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7554A - 一种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7554A
CN104427554A CN201310386259.XA CN201310386259A CN104427554A CN 104427554 A CN104427554 A CN 104427554A CN 201310386259 A CN201310386259 A CN 201310386259A CN 104427554 A CN104427554 A CN 104427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hunting
load situation
situation informatio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862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昕�
和峰
李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38625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2755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6967 priority patent/WO2015027719A1/zh
Priority to JP2016537091A priority patent/JP2016532385A/ja
Priority to EP14841115.0A priority patent/EP3026958A4/en
Priority to US14/915,352 priority patent/US20160219481A1/en
Publication of CN104427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75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bear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 H04W28/0861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 H04W28/0864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of different hierarchy levels, e.g. Master Evolved Node B [MeNB] or Secondary Evolved node B [SeN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measured or perceived resources with higher communication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基站,涉及在移动通信系统。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包括:被选为分流节点的次基站在为主基站承担UE的分流承载数据传输服务的过程中,将本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主基站;所述主基站根据所述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调整对所述次基站的分流策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站。本发明技术方案为UE提供高速率联合数据传输服务的方案,适用于各种用户面架构及Xn接口,能够高速、可靠的为UE提供良好的联合数据传输服务。

Description

一种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移动通信系统,尤其是在涉及异构网络部署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种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协议标准的不断演进,移动分组业务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单个终端的数据吞吐能力不断提升。以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为例,在20M带宽内可以支持下行最大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后续的增强LTE(LTE Advanced,LTE-A)系统中,数据的传输速率将进一步提升,甚至可以达到1Gbps。
终端数据业务量膨胀式的增长,使得移动网络的服务能力和部署策略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运营商一方面需要增强现有的网络部署和通讯技术,另一方面希望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和网络拓展,从而达到快速提升网络性能的目的。而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至今,仅通过对宏网络进行增强以提供经济、灵活、高能力的服务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部署低功率节点(Low power Node,简称LPN)提供小小区(Small cell)覆盖的网络策略成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这尤其体现在数据传输量巨大的室内/室外热点地区上。
LPN部署及能力方面的增强已经被第三代伙伴组织计划(Thi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s,简称3GPP)确认为未来网络发展中最令人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在各类型基站独立为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UE)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既存在诸多问题,又无法满足大数据量及高移动性的业务需求。因此,目前业界对在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或边界部署低功率节点、两者共同组成系统架构中的接入网,从而联合为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场景更为认同且基本有了一个较为普识的架构模式,如图1所示。其中,与核心网(Core Network,简称CN)中的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简称MME)建有S1-MME接口、并被CN视作移动锚点的基站,称为主基站(Master eNB,简称MeNB);除MeNB外,为UE提供额外的无线资源的节点,称为次基站(Secondary eNB,简称SeNB);MeNB与SeNB间的接口暂称为Xn接口。MeNB与SeNB和UE间均建有无线Uu口,可与UE间传输用户面数据与必要的控制面信令,也就是说,UE处于双连接架构模式(Dual Connectivity,简称DC)。
对处于DC状态的UE,SeNB最主要的功能是承担了原本仅由MeNB传输的大量数据,从而减轻了MeNB的负担、提高了对UE的数据传输速率、提升了系统的性能。DC模式下的用户面架构可以有三种选择,如图2所示。如图2所示,Option1中,SeNB与MeNB都与CN中的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简称S-GW)建有S1-U接口,即SeNB直接与S-GW传输被MeNB分流的承载(如EPS bearer#2)的数据、并在Uu口与UE进行交互;Option2中,SeNB承担的分流承载数据是通过与MeNB间建立的Xn接口进行接收/发送的,SeNB对CN不可见;Option3与Option2类似,区别在于SeNB承担的不再是一个完整的承载、而只是该承载(EPS bearer#2)的一部分数据,即这是一个Bearer Split的架构模式。
不论选择何种所述的用户面架构模式,因分流模式所导致的对现有协议栈架构的改变,以及SeNB在传输、移动、安全等方面都与传统的MeNB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部署了SeNB的多流传输场景中,如何利用其特点与MeNB间保持良好的协作机制,从而为用户终端提供优化的通讯服务,以满足更高带宽、更好性能、更低成本、更安全且适用多种后向链路的需求,是LTE通讯系统的发展中亟需解决一个重要议题。
具体说来,在MeNB有分流数据的需求时(如节点自身负荷过重),MeNB可根据UE上报的无线信号质量测量结果、相邻节点的负荷情况等一项或多项信息,选择合适的SeNB作为对所述UE的用户面数据的分流节点。
基于对现有技术的理解及合理拓展,在选择合适的SeNB后,MeNB会将预分流的承载的资源情况通知所述SeNB,以请求所述SeNB决定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及资源来接纳所述分流承载的传输;如果所述SeNB同意所述分流请求,那么在分流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所述SeNB可以向MeNB上报自身的硬件负荷及空口资源等信息,以便MeNB做出相应的负载均衡判断。
但是,即使复用了现有技术在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MeNB与SeNB的协作仍存在问题。以现有技术的下行数据传输为例,若基站的空口资源充裕,那么可认为来自于核心网(S1-U接口)的数据会可靠的传输到UE而不会发生拥塞问题。但是,在MeNB与SeNB和UE建立Dual connectivity、联合为UE提供多流数据传输服务的系统架构中,SeNB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很可能大于节点自身的处理能力,从而导致数据包堆积在缓存区,造成缓存区负荷过载、数据包传输的失败率增大、或成功传输数据包的时间过长等问题。具体以各用户面架构的协议栈角度来讲:
Option1:即CN侧分流。从协议栈的角度看只有一种情况,称为Alternative1A(简称Alt1A,以下均同),如图3所示。虽然在这种架构下,所述SeNB的用户面下行数据同现有技术一样来自核心网(S-GW),但其控制面的承载管理(即分流决策及调控等)是在MeNB,而不再是在MME。如果所述SeNB的负荷过重进而造成所述传输质量下降问题,所述SeNB应该通知MeNB以便MeNB进行及时的负载均衡/分流调控等处理。
Option2、3:即接入网侧分流。从协议栈的角度看,其又分为:
层间分流:如图4所示,(a)、(b)分别为Option2下再细分的以数据包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简称PDCP)层之上(Alt2A)、之下(Alt2C)为分流点的数据包分流;(c)、(d)分别为Option3下再细分的以PDCP层之上(Alt3A)、之下(Alt3C)为分流点的数据包分流。也就是说,原本由在一个节点内部的协议栈栈内处理的数据包,在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下,跨外部接口(Xn)的分到了两个节点上进行处理。那么,以下行数据为例,MeNB内的较高协议层(如PDCP)可能发送给大于分流节点SeNB内的较低协议层(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简称RLC)层)处理能力的数据包,造成较低协议层的内存溢出。
层内分流:如图5所示,(a)、(b)分别为Option2下再细分的以PDCP层内(Alt2B)、RLC层内(Alt2D)为分流点的数据包分流;(c)、(d)分别为Option3下再细分的以PDCP层内(Alt3B)、RLC层内(Alt3D)为分流点的数据包分流。也就是说,原本由在一个节点内部的协议层内处理的数据包,在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下,跨外部接口(Xn)的分到了两个节点上进行处理。那么,以下行数据为例,MeNB内的主协议层(如Master-PDCP)可能发送给大于分流节点SeNB内的次协议层(如Slave-PDCP)处理能力的数据包,造成次协议层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无论针对何种用户面架构,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下都存在一个问题,即MeNB无法及时获知所述SeNB承担所述分流承载的数据包传输质量状况、以致无法及时的作出适当的分流策略调整,这最终可能会导致所述分流链路的失败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基站,以解决异构网络中,MeNB和SeNB为UE提供高速率联合数据传输服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被选为分流节点的次基站在为主基站承担UE的分流承载数据传输服务的过程中,将本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主基站;
所述主基站根据所述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调整对所述次基站的分流策略。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分流承载状况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用户面协议栈缓存区信息、分流承载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率信息、分流承载数据包传输时延信息。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次基站将本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主基站指:
所述次基站通过控制面信令或用户面的控制信元将本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主基站。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次基站将本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主基站指:
所述次基站将本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按照所述主基站配置的周期发送给所述主基站;或者
所述次基站在接收到所述主基站发送的请求消息后,将本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主基站;或者
所述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满足所述主基站配置的任一触发条件时,将本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主基站,其中,所述触发条件至少包括:
所述次基站的用户面协议栈缓存区过载;
所述次基站分流承载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率过大;
所述次基站分流承载数据包传输时延过长。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主基站根据所述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调整对所述次基站的分流策略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操作:
调整对所述次基站的分流数据量/速率;
修改所述次基站对所述分流承载的协议层配置;
取消对所述次基站的分流传输。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一单元,在本基站作为次基站为主基站承担用户设备的分流承载数据传输服务的过程中,检测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
第二单元,将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给所述主基站。
可选地,上述基站中,所述分流承载状况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用户面协议栈缓存区信息、分流承载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率信息、分流承载数据包传输时延信息。
可选地,上述基站中,所述第二单元,通过控制面信令或用户面的控制信元将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主基站。
可选地,上述基站中,所述第二单元,将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按照主基站配置的周期发送给所述主基站;或者在本基站接收到主基站发送的请求消息后,将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主基站;或者在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满足主基站配置的任一触发条件时,将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主基站,其中,所述触发条件至少包括:
本基站的用户面协议栈缓存区过载;
本基站分流承载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率过大;
本基站分流承载数据包传输时延过长。
可选地,上述基站还包括:第三单元,在本基站为主基站时,接收其他次基站发送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并根据所收到的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调整对所述次基站的分流策略。
可选地,上述基站中,所述第三单元根据所述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调整对所述次基站的分流策略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操作:
调整对所述次基站的分流数据量/速率;
修改所述次基站对所述分流承载的协议层配置;
取消对所述次基站的分流传输。
本发明技术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在异构网络中,MeNB与SeNB可以及时、良好的协调,从而为UE提供高速率联合数据传输服务的方案。本申请技术方案适用于各种用户面架构及Xn接口,能够高速、可靠的为UE提供良好的联合数据传输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或边界部署低功率节点为UE提供联合数据传输服务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系统架构在DC模式下三种用户面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是用户面架构Alt1A示意图;
图4是用户面架构Alt2A/2C/3A/3C示意图;
图5是用户面架构Alt2B/2D/3B/3D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方法,主要在分流承载的数据包传输过程中,MeNB接收SeNB上报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并据此调整相应的分流策略。具体地,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被选为分流节点的次基站在为主基站承担UE的分流承载数据传输服务的过程中,将本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主基站;
所述主基站根据所述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调整对所述次基站的分流策略。
其中,MeNB可以是宏基站或低功率节点(如Pico eNB),与核心网的MME建有S1-MME接口,为UE提供稳定、可靠的无线信号覆盖。SeNB可以是低功率节点,与MeNB间建有Xn接口,主要为UE提供用户面的数据传输。
SeNB上报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可以是数据包传输失败率信息、分流承载数据包传输时延信息、用户面协议栈缓存区信息等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各项信息所针对的单位可以是每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简称DRB)、或每UE。
所述信息的取值可以是如“低/中/高/过载”的级别指示,也可以是具体的失败次数/延迟时间/缓存区占用百分比数值,还可以是是否达到预配置门限的指示信息,等。
具体实现过程中,SeNB可以通过一条经由Xn接口的、新的控制面信令发送所述上报消息,也可以添加在现有技术的控制面信令中,或者携带在用户面的控制信元中。即可以通过控制面信令或用户面的控制信元将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主基站。
而发送所述信息的时刻可以是在所述分流承载的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由所述SeNB根据预配置来主动发送、或被动的回复MeNB的请求。即次基站可以将本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按照主基站预先配置的周期发送给主基站,或者在本次基站接收到主基站发送的请求消息后,将本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主基站,或者在满足主基站预先配置的任一触发条件时,才将本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主基站。其中,触发条件至少包括:
所述次基站的用户面协议栈缓存区过载(即用户面协议栈缓存区的载荷达到或超过配置门限);
所述次基站分流承载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率过大(即数据包传输失败率达到或超过配置的传输失败率门限值);
所述次基站分流承载数据包传输时延过长(即数据包传输时延达到或超过配置的传输时延门限值)。
需要说明的是,配置的各门限值可以是根据预配置或MeNB的配置。
具体地,如果MeNB配置所述SeNB进行周期性上报,那么所述SeNB可以在周期时间到达时,上报分流承载状况信息为每DRB/每UE的数据包传输失败次数/时延/缓存区状态的级别指示、或具体数据、或是否达到MeNB预配置门限的指示。如果MeNB配置所述SeNB进行事件触发性上报(即满足触发条件时上报),那么所述SeNB应是在所述分流的每DRB/每UE的数据包传输失败次数/时延/缓存区状态达到MeNB配置的级别门限、或具体数据时发送上报消息。
其中,MeNB调整分流策略可以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操作:
调整对所述SeNB的分流数据量/速率;
修改所述SeNB侧对所述分流承载的协议层配置;
取消对所述SeNB的分流。
与所述SeNB上报的信息相对应,MeNB确定的分流策略同样是可以针对每DRB或每UE的。
通过上述方法,可使得MeNB及时获取SeNB侧分流承载状况信息,从而调整对SeNB的分流策略,以便接入网可以协调、可靠、高效的为UE提供多流数据传输服务。
下面结合不同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一:MeNB与SeNB共同为UE提供多流数据传输服务,在SeNB节点自身的缓存区过载(即满足触发条件)时,SeNB将这一情况上报给MeNB,MeNB接收到所述信息后,可减缓对SeNB的分流数据量。(注:本实施例中没有涉及空口控制面部分,这与本申请的解决方案无关,以下均同。)具体的,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过程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601至603:
步骤601:根据某UE的无线环境、业务状况及MeNB覆盖区内各Smallcell的负荷情况等一项或多项信息,MeNB选择合适的低功率节点作为所述UE的分流节点(SeNB)、并请求所述SeNB根据预分流承载所需的资源来决定接纳所述UE的接入;所述UE在MeNB的指示下接入所述SeNB、与之建立用户面链接。以下行数据为例,UE可以分别在两个Uu口上接收用户数据。
步骤602:在为MeNB承担所述UE的分流承载数据传输服务的同时,SeNB还会服务其他接入其小区(Small cell)的UE。若其接纳的UE过多(则空口负荷可能较重)、或所述分流UE的信号质量下降(则数据包可能传输失败而导致重传),那么,SeNB自身的缓存区可能会堆积大量所述分流承载的数据包而无法及时的传输给所述UE,导致所述分流承载传输数据包的成功率降低、对端成功接收数据包的时间增长、发送端丢包率上升等问题。
具体的,对应到所述各用户面架构(以下行为例):
Alt1A:来自S-GW经由S1-U接口传输到所述SeNB的数据包速率远快于所述SeNB能够将所述分流承载数据包发送给所述UE的速率,所述SeNB为所述分流承载设置的缓存区负荷过载;
Alt2A/2C/3A/3C:来自MeNB经由Xn接口传输到所述SeNB的数据包(PDCP PDU或RLC PDU)过快,所述SeNB对所述分流承载配置的低层协议栈(RLC或MAC及以下)的缓存区负荷过载,所述低层协议栈内存溢出;
Alt2B/2D/3B/3D:来自MeNB经由Xn接口传输到所述SeNB的数据包(PDCP PDU或RLC PDU)过快,所述SeNB对所述分流承载配置的次协议栈(S-PDCP或S-RLC)的缓存区负荷过载,所述主-次协议栈难以协调正常运作。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SeNB可通过一条控制面信令、经由Xn接口发送给MeNB,向其指示用户面协议栈缓存区过载这一信息。所述控制面信令可以是一条新的消息,称为消息1,其中包含IE–Buffer Status(枚举值“LowLoad、MediumLoad、HighLoad、Overload,...”)的取值为Overload,或者取值为已被占用的百分比,或者为是否达到MeNB预配置门限的指示。
其中,达到各Load门限而触发所述消息发送的具体值可以在所述分流承载的建立时,由MeNB进行预配置(则所述消息可以是一条周期性上报或事件触发性的单向消息);或在所述分流承载数据的传输过程中,MeNB配置所述SeNB周期性或事件触发性的上报所述信息(则所述消息可以是“请求-响应”型的两条/多条消息)。
其中,所述信息可以是针对所述UE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分流承载、或全部分流UE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相等的分流承载。
步骤603:MeNB接收到所述控制面信令后,若信息指示所述SeNB的缓存区的负荷较重,则MeNB可调整对所述SeNB的分流策略,如减缓对所述SeNB的数据包发送。具体的,对应到所述用户面架构:
Option1:MeNB可以向核心网上报这一信息,如通过S1-MME接口向MME做出指示,MME即通知S-GW降低所述分流承载数据包的发送速率。
Option2:MeNB可以降低所述分流承载数据包向所述SeNB的转发速率;如果MeNB自身的缓存区尚有空间,MeNB可存储大量数据而不会溢出。
Option3:MeNB可以降低所述分流承载数据包向所述SeNB的转发量,而通过自身与所述UE间的Uu接口向UE发送更多所述承载的数据包。
针对步骤602中所述信息的单位,所述分流策略的调整可以针对所述UE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分流承载、或指示的全部分流UE的QoS相等的分流承载。
这样,所述SeNB可及时获得空间对分流的数据包进行处理及发送,而不会因缓存区的拥塞而导致分流承载传输数据包的成功率降低、对端成功接收数据包的时间增长、发送端丢包率上升等问题了。
具体实施例二:MeNB与SeNB共同为UE提供多流数据传输服务,在SeNB节点自身对所述分流承载的处理/发送能力下降、进而造成数据包传输的失败率上升(即满足触发条件)时,SeNB可将这一情况上报给MeNB;MeNB接收到所述信息后,可删除所述SeNB承担的分流传输。具体步骤如图7所示:
步骤701:同前所述,MeNB选择合适的低功率节点作为某UE的分流节点(SeNB),UE在MeNB的指示下接入所述SeNB、与之建立用户面链接。以下行数据为例,UE可以分别在两个Uu口上接收用户数据。
步骤702:在为MeNB承担所述UE的分流承载数据传输服务的同时,SeNB还会服务其他接入其小区(Small cell)的UE。SeNB接纳的UE数目可能会增多(或服务UE的业务量大幅增长)、或所述分流UE的信号质量下降,那么,SeNB自身对所述分流承载的处理/发送能力可能会下降而造成数据包传输的失败率上升。
具体的,对应到所述用户面架构:
Alt1A:所述分流承载在S-GW、SeNB、UE间传输(即不经过MeNB),MeNB无法及时的获知分流承载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率较大这一信息。
Alt2A/2B/3A/3B:所述分流承载的PDCP层主要在MeNB,依据现有PDCP可接收的反馈信息配置(针对每个数据包、层间指示),MeNB不会高效、及时获知低层协议栈传输数据包的失败率较大这一信息。
Alt2C/2D/3C/3D:所述分流发生在RLC层内或以下,依据现有的RLC重传机制设置,MeNB可能无法及时的获知低层协议栈、SeNB侧分流承载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率较大这一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SeNB可通过一条控制面信令、经由Xn接口发送给MeNB,向其指示所述分流承载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率较大这一信息。所述控制面信令可以是一条新的消息,称为消息1,其中包含IE–Packet Transmission Fail(枚举值“Low、Medium、High,...”)的取值为High、或取值为实际的失败次数(由MeNB判断所上报的次数是否可接受)。其余上报细节同实施例一所述,此处不再累述。
步骤703:MeNB接收到所述控制面信令后,若信息指示传输的失败率较高,则MeNB可调整对所述SeNB的分流策略。如果MeNB此时的资源情况允许,那么可删除所述SeNB承担的分流传输(承接步骤702中上报信息所针对的单位,此处MeNB确定分流策略的调整也是针对DRB/UE,同实施例一),由MeNB自身承担所述分流承载/所述UE的所有业务,这需要MeNB通知所述SeNB取消所述分流承载的传输、还需要通过空口控制面信令指示UE将所述分流承载转回到MeNB继续交互。具体的,对应到所述用户面架构:
Option1:MeNB可以向核心网的MME做出指示,MME即通知S-GW将所述分流承载的下行隧道端点转到MeNB。
Option2:MeNB取消所述分流承载在所述SeNB的传输,MeNB从核心网接收到用户数据后按现有技术发送给UE。
Option3:MeNB取消所述分流承载的部分数据在所述SeNB的传输,所述分流承载的全部数据包都由MeNB发送给UE(即恢复到SingleConnectivity架构下)。
这样,如果MeNB的资源情况允许,其即可按照现有技术继续为UE提供高效、可靠的通讯服务。另外,如果MeNB的资源情况仍然紧张,其可以为UE选择其他合适的低功率节点去继续承担分流传输。
具体实施例三:MeNB与SeNB共同为UE提供多流数据传输服务,在SeNB节点自身对所述分流承载的处理/发送能力下降、进而使得对端成功接收数据包的时间过长(即满足触发条件)时,SeNB可将这一情况上报给MeNB;MeNB接收到所述信息后,可修改所述分流承载的协议栈配置。具体步骤如图8所示:
步骤801:同前所述,MeNB选择合适的低功率节点作为某UE的分流节点(SeNB),所述UE在MeNB的指示下接入所述SeNB、与之建立用户面链接。以下行数据为例,UE可以分别在两个Uu口上接收用户数据。
步骤802:在为MeNB承担所述UE的分流承载数据传输服务的同时,SeNB还会服务其他接入其小区(Small cell)的UE。SeNB接纳的UE数目可能会增多(或服务UE的业务量大幅增长)、或所述分流UE的信号质量下降,那么,SeNB自身对所述分流承载的处理/发送能力可能会下降、使得接收端经较长时间才会成功收到一数据包,进而导致所述分流承载的性能下降。
具体的,对应到所述用户面架构:
Alt1A:所述分流承载的传输不经过MeNB,MeNB无法及时的获知分流承载数据包的传输成功时间过长这一信息。
Alt2A/3A:所述分流发生在MeNB的PDCP层以上,以下行数据为例,MeNB会将从核心网接(S-GW)收到的IP数据包转发给所述SeNB、由SeNB进行L2各协议子层的处理后再发送给UE。那么,与Alt1A类似的,MeNB无法及时的获知SeNB侧数据包传输成功的时间过长这一信息。
Alt2B/2C/2D/3B/3C/3D:所述分流发生在MeNB的PDCP层内或以下,依据现有AM模式的协议层配置,发送端的PDCP可对PDCP PDU配置丢弃定时器、RLC发送端可以接收到数据包是否被对端接收成功的反馈信息。对于本发明架构下、所述SeNB侧分流承载所发送的数据包,MeNB无法及时、高效的获知SeNB侧数据包传输成功的时间过长这一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SeNB可通过一条控制面信令、经由Xn接口发送给MeNB,向其指示所述分流承载数据包传输时延过长这一信息。所述控制面信令可以是一条新的消息,称为消息1,其中包含IE–Transmission Delay(枚举值“Short、Medium、Long,...”)的取值为Long,或者取值为一个具体的延迟时间值(可以是平均值)。其余上报细节同实施例一所述,此处不再累述。
步骤803:MeNB接收到所述控制面信令后,若信息指示时延较长,则MeNB可调整所述分流承载的协议层配置,如增长发送端的丢弃定时器(承接步骤2中上报信息所针对的单位,此处MeNB确定的协议层配置调整也是针对DRB/UE,同实施例一)。具体的,对应到所述用户面架构:
Alt1A/2A/3A:MeNB通过Xn接口,指示SeNB在发送下行数据时,可允许PDCP对低层反馈的状态信息等待较长的时间。
Alt2B/2C/2D/3B/3C/3D:以下行数据为例,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分流承载,MeNB可增长自身PDCP丢弃定时器可等待的时间,即允许较长时间以接收反馈。
通过协议层配置的调整(以消息2通知所述SeNB),MeNB可协调、配合SeNB侧发送数据包时延较长的情况,从而为UE提供更可靠、高效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SeNB根据自身传输数据包的实际情况向MeNB上报信息,而MeNB对接收信息后的处理操作并不局限于实施例中所述情况、更不局限于实施例中所述的与步骤802中上报信息一一对应的步骤3中的处理,也就是说,步骤803所述的处理可以对应到任何步骤802中所述的上报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可实现上述实施例1的方法,该基站至少包括如下单元:
第一单元,在本基站作为次基站为主基站承担用户设备的分流承载数据传输服务的过程中,检测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
上述分流承载状况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用户面协议栈缓存区信息、分流承载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率信息、分流承载数据包传输时延信息。
第二单元,将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主基站。
其中,第二单元,可以通过控制面信令或用户面的控制信元将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主基站。
具体地,第二单元,可以将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按照主基站预先配置的周期发送给主基站;或者在本基站接收到主基站发送的请求消息后,发送分流承载状况信息给主基站,或者在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满足主基站预先配置的任一触发条件时,才将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主基站。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触发条件至少包括如下三条:(但本申请技术方案并不仅限制于这三条触发条件)
次基站的用户面协议栈缓存区过载;
次基站分流承载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率过大;
次基站分流承载数据包传输时延过长。
上述基站也可能作为主基站,此时,基站还包括第三单元,该单元接收次基站发送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并根据该分流承载状况信息调整对此次基站的分流策略。
其中,第三单元根据分流承载状况信息调整对次基站的分流策略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操作:
减缓对所述次基站的数据包发送;
删除所述次基站承担的分流传输;
调整分流承载的协议层配置,增长发送端的丢弃定时器。
上述基站的其他细节可参见上述实施例1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被选为分流节点的次基站在为主基站承担UE的分流承载数据传输服务的过程中,将本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主基站;
所述主基站根据所述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调整对所述次基站的分流策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承载状况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用户面协议栈缓存区信息、分流承载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率信息、分流承载数据包传输时延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基站将本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主基站指:
所述次基站通过控制面信令或用户面的控制信元将本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主基站。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基站将本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主基站指:
所述次基站将本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按照所述主基站配置的周期发送给所述主基站;或者
所述次基站在接收到所述主基站发送的请求消息后,将本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主基站;或者
所述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满足所述主基站配置的任一触发条件时,将本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主基站,其中,所述触发条件至少包括:
所述次基站的用户面协议栈缓存区过载;
所述次基站分流承载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率过大;
所述次基站分流承载数据包传输时延过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基站根据所述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调整对所述次基站的分流策略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操作:
调整对所述次基站的分流数据量/速率;
修改所述次基站对所述分流承载的协议层配置;
取消对所述次基站的分流传输。
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
第一单元,在本基站作为次基站为主基站承担用户设备的分流承载数据传输服务的过程中,检测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
第二单元,将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给所述主基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承载状况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用户面协议栈缓存区信息、分流承载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率信息、分流承载数据包传输时延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单元,通过控制面信令或用户面的控制信元将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主基站。
9.如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单元,将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按照主基站配置的周期发送给所述主基站;或者在本基站接收到主基站发送的请求消息后,将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主基站;或者在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满足主基站配置的任一触发条件时,将本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发送给所述主基站,其中,所述触发条件至少包括:
本基站的用户面协议栈缓存区过载;
本基站分流承载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率过大;
本基站分流承载数据包传输时延过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还包括:
第三单元,在本基站为主基站时,接收其他次基站发送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并根据所收到的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调整对所述次基站的分流策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单元根据所述次基站的分流承载状况信息调整对所述次基站的分流策略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操作:
调整对所述次基站的分流数据量/速率;
修改所述次基站对所述分流承载的协议层配置;
取消对所述次基站的分流传输。
CN201310386259.XA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Pending CN1044275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86259.XA CN104427554A (zh)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PCT/CN2014/076967 WO2015027719A1 (zh) 2013-08-29 2014-05-07 一种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JP2016537091A JP2016532385A (ja) 2013-08-29 2014-05-07 マルチストリーミング伝送データをコーディネーションする方法及び基地局
EP14841115.0A EP3026958A4 (en) 2013-08-29 2014-05-07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ORDINATED MULTI-STREAM DATA, AND BNI
US14/915,352 US20160219481A1 (en) 2013-08-29 2014-05-07 Method for coordinated multi-stream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 enb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86259.XA CN104427554A (zh)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7554A true CN104427554A (zh) 2015-03-18

Family

ID=52585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6259.XA Pending CN104427554A (zh)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219481A1 (zh)
EP (1) EP3026958A4 (zh)
JP (1) JP2016532385A (zh)
CN (1) CN104427554A (zh)
WO (1) WO2015027719A1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1285A (zh) * 2015-05-26 2015-11-25 北京邮电大学 数据传输方法、宏站及微站
CN105163403A (zh) * 2015-08-24 2015-12-1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28681A1 (zh) * 2015-08-14 2017-02-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状态的报告、确定传输数据量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31956A1 (zh) * 2015-08-25 2017-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分流方法及装置
WO2017173923A1 (zh) * 2016-04-07 2017-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7214871A1 (zh) * 2016-06-15 2017-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WO2018202153A1 (zh) * 2017-05-05 2018-11-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服务质量架构在双连接系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8201878A1 (zh) * 2017-05-04 2018-11-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配置确定、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主基站和辅基站
WO2019028778A1 (zh) * 2017-08-10 2019-0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控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29305A (zh) * 2017-06-23 2019-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中用户面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462872A (zh) * 2018-11-23 2019-03-12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19096044A1 (zh) * 2017-11-17 2019-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数据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109949A1 (zh) * 2017-12-05 2019-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WO2020125125A1 (zh) * 2018-12-20 2020-06-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通道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2512084A (zh) * 2019-09-16 2021-03-16 中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及数据传输的调整方法
WO2021228180A1 (zh) * 2020-05-15 2021-1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30845A1 (en) * 2013-08-30 2015-03-05 Intel IP Corporation Measurement triggers for customer care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3048845B1 (en) * 2013-10-21 2018-04-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CN104853382B (zh) * 2014-02-18 2020-08-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系统以及基站
US9749902B2 (en) * 2014-08-19 2017-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mission control and load balancing
JP6496075B2 (ja) * 2015-07-08 2019-04-03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第1の基地局又は第2の基地局を選択してユーザ装置(ue)にパケットデータユニット(pdu)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9973960B2 (en) * 2016-04-12 2018-05-15 Sooktha Consulting Private Limited Dynamic sel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for cellular wireless access data offload in a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US10257329B2 (en) * 2017-09-08 2019-04-09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low latency high throughput layer 2 operations
CN111278063B (zh) * 2019-01-04 2022-04-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传输方法、网络主节点mn、网络辅节点sn和存储介质
US10873986B1 (en) 2019-06-04 2020-12-22 Sprint Spectrum L.P. Use of buffer occupancy as a basis to control configuration of dual-connectivity service
US10873987B1 (en) 2019-06-04 2020-12-22 Sprint Spectrum L.P. Use of uplink noise as a basis to control configuration of dual-connectivity service
US10999883B1 (en) 2019-06-04 2021-05-04 Sprint Spectrum L.P. Use of uplink power headroom as a basis to control configuration of dual-connectivity service
TWI762814B (zh) * 2019-09-03 2022-05-01 中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地台及資料傳輸的調整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5494A (zh) * 2009-02-03 2010-08-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lte-a系统内的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65478A (zh) * 2009-11-13 2011-05-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络负荷调整目标自优化方法和装置
US20130021929A1 (en) * 2011-07-12 2013-01-2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mobility management for mobile terminal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
WO2013040070A1 (en) * 2011-09-12 2013-03-21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at the physical and link laye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20130176988A1 (en) * 2010-02-12 2013-07-1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ata split between multiple sit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0226B (zh) * 2009-07-08 2012-05-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负载均衡信息交互周期的自适应调整方法
CN102404224B (zh) * 2011-11-28 2014-12-31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的负载均衡分流设备和方法
US9629025B2 (en) * 2013-05-03 2017-04-18 Blackberry Limited Controlling data offload in response to feedback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5494A (zh) * 2009-02-03 2010-08-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lte-a系统内的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65478A (zh) * 2009-11-13 2011-05-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络负荷调整目标自优化方法和装置
US20130176988A1 (en) * 2010-02-12 2013-07-1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ata split between multiple sites
US20130021929A1 (en) * 2011-07-12 2013-01-2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mobility management for mobile terminal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
WO2013040070A1 (en) * 2011-09-12 2013-03-21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at the physical and link laye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Cited B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1285A (zh) * 2015-05-26 2015-11-25 北京邮电大学 数据传输方法、宏站及微站
CN106470416B (zh) * 2015-08-14 2020-03-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状态的报告、确定传输数据量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28681A1 (zh) * 2015-08-14 2017-02-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状态的报告、确定传输数据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70416A (zh) * 2015-08-14 2017-03-0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状态的报告、确定传输数据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63403A (zh) * 2015-08-24 2015-12-1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63403B (zh) * 2015-08-24 2018-09-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31956A1 (zh) * 2015-08-25 2017-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分流方法及装置
WO2017173923A1 (zh) * 2016-04-07 2017-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314884B (zh) * 2016-06-15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09314884A (zh) * 2016-06-15 2019-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US10911985B2 (en) 2016-06-15 2021-02-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ervice data spli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7214871A1 (zh) * 2016-06-15 2017-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09246833A (zh) * 2017-05-04 2019-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配置确定、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主基站和辅基站
CN109246833B (zh) * 2017-05-04 2024-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配置确定、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主基站和辅基站
WO2018201878A1 (zh) * 2017-05-04 2018-11-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配置确定、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主基站和辅基站
CN109246757A (zh) * 2017-05-05 2019-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服务质量架构在双连接系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246757B (zh) * 2017-05-05 2023-04-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服务质量架构在双连接系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8202153A1 (zh) * 2017-05-05 2018-11-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服务质量架构在双连接系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429305B (zh) * 2017-06-23 2020-1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中用户面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429305A (zh) * 2017-06-23 2019-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中用户面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RU2751540C1 (ru) * 2017-08-10 2021-07-14 Гуандун Оппо Мобайл Телекоммьюникейшнс Корп., Лтд.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ередачей,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носитель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US11432356B2 (en) 2017-08-10 2022-08-3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TWI779076B (zh) * 2017-08-10 2022-10-01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一種傳輸控制的方法、裝置、設備及儲存媒介
WO2019028778A1 (zh) * 2017-08-10 2019-0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控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096044A1 (zh) * 2017-11-17 2019-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数据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109949A1 (zh) * 2017-12-05 2019-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09462872A (zh) * 2018-11-23 2019-03-12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20125125A1 (zh) * 2018-12-20 2020-06-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通道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2512084A (zh) * 2019-09-16 2021-03-16 中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及数据传输的调整方法
WO2021228180A1 (zh) * 2020-05-15 2021-1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26958A1 (en) 2016-06-01
EP3026958A4 (en) 2016-07-06
WO2015027719A1 (zh) 2015-03-05
JP2016532385A (ja) 2016-10-13
US20160219481A1 (en) 2016-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7554A (zh) 一种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JP7433455B2 (ja) リンク切替、リンク切替構成方法、装置、通信ノード及び媒体
US9900820B2 (en) Communicating data using a local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node
CA2902449C (en) Establishing multiple connections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an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nodes
RU2713442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сот
JP6348517B2 (ja) ロングタームエボリューション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
US987219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data communication through a cluster head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based group communication
KR102460350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4301955A (zh) 一种用户设备切换基站的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CN102598825B (zh) 中继器中的服务质量控制
CN104080121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JP6328756B2 (ja) データパケットシャント伝送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CN104041102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JP2016522634A (ja) 小セルラー基地局アクセス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を実現する方法
EP2950572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security detec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KR102236524B1 (ko) 이중연결 방식을 이용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빙셀의 변경 방법 및 장치
CN105493565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集中处理节点、网关及基站
KR20230091857A (ko) 멀티캐스트 송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0802428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2210546A1 (ja) 通信制御方法
CN101364825A (zh) 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US20220322204A1 (en) User Equipment Layer 2 Buffer Operation in IAB Networks
KR20210014950A (ko) 기지국의 중복 전송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