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04531A - 一种普洱茶酵母发酵技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普洱茶酵母发酵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04531A
CN104304531A CN201410622542.2A CN201410622542A CN104304531A CN 104304531 A CN104304531 A CN 104304531A CN 201410622542 A CN201410622542 A CN 201410622542A CN 104304531 A CN104304531 A CN 104304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former
stacking
fermenting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225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DIANBOER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DIANBOER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DIANBOER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DIANBOER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225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045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04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45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洱茶酵母发酵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2)发酵、3)翻茶、4)堆垛、5)自然干燥和6)精制,本发明中采用了发酵室发酵,同时配合酵母菌辅助发酵,增加了普洱茶的细胞膜透性,促进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提高了普洱茶品质,可增加普洱茶水浸出物、茶色素、氨基酸等品质成分含量;本发明采用酵母菌发酵技术生产普洱茶,可以明显缩短发酵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方法生产出的普洱茶色泽鲜艳、形态饱满、外形美观、香气高透、营养丰富,泡出的普洱茶清香味甜、味道可口,保持原有色、香、味、形和营养成分。

Description

一种普洱茶酵母发酵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普洱茶酵母发酵技术。
背景技术
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这点对熟普洱茶尤为明显,普洱茶的后发酵是一系列酶促氧化和微生物活动复杂的变化过程。肝火旺盛的人易激动或冲动,急燥易怒,适合喝生普降火气,每天4杯普洱茶就可以使容易瘙痒或易长痤疮的肌肤得到缓解,而且口干或口苦等等虚火症状会逐渐消除。 在用普洱茶对人血压心率及脑血流图的影响研究中,何国藩、林月蝉等认为饮普洱茶后脑血管的生理状态和脑血流动力学状态都发生了变化。数据显示饮用普洱茶可能具有降脂、改善胰岛素抗拒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由离体实验及动物实验的结果,普洱茶抽出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降低LDI不饱和脂肪酸的数量及增加LDL生育酚的含量,以降低LDL的氧化敏感度。推论饮用普洱茶可预防动脉粥状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云南昆明天然药物研究所教授梁明达、胡美英等人通过实验发现,普洱茶杀癌细胞的作用最为强烈,甚至常人喝茶百分之一的浓度就有明显的作用。实验表明,普洱茶具有多种丰富的抗癌微量成分,如Q-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E等。在普洱茶饮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保健效果,其中,咖啡碱对人体有许多积极作用。
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发酵是决定普洱茶口感和效果的重要步骤,现有技术中的普洱茶,大多是自然堆垛在发酵室内进行自然发酵,发酵过程中添加微生物辅助发酵,该发酵方式较为简陋,发酵效率低下,发酵完成后的普洱茶内部含有的细菌较多。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普洱茶发酵方法,以提高普洱茶的口感和效果,同时保证茶水饮用的健康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普洱茶酵母发酵技术,该方法发酵后的普洱茶具有较佳的养生效果,同时口感较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普洱茶酵母发酵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选取普洱茶原茶,加入质量比150-200%的温水进行浸泡,温水水温25℃-35℃,浸泡时间1-2.5h,浸泡完成后,采用消毒后的木棍进行搅拌,搅拌时间10-15min,搅拌完成后,过滤掉水分,而后将过滤完成的普洱茶原茶放置在发酵室内发酵;
2)发酵,在发酵室内添加酵母菌,普洱茶原茶与酵母菌的质量比为100:0.1,控制发酵室温度26℃-33℃,空气湿度85℃-88℃,普洱茶原茶温度22℃-26℃,发酵时间8-10h,每隔1h检查空气湿度,在发酵期间保持85℃-88℃的空气湿度;
3)翻茶,对发酵过程中的普洱茶原茶进行翻茶,在发酵1h-2h时进行第一翻茶,在发酵2h-3h时进行第二翻茶,在发酵3h-5h时进行第三次翻茶,在发酵5h-10h时进行第四次翻茶,在翻茶过程中,保持普洱茶原茶堆垛均匀,堆垛高度2cm-5cm,在翻茶过程中加入酵母菌,每次酵母菌的添加量为0.1mg-0.2mg,以保证发酵的效率,酵母菌在添加时,先将酵母菌兑水,而后均匀散在普洱茶原茶的表面;
4)堆垛,发酵完成后,取出普洱茶原茶,放置在密封的空间中进行自然堆垛,堆垛时的空气适度≤30%,空气温度22℃-28℃,堆垛时间6-7天;
5)自然干燥,对堆垛完成的普洱茶原茶进行自然干燥,干燥时间3-5天;
6)精制,对干燥完成后的普洱茶原茶茶通过圆筛、抖筛、飘筛,分清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去头脚茶,剔除杂质,分级归堆,包装,得发酵完成的普洱茶成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进行步骤1)时,对普洱茶原茶进行高温杀青,杀青温度为100℃-15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进行步骤2)时,保持发酵室的密封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采用了发酵室发酵,同时配合酵母菌辅助发酵,增加了普洱茶的细胞膜透性,促进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提高了普洱茶品质,可增加普洱茶水浸出物、茶色素、氨基酸等品质成分含量;本发明采用酵母菌发酵技术生产普洱茶,可以明显缩短发酵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方法生产出的普洱茶色泽鲜艳、形态饱满、外形美观、香气高透、营养丰富,泡出的普洱茶茶清香味甜、味道可口,保持原有色、香、味、形和营养成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一种普洱茶酵母发酵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选取普洱茶原茶,加入质量比150-200%的温水进行浸泡,温水水温25℃-35℃,浸泡时间1-2.5h,浸泡完成后,采用消毒后的木棍进行搅拌,搅拌时间10-15min,搅拌完成后,过滤掉水分,而后将过滤完成的普洱茶原茶放置在发酵室内发酵;
2)发酵,在发酵室内添加酵母菌,普洱茶原茶与酵母菌的质量比为100:0.1,控制发酵室温度26℃-33℃,空气湿度85℃-88℃,普洱茶原茶温度22℃-26℃,发酵时间8-10h,每隔1h检查空气湿度,在发酵期间保持85℃-88℃的空气湿度;
3)翻茶,对发酵过程中的普洱茶原茶进行翻茶,在发酵1h-2h时进行第一翻茶,在发酵2h-3h时进行第二翻茶,在发酵3h-5h时进行第三次翻茶,在发酵5h-10h时进行第四次翻茶,在翻茶过程中,保持普洱茶原茶堆垛均匀,堆垛高度2cm-5cm,在翻茶过程中加入酵母菌,每次酵母菌的添加量为0.1mg-0.2mg,以保证发酵的效率,酵母菌在添加时,先将酵母菌兑水,而后均匀散在普洱茶原茶的表面;
4)堆垛,发酵完成后,取出普洱茶原茶,放置在密封的空间中进行自然堆垛,堆垛时的空气适度≤30%,空气温度22℃-28℃,堆垛时间6-7天;
5)自然干燥,对堆垛完成的普洱茶原茶进行自然干燥,干燥时间3-5天;
6)精制,对干燥完成后的普洱茶原茶茶通过圆筛、抖筛、飘筛,分清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去头脚茶,剔除杂质,分级归堆,包装,得发酵完成的普洱茶成品。
在进行步骤1)时,对普洱茶原茶进行高温杀青,杀青温度为100℃-150℃。
在进行步骤2)时,保持发酵室的密封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采用了发酵室发酵,同时配合酵母菌辅助发酵,增加了普洱茶的细胞膜透性,促进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提高了普洱茶品质,可增加普洱茶水浸出物、茶色素、氨基酸等品质成分含量;本发明采用酵母菌发酵技术生产普洱茶,可以明显缩短发酵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方法生产出的普洱茶色泽鲜艳、形态饱满、外形美观、香气高透、营养丰富,泡出的普洱茶茶清香味甜、味道可口,保持原有色、香、味、形和营养成分。
实施例1
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选取普洱茶原茶,加入质量比200%的温水进行浸泡,温水水温35℃,浸泡时间2.5h,浸泡完成后,采用消毒后的木棍进行搅拌,搅拌时间15min,搅拌完成后,过滤掉水分,而后将过滤完成的普洱茶原茶放置在发酵室内发酵;
2)发酵,在发酵室内添加酵母菌,普洱茶原茶与酵母菌的质量比为100:0.1,控制发酵室温度33℃,空气湿度88℃,普洱茶原茶温度26℃,发酵时间10h,每隔1h检查空气湿度,在发酵期间保持88℃的空气湿度;
3)翻茶,对发酵过程中的普洱茶原茶进行翻茶,在发酵2h时进行第一翻茶,在发酵2h-3h时进行第二翻茶,在发酵5h时进行第三次翻茶,在发酵10h时进行第四次翻茶,在翻茶过程中,保持普洱茶原茶堆垛均匀,堆垛高度5cm,在翻茶过程中加入酵母菌,每次酵母菌的添加量为0.2mg,以保证发酵的效率,酵母菌在添加时,先将酵母菌兑水,而后均匀散在普洱茶原茶的表面;
4)堆垛,发酵完成后,取出普洱茶原茶,放置在密封的空间中进行自然堆垛,堆垛时的空气适度≤30%,空气温度28℃,堆垛时间7天;
5)自然干燥,对堆垛完成的普洱茶原茶进行自然干燥,干燥时间5天;
6)精制,对干燥完成后的普洱茶原茶茶通过圆筛、抖筛、飘筛,分清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去头脚茶,剔除杂质,分级归堆,包装,得发酵完成的普洱茶成品。
经检测分析,所得到的普洱茶色泽鲜艳、形态饱满、外形美观、香气高透、营养丰富,泡出的普洱茶茶清香味甜、味道可口,保持原有色、香、味、形和营养成分,保存周期长。
实施例2
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选取普洱茶原茶,加入质量比150%的温水进行浸泡,温水水温25℃,浸泡时间1h,浸泡完成后,采用消毒后的木棍进行搅拌,搅拌时间10min,搅拌完成后,过滤掉水分,而后将过滤完成的普洱茶原茶放置在发酵室内发酵;
2)发酵,在发酵室内添加酵母菌,普洱茶原茶与酵母菌的质量比为100:0.1,控制发酵室温度26℃,空气湿度85℃,普洱茶原茶温度22℃,发酵时间8,每隔1h检查空气湿度,在发酵期间保持85℃的空气湿度;
3)翻茶,对发酵过程中的普洱茶原茶进行翻茶,在发酵1h时进行第一翻茶,在发酵2h-3h时进行第二翻茶,在发酵3h时进行第三次翻茶,在发酵8h时进行第四次翻茶,在翻茶过程中,保持普洱茶原茶堆垛均匀,堆垛高度2cm,在翻茶过程中加入酵母菌,每次酵母菌的添加量为0.1mg,以保证发酵的效率,酵母菌在添加时,先将酵母菌兑水,而后均匀散在普洱茶原茶的表面;
4)堆垛,发酵完成后,取出普洱茶原茶,放置在密封的空间中进行自然堆垛,堆垛时的空气适度≤30%,空气温度22℃,堆垛时间6天;
5)自然干燥,对堆垛完成的普洱茶原茶进行自然干燥,干燥时间3天;
6)精制,对干燥完成后的普洱茶原茶茶通过圆筛、抖筛、飘筛,分清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去头脚茶,剔除杂质,分级归堆,包装,得发酵完成的普洱茶成品。
    经检测分析,所得到的普洱茶色泽鲜艳、形态饱满、外形美观、香气高透、营养丰富,泡出的普洱茶茶清香味甜、味道可口,保持原有色、香、味、形和营养成分,保存周期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3)

1.一种普洱茶酵母发酵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选取普洱茶原茶,加入质量比150-200%的温水进行浸泡,温水水温25℃-35℃,浸泡时间1-2.5h,浸泡完成后,采用消毒后的木棍进行搅拌,搅拌时间10-15min,搅拌完成后,过滤掉水分,而后将过滤完成的普洱茶原茶放置在发酵室内发酵;
2)发酵,在发酵室内添加酵母菌,普洱茶原茶与酵母菌的质量比为100:0.1,控制发酵室温度26℃-33℃,空气湿度85℃-88℃,普洱茶原茶温度22℃-26℃,发酵时间8-10h,每隔1h检查空气湿度,在发酵期间保持85℃-88℃的空气湿度;
3)翻茶,对发酵过程中的普洱茶原茶进行翻茶,在发酵1h-2h时进行第一翻茶,在发酵2h-3h时进行第二翻茶,在发酵3h-5h时进行第三次翻茶,在发酵5h-10h时进行第四次翻茶,在翻茶过程中,保持普洱茶原茶堆垛均匀,堆垛高度2cm-5cm,在翻茶过程中加入酵母菌,每次酵母菌的添加量为0.1mg-0.2mg,以保证发酵的效率,酵母菌在添加时,先将酵母菌兑水,而后均匀散在普洱茶原茶的表面;
4)堆垛,发酵完成后,取出普洱茶原茶,放置在密封的空间中进行自然堆垛,堆垛时的空气适度≤30%,空气温度22℃-28℃,堆垛时间6-7天;
5)自然干燥,对堆垛完成的普洱茶原茶进行自然干燥,干燥时间3-5天;
6)精制,对干燥完成后的普洱茶原茶茶通过圆筛、抖筛、飘筛,分清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去头脚茶,剔除杂质,分级归堆,包装,得发酵完成的普洱茶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洱茶酵母发酵技术,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1)时,对普洱茶原茶进行高温杀青,杀青温度为100℃-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洱茶酵母发酵技术,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2)时,保持发酵室的密封性。
CN201410622542.2A 2014-11-08 2014-11-08 一种普洱茶酵母发酵技术 Pending CN1043045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22542.2A CN104304531A (zh) 2014-11-08 2014-11-08 一种普洱茶酵母发酵技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22542.2A CN104304531A (zh) 2014-11-08 2014-11-08 一种普洱茶酵母发酵技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04531A true CN104304531A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59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22542.2A Pending CN104304531A (zh) 2014-11-08 2014-11-08 一种普洱茶酵母发酵技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0453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4190A (zh) * 2015-05-25 2015-08-12 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桑叶茶的制备方法
CN106900898A (zh) * 2017-04-28 2017-06-30 正安县金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茶叶的发酵工艺
CN107047841A (zh) * 2017-06-09 2017-08-18 昆明正沅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种菌种配合作用下的普洱茶发酵制作方法
CN107258967A (zh) * 2017-05-25 2017-10-20 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源性生物酶复合菌种发酵普洱茶的方法
WO2017210815A1 (zh) * 2016-06-06 2017-12-14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菌株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CN107969507A (zh) * 2016-10-25 2018-05-01 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低咖啡碱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24326A (zh) * 2017-12-17 2019-06-25 江苏珍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黄金茶生产工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2205A (zh) * 2005-07-28 2006-03-29 秘鸣 一种酿酒酵母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CN1826920A (zh) * 2006-03-31 2006-09-06 昆明市添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接种微生物制备普洱茶及系列产品的方法
CN1899059A (zh) * 2006-07-26 2007-01-24 邓雅然 普洱茶陈化加工方法
CN1930995A (zh) * 2006-10-12 2007-03-21 秘鸣 微生物固态发酵技术在普洱茶加工中的应用
CN101142953A (zh) * 2007-10-29 2008-03-19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接种真菌微生物加工普洱茶的方法
CN101974440A (zh) * 2010-05-26 2011-02-16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近平滑假丝酵母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CN103371239A (zh) * 2012-04-12 2013-10-30 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 利用普洱茶中优势微生物进行普洱茶强化发酵的工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2205A (zh) * 2005-07-28 2006-03-29 秘鸣 一种酿酒酵母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CN1826920A (zh) * 2006-03-31 2006-09-06 昆明市添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接种微生物制备普洱茶及系列产品的方法
CN1899059A (zh) * 2006-07-26 2007-01-24 邓雅然 普洱茶陈化加工方法
CN1930995A (zh) * 2006-10-12 2007-03-21 秘鸣 微生物固态发酵技术在普洱茶加工中的应用
CN101142953A (zh) * 2007-10-29 2008-03-19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接种真菌微生物加工普洱茶的方法
CN101974440A (zh) * 2010-05-26 2011-02-16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近平滑假丝酵母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CN103371239A (zh) * 2012-04-12 2013-10-30 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 利用普洱茶中优势微生物进行普洱茶强化发酵的工艺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4190A (zh) * 2015-05-25 2015-08-12 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桑叶茶的制备方法
WO2017210815A1 (zh) * 2016-06-06 2017-12-14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菌株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CN107969507A (zh) * 2016-10-25 2018-05-01 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低咖啡碱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69507B (zh) * 2016-10-25 2021-08-31 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低咖啡碱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0898A (zh) * 2017-04-28 2017-06-30 正安县金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茶叶的发酵工艺
CN107258967A (zh) * 2017-05-25 2017-10-20 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源性生物酶复合菌种发酵普洱茶的方法
CN107047841A (zh) * 2017-06-09 2017-08-18 昆明正沅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种菌种配合作用下的普洱茶发酵制作方法
CN107047841B (zh) * 2017-06-09 2020-03-31 昆明正沅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种菌种配合作用下的普洱茶发酵制作方法
CN109924326A (zh) * 2017-12-17 2019-06-25 江苏珍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黄金茶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4531A (zh) 一种普洱茶酵母发酵技术
CN103966057B (zh) 一种百香果酒的制备方法
CN104509907A (zh) 一种复合植物酵素醋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76742A (zh) 茶酒
CN102273529B (zh) 一种蓝莓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76728B (zh) 一种普洱果汁茶浆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3351A (zh) 一种黑木耳保健饮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4762220B (zh) 一种富含阿魏酸的功能性黄酒及其生产方法
CN105368633A (zh) 一种草莓酒的酿造工艺及其制备所得的草莓酒
CN108251265A (zh) 一种降脂食醋的酿造方法
CN106566762A (zh) 一种茶酒酿制工艺
CN103436404A (zh) 一种五味子低度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4190A (zh) 一种发酵桑叶茶的制备方法
CN103750470A (zh) 蓝莓饮料的制作方法
CN107057920A (zh) 一种六堡茶茶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8097A (zh) 一种蜂蜜茶醋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20133020A (ko) 오디 막걸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6819743A (zh) 一种玫瑰原花青素饮品及其生产方法
CN104031800A (zh) 一种杨桃酒的制备方法
CN102178315B (zh) 火龙果花醋及其生产方法
CN109105585A (zh) 一种有保健功能的酵素茶饮及其制备方法
KR20170046343A (ko) 커피박 추출물을 이용한 커피박 막걸리 제조방법
CN105368637B (zh) 一种风味绿茶酒
CN107201300A (zh) 一种板栗红枣果醋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2783B (zh) 一种可食用载体固定化酵母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