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4825A - 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4825A
CN101364825A CNA2007100756911A CN200710075691A CN101364825A CN 101364825 A CN101364825 A CN 101364825A CN A2007100756911 A CNA2007100756911 A CN A2007100756911A CN 200710075691 A CN200710075691 A CN 200710075691A CN 101364825 A CN101364825 A CN 101364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iness
mdc
base station
predetermined condition
traffic perform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756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64825B (zh
Inventor
李荣强
孙亚飞
顾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0756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64825B/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71877 priority patent/WO2009021433A1/zh
Priority to EP08783870.2A priority patent/EP2161849A4/en
Publication of CN101364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4825A/zh
Priority to US12/689,713 priority patent/US852695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64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48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非服务小区基站根据UE当前业务的业务特性,判断UE当前业务中是否存在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若判断结果为是,则非服务小区基站将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作为需要宏分集合并MDC的业务进行处理。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UE当前业务的业务特性,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实现宏分集合并,优化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UMTS是采用WCDMA空中接口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通常也把UMTS系统称为WCDMA通信系统。在UMTS系统中,相邻小区的覆盖区域会存在重叠,利用软切换可以提供无缝切换,通过宏分集合并MDC(MacroDiversity Combining)所实现的增益,可以增加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3G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演进。在3GPP第6版(Release 6,简称“R6”)的版本中,引入了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UplinkPacket Access,简称“HSUPA”)。HSUPA同样支持上行宏分集技术。
以下对MDC的实现过程进行简单描述:软切换过程中的移动台与多个基站同时通过两条不同的空中接口信道进行通信,对于上行链路,多个基站都接收移动台的码分信道中的上行用户数据。两个基站接收到的上行用户数据均发送到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进行选择合并,RNC利用提供给外环功率控制的帧可靠性指示符来选择其中一个较好的上行用户数据,并将选择的数据发送给核心网。
以上的网络架构是基于3GPP R6以前版本的架构,为了提高WCDMA的生命周期和运营商的投资保护,3GPP提出了E-HSPA演进的研究计划,希望在现有R6版本的基础上提高频谱效率,减少控制面和用户面延迟,并且能够后向兼容和前向平滑演进到LTE/SAE(长期演进计划/系统架构演进)系统,包括空口性能的提升和RAN架构的演进。
在E-HSPA(Evolved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演进的高速分组接入)网络中,RNC功能下移到NodeB+(E-HSPA NodeB,E-HSPA基站)。NodeB+通过IuPS接口直接与核心网相连。
在E-HSPA网络中MDC的一种实现过程为:上行MDC在用户的服务小区基站中实现,对于激活集中的所有无线链路上的数据,如果某非服务小区基站对应的无线链路上的接收数据正确,则该基站将上行数据发送给该服务小区基站,服务小区基站对所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宏分集合并处理之后发送给核心网。此方案类似于现有3G系统RNC中MDC的实现,只是将功能实现的位置从RNC下移到服务小区基站上。如果在服务小区基站(包括Serving RNC服务RNC功能)上实现上行宏分集,则必然需要基站之间需要相互通讯。如果让其他软切换基站都传输上行接收数据给该服务小区基站进行宏分集处理,会有基站之间接口传输(最后一公里传输资源)负载过大和用户面的时延问题。
可见,不论是引入了HSUPA的系统或者E-HSPA,采用的上述方案是以实现MDC为前提的,该方案存在不够灵活的缺点:比如,如果运营商希望通过一定的性能下降(比如不采用MDC)来换取传输资源的节约,该要求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就没有办法得到满足。
当然,上述系统也可以不采用MDC,从而节省基站之间的传输资源。但是,如果不实现宏分集,性能会有一定的下降。可见,这种方案是以不实现MDC增益的前提下完成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性能。
综上所述,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中,或者是采用MDC,或者不采用MDC。而没有考虑到针对不同特性的业务,采用MDC所获得增益是不同的。所以,还没有一种解决方案,可以根据业务特性以更加灵活方式实现宏分集合并,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可以根据UE当前业务的业务特性,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实现宏分集合并,优化系统性能。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应用于包括非服务小区基站和用户设备UE的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非服务小区基站根据UE当前业务的业务特性,判断所述UE当前业务中是否存在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若判断结果为是,则非服务小区基站将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作为需要宏分集合并MDC的业务进行处理。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站,用于实现宏分集合并,包括:判断单元,用于根据UE当前业务的业务特性,判断所述UE当前业务中是否存在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作为需要MDC的业务进行处理。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网络节点,用于执行MDC操作,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非服务小区基站发送的根据业务特性判断需要MDC的业务;MDC执行单元,用于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业务执行MDC操作。
本发明再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UE,用于软切换中的宏分集合并实现过程,包括:指示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节点的指示,所示指示表示若UE当前业务中同时存在需要MDC的业务和不需要MDC的业务时,所述需要MDC的业务和不需要MDC的业务需要分别包含在不同的传输块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指示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指示,将所述需要MDC的业务和不需要MDC的业务分别包含在不同的传输块中;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处理单元处理的传输块发送给非服务小区基站。
本发明再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实现宏分集合并的系统,包括用户设备UE、非服务小区基站和执行MDC的网络节点,所述非服务小区基站包括:判断单元,用于根据UE当前业务的业务特性,判断所述UE当前业务中是否存在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作为需要MDC的业务进行处理;所述执行MDC的网络节点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非服务小区发送的根据业务特性判断需要MDC的业务;MDC执行单元,用于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业务执行MDC操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由非服务小区基站判断UE业务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将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作为需要MDC的业务进行处理。这样,可以根据业务特性以更加灵活方式实现宏分集合并,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E-HSPA系统中MDC实现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E-HSPA系统中MDC实现方法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E-HSPA系统中MDC实现方法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提供的实现MDC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只是举例。另外,本发明实施方式以WCDMA和E-HSPA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但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LTE/SAE等系统中。
在方法实施方式中,由非服务小区基站根据UE当前业务的业务特性,判断UE当前业务中是否存在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如果有,则将该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作为需要MDC的业务。然后相应的,进行后续的流程。
该预定的条件可以由系统来设定,系统设定好之后,或者在各个网络节点(WCDMA中的服务小区基站、RNC,E-HSPA系统中的服务小区基站、非服务小区基站等)中预先配置该预定条件,或者在某个或某几个网络节点中预先配置该预订条件,再由配置好预订条件的网络节点通过消息告知其他网络节点。
而如前所述,具体条件可以有多种:
1、从业务速率的角度来考虑,当UE业务的业务速率低于第一门限,则认为满足了预定条件。该第一门限可以按照系统策略设定,比如,限定第一门限为100kbps。
2、从业务优先级的角度来考虑,当UE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大于第二门限,则认为满足了预定条件。该第二门限可以按照系统策略设定,比如,限定优先级大于10的业务为需要MDC的业务。
3、以业务类型作为条件,比如,可以将CS话音,VoIP话音,接近实时业务的游戏业务或者低速的交互业务、背景业务等,作为需要MDC的业务。
4、综合业务速率和业务优先级,当UE业务的业务速率低于第三门限,且所述UE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大于第四门限时,认为满足了预定条件。这里的第三门限可以和上述第一门限相同或不同,第四门限可以和第二门限相同或不同。
5、当然,判断条件还可以是上面几个因素的其他组合,比如“业务速率+业务类型”、“业务优先级+业务类型”、“业务速率+业务优先级+业务类型”等,本发明实施例对该预设条件不做限定,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确定出存在需要MDC的业务之后,非服务小区基站将进行相应的处理,下面分别进行简单描述:
如果UE当前业务中存在需要MDC的业务,那么,非服务小区基站建立与需要执行MDC操作的网络节点的用户面传输承载,并且将该需要MDC业务对应的上行用户数据通过该用户面传输承载发送至该执行MDC操作的网络节点。在WCDMA系统中,该网络节点是RNC,在E-HSPA系统中,该网络节点是服务小区基站(具有SRNC功能),LTE系统中,该网络节点是服务小区基站(E-NODEB)。
如果UE当前业务中不存在需要MDC的业务,那么,非服务小区基站并不建立与上述网络节点的用户面传输承载,即不转发上行用户数据。而且,非服务小区基站可以只解调空口的上行控制信道,对UE上行功率进行控制,以实现干扰控制。
以下分别举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以E-HSPA系统中,UE当前业务只有为低速、实时业务的VOIP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进行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示意图。
在软切换状态下,服务小区基站首先要触发非服务小区建立承载用户业务的无线链路。
例如,服务小区根据UE的测量报告,判断出需要在激活集中增加该非服务小区时,触发非服务小区建立承载用户业务的无线链路。非服务小区基站在该无线链路上接收UE发送的业务后,进行步骤101的判断。
步骤101:非服务小区基站根据UE当前业务的业务特性,判断UE当前业务中是否存在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若存在则执行步骤102,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103;
假设本实施例的预定条件是“业务速率+业务优先级”,具体的,该条件为“业务速率小于100kbps、且业务优先级高于10”。本实施例中,以UE当前业务只有VOIP为例,而VOIP是满足上述条件的。所以,非服务小区基站判断VOIP的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即UE当前业务中存在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执行步骤102。
步骤102、非服务小区基站将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作为需要MDC的业务进行处理;
本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1021、确定UE当前业务中存在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后,建立与服务小区基站之间的用户面传输承载;
1022、非服务小区基站解调上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数据信道;
本步骤中,非服务小区基站通过解调上行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对UE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进行处理,该业务数据是需要MDC的业务数据。
1023、非服务小区基站将解调出的需要MDC的业务的上行业务数据封装成数据帧;
1024、非服务小区基站将封装后的数据帧发送给执行MDC的网络节点,即服务小区基站。
本步骤中,在步骤1021建立的用户面传输承载上,非服务小区基站向服务小区基站发送该数据帧。该数据帧可以是FP数据帧,即包括FP包头的MAC-d流。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非服务小区基站只向服务小区基站发送接收正确的数据。所以,步骤102中,隐含了数据校验的细节,由于该细节是本领域所共知,本实施例不予详细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小区基站收到该数据帧后,对其进行MDC操作的步骤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03、非服务小区基站只接收和解调上行控制信道,实现对UE的上行功率控制。
由于本实施例中以只存在VOIP为例进行说明,所以不需要执行步骤103。但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102中,也存在通过控制信道对UE进行功率控制的步骤,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03中,非服务小区基站并不建立与服务小区基站的用户面传输承载,即不转发上行用户数据,也就不需要对上行数据信道进行解调。
实施例二,以E-HSPA系统中,UE当前业务只有高速文件上传业务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进行说明。图2为本实施例的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示意图。
步骤201:非服务小区基站根据UE当前业务的业务特性,判断UE当前业务中是否存在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若存在则执行步骤202,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203;
假设本实施例的预定条件是“业务速率+业务优先级”,具体的,该条件为“业务速率大于100kbps、且业务优先级高于10”。由于本实施例中,UE当前业务只有高速文件上传业务为例,所以,非服务小区基站判断高速文件上传业务的业务特性不满足预定条件,即UE当前业务中不存在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执行步骤203。
步骤202、非服务小区基站将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作为需要MDC的业务进行处理;
由于本实施例中以只存在高速文件上传业务为例进行说明,所以不需要执行步骤202。
步骤203、非服务小区基站只接收和解调上行控制信道,实现对UE的上行功率控制。
本步骤中,由于该业务属于不需要MDC的业务,即,当前业务中没有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那么,非服务小区基站并不建立与服务小区基站的用户面传输承载,即不转发上行用户数据。而且,非服务小区基站可以只接收和解调空口的上行控制信道,对UE上行功率进行控制,以实现干扰控制。
具体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建立非服务的无线链路时,在该无线链路中仅设置用于估计该UE对小区上行负载贡献的上行控制信道和用于控制该UE发射功率的下行控制信道;非服务小区基站根据从该上行控制信道收到的信号,估计UE对小区上行负载的贡献,并根据该估计的结果通过该下行控制信道控制UE的上行发射功率。采用这样的干扰控制方式,节省了非服务小区的上行数据信道解调资源。
实施例三,仍以E-HSPA系统为例,且UE当前业务既包括为低速、实时业务的VOIP、又包括高速文件上传业务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
步骤301:非服务小区基站根据UE当前业务的业务特性,判断UE当前业务中是否存在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若存在则执行步骤302,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303;
仍假设本实施例的预定条件是“业务速率+业务优先级”,具体的,该条件为“业务速率大于100kbps、且业务优先级高于10”。由于UE当前有两种不同业务特性的业务,并且根据系统预设的规则,VOIP属于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即需要MDC的业务,而高速文件上传业务属于业务特性不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即不需要MDC的业务,那么,非服务小区判断的结论是:UE当前业务中存在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接着需要执行步骤302。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UE当前有两种不同业务特性、且是需要做不同处理的业务,UE向非服务小区基站发送业务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方式一、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和不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包含在不同的传输块中,发送给非服务小区基站,即,将VOIP和高速上传业务并不复用在同一个传输块中。方式二、满足预定条件和不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数据,包含在同一个传输块中,即,将VOIP和高速上传业务复用在同一个传输块中。
而如果UE以第一方式来发送业务,可以由服务小区基站设置需要MDC的业务和不需要MDC的业务不能复用在同一个传输块,由服务小区基站告知UE。或者是由系统预先设置该规则。
步骤302、非服务小区基站将满足预定条件的VOIP业务作为需要MDC的业务进行处理;
本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3021、确定存在需要MDC的VOIP后,即UE当前业务中存在需要MDC的业务,建立与服务小区基站之间的用户面传输承载;
3022、非服务小区基站解调上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数据信道;
本步骤中,非服务小区基站通过解调上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数据信道,对UE发送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该业务数据是需要MDC的VOIP业务数据。
3023、非服务小区基站将解调出的需要MDC的业务的上行业务数据封装成数据帧;
由于步骤301中可能有不同的发送方式,在3023中有相应的处理方式:
若在步骤301中,采用的是方式一,即,需要MDC和不需要MDC的业务数据没有复用在同一个传输块中。则,非服务小区基站将包含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的传输块封装成第一数据帧,在步骤3021建立的传输承载上向服务小区基站发送该第一数据帧。
如果是采用这样的方式,则非服务小区可以基于现有的实现方式,不需要做进一步改动。
若在步骤301中,采用的是方式二,即,需要MDC和不需要MDC的业务数据复用在同一个传输块中。则,非服务小区基站对该传输块解复用,将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封装成第一数据帧,在步骤3021建立的传输承载上向服务小区基站发送该第一数据帧。
3024、非服务小区基站将封装后的VOIP业务的数据帧发送给服务小区基站;
非服务小区基站在步骤3021建立的用户面传输承载上,向服务小区基站发送该数据帧。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小区基站收到该封装了该数据帧后,对其进行MDC操作的步骤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3、非服务小区基站只接收和解调上行控制信道,实现对UE的上行功率控制。
由于本实施例中以存在需要MDC的业务进行说明,所以不需要执行步骤303。但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302中,也存在通过控制信道对UE进行功率控制的步骤,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03中,非服务小区基站并不建立与服务小区基站的用户面传输承载,即不转发上行用户数据,也就不需要对上行数据信道进行解调。
WCDMA系统中,与上述实施例中E-HSPA系统的技术方案不同之处在于:1、执行MDC的网络节点不同,WCDMA系统中,该网络节点为RNC;2、涉及到UE当前同时具有需要MDC和不需要MDC的不同业务时,预先设置UE发送方式的网络节点不同,WCDMA系统中,该网络节点可以为RNC。由于基本流程大体类似,不再对WCDMA系统的类似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四,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宏分集合并的系统实施例,且以E-HSPA系统为例。图3为本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系统包括:用户设备UE、非服务小区基站和执行MDC的网络节点,在该系统中,该网络节点为服务小区基站。
非服务小区基站包括:判断单元401,用于根据UE当前业务的业务特性,判断所述UE当前业务中是否存在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处理单元402,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作为需要MDC的业务进行处理。
服务小区基站包括:接收单元403,用于接收非服务小区发送的根据业务特性判断需要MDC的业务;MDC执行单元404,用于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业务执行MDC操作。
下面对非服务小区基站和服务小区基站进行详细描述。
非服务小区基站,包括:判断单元,用于根据UE当前业务的业务特性,判断所述UE当前业务中是否存在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作为需要MDC的业务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该处理单元可以由以下子单元实现其功能:承载建立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建立与执行MDC的网络节点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发送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承载建立子单元所建立的承载上,将所述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发送给所述执行MDC的网络节点。在该系统中,执行MDC的网络节点是服务小区基站。
更进一步的,该发送子单元可以由以下子单元实现其功能:解调子单元,用于解调上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数据信道;封装子单元,用于将解调出的需要MDC的业务的上行业务数据封装成数据帧;执行子单元,用于将封装后的数据帧发送给所述执行MDC的网络节点。
当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该非服务小区基站可以包括:功控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只接收和解调上行控制信道,实现对UE的上行功率控制。
进一步的,该判断单元可以包括: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UE发送的业务;若所述业务中同时包括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和业务特性不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则所述接收子单元接收到的业务中,所述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和业务特性不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分别包含在不同的传输块中。
实施例五,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实施例。该用户设备UE,用于软切换中的宏分集合并实现过程,包括:
指示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节点的指示,所示指示表示若UE当前业务中同时存在需要MDC的业务和不需要MDC的业务时,所述需要MDC的业务和不需要MDC的业务需要分别包含在不同的传输块中;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指示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指示,将所述需要MDC的业务和不需要MDC的业务分别包含在不同的传输块中;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处理单元处理的传输块发送给非服务小区基站。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子提供的方案中,由非服务小区基站根据业务特性,判断UE业务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从而决定是否将该业务作为需要MDC的业务,可以根据业务特性以更加灵活方式实现宏分集合并。对于需要实现上行宏分集的业务,非服务小区基站将数据转发给服务小区基站;对于不需要实现上行宏分集的业务,非服务小区基站不需要转发数据给服务小区基站,同时可以只解调空口的上行数据信道,对UE进行上行功率控制。比如,当预设条件为低速、实时业务需要MDC时,可以实现:对于低速、实时的业务利用上行宏分集合并增益提高性能;对于高速、非实时的业务(比如web浏览,高速数据上传)取消上行宏分集合并,减少传输资源浪费。总之,采用基于业务特性进行有选择性的上行宏分集方案后,解决了传输资源浪费问题的同时,兼顾了针对不同业务的系统性能的优化。
再者,网络节点可以预先配置需要MDC的业务特性,根据预先设置的条件进行相应的处理。
另外,如果预先设置需要MDC的业务数据和不需要MDC的业务数据不复用在同一个传输块中,则非服务小区可以基于现有的实现方式,不需要做进一步改动。当然,相应的,可以在服务小区基站中设置该规则,告知UE,也可以是系统设置该规则。可以理解的是,当UE当前业务有多种时,其向非服务小区基站发送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多种技术实现的可能,根据UE当前业务的业务特性,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实现宏分集合并,优化系统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适用于WCDMA、E-HSPA,而且,对LTE/SAE等系统都适用。其他系统中,执行MDC的网络节点有所不同。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本发明的申请文件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

Claims (16)

1.一种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应用于包括非服务小区基站和用户设备UE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非服务小区基站根据UE当前业务的业务特性,判断所述UE当前业务中是否存在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非服务小区基站将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作为需要宏分集合并MDC的业务进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为以下条件的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UE业务的业务速率低于第一门限;或
所述UE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大于第二门限;或
所述UE业务的业务类型符合预定要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非服务小区基站将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作为需要MDC的业务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
建立与执行MDC的网络节点之间的用户面传输承载,将所述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通过所述传输承载发送给所述执行MDC的网络节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通过所述传输承载发送给执行MDC的网络节点的步骤包括:
非服务小区基站解调上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数据信道;
非服务小区基站将解调出的需要MDC的业务的上行业务数据封装成数据帧;
非服务小区基站将封装后的数据帧发送给执行MDC的网络节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所述非服务小区基站只接收和解调上行控制信道,实现对UE的上行功率控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服务小区基站做出判断之前,还包括非服务小区基站接收UE发送的业务的步骤,
其中,若UE当前业务中同时包括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和业务特性不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和业务特性不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分别包含在不同的传输块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通过所述传输承载发送给执行MDC的网络节点的步骤包括:
非服务小区基站解调上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数据信道;
非服务小区基站将包含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的传输块封装成第一数据帧;
非服务小区基站将封装后的数据帧发送给执行MDC的网络节点。
8.一种基站,用于实现宏分集合并,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UE当前业务的业务特性,判断所述UE当前业务中是否存在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
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作为需要MDC的业务进行处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承载建立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建立与执行MDC的网络节点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发送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承载建立子单元所建立的承载上,将所述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发送给所述执行MDC的网络节点;
所述执行MDC的网络节点为服务小区基站或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子单元包括:
解调子单元,用于解调上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数据信道;
封装子单元,用于将解调出的需要MDC的业务的上行业务数据封装成数据帧;
执行子单元,用于将封装后的数据帧发送给所述执行MDC的网络节点。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功控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只接收和解调上行控制信道,实现对UE的上行功率控制。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还包括: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UE发送的业务;
若所述业务中同时包括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和业务特性不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则所述接收子单元接收到的业务中,所述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和业务特性不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分别包含在不同的传输块中。
13.一种网络节点,用于执行MDC操作,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非服务小区基站发送的根据业务特性判断需要MDC的业务;
MDC执行单元,用于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业务执行MDC操作。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该网络节点还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当UE当前业务中同时存在需要MDC的业务和不需要MDC的业务时,设置所述需要MDC的业务和不需要MDC的业务需要分别包含在不同的传输块中;
所述需要MDC的业务为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所述不需要MDC的业务为业务特性不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
15.一种用户设备UE,用于软切换中的宏分集合并实现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示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节点的指示,所示指示表示若UE当前业务中同时存在需要MDC的业务和不需要MDC的业务时,所述需要MDC的业务和不需要MDC的业务需要分别包含在不同的传输块中;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指示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指示,将所述需要MDC的业务和不需要MDC的业务分别包含在不同的传输块中;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处理单元处理的传输块发送给非服务小区基站。
16.一种实现宏分集合并的系统,包括用户设备UE、非服务小区基站和执行MDC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服务小区基站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UE当前业务的业务特性,判断所述UE当前业务中是否存在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
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业务特性满足预定条件的业务作为需要MDC的业务进行处理;
所述执行MDC的网络节点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非服务小区发送的根据业务特性判断需要MDC的业务;
MDC执行单元,用于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业务执行MDC操作。
CN2007100756911A 2007-08-10 2007-08-10 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Active CN1013648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756911A CN101364825B (zh) 2007-08-10 2007-08-10 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PCT/CN2008/071877 WO2009021433A1 (fr) 2007-08-10 2008-08-05 Procédé de mise en œuvre, système, station de base, équipement utilisateur de combinaison de macro-diversité
EP08783870.2A EP2161849A4 (en) 2007-08-10 2008-08-05 OPERATING METHOD, SYSTEM, BASE STATION, MACRO-DIVERSITY COMBINATION USER EQUIPMENT
US12/689,713 US8526959B2 (en) 2007-08-10 2010-01-19 Method,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macro diversity combin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756911A CN101364825B (zh) 2007-08-10 2007-08-10 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4825A true CN101364825A (zh) 2009-02-11
CN101364825B CN101364825B (zh) 2012-05-30

Family

ID=40350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756911A Active CN101364825B (zh) 2007-08-10 2007-08-10 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26959B2 (zh)
EP (1) EP2161849A4 (zh)
CN (1) CN101364825B (zh)
WO (1) WO20090214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4825B (zh) 2007-08-10 2012-05-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484510A (zh) * 2009-04-24 2012-05-30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基站、蜂窝通信系统、基站的控制方法以及蜂窝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
WO2013129865A1 (ko) * 2012-02-28 2013-09-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결합을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서로 다른 타입의 반송파를 사용하여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419280B (zh) * 2013-04-16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及设备
CN109981478B (zh) * 2019-02-18 2022-07-22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95258B1 (en) * 2000-08-14 2005-05-17 Kathrein-Werke Kg 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trategy for data service
CN1160892C (zh) * 2000-11-23 2004-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宏分集方法
GB0104281D0 (en) * 2001-02-21 2001-04-11 Nokia Networks Oy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465203A (zh) * 2001-06-06 2003-12-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蜂窝无线传输装置和峰窝无线传输方法
US20030081538A1 (en) * 2001-10-18 2003-05-01 Walton Jay R. Multiple-access hybrid OFDM-CDMA system
EP1347662A1 (en) * 2002-02-22 2003-09-2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ssignment of QoS with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SE0303463D0 (sv) * 2003-12-22 2003-12-2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rrangements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macro diversity in a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GB2419494A (en) * 2004-10-20 2006-04-2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Cellular network resour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0433706C (zh) * 2005-03-28 2008-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宏分集合并的方法
CN1929674A (zh) * 2005-09-06 2007-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服务质量的对业务去宏分集模式的控制方法
CN101185351B (zh) * 2005-10-18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服务质量需求差异的宏分集模式的控制方法
EP1952655B1 (en) * 2005-11-23 2016-02-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computer programm and base station for prediction based allocation of processing ressources in a non-serving base station
GB2437586A (en) * 2006-04-27 2007-10-31 Motorola Inc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communic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64825B (zh) 2007-08-10 2012-05-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61849A4 (en) 2014-03-12
US20100120421A1 (en) 2010-05-13
CN101364825B (zh) 2012-05-30
US8526959B2 (en) 2013-09-03
WO2009021433A1 (fr) 2009-02-19
EP2161849A1 (en) 2010-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4209B (zh) 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系统和设备
US7003302B2 (en)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packet transfer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rate
JP4455755B2 (ja) 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能力に基づくソフトハンドオフ制御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WO2020038172A1 (zh) 一种流量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EP3026958A1 (en) Method for coordinated multi-stream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 enb
CN103947253B (zh) 用于基于业务流的主方向来控制异构蜂窝网络中的小区选择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28746B (zh) 一种发送调度信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9949175B2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control method and radio access network
US973675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US20070036103A1 (en) Protocol and control signal termin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79490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无线基站以及无线终端
CN105376801A (zh)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终端
CN101534532A (zh) 基于切换的承载建立方法及系统
US20070213097A1 (en)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radio base station device
CN101364825B (zh) 宏分集合并实现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US20070173257A1 (e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supporting 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HSUPA) with soft handover mechanisms
JP2016518070A (ja)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間通信に基づいた複数の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との通信の管理
CN101005700A (zh) Node B汇报最大上行数据速率的方法
US7760682B2 (en) Base station, control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KR101141112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무선 제어국, 무선 기지국, 이동국 및 이동 통신 방법
CN101317397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已擦除帧和空闲帧的抑制
CN101364826A (zh) 宏分集合并及干扰控制综合实现方法、系统和基站
EP2829117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with improved robustness using multiflow connection
KR102036344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핸드오버 절차에서 데이터 패킷의 전송방법
CN106160961A (zh) 一种无线链路帧协议控制帧传送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