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95224B - 具有至少一个起重机梁的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至少一个起重机梁的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95224B
CN104395224B CN201380017683.5A CN201380017683A CN104395224B CN 104395224 B CN104395224 B CN 104395224B CN 201380017683 A CN201380017683 A CN 201380017683A CN 104395224 B CN104395224 B CN 1043952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e
hound
inframarginal
plane
mull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76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95224A (zh
Inventor
克里斯多夫·帕斯曼
理查德·克赖斯纳
迈克尔·卡登
托马斯·施利尔巴赫-克诺布洛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mag Cranes and Component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Demag Cranes and Component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mag Cranes and Components GmbH filed Critical Demag Cranes and Component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4395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5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95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52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6/00Girders, or track-suppor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9/00Cranes comprising trolleys or crabs running on fixed or movable bridges or gantri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02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 E04C3/04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 E04C3/08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with apertured web, e.g. with a web consisting of bar-like components; Honeycomb girders
    • E04C3/09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with apertured web, e.g. with a web consisting of bar-like components; Honeycomb girders at least partly of bent or otherwise deformed strip- or sheet-like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02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 E04C3/04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 E04C2003/0486Truss like structures composed of separate truss elements
    • E04C2003/0491Truss like structures composed of separate truss elements the truss elements being located in one single surface or in several parallel surfac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该起重机具有至少一个水平延伸的和构造成具有多根斜撑杆(5)的桁架梁的起重机梁(2),具有起重装置的起重小车(9)能够在该起重机梁上行走,其中所述斜撑杆(5)中的至少几根构造成平面状的。为了提供一种具有经过改进的起重机梁(2)的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提出:平面状的斜撑杆(5)分别具有平坦的主面(5a),该主面分别横向于起重机梁(2)的纵向方向(LR)延伸。

Description

具有至少一个起重机梁的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者高 架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该起重机具有至少一个水平延伸的和构造成具有多根斜撑杆的桁架梁的起重机梁,具有起重装置的起重小车能够在该起重机梁上行走。
背景技术
由德国专利说明DE 260030公知了一种具有两个水平起重机梁和两个竖直支撑架的所谓的双梁高架起重机,所述起重机梁和支撑架构成高架起重机的高架框架。起重机梁相互平行以及彼此间隔地延伸。在支撑架的下端部分别设置有行走机构,通过这些行走机构高架起重机能够沿横向于起重机梁的纵向方向延伸的行走方向行走。具有钢绳葫芦的起重小车能够在起重机梁上和沿起重机梁行走。根据双梁起重机的结构被设置在起重小车上的钢绳葫芦的吊货装置在两个起重机梁之间被放出或者被提升。起重机梁构造成桁架梁并且包括各上缘板和下缘板,这些上缘板和下缘板分别被水平和相互平行地校准。两个起重机梁的上缘板和下缘板通过竖直延伸的杆状竖柱以及对角延伸的杆状斜撑杆相互连接。两个起重机梁在其端部处通过横杆和斜撑杆相互连接构成框架。沿起重机梁的纵向方向在上缘板与下缘板之间根据桁架的样式设置有杆状的竖柱和斜撑杆,这些竖柱和斜撑杆分别使上缘板与被竖直设置在其下的下缘板相连接。
德国实用新型DE 1 971 794 U描述了一种双梁桥式起重机,该桥式起重机的两个水平起重机梁通过被设置在其各个端部上的端梁相互连接并且能够共同沿着横向于起重机梁的纵向方向延伸的行走方向行走。两个起重机梁同样构造成桁架梁并且分别包括板状的上缘板、杆状的下缘板和杆状的竖柱。
专利说明DE 31 09 834 C2涉及一种具有铁塔和起重机臂的塔式起重机,该铁塔和起重机臂被构造成桁架结构。方形的铁塔包括四个L形状的和竖直校准的支撑架,它们中的每两个邻接的支撑架通过三角形的板相互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板以其角区域和/或其边缘之一被固定在支撑架上。至少所述板的边缘的一部分被卷边并且构成加固筋。
另外,已经由德国公开文献DE 1 759 120 A公知了一种起重机梁,该起重机梁以通常的方式具有上缘板和下缘板,它们桁架状地通过嵌板被加固并相互连接。嵌板具有对称的梯形的形状并且由带有弯曲的外轮廓边缘的金属板构成。为了减轻重量在嵌板中还设置两个孔。
在另一个德国公开文献DE 1 9070455 A中示出桁架梁,该桁架梁的上缘板和下缘板通过斜撑杆连接,这些斜撑杆由锯齿形延伸的平面型材单一地构成。平面型材具有角状的、波纹状的或者沟槽状的横截面。
另外,专利US 4 621 475 B已经示出一种桁架梁,该桁架梁的斜撑杆也构造成平面型材,这些平面型材在端部之外的两侧被卷边。斜撑杆的由此平坦的端部焊接在桁架梁的上缘板和下缘板上以及平面型材总体上在竖直的平面内和与桁架梁的纵向延伸平行地延伸。
由公开文献US 2005/0055951 A1还公开了另一种桁架梁,该桁架梁的斜撑杆在上缘板与下缘板之间具有从斜撑杆的端部起到其中间变化的横截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改进的起重机梁的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
这个目的通过具有如下特征的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得以实现。在如下内容中对本发明的有益的设计方案进行说明。
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具有至少一个水平延伸的和构造成具有多根斜撑杆的桁架梁的起重机梁,具有起重装置的起重小车能够在该起重机梁上行走,其中所述斜撑杆中的至少几根构造成平面状的,在该起重机中所述至少一个起重机梁以有益的方法通过如下方式得以改进,即所述斜撑杆中的至少几根构造成平面状的以及所述平面状的斜撑杆分别具有平坦的主面,该主面分别横向于起重机梁的纵向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横向于纵向方向被理解为:主面沿着起重机梁的纵向方向看向右和向左延伸并且向上或者向下延伸。特别是平面状的斜撑杆的挠曲刚度以及因此还有相应的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的起重机梁的挠曲刚度通过如下方式得到最佳化,即平面状的斜撑杆分别具有前述平坦的主面,该主面分别横向于起重机梁的纵向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说桁架结构的那些具有倾斜或者对角走向的支撑元件被视为斜撑杆。桁架结构的斜撑杆以此区别于仅仅竖直延伸并且被称为竖柱的支撑元件。另外,平面状的斜撑杆或者平面斜撑杆优选沿其纵轴线方向以及由此在其平坦的主面的延伸平面中吸收力。这种平面元件或者平面支撑结构在工程力学中被称为板片(Scheibe),反之垂直于其延伸平面或者主面受力的平面元件被称为平板(Platte)。板片,也就是本发明的平面斜撑杆与例如杆或者杆状的竖柱和斜撑杆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厚度尺寸明显地小于决定该板片的平面膨胀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因此本发明的平面状的斜撑杆也可以被称为平面斜撑杆或者板片状斜撑杆。
与传统的箱形横梁结构类型的起重机梁不同,经过改进的起重机梁特别是以能够降低制造费用和减少部件多样化而出众。另外,利用本发明的平面状的斜撑杆被制造成桁架梁的起重机梁有条件地通过去除静态上没有必要的钢板区域和随之产生的材料节约而明显地减少了自重并且同时优化了承载能力。与传统的构造成杆状型材的斜撑杆不同,通过相应地选择钢板厚度能够自由地选择本发明的平面状的斜撑杆的尺寸,特别是横向于起重机梁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主面的长度和宽度。与此相对,例如构造成U形、L形或者T形的传统的型材只能够得到具有固定尺寸和强度的标准系列产品,这样例如在斜撑杆宽度合适的情况下型材的其他尺寸是固定的并且不能自由选择。
特别是通过在本发明的改进的起重机梁中使用平面状的斜撑杆能够降低各个起重机梁区域膨胀的危险。
上述优点通过将全部斜撑杆构造成平面状而得到进一步扩大。因此与传统的桁架结构相比,本发明的构造成统一的平面状的斜撑杆能够替代所有特殊匹配的杆状斜撑杆。由于起重机梁的上缘板和下缘板通过本发明的斜撑杆进行定位或者间隔,所以这实现了明显的制造优点。由于横向于起重机梁的纵向方向看,仅仅设置有一个本发明的、相应地全面横向于纵向方向延伸的斜撑杆,所以特别是不再需要对多根横向于起重机梁的纵向方向看并排地设置的杆状斜撑杆进行单独校准。在传统的桁架梁中横向于纵向方向平行并排的杆状斜撑杆因此被一根唯一的平面状的斜撑杆所替代。
以有益的方法另外设计如下:斜撑杆的主面以起重机梁的宽度的至少一半延伸。
在结构简单的制造方法中设计如下:平面状的斜撑杆具有伸长的外形并且在其纵侧面的区域内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与主面相连接的、卷边的辅面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辅面指向横向于起重机梁的纵向方向的方向。
制造费用特别是通过下述方式得以降低:每根平面状的斜撑杆由激光切割的钢板制成。
优选斜撑杆具有相对立的斜撑杆端,辅面设置在斜撑杆端之外以及该辅面的长度在斜撑杆的总长度的约40%至70%的范围内。
在一个理想的桁架中铰接地支承着棒,这样仅吸收拉力和压力。在如本发明的起重机梁的实际的桁架结构中,使用了传统的结构形式的角板,以便将棒内存在的弯曲导出并将力分散,这样尽可能地不出现应力集中。尽管这样这些角板依然显示出仅仅暂时稳定(zeitfest)的倾向。特别成问题的是桁架中棒的重心线不与角板重合的状况。在此产生二次弯曲(Sekundaerbiegung),这些二次弯曲必然被角板吸收。
本发明通过它的主面和辅面以如下的方式回避角板的缺点:通过在由焊接固定在上缘板和下缘板上的斜撑杆端的区域内有针对性地弱化具有折弯危险的、对角的斜撑杆构成平坦的、弹性的“板式活节”,该板式活节也可以被称为膜片活节。这个膜片活节也弹性地吸收二次弯曲。膜片活节不需要另外的结构费用而明显地提高桁架梁的使用寿命,因为不存在可能导致应力增加的几何切口。
这个结构还能够在桥式起重机的情况下为了各种不同的跨距的长度变化改变对角的斜撑杆之间的间隙。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简单地改变起重机梁的长度。
与传统的构造成标准的轧制型材的斜撑杆相比,斜撑杆的结构因此可以通过相应的激光切割自由成形。
一个构造简单的结构形式还在于:斜撑杆沿其纵轴线的方向看、沿其辅面的高度看具有L形、U形或Z形的横截面。上述横截面特别有利于平面状的斜撑杆的高的挠曲刚度。
另外,以有益的方式设计如下:在斜撑杆的主面中,在其纵侧面上设置有下缺口和上缺口以及在其下部窄侧面上设置有空隙,它们分别设置在第一和/或第二斜撑杆端的区域内。通过这种方式,鉴于将斜撑杆焊接在起重机梁的上缘板和下缘板上力流通过焊接的斜撑杆被最佳化以及焊缝或者焊缝尾部(Schweissnahtauslauf)被去负荷。在露天中使用的情况下,可能聚集的雨水可以通过所述空隙排出。
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了斜撑杆的简单装配:辅面设置在下缺口与上缺口之间。
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了在结构和制造工艺上构造成特别有益的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起重机梁包括至少一个沿其纵向方向直线延伸的上缘板和至少一个平行于此设置的下缘板,其中所述上缘板与所述下缘板通过多根沿着起重机梁的纵向方向设置的斜撑杆相互连接。
通过如下方式特别有效地降低了上缘板或者下缘板的膨胀危险:上缘板与下缘板通过多根沿着起重机梁的纵向方向设置的竖柱相互连接。
通过如下方式进一步扩大了上述优点:每根竖柱设置在至少一根斜撑杆旁,其中每根斜撑杆与相应的竖柱构成相同大小的定位角。
由于竖柱类似于斜撑杆构造成平面状的,提高了相应的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或者它们的起重机梁的承载能力。
以有益的方式还可以设计如下:起重机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以及保持间距设置的起重机梁。
尤其通过如下方式降低了制造费用:平面状的斜撑杆和竖柱通过焊缝固定在上缘板和下缘板上,其中所述焊缝只设置在各个主面的纵侧面上。这一点特别是通过辅面并不一直延伸到斜撑杆脚而成为可能。通过对未卷边的主面的纵侧面的焊接,由此与上缘板或下缘板的相应的翼缘制成的连接在沉入翼缘之间的斜撑杆脚上方和在卷边的辅面下方的纵侧面上构成一种膜片活节。
为了使制造费用降低到最小可以进一步设计如下:上缘板与下缘板分别具有彼此相对的翼缘以及斜撑杆与竖柱只焊接在所述翼缘的内侧面上。
附图说明
借助附图进一步详细阐述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其中:
图1a为构造成单梁起重机的桥式起重机;
图1b为构造成双梁起重机的桥式起重机;
图2a为用于图1a所示出的桥式起重机的本发明的起重机梁的透视图;
图2b为用于图1b所示出的桥式起重机的本发明的双起重机梁的透视图;
图3为图2a所示出的起重机梁的横截面图;
图4a为起重机梁用的衔接器的侧视图,以及
图4b为沿起重机梁的纵向方向看的衔接器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关于桥式起重机的说明相应地也适用于高架起重机。
图1a示出的是传统的、被构造成单梁桥式起重机的第一起重机1a。第一起重机1a包括被构造成箱形横梁的起重机梁2,该起重机梁被水平校准并且以长度L沿其纵向方向LR延伸。在起重机梁2的相互对置的端部上固定有第一行走机构7和第二行走机构8,这样构成在俯视图中基本上呈双T形的起重机桥。通过第一行走机构7和第二行走机构8第一起重机1a在未被示出的轨道上可以沿水平行走方向F横向于起重机梁2的纵向方向LR行走。轨道通常被设置在相对地面位置高的地方并且能够为此例如被架在合适的支承结构上或者被固定在彼此相对的建筑物墙壁上。为了使第一起重机1a或者其起重机梁2行走,第一行走机构7由第一电动机7a驱动以及第二行走机构8由第二电动机8a驱动。在起重机梁2上悬挂有具有被构造成钢绳葫芦的起重装置的起重小车9,该起重小车通过未被示出的行走机构能够横向于第一起重机1a的行走方向F以及沿起重机梁2的纵向方向LR行走。该起重小车9能够沿着并且在起重机梁2的下缘板4的从侧面伸出的滑动面4c上行走。第一起重机1a另外包括起重机控制系统10和与其相连接的悬式控制开关11,通过它们第一起重机1a或者电动机以及具有钢绳葫芦的起重小车9能够相互分开地受到控制和操作。
在图1b中示出的是传统的、被构造成双梁桥式起重机的第二起重机1b,该起重机与被构造成单梁桥式起重机的第一起重机1a相比包括两个起重机梁2。在两个起重机梁2的端部上也固定有第一行走机构7和第二行走机构8,这样在俯视图中看构成框架。第二起重机1b也包括具有被构造成钢绳葫芦的起重装置的起重小车9。然而该起重小车9不是被悬挂在起重机梁2的下缘板4上,而是在两个起重机梁2的上缘板3上移动。被设置在起重机梁2的中间的起重小车9与此相应地能够沿起重机梁2的纵向方向LR以及在两个起重机梁2之间行走。在这种情况下被设置在起重小车9上的钢绳葫芦的吊货装置在两个起重机梁2之间能够下降或者上升。
在其它方面对第一起重机1a的阐述相应地适用于第二起重机1b。
图2a示出的是用于根据图1a构造成单梁桥式起重机的起重机的、本发明的起重机梁2的透视图。起重机梁2在这种情况下并非构造成传统的箱形横梁而是桁架梁。
起重机梁2的桁架结构基本上包括上缘板3、下缘板4、对角走向的斜撑杆5和竖直的竖柱6。上缘板3和下缘板4分别在第一行走机构7和第二行走机构8之间沿起重机梁2的纵向方向LR直线地、平行地并且相互间隔地延伸。与此同时,上缘板3与下缘板4竖直地相互间隔。上缘板3由两个设置在水平面中的并且沿水平面相互间隔的第一上缘板型材3d和第二上缘板型材3e构成。
两个上缘板型材由L型材梁或者角型材梁构成。下缘板4由具有两个垂直设置的翼缘4a的平面型材4b构成,这样形成大致U形型材状的横截面。在这种情况下,平面型材4b从侧面超出翼缘4a向外延长(同时参见图3)。平面型材4b的侧面延长分别构成此处未示出的起重小车9的行走机构用的滑动面4c。另外由上缘板型材或者平面型材4b的沿纵向方向LR看最外部边缘的间距形成起重机梁2的宽度B。
上缘板3与下缘板4通过多根构造成平面状的斜撑杆5以及多根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构造成杆状的竖柱6相互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斜撑杆5构造成具有主面5a和具有基本上呈矩形的横截面的板型材,其中其纵侧面为了提高翘曲刚度至少在中间区域内被包边构成辅面5b。
起重机梁2的桁架结构在上缘板3和下缘板4的相对的端部处被各衔接器12封闭。通过这些衔接器12、上缘板3和下缘板4被连接成框架。由于下缘板4总体上比上缘板3短,所以衔接器12具有对角的走向(diagonaler Verlauf),并且起重机梁2的框架总体上由下向上变宽并且构造成梯形的。另外衔接器12在上缘板3的区域内以及在反向于上缘板3的一侧包括连接板12a,第一行走机构7和第二行走机构8之一或者其支架固定在该连接板上。
以两个衔接器12之一为出发点沿起重机梁2的纵向方向LR看,第一斜撑杆5与下缘板4相连接,并且沿纵向方向LR以第一定位角α1倾斜地朝向上缘板3的方向延伸并在那里被固定在上接点OK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定位角α1由第一斜撑杆5与终端位于上接点OK中的竖柱6相夹而成。优选该第一定位角α1在35°至55°的范围内并且特别优选为45°。在上接点OK中此外还连接有第二斜撑杆5,该斜撑杆以第一定位角α1倾斜地向下朝向下缘板4延伸。重复这种设置直到斜撑杆5到达起重机梁2的相对的一端为止。在这种情况下总是使用偶数数量的斜撑杆5,这样最后的斜撑杆5终结于下缘板4上。在装配前根据起重机梁2的长度L确定第一定位角α1,这样可以使用分别具有相同长度和相同第一定位角α1的偶数数量的斜撑杆5。另外在每个上接点OK的区域内还附加地固定有一根竖柱6,该竖柱垂直于下缘板4延伸并且被固定在那里。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了用作轨道和为此构成滑动面4c的下缘板4的抗挠曲性。
斜撑杆5在起重机梁2的桁架结构内被如此定位,即其主面5a分别横向于所述起重机梁2的纵向方向LR延伸。另外,斜撑杆5以其下部第一斜撑杆端5g设置在下缘板4的指向上方的翼缘4a之间。斜撑杆5在其上部第二斜撑杆端5h处被设置在两个上缘板型材之间,其中,所述上缘板型材的与下缘板4的翼缘4a对齐且垂直定位的翼缘3a(参见图3)的内侧面与斜撑杆5焊接在一起。杆状的竖柱6也设置在下缘板4的翼缘4a之间和上缘板型材的翼缘3a之间并且与其内侧面焊接在一起。横向于起重机梁2的纵向方向LR看,在上缘板3或者下缘板4的翼缘3a、4a之间总是设置有仅仅一根斜撑杆5。
另外在图2a中可以看到,在两个双坡屋顶状倾斜或者对角地延伸的斜撑杆5之间分别设置有两根竖直的竖柱6。通过这种方式被相互配置在一起的斜撑杆5和竖柱6在上缘板3上的共同上接点OK处碰接在一起,其中每根斜撑杆5与附属的竖柱6在上缘板3上的相应的上接点OK的区域内构成相同大小的第一定位角α1。由于相应地成对设置的斜撑杆5的偶数数量,因此在起重机梁2的两个端部处最后的斜撑杆5落在下缘板4上。
另外,通过将衔接器12套装在起重机梁2的上缘板3的相对的端部上,然后沿其纵向方向LR相应地移动并且最终与该起重机梁2焊接在一起,起重机梁2通过衔接器12(另参见图4a )能够尺寸精确地调节到长度L。
在图2b中示出的是两个根据本发明被构造成桁架梁的起重机梁2的透视图,该起重机梁用于根据图1b被构造成双梁桥式起重机的起重机。两个起重机梁2通过被套装在其相对的端部上的衔接器12(另参见图4a )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L并且平行地、彼此间隔地设置。同样被示出的第一行走机构7和第二行走机构8通过衔接器12固定在两个起重机梁2的端部上。
第二起重机1b的两个起重机梁2的桁架结构也包括下缘板4以及与此相比较长的上缘板3,它们分别如第一起重机1a的下缘板4一样以同样的方式被构造成一体的。每个起重机梁2的上缘板3与此相应地也由设置有翼缘3a的、具有大致U形型材状横截面的平面型材3b构成。上缘板3的平面型材3b的指向下方的翼缘3a与下缘板4的平面型材4b的指向上方的翼缘4a彼此相对。
每个起重机梁2的上缘板3通过多根构造成平面状的斜撑杆5和多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同样构造成平面状的和被竖直校准的竖柱6与附属的下缘板4相连接。在这个第二实施方式中构造成平面状的竖柱6的基本构造- 在尺寸相应匹配的情况下-基本上与平面状的斜撑杆5的构造相符。然而在两个邻接的斜撑杆5之间设置仅仅一根平面状的竖柱6取代两根杆状的竖柱6。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被构造成第二实施方式的平面状的竖柱6以主面6a横向于起重机梁2的纵向方向LR延伸并且以与其成直角弯边的辅面6b沿这个纵向方向LR延伸。平面状的竖柱6另外可以如此设置或者校准,即,辅面6b指向起重机梁2的端部之一或者与其反向。
然而原则上也可以为构造成单梁起重机的第一起重机1a的起重机梁2配置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构造成平面状的竖柱6。
斜撑杆5对于第二起重机1b的两个起重机梁2来说是相同的,就是说如在图1a所示的第一起重机1a中那样被构造成关于其纵轴线LA镜像对称。
另外在图2b中还明示出,未示出的钢绳葫芦用的起重小车9不是悬挂在起重机梁2的下缘板4上,而是被安放在其上缘板3上。为此在两个上缘板3的每个上面,优选在中间,设置有具有相应滑动面3c的滑轨,这样起重小车9被设置在起重机梁2之间并且与此相应地,如在图1b中所示出的那样,能够沿纵向方向LR在第二起重机1b的第一行走机构7和第二行走机构8之间移动。
另外从图2b中可以看出,斜撑杆5如在图2a所示出的起重机梁2中那样以相同的方式被设置成双坡屋顶状。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两个邻接的斜撑杆5以这样的方式只配置构造成平面状的竖柱6,即,斜撑杆5与竖柱6在下缘板4上的共同的下接点UK上碰接。由此每根斜撑杆5与附属的平面状的竖柱6在下缘板4上的相应的下接点UK的区域内形成同样大的第二定位角α2,该定位角同样如同第一定位角α1那样优选在35°至55°的范围内并且特别优选为45°。由于相应地成对设置的斜撑杆5的偶数数量,因此在起重机梁2的两个端部处最后的斜撑杆5落在下缘板4上。然而与在图2a所示出的起重机梁2中不同,在起重机梁2的每个端部处在最后的斜撑杆5之后还设置有一根平面状的竖柱6。
图3示出的是图2a所示出的起重机梁2的横截面图。从图3中特别是能够看到斜撑杆5的基本构造,该构造基本上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同样构造成平面状的竖柱6的基本构造相符,在尺寸方面可能与此不同。图3中的结构与此相应地也适用于图2b中所示出的起重机梁2并且也适用于在这种情况下在平面状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竖柱6。为了简便起见,对图3的说明仅仅涉及斜撑杆5;与此同时述及的附图标记5a至5h类似地表示平面状的竖柱6中的相应的元件,这些元件在相同的位置上被标记为附图标记6a至6h并且在附图标记列表中被列出。
在图3中示出的、构造成平面状的斜撑杆5包括具有基本上呈矩形形状的主面5a的伸长的外形。该主面5a沿斜撑杆5的纵轴线LA延伸并且至少在中间区域内横向于起重机梁2的纵向方向LR以起重机梁2的宽度B的至少一半以上,特别是以翼缘3a或者翼缘4a的内侧面之间的间距的至少一半以上延伸。斜撑杆5优选通过激光切割由钢板制成。另外,斜撑杆5具有下部第一斜撑杆端5g和下部第二斜撑杆端5h。特别是通过在主面5a中的下部第一斜撑杆端5g的中间设置有空隙5e,在斜撑杆5的下部角区域内的下部第一斜撑杆端5g处构造有两个斜撑杆脚5f。空隙5e具有关于纵轴线LA镜像对称的和大致呈梯形的横截面。斜撑杆5的下部第一斜撑杆端5g沉入下缘板4的指向上方的翼缘4a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斜撑杆脚5f以其在下缺口5c与下部第一斜撑杆端5g之间延伸的主面5a的纵侧面贴靠在下缘板4的翼缘4a的内侧面上并且焊接在该翼缘4a上。然而斜撑杆脚5f并未安放在下缘板4的平面型材4b上。从图3中还可以看到,两个上缘板型材以其竖直的翼缘3a贴靠在主面5a的相应的纵侧面上,这些纵侧面在上缺口5d与上部第二斜撑杆端5h之间延伸,并且在那里实施焊接。
同样也可以考虑,翼缘3a、4a非相互等距地间隔。那么为了能够贴靠在沿竖直方向非对齐地设置的翼缘3a、4a上并且焊接在其上,斜撑杆端的,特别是还有斜撑杆脚5f的外纵侧面也与此相应地相互非等距地间隔。
在它们的彼此相对的下部第一斜撑杆端5g和上部第二斜撑杆端5h的区域内,在斜撑杆5的两个纵侧面上设置有两个下缺口5c和两个上缺口5d。为了实现焊缝S或者附属的焊缝尾部的去负荷,所述下缺口和上缺口5c、5d分别与上缘板和下缘板3、4的翼缘3a、4a邻接。缺口5c、5d构造成圆的,优选圆弧形的。
在下缺口和上缺口5c、5d之间在斜撑杆5的每个纵侧面上与主面5a连接有成直角被卷边的和与纵轴线LA平行延伸的辅面5b。该辅面构造成基本上梯形的。由于辅面5b两个都向同一个方向卷边,所以图3中图示出的斜撑杆5至少在所述辅面5b的区域内具有沿斜撑杆5的纵轴线LA的方向看U形的横截面。同样可以考虑,辅面5b向相反的方向卷边,这样沿纵轴线LA的方向看至少部分地形成Z形的横截面。通过去除辅面5b或者通过设置仅仅唯一的辅面5b,沿纵轴线LA方向看,斜撑杆5也能够以相应的方式具有至少部分地呈L形的横截面。通过辅面5b提高了斜撑杆5的挠曲刚度。辅面5b位于翼缘3a、4a之外,这样只有主面5a的纵侧面的未卷边的区域被焊接在翼缘3a、4a上。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斜撑杆的总长度为890mm。在这种情况下,那么下部第一斜撑杆端5g和上部第二斜撑杆端5h纵侧面分别以沉入长度80mm沉入上缘板与下缘板的翼缘3a、4a之间或者在所述长度上与所述翼缘3a、4a焊接在一起。纵侧面的沉入区域与辅面5b之间的间距,就是说在该区域内被构成的膜片活节(Membrangelenk)的长度那么分别为100mm。辅面5b基于纵轴线LA与此相应地具有530mm的辅面长度,就是说辅面5b沿其纵向方向延伸的辅面长度为530mm。
因此辅面长度优选在斜撑杆5的总长度的约40%至70%的范围内,而沉入长度在斜撑杆5的总长度的约5%至15%的范围内。
在图4a中示出的是两个衔接器12之一的侧视图,这些衔接器被设置在第一起重机1a用的起重机梁2的相对的端部上。起重机梁2构造成具有两个上缘板型材的桁架梁。还可以看到一根斜撑杆5,该斜撑杆被安装与构造成杆状的竖柱6相夹形成第一定位角α1。
另外从图4a中可以看出斜撑杆5的从主面5a上卷边的辅面5b的梯形形状。该辅面5b设置在上缘板和下缘板3、4的翼缘3a、4a以外并且在竖直的、包括起重机梁2的纵向方向LR的平面内延伸。
为了调节起重机梁2的所期望的长度L,衔接器12被安装在上缘板3和下缘板4上,沿纵向方向LR被校准并被焊接。每个衔接器能够沿纵向方向LR实现+/-5mm的长度变化。起重机梁2与此相应地在安装衔接器12之前已经具有大致所期望的长度L。在这种情况下,如此地选择所述衔接器12的结构,即这个衔接器为了对长度L进行精调在焊接之前能够相对上缘板型材和下缘板移动。
在图4a中图示出的起重机梁2的端部示明了桁架结构的封闭,其中上缘板3的两个上缘板型材与下缘板4连接成框架。为此衔接器12包括两个构造成相同的并且沿纵向方向LR延伸的肋条状的衔接器壁12e,该衔接器壁在其上端部和下端部与翼缘3a、4a相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衔接器壁12e彼此间隔并且相互平行地以及平行于翼缘3a、4a地设置,并且其表面与此相应地横向于起重机梁2的纵向方向LR。
每个衔接器壁12e均包括构造成基本上呈矩形的和平坦的板的、具有四个角E1至E4的头部12f。在衔接器壁12e的连接上部第一角E1和上部第二角E2的上侧面上,水平校准的顶板12b被安放在衔接器壁12e上并且与其焊接在一起。顶板12b构造成平坦的和矩形的。在衔接器壁12e的将第一角E1与竖直地设置在其下的第三角E3相连接的连接面上固定有竖直校准的连接板12a。连接板12a也构造成平坦的和矩形的,其中该连接板12a沿纵向方向LR看从衔接器壁12e侧面向外伸出。因此连接板12a与顶板12b基本上相互成直角地设置并且在第一角E1的区域内碰接。在与第一角E1对角相对的第四角E4的区域内衔接器壁12e的头部12f逐渐过渡到连接臂12g。与此同时,该连接臂12g对角或者倾斜向下从衔接器壁12e的连接侧面起远指延伸地与各个衔接器壁12e的头部12f连接。连接臂12g构造成平坦的和长的并且因此在其基本结构方面基本上与上缘板3或者下缘板4的翼缘3a,4a的构造相同。
通过连接臂12g的对角走向,在安放在起重机梁2的相应的端部上的衔接器12的情况下与构造得比上缘板3短的下缘板4的连接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与上缘板3和下缘板4之间的间距相关地如此地选择衔接器壁12e的尺寸,(特别是其头部12f和其连接臂12g的尺寸),即该连接臂12g到达下缘板4并同时在翼缘4a之外如此地贴靠在其外侧面上,使得这些连接臂与翼缘还能够侧面相互连接或者焊接。与在图3中所示的上缘板和下缘板3、4不同,在图4a 中上缘板3的翼缘3a并非各自与下缘板4的翼缘4a竖直对齐,而是翼缘3a在水平方向相互的间隔比翼缘4a更宽。因此到达下缘板4上的连接斜撑杆12g与最后的斜撑杆5也能够在各个翼缘4a内或者外相互交叉。
然而同样翼缘3a、4a能够如在图3中所示出的那样相互设置,并且连接臂12g的下端部以与此相应的长度沉入其翼缘4a之间,以便能够与其相连接。衔接器壁12e与此相应地如此远地相互间隔,即它们在头部12f的区域内同样如在连接臂12g下部自由端部处那样以其外侧面平面地贴靠在上缘板3或者下缘板4的上缘板型材的翼缘3a的内侧面上。
同样也可以考虑,在翼缘3a、4a相互非等距间隔的情况下,衔接器板12以其头部12f贴靠在上缘板3的翼缘3a之间,然而以其连接臂12g在下缘板4的翼缘4a外侧贴靠在其外侧面上。
为了使衔接器12或者其相应地彼此间隔的衔接器壁12e,特别是其连接臂12g获得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在衔接器壁12e的下侧面上设置有盖板12h。在这种情况下,该盖板12h以头部12f 的第三角E3为出发点沿第四角E4的方向首先水平地,然后对角向下地沿连接臂12g的走向延伸直到它在下缘板4上终结为止。通过这种方式构造成挠曲的盖板12h与衔接器壁12e的下侧面焊接在一起。另外,在连接板的反向于头部12f的端部处设置有基本上呈矩形形状的缺口12i。
当每个起重机梁2与图4a中的图示不同地-例如在第二起重机1b中-包括具有平面型材3b的上缘板3时,也能够与起重机梁2的所期望的长度L相匹配。在整体被构造成平面型材3b的上缘板3中衔接器壁12e在顶板12b的下方如此后移,使得衔接器12仅仅还以其顶板12b安放在上缘板3上。衔接器壁12e然后不再侧面贴靠在翼缘3a、4a上。
为了对起重机梁2在长度方面进行最终调节,衔接器12被套装在起重机梁2的一个端部上,其中其顶板12b平面地安放在上缘板3的或者两个上缘板型材的上面。需调节的长度L通过设置在起重机梁2的两个端部上的连接板12a的连接面12c来界定,其中所述连接面12c彼此相反地指向远离上缘板3的方向。通过沿纵向方向LR相应地移动以顶板12b安放在上缘板3上的衔接器12,最终尺寸精确地调节长度L。为了对通过这种方式调节的长度L进行固定,衔接器12然后与上缘板3和下缘板4焊接在一起。
然而同样可以先将没有连接板12a的衔接器12套装在起重机梁的端部上并调节长度。由于在连接板12a中已经设置有孔12d,通过这些孔第一行走机构7和第二行走机构8被固定在衔接器12上并且因此被固定在相应的起重机梁2上,所以为了相互对准两个彼此相对的连接板12a,于是最后焊接连接板12a。
图4b示出的是被套装在起重机梁2的端部上的衔接器12的沿起重机梁2的纵向方向LR看的视图。可以看到,衔接器12的被水平校准的顶板12b安放在上缘板3上或者其上缘板型材上。与其连接有具有用于固定此处未示出的第一行走机构7和第二行走机构8的孔12d的、被竖直校准的连接板12a。盖板12h被设置在该连接板12a的下方,缺口12i被设置在该盖板朝向下缘板4的端部处。通过缺口12i可以看到斜撑杆5,该斜撑杆以其斜撑杆脚5f沉入下缘板4的平面型材4b的翼缘4a之间。在斜撑杆脚5f的外纵面上分别标有焊缝S,斜撑杆5通过该焊缝被固定在下缘板4上。
附图标记列表
1a 第一起重机
1b 第二起重机
2 起重机梁
3 上缘板
3a 翼缘
3b 平面型材
3c 滑动面
3d 第一上缘板型材
3e 第二上缘板型材
4 下缘板
4a 翼缘
4b 平面型材
4c 滑动面
5 斜撑杆
5a 主面
5b 辅面
5c 下缺口
5d 上缺口
5e 空隙
5f 斜撑杆脚
5g 第一斜撑杆端
5h 第二斜撑杆端
6 竖柱
6a 主面
6b 辅面
6c 下缺口
6d 上缺口
6e 空隙
6f 竖柱脚
6g 第一竖柱端
6h 第二竖柱端
7 第一行走机构
7a 第一电动机
8 第二行走机构
8a 第二电动机
9 起重小车
10 起重机控制系统
11 悬式控制开关
12 衔接器
12a 连接板
12b 顶板
12c连接面
12d 孔
12e 衔接器壁
12f 头部
12g 连接臂
12h 盖板
12i 缺口
α1 第一定位角
α2 第二定位角
B 宽度
E1 第一角
E2 第二角
E3 第三角
E4 第四角
F 行走方向
L 长度
LA 纵轴线
LR 纵向方向
OK 上接点
S 焊缝
UK 下接点

Claims (11)

1.起重机,具有至少一个水平延伸的和构造成具有多根斜撑杆(5)的桁架梁的起重机梁(2),具有起重装置的起重小车(9)能够在所述起重机梁上行走,其中所述斜撑杆(5)中的至少几根构造成平面状的,其特征在于:平面状的所述斜撑杆(5)分别具有一个平坦的主面(5a),该主面分别横向于所述起重机梁(2)的纵向方向(LR)延伸,所述平面状的斜撑杆(5)具有伸长的外形并且在其纵侧面的区域内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主面(5a)相连接的、被卷边的辅面(5b)以及至少一个所述辅面(5b)指向横向于所述起重机梁(2)的所述纵向方向(LR)的方向,所述斜撑杆(5)具有相对立的斜撑杆端,所述辅面(5b)设置在所述斜撑杆端之外以及所述辅面(5b)的长度在所述斜撑杆(5)的总长度的约40%至70%的区域内;在所述斜撑杆(5)的所述主面(5a)中,在其纵侧面上设置有下缺口和上缺口(5c,5d),所述下缺口和上缺口(5c,5d)分别设置在第一斜撑杆端(5g)和第二斜撑杆端(5h)的区域内;
所述起重机梁(2)包括至少一个沿其纵向方向(LR)直线延伸的上缘板(3)和至少一个平行于此设置的下缘板(4),其中所述上缘板(3)与所述下缘板(4)通过多根沿着所述起重机梁(2)的纵向方向(LR)设置的斜撑杆(5)相互连接;
所述上缘板(3)与所述下缘板(4)通过多根沿着所述起重机梁(2)的纵向方向(LR)设置的竖柱(6)相互连接;
所述上缘板(3)与所述下缘板(4)分别具有彼此相对的翼缘(3a,4a)以及所述斜撑杆(5)与所述竖柱(6)只焊接在所述翼缘(3a,4a)的内侧面上,其中所述斜撑杆(5)的所述第一斜撑杆端(5g)焊接至所述下缘板(4)的两个所述翼缘(4a),并且所述斜撑杆(5)的所述第二斜撑杆端(5h)焊接至所述上缘板(3)的两个所述翼缘(3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斜撑杆(5)构造成平面状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5)的所述主面(5a)以所述起重机梁(2)的宽度(B)的至少一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5)沿其纵轴线(LA)的方向看、沿所述辅面(5b)的高度看具有L形、U形或Z形的横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斜撑杆(5)的下部窄侧面上设置有空隙(5e),所述空隙(5e)设置在所述第一斜撑杆端(5g)的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面(5b)设置在下缺口与上缺口(5c,5d)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竖柱(6)设置在至少一根所述斜撑杆(5)旁,其中每根所述斜撑杆(5)与相应的所述竖柱(6)构成相同大小的定位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柱(6)类似于所述斜撑杆(5)构造成平面状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起重机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以及保持间距设置的所述起重机梁(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状的斜撑杆(5)和所述竖柱(6)通过焊缝(S)固定在所述上缘板(3)和所述下缘板(4)上,其中所述焊缝(S)只设置在所述平面状的斜撑杆(5)的主面(5a)的纵侧面上和所述竖柱(6)的主面(6a)的纵侧面上,所述竖柱(6)的主面(6a)横向于所述起重机梁(2)的纵向方向(LR)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是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
CN201380017683.5A 2012-03-30 2013-03-28 具有至少一个起重机梁的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 Active CN1043952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102808A DE102012102808A1 (de) 2012-03-30 2012-03-30 Kran, insbesondere Brückenkran oder Portalkran, mit mindestens einem Kranträger
DE102012102808.7 2012-03-30
PCT/EP2013/056763 WO2013144314A1 (de) 2012-03-30 2013-03-28 Kran, insbesondere brückenkran oder portalkran, mit mindestens einem kranträg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5224A CN104395224A (zh) 2015-03-04
CN104395224B true CN104395224B (zh) 2017-07-21

Family

ID=4777272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21905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66132U (zh) 2012-03-30 2012-05-15 起重机
CN201380017683.5A Active CN104395224B (zh) 2012-03-30 2013-03-28 具有至少一个起重机梁的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21905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66132U (zh) 2012-03-30 2012-05-15 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9540216B2 (zh)
EP (1) EP2838830B1 (zh)
JP (1) JP6026638B2 (zh)
KR (1) KR101996114B1 (zh)
CN (2) CN202766132U (zh)
AU (1) AU2013241726B2 (zh)
BR (1) BR112014018580B1 (zh)
CA (1) CA2865266C (zh)
DE (1) DE102012102808A1 (zh)
ES (1) ES2563059T3 (zh)
IN (1) IN2014DN07458A (zh)
MX (1) MX347905B (zh)
WO (1) WO20131443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102808A1 (de) 2012-03-30 2013-10-02 Demag Cranes & Components Gmbh Kran, insbesondere Brückenkran oder Portalkran, mit mindestens einem Kranträger
DE102012102809A1 (de) 2012-03-30 2013-10-02 Demag Cranes & Components Gmbh Kran, insbesondere Brückenkran oder Portalkran, mit mindestens einem Kranträger
DE102012109586A1 (de) 2012-10-09 2014-04-10 Demag Cranes & Components Gmbh Kran, insbesondere Brückenkran oder Portalkran, mit mindestens zwei Kranträgern
DE102012109588A1 (de) 2012-10-09 2014-04-10 Demag Cranes & Components Gmbh Kran, insbesondere Brückenkran oder Portalkran, mit mindestens einem Kranträger
DE102013006108A1 (de) * 2013-04-09 2014-10-09 Liebherr-Werk Biberach Gmbh Kran
DE102014107323A1 (de) * 2014-05-23 2015-11-26 Terex Mhps Gmbh Kranträger für einen Kran,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Brücken- oder Portalkran, und einen Kran hiermit
DE102015101756A1 (de) 2015-02-06 2016-08-11 Terex MHPS IP Management GmbH Kran, insbesondere Brückenkran oder Portalkran, mit mindestens einem Kranträger
DE102015101755A1 (de) 2015-02-06 2016-08-11 Terex MHPS IP Management GmbH Kran, insbesondere Brückenkran oder Portalkran, mit mindestens einem Kranträger
CN105217444A (zh) * 2015-11-02 2016-01-06 河南省黄河防爆起重机有限公司 改进型单梁起重机
JP2017100208A (ja) * 2015-11-30 2017-06-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および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DE102016120115A1 (de) 2016-10-21 2018-04-26 Konecranes Global Corporation Laufkran
CN106744340B (zh) * 2016-11-10 2019-04-1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应用于狭小空间的实验室多功能专用起重机
AT520110B1 (de) * 2017-05-31 2019-08-15 Rail Cargo Wagon Austria Gmbh Untergestell für einen Plattformwagen
CN107458962B (zh) * 2017-08-04 2019-08-06 长春市兴泰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主梁起重设备的组合式主梁结构
CN107458963A (zh) * 2017-08-04 2017-12-12 长春市兴泰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单主梁起重设备的整体式主梁结构
CN107445056A (zh) * 2017-08-04 2017-12-08 长春市兴泰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主梁起重设备的整体式主梁结构
CN110342413B (zh) * 2018-04-04 2021-01-15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预应力梁的简易牵引方法
US11654989B2 (en) * 2019-04-11 2023-05-23 Hall Labs Llc Load leveling hanger
CN110395671A (zh) * 2019-06-18 2019-11-01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烟囱检修用吊装装置
DE102019125223A1 (de) * 2019-09-19 2021-03-25 Konecranes Global Corp. Vorrichtung zur Handbetätigung einer Maschine, vorzugsweise eines Hebezeugs oder Krans
RU201435U1 (ru) * 2020-11-02 2020-12-15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СКАЙ ТЕХНОЛОДЖИ 2015» Портальная балк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7360A (en) 1885-09-29 Girder
DE260030C (zh)
DE1095486B (de) 1955-02-26 1960-12-22 Donges Stahlbau Ges Mit Beschr Fachwerkkranbruecke in Leichtbauweise
FR1391167A (fr) * 1964-01-22 1965-03-05 Pont roulant
DE1971794U (de) 1967-09-08 1967-11-02 Ottokar Bente Traeger fuer zwei-traeger-brueckenkrane.
DE1759120A1 (de) * 1968-04-02 1971-06-03 Visch Maschinno Elektrotechnit Traeger,insbesondere Krantraeger,aus gepressten Paneelen
JPS519233B2 (zh) * 1971-08-16 1976-03-25
CA1003179A (en) * 1973-03-16 1977-01-11 Melvin L. Ollman Truss construction
IT1141853B (it) 1980-03-19 1986-10-08 Condecta Macchine Edili Srl Struttura reticolare con elementi poligonali per traliccio,particolarmente di gru a torre automontante
DE3222307A1 (de) 1982-06-14 1983-12-15 Filigran Trägersysteme GmbH & Co KG, 3071 Leese Fachwerktraeger
US4621475A (en) * 1982-08-09 1986-11-11 Glitsch, Inc. Structural strut and truss formed therefrom
JPS62259987A (ja) * 1986-04-30 1987-11-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天井クレ−ン装置
US5195204A (en) * 1990-07-27 1993-03-23 J. Muller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precast segmental bridges
JPH09279681A (ja) * 1996-04-17 1997-10-28 Daiwa House Ind Co Ltd 立体トラス構造
CA2430786C (en) * 2002-06-12 2005-02-01 Peter Vanagan Lifting device for flying form table trusses
US7228670B2 (en) * 2003-08-18 2007-06-12 Ollman Melvin L Structural trus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7503460B1 (en) * 2004-10-04 2009-03-17 Davor Petricio Yaksic Gantry crane
JP3943112B2 (ja) * 2005-04-15 2007-07-11 長萬産業有限会社 小屋トラスおよび屋根構造
US8678209B2 (en) * 2010-04-13 2014-03-25 Gorbel, Inc. Gantry crane having a truss supported runway
CN201932820U (zh) * 2010-11-18 2011-08-17 株洲天桥起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桥门式起重机的主梁装置
KR101048570B1 (ko) 2011-02-11 2011-07-12 김근수 모노레일형 크레인거더의 단면구성방법
DE102011002044A1 (de) * 2011-04-14 2012-10-18 Demag Cranes & Components Gmbh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Ausrichtung eines Laufradblocks
DE102012102808A1 (de) 2012-03-30 2013-10-02 Demag Cranes & Components Gmbh Kran, insbesondere Brückenkran oder Portalkran, mit mindestens einem Kranträ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865266C (en) 2019-11-19
EP2838830B1 (de) 2015-12-09
IN2014DN07458A (zh) 2015-04-24
US20150053636A1 (en) 2015-02-26
AU2013241726B2 (en) 2016-12-01
DE102012102808A1 (de) 2013-10-02
CN202766132U (zh) 2013-03-06
CA2865266A1 (en) 2013-10-03
MX2014011685A (es) 2015-01-22
CN104395224A (zh) 2015-03-04
JP6026638B2 (ja) 2016-11-16
ES2563059T3 (es) 2016-03-10
AU2013241726A1 (en) 2014-10-16
KR101996114B1 (ko) 2019-07-03
JP2015515425A (ja) 2015-05-28
KR20150002612A (ko) 2015-01-07
EP2838830A1 (de) 2015-02-25
US9540216B2 (en) 2017-01-10
BR112014018580A2 (pt) 2017-07-04
MX347905B (es) 2017-05-18
WO2013144314A1 (de) 2013-10-03
BR112014018580B1 (pt)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5224B (zh) 具有至少一个起重机梁的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
CN203212229U (zh) 具有至少一个起重机梁的起重机
CN202766133U (zh) 起重机
CN106414304B (zh) 一种起重机
CN203199888U (zh) 起重机
AU2016214308B2 (en) Crane, in particular bridge crane or gantry crane, having at least one crane girder
CN108025894B (zh) 包括至少一个起重机大梁的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龙门式起重机
US20220332547A1 (en) Support for a trolley, and overhead transport device having such a support
CN106938834A (zh) 地面输送机械的升降支架的升降支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Dusseldorf

Patentee after: DEMAG CRANES & COMPONENTS GmbH

Address before: Dusseldorf

Patentee before: TEREX MHPS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29

Address after: Finland Xu Wenkai

Patentee after: TEREX MHPS GmbH

Address before: Dusseldorf

Patentee before: DEMAG CRANES & COMPONENTS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