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96053B - 方形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方形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96053B
CN104396053B CN201280074425.6A CN201280074425A CN104396053B CN 104396053 B CN104396053 B CN 104396053B CN 201280074425 A CN201280074425 A CN 201280074425A CN 104396053 B CN104396053 B CN 1043960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bolt
liquid injection
injection hole
secondary cell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44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96053A (zh
Inventor
浦野和昭
野入义和
志波政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96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6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96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60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94Gas-pervious parts o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09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with liquid, e.g. electrolytes
    • H01M50/627Filling ports
    • H01M50/636Closing or sealing filling ports, e.g. using l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二次电池,其能够使密封栓临时固定而抑制焊接不良的发生,并且在发生了焊接不良的情况下也能够用泄漏试验检测。本发明的方形二次电池(1)包括:开口而形成有用于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12)的壳体面部(51);与壳体面部(51)相对置地配置在封闭注液孔(12)的位置的密封栓(11),其外周缘部被焊接在壳体面部(51)而密封注液孔(12);夹在密封栓(11)与壳体面部(51)之间而将密封栓(11)固定于壳体面部(51)的粘接部件(14)。而且,在壳体面部(51)与密封栓(11)之间,设置有使形成在与粘接部件(14)相比靠电池壳体外侧的位置的间隙部(C)与注液孔(12)之间可通气地连通的通气通路(R)。

Description

方形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用于车载用途等的方形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电动车等的动力源,能量密度高的方形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开发正在进展。方形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在正极与负极之间隔着隔膜配置的电极组在浸润于电解液的状态下收纳在电池壳体内的结构。而且,电池壳体上,一般形成有用于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注液孔采用在注入电解液之后被密封栓密封而使电池壳体密闭的结构。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使在密封栓的下表面贴合了粘接带的密封栓嵌入注液孔的凹部,将注液孔的凹部上表面与密封栓的底面之间用粘接带接合,在使密封栓临时固定的状态下通过激光焊接使密封栓的周缘部与注液孔的凹部周缘的电池壳体接合而密封的结构的密闭型电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347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通过用激光焊接使密封栓的周缘部与注液孔的凹部周缘的电池壳体接合而密封注液孔,最终确保电池壳体的密闭。此时,作为电池的制造工序中的最终工序即对于包括各处焊接的电池密闭性进行品质确认的一种方法,将电池置于真空环境中检查是否没有从电池内部的泄漏的泄漏试验是有效的方案。
但是,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因为在凹部的上表面与密封栓的底面之间贴合了圆环状的粘接带而包围了注液孔的周围,所以电池壳体的内侧与外侧的空间被粘接带隔断,成为注液孔被密封的状态。
从而,即使在通过激光焊接形成的接合部发生了导致漏液的微小细孔的情况下,在最终工序的泄漏试验中也不会被检测到,但随着时间经过粘接带的粘接剂被电解液侵蚀,粘接带对注液孔的密封解除时,也会导致漏液。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二次电池,其能够使密封栓临时固定而抑制焊接不良的发生,并且在发生了焊接不良的情况下也能够用泄漏试验检测。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方形二次电池,例如采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结构。本发明包括多种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方案,举其一例,是一种方形二次电池,其电极组以被浸润在电解液中的状态被收纳在电池壳体中,该方形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面部,在该壳体面部开口而形成有用于注入所述电解液的注液孔;与该壳体面部相对置地配置在封闭所述注液孔的位置的密封栓,其外周缘部被焊接在所述壳体面部而密封所述注液孔;粘接部件,其夹在该密封栓与所述壳体面部之间而将所述密封栓固定于所述壳体面部;和通气通路,其形成在所述壳体面部与所述密封栓之间,使形成在与所述粘接部件相比靠电池壳体外侧的位置的间隙部与所述注液孔之间可通气地连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因为在密封栓与壳体面部之间存在粘接部件,所以能够使密封栓临时固定在壳体面部,在将密封栓的外周缘部焊接在壳体面部时能够稳定地焊接,并且因为在壳体面部与密封栓之间形成有通气通路,该通气通路使在比粘接部件更靠近电池壳体外侧的位置形成的间隙部与注液孔之间可通气地连通,所以即使发生了焊接不良,也能够用泄漏试验可靠地检测。此外,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和效果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方形二次电池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方形二次电池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方形电池中的卷绕电极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注液孔和密封栓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用截面表示图4所示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6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密封栓和双面胶带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7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密封栓和双面胶带的其他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8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密封栓和双面胶带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9是用截面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用密封栓密封了注液孔的状态的图。
图10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密封栓和双面胶带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11是用截面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用密封栓密封了注液孔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方形二次电池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方形二次电池的分解立体图。
方形二次电池1例如是用作混合动力车或电动车的驱动源的方形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由电池盖3和电池桶4构成的薄型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电池壳体2内收纳有卷绕电极组40,未图示的非水电解液被注入而被浸润。电池盖3和电池桶4例如用铝、铁、不锈钢等形成。
在电池盖3上,一体地安装了具有正极集电板21、正极外部端子22等的正极端子20和具有负极集电板31、负极外部端子32等的负极端子30,构成为电池盖单元。电池盖单元的正极集电板21和负极集电板31分别与电极组40的正极金属箔和负极金属箔例如通过超声波焊接而接合,由此成为电池盖/发电元件,用绝缘片(未图示)覆盖除盖体以外的周围,从电池桶4的上端部的开口部收纳在电池桶4内。
图3是使电极组40的卷绕终点一侧展开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卷绕电极组40是使正极电极41与负极电极42中间隔着第一、第二隔膜43、44而绕着未图示的轴芯扁平状地卷绕形成的。正极电极41例如具有由铝箔等构成的正极金属箔41a和在正极金属箔41a的正反两面涂覆正极合剂而形成的正极合剂层41b。正极合剂层41b以在一侧边缘形成正极金属箔41a露出的正极合剂未处理部41c的方式涂覆。
负极电极42例如具有由铜箔等构成的负极金属箔42a和在负极金属箔42a的正反两面涂覆负极合剂而形成的负极合剂层42b。负极合剂层42b以在一侧边缘形成负极金属箔42a露出的负极合剂未处理部42c的方式涂覆。
正极合剂层41b是对于100重量份的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锰酸锂(化学式LiMn2O4),添加作为导电材料的10重量份的鳞片状石墨和作为粘结剂的10重量份的聚偏氟乙烯(以下称为PVDF),并对其添加作为分散溶剂的N-甲基吡咯烷酮(以下称为NMP),混合而制造的。在厚度20μm的铝箔的两面残留正极合剂未处理部41c地涂布该正极合剂。之后,进行干燥、冲压(press)、裁断而得到不包括铝箔的正极活性物质涂布层的厚度(正反两面的合计)90μm的正极电极41。
负极合剂层42b是对于100重量份的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无定形碳粉末,添加作为粘结剂的10重量份的PVDF,并对其添加作为分散溶剂的NMP,混合而制造的。在厚度10μm的铜箔的两面残留负极合剂未处理部42c地涂布该负极合剂。之后,进行干燥、压制、裁断而得到不包括铜箔的负极活性物质涂布层的厚度(正反两面的合计)70μm的负极电极42。
为了形成电极组40,在将前端部焊接在未图示的轴芯上的第一、第二隔膜43、44之间,以负极电极42的卷绕起点侧端部与正极电极41的卷绕起点侧端部相比位于内侧的方式分别配置卷绕。该情况下,正极电极41和负极电极42以正极合剂未处理部41c和负极合剂未处理部42c相互在宽方向(卷绕轴方向)上位于相反的侧缘的方式配置。负极合剂层42b的宽度、换言之、与卷绕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正极合剂层41b的宽度更宽。此外,第一隔膜43的宽度,是使正极电极41的正极合剂未处理部41c在一侧边缘对外部露出的尺寸。第二隔膜44的宽度,是使负极电极42的负极合剂未处理部42c在另一侧边缘对外部露出的尺寸。
这样,卷绕电极组40在正极电极41中,正极金属箔41a的正极合剂未处理部41c在外部露出,在负极电极42中,负极金属箔42a的负极合剂未处理部42c在外部露出。
[注液孔和密封栓的结构]
图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注液孔和密封栓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用截面表示图4所示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图。
方形二次电池1具有在其上开口形成有用于对电池壳体2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12的壳体面部51;与壳体面部51相对置地配置在封闭注液孔12的位置的密封栓11,其外周缘部被焊接在壳体面部51而密封注液孔12;和夹在密封栓11与壳体面部51之间而将密封栓11固定在壳体面部51的粘接部件14。
然后,如图5所示,在壳体面部51与密封栓11之间,形成有使在与粘接部件14相比靠电池壳体2外侧的位置形成的间隙部C与注液孔12之间可通气地连通的通气通路R。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粘接部件14具有透气性而形成通气通路R。
电池壳体2如图4所示,在电池盖3的上表面部即壳体面部51具有凹部52。凹部52具有平面视图大致圆形,如图5所示,具有相对于电池盖3成直角的内周面52a和与电池盖3平行的底面52b。在凹部52的底面52b开口有注液孔12。注液孔12是用于将非水电解液注入电池壳体2内的结构,贯通电池盖3而形成。注液孔12的直径比凹部52小,以底面52b连续地围绕在注液孔12的周围配置的方式,设置在底面52b的中心。
密封栓11通过对金属板冲压加工而形成。密封栓11具有嵌入凹部52、下表面11a与凹部的底面对置且外周面11b与凹部52的内周面52a对置的圆板形状。在密封栓11的下表面11a贴合有双面胶带14。双面胶带14是夹在密封栓11与壳体面部51之间的将密封栓11固定在壳体面部51的粘接部件,在将密封栓11焊接在壳体面部51时,能够防止密封栓11移动,进行稳定的焊接。双面胶带14是以外径比密封栓11的直径小若干的圆环状地冲剪加工而成的,在密封栓11的下表面11a贴合双面胶带14的一面。
双面胶带14如图5所示,具有由基材61和在基材61的两面涂敷了粘接剂的粘接层62构成的3层结构,基材61使用具有透气性和防水性的多孔膜的树脂片。多孔膜的树脂片的材质,有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树脂,和聚四氟乙烯等氟树脂等,能够通过改变多孔膜的孔径、厚度、气孔率调整透气性和防水性。
粘接层62可以在基材61的整个表面形成,也可以在基材61的表面部分地形成。作为粘接层62的材质,耐溶剂性优良的合成橡胶类最佳,但也能够使用廉价的丙烯酸类。
在双面胶带14的直径方向中央,在与注液孔12的正下方的位置对应的场所形成了圆形的冲孔部14a,在密封栓11的下表面11a,除与注液孔12对置的部分以外配置有粘接层62。
密封栓11被嵌入凹部52,凹部52的底面52b与密封栓11的下表面11a对置,凹部52的内周面52a与密封栓11的外周面11b对置。然后,通过具有透气性的双面胶带14,使凹部52的底面52b与密封栓11的下表面11a之间接合,并且使在凹部52的内周面52a与密封栓11的外周面11b之间形成的间隙部C与注液孔12之间可通气地连通。
密封栓11在被双面胶带14固定在电池盖3的状态下,凹部52的内周面52a的上端部与密封栓11的上端周缘部之间在整周上被激光焊接而密封注液孔12。在通过激光焊接接合的接合部分,形成了焊道17。
对用密封栓11密封注液孔12的流程进行说明。在密封之前,先在电池桶4内插入电池盖/发电元件的电极组40,用电池盖3封闭电池桶4的开口部,对电池桶4与电池盖3之间进行激光焊接而密封之后,进行从注液孔12对电池壳体2内注入规定量的非水电解液的作业。非水电解液例如能够使用在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二甲酯(DMC)的体积比2:3的混合溶剂中溶解了1摩尔/升的作为锂盐的六氟磷酸锂(LiPF6)的溶液。
首先,剥离在密封栓11的下表面11a预先贴合的双面胶带14的剥离膜。然后,将密封栓11嵌入凹部52,向凹部52的底面52b按压。由此,使凹部52的底面52b与密封栓11的下表面11a之间通过双面胶带14接合。双面胶带14具有透气性,所以间隙部C与注液孔12之间可通气地连通。在该接合状态下,密封栓11的上表面定位在与电池盖3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接着,对密封栓11的周缘部与凹部52的内周面52a进行激光焊接,用密封栓11密封注液孔12。
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方形二次电池1,在从注液孔12注入规定量的非水电解液之后,在电池盖3的凹部52嵌入在下表面11a贴合了双面胶带14的密封栓11,用该双面胶带14使凹部52的底面52b与密封栓11的下表面11a接合固定。
例如,在将密封栓11压入凹部52而固定的方式中,可能在相互的部件的压入部发生咬死而在下一工序中对该部分激光焊接时导致焊接不良,但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嵌入并用双面胶带14固定,所以不用担心咬死导致焊接不良,能够使组装工序更容易。
为了进行电池1的品质管理,作为组装工序的最终工序,进行检查电池壳体2是否完全被密封、是否没有细孔、是否没有来自电池内部的微小泄漏的泄漏试验。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形二次电池1,因为双面胶带14具有透气性,所以在凹部52的内周面52a与密封栓11的外周面11b之间形成的间隙部C与注液孔12之间可通气地连通。从而,即使在将密封栓11的周缘部激光焊接在电池盖3的凹部周缘时,因为焊接不良而在接合部产生了细孔,也能够通过泄漏试验容易地检测出微小泄漏。从而,能够防止不能在泄漏试验中检测细孔等引起的微小泄漏而直接出厂,即使双面胶带的密合性因经时变化而劣化也能够防止泄漏发生。
此外,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工序中,特别是使用碳作为负极电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存在制造时对收纳了发电元素40的电池壳体2内注入非水电解液,进行为了在碳的表面形成锂化合物的被膜的预备充电的情况。
预备充电中,在碳的表面形成被膜的过程中会产生气体,所以一般在排出该气体之后再进行电池壳体2的最终密封。此时,从注入非水电解液到电池壳体2的最终密封期间,需要进行预备充电并排出气体,所以电池1成为注液孔12的部分开放的状态,即使制造工序在干燥环境中,水分也易于侵入非水电解液,可能导致电池的性能劣化。
对此,本实施方式中,在注入非水电解液之后,立刻使底面贴合了双面胶带14的密封栓11与电池盖3接合而封闭注液孔12,所以能够防止水分侵入。然后,能够使预备充电工序中在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通过双面胶带14向外部释放,能够防止电池内部的压强上升。其中,气体的通气量能够通过双面胶带14的多孔膜的基材的孔径、厚度、气孔率而调整。
上述结构中,以用多孔膜的树脂片构成基材61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用具有透气性的其他材料构成,例如,也可以用纤维质的无纺布构成基材61。通过无纺布的密度和整个面或部分地进行其上下涂敷的粘接剂能够调整通气量。例如使用25g/m2~50g/m2的密度的无纺布。
通过采用无纺布作为双面胶带14的基材,与多孔膜的树脂片相比更容易调整密度,也更容易调整通气通路R的通气量。此外,在注液孔12的附近附着残留了微小的电解液的情况下,能够吸入无纺布内。从而,在对密封栓11进行激光焊接时,也能够期待防止残留的电解液对焊接造成不良影响的效果。
无纺布的基材的材质,有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树脂,和聚四氟乙烯等氟树脂等,作为粘接材料的材质,耐溶剂性优良的合成橡胶类最佳,但也能够使用廉价的丙烯酸类。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用图6、图7在以下说明。
图6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密封栓和双面胶带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图7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密封栓和双面胶带的其他结构例的立体图。其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元素,附加相同的符号从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点在于,为了使间隙部C与注液孔12之间连通,而在密封栓11的下表面部分地贴合双面胶带15。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对于凹部52的底面52b开口的注液孔12的周围,在周方向连续无间隙地包围的方式贴合了圆环状的双面胶带14,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使用在周方向上断续地配置的双面胶带15,或者如图7所示,使用部分配置的双面胶带16。
图6所示的双面胶带15环状地形成,在直径方向中央形成了圆形的冲孔部15a。然后,具有从冲孔部15a切口至直径方向外侧的周缘部的切口部15b。切口部15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周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4个,但只要有一个以上即可,能够与通气量相应地设定个数和宽度等。
在密封栓11的下表面11a贴合双面胶带15,使密封栓11与凹部52嵌合而在电池盖3上固定。在双面胶带15的切口部15b的部分,产生相当于双面胶带15的厚度的间隙,能够在间隙部C与注液孔12之间通气。
此外,图7所示的双面胶带16,在密封栓11的下表面11a的与凹部52的底面52b对置的位置,在周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设置了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双面胶带16的个数只要是能够稳定固定密封栓11并且能够从直径方向中央到直径方向外侧的周缘部可通气地连通的数量即可。
在密封栓11的下表面11a贴合双面胶带16,使密封栓11与凹部52嵌合而在电池盖3上固定。在没有贴合双面胶带16的部分,在密封栓11的下表面11a与凹部52的底面52b之间,产生相当于双面胶带16的厚度的间隙,能够在间隙部C与注液孔12之间通气。
从而,能够将密封栓11固定在电池盖3上,并且能够进行最终工序中的泄漏试验的泄漏检测。特别是,在需要比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得到的透气性更高的透气性的情况下最佳。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双面胶带15、16自身不需要如第一实施方式的双面胶带14一般具有透气性。从而,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使用更通用的双面胶带14,双面胶带的选定范围扩大。此外,也能够不使用3层结构的双面胶带,而是使用仅由粘接剂构成的粘接片。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用图8和图9在以下说明。
图8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密封栓和双面胶带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图9是用截面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密封栓密封了注液孔的状态的图。其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元素,附加相同的符号从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点在于,在密封栓11的下表面11a设置有在间隙部C与注液孔之间延伸的第一槽部11c。
密封栓11在下表面11a设置有第一槽部11c。第一槽部11c通过下表面11a的直径方向中心而从直径方向一方端部延伸至另一方端部地设置。本实施方式中,2个第一槽部11c十字状地设置。第一槽部11c的个数不限定于2个,也可以是1个或3个以上,与通气量相应地设定个数。
在密封栓11的下表面11a贴合双面胶带14,使密封栓11与凹部52嵌合而在电池盖3上固定。在密封栓11的下表面11a的第一槽部11c与双面胶带14之间,产生相当于第一槽部11c的厚度的间隙,通过通气通路R能够在间隙部C与注液孔12之间通气。
从而,能够将密封栓11固定在电池盖3上,并且能够进行最终工序中的泄漏试验的泄漏检测。特别是,在需要比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得到的透气性更高的透气性的情况下最佳。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双面胶带14自身不需要如第一实施方式地具有透气性。从而,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使用更通用的双面胶带,双面胶带的选定范围扩大。此外,也能够不使用3层结构的双面胶带,而是使用仅由粘接剂构成的粘接片。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凹部52的底面52b是平面,所以在附着了电解液的情况下,容易擦拭,能够在焊接前简单地除去。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用图10和图11在以下说明。
图10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密封栓和双面胶带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图11是用截面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密封栓密封了注液孔的状态的图。其中,对于与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元素,附加相同的符号从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点在于,在凹部52的底面52b设置有在间隙部C与注液孔12之间延伸的第二槽部52c。
在凹部52的底面52b设置有第二槽部52c。第二槽部52c从底面52b的直径方向中心而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直到内周面52a地设置。本实施方式中,4个第二槽部52c相互隔开90度的角度间隔地设置。第二槽部52c的个数不限定于4个,也可以是1个或2个以上,与通气量相应地设定个数。
在密封栓11的下表面11a贴合双面胶带14,使密封栓11与凹部52嵌合而在电池盖3上固定。在凹部52的底面52b的第二槽部52c与双面胶带14之间,产生相当于第二槽部52c的厚度的间隙,通过通气通路R能够在间隙部C与注液孔12之间通气。
从而,能够将密封栓11固定在电池盖3上,并且能够进行最终工序中的泄漏试验的泄漏检测。特别是,在需要比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得到的透气性更高的透气性的情况下最佳。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双面胶带14自身不需要如第一实施方式地具有透气性。从而,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使用更通用的双面胶带,双面胶带的选定范围扩大。此外,双面胶带不限于3层结构,也能够使用仅由粘接剂构成的粘接片。
根据本发明的方形二次电池1,在密封注液孔12时密封栓11与凹部52之间存在粘接部件14,所以在通过激光焊接使密封栓11的周缘部与凹部52的周缘接合时,密封栓11被临时固定。从而,焊接变得稳定。而且,与此同时,在注液孔12的凹部52的底面52b与密封栓11的下表面11a之间,具有使间隙部C与注液孔12之间连通的通气通路R,所以即使发生了焊接不良,也能够在泄漏试验中可靠地检测。
以上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例如,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说明的,并不限定于必须具备说明的所有结构。此外,能够将某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或者在某个实施方式的结构上添加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此外,对于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追加、删除、置换其他结构。
符号说明
1 方形二次电池
2 电池壳体
3 电池盖
4 电池桶
11 密封栓
11a 下表面
11b 外周面
12 注液孔
13 安全阀
14、15、16 双面胶带(粘接部件)
14a 冲孔部
21 正极集电板
31 负极集电板
40 电极组
51 壳体面部
52 凹部
52a 内周面
52b 底面
52c 第二槽部
61 基材
62 粘接层
R 通气通路
C 间隙部。

Claims (10)

1.一种方形二次电池,其电极组以被浸润在电解液中的状态被收纳在电池壳体中,该方形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面部,在该壳体面部开口而形成有用于对所述电池壳体内注入所述电解液的注液孔;
与该壳体面部相对置地配置在封闭所述注液孔的位置的密封栓,其外周缘部被焊接在所述壳体面部而密封所述注液孔;
粘接部件,其夹在该密封栓与所述壳体面部之间而将所述密封栓固定于所述壳体面部;和
通气通路,其形成在所述壳体面部与所述密封栓之间,使形成在与所述粘接部件相比靠电池壳体外侧的位置的间隙部与所述注液孔之间可通气地连通,
所述壳体面部具有凹部,
在所述凹部的底面开口而形成所述注液孔,
所述密封栓被嵌入所述凹部,具有与连续地围绕在所述注液孔的周围的所述凹部的底面相对置的下表面和与所述凹部的内周壁相对置的外侧面,
所述间隙部形成在所述凹部的内周壁与所述密封栓的外侧面之间,
所述粘接部件被夹在所述密封栓的下表面与所述凹部的底面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部件包括在基材的两面形成有粘接层且具有透气性的双面胶带,
所述通气通路由所述双面胶带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面胶带中,所述基材由具有透气性的材料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面胶带中,所述基材由多孔膜或无纺布构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面胶带具有在所述间隙部与所述注液孔之间连续地被切口的切口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部件由将粘接剂形成为片状而成的粘接片构成,具有在所述间隙部与所述注液孔之间连续地被切口的切口部,
所述通气通路由所述粘接片的切口部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部件断续地设置在所述注液口的周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密封栓的与所述壳体面部相对置的对置面,设置有在所述间隙部与所述注液孔之间延伸的第一槽部,
所述通气通路形成在所述第一槽部与所述粘接部件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面部具有在所述间隙部与所述注液孔之间延伸的第二槽部,
所述通气通路形成在所述第二槽部与所述粘接部件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内周壁的上端部与所述密封栓的上端周缘部之间在整周上被焊接。
CN201280074425.6A 2012-08-28 2012-08-28 方形二次电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960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71629 WO2014033822A1 (ja) 2012-08-28 2012-08-28 角形二次電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6053A CN104396053A (zh) 2015-03-04
CN104396053B true CN104396053B (zh) 2017-03-15

Family

ID=50182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442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96053B (zh) 2012-08-28 2012-08-28 方形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43559B2 (zh)
JP (1) JP6005748B2 (zh)
CN (1) CN104396053B (zh)
WO (1) WO20140338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69198B2 (ja) * 2014-03-12 2018-01-31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及び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DE102015208544A1 (de) * 2015-05-07 2016-11-10 Trelleborg Sealing Solutions Germany Gmbh Gehäuse mit Überdrucksicherung
JP2017091721A (ja) * 2015-11-06 2017-05-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6613926B2 (ja) * 2016-01-28 2019-12-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
JP6736895B2 (ja) * 2016-01-28 2020-08-0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蓄電装置
CN107316956B (zh) * 2016-04-26 2023-04-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爆组件及二次电池顶盖
WO2018062430A1 (ja) * 2016-09-30 2018-04-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保護フィルム、電解液注入口の周囲に電解液が付着することを防止する方法、及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JP6436265B1 (ja) * 2018-04-04 2018-12-1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保護フィルム、電解液注入口の周囲に電解液が付着することを防止する方法、及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JP6533333B1 (ja) * 2018-12-28 2019-06-19 株式会社ジェイ・イー・ティ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二次電池の製造装置
EP3739665A1 (en) * 2019-05-14 2020-11-18 Nitto Belgium NV Safety valve with debonding function
CN112310496A (zh) * 2020-04-09 2021-02-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组以及装置
CN212136496U (zh) * 2020-10-13 2020-12-11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JP7412378B2 (ja) 2021-03-12 2024-01-12 プライムプラネットエナジ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二次電池組立体
DE102021115433A1 (de) * 2021-06-15 2022-12-15 Mann+Hummel Gmbh Entgasungseinheit und Gehäuse, insbesondere Batteriegehäuse
JP7340568B2 (ja) 2021-07-05 2023-09-07 プライムプラネットエナジ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池
JP7488909B2 (ja) * 2021-07-30 2024-05-22 寧徳時代新能源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電池セル、電池、電気設備および電池セルの製造方法、製造設備
KR20240073454A (ko) * 2022-11-18 2024-05-2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7406A (zh) * 2004-07-02 2007-06-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镍氢蓄电池
CN102412412A (zh) * 2010-09-21 2012-04-11 株式会社东芝 密闭式二次电池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和密闭式二次电池
CN102412424A (zh) * 2010-09-21 2012-04-11 株式会社东芝 密闭型二次电池及密闭型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2576827A (zh) * 2009-10-13 2012-07-11 鲍尔热尼系统公司 具有正盖体的柱形镍-锌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17386A (en) * 1970-04-30 1971-11-02 Esb Inc Sealed cell construction
US3909302A (en) * 1973-06-21 1975-09-30 Tyco Laboratories Inc Vent cap for batteries
US5362577A (en) * 1993-06-04 1994-11-08 Aer Energy Resources, Inc. Diffusion vent for a rechargeable metal-air cell
US5506067A (en) * 1995-04-04 1996-04-09 Aer Energy Resources, Inc. Rechargeable electrochemical cell and cell case therefor with vent for use in internal recombination of hydrogen and oxygen
DE19514214C2 (de) * 1995-04-15 1997-07-24 Draegerwerk Ag Elektrochemische Meßzelle
US5976731A (en) * 1996-09-03 1999-11-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Non-aqueous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KR100449763B1 (ko) * 2002-09-11 2004-09-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캡조립체 및 이를 채용한 이차전지
JP4612321B2 (ja) * 2003-04-04 2011-01-12 株式会社東芝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KR100591421B1 (ko) * 2004-09-07 2006-06-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형상기억 안전벤트를 갖는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
KR100601517B1 (ko) * 2004-09-24 2006-07-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CA2606508C (en) * 2005-05-10 2014-08-12 Ogenix Corporation Novel portable electrochemical devices for dual action wound healing
JP5098243B2 (ja) * 2006-07-27 2012-12-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鉛蓄電池
JP5305428B2 (ja) * 2008-02-20 2013-10-02 Necエナジー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
WO2010067450A1 (ja) * 2008-12-12 2010-06-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と,それを搭載した車両,電池搭載機器
JP5361599B2 (ja) * 2009-07-31 2013-12-04 日立ビーク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
KR101126888B1 (ko) * 2010-02-02 2012-03-20 에스비리모티브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JP2012142154A (ja) * 2010-12-28 2012-07-26 Sony Corp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電動工具、電動車両および電力貯蔵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7406A (zh) * 2004-07-02 2007-06-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镍氢蓄电池
CN102576827A (zh) * 2009-10-13 2012-07-11 鲍尔热尼系统公司 具有正盖体的柱形镍-锌电池
CN102412412A (zh) * 2010-09-21 2012-04-11 株式会社东芝 密闭式二次电池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和密闭式二次电池
CN102412424A (zh) * 2010-09-21 2012-04-11 株式会社东芝 密闭型二次电池及密闭型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033822A1 (ja) 2016-08-08
JP6005748B2 (ja) 2016-10-12
US9543559B2 (en) 2017-01-10
US20150194651A1 (en) 2015-07-09
CN104396053A (zh) 2015-03-04
WO2014033822A1 (ja) 2014-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6053B (zh) 方形二次电池
WO2016204147A1 (ja) 電池及び電池パック
JP4470124B2 (ja) 電池
US11888106B2 (en) Battery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edge seal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eal
KR20160036495A (ko) 둘 이상의 케이스 부재들을 포함하는 각형 전지셀
CN104781946A (zh) 四方形二次电池
WO2014064511A1 (en)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current interrupt device
US20170324070A1 (en) Rectangular Secondary Battery
CN104885259A (zh) 圆筒形二次电池以及其制造方法
US20190140251A1 (en) Secondary battery
KR20160059748A (ko)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KR20240054255A (ko) 이차 전지용 전지 케이스 및 가스 배출부 제조 방법
CN102034955B (zh) 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外部引线端子及层叠电池
CN109075413B (zh) 锂空气电池的负极复合体构造
JP2020030899A (ja) 二次電池
EP3336923B1 (en) Battery cell having improved reliability in prevention of moisture penetration
JP2018125109A (ja) 二次電池および組電池
KR20180080528A (ko) 고분자 수지에 의해 밀봉된 각형 전지셀
CN111971820A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板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JP6036594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4233671B2 (ja)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2016178053A (ja) 角形二次電池
JP6361963B2 (ja) リチウム空気電池の負極複合体、リチウム空気電池、およびリチウム空気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3012343A (ja) パウチ型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6504994B2 (ja) 角形蓄電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