旋转阳极152和阴极156之间施加电压。场发射型电子源158发射电子,电子由在旋转阳极152和阴极156之间施加的电压来加速,并轰击目标层154。被电子轰击的目标层154的表面从焦点160发射放射线12,其强度取决于所施加的电子。
放射线12穿过镜子144,且其辐照区域由准直仪146所约束,其后从放射线源设备16输出放射线12,并将放射线12施加到对象18。放射线12被施加到并穿过对象18取决于图像捕捉条件的给定曝光时间(辐照时间),并到达卡匣设备22中的放射线检测器20。
在步骤S52中,由于放射线检测器20(参见图4至6、以及图9至12)是间接转换类型的,放射线检测器20的闪烁器发射的可见光的强度取决于放射线12的强度。光电转换层186的像素180将可见光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存储为电荷。根据从卡匣控制器168的地址信号产生器212向线扫描驱动器190和复用器192提供的地址信号,从像素180中读取由像素180存储的表示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的电荷。
更具体地,响应于从地址信号产生器212提供的地址信号,线扫描驱动器190的地址解码器194输出用于选择开关SW1之一的选择信号,该开关SW1向连接到与所选开关SW1相对应的栅极线182的TFT188的栅极提供控制信号Von。响应于从地址信号产生器212提供的地址信号,复用器192的地址解码器200输出用于相继接通开关SW2的选择信号,以在信号线184之间切换,由此通过信号线184读取在与所选栅极线182相连的像素180中存储的电荷。
从与所选栅极线182相连的像素180中读取的电荷由相应放大器196放大,由采样和保持电路198采样,以及提供给复用器192。基于提供的电荷,复用器192产生放射线图像信号并向A/D转换器202提供,A/D转换器202将放射线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卡匣控制器168的图像存储器210中存储表示放射线图像信息的数字信号(步骤S53)。
类似地,线扫描驱动器190的地址解码器194根据从地址信号产生器212提供的地址信号相继接通开关SW1,以在栅极线182之间切换。通过信号线184读取在与相继选择的栅极线182相连的像素180中存储的电荷,并由复用器192和A/D转换器202将其处理为数字信号,于是在卡匣控制器168的图像存储器210中存储该数字信号(步骤S53)。
将由图像存储器210中存储的数字信号表示的放射线图像信息与在卡匣ID存储器214中存储的卡匣ID信息经由通信单元170借助无线通信一起发送到便携信息终端34。便携信息终端34的控制处理器222在存储器224中存储经由天线216和通信单元218接收到的放射线图像信息和卡匣ID信息,并经由通信单元218、天线216、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来发送放射线图像和卡匣ID信息(步骤S54)。控制处理器222还在显示单元64的屏幕430上显示存储器224中存储的放射线图像(步骤S55)。
控制处理器226在存储器228中存储经由天线102和通信单元104接收到的放射线图像信息和卡匣ID信息(步骤S56),并在显示单元112的屏幕400上显示在存储器228中存储的放射线图像(步骤S57)。
图75和76示出了在步骤S55中显示单元64的屏幕430的显示内容,且图77示出了在步骤S57中显示单元112的屏幕400的显示内容。
在图75中,将屏幕430上的窗口432的左上区域分配给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将左下区域分配给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以及将右侧区域分配给显示放射线图像的放射线图像显示区域580。在窗口432的下端,显示了用于显示由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的切换按钮574以及用于显示由网络相机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的切换按钮576。
如图1、61、62、72和73所示,由于在将右手横向跨过卡匣设备22的辐照表面44放置的同时捕捉对象18的右手的放射线图像,一般在放射线图像显示区域580中显示取向为与相机图像相同方向的放射线图像。然而,为了让操作者32容易地识别放射线图像,控制处理器222在放射线图像显示区域580中以旋转90度的取向来显示捕捉到的放射线图像(参见图75)。
在图75中,由于以大尺寸来显示放射线图像,操作者32可以容易地确认是否已获取了放射线图像。如果操作者32操作操作单元60来选择切换按钮574、576之一,则以大尺寸显示取决于所选切换按钮的相机图像来取代放射线图像。
在图76中,将屏幕430上的窗口432的左上区域分配给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将左下区域分配给放射线图像显示区域580,以及将右侧区域分配给并排布置的便携终端图像显示区域438a和放射线源图像显示区域438b。在窗口432的下端,提供用于显示医生38的相机图像的切换按钮578。
即使在已捕捉了放射线图像之后,如稍后所述的,依然存在医生38给出再次捕捉放射线图像的指令的可能性。如图76所示的以大尺寸显示的便携终端图像显示区域438a和放射线源图像显示区域438b允许操作者32在必须再次捕捉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快速处理来自医生38的这种指令。
在图77中,将屏幕400上的窗口402的左上区域分配给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以及将右侧区域分配给显示放射线图像的放射线图像显示区域582。在窗口402的下端,显示了用于显示由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的切换按钮570以及用于显示由网络相机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的切换按钮568。除了图标450、464和466之外,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还包括用于判断在放射线图像显示区域582中显示的放射线图像是否是恰当图像(即,在放射线图像显示区域582中显示的放射线图像是否适合解释并对对象18进行诊断)的选择按钮584、586。
即使在该情况下,控制处理器226在放射线图像显示区域582中以旋转90度的取向来显示捕捉到的放射线图像,以允许医生38容易地确认放射线图像。
在图75和77中,跨过整个放射线图像显示区域580、582,以大尺寸显示作为要成像区域的右手的放射线图像。这是因为由于在步骤S58(稍后描述)中仅必须准确地判断右手的放射线图像是否是适合解释以进行对对象18的诊断的图像(参见图19),因此不需要显示除了要成像区域之外的其他身体部分(例如,右臂)。
因此,相比于在便携终端图像显示区域404a、438a以及放射线源图像显示区域404b、438b中显示的包括右手和一部分右臂在内的相机图像(参见图61、62、65、66、69和71),放射线图像显示区域580、582以放大尺度在其中完全显示右手的放射线图像。更具体地,以比在便携终端图像显示区域404a、438a和放射线源图像显示区域404b、438b中显示的右手的光学图像更大(更宽)的尺寸在放射线图像显示区域580中显示右手的放射线图像。
在图19所示的步骤S58中,如果医生38确定该放射线图像是恰当的图像(步骤S58:是),则医生38操作鼠标336以点击选择按钮584,由此指示图像捕捉过程尚可(步骤S59)。
在步骤S60中,控制处理器226的关联处理器348(参见图13)将以下各项彼此关联并在存储器228中存储这些项:(1)用于捕捉当前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捕捉菜单;(2)在图16所示步骤S31、S32中使用的真正对象18的面部的相机图像;(3)在图17所示的步骤S42、S43中使用的对象18的要成像的区域(其定位尚可)的相机图像;(4)放射线图像;(5)卡匣ID信息;以及(6)由负责捕捉当前放射线图像的医生38的网络相机116捕捉到的相机图像。关联的相机图像可以是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
由于这些信息项都存储在存储器228中,关联处理器348从存储器228中读取要关联的信息(图像捕捉菜单、各种图像、以及卡匣ID信息),将这些项彼此关联,并将这些项存储在存储器228中。关联处理器348可以容易地执行关联过程。
由于以这种方式将各种信息项彼此关联,清楚地指示了项之间的关联,从而使得医生38能够高效地解释放射线图像并对对象18进行诊断。更具体地,为了让医生38解释放射线图像并对对象18进行诊断,医生38可以操作控制台106的操作单元114以输入卡匣ID信息或对象18的ID信息。控制处理器226搜索存储器228,以确定与输入的ID信息相一致的ID信息是否存储在存储器228中。如果控制处理器226找到与输入的ID信息相一致的ID信息,则控制处理器226在显示单元112上显示与ID信息相关联的各种信息项。不仅可以借助控制台106,还可以在RIS中执行上述解释和诊断过程。
由于对象18的面部的相机图像是在实际认证过程(生物认证过程、瞳孔认证过程)中使用的图像,避免了基于因弄错对象18而产生的错误信息将信息项彼此关联。此外,由于对象18的要成像的区域的相机图像与放射线图像彼此关联,可以将要成像的区域的情况(例如,右手伤势如何)与放射线图像彼此比较。
在完成了信息项之间的关联之后,控制处理器226将窗口402中的显示内容变为图78所示的内容,由此要求医生38确定是否应当对对象18连续成像(步骤S61)。此时,取代选择按钮584、586,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包括用于选择是否应当对对象18连续成像的选择按钮588、590。如果不应当对对象18连续成像,医生38操作鼠标336以点击选择按钮590,以不连续对对象18成像(步骤S61:否)。
然后,控制处理器226将窗口402所示的显示内容切换到图79所示的内容,由此要求医生38确定是否应当在不同条件(不同命令信息、不同过程、或不同图像捕捉条件)下对对象18成像,或是否应当对另一对象18成像(步骤S62)。此时,取代选择按钮588、590,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包括用于选择是否要在不同条件下对对象18成像或是否要对另一对象18成像的选择按钮592、594。如果不应当执行与当前图像捕捉过程不同的图像捕捉过程,医生38操作鼠标336以点击选择按钮594,由此指示不应当执行不同的图像捕捉过程(步骤S62:否)。
在完成了上述步骤S58到S62之后,控制处理器226经由通信单元104、天线102、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指示当前图像捕捉过程尚可且已完成了当前图像捕捉过程中对放射线图像的捕捉的指令内容。
如果便携信息终端34的控制处理器222经由天线216和通信单元218接收到指令内容(步骤S64),控制处理器222相继判断:指令内容是否指示了当前图像捕捉过程尚可(图20所示步骤S65),指令内容是否指示连续图像捕捉过程(步骤S66),以及指令内容指示在不同图像捕捉条件下的图像捕捉过程还是用于捕捉不同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捕捉过程(步骤S67)。
如果指令内容指示了当前图像捕捉过程尚可(步骤S65:是),则指令内容不指示连续图像捕捉过程(步骤S66:否),且指令内容不指示在不同图像捕捉条件下的图像捕捉过程或用于捕捉另一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捕捉过程(步骤S67:否),则控制处理器222确定当前图像捕捉过程尚可,且已完成了当前图像捕捉过程中对放射线图像的捕捉(步骤S68)。然后,控制处理器222将显示单元64的屏幕430所示的显示内容切换到图80所示的显示内容。
此时,取代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38(便携终端图像显示区域438a和放射线源图像显示区域438b),以较大尺寸显示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此外,在医生38的相机图像的上方显示字符“图像捕捉尚可”。此时操作者32能够容易地掌握到已完成了对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的捕捉。
在步骤S69中,操作者32操作操作单元60或按压电源开关76,以关闭便携信息终端34,于是电池220停止向便携信息终端34的各个部分供电,且切断在便携信息终端34和医疗机构40之间的无线通信。
如果操作者32变为与把手310分开,触摸传感器312停止输出检测信号。因此,放射线源控制器138停止从电池134向放射线源设备16中的各个部分供电。
此时,切断在放射线源设备16和便携信息终端34之间的无线通信,且网络相机330停止捕捉相机图像。
操作者32按压开关50以关闭卡匣设备22,于是电池166停止从电池166向卡匣设备22的各个部分供电,且切断在卡匣设备22和便携信息终端34之间的无线通信。
在步骤S70中,操作者32绕着便携信息终端34的铰链70和轴68将盖子66转向主体62,由此使齿72进入凹入74,并折叠便携信息终端34。
然后,操作者32将放射线源设备16、卡匣设备22、以及便携信息终端34放入手提箱98中。操作者32将手提箱98携带回操作者32所属的医疗机构40(步骤S71)。
如果捕捉对象18的要成像的区域的放射线图像,但是对象18未置于导向线46的外框内,且在显示单元64、112的屏幕400、430上显示所捕捉的放射线图像,如图81和82所示,则医生38确定不可能获取恰当的放射线图像。在该情况下,医生38意识到需要再次捕捉放射线图像(图19中的步骤S58:否),并操作鼠标336点击选择按钮586,由此指示图像捕捉过程不合格(步骤S72)。
控制处理器226经由通信单元104、天线102、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指示需要重新捕捉放射线图像的指令内容(步骤S63)。当便携信息终端34的控制处理器222经由天线216和通信单元218接收到该指令内容时(步骤S64),控制处理器222确定指令内容是否指示需要再次捕捉放射线图像(步骤S65)。由于在该情况下,指令内容指示需要再次捕捉放射线图像(图像捕捉过程不合格)(步骤S65:否),控制处理器222将显示单元64的屏幕430上示出的显示内容变为图83所示的显示内容。
在图83中,等待位置图像显示区域436显示医生38的相机图像,且还显示字符“图像捕捉过程不合格,需要重新成像”,由此在医生38的相机图像上方指示需要重新捕捉放射线图像。因此,操作者32可靠地确认需要再次捕捉放射线图像。操作者32对对象18进行重新定位,并再次执行用于捕捉放射线图像的准备,如之前在图17所示步骤S40中指示的。
如图84和85所示,屏幕400、430可以用较大尺寸来显示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04、438(便携终端图像显示区域404a、438a以及放射线源图像显示区域404b、438b),而在放射线图像显示区域580、582中以较小尺寸来显示不正确地捕捉的放射线图像。
上面已经描述了:如果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未定位在导向线46的外框内且捕捉了错误的放射线图像,医生38指示操作者32再次捕捉放射线图像。然而,本实施例不限于该描述。取而代之地,本实施例还适用于以下情况:尽管在定位对象18时要成像的区域定位在导向线46的外框内,但是在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期间由于对象18的身体运动而导致要成像的区域移动到导向线46的外框之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以大尺寸在窗口402中显示放射线图像,如图82所示,医生38可以容易地掌握:放射线图像的捕捉失败,且可以快速地指示操作者32重新捕捉放射线图像。
在图19和图78所示的步骤S61中,如果医生38操作鼠标336以点击选择按钮588,由此指示要对对象18连续成像(步骤S61:是),医疗机构40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指示连续图像捕捉过程的指令内容(步骤S63、S64)。基于指示连续图像捕捉过程的指令内容(步骤S66:是),控制处理器222进行用于后续图像捕捉过程的准备,如之前在图17所示步骤S40或图18所示步骤S50所述。医疗机构40也进行用于后续图像捕捉过程的准备,如之前在步骤S42或步骤S48所述。
在图19和图79所示的步骤S62中,如果医生38操作鼠标336以点击选择按钮592,由此指示要在不同条件下对对象18成像或应当对不同对象18成像(步骤S62:是),医疗机构40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指示要求新的图像捕捉过程的指令内容(步骤S63、S64)。基于指示新的图像捕捉过程的指令内容(图20中步骤S67:是),控制处理器222进行用于后续图像捕捉过程的准备,如之前在图16所示步骤S23所述。医疗机构40也进行用于后续图像捕捉过程的准备,如之前在图14所示步骤S8或图15所示步骤S18所述。
第一实施例不限于上述描述,而是可以显示图86至92所示的屏幕。
图86和87示出了以下情况:类似于图32的情况,在窗口402、432中以较大尺寸仅显示放射线图像。由于以较大尺寸显示放射线图像,医生38可以容易地判断放射线图像是否恰当,且操作者32可以容易地掌握已经获得了什么类型的放射线图像。
窗口402、432在其下端显示多个切换按钮422、440、442、568、570、574、576。如果选择(点击)任意一个切换按钮,取代放射线图像,以较大尺寸来显示取决于所选切换按钮的信息(图像)。因此,医生38或操作者32可以容易地确认以大尺寸显示的信息,而不显示不需要的信息。
图88和89示出了窗口402、432的右侧区域,其中显示了4个图像,即放射线图像、在捕捉放射线图像之前由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对象18的面部的相机图像(便携终端图像显示区域404c、438c)、在捕捉放射线图像之前由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在便携终端图像显示区域404a、438a中显示的放射线源设备16、要成像的区域、以及卡匣设备22的图像)、以及在捕捉放射线图像之前由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在放射线源图像显示区域404b、438b中显示的要成像的区域、以及卡匣设备22的图像)。
如上所述,关联处理器348将以下各项彼此关联并将这些项存储在存储器228中:(1)图像捕捉菜单;(2)对象18的面部的相机图像;(3)要成像的区域的相机图像;(4)放射线图像;(5)卡匣ID信息;以及(8)医生38的相机图像。在图88和89中,将除了卡匣ID信息之外的这些信息项(图像)一起显示。
如果在关联信息项(图19所示步骤S60)之前在步骤S59中显示图88所示的图像,则前进,医生38可以掌握要关联的信息项,且可以在掌握要成像的区域的情况时快速地识别对象18。如果在图20所示的步骤S68中显示图89所示的图像,医生38可以容易地理解已彼此关联的信息的类型。如果在医生38解释放射线图像并对对象18进行诊断时将这些信息项一起显示,则医生38可以高效地解释放射线图像并对对象18进行诊断。
图90和91示出了对象18的瞳孔的特写图像,其由网络相机30在图19所示的步骤S28中捕捉,且在窗口402、432中以较大尺寸显示的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04、438中以放大尺度来显示。对象18的瞳孔的特写图像允许认证处理器344更准确地执行步骤S31中的瞳孔认证过程。因此,可靠地避免了基于因弄错对象18而产生的错误信息将信息项彼此关联。
图92不仅示出了根据命令信息的过程,还示出了在存储器228中注册的所有过程的列表,这些过程在过程显示区域410中显示为图标630至638。图标630至638包括:示出了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的图片、以及指示要成像的区域的字符。图标630指示要成像的区域是手部。图标632指示要成像的区域是腿部。图标634指示要成像的区域是肺部。图标636指示要成像的区域是肋骨组部。图标638指示要成像的区域是胃部。如果医生38操作鼠标336以点击例如图标630,则显示内容变为图24所示的显示内容,其指示了与捕捉手部的放射线图像相关的过程的详细列表。
上面已描述了第一实施例。
接下来,下面将描述第二实施例。
接着图15所示的步骤S16,在图21所示的步骤81中,例如操作者32(参见图1、2、和3B至7)发现了由于在灾害现场受伤而需要捕捉放射线图像的对象18。然后操作者32将对象18的受伤区域视为要成像的区域,并将网络相机30定向至受伤区域(要成像的区域),之后操作者32捕捉对象18的包括受伤区域在内的相机图像(步骤S82)。在步骤S83中,控制处理器222(参见图12)经由通信单元218、天线216、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医疗机构40发送在步骤S82中捕捉到的相机图像。
当控制处理器226(参见图13)经由天线102和通信单元104接收到相机图像时(步骤S84),控制处理器226从显示显示单元112的屏幕400所示的内容切换到图93所示的内容。
在图93中,将窗口402的左侧区域分配给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04,以及将右侧区域分配给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显示命令信息编辑区域600,以使得能够对命令信息进行改变(设置、编辑)。
命令信息编辑区域600包括:用于输入在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的ID的文本框602、用于输入对象18的姓名的文本框604、用于输入对象18的性别的文本框606、用于输入对象18的年龄的文本框608、用于输入针对对象18的成像方法的文本框610、用于输入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的文本框612、以及用于指示输入内容尚可还是不合格的选择按钮614、616。
在步骤S85中,医生38在观察在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04中显示的对象18的相机图像时,操作操作单元114和鼠标336,以在文本框602至612中输入所需内容。如果输入的内容可接受,则医生38操作鼠标336以点击选择按钮614,于是设立命令信息(步骤S86),并在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604中显示取决于命令信息的过程列表(图15所示步骤S18,图23和24)。
如果医生38希望改正输入的内容,医生38点击选择按钮616,以删除在文本框602至612中输入的内容。由于便携信息终端34具有麦克风80和扬声器78,而控制台106具有麦克风122和扬声器118,医生38可以向操作者32要求与文本框602至612中输入的内容相关的附加信息(例如,对象18的姓名),且操作者32可以恰当地答复医生38。
在灾害现场,可能出现大量的伤员,且操作者32可能需要快速处理这些伤员。因此,医生38可能无法从操作者32获得充足的答案,且可能难以填写文本框602至612中的所有文本框。在这种情况下,医生38可以照原样留下这些未填写的文本框,且可以仅在能够填写的文本框中输入信息。
根据第二实施例,医生38需要在观察现场的相机图像的同时改变图像捕捉菜单。因此,窗口402中的现场图像显示区域404和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06优选地具有相同大小。
上面已描述了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下面将描述第三实施例。
在第三实施例中,设立命令信息(图21中步骤S86),且基于这种命令信息来设立图像捕捉菜单(图15中步骤S18至S21)。从医疗机构40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所设立的图像捕捉菜单(图16中步骤S22、S23)。在图22所示步骤S91中,在操作者32已确认了图像捕捉菜单(步骤S24)之后,操作者32判断已确认的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是否是与对象18的受伤区域(要成像区域)相对应的恰当内容。
更具体地,如图94所示,在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的下部显示用于确定所设立的内容是否尚可的选择按钮620、622。操作者32判断受伤的对象18和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是否彼此匹配。如果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尚可,则操作者32操作操作单元60以点击选择按钮620(步骤S91:是)。
控制处理器222(参见图12)执行步骤S25,以经由通信单元218、天线216、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医疗机构40发送指示所设立的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尚可的确认通知,并将窗口432中的显示内容从图94所示内容变为图95所示内容,于是在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中显示字符“已向医院发送了尚可通知”。
在控制台106的控制处理器226(参见图1)经由天线102和通信单元104接收到确认通知时,控制处理器226将显示单元112的屏幕400的显示内容变为图96所示的显示内容。此时,医生38可以掌握到:操作者32已确认了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且所设立的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尚可。
如果受伤对象18和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彼此不匹配(步骤S91:否),操作者32操作操作单元60以点击选择按钮622(步骤S92)。控制处理器222经由通信单元218、天线216、以及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向医疗机构40发送指示所设立的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与对象18不匹配的确认通知(不合格通知),并将窗口432中的显示内容从图94所示的内容变为图97所示的内容,由此在图像捕捉菜单显示区域434中显示字符“已向医院发送了不合格通知”(步骤S93)。
在控制台106的控制处理器226经由天线102和通信单元104接收到不合格通知时(步骤S94),控制处理器226将显示单元112的屏幕400的显示内容变为图98所示的显示内容。这样,医生38可以掌握到:操作者32已确认了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且需要再次设立图像捕捉菜单。除了在显示单元112上显示不合格通知之外,控制台106还可以从扬声器118输出声音,以提供需要再次设立图像捕捉菜单的警告(步骤S95)。
上面已关于第三实施例描述了图像捕捉菜单的全部内容在现场是否恰当。然而,在现场可以仅判断一个单独项,如命令信息、过程、或图像捕捉条件,且可以向医疗机构发送这种判断结果。例如,如果在现场判断过程是否恰当,控制台106的显示单元112可以在显示单元112的屏幕400上显示字符“过程尚可”或“过程不合格”。
[本示例实施例的优点]
根据上述本示例实施例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放射线图像捕捉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方法提供了以下优点。
在使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放射线图像捕捉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方法的情况下,在捕捉放射线图像之前,便携信息终端34的通信单元218向医疗机构40的通信单元104发送现场的相机图像(由网络相机30、330捕捉的光学图像),且通信单元104发送图像捕捉菜单和医疗机构40的相机图像(由网络相机116捕捉到的光学图像)。因此,控制台106的显示单元112可以显示图像捕捉菜单和现场的相机图像中的至少一项,而便携信息终端34的显示单元64可以显示图像捕捉菜单、现场的相机图像、以及医疗机构40的相机图像中的至少一项。
因此,在诸如医疗机构40等的等待位置中等待的医生38可以在观察在显示单元112上显示的现场的相机图像的同时,向在现场的操作员32给出恰当的指令(例如,对对象18进行定位的指令)。如果在显示单元112上显示图像捕捉菜单,医生38可以在观察现场的相机图像的同时,确认(监视)操作者32是否正在根据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来工作。
通过查看在显示单元64上显示的图像捕捉菜单,操作者32可以掌握对象18的要捕捉的放射线图像的类型,且可以根据图像捕捉菜单来执行恰当的操作(例如,对对象18的定位)。如果在显示单元64上显示现场的相机图像,则操作者32可以容易地确认现场的情况。如果显示医疗机构40的相机图像,操作者32可以认识到医疗机构40已掌握了现场的情况,且可以在现场自信的工作。
在捕捉了放射线图像之后,通信单元218向通信单元104发送现场的相机图像和放射线图像。此时,控制台106的显示单元112可以显示图像捕捉菜单、现场的相机图像、以及放射线图像中的至少一项。便携信息终端34的显示单元64可以显示图像捕捉菜单、现场的相机图像、医疗机构40的相机图像、以及放射线图像中的至少一项。
这样,医生38可以在观察显示单元112上显示的放射线图像的同时,根据图像捕捉菜单来判断恰当的放射线图像(适合解释并对对象18进行诊断的图像)。操作者32可以通过观察在显示单元64上显示的放射线图像,判断是否已合适地捕捉到放射线图像。
因此根据本示例实施例,假定医生38在医生38不能直接看到对象18的等待位置(医疗机构40)中等待,医生38可以在观察显示单元112上的显示内容的同时,实时指示在现场的操作者32如何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因此,可以在不要求医生38直接前往现场的情况下,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
因为在通信单元104、218之间发送和接收表示图像捕捉菜单、现场的相机图像、医疗机构40的相机图像、和放射线图像的信号,因此取决于如何捕捉放射线图像(在捕捉放射线图像之前和之后),显示单元122能够在屏幕400上尽可能大尺寸地显示医生38当前想要看到的信息。此外,取决于如何捕捉放射线图像,显示单元64可以在屏幕430上尽可能大尺寸地显示操作者32当前想要看到的信息。从而,医生38可以恰当地指示操作者32,且操作者32可以根据在显示单元64上显示的内容(来自医生38的指令等)在现场高效地工作。
由于根据如何捕捉放射线图像,在屏幕400上以大尺寸显示医生38想要看到的信息,且在屏幕430上以大尺寸显示操作者32想要看到的信息,因此屏幕400、430可以在其上显示相同的显示内容或不同的显示内容。
例如,在对对象18进行定位的情况下,屏幕400、430优选地显示相同显示内容,因为必须在判断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是否被定位在导向线46的外框内时,调整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的位置。此时,如果显示既包括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右手)也包括要成像区域附近的区域(右臂)在内的相机图像,医生38可以在掌握要成像的整体区域的同时,恰当地向操作者32进行指示,此外,操作者32可以在掌握要成像的整体区域的同时,执行给定操作。因此,可以高效地执行图像捕捉准备。
在设立图像捕捉菜单的情况下,或在捕捉放射线图像之后,屏幕400、430可以相应地显示不同的内容。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在现场,网络相机330与放射线源设备16是一体的,反之网络相机30与便携信息终端34是一体的。因此,减少了使用的部分的数目,由此允许在现场容易地组装并调节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
此外,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网络相机330捕捉卡匣设备22和对象18中至少一个的图像,反之网络相机30捕捉卡匣设备22、放射线源设备16、以及对象18中至少一个的图像。此外,网络相机116捕捉医生38的图像。
由于在显示单元64上显示网络相机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与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操作者32可以简单地通过在不直接查看对象18、卡匣设备22、以及放射线源设备16的情况下确认显示单元64的显示内容,来掌握对象18、卡匣22、以及放射线源设备16的情况。由于在显示单元64上显示网络相机116捕捉到的相机图像,操作者32可以认识到医生38正在观察该现场,且因此可以在该现场自信的工作。此外,由于在显示单元112上显示网络相机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与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医生38可以充分的掌握在现场的情况,包括对象18、卡匣设备22、以及放射线源设备16,并可以在不直接前往现场的情况下向操作者32提供恰当的指令。
直到捕捉到放射线图像为止,显示单元64、112以比其他图像更大的尺寸来显示由网络相机30、330捕捉的相机图像或图像捕捉菜单。因此,在捕捉放射线图像之前,可以高效地对对象18进行定位,且可以高效地设立图像捕捉菜单。
如上所述,取决于如何捕捉放射线图像,显示单元112在屏幕400上尽可能大尺寸地显示医生38想要看到的信息,且显示单元64可以在屏幕430上尽可能大尺寸地显示操作者32想要看到的信息。更具体地,以下述方式来显示信息。
在基于控制台106上的命令信息来设立过程和图像捕捉条件的情况下,显示单元112以比其他图像更大的尺寸显示图像捕捉菜单。因此,可以更容易地设立图像捕捉条件。在经由通信单元218接收到的图像捕捉菜单中,显示单元64以比命令信息和图像捕捉条件更大的尺寸来显示过程,由此向操作者32确实地指示用于在当前周期中捕捉放射线图像的过程。
在已捕捉了放射线图像之后,优选地,至少显示单元112以比其他图像更大的尺寸来显示放射线图像。因此有可能容易地判定是否已根据图像捕捉菜单获得了恰当的放射线图像。如果以比要成像的区域(右手)及其相邻的区域(右臂的一部分)的相机图像更大(更宽)的尺寸来显示要成像的区域的放射线图像,则有可能准确的判断放射线图像是否适合使得能够解释图像并对对象18进行诊断。
如果需要再次捕捉放射线图像,显示单元64、112可以用比其他图像更大的尺寸来显示由网络相机30、330所捕捉到的相机图像或图像捕捉菜单。因此,可以缩短进行用于重新捕捉图像的准备所需的时间。
如果不需要再次捕捉放射线图像,或如果仅捕捉一个放射线图像是足够的,则显示单元64、112不需要必须显示图像捕捉菜单,而是可以在捕捉了放射线图像之后用更大的尺寸来显示其他图像。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由于认证处理器344判断由网络相机30、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与命令信息指示的对象18是否彼此一致,避免了因弄错对象18而将信息项彼此错误地关联,且避免了错误地捕捉放射线图像。
更具体地,网络相机30、330捕捉对象18的面部的相机图像,且认证处理器344基于由网络相机30、330捕捉到的面部的相机图像,确定在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与命令信息指示的对象18是否彼此一致。由于使用面部图像来执行认证过程,有可能可靠地判断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是否是真正的对象。
更优选地,面部的相机图像包括对象18的瞳孔。认证处理器344基于由网络相机30、330捕捉到的包括瞳孔在内的相机图像,确定具有在相机图像中包括的瞳孔的对象18与命令信息指示的对象18是否彼此一致。根据瞳孔认证过程,有可能针对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和命令信息指示的对象18执行认证过程,由此可靠地避免因弄错对象18而将信息项彼此错误地关联,且还避免了错误地捕捉放射线图像。
显示单元64、112可以显示由网络相机30、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和图像捕捉菜单中的至少一项。这使得更容易判断由网络相机30、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与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彼此是否对应。
此外,在已捕捉了放射线图像之后,显示单元64、112可以至少显示放射线图像和图像捕捉菜单。从而,有可能高效地判断是否已根据图像捕捉菜单获得了恰当的放射线图像。
在使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放射线图像捕捉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方法的情况下,如第二实施例所示,在捕捉放射线图像之前,在现场的通信单元218向医疗机构40(等待位置)的通信单元104发送现场的相机图像,且控制台106根据相机图像中当前包括的对象18的情况来设立(改变)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于是从通信单元104向通信单元218发送所设立的图像捕捉菜单。因此,便携信息终端34基于所设立的图像捕捉菜单来控制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以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
因此,根据本示例实施例,在捕捉放射线图像之前,根据对象18来设立(改变)图像捕捉菜单,且基于所设立的图像捕捉菜单来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因此,可以获取恰当的放射线图像。
在捕捉放射线图像之前,便携信息终端34确定网络相机30、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与图像捕捉菜单所指示的对象18是否彼此一致。然后控制处理器222经由通信单元218向通信单元104发送判断结果。此时,医生38能够掌握到:所设立的图像捕捉菜单是否是取决于现场的对象18的恰当图像捕捉菜单。
如果便携信息终端34确定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和图像捕捉菜单所指示的对象18彼此一致,则显示单元112在屏幕400上显示判断结果,由此医生38可以容易地掌握判断结果。
在已指示了指示对象18彼此一致的判断结果之后,医生38按压曝光开关120(或点击图标572),于是控制信号产生器346从通信单元104向通信单元218发送曝光控制信号。基于取决于接收到的判断结果和图像捕捉菜单的同步控制信号,便携信息终端34控制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以捕捉放射线图像。因此,可以可靠地捕捉放射线图像。
如果判断结果指示在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和图像捕捉菜单指示的对象18彼此不一致,则如第三实施例所示,控制处理器226可以在显示单元112的屏幕400上显示判断结果,并从扬声器118输出声音警告。从而,例如有可能向医生38指示图像捕捉菜单与现场的对象18不对应,由此允许医生38立刻执行过程,以根据对象18来改变图像捕捉菜单。
在该情况下,控制台106根据在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的情况改变以下至少一项:图像捕捉菜单中的命令信息、过程、以及图像捕捉条件。这样,可以根据对象18来设立恰当的图像捕捉菜单。
如果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与命令信息指示的对象18不同,或如果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与命令信息指示的对象18一致,但是需要对对象18的不同区域进行成像,则可以修改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以改变命令信息、过程、及其图像捕捉条件的序列。如果对象18不同或要成像的区域不同,则由于命令信息本身需要改变,则修改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以改变命令信息、过程、及其图像捕捉条件的序列,由此设立更准确的图像捕捉菜单。
如果在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与命令信息指示的对象18一致,但是涉及不同的过程,则可以改变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以修改过程和图像捕捉条件的序列。在该情况下,可以设立更准确的图像捕捉菜单。
通信单元218可以向通信单元104至少发送现场的相机图像和放射线图像。显示单元64、112可以显示以下至少一项:相机图像、放射线图像、以及图像捕捉菜单。医生38可以在确认显示单元112上的显示内容的同时根据对象18来设立准确的图像捕捉菜单,反之操作者32可以确认在显示单元64上的显示内容,并可以容易地确定图像捕捉菜单是否取决于对象18。
如果改变图像捕捉菜单,在显示单元112上一起显示现场的相机图像和图像捕捉菜单,使得以比其他图像更大的尺寸来显示现场的相机图像。从而,减轻了在医生38设立图像捕捉菜单的情况下加诸于医生38的负担。
在使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放射线图像捕捉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方法的情况下,从通信单元218向通信单元104发送现场的相机图像(由网络相机30、330捕捉的光学图像)和放射线图像,反之从通信单元104向通信单元218至少发送图像捕捉菜单。控制台106或便携信息终端34至少将图像捕捉菜单、放射线图像、以及现场的相机图像彼此关联,并将这些项存储在存储器224、228中。
如上所述,在已捕捉了放射线图像之后,至少将图像捕捉菜单、放射线图像、以及现场的相机图像彼此关联并存储在存储器224、228中。因此,将在现场的对象18的信息与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准确地彼此关联,从而使得医生38能够充分且高效地执行解释放射线图像的过程,并对对象18进行诊断。
网络相机330捕捉卡匣设备22和已相对于卡匣设备22定位的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的相机图像,反之网络相机330捕捉卡匣设备22、已被相对于卡匣设备22定位的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以及放射线源设备16的相机图像。由于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以及与放射线图像相关的相机图像(例如,要成像区域的光学图像)彼此关联,医生38发现易于解释放射线图像并对对象18进行诊断。
如上所述,认证处理器344使用由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中的对象18的面部(包括瞳孔)的图像,来执行生物认证过程(瞳孔认证过程)。因此,避免将不正确的信息项彼此关联,且因此可以增加关联信息项的可靠性。
认证处理器344判断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和命令信息指示的对象18是否彼此一致,并从通信单元104向通信单元218发送认证结果。便携信息终端34的显示单元64在屏幕430上显示经由通信单元104接收到的认证结果。如果关联相机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和命令信息指示的对象18彼此不一致,则操作者32可以在现场搜索并定位命令信息指示的对象18。
除了上述信息项(图像)之外,控制台106或便携信息终端34可以关联网络相机116捕捉到的相机图像,并在存储器224、228中存储相机图像,由此使得有可能关联与指示操作者32如何捕捉放射线图像的医生38相关的信息。
显示单元64、112可以按并列关系来显示图像捕捉菜单、放射线图像、现场的相机图像、以及网络相机116捕捉到的相机图像。由于将关联的图像和信息一起显示,医生38和操作者32可以容易地掌握已彼此关联的各类信息。
关联的信息项优选地存储在控制台106的存储器228、便携信息终端34的存储器224、存储器卡92、或USB存储器334中。更优选地,关联的信息项在加密后存储。
可将存储器卡92可拆卸式地插入便携信息终端34的卡槽94中,且可以将USB存储器334可拆卸式地连接到USB端子84、88、90。因此,如果在连接到便携信息终端34的存储器卡92和USB存储器334中的至少一项中存储了已加密的关联信息项,则在已在存储器卡92和USB存储器334中的至少一项中存储了关联信息项之后,控制处理器222可以在显示单元64上显示用于允许从便携信息终端34上移除存储器卡92和USB存储器334中至少一项的通知,或可以从扬声器78输出表示这种通知的声音。
备选地,如果便携信息终端34包括用于避免从便携信息终端34上移除存储器卡92和USB存储器334中至少一项的锁定机构(未示出),则控制处理器222可以控制锁定机构,以取消其避免移除功能,以允许在存储器卡92和USB存储器334中的至少一项中存储了关联信息项之后从便携信息终端34移除存储器卡92和USB存储器334中的至少一项。在该情况下,控制处理器222可以在显示单元64上显示存储器移除许可通知,或可以从扬声器78输出表示这种通知的声音。
除了上述优点之外,本示例实施例还提供了以下优点。
在灾害现场、家庭护理治疗现场等处,与便携信息终端34一体(并入便携信息终端34)的网络相机30和与放射线源设备16一体(并入放射线源设备16)的网络相机30至少捕捉卡匣设备22(中装有的放射线检测器20相对应的导向线46)的相机图像,于是通信单元218经由网络36向医疗机构40的通信单元104发送由网络相机30、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
基于通信单元104接收到的相机图像,在医疗机构40(远程位置)中等待且不能直接看到对象18的医生(或放射技师)38可以实时直接地指示在现场(如灾难现场、家庭护理治疗现场等)处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的操作者32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因此,即使医生38不在现场直接出现,即,即使医生38不与没有医疗放射技师资格的操作者32(即,无权对对象18施加放射线12的人)一起前往,也可以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
在将成像距离设置为SID且网络相机30捕捉到导向线46的外框的相机图像时,导向线46的外框对应于放射线12的辐照场。因此,如果医生38看到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且如果医生38发现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被定位于(被包括在)导向线46的外框内,则医生38能够确定可以通过对对象18施加放射线12来获得恰当的放射线图像。如果将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定位在导向线46的外框之外,或如果仅一部分要成像的区域包括在导向线46的外框内,则医生38能够确定通过对对象18施加放射线12不能获得所需的放射线图像。
网络相机30捕捉导向线46的相机图像,且医生38观看(监视)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并判断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是否被定位在导向线46的外框内,由此判断是否可以获得恰当的放射线图像。因此,即使医生38不能直接看到对象18和操作者32,医生38依然可以指示在现场的操作者32如何执行恰当的成像准备。
如上所述,由于被并入到便携信息终端34的盖子66的上表面中,网络相机30与便携信息终端34是一体的。由于网络相机30捕捉如图1、2、以及4至6所示定位的放射线源设备16、对象18、以及包括导向线46在内的卡匣设备22的相机图像,因此可以可靠地获得其中包括导向线46的相机图像。
如上所述,由于在接近输出放射线12的区域处被并入到放射线源设备16中,网络相机330与放射线源设备16是一体的。由于网络相机330捕捉如图1、2、3B、以及4所示定位的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以及包括导向线46在内的卡匣设备22的相机图像,因此可以可靠地获得其中包括导向线46的相机图像。
在操作便携信息终端34时,操作者32指示对象18将对象18相对于导向线46定位。即使在操作者32操作便携信息终端34的同时从放射线源14向对象18施加放射线12,也可靠地避免了操作者32暴露在放射线12下。
并入了网络相机30的便携信息终端34的通信单元218经由天线216和网络36向医疗机构40发送相机图像。因此,可以向医疗机构40可靠地发送相机图像。
便携信息终端34的控制处理器222产生同步控制信号,该同步控制信号对从放射线源14输出放射线12和在放射线检测器20中将放射线12转换为放射线图像彼此加以同步。通信单元218向放射线源设备16的通信单元136和卡匣设备22的通信单元170发送同步控制信号。因此,可以在捕捉放射线图像期间,可靠地同步放射线源14和放射线检测器20。
此外,因为经由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从便携信息终端34向医疗机构40发送网络相机30、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和放摄像图像,在医疗机构40处的医生38可以通过视觉识别在控制台106的显示单元112上显示的相机图像和放射线图像,向在现场的操作者32和对象18给出恰当的指令。
控制台106包括用于发起从放射线源14输出放射线12的曝光开关120。如果医生38基于在显示单元112上显示的相机图像来接通曝光开关120,控制台106的控制处理器226产生用于发起从放射线源14输出放射线12的曝光控制信号,并从通信单元104经由网络36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发送所产生的曝光控制信号。便携信息终端34的控制处理器222基于通信单元218接收到的曝光控制信号,产生同步控制信号,并向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发送所产生的同步控制信号。
因此,医生38可以在医生38不能直接观察对象18的医疗机构40处监视对象18的同时实时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而无需医生38前往灾害现场或家庭护理治疗现场。
更具体地,在已完成了图像捕捉准备的情况下,如果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包括在导向线46的外框内,如网络相机30、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所示,医生38接通曝光开关120,以开始捕捉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另一方面,如果在相机图像中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未包括在导向线46的外框内,或如果在相机图像中仅一部分要成像区域包括在导向线46的外框内,医生38不接通曝光开关120,而是代之以指示操作者32再次执行图像捕捉准备。
从而,可以在来自医疗机构40的远程控制下容易并可靠地执行图像捕捉过程。
医生38通过在显示单元64上显示的屏幕并经由从扬声器78输出的语音来指示在现场的操作者32。因此,医生38可以准确并高效地向现场的操作者32发送指令。
如果从网络相机30、330输出的相机图像是运动图像,或以给定时间间隔间歇捕捉到的静止图像,医生38可以向现场的操作者32及时地提供指令。即使相机图像是在图像捕捉准备期间的特定时间捕捉的静止图像,医生38也可以通过观察该静止图像来判断对象18是否处于能够捕捉放射线图像的状态。
如果网络相机30、330是光学相机,则网络相机30、330可以产生对于医生38高度可见的相机图像。
上面已描述了医生38通过在显示单元64上显示的屏幕以及经由从扬声器78输出的语音向操作者32提供指令。然而,医生38可以仅通过在显示单元64上显示的屏幕,或仅经由从扬声器78输出的语音向操作者32提供指令。
上面还描述了医生38向操作者32给出指令,且操作者32根据这种指令的内容对对象18进行定位。由于对象18听到了从扬声器78输出的语音,医生38可以直接向对象18发送指令,以对对象18进行定位。备选地,在对对象18定位之前,对象18可以确认在显示单元64上显示的指令的内容,且对象18可以根据指令将他自己或她自己相对于导向线进行定位。
上面还描述了便携信息终端34向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发送同步控制信号。取而代之地,控制台106的控制信号产生器346可以产生同步控制信号,并可以经由网络36和便携信息终端34向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发送所产生的同步控制信号。
操作者32可以通过操作操作单元60来激活卡匣设备22,而不通过接通开关50来激活卡匣设备22。备选地,医生38可以通过操作操作单元114来激活卡匣设备22。备选地,操作者32可以通过握住把手310,使得触摸传感器312输出检测信号,来激活卡匣设备22。
将操作者32握住的把手310置于放射线源设备16的与输出放射线12的一侧相对的一侧。操作者32可以用一只手握住把手310,以使其中并入了网络相机330的放射线源设备16朝向对象18和卡匣设备22,且同时,操作者32可以在观察显示单元64的同时用另一只手操作便携信息终端34。由于在显示单元64上显示由网络相机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通过观察所显示的相机图像,操作者32可以在将放射线源设备16移动到所需位置时对对象18进行定位。即使在操作者32握住把手310的同时发射放射线12,也可靠地避免对操作者32施加放射线12,即可靠地避免操作者32暴露在放射线12之下。
本示例实施例有效地适用于可能存在障碍的灾害现场。作为实际情况,由于存在障碍,且由于对象18在灾害现场受伤而难以移动对象18,难以将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固定在给定位置上,且难以将对象18引导至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之间。因此,经常需要将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定位在对于对象18方便的位置上。尽管操作者32可以将放射线源设备16定向至对象18,可能由于障碍的存在而难以直接观察对象18。因此,不容易对对象18进行定位。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如果操作者32用一只手握住把手310并将放射线源设备16定向至对象18和卡匣设备22,网络相机330捕捉对象18和卡匣设备22的相机图像,并在显示单元64上显示所捕捉的相机图像。从而,操作者32可以在查看在显示单元64上显示的相机图像的同时,容易地用另一只手操作便携信息终端34,或调整放射线源设备16的位置并对对象18进行定位。
由于把手310包括静电电容或电阻薄膜类型的触摸传感器312,放射线源控制器138或控制处理器222能够基于前述检测信号来激活放射线源设备16或操作卡匣设备22。
可以通过USB电缆(未示出)将便携信息终端34、放射线源设备16、以及卡匣设备22彼此电连接。此外,便携信息终端34的电池220可以对放射线源设备34的电池134和卡匣设备22的电池166进行充电。这种充电配置允许对电池134、166充电,同时还允许可靠地发送和接收信号。更具体地,便携信息终端34可以向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可靠地发送同步控制信号和图像捕捉条件,且卡匣设备22可以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可靠地发送放射线图像。
在对电池134、166充电的情况下,可以将电池134、166充电至大到足以至少捕捉对象18的所需数目放射线图像的容量。因此,可以可靠地捕捉对象18的所需放射线图像。
备选地,可以仅在捕捉放射线图像之前的时段期间对电池134、166充电。从而,由于在捕捉放射线图像之前和之后发送放射线图像时不对电池134、166充电,避免了当发送放射线图像时将电池充电引起的噪声添加到电荷信号(模拟信号)中,即避免了当发送放射线图像时将电池充电引起的噪声添加到放射线图像中。
上面描述了如果接通曝光开关120或如果点击图标572,则开始捕捉放射线图像。由于可以通过来自医生38的指令开始捕捉放射线图像,可以在例如作为触摸面板显示单元的显示单元112的屏幕上显示曝光按钮(曝光开关),且医生38可以按压所显示的曝光按钮来开始捕捉放射线图像。备选地,可以使用操作单元114上的一个按钮作为专用曝光开关,于是通过按压该按钮来开始捕捉放射线图像。
卡匣设备22具有盒的形状。然而,卡匣设备22的放射线检测器20等所在的部分可以具有柔性薄片的形状。由于可以将柔性薄片卷成卷,因此可以降低包括卡匣设备22在内的整个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的尺寸和重量。
为了用电池220向电池134、166充电,可以将三个电池之一视为整个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的电源,其能够向其余电池充电。
上面描述了从便携信息终端34的通信单元218经由网络36向医疗机构40的通信单元104发送网络相机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然而,本示例实施例不限于这种配置。
放射线源设备16的通信单元136和卡匣设备22的通信单元170可以包括用于经由网络36与通信单元104通信的功能,由此可以从通信单元136、170发送相机图像。
在使用并入到通信单元136、170中的通信功能的情况下,有可能让通信单元170经由网络36向通信单元104直接发送放射线图像,且还有可能经由通信单元136和网络36向通信单元104发送放射线图像。
此外,可以通过通信单元136、104或通过通信单元170、104在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和医疗机构40之间发送和接收所有信号。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由于便携信息终端34、放射线源设备16、以及卡匣设备22经由相同链路(通信链路)借助无线通信相连,且不要求电缆(USB电缆)来发送和接收信号,操作者32在执行工作时不会遭遇到障碍。因此,操作者32可以高效地工作。此外,由于不要求电缆,减少了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的部件的数目,且可以在现场容易地组装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
由于如上所述在相同链路中提供便携信息终端34、放射线源设备16、以及卡匣设备22,可以通过任一通信单元136、170、218向医疗机构40的通信单元104发送表示相机图像、放射线图像等的信号,或通过任一通信单元136、170、218从医疗机构40的通信单元104接收表示相机图像、放射线图像等的信号。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可以借助使用红外线的光学无线通信,而不是无线通信,来发送和接收信号。
如上所述,经由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在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和医疗机构40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然而,本示例实施例不限于这种配置。可以借助其他形式的通信来发送和接收信号。
更具体地,可以经由网络36借助有线通信在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和医疗机构40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
备选地,可以经由网络36借助有线和无线通信来发送和接收信号。更具体地,如果网络36包括转发器(转发设备),则可以借助直到转发器的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来发送和接收信号,然后借助转发器以外的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来发送和接收。
可以将另一便携终端(如移动电话等)电连接到便携信息终端34。可以使用另一便携终端的通信功能在便携信息终端34和医疗机构40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或在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之间发送和接收。根据该修改,另一便携终端的通信单元作为通信单元218工作。
本示例实施例适用于使用光读出类型的放射线检测器来获取放射线图像。这种光读出类型的放射线检测器以下述方式工作。如果对固态检测器件的矩阵施加放射线,则固态检测器件存储取决于对其施加的放射线的剂量的静电潜像。为了读取存储的静电潜像,对固态检测器件施加读取光,以使得固态检测器件产生表示放射线图像的电流。如果对放射线检测器施加擦除光,则从放射线检测器中擦除由残余静电潜像表示的放射线图像,该放射线检测器可以重复使用(参见日本专利公开No.2000-105297)。
为了避免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被血液和细菌污染,整个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可以是防水且隔绝密封的结构,且根据需要可以对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杀菌并清洁,使得可以反复使用。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如图99所示,将用于向电池134、166、220(参见图12)充电的基架(cradle)230定位在医疗机构40中的所需位置处。
基架230通过具有连接器236、238的USB电缆234电连接到便携信息终端34,通过具有连接器58、82的USB电缆24电连接到放射线源设备16,以及通过具有连接器52、86的USB电缆26电连接到卡匣设备22。
基架230不仅能够对电池134、166、220充电,还可以具有向医疗机构40的控制台106和RIS发送所需信息并从医疗机构40的控制台106和RIS接收所需信息的无线或有线通信功能。从基架230发送的信息可以包括放射线图像,其记录在连接到基架230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中。
基架230具有显示单元232,用于显示连接到基架230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的充电状态,以及包括从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获取的放射线图像在内的其他所需信息。
多个基架230可以连接到网络,且可以通过网络取得连接到基架230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的充电状态,使得用户可以基于取得的充电状态来确认充分充电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的位置。
已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说明为用于捕捉灾害现场和家庭护理治疗现场的放射线图像。然而,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不限于捕捉灾害现场和家庭护理治疗现场的放射线图像。备选地,可以将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安装在医疗体检车辆上,用于捕捉医疗体检中使用的放射线图像,或者可以将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用于医疗机构40中在医生的巡回出诊期间捕捉患者的放射线图像。此外,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不限于用于捕捉医疗领域中的放射线图像,而是可以例如应用于捕捉各种非破坏性测试中的放射线图像。
[本示例实施例的修改]
下面将参照图100至110B来描述在上述示例实施例的包括第一至第11修改在内的修改。
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修改中与图1至99中所示的结构组件相同的那些结构组件,且下面将不详细描述这些特征。在图100至110B中,在说明中省略了网络36和医疗机构40。
[第一修改]
如图100所示,根据第一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A和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A与图1至99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借助有线通信在便携信息终端34、放射线源设备16、以及卡匣设备22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
便携信息终端34、放射线源设备16、以及卡匣设备22通过USB电缆24和26彼此电连接。因此,便携信息终端34的电池220(参见图12)可以可靠地对放射线源设备16的电池134和卡匣设备22的电池166充电,且还可以可靠地发送和接收信号。由于可以使用USB电缆24、26借助有线通信来供电以及发送和接收(传输)信号,可以从便携信息终端34向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可靠地发送同步控制信号和图像捕捉条件。此外,可以从卡匣设备22向便携信息终端34可靠地发送放射线图像。
[第二修改]
如图101所示,根据第二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B和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B与图1至100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网络相机330包括在放射线源设备16中,且不提供网络相机30。
在捕捉放射线图像之前,网络相机330捕捉对象18的包括瞳孔在内的面部的图像。换言之,网络相机330还执行根据图1至100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的网络相机30的功能。
由于除了不提供网络相机30之外,第二修改与图1至100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相同,因此,除了由于存在网络相机30而带来的优点之外,第二修改也提供了与图1至100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的优点相同的优点。
[第三修改]
如图102所示,根据第三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C和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C与图1至100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网络相机30包括在放射线源设备16中,且不提供网络相机330。
由于除了不提供网络相机330之外,第三修改与图1至100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相同,因此,除了由于存在网络相机330而带来的优点之外,第三修改也提供了与图1至100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的优点相同的优点。
[第四修改]
如图103所示,根据第四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D和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D与第二修改(参见图101)的不同之处在于:网络相机330和放射线源设备16通过USB电缆240彼此相连(即,彼此成为一体)。
由于除了网络相机330与放射线源设备16通过USB电缆240相连之外,第四修改与第二修改相同,因此第四修改提供了与第二修改的优点相同的优点。此外,因为可以将网络相机330作为独立相机置于由USB电缆240的长度所限定范围中的所需位置,与将网络相机330并入放射线源设备16相比,可以更大的自由度来定位网络相机330。网络相机330包括用于经由网络36(参见图1)向医疗机构40的通信单元104直接发送或从医疗机构40的通信单元104直接接收表示放射线图像、相机图像等的信号的通信单元260。
[第五修改]
如图104所示,根据第五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E和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E与第三修改(参见图102)的不同之处在于:网络相机30和便携信息终端34借助USB电缆240彼此相连(即,彼此成为一体)。
由于除了网络相机30与便携信息终端34通过USB电缆240相连之外,第五修改与第三修改相同,因此第五修改提供了与第三修改的优点相同的优点。此外,因为可以将网络相机30作为独立相机置于由USB电缆240的长度所限定范围中的所需位置,与将网络相机30并入便携信息终端34相比,可以更大的自由度来定位网络相机30。网络相机30包括用于经由网络36(参见图1)向医疗机构40的通信单元104直接发送或从医疗机构40的通信单元104直接接收表示放射线图像、相机图像等的信号的通信单元260。
[第六修改]
如图105所示,根据第六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F和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F与图1至104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网络相机30(330)、便携信息终端34、以及放射线源设备16彼此分离。
由于经由单一链路来无线连接便携信息终端34、放射线源设备16、以及卡匣设备22,可以经由任一通信单元136、170、218(参见图12)向医疗机构40的通信单元104(参见图1和13)发送并从医疗机构40的通信单元104(参见图1和13)接收表示放射线图像、相机图像等的信号。例如,网络相机30(330)可以从通信单元260经由网络36向医疗机构40直接发送相机图像,或可以从通信单元260经由放射线源设备16的通信单元136、卡匣设备22的通信单元170、或便携信息终端34的通信单元218向医疗机构40间接发送相机图像。从而,医生38能够看到网络相机30(330)捕捉到的相机图像。
由于将网络相机30(330)提供为独立相机,可以将网络相机30(330)置于任何所需位置,且因此可以用更大自由度来定位网络相机30(330)。
由于除了借助无线通信在便携信息终端34、网络相机30(330)、放射线源设备16、以及卡匣设备22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之外,第六修改与图1至104所示的示例实施例实质相同,因此除了借助无线通信发送和接收信号之外,第六修改提供了与图1至104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的优点相同的优点。
[第七修改]
如图106所示,根据第七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G和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G与图1至105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在操作者32操作便携信息终端34的情况下捕捉操作者32的相机图像的网络相机246(便携终端相机、现场相机)安装在盖子66上。
便携信息终端34经由网络36向医疗机构40(参见图1和13)发送由网络相机246捕捉到的相机图像(操作者32的图像)。操作者32在查看在显示单元64上显示的医生38的图像的同时寻求与放射线图像捕捉相关的指令。医生38在查看在显示单元112上显示的操作者32的图像的同时向操作者32发出指令。由于操作者32熟悉位于远程医疗机构40中的医生38,且医生38也熟悉位于现场的操作者32,医生38和操作者32可以自信地执行图像捕捉准备。可以将网络相机246捕捉到的相机图像与其他信息关联,并存储在存储器228等中。由于除了向其添加网络相机246之外,第七修改与图1至105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相同,因此第七修改提供了与图1至105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的优点相同的优点。
[第八修改]
如图107所示,根据第八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H和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H与图1至106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于将放射线源设备16与盖子66相连,因此它们是一体的。
从而可以在现场容易地组装并调节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H。由于使得放射线源设备16和便携信息终端34彼此成为一体,可以省去电池134、通信单元136、以及放射线源控制器138(参见图12)。更具体地,共享电池220作为放射线源设备16的电池,共享控制处理器222作为放射线源设备16的放射线源控制器,以及共享通信单元218作为放射线源设备16的通信单元。从而,在结构上简化了放射线源设备16,由此使得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H在尺寸上整体更小。
由于使放射线源设备16和便携信息终端34彼此成为一体,操作者32可以在查看显示单元64的同时或操作操作单元60的同时,改变便携信息终端34的位置和方向,由此同时调整放射线源设备16相对于卡匣设备22和对象18的位置和方向。因此根据第八修改,可以容易地调整放射线源设备16相对于卡匣设备22和对象18的位置和方向。
在图107中,将网络相机30(330)并入盖子66。然而,可以将网络相机30(330)并入放射线源设备16。由于除了让放射线源设备16和便携信息终端34彼此成为一体之外,第八修改与图1至105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相同,因此除了将放射线源设备16和便携信息终端34彼此成为一体之外,第八修改还提供了与图1至105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的优点相同的优点。
[第九修改]
如图108所示,根据第九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I和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I与图1至107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放射线源14包括常规热离子发射放射线源,且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I包括用于向放射线源14的丝极供能的高压电源252。
放射线源14和通信单元136装在壳250中,壳250安装在支架248的上端,且壳250通过USB电缆24电连接到高压电源252。此外,高压电源252和便携信息终端34通过具有连接器256和258的USB电缆254彼此电连接。便携信息终端34可以控制高压电源252,以使得放射线源14发射放射线12。
根据第九修改,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I在尺寸上相对较大,且具有相对较大数目的部件,因为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I包括常规热离子发射放射线源。然而,除了放射线源14是热离子发射型之外,第九修改提供了与图1至107所示示例实施例的优点相同的优点。
如图108所示,高压电源252包括通信单元262,其能够经由网络36(参见图1)向医疗机构40的通信单元40以及从医疗机构40的通信单元40发送和接收表示放射线图像、相机图像等的信号。
[第十修改]
如图109所示,根据第十修改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J和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J与图1至108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医生38可用的医疗体检车300(等待位置)中提供控制台106和多个手提箱98(每个手提箱98中装有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J),且操作者32(参见图1)将至少一个手提箱98从医疗体检车300携带到现场。医生38可用的医疗体检车300的车仓作为等待位置,从这里医生38不能直接观察到对象18。
已被携带到现场的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J和医疗体检车300中的通信单元104能够借助无线通信在其间发送和接收信号。例如,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J可以借助无线通信向通信单元104发送表示相机图像和放射线图像的无线信号。因此,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J提供与图1至108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相同的优点。尽管在图109中将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J和通信单元104示出为借助无线通信在其间直接发送和接收信号,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J和通信单元104可以经由网络36借助无线通信在其间发送和接收信号。
[第十一修改]
在放射线图像捕捉装置10、10A至10J(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11A至11J)的每一个中,可以如图110A和110B所示来构造放射线检测器20(第十一修改)。根据第十一修改,下面将详细描述包括CsI闪烁器在内的放射线检测器的具体结构。
根据图110A和110B所示的第十一修改,放射线检测器20包括:闪烁器700,用于将已穿过对象18(参见图1、2、4至6、12、以及100至109)的放射线12转换为可见光(吸收放射线12并发射可见光);以及放射线检测器702,用于将闪烁器700产生的可见光转换为取决于放射线图像的电信号(电荷)。在图110A和111B中,从说明中省略了网格162和铅板164(参见图4至6)。
如图110A和110B所示,放射线检测器20可以是正面(face-side)读出类型的,即ISS(辐照侧采样)类型,其包括相对于以放射线12辐照的辐照表面44顺序布置的放射线检测器702和闪烁器700;或者其可以是背面读出类型的,即PSS(穿透侧采样)类型,其包括相对于辐照表面44顺序布置的闪烁器700和放射线检测器702。
闪烁器700从被放射线12辐照的辐照表面发射较强的光。根据ISS类型,闪烁器700的发光位置更接近放射线检测器702。因此,ISS类型允许捕捉到的放射线图像呈现出更高的分辨率,同时还允许放射线检测器702比PSS类型检测到更大量的可见光。从而,ISS类型有效地增加了放射线检测器20(卡匣设备22)的灵敏度,高于PSS类型。
闪烁器700可以由诸如CsI:Tl(添加了铊的碘化铯)、CsI:Na(钠激活的碘化铯)、GOS(Gd2O2S:Tb)等材料制成。
图110B借助示例示出了闪烁器700,其包括通过在蒸发衬底704上蒸发包含CsI在内的材料所形成的柱形结晶区域。
更具体地,图110B所示的闪烁器700包括:与施加了放射线12的辐照表面44(放射线检测器702)接近的柱状晶体700a的柱状结晶区域、以及远离辐照表面44的非柱状晶体700b的非柱状结晶区域。考虑到其低成本,蒸发衬底704优选地由高耐热材料制成,例如铝(Al)。柱状晶体700a具有在柱状晶体700a的纵向方向上实质上均匀的平均直径。
如上所述,闪烁器700由柱状结晶区域(柱状晶体700a)和非柱状结晶区域(非柱状晶体700b)构成,其中,将包括能够高效发光的柱状晶体700a在内的柱状结晶区域置于放射线检测器702附近。因此,闪烁器700所产生的可见光穿过柱状晶体700a,并向放射线检测器702发射。因此,避免了向放射线检测器702发射的可见光发生散射,进而避免了卡匣设备22检测到的放射线图像变得模糊。已到达闪烁器700的较深区域(非柱状结晶区域)的可见光被非柱状晶体700b反射向放射线检测器702。因此,可以增加施加到放射线检测器702的可见光的量(检测到闪烁器700发射的可见光的效率)。
如果假定用t1来表示闪烁器700的位于辐照表面44附近的柱状结晶区域的厚度,反之用t2来表示闪烁器700的位于蒸发衬底704附近的非柱状结晶区域的厚度,则厚度t1、t2优选地满足以下关系:0.01≤t2/t1≤0.25。
由于柱状结晶区域的厚度t1和非柱状结晶区域的厚度t2满足上述关系,闪烁器700在具有发光效率以避免可见光散射的区域(柱状结晶区域)和反射可见光的区域(非柱状结晶区域)之间的厚度方向上的比率在使闪烁器700的发光效率增加的恰当范围内,提高了闪烁器700发射可见光的效率,以及增强了放射线图像的分辨率。
如果非柱状结晶区域的厚度t2过大,则增加了具有低发光效率的区域,导致卡匣设备22的灵敏度下降。因此,比率(t2/t1)优选地在从0.02到0.1的范围中。
上面已描述了闪烁器700包括以连续阵列方式布置的柱状结晶区域和非柱状结晶区域。然而,闪烁器700可以包括柱状结晶区域和替代非柱状结晶区域的由铝等制成的光反射层。
放射线检测器702用于检测从闪烁器700的发光侧(柱状晶体700a)发射的可见光。如图110A所示,放射线检测器702包括在辐照表面44上沿着施加放射线12的方向连续沉积的绝缘衬底708、TFT层710、以及光电换能器712。在TFT层710的底面上布置平坦化层714,其与光电换能器712成覆盖关系。
将放射线检测器702构造为从俯视角度观察在绝缘衬底708上具有像素720的矩阵的TFT有源矩阵板(下文中称为“TFT板”)。每个像素720包括:光电换能器712之一,其可以包括光电二极管(PD)等;存储电容716;以及TFT 718。
TFT 718对应于上述TFT 188(参见图11),且光电换能器712和存储电容716对应于像素180。
光电换能器712包括:接近闪烁器700的下电极712a、接近TFT层710的上电极、以及置于下电极712a和上电极712b之间的光电转换薄膜712c。光电转换薄膜712c吸收从闪烁器700发射的可见光,并根据吸收的可见光来产生电荷。
下电极712a优选地由导电材料制成,其至少对于闪烁器700发射的光的波长是透明的,因为下电极712a需要向光电换能器712施加由闪烁器700发射的可见光。更具体地,优选地使用透明导电氧化物(TCO)来制造下电极712a,TCO对于可见光是高度可透的,且具有低电阻值。
尽管下电极712a可以由金(Au)等的薄膜制成,优选地,下电极712a由TCO制成,因为如果金属薄膜具有90%或更高的透光率,则金等的金属薄膜的电阻值往往增加。下电极712a可以由ITO(氧化铟锡)、IZO(氧化铟锌)、AZO(掺铝的氧化锌)、FTO(掺氟的氧化锡)、SnO2、TiO2、ZnO2等制成。然而,更优选地,考虑到工艺简单性、低电阻、以及透明度,下电极712a由ITO制成。下电极712a可以是由所有像素720共享的单一电极,或可以被分为分别分配给每个像素720的多个电极。
光电转换薄膜712c可以由吸收可见光并产生电荷的材料制成。例如,光电转换薄膜712c可以由非晶硅(a-Si)或有机光电转换材料(OPC)制成。如果光电转换薄膜712c由非晶硅制成,光电转换薄膜712c可以吸收从闪烁器700发射的宽波长范围内的可见光范围。然而由于需要蒸发由非晶硅制成的光电转换薄膜712c,如果绝缘衬底708由合成树脂制成,则应当将绝缘衬底708的耐热性考虑在内。
如果光电转换薄膜712c由包括有机光电转换材料在内的材料制成,则光电转换薄膜712c提供吸收频谱,该吸收频谱主要在可见范围内呈现出高吸收率,且因此不吸收闪烁器700发射的可见光之外的电磁波。因此,可以最小化在光电转换薄膜712c吸收放射线12(如X射线、γ射线等)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噪声。
可以通过使用液滴喷射头(如喷墨头等)向目标涂覆有机光电转换材料来形成由有机光电转换材料制成的光电转换薄膜712c。因此,目标不需要是耐热的。根据第十一修改,光电转换薄膜712c由有机光电转换材料制成。
由有机光电转换材料制成的光电转换薄膜712c几乎不吸收放射线12。因此,在具有被布置为让放射线12穿过的放射线检测器702的ISS类型的放射线检测器20中,可以降低穿过放射线检测器的放射线12的衰减,由此最小化对放射线12的灵敏度的降低。因此,优选地光电转换薄膜712c由有机光电转换材料制成,在放射线检测器20是ISS类型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为了让光电转换薄膜712c的有机光电转换材料最高效地吸收闪烁器700发射的可见光,其吸收峰值波长应当优选地尽可能接近闪烁器700的发光峰值波长。尽管理想情况下有机光电转换材料的吸收峰值波长和闪烁器700的发光峰值波长彼此一致,然而如果吸收峰值波长和发光峰值波长之间的差足够小,则有可能充分吸收由闪烁器700发射的光。更具体地,就放射线12而言,有机光电转换材料的吸收峰值波长和闪烁器700的发光峰值波长之间的差优选地是10nm或更小,且更优选地是5nm或更小。
满足上述要求的有机光电转换材料包括例如基于喹吖啶酮(quinacridone)有机化合物和基于酞菁(phthalocyanine)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喹吖啶酮例如具有在可见光范围中的吸收峰值波长560nm,如果使用喹吖啶酮作为有机光电转换材料,且使用CsI:Tl作为闪烁器700的材料,则上述峰值波长之间的差可以降低至5nm或更小,从而使得有可能实质上最大化光电转换薄膜712c所产生的电荷量。
下面将具体详细地描述适用于放射线检测器20的光电转换薄膜712c。
放射线检测器20包括:由有机层提供的电磁波吸收/光电转换区域,其包括上电极712b和下电极712a,以及夹在上电极712b和下电极712a之间的光电转换薄膜712c。可以通过以下各项的叠加或混合来形成有机层:电磁波吸收区域、光电转换区域、电子传输区域、空穴传输区域、电子阻塞区域、空穴阻塞区域、结晶化避免区域、电极、以及层间接触增强区域等等。
有机层优选地包括有机p类型化合物或有机n类型化合物。有机p类型半导体(化合物)是主要以空穴传输有机化合物为代表的施主有机化合物,并指代容易施予电子的有机化合物。更具体地,在将两个有机材料彼此接触放置的情况下,具有较低电离电位的一个有机材料被称为施主有机化合物。可以将能够施予电子的任何类型的有机化合物用作施主有机化合物。有机n类型半导体(化合物)是主要以电子传输有机化合物为代表的受主有机化合物,并指代容易接受电子的有机化合物。更具体地,在将两个有机材料彼此接触放置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电子亲和力的一个有机材料被称为受主有机化合物。可以将能够接受电子的任何类型的有机化合物用作受主有机化合物。
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09-032854中详细公开了可以用作有机p类型半导体和有机n类型半导体的材料以及光电转换薄膜712c的布置,且下面将不详细描述它们。
每个像素的光电换能器712可以至少包括:上电极712b、下电极712a、以及光电转换薄膜712c。为了避免暗电流增加,光电换能器712优选地包括电子阻塞薄膜和空穴阻塞薄膜中至少一项,且更优选地,既包括电子阻塞薄膜也包括空穴阻塞薄膜。
可以将电子阻塞薄膜置于上电极712b和光电转换薄膜712c之间。如果在上电极712b和下电极712a之间施加偏置电压,电子阻塞薄膜可以避免电子从上电极712b注入光电转换薄膜712c,由此避免暗电流增加。电子阻塞薄膜可以由能够施予电子的有机材料制成。电子阻塞薄膜实际上由根据相邻电极的材料和相邻光电转换薄膜712c的材料所选择的材料制成。优选材料的电子亲和力(Ea)比相邻电极的材料的功函数(Wf)大至少1.3eV,且其电离电位(Ip)小于等于相邻光电转换薄膜712c的材料的Ip。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09-032854中详细公开了可以用作有机材料并能够施予电子的材料,且下面将不详细描述这种材料。
电子阻塞薄膜的厚度优选地在从10nm到200n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从30nm到150nm的范围内,且特别优选地,在从50nm到100nm的范围内,以可靠地实现暗电流降低能力,并避免降低光电换能器712的光电转换效率。
可以将空穴阻塞薄膜置于光电转换薄膜712c和下电极712a之间。在上电极712b和下电极712a之间施加偏置电压的情况下,空穴阻塞薄膜可以避免空穴从下电极712a注入光电转换薄膜712c,由此避免暗电流增加。空穴阻塞薄膜可以由能够接受电子的有机材料制成。空穴阻塞薄膜实际上由根据相邻电极的材料和相邻光电转换薄膜712c的材料所选择的材料制成。优选材料的电离电位(Ip)应当比相邻电极的材料的功函数(Wf)大至少1.3eV,且其电子亲和力(Ea)大于等于相邻光电转换薄膜712c的材料的Ea。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09-032854中详细公开了可以用作有机材料并能够接受电子的材料,且下面将不详细描述这种材料。
空穴阻塞薄膜的厚度优选地在从10nm到200n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从30nm到150nm的范围内,且特别优选地,在从50nm到100nm的范围内,以可靠地实现暗电流降低能力,并避免降低光电换能器712的光电转换效率。
为了设置用于将在光电转换薄膜712c中产生的电荷之中存在的空穴向下电极712a移动且用于将在光电转换薄膜712c中产生的电荷之中存在的电子向上电极712b移动的偏置电压,电子阻塞薄膜和空穴阻塞层可以交换位置。电子阻塞薄膜和空穴阻塞层不是必须的,且可以包括他们中的任一个以提供特定的暗电流降低能力。
TFT层710中的每个TFT 718包括栅极、栅绝缘薄膜、以及有源层(沟道层)的堆叠组件。源极和漏极置于有源层上,且其间用空隙彼此分隔。有源层可以由以下任意一项制成:非晶硅、非晶氧化物、有机半导体材料、以及碳纳米管。然而,有源层不限于由这些材料制成。
可以制成有源层的非晶氧化物优选地是包括铟、镓、以及锌中至少一项在内的氧化物(例如,In-O氧化物),更优选地是包括铟、镓、以及锌中至少两项在内的氧化物(例如,In-Zn-O氧化物、In-Ga氧化物、或Ga-Zn-O氧化物),以及特别优选地是包括铟、镓、以及锌在内的氧化物。In-Ga-An-O非晶氧化物优选地是结晶成分由InGaO3(ZnO)m表示的非晶氧化物,其中m表示小于6的自然数,且特别优选地是InGaZnO4。可以制成有源层的非晶氧化物不限于这些材料。
可以制成有源层的有机半导体材料优选地是酞菁、并五苯(pentacene)、或酞菁氧钒(vanadyl phthalocyanine)等,但是不限于这些材料。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09-212389中详细公开了这种酞菁化合物的成分,且下面将不详细描述。
如果每个TFT 718的有源层由非晶氧化物、有机半导体材料、以及碳纳米管之一制成,则有源层在降低放射线检测器702中产生的噪声方面是有效的,因为有源层不吸收放射线12(如X射线),或仅吸收极少量的放射线12。
如果有源层由碳纳米管制成,则TFT 718可以具有高切换速度并在TFT 718中呈现出对于可见光的低吸收率。如果有源层由碳纳米管制成,由于TFT 718的性能可能由于其中混合的迹线金属杂质极大地劣化,必须使用离心分离器等分离并提取高纯度碳纳米管。
由有机光电转换材料制成的薄膜和由有机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薄膜充分柔软。如果将由有机光电转换材料制成的光电转换薄膜712c和由有机半导体制成其有源层的TFT 718加以结合,则放射线检测器702(其上施加对象18的重量作为负载)不一定需要被制造为高度刚性的。
绝缘衬底708可以由可透光且不吸收大量放射线12的任何材料制成。可以在低温下将TFT 718的有源层的非晶氧化物和光电换能器712的光电转换薄膜712c的有机光电转换材料沉积为薄膜。因此,绝缘衬底708不限于高度耐热的衬底(如半导体衬底、石英衬底、玻璃衬底等),还可以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柔性衬底、芳纶纤维(aramid fiber)的衬底、或生物纳米纤维(bionanofiber)的衬底。更具体地,绝缘衬底708可以是由聚酯制成的柔性衬底,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邻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phthalate)、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等、聚苯乙烯(polystyrene)、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聚芳酯(polyarylate)、聚酰亚胺(polyimide)、聚环烯烃(polycycloolefine)、降冰片烯树脂(norbornene resin)、聚(氯三氟乙烯)(poly(chlorotrifluoroethylene))等。由玻璃制成的柔性衬底使得放射线检测器20在重量方面较轻,且因此容易携带。绝缘衬底708可以包括:用于使得绝缘衬底708电绝缘的绝缘层、用于使得绝缘衬底708不透水和氧气的气体屏障层、以及用于使得绝缘衬底708平坦或方便与电极紧密接触的内涂层。
由于可以对芳纶纤维应用200摄氏度下的高温工艺,芳纶纤维允许在高温下设置透明电极材料用于提供较低电阻。这种芳纶纤维还允许通过包括回流焊接工艺在内的工艺将驱动器IC自动安装在其上。此外,由于芳纶纤维具有接近ITO和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因此由芳纶纤维制成的衬底在制造之后不容易弯曲和开裂。此外,由芳纶纤维制成的绝缘衬底可以比玻璃衬底等更薄。这种绝缘衬底708可以具有由超薄玻璃衬底与芳纶纤维一起制成的堆叠组件的形式。
通过将由细菌(醋酸菌、木醋杆菌)产生的一束纤维素微纤丝(cellulose microfibrils)与透明树脂化合来制造生物纳米纤维。该束纤维素微纤丝具有50nm的宽度,其为可见光波长的1/10,其具有高强度和高弹性,并具有低热膨胀。包含60%到70%纤维的、在500nm波长下呈现出约90%透光率的生物纳米纤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产生:用透明树脂(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等)注入细菌纤维素,并设置透明树脂。除了柔性之外,生物纳米纤维还具有范围在3ppm到7ppm之间的低热膨胀系数,这与硅晶体相当,生物纳米纤维具有与钢的强度相匹配的460MPa的高强度,以及具有30GPa的高弹性。因此,由生物纳米纤维制成的绝缘衬底708可以比玻璃衬底等更薄。
如果使用玻璃衬底作为绝缘衬底708,则放射线检测器702(TFT衬底)具有例如约0.7mm的整体厚度。根据第十一修改,绝缘衬底708包括由可透光合成树脂制成的薄衬底,以使得卡匣设备22更薄。将绝缘衬底708的整体厚度降低为约0.1mm,由此使得放射线检测器702柔软。以这种方式被制造的柔软的放射线检测器702增加了卡匣设备22的抗震性,使得放射线检测器702即使在卡匣设备22受到震动的情况下也不容易断裂。塑料树脂、芳纶纤维、生物纳米纤维等等不大量吸收放射线12。从而,如果绝缘衬底708由任何前述材料制成,则可以降低绝缘衬底708吸收的放射线12的量。因此,即使放射线12穿过ISS类型的放射线检测器702,也最小化了对放射线12的灵敏度的降低。
卡匣设备22的绝缘衬底708不一定需要包括合成树脂的衬底,而可以是由另一种材料制成的衬底,比如玻璃衬底等。
将用于使放射线检测器702平坦化的平坦化层714置于放射线检测器702的一侧(TFT衬底)上,该侧远离放射线12被施加至的一侧(接近闪烁器700)。
根据第十一修改,以下述方式来构造放射线检测器20。
(1)包括PD在内的光电换能器712可以由有机光电传导材料制成,且TFT层701可以包括CMOS传感器。由于仅PD由有机材料制成,不要求包括CMOS传感器在内的TFT层710是柔软的。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09-212377中公开了由有机光电传导材料制成的光电换能器712和CMOS传感器,且下面将不详细描述它们。
(2)包括PD在内的光电换能器712可以由有机光电传导材料制成,且柔软的TFT层701可以包括具有由有机材料制成的TFT的CMOS电路。可以使用并五苯作为在CMOS电路中使用的p类型有机半导体材料,且可以使用氟化铜酞菁(cupric fluoride phthalocyanine)(F16CuPc)作为n类型有机半导体材料。从而,TFT层710被制造的足够柔软,以实现较小的曲率半径。在使用以这种方式构造的TFT层710的情况下,可以将栅极绝缘薄膜制造的显著更薄,由此降低驱动电压。可以在室温下或在100摄氏度或更低的温度下加工栅极绝缘薄膜、半导体、以及电极。可以在柔性绝缘衬底708上直接加工CMOS电路。可以根据标度率(scaling law),通过加工工艺来微加工由有机材料制成的TFT。通过根据旋转涂布工艺对薄的聚酰亚胺衬底涂以聚酰亚胺前体(precursor),并通过加热已涂敷的衬底将聚酰亚胺前体变为聚酰亚胺,可以将绝缘衬底708形成为无表面不规则的平坦衬底。
(3)可以根据用于将多个微米级器件块置于衬底上给定位置处的流体自组装工艺,将由结晶硅制成的PD和TFT置于树脂绝缘衬底708上。更具体地,在另一衬底上加工作为微米级的微小器件块的PD和TFT,然后从衬底上将它们切掉。然后,在作为目标衬底的绝缘衬底708上分散PD和TFT,并在统计学意义上将PD和TFT置于绝缘衬底708上。处理绝缘衬底708以匹配器件块,使得可以在绝缘衬底708上选择性地放置器件块。因此,可以在最优衬底(绝缘衬底708)上集成由最优材料制成的最优器件块(PD和TFT)。因此,有可能在非结晶绝缘衬底708(树脂衬底)上集成PD和TFT。
[本示例实施例的其他布置]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如图111A和111B所示,放射线源设备16包括:在与发射放射线12的一侧相远离的一侧上限定的凹入324;以及置于凹入324中的可折叠把手320。将具有与触摸传感器312相同功能的触摸传感器322并入把手320中。
在操作者32不携带放射线源设备16的情况下,将把手320装入凹入324内,如图111A所示。如果操作者32绕着近端旋转把手320,把手320从凹入324中升起,使得操作者32可以握住把手320。把手320和触摸传感器322提供了与上述把手320和触摸传感器312的优点相同的优点。
在凹入324中容纳把手320的情况下(即,在如图7所示移动放射线源设备16的情况下),触摸传感器312的电极保持不与操作者32的手接触。因此,在激活放射线源设备16期间,避免放射线源14错误地发射放射线12。
在上述示例实施例中,借助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中至少一项来发送和接收信号。然而,如果在短SID的情况下,对象18保持与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接触,则可以借助穿过对象18的体内通信,在放射线源设备16和卡匣设备22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例如,同步控制信号)。此外,如果操作者32保持与放射线源设备16和便携信息终端34接触,则可以借助穿过对象18的体内通信在放射线源设备16和便携信息终端34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实施例,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采用各种备选布置。

Claims (18)

1.一种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包括:
放射线源(14),用于输出放射线(12);
放射线检测器(20),用于在从所述放射线源(14)向对象(18)施加放射线(12)时,检测已穿过所述对象(18)的放射线(12),并将检测到的放射线(12)转换为放射线图像;
便携终端(34),用于基于与所述放射线图像的捕捉相关的图像捕捉菜单,来控制所述放射线源(14)和所述放射线检测器(20);
现场相机(30、246、330),在所述对象(18)所在的现场与所述放射线源(14)、所述放射线检测器(20)、以及所述便携终端(34)布置在一起,用于捕捉表示所述现场的现场图像;
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布置在所述现场;
控制台(106),布置在等待位置(40、300)处,有权向所述对象(18)施加放射线(12)的医生或放射技师(38)在所述等待位置(40、300)处等待,同时不能直接看到所述对象(18);以及
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布置在所述等待位置(40、300)处,
其中,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和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能够向彼此发送信号和从彼此接收信号;以及
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向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至少发送所述图像捕捉菜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11A至11J),其中,所述便携终端(34)包括便携终端显示单元(64);
所述控制台(106)包括控制台显示单元(112);
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发送所述放射线图像和由所述现场相机(30、246、330)捕捉的现场光学图像中的至少一项;以及
所述便携终端显示单元(64)和所述控制台显示单元(112)中的每一个能够显示所述现场光学图像、所述放射线图像、和所述图像捕捉菜单中的至少一项,以及能够根据如何捕捉所述放射线图像来改变所显示的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11A至11J),还包括:
等待位置相机(116),用于捕捉表示所述等待位置(40、300)的等待位置光学图像,
其中,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向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发送由所述等待位置相机(116)捕捉到的等待位置光学图像;以及
所述便携终端显示单元(64)能够显示所述等待位置光学图像、所述现场光学图像、所述放射线图像、以及所述图像捕捉菜单中的至少一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11A至11J),其中,所述现场相机(30、246、330)包括:与所述放射线源(14)一体的放射线源相机(330)、与所述便携终端(34)一体的便携终端相机(30、246)、或与所述放射线源(14)和所述便携终端(34)分离的相机(30、3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11A至11J),还包括:
放射线源设备(16),其中容纳所述放射线源(14),所述放射线(12)能够透过所述放射线源设备(16),
其中,通过在所述放射线源设备(16)中容纳所述放射线源相机(330),或通过电缆(240)将所述放射线源相机(330)连接到所述放射线源设备(16),使得所述放射线源相机(330)与所述放射线源设备(16)成为一体;
通过在所述便携终端(34)中容纳所述便携终端相机(30、246),或通过电缆(240)将所述便携终端相机(30、246)连接到所述便携终端(34),使得所述便携终端相机(30、246)与所述便携终端(34)成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11A至11J),其中,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发送由所述放射线源相机(330)捕捉到的放射线源光学图像以及由所述便携终端相机(30、246)捕捉到的便携终端光学图像;
所述便携终端显示单元(64)能够显示所述放射线源光学图像、所述便携终端光学图像、所述等待位置光学图像、所述放射线图像、以及所述图像捕捉菜单中的至少一项;以及
所述控制台显示单元(112)能够显示所述放射线源光学图像、所述便携终端光学图像、所述放射线图像、以及所述图像捕捉菜单中的至少一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11A至11J),还包括:
卡匣设备(22),容纳所述放射线检测器(20),所述放射线(12)能够透过所述卡匣设备(22),
其中,所述放射线源相机(330)捕捉所述卡匣设备(22)的图像和所述对象(18)的图像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便携终端相机(30)捕捉所述卡匣设备(22)的图像、所述放射线源设备(16)的图像、和所述对象(18)的图像中的至少一项;以及
所述等待位置相机(116)至少捕捉所述医生或放射技师(38)的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11A至11J),其中,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至少发送由所述现场相机(30、330)捕捉到的现场光学图像;以及
在捕捉所述放射线图像之前,所述控制台(106)能够根据在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中包括的所述对象(18)的情况来改变所述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11A至11J),其中,所述便携终端(34)包括判断处理器(222),所述判断处理器(222)用于判断在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与根据所述图像捕捉菜单的对象(18)是否彼此一致;以及
所述判断处理器(222)通过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发送判断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11A至11J),其中,所述图像捕捉菜单包括:用于请求捕捉所述对象(18)的放射线图像的命令信息、基于所述命令信息来表示所述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和施加放射线(12)的方向的过程、以及用于向所述对象(18)施加放射线(12)的图像捕捉条件;以及
所述控制台(106)根据在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中包括的所述对象(18)的情况,改变所述命令信息、所述过程、以及所述图像捕捉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11A至11J),其中,所述便携终端(34)包括便携终端显示单元(64);
所述控制台(106)包括控制台显示单元(112);
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发送所述现场光学图像和所述放射线图像中的至少一项;以及
所述便携终端显示单元(64)和所述控制台显示单元(112)中的每一个能够显示所述现场光学图像、所述放射线图像、和所述图像捕捉菜单中的至少一项;以及
所述控制台(106)将所述现场光学图像和所述图像捕捉菜单一起显示在所述控制台显示单元(112)上,使得如果改变所述图像捕捉菜单,则以比其他图像更大的尺度来显示所述现场光学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11A至11J),还包括:
存储器(224、228),
其中,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发送所述放射线图像和由所述现场相机(30、246、330)捕捉的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中的至少一项;以及
所述控制台(106)或所述便携终端(34)在所述存储器(224、228)中将所述图像捕捉菜单、所述放射线图像、以及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中的至少一项彼此关联存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11A至11J),还包括:
放射线源设备(16),其中容纳所述放射线源(14),所述放射线(12)能够透过所述放射线源设备(16),
其中,所述现场相机(30、246、330)包括:与所述放射线源(14)一体的放射线源相机(330)、与所述便携终端(34)一体的便携终端相机(30、246)、或与所述放射线源(14)和所述便携终端(34)分离的相机(30、330);
通过在所述放射线源设备(16)中容纳所述放射线源相机(330),或通过电缆(240)将所述放射线源相机(330)连接到所述放射线源设备(16),使得所述放射线源相机(330)与所述放射线源设备(16)成为一体;
通过在所述便携终端(34)中容纳所述便携终端相机(30、246),或通过电缆(240)将所述便携终端相机(30、246)连接到所述便携终端(34),使得所述便携终端相机(30、246)与所述便携终端(34)成为一体;
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发送由所述放射线源相机(330)捕捉到的放射线源光学图像以及由所述便携终端相机(30、246)捕捉到的便携终端光学图像;以及
所述控制台(106)或所述便携终端(34)在所述存储器(224、228)中将所述图像捕捉菜单、所述放射线图像、所述放射线源光学图像、以及所述便携终端光学图像彼此关联存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11A至11J),还包括:
卡匣设备(22),容纳所述放射线检测器(20),所述放射线(12)能够透过所述卡匣设备(22),
其中,所述放射线源相机(330)捕捉所述卡匣设备(22)和相对于所述卡匣设备(22)定位的所述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的图像;
所述便携终端相机(30)捕捉所述对象(18)的图像、或所述卡匣设备(22)的图像、相对于所述卡匣设备(22)定位的所述对象(18)的要成像区域的图像、和所述放射线源设备(16)的图像;以及
所述控制台(106)包括认证处理器(344),所述认证处理器(344)用于判断所述便携终端光学图像中包括的对象(18)和根据所述图像捕捉菜单的对象(18)是否彼此一致。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捕捉系统(11、11A至11J),还包括:
等待位置相机(116),用于捕捉表示所述等待位置(40、300)的等待位置光学图像,
其中,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向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发送由所述等待位置相机(116)捕捉到的等待位置光学图像;以及
所述控制台(106)或所述便携终端(34)在所述存储器(224、228)中将所述图像捕捉菜单、所述放射线图像、以及所述现场光学图像彼此关联存储,或将所述图像捕捉菜单、所述放射线图像、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以及所述等待位置光学图像彼此关联存储。
16.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包括:
将放射线源(14)、放射线检测器(20)、便携终端(34)、现场相机(30、246、330)、以及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置于对象(18)所在的现场,以及将控制台(106)和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置于等待位置(40、300)处,有权向所述对象(18)施加放射线(12)的医生或放射技师(38)在所述等待位置(40、300)处等待,同时不能直接看到所述对象(18);
用所述现场相机(30、246、330)捕捉表示所述现场的现场光学图像,从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发送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以及从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向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至少发送图像捕捉菜单,从而允许所述便携终端(34)的便携终端显示单元(64)和所述控制台(106)的控制台显示单元(112)显示所述现场光学图像和所述图像捕捉菜单中的至少一项;以及
基于所述图像捕捉菜单,使用所述便携终端(34)来控制所述放射线源(14)和所述放射线检测器(20),以从所述放射线源(14)向所述对象(18)施加放射线(12),并使用所述放射线检测器(20)将已穿过所述对象(18)的放射线(12)转换为放射线图像,以及从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发送所述放射线图像,从而允许所述便携终端显示单元(64)和所述控制台显示单元(112)中的每一个显示所述放射线图像、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以及所述图像捕捉菜单中的至少一项。
17.一种放射线图像捕捉方法,包括:
将放射线源(14)、放射线检测器(20)、便携终端(34)、现场相机(30、246、330)、以及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置于对象(18)所在的现场,以及将控制台(106)和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置于等待位置(40、300)处,有权向所述对象(18)施加放射线(12)的医生或放射技师(38)在所述等待位置(40、300)处等待,同时不能直接看到所述对象(18);
用所述现场相机(30、246、330)捕捉表示所述现场的现场光学图像,以及从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发送所述现场光学图像;
根据在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中包括的所述对象(18)的情况,使用所述控制台(106)来改变图像捕捉菜单的内容;
从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向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至少发送所述图像捕捉菜单;以及
基于通过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接收到的所述图像捕捉菜单,使用所述便携终端(34)来控制所述放射线源(14)和所述放射线检测器(20),以从所述放射线源(14)向所述对象(18)施加放射线(12),以及使用所述放射线检测器(20)来检测已穿过所述对象(18)的放射线(12)并将检测到的放射线(12)转换为放射线图像。
18.一种放射线图像捕捉方法,包括:
将放射线源(14)、放射线检测器(20)、便携终端(34)、现场相机(30、246、330)、以及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置于对象(18)所在的现场,以及将控制台(106)和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置于等待位置(40、300)处,有权向所述对象(18)施加放射线(12)的医生或放射技师(38)在所述等待位置(40、300)处等待,同时不能直接看到所述对象(18);
用所述现场相机(30、246、330)捕捉表示所述现场的现场光学图像,从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发送所述现场光学图像,以及从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向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至少发送图像捕捉菜单;
基于所述图像捕捉菜单,使用所述便携终端(34)来控制所述放射线源(14)和所述放射线检测器(20),以从所述放射线源(14)向所述对象(18)施加放射线(12),并使用所述放射线检测器(20)将已穿过所述对象(18)的放射线(12)转换为放射线图像,以及从所述现场通信单元(136、170、218、260、262)向所述等待位置通信单元(104)发送所述放射线图像;以及
使用所述控制台(106)或所述便携终端(34)在存储器(224、224)中将至少所述图像捕捉菜单、所述放射线图像、以及所述现场光学图像彼此关联存储。
CN201180032384XA 2010-07-30 2011-07-08 放射线图像成像系统、放射线图像成像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Pending CN1029584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2241 2010-07-30
JP2010-172691 2010-07-30
JP2010172691A JP5514035B2 (ja) 2010-07-30 2010-07-30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方法
JP2010172241A JP5665405B2 (ja) 2010-07-30 2010-07-30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2010-172257 2010-07-30
JP2010172257A JP5665406B2 (ja) 2010-07-30 2010-07-30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方法
PCT/JP2011/065732 WO2012014661A1 (ja) 2010-07-30 2011-07-08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画像撮影方法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8436A true CN102958436A (zh) 2013-03-06

Family

ID=45529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2384XA Pending CN102958436A (zh) 2010-07-30 2011-07-08 放射线图像成像系统、放射线图像成像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21468A1 (zh)
CN (1) CN102958436A (zh)
WO (1) WO2012014661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4153A (zh) * 2013-09-17 2015-03-2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以及移动型放射线摄影系统
CN105142322A (zh) * 2015-04-03 2015-12-09 江苏康众数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远程曝光控制装置、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及其曝光方法
CN105246408A (zh) * 2013-05-30 2016-01-13 爱克发医疗保健公司 用于采用直接射线照相板进行射线照相的改进方法
CN108926355A (zh) * 2017-05-23 2018-12-04 西门子保健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站立对象的x射线系统和方法
CN109381210A (zh) * 2017-08-10 2019-02-2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摄影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02236B2 (ja) * 2012-12-13 2017-03-2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処理装置
DE102013201546A1 (de) * 2013-01-30 2014-07-3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einer Hilfsinformation, medizinisches Gerät, mobile Applikation und System
JP6387003B2 (ja) * 2013-06-18 2018-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モシンセシス撮影の制御装置、撮影装置、撮影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当該制御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KR102085178B1 (ko) * 2013-06-26 2020-03-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의료 기기를 통한 대상체의 위치 관련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985461B2 (en) * 2013-06-28 2015-03-24 Hand Held Products, Inc. Mobile device having an improved user interface for reading code symbols
FI125206B (fi) * 2013-11-29 2015-07-15 Planmed Oy Anatomian osavolyymien asemointi
JP6224561B2 (ja) * 2014-09-16 2017-11-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携帯型コンソール、携帯型コンソールの制御方法、携帯型コンソール用プログラム及び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JP6053044B2 (ja) * 2014-09-16 2016-12-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携帯型コンソール、携帯型コンソールの制御方法、携帯型コンソール用プログラム及び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JP6512856B2 (ja) * 2015-02-18 2019-05-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512857B2 (ja) * 2015-02-18 2019-05-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16133178A1 (en) * 2015-02-18 2016-08-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0678332B2 (en) 2017-02-02 2020-06-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motely guiding the positioning of a mobile device
JP6878038B2 (ja) * 2017-02-15 2021-05-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作動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60901B2 (ja) * 2017-08-10 2020-09-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とその作動方法
JP2019033827A (ja) * 2017-08-10 2019-03-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作動方法
JP7077480B2 (ja) * 2019-04-11 2022-05-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作動方法並びに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用コンソール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77A (zh) * 1994-02-08 1994-09-28 上海华科电子显象有限公司 X射线透视仪、摄片装置以及成像系统
CN1154164A (zh) * 1994-04-07 1997-07-09 施蒂格·施文森 X射线成象设备
CN1473547A (zh) * 2002-07-26 2004-02-11 GEҽ��ϵͳ���������޹�˾ 医疗图像捕捉系统、服务器装置和控制此系统的方法
JP2004081264A (ja) * 2002-08-23 2004-03-18 Hitachi Medical Corp 遠隔医療システム及び制御モダリティーの遠隔操作装置
JP2004313390A (ja) * 2003-04-15 2004-11-11 Toshiba Medical Seizo Kk 画像診断装置及び被検体監視用モニタ
JP2005261525A (ja) * 2004-03-17 2005-09-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医用移動端末、医用画像撮影制御装置、及び、医用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2007185321A (ja) * 2006-01-12 2007-07-26 Hitachi Medical Corp 移動型x線装置
CN201281802Y (zh) * 2007-12-27 2009-07-29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接收仪以及包含其的便携式闪光x射线检查仪
JP2011045439A (ja) * 2009-08-25 2011-03-10 Fujifilm Corp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11620A1 (en) * 2003-11-25 2005-05-26 Livermore Glyn 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 operation of a medical imag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77A (zh) * 1994-02-08 1994-09-28 上海华科电子显象有限公司 X射线透视仪、摄片装置以及成像系统
CN1154164A (zh) * 1994-04-07 1997-07-09 施蒂格·施文森 X射线成象设备
CN1473547A (zh) * 2002-07-26 2004-02-11 GEҽ��ϵͳ���������޹�˾ 医疗图像捕捉系统、服务器装置和控制此系统的方法
JP2004081264A (ja) * 2002-08-23 2004-03-18 Hitachi Medical Corp 遠隔医療システム及び制御モダリティーの遠隔操作装置
JP2004313390A (ja) * 2003-04-15 2004-11-11 Toshiba Medical Seizo Kk 画像診断装置及び被検体監視用モニタ
JP2005261525A (ja) * 2004-03-17 2005-09-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医用移動端末、医用画像撮影制御装置、及び、医用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2007185321A (ja) * 2006-01-12 2007-07-26 Hitachi Medical Corp 移動型x線装置
CN201281802Y (zh) * 2007-12-27 2009-07-29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接收仪以及包含其的便携式闪光x射线检查仪
JP2011045439A (ja) * 2009-08-25 2011-03-10 Fujifilm Corp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6408A (zh) * 2013-05-30 2016-01-13 爱克发医疗保健公司 用于采用直接射线照相板进行射线照相的改进方法
CN105246408B (zh) * 2013-05-30 2019-02-15 爱克发医疗保健公司 用于采用直接射线照相板进行射线照相的改进方法
CN104434153A (zh) * 2013-09-17 2015-03-2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以及移动型放射线摄影系统
CN104434153B (zh) * 2013-09-17 2018-10-1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移动型放射线摄影装置以及移动型放射线摄影系统
CN105142322A (zh) * 2015-04-03 2015-12-09 江苏康众数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远程曝光控制装置、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及其曝光方法
CN105142322B (zh) * 2015-04-03 2018-12-25 江苏康众数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曝光控制装置、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及其曝光方法
CN108926355A (zh) * 2017-05-23 2018-12-04 西门子保健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站立对象的x射线系统和方法
CN109381210A (zh) * 2017-08-10 2019-02-2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摄影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9381210B (zh) * 2017-08-10 2023-08-1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摄影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14661A1 (ja) 2012-02-02
US20130121468A1 (en) 201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8436A (zh) 放射线图像成像系统、放射线图像成像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US9662086B2 (en)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N102370490B (zh) 放射线照相图像捕捉系统以及放射线照相图像捕捉方法
CN102397076B (zh) 放射线照相图像捕捉系统以及放射线照相图像捕捉方法
US9942972B2 (en)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thereto
US8767919B2 (en)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ing system and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ing method
CN102379708B (zh) 放射线照相图像捕获系统及方法
CN102058414B (zh) 成像区域指定装置和方法、射线照相系统和装置、成像台
CN102309336B (zh) 放射线照相图像捕捉装置以及放射线照相图像捕捉系统
JP5665405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US8130909B2 (en) Radiographic imag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JP5595876B2 (ja) 放射線撮影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CN102370489A (zh) 辐射图像捕捉设备和辐射图像捕捉方法
CN102188257A (zh) 放射线照相图像获取装置、放射线照相图像捕获系统和方法
JP5514035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方法
JP2012066063A (ja)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撮影方法
JP2012029844A (ja) 移動電源車及び電力供給方法
JP3989659B2 (ja) 放射線検出用カセッテ
JP5665406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方法
JP5635895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の電力供給方法
JP2012066060A (ja)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撮影方法
WO2011136194A1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2014117398A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2012032182A (ja) 放射線撮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