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50511A - 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50511A
CN104350511A CN201380028331.XA CN201380028331A CN104350511A CN 104350511 A CN104350511 A CN 104350511A CN 201380028331 A CN201380028331 A CN 201380028331A CN 104350511 A CN104350511 A CN 1043505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medium
energy consumption
motor
c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83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50511B (zh
Inventor
赤羽史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736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419736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723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3365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65005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035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50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05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50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05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6Guiding cards; Checking correct operation of card-conveying mechanisms
    • G06K13/067Checking presence, absence, correct position, or moving status of c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95Testing the sensing arrangement, e.g. testing if a magnetic card reader, bar code reader, RFID interrogator or smart card reader functions proper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means detecting the change of an electrostatic or magnetic field, e.g. by detecting change of capacitance between electrodes
    • G06K7/08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means detecting the change of an electrostatic or magnetic field, e.g. by detecting change of capacitance between electrodes using inductive or magnetic sensors
    • G06K7/08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means detecting the change of an electrostatic or magnetic field, e.g. by detecting change of capacitance between electrodes using inductive or magnetic sensors inductive
    • G06K7/08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means detecting the change of an electrostatic or magnetic field, e.g. by detecting change of capacitance between electrodes using inductive or magnetic sensors inductive sensing magnetic material by relative movement detecting flux changes without altering its magnetised st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即使在卡片状介质被不法行为盗用的情况下也能够至少避免磁信息被盗用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例如,该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具有驱动沿着搬运路(34)搬运卡片状介质的介质搬运部(35)的马达(36)、检测搬运路中的卡片状介质的存在以及位置的检测传感器(40)以及配置于插入口(50)区域并感测卡片状介质的磁记录体(mp)的磁头(PH),控制部(41)在判断为在卡片状介质的搬运过程中未正常搬运的异常搬运的情况下,即在从插入口(50)排出卡片状介质时,使写入电流流过磁头(PH),并以消除记录在卡片状介质的磁记录体上的磁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控制写入电流的供给。

Description

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进行磁卡等卡片状介质的吸入以及排出的卡片搬运机构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装设于ATM装置(现金自动存取机)和自动售货机等中的读卡器以读取和写入从卡片插入口插入的卡片状介质(以下简称卡片)的信息的方式构成。在这种读卡器中,在卡片插入口的内侧设有防护闸门,用来防止除卡片之外的异物从卡片插入口插入,或者防止被第三者的不法行为取出卡片而盗用等。防护闸门在介质检测传感器检测出从卡片插入口插入的卡片时打开,在检测出卡片被吸入到卡片插入口的内侧装置内时关闭。
被第三者的不法行为盗用的情况可考虑到以下情况。在顾客从卡片插入口插入卡片后不久,装置内部的机械部件或电气系统发生某种故障而导致卡片被卡并异常停止时,或在第三者蓄谋做一些手脚致使卡片状介质停止时,若在防护闸门打开的状态下顾客为了呼叫管理人员等而离开该现场,则第三者在此期间将卡片取走。这些卡片的不法盗用行为(不法获取)是通常被称作钓鱼(Fishing)的行为。
提出了各种具有用于防止该钓鱼的机构的读卡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这些读卡器基本上具有防拔机构,该防拔机构在不法行为者拆除用于实施钓鱼的部件并想拔出被卡在读卡器内部的卡片时,防止卡片拔出。
并且,作为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使用并实现无现金服务和个人认证等的卡片,有在塑料基板表面形成有磁条的磁卡或者在塑料基板表面上埋设有集成电路芯片的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卡。并且,磁数据相对于该磁卡的记录再生或者电子数据相对于该IC卡的发送接收利用读卡器(包括读写器)进行。
读卡器通过使磁头与磁卡表面上的磁条接触和滑动来读取存储于磁卡中的磁数据,或对磁卡写入新的磁数据。并且,通过使IC接点与IC卡表面上的金属端子(外部端子)接触和抵接来读取存储于IC卡中的电子数据或对IC卡写入新的电子数据。
然而,近年来推出了追求设计性的银行卡或信用卡,作为其中的一个例子,有在塑料卡片上设置有透明部分的卡。一直以来有一种按规格规定的范围成为透明部分的卡片(以下,称作规格内的透明卡片),但是近年来随处可见不按规格特殊规定的范围成为透明部分的卡片(以下,称作规格外的透明卡片)。其结果是,这种规格外的透明卡片在以往的读卡器中无法对存储于卡片中的数据的记录再生进行处理,从而陷入无法操作的状况,因而不能正常处理的案例不断增加。
在以往的读卡器中,在对搬运路内的卡片位置进行检测时,为了避免感应度受到周围磁环境的影响,或者避免感应度受周围温度或湿度的影响,采用了光学式传感器。因此,如果插入规格外的透明卡片,则在内部搬运该卡片时,由于光透过透明的部分,因此难以利用光学式卡片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位置,因而CPU有时丢失卡片位置(其结果是有时陷入无法操作的状况)。为了防止陷入这种状况,关于能否正常操作的可疑卡片的规格外的透明卡片等,在吸入到内部之前判定是否为异常卡片,即无法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生的卡片,并通过陷入无法操作的状况之前的排他控制(快速排出到外部等)来实施最小限度抑制运行停止时间的对策。
然而,在所插入的透明卡片为读卡器无法对应的规格外的卡片的情况下,如果不完全进行交易(磁数据的记录再生、电子数据的记录再生以及电子数据的发送接收等),则会存在无法灵活地对应顾客需求的多样化的问题。
也就是说,随着卡片市场的扩大,希望即使在插入了如上述的规格外的透明卡片的情况下也尽可能继续进行(例如,无法进行电子数据的读取处理,而只能进行磁数据的读取处理等)处理的这种顾客需求逐渐增加。尽管如此,如果不无条件地全部接受规格外的透明卡片,则无法灵活地对应顾客需求的多样化。
因此,提出了一种如下构成的读卡器:为了防止在处理透明卡片时因毫无意义的退回处理而导致读卡器的运用效率下降,通过追加除上述光传感器之外的非光学传感器来检测透明卡片(参照专利文献3)。
并且,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一种以能够诊断卡片搬运系统有无异常的方式构成的读卡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555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6480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9927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1553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作为以往的卡片钓鱼对策,包括上述专利文献1、2中公开的技术在内,只存在有在判断为发生了钓鱼的情况下、采取如无法拔出卡片的对策来对抗的方法。
如果只通过物理地设置如无法取走卡片的机构来对应所有钓鱼,则通过破坏机构或损毁卡片(若即使是破损的卡片被不法行为者拿到,则卡片上的磁数据也会被盗走)等而最终卡片上的数据被不法行为者盗走。像这样只在机构方面设置如无法拔出卡片的结构作为钓鱼对策是远远不够的。
本发明(第一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卡片状介质因不法行为而被盗用,也能够至少避免磁信息被盗用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
并且,然而,如上所述,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读卡器存在为了对应透明卡片而安装非光学传感器等产生追加部件,因而导致成本方面以及市场产品的对应困难等的不利因素。
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读卡器止于如下技术阶段:对马达施加了能耗之后,观察应该获得的来自马达的信号(编码器脉冲信号)的周期,确认获得了规定的频率,并判定马达系统有无异常。
并且,最坏的情况是,向装置内插入透明卡片,装置自身因卡片的透明而没有发现卡片的存在,进而陷入等待下一张卡片插入的状态,从而发生两张卡片被插入到装置内等的故障。有时即使在因停电等的意外事故而导致卡片被残留于装置内的情况下,即便再次投入电源并启动时,透明卡片等也不会被传感器检测出来,直接陷入等待下一张卡片插入的状态。或者,从“也许装置内有卡片”的这种状况来看,由于首先继续驱动马达,并在驱动应该能够排出卡片的充分的时间之后,提示“排出完成”,因此进行不必要的马达驱动,或者在实际插入有卡片时,发生不慎将卡片排出的状况。
本发明(第二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停电等意外事故后,再次投入电源并启动时,能够感测卡片状介质是否滞留在装置内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法
本发明(第一发明)的第一观点涉及一种对形成有记录磁信息的磁记录体的卡片状介质进行规定的处理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该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具有:介质搬运部,所述介质搬运部以与从插入口插入的卡片状介质抵接的状态沿搬运路搬运所述卡片状介质;马达,所述马达驱动所述介质搬运部;磁头,所述磁头配置于所述插入口区域并感测所述卡片状介质的所述磁记录体;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搬运路径中的所述卡片状介质的存在以及位置;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至少根据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并通过驱动所述马达来控制所述卡片状介质的搬运,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在搬运所述卡片状介质的过程中未正常搬运的异常搬运的情况下,即在从所述插入口排出所述卡片状介质时,使写入电流流过所述磁头,并以消除记录在所述卡片状介质的所述磁记录体上的磁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控制写入电流的供给。
本发明(第一发明)的第二观点涉及一种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中的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所述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具有:介质搬运部,所述介质搬运部以与从插入口插入的卡片状介质抵接的状态沿搬运路搬运所述卡片状介质;马达,所述马达驱动所述介质搬运部;磁头,所述磁头配置于所述插入口区域并感测所述卡片状介质的磁记录体;以及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搬运路中的所述卡片状介质的存在以及位置,所述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至少根据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并通过驱动所述马达来控制所述卡片状介质的搬运,所述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在判断为在搬运所述卡片状介质的过程中未正常搬运的异常搬运的情况下,即在从所述插入口排出所述卡片状介质时,使写入电流流过所述磁头,并以消除记录在所述卡片状介质的所述磁记录体上的磁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控制写入电流的供给。
本发明(第二发明)的第一观点涉及一种对卡片状介质进行规定处理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该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具有:介质搬运部,所述介质搬运部以与从插入口插入的卡片状介质抵接的状态沿搬运路搬运所述卡片状介质;马达,所述马达驱动所述介质搬运部;检测部,所述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马达的旋转状态;检测传感器,在所述搬运路中的所述卡片状介质的存在以及位置中,所述检测传感器至少检测有无卡片状介质存在;保持部,所述保持部预先保持有在空转时驱动的马达的能耗,所述空转是指未在所述搬运路搬运卡片状介质的状态;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至少根据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马达的驱动进行控制,在启动该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的起动时,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测定所述马达的能耗,并对该测定的能耗和被保持在所述保持部的空转时的马达的能耗进行比较,判断卡片状介质是否存在于装置内。
本发明(第二发明)的第二观点涉及一种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中的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该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具有:介质搬运部,所述介质搬运部以与从插入口插入的卡片状介质抵接的状态沿搬运路搬运所述卡片状介质;马达,所述马达驱动所述介质搬运部;检测部,所述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马达的旋转状态;检测传感器,在所述搬运路中的所述卡片状介质的存在以及位置中,所述检测传感器至少检测有无卡片状介质存在;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至少根据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马达的驱动进行控制,所述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将在空转时驱动的马达的能耗预先保持于保持部,所述空转是指未在所述搬运路搬运卡片状介质的状态,在启动所述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的起动时,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测定所述马达的能耗,并对该测定的能耗与被保持在所述保持部的空转时的马达的能耗进行比较,判断卡片状介质是否存在于装置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一发明),即使卡片状介质因不法行为而被盗用,也能够至少避免磁信息(磁数据)被盗用。
根据本发明(第二发明),即使透明卡片等不易被检测出的卡片滞留在内部,并判断为卡片存在于装置内的情况下,也能够等待上位的命令进行之后的处理,而且能够防止不慎排出卡片状介质。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概要的方框图。
图2为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位装置的构成例的图。
图3为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的读卡器的构成例的方框图。
图4为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的卡片插入口的构成例的图。
图5为示出了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卡片检测用磁头的预读头的结构概要的图。
图6为示出了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卡片检测用磁头的预读头的信号驱动系统的方框图。
图7为用于说明控制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读头(卡片检测用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概要的图。
图8为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能耗测定判定部的构成例的图。
图9为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驱动中的加速时以及恒速时的驱动动力(负荷)和速度的变化的图。
图10为简略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的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图11为简略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12为用于包括有无发生异常搬运(JAM:卡死)在内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从插入卡片到交易结束为止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一例的流程图。
图14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二例的流程图。
图15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三例的流程图。
图16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四例的流程图。
图17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五例的流程图。
图18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六例的流程图。
图19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七例的流程图。
图20为用于说明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接通的时间点的图。
图21为示出了卡片在卡片搬运路实际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22为用于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伴随搬运卡片的与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相关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第一流程图。
图23为用于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伴随搬运卡片的与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相关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第二流程图。
图24为用于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在起动时的卡片探查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对第一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以下实施方式中,以构成为能够对磁卡以及IC卡双方进行信息读取以及信息写入(不仅具有信息再生功能,还兼有信息记录功能)的读卡器(包括读写器)作为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不法盗用卡片的钓鱼对策,如后述对磁卡实施对策。因此,以下除了IC接点块机构部的说明之外,基本上以磁卡作为卡片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读卡器,也可应用于作为电子设备装置的卡片扫描仪、卡片打印机等中。
图1为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概要的方框图。
信息处理系统10包括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上位装置(主机装置)20、作为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的读卡器(电子设备装置)30以及卡片CRD(磁卡或IC卡)。
[上位装置的结构以及功能]
上位装置20在与读卡器30之间进行通信控制,并进行接收与指令的发送相应的响应(应答)等各种信息的授受,从而获取来自读卡器30的信息。
在读卡器30中,例如在搬运卡片CRD时,在发生了因不法行为者的钓鱼行为而无法正常搬运或因卡片的形状或卡片表面状况(因油等导致的搬运辊打滑)而无法正常搬运的异常搬运、所谓的卡死(JAM)的情况等时,上位装置20接收并获取该意思的信息。例如在投入电源时(起动时),或者在读卡器30因停电等而断电的情况下投入电源并再次起动时,上位装置20接收并获取探查读卡器30侧有无后述卡片存在的卡片探查处理的结果信息。上位装置20在与读卡器30之间进行被插入到读卡器30中并进行规定交易的卡片的识别号码和交易数据等信息的授受。上位装置20如果从读卡器30侧获取卡片CRD残留在读卡器(装置)内的信息,则例如将向读卡器30指示是否排出所残留的卡片CRD的命令(指令)发送给读卡器30。或者,上位装置20如果获取卡片CRD残留在读卡器(装置)内的信息,则例如还能够进行向显示装置(还包括LED、灯等)显示警告以及通过语音处理装置发出警告音等的警报处理。
图2为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位装置的构成例的图。
图2的上位装置20基本上包括作为处理装置的CPU21、只读存储器(ROM)22、随机存储器(RAM)23、存储器单元24、显示警告等信息的显示装置25、包括键盘261、鼠标262的操作部26、以及与读卡器30之间进行信息的授受的接口电路27。
在本例子中,保存在图中的存储器单元24内的操作系统(OS)、中间件MW以及应用程序等程序构成软件系统的一部分,执行时作为所谓的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的软件在RAM23上展开。
在上位装置20与读卡器30之间的常规通信中应用使用了RS232C和USB(Universal Serial Bus)等专用线(有线通信线)的通信系统。
以上对上位装置20的结构以及功能进行了说明。
接下来对读卡器30的结构以及功能进行说明。
下面,首先对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的特征性的卡片搬运相关的信号处理系统以及驱动系统的结构以及功能的概要进行说明后,对磁读卡器的卡片搬运系统等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此,如前述,以构成为能够对磁卡以及IC卡双方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写入(不仅具有信息再生功能,还兼有信息记录功能)的读卡器(读写器)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关于不法盗用卡片的钓鱼对策,对磁卡实施对策。
[钓鱼对策的概要]
在此,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读卡器30中的特征性结构、即钓鱼对策的概要进行说明。
如后详述,通过本实施方式,在能够处理磁卡的读卡器30中具有能够检测出插入有卡片CRD的检测开关组。在装置的插入口部(装置的外侧)具有检测传感器组中的能够在吸入该插入的卡片前判断有无磁性的磁头,即预读头PH。如果使电流流过该预读头(卡片检测(磁性检测)用磁头),则还作为写入头(Write Head)发挥功能。在本读卡器30中,由于电流流过该磁性检测用头,因此具有磁写入功能。并且,读卡器30具有如下判定功能:当在内部进行卡片搬运时,能够在马达的驱动过程中检测传感器等的状态,在搬运被抑制(以下,称为卡死)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对读卡器30实施了一些卡片捕获。在判断为实施了捕获的情况下,使电流流过预读头(卡片检测用磁头)401,此时该卡片检测用磁头具有写入功能。决定使该电流流过的时间点的算法成为本实施方式的读卡器30的特征性结构。
更为具体地说,读卡器30能够通过卡片插入检测用开关(传感器)402、402(图3等)从断开切换到接通来感测插入了卡片CRD,并且,能够通过设置在该卡片插入检测用开关附近的作为磁头的预读头PH来判定有无插入的卡片的磁信息(数据)。通常,钓鱼等恶作剧(不法行为)以如下方式进行:在卡片被吸入到装置内之后结束交易时,或者在因交易中断等而将卡片再次排出到外部时无法排出卡片,而卡片的主人放弃离开后,通过特殊手段(实施钓鱼的不法行为者拔出捕获的卡片的手段非常巧妙)取走卡片。由此,带有磁信息(磁数据)的卡片被盗,钓鱼行为得以成功。
本实施方式的读卡器30具有检测出将该被拔出的卡片的磁信息(磁数据)认定为钓鱼行为的现象的算法和在这种情况下消除磁数据的结构。读卡器30能够通过自身的马达驱动和能够检测出卡片位置的多个传感器(检测传感器组的各传感器)来获知卡片CRD是否被正常搬运。但是,在实施钓鱼时,若发生卡片无法被正常搬运的异常搬运(卡片卡死),则能够推测出实施了钓鱼行为。此时,由于卡片的形状和卡片表面的状况(因油等导致的搬运辊打滑),即使没有恶作剧,也有可能发生异常搬运(卡死)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读卡器30自身也在数次搬运处理的重试动作结束后,由于所发生的异常搬运(卡死)现象,在通过修理负责人等手动解除异常搬运(卡死)之前不执行下一个动作。因此,卡片在发生异常搬运后基本上不可能移动。
然而,若钓鱼等恶作剧(不法行为)成功,则不法行为者想要前来从装置内拔出该卡片。因此,即使读卡器30不想工作,卡片也开始在装置内移动,其结果是,根据传感器等的状态变化和卡片检测用磁头等显示磁信息(磁数据)。检测到这种现象的读卡器30通过使电流流过位于卡片插入口部的作为磁头的预读头PH,消除经过该头正下方的卡片CRD的磁信息(磁数据)。该磁头直接挪用原本存在的读磁(Read)/磁写入(Write)用的磁头,并且流过磁头的电流能够通过转换而使常规的写入电流流入磁头来实现。其结果是虽然卡片有可能流落到不法行为者的手中,但由于重要的磁信息(磁数据)已被消除,因而,被盗的卡片不可能被不法行为者直接使用。
如果还增加如在发生了异常搬运(卡死)的情况下机械地妨碍拔出卡片的机构,则还能够得到协同效应。此时,当发生了异常搬运(卡死)的情况下,采用如下算法:先由机械机构将卡片锁死,并且若卡片在该状态下移动或者判断为被移动,则使电流流过磁性感测用磁头。
[读卡器的信号处理系统的概要]
图3为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的读卡器的构成例的方框图。图4为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的卡片插入口中的构成例的图。
如图3所示,本读卡器30具有与磁卡对应的磁头31、与IC卡对应的IC接点块机构部32、包含差分放大电路的磁信息获取部33、卡片搬运路34、将卡片CRD沿着卡片搬运路34搬运的卡片搬运部35以及具有驱动卡片搬运部35的编码器(E)361的马达(M)36。编码器361作为用于检测马达36的旋转状态(转速和配置位置)的检测部的一部分发挥作用。读卡器30具有驱动例如由直流马达构成的马达36的驱动器37、用于进行卡片插入口50中的搬运路的开闭的闸门38以及驱动闸门38的螺线管39。而且,读卡器30包括用于检测卡片搬运路34中有无卡片CRD以及卡片CRD的搬运位置的检测传感器组40、作为控制部的CPU41、接口电路42、以及用于进行卡片检测用磁头(预读头)PH的读写的读写电路43。
磁头31将记录于作为磁记录介质的卡片CRD的磁记录体、即磁条mp中的磁记录信息作为模拟信号S31读出,该磁记录信息例如通过F2F调制方式记录于磁条mp。由磁头31读取的作为磁记录信息的模拟信号S31被供给磁信息获取部33。并且,磁头31向卡片CRD的磁条mp写入磁信息。配置于卡片搬运路34中的磁头31在所插入的卡片为磁卡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并通过与卡片表面上的磁条接触并滑动来进行磁数据的读写。
IC接点块机构部32在所插入的卡片为IC卡的情况下按照CPU41的控制进行工作。为了能够与IC卡表面上的金属端子(外部端子)接触,IC接点块机构部32具有能够沿着卡片搬运路34与该金属端子接触和抵接的IC接点,IC接点块机构部32通过该IC接点的接触和抵接来进行电子数据的读写。
在磁信息获取部33中,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在CPU41的增益控制下将由磁头31读出并再生的模拟信号S31放大为适当的电平。差分放大电路以将信号的振幅例如设定为全频的1/4的方式进行增益(Gain)控制。并且,差分放大电路还能够构成为具有自动增益控制(AGC:automaticgain control)功能。
并且,磁信息获取部33具有根据从差分放大电路输出的利用磁头31检测出来的磁信号读取并解调记录于卡片CRD的磁信息的功能。磁信息获取部33例如包括峰值检测电路以及解调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例如通过带通滤波器等输入到峰值检测电路中。在放大信号的峰值点使输出翻转,从而获得被调频(F2F调制)的矩形波信号。解调电路对矩形波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获得例如在比特的区段内输出的读取时钟信号(解调数据的取样用时钟脉冲)和表示其比特的数据的读取数据信号(解调数据),并输出到CPU41,进而输出到接口电路42。
另外,峰值检测电路例如能够应用微分电路或积分电路以及数字方式等的各种电路。解调电路能够应用所谓的单触发方式、多间歇方式、模式匹配方式等各种方式。
卡片搬运路34中配置有磁头31等,卡片CRD通过卡片搬运部35朝向磁头31的配置位置或者朝向离开磁头31的配置位置的方向搬运。
卡片搬运部35通过利用驱动器37驱动马达36,使卡片CRD沿卡片搬运路34搬运。
马达36通过由CPU41控制的驱动器37驱动,并驱动卡片搬运部35来搬运卡片CRD。例如采用脉宽调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方式作为控制马达36的方式,并且马达36通过CPU41接受PWM控制。
闸门38配置于读卡器30的卡片插入口50区域中的卡片搬运路34,闸门38根据由CPU41驱动控制的螺线管39的驱动状态对读卡器30的卡片插入口50中的卡片搬运路34进行开闭。该闸门38通过CPU41如下控制开闭:根据由卡片检测用磁头(预读头)PH检测的检测结果,在所插入的卡片CRD例如为不正当卡片的情况下,维持关闭状态,以便阻止不正当卡片吸入,如果为正常卡片,则打开该闸门38并允许卡片CRD通过。通常情况下,在运行读卡器30时,顾客在门面从卡片插入口50插入信用卡和预付卡等磁卡方式的卡片CRD。所插入的卡片CRD首先通过卡片检测用磁头PH被检测出其磁条mp。在CPU41中,在通过检测磁条mp来判断为正常卡片时,根据该信号起动螺线管39,使闸门38进行打开动作。通过闸门开放,卡片CRD通过顾客的操作进一步被向里侧压入。
如在后面结合机构说明的那样,检测传感器组40包括沿卡片搬运路34配置的预读头(PH,卡片检测用磁头)401、杆402或微动开关(SW)403以及多个光电传感器(光传感器)(PD1-PD5)404-408。检测传感器组40的各传感器从卡片插入口50侧以预读头(PH,卡片检测用磁头)401、杆402或微动开关(SW)403、多个光电传感器(光传感器)(PD1-PD5)404-408的顺序依次配置。
在从卡片插入口50插入的卡片CRD被吸入时,预读头401检测磁性,具体地说利用作为磁记录体的磁条mp检测磁性,从而感测该卡片被吸入的状况,并将成为驱动驱动马达36的契机的信号发送到CPU41。并且,收到该信号的CPU41向驱动马达36发送驱动信号,从而引入(搬运)所插入的卡片CRD。然后,所插入的卡片CRD通过形成卡片搬运部35的驱动辊353d-353f被搬运到卡片搬运路34的里侧。
预读头401基本上作为卡片检测用磁头配置于卡片插入口50。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CPU41以如下方式控制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即使在因钓鱼这种不法行为导致卡片CRD被盗,也能够至少避免磁数据被盗用,并且在后面详细叙述的规定的条件下,消除卡片CRD的磁条mp的磁信息的至少一部分。
也就是说,预读头401与磁头31相同,不仅能够读取信息,而且还构成为能够写入(消除)信息。
图5为示出了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卡片检测用磁头的预读头的结构的概要的图。图6为示出了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卡片检测用磁头的预读头的信号驱动系统的方框图。
如图5所示,预读头401(PH)包括隔着磁隙(磁间隔物)4015对置的磁铁芯4011、卷绕于磁铁芯4011的写入用绕组4012(一次线圈)、卷绕于磁铁芯4011的读取用绕组4013(二次线圈)以及容纳这些部件的壳体4014。
用于对磁卡写入或消除磁信息的写入电流流入到写入用绕组4012中,根据磁隙4015附近的磁通变化并通过电磁感应向读取用绕组4013流入电流。在使写入电流流过写入用绕组4012时,在写入用绕组4012内产生感应磁通,并且在沿磁铁芯4011形成的磁路中产生感应磁通。并且,由于在沿磁铁芯4011形成的磁路中产生感应磁通,磁隙4015附近的磁通发生变化,并且因电磁感应而在读取用绕组4013中产生感应电流。
如图6所示,在CPU41的控制下通过读写电路43驱动具有这种结构的预读头401。读写电路43具有写入驱动电路431、放大器(AMP)432以及波形整形电路(例如带通型滤波器BPF和比测仪等)433,并且读写电路43具有向写入用绕组4012供给写入电流且对在读取用绕组4013中产生的读写电流(包含上述的感应电流)进行检测的功能。更为具体地说,与写入用绕组4012连接的写入驱动电路431根据来自CPU41的磁信息的写入信号(Write信号)向写入用绕组4012供给写入电流(Write电流)。在消除磁信息的情况下,向写入用绕组4012供给恒定不变(例如固定于N极)的写入电流。并且,与读取用绕组4013连接的放大器432检测上述的读取电流且放大输出该读取电流的波形振幅。并且,放大器432的输出在经过波形整形电路433并被去除高频干扰进行波形整形后,作为读取信号(读出信号)输入到CPU41。
CPU41一边识别由检测传感器组40的各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卡片CRD在卡片搬运路34中的位置等,一边进行马达36的驱动控制、卡片存在以及位置的识别处理、卡片搬运的控制处理、以及相对于卡片CRD读取处理以及写入信息(数据)的控制。CPU41根据由预读头PH读出的磁信息(磁信号)的检测结果对闸门38进行开闭控制。在所插入的卡片CRD为IC卡的情况下,CPU41进行IC接点块机构部32的驱动控制以及通过接点在与卡片侧IC之间授受信息等的控制。
CPU41在控制卡片在卡片搬运路34中的搬运的过程中,当判断为在卡片CRD的搬运过程中未被正常搬运的异常搬运(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有时将该状态称为卡死(JAM))的情况下,即在从卡片插入口50排出卡片CRD时,进行以下结合图7说明的向预读头(卡片检测用磁头)401供给写入电流的控制。
图7为用于说明控制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读头(卡片检测用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概要的图。图7(A)-图7(E)示出了在判断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30的卡片搬运路34中搬运卡片CRD时发生了异常搬运(卡死)之后,卡片CRD被向卡片插入口50侧拔出时的一个例子。在本例子中,如前述,检测传感器组40的各传感器从卡片插入口50侧以预读头(PH,卡片检测用磁头)401、开关(SW)402或杆403、多个光电传感器(光传感器)(PD1-PD5)404-408所示的顺序依次配置。
图7(A)示出了在卡片搬运路34的中途发生异常搬运(卡死)而导致卡片CRD滞留在读卡器30内的状态的一个例子。在该例子中,示出了卡片CRD滞留在光电传感器405、406、407的配置区域的状况。图7(B)示出了钓鱼的不法行为者施加了要将卡片CRD向卡片插入口50侧拔出的力,从而卡片CRD偏离光电传感器407的配置位置,朝向靠卡片插入口50侧的光电传感器404、405、506的配置位置移动的状态。图7(C)示出了钓鱼不法行为者施加了要将卡片CRD进一步朝向卡片插入口50侧拔出的力,从而卡片CRD偏离光电传感器406的配置位置,朝向靠卡片插入口50侧的预读头401的一部分以及光电传感器404、405的配置位置移动的状态。图7(D)示出了钓鱼不法行为者施加了要将卡片CRD进一步朝向卡片插入口50侧拔出的力,从而卡片CRD偏离光电传感器406的配置位置,朝向靠卡片插入口50侧的预读头401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以及光电传感器404、405的配置位置移动的状态。图7(E)示出了钓鱼不法行为者施加了要将卡片CRD进一步朝向卡片插入口50侧拔出的力,从而卡片CRD偏离光电传感器405的配置位置,朝向靠卡片插入口50侧的预读头401的整体以及光电传感器404的配置位置移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示出了卡片CRD的一半左右被向卡片插入口50引出的状态。
CPU41基本上例如图7(A)所示,在判断为异常搬运(卡死)的情况下,即在从卡片插入口50排出卡片CRD时,使写入电流流过预读头(卡片检测用磁头)401,并以消除记录于作为卡片CRD的磁记录体的磁条mp上的磁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控制写入电流的供给。
作为在判断为异常搬运(卡死)后检测开始了搬出卡片CRD的动作的方法,例如,可采用以位于卡片插入口50侧的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了卡片为触发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CPU41如果在判断为在图7(A)所示的位置发生异常搬运(卡死)之后,通过检测传感器、在图7(B)所示的例子中通过光电传感器404检测出卡片CRD(通过光电传感器407无法检测),则开始进行对预读头(卡片检测用磁头)401供给写入电流的控制。
尽管开始进行该写入电流的供给控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在开始控制写入电流的供给的时点立即开始供给电流,则从卡片CRD未到达预读头401的配置位置的时点供给电流,因而消耗掉不必要的电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CPU41为了只在必要的期间供给电流来减少电力消耗,也可以如图7(C)所示那样构成为:在若卡片CRD被向朝向卡片插入口50侧排出的方向传送,并且利用预读头401检测作为磁记录体的磁条mp的磁信号时,开始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之后,如图7(D)以及图7(E)所示,随着卡片CRD进一步朝向卡片插入口50侧排出,消除记录于卡片CRD的磁条mp的磁信息。
并且,从不法行为者未必以一定的力量会顺利拔出卡片等理由来看,CPU41例如还能够向预读头401供给规定时间、例如五秒钟的写入电流之后,进行停止供给写入电流的电流供给断续处理。CPU41还能够构成为:包括该电流供给断续处理在内,反复进行从上述的判断为上述的异常搬运之后的处理开始的写入电流供给控制。通过采用这种电流供给断续处理,能够实现进一步降低电力消耗。
并且,作为在判断为异常搬运(卡死)后检测开始了搬出卡片CRD的动作的方法,例如还能够采用如下方法:通过朝向卡片插入口50侧对卡片CRD施加规定的力,向驱动卡片搬运部35的马达36施加负荷,从而以马达36的能耗有所增加为触发。在这种情况下,CPU41若在判断为在图7(A)所示的位置发生异常搬运(卡死)之后,朝向卡片插入口50侧(朝向如图7(B)所示的位置)对卡片CRD施加规定的力,从而检测到马达36的能耗有所增加,则开始进行向预读头(卡片检测用磁头)401供给写入电流的控制。
CPU41根据作为用于检测马达的旋转状态(转速和配置位置)的检测部的编码器361的输出对判断为异常搬运(卡死)后的马达36的能耗(负荷)进行测定。并且,CPU41对所测定的能耗与被保持于保持部的相当于卡片在卡片搬运路34未被正常搬运的异常搬运时或者正常搬运时的马达的能耗进行比较,判断滞留的卡片CRD是否被向卡片插入口50侧传送,并以该判断为契机决定是否开始进行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的控制。
也就是说,在判断为异常搬运(卡死)之后,例如在检测传感器未检测出卡片CRD的状态下(在图7(A)的状态下),CPU41对根据作为检测部的编码器361的检测结果测定马达的能耗而得的第一能耗与被保持于保持部的马达的第二能耗进行比较。并且,在所测定的第一能耗比被保持的第二能耗增加的情况下,CPU41判断卡片CRD被向卡片插入口50侧传送,且以该判断为触发开始进行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的控制。
像这样,CPU41还能够判断马达的能耗(负荷)是否增加作为开始控制写入电流的供给的触发。但是,还能够采用如上所述那样将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作为开始控制写入电流的供给的触发的方法进行组合等的结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还能够采用如下结构。也可构成为:在开始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后,CPU41对根据作为检测部的编码器361的检测结果测定马达36的能耗而得的第一能耗与被保持于保持部的马达的第二能耗进行比较,当所测定的第一能耗朝着被保持的第二能耗(第二能耗的近似值)减少的情况下,停止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
并且,还可构成为:在停止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之后,CPU41对根据作为检测部的编码器361的检测结果测定马达36的能耗而得的第一能耗与被保持于保持部的马达的第二能耗进行比较,在所测定的第一能耗比被保持的第二能耗增加的情况下,重新开始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
既能够构成为组合该停止供给电流的处理以及重新开始的处理,例如反复进行该两个处理,并且,又能够与上述的以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的电流供给断续处理分开或组合,这些结构具有能够有效控制电力消耗的优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应用直流马达作为马达36,马达速度的控制采用以来自马达的脉冲信号(编码器脉冲)的周期为基准反馈供给至马达驱动系统的能耗的方式。并且,能够将除加速控制时(驱动开始时、停止制动时以及速度变更时)之外的恒速控制时供给至马达驱动系统的能耗的统计保存在存储器413中。可预先获知搬运卡片时、空转时(卡片未存在于内部的状态)以及异常搬运时的力量。另外,例如能够根据基于马达驱动电路(驱动器)的接通(On)/断开(Off)的一定时间内的接通时间,将“供给至马达驱动系统的能耗”的量数值化。或者,通过数字模拟(DA:Digital Analog)转换器控制施加到马达的电压,CPU能够根据施加电压的平均值实现力量的数值化。
如上所述,作为马达驱动的状况,CPU41能够根据依次数值化的值获知能耗的施加量。在观察该极短时间内的能耗的情况下,与被施加于以恒速驱动或在异常搬运时驱动的马达36的通过目前为止的统计获的的能耗CENG相比,与意愿相反地要以较强的力拔出卡片CRD时的能耗(负荷)MENG明显不同(例如增大)。
图8为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能耗测定判定部的构成例的图。图9为示出了第一发明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驱动中的加速时等负荷增加了的情况和恒速时驱动动力(负荷)与速度的变化的图。在图9中,A所示的曲线表示动力变化,B所示的曲线表示速度的变化以及与速度相应的能耗。在图9中所示的能耗CENG表示正常搬运时的恒速时或异常搬运(卡死)时的马达的统计的第二能耗。通过对该第二能耗CENG与所测定的第一能耗MENG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应该开始进行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的控制。
图8的能耗测定判定部410包括测定部411、判定部412以及作为保持部的储存器413。
在与驱动马达36的输出轴362的同轴上配置有编码器361作为检测马达转速的构件(检测部)。旋转脉冲信号EPL从编码器361被发送到CPU41的能耗测定判定部410的测定部411。
测定部411根据作为用于检测驱动马达36的旋转状态(转速和配置位置)的检测部的编码器361的输出对驱动马达36达到规定状态时的能耗CENG进行测定。
判定部412通过对利用测定部411测定而得的第一能耗(负荷)MENG与保持于存储器413中的在正常搬运时的恒速时或异常搬运(卡死)时的马达的统计的第二能耗CENG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开始进行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的控制。例如在所测定的能耗CENG比恒速时或者异常搬运(卡死)时的能耗IENG大的情况下,判定部412判断为与意愿相反地要以较强的力拔出卡片CRD,从而判定应该开始进行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的控制。
存储器413预先保持(存储)有驱动马达36在搬运卡片CRD的搬运时统计的正常时的恒速时或异常搬运(卡死)时的马达的能耗(负荷)。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耗ENG能够取代为驱动马达36的转速从起动时开始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达到恒定旋转的稳定速度(恒速)时的转速。CPU41能够构成为:通过对该测定转速与预先设定为适当值的转速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开始进行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的控制。
并且,还能构成为:在判定为在读卡器30内发生了异常搬运(卡死)的情况下,CPU41若从上位装置20接收警报指令作为将该异常搬运通知给上位装置20的应答,则通过未图示的显示部和语音处理部发出警告(警报)。
并且,读卡器30借助接口电路42以及通信线与上位装置20连接在一起,例如向上位装置20发送解调数据和卡片的搬运状态等信息。为了确立上位装置20与读卡器30之间的通信,如上所述,采用RS232C方式、并行端口方式、USB连接方式等各种通信方式的接口电路42。
以上,对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30的卡片搬运相关的信号处理系统以及驱动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的概要进行了说明。接下来,对读卡器30的卡片搬运系统等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
[读卡器的结构]
图10为简略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30的结构的俯视剖视图。图11为简略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30的结构的纵剖视图。另外,图11中的各箭头表示图10中对应的符号的位置。
在图10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30具有将插入到读卡器30中的卡片CRD吸入卡片搬运路34中的卡片插入口50。读卡器30具有发送成为驱动驱动马达36的契机(触发)的信号的卡片检测用磁头(预读头)(PH)401、从卡片搬运路侧板341朝向卡片搬运路34内突出的杆402、以及感测杆402的机械动作的微动开关(SW)403。在控制卡片在卡片搬运路34中的搬运的过程中,在判断为在卡片状介质的搬运过程中未被正常搬运的异常搬运(卡死)的情况下,即在从卡片插入口50排出卡片CRD时,进行向预读头(卡片检测用磁头)401供给写入电流的控制。
读卡器30具有与光电二极管(无图示)对置的光电传感器404-408(PD1-PD5),用作检测卡片搬运路34内有无卡片CRD的存在、卡片CRD的位置确认以及卡片的长度等。由这些预读头401、杆402、微动开关403以及光电传感器404-408形成检测传感器组40。并且,在读卡器30的靠近卡片搬运路34的长边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的光电传感器406、407的配置位置处配置有磁头31,所述磁头31对卡片CRD进行磁信息(磁数据)的记录再生。在读卡器30中配置有:借助形成卡片搬运部35的传送带351a、351b以及驱动轴使驱动辊353d-353f(图11)旋转驱动的驱动马达36(图中的虚线框内);以及其他各种机械部件和电气部件(无图示)。
在被吸入从卡片插入口50插入的卡片CRD时,预读头401感测其吸入状况,并向CPU41发送成为驱动驱动马达36的契机的信号。并且,接收该信号的CPU41向驱动马达36发送驱动信号,从而引入(搬运)所插入的卡片CRD。之后,所插入的卡片CRD通过形成卡片搬运部35的驱动辊353d-353f被朝向卡片搬运路34的里侧(图10的右侧方向)搬运。
杆402以及微动开关403为检测所插入的卡片CRD的位置的“卡片位置检测传感器”的一个例子,并作为卡片插入检测用开关发挥作用。当被吸入从卡片插入口50插入的卡片CRD时,一部分朝向卡片搬运路34内突出的杆402与所插入的卡片CRD接触,以杆402朝向图10中的下方移动为契机,微动开关403感测杆402的机械动作。并且,微动开关403向CPU41发送感测到杆402的机械动作的感测信号,CPU41根据该感测信号检测(识别)出所插入的卡片CRD的存在。另外,这些杆402以及微动开关403还能够检测出所插入的卡片CRD的长度等。
光电传感器404-408分别为由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的组合构成的光学式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卡片CRD经过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即,卡片搬运路34)时,由于来自发光元件的光被形成于卡片CRD表面的磁条mp遮挡,因此能够检测出卡片CRD的存在。另外,也可考虑磁式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等作为光电传感器404-408,但由于前者的敏感度容易受到周围磁环境的左右,而后者的敏感度容易受到周围温度和湿度的左右,因此优选使用不受这些周围磁环境、周围温度以及湿度的左右的光学式传感器。并且,也可使用红外线传感器作为检测传感器。并且,光电传感器404-408作为检测所插入的卡片CRD的位置的“卡片位置检测传感器”的一个例子发挥作用。并且,也可只将光电传感器404-408作为“卡片位置检测传感器”的一个例子。
IC接点块机构部32在所插入的卡片为IC卡的情况下按照CPU41的控制进行工作。为了能够与IC卡表面上的金属端子(外部端子)接触,IC接点块机构部32具有能够沿着卡片搬运路34与该金属端子接触并抵接的IC接点322,IC接点块机构部32通过该IC接点322与金属端子接触和抵接来进行电子数据的读写。并且,配置于卡片搬运路34的磁头31在所插入的卡片CRD为磁卡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磁头31通过与卡片表面上的磁条mp接触和滑动来进行磁数据的读写。
更为具体地说,在图11中,装设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30的IC接点块机构部32包括接点块321,所述接点块321与所插入的卡片(IC卡)CRD的卡片表面上的外部端子接触和抵接来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IC接点块机构部32具有:配置于该接点块321且与外部端子接触并抵接的IC接点322;用于使该IC接点322接触或脱离的转动臂323;以及为了使该转动臂323以轴326为中心转动而驱动的驱动源(执行器)324。
驱动源324通过使与转动臂323连接的柱塞325在直线上往返运动来驱动转动臂323。具体地说,柱塞325在通过螺旋弹簧被向突出的方向施力,并未向设置于驱动源324的螺线管通电时,使接点块321从所插入的卡片背离,另一方面,当向设置于驱动源324的螺线管通电时,通过转动臂323以轴326为中心旋转驱动,使接点块321靠近插入卡片。
配置于接点块321a的IC接点322由按照IC卡的规格配置的两排楔子形状的弹簧构成,该两排弹簧在与所插入的卡片CRD的前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并且由在与所插入的卡片CRD接触和抵接时能够挠曲的部件形成。并且,该IC接点322的一端被锡焊在配置于IC接点块机构部32内的控制电路板,并与该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由此,能够读取(再生)被存储在所插入的卡片CRD(IC卡)中的电子数据,或者能够向所插入的卡片CRD(IC卡)写入(记录)新的电子数据。
磁头31由隔着磁隙(帽间隔物)对置的至少一对磁铁芯构成,在其中的一个磁铁芯上卷绕有再生用线圈,而在另一个磁铁芯上卷绕有记录用线圈,且磁头31的头部与所插入的卡片CRD滑动接触并移动。由此,磁头31能够读取(再生)被存储在所插入的卡片CRD中的磁信息(磁数据),或者能够对所插入的卡片CRD写入(记录)新的磁数据。磁头31具有与图5所示的预读头401相同的结构。
另外,在图11中,通过驱动马达36旋转驱动的驱动辊353d-353f为了夹持所插入的卡片CRD而与从动辊353a-353c成对形成。也就是说,从动辊353a-353c分别被向驱动辊353d-353f施力。具体地说,从动辊353a-353c各自为了能够分别与所插入的卡片CRD的上表面抵接而从卡片搬运路34的上侧分别被向驱动辊353d-353f施力。
在此,一般情况下,由于上述的磁头31所读取或写入的磁信息(磁数据)被记录于通过印刷等印刷在所插入的卡片CRD的表面的磁条mp中,因此该磁条mp与磁头31在卡片搬运路34内对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30中,如图10所示,光电传感器404、405以及408与磁头31配置在卡片搬运方向的一条直线上。因此,光电传感器404、405以及408在卡片搬运路34中配置在磁条mp所经过的位置。由此,即使例如规格外的透明卡片CRD被插入到读卡器30内的情况下,由于在卡片的表面形成有磁条mp,因此基本上能够通过光电传感器404、405以及408感测磁条mp来检测出该卡片CRD的位置。
并且,如图11中的朝下箭头所示,作为“卡片位置检测传感器”举出的杆402以及光电传感器404-408中的光电传感器404、405以磁头31的位置为基准配置在插入卡片CRD的卡片插入口50侧。而光电传感器408以磁头31的位置为基准配置在比磁头31靠搬运方向下游侧(图11的右侧)的位置。由此,即使包括规格外的透明卡片在内的卡片CRD被插入到读卡器30中,也能准确地检测到该卡片CRD的位置。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30中,首先前提是在从卡片插入口50插入的卡片CRD上的磁条mp中通过磁头31再生或记录磁信息。并且,读卡器30利用通过驱动马达36驱动的驱动辊353d-353f在卡片搬运路34内搬运所插入的卡片CRD,并根据由设置于卡片搬运路34中的多个光电传感器404-408检测的检测信号检测所插入的卡片CRD的位置并控制搬运。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电传感器404-408由配置在卡片CRD的磁条mp所经过的位置的光电传感器404、405、408以及配置于磁头31附近的光电传感器406、407构成。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还可构成为:使用磁头31或者配置于磁头31附近的光电传感器406、407中的任意一个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定所插入的卡片CRD为正常的卡片,并继续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在判定所插入的卡片CRD为正常卡片的情况下,读卡器30通过使磁头31与所插入的卡片CRD表面上的磁条mp接触并滑动,读取被储存在卡片CRD内的磁数据,或对卡片CRD写入新的磁信息。并且,在所插入的卡片CRD为IC卡的情况下,通过使IC接点322与卡片CRD表面上的金属端子(外部端子)接触和抵接,读取被存储在卡片CRD内的电子数据,或对卡片CRD写入新的电子数据。
本实施方式中的读卡器30在吸入所插入的卡片CRD时,判定是包括呈斑状透明的卡片在内的规格外的透明卡片,还是正常的卡片。并且,保持该信息直到开始进行吸入下一张卡片的动作,并按照判定结果使包含这期间的卡片搬运在内的内部动作算法分开。由此,对正常的卡片执行常规的算法,在卡片为规格外的透明卡片的情况下,执行与后述的规格外的透明卡片对应的处理(参照后述的图22、图23的流程图),因此即使插入了规格外的透明卡片,也能毫无问题地运行(继续进行处理)。
另外,作为在吸入卡片时判定卡片CRD的特征的方法,由于在检测来自卡片CRD的磁面的信号的期间,在磁头31的头部附近存在有卡片CRD,因此不仅将磁头31用作磁信号取入构件,还能够将磁头31用作判定有无卡片的传感器。
[作为钓鱼对策的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控制]
接下来,结合图12-图19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具体处理进行说明。在此,以第一到第七处理为例,对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12为用于包含有无发生异常搬运(卡死)在内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从卡片插入到交易结束为止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3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一例的流程图。图14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二例的流程图。图15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三例的流程图。图16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四例的流程图。图17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五例的流程图。图18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六例的流程图。图19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七例的流程图。
首先,在读卡器30的CPU41中,通过判定开关SW1(杆402)等是否被接通来判定是否插入了顾客的卡片CRD(步骤ST0、ST1)。另外,关于插入了卡片CRD的检测根据用户所能够选择的的动作模式而不同,通常以由插入检测开关检测磁性或者由插入检测开关和磁检测用预读头401检测磁性这双方的检测为条件进行判断。
在CPU41中,在判定插入了卡片CRD时,驱动马达36被驱动控制,搬运辊(驱动辊)353d-353f被驱动,开始吸入卡片(步骤ST2)。并且,卡片CRD进一步向里侧插入,并根据作为检测传感器的光电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卡片CRD被向磁头31的配置区域搬运,进行伴随磁信息的读取和写入的所谓的卡片交易(步骤ST3)。接下来,判定是否发生了卡片的异常搬运,即卡片卡死(步骤ST4)。
在步骤ST4中,如果判定为没有发生卡死(步骤ST4:否),则判定交易是否结束(步骤ST5)。在步骤ST5中,如果判定交易结束(步骤ST5:是),则开始进行排出卡片CRD的动作(步骤ST6)。并且,判定在该排出动作中是否发生了卡片的异常搬运,即卡片卡死(步骤ST7)。在步骤ST7中,如果判定为没有发生卡死(步骤ST7:否),则判定排出动作是否结束(步骤ST8)。在步骤ST8中,如果判定排出动作已结束(步骤ST8:是),则交易正常结束(步骤ST9)。
另外,关于是否发生了卡死的判定,为了简化流程图,“发生卡死”的过程中包含了重试多次搬运的动作,其结果是,即便进行重试动作也无法搬运的情况下,呈“卡死”状态。
另一方面,在步骤ST4或者步骤ST7中,如果判定为发生了卡死(步骤ST4:是,步骤ST7:是),则过渡到图13-图19的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中的任意一个处理。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对相同处理的步骤标注相同步骤符号ST来进行说明。
<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一例>
首先,结合图13对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一例进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在CPU41中,基本上在例如图7(A)所示那样判断为异常搬运(卡死)的情况下,例如判定位于卡片插入口50侧的光电传感器是否感测到了卡片CRD(步骤ST0)。例如,在图7(B)所示的例子中,判定是否利用光电传感器404检测到了卡片CRD。在步骤ST10中,如果判定光电传感器404的状态没有变化,且没有检测到卡片CRD(步骤ST10:否),则接着判定是否如图7(C)所示那样卡片CRD被向朝向卡片插入口50侧排出的方向传送,并利用预读头401检测到了作为磁记录体的磁条mp的磁信号(步骤ST11)。在此,在步骤ST10中,在判定为光电传感器404的状态有变化,并检测到了卡片CRD的情况下(步骤ST10:是),或者若在步骤ST11中判定检测出了磁信号(步骤ST11:是),则向作为磁检测用头的预读头401供给并通入写入电流(步骤ST12)。之后,如图7(D)以及图7(E)所示,卡片CRD进一步向卡片插入口50侧排出,与此同时,记录于卡片CRD的磁条mp中的磁信息被消除,停止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步骤ST13)。
在该例子中,若卡片CRD被向朝向卡片插入口50侧排出的方向传送,并通过预读头401检测作为磁记录体的磁条mp的磁信号,则开始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因此能够只在必要的期间供给电流,从而能够实现降低电力消耗。
并且,还可构成为:在步骤ST10中,判定光电传感器404的状态有变化,并检测出卡片CRD(步骤ST10:把否设为是)。接着判定是否如图7(C)所示那样卡片CRD被向朝向卡片插入口50侧排出的方向传送,并利用预读头401检测到了作为磁记录体的磁条mp的磁信号(步骤ST11)。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只在必要的期间供给电流,从而能够实现降低电力消耗。
<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二例>
接下来,结合图14对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二例进行说明。该第二例与上述的第一例的不同点在于:作为开始控制写入电流的供给的触发,在步骤ST14中判断马达的能耗(负荷)是否增加,以此取代应用图13的步骤ST10的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也就是说,在第二例中,在CPU41中,在判断为异常搬运(卡死)后,并在步骤ST14中例如检测传感器未检测出卡片状介质的状态下(在图7(A)的状态下),对根据作为检测部的编码器361的检测结果测定马达的能耗而得的第一能耗与被保持于保持部的马达的第二能耗进行比较。并且,在判断为所测定的第一能耗没有比被保持的第二能耗增加的情况下,过渡到步骤ST11中的磁信号的检测判定处理。并且,在步骤ST14中,在判断为所测定的第一能耗比被保持的第二能耗增加的情况下(步骤ST14:是),过渡到步骤ST12的开始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
<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三例>
接下来,结合图15对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三例进行说明。该第三例与上述第一例的不同点在于:作为开始控制写入电流的供给的触发,除了应用图13的步骤ST10的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还在判定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之前,在步骤ST14中判断马达的能耗(负荷)是否增加。这种结构具有能够有效控制电力消耗的优点。
<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四例>
接下来,结合图16对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四例进行说明。该第四例与上述的第一例的不同点为如下。
在第四例中如下构成:在步骤ST12的供给写入电流的步骤与步骤ST13的停止供给写入电流的步骤之间,向预读头401供给规定时间、例如五秒钟的写入电流之后,进行停止供给写入电流的电流供给断续处理,以此作为步骤ST15。并且,在第四例中构成为:在步骤ST13的停止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后,返回到步骤ST10的处理,并重复以下的处理。也就是说,在该例子中形成无限循环。由于发生异常而出现呼叫保安员的状况,因此不从通常情况下的循环跳出,无限持续这种状况,只有在重置电源时才会恢复。通过采用这种电流供给断续处理,能够进一步实现降低电力消耗。
<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五例>
接下来,结合图17对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五例进行说明。该第五例与上述的第四例的不同点在于:作为开始控制写入电流的供给的触发,在步骤ST14中判断马达的能耗(负荷)是否增加,以此取代应用图16的步骤ST10的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也就是说,在第二例的CPU41中,在步骤ST14中判断为异常搬运(卡死)之后,例如在检测传感器未检测到卡片CRD的状态下(在图7(A)的状态下),对根据作为检测部的编码器361的检测结果测定马达的能耗而得的第一能耗与被保持于保持部的马达的第二能耗进行比较。并且,在判断为所测定的第一能耗没有比被保持的第二能耗增加的情况下,过渡到步骤ST11的磁信号的检测判定处理。并且,在步骤ST14中,在判断为所测定的第一能耗比被保持的第二能耗增加的情况下(步骤ST14:是),过渡到步骤ST12的开始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
<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六例>
接下来,结合图18对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六例进行说明。该第六例与上述的第四例的不同点在于:作为开始控制写入电流的供给的触发,除了应用图16的步骤ST10的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还在判定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之前,在步骤ST14中判断马达的能耗(负荷)是否增加。该结构具有能够有效控制电力消耗的优点。
<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七例>
接下来,结合图19对作为钓鱼对策的控制向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处理的第七例进行说明。该第七例与上述的第六例的不同点为如下。在该例中,在步骤ST12的供给写入电流的步骤之后,设置步骤ST16、步骤ST17以及步骤ST18的处理,并在步骤ST18中判定为肯定之后,从步骤ST12的处理反复进行。也就是说,在步骤ST12中,在开始供给写入电流并向预读头401通电时,在步骤ST16中,对根据作为检测部的编码器361的检测结果测定马达36的能耗而得的第一能耗与被保持于保持部的马达的第二能耗进行比较,当所测定的第一能耗朝着被保持的第二能耗减少时(步骤ST16:是),停止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步骤ST17)。
并且,在步骤ST18中,在停止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后,对根据作为检测部的编码器361的检测结果测定驱动马达36的能耗而得的第一能耗与被保持于保持部的马达的第二能耗进行比较,当所测定的第一能耗比被保持的第二能耗增加时(步骤ST18:是),过渡到步骤ST12的处理并重新开始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
既可构成为组合该停止供给电流的处理以及重新开始的处理,例如反复进行该两个处理,并且还可与上述的以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的电流供给断续处理分开或组合,这些结构具有能够有效控制电力消耗的优点。
[本读卡器30的常规处理]
接下来,结合图20-图23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30中的常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对处理非透明的常规卡片和规格外的透明卡片的情况进行说明。
[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接通的时间点以及卡片CRD实际移动的状态]
接下来,结合图20以及图21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检测传感器组的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接通的时间点以及卡片CRD在卡片搬运路34实际移动的状态进行说明。
图20为用于说明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接通的时间点的图。图21为示出了卡片在卡片搬运路实际移动的状态的图。另外,在图20中,开关SW1表示用于识别顾客将卡片CRD插进来的状况的卡片位置检测传感器,相当于图10的杆402。并且,光电传感器PD1、PD2、PD3、PD4以及PD5均为光学式传感器,分别相当于图3中所示的光电传感器404、405、406、407以及408。这些光电传感器的配置关系如图20(A)所示。
首先,如图20(B)所示,考虑插入了常规卡片CRD的情况。如果利用开关SW1检测到插入了卡片,则开始朝向将该卡片CRD吸入到读卡器30内的方向(反向(Backward方向):在图10(A)中朝向右侧)进行辊的驱动,光电传感器PD1与PD2的检测信号DT1、DT2接通(图中为高电平),从而感测所插入的卡片CRD的存在。之后,磁头31附近的光电传感器PD3以及PD4的检测信号DT3、DT4接通(图中为高电平),从判断为经过光电传感器PD3、PD4的位置的地方开始取入(读取)磁信号,在所插入的常规卡片到达光电传感器PD5的位置且行进规定值的量之后,结束卡片CRD的吸入和搬运。像这样,能够在光电传感器PD3以及PD4中检测出所插入的常规卡片CRD的经过。
但是,在为规格外的透明卡片CRD的情况下,光电传感器PD3以及PD4由于配置在磁头31的附近,因此未配置在所插入的卡片CRD的磁条mp上。因此存在光透过透明的部分,而无法检测到所插入的卡片CRD的经过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的读卡器判定插入了规格外的卡片或者卡片CRD被抽出等,从而执行强制排出等的错误(Error)处理。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30中,将以下情况判定为“规格外的透明卡片”:卡片CRD本应被搬运至光电传感器PD3以及PD4处,但无法通过光电传感器PD3以及PD4检测到卡片,或者即使暂且通过光电传感器PD3以及PD4检测到了卡片,也判断卡片CRD从光电传感器PD3以及PD4中消失。并且,当在该吸入时判定为“规格外的透明卡片”的情况下,之后,以光电传感器PD3以及PD4未正确动作为前提进行控制,并只进行读取记录于卡片CRD上的磁条mp中的磁数据的处理。之后,驱动搬运辊353d-353f并从读卡器30排出规格外的透明卡片CRD。
另外,在为规格外的透明卡片的情况下,在功能上也无法进行以光电传感器PD3以及PD4为必需部件的处理,例如需要掌握卡片CRD的精确位置的处理。具体地说是如下处理等:对规格外的透明卡片写入新的磁数据的处理,或者在所插入的卡片CRD为IC卡的情况下,读取被存储在卡片CRD中的电子数据或对卡片CRD写入新的电子数据的处理。
另外,在不是“规格外的透明卡片”的情况下,由于读卡器30按照常规的处理进行动作,因此在这里省略说明。并且,从磁头31周期性地发出磁信号的期间意味着卡片CRD存在于磁头31的附近,在虽然继续输出从磁头31发出的信号但卡片CRD未存在于光电传感器PD3以及PD4的配置区域的情况下,也可判定为“规格内的透明卡片”。而且,以往使用开关SW1、光电传感器PD3以及PD4和卡片搬运量来测定并计算所插入的卡片CRD的卡长,但例如也可根据开关SW1和来自磁头31的磁信号,利用卡片CRD到达磁头31的头部这一点和卡片搬运量来计算卡片CRD的卡长。
在图20(C)以及图21中,示出了通过各检测传感器检测所插入的卡片CRD时的各检测信号。各图中的(a)-(k)具有对应关系。
若依次说明,则在(a)所示的时间点,相当于杆402的开关SW1接通,在(b)所示的时间点,相当于光电传感器404的光电传感器PD1接通,在(c)所示的时间点,相当于光电传感器405的光电传感器PD2接通。在(d)所示的时间点,开关SW1断开,在(e)所示的时间点,相当于光电传感器406的光电传感器PD3接通,在(f)所示的时间点,相当于光电传感器407的PD4接通。在(g)所示的时间点,光电传感器PD1断开,在(h)所示的时间点,光电传感器PD2断开,在(i)所示的时间点,相当于光电传感器408的PD5接通。在(j)所示的时间点,光电传感器PD3断开,在(k)所示的时间点,光电传感器PD4断开。
在此,图20(C)中的以纵条纹形状表示的部分相当于未对“规格外的透明卡片”做出反应的部分。具体地说,当规格外的部分具有透明部分时,有时无法从光电传感器PD3以及PD4获得检测信号。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与光电传感器PD1、PD2以及PD5配置在一条直线上的磁头31获得的磁信号,即与来自光电传感器PD3以及PD4的检测信号在大致相同的时间点接通/断开的磁信号用于检测卡片的位置。由此,即使在上述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可能的范围内持续进行磁数据/电子数据的记录再生处理。
[读卡器在搬运卡片时的动作]
接下来,以伴随卡片搬运的与各个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相关的动作为中心,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3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2以及图23为用于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伴随卡片搬运的与各个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相关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首先,读卡器30的CPU41为了判定是否插入了顾客的卡片CRD,判定开关SW1(杆402)是否接通(步骤ST101)。当开关SW1(杆402)从断开变为接通时(步骤ST11:是,参照图21(a)),并以此为契机(触发)通过CPU41对驱动马达36的驱动进行控制,开始驱动搬运辊(驱动辊)353d-353f(步骤ST102)。并且,在卡片CRD被进一步插入到里侧,且光电传感器PD1(PDa)接通时(步骤ST103:是,参照图21(b)),开始搬运卡片,通过CPU41将未图示的定时器TM1例如设定为两秒(步骤ST104)。
另外,当开始搬运卡片时,能够利用通过搬运辊(驱动辊)353d-353f的旋转而记录的编码器脉冲数计算所插入的卡片CRD的搬运距离。并且,在机构上,已知从开关SW1到光电传感器PD1的距离、从光电传感器PD1到光电传感器PD3的距离、以及从光电传感器PD3到光电传感器PD5的距离。
接下来,读卡器30的CPU41判定光电传感器PD3(PDb)是否接通(步骤ST105)。尽管已经由磁头31对所插入的卡片CRD检测磁信号,但光电传感器PDb也未呈接通状态的卡片CRD(步骤ST105:否,且步骤ST106:是)仍被判定为(第一判定)“规格外的透明卡片”。具体地说,CPU41在随机存储器等存储区域设立“规格外的透明卡片标记(Flag)”(图13的步骤ST109)。
另一方面,当光电传感器PDb呈接通状态时(步骤ST105:是),不特别设立“规格外的透明卡片标记”,而是处理过渡到图23的步骤ST110。并且,在光电传感器PDb未呈接通状态且也未开始检测来自磁头31的磁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T105:否,且步骤ST106:否),判定在步骤ST104中例如被设定成两秒的定时器TM1是否变为0(步骤ST107)。如果变为0(步骤ST107:是),则视为发生了卡死(步骤ST108),结束吸入动作。
另外,关于经过步骤ST108结束吸入动作之后的处理可以考虑多种方案。例如,既可强制排出,也可以在服务人员到达前将卡片CRD维持吸入到读卡器30内的状态,还可以通过读卡器30吸入到上位装置20内部。
接下来,在图23中,设定读卡器30的CPU41的定时器TM2(步骤ST110)。之后,通过CPU41判定光电传感器PDb是否断开(步骤ST111)。在假设光电传感器PDb呈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T111:是),在随机存储器等存储区域设立“规格外的透明卡片标记”(步骤ST112)。这表示存在有透明卡片。
另一方面,在光电传感器PDb呈接通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T111:否),卡片CRD不作为规格外的透明卡片处理,而是作为常规卡片来处理。另外,对于常规卡片执行一般的算法,在这里省略说明该处理(动作)。
接下来,在定时器TM2变为O之前的期间(步骤ST114),判定光电传感器PD5(PDc)是否呈接通状态(步骤ST113)。在光电传感器PDc未呈接通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T113:否,且步骤ST114:是),视为发生了在装置内的中央附近不移动的现象(所谓的卡死)(步骤ST115),结束吸入动作。关于吸入动作结束后的处理与上述相同。
另一方面,在定时器TM2变为0之前,光电传感器PDc呈接通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T113:是),设定搬运距离(步骤ST116),所插入的卡片CRD移动规定的距离。之后,如果搬运规定的距离(步骤ST117:是),则视为结束了卡片搬运,并停止驱动马达36(步骤ST118),结束卡片的吸入(步骤ST119)。
在上述的步骤ST109以及步骤ST112的处理中设立了“规格外的透明卡片标记”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处理。另外,这里所说的“规格外的透明卡片”能够定义为如下卡片CRD:虽然通过光电传感器PDa以及PDc能够准确地判定有无卡片,但是用于检测磁信号的磁头31附近的光电传感器PDb无法准确地判定有无卡片。至少设为能够控制卡片搬运以及能够读出磁信号且已被写入有磁数据的卡片CRD。并且,不是规格外的透明卡片的常规卡片能够发挥所有的常规功能,并且关于以下的控制根据该判定进行分开的控制。
首先,当为“规格外的透明卡片”的情况下,由于无法信任由光电传感器PDb检测的检测信号,因此不能用于以下的搬运控制。例如,在将存在于后部(图10中的右侧)的卡片CRD搬运到前部(图10中的左侧)的情况下,在使驱动辊353d-353f驱动之后,光电传感器PDb呈接通状态。之后,光电传感器PDc呈断开状态,且光电传感器PDa呈接通状态,在光电传感器PDb呈断开状态而使卡片行进一定的距离之后,在前部(前方)的停止位置停止。因此,即使在使卡片CRD在这种前部停止位置停止时,光电传感器PDb也必须正常工作。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30中,开始从后部搬运卡片CRD,之后光电传感器PDa均呈接通状态,根据从该光电传感器PDa的断开变为接通的时间点开始搬运的量决定前部停止位置。而且,作为异常状态,还应注意是否发生了卡片CRD在装置内(读卡器30内)、例如在装置内的中央附近不移动的现象(所谓的卡死)。原因在于:当在中央附近卡死之后想要进入恢复作业时,发生在这个时点任何一个传感器都不对卡片CRD做出反应的状况,即呈在装置内没有卡片CRD的状态,因此不继续进行之后的动作,或者因无卡的状态而呈吸入下一张卡片CRD的状态。
因此,在判定为规格外的透明卡片的情况下发生卡死时,不仅实施重试动作,还需要尝试使驱动辊向与目前为止的辊驱动相反的方向驱动等,也就是说,需要使卡片CRD移动到在同一处理内通过任意一个传感器都能检测到的位置等。
但是,如果无论如何都需要利用光电传感器PDb进行控制,则需要将规格外的透明卡片做对象外处理。。例如,在能够处理接触式IC卡的手动式读卡器时,需要将该卡片移动到IC接点位置,该接点位置按现状来说由搬运卡片且卡端经过光电传感器PDb之后搬运的距离进行规定。但是,由于在光电传感器PDb不正常动作的规格外的透明卡片的情况下,无法进行这种动作,因而必须在执行之前排除该动作指令(以“无法执行”作为错误代码返回等)。同样地,由于即使在磁数据写入动作中,也由搬运卡片CRD且卡片CRD的端部经过光电传感器PDb之后距离规定磁写入开始位置,因此需要在执行前排除。像这样,即使不得不排除一部分指令(命令),但以能够正常动作的方式执行能够在可能的范围内执行的指令(命令)。另外,判定规格外的透明卡片的处理持续到下一张卡片CRD插入为止。
另外,在图22以及图23中,还能够使用三个光电传感器PD1或者PD2、PD3以及PD5进行上述的搬运以及增益控制。
接下来,对第二发明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说明省略详细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第二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以构成为能够对磁卡以及IC卡双方进行信息的读取以及写入(不仅具有信息再生功能,还兼有信息记录功能)的读卡器(包括读写器)作为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不法盗用卡片的钓鱼对策,如后所述针对磁卡采取对策。因此,以下,除了IC接点块机构部的说明以外,基本上将卡片设为磁卡来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读卡器,也可应用于作为电子设备装置的卡片扫描仪以及卡片打印机等中。
图1为示出了第二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概要的方框图。另外,由于图1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说明,因此这里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信息处理系统10包括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上位装置(主机装置)20、作为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的读卡器(电子设备装置)30以及卡片CRD(磁卡或者IC卡)。
[上位装置的结构以及功能]
上位装置20在与读卡器30之间进行通信控制,并进行接收与指令的发送相应的响应(应答)等各种信息的授受,获取从读卡器30发送的信息。
在读卡器30中,例如在搬运卡片CRD时发生因不法行为者的钓鱼行为而导致无法正常搬运或因卡片的形状和卡片表面的状况(因油等导致搬运辊打滑)而导致无法正常搬运的异常搬运、所谓的卡死(JAM)的情况等时,上位装置20接收并获取该卡死的信息。例如在投入电源时(起动时),或在读卡器30因停电等而断电的情况下投入电源并重新起动时,上位装置20接收并获取探查读卡器30侧有无后述卡片存在的卡片探查处理的结果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起动时包括如下情况等:在设置读卡器30后投入电源时;因停电等意外事故而导致读卡器30断电并重新投入电源的情况;以及根据来自上位装置20的指令进行初始化(包括重置)的情况,并指以此为契机(触发)开始进行卡片探查处理的情况。
图2为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位装置的构成例的图。图2的上位装置20基本上包括只读存储器(ROM)22、随机存储器(RAM)23、存储器单元24、显示警告等信息的显示装置25、包括键盘261和鼠标262的操作部26、与读卡器30之间进行信息的授受的接口电路27以及作为处理装置的CPU21另外,图1已在上文中进行了说明,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读卡器的信号处理系统的概要]
图3为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的读卡器的构成例的方框图。图4为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的卡片插入口的构成例的图。另外,图3、图4已在上文中进行了说明,因此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CPU41一边识别由检测传感器组40的各检测传感器检测出来的卡片CRD在卡片搬运路34中的位置等,一边进行马达36的驱动控制、有无卡片CRD存在的识别处理、卡片搬运的控制处理以及对卡片CRD读取处理或写入信息(数据)的控制。CPU41根据由预读头PH检测的磁信息的检测结果,进行闸门38的开闭控制。在所插入的卡片CRD为IC卡的情况下,CPU41进行IC接点块机构部32的驱动控制以及通过接点在与卡片侧IC之间授受信息的等控制。
例如在投入电源时(起动时)或在读卡器30因停电等而断电的情况下投入电源并重新起动时,CPU41进行探查读卡器30侧有无卡片CRD存在(残留、滞留)的卡片探查处理。CPU41如果从上位装置20侧接到指示是否排出残留的卡片CRD的指令,作为从读卡器30侧发送的卡片CCRD残留在读卡器30(装置)内的信息的应答,则以执行与指令相应的处理的方式对驱动马达36等进行控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起动时包括如下情况等:在设置读卡器30后投入电源时;因停电等意外事故而导致读卡器30断电并重新投入电源的情况;以及根据来自上位装置20的命令(指令)进行初始化(包括重置)的情况,并指以此为契机(触发)开始进行卡片探查处理的情况。
CPU41包括能耗测定判定部,所述能耗测定判定部根据作为用于检测马达的旋转状态(转速和配置位置)的检测部的编码器361的输出,对呈起动时为了进行卡片探查处理而驱动的驱动马达36的恒速状态时的能耗进行测定,并对所测定的能耗与被保持于保持部的空转时的驱动马达36的能耗进行比较,并判定卡片CRD是否存在于读卡器(装置)30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应用了直流马达作为驱动马达36,马达速度的控制采用以来自驱动马达36的脉冲信号(编码器脉冲)的周期为基准反馈供给至马达驱动系统的能耗的方式。并且,能够将除了加速控制时(驱动开始时、停止控制时以及速度变更时)以外的恒速控制时供给至马达驱动系统的能耗的统计保存在存储器413中。预先获知搬运卡片时以及空转时(卡片CRD未存在于内部的状态)的力量。另外,例如,能够通过基于马达驱动电路(驱动器)的接通(On)/断开(Off)的一定时间内的接通时间,将“供给至马达驱动系统的能耗”的量数值化。或者,借助数字模拟(DA:DiaitalAnalog)转换器控制施加到驱动马达36的电压,CPU41能够根据施加电压的平均值实现力量的数值化。
如上所述,作为马达驱动的状况,CPU41可通过被依次数值化的值获知能耗的施加量。当观察该极短时间内的能耗时,在卡片CRD存在于内部的情况和不存在于内部的情况下,在存在有卡片CRD时,施加在以恒速驱动的驱动马达36的能耗CENG明显增大。除了依赖于该有无卡片存在的信息,还依赖于卡片CRD的形状和状况,但是还可知在卡片CRD存在于装置内的情况下,能量CENG在一定时间的区间内发生变动。通常情况下,一般通过读卡器30的卡片检测传感器等检测在读卡器30内有无卡片CRD存在。但是,近来市面上推出不仅包括功能性还包括设计性的卡片CRD的案例,作为其极端案例还有如下情况:因过于追求设计性而导致设计优先至不符规格的范围,从而暂时无法利用上述的检测传感器组40检测出卡片CRD的存在。在判断这种卡片CRD不存在于内部的状况下,CPU41只用极短时间尝试驱动马达,并能够根据此时的供给至此时的马达驱动系统的能耗获知卡片CRD存在于读卡器30内。关于有/无卡片的判定,对在只用该极短的时间驱动并认为达到恒速的状况下供给至驱动马达36的能耗施加量与根据目前为止的统计获得的无卡时的马达施加能耗进行比较,在当前的施加量明显大的情况下,判定为在内部存在有卡片CRD。
图8为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能耗测定判定部的构成例的图。图9为示出了第二发明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驱动过程中的加速时和恒速时的驱动动力(负荷)与速度的变化的图。在图9中,A所示的曲线表示动力变化,B所示的曲线表示速度变化以及与速度相应的能耗。
图8的能耗测定判定部410包括测定部411、判定部412以及作为保持部的存储器413。
在与驱动马达36的输出轴362的同轴上配置有编码器361作为检测马达转速的检测部。旋转脉冲信号EPL从编码器361被发送到CPU41的能耗测定判定部410的测定部411。
测定部411根据作为用于检测驱动马达36的旋转状态(转速和配置位置)的检测部的编码器361的输出,对呈起动时为了进行卡片探查处理而驱动的驱动马达36的恒速状态时的能耗CENG进行测定。
判定部412对利用测定部411测定而得的能耗CENG与被保持在存储器413中的空转时的驱动马达36的能耗IENG进行比较,判定卡片CRD是否存在于读卡器(装置)30内。在所测定的能耗CENG大于空转时的能耗IENG的情况下,判定部412判定卡片C存在于读卡器30内,在所测定的能耗CENG小于空转时的能耗IENG的情况下,判定在读卡器30内不存在卡片CRD。
存储器413预先保持(存储)有未在卡片搬运路34搬运卡片CRD的空转时的驱动马达36的能耗IENG。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耗CENG以时间×(施加到驱动马达36的)电流来表示。具体地说,在图9中,例如将作为测定范围表示的范围定义为能耗CENG。也就是说,是驱动马达36的转速从起动时开始经过规定的时间后达到恒定旋转的稳定速度(恒速)时的能耗CENG。一般来说,读卡器30通过CPU41被控制成驱动马达36以稳定速度进行动作。由此,在空转时,即在卡片CRD未滞留在读卡器30内的状态下,能够以符号B所示的能耗CENG将驱动马达36维持为稳定速度。另一方面,由于在卡片CRD滞留在读卡器30内的情况下,是对驱动马达36施加负荷的状态,因此驱动马达36为了维持稳定速度,需要图9所示的符号A这样的能耗CENG。能够构成为:通过测定符号B所示的能耗CENG与符号A所示的能量CENG的差Δ来判定卡片CRD是否存在于读卡器(装置)30内。因此,能够构成为:CPU41通过能耗CENG的差Δ来判定卡片CRD是否存在于读卡器(装置)30内,即通过对符号B的状态下的电流与符号A的状态下的电流进行比较,来判定卡片CRD是否存在于读卡器(装置)30内。
CPU41在判断为起动时驱动驱动马达36达到恒速并判断为经过了可测定恒速时的能耗的时间(极短时间)的情况下(后),以停止驱动驱动马达36的方式向驱动器37发出指示。CPU41若在判定为在读卡器30内存在有卡片CRD的情况下从上位装置20接收排出指令,则以排出卡片CRD方式通过驱动器37对驱动马达36的驱动进行控制。并且,还能够如下构成:CPU41若在判定为在读卡器30内存在有卡片CRD的情况下从上位装置20接收发出警报的指令(命令),则通过未图示的显示部或语音处理部进行警告,例如发出警报。
像这样,在以往的读卡器中为如下状况:即使在判断为卡片CRD未在装置内的情况下,也不需要来自上位装置20的指令(命令),而必须使驱动马达36无条件地朝向吐出卡片CRD的方向驱动(排出距离的量)。与此相对,通过本实施方式,即使在卡片CRD为透明卡片且滞留在内部,且判断卡片CRD存在于装置内的情况下,也能够等待来自上位装置20的指令(命令)进行处理(在装置内好像有卡片,但是是否排出该卡片?)。
并且,读卡器30借助接口电路42以及通信线与上位装置20连接,例如向上位装置20发送解调数据或在起动时探查读卡器30侧有无卡片CRD存在的卡片探查处理的结果信息。为了确立上位装置20与读卡器30之间的通信,如上所述,采用RS232C方式、并行端口方式、USB连接方式等各种通信方式的接口电路42。
以上,对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30的卡片搬运相关的信号处理系统以及驱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概要进行了说明。接下来,对读卡器30的卡片搬运系统等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读卡器的结构]
图10为简略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30的结构的俯视剖视图。图11为简略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30的结构的纵剖视图。另外,图11中的各箭头表示图10中对应的符号的位置。另外,图10、图11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说明,因此在这里省略其详细说明。
[起动时的卡片探查处理]
在此,结合流程图对起动时的卡片探查处理进行说明。图24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30在起动时的卡片探查处理的流程图。
在读卡器30中,CPU41例如在投入电源时(起动时)或在读卡器30因停电等而断电的情况下投入电源并重新起动时,进行探查读卡器30侧中有无卡片CRD存在(残留、滞留)的卡片探查处理的控制。
例如,读卡器30因停电而断电,投入电源并重新起动(图24所示的步骤ST0)。CPU41对此做出应答,通过检测传感器组40的各检测传感器、例如作为光传感器的光电传感器404(PD1)-408(PD5)的检测信号判别卡片CRD是否存在于读卡器30(装置)内(图24所示的步骤ST1)。在步骤ST1中,当判别为卡片CRD未存在于装置内或者无法通过检测传感器检测出卡片CRD的情况下(图24所示的步骤ST1:是),CPU41通过驱动器37开始驱动驱动马达16(步骤24所示的步骤ST2)。在这种情况下,CPU41使驱动马达16驱动呈恒速状态为止的时间,在判断为恒速的情况下,测定能耗并停止驱动马达36。
另外,作为判别为卡片CRD未存在于装置内或无法通过检测传感器检测卡片CRD的情况,例如可以设想如下状态等:具有磁条mp的透明卡片在卡片搬运路34中跨越滞留在光电传感器PD3和PD4的配置位置,而不存在于光电传感器PD2和PD5的配置位置上,光电传感器PD3和PD4因透明卡片的缘故而无法检测。具体地说,是卡片CRD滞留在图11中符号CRD所示的范围内的情况等。
此时,在CPU41中,测定部411根据作为用于检测驱动马达36的旋转状态(转速和配置位置)的检测部的编码器361的输出,对呈起动时为了进行卡片探查处理而驱动的驱动马达36的恒速状态时的能耗CENG进行测定。在CPU41中,判定部412对所测定的能耗CENG与被保持在存储器413中的空转时驱动马达36的能耗IENG进行比较,判定恒速驱动时的能耗CENG是否比空转时的能耗IENG大(图24所示的步骤ST4)。
在步骤ST4中,在判定为恒速驱动时的能耗CENG小于空转时的能耗IENG的情况下(图24所示的步骤ST4:否),判断为卡片CRD未存在于读卡器(装置)30内(图24所示的步骤ST5),例如将该信息发送到上位装置20并结束卡片探查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T4中在判定为恒速驱动时的能耗CENG大于空转时的能耗IENG的情况下(图24所示的步骤ST4:是),或者在上述步骤ST1中判别为在装置内存在有卡片CRD或能够通过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卡片CRD的情况下(图24所示的步骤ST1:否),CPU41判断为卡片CRD存在于(滞留在)读卡器(装置)30内(图24所示的步骤ST6)。并且,CPU41将卡片CRD存在于(滞留在)读卡器(装置)30内的信息发送到上位装置20。
如果将卡片CRD存在于(滞留在)读卡器(装置)30内的信息发送到上位装置20,则CPU41进入等待从上位装置20发出的排出指令等下一个指令(命令)的状态,并判别是否有(是否接收到了)指令(命令)(图24所示的步骤ST7)。并且,在步骤ST7中,CPU41若判别为有(接收到了)从上位装置20发出的排出指令等下一个指令(命令)(图24所示的步骤ST7:是),则根据所接收的指令(命令)的指示进行处理(图24所示的步骤ST8)。
还能够如下构成:CPU41若在判定为卡片CRD存在于读卡器30内的情况下从上位装置20收到排出指令,则以排出卡片CRD的方式通过驱动器37对驱动马达36的驱动进行控制。并且,CPU4若在判定为卡片CRD存在于读卡器30内的情况下从上位装置20收到发出警报的指令(命令),则通过未图示的显示部或语音处理部进行警告,例如发出警报。
像这样,通过本实施方式,即使在透明卡片滞留在内部且判断为卡片CRD存在于装置内的情况下,也能够等待上位的指令(命令)进行处理(在装置30内好像有卡片CRD,但是是否排出该卡片?)。
[本读卡器30的常规处理]
接下来,结合图20-图23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30的常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对处理非透明的常规卡片和规格外的透明卡片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图20-图23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说明,因此在这里省略其详细说明。
[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接通的时间点以及卡片CRD实际移动的状态]
接下来,结合图20以及图21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检测传感器组的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接通的时间点以及卡片CRD在卡片搬运路34实际移动的状态进行说明。
图20为用于说明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接通的时间点的图。图21为示出了卡片在卡片搬运路实际移动的状态的图。另外,图20以及图21已在上文中进行了说明,因此在这里将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读卡器在搬运卡片时的动作]
接下来,以伴随卡片搬运的与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相关的动作为中心,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3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2以及图23为用于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读卡器中的伴随卡片搬运的与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相关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另外,图20以及图21已在上文中进行了说明,因此在这里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一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读卡器30中,基本上在判断为异常搬运(卡死)的情况下,即在从卡片插入口50排出卡片CRD时,使写入电流流过预读头(卡片检测用磁头)401,并以消除记录于作为卡片CRD的磁记录体的磁条mp上的磁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控制写入电流的供给。作为在判断为异常搬运(卡死)之后检测开始进行卡片CRD的搬出动作的方法,例如能够采用以位于卡片插入口50侧的光电传感器等感测到了卡片作为触发的方法。虽然开始进行该写入电流的供给控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在开始控制写入电流的供给的时点立即开始供给电流,则从卡片CRD未到达预读头401的配置位置的时点供给电流,因此造成了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只在必要的期间供给电流来实现降低电力消耗,在卡片CRD被向朝向卡片插入口50侧排出的方向传送,并利用预读头401检测到作为磁记录体的磁条mp的磁信号时,开始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接下来,随着卡片CRD进一步朝向卡片插入口50侧排出,记录于卡片CRD的磁条mp中的磁信息被消除。
并且,从不法行为者未必以一定的力量会顺利地拔出卡片等理由来看,读卡器30被构成为:例如在向预读头401供给规定时间、例如五秒钟的写入电流之后,进行停止供给写入电流的电流供给断续处理。读卡器30还可如下构成:包括该电流供给断续处理在内,反复进行从上述的判断为异常搬运之后的处理开始的写入电流供给控制。通过采用这种电流供给断续处理,能够实现进一步降低电力消耗。
并且,作为在判断为异常搬运(卡死)之后检测到开始进行卡片CRD的搬出动作的方法,例如还能够采用如下方法:通过对卡片CRD朝向卡片插入口50侧施加规定的力,对驱动卡片搬运部35的驱动马达36施加负荷,以驱动马达36的能耗有所增加作为触发。
像这样,CPU41还可判断马达的能耗(负荷)是否增加作为开始控制写入电流的供给的触发。但是,也可采用如上述那样,将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作为开始控制写入电流的供给的触发的方法进行组合等的结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采用如下结构。CPU41在开始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之后,对根据作为检测部的编码器361的检测结果测定驱动马达36的能耗而得的第一能耗与被保持在保持部的马达的第二能耗进行比较,当所测定的第一能耗朝着被保持的第二能耗减少时,停止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并且,CPU41在停止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后,对根据作为检出部的编码器361的检测结果测定马达36的能耗而得的第一能耗与被保持在保持部的马达的第二能耗进行比较,当所测定的第一能耗比被保持的第二能耗增加时,重新开始向预读头401供给写入电流。
既能够构成为将该停止供给电流的处理与重新开始的处理进行组合,例如反复进行该两个处理,并且,还可与上述的以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的电流供给断续处理分开或组合,这些结构具有能够有效控制电力消耗的优点。
因此,通过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以下效果。即使卡片因不法行为而被盗用,也能够至少避免磁数据被盗用。也就是说,只要发生卡片因钓鱼被盗的状况而至少磁数据不被盗用,就能够避免最坏的情况。并且,增加机械(Mechanical)机构来预防卡片被钓鱼的方法需要追加机械机构以及用于驱动该机械性机构的硬件。而且在追加机械机构的情况下,需要保证设置该机构的空间。与此相对,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只要是检测异常并消除将被钓鱼的卡片的磁信息的方法,则变更为追加使电流流过已经安装好的磁检测用磁头的电路即可,从而能够抑制装置大型化。并且,即使产生了改变头结构的必要性,只要应用一直以来使用的能够磁写入的头,就能够容易制作出新的头。而且,由于消磁需要流过相当量的电流,因此感测异常状态(卡死等的触发)之后感测卡片移动(总而言之,不法行为者想要拔出卡片的动作已开始)等的新的算法就会有效抑制电力消耗。
[第二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读卡器30还能够如下构成:例如在投入电源时(起动时)或在读卡器30因停电等而断电的情况下投入电源并重新起动时,进行探查读卡器30侧有无卡片CRD存在(残留、滞留)的卡片探查处理。CPU41根据作为用于检测驱动马达36的旋转状态(转速和配置位置)的检测部的编码器361的输出,对呈起动时为了进行卡片探查处理而驱动的驱动马达36的恒速状态时的能耗CENG进行测定。CPU41通过对所测定的能耗CENG与被保持在存储器413中的空转时的马达的能耗IENG进行比较,判定卡片C是否存在于读卡器(装置)30内。在所测定的能耗CENG大于空转时的能耗IENG时,CPU41判定在读卡器30内存在有卡片C,在所测定的能耗CENG小于空转时的能耗IENG时,判定在读卡器30内不存在卡片CRD。CPU41若在判定为读卡器30内存在有卡片CRD的情况下收到从上位装置20发出的排出指令,则以排出卡片CRD的方式通过驱动器37对驱动马达36的驱动进行控制。并且,CPU41若在判定为读卡器30内存在有卡片CRD的情况下收到从上位装置20发出的警报指令,则通过未图示的显示部或语音处理部进行警告,例如发出警报。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效果。以往的读卡器的为如下状况:即使在判断为在装置内没有卡片CRD的情况下,也不需要从上位装置20发出的指令,而必须使驱动马达36无条件地朝向吐出卡片CRD的方向驱动(排出距离的量)。与此相对,通过本实施方式,即使在透明卡片CRD滞留在内部且判断为卡片CRD存在于装置内(读卡器30内)的情况下,也能够等待从上位装置20发出的指令(命令)进行处理(装置内好像有卡片CRD,但是是否排出该卡片?)。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磁卡作为卡片CRD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在IC卡中也能够实施同样的处理,并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读卡器30中,将IC卡用的接点配置在装置的规定位置,且利用卡片CRD按压后部的IC接点杆,从而接点降落到卡片CRD上,若中断降落,则传感器就会进行反应。因此,即使所插入的卡片CRD为透明卡片且无法掌握正确的卡片位置,但只要获知卡片CRD进入到内部,则通过向后方驱动驱动马达36直到IC接点传感器做出反应,甚至还能处理透明卡片。
标号说明
10…信息处理系统,
20…上位装置(主机装置),
30…读卡器(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
31…磁头,
32…IC接点块机构部,
33…磁信息获取部,
34…卡片搬运路,
35…卡片搬运部,
36…驱动马达,
37…驱动器,
38…闸门,
39…螺线管,
40…检测传感器组,
401…预读头,
402…杆,
403…微动开关(SW),
404-408…光电传感器,
41…CPU(控制部),
42…接口电路,
43…读写电路,
50…卡片插入口,
CRD…卡片(记录介质),
mp…磁条。

Claims (27)

1.一种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其对形成有记录磁信息的磁记录体的卡片状介质进行规定的处理,所述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具有:
介质搬运部,所述介质搬运部以与从插入口插入的卡片状介质抵接的状态沿搬运路搬运所述卡片状介质;
马达,所述马达驱动所述介质搬运部;
磁头,所述磁头配置于所述插入口区域且感测所述卡片状介质的所述磁记录体;
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搬运路中的所述卡片状介质的存在以及位置;以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至少根据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并通过驱动所述马达对所述卡片状介质的搬运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在搬运所述卡片状介质的过程中未正常搬运的异常搬运的情况下,即在从所述插入口排出所述卡片状介质时,使写入电流流过所述磁头,并以消除记录在所述卡片状介质的所述磁记录体上的磁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控制写入电流的供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如果在判断为异常搬运后,进一步利用所述检测传感器检测出所述卡片状介质,则所述控制部开始进行向所述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卡片状介质被向朝向所述插入口侧排出的方向传送,并且利用所述磁头检测出所述磁记录体的磁信号,则所述控制部开始向所述磁头供给写入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向所述磁头供给规定时间的写入电流后,进行停止供给该写入电流的电流供给断续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所述电流供给断续处理在内,所述控制部反复进行从判断为所述异常搬运之后的处理开始的写入电流供给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包括:
检测部,所述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马达的旋转状态;以及
保持部,所述保持部预先保持有相当于卡片状介质在所述搬运路中未被正常搬运的异常搬运时或正常搬运时的马达的能耗,
在判断为所述异常搬运之后,并在所述检测传感器未检测到所述卡片状介质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部对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测定所述马达的能耗而得的第一能耗与被保持在所述保持部的马达的第二能耗进行比较,当所测定的第一能耗比被保持的第二能耗增加时,判断为卡片状介质被向所述插入口侧传送,并以该判断为契机开始进行向所述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开始向所述磁头供给写入电流之后,所述控制部对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测定所述马达的能耗而得的第一能耗与被保持在所述保持部的马达的第二能耗进行比较,当所测定的第一能耗减少到被保持的第二能耗减少,停止向所述磁头供给写入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停止向所述磁头供给写入电流后,所述控制部对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测定所述马达的能耗而得的第一能耗与被保持在所述保持部的马达的第二能耗进行比较,当所测定的第一能耗比被保持的第二能耗增加时,重新开始向所述磁头供给写入电流。
9.一种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中的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所述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
该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包括:
介质搬运部,所述介质搬运部以与从插入口插入的卡片状介质抵接的状态沿搬运路搬运所述卡片状介质;
马达,所述马达驱动所述介质搬运部;
磁头,所述磁头配置于所述插入口区域并感测所述卡片状介质的磁记录体;以及
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搬运路中的所述卡片状介质的存在以及位置,
所述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至少根据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并通过驱动所述马达对所述卡片状介质的搬运进行控制,所述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判断为在搬运所述卡片状介质的过程中未正常搬运的异常搬运的情况下,即在从所述插入口排出所述卡片状介质时,使写入电流流过所述磁头,并以消除记录于所述卡片状介质的所述磁记录体上的磁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控制写入电流的供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在判断为异常搬运后,进一步利用所述检测传感器检测出所述卡片状介质,则开始进行向所述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卡片状介质被向朝向所述插入口侧排出的方向传送,并利用所述磁头检测出所述磁记录体的磁信号,则开始向所述磁头供给写入电流。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向所述磁头供给规定时间的写入电流后,进行停止供给该写入电流的电流供给断续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所述电流供给断续处理在内,反复进行从判断为所述异常搬运后的处理开始的写入电流供给控制。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相当于卡片状介质在所述搬运路未被正常搬运的异常搬运时或者正常搬运时的马达的能耗预先保持于保持部,
在判断为所述异常搬运后,并在所述检测传感器未检测出所述卡片状介质的状态下,对根据检测所述马达的旋转状态的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测定所述马达的能耗而得的第一能耗与被保持在所述保持部的马达的第二能耗进行比较,
当所测定的第一能耗比被保持的第二能耗增加时,判断为卡片状介质被向所述插入口侧传送,并以该判断为契机开始进行向所述磁头供给写入电流的控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开始向所述磁头供给写入电流后,对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测定所述马达的能耗而得的第一能耗与被保持在所述保持部的马达的第二能耗进行比较,
当所测定的第一能耗减少到被保持的第二能耗时,停止向所述磁头供给写入电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停止向所述磁头供给写入电流后,对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测定所述马达的能耗而得的第一能耗与被保持在所述保持部的马达的第二能耗进行比较,
当所测定的第一能耗比被保持的第二能耗增加时,重新开始向所述磁头供给写入电流。
17.一种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其对卡片状介质进行规定的处理,所述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具有:
介质搬运部,所述介质搬运部以与从插入口插入的卡片状介质抵接的状态沿搬运路搬运所述卡片状介质;
马达,所述马达驱动所述介质搬运部;
检测部,所述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马达的旋转状态;
检测传感器,在所述搬运路中的所述卡片状介质的存在以及位置中,所述检测传感器至少检测有无卡片状介质存在;
保持部,所述保持部预先保持有在空转时驱动的马达的能耗,所述空转是指未在所述搬运路搬运卡片状介质的状态;以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至少根据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马达的驱动进行控制,
在启动该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的起动状态时,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测定所述马达的能耗,并对该测定的能耗与被保持在所述保持部的空转时的马达的能耗进行比较,判断卡片状介质是否存在于装置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如果在所述起动时获得通过所述检测传感器未检测到卡片状介质的检测结果,则驱动所述马达使其达到恒速,并对该恒速时通过检测部检测出来的能耗与被保持在所述保持部的空转时的马达的能耗进行比较,当所测定的能耗大于空转时的能耗时,判断为在装置内存在有卡片状介质,当所测定的能耗小于空转时的能耗时,判断为在装置内不存在卡片状介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起动时驱动所述马达使其达到恒速,并在测定该恒速时的能耗后,停止驱动所述马达。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如果在判断为在装置内存在有卡片状介质的情况下收到排出指令,则以排出卡片状介质的方式对所述马达的驱动进行控制。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如果在判断为在装置内存在有卡片状介质的情况下收到指令,则通知存在有该卡片状介质。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传感器为光传感器,
所述卡片状介质为包括无法利用所述光传感器检测出的透明部分的透明卡片。
23.一种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中的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所述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该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具有:
介质搬运部,所述介质搬运部以与从插入口插入的卡片状介质抵接的状态沿搬运路搬运所述卡片状介质;
马达,所述马达驱动所述介质搬运部;
检测部,所述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马达的旋转状态;
检测传感器,在所述搬运路中的所述卡片状介质的存在以及位置中,所述检测传感器至少检测有无卡片状介质存在;以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至少根据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马达的驱动进行控制,所述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
将在空转时驱动的马达的能耗预先保持于保持部,所述空转是指未在所述搬运路搬运卡片状介质的状态,
在启动所述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的起动时,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测定所述马达的能耗,
对该测定的能耗与被保持在所述保持部的空转时的马达的能耗进行比较,判断卡片状介质是否存在于装置内。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在所述起动时获得利用所述检测传感器未检测到卡片状介质的检测结果,则驱动所述马达使其达到恒速,并对该恒速时通过检测部检测出来的能耗与被保持在所述保持部的空转时的马达的能耗进行比较,当所测定的能耗大于空转时的能耗时,判断为在装置内存在有卡片状介质,当所测定的能耗小于空转时的能耗时,判断为在装置内不存在卡片状介质。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起动时驱动所述马达使其达到恒速,并在测定该恒速时的能耗之后,停止驱动所述马达。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在判断为在装置内存在有卡片状介质的情况下收到排出指令,则以排出卡片状介质的方式对所述马达进行驱动控制。
27.根据权利要求24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判断为在装置内存在有卡片状介质的情况下收到指令,则通知存在有该卡片状介质。
CN201380028331.XA 2013-03-29 2013-12-27 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505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0055.6A CN106203540A (zh) 2013-03-29 2013-12-27 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2351 2013-03-29
JP2013073637A JP2014197362A (ja) 2013-03-29 2013-03-29 カード状媒体処理装置およびカード状媒体処理方法
JP2013072351A JP6133656B2 (ja) 2013-03-29 2013-03-29 カード状媒体処理装置およびカード状媒体処理方法
JP2013-073637 2013-03-29
PCT/JP2013/085084 WO2014155892A1 (ja) 2013-03-29 2013-12-27 カード状媒体処理装置およびカード状媒体処理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50055.6A Division CN106203540A (zh) 2013-03-29 2013-12-27 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50511A true CN104350511A (zh) 2015-02-11
CN104350511B CN104350511B (zh) 2017-07-04

Family

ID=5162292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50055.6A Withdrawn CN106203540A (zh) 2013-03-29 2013-12-27 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
CN20138002833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50511B (zh) 2013-03-29 2013-12-27 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50055.6A Withdrawn CN106203540A (zh) 2013-03-29 2013-12-27 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150136850A1 (zh)
CN (2) CN106203540A (zh)
WO (1) WO201415589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5801A (zh) * 2016-03-24 2018-02-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器以及读卡器的控制方法
CN110826346A (zh) * 2018-08-07 2020-02-2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器
CN111581996A (zh) * 2015-08-19 2020-08-2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02296B1 (en) 2011-04-07 2013-12-10 Wells Fargo Bank, N.A. Service messa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action machine
US9292840B1 (en) 2011-04-07 2016-03-22 Wells Fargo Bank, N.A. ATM customer mess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9589256B1 (en) 2011-04-07 2017-03-07 Wells Fargo Bank, N.A. Smart chaining
CN103824391B (zh) * 2014-02-26 2017-10-31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自助终端防调换卡方法以及装置
JP6472649B2 (ja) * 2014-12-08 2019-02-2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カードリーダ
JP6424328B2 (ja) 2014-12-12 2018-11-21 旭精工株式会社 カード処理装置
JP6374340B2 (ja) * 2015-03-31 2018-08-1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カードリーダおよびカードリーダの制御方法
US10776589B2 (en) * 2017-12-15 2020-09-15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defective chip readers through substandard transaction experiences
JP7115882B2 (ja) * 2018-03-29 2022-08-0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妨害磁界発生装置およびカードリーダ
JP7190868B2 (ja) * 2018-10-25 2022-12-16 三菱重工機械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カード処理装置、料金収受機、カード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5095A (ja) * 1995-05-19 1996-11-29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カードリーダ/ライタのデータ消去装置
US20010038036A1 (en) * 2000-05-04 2001-11-08 Ncr Corporation Card reader module
CN1591459A (zh) * 2003-08-27 2005-03-09 欧姆龙株式会社 Ic卡处理装置
JP2005216163A (ja) * 2004-01-30 2005-08-11 Saxa Inc カードリーダライ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08949A (it) * 1968-09-14 1971-06-15 Olivetti & Co Spa Macchina per il trattamento di schede magnetische di conto
JP2549507Y2 (ja) * 1991-03-26 1997-09-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磁気カードリーダ
JP2513571B2 (ja) * 1993-04-15 1996-07-0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カ―ド処理装置
JPH0817131A (ja) * 1994-06-29 1996-01-19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媒体処理装置
JP3169896B2 (ja) * 1998-07-03 2001-05-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開発装置、プログラム開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開発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JP3683413B2 (ja) * 1998-07-21 2005-08-17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媒体搬送判定方法および媒体搬送装置
US7835108B2 (en) * 2007-06-28 2010-11-16 Imation Corp. Data storage tape recertification
JP4888789B2 (ja) * 2008-02-20 2012-02-29 エヌイーシーコンピュータテクノ株式会社 カード処理装置およびカード挿入状態検知方法
JP5508028B2 (ja) * 2010-01-04 2014-05-2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カード状媒体処理装置およびカード状媒体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5095A (ja) * 1995-05-19 1996-11-29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カードリーダ/ライタのデータ消去装置
US20010038036A1 (en) * 2000-05-04 2001-11-08 Ncr Corporation Card reader module
CN1591459A (zh) * 2003-08-27 2005-03-09 欧姆龙株式会社 Ic卡处理装置
JP2005216163A (ja) * 2004-01-30 2005-08-11 Saxa Inc カードリーダライタ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1996A (zh) * 2015-08-19 2020-08-2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器
CN111581995A (zh) * 2015-08-19 2020-08-2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磁信息记录介质处理装置
CN111581996B (zh) * 2015-08-19 2023-10-2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器
CN111581995B (zh) * 2015-08-19 2023-10-3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磁信息记录介质处理装置
CN107735801A (zh) * 2016-03-24 2018-02-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器以及读卡器的控制方法
CN110826346A (zh) * 2018-08-07 2020-02-2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器
CN110826346B (zh) * 2018-08-07 2023-10-2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50511B (zh) 2017-07-04
US20150254534A1 (en) 2015-09-10
WO2014155892A1 (ja) 2014-10-02
CN106203540A (zh) 2016-12-07
US20150136850A1 (en) 2015-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0511A (zh) 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卡片状介质处理方法
US20070158432A1 (en) Card processor
JP4794297B2 (ja) カード処理装置
CN106355096B (zh) 篡改检测
US20070080231A1 (en) Card processing device
US8851377B2 (en) Card reader and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JP5210900B2 (ja) 取引処理装置
CN102428486B (zh) 介质处理装置以及介质处理方法
KR20020003387A (ko) 동력화 카드 판독기 모듈
JP6133656B2 (ja) カード状媒体処理装置およびカード状媒体処理方法
CN102117415B (zh) 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及卡片状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01202480A (ja) カード処理装置及びカード処理方法
JP2990485B2 (ja) 磁気カードの不正使用防止方法およびカードリーダ
US10198602B2 (en) Card processing device and a control method of card processing device
JP4448432B2 (ja) カードリーダ
WO2023243632A1 (ja) カードリーダ及びカード引き抜き検出方法
JP4776180B2 (ja) 取引用端末装置における不正防止システム
JP5174184B2 (ja) カードリーダ
JP2014197362A (ja) カード状媒体処理装置およびカード状媒体処理方法
JP2022086060A (ja) カードリーダ及びカード排出制御方法
JP2009110280A (ja) カード処理装置
JP2005080679A (ja) 遊技機付設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遊技機付設処理装置を有する遊技場管理システム
JP2005165626A (ja) カードリーダ
JP2018055572A (ja) 状態変化記録装置及び状態変化記録方法
JPS6320585A (ja) 記憶媒体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