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96155B - 用于天线选择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天线选择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96155B
CN104396155B CN201380033037.8A CN201380033037A CN104396155B CN 104396155 B CN104396155 B CN 104396155B CN 201380033037 A CN201380033037 A CN 201380033037A CN 104396155 B CN104396155 B CN 1043961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level
antenna
receiving power
receiving
radio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30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96155A (zh
Inventor
F·M-M·恩盖
R·A·A·阿塔尔
D·F·菲利波维奇
D·高希
C·G·洛特
J·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396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6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96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6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8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4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with predefined switching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0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81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based on current reception conditions, e.g. switching to different antenna when signal level is below thres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multiple receivers and antenna path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2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predefined select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3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based on external parameters, e.g. subscriber speed or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用于移动发送分集的系统、方法和装置。在一个方面,提供了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配置为通过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发送无线通信的发送电路。该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配置为使用该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接收无线通信的接收电路。该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检测到该第一天线的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低于第二天线的第二接收功率水平并且该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与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之差大于门限,将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从通过第一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切换到通过第二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

Description

用于天线选择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依据35U.S.C.§119(e)要求享有于2012年5月21日提交的、标题为“SYSTEMS,APPARATUS,AND METHODS FOR AUTONOMOUS ANTENNA SELECTION”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649,704,以及于2012年10月21日递交的、标题为“SYSTEMS,APPARATUS,ANDMETHODS FOR AUTONOMOUS ANTENNA SELECTION”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716,582的优先权和权益,以引用方式将所述两个申请的整体明确地并入本文,如同在下面完整阐述一样并且出于所有适当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实施例通常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使功率发送和接收水平最大化的天线选择。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和数据之类的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进行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种多址系统的示例可以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等。此外,这些系统能够符合诸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GPP2、3GPP长期演进(LTE)、高级LTE(LTE-A)等规范。
通常,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支持针对多个移动设备的通信。每个移动设备可以经由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移动设备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移动设备到基站的通信链路。
移动设备还可以同时支持使用多个无线接入技术的通信。当移动设备移动经过支持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不同区域时,可以使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来扩展由通信提供的服务范围,比如扩展该设备可以工作的地理区域。此外,可以使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来同时允许用户参与多种不同形式的无线通信活动。
发明内容
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系统、方法和设备的各种实施例均有多个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方面中的全部或一些能够实现并提供实施例的优点和特征。在不限制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本申请中描述了一些突出特征。
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根据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书,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清楚。注意,下面的附图的相对尺寸可能不是按比例绘制的。
本申请中描述的主题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发送电路,该发送电路被配置为通过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发送无线通信。该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电路,所述接收电路被配置为使用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无线通信。该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小于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接收功率水平并且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之差大于门限,将所述发送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切换到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
本申请中描述的主题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实现。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天线的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第二天线的第二接收功率水平的指示。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小于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接收功率水平并且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之差大于门限,将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切换到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
本申请中描述的主题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用于通过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发送无线通信的单元。该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使用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无线通信的单元,该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小于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接收功率水平并且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和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之差大于门限,将所述发送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切换到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的单元。
本申请中描述的主题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接收第一天线的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第二天线的第二接收功率水平的指示的代码。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小于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接收功率水平并且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之差大于门限,将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切换到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的代码。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结合附图浏览下面对具体、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特性和实施例将变得清楚。虽然特征可能是针对下面的某些实施例和附图进行讨论的,但是所有实施例可以包括本申请中讨论的一个或多个有利特征。换句话说,虽然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能被讨论为具有某些有利特性,但是一个或多个这些特性也可以依照本申请中讨论的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来使用。同样,虽然下面可能将示例性实施例讨论成设备、系统或方法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实现在各种设备、系统和方法中。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简化图的示例。
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操作的示例性移动设备的功能性框图的示例。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在图1和2中示出的示例性接入终端的功能性框图的示例。
图4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在图3中示出的一部分接入终端的功能性框图。
图5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用于确定发送电路到天线的映射的示例性方法的实现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不同RAT类型的LUT的不同群组的示例,以提供针对每一设备状态而设置的不同可能发射功率水平的示例,来解释说明针对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查询表的不同群组。
图7A-7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用于依照设备状态索引来确定发射功率极限的两个示例性查询表的示例。
图8提供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用于确定给定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天线、频带类别、配置和上行链路信道的发射功率极限的查询表的一部分的示例。
图9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用于将发送电路和第一接收电路映射到天线的示例性方法的实现的流程图。
图10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用于确定按照相应接收功率水平进行索引编号的不平衡门限的LUT的示例。
图10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描绘LUT如何用于根据天线的接收功率水平来确定不平衡门限的表格。
图1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由无线通信装置实现的示例性方法的实现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由无线通信装置实现的示例性方法的实现的另一个流程图。
图13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的另一个示例性无线通信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4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的另一个示例性无线通信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各个部件的功能框图的示例。
根据常规做法,图中示出的各种特征可以不按比例绘制。相应地,为了清楚起见,各种特征的尺寸可能被任意地放大或缩小。此外,附图中的一些可能没有描述给定的系统、方法或设备中的所有部件。在整个说明书和附图中可以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描述了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的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应当清楚的是,本文所描述的方面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现,并且本文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的结构和/或功能仅仅是说明性的。基于所呈现的公开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的是,可以独立于任何其它方面来实现本文所描述的方面,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对这些方面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进行组合。例如,可以使用本文所阐述的任意数量的方面来实现装置和/或实施方法。此外,可以使用本文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再加上其它结构和/或功能,或者使用与本文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其它结构和/或功能,来实现这样的装置和/或实施这样的方法。
在本文中使用“示例性”一词来意指“用作示例、实例或例证”。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优选的或者比其它实施例更有优势的。为了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都能够实施或使用本发明,给出了下面的描述。出于解释的目的,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细节。应当意识到的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可以不使用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施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下,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没有进行详细阐述,以便不以不必要的细节来模糊对本发明的描述。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受限于所示出的实施例,而是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宽范围相一致。
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被用于诸如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频分多址(OFDMA)网络、单载波FDMA(SC-FDMA)网络等的各种无线通信网络。术语“网络”和“系统”经常可交替使用。C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低码片速率(LCR)。cdma2000涵盖IS-2000标准、IS-95标准、IS-856标准。T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无线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演进型UTRA(E-UTRA)、IEEE 802.11、IEEE802.16、IEEE 802.20、Flash-OFDM等无线技术。UTRA、E-UTRA和GSM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版本。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GSM、UMTS和LTE。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和EV-DO。这些各种无线技术和标准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
本申请中描述的技术还可以与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各个模式一起使用,比如允许同时发送和接收语音和非语音数据的同时语音和数据模式。例如,同时1X语音和EV-DO数据(SVDO)和同时1X和LTE(SVLTE)模式可以用于各个实施例中。
使用单载波调制和频域均衡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一种技术。SC-FDMA具有与OFDMA系统中的那些技术类似的性能和基本相同的总体复杂度。SC-FDMA信号由于其内在的单载波结构而具有较低的峰均功率比(PAPR)。SC-FDMA已经引起了很大关注,尤其在较低的PAPR在发射功率效率方面对移动终端极其有益的上行链路通信中。这是当前对3GPP长期演进(LTE)或演进型UTRAN中的上行链路多址机制的工作假设。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网络100。无线通信网络100配置为支持多个用户之间的通信。无线通信网络100可以被划分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02(例如,小区102a-102g)。小区102a-102g中的通信覆盖可以由例如节点104a-104g的一个或多个节点104(例如,基站)来提供。每个节点104可以向相应的小区102提供通信覆盖。节点104可以与例如AT 106a-106l的多个接入终端(AT)进行交互。为了便于参考,AT 106a-106l在下文中可以被称为接入终端106。
每个AT 106在给定的时刻可以在前向链路(FL)和/或反向链路(RL)上与一个或多个节点104进行通信。FL是从节点到AT的通信链路。RL是从AT到节点的通信链路。FL也可以被称为下行链路。此外,RL也可以被称为上行链路。例如,节点104可以通过适当的有线或无线接口进行互连并且可以能够彼此进行通信。相应地,每个AT 106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节点104与另一个AT 106进行通信。
无线通信网络100可以在大的地理区域上提供服务。例如,小区102a-102g可以仅覆盖社区内的几个街区或乡村环境中的几平方英里。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小区可以被进一步划分为一个或多个扇区(未示出)。
如上所述,节点104可以在其覆盖区域内为接入终端(AT)106提供向另一个通信网络(例如,互联网或另一个蜂窝网络)的接入。
AT 106可以是用户用来在通信网络上发送和接收语音或数据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移动电话、路由器、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接入终端(AT)106在本文中还可以被称为用户设备(UE)、移动站(MS)或终端设备。如图所示,AT 106a、106h和106j包括路由器。AT106b-106g、106i、106k和106l包括移动电话。然而,AT 106a-106l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的通信装置。
接入终端106可以是多模式的,能够使用由诸如cdma2000 1x、1x-EV-DO、LTE、eHRPD、802.11等标准定义的无线接入技术这样的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RAT)进行操作。接入终端106可以使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在各种通信系统上执行多个任务。可以使用多个并置的发射机来完成通信,或者可以使用一个单个发射机来进行通信。
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网络200中操作的示例性接入终端106的功能性框图的示例。无线通信网络200包括接入终端106、第二无线通信设备210、第三无线通信设备220、第四无线通信设备230以及蜂窝塔240。无线通信网络200可以配置为支持多个设备(诸如无线通信设备106a、210、220、230和塔240)之间的通信。移动无线通信设备(例如,106a、210和220)可以包括,例如,个人计算机、PDA、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多媒体播放器、电视、电子游戏系统、数码相机、摄像机、手表、遥控器、耳机等。接入终端106可以经由并置在接入终端106上的一个或多个发射机同时与设备210、220、230和240中的每一个设备进行通信。
继续参照图2,接入终端106可以在各种通信信道上与其它无线通信设备(例如,210、220)进行通信。通信信道可以包括超宽带(UWB)信道、蓝牙信道、802.11信道(例如802.11a、802.11b、802.11g和802.11n)、红外线(IR)信道、ZigBee(802.15)信道或本领域已知的各种其它信道。在一个实施例中,信道可以是符合ECMA-368标准的UWB信道。其它信道将尽可能容易识别。
无线通信网络200可以包括覆盖诸如家、办公室、楼宇群之类的物理区域的无线局域网(WLAN)。WLAN可以使用诸如802.11标准(例如,802.11g)和/或其它标准来进行无线通信。WLAN可以使用在其中无线通信设备直接互相通信的对等通信。无线通信网络200还可以包括例如跨越数米区域的无线个域网(WPAN)。WPAN可以用诸如红外线、蓝牙、基于WiMedia的UWB标准(例如,ECMA-368),以及ZigBee标准和/或其它标准之类的标准来进行无线通信。WPAN可以使用在其中无线通信设备直接互相通信的对等通信。无线通信网络200还可以包括无线广域网(WWAN)。WWAN可以使用诸如cdma2000 1x、1x-EV-DO、LTE、eHRPD等标准。接入终端106可以通过网络200连接到诸如无线通信网络或因特网的另一个网络。如在下面更加详细描述的,跨越无线通信网络200发送的消息可以包括与各种类型的通信(例如,语音、数据、多媒体服务等)有关的信息,并且对于接入终端106的用户可以具有不同程度的重要性。
尽管以下的实施例可能指的是图1或图2,但将会认识到的是,这些实施例很容易应用于其它通信标准。例如,一个实施例可以应用在UMTS通信系统中。一些实施例可以应用在OFDMA通信系统中。通信系统200还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码分多址(CDMA)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宽带码分多址(WCDMA)和OFDM系统。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在图1和2中示出的示例性接入终端106的功能性框图的示例。接入终端106可以是多模式的,其能够使用诸如上面参照图1和2提到的无线电技术中的任何一个的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RAT)来进行操作。接入终端106是可以配置为实现本文所描述的各种方法的设备的示例。接入终端106可以实现图1-2中示出的设备中的任何一个设备。
接入终端106包括将若干电路链接在一起的中央数据总线317。该电路包括控制器/处理器320、存储器单元308和RAT电路304,RAT电路304可以包括诸如模块302a、302b、302c和302d之类的各种无线接入技术模块。处理器/控制器320可以包括使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的处理系统或者是该处理系统的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控制器320可以配置为或者被称为应用处理器320。可以使用通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控制器、状态机、门控逻辑,分立硬件部件、专用硬件有限状态机、或能够执行对信息的计算或其它操作的任何其它合适的实体的任意组合来实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此外,处理器/控制器320可以配置为与配置用于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的各种模块进行通信以及对这些模块的操作进行控制。模块302a、302b、302c和302d中的每一个可以实现特定的无线接入技术,并且均可以单独包括额外的存储器模块、通信部件和可应用于由该模块实现的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功能。每个模块302a、302b、302c和302d还可以包括控制器306a、306b、306c和306d,其中的每一个可以在本文中称为调制解调器处理器306a、306b、306c和306d,其可以用于控制每个RAT的操作。为了便于参考,在下文中,控制器306a、306b、306c和306d可以称为RAT控制器306。此外,可以独立于每个模块302a、302b、302c和302d来提供RAT控制器306a、306b、306c和306d以用于控制这些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20可以配置为执行RAT控制器306的功能。此外,每个RAT可以包括其自己的收发机,该收发机包括天线(未示出)。RAT模块可以实现上面参照图1-2讨论的RAT类型中的任何一个,或其它容易识别的RAT类型。
接入终端106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还可以称为发射链,其具有配置为经由天线370a发送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例如,发送电路330a可以包括调制器(未示出)、数字到模拟(D/A)转换器(未示出)、放大器(未示出)、以及用于调制和准备无线通信信号以便经由天线370a进行传输的其它电路。在某些情况下,RAT电路304可以包括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其中每个RAT模块302a、302b、302c和302d可以包括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中的一个。因此,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可以配置为根据与RAT模块302a、302b、302c和302d中的一个相关联的无线接入技术来进行发送。在一些情况下,接入终端106可以具有一个发送电路330a。在其它情况下,可以激活或去激活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个方面中,发送电路330a可以包括特定于RAT模块302a、302b、302c和302d中的一个RAT模块的部件。例如,RAT模块302a可以使用OFDM来实现无线通信,而第二RAT模块302b可以使用CDMA来实现无线通信。因此,一个发送电路330a可以包括配置用于OFDM通信的部件,而第二发射电路330b可以包括配置用于CDMA通信的部件。
接入终端106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接收电路340a、340b和340n。接收电路340a、340b和340n也可以称为接收链,其具有配置为经由天线370a接收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例如,接收电路340a可以包括放大器(未示出)、模拟到数字转换器(未示出)、解调器(图中未示出)、以及用于接收和解调经由天线370a接收的无线通信信号的其它电路。在一些情况下,RAT电路304可包括接收电路340a、340b和340n,其中每个RAT模块302a、302b、302c和302可以包括接收电路340a、340b和340n中的一个。因此,接收电路340a、340b和340n中的每一个可以配置为根据与RAT模块302a、302b、302c和302d中的一个相关联的无线接入技术来进行接收。在一些情况下,接入终端106可以具有一个接收电路340a。在其它情况下,可以激活或去激活接收电路340a、340b和340n中的一个或多个。
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可以对高频(HF)信号进行处理并转换为基带信号。接收电路340a、340b和340n转而可以在将接收到的信号发出到数据总线317之前对该信号进行处理和缓存。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可以在发出来自接入终端106的信号之前,对来自数据总线317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缓存。处理器/控制器320通过针对用于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以及接收电路340a、340b和340n的不同频带,分配用于数据感测和处理的时隙,来控制适当的时序。
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以及接收电路340a、340b和340n中的每一个可以配置为分别经由多个天线370a、370b和370n中的一个进行发送和接收。各个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以及接收电路340a、340b和340n可以经由特定的天线370a、370b或370n发送和接收与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信息。例如,对于同时语音和数据模式,一个发送电路330a可以用于经由天线370a发送语音数据,而另一个发送电路330b可以用于经由天线370b发送非语音数据。换句话说,第一发射天线330a可以用于经由天线370a发送和接收1x语音数据,而第二发送电路330b可以经由天线370b用于只发送数据(DO)LTE。控制器/处理器320指导多个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以及接收电路340a、340b和340n,以便检测和/或处理经由天线370a、370b和370n来自不同频段的信号。天线370a、370b和370n可以置于接入终端106中的不同的物理位置处。例如,天线370a、370b和370n可以在接入终端106的对端(末端)或对角处、或者彼此相邻。通常,天线370a、370b和370n可以根据需要或根据设备设计位于相似或不同的位置。
可以提供切换电路360以允许控制器320选择天线370a、370b和370n,其中,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或接收电路340a、340b和340n配置为从所述天线370a、370b和370n进行发送和接收。切换电路360可以包括配置为将与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以及接收电路340a、340b和340n相对应的M个输入切换到与天线370a、370b和370n相对应的N个输出的电路。如图3中所示,可以有多于或少于3个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3个接收电路340a、340b和340n,以及3个天线370a、370b和370n。作为一个示例,切换电路360可以配置为交叉切换或其它适当的切换电路。控制器320可以配置为对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以及接收电路340a、340b和340n进行切换,以分别经由天线370a、370b和370n的任意组合进行发送和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可以实现为外部电路,比如可插入接入终端106的外部调制器。
控制器/处理器320执行数据总线317的数据管理的功能和通用数据处理的功能,其中包括执行存储器单元308的指令内容。存储器单元308可以包括一组模块和/或指令。如在下述实施例中所示以及所描述的,可以将特定于接入终端106的处理过程的指令编码在存储器单元308的内容中包括的各种功能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单元308是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电路。诸如切换功能之类的一些通信设备功能是软件例程、模块和/或数据集。存储器单元308可以连接到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类型的另一个存储器电路(未示出)。作为替代,存储器单元308可以由其它电路类型组成,诸如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ASIC(专用集成电路)、磁盘、光盘以及本领域中公知的其它电路类型。此外,存储器单元308可以是ASIC和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类型的存储器电路的组合。
接入终端106还可以包括设备状态传感器350。设备状态传感器可以配置为根据设备正在被如何使用、操纵和/或放置来检测该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状态或模式。例如,设备状态传感器350可以配置作为接近传感器,其可以配置为检测用户或其它物体相对于接入终端106的接近。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状态传感器350包括多个接近传感器。该多个接近传感器中的每一个放置在天线370a、370b和370n旁边。该多个接近传感器中的每一个配置为检测是否有物体靠近(例如,阻挡)各个天线370a、370b和370n。设备状态传感器350还可以包括和/或配置为方向传感器(比如加速计),其可以配置为检测接入终端106相对于接入终端106的用户的方向。设备状态传感器350还可以包括和/或被配置作为用于检测接入终端106的暂时情况或状态的其它类型的传感器。尽管被示为一个功能块,但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多个设备状态传感器。来自设备状态传感器350的反馈可以指示接入终端106的特定工作模式。
在本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中,应当清楚的是,应将术语“电路”解释为结构性术语而非功能性术语。例如,如图3中所示出和描述的,电路可以是电路部件(诸如许多不同的集成电路部件)以处理和/或存储器元件、模块、单元、框等的形式的聚合。
尽管单独地描述,但应该意识到的是,参照接入终端106描述的功能块不必是单独的结构要素。例如,处理器320、存储器单元308和RAT模块302a、302b、302c和302d可以在单个芯片上体现。另外或替代地,处理器320可以包含诸如处理器寄存器之类的存储器。类似地,功能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或各种块的功能的一部分可以在单个芯片上体现。或者,特定块的功能可以在两个或更多个芯片上实现。
图4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在图3中示出的接入终端106的一部分的功能框图。参照图4,在一些情况中,只有一个发送电路330可以是活动的。换句话说,接入终端106可以在配置为使用单个发送电路330的模式中。在一些情况中,这一模式可以对应于活动的单个RAT模块302a、302b、302c和302d。如图4中所示,控制器320可以被配置为将发送电路330切换为通过第一天线370a或第二天线370b进行通信。另外,接收电路340a可以与发送电路330相关联,其中,接收电路340a配置为通过与发送电路330所使用的同一天线370a或370b进行通信。这样,控制器320可以配置为将发送电路330和接收电路340a切换为分别通过第一天线370a或第二天线370b进行发送和接收。换句话说,该第一接收电路340配置为与发送电路330一并切换。另外,第二接收电路340b可以配置为通过没有用于发送电路330和第一接收电路340a的天线370a或370b进行通信。第一接收电路340a和第二接收电路340b可以包括配置为测量接收功率水平的测量电路342a和342b。举一个例子,测量电路342a和342b可以被配置为收集接收自主增益控制(AGC)测量。
如上所述,多个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c可以同时使用多个天线370a、370b和370n来进行发送。然而,基于可以涉及但不限于天线在接入终端106上的布置、外部物体对天线370a、370b和370c的接近度或者固有天线特性的多个因素中的任一个因素,一个天线370b的性能可能比另一个天线370b更好。此外,在操作期间,某些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c可以具有不同的数据发射优先级或发射功率偏好。本申请中描述的各个实施例的某些方面可以涉及切换用于经由不同天线370a、370b和370n进行发送的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c,以提高接入终端106的性能。例如,可能期望发送最高优先级数据的发送电路330a通过具有最佳性能的天线370a进行发送。另外,如果发送电路330a耦接到最高性能天线330b,则其它发送电路功率要求可以得到提高的性能。由于接入终端106的操作可能影响天线性能,因此可能期望有如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将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c耦接到天线370a、370b和370n的动态系统和方法。
参照图3和图4,某些操作条件可以导致天线370a、370b和370n中的一个或多个无法感测(de-sense)或者导致天线370a、370b和370n的一个或多个性能特性降低。例如,用户的手可能环绕着接入终端106从而有效地阻挡天线370a、370b和370n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接入终端106可能被放置为使得天线370a、370b和370n可能低于理想的接收条件来操作。这些情况可能降低接收信号的功率水平,从而使得更加难以对信号进行接收和解调。阻挡一个或多个天线370a、370b和370n还可以降低总的信号强度,使得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可能需要增加功率水平。然而,相对于增加的发射功率水平,接入终端106可能受到监管的射频(RF)安全要求的影响。接入终端106可能在进入市场之前被要求根据具体的指南进行操作。例如,对位于人体附近操作的设备进行评估,以确定其电磁波产生的特定吸收率(“SAR”)。SAR是在有损介质中,每一单位质量的电磁能量吸收的时间速率,并且可以被表示为:
其中,E(r)是点r处的外源电场,而σ(r)和ρ(r)分别是对应的等效电导率和质量密度。在一个方面中,这些安全指南可能限制发射功率水平量。
一般而言,SAR测试估计从具有单个或多个发射机的这些设备吸收到身体中的能量的量。根据一种要求,工作在超过20cm之外距离处的设备可以通过最大允许暴露值(“MPE”)计算或测量来估计。这样,当一个或多个天线370a、370b和370n被人手或其它身体部分阻挡时,允许避免超过SAR限制的最大发射功率水平可以明显降低。
取决于接入终端106相对于用户或其它对象的位置的其它操作条件还可能由于天线阻挡而进一步降低性能。此外,某些操作模式(例如,将接入终端106用作热点)可以要求增加的功率水平,这还可能影响监管限制。
为了解释除了其它因素以外的各个操作条件,本申请中描述的某些实施例的某些方面涉及提供发射天线选择分集以便使针对不同操作模式的接入终端106性能最大化和使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进行并发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这可以减轻手/身体阻挡并允许以这种方式选择天线以最低性能代价来满足监管限制和/或实现良好接收条件。此外,在一个方面中,还可以提供发送天线选择分集以减轻干扰问题。换句话说,实施例可以涉及提供发射天线选择分集以提供针对最小量发射功率的目标服务质量。
根据一个实施例,控制器320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自主选择以动态确定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与天线370a、370b和370n之间的映射,如下面将进一步描述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与天线370a、370b和370n之间可以有预先确定的映射,如下面将进一步描述的。
参考图3,在多个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根据多个RAT进行发送的情况中,可以在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与天线370a、370b和370n之间提供映射。天线370a、370b和370n的映射可以取决于如上所述的接入终端106的某些操作模式。该操作模式可以对应于,例如用户到接入终端106的接近度。类似地,操作模式可以对应于被检测到的设备方向。如上面还提到的,操作模式可以对应于接入终端106的某个通信特征(比如将该接入终端106用作移动热点)是否激活。此外,如上所述的操作模式的任意组合可以映射到另一个操作模式。例如,当用户正在电话呼叫中使用接入终端106并将电话放置在用户耳朵旁边时,可以同时激活接入终端106a移动热点。上述操作模式是示例性的。任何其它可能影响天线和/或设备性能的操作模式可以被检测到并用于将不同天线370a、370b和370n映射到不同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如上所述,设备状态传感器350可以包括位于每个天线370a、370b和370n旁边的接近度传感器。操作模式可以基于使用来自接近度传感器的状态信息来阻挡哪个天线370a、370b和370n。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接近度传感器可以是电容接近度传感器。
为了管理不同操作模式,可以针对接入终端106的操作模式定义确定数量的操作模式索引。每个索引可以被描述为设备状态索引(DSI)。每个DSI可以对应于接入终端106检测到的某种操作模式或操作模式的组合。
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和天线370a、370b和370n之间的映射还可以取决于哪个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是活动的。另外,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可以根据优先级方案进行操作,其中第一发送电路330a可以具有比第二发送电路330b等更高的优先级。每个发送电路330a的优先级可以在操作过程中改变,例如取决于发送的数据的类型。例如,如果一个发送电路330a刚好要在另一个发送电路330b只发送数据的时间段内发送语音数据,则该发送电路330a可以在这一时间间隔内被分配比另一个发送电路330b更高的优先级。在另一个时间间隔内,情况正好相反。
因此,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与天线370a、370b和370n之间的映射还可能取决于哪个发送电路330a具有优先级。例如,具有最高优先级的发送电路330a也许能够使用将提供最高性能的天线370a进行发送。该映射还可以取决于可以指示哪个天线370a、370b或370n被阻挡或将根据检测到的状态表现得更好的操作模式(例如,如果接近度传感器指示天线370a被阻挡而天线370b没有被阻挡)。此外,依据设备状态,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可以有可以考虑用于映射的某些天线370a、370b和370n的各种偏好。应该了解的是,由于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可以与特定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因此该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可以确定天线370a、370b和370n的优先级和偏好。
另外,基于发送的数据的类型或基于发射功率需要和安全规则,与无线接入技术模块302相关联的每个发送电路330a可以具有针对不同天线370a、370b和370n的偏好。这样,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之间的映射还可以依赖于不同操作模式的天线偏好。
这样,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与天线370a、370b和370n之间的映射可以基于操作模式、当前活动发射机集合以及传输优先级。可以针对操作模式、发送电路优先级和活动发送电路的每个可能组合,提供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与天线370a、370b和370n之间的映射。每个组合的映射可以存储在存储器(比如存储器单元308)中。这样,任何操作模式中的变化、活动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的集合以及优先级方案可以触发控制器320基于操作模式、优先级方案以及活动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的标识等的组合来确定形成的预存储映射。换另一种说法,在一个实施例中,取代自主确定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与天线370a、370b和370n之间的优化映射,可以预先确定并存储所有映射。在控制器320检测到当前活动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的集合、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的发送优先级、以及操作模式之后,该控制器320使用预先确定的映射来切换设备。在一个方面,这可以允许如下实施例,该实施例可以避免确定将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c切换到天线370a、370b和370n的自主过程的需要。与随着天线和并发的发送电路的数量的增加而提供自主确定所需要的增加的复杂度相比,这可以提供改善的性能和降低的复杂度。这样,本申请中描述的某些实施例关注根据各个检测到的操作条件的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到天线370a、370b和370n的预先确定的映射。
图5是根据一些实施例选择哪些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通过哪些天线370a、370b和370n进行发送的示例性方法的实现的流程图。可以响应于控制器320接收如方框502、504和506中所示的以下指示中的至少一个指示来确定/重新评估是否需要将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切换到不同天线370a、370b和370n:活动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的数量或集合的变化的指示;操作模式的变化的指示(例如,设备状态索引的变化);和/或发送电路优先级的变化的指示。一旦接收到变化的指示,控制器320就可以基于根据操作模式的存储的映射、活动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的标识、和方框508中示出的发送电路优先级,将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切换到通过选择的天线370a、370b和370n进行发送。可以提供每个映射,以便最大化天线/发送电路性能。另外,该映射还可以基于一些性能特性。例如,性能特性可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多个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中的至少一个发送电路的发射功率水平、多个天线中的至少两个天线370a和370b之间的干扰量、至少一个发送电路的服务水平的目标质量、或至少一个发送电路的发射功率水平的管理要求、它们的任意组合。
如上所述,映射数据或信息可以存储在存储器(比如,存储单元308)中。例如,可以提供操作模式、优先级方案和活动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的各种组合的查询表。响应于操作模式、优先级或活动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的变化,如果根据映射需要在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与370a、370b和370n之间进行切换,则在方框510中,控制器320可以基于确定的映射将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切换到经由相应天线370a、370b和370n进行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320可以对切换电路360进行控制,以便基于所确定的映射将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切换并连接到它们各自的天线370a、370b和370n。
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与天线370a、370b和370n之间的存储的映射可以在用户操作之前由设备的工业设计来确定。例如,该映射可以由天线370a、370b和370n相对于设备的具体选择的空间排列、或者设备/天线370a、370b和370n相对于用户的放置来确定。另外,该映射可以基于天线370a、370b和370n的特性。例如,该特性可以包括天线370a、370b和370n的不同效率和/或辐射性能。该映射还可以基于无线广域网(WWAN)情形,比如只用于语音、只用于数据、或同时用于语音和数据。另外,优先级(比如,与数据相比具有更高优先级的语音)也可以用于确定映射。由于映射的一部分是在运行时间之前确定的,因此可以降低动态映射方案的复杂度。
预先配置的映射可以考虑操作条件的各种不同组合。举例而言,用于为与RAT模块302a相关联的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选择天线370a、370b和370n的预先确定映射可以基于预先测试的场景(例如,通过接近度传感器检测的),在该场景中,两个天线370a和370b中的一个天线被阻挡,设备执行并发语音和数据,其中,语音具有比数据更高的优先级,并且这两个天线都支持语音和数据。该预先确定的映射可以指示语音数据应该使用未被阻挡的天线370a,而非语音数据应该使用天线370b。该映射应该根据控制器320检测到该条件而触发。
一旦配置好映射,可以确定每个天线370a、370b和370n的发射功率极限。可以为映射的每个组合提供发射功率极限以便针对其它原因或根据需要来实现SAR要求。如下面将进一步详细描述的,RAT的每个特定配置可以确定不同的发射功率极限。如此,在方框512中,控制器320可以基于操作模式、使用的天线和/或特定RAT配置来恢复每个RAT和相应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的功率发射限制。在一个方面中,每个RAT模块302a、302b、302c和302d的控制器306可以恢复特定RAT的功率发射限制。在方框514中,控制器320(或每个RAT306的控制器)可以根据功率发射限制来调整功率发射水平。
根据图5的方框512和514,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终端106可以将DSI所指示的操作模式作为索引提供给查询表(LUT),该查询表根据操作模式、使用的天线和正在使用的RAT的当前状态来指定发射功率极限。例如,可以基于每个RAT类型、使用的天线370a、370b和370n、RAT类型的每个频带类别、针对RAT的某些信道的该RAT的每个配置(例如,调制类型),为每个DSI确定发射功率极限。类似的映射在申请人在2012年3月2日提交的标题为SYSTEMSAND METHODS FOR DYNAMIC TRANSMISSION POWER LIMIT BACK-OFF FOR SPECIFICABSORPTION RATE COMPLIANCE的共同未决专利申请No.13/411,392中进一步描述,以引用的方式将该共同未决专利申请整体并入本文。除了在上述共同未决申请中描述的,功率发射限制还取决于正在使用的天线370a、370b和370n。
例如,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不同RAT类型的不同LUT群组的示例,以提供根据每一设备状态而提供的有可能的不同发射功率水平的示例。在图6中,在方框602处,向LUT提供针对每个RAT和相应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的设备状态索引。在方框620中,LUT群组604对应于与第一RAT/发送电路330a、330b或330n相关联的功率发射水平。还如方框606a和606b中所示,提供了特定RAT/发送电路330a、330b或330n的每个天线370a、370b和370n的LUT群组。还如方框608a和608b中所示,提供了RAT的每一频带类别和每个天线370a、370b和370n的LUT群组。此外,在图6中示出的示例中,如方框610a-610d中所示,为RAT的每个频带类别的每个上行链路信道提供LUT。该LUT可以提供给接入终端106可以支持的任意数量的RAT技术类型。在方框630中,LUT群组612对应于与RAT X/发送电路X相关联的功率发射水平。如方框614中所示,还为RAT X/发送电路X提供每个天线370a、370b或370n的LUT群组。如方框616a和616b中所示,还提供RAT X的每一个频带类别的LUT群组。此外,可以为RAT的每个频带类别的每个上行链路信道提供LUT。此外,可以提供对应于LUT的很多其它通信参数/特性。例如,其它特性可以包括调制类型、传输状态(例如,业务vs.系统接入)、上行链路信道、呼叫类型等,如下将进一步描述的。另外,可以根据特定于每个RAT类型的属性和特性,每个RAT类型有更多或更少的LUT。其它通信特性/参数也可以有可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确定的相应LUT,下面将进一步描述。
图7A-7B示出了可以用于根据设备状态索引来确定发射功率极限的两个示例性查询表700a和700b的示例。图7A描绘了一个示出与9个可能的设备状态索引值(对应于不同操作模式)相对应的LUT 700a的示例,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可能的设备状态索引值是与不同发射功率极限相关联的。图7A中的LUT 700a可以对应于针对给定RAT、天线、频带类别、配置、RAT传输状态、呼叫类型和设备模式的LUT 700a。给定RAT、天线、频带类别、配置、RAT传输状态、呼叫类型、设备模式的每个组合或影响发射功率的任何其它特性(比如温度)可以对应于具有不同值的不同LUT 700a。此外,DSI为0可以对应于默认发射功率极限。这样,只有DSI 1-8可以被处理器320选择。如图7A中所示,每个DSI指定的发射功率极限随着DSI值的增加而线性减小。图7B提供对应于9个可能DSI值的LUT 700b的另一个示例,其示出了可以根据上述通信参数/特性的组合而指定的各个发射功率极限。LUT 700a和700b可以允许根据每个RAT和其它设备模式来选择可用的发射功率极限的范围和具体值的灵活性。每个LUT 700a和700b,或本申请中描述的任何LUT可以存储在存储单元308中。LUT 700a和700b或本申请中描述的任何LUT可以存储在位于每个RAT的芯片或可以位于配置为控制不同RAT类型的单个芯片上的存储器单元308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LUT用于根据每个RAT类型的各个通信特性/参数来确定与每个DSI相关联的发射功率极限。图8提供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用于确定给定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天线、频带类别、配置和上行链路信道的发射功率限制的查询表800的一部分的示例。此外,图8提供了针对每个DSI的不同发射功率极限配置的可能组合的另一个示例。图8中的LUT 800的每一行对应于可能的通信参数/特性的不同组合,并指示每个DSI的发射功率极限。因此,该发射功率极限可以基于图8中示出的列头部的任意组合。
根据一些实施例,初始设备制造(OEM)或其它方面可以有能力根据设备操作模式为表格设定期望的发射功率极限。这可以允许,例如OEM为表格设定与DSI相对应的发射功率极限。允许由OEM对表格进行设定可以使得OEM尝试指定比该RAT所支持的发射功率极限更高的发射功率极限。
控制器320可以被配置为捕获每个天线370a、370b和370n的发射功率极限以适当地管理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
这样,如上所述,可以针对多个RAT类型提供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与天线370a、370b和370n之间的映射以及相应的动态发射功率极限。例如,可以结合RAT类型(比如1x、DO、GSM(和EDGE/GPRS)、WCDMA/UMTS(和HSPA/HSPA+)、LTE(FDD和TDD)、TD-SCDMA、WLAN等)来使用本申请中描述的实施例。此外,可以针对不同的并发RAT传输,来支持动态发射功率极限和根据每个RAT进行发送的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与天线370a、370b和370n之间的映射。例如,可以支持1x+DO、1x+LTE、1x+WLAN、DO+WLAN、GSM+WLAN、WCDMA/UMTS+WLAN、LTE+WLAN、TD-SCDMA+WLAN、1x+DO+WLAN、1x+LTE+WLAN、GSM+LTE、GSM+LTE+WLAN、1x+GSM、DO+GSM、GSM+GSM、GSM+WCDMA/UMTS、GSM+TD-SCDMA等等。这样,可以为这些组合中的每一个提供映射和功率极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320可以被配置为根据各个功率水平测量、关于当前干扰场景的信息或根据其它信息来确定如何将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c动态地和/或自主地切换到天线370a、370b和370c。
再次参照图4,例如,在一些情况中,可以有一个活动的发送电路330可用于通过至少两个天线370a和370b进行发送。在这种情况中,除了有如上所述的预先确定的映射,控制器320可以被配置为自主确定天线370a和370b到发送电路330的映射。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的映射基于天线370a和370b的接收功率水平。如果一个天线370a或370b的一个接收功率水平比另一个的高,则可以推断这一天线370a或370b没有被阻挡或者至少有较高的性能水平,因而应该是针对其使用发送电路330进行发送的更理想的天线370a或370b。在一个方面,天线370a和370b可以被配置为具有相同的功率发射限制。根据另一个方面,不同特性可以用于确定该映射。
实际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和发送部件可以按照静态或动态排列进行配对。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电路330和第一接收电路340a可以配对,使得它们被配置为分别通过相同的天线370a或370b进行发送和接收。另一个第二接收电路340b被配置为通过其它天线370a或370b进行接收。在一个方面中,可以定义默认或“标称”的配置,其中,发送电路330和第一接收电路340a被配置为通过第一天线370a进行发送和接收,而第二接收电路340b被配置为通过第二天线370b进行接收。在这一默认配置中,第一天线370a可以被检测为无法感测的,而第二天线370b相对于第一天线370a的无法感测的量而言不是无法感测的。在这一情况中,控制器320可以使用切换电路360在天线370a和370b处交叉切换,使得发送电路330和第一接收电路340a被切换为分别通过第二天线370b进行发送和接收。同样,第二接收电路340b被切换为通过第一天线370a进行接收。
对无法感测进行检测可以基于第一接收电路340a和第二接收电路340b检测到的接收功率水平来完成。在一个方面中,可以使用来自第一接收电路340a和第二接收电路340b的接收自动增益控制(AGC)测量来获取接收功率水平。在一个方面,如果发送电路330和第一接收电路340a被配置为通过第一天线370a发送和接收,则控制器320可以检测到第二天线370a的第二接收功率水平高于第一天线370b的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响应中,控制器320将发送电路330和第一接收电路340a切换到分别通过第二天线370b发送和接收。控制器320将第二接收电路340b切换到通过第一天线370a进行接收。替代地,如果发送电路330和第一接收电路340a被配置为通过第二天线370a发送和接收,则控制器320可以检测到第一天线370b的第一接收功率水平高于第二天线370b的第二接收功率水平。响应中,控制器320将发送电路330和第一接收电路340a切换到分别通过第一天线370a发送和接收,而第二接收电路340b被切换为通过第二天线370b接收。
图9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用于将发送电路330和第一接收电路340a映射到天线370a或370b的示例性方法900的实现的流程图。根据一些周期性时间间隔(例如,每R秒),控制器320被配置为使用如方框904中所示的连接到第一天线370a的任何一个接收电路340a或340b来测量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同时或另外,控制器320可以使用如方框906中所示的连接到第二天线370b的任何一个接收电路340a或340b来测量第二接收功率水平。控制器320可以被配置为通过第一接收电路340a和第二接收电路340b的测量电路342a和342b来接收所述接收功率水平的指示。
第一和第二接收功率水平可以基于接收自动增益控制(AGC)测量。对于接收AGC,每个测量/采样的停留时间可以是每S秒。对于只发送数据,该采样可以在S秒内的前向链路导频突发持续时间内发生。如方框908和910中所示,接收电路340a和340b二者的测量电路342a和342b中都可以包括过滤器,以便过滤第一和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例如,该过滤器可以是具有一些时间常量的单极无限脉冲响应(IIR)过滤器。
一旦获得并过滤了每个天线370a和370b的第一和第二接收功率水平,可以由控制器320执行对映射和相应切换的确定。是否切换的确定可以每T秒(例如,1到100秒的范围)进行一次。这样,在方框912处,控制器320确定发送电路330和第一接收电路340a是否被配置为分别通过第一天线370a发送和接收。在这种情况中,然后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发送电路330和第一接收电路340a切换为使用第二天线370b。如果是,则在方框914处,控制器320确定第二功率水平是否大于第一功率水平,以及这两个功率水平之差是否大于不平衡门限。可以提供该不平衡门限以确保不会进行不必要的切换。例如,如果这两个功率水平之差足够大,则可能只需要在发送和接收电路330、340a和340b之间切换天线370a和370b。例如,控制器320可以被配置为只在这两个水平之差大于10dB时切换。在一个方面,方框914的不平衡门限可以依赖于第一天线处的第一接收功率水平的特性,比如热噪声极限或一些接收功率底线。该门限量可以是动态的,下面将进一步描述。
如果不满足方框914中的条件,则不执行切换。如果满足方框914中的条件,控制器320将发送电路330和第一接收电路340a切换到分别通过第二天线370b发送和接收。这可以通过控制器320可以控制的切换电路360来完成。相应地,控制器320将第二接收电路340b切换到通过第一天线370a接收。这样,控制器320根据具有最高接收功率的天线370a或370b将提供最佳发送性能的推断来自主地将发送电路330切换到通过适当天线370a或370b进行发送以提高性能。在一些方面,这对发送电路330的性能可能有明显影响。
如果控制器320检测到发送电路330和第一接收电路330当前被配置为通过第二天线370b发送和接收,则在方框918中,控制器320确定第一接收功率水平是否大于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以及这两个功率水平之差是否大于不平衡门限。该不平衡门限可以取决于第二接收功率水平的特性(比如热噪声极限)。如果控制器320检测到不满足方框918的条件,则不进行切换。如果满足方框918中的条件,则控制器320可以被配置为将发送电路330和第一接收电路340a切换到通过第一天线370b发送和接收。相应地,控制器320被配置为将第二接收电路340b切换到通过第二天线370b接收。该处理过程按照在其中提供更新后的接收功率水平的每个T秒(例如,5秒)的间隔进行重复。
如上所述,用于触发实际切换的该不平衡门限可以取决于接收功率水平中的不平衡的各种因素。该门限可以是各种接收或发送特性的函数。例如,随着两个接收功率水平中较低的一个达到接收功率底线,则用于切换的门限可以减小(即,要求这两个功率水平之差较小,以触发向其它天线370a或370b的切换)。在一个方面,接收功率底线可以对应于热噪声极限。
因此,该门限可以是动态的或基于多种因素。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不平衡门限可以通过查询表(LUT)取回以允许动态值映射,并允许评定或推断接收功率是否接近接收功率底线。该不平衡门限还可以基于干扰水平和热量水平。还应该了解的是,在一些情况中,LUT可以定义固定或“平稳”的门限。
图10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用于确定按照相应接收功率水平进行索引的不平衡门限的LUT 1000的示例。LUT 1000的第一列提供各种接收功率水平。第一列的值的选择可以允许控制或限制不平衡门限。第二列根据接收功率水平来指示不平衡门限。为了根据操作条件来提供对门限的动态调整,可以向不同LUT 1000提供(例如,如上所述由设备状态索引(DSI)所确定的)任何数量的操作模式,其中,每个DSI对应于不同操作条件或模式或它们的组合。图10A中示出的LUT 1000示出了5个不同的不平衡门限;但是,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的不同发射功率水平。LUT 1000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308中。
图10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LUT 1000如何用于根据天线370a或370b的接收功率水平来确定不平衡门限的表格1002。该接收功率水平与LUT 1000中定义的接收功率水平进行比较。如果该接收功率水平位于LUT1002定义的第一和第二水平之间,则可以应用相关联的不平衡门限。之后,如果当前接收功率水平在LUT 1002所定义的第二和第三水平之间,则可以应用与第二接收功率水平相关联的不平衡门限,等等。
另外,如果该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第二接收功率水平都低于门限,则控制器320可以被配置为如上所述地切换到默认配置。
此外,当发生切换时,接入终端106可以执行各种动作作为响应。例如,控制器320可以被配置为在开始搜索活动集中的导频之前立即执行切换。此外,在控制器320切换之后,控制器320还可以被配置为重置导频过滤器(即,将导频过滤器设置为捕获模式)。另外,在控制器320切换之后,控制器320和或接收电路340a和340b可以被配置为在确定的时间量内忽略反向功率控制(RPC)命令。事实上,控制器320可以被配置为声明RPC消除(即,保持发射功率)。
如果天线370a和370b有不同发射功率极限(例如,如可以由相应发送电路330根据特定RAT来确定),则控制器320还可以被配置为根据相关联的发射功率极限进行切换。因此,用于决定何时/如何切换的过程可以取决于发射功率极限。这样,该切换可以不仅基于接收功率水平而且基于如上所述可确定的当前发射功率极限。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电路330和第一接收电路340a可以被配置为通过第一天线370a发送和接收。在这种情况中,如果:
·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大于第二接收功率水平;并且
·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与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之差加上第一天线370a的第
一发射功率极限与第二天线370b的第二发射功率极限之差大于不平
衡门限。
则控制器320可以被配置为将发送电路330和接收电路340a切换到分别通过第二天线370b发送和接收。在一个实施例,该不平衡门限可以通过第一接收功率水平进行索引的LUT来确定。
同样,发送电路330和第一接收电路340a可以配置为通过第二天线370b发送和接收。在这种情况中,如果:
·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大于第二接收功率水平;并且
·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与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之差加上第二天线370b的第二发射功率极限与第一天线370a的第一发射功率极限之差大于不平衡门限。
则控制器320可以被配置为将发送电路330和接收电路340a切换到分别通过第一天线370a发送和接收。该不平衡门限可以通过第一接收功率水平进行索引的LUT来确定。
使用如刚刚所描述的发射功率极限可以放宽控制器320在“其它”天线具有更高发射功率极限时进行切换的标准。类似地,控制器320切换的标准在“其它”天线具有更低发射功率极限时可能更严格。
应该了解的是,如上参照图9-10描述的原则可以类似地应用于发送电路的数量大于一个并且具有多个天线的情况。因此,控制器320可以被配置为根据多个接收电路340a、340c和340n的接收功率水平而自主地切换多个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图3)。
图1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由无线通信装置实现的示例性方法1100的实现的流程图。方法1100可以在例如作为接入终端106实现的无线通信装置处实现。虽然下面参照接入终端106的元件描述了方法1100,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的是,其它部件也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方框。
在方框1102处,接收到第一天线370a的第一功率水平和第二天线370b的第二功率水平的指示。在一个方面,可以在控制器320处接收该指示。在方框1104处,响应于检测到第一天线370a的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小于第二天线370b的第二接收功率水平并且该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与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之差大于门限,发送电路330和接收电路340a可以从通过第一天线370a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切换到通过第二天线370b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在一个方面中,控制器320可以控制切换电路360以执行该切换。
图1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可由无线通信装置实现的示例性方法1200的实现的流程图。方法1200可以实现在作为接入终端106实现的无线通信装置处。虽然下面参照接入终端106的元件描述了方法1200,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的是,其它部件也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方框。
在方框1202处,接收到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的指示:多个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中的每一个的数据优先级水平和检测到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操作模式,所述多个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中的每一个被配置为根据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进行发送。在一个方面中,该指示可以由控制器320接收。在方框1204处,多个发送电路中的发送电路330a、330b和330n中的每一个根据每个发送电路的数据的优先级水平和检测出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操作模式被选择性地切换为通过多个天线370a、370b和370n中的相应一个天线来发送无线通信。
图13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用于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另一个示例性无线通信装置1300的功能框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的是,无线通信设备1300可以有更多部件,比如图3中示出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部件。示出的无线通信设备1300只包括那些对于描述某些实施例的一些突出特征有用的部件。设备1300包括接收模块1302和发送模块1304。在一些情况中,用于接收的单元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302。在一些情况中,用于发送的单元可以包括发送模块1304。设备1300还包括第一天线1306和第二天线1308。设备1300还包括切换模块1310。切换模块1310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如上参照图11的方框1102和1104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在一些情况中,用于切换的单元可以包括切换模块1310。该切换模块可以是控制器320并且可以包括切换电路360。
图14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用于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另一个示例性无线通信装置1400的功能框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的是,无线通信设备1400可以有更多部件,比如图3中示出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部件。示出的无线通信设备1400只包括那些对于描述某些实施例的一些突出特征有用的部件。设备1400包括发送模块1402中的一个。在一些情况中,用于发送的单元可以包括发送模块1402。设备1400还包括多个天线1404。设备1400还包括切换模块1406。切换模块1406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如上参照图12的方框1202和1204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在一些情况中,用于切换的单元可以包括切换模块1406。该切换模块1406可以是控制器320并且可以包括切换电路360。
如果使用软件实现,上述功能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发送。可以在可以位于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模组中实现本文所公开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二者,所述通信介质包括能够被用来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举例说明而非限制性地,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可用于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存储需要的程序代码并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任何连接也可以被恰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学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光盘使用激光光学地复制数据。以上各项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之内。此外,方法或算法的操作可以作为代码和指令的一个或任意组合或集合位于可以被并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上。
此外,如上述系统和方法所指示的,可以将本文的教导并入使用用于与至少一个其它节点进行通信的各种组件的节点(例如,设备)中。图15描绘了可以被用于根据一些实施例来促进节点之间的通信的几个示例组件。具体而言,图15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1500的第一无线设备1510(例如,接入点)和第二无线设备1550(例如,接入终端)简化的框图。在第一设备1510处,从数据源1512将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提供给发送(TX)数据处理器1514。
在一些方面,在各个发送天线上发送每个数据流。TX数据处理器1514基于为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的编码方案对每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编码后的数据。
可以使用OFDM技术将每个数据流的编码后的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导频数据通常是已知的数据形式并且可以被用来在接收机系统处估计信道响应。然后基于针对数据流所选择的特定的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M-QAM)对每个数据流的复用的导频和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即,符号映射)。可以通过由处理器1530执行的指令来确定针对每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数据存储器1532可以存储处理器1530或设备1510的其它组件使用的程序代码、数据和其它信息。
然后,将针对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给MIMO处理器1520,MIMO处理器1520对该调制符号(例如,OFDM符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然后,TX MIMO处理器1520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给NT个收发机(XCVR)1522A到1522T。在一些方面,TX MIMO处理器1520对数据流的符号以及从其发送符号的天线应用波束成形权重。
每个收发机1522接收和处理各个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且对模拟信号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以提供适合在MIMO信道上进行传输的调制信号。然后,分别从NT个天线1524A到1524T来发送来自收发机1522A到1522T的NT个调制信号。
在第二设备1550处,NR个天线1552A到1552R接收发送的调制信号,并且从每个天线1552接收到的信号被提供给各个收发机(XCVR)1554A到1554R。每个收发机1554对各个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调整(例如,放大、滤波和下变频),对调整后的信号进行下变频以提供采样,并且对采样进行进一步处理以提供相应的“接收到的”符号流。
然后,接收(RX)数据处理器1560基于特定的接收处理技术对来自NR个收发机1554的NR个接收到的符号流进行接收和处理以提供NT个“检测到的”符号流。然后,RX数据处理器1560对每个检测到的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织和解码来恢复数据流的业务数据。RX数据处理器1560的处理与由TX MIMO处理器1520和TX数据处理器1514在设备1510处执行的处理是互补的。
处理器1570周期性地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下面讨论)。处理器1570制定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数据存储器1572可以存储由处理器1570或第二设备1550的其它组件使用的程序代码、数据和其它信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接收到的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消息。然后,TX数据处理器1538对反向链路消息进行处理,TX数据处理器1538还从数据源1536接收由调制器1580调制的、由收发机1554A到1554R调整的并且被发送回设备1510的针对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设备1510处,来自第二设备1550的调制信号被天线1524接收、被收发机1552调整,被解调器(DEMOD)1540解调并且被RX数据处理器1542处理以提取由第二设备1550发送的反向链路消息。然后,处理器1530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随后对所提取的消息进行处理的波束成形权重。
图15还示出了可以包括执行本文所教导的接入控制操作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通信组件。例如,如本文所教导的,接入控制组件1590可以与处理器1530和/或设备1510的其它组件合作来向另一设备(例如,设备1550)发送信号/接收来自另一设备(例如,设备1550)的信号。类似地,接入控制组件1592可以与处理器1570和/或设备1550的其它组件合作来向另一设备(例如,设备1510)发送信号/接收来自另一设备(例如,设备1510)的信号。应当意识到的是,对于每个设备1510和1550来说,所描述的组件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组件的功能可以由单个组件来提供。例如,单个处理组件可以提供接入控制组件1590和处理器1530的功能,并且,单个处理组件可以提供接入控制组件1592和处理器1570的功能。此外,参照图3描述的装置1500的组件可以与图15的组件合并或并入图15的组件中。
应当理解的是,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的称号对本文中的元素的任何提及通常并不限制那些元素的数量或次序。而是在本文中可以将这些称号用作在元素的两个或更多个元素或实例之间进行区别的方便的方法。因此,对第一和第二元素的提及并不意指这里仅可以使用两个元素或者第一元素必须以某种方式在第二元素之前。此外,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一组元素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元素。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会理解的是,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例如,在贯穿上面的描述中可能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应当意识到的是,结合本文所公开的方面所描述的各个说明性的逻辑框、模组、处理器、方法、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为电子硬件(例如,可以被设计为使用源代码或一些其它技术的数字实现、模拟实现或二者的组合)、包含指令(为了方便起见,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软件”或“软件模组”)的各种形式的程序或设计代码或者二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该可交换性,上文对各个说明性的组件、框、模组、电路和步骤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所公开的方面并且结合图1-15所描述的各个说明性的逻辑框、模组和电路可以在集成电路(IC)、接入终端或接入点中实现,或者由集成电路(IC)、接入终端或接入点来执行。IC可以包括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并且可以执行位于IC之内、IC之外或位于二者处的代码或指令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电子组件、光学组件、机械组件或其任意组合。逻辑框、模组和电路可以包括与网络中或设备中的各种组件通信的天线和/或收发机。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也可以将处理器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配置。可以以本文所教导的一些其它的方式来实现模组的功能。本文所描述的功能(例如,参照附图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些方面可以与所附权利要求中被类似地表示为“用于……的模块”的功能相对应。
应当理解的是,任何所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任何特定次序或层次仅是示例性方法的示例。应当理解,基于设计优先级,在保持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的同时,可以重新排列这些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次序或层次。所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性次序呈现了各个步骤的要素,而并不意味着受限于所呈现的特定次序或层次。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公开内容中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可以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所定义的总体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或范围的前提下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公开内容并非旨在受限于本文所示出的实施例,而是与本文所公开的权利要求、原理和新颖特征的最宽范围相一致。在本文中专门使用“示例性”一词来意指“用作示例、实例或例证”。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优选的或者比其它实施例更有优势的。
本说明书中在单独实施例情况下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例的组合中来实现。相反,在单个实施例情况下描述的各种功能,也可以单独地在多个实施例中或者在任何适当的子组合中实现。此外,尽管功能可能在上面被描述为在某些组合中运行,甚至最初要求保护如此,但来自所要求保护的组合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从组合中去除,并且所要求保护的组合可以涉及子组合或子组合的变体。
类似地,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次序描述了操作,但这不应当被理解为要求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按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者要求执行所有示出的操作以实现所期望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以是有优势的。此外,上述实施例中的各种系统组件的分离不应被理解为在所有的实施例中都需要这样的分离,并且应当理解的是,所描述的程序组件和系统一般可以被一起集成在单个软件产品中或封装成多个软件产品。此外,其它的实施例在下面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在一些情况下,权利要求中所列举的动作可以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并且仍然能达到所期望的结果。

Claims (39)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发送电路,其被配置为通过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发送无线通信;
接收电路,其被配置为使用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无线通信;以及
控制器,其被配置为响应于检测到如下情形,将所述发送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切换到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
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小于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接收功率水平;
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之间的差大于第一门限;以及
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之间的所述差加上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发射功率极限与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发射功率极限之间的差大于第二门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基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与热噪声极限之间的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门限是经由按照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进行索引的查询表获取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门限基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热噪声极限之间的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响应于将所述发送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切换到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来重置导频过滤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响应于将所述发送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切换到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在时间间隔内忽略用于调整发射功率水平的反向链路功率控制命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在如下时间间隔开始之前经由所述第二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在该时间间隔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搜索活动导频集中的导频信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接收电路是第一接收电路,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二接收电路,所述第二接收电路被配置为使用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无线通信,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测量电路,所述测量电路被配置为:
按照预定时间间隔来使用连接到所述第一天线的所述第一接收电路或所述第二接收电路对第一自动增益控制测量进行采样;
按照所述预定时间间隔来使用连接到所述第二天线的所述第一接收电路或所述第二接收电路对第二自动增益控制测量进行采样;
使用第一单极无限脉冲响应(IIR)过滤器过滤所述第一自动增益控制测量,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基于所过滤的第一自动增益控制测量;以及
使用第二单极无限脉冲响应(IIR)过滤器过滤所述第二自动增益控制测量,其中,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基于所过滤的第二自动增益控制测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默认配置对应于何时所述发送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发送和接收,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低于接收功率水平门限,则切换到所述默认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发送电路包括构成用于根据一种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发送无线通信的发射链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并且其中,所述接收电路包括构成用于根据所述无线接入技术类型接收无线通信的接收链的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
1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天线的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第二天线的第二接收功率水平的指示;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以下情形,将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切换到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
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小于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接收功率水平;
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之间的差大于第一门限;以及
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之间的所述差加上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发射功率极限与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发射功率极限之间的差大于第二门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热噪声极限之间的差来确定所述第一门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门限包括经由按照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进行索引的查询表来确定所述第一门限。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热噪声极限之间的差来确定所述第二门限。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将所述发送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切换到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来重置导频信号过滤器。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将所述发送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切换到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在时间间隔内忽略用于调整发射功率水平的反向链路功率控制命令。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切换,执行对活动导频集中的导频信号的搜索。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电路是第一接收电路,其中,接收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第二接收功率水平的指示包括确定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包括:
按照预定时间间隔来使用连接到所述第一天线的所述第一接收电路或第二接收电路对第一自动增益控制测量进行采样;
按照预定时间间隔来使用连接到所述第二天线的所述第一接收电路或所述第二接收电路对第二自动增益控制测量进行采样;
使用第一单极无限脉冲响应(IIR)过滤器过滤所述第一自动增益控制测量,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基于所过滤的第一自动增益控制测量;以及
使用第二单极无限脉冲响应(IIR)过滤器过滤所述第二自动增益控制测量,其中,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基于所过滤的第二自动增益控制测量。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默认配置对应于何时所述发送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发送和接收,并且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低于接收功率水平门限,则切换到所述默认配置。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电路包括构成用于根据一种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发送无线通信的发射链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并且其中,所述接收电路包括构成用于根据所述无线接入技术类型接收无线通信的接收链的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
2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通过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发送无线通信的单元;
用于使用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无线通信的单元;以及
用于响应于检测到以下情形,将所述用于发送的单元和所述用于接收的单元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切换到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的单元:
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小于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接收功率水平;
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和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之间的差大于第一门限;以及
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之间的所述差加上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发射功率极限与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发射功率极限之间的差大于第二门限。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热噪声极限之间的差来确定所述第一门限的单元。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门限的单元包括用于经由按照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进行索引的查询表来确定所述第一门限的单元。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与热噪声极限之间的差来确定所述第二门限的单元。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用于接收的单元是第一接收单元,并且其中,所述用于接收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第二接收功率水平的单元包括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的单元,所述用于确定的单元包括:
用于按照预定时间间隔来使用连接到所述第一天线的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或第二接收单元对第一自动增益控制测量进行采样的单元;
用于按照预定时间间隔来使用连接到所述第二天线的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或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对第二自动增益控制测量进行采样的单元;
用于使用第一单极无限脉冲响应(IIR)过滤器过滤所述第一自动增益控制测量的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基于所过滤的第一自动增益控制测量;以及
用于使用第二单极无限脉冲响应(IIR)过滤器过滤所述第二自动增益控制测量的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基于所过滤的第二自动增益控制测量。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默认配置对应于何时所述用于发送的单元和所述用于接收的单元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发送和接收,并且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如果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低于接收功率水平门限则切换到所述默认配置的单元。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用于发送的单元包括构成用于根据一种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发送无线通信的发射链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并且其中,所述用于接收的单元包括构成用于根据所述无线接入技术类型接收无线通信的接收链的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
2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接收第一天线的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第二天线的第二接收功率水平的指示的代码;以及
用于响应于检测到以下情形,将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切换到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的代码:
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小于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接收功率水平;
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之间的差大于第一门限;以及
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之间的所述差加上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发射功率极限与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发射功率极限之间的差大于第二门限。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与热噪声极限之间的差来确定所述第一门限的代码。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门限的代码包括用于经由按照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进行索引的查询表来确定所述第一门限的代码。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与热噪声极限之间的差来确定所述第二门限的代码。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接收电路是第一接收电路,其中,所述用于接收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第二接收功率水平的指示的代码包括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的代码,包括:
用于按照预定时间间隔来使用连接到所述第一天线的所述第一接收电路或第二接收电路对第一自动增益控制测量进行采样的代码;
用于按照预定时间间隔来使用连接到所述第二天线的所述第一接收电路或所述第二接收电路对第二自动增益控制测量进行采样的代码;
用于使用第一单极无限脉冲响应(IIR)过滤器过滤所述第一自动增益控制测量的代码,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基于所过滤的第一自动增益控制测量;以及
用于使用第二单极无限脉冲响应(IIR)过滤器过滤所述第二自动增益控制测量的代码,其中,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基于所过滤的第二自动增益控制测量。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默认配置对应于何时所述发送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发送和接收,并且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低于接收功率水平门限,则切换到所述默认配置的代码。
34.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以及
处理器,耦接到所述存储器并且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用于:
接收第一天线的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第二天线的第二接收功率水平的指示;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以下情形,将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切换到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
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小于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接收功率水平;
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之间的差大于第一门限;以及
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之间的所述差加上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发射功率极限与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发射功率极限之间的差大于第二门限。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与热噪声极限之间的差来确定所述第一门限。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门限,还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用于经由按照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进行索引的查询表来确定所述第一门限。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与热噪声极限之间的差来确定所述第二门限。
38.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接收电路是第一接收电路,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用于接收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第二接收功率水平的指示还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用于:
按照预定时间间隔来使用连接到所述第一天线的所述第一接收电路或第二接收电路对第一自动增益控制测量进行采样;
按照预定时间间隔来使用连接到所述第二天线的所述第一接收电路或所述第二接收电路对第二自动增益控制测量进行采样;
使用第一单极无限脉冲响应(IIR)过滤器过滤所述第一自动增益控制测量,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基于所过滤的第一自动增益控制测量;以及
使用第二单极无限脉冲响应(IIR)过滤器过滤所述第二自动增益控制测量,其中,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基于所过滤的第二自动增益控制测量。
39.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默认配置对应于何时所述发送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发送和接收,并且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水平和所述第二接收功率水平低于接收功率水平门限,则切换到所述默认配置。
CN201380033037.8A 2012-05-21 2013-04-05 用于天线选择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43961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49704P 2012-05-21 2012-05-21
US61/649,704 2012-05-21
US201261716582P 2012-10-21 2012-10-21
US61/716,582 2012-10-21
US13/711,406 2012-12-11
US13/711,406 US9287953B2 (en) 2012-05-21 2012-12-11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ntenna selection
PCT/US2013/035414 WO2013176786A1 (en) 2012-05-21 2013-04-05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ntenna selec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6155A CN104396155A (zh) 2015-03-04
CN104396155B true CN104396155B (zh) 2017-10-24

Family

ID=4958125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3037.8A Active CN104396155B (zh) 2012-05-21 2013-04-05 用于天线选择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CN201380032833.XA Active CN104380617B (zh) 2012-05-21 2013-04-05 用于天线选择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2833.XA Active CN104380617B (zh) 2012-05-21 2013-04-05 用于天线选择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344174B2 (zh)
EP (2) EP2853037A1 (zh)
JP (1) JP6147851B2 (zh)
KR (1) KR20150022833A (zh)
CN (2) CN104396155B (zh)
WO (2) WO20131767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09273B1 (ko) * 2011-08-12 2018-01-18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US8942772B2 (en) 2012-05-21 2015-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rbitration of antenna switch configuration among different clients
US9344174B2 (en) 2012-05-21 2016-05-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ntenna selection
US9379788B2 (en) * 2013-02-21 2016-06-28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and a method for selecting a transmit antenna for a transmission to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479298B2 (en) 2013-07-08 2016-10-25 Intel IP Corporation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DMRS)for side information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N103580842A (zh) * 2013-11-04 2014-02-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类型无线链路并行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EP3195504B1 (en) 2014-08-21 2019-11-06 Poynting Antennas (Pty) Limited Monitoring system for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9654846B2 (en) * 2015-05-26 2017-05-16 Intel Corporation Sensor base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US10574298B2 (en) 2015-06-23 2020-02-25 The Trustees Of Dartmouth College Apparatus for securely configuring a target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9496937B1 (en) * 2015-07-24 2016-11-15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Transmit antenna switching
JP6673656B2 (ja) * 2015-08-20 2020-03-25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携帯無線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US10045244B2 (en) 2015-09-03 2018-08-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connection performance in UL/DL imbalance scenarios
CN112867122B (zh) * 2015-09-29 2024-04-1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无线通信终端的发射功率的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CN105577252A (zh) * 2015-10-29 2016-05-11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选择方法
DE102015121967A1 (de) * 2015-12-16 2017-06-22 Intel IP Corporation Kommunikationsendgerät und Verfahren zum Auswählen einer Übertragungsantenne
KR102429965B1 (ko) 2016-02-19 2022-08-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단말의 수신 안테나 선택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372072B1 (ko) * 2016-02-19 2022-03-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송신 안테나 선택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7534465B (zh) * 2016-04-05 2020-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测量方法及终端
US9961600B2 (en) * 2016-06-30 2018-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mploying antenna switched divers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251137B2 (en) 2016-07-15 2019-04-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level based on remaining power level in immediately preceding time period
CN109661783A (zh) 2016-09-13 2019-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天线的方法、终端设备和天线电路
CN106301441B (zh) * 2016-09-21 2019-07-0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移动终端辐射伤害的方法及系统
CN107979400B (zh) * 2016-10-21 2019-07-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控制电路和方法
US11032718B2 (en) 2017-02-06 2021-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zing millimeter wave beam searching
CN107333340B (zh) * 2017-07-06 2018-12-04 上海交通大学 多波束天线组网方法及装置
CN107645328B (zh) * 2017-08-30 2020-11-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多天线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07280A (zh) * 2017-08-30 2018-02-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触发控制方法、通信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65445A (zh) * 2017-08-30 2017-12-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天线的方法、通信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07281A (zh) * 2017-08-30 2018-02-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通信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601491B2 (en) 2017-12-15 2020-03-24 Google Llc Performance-based antenna selection for user devices
US10863457B2 (en) * 2018-02-06 2020-12-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tenna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365867B (zh) * 2018-02-11 2020-08-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365882B (zh) * 2018-03-01 2021-06-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390694B (zh) 2018-03-16 2020-05-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以及无线通信设备
CN108462506B (zh) * 2018-03-16 2020-06-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08462507B (zh) * 2018-03-16 2020-09-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以及无线通信设备
CN108199726B (zh) * 2018-03-16 2020-08-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CN108199730B (zh) * 2018-03-16 2020-11-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以及无线通信设备
CN112134588B (zh) * 2018-03-16 2022-03-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CN108462497B (zh) * 2018-03-16 2020-09-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CN108199725A (zh) * 2018-03-16 2018-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CN108462498B (zh) * 2018-03-16 2020-05-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08599777B (zh) * 2018-03-16 2020-09-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CN108494413B (zh) * 2018-03-16 2020-03-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多路选择开关的电子设备
CN108599778B (zh) * 2018-03-16 2020-06-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08199729B (zh) * 2018-03-16 2020-09-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08462499A (zh) 2018-03-16 2018-08-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CN108599779B (zh) * 2018-03-16 2020-03-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多路选择开关的无线通信设备
CN108199728B (zh) 2018-03-16 2020-05-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08494461B (zh) 2018-03-16 2020-06-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
CN108512567B (zh) 2018-03-16 2020-06-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08512556B (zh) 2018-03-16 2020-06-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08390693A (zh) 2018-03-16 2018-08-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CN108199727A (zh) 2018-03-16 2018-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US10979155B2 (en) 2018-07-17 2021-04-13 Jd Design Enterprises Llc Antenna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monitoring for wireles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or private, public, and first responders
US10291336B1 (en) 2018-07-17 2019-05-14 Leaf Communication Consulting Inc. Antenna monitoring for wireles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or private, public, and first reponders
US11184863B2 (en) * 2018-10-08 2021-1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beam selection in millimeter wave subject to 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 constraints
CN111211823B (zh) * 2018-11-22 2023-10-17 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切换发送天线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DE102019124713A1 (de) 2018-11-27 2020-05-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Vorrichtungen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Exposition gegenüber drahtloser Kommunikation
US11683106B2 (en) 2019-03-13 2023-06-20 Apple Inc. Dynamic antenna selection and beam steering
JP2020167446A (ja) 2019-03-28 2020-10-0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US20210050868A1 (en) * 2019-08-16 2021-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ncurrent multi-rat reception based on switched diversity
WO2021066855A1 (en) * 2019-10-04 2021-04-08 Google Llc Antenna selection with dynamic thresholds for user devices
US11496881B2 (en) 2019-10-14 2022-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MSIM concurrent activities
US11665731B2 (en) 2019-11-13 2023-05-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for managing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communication scheme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11437867B2 (en) * 2020-01-03 2022-09-06 Nucurrent,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power and data transfer utilizing multiple antenna receivers
KR20210103311A (ko) 2020-02-13 2021-08-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차량의 통신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WO2021189388A1 (zh) * 2020-03-26 2021-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及其天线切换方法
US10972145B1 (en) 2020-06-06 2021-04-06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for antenna selection for concurrent independent transmissions via multiple antennas
KR20220033139A (ko) * 2020-09-09 2022-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의 성능 향상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KR20220037276A (ko) * 2020-09-17 2022-03-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 모듈을 모니터링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1664855B2 (en) * 2020-09-22 2023-05-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performing an antenna-switching diversity procedure
US11664857B2 (en) 2020-10-28 2023-05-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blockage sensor assisted beam management
CN114844732B (zh) * 2021-01-30 2023-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接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658715B2 (en) * 2021-03-01 2023-05-23 Dell Products, L.P. Antenna d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HS)
CN115314073B (zh) * 2021-05-07 2023-09-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选择装置、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US11924006B2 (en) * 2021-11-17 2024-03-05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Enhanced method to do channel estimation in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based cellular radio technology by leveraging radio power reception level at per antenna elem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6785A (zh) * 2004-02-26 2007-03-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移动站装置以及移动站装置中的发送天线选择方法
CN101335545A (zh) * 2007-06-26 2008-12-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天线系统下行发射功率过载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0096710A2 (en) * 2009-02-20 2010-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based antenna switch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0926A (en) 1993-10-04 1996-06-25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witched diversity RF receiver
US5481571A (en) 1993-11-12 1996-01-02 Pacific Communication Scien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between radio frequency circuits
US5541963A (en) 1993-12-01 1996-07-30 Hitachi, Ltd. Diversity receiving apparatus
JPH08330996A (ja) 1995-05-30 1996-12-13 Sony Corp アンテナ共用器
FI107485B (fi) 1996-04-17 2001-08-1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Diversiteettimenetelmä, radiovastaanotin ja radiojärjestelmä
WO1998019402A1 (en) 1996-10-25 1998-05-07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Diversity antenna selection
US6032033A (en) 1996-12-03 2000-02-29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Preamble based selection diversity in 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radio system using digital demodulation
US6035183A (en) 1997-12-09 2000-03-07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Basestation RSSI and BER feedback signal quality display and transmit diversity
US5940454A (en) 1997-12-17 1999-08-17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Blind switch diversity control apparatus
US6360088B1 (en) 1998-09-23 2002-03-19 Ericsson Inc. Antenna diversity switch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n antenna through a programmed evaluation
US6594475B1 (en) 1999-09-09 2003-07-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bile battery discharge minimization in indoor wireless networks by antenna switching
US6678508B1 (en) 2000-02-07 2004-01-13 Ericsson Inc. Power conservation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two receivers
JP4348843B2 (ja) 2000-07-19 2009-10-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ダイバシティアンテナ装置
EP1232574B1 (en) 2000-10-05 2009-05-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s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tdd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20086648A1 (en) 2000-11-17 2002-07-04 Leif Wilhelms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ation of switched-diversity performance
TW545003B (en) 2001-01-16 2003-08-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ntenna diversity communications device
JP2002271266A (ja) 2001-03-09 2002-09-20 Nec Corp Cdma基地局および送信ダイバーシチ制御方法
US6961545B2 (en) 2001-04-09 2005-11-01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ntenna diversity
US7103382B2 (en) 2001-07-10 2006-09-05 Kyocera Wireless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in a multipath environment
JP4417593B2 (ja) 2001-08-10 2010-02-1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切替装置
US7076263B2 (en) 2002-02-19 2006-07-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for partial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CSI)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US7340236B2 (en) * 2002-08-07 2008-03-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ystem for operational coexistenc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JP2004201188A (ja) 2002-12-20 2004-07-15 Nec Saitama Ltd 携帯電話アンテナ切替回路
GB2398964B (en) 2003-02-27 2005-08-17 Toshiba Res Europ Ltd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7295528B2 (en) 2003-03-12 2007-11-13 Broadcom Corporation Peer to pe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flict resolution
CN1549610A (zh) 2003-05-09 2004-11-2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公共接入信道中提供多级接入服务的方法
JP4193589B2 (ja) 2003-05-28 2008-12-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端末及びそのアンテナ切替方法
JP2005094143A (ja) 2003-09-12 2005-04-07 Uniden Corp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
TWI226158B (en) 2003-09-19 2005-01-0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Method for antenna diversity
US7263147B2 (en) 2003-10-14 2007-08-28 Intel Corporation Low bit error rate antenna switch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602004016208D1 (de) 2003-10-15 2008-10-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iversitäts-empfangsvorrichtung und dieselbe verwendende drahtlose empfangsvorrichtung
US7039370B2 (en) 2003-10-16 2006-05-02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providing transmit and/or receive diversity with multiple antenna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3977795B2 (ja) 2003-10-23 2007-09-19 株式会社東芝 ダイバーシチ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ダイバーシチアンテナ制御方法
JP2005142866A (ja) 2003-11-06 2005-06-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選択ダイバーシチ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US7248843B2 (en) 2003-11-07 2007-07-24 Ge Medical Systems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sel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2005151369A (ja) 2003-11-19 2005-06-09 Nec Corp アンテナ選択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装置
JP4637502B2 (ja) 2004-04-30 2011-02-2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アンテナ切替制御方法
US8036710B2 (en) 2004-05-07 2011-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efficient multi-antenna wireless device
JP2005341265A (ja) 2004-05-27 2005-12-08 Toshiba Corp 情報機器およびダイバーシティアンテナ制御方法
US7447171B2 (en) 2004-06-14 2008-11-04 Xm Satellite Radio, Inc. Antenna diversity system
KR100693039B1 (ko) 2004-10-01 2007-03-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단말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0689544B1 (ko) 2004-10-23 2007-03-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수신 단말기에서 안테나를 선택하기 위한장치 및 방법
JP2006174126A (ja) 2004-12-16 2006-06-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装置及び方法
CN1922802B (zh) 2004-12-27 2010-12-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自适应天线装置
US7471702B2 (en) 2005-03-09 2008-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using, transmitting, and/or receiving signals at least some of which include intentional null tones
US8144821B2 (en) 2005-03-24 2012-03-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DMA frequency acquisition using a simplified crystal oscillator that is not temperature compensated
US7505790B2 (en) * 2005-06-07 2009-03-17 Integrated Systems Solution Corp. Antenna diversity switch of wireless dual-mode co-existence systems
KR100834644B1 (ko) 2005-08-27 2008-06-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 선택 장치 및 방법
US20070066244A1 (en) 2005-09-19 2007-03-22 Vi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igning a receiving antenna
US8666445B2 (en) 2005-10-25 2014-03-04 Kyocera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antenna switching in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07058494A1 (en) 2005-11-17 2007-05-2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y using transmit diversity at dft spread ofdma
KR101065846B1 (ko) 2005-11-17 2011-09-1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Ofdma에서의 패킷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7499691B1 (en) 2005-11-29 2009-03-03 Kyocera Wireless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an antenna configur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064835B2 (en) 2006-01-11 2011-11-22 Quantenna Communications, Inc. Antenna assign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8125399B2 (en) 2006-01-14 2012-02-28 Paratek Microwave, Inc. Adaptively tunable antennas incorporating an external probe to monitor radiated power
US7937124B2 (en) 2006-03-28 2011-05-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Versatile system for adaptive mobile station antenna
TW200803037A (en) 2006-06-23 2008-01-01 Asustek Comp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equipped with a shared antenna and expansion board thereof
KR101226819B1 (ko) 2006-08-21 2013-01-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접근채널의 프리앰블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080102760A1 (en) 2006-10-02 2008-05-01 Sierra Wireless, Inc. Centraliz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123610A1 (en) 2006-11-29 2008-05-29 Prasanna Desai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shared antenna control using the output of a voice activity detector
US7663545B2 (en) 2006-12-26 2010-02-16 Magnolia Broadband Inc.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tenna weighting for transmit diversity
US20080240280A1 (en) 2007-04-02 2008-10-02 Apacewav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Iterative Switch Diversity
US8615270B2 (en) * 2007-04-02 2013-12-24 Broadcom Corporation Dual antenna topology for Bluetooth and IEEE 802.11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devices
JP5383982B2 (ja) 2007-04-26 2014-01-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
EP2003800B1 (en) 2007-06-15 2009-07-1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otal isotropic sensitivity (TIS) using targe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RSSI) value and related methods
US8213344B2 (en) * 2007-08-07 2012-07-0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allocation on a multi-radio platform
US7546404B2 (en) 2007-08-30 2009-06-09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rbitr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US7949812B1 (en) * 2007-09-07 2011-05-24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arbitration of coexisting wireless topologies
US8417205B2 (en) 2007-09-17 2013-04-09 Sun Management, Llc Antenna selection scheme for multiple antennae
US20090124290A1 (en) 2007-11-09 2009-05-14 Zhifeng Tao Antenna Selection for SDMA Transmissions in OFDMA Networks
JP2009124255A (ja) * 2007-11-12 2009-06-04 Panasonic Corp 携帯無線機
US8045922B2 (en) * 2007-11-23 2011-10-2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bluetooth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oexistence using a single antenna in a collocated device
US8340714B2 (en) 2007-12-14 2012-12-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mputing device with configurable antenna
US20090180451A1 (en) 2008-01-10 2009-07-16 Comsys Communication & Signal Processing Lt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coordinating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pportunities in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corporating multiple radios
WO2009098614A2 (en) 2008-02-05 2009-08-13 Nxp B.V. Transceive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85734B2 (en) 2008-03-14 2011-12-27 Lantiq Deutschland Gmbh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receive diversity allocation
US8064861B2 (en) 2008-04-14 2011-11-22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Circuit and method for antenna selection in an antenna diversity receiver
DE102008018869A1 (de) 2008-04-14 2009-10-22 Atmel Automotive Gmbh Empfängerschaltung, Verwendung und Verfahren zum Empfang in einem Funknetz
US8159399B2 (en) 2008-06-03 2012-04-17 Apple Inc. Antenna diversity system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JP5228648B2 (ja) 2008-06-26 2013-07-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及びそのダイバーシティアンテナ制御方法
US20100022192A1 (en) 2008-07-24 2010-01-28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er/Receiver Diversity
US8204533B2 (en) * 2008-08-07 2012-06-19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luetooth HID activity prediction for wireless coexistence throughput optimization
US8457240B2 (en) 2008-08-25 2013-06-04 Daniel Lee Methods of selecting signal transmitting, receiving, and/or sensing devices with probabilistic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in information conveyance systems
US20100054210A1 (en) 2008-09-02 2010-03-04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Wireless network transitioning for mobile devices
US20100120466A1 (en) 2008-11-12 2010-05-13 Nokia Corporation Multi-mode antenna switching
TWI435563B (zh) 2009-01-07 2014-04-2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無線網路中傳輸路徑選擇裝置與方法
EP2207273B1 (en) 2009-01-09 2016-01-06 AKG Acoustics GmbH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digital audio data
KR101638911B1 (ko) 2009-03-06 2016-07-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듀얼 모드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를 위한 제어 방법
US8217843B2 (en) 2009-03-13 2012-07-10 Ruckus Wireless, Inc. Adjustment of radiation patterns utilizing a position sensor
JP5572975B2 (ja) 2009-03-25 2014-08-20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受信方法及び受信装置
EP3346612A1 (en) 2009-05-21 2018-07-11 LG Electronics Inc. Dual mode mobile terminal in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US9148889B2 (en) * 2009-06-01 2015-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of multiple radios using a database of interference-related information
CA2777215C (en) 2009-10-09 2017-10-3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plink diversity transmission
WO2011053220A1 (en) 2009-10-30 2011-05-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uplink transmit diversity
JP5287670B2 (ja) 2009-11-05 2013-09-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端末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US20110250926A1 (en) 2009-12-21 2011-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antenna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US20110249576A1 (en) 2009-12-21 2011-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election based on performance metrics in a wireless device
WO2011085187A2 (en) 2010-01-07 2011-07-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uplink antenna transmit diversity
US8811513B2 (en) 2010-02-05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witching in a closed loop transmit diversity system
FR2960724B1 (fr) 2010-05-31 2012-06-29 Sierra Wireless Inc Procede de synchronisation d'un terminal sur une frequence d'un reseau de radiocommunication, produit programme d'ordinateur, moyen de stockage et terminal correspondants
US9014121B2 (en) 2010-07-21 2015-04-21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quisition of a common 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 resource
JP2012070027A (ja) * 2010-09-21 2012-04-05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携帯端末、アンテナ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457311B (zh) 2010-10-19 2014-12-17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分集系统
US9363005B2 (en) 2010-11-05 2016-06-07 Apple Inc. Adaptive antenna diversity system
US8811918B2 (en) * 2010-11-26 2014-08-19 Broadcom Corporation Distribution of transmit signal to multiple transmit antennas for reduction of measured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CA2818888C (en) 2010-11-26 2017-08-1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Radia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8830910B2 (en) 2010-12-15 2014-09-09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terminals including smart antenna systems having multiple antennas
US9413395B2 (en) 2011-01-13 2016-08-09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reduction in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O2012109529A1 (en) 2011-02-11 2012-08-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closed loop transmit diversity transmission initial access
US8478335B2 (en) 2011-03-23 2013-07-02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US8498656B2 (en) 2011-05-02 2013-07-30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idle mode antenna switching
US8793000B2 (en) 2011-05-02 2014-07-29 Apple Inc. Idle mode receive antenna diversity system
US8817917B2 (en) 2011-06-21 2014-08-26 Ibiquity Digita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signal quality metrics and antenna diversity switching control
US9564676B2 (en) 2011-06-30 2017-02-0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antenna optimization
US8761701B2 (en) 2011-07-13 2014-06-24 Apple Inc. Selective receive diversity in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US9161380B2 (en) 2011-07-19 2015-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lent redial during mobile-originated call
US9002283B2 (en) 2011-08-01 2015-04-07 Apple Inc. Antenna switching system with adaptive switching criteria
US20130033996A1 (en) 2011-08-05 2013-02-07 Kee-Bong Song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ntenna switching capabilities
US8744502B2 (en) 2011-08-12 2014-06-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to transceiver mapping of a multimode wireless device
US8874041B2 (en) 2011-10-03 2014-10-28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ervice acquisition antenna switching
US8515496B2 (en) 2011-12-15 2013-08-2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deployment switching for data communication of a user device
US8831532B2 (en) 2012-02-27 2014-09-09 Apple Inc. Transmit antenna selection in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US9083074B2 (en) 2012-04-09 2015-07-14 Blackberry Limited Dynamic antenna selection based on user hand position
US8942772B2 (en) 2012-05-21 2015-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rbitration of antenna switch configuration among different clients
US9344174B2 (en) 2012-05-21 2016-05-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ntenna selection
US9007970B2 (en) 2012-10-11 2015-04-14 Sony Corporation Antenna swapping methods including repeatedly swapping between antennas, and related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6785A (zh) * 2004-02-26 2007-03-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移动站装置以及移动站装置中的发送天线选择方法
CN101335545A (zh) * 2007-06-26 2008-12-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天线系统下行发射功率过载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0096710A2 (en) * 2009-02-20 2010-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based antenna switch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44174B2 (en) 2016-05-17
JP2015521006A (ja) 2015-07-23
KR20150022833A (ko) 2015-03-04
US9287953B2 (en) 2016-03-15
JP6147851B2 (ja) 2017-06-14
WO2013176786A1 (en) 2013-11-28
CN104396155A (zh) 2015-03-04
CN104380617B (zh) 2018-04-13
WO2013176788A1 (en) 2013-11-28
EP2853041B1 (en) 2015-12-09
EP2853037A1 (en) 2015-04-01
US20130309981A1 (en) 2013-11-21
US20130308554A1 (en) 2013-11-21
CN104380617A (zh) 2015-02-25
EP2853041A1 (en)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6155B (zh) 用于天线选择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CN104321984B (zh) 用于基于上行链路度量来进行天线切换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KR101628832B1 (ko) 전자파 흡수율 준수를 위해 동적 송신 전력 제한 백오프를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
KR101601244B1 (ko) 전자파 흡수율 준수를 위해 동적 송신 전력 제한 백오프를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
CN103493388B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个小区中的协同传输方法
CN104618527B (zh) 天线切换装置和移动通讯终端
CN104617979B (zh) 移动通讯方法
CN104619046B (zh) 移动通讯终端
CN104618975B (zh) Lte ps连接状态下实现2g/3g电路域被叫业务的方法
CN104618977B (zh) 数据传输方式调整方法、移动通讯终端
CN104618928B (zh) 空中接口信令交互方法、lte物理层、移动通讯终端
WO2022237752A1 (zh) 终端天线面板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4618884B (zh) Lte ps连接状态下实现2g/3g小区位置更新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