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4955B - 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外部引线端子及层叠电池 - Google Patents
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外部引线端子及层叠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34955B CN102034955B CN201010507910.0A CN201010507910A CN102034955B CN 102034955 B CN102034955 B CN 102034955B CN 201010507910 A CN201010507910 A CN 201010507910A CN 102034955 B CN102034955 B CN 10203495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d terminal
- outside lead
- metallic plate
- sealant
- manufacture meth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外部引线端子的生产率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以该制造方法制造的外部引线端子及使用该外部引线端子的层叠电池。在预定长度的金属板的长边方向上,以预定的间隔呈直线状地形成多个空隙部。在金属板的长边方向上形成至少通过多个空隙部的一部分的密封层,在多个空隙部的大致中央,沿与金属板的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切断金属板,来对各外部引线端子形成单片。在进行镀敷处理时,在对每个外部引线端子形成单片之前的状态下统一进行镀敷处理之后再进行切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外包装体使用层叠薄膜的层叠电池用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用该制造方法制造的外部引线端子及使用该外部引线端子的层叠电池,特别涉及能够高效地制造形成有密封层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用该制造方法制造的外部引线端子及使用该外部引线端子的层叠电池。
背景技术
将层叠薄膜作为外包装体使用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等层叠电池中安装有用于充电放电的正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及负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上述的外部引线端子以板状的金属材料形成,为了防止电池内部的电解液的泄漏等,在利用外包装体所使用的层叠薄膜进行密封的部分,形成有由聚丙烯等形成的密封层。由于层叠电池要求高密封性,因此最好密封层的长度比外部引线端子的宽度要大。即,通过使形成外部引线端子的金属板的侧面在以密封层可靠地覆盖的状态下与层叠薄膜进行热熔接,从而能可靠地防止电解液从侧面泄漏等。另外,为了提高密封层的密合度,在专利文献1中,对外部引线端子设有凹凸形状部或孔形状部。由此,夹着形成外部引线端子的金属板的密封层的接触面积增大,利用固定效果,形成外部引线端子的金属板和密封层的密合度提高,密封性提高。图1是表示现有的外部引线端子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对于现有的外部引线端子,由铝形成作为正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由铜形成作为负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在构成现有的外部引线端子的金属板1的正反两面,残留有与电池内侧的集电箔的接合部分3,形成有具有预定宽度的密封层2。密封层2的长度L1比形成外部引线端子的金属板1的宽度L2要大,能够可靠地以密封层2覆盖金属板1的侧面。图2是表示现有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对金属带卷4以预定的间隔形成密封层2、2、…,以作为外部引线端子所使用的长度依次切断金属板1。由此,能够将形成有密封层2的金属板1形成单片,作为外部引线端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06-1647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现有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中,由于需要从金属带卷4以预定的间隔一片片地切断,需要对每个外部引线端子形成密封层2,因此存在生产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弯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外部引线端子的生产率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以该制造方法制造的外部引线端子及使用该外部引线端子的层叠电池。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外部连接端子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层叠电池的外部连接端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预定长度的金属板的长边方向上以预定的间隔呈大致直线状地形成多个空隙部的工序;在上述金属板的长边方向上形成有至少通过上述多个空隙部的一部分的密封层的工序;以及在上述多个空隙部的大致中央、沿着与上述金属板的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切断上述金属板来形成单片的工序。在第一发明中,准备预定长度的金属板,在金属板的长边方向上以预定的间隔呈大致直线状地形成多个空隙部。接下来,在金属板的长边方向上形成至少通过多个空隙部的一部分的密封层。空隙部可以全部由密封层覆盖或未全部由密封层覆盖。然后,在多个空隙部的大致中央,沿着与金属板的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切断金属板来形成单片,从而制造外部引线端子。由此,由于不需要对每个外部引线端子形成密封层,而能够统一地形成密封层,因此能够大幅削减操作工时数。另外,在多个空隙部的大致中央处,沿着与金属板的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来切断金属板,切断外部连接端子,从而能够在外部连接端子的形成有密封层的部分的两端生成不存在金属板的区域,直接使密封层相互密合。因而,在为了使层叠电池的电池要素和外部引线端子连接而对外部引线端子以层叠薄膜从两面进行热熔接的情况下,由于在外部引线端子的两端部分的密封层也相互热熔接,因而密合度增大,能够确保层叠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不向外部泄漏的密封性。
另外,第二发明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发明中的在上述多个空隙部的大致中央、沿着与上述金属板的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切断上述金属板来形成单片的工序之前,还包括对上述金属板的至少一部分进行镀敷处理的工序。
在第二发明中,在多个空隙部的大致中央、沿着与金属板的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来切断金属板之前,对金属板的至少一部分实施镀敷处理。由此,由于不需要对每个单片的外部引线端子来实施镀敷处理,能够统一对包含多个外部引线端子的集合体进行镀敷处理,因此能够大幅地削减操作工时数。另外,第三发明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或第二发明中,形成了单片的上述金属板的形成有上述密封层的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存在长度比要形成单片而切断的间隔要短的部分。
在第三发明中,形成了单片的金属板的形成有密封层的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存在长度比要形成单片而切断的间隔要短的部分。由此,在对外部引线端子以层叠薄膜进行热熔接的部分的两端部分的形成密封层的部分,存在有不存在金属板的部分,因而,在以层叠薄膜从两面进行热熔接的情况下,能够更高地维持外部引线端子的两端部分的密合度,能够确保层叠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不向外部泄漏的密封性。
另外,第四发明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发明的任一发明中,在上述金属板的长边方向上形成具有覆盖上述多个空隙部的宽度的密封层。
在第四发明中,由于通过在金属板的长边方向上形成具有覆盖多个空隙部的宽度的密封层,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外部引线端子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的形成有密封层的部分,因此在以层叠薄膜从两面进行热熔接的情况下,能够更高地维持外部引线端子的两端部分的密合度,能够更可靠地确保层叠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不向外部泄漏的密封性。
另外,第五发明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四发明的任一发明中,上述多个空隙部是矩形的孔。在第五发明中,通过将多个空隙部形成为矩形的孔,能够容易地对金属板以预定的间隔呈大致直线状地开孔,并且可沿多个空隙部高精度地形成密封层。
另外,第六发明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五发明的任一发明中,设置有与上述空隙部连通的切除部。在第六发明中,由于通过设置与空隙部连通的切除部,能够降低外部引线端子在层叠薄膜内部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抑制因外部引线端子与层叠薄膜的内表面层的接触所引起的损伤,并且能够有助于层叠电池的轻量化。
另外,第七发明的外部引线端子的特征在于,使用第一至第六发明的任一发明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
另外,第八发明的层叠电池的特征在于,使用第七发明的外部引线端子。
在第七发明及第八发明中,利用上述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能够提供生产率高、廉价的外部引线端子及层叠电池。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不需要对每个外部引线端子形成密封层,而能够统一地形成密封层,因此能够大幅削减操作工时数。另外,在多个空隙部的大致中央处,沿着与金属板的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来切断金属板,切断外部连接端子,从而能够在外部连接端子的形成有密封层的部分的两端,生成不存在金属板的区域,直接使密封层相互密合。因而,在对层叠电池的外部引线端子以层叠薄膜从两面进行热熔接的情况下,由于在外部引线端子的两端部分的密封层彼此也热熔接,因而密合度提高,能够确保层叠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不向外部泄漏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的外部引线端子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现有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示意性表示图3的II-II线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的层叠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5是示意性表示图3的III-III线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的外部引线端子被夹在外包装体即层叠薄膜的热熔接部(密封部)的部分在热熔接(密封)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示意性表示图3的III-III线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的外部引线端子被夹在外包装体即层叠薄膜的热熔接部(密封部)的部分的层叠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成为外部引线端子的材料的金属板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对成为外部引线端子的材料的金属板形成有密封层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外部引线端子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0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其他结构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成为外部引线端子的材料的金属板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对成为外部引线端子的材料的金属板形成有密封层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3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外部引线端子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4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其他结构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1 外部引线端子
11a 正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
11b 负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
12 密封层
14 金属板
15 空隙部
17 切除部
19 外包装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层叠电池是使用层叠型的锂离子充电电池进行说明,但是对于电池要素也可以是锂充电电池、聚合物充电电池、有机游离基电池、全固体电池、及电气二重层电容器等,没有特别的限定。
(实施方式1)
图3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的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示意性表示图3的II-II线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的层叠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的电池要素9包括:正极板21,该正极板21在正极集电体211上形成有正极合剂212、212;负极板22,该负极板22在负极集电体221上形成有负极合剂222、222;以及隔离物23,该隔离物安装在正极板21和负极板22之间。此外,尽管未图示,但向外包装体19的内部注入电解液,正极板21、负极板22、及隔离物23都浸渍在电解液中。另外,电池要素9由外包装体19被覆,具有从外包装体19的内部向外部延伸的、进行充电放电的外部引线端子(翼片状)11(正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11a、负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11b)。正极板21或负极板22是分别将正极集电体211或负极集电体221作为芯体材料,在其两面或单面层叠正极活性物质或负极活性物质作为正极合剂212或负极合剂222。对于用于正极板21的正极集电体211,能够使用铝、不锈钢、镍等的金属箔或这些合金箔,最好使用铝或铝合金。另外,对于用于负极板22的负极集电体221,能够使用铜、不锈钢、镍等的金属箔或这些合金箔,最好使用铜或铜合金。作为用于正极合剂212的正极活性物质,能够使用钴酸锂复合氧化物(LCO)、锰酸锂复合氧化物(LMO)、镍酸锂复合氧化物(LNO)、锂镍锰钴复合氧化物(LNMCO)、锂锰镍复合氧化物(LMNO)、锂锰钴复合氧化物(LMCO)、及锂镍钴复合氧化物(LNCO)等。另外,正极活性物质也可以是混合了上述材料的材料。正极活性物质也可以是所谓的LiFePO4的橄榄石类材料。作为用于负极合剂222的负极活性物质,能够使用石墨、硬炭、软质炭黑等炭材料、钛酸锂那样的陶瓷、Si、Sn等的合金类材料。另外,负极活性物质也可以是混合了上述材料的材料。
作为隔离物23,只要是聚烯烃类树脂那样众所周知的材料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此外,在本发明中,隔离物并不应该是由其名称所限定,也可使用具有作为隔离物的功能(作用)的固体电解质、凝胶状电介质等,来代替隔离物。另外,还可以使用含有氧化铝、氧化锆等无机材料的隔离物。
此外,作为电解液,能够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碳酸亚乙酯(EC)、碳酸异丙酯(PC)等环状碳酸酯、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酯(DMC)等链状碳酸酯。而且,也可以包含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等链状酯类、γ-丁丙酯等环状酯类、环丁砜等环状砜类。正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11a及负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11b与未图示的电动机、电气安装件等各种负载的外部端子相连接,正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11a及负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11b中流过非常大的充电放电电流。因此,正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11a及负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11b的宽度及厚度主要由充电放电时的电流值决定。另外,为了防止使用时的来自外部的冲击、环境恶化,将电池要素9减压封入外包装体19。
对于作为外包装体19使用的层叠薄膜,基于轻量化的观点是三层构造体,即,在由铝、不锈钢、镍、铜等构成中间层的金属层19b的外侧,设置有成为外表面层的合成树脂层19a,并在金属层19b的内侧,层叠有成为内表面层的合成树脂层19c。合成树脂层19a最好使用例如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酰胺等的电绝缘性、机械强度优异的绝缘树脂。另外,合成树脂层19c最好使用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改性聚丙烯、聚离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体等的耐化学性及热密封性优异的热塑性树脂。然后,通过用热熔接等对外包装体19的周边部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接合,从而将电池要素9减压封入(密封)外包装体19内,形成将正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11a及负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11b取出到外包装体19的外部的结构。
图5是示意性表示图3的III-III线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的外部引线端子11被夹在外包装体19即层叠薄膜的热熔接部(密封部)的部分在热熔接(密封)前的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示意性表示图3的III-III线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的外部引线端子11被夹在外包装体19即层叠薄膜的热熔接部(密封部)的部分的层叠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在外部引线端子11的周围,形成有热塑性树脂层即密封层12。通过将密封层12形成在外部引线端子11和外包装体19之间,从而能够将外部引线端子11和金属层19b的铝箔之间的绝缘距离加宽密封层12的厚度的量,能够进一步提高外部引线端子11和金属层19b之间的绝缘性。此外,作为密封层12,最好使用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改性PP等热塑性树脂。密封层也可以不是一层,而是两层或三层以上。可以是不同的热塑性树脂、也可以是与相同热塑性树脂的改性树脂的组合。在采用多层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的组合。
为了夹住在周围形成有密封层12的外部引线端子11,通过使外包装体19密合并加热,从而利用热熔接使密封层12和合成树脂层19c接合。在不存在外部引线端子11的部分,利用热熔接使密封层12和12之间、及合成树脂层19c和19c之间分别彼此接合,如图6所示那样在两端形成一体。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从连接有外部引线端子11的部分泄漏电解液等情况的发生。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成为外部引线端子11的材料的金属板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如图7所示,准备长度为1m、宽度W1为50mm的金属板14。对于金属板14的材质,在制造的外部引线端子11为正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11a的情况下,最好是铝或铝合金、或者镀镍的铝或镀镍的铝合金,在制造的外部引线端子11为负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11b的情况下,最好是铜或铜合金、或者镍或镍合金。金属板14的材质并不限于此,能够根据电池的种类、用途而使用合适的材质。另外,正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11a和负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11b可以使用不同的材质,也可以使用相同的材质。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制造的外部引线端子11为正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11a的情况下,采用铝作为金属板14,在制造的外部引线端子11为负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11b的情况下,采用铜作为金属板14。
在金属板14的长边方向,以一定间隔大致在直线上设置有空隙部15、15、…。在本实施方式1中,以间隔L3为50mm来间隔地形成有矩形的空隙部15,该矩形的空隙部在金属板14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B1为20mm,在金属板14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2为10mm。空隙部15、15、…的在金属板14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以根据用途来形成于预定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1中,将与图4所示的正极集电体211的端部、负极集电体221的端部相连接一侧的宽度W3设为5mm。此外,空隙部15的形状也不限于上述的矩形,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
另外,在金属板14的端部切入空隙部15在金属板14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B1的一半的10mm的矩形切口,使得能够尽可能多地形成单片外部引线端子11。由此,从金属板14的端部依次每隔间隔L3进行切断,从而能够不使金属板14有剩余,而形成多个单片外部引线端子11、11、…。此外,根据需要对形成单片后的外部引线端子11的剖面实施去飞边或倒角加工。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对成为外部引线端子11的材料的金属板14形成有密封层12的状态的俯视图。如图8所示,在金属板14的正反两面,沿着空隙部15、15、…的长边方向呈大致直线状地形成长条状的密封层12,该长条状的密封层12具有能够完全覆盖形成于金属板14的空隙部15、15、…的宽度。即,密封层12的宽度W4设为比空隙部15在金属板14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2要大的12mm,由于形成密封层12,金属板14在与图4所示的正极集电体211的端部、负极集电体221的端部相连接一侧的一部分所露出的宽度W5成为4mm。
在图8的状态下,从金属板14的端部起依次在空隙部15的长边方向的大致中央线16、即每隔间隔L3进行切断,从而能够形成20个单片外部引线端子11、11、…。图9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外部引线端子11的结构的俯视图。此外,切断位置并不一定限于空隙部15的大致中央的位置,也可以在长边方向的非对称位置进行切断。
在图9的例子中,形成外部引线端子11,该外部引线端子11是在端子长度(=金属板14的宽度)W1为50mm、端子宽度(=切断间隔)L3为50mm的金属板14的正反两面形成有密封层12。由于密封层12的宽度W4是比空隙部15在金属板14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2要大的12mm,因此空隙部15被密封层12完全覆盖。
通过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外部引线端子11在形成有密封层12的位置与外包装体19的热熔接部对齐,从而能够利用与图6所示剖视图相同的结构对外部引线端子11进行热熔接。在不存在外部引线端子11的部分,由于利用热熔接使密封层12和12之间、及合成树脂层19c和19c之间分别彼此接合,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从连接有外部引线端子11的部分泄漏电解液等情况的发生。
此外,密封层12的宽度W4也可以比空隙部15在金属板14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2要小。其原因是,只要能使外部引线端子11在形成有密封层12的位置与外包装体19的热熔接部对齐,就能期待相同的效果。图10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外部引线端子11的其他结构的俯视图。
如图10所示,形成有外部引线端子11,该外部引线端子11是在端子长度(=金属板14的宽度)W1为50mm、端子宽度(=切断间隔)L3为50mm的金属板14的正反两面形成有密封层12,但由于密封层12的宽度W4是比空隙部15在金属板14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2要小的8mm,因此空隙部15由密封层12仅覆盖一部分。
即使是图10所示的外部引线端子11,通过在形成有密封层12的位置与外包装体19的热熔接部对齐,从而能够利用与图6所示剖视图相同的结构对外部引线端子11进行热熔接。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从连接有外部引线端子11的部分泄漏电解液等的发生。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1,由于能够不需要对每个外部连接端子11形成密封层12,而统一形成密封层12,因此,能大幅削减操作工时数。另外,在多个空隙部15、15、…的大致中央处,沿着与金属板14的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来切断金属板14,形成单片外部连接端子11,从而能够在外部连接端子11的形成有密封层12的部分的两端,生成不存在金属板14的区域,直接使密封层12、12相互密合。因而,在对外部引线端子11以层叠薄膜从两面进行热熔接的情况下,在外部引线端子11的两端部分由于密封层12、12也彼此热熔接,因而密合度提高,能够确保锂离子充电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不向外部泄漏的密封性。
此外,通过对图4所示的外部引线端子11的从层叠薄膜突出部分的、与外部负载的外部端子相接触的部分实施镀镍处理等,从而也能够可靠地与各种负载的外部端子进行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是在如图10所示那样对每个外部引线端子11形成单片之后,而是在对图8所示的外部引线端子11进行切断前的状态下,对需要的区域进行掩膜(masking)处理。例如以预定的掩膜构件覆盖形成有密封层12的部分的方式进行掩膜处理。之后,通过将金属板14的从层叠薄膜突出的部分以预定时间浸入到镀液中,从而能够统一对成为形成单片的对象的外部引线端子11、11、…实施镀敷处理,能够大幅削减镀敷处理所需要的工时数。此外,将外部引线端子11浸入到镀液中的浸入量(深度)是任意的,可以是浸入一半左右,也可以全部浸入。其中,在对整个外部引线端子11进行镀敷处理的情况下,由于外部引线端子11的与正极集电体211和负极集电体221连接的部分也被实施了镀敷处理,因此在进行了镀敷处理的部分与正极集电体211之间、或与负极集电体221之间产生电位差。因而,最好不对整个外部引线端子11实施镀敷处理。另外,镀敷处理最好对使用铝的正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11a实施,但也可以对负极用的外部引线端子11b实施。特别是在负极的外部引线端子11b也使用铝的情况下,最好对正极、负极都实施镀敷处理。另外,镀敷处理可以不仅是镀镍,也可以实施镀铜、镀锡、或焊料镀敷。也可以是在镀镍的基础上实施镀锡的多层结构。
另外,形成于金属板14的密封层12可以是以带状的方式粘贴而形成的,也可以是以液态进行涂布、印刷而形成的,还可以是以喷雾状进行喷涂的。对于密封层12,在涂布形成的情况下,在印刷形成的情况下,或在以喷雾状喷涂形成的情况下,也能够间断地形成密封层12,使得在空隙部15的多余的部位(中央部)不形成密封层12。
(实施方式2)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具有外部引线端子(翼片状)11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的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通过添加相同的标号,从而省略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2中,金属板14的空隙部15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不同。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成为外部引线端子11的材料的金属板14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如图11所示,与实施方式1相同,准备长度为1m、宽度W1为50mm的金属板14。
在金属板14的长边方向上,以一定间隔呈大致直线状地设置有空隙部15、15、…及切除部17、17、…。在本实施方式2中,以间隔L3为50mm来间隔地形成有矩形的空隙部15和矩形的切除部17,上述矩形的空隙部15在金属板14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B1为20mm,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2为10mm,上述矩形的切除部17与空隙部15连通,其长度B2比长度B1要短,例如长度B2为16mm。空隙部15、15、…及切除部17、17、…的在金属板14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以根据用途来形成于预定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2中,将与图4所示的正极集电体211的端部、负极集电体221的端部相连接一侧的宽度W3设为5mm。此外,切除部17不一定必须要与空隙部15连通,也可以设置在不同于空隙部15的位置。
另外,在金属板14的端部切入空隙部15在金属板14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B1的一半的10mm的矩形切口及切除部17的长度B2的一半的8mm的矩形切口,使得能够尽可能多地形成单片外部引线端子11。由此,从金属板14的端部依次每隔间隔L3进行切断,从而能够不使金属板14有剩余,而形成多个单片外部引线端子11、11、…。此外,根据需要对形成单片后的外部引线端子11的剖面实施去飞边或倒角加工。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对成为外部引线端子11的材料的金属板14形成有密封层12的状态的俯视图。如图12所示,在金属板14的正反两面,沿着空隙部15、15、…的长边方向呈大致直线状地形成长条状的密封层12,该长条状的密封层12具有能够完全覆盖形成于金属板14的空隙部15、15、…的宽度。即,密封层12的宽度W4设为比空隙部15在金属板14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2要大的12mm,由于形成密封层12,金属板14在与图4所示的正极集电体211的端部、负极集电体221的端部相连接一侧的一部分所露出的部分的宽度W5成为4mm。
在图12的状态下,从金属板14的端部起依次在空隙部15及切除部17的长边方向的大致中央线16、即每隔间隔L3进行切断,从而能够形成20个单片外部引线端子11、11、…。图13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外部引线端子11的结构的俯视图。
在图13的例子中,形成外部引线端子11,该外部引线端子11是在端子长度(=金属板14的宽度)W1为50mm、端子宽度(=切断间隔)L3为50mm的金属板14的正反两面形成有密封层12。由于密封层12的宽度W4是比空隙部15在金属板14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2要大的12mm,因此空隙部15被密封层12完全覆盖。其中,切除部17仅被密封层12覆盖了一部分。
此外,与图4所示的正极集电体211的端部、负极集电体221的端部相连接一侧的长度L5比外部引线端子11的长度L3要短,但是由于如上所述通过设置与空隙部15相连通的切除部17,从而能够降低外部引线端子11的在层叠薄膜内部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抑制因外部引线端子和层叠薄膜的内表面层的接触所引起的损伤,并且有助于锂离子充电电池的轻量化。另外,与正极集电体211的端部、负极集电体221的端部相连接的一侧的长度L5比由空隙部15、15形成的切口间的长度L4要长,但并不限于此,长度L5也可以比长度L4要短。
此外,密封层12的宽度W4也可以比空隙部15在金属板14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2要小。其原因是,只要能使外部引线端子11在形成有密封层12的位置与外包装体19的热熔接部对齐,就能期待相同的效果。图14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外部引线端子11的其他结构的俯视图。
如图14所示,形成有外部引线端子11,该外部引线端子11是在端子长度(=金属板14的宽度)W1为50mm、端子宽度(=切断间隔)L3为50mm的金属板14的正反两面形成有密封层12,但由于密封层12的宽度W4是比空隙部15在金属板14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2要小的8mm,因此空隙部15由密封层12仅覆盖一部分。
即使是图14所示的外部引线端子11,通过在形成有密封层12的位置与外包装体19的热熔接部对齐,从而能够利用与图6所示剖视图相同的结构对外部引线端子11进行热熔接。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从连接有外部引线端子11的部分泄漏电解液等的发生。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2,由于能够不需要对每个外部连接端子11形成密封层12,而统一形成密封层12,因此,能大幅削减操作工时数。另外,在多个空隙部15、15、…的大致中央处,沿着与金属板14的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来切断金属板14,切断外部连接端子11,从而能够在外部连接端子11的形成有密封层12的部分的两端,生成不存在金属板14的区域,直接使密封层12、12相互密合。因而,在对外部引线端子11以层叠薄膜从两面进行热熔接的情况下,在外部引线端子11的两端部分由于密封层12、12也彼此热熔接,因而密合度提高,能够确保锂离子充电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不向外部泄漏的密封性。
此外,关于外部引线端子11的镀敷处理,也与实施方式1相同。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当然只要是本发明的要点范围内,能够进行种种变形、置换等。
Claims (8)
1.一种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
是用于层叠电池的外部连接端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预定长度的金属板的长边方向上以预定的间隔大致呈直线状地形成多个空隙部的工序;在所述金属板的长边方向上形成有至少通过所述多个空隙部的一部分的密封层的工序;以及在所述多个空隙部的大致中央、沿着与所述金属板的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切断所述金属板来形成单片的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空隙部的大致中央、沿着与所述金属板的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切断所述金属板来形成单片的工序之前,还包括对所述金属板的至少一部分进行镀敷处理的工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形成了单片的所述金属板的形成有所述密封层的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存在长度比要形成单片而切断的间隔要短的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具有覆盖所述多个空隙部的宽度的密封层形成于所述金属板的长边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空隙部是矩形的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与所述空隙部相连通的切除部。
7.一种外部引线端子,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
8.一种层叠电池,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部引线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28991 | 2009-09-30 | ||
JP2009228991A JP4968308B2 (ja) | 2009-09-30 | 2009-09-30 | 外部リード端子の製造方法、外部リード端子及びラミネート電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34955A CN102034955A (zh) | 2011-04-27 |
CN102034955B true CN102034955B (zh) | 2014-12-03 |
Family
ID=43887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07910.0A Active CN102034955B (zh) | 2009-09-30 | 2010-09-28 | 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外部引线端子及层叠电池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968308B2 (zh) |
CN (1) | CN10203495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374742B2 (ja) * | 2010-10-27 | 2013-12-25 | 日新製鋼株式会社 | ラミネート式電池の外装材、ラミネート式電池の外装材製造方法及びラミネート式電池の製造方法 |
JP5957913B2 (ja) * | 2012-01-31 | 2016-07-27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用電極端子 |
KR101940362B1 (ko) * | 2012-02-29 | 2019-01-18 | 닛신 세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라미네이트식 전지의 외장재, 라미네이트식 전지의 외장재 제조 방법, 라미네이트식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및 라미네이트식 전지 |
JP6700525B2 (ja) * | 2016-06-15 | 2020-05-27 | エリーパワー株式会社 | タブリード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ブリードを用いた電池の製造方法 |
JP2020030883A (ja) * | 2016-12-15 | 2020-02-27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組電池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90150A (zh) * | 2006-06-16 | 2007-12-19 | Nec东金株式会社 | 由薄膜状封装材料覆盖的密闭型电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241664A (ja) * | 1990-02-19 | 1991-10-2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電池及び電池用リード端子 |
JPH09274905A (ja) * | 1996-04-04 | 1997-10-2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電池端子片の製造法とその製造法による端子片を備えた電池 |
JP2003007344A (ja) * | 2001-06-26 | 2003-01-10 | Yuasa Corp |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及びこの製造方法 |
JP2003162996A (ja) * | 2001-11-26 | 2003-06-06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電力貯蔵デバイス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リードユニット |
JP4609432B2 (ja) * | 2007-01-19 | 2011-01-12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ヒューズ付き蓄電デバイス用リード端子及び非水電解質蓄電デバイス |
JP5135974B2 (ja) * | 2007-09-28 | 2013-02-06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電池タブの製造方法と電池タブ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フープ材 |
-
2009
- 2009-09-30 JP JP2009228991A patent/JP4968308B2/ja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9-28 CN CN201010507910.0A patent/CN10203495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90150A (zh) * | 2006-06-16 | 2007-12-19 | Nec东金株式会社 | 由薄膜状封装材料覆盖的密闭型电池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8-177084A 2008.07.31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1076953A (ja) | 2011-04-14 |
JP4968308B2 (ja) | 2012-07-04 |
CN102034955A (zh) | 2011-04-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185346B1 (en) | Electrode assembly having space part in which tab-lead coupling part of electrode tabs and electrode lead is located | |
US9537121B2 (en) |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pack having a flexible collecting tab extending through a cap plate | |
CN114097131B (zh) | 具有整体式边缘密封件的电池组件和形成密封件的方法 | |
US10622640B2 (en) | Current collector with integrated leak-proofing means, bipolar battery comprising such a collector | |
US10263237B2 (en) | Cylindrical battery, and collector member used theref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US9614194B2 (en) | Battery | |
CN104396053B (zh) | 方形二次电池 | |
CN101414669B (zh) | 电池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2034955B (zh) | 外部引线端子的制造方法、外部引线端子及层叠电池 | |
US9023517B2 (en) | Secondary battery | |
CN102197514A (zh) | 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
US10497941B2 (en) | Current collector having a built-in sealing means, bipolar battery including such a collecto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battery | |
US9257686B2 (en) | Secondary battery | |
US20200194741A1 (en) |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 |
KR20210038029A (ko) | 이차전지 | |
JP2009037816A (ja) | 二次電池および車両 | |
US9991548B2 (en) | Bipolar li-ion battery with improved leaktightness and associated method of production | |
KR101084079B1 (ko) | 이차전지 및 이에 적용된 전극군 | |
EP3336923B1 (en) | Battery cell having improved reliability in prevention of moisture penetration | |
KR101089161B1 (ko) |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 |
US20230114353A1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 |
JPH09245753A (ja) | 組電池および群電池 | |
WO2020218213A1 (ja) | 二次電池 | |
US20230178827A1 (en) | Secondary battery | |
WO2024062824A1 (ja) | 蓄電モジュール及び蓄電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