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5275A -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35275A
CN104335275A CN201380026933.1A CN201380026933A CN104335275A CN 104335275 A CN104335275 A CN 104335275A CN 201380026933 A CN201380026933 A CN 201380026933A CN 104335275 A CN104335275 A CN 104335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ct
land
groove
recording medium
s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69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35275B (zh
Inventor
铃木雄一
堀米顺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35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5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35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5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9Zoned data area, e.g. having different data structures or formats for the user data within data layer, Zone Constant Linear Velocity [ZCLV], Zone 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 [ZCAV], carriers with RAM and ROM area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73Tracks
    • G11B7/24082Meander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2007/00754Track shape, e.g. address or synchronisation information in wobbled track or sidewal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67Address data
    • G11B2020/1268Address in pregroove [ADIP]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78Physical format specifications of the record carrier, e.g. compliance with a specific standard, recording density, number of layers, start of data zone or lead-ou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87Synchronisation pattern, e.g. VCO fiel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1Blu-ray discs; Blue laser DVR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18Groove and land recording, i.e. user data recorded both in the grooves and on the la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Abstract

对CAV或区域CAV做出本发明。连续摆动的沟槽被预先形成以在沟槽和邻接沟槽的陆区中记录信息,沟槽具有:由沟槽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一摆动部分;由一个邻接的陆区的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二摆动部分;以及由另一个邻接的陆区的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三摆动部分。在陆区上形成夹在两个邻接的沟槽的第二摆动部分之间的第一区段和夹在两个邻接的沟槽的第三摆动部分之间的第二区段,以及在第一区的两侧上的摆动的相位与在第二区的两侧上的摆动的相位中之一是大致同相的。

Description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例如应用于可记录的光盘的一种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地,采用激光记录信息或再生所记录的信息的光盘已经被实际应用。至于光盘的类型,有仅再生(reproduction-only)类型、一次写入类型和可重写类型。在一次写入类型和可重写类型中,预先记录指代光盘位置的地址信息是信息记录所必需的。
至于记录地址信息的方法,有两种已知的类型。一种是记录地址信息为预格式凹陷(pit)的格式。另一种是其中信号形成被称为为由地址信息调制的沟而摆动的沟的格式。在记录预格式凹陷中,存在用户数据的记录区域和光盘的记录容量减小的问题。在摆动格式中,具有不存在此类问题的优势。沟被称作沟槽,以及由沟槽形成的轨道被称作沟槽轨道。沟槽被限定为当光盘被制造时用激光照射的一部分。夹在相邻的沟槽之间的区域被称为陆区(land),以及由陆区形成的轨道被称为陆区轨道。
当地址由摆动记录时,为了进一步增加记录容量,其中数据被记录在沟槽轨道和陆区轨道中的方法(适当地被称为陆区/沟槽记录格式)是可取的。在陆区/沟槽记录格式中,当切割时,沟槽轨道的地址信息可通过偏转激光而记录。然而,难以由摆动记录陆区轨道的地址。当陆区轨道被扫描时,在两侧上的沟槽轨道的摆动被再生。此外,这些摆动是不同的沟槽轨道的信息。因此,摆动的相位不一致,并且很难正常地再生摆动。
传统地,在陆区/沟槽记录格式中,已经提出能够再生沟槽轨道和陆区轨道的地址的光盘。专利文献1描述了当地址由摆动记录在沟槽轨道中时,地址被间断地记录以及地址的记录位置的相位被扭转为相邻的沟槽轨道的公开。这样的结果是当摆动轨道被再生时,最初所记录的地址信息被间断地再生。然后,当陆区轨道被再生时,在两侧上相邻的沟槽轨道的地址被交替地再生。因此,摆动信息(地址信息)可以在沟槽扫描和陆区扫描中的一个中被获得。
专利文献2和3描述了其中陆区轨道和沟槽轨道被各自摆动,并且由在每个轨道中的一侧上的侧壁上的摆动来记录的地址信息的公开。此外,摆动轨道中的地址信息块和沟槽轨道中的地址信息块在轨道方向上被移动地布置。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09-219024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178464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228293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以上所描述的公开中,作为陆区轨道的地址,相邻的两个沟槽轨道中的一个的地址被再生。因此,很可能由于偏离轨道沟槽地址变得不可阅读。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公开中,在沟槽轨道中存在间断地摆动。摆动是作为用于产生对应于光盘上的位置的时钟的基础的信号。时钟是用来记录和再生的所必需的信号。因此,如专利文献1,事实是在沟槽轨道中没有摆动的情况下存在间断地区,在生成具有高精度的时钟的方面存在缺点
在专利文献2和2中描述的公开中,摆动不被打断。因此,生成时钟不存在问题。然而,为了除基本频率的摆动之外记录辅助信息,必须在一个侧面上摆动沟壁。当切割时,以此方式形成的摆动难以通过单激光,并且存在切割装置变得复杂的问题。
因此,本公开意在提供在沟槽轨道中不中断摆动的情况下能够由单激光切断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所描述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CAV或区域CAV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其中,连续摆动的沟槽被预先形成以及信息被记录在沟槽和邻接沟槽的陆区中,
沟槽具有由沟槽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一摆动部分、由一个相邻的陆区的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二摆动部分和由另一个相邻的陆区的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三摆动部分,
夹在相邻的两个沟槽的第二摆动部分之间的第一区和夹在相邻的两个沟槽的第三摆动部分之间的第二区被形成在陆区上,以及
在第一区的两侧上的摆动的相位和在第二区的两侧上的摆动的相位中之一是大致同相的。
本公开提供被配置为光学地再生CAV或区域CAV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
其中,连续摆动的沟槽被预先形成以及信息被记录在沟槽和邻接沟槽的陆区中,
沟槽具有由沟槽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一摆动部分、由一个相邻的陆区的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二摆动部分和由另一个相邻的陆区的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三摆动部分,
夹在相邻的两个沟槽的第二摆动部分之间的第一区和夹在相邻的两个沟槽的第三摆动部分之间的第二区被形成在陆区上,以及
在第一区的两侧上的摆动的相位和在第二区的两侧上的摆动的相位中之一是大致同相的,
当陆区被扫描时,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被配置为从第一区和第二区中摆动的相位为大致同相的一个再生陆区的地址信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当为沟槽和陆区执行记录时,陆区的地址仅可由沟槽调制记录。当扫描陆区时,再生的信息的两条信息中的一条被认为是有效的陆区地址。用于确定有效性的信号被添加,并且除纠错码的结果之外可获得有效的陆区地址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BD格式的地址数据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BD格式的ADIP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说明BD格式的ADIP字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MSK的波形图。
图5A和图5B是用于说明STW的波形图。
图6A和图6B是用于说明该STW的波形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使用的沟槽/陆区的模式的视图。
图8是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使用的ADIP单元的类型的示意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使用的沟槽/陆区的模式的视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再生装置的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地址有效性确定处理的第一实例的流程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地址有效性确定处理的第二实例的流程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地址有效性确定处理的第三实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公开的优选的实例,并且增加了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制。然而,本公开的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尤其是在以下描述中,除非存在限制本公开的说明。
按照下列顺序进行以下描述。
<1.BD格式>
<2.第一实施方式>
<3.第二实施方式>
<4.变形例>
<1.BD格式>
在本公开中,地址信息的格式等符合BD(蓝光光盘(Blu-ray Disc)(注册商标)格式。这样的结果是高密度光盘的实际应用的BD的许多技术可以被使用。因此,将在本公开的说明之前说明BD格式中的地址信息。
如图1中所示,要写入的主要数据是记录单元块(RUB)的序列(RUBn+0,RUBn+1,RUBn+2,RUBn+3...)。RUB是用于记录主数据(记录/再生数据)的单元,并且被设置为预定的长度,例如,64千字节。在预沟槽(ADIP)字中的三个地址,ADIP0、ADIP1和ADIP2,被分配给每个RUB。ADIP0、ADIP1和ADIP2具有完全相同的地址信息。
在一个ADIP字中,包括83个(单元数0至82)ADIP单元。在一个ADIP字中,储存24位的地址信息、12位的辅助数据、参考区域、纠错码等。例如,通过使用83个ADIP单元中的60个ADIP单元表示上述信息。
如图2中所示,一组总数为56的摆动被称为ADIP单元。“0”或“1”中的一个比特、同步信息、参考单元或单调单元由该ADIP单元表示。例如,一个摆动为基本摆动波形(cos(2πft))的一个周期。因此,一个ADIP字包括(83×56)个摆动。在图2中,示出了ADIP单元的8种类型(单调单元、参考单元、四种同步单元、以及分别表示数据“0”和“1”的两种数据单元)。在图2中,由于空间限制,示出了一组为38的摆动。
如图2中所示,将摆动数从0至55添加到包括56个摆动的ADIP单元并且区分该56个摆动。例如,具有摆动数0至2的区由最小移动键控(MSK)调制,并且具有参考单元和数据单元的摆动数18至55的区由锯齿摆动(STW)调制。没有被调制的单调摆动以预定频率(cos(2πft))的基本波摆动。
ADIP字具有如图3中示出的数据结构。图3中的ADIP单元的类型对应于图2中的ADIP单元的类型。60位的数据被包括在一个ADIP字中。
如图4中所示,在MSK中包括三个摆动被。由于上一个或下一个摆动是基本波的1.5倍,所以极性在摆动的波形在中心处不是MSK的部分处被反转。MSK被布置在每个ADIP单元的前端(第0个至第2个摆动),并用于检测ADIP单元的前端位置。
此外,如图2中所示,MSK被布置在从数据0的ADIP单元的前端第14至第16个摆动的位置处和从数据1的ADIP单元的前端的第12至第14个摆动的位置处。以此方式,由MSK的位置表示数据0与数据1。
在数据0的ADIP单元中,MSK被设置为0以及表示0的STW被布置在从前端第18至第55个摆动的区中。在数据1的ADIP单元中,MSK被设置为1以及表示1的STW被布置在从前端第18至第55个摆动的区中。
STW格式通过将二次谐波(sin(2πft))添加至基本波(cos(2πft))或从基本波(cos(2πft))中减去二次谐波(sin(2πft))而生成类似锯齿的调制波形。二次谐波的振幅小,其约为基本波形的振幅的四分之一。由数据“0”或“1”选择添加和减去中的一个,并且因此调制波形不同。参考单元和数据单元的摆动数被反复地记录在第18至第55区中。
格式的两种类型以此方式被使用的原因在于,使弥补每个格式的劣势成为可能。以MSK格式,1比特通过在ADIP单元的前端调制三个摆动被记录,并且因此可以被用于作为决定再生时的数据的位置的标准。另一方面,在STW格式中,除了宽范围,很小的波形变化被重复地记录,以及通过在再生时整合再生信号来区分“0”或“1”。因此,难以将再生信号用作检测数据的划分的信息。然而,本地记录格式的MSK格式容易受到由盘上的瑕疵、灰尘等引起的缺陷的影响。因为更长一段时间进行记录,所以STW格式具有不易受到缺陷影响的优势。
参照图5和图6将更详细地描述STW格式的调制摆动信号。在图5和图6中,水平轴表示时间轴,示出了基本摆动波形的一个周期(即,一个摆动),并且垂直轴表示归一化振幅。图5A示出数据c(n)为“1”时的波形以及图6A示出数据c(n)为“0”时的波形。
在图5A和6A中,虚线中示出的波形是基本摆动波形S0(=cos(2πft))。在c(n)=“1”的情况下,通过添加具有基本摆动波形S0的双倍频率的sin信号形成调制波形S1。即,满足S1=Acos(2πft)+asin(2π2ft)。该关系为A>a,并且例如,满足A=1与a=0.2。此调制摆动波形S1为调制的波形,使得与基本摆动波形S0相比以时间方向逐渐上升(在盘的径向中的盘的外侧方向),并且使得与基本摆动波形S0相比以时间方向急剧下降(在盘的径向中的盘的内部方向)。
如图6A中所示,在c(n)=“0”的情况下,通过减去具有基本摆动波形S0的双倍频率的sin信号形成调制波形S2。即,满足S2=Acos(2πft)-asin(2π2ft)。此调制摆动波形S2为调制的波形,使得与基本摆动波形S0相比在时间方向急剧上升(盘的外侧方向),并且使得与基本摆动波形S0相比在时间方向逐渐下降(盘的内部方向)。在两个调制摆动波形S1和S2中,零交叉点为与基本摆动波形的相位相同的相位,并且可易于提取再生侧处的时钟。
在图5A和6A中,波形S3和S4各自示出通过乘以sin信号(sin(2π2ft))而获得解决方案,其中,通过再生调制摆动信号,在再生侧处用于处理的频率是基本波的双倍频率。即,波形S3是通过再生调制摆动波形S1×sin(2π2ft)得到的,以及波形S4是通过再生调制摆动波形S2×sin(2π2ft)得到的。
在再生侧处,如图5B和6B分别所示,积分值ΣS3和ΣS4可以通过在一个摆动周期整合(累加)波形S3和S4而获得。在过了一个摆动周期时,积分值ΣS3是正数v1。另一方面,在过了一个摆动周期时,积分值ΣS4是负数v0。例如,积分值被处理为v1=+1,v0=-1。
由于由56个摆动表示数据的1比特,当所有摆动为+1时,获得+56作为56个摆动的整合结果,并且当所有摆动为-1时,获得-56作为56个摆动的整合结果。作为每个摆动的积分值而获得的再生芯片序列乘以用于记录的相同的码序列。基于获得的结果和56个摆动的整合结果,确定数据的1比特(“1”/“0”)。
<2.第一实施方式>
【与BD格式的主要不同】
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以下描述与以上描述的BD格式的主要不同。
-在BD格式中,盘以恒定线性速度(以下称为CLV)旋转。另一方面,在本公开中,盘以恒角速度(以下称为CAV)旋转。还可以采用区域CAV。区域CAV在径向将盘分割,形成多个区域,并且在区域内控制CAV。在螺旋摆动轨道中,摆动的基本波的相位可以由CAV或区域CAV在盘的径向被彼此同步。
-在BD格式中,采用在沟槽中记录的沟槽记录格式。另一方面,在本公开中,为了增加记录容量,记录被执行在沟槽和陆区上。如以上所描述的,沟被称为沟槽,以及由沟槽形成的轨道被称为沟槽轨道。沟槽被限定为当光盘被制造时由用激光照射的一部分。夹在相邻的沟槽之间的区域被称为陆区,以及由陆区形成的轨道被称为陆区轨道。
陆区轨道信息被提供至陆区轨道。作为BD格式,在沟槽轨道中为每一个预定的记录单元(例如,RUB)记录三个地址字。三个ADIP字中的一个是沟槽轨道的地址,并且另两个是陆区轨道的地址。陆区轨道的两个地址中的一个是以盘的径向的内侧处的陆区轨道的地址。另一个地址是以盘的径向的外边侧面处的陆区轨道的地址。陆区轨道的每个地址被记录在两侧上相邻的沟槽轨道中。即,每个陆区地址被记录在两侧上相邻的沟槽轨道中。
【地址信息的布置(记录)】
将参照图7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地址信息的布置。图7示意性地示出以盘的径向延续的沟槽轨道(Grv)和陆区轨道(Lnd)。作为实例,图的上面示出盘的内侧(中心侧),以及下面示出盘的外圆周侧。沟槽被从内侧朝向外侧成螺旋形地形成,使得轨道地址朝着外侧提高。此外,聚束点(记录/再生聚束点)用于在图中从左至右扫描。
此外,在图7中,为每个预定的数据单元限定的三个ADIP字(ADIP0、ADIP1、ADIP2)的一部分,例如,通过集中于包括在ADIP字中的数据的MSK的位置提取和示出RUB,使得易于理解相邻轨道的地址的不同。这些ADIP字在轨道方向被形成在不同位置中。每个ADIP字包括83个ADIP单元,并且ADIP单元包括如BD格式的摆动一样的56个摆动。然后,每个ADIP包括地址信息、纠错码等。每个ADIP字包括(56×83)个摆动。图7中的摆动轨道仅示出摆动的一部分,例如,只有每个ADIP单元的前端部分。在图7中,作为实例,沟槽轨道具有偶数轨道数,并且陆区轨道具有奇数轨道数。
在图7中,示出了沟槽轨道Trkn,Trk(n+2),Trk(n+4),...(n=0,1,2,...)。夹在两侧上沟槽轨道之间的轨道Trk(n+1),Trk(n+3)...是陆区轨道。沟槽轨道的地址信息(以下适当地称为沟槽地址)n,n+2,n+4,...作为每个沟槽轨道的第一字ADIP0被记录。陆区轨道的地址信息(以下适当地称为陆区地址)n+1,n+5,...作为下一个字ADIP1被记录。陆区地址n+3,n+7,...作为第三字ADIP2被记录。例如,沟槽地址和陆区地址被记录为MSK格式。
陆区地址以此方式被双倍地记录在每个沟槽中。例如,作为沟槽轨道Trkn的一个地址字ADIP1被记录的陆区地址是邻接外侧的陆区轨道Trk(n+1)的地址。作为沟槽轨道Trkn的另一个地址字ADIP2被记录的陆区地址是邻接内侧的陆区轨道的地址。
此外,作为沟槽轨道Trk(n+2)的一个地址字ADIP1被记录的陆区地址是邻接内侧的陆区轨道Trk(n+1)的地址。作为沟槽轨道Trk(n+2)的另一个地址字ADIP2被记录的陆区地址是邻接外侧的陆区轨道Trk(n+3)的地址。
即,在ADIP字中的ADIP1区中,陆区轨道Trk(n+1)的陆区地址被记录在两侧上相邻的沟槽轨道Trkn和沟槽轨道Trk(n+2)中。由于相同的地址数据已经被记录,记录区域的两侧上的摆动相位变得基本相同。因此,当用聚束点扫描陆区轨道Trk(n+1)时,陆区轨道的陆区地址可以使用推拉(push-pull)格式再生。
此外,在ADIP字中的ADIP2区中,陆区轨道Trk(n+3)的陆区地址被记录在两侧上相邻的沟槽轨道Trk(n+2)和沟槽轨道Trk(n+4)中。由于相同的地址数据已经被记录,包括MSK标记的位置,记录区域两侧上的摆动相位变得基本相同。因此,当用聚束点扫描陆区轨道Trk(n+3)时,陆区轨道的陆区地址可以使用推拉格式再生。
如以上所描述的,除它本身的沟槽地址外,两侧上相邻的两个陆区地址被记录在每个沟槽轨道中。因此,当陆区轨道被扫描时,夹在记录相同地址的沟槽轨道的区之间的陆区轨道的部分中,摆动的相位以同样方式改变,并且可以从摆动中获得陆区地址。
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沟槽地址和陆区地址可以被记录在类似于在RUB单元中三重地记录ADIP字的BD格式的格式中。例如,这些地址可以作为以MSK格式调制的摆动轨道被记录。此外,由于陆区地址仅可以由沟槽轨道的摆动来记录,在现有BD格式的控制装置没有显著地改变的情况下可以记录地址。
<3.第二实施方式>
【ADIP单元的构造】
在以上所描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当陆区轨道(例如,陆区轨道Trk(n+1))用聚束点扫描时,陆区轨道的地址可以在ADIP1区中获取。然后,由于不同的地址信息也被再生,所以下一个ADIP2区由纠错确定为错误数据。当用聚束点扫描下一个陆区轨道Trk(n+3)时,陆区轨道的地址可以在ADIP2区中获取。然后,上一个ADIP1区被确定为错误数据。
然而,由于诸如脱轨(detrack)的原因,在无效的地址部分纠错被执行在一个相邻的沟槽轨道的地址上,并且该地址可被看作有效的地址。在此情况下,两个地址都被认为是有效的,并且因此,不能确定哪个地址是有效的。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此问题被解决。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沟槽地址和陆区地址由MSK记录,并且通过使用已被加入BD格式的STW来确定陆区地址的有效性。因此,以上所描述的问题被解决。
如图2中所示,存在作为BD格式中的ADIP单元的8种类型。如图8中所示,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中限定了ADIP单元的12种类型。通过比较图2和图8可以看出,单调单元、参考单元和同步单元0至3与BD格式的那些单元相同。至于沟槽地址的MSK部分,数据单元与BD格式的数据单元相似。非调制基本波形(单调)被安置在代替STW的沟槽地址的数据单元中的STW部分中。
表示陆区地址的MSK相似于沟槽和BD格式的MSK。具有被布置在摆动数18至55的不同的STW的ADIP单元的两种类型在数据0单元中被限定为偶数。类似地,具有被布置在摆动数18至55的不同的STW的ADIP单元的两种类型在数据1单元中被限定为偶数。ADIP字具有与BD格式的数据结构相似的数据结构。
即,在一个ADIP字中,包括83(单元数0至82)个ADIP单元。例如,诸如地址信息的数据通过使用一个ADIP字中的83个ADIP单元中的60个ADIP单元来表示。因此,可以具有60个ADIP单元的STW数据。所有这些STW用于确定陆区地址的有效性。
作为实例,当通过将由地址表示陆区地址的轨道数分为8份而获得的余数为1或3时,STW被认为是1,并且当余数为5或7时,STW被认为是0。在沟槽地址中,不添加STW而添加单调。这样的结果是记录在相邻的两个沟槽中的陆区地址的STW值在有效的陆区地址中相同。另一方面,记录在相邻的两个沟槽中的陆区地址的STW值在无效的陆区地址中不同。因此,当扫描陆区轨道时,STW的振幅变小。
图9示出沟槽地址和陆区地址的更具体的实例。在沟槽地址中,单调在数据部分之后被添加。在陆区地址中,STW在数据后被添加,并且表示相同数据的STW被添加至一组(在图9中由虚线包围并示出)包括在有效的陆区地址中的陆区地址。
在再生时,地址的有效性通过使用参考单元(15单元)的整合结果和STW(60 STW)的整合结果在ADIP字中确定。在STW振幅中,整合区越长,有效性越高。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在ADIP字中的所有参考单元的整合结果和数据单元的整合结果可用于确定陆区地址是否有效。因此,即使有缺陷等,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确认被执行。
【盘再生装置】
具有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盘再生装置,主要描述地址的再生。如图10中所示,数据被记录在记录沟槽地址和陆区地址的光盘1上,并且从光盘1中再生数据。
通过主轴电机2以恒定角速度旋转光盘1。光盘1以恒角速度由主轴电机2旋转。即,光盘1通过CAV格式旋转。还可以采用区域CAV。来自激光器驱动部分4的驱动信号被提供至光度头(optical head)3。具有基于记录数据5调制强度的激光束从光度头3被发射至光盘1。然后,数据被记录在预定的光盘1的位置中,该位置基于再生的地址信息来确定。
读出激光束从光度头3被发射至光盘1。由光度头3中的光检测器检测反射光并且由信号检测部分6检测再生信号。从信号检测部分6中提取再生信号7、诸如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的伺服误差信号8、以及摆动信号9。摆动信号9是在轨道方向上被分成两部分的光电检测元件的检测器的输出信号。例如,两个检测器总量的信号被作为摆动信号9而提取。摆动信号9对应于摆动波形。当轨道两侧上的摆动的相位相同时,摆动信号9的等级变为最大值。另一方面,当轨道两侧上的摆动的相位相反时,摆动信号9的等级变为最小值。
误差信号8被提供至伺服电路10。通过伺服电路10,以恒角速度控制主轴电机2的旋转并且控制光度头3的跟踪。
由信号检测部分6检测的摆动信号9被提供至A/D转换器11。然后,摆动信号9由A/D转换器11转换为数字信号。A/D转换器11的输出信号被提供至数字锁相环(PLL)12和算法单元15。与再生信号同步的时钟被从PLL12输出。时钟在再生时被用作处理的定时的基础。时钟被从PLL12提供至算法单元15。
摆动信号9的数字输出被提供至ADIP解码器13。ADIP解码器13为每个ADIP字解码记录为MSK的地址数据等,并且执行纠错。由ADIP解码器13解码的地址数据被提供至有效性确定部分14。当沟槽轨道已被扫描时,沟槽地址信息作为输出被提取。当陆区地址已被扫描时,两个陆区地址被暂时保留,并且只有由有效性确定部分14确定为有效性的陆区地址被输出。
在算法单元15中,如以上所描述的,频率为基本波的双倍频率的sin信号(sin(2π2ft))乘以再生的摆动信号(STW)。即,可以获得S3=S1×sin(2π2ft)或者S4=S2×sin(2π2ft)。算法单元15的输出信号被提供至积分器16。然后,在积分器16中执行一个摆动周期内的整合。一个摆动周期内的整合结果为+1或-1。
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中,STW被包括在陆区地址的参考单元和数据单元中。在一个ADIP中,包括15参考单元和60数据单元的STW。通过积分器16的参考单元的整合结果被提供至累加器17。然后,相对于15参考单元的整合结果在累加器17中被累加。类似地,通过积分器16的数据单元的STW的整合结果被提供至累加器18。然后,相对于60参考单元的整合结果在累加器18中被累加。
通过累加器17的参考单元的一个ADIP字区的整合结果和数据单元的ADIP字区的整合结果被提供至有效性确定部分14。有效性确定部分14使用这些整合结果确定陆区地址是否有效。
【确定陆区地址的有效性的第一方法】
参照图11将描述确定陆区地址的有效性的第一方法。在步骤S1中,当扫描陆区轨道时,确定是否已完成三个ADIP字的解码。
当在步骤S1中确定已完成三个ADIP字的解码时,在步骤S2中确定有效性。参考STW平均值是通过将STW振幅的积分值分为15个参考部分而计算的。数据STW平均值是通过将STW振幅的积分值分为60个数据部分而计算的。采用并比较参考STW平均值和数据STW平均值的绝对值。由于存在STW振幅在数据部分中为(-1)的情况,因此绝对值被比较。
如从图9中可以看出,在陆区地址被扫描的情况下,如下描述再生的三个ADIP字。
沟槽地址:由于添加单调,参考STW平均值基本为1,并且数据STW平均值基本为0。实际上,受噪音等影响,这些值不经常正好变为0或1。因此,添加“基本”。
有效的陆区地址:由于STW是同相,参考STW平均值基本为1,并且数据STW平均值基本为1。
无效的陆区地址:由于STW是反相,参考STW平均值基本为1,并且数据STW平均值基本为0或小值。
因此,在步骤S2中,比较参考STW平均值和数据STW平均值。然后,具有最接近于参考STW平均值的数据STW平均值的地址被确定为有效的陆区地址。
【确定陆区地址的有效性的第二方法】
参照图12将描述确定陆区地址的有效性的第二方法。在步骤S11中,当扫描陆区轨道时,确定三个ADIP字的解码是否已完成。
当在步骤S11中确定三个ADIP字的解码已完成时,在步骤S12中确定有效性。在步骤S12中,数据STW平均值在陆区地址中是最大值,被确定为有效的陆区地址。如以上所描述的,在沟槽地址和无效的陆区地址中,数据STW平均值小。
【确定陆区地址的有效性的第三方法】
参照图13将描述确定陆区地址的有效性的第三方法。在步骤S21中,当扫描陆区轨道时,确定三个ADIP字的解码是否完成。
当在步骤S21中确定三个ADIP字的解码已经完成时,在步骤S22中比较数据STW平均值与阈值。即,确定数据STW平均值是否超过阈值。当数据STW平均值超过阈值时,在步骤S23中确认陆区地址为有效。阈值被配置为适当的值以确定地址的有效性。例如,可使用参考STW平均值来生成阈值。
在以上所描述的确定陆区地址有效性的方法,有效的陆区地址可以通过确定陆区轨道的数据部分是否被同相的STW夹在中间或者被反向的STW夹在中间而被再生。即,在不根据纠错结果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正确的陆区地址。
<4.变形例>
虽然上面已经具体地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不限于以上所描述的每一个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基于本公开的技术原理进行各种修改。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给出的构造、方法、步骤、形状、材料和数值仅仅是实例,并且如果需要,可以使用不同的构造、方法、步骤、形状、材料和数值。
在本公开中,可以采用以下构造。
(1)
一种CAV或区域CAV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其中,连续摆动的沟槽被预先形成以及信息被记录在沟槽和邻接沟槽的陆区中,
沟槽具有由沟槽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一摆动部分、由一个相邻的陆区的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二摆动部分和由另一个相邻的陆区的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三摆动部分,
夹在相邻的两个沟槽的第二摆动部分之间的第一区和夹在相邻的两个沟槽的第三摆动部分之间的第二区被形成在陆区上,以及
在第一区的两侧上的摆动的相位和在第二区的两侧上的摆动的相位中之一是大致同相的。
(2)
在(1)中描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其中,第一摆动部分、第二摆动部分和第三摆动部分被形成在轨道方向的不同的位置上。
(3)
被配置为光学地再生CAV或区域CAV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
其中,连续摆动的沟槽被预先形成以及信息被记录在沟槽和邻接沟槽的陆区中,
沟槽具有由沟槽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一摆动部分、由一个相邻的陆区的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二摆动部分和由另一个相邻的陆区的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三摆动部分,
夹在相邻的两个沟槽的第二摆动部分之间的第一区和夹在相邻的两个沟槽的第三摆动部分之间的第二区被形成在陆区上,以及
在第一区的两侧上的摆动的相位和在第二区的两侧上的摆动的相位中之一是大致同相的,
当陆区被扫描时,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被配置为从第一区和第二区中摆动的相位大致同相的一个再生陆区的地址信息。
(4)
在(3)中描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
其中,用于确定在第一区中再生的地址信息和在第二区中再生的地址信息中的一个为有效的确定信号被添加至第二摆动部分和第三摆动部分的每个部分。
(5)
在(3)或(4)中描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
其中,确定信号是波形信号,其中,具有根据数据的不同极性的谐波信号被添加至基本波形。
(6)
在(3)、(4)和(5)的任一项中描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
其中,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具有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轨道方向上被分成至少两个的检测器,并且检测来自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返回光,以及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通过在检测器的轨道方向上的两侧上的光接收部分的输出而再生第一摆动部分和第二摆动部分。
(7)
在(3)、(4)、(5)和(6)的任一项中描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其中,基本波形由地址信息以MSK格式调制。
参考标记列表
1 光盘
2 主轴电机
3 光度头
12 PLL
13 ADIP解码器
14 有效性确定部分
16 积分器

Claims (7)

1.一种CAV或区域CAV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其中,预先形成连续摆动的沟槽,并且在所述沟槽和邻接所述沟槽的陆区中记录信息,
所述沟槽具有由沟槽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一摆动部分、由一个相邻的陆区的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二摆动部分以及由另一个相邻的陆区的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三摆动部分,
在所述陆区上形成夹在相邻的两个沟槽的所述第二摆动部分之间的第一区和夹在相邻的两个沟槽的所述第三摆动部分之间的第二区,以及
在所述第一区的两侧上的摆动的相位和在所述第二区的两侧上的摆动的相位中之一是大致同相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第一摆动部分、所述第二摆动部分和所述第三摆动部分形成在轨道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上。
3.一种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被配置为光学地再生CAV或区域CAV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在所述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中,预先形成连续摆动的沟槽,并且在所述沟槽和邻接所述沟槽的陆区中记录信息,
所述沟槽具有由沟槽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一摆动部分、由一个相邻的陆区的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二摆动部分以及由另一个相邻的陆区的地址信息调制的第三摆动部分,
在所述陆区上形成夹在相邻的两个沟槽的所述第二摆动部分之间的第一区和夹在相邻的两个沟槽的所述第三摆动部分之间的第二区,以及
在所述第一区的两侧上的摆动的相位和在所述第二区的两侧上的摆动的相位中之一是大致同相的,
所述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被配置为当扫描所述陆区时,从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中所述摆动的所述相位大致同相的一个区再生所述陆区的地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
其中,用于确定在所述第一区中再生的地址信息和在所述第二区中再生的地址信息中的一个为有效的确定信号被添加至所述第二摆动部分和所述第三摆动部分中的每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
其中,所述确定信号是波形信号,其中,极性根据数据而不同的谐波信号被添加至基本波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
其中,所述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具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在所述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轨道方向上被分成至少两个,并且所述检测器检测来自所述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返回光,以及
所述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通过在所述检测器的所述轨道方向上的两侧上的光接收部分的输出再生所述第一摆动部分和所述第二摆动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其中,基本波形由地址信息以MSK格式调制。
CN201380026933.1A 2012-05-30 2013-03-15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 Active CN1043352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3216 2012-05-30
JP2012123216 2012-05-30
PCT/JP2013/058456 WO2013179745A1 (ja) 2012-05-30 2013-03-15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光情報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5275A true CN104335275A (zh) 2015-02-04
CN104335275B CN104335275B (zh) 2017-09-12

Family

ID=49672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6933.1A Active CN104335275B (zh) 2012-05-30 2013-03-15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484053B2 (zh)
EP (1) EP2858069B1 (zh)
JP (1) JP6164213B2 (zh)
CN (1) CN104335275B (zh)
IN (1) IN2014DN09881A (zh)
TW (1) TWI539446B (zh)
WO (1) WO2013179745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78464A (ja) * 2001-12-11 2003-06-27 Nec Corp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CN100341053C (zh) * 2004-01-06 2007-10-03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光盘及其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地址信息管理方法
CN100446091C (zh) * 2000-09-01 2008-12-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50060B2 (ja) 1996-02-13 2006-11-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MXPA03001650A (es) * 2000-09-01 2003-06-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Medio de disco optico, reproductor y grabador de disco optico.
JP2003022580A (ja) * 2001-05-02 2003-01-24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情報記録担体、情報記録担体の製造方法、情報記録担体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担体記録装置
JP3645837B2 (ja) * 2001-06-19 2005-05-11 株式会社ムラコシ精工 開閉体取付装置
JP2003323725A (ja) 2002-03-01 2003-11-14 Nec Corp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れに記録再生を行うための装置、並びに方法
JP3782398B2 (ja) * 2003-02-19 2006-06-07 株式会社東芝 光ディスク媒体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再生装置
JP4228727B2 (ja) 2003-03-04 2009-02-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再生方法
JP4311214B2 (ja) * 2004-01-30 2009-08-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復調装置、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位相調整方法
JP2006012283A (ja) * 2004-06-25 2006-01-12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復調装置、復調方法
JP2006228293A (ja) 2005-02-16 2006-08-3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方法
JP2014063553A (ja) * 2012-09-24 2014-04-10 Sony Corp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光情報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CN104603879B (zh) * 2013-05-31 2019-03-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光盘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6091C (zh) * 2000-09-01 2008-12-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介质
JP2003178464A (ja) * 2001-12-11 2003-06-27 Nec Corp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CN100341053C (zh) * 2004-01-06 2007-10-03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光盘及其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地址信息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N2014DN09881A (zh) 2015-08-07
EP2858069A1 (en) 2015-04-08
JPWO2013179745A1 (ja) 2016-01-18
EP2858069B1 (en) 2019-05-08
CN104335275B (zh) 2017-09-12
US9484053B2 (en) 2016-11-01
TWI539446B (zh) 2016-06-21
EP2858069A4 (en) 2016-02-17
WO2013179745A1 (ja) 2013-12-05
US20150103640A1 (en) 2015-04-16
TW201349229A (zh) 2013-12-01
JP6164213B2 (ja) 2017-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50060B2 (ja)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KR100318359B1 (ko) 광디스크
KR100252562B1 (ko) 광학적 정보 기록 재생 장치 및 기록 재생 방법
JP2012022770A (ja) トラックの揺動により情報を表す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WO1997039444A1 (fr) Disque optique et appareil d&#39;enregistrement et de reproduction correspondant
US20070230319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 method
US8929190B2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producing apparatus
CN103562998A (zh) 光盘记录介质、光盘装置及记录方法
CN103971714B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JP5983077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再生装置
US8755261B2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playback apparatus
CN104335275A (zh)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
JP4345611B2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ウォブル再生方法
JP4309901B2 (ja) 光ディスク媒体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読み取り方法
JP4051357B2 (ja) 光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RU2262141C2 (ru) Оптический диск и формат физического адреса
JPH09185826A (ja) 円盤状情報記録媒体
JP2015036996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光情報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JP2006004623A (ja) アドレス再生回路
JP2003059109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光情報記録媒体記録方法、光情報記録媒体再生方法、光情報記録媒体記録装置、光情報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JP2005327471A (ja) 円盤状情報記録媒体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3045039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光情報記録媒体記録方法、光情報記録媒体再生方法、光情報記録媒体記録装置、光情報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JP2002183977A (ja)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並びに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