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9826A - 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9826A
CN104349826A CN201380027451.8A CN201380027451A CN104349826A CN 104349826 A CN104349826 A CN 104349826A CN 201380027451 A CN201380027451 A CN 201380027451A CN 104349826 A CN104349826 A CN 104349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shell
organic material
purifying plant
organic
inner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74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藤雅温
门井泰宪
芳贺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demitsu Kos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mitsu Kos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demitsu Kos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49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98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6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material
    • C23C14/12Organic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56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inuous coating; 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the vacuum, e.g. vacuum locks
    • C23C14/564Means for minimising impurities in the coating chamber such as dust, moisture, residual ga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311Purifying organic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具备:气化器(5),其具备:第一内筒体(51),有机材料供应至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以及加热器(53),其配置在第一内筒体(51)的外侧,使所供应的有机材料气化;捕集器(6),其具备:第二内筒体(61),其与气化器(5)的第一内筒体(51)连通;以及温度调整加热器(63),其配置在第二内筒体(61)的外侧,调整第二内筒体(61)的温度,所述捕集器(6)利用第二内筒体(61)的内表面捕集由气化器(5)气化而得到的气体状的有机材料;第三筒体(70),其配置在第二内筒体(61)的内部,具有沿着第二内筒体(61)的轴向延伸的面,增加与气体状的有机材料的接触面积;以及真空泵(3),其与捕集器(6)的下游侧端部连接。

Description

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有机材料的提纯方法,公知有柱层析、再结晶、蒸馏、升华等。对于用作电子材料、光学材料的有机材料,由于其纯度有时对性能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提纯到高纯度。
作为电子材料的一例,能够举出近年来不断加强研究开发的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下有时称作有机EL元件。)中使用的材料。若使用于有机EL元件的材料(以下有时称作有机EL元件用材料。)中混入有杂质,则该杂质成为载流子(电子、空穴)的捕集器,成为消光的原因,有机EL元件的发光强度、发光效率以及耐老化性降低。因此,为了减少杂质,需要将有机EL元件用材料提纯到高纯度。
作为用于提纯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提纯装置,例如公开于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提纯装置具备利用连结构件分为多个区间的内管,该连结构件具备隔壁和设置于该隔壁的大致中央的孔,且该提纯装置构成为能够控制各区间的温度。而且,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提纯装置中,在内管的一端配置真空泵,从内管的相反侧(另一端)供应载流气体。而且,在内管的第一个区间配置保持有提纯对象物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元件,利用真空泵对装置内进行减压,使载流气体流动,并且对第一个区间进行加热,使提纯对象物质升华。通过隔壁以及孔防止升华后的提纯对象物质中的杂质向其他区间移动,提纯对象物质通过隔壁的孔向其他区间移动,由此逐渐进行提纯。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提纯装置中,在供升华后的有机材料流通的内筒体内的多个位置,设置有以开口部彼此在轴向上不重叠的方式配置的圆盘状的整流板。有机材料一边弯曲一边流过该开口部,附着于内筒体的内周面以及整流板的表面和背面。另外,整流板防止下游侧的杂质逆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118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5085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提纯装置中,虽利用具备设于大致中央的孔的连结构件来划分各区间,但担心在内管的剖面的中央部流通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不与内管的内表面接触就通过该孔流通至下游侧,排出到装置外。其结果,有机材料未经过捕集就被真空泵吸引,所期望的有机材料的提纯量减少,提纯效率降低。特别是,若为了增加有机材料的提纯量而增大内管的直径,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容易在第二筒体的剖面的中央部流动,提纯效率降低。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提纯装置中,在内筒体内部,且是在整个轴向上的多个位置设置有圆盘状的整流板,因此,在内筒体的剖面的中央部流通的有机材料也与整流板接触。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提纯装置中,出于防止下游侧的杂质逆流的目的,需要设置多个整流板,其结果是,有机材料一边蜿蜒行进一边向下游侧流通,提纯耗费时间,提纯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有机材料的提纯效率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气化器,其具备:第一筒体,有机材料供应至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以及加热器,其配置在该第一筒体的外侧,使所供应的有机材料气化;
捕集器,其具备:第二筒体,其与所述气化器的所述第一筒体连通;以及温度调整加热器,其配置在该第二筒体的外侧,调整所述第二筒体的温度,所述捕集器利用所述第二筒体的内表面捕集由所述气化器气化而得到的气体状的有机材料;
捕集面积扩大构件,其配置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具有沿着所述第二筒体的轴向延伸的面,增大与所述气体状的有机材料的接触面积;以及
排气装置,其与所述捕集器的下游侧端部连接。
根据本发明,在第二筒体内部配置有具有沿着该第二筒体的轴向延伸的面的捕集面积扩大构件。而且,排气装置与捕集器的下游侧端部连接。因此,利用排气装置产生从第一筒体内部朝向第二筒体内部的气流,气体状的有机材料与第二筒体的内表面以及捕集面积扩大构件的表面接触,固化或者液化而被捕集。换句话说,捕集面积扩大构件是用于扩大捕集有机材料的捕集面的面积,增加在第二筒体的剖面的中央部流动的有机材料所接触的部位,使捕集变容易的构件。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有机材料在形成于第二筒体的内表面与捕集面积扩大构件的表面之间、且朝向第二筒体的轴向延伸的流路中流动,因此排气阻力较小,能够使有机材料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向下游侧流通。
因此,根据本发明,不仅是第二筒体的内表面,在捕集面积扩大构件的表面也能够捕集有机材料,能够提高有机材料的提纯效率。
在本发明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中,优选构成为,所述捕集面积扩大构件配置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剖面的中央部。
根据本发明,捕集面积扩大构件配置在第二筒体的剖面的中央部。因此,想要在该剖面的中央部流通的有机材料与捕集面积扩大构件接触,或者以避开捕集面积扩大构件而更接近第二筒体内表面的方式流通。其结果是,有机材料容易与第二筒体内表面、捕集面积扩大构件表面接触。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有机材料的提纯效率。
在本发明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中,优选构成为,
所述捕集面积扩大构件是筒状的第三筒体,
所述第三筒体的轴向沿着所述第二筒体的轴向。
根据本发明,第三筒体沿着第二筒体的轴向配置。有机材料能够与第二筒体内表面和第三筒体内表面及外表面接触,因此接触面积增大。
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提高有机材料的提纯效率。
在本发明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中,优选构成为,所述第三筒体的两端的开口被密封。
根据本发明,由于第三筒体的两端的开口被密封,因此能够减小可供有机材料流通的第二筒体内部的空间。而且,从第一筒体内部朝向第二筒体内部的气流不通过第三筒体内部,而是通过第二筒体内表面与第三筒体外表面之间。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第二筒体内表面与第三筒体外表面高效地捕集有机材料,能够使提纯效率进一步提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利用第二筒体内表面与第三筒体外表面选择性地捕集有机材料,因此,提纯后的回收作业变容易。
在本发明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中,优选构成为,在所述第三筒体的外表面设有在所述第三筒体的整个轴向上延伸的多个肋部。
根据本发明,在第三筒体的外表面设有在第三筒体的整个轴向上延伸的多个肋部。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将形成在第二筒体的内表面与第三筒体的外表面之间的有机材料的流路分成沿轴向延伸的多个更小的流路,即,能够形成分割流路。其结果是,有机材料一边通过分割流路,一边利用第二筒体内表面、第三筒体外表面以及肋部表面进行捕集。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提高有机材料的提纯效率。
在本发明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中,优选构成为,所述多个肋部的从所述第三筒体的外表面朝向所述第二筒体的内表面突出的方向被设置成在从所述第三筒体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中途部不同。
根据本发明,多个肋部的从第三筒体的外表面朝向第二筒体的内表面突出的方向被设置成在从第三筒体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中途部不同,因此,能够使分割流路蜿蜒行进。其结果是,由于有机材料一边在该分割流路中蜿蜒行进,一边朝向下游侧流动,因此,进一步容易利用第二筒体内表面、第三筒体外表面以及肋部表面进行捕集。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提高有机材料的提纯效率。
在本发明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中,优选构成为,所述捕集面积扩大构件是格子状的格子构件,该格子构件通过组合沿着所述第二筒体的轴向延伸的多个板状构件而形成。
根据本发明,由于捕集面积扩大构件是通过组合沿着第二筒体的轴向延伸的多个板状构件而形成的格子状的格子构件,因此,能够形成更多的分割流路。因此,根据本发明,不仅是第二内筒体的内表面,在格子构件的表面也能够捕集有机EL元件用材料,能够提高提纯效率。
在本发明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中,优选构成为,所述捕集面积扩大构件形成为能够分割。
根据本发明,所述捕集面积扩大构件形成为能够分割。因此,根据本发明,与有机材料的捕集面一直是筒体、格子构件等的情况相比,有机材料的回收变容易。
在本发明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中,优选构成为,所述第二筒体形成为能够分割。
根据本发明,第二筒体形成为能够分割。因此,根据本发明,与有机材料的捕集面一直是筒体的情况相比,有机材料的回收变容易。
在本发明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中,优选构成为,所述第二筒体以及所述第三筒体由惰性金属或者陶瓷形成。
根据本发明,作为第二筒体以及第三筒体的材质,能够使用惰性金属或者陶瓷。因此,能够选择与有机材料的提纯作业相适的材质,提纯作业变容易。作为惰性金属,例如能够列举出不锈钢、钽、钨、钼、钛等,作为陶瓷,例如能够列举出石英、氧化锆、氧化钛、氮化硼、氮化硅等。例如,若采用不锈钢制,能够防止第二筒体以及第三筒体的破损。另外,若采用石英制,石英的伸缩性较低,容易进行内部的确认。
在本发明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中,优选的是,
该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具备将所述第一筒体以及所述第二筒体收容于内部的外筒体,
所述加热器配置在所述第一筒体以及所述外筒体的外侧,
所述温度调整加热器配置在所述第二筒体以及所述外筒体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提纯装置采用在外筒体内部收容有第一筒体以及第二筒体的双重管构造,即便在这样的双重管构造的提纯装置的提纯中,也能够更准确地测定并控制第二筒体的内部温度。因此,根据本发明,在双重管构造的提纯装置中,不仅是第二筒体的内表面,在捕集面积扩大构件的表面也能够捕集有机材料,能够提高有机材料的提纯效率。
另外,通过将提纯装置设为双重管构造,在将第一筒体以及第二筒体拆卸到装置外部进行清洁的期间,能够将其他的第一筒体以及第二筒体配置在外筒体内部,开始进行提纯。因此,能够提高提纯装置的运行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的剖视简图。
图2是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提纯装置的气化器的剖视简图。
图3是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提纯装置的捕集器的剖视简图。
图4是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提纯装置的捕集器的剖视简图,且是比图3的剖面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的图。
图5是构成所述捕集器的第二筒体的捕集筒体的立体图。
图6是构成所述捕集器的第二筒体的与图5不同的捕集筒体的立体图。
图7是安装于所述捕集器的上游侧端部的密封筒体的立体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筒体的立体图。
图9是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筒体的立体图。
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的剖视简图。
图11是所述第三实施方式的提纯装置的捕集器的剖视简图。
图12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捕集面积扩大构件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13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所述捕集面积扩大构件的形状的剖视图。
图14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其他捕集面积扩大构件的形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1)提纯装置的结构
在图1中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1的沿长边方向剖开的剖面的简图。
提纯装置1具备用于提纯有机材料的装置主体2、对装置主体2内部进行减压的作为排气装置的真空泵3、以及控制装置主体2的温度的温度控制器4。以下,以提纯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1-1)装置主体
装置主体2采用双重管构造,具备圆筒状的内筒体21以及圆筒状的外筒体22,该外筒体22配置在该内筒体21的外侧,并将内筒体21收容于内部,外筒体22的两端被盖部23、24封堵。
在装置主体2中,在内筒体21以及外筒体22的一侧设有气化器5,在内筒体21以及外筒体22的另一侧设有捕集器6,气化器5与捕集器6沿装置主体2的水平方向连续设置。
另外,如图1所示,在设于装置主体2的捕集器6侧的端部的盖部24连接有真空泵3。配管构件经由阀3a设置于该真空泵3,配管构件以与装置主体2的内部连通的方式与盖部24连接。因此,真空泵3能够对装置主体2的内部进行排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装置主体2内的压力设为10-1Pa以下。优选使捕集装置(未图示)预先夹装在装置主体2与真空泵3之间。
在这样的装置主体2中,有机EL元件用材料在气化器5的内部气化,气化后的气体状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通过真空泵3的吸引向捕集器6流入,在捕集器6的内部固化并被捕集。这样,进行提纯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从气化器5侧向捕集器6侧流动。以下,有时配合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流动方向,将装置主体2的配置有气化器5的一侧称为上游侧,将装置主体2的配置有捕集器6的另一侧称为下游侧。
(1-1-1)气化器
气化器5配置在装置主体2的上游侧。气化器5具备构成内筒体21的上游侧的作为第一筒体的第一内筒体51、构成外筒体22的上游侧且配置在第一内筒体51的外侧的第一外筒体52、配置在第一外筒体52的外侧的加热器53、以及配置在第一内筒体51内部的作为原料容器的收容部54。
在图2中示出气化器5的第一内筒体51以及第一外筒体52的剖视图。
第一内筒体51以及第一外筒体52形成为圆筒状。
如图2所示,用于支承收容部54的支承突起512分别形成在第一内筒体51的内表面的左右。
加热器53由红外线加热器等构成,呈环状地配置在第一外筒体52的外侧。
收容部54配置在第一内筒体51的内部。收容部54例如形成为盘状,具备四边形板状的底面、以及从该底面的周缘向面外方向立起的侧面,该收容部54收容有粉末状等固体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
优选第一内筒体51、第一外筒体52以及收容部54的材质由相对于有机EL元件用材料呈现惰性的材质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石英玻璃构成。
(1-1-2)捕集器
捕集器6配置在装置主体2的下游侧。捕集器6具备构成内筒体21的下游侧的作为第二筒体的第二内筒体61、构成外筒体22的下游侧且配置在第二内筒体61的外侧的第二外筒体62、配置在第二外筒体62的外侧的温度调整加热器63、以及配置在第二内筒体61的内部的作为捕集面积扩大构件的第三筒体70。
在图3中示出捕集器6的第二内筒体61以及第二外筒体62的剖视图。在图4中示出比图3的剖面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的、捕集器6的第二内筒体61以及第二外筒体62的剖视图。
第二内筒体61、第三筒体70以及第二外筒体62形成为圆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外筒体62与第一外筒体52形成为一体的圆筒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内筒体61通过将三个圆筒状的捕集筒体、具体来说从上游侧依次将第一捕集筒体61A、第二捕集筒体61B以及第三捕集筒体61C以能够分割的方式连结起来而构成。第一捕集筒体61A与第三捕集筒体61C采用相同的构造。
将第一捕集筒体61A的内部设为第一捕集室R1,将第二捕集筒体61B的内部设为第二捕集室R2,将第三捕集筒体61C的内部设为第三捕集室R3,捕集室R1、R2、R3朝向下游侧沿水平方向连续形成,彼此连通。
第三筒体70的轴向沿着第二内筒体61的轴向,且配置在第二内筒体61内部的剖面的中央部,在第二内筒体61的内表面与第三筒体7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流路,在第二内筒体61的剖面的中央部流动的有机材料容易流入该流路。另外,由于第三筒体70为圆筒状,因此其表面沿着第二内筒体61的轴向延伸。
在图5中示出捕集筒体61A、61C的立体图,在图6中示出第二捕集筒体61B的立体图。
如上所述,伴随着能够将第二内筒体61分割为三个捕集筒体,如图5以及图6所示,第三筒体70也与捕集筒体61A、61B、61C一并分割为三个小筒体70A、70B、70C。小筒体70A、70B、70C为相同大小的圆筒状。
如图3~图6所示,在第三筒体70的外表面设有多个肋部711、712。肋部711、712形成为在第三筒体的整个轴向上延伸的板状。另外,多个肋部711、712的表面沿着第二内筒体61的轴向延伸。
如图3以及图5所示,肋部711在小筒体70A、70C的外表面(上表面、底面以及侧面)设有四个,从该外表面朝捕集筒体61A、61C的内表面向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延伸,与捕集筒体61A、61C的内表面连接。
如图4以及图6所示,肋部712从小筒体70B的外表面朝向第二捕集筒体61B的内表面斜向延伸,与第二捕集筒体61B的内表面连接。
在此,若在使捕集筒体61A、61B、61C连结的状态下,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观察第二内筒体61,则肋部711与肋部712设置为突出的方向不同。如图3所示,相对于向小筒体70A、70C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延伸的肋部711,双点划线所示的小筒体70B的肋部712斜向延伸,对于小筒体70A、70C与邻接的小筒体70B,肋部的突出方向不同。另外,关于图4也同样,相对于小筒体70B的斜向延伸的肋部712,双点划线所示的小筒体70A、70C的肋部711向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延伸。
形成在第二内筒体61的内表面与第三筒体70的外表面之间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流路能够借助在第三筒体70的整个轴向上延伸的板状的肋部711、712分成沿该轴向延伸的多个更小的流路,即,能够形成分割流路。另外,捕集室R1、R2、R3也通过肋部711、712分别划分成四个小空间。若使捕集筒体61A、61B、61C连结,则被划分为四个的小空间在轴向上连通。
第三筒体70(小筒体70A)的上游侧的开口部通过设于第二内筒体61(第一捕集筒体61A)与第一内筒体51之间的密封筒体65进行密封。
在图7中示出密封筒体65的立体图。密封筒体65是与第一捕集筒体61A大致相同的形状,但轴向的长度尺寸形成为较短。另外,在密封筒体65的剖面的中央部配置有密封用小筒体75,该密封用小筒体75形成为圆筒状,轴向端部的一方的开口被密封板751密封。密封用小筒体75的轴向的长度尺寸与密封筒体65相同。在密封用小筒体75的外表面设有肋部752,该肋部752从该密封用小筒体75的外表面与肋部711同样地向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延伸,且与密封筒体65连接。
若将密封筒体65安装于第一捕集筒体61A,则小筒体70A与密封用小筒体75重叠,利用密封板751来密封小筒体70A的上游侧的开口部。
如图1所示,第三筒体70(小筒体70C)的下游侧的开口部通过在第二内筒体61(第三捕集筒体61C)的下游侧端部安装的密封构件76进行密封。
温度调整加热器63由红外线加热器等构成,呈环状地配置在第二外筒体62的外侧。温度调整加热器63具备调整第一捕集室R1的温度的第一温度调整加热器63A、调整第二捕集室R2的温度的第二温度调整加热器63B、以及调整第三捕集室R3的温度的第三温度调整加热器63C。这些温度调整加热器63A、63B、63C能够分别利用后述的作为温度调整加热器控制机构的控制部44独立地调整各捕集室R1、R2、R3的内部的温度。
优选第二内筒体61、第二外筒体62、第三筒体70、密封筒体65、密封用小筒体75、肋部711、712、752以及密封构件76的材质由相对于有机EL元件用材料呈现惰性的材质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外筒体62由石英玻璃构成,第二内筒体61、第三筒体70、密封筒体65、密封用小筒体75、肋部711、712、752以及密封构件76由不锈钢构成。
(1-1-3)温度控制器
温度控制器4具备测定气化器5内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1、基于由温度传感器41测定的温度信息来控制加热器53的控制部42、测定捕集器6内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3、以及基于由温度传感器43测定的温度信息来控制温度调整加热器63的控制部44。
温度传感器41具备从内筒体21的上游侧端部向第一内筒体51的内部插入的第一筒体用的热电偶412。热电偶412与配置在装置主体2外部的控制部42连接。由热电偶412测定的温度信息向控制部42输送。
控制部42与加热器53连接,基于从温度传感器41输入的温度信息来控制加热器53所进行的加热。
温度传感器43具备从内筒体21的下游侧端部向第二内筒体61的内部插入的第二筒体用的三个热电偶432A、432B、432C。热电偶432A、432B、432C与配置在装置主体2外部的控制部44连接。由温度传感器43的热电偶432A、432B、432C测定的温度信息向控制部44输送。
热电偶432A配置在第一捕集室R1的内部,热电偶432B配置在第二捕集室R2的内部,热电偶432C配置在第三捕集室R3的内部。
控制部44与温度调整加热器63连接,基于从温度传感器43输入的温度信息来控制温度调整加热器63所进行的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4独立地控制捕集室R1、R2、R3各自的温度调整加热器63A、63B、63C。例如,控制部44以使温度随着从第一捕集室R1侧朝向第三捕集室R3侧而连续地不同或者阶段性不同的方式控制温度调整加热器63A、63B、63C。
(1-2)有机EL元件用材料
作为提纯对象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是有机EL元件所使用的材料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2)基于提纯装置的提纯方法
对使用提纯装置1提纯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向收容部54中收容固体粉末状的升华性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
接下来,安装盖部23、24,封闭气化器5以及捕集器6内部。
接下来,从气化器5的上游侧端部向第一内筒体51内部插入温度传感器41(热电偶412)。另一方面,从捕集器6的下游侧端部向第二内筒体61内部插入温度传感器43(热电偶432A、432B、432C)。
接下来,利用真空泵3将装置主体2内部减压至10-1Pa以下。
在减压后,利用加热器53对第一内筒体51进行加热,利用温度调整加热器63对第二内筒体61进行加热,进行温度调整。此时,温度控制器4基于温度传感器41、温度传感器43的测定温度信息来控制加热器53以及温度调整加热器63所进行的加热。具体来说,加热器53将第一内筒体51加热至使固体粉末状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升华(从固体变化为气体)的温度(升华温度),并保持于该温度。温度调整加热器63A、63B、63C彼此独立地加热至规定温度,调整第一捕集室R1、第二捕集室R2以及第三捕集室R3的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将成为提纯对象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从气体变化为固体的温度,将第一捕集室R1调整为稍高的温度,将第二捕集室R2调整为低于该温度的温度,将第三捕集室R3调整为比第二捕集室R2还低的温度。
收容于收容部54的固体粉末状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在收容部54被加热至升华温度并保持在该升华温度时气化。气体状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向捕集器6侧移动,在与各捕集室R1、R2、R3对应的第二内筒体61的内表面上固化而进行捕集。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捕集室R1、R2、R3相对于成为提纯对象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气化(升华)温度以所述关系被加热并保持。因此,利用被加热并保持在相对于该气化(升华)温度较低的温度的第二捕集室R2,以较高纯度捕集成为提纯对象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在第一捕集室R1以及第三捕集室R3中,对供应至收容部54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所含有的杂质成分进行浓缩并捕集。
(3)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提纯装置1以及使用了提纯装置1的提纯方法,实现下述效果。
根据提纯装置1,作为捕集面积扩大构件的第三筒体70配置在第二内筒体61的内部。而且,在捕集器6的下游侧端部连接有真空泵3。因此,利用真空泵3产生从第一内筒体51的内部朝向第二内筒体61的内部的气流,气体状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与第二内筒体61的内表面以及第三筒体70的表面接触,固化并被捕集。另外,由于有机EL元件用材料在形成于第二内筒体61的内表面与第三筒体70的外表面之间、且朝向第二内筒体61的轴向延伸的流路中流动,因此排气阻力较小,能够使有机EL元件用材料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向下游侧流通。
因此,根据提纯装置1,不仅在第二内筒体61的内表面,在第三筒体的表面也能够捕集有机EL元件用材料,能够提高提纯效率。
根据提纯装置1,第三筒体70配置在第二内筒体61的剖面的中央部。因此,想要在该剖面的中央部流通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与第三筒体70接触,或者以避开第三筒体70而更接近第二内筒体61内表面的方式流通。其结果是,有机EL元件用材料容易与第二筒体内表面、第三筒体表面接触。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提纯效率。
根据提纯装置1,第三筒体70(小筒体70A)的上游侧的开口部通过密封筒体65的密封板751进行密封,第三筒体70(小筒体70C)的下游侧的开口部通过密封构件76进行密封。因此,能够减小可供有机EL元件用材料流通的第二内筒体61内部的空间。而且,从第一内筒体51内部朝向第二内筒体61内部的气流不通过第三筒体70内部,而是通过第二内筒体61的内表面与第三筒体70的外表面之间。
因此,根据提纯装置1,能够利用第二内筒体61的内表面与第三筒体外表面高效地捕集有机EL元件用材料,能够进一步提高提纯效率。
另外,根据提纯装置1,由于选择性利用第二内筒体61的内表面与第三筒体70的外表面捕集有机EL元件用材料,因此,提纯后的回收作业变容易。
根据提纯装置1,能够利用设置在第三筒体的外表面的多个肋部711、712将形成在第二内筒体61的内表面与第三筒体70的外表面之间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流路设为沿轴向延伸的多个分割流路。其结果是,有机EL元件用材料一边通过分割流路,一边利用第二内筒体61的内表面、第三筒体70的外表面、肋部711、712的表面进行捕集。因此,根据提纯装置1,能够进一步提高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提纯效率。
根据提纯装置1,由于多个肋部711、712的从第三筒体70的外表面朝向第二内筒体61的内表面突出的方向设置成在从第三筒体70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中途部不同,因此,能够使分割流路形成为蜿蜒行进的形状。其结果是,有机材料一边在该分割流路中蜿蜒行进,一边朝向下游侧流动,因此,所述有机材料更容易利用第二内筒体61内表面、第三筒体70外表面、肋部711、712表面进行捕集。因此,根据提纯装置1,能够进一步提高有机材料的提纯效率。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提纯装置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已经说明的部分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或简略其说明。
在图8中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所具备的第二内筒体67的立体图,在图9中示出配置在第二内筒体67内部的第三筒体72的立体图。
第二内筒体67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内筒体61的形状几乎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内筒体67能够分割为二。
作为捕集面积扩大构件的第三筒体72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筒体70的形状几乎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三筒体72能够分割为二。
由于其他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提纯装置1几乎相同,因此省略或简略说明。
如图8所示,圆筒状的第二内筒体67通过利用铰链等连结件673将沿着轴向分割为二的半圆体671与半圆体672连结起来而成。在组合两个半圆体671、672而形成圆筒状时,连结件673位于第二内筒体67的外表面。
如图9所示,圆筒状的第三筒体72也同样通过利用铰接等连结件723将沿着轴向分割为二的半圆体721与半圆体722连结起来而成。在组合两个半圆体721、722而形成圆筒状时,连结件723位于第三筒体72的内表面。肋部711利用螺钉等安装为能够相对于半圆体721、722装卸。
在提纯有机EL元件用材料时,组合两个半圆体671、672而形成第二内筒体67,组合两个半圆体721、722而形成第三筒体72,向第二内筒体67内部插入第三筒体72,利用未图示的螺钉等将肋部711的端部固定于第二内筒体67的内表面。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提纯装置,除了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之外,实现下述效果。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提纯装置,第二内筒体67以及第三筒体72形成为能够分割为二,以便能够分别进行分割。因此,与捕集面一直是筒状体的情况相比,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回收变容易。
另外,由于肋部711利用螺钉等安装为能够相对于半圆体721、722装卸,因此,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回收进一步变容易。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提纯装置1A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对于与已经说明的部分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或简略其说明。
在图10中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的剖视简图。第三实施方式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提纯装置1A与所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配置于第二内筒体61内部的捕集面积扩大构件的形状。由于除此以外的方面几乎相同,因此省略或简略说明。
在提纯装置1A中使用的捕集面积扩大构件是格子构件80,该格子构件80通过使沿着第二内筒体61的轴向延伸的多个板状构件81呈格子状组合而成。
在图11中示出所述第三实施方式的提纯装置的捕集器6的剖视简图。
如图11所示,格子构件80通过使在大致水平方向上配置的多个板状构件81与在大致垂直方向上配置的多个板状构件81呈格子状组合而形成。各板状构件81的端部与第二内筒体61的内表面抵接。
利用格子构件80,也能够将第二内筒体61的内部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流路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多个分割流路。另外,捕集室R1、R2、R3也被格子构件80划分为多个小空间(蜂窝状)。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伴随着第二内筒体61能够分割为三个捕集筒体,格子构件80也能够与捕集筒体61A、61B、61C一并分割为三个格子构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格子构件80的上游侧不安装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密封筒体65,使在第二内筒体61的剖面的中央部流通的气化后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导入到格子构件80的多个小空间内。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提纯装置1A,实现下述效果。
根据提纯装置1A,作为捕集面积扩大构件的格子构件80配置在第二内筒体61的内部。因此,第二内筒体61的内部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流路能够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多个分割流路。其结果是,有机EL元件用材料在第二内筒体61的内表面与格子构件80外表面之间的流路、格子构件80的板状构件81彼此包围而成的流路中流通,利用第二内筒体61的内表面、板状构件81表面高效地进行捕集。另外,由于有机EL元件用材料通过朝向第二内筒体61的轴向延伸的该流路,因此,能够使有机EL元件用材料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向下游侧流通。
因此,根据提纯装置1,不仅是第二内筒体61的内表面,在格子构件80的表面也能够捕集有机EL元件用材料,能够提高提纯效率。
另外,根据提纯装置1A,格子构件80通过组合板状构件81而构成,因此,若在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提纯后拆开格子构件80,作为多个板状构件81进行回收,则能够实现回收作业的高效化。
<实施方式的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也包含以下所示的变形等。
作为捕集面积扩大构件,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方式。
例如,也可以如下变更所述第三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格子构件80的结构。在图12中示出对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作为捕集面积扩大构件的格子构件80A的形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如图12所示,格子构件80A也可以采用在第二内筒体61的轴向上交替设置区域S1与区域S2而成的形状,该区域S1由在大致垂直方向上配置的多个纵板构件82构成,该区域S2由在大致水平方向上配置的多个横板构件83构成。将这样的格子构件80A配置在第二内筒体61的内部,当从第二内筒体61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观察时,如图13所示的剖视图那样,纵板构件82与横板构件83配置为格子状。
若将格子构件80A配置于第二内筒体61的内部,则有机EL元件用材料在第二内筒体61与纵板构件82之间、或者纵板构件82彼此之间流通,通过区域S1,之后向区域S2流入。在区域S2中,有机EL元件用材料在第二内筒体61与横板构件83之间、或者横板构件83彼此之间流通,通过区域S2,之后向接下来设置的区域S1流入。因此,有机EL元件用材料在从区域S1向区域S2流入时蜿蜒行进。其结果是,能够使有机EL元件用材料更容易与第二内筒体61的内表面、格子构件80A的表面接触。因此,通过配置格子构件80A,能够提高提纯效率。另外,优选格子构件80A也利用纵板构件82与横板构件83以能够分割的方式组装,在进行提纯后拆开,回收有机EL元件用材料。
作为捕集面积扩大构件的第三筒体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圆筒状体。除此之外,还能够采用椭圆状剖面的筒体、多边形剖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八边形等)等形状。
另外,作为捕集面积扩大构件,如图14所示,也可以采用使沿着第二内筒体61的轴向延伸的板状构件90交叉而成的形状。在图14中示出在第二内筒体61内部的整个上下方向上配置的纵板构件91与在整个左右方向上配置的横板构件92呈十字状交叉的板状构件90。利用这样的板状构件79,也能够将有机EL元件用材料的流路形成四个分割流路,因此,与上述情况相同,能够提高提纯效率。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以内筒体21以及外筒体22为圆筒状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能构列举出例如箱状、筒状、罐型、立方体型等任意形状。另外,作为内筒体21以及外筒体22的剖面形状,能够列举出圆形、四边形、半圆形等形状。另外,内筒体21以及外筒体22的剖面形状可以是恒定的,另外,也可以使剖面形状局部不同。另外,内筒体21与外筒体22也可以不采用相同的剖面形状。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以第二内筒体61由三个捕集筒体构成的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例如,也可以使用形成为一体的第二内筒体。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以装置主体2使内筒体21收容于外筒体22的内部的构造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不设置外筒体22而在内筒体21的内部配置捕集面积扩大构件的方式。
在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内筒体67以及第三筒体72形成为能够分割为二,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形成为能够进一步细化分割。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相对于有机EL元件用材料呈现惰性的材质,主要列举石英玻璃进行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作为惰性金属,能够使用不锈钢、钽、钨、钼、钛等,作为陶瓷,能够使用石英、氧化锆、氧化铝、氮化硼、氮化硅等。此外,也能够使用碳、特氟隆(注册商标)等。
另外,装置主体的材质不限定于全部是相对于有机EL元件用材料呈现惰性的材质的情况。也能够利用该惰性材质构成有机EL元件用材料所接触的部位,利用其他材质构成除此之外的部位。
用于加热气化器5以及捕集器6的加热结构、加热方法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内容。作为加热方法,能够列举出电阻加热法(金属类、非金属类等)、光加热法(红外线加热法、电弧辐射加热、激光辐射加热等)、感应加热法、等离子加热法、电弧加热法、框架加热法等。例如,在利用感应加热法进行加热的情况下,气化器以及捕集器的材质由不锈钢等通过电磁感应而发热的材质构成。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以捕集器6的第二内筒体61分为三个捕集室R1、R2、R3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虽也与装置主体的大小有关,但通过增加捕集室的数量,利用更多等级的温度设定进行捕集,容易获得更高纯度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
针对捕集器6的各捕集室R1、R2、R3进行的加热温度的设定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情况。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收容部54中收容粉末状的有机EL元件用材料,使其气化而进行提纯,但也可以在收容部54中收容液体状的材料,使其蒸发而进行提纯。
利用本发明的提纯装置进行提纯的有机材料并不限定于有机EL元件用材料。另外,也可以对利用本发明的提纯装置进行提纯后的有机材料进行反复提纯来进一步提高纯度。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有机EL元件用材料等有机材料的提纯。
附图标记说明:
1…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
3…真空泵(排气装置)
5…气化器
51…第一内筒体(第一筒体)
53…加热器
6…捕集器
61…第二内筒体(第二筒体)
63…温度调整加热器
70…第三筒体(捕集面积扩大构件)
711、712…肋部
80…格子构件(捕集面积扩大构件)
R1、R2、R3…捕集室

Claims (11)

1.一种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具备:
气化器,其具备:第一筒体,有机材料供应至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以及加热器,其配置在该第一筒体的外侧,使所供应的有机材料气化;
捕集器,其具备:第二筒体,其与所述气化器的所述第一筒体连通;以及温度调整加热器,其配置在该第二筒体的外侧,调整所述第二筒体的温度,所述捕集器利用所述第二筒体的内表面捕集由所述气化器气化而得到的气体状的有机材料;
捕集面积扩大构件,其配置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具有沿着所述第二筒体的轴向延伸的面,增大与所述气体状的有机材料的接触面积;以及
排气装置,其与所述捕集器的下游侧端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捕集面积扩大构件配置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剖面的中央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捕集面积扩大构件是筒状的第三筒体,
所述第三筒体的轴向沿着所述第二筒体的轴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筒体的两端的开口被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筒体的外表面设有在所述第三筒体的整个轴向上延伸的多个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肋部的从所述第三筒体的外表面朝向所述第二筒体的内表面突出的方向被设置成在从所述第三筒体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中途部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捕集面积扩大构件是格子状的格子构件,该格子构件通过组合沿着所述第二筒体的轴向延伸的多个板状构件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捕集面积扩大构件形成为能够分割。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筒体形成为能够分割。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筒体以及所述捕集面积扩大构件由惰性金属或者陶瓷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具备将所述第一筒体以及所述第二筒体收容于内部的外筒体,
所述加热器配置在所述第一筒体以及所述外筒体的外侧,
所述温度调整加热器配置在所述第二筒体以及所述外筒体的外侧。
CN201380027451.8A 2012-03-30 2013-01-28 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 Pending CN1043498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2487A JP6006516B2 (ja) 2012-03-30 2012-03-30 有機材料の精製装置
JP2012-082487 2012-03-30
PCT/JP2013/051713 WO2013145833A1 (ja) 2012-03-30 2013-01-28 有機材料の精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9826A true CN104349826A (zh) 2015-02-11

Family

ID=49259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7451.8A Pending CN104349826A (zh) 2012-03-30 2013-01-28 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006516B2 (zh)
KR (1) KR101710768B1 (zh)
CN (1) CN104349826A (zh)
TW (1) TW201338855A (zh)
WO (1) WO201314583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7928A (zh) * 2017-05-12 2019-01-22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有机材料的精制装置
CN109257927A (zh) * 2017-05-12 2019-01-22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有机材料的精制装置
CN112090106A (zh) * 2020-09-15 2020-12-1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试剂提纯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提纯氟化氢铵或氟化铵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104230A (ko) * 2013-02-20 2014-08-28 롬엔드하스전자재료코리아유한회사 승화정제장치용 내부관
KR101547096B1 (ko) 2015-01-27 2015-08-24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이온성 액체를 이용한 유기소재 정제방법 및 정제장치
CN106030847B (zh) * 2014-02-14 2018-12-11 伊尔索勒德株式会社 利用离子性液体的有机材料提纯方法及提纯装置
JP6096144B2 (ja) * 2014-03-26 2017-03-15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搬送治具、装填方法、および精製方法
CN106661372B (zh) 2014-07-28 2019-03-29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聚(乙酸乙烯酯)分散体和包含其的油漆配制品
KR102005471B1 (ko) * 2017-09-20 2019-07-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유기 발광 소자의 재료로 사용되는 유기 물질 정제방법
WO2019116651A1 (ja) * 2017-12-14 2019-06-2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含窒素複素環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8854136B (zh) * 2018-07-20 2021-02-26 合肥欧莱迪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开启式净化高真空可视有机小分子提纯专用设备
KR102279747B1 (ko) * 2019-02-01 2021-07-19 오영래 용액 증류 시스템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9305A1 (en) * 2001-09-25 2003-05-15 Yuji Hamada Sublimation and purification method
JP2005313069A (ja) * 2004-04-28 2005-11-10 Toray Ind Inc 昇華精製装置及び昇華精製方法
CN1714061A (zh) * 2001-12-15 2005-12-28 Skc株式会社 用于提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装置和方法
KR100781241B1 (ko) * 2000-11-23 2007-1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기물 정제 방법
CN101980454A (zh) * 2003-06-30 2011-02-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及通信系统
KR101129449B1 (ko) * 2011-05-23 2012-03-26 (주)씨에스엘쏠라 분리형 유기재료의 승화 정제용 내부관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25046B1 (ko) * 2009-04-15 2011-03-25 (주)위델소재 승화 정제 장치 및 그 장치를 이용한 승화 정제 방법
JP5585977B2 (ja) 2009-09-01 2014-09-10 キヤノントッキ株式会社 昇華精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81241B1 (ko) * 2000-11-23 2007-1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기물 정제 방법
US20030089305A1 (en) * 2001-09-25 2003-05-15 Yuji Hamada Sublimation and purification method
CN1714061A (zh) * 2001-12-15 2005-12-28 Skc株式会社 用于提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装置和方法
CN101980454A (zh) * 2003-06-30 2011-02-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及通信系统
JP2005313069A (ja) * 2004-04-28 2005-11-10 Toray Ind Inc 昇華精製装置及び昇華精製方法
KR101129449B1 (ko) * 2011-05-23 2012-03-26 (주)씨에스엘쏠라 분리형 유기재료의 승화 정제용 내부관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7928A (zh) * 2017-05-12 2019-01-22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有机材料的精制装置
CN109257927A (zh) * 2017-05-12 2019-01-22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有机材料的精制装置
CN112090106A (zh) * 2020-09-15 2020-12-1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试剂提纯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提纯氟化氢铵或氟化铵方法
CN112090106B (zh) * 2020-09-15 2021-07-2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试剂提纯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提纯氟化氢铵或氟化铵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10768B1 (ko) 2017-02-27
TW201338855A (zh) 2013-10-01
WO2013145833A1 (ja) 2013-10-03
JP6006516B2 (ja) 2016-10-12
JP2013209352A (ja) 2013-10-10
KR20150002644A (ko) 2015-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9826A (zh) 有机材料的提纯装置
EP2803397B1 (en) Apparatus for purifying organic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urifying organic compound
KR20140084165A (ko) 유기 재료의 정제 장치 및 유기 재료의 정제 방법
JP6591129B1 (ja) 金属塩化物生成装置、および金属粉体の製造方法
KR100754902B1 (ko) 유기전계 발광재료의 정제방법
WO2013145834A1 (ja) 有機材料の精製装置
CN105473201B (zh) 搬运工具、装填方法、以及提纯方法
JP5585977B2 (ja) 昇華精製装置
TW201338854A (zh) 有機材料之精製裝置
CN104926571A (zh) 制备高纯度炸药的升华装置及方法
KR101943140B1 (ko) 유기 재료의 정제 장치
RU169600U1 (ru) Реактор для очистки твердых веществ методом вакуумной сублимации
Nikolaev et al. Growth mechanism of helical γ-Dy 2 S 3 single crystals
WO2018207764A1 (ja) 有機材料の精製装置
JP2005219996A (ja) 単結晶育成装置
JP2007277703A (ja) 気相成長用担体担持有機金属化合物及びその製法、並びに当該化合物を充填した気相成長用有機金属化合物充填装置
KR102160145B1 (ko) 이송식 열플라즈마를 이용한 나노분말 연속제조장치
JP5368740B2 (ja) 噴霧熱分解装置の反応室及び噴霧熱分解装置
JP2007051815A (ja) 流体加熱装置
WO2018207763A1 (ja) 有機材料の精製装置
JP2015100737A (ja) 昇華性物質回収装置
RU2579096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высокочистых халькойодидных стекол
Gürbüz Güner et al. Enrichment of oxygen-18 isotope by fractional distillation
JP2008012479A (ja) 精製装置及び精製方法
ITBO20090301A1 (it) Metodo per la purificazione di silicio ed apparato con cui realizzarl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