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3403A - 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3403A
CN105163403A CN201510523987.XA CN201510523987A CN105163403A CN 105163403 A CN105163403 A CN 105163403A CN 201510523987 A CN201510523987 A CN 201510523987A CN 105163403 A CN105163403 A CN 105163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a bearer
wireless local
base station
bearer
area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39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63403B (zh
Inventor
雷艺学
李明菊
张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2398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34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63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340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0824 priority patent/WO201703203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63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3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若数据承载基于WLAN空口初始建立在WLAN?AP,则在数据承载基于Uu空口上载到基站之前,使用第一标识对数据承载进行标记得到第一数据承载,当需要从基站卸载承载时,根据第一标识选取第一数据承载卸载至WLAN?AP;若数据承载基于Uu空口初始建立在基站,则在数据承载基于WLAN空口卸载到WLAN?AP时,使用第二标识对数据承载进行标记得到第二数据承载,当需要从WLAN?AP上载承载时,根据第二标识选取第二数据承载上载至基站。采用本发明,可对在基站与WLAN?AP之间转接的数据承载进行管理,提高转接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移动应用的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用户的不断增加,现有无线通信系统如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4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简称4G)系统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简称LTE)、长期演进升级版(LongTermEvolutionAdvanced,简称LTE-A)无法满足用户对高速无线接入的带宽需求。与此同时,在提高接入带宽的同时,如何降低成本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利用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简称WLAN)的低成本优势来弥补LTE及其增强技术LTE-A在带宽上的不足,成为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方向。
现有的WLAN与蜂窝网络的整合技术主要在3GPP进行定义。3GPP现有方案分两种,一种是在核心网的整合[参考TS23.402],一种是在无线接入网(RANRadioAccessNetwork,简称RAN)层面进行整合[参考TS23.401,TS36.304,TS36.331]。在RAN层面的整合是3GPP定义的RAN辅助的WLAN互通方案。不论是核心网整合方案还是RAN辅助的WLAN互通方案,都不支持在接入层(AccessStratum,简称AS)对用户面数据进行聚合。因此,尚且不能充分利用WLAN进行灵活和高效率的流量汇聚传输。随着载波聚合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将运行在非授权频谱上的WLAN接入点AP(AccessPoint,简称AP)作为辅服务小区(SecondaryCell,简称Scell)来提高吞吐量。但是对于数据承载在基站与WLANAP之间转接时如何进行管理并没有相关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WLAN与LTE聚合网络中数据承载在基站与WLANAP之间转接时的管理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包括:
若数据承载基于无线局域网空口初始建立在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则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Uu空口上载到基站之前,使用第一标识对所述数据承载进行标记得到第一数据承载,当需要从所述基站卸载承载时,根据所述第一标识选取所述第一数据承载卸载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若所述数据承载基于Uu空口初始建立在所述基站,则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所述无线局域网空口卸载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时,使用第二标识对所述数据承载进行标记得到第二数据承载,当需要从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上载承载时,根据所述第二标识选取所述第二数据承载上载至所述基站。
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无线局域网空口初始建立时生成并保存在终端上下文中,所述第二标识在所述数据承载从所述基站卸载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时生成并保存在终端上下文中。
其中,当需要从所述基站卸载承载时,还包括:
保存无线资源控制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的转接配置信息;
将所述无线资源控制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的转接配置信息发送至待进行数据承载卸载的目标基站;
对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层的转接配置信息进行标示并发送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其中,所述转接配置信息包括终端上下文以及演进的分组系统承载的服务质量参数。
其中,若数据承载基于无线局域网空口初始建立在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还包括:
指示所述基站模拟完成Uu空口数据承载建立;
配置无线资源控制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中,无线局域网空口与Uu空口的属性相同;
若在当前位置的信号强度下所述基站可承载控制面信令,则通过Uu空口传输控制面信令以及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并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进行数据承载建立;
若在当前位置的信号强度下所述基站无法承载控制面信令,则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传输控制面信令以及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并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进行数据承载建立。
其中,当需要从所述基站卸载承载时,或者当需要从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上载承载时,还包括:
统计预设时间内所述无线局域网空口的丢包数据和/或延迟数据;
计算单位时间的平均丢包数据和/或平均延迟数据;
根据所述平均丢包数据和/或平均延迟数据确定是否进行数据承载转接。
统计预设时间内所述无线局域网空口的丢包数据和/或延迟数据;
计算单位时间的平均丢包数据和/或平均延迟数据;
根据所述平均丢包数据和/或平均延迟数据确定是否进行数据承载转接。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装置,包括:
标识单元,用于若数据承载基于无线局域网空口初始建立在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则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Uu空口上载到基站之前,使用第一标识对所述数据承载进行标记得到第一数据承载;
选取单元,用于当需要从所述基站卸载承载时,根据所述第一标识选取所述第一数据承载卸载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所述标识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数据承载基于Uu空口初始建立在所述基站,则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所述无线局域网空口卸载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时,使用第二标识对所述数据承载进行标记得到第二数据承载;
所述选取单元,还用于当需要从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上载承载时,根据所述第二标识选取所述第二数据承载上载至所述基站。
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无线局域网空口初始建立时生成并保存在终端上下文中,所述第二标识在所述数据承载从所述基站卸载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时生成并保存在终端上下文中。
其中,还包括:
保存单元,用于保存无线资源控制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的转接配置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资源控制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的转接配置信息发送至待进行数据承载卸载的目标基站;以及对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层的转接配置信息进行标示并发送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其中,所述转接配置信息包括终端上下文以及演进的分组系统承载的服务质量参数。
其中,还包括:
传输配置单元,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模拟完成Uu空口数据承载建立;配置无线资源控制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中,无线局域网空口与Uu空口的属性相同;若在当前位置的信号强度下所述基站可承载控制面信令,则通过Uu空口传输控制面信令以及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并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进行数据承载建立;以及若在当前位置的信号强度下所述基站无法承载控制面信令,则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传输控制面信令以及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并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进行数据承载建立。
其中,还包括:
计算确定单元,用于统计预设时间内所述无线局域网空口的丢包数据和/或延迟数据;计算单位时间的平均丢包数据和/或平均延迟数据;根据所述平均丢包数据和/或平均延迟数据确定是否进行数据承载转接。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基站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进行相互的数据承载转接时,使用标识信息对转接的数据承载进行标记,在下一次进行反向的数据承载转接时,可以优先选取已标记的那部分数据承载,从而无需再进行核心网中的承载建立与承载删除等繁杂的信令交互过程,大大提升了数据承载转接的效率,节省了信令开销,可由WLAN网络为LTE网络分流,降低了LTE网络的带宽压力,提高了业务流传输的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业务体验,同时利于降低设备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数据承载转接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数据承载转接的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数据承载转接的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数据承载转接的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一并参照图1a和图1b,分别为本发明如图1a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所适用的系统中,包括终端、基站、无线局域网接入点以及核心网,终端与基站或无线局域网接入点之间的闪电形连接线表示终端可以与基站或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无线局域网接入点与核心网之间没有直接的逻辑接口;而由无线局域网接入点与基站之间的逻辑接口互联通信;基站与核心网之间通过实线所述的通路通信。基站上的数据承载可卸载或分流给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无线局域网接入点上的承载可上载至基站。而当基站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共址时,二者之间的逻辑接口即成为网元内部的接口,具体可参照图1b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提供了单终端、单基站以及单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的场景,对于多设备的场景,本发明实施例同样适用,可以将基站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或多对一的映射,并以上下文的形式将映射关系保存在宏基站,这样在存在卸载或上载需求时,便可以根据映射关系及设备的通信状况进行选择。下面,结合图2-图5所述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2,为本发明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若数据承载基于无线局域网空口初始建立在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则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Uu空口上载到基站之前,使用第一标识对所述数据承载进行标记得到第一数据承载,当需要从所述基站卸载承载时,根据所述第一标识选取所述第一数据承载卸载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标识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无线局域网空口初始建立时生成并保存在终端上下文中。
S102,若所述数据承载基于Uu空口初始建立在所述基站,则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所述无线局域网空口卸载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时,使用第二标识对所述数据承载进行标记得到第二数据承载,当需要从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上载承载时,根据所述第二标识选取所述第二数据承载上载至所述基站。
可选地,所述第二标识在所述数据承载从所述基站卸载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时生成并保存在终端上下文中。
具体地,对于2C架构,由于其不支持承载分裂(bearersplit),一个PDCP实体对应于一个RLC实体,如果RLC实体的数据承载由WLANAP来承载,则可以在终端上下文中增加一个标识,表明该数据承载当前由WLANAP来承载。且该终端上下文在数据承载发生转接时要一并转移到待进行承载转接的目标基站。
对于初始数据承载从Uu空口建立的业务流即数据承载初始建立在基站,则可以是在数据承载卸载到WLANAP时,在终端上下文中增加一个标识。而对于初始数据承载建立通过WLANAP的情形,则可以在数据承载建立过程中,在终端上下文中增加一个标识。而基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简称RRC)的承载建立信令和流量转接信令中也可以包含这个标识,即在RRC的系统信息元中增加一个比特的指示即可。
而对于3C架构,其支持承载分裂(bearersplit),一个PDCP实体对应两个RLC实体,两个RLC实体可对应一个数据承载的标识,即在上下行方向,基于WLANAP的数据承载和基于基站的数据承载公用一个标识。一个PDCP包可被切分成2个RLC包来传输,一个RLC包经过Uu空口到达基站,另一个经过WLAN空口到达基站,为了完成组包,二者遵循同样的封装格式,具备同一个标识。
对于初始建立在基站,随后进行部分卸载(partialoffload)到WLANAP时,可对该数据承载的这部分卸载进行标记,且标识保存在终端上下文中。且该终端上下文在数据承载发生转接时要一并转移到待进行承载转接的目标基站。
对于初始建立在WLANAP,随后部分上载(partialonload)到基站的数据承载,可对该数据承载的这部分上载进行标记,且该终端上下文在数据承载发生转接时要一并转移到待进行承载转接的目标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目标基站可以是初始的宏基站,此时宏基站已了解终端上下文内容,这样可以无需发送相关信息,而当目标基站不是初始宏基站,而是进行了切换之后的基站,由切换后的基站与WLANAP完成转接,则此时必须由初始的宏基站包含标识信息的终端上下文发送至目标基站。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上载和卸载数据承载的选择可依赖于包括以下但不限于以下任意实体的配置或规则:网络侧实体的配置(如移动管理实体)或者接入网发现和选择功能(AccessNetworkDiscoveryandSelectionFunction,简称ANDSF)规则或者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Network,简称RAN)规则。
通过在基站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进行相互的数据承载转接时,使用标识信息对转接的数据承载进行标记,在下一次进行反向的数据承载转接时,可以优先选取已标记的那部分数据承载,从而无需再进行核心网中的承载建立与承载删除等繁杂的信令交互过程,大大提升了数据承载转接的效率,节省了信令开销,可由WLAN网络为LTE网络分流,降低了LTE网络的带宽压力,提高了业务流传输的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业务体验,同时利于降低设备的功耗。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LTE网络与WLAN网络的聚合以及卸载和上载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鉴于WLAN网络低成本的优点,其同样可以与3G、4G或5G等其他网络聚合,并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式来传输聚合的业务流。
请参照图3,为本发明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S301,若数据承载基于无线局域网空口初始建立在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则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Uu空口上载到基站之前,使用第一标识对所述数据承载进行标记得到第一数据承载。
S302,当需要从所述基站卸载承载时,保存无线资源控制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的转接配置信息。
S303,将所述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简称RR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简称PDCP)层的转接配置信息发送至待进行数据承载卸载的目标基站。
以便目标基站获取到转接配置信息之后可以根据这些转接配置进行完成数据承载的转接。
S304,对所述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简称RLC)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Control,简称MAC)层的转接配置信息进行标示并发送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可选地,以上所述转接配置信息包括终端上下文以及演进的分组系统(EvolvedPacketSystem,简称EPS)承载的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简称QoS)参数。
通过对转接配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对于PDCP层以上的转接配置信息保存并发送给目标基站,且这些转接配置信息均无需修改;而对于PDCP层以下的转接配置信息进行标示以便区分通过WLAN空口还是Uu空口传输。
S305,根据所述第一标识选取所述第一数据承载卸载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在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对转接配置信息如终端上下文、QoS等的分层管理机制,可利于区分数据承载转移的起点和终点,以及确定转接的这一部分数据承载。
请参照图4,为本发明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S401,指示基站模拟完成Uu空口数据承载建立。
S402,配置无线资源控制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中,无线局域网空口与Uu空口的属性相同。
当数据承载初始建立在WLANAP上时,基站仍需要模拟完成Uu空口数据承载建立的流程。并结合步骤S402中的步骤,在PDCP层以上配置无线局域网空口与Uu空口的属性相同,即屏蔽底层无线局域网空口与Uu空口的区别,使得在数据承载的转接过程中,数据承载可以在无线局域网空口与Uu空口之间进行流畅的传输,实现无缝连接。
S403,若在当前位置的信号强度下所述基站可承载控制面信令,则通过Uu空口传输控制面信令以及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并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进行数据承载建立。
即相关控制面信令通过Uu空口传输,而数据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传输。
S404,若在当前位置的信号强度下所述基站无法承载控制面信令,则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传输控制面信令以及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并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进行数据承载建立。
即相关控制面信令和数据均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传输。终端在正常情况下由基站接入网络,基站通过向核心网发送终端所接入小区的演进型-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小区全局标识符(E-UTRANCellGlobalIdentifier,简称E-CGI)完成网络注册。但在步骤S404的情况下,基站无法获得终端所接入的小区全局标识符,此时终端可使用等效的或者虚拟的小区参数如E-CGI来完成分组数据网(PacketDataNetwork,简称PDN)连接的建立。
在以上两种情形的处理中,对于用户面的处理是一致的,即均使用WLAN空口作为底层传输的空口。这时候需要区分WLANAP是否需要额外的安全机制如安全协议(IPsecurityprotocol,简称IPSec),具体配置可以通过基站的动态信令来实现。
S405,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Uu空口上载到基站之前,使用第一标识对所述数据承载进行标记得到第一数据承载。
步骤S406-S409与图3所示S302-S305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数据承载初始建立在WLANAP上的场景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控制面可用户面可能的情况进行分析,采用本实施例中转接方式,可实现基站到WLANAP的无缝连接,无需进行EPS承载的释放或者修改。
请参照图5,为本发明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S501,若数据承载基于无线局域网空口初始建立在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则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Uu空口上载到基站之前,使用第一标识对所述数据承载进行标记得到第一数据承载。
S502,当需要从所述基站卸载承载时,统计预设时间内所述无线局域网空口的丢包数据和/或延迟数据。
S503,计算单位时间的平均丢包数据和/或平均延迟数据。
S504,根据所述平均丢包数据和/或平均延迟数据确定是否进行数据承载转接。
S505,当确定要进行数据承载转接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选取所述第一数据承载卸载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由于WLAN空口本身容易造成丢包或者延迟,而且这些传输特性是不断变化的,为了避免频繁的演进分组核心(EvolvedPacketCore,简称EPC)信令产生,可以在WLAN空口上对丢包和延迟进行一定时间的统计,以平均的结果作为依据来决定是否需要重新切回宏基站,而不是动态地进行QoS参数的修改或者重协商。
请参照图6,为本发明数据承载转接的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
标识单元10,用于若数据承载基于无线局域网空口初始建立在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则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Uu空口上载到基站之前,使用第一标识对所述数据承载进行标记得到第一数据承载;
选取单元20,用于当需要从所述基站卸载承载时,根据所述第一标识选取所述第一数据承载卸载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所述标识单元10,还用于若所述数据承载基于Uu空口初始建立在所述基站,则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所述无线局域网空口卸载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时,使用第二标识对所述数据承载进行标记得到第二数据承载;
所述选取单元20,还用于当需要从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上载承载时,根据所述第二标识选取所述第二数据承载上载至所述基站。
可选地,所述第一标识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无线局域网空口初始建立时生成并保存在终端上下文中,所述第二标识在所述数据承载从所述基站卸载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时生成并保存在终端上下文中。
请参照图7,为本发明数据承载转接的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与图6所示的装置相比,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增加了:
保存单元30,用于保存无线资源控制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的转接配置信息;
发送单元40,用于将所述无线资源控制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的转接配置信息发送至待进行数据承载卸载的目标基站;以及对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层的转接配置信息进行标示并发送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其中,所述转接配置信息包括终端上下文以及演进的分组系统承载的服务质量参数。
请参照图8,为本发明数据承载转接的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与图7所示的装置相比,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增加了:
传输配置单元50,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模拟完成Uu空口数据承载建立;配置无线资源控制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中,无线局域网空口与Uu空口的属性相同;若在当前位置的信号强度下所述基站可承载控制面信令,则通过Uu空口传输控制面信令以及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并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进行数据承载建立;以及若在当前位置的信号强度下所述基站无法承载控制面信令,则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传输控制面信令以及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并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进行数据承载建立。
请参照图9,为本发明数据承载转接的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与图8所示的终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增加了:
计算确定单元60,用于统计预设时间内所述无线局域网空口的丢包数据和/或延迟数据;计算单位时间的平均丢包数据和/或平均延迟数据;根据所述平均丢包数据和/或平均延迟数据确定是否进行数据承载转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承载转接的装置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集成在基站或者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甚至是终端之中,本发明实施例不作任何限定。
上述设备所涉及的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详细说明及其他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实施例中关于这些内容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可以被具体实施为系统、方法或者计算机程序产品。此外,本发明的各方面、或各个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可以采用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计算机程序产品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数据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但不限于电子、磁性、光学、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设备或者装置,或者前述的任意适当组合,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者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D-ROM)。
计算机中的处理器读取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使得处理器能够执行在流程图中每个步骤、或各步骤的组合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生成实施在框图的每一块、或各块的组合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作为单独的软件包、部分在用户的本地计算机上并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者服务器上执行。也应该注意,在某些替代实施方案中,在流程图中各步骤、或框图中各块所注明的功能可能不按图中注明的顺序发生。例如,依赖于所涉及的功能,接连示出的两个步骤、或两个块实际上可能被大致同时执行,或者这些块有时候可能被以相反顺序执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所述功能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具体实现时可能有其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可以结合到同一个子系统或模块中实现,或将一个单元拆分成几个单元实现,或一些实现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数据承载基于无线局域网空口初始建立在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则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Uu空口上载到基站之前,使用第一标识对所述数据承载进行标记得到第一数据承载,当需要从所述基站卸载承载时,根据所述第一标识选取所述第一数据承载卸载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若所述数据承载基于Uu空口初始建立在所述基站,则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所述无线局域网空口卸载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时,使用第二标识对所述数据承载进行标记得到第二数据承载,当需要从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上载承载时,根据所述第二标识选取所述第二数据承载上载至所述基站。
2.如权利要求所述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无线局域网空口初始建立时生成并保存在终端上下文中,所述第二标识在所述数据承载从所述基站卸载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时生成并保存在终端上下文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需要从所述基站卸载承载时,还包括:
保存无线资源控制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的转接配置信息;
将所述无线资源控制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的转接配置信息发送至待进行数据承载卸载的目标基站;
对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层的转接配置信息进行标示并发送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其中,所述转接配置信息包括终端上下文以及演进的分组系统承载的服务质量参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若数据承载基于无线局域网空口初始建立在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还包括:
指示所述基站模拟完成Uu空口数据承载建立;
配置无线资源控制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中,无线局域网空口与Uu空口的属性相同;
若在当前位置的信号强度下所述基站可承载控制面信令,则通过Uu空口传输控制面信令以及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并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进行数据承载建立;
若在当前位置的信号强度下所述基站无法承载控制面信令,则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传输控制面信令以及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并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进行数据承载建立。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需要从所述基站卸载承载时,或者当需要从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上载承载时,还包括:
统计预设时间内所述无线局域网空口的丢包数据和/或延迟数据;
计算单位时间的平均丢包数据和/或平均延迟数据;
根据所述平均丢包数据和/或平均延迟数据确定是否进行数据承载转接。
6.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识单元,用于若数据承载基于无线局域网空口初始建立在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则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Uu空口上载到基站之前,使用第一标识对所述数据承载进行标记得到第一数据承载;
选取单元,用于当需要从所述基站卸载承载时,根据所述第一标识选取所述第一数据承载卸载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所述标识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数据承载基于Uu空口初始建立在所述基站,则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所述无线局域网空口卸载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时,使用第二标识对所述数据承载进行标记得到第二数据承载;
所述选取单元,还用于当需要从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上载承载时,根据所述第二标识选取所述第二数据承载上载至所述基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在所述数据承载基于无线局域网空口初始建立时生成并保存在终端上下文中,所述第二标识在所述数据承载从所述基站卸载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时生成并保存在终端上下文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存单元,用于保存无线资源控制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的转接配置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资源控制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的转接配置信息发送至待进行数据承载卸载的目标基站;以及对所述无线链路控制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层的转接配置信息进行标示并发送至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其中,所述转接配置信息包括终端上下文以及演进的分组系统承载的服务质量参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输配置单元,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模拟完成Uu空口数据承载建立;配置无线资源控制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中,无线局域网空口与Uu空口的属性相同;若在当前位置的信号强度下所述基站可承载控制面信令,则通过Uu空口传输控制面信令以及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并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进行数据承载建立;以及若在当前位置的信号强度下所述基站无法承载控制面信令,则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传输控制面信令以及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并通过无线局域网空口进行数据承载建立。
10.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计算确定单元,用于统计预设时间内所述无线局域网空口的丢包数据和/或延迟数据;计算单位时间的平均丢包数据和/或平均延迟数据;根据所述平均丢包数据和/或平均延迟数据确定是否进行数据承载转接。
CN201510523987.XA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163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3987.XA CN105163403B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16/080824 WO2017032039A1 (zh) 2015-08-24 2016-04-29 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3987.XA CN105163403B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3403A true CN105163403A (zh) 2015-12-16
CN105163403B CN105163403B (zh) 2018-09-14

Family

ID=54804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3987.XA Active CN105163403B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3403B (zh)
WO (1) WO201703203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2039A1 (zh) * 2015-08-24 2017-03-0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07387A (zh) * 2016-09-27 2018-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307441A (zh) * 2016-09-26 2018-07-20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WO2019153210A1 (zh) * 2018-02-08 2019-08-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和下行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1059B (zh) 2018-08-10 2021-10-2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上传数据的方法及装置、存储设备、用户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2143A (zh) * 2011-07-20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03369498A (zh) * 2012-03-31 2013-10-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接入设备和用户设备中管理数据承载的方法
CN104038967A (zh) * 2013-03-06 2014-09-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427554A (zh) * 2013-08-29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03282A1 (en) * 2014-02-07 2016-12-1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Traffic offloading when multiple carriers are used
CN104796227B (zh) * 2015-04-03 2018-11-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5163403B (zh) * 2015-08-24 2018-09-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2143A (zh) * 2011-07-20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03369498A (zh) * 2012-03-31 2013-10-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接入设备和用户设备中管理数据承载的方法
CN104038967A (zh) * 2013-03-06 2014-09-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427554A (zh) * 2013-08-29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多流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2039A1 (zh) * 2015-08-24 2017-03-0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07441A (zh) * 2016-09-26 2018-07-20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8307387A (zh) * 2016-09-27 2018-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307387B (zh) * 2016-09-27 2020-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032856B2 (en) 2016-09-27 2021-06-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153210A1 (zh) * 2018-02-08 2019-08-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和下行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3403B (zh) 2018-09-14
WO2017032039A1 (zh) 2017-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9911B (zh) 实现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EP2672752B1 (en) Wireless bearing building method, access point equipment,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CN101534532B (zh) 基于切换的承载建立方法及系统
US20210345188A1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and methods for expedited network access
CN108809596A (zh) 一种基于反转服务流特性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163403A (zh) 一种数据承载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79570B (zh) 业务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KR102341580B1 (ko) 복제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8684218A (zh) 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8811154B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9151914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JP2023025025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07734571A (zh) 一种数据传输通道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21027435A1 (zh) 一种安全保护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936291A (zh) 一种控制终端能力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0381557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0001452A1 (zh) 一种能力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EP4192094A1 (en) Service traffic shu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995966B (zh) 用于bt amp 和wlan 并发的系统和方法
CN109644470A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4349405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通信节点和基站
CN101616483B (zh) 合计最大比特率信息的变化通知方法
CN10915595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23319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432458B (zh) 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