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99779A -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安装板 - Google Patents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安装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99779A
CN104299779A CN201310556896.7A CN201310556896A CN104299779A CN 104299779 A CN104299779 A CN 104299779A CN 201310556896 A CN201310556896 A CN 201310556896A CN 104299779 A CN104299779 A CN 104299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portion
electrode
main body
external electrode
ceramic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568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珉哲
李教光
金炫兑
安永圭
朴祥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99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977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18Dielectrics
    • H01G4/06Solid dielectrics
    • H01G4/08Inorganic dielectrics
    • H01G4/12Ceramic dielectrics
    • H01G4/1209Ceramic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ceramic dielectr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2Mountings
    • H01G2/06Mount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a printed-circuit support
    • H01G2/065Mount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a printed-circuit support for surface mounting, e.g. chip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8Terminals
    • H01G4/232Terminals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a stacked or rolled capaci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015Non-printed capaci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 Ceramic Capacitors (AREA)
  • Structures For Moun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安装板,所述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具有六面体形状并且包括多个介电层;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形成在陶瓷主体中,第一内电极具有彼此分隔开预定距离并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引线部分和第二引线部分,第二内电极具有与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分隔开预定距离并暴露到第一表面的第三引线部分,其中,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连接到第一表面;第一外电极至第三外电极,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上,以连接到第一引线部分至第三引线部分;以及绝缘层,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上。

Description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安装板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7月17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3-0084041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该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和用于安装该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电路板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陶瓷材料的电子组件(例如电容器、电感器、压电元件、变阻器或热敏电阻等)包括由陶瓷材料制成的陶瓷主体、形成在陶瓷主体中的内电极以及安装在陶瓷主体的外表面上以连接到内电极的外电极。
在陶瓷电子组件中,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多个堆叠的介电层、被设置为彼此面对的内电极以及电连接到内电极的外电极,其中,介电层设置在内电极之间。
由于多层陶瓷电容器的例如尺寸小、电容高或容易安装等的优点,所以多层陶瓷电容器已经广泛地用作移动通信装置(例如,膝上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和移动电话等)中的组件。
根据电子装置的近来趋于多功能化和小型化的趋势,芯片组件也趋于小型化和多功能化。因此,已经产生对尺寸小且容量高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需求。
另外,在大规模集成(LSI)方案中多层陶瓷电容器已经有效地用作设置在电源电路中的旁路电容器。用作旁路电容器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需要有效地去除高频噪声。这种需要进一步增加了与电子装置越来越以高频带操作的相关性。用作旁路电容器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可以通过焊接电连接到电路板上的安装焊盘,安装焊盘可以通过电路板中的引线图案或导电通过件来连接到其它外部电路。
除了电容之外,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等效串联电阻(ESR)和等效串联电感(ESL)。这些ESR和ESL的组件使旁路电容器的功能劣化。特别地,ESL增大了高频带中的电容器的电感,从而使去除高频噪声的功能劣化。
同时,在垂直多层电容器的情况下,需要低程度的ESL,为了实现这一点,已经提出了在预制的陶瓷层叠件中形成其中没有内电极的边缘区的方法。然而,该方法可能导致短路。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1)第2010-0068056号韩国专利特开公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以及用于安装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电路板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具有六面体形状并且包括多个介电层;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形成在陶瓷主体中,第一内电极具有彼此分隔开预定距离并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引线部分和第二引线部分,第二内电极具有与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分隔开预定距离并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的第三引线部分,其中,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连接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第一外电极至第三外电极,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上,以分别连接到第一引线部分至第三引线部分;以及绝缘层,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上。
当第一引线部分和第二引线部分中的每个与第三引线部分分隔开的预定距离表示为G时,可以满足0≤G≤50μm。
当第三引线部分的宽度被表示为W1并且连接到第三引线部分的第三外电极的宽度表示为W2时,可以满足1.0≤W1/W2≤2.0。
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的端部部分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
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可以相对于安装表面垂直地安装在陶瓷主体的安装表面上。
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可以连接到第一引线部分和第二引线部分的一部分。
陶瓷主体的长度可为1.0mm或更小。
绝缘层还可形成在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上。
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上的绝缘层的高度可以小于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具有六面体形状并且包括多个介电层;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形成在陶瓷主体中,第一内电极具有彼此分隔开预定距离并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引线部分至第四引线部分,第二内电极具有与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分隔开并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五引线部分和第六引线部分,其中,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连接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外电极至第六外电极,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以分别连接到第一引线部分至第六引线部分;以及绝缘层,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
当第一引线部分至第四引线部分与第五引线部分或第六引线部分分隔开的预定距离表示为G时,可满足0≤G≤50μm。
当第五引线部分或第六引线部分的宽度表示为W1并且连接到第五引线部分或第六引线部分的第五外电极或第六外电极的宽度表示为W2时,可以满足1.0≤W1/W2≤2.0。
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的端部部分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
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可以相对于安装表面垂直地安装在陶瓷主体的安装表面上。
第一外电极至第四外电极可以连接到第一引线部分至第四引线部分的一部分。
陶瓷主体的长度可为1.0mm或更小。
绝缘层还可形成在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上。
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绝缘层的高度可以小于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第一外电极至第六外电极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包括:印刷电路板,具有设置在其上的第一电极焊盘和第二电极焊盘;以及如上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和其它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结构的一对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的线A-A’截取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在图4中示出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结构的两幅剖视图;
图6是沿图4的线A-A’截取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剖视图;以及
图7是示出图4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修改,并且本发明的范围不应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将把本发明的构思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以夸大特征和尺寸,并且相同的标号将始终用于指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
多层陶瓷电容器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的结构的一对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的线A-A’截取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剖视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可以是三端子垂直层叠或垂直多层电容器。术语“垂直层叠”或“垂直多层”表示堆叠在电容器中的内电极被设置为相对于电路板的安装区域表面垂直,术语“三端子”表示电容器具有连接到电路板的三个端子。
参照图1和图2,根据实施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100可以包括陶瓷主体110、形成在陶瓷主体中的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以及形成在陶瓷主体的表面上的绝缘层141至144与外电极131至133。
根据本实施例,陶瓷主体110可以具有彼此面对的第一表面1和第二表面2,以及连接第一表面1和第二表面2的第三表面3、第四表面4、第五表面5和第六表面6。陶瓷主体110的形状可以是但不具体限于具有第一表面至第六表面的六面体形状,如在本实施例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表面3和第四表面4可以彼此面对,第五表面5和第六表面6可以彼此面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1可以是设置在电路板的安装区域上的安装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X方向可以表示第一外电极至第三外电极(在它们之间形成有预定的距离)沿其形成的方向,Y方向可以表示内电极(在它们之间具有介电层)沿其堆叠的方向,Z方向可以表示内电极沿其安装在电路板上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陶瓷主体110可以通过在其中堆叠多个介电层111来形成。构成陶瓷主体110的多个介电层111可以处于烧结状态并成为一体,从而在相邻的介电层之间不确定边界。
陶瓷主体的长度可以是但不限于1.0mm或更小。
介电层111可以通过焙烧包括陶瓷粉末、有机溶剂和有机粘结剂的陶瓷生片来形成。陶瓷粉末可以是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材料,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钛酸钡(BaTiO3)类材料或者钛酸锶(SrTiO3)类材料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可以形成在陶瓷主体中。
图2是示出构成陶瓷主体110的介电层111以及形成在介电层111中的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的一对剖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可以是成对的具有第一极性的第一内电极121和具有第二极性的第二内电极122,并且可以沿Y方向设置,以在它们之间均具有介电层111的情况下彼此面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可以被设置为相对于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安装表面(即,第一表面1)垂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可以表示具有相反的极性的组件,第一组件和第三组件可以表示具有相同的极性的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可以利用包含导电金属的导电糊来形成。
导电金属可以是但不限于镍(Ni)、铜(Cu)、钯(Pd)或它们的合金。
内电极可以利用导电糊通过诸如丝网印刷法或灰度印刷法的印刷方法印刷在构成介电层的陶瓷生片上。
可以交替地堆叠并焙烧其上印刷有内电极的陶瓷生片,以形成陶瓷主体。
参照图2和图3,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可以具有引线部分121a、121b和122a,以连接到具有不同极性的外电极。引线部分121a、121b和122a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作为垂直层叠或垂直多层电容器的多层陶瓷电容器中,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的引线部分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相同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内电极的引线部分可以表示形成内电极的导电图案的由于导电图案的宽度W增大而暴露到陶瓷主体的一个表面的区域。
根据实施例,第一内电极121可以具有两个引线部分121a和121b。
第一内电极121的两个引线部分121a和121b可以被形成为彼此分隔开预定的距离,并且可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内电极121的第一引线部分121a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1,同时,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三表面3,第一内电极121的第二引线部分121b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1,同时,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四表面4。
根据实施例,第二内电极122可具有单个引线部分122a。
第二内电极122的第一引线部分122a可以被形成为与陶瓷主体的第三表面3和第四表面4分隔开预定的距离,并且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1。
第一内电极121的两个引线部分121a和121b中的每个可以与第二内电极122的引线部分122a分隔开预定的距离G。
将在下面提供对其更详细的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的端部部分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绝缘层可以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上,因此,可以防止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的短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可以被形成为使得边缘部分可以仅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二表面上,同时陶瓷主体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不具有边缘部分。
通常,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可以彼此重叠以由于它们的重叠区域而形成电容,并且它们的连接到具有不同极性的外电极的引线部分彼此不重叠。
已经试图通过使连接到具有不同极性的外电极的引线部分彼此部分地重叠来增大电容。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暴露到外部的引线彼此重叠的区域中可能发生短路。
为了解决该缺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内电极121的两个引线部分121a和121b中的每个可以与第二内电极122的引线部分122a分隔开预定的距离。
当用G来表示第一引线部分121a和第二引线部分121b与第三引线部分122a之间分隔开的预定的距离时,可以满足0≤G≤50μm。
通过将第一引线部分121a和第二引线部分121b与第三引线部分122a之间分隔开的预定距离G调整为满足0≤G≤50μm,可以解决短路的缺陷。
当第一引线部分121a和第二引线部分121b中的每个与第三引线部分122a分隔开的预定距离G为0μm时,第一引线部分121a和第二引线部分121b不与第三引线部分122a重叠。然而,当预定距离G小于0μm时(定义为具有负(-)值的情况),第一引线部分121a和第二引线部分121b可以与第三引线部分122a重叠,从而在芯片切割工艺过程中可能产生短路。
相反,当第一引线部分121a和第二引线部分121b中的每个与第三引线部分122a分隔开的预定距离G超过50μm时,施加有外部极性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的距离可能增大以括大电流回路,从而增大等效串联电感(ESL)。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第三引线部分122a的宽度被表示为W1,连接到第三引线部分122a的第三外电极133的宽度被表示为W2时,可以满足1.0≤W1/W2≤2.0。
如上所述,第三引线部分122a的宽度W1与连接到第三引线部分122a的第三外电极133的宽度W2之比可以被调节为满足1.0≤W1/W2≤2.0,从而可以降低等效串联电感(ESL)并且可以防止短路,以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当第三引线部分122a的宽度W1与连接到第三引线部分122a的第三外电极133的宽度W2之比W1/W2小于1.0或大于2.0时,可能出现短路并且等效串联电感(ESL)也可能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陶瓷主体110可以包括形成在陶瓷主体的表面上以被连接到内电极的外电极。
更具体地说,第一外电极131可以被形成为连接到暴露于陶瓷主体110的第一表面1的第一内电极121的第一引线部分121a,第二外电极132可以被形成为连接到暴露于陶瓷主体110的第一表面1的第一内电极121的第二引线部分121b。
第一外电极131和第二外电极132可以连接到第一引线部分121a和第二引线部分121b的一部分,但是不限于此。
另外,第三外电极133可以被形成为连接到暴露于陶瓷主体110的第一表面1的第二内电极122的第一引线部分122a。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绝缘层141至144可以形成在陶瓷主体110的表面上。
更具体地说,第一绝缘层141和第二绝缘层142可以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上,第三绝缘层143和第四绝缘层144可以分别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上。
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绝缘层141可以形成在第一外电极131和第三外电极133之间,第二绝缘层142可以形成在第二外电极132和第三外电极133之间。
第一绝缘层141和第二绝缘层142可以被形成为覆盖暴露到第一表面的第一内电极的引线部分121a和121b以及第二内电极的引线部分122a。
第一绝缘层141和第二绝缘层142可以被形成为覆盖第一内电极的引线部分121a和121b以及第二内电极的引线部分122a的暴露的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3中所示,第一绝缘层141和第二绝缘层142可以被形成为完全覆盖陶瓷主体的除了第一外电极131至第三外电极133之外的第一表面。
另外,虽然未示出,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绝缘层141和第二绝缘层142可以被形成为与第一外电极131至第三外电极133分隔开预定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绝缘层143和第四绝缘层144可以分别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上,其中,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的端部部分暴露到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
第三绝缘层143可以连接到介电层的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二表面上的边缘部分。
第四绝缘层144可以连接到介电层的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二表面上的边缘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绝缘层可以由与介电层的材料相同的材料或与介电层的材料相似的材料形成。当绝缘层连接到介电层时,可以提高绝缘层与陶瓷主体之间的粘合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利用陶瓷浆料来形成绝缘层141至144。绝缘层的形成位置和高度可以通过调节陶瓷浆料的量和形状来调节。绝缘层141至144可以通过下述步骤来形成:通过焙烧工艺形成陶瓷主体,将陶瓷浆料涂覆到陶瓷主体上,然后焙烧陶瓷浆料。
可选地,可以通过将形成绝缘层的陶瓷浆料涂覆到形成陶瓷主体的陶瓷生片上,然后将陶瓷浆料与陶瓷生片一起焙烧来形成绝缘层。
形成陶瓷浆料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例如溅射法、利用辊的涂覆方法、涂层方法或粘合方法等的方法来形成陶瓷浆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绝缘层141至144可以覆盖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的暴露到陶瓷主体的表面的引线部分121a、121b和122a以及端部部分,以防止内电极之间的短路,从而可以防止诸如防潮性能劣化等的内部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施加有外部极性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小,以缩短电流回路,从而降低ESL。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绝缘层141和第二绝缘层142的高度可以小于第一外电极131至第三外电极133的高度。
可以测量内电极141和142以及形成在第一表面上的外电极131至133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绝缘层141和第二绝缘层142的高度小于第一外电极131至第三外电极133的高度,从而多层陶瓷电容器可以更稳定地安装在电路板上。
另外,虽然未示出,但是第一绝缘层141和第二绝缘层142可以具有不同的高度。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在图4中示出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结构的一对剖视图。
图6是沿图4的线A-A’截取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剖视图。
在下文中,将基于与上述实施例的元件不同的元件来进行描述,将省略与相同的元件相关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4至图6,根据实施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可以是六端子垂直堆叠或垂直多层电容器。
术语“六端子”表示电容器具有六个连接到电路板的端子。
根据实施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200可包括:陶瓷主体210;内电极221和222,形成在陶瓷主体中;以及绝缘层241至246和外电极231至236,形成在陶瓷主体的表面上。
图5是示出构成陶瓷主体210的介电层211以及形成在介电层211中的内电极221和222的一对剖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内电极221和222可以是成对的具有第一极性的第一内电极221和具有第二极性的第二内电极222,并且内电极可以沿Y方向设置为彼此面对,且每个介电层111位于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内电极221和第二内电极222可以被设置为相对于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安装表面垂直。
根据实施例,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安装表面可以是第一表面或与第一表面面对的第二表面。
参照图5和图6,第一内电极221和第二内电极222可以具有引线部分221a、221b、221c、221d、222a和222b,以连接到具有不同极性的外电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作为垂直层叠或垂直多层电容器的多层陶瓷电容器中,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的引线部分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相同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内电极221可以具有四个引线部分221a至221d。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内电极221的两个引线部分221a和221b可以被形成为彼此分隔开预定的距离,并且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1,第一内电极221的其余两个引线部分221c和221d可以被形成为彼此分隔开预定的距离,并且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与第一表面面对的第二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内电极221的第一引线部分221a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1,同时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三表面3,第一内电极221的第二引线部分221b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1,同时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四表面4。
相似地,第一内电极221的第三引线部分221c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二表面2,并且同时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三表面3,第一内电极221的第四引线部分221d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二表面2,同时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四表面4。
根据实施例,第二内电极222可具有两个引线部分222a和222b。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内电极222的第一引线部分222a可以被形成为与陶瓷主体的第三表面3和第四表面4分隔开预定的距离,并且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1,第二内电极222的第二引线部分222b可以被形成为与陶瓷主体的第三表面3和第四表面4分隔开预定的距离,并且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与第一表面面对的第二表面。
第一内电极221的第一引线部分221a和第二引线部分221b中的每个可以与第二内电极222的第一引线部分222a分隔开预定的距离G。
相似地,第一内电极221的第三引线部分221c和221d中的每个可以与第二内电极的第二引线部分222b分隔开预定的距离G。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内电极221和第二内电极222中的每个的端部部分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绝缘层可以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上,因此,可以防止第一内电极与第二内电极之间的短路。
参照图6,外电极可以形成在陶瓷主体的表面上,以连接到内电极。
更具体地说,第一外电极231和第二外电极232可以被形成为分别连接到第一内电极的暴露于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引线部分221a和第二引线部分221b,第五外电极235可以被形成为连接到第二内电极的暴露于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引线部分222a。
相似地,第三外电极233和第四外电极234可以被形成为分别连接到第一内电极的暴露于陶瓷主体的第二表面的第三引线部分221c和第四引线部分221d,第六外电极236可以被形成为连接到第二内电极的暴露于陶瓷主体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引线部分222b。
按照与前述实施例的方式相似的方式,第一至第四外电极231、232、233和234可以连接到第一内电极的第一至第四引线部分221a、221b、221c和221d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绝缘层241至246可以形成在陶瓷主体的表面上。
更具体地说,第一绝缘层241和第二绝缘层242可以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上,第三绝缘层243和第四绝缘层244可以分别形成在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上,第五绝缘层245和第六绝缘层246可以形成在第二表面上。
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绝缘层241可以形成在第一外电极231和第五外电极235之间,第二绝缘层242可以形成在第二外电极232和第五外电极235之间。
第一绝缘层241和第二绝缘层242可以被形成为覆盖暴露于第一表面的第一内电极的引线部分221a和221b以及第二内电极的引线部分222a。第一绝缘层241和第二绝缘层242可以被形成为分别覆盖第一内电极的引线部分以及第二内电极的引线部分的暴露的区域。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绝缘层241和第二绝缘层242可以被形成为完全覆盖陶瓷主体的除了第一外电极231、第二外电极232和第五外电极235之外的第一表面。
另外,虽然未示出,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绝缘层241和第二绝缘层242可以被形成为与第一外电极231、第二外电极232和第五外电极235分隔开。
相似地,第五绝缘层245和第六绝缘层246可以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二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绝缘层243和第四绝缘层244可以分别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上,其中,第一内电极221和第二内电极222的端部部分暴露于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绝缘层可由与介电层的材料相同的材料或与介电层的材料相似的材料形成。当绝缘层连接到介电层时,可以提高绝缘层与陶瓷主体之间的粘合强度。
绝缘层可以覆盖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的暴露到陶瓷主体的表面的引线部分和端部部分,以防止内电极之间的短路,从而可以防止诸如防潮特性劣化等的内部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减小被施加有外部极性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的距离以缩短电流回路,从而降低ESL。
另外,虽然未示出,但是第一内电极或第二内电极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引线部分,形成在第一内电极或第二内电极中的引线部分可以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相同表面或不同表面。形成在内电极中的引线部分的数量、位置等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各种修改。
在下文中,虽然将参照示例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发明示例
分别制造发明示例,使得垂直多层电容器的第一内电极的第一引线部分和第二引线部分中的每个与第二内电极的第三引线部分分隔开的预定距离G,以及第三引线部分的宽度W1与连接到第三引线部分的第三外电极的宽度W2之比W1/W2满足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值范围。
对比示例
除了垂直多层电容器的第一内电极的第一引线部分和第二引线部分中的每个与第二内电极的第三引线部分分隔开的预定距离G,以及第三引线部分的宽度W1与连接到第三引线部分的第三外电极的宽度W2之比W1/W2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值范围外之外,对比示例分别在与发明示例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造。
下面的表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垂直多层电容器的第一内电极的第一引线部分和第二引线部分中的每个与第三引线部分分隔开的预定距离G的值,基于等效串联电感(ESL)以及短路的数量的可靠性的比较结果。
通过测量相对于50个样品的出现的短路的数量来评估基于短路出现的数量的可靠性,同时,将第三引线部分的宽度W1与连接到第三引线部分的第三外电极的宽度W2之比被固定为1.7。
表1
*对比示例
参照表1,在样本1至样本4(对比示例)中,第一内电极的第一引线部分和第二引线部分中的每个与第二内电极的第三引线部分分隔开的预定距离G具有负(-)值,这表示引线部分彼此重叠。
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大量的短路,从而可以确定可靠性有缺陷。
另外,在样本8至样本10(对比示例)中,第一内电极的第一引线部分和第二引线部分中的每个与第二内电极的第三引线部分分隔开的预定距离G超过50μm,从而等效串联电感(ESL)增大而导致缺陷。
另一方面,在样本5至样本7(发明示例)中,满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值范围,使得等效串联电感(ESL)低并且未产生短路,从而使得可靠性高。
下面的表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垂直多层电容器中,根据第三引线部分的宽度W1与连接到第三引线部分的第三外电极的宽度W2之比W1/W2的值,基于等效串联电感(ESL)以及短路的数量的可靠性的比较结果。
通过测量相对于50个样品的出现的短路的数量来评估基于短路出现的数量的可靠性,同时,第一内电极的第一引线部分和第二引线部分中的每个与第二内电极的第三引线部分分隔开的预定距离G被固定为0、20μm和50μm。
表2
*对比示例
参照表2,在样本11、15、16、20、21和25(对比示例)中,第三引线部分的宽度W1与连接到第三引线部分的第三外电极的宽度W2之比W1/W2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值范围以外,从而可见,发生短路而导致有缺陷的可靠性,增大了等效串联电感(ESL)。
另一方面,在样本12至14、17至19以及22至24(发明示例)中,满足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值范围,从而等效串联电感(ESL)低并且未发生短路,从而使得可靠性高。
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安装板。
图7是示出图4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参照图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200的安装板300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310以及形成在印刷电路板310的上表面上并且彼此分隔开的第一电极焊盘321、第二电极焊盘322和第三电极焊盘323,其中,在印刷电路板310上,多层陶瓷电容器200被安装为垂直于印刷电路板310。
这里,多层陶瓷电容器200可以通过焊接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310,同时使第一外电极231、第二外电极232和第五外电极235分别位于第一焊盘321、第二焊盘322和第三焊盘323上,以与其连接。
除了以上描述之外,将省略与相对于根据本发明前述实施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描述的元件重复的其它描述。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使陶瓷主体的介电层中的边缘部分或间隙减到最小,内电极可具有尽可能大的面积。通过这样,可以扩大第一内电极与第二内电极之间的重叠面积,因此可以形成具有高的电容的多层陶瓷电容器。
另外,使施加有外部极性的第一内电极与第二内电极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可以缩短电流回路。因此,可以降低等效串联电感(ESL)。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在陶瓷主体上的绝缘层可以覆盖暴露于陶瓷主体的表面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的端部部分以及引线部分,以防止内电极之间短路,从而防止诸如防潮特性劣化等的内部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调节绝缘层的高度,并且通过将绝缘层的高度降低为小于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的高度,可以将多层陶瓷电容器更稳定地安装在电路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多层陶瓷电容器中,电流可通过多个外电极流至内电极。因此,串联连接到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电容分量的电感分量的大小可以显著地减小。
因此,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的引线部分彼此不重叠,使得可以减少短路的出现,从而具有优良的可靠性。
虽然已经结合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和改变。

Claims (19)

1.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所述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
陶瓷主体,具有六面体形状并且包括多个介电层;
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形成在陶瓷主体中,第一内电极具有彼此分隔开预定距离并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引线部分和第二引线部分,第二内电极具有与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分隔开预定距离并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的第三引线部分,其中,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连接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
第一外电极、第二外电极和第三外电极,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上,以分别连接到第一引线部分、第二引线部分和第三引线部分;以及
绝缘层,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其中,当第一引线部分和第二引线部分与第三引线部分分隔开的预定距离表示为G时,满足0≤G≤5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其中,当第三引线部分的宽度被表示为W1并且连接到第三引线部分的第三外电极的宽度表示为W2时,满足1.0≤W1/W2≤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其中,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的端部部分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其中,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相对于安装表面垂直地安装在陶瓷主体的安装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其中,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连接到第一引线部分和第二引线部分的一部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其中,陶瓷主体的长度为1.0mm或更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其中,绝缘层还形成在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其中,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上的绝缘层的高度小于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的高度。
10.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所述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
陶瓷主体,具有六面体形状并且包括多个介电层;
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形成在陶瓷主体中,第一内电极具有彼此分隔开预定距离并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引线部分、第二引线部分、第三引线部分和第四引线部分,第二内电极具有与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分隔开并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五引线部分和第六引线部分,其中,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连接到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第一外电极、第二外电极、第三外电极、第四外电极、第五外电极和第六外电极,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以分别连接到第一引线部分、第二引线部分、第三引线部分、第四引线部分、第五引线部分和第六引线部分;以及
绝缘层,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其中,当第一引线部分、第二引线部分、第三引线部分和第四引线部分中的每个与第五引线部分或第六引线部分分隔开的预定距离表示为G时,满足0≤G≤50μm。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其中,当第五引线部分或第六引线部分的宽度被表示为W1并且连接到第五引线部分或第六引线部分的第五外电极或第六外电极的宽度表示为W2时,满足1.0≤W1/W2≤2.0。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其中,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的端部部分暴露到陶瓷主体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其中,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相对于安装表面垂直地安装在陶瓷主体的安装表面上。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其中,第一外电极、第二外电极、第三外电极和第四外电极连接到第一引线部分、第二引线部分、第三引线部分和第四引线部分的一部分。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其中,陶瓷主体的长度为1.0mm或更小。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其中,绝缘层还形成在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上。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其中,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绝缘层的高度小于形成在陶瓷主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第一外电极、第二外电极、第三外电极、第四外电极、第五外电极和第六外电极的高度。
19.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包括:
印刷电路板,具有设置在其上的第一电极焊盘和第二电极焊盘;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中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
CN201310556896.7A 2013-07-17 2013-11-11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安装板 Withdrawn CN1042997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84041A KR20140038872A (ko) 2013-07-17 2013-07-17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KR10-2013-0084041 2013-07-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99779A true CN104299779A (zh) 2015-01-21

Family

ID=50647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56896.7A Withdrawn CN104299779A (zh) 2013-07-17 2013-11-11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安装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027058B2 (zh)
KR (3) KR20140038872A (zh)
CN (1) CN10429977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5396A (zh) * 2015-12-29 2017-07-07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多层电子组件
CN113161145A (zh) * 2020-01-23 2021-07-23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多层电子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19079A (ja) 2014-08-13 2015-01-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JP2014220528A (ja) 2014-08-13 2014-11-2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コンデンサ
JP2014239259A (ja) 2014-08-13 2014-12-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コンデンサ及び積層コンデンサの実装構造体
JP2014241452A (ja) 2014-08-13 2014-12-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JP2014222783A (ja) 2014-08-13 2014-11-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コンデンサ及び積層コンデンサの実装構造体
JP2015019083A (ja) 2014-08-13 2015-01-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コンデンサ及び積層コンデンサの実装構造体
JP2015035630A (ja) 2014-11-13 2015-02-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3端子型コンデンサ
JP2015065455A (ja) 2014-11-13 2015-04-0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3端子型コンデンサ
JP2015079980A (ja) 2014-12-04 2015-04-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3端子型コンデンサ
US9214282B1 (en) 2014-12-08 2015-12-15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Three-terminal capacitor
KR101771798B1 (ko) * 2015-08-26 2017-08-2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KR101813365B1 (ko) 2016-03-22 2017-12-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KR102483618B1 (ko) 2016-03-23 2023-01-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JP6851174B2 (ja) * 2016-10-26 2021-03-31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KR102613871B1 (ko) 2016-11-23 2023-12-1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WO2018159838A1 (ja) 2017-03-03 2018-09-0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939083B1 (ko) 2017-03-29 2019-01-16 삼성전기 주식회사 적층형 커패시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JP7480480B2 (ja) * 2018-10-11 2024-05-1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JP7476493B2 (ja) 2018-10-11 2024-05-0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875B2 (ja) * 1989-09-08 1996-01-1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コンデンサ
JPH11312624A (ja) * 1998-04-28 1999-11-09 Kyocera Corp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US6950300B2 (en) * 2003-05-06 2005-09-27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Ultra low inductance multi layer ceramic capacitor
JP2006086359A (ja) * 2004-09-16 2006-03-30 Taiyo Yuden Co Ltd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JP2006100682A (ja) * 2004-09-30 2006-04-13 Taiyo Yuden Co Ltd 3端子型積層コンデンサ実装回路基板及び3端子型積層コンデンサ
JP2006100646A (ja) * 2004-09-30 2006-04-13 Taiyo Yuden Co Ltd 積層コンデンサ
JP2006114806A (ja) * 2004-10-18 2006-04-27 Taiyo Yuden Co Ltd 回路基板
WO2008044376A1 (fr) * 2006-10-06 2008-04-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Dispositif électrique
KR100900673B1 (ko) * 2007-01-31 2009-06-0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칩 커패시터
US7920370B2 (en) * 2007-02-05 2011-04-05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Multilayer chip capacitor
US8238116B2 (en) * 2007-04-13 2012-08-07 Avx Corporation Land grid feedthrough low ESL technology
JP2010177717A (ja) * 2007-05-21 2010-08-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気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26872A (ja) * 2007-07-18 2009-02-05 Taiyo Yuden Co Ltd 積層コンデンサ
GB0816637D0 (en) 2008-09-12 2008-10-22 Rolls Royce Plc Blade Pitch Control
JP5343997B2 (ja) * 2011-04-22 2013-11-13 Tdk株式会社 積層コンデンサの実装構造
KR101525645B1 (ko) * 2011-09-02 2015-06-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JP5810956B2 (ja) * 2012-02-13 2015-11-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KR101422946B1 (ko) * 2012-12-11 2014-07-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5396A (zh) * 2015-12-29 2017-07-07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多层电子组件
CN106935396B (zh) * 2015-12-29 2020-11-1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多层电子组件
CN113161145A (zh) * 2020-01-23 2021-07-23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多层电子组件
CN113161145B (zh) * 2020-01-23 2024-05-1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多层电子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27058B2 (ja) 2016-11-16
KR101659152B1 (ko) 2016-09-22
KR20150009922A (ko) 2015-01-27
KR20140038872A (ko) 2014-03-31
KR20160106026A (ko) 2016-09-09
KR101912279B1 (ko) 2018-10-29
JP2015023287A (ja) 2015-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9779A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安装板
US8614877B2 (en)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CN104299785B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具有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板
US8922975B2 (en)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US20130050899A1 (en)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CN103811179B (zh) 多层陶瓷电子部件及用于安装该电子部件的板
CN104112589B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用于安装的板
KR20130022825A (ko)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CN103854856B (zh) 多层陶瓷电子元件
CN104299782B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和用于安装该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板
CN104810150B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和其上安装有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板
JP2014120748A (ja) 積層セラミックキャパシタ及び積層セラミックキャパシタが実装された回路基板
CN104810152A (zh) 多层陶瓷电子组件和其上安装有多层陶瓷电子组件的板
CN104599843A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和具有该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板
US20150016016A1 (en) Array-type multilayer 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ounting board therefor
US20190157004A1 (en)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CN104637676A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和其上安装有该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板
US9460856B2 (en)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and board having the same
CN104112592A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安装板
CN109461579A (zh) 多层电容器和具有该多层电容器的板
US10122339B2 (en) Composite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board having the same
CN104810149A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上安装有该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板
CN109427481B (zh) 多层电容器及具有多层电容器的板
CN104637684A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上安装有该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板
CN104112593A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安装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4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