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5595A - 改良型秸秆收获机 - Google Patents

改良型秸秆收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5595A
CN104285595A CN201410339874.XA CN201410339874A CN104285595A CN 104285595 A CN104285595 A CN 104285595A CN 201410339874 A CN201410339874 A CN 201410339874A CN 104285595 A CN104285595 A CN 104285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m
work implement
relative
configuration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98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85595B (zh
Inventor
M·施韦尔
J·维尔埃尔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hn SAS
Original Assignee
Kuhn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hn SAS filed Critical Kuhn SAS
Publication of CN104285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5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85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5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63/00Lifting or adjust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 A01B63/14Lifting or adjust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for implements drawn by animals or tractors
    • A01B63/24Tools or tool-holders adjustable relatively to the frame
    • A01B63/32Tools or tool-holders adjustable relatively to the frame operated by hydraulic or pneumatic means without automatic cont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3/00Means or arrangements to facilitate transportatio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e.g. folding frames to reduce overall width
    • A01B73/02Folding frames
    • A01B73/04Folding frames foldable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A01B73/044Folding frames foldable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the axis being oriented in a longitudinal dir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63/00Lifting or adjust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 A01B63/14Lifting or adjust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for implements drawn by animals or tractors
    • A01B63/24Tools or tool-holders adjustable relatively to the fr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3/00Means or arrangements to facilitate transportatio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e.g. folding frames to reduce overall width
    • A01B73/02Folding fra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78/00Haymakers with tines moving with respect to the machine
    • A01D78/001Side-delivery rak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78/00Haymakers with tines moving with respect to the machine
    • A01D78/08Haymakers with tines moving with respect to the machine with tine-carrying rotary heads or wheels
    • A01D78/14Haymakers with tines moving with respect to the machine with tine-carrying rotary heads or wheels the tine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ax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84/00Haymaker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A01D76/00 - A01D82/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87/00Loaders for hay or like field crops
    • A01D87/02Loaders for hay or like field crops with conveyor belts or conveyor chains, with or without pick-up means

Abstract

一种作物收获机械,能沿前进方向(A)移动,包括能在工作和运输构型间移动的臂(7)、有侧端部(16、17)的能处于工作位置和另外位置的器具(15)、由其使器具(15)连接于臂(7)的连接装置(31),其能使器具(15)相对于臂(7)进行第一移动,在此期间侧端部(16、17)相对支臂(7)竖向且相对支臂朝相同竖直方向移动,连接装置(31)具有能使器具(15)相对臂(7)独立于第一移动进行第二水平横向运动的部件。连接装置(31)具有支臂(7)在工作构型时沿前进方向(A)定向的臂(32),支臂(7)在工作构型时臂(32)绕第一水平横轴(33)铰接在支臂(7)上,臂(32)能通过绕第一轴(33)枢转相对在工作构型的支臂(7)竖向移动。

Description

改良型秸秆收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收获作物特别是秸秆的农业机械,这种农业机械可沿前进方向移动,尤其具有:
-底盘架,
-至少一个支臂,支臂铰接在底盘架上,能相对于底盘架在工作构型和运输构型之间移动,在所述工作构型,支臂相对于底盘架侧向延伸,在所述运输构型,支臂被收折,使得支臂垂直于前进方向A的总尺寸减小,
-至少一个工作器具,工作器具具有内侧端部和外侧端部,能处于至少一个工作位置和至少一个另外位置,在所述工作位置,工作器具作用于地面上平放的作物,
-连接装置,工作器具的框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连接于支臂,至少在支臂处于工作构型时,所述连接装置允许工作器具相对于支臂进行第一移动,在所述第一移动的期间,工作器具的内侧端部和外侧端部相对于支臂竖向地且相对于支臂沿相同的竖直方向移动。
背景技术
从文献US8 186 138B2中已知这种机械。这种机械为名为“联合机械(Merger)”的已知类型。这种机械具有底盘架,底盘架设计用于挂在拖拉机的后面,在其后部分由轮子支承在地上。在底盘架的至少一侧面上铰接有支臂,支臂承载工作器具。该支臂可处于工作构型,在所述工作构型,工作器具垂直于前进方向基本水平延伸。工作器具具有带齿转动体,带齿转动体在工作期间垂直于前进方向延伸,抓取躺放于地面上的作物。被抓取的作物由转动体沿带式运输机的方向后移,所述带式运输机使作物垂直于前进方向、朝工作器具的一侧面的方向移动。在这种已知的机械上,工作器具在其后部分由轴连接于支承件,当支臂处于工作构型时,所述轴平行于前进方向且水平定向。该支承件继而由第一连接杆和位于第一连接杆之下的第二连接杆连接于支臂。第一连接杆在其每一端部由相应的实体轴铰接在支臂和支承件上,当支臂处于其工作构型时,实体轴横向于前进方向水平定向。这种布置的结果在于:第一和第二连接杆可相对于在工作构型的支臂竖直移动,以致工作器具可整个地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以跟随高低不平的地形。但是,这种移动只是竖直的。支臂处于工作构型,工作器具与底盘架间隔的垂直于前进方向水平测得的间距保持不变。在收获时期,作物可随着被收割而分成条形作物堆聚集,条形作物堆的宽度和相对彼此的间距根据所使用的收割机和/或作物铺条机变化。已知机械的一种使用情况在于,拖拉机和机械跨在第一条形作物堆上,以致该第一条形作物堆在拖拉机的轮子之间并在机械的轮子之间通过,工作器具抓取位于拖拉机一侧、与第一条形作物堆平行的第二条形作物堆。该第二条形作物堆由机械放置在第一条形作物堆上,或沿第一条形作物堆放置,或者放置在与第二条形作物堆平行的、距第一条形作物堆更远距离的第三条形作物堆上,或沿所述第三条形作物堆放置。在这种使用情况下,拖拉机和机械的相应的轮子不得碾压第一条形作物堆的事实限制了拖拉机和机械的路径。因此,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根据第二条形作物堆的宽度及其与第一条形作物堆的间隔距离,该第二条形作物堆仅部分地被工作器具抓取。因此,工作器具留下该第二条形作物堆的一部分未抓取到。因此,完全抓取第二条形作物堆需要机械的附加通道,这会增加实地作业时间和操作费用,降低生产率。此外,工作器具将第二条形作物堆分成两部分的事实,会增大作物在工作器具内卡塞的危险。此外,第二条形作物堆在第一或第三条形作物堆上或者沿第一或第三条形作物堆再放置的方式不能改变,因为其为轮子跨在第一条形作物堆上的底盘架与工作器具的间隔距离所强制的。因此,根据作物的性质和所遇到的气象条件,通过第二条形作物堆与第一或第三条形作物堆再聚集在一起所获得的新条形作物堆的形状并不总是最佳的。最后,已知机械不允许相对于拖拉机改变工作器具的横向定位。因此,尤其不可能调整拖拉机/机械联合装置在工作期间的总宽度。
从WO 2011/112077中已知的另一种机械对应于权利要求1的前叙部分。在这种机械上,工作器具由连接装置连接于有关的支臂,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基本沿前进方向从第一竖直铰接轴延伸到支臂。第一臂在其远离第一轴的端部,通过基本沿前进方向延伸的第二铰接轴承载第二臂。该第二臂横向于前进方向延伸,在其远离第二轴的端部承载有关工作器具的框架。通过第二臂围绕第二轴枢转,工作器具可竖直移动。此外,第二臂可伸缩,以使工作器具能够进行横向运动。由于第一和第二臂沿各自不同的方向延伸,因此,该连接装置很复杂,且很笨重。特别是,第二臂的可伸缩布置复杂化,成本高。最后,在工作期间,第二铰接轴经受相当大的机械应力。这些应力一方面来自于第二臂相对于第一臂的竖向运动。另一方面,由在田地中前进的机械移动的作物施加于工作器具上的作用力,产生围绕通过第二铰接轴的竖直轴的扭矩。由于横向定向的第二臂长度大,因此这种扭矩很大,这会引起第二轴快速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没有上述缺陷的用于收获作物的农业机械。
为此,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连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臂,当支臂处于工作构型时,连接装置的臂基本沿前进方向定向;臂围绕第一轴铰接在支臂上,当支臂处于工作构型时,所述第一轴横向于前进方向基本水平定向;并且,臂能通过围绕第一轴枢转,相对于在工作构型的支臂竖向移动,以致工作器具能相对于所述支臂竖向移动。
由于连接装置所配有的部件,分开工作器具与底盘架的垂直于前进方向水平测量的距离可以被调整适合于不同的工作条件。因此,工作器具相对于拖拉机的横向定位可以改变。另外,可在工作期间调整拖拉机/机械联合装置的总宽度。通过所述部件所允许的工作器具相对于支臂的横向运动,所述部件使得能容易相对于底盘架调整所述距离,在该距离处,工作器具所收获的作物通过机械、特别是以条形作物堆的形式被重置在地面上。根据本发明的机械的工作器具可尤其用于使平放在地上的作物以条形作物堆成形。在这种情况下,当拖拉机跨在第一条形作物堆上而使第一条形作物堆在其轮子之间通过时,所述部件能使工作器具横向布置在距底盘架适当的距离处,以完整地一次性抓取置于拖拉机一侧的第二条形作物堆。另外,该第二条形作物堆可由机械以最佳方式再放置于第一条形作物堆上,或沿所述第一条形作物堆再放置,或者再放置在与拖拉机距离更远的第三条形作物堆上,或沿该第三条形作物堆放置,以获得体积更大的新条形作物堆。因此,所述部件可以根据作物的性质、气象条件和随后用于抓取该新条形作物堆的打捆机或切碎机的处理能力,调整该新条形作物堆的宽度、高度和总形状。更一般地,所述部件使得易于调整一方面挂在拖拉机后面的根据本发明的机械的工作器具的工作宽度、与另一方面布置在拖拉机前部的工作单元的工作宽度之间的横向重叠区。当然,该优越性不仅适用于上述类型的工作器具和工作单元,而且还适用于收割作物的工作器具和工作单元。此外,因为所述部件允许工作器具相对于支臂独立于第一竖向移动进行第二移动,因此无论工作器具相对于底盘架处于什么横向位置,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都允许工作器具完全随动于地形。有利地,随地形的移动由工作器具相对于支臂的第一竖向移动获得。在这种第一移动的期间,支臂可保持固定,或至少基本固定,以致在第一移动期间运动中的悬挂质量有利地限于工作器具和连接装置各自的质量。最后,连接装置将工作器具相对于支臂的竖向移动和横向移动的功能集中在一起,用于使支臂铰接在底盘架上和用于确保支臂相对于底盘架移动的技术部件可得以简化和减轻。特别是,当支臂处于工作构型时,支臂可相对于底盘架保持固定,或基本保持固定。另外,支臂通过制成为单体构件而被简化和减轻,该单体构件没有集成铰接接头和/或伸缩接头。
由于使工作器具的框架与支臂连接的连接装置具有在支臂处于工作构型时基本沿前进方向定向的臂的事实,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可保持结构紧凑和轻便。这种结构紧凑性与良好的随地形移动性能相结合,因为在工作期间,所述臂可围绕使臂铰接在支臂上的基本水平的第一横轴,相对于支臂竖向移动。臂的纵向定向和第一轴的横向定向使这些元件易于抵抗被移动作物对工作器具施加的纵向作用力。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使工作器具的框架连接于支臂的连接装置具有提高的耐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有利的特征,所述部件具有第一致动器,第一致动器能使工作器具在相对于支臂的第一横向位置和相对于支臂的第二横向位置之间,相对于支臂横向于前进方向进行移动,在所述第一横向位置,工作器具的内侧端部被移动靠近底盘架的第一竖直中平面,在所述第二横向位置,所述内侧端部被移动离开所述第一竖直中平面。在工作器具的第一横向位置,机械的宽度减小。当机械是挂在拖拉机后面的机械类型时,置于该第一横向位置的工作器具的内侧端部位于拖拉机后轴的延伸部分中。于是,工作器具可作用于躺放在地上的位于拖拉机后面的作物。如果是用于使作物成条形作物堆的工作器具,那么,工作器具可抓取在拖拉机轮子之间通过的条形作物堆,以例如,使该条形作物堆朝工作器具的外侧端部的方向移动。在工作器具的第二横向位置,内侧端部例如基本位于与工作器具相对机械底盘架延伸侧相同的那侧上的拖拉机后轮的延伸部分中。因此,无论是用于形成条形作物堆还是用于收割作物的工作器具,该工作器具皆可作用于位于拖拉机该侧的作物。特别是,如果是用于使作物形成条形作物堆的工作器具,则该工作器具可抓取置于拖拉机该侧的侧面条形作物堆,以便例如大体在机械的中央以条形作物堆的形式重新放置它。用于收割的工作器具可在该第二横向位置,收割在拖拉机所述一侧存在的作物,及使作物相对于机械以侧面的或大体中央的条形作物堆堆积。在第二横向位置,工作器具可与置于拖拉机前部的工作单元具有一定的重叠区。
根据本发明的一有利的特征,农业机械具有两个工作器具,每个工作器具由位于底盘架的相应一侧上的相应的支臂铰接在底盘架上。因此,用于使每个工作器具移动的部件可调整机械的总工作宽度。另外,所述部件可使这些工作器具相对彼此或多或少隔开,以便调整由这些工作器具中的至少一个工作器具在机械中央形成的一条形作物堆的宽度。此外,所述部件可调整挂在拖拉机后面的根据本发明的机械的工作器具的相应的工作宽度、与置于拖拉机前部的工作单元的相应的工作宽度之间的重叠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特征,当每个支臂处于其相应的工作构型、且至少一个所述工作器具相对于相应的支臂处于第二横向位置时,这些工作器具的内侧端部垂直于前进方向A彼此显著间隔开;当每个支臂处于其相应的工作构型、且每个工作器具相对于相应的支臂处于第一横向位置时,这些工作器具的内侧端部邻近。第一横向位置允许机械对一连续宽度的作物进行工作。因此,用于形成条形作物堆的工作器具可抓取一连续宽度的作物,例如,收割或摊晒散布在地上的作物,使作物在机械左侧或右侧以条形作物堆置放。第二横向位置允许每个工作器具作用于分布在机械左侧和右侧上的作物。因此,用于形成条形作物堆的工作器具可利用由每个相应的工作器具抓取的作物、例如利用各由相应的工作器具抓取的两个侧面条形作物堆,形成置放在两个工作器具之间的一中央条形作物堆。
附图说明
从下面参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机械的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附图所作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越性将显露出来。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机械的一实施方式的局部透视图,其具有一些局部截断区;
-图2是图1的放大图;
-图3表示图1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其具有一些局部截断区;
-图4表示图1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其具有一些局部截断区;
-图5表示挂接于拖拉机的图1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其具有一些局部截断区;
-图6表示图1实施方式的另一侧视图;
-图7至9每个图都表示图1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其具有一些局部截断区。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机械1是用于收获作物特别是秸秆的农业机械。该机械1具有底盘架2。如从图1中可看到的,底盘架包括中央梁3,中央梁在其前端部具有挂接装置4,挂接装置用于使机械挂接于拖拉机T,而允许机械沿前进方向A移动。在下文中,术语“前”、“后”、“向后”、“下游”、“之后”、“左”和“右”相对于前进方向A限定,而术语“向上”、“上”、“之上”、“下”和“之下”相对于地面限定。中央梁3沿前进方向A延伸。中央梁3在其后部分承载侧柱5,侧柱朝地面的方向延伸。底盘架2由轮子6支承在地上。每个轮子6由相应的侧柱5承载。至少一个支臂7被铰接在底盘架2上,所述支臂由侧柱5承载。支臂7由铰接元件8连接于该侧柱5。铰接元件8由第一铰接轴9铰接在侧柱5上。该铰接元件8布置在轮子6的前面。该第一铰接轴9基本沿前进方向A延伸。另外,该第一铰接轴9基本呈水平状态。支臂7由第二铰接轴10铰接在铰接元件8上,当机械作业时,所述第二铰接轴10基本是竖直的。该第二铰接轴10基本垂直于第一铰接轴9。第三致动器11布置在支臂7和底盘架2之间。该第三致动器11,例如是作动筒,铰接在底盘架2和铰接元件8上,可使铰接元件围绕第一铰接轴9枢转。此外,连接杆12铰接在底盘架2和支臂7上。当第三致动器11处于缩短位置时,第二铰接轴10基本竖直。于是,支臂7以工作构型延伸,在工作构型,支臂相对于底盘架2侧向延伸。支臂7的工作构型尤其示于图1、3和5中。另外,支臂7在由与支臂7连接的侧柱5所承载的轮子6的前面延伸。特别是,支臂7基本垂直于前进方向A。另外,支臂基本呈水平状态。当第三致动器11被驱动伸长时,其使铰接元件8围绕第一铰接轴9向上枢转。同时,由于使支臂与底盘架2相连接的连接杆12,支臂7围绕第二铰接轴10枢转。于是,支臂7从其工作构型相对于底盘架2向上和向后枢转。当第三致动器11完全伸长时,支臂7处于运输构型。支臂7的该运输构型示于图6中。在该运输构型,收折的支臂7沿着垂直于前进方向A的方向具有减小的总尺寸。特别是由于支臂7此时在相应的侧柱5承载的轮子6之上延伸的事实,因此获得这种减小的总尺寸。另外,支臂7基本沿前进方向A延伸。支臂基本水平延伸。在运输构型,支臂7的连接于铰接元件8的内端部13位于轮子6的前面。支臂7的远离其内端部13的外端部14位于轮子6之后。支臂7的这种收折运动对于运输来说,由于轴距减小既能便于搬运还能减小机械1的宽度。
支臂7承载工作器具15。工作器具具有内侧端部16和外侧端部17。在支臂7的工作构型,工作器具15由所述侧端部16和17侧向地、即横向于前进方向A加以限定。工作器具15还具有竖直下端部18和竖直上端部19。在支臂7的工作构型,工作器具15由所述竖直端部18和19竖向限定。在支臂7的工作构型,工作器具15可处于至少一个工作位置,在工作位置,所述工作器具作用于躺放在地面上的作物。在图5所示的这种工作位置,工作器具15相对于底盘架2的中央梁3侧向延伸。内侧端部16比外侧端部17更靠近中央梁3。竖直下端部18接近地平面或基本在地平面高度。在工作位置,工作器具15横向于前进方向A延伸,特别是与前进方向基本垂直地延伸。另外,工作器具15基本在大致水平的平面中延伸。工作器具在支臂7的前面延伸。支臂7在其工作构型及其运输构型之间的运动,导致工作器具15在其工作位置和运输位置之间运动。在图6所示的该运输位置,工作器具15基本在与前进方向A大致平行的平面中延伸。特别是,工作器具15基本竖向延伸。工作器具在支臂7之上延伸。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位于相应的轮子6的前面,尤其是在支臂7的内端部13的前面。工作器具15的外侧端部17位于轮子6之后,特别是,从机械1的侧面来看,与支臂7的外端部14基本齐平。在工作器具15的运输位置,其竖直下端部18对于站在机械1的工作器具15所延伸的那侧上的人来说是可见的。相反,工作器具15的竖直上端部19看不到,因为其面对底盘架2的中央梁3。
根据附图的实施方式的机械1是牧草收割机。牧草收割机尤其是地面平放作物用的割晒铺条机。牧草收割机尤其是一种名为“联合机械”的已知类型的机械。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工作器具15具有抓取地上平放作物用的抓取装置20和位于下游的移动装置21。在图1、2、7、8和9中,抓取装置20和移动装置21具有一些局部截断区,以便更好看清机械1的其它元件。抓取装置20具有转动体22,从抓取装置20的右侧来看,所述转动体22能围绕旋转轴2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工作器具15的工作位置,转动体22被驱动围绕旋转轴23转动,所述旋转轴23横向于前进方向A延伸,尤其是基本与前进方向垂直地延伸,尤其是基本水平延伸。抓取装置20还具有齿24,齿抓取地面上的作物,举升作物并将作物投向后面。齿24具有齿顶,当齿24被驱动时,齿顶形成包络曲线。抓取装置20能抓取地上聚集成条形作物堆的作物,或者散布在地上的割下的摊晒或预摊晒作物形式的作物。抓取装置20例如为名为“抓取器”的已知类型,抓取装置的齿24由转动体22承载,齿从围绕转动体22的弯曲的众多刀片伸出,刀片沿旋转轴23彼此相邻布置。齿24在这些刀片之间移动。齿24被驱动,以便这些齿逐渐释放接近移动装置21的作物。为此,抓取装置20例如具有固定的凸轮轨道,由与齿24连接的凸轮承载的滚柱在所述凸轮轨道内移动。可选地,还可考虑采用非驱动齿24。根据本发明的机械1可具有一种以不同的方式实施的抓取装置20。因此,该抓取装置可具有挠性皮带,该皮带一方面围绕第一转动体卷绕,第一转动体能围绕旋转轴转动并布置在抓取装置20前面,该皮带另一方面围绕更靠后布置的第二转动体卷绕。该第二转动体尤其可在工作期间布置成距地面的距离比第一转动体距地面的距离大,以使抓取装置20朝移动装置21的方向向后和向上移动作物。这种皮带具有齿、叉或钩,齿、叉或钩可固定或铰接在皮带上。抓取装置20的驱动用任何适当的元件进行。驱动装置可以是液压马达或电动机,所述液压马达或电动机可被容置在转动体内,或者可从转动体中侧向突伸出。抓取装置20还可以由链条或皮带或齿轮系驱动。还可以将这些装置组合起来。用于被抓取作物的移动装置21位于抓取装置后侧并靠近抓取装置20,以便接纳由抓取装置投向后面的作物。移动装置21可被驱动以使作物横向于前进方向A进行移动。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该移动装置21具有带式运输机25。带25在工作期间被驱动,以便该带使作物横向于抓取装置20进行移动,特别是基本平行于转动体22的旋转轴23进行移动。于是,作物以条形作物堆的形式被重置于地上,以便随后被抓取。在移动装置21的后侧布置有导向装置26,其示于图5,为清楚起见,在其它附图上未示出。导向装置具有部分27,部分27在工作期间基本竖直,用以限制作物向后抛出。导向装置26还可具有另一部分28,另一部分28在工作期间基本呈水平,用以限制作物向上抛出。该另一部分28延续基本竖直的部分27布置,位于移动装置21上方。移动装置21还可以是滚柱运输机,滚柱例如安装于在工作期间基本沿前进方向A定向的旋转轴上。这种滚柱优选彼此相邻布置,彼此间隔微小距离,可被驱动以使作物横向于抓取装置20移动。对移动装置21例如带式运输机25或所述滚柱的驱动采用任何适当的元件进行。其可以是液压马达或电动机。还可以考虑采用链条或皮带或齿轮系进行驱动。当然,可将这样的部件组合起来。这些部件可朝一个运行方向或另一运行方向被致动。特别是,如果是带式运输机25或滚柱运输机,那么,例如,作物因此可向工作器具15的左侧或右侧输送,以在一侧或另一侧形成条形作物堆。工作器具15所具有的抓取装置20、移动装置21和导向装置26由该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支承。该框架29部分地在处于工作位置的工作器具15之下延伸,特别是在移动装置21之下延伸。框架29还部分地在处于工作位置的工作器具15的后面延伸,特别是在移动装置21的后面延伸。框架29承载至少一个支承元件30,工作器具15通过支承件靠置在地上。框架29优选承载至少两个支承元件30。支承元件30例如是滑移架。该滑移架例如在移动装置21之下延伸。特别是,两个滑移架可配置在移动装置21之下。支承元件30还可以是滚柱。滚柱30例如位于移动装置21之下,或位于工作器具15的侧端部16、17。特别是,可以配置两个滚柱30,它们位于移动装置21之下。还可以配置两个滚柱30,每个滚柱位于工作器具15的相应的侧端部16、17处。所述支承元件30引导工作器具15跟随地面的不同高度差及允许其在地面上移动,而限制土挟带入处理的作物中。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由连接装置31连接于支臂7。
连接装置31配置成至少在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能使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进行第一移动,在此第一移动期间,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和外侧端部17相对于支臂7竖向地、并相对于支臂沿相同的竖直方向移动。至少在机械工作期间允许进行该第一移动,以便有关的工作器具15能易于随地形而移动。因此,至少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侧端部16和17在它们同时分别相对于支臂7进行竖向移动的期间,两者都移动离开地面,或者两者都移动接近地面。连接装置31具有至少一个臂32,臂32尤其在图1至4可见。在支臂7的工作构型,臂32基本沿前进方向A定向。“基本沿前进方向A定向”意指臂32、特别是臂32的长度,与前进方向A形成为0°至大约45°之间的角。另外,在支臂7的工作构型,臂32的至少一大部分在支臂7的前面延伸。臂32围绕第一轴33铰接在支臂7上。第一轴33例如使臂32直接连接于支臂7。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第一轴33横向于前进方向A、尤其是基本垂直于前进方向A基本水平定向。第一轴33可为实体轴,即为具有基本圆柱形截面的伸长形构件,可使臂32装配在支臂7上。第一轴33除了是实体轴外,也可以是虚轴。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轴33是臂32绕其进行转动的一条直线。例如,当臂32在支臂7上的相应的铰接是球型铰接时,则存在第一虚轴33。通过围绕使臂32与支臂7连接的第一轴33枢转,臂32相对于在工作构型的支臂7竖向移动。这样,工作器具15相对于该支臂7竖向移动。工作器具15借助臂32和第一轴33可以竖向移动,这使工作器具15可随着高低不平的地形移动。其还可使工作器具15处于前述工作位置,还处于相对地面抬起的至少一个抬起位置,例如用以使一条形作物堆通过,在抬起位置,工作器具15不作用于地面上平放的作物。即使支臂7在其工作构型相对于底盘架2保持固定或至少大致固定,工作器具15都可以进行所述竖向移动和/或置于所述抬起位置。特别是,臂32围绕相应的第一轴33铰接在支臂7和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上。这些第一轴33允许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且基本平行于地面竖向移动。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这些第一轴33横向于前进方向A、尤其是基本垂直于前进方向A大致水平定向。这些第一轴33尤其是基本彼此平行。第一轴33可为实体轴,即具有基本圆柱形截面的伸长形构件,可使臂32装配在支臂7上,或装配在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上。第一轴33除了是实体轴外,还可以是虚轴。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轴33是臂32围绕其进行转动的一条直线。例如,当臂32在支臂7上或在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上的相应的铰接是球型铰接时,存在第一虚轴33。通过围绕这些第一轴33中的至少一个枢转,臂32相对于在工作构型的支臂7沿竖向移动。这样,工作器具15相对于该支臂7沿竖向移动。在这种移动期间,臂32围绕使该臂与支臂7连接的第一轴33枢转,而且还围绕使该臂与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连接的第一轴33枢转。第一轴33之一例如使臂32直接连接于支臂7。这些第一轴33中的另一个例如使臂32直接连接于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
根据本发明,连接装置31具有允许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进行第二移动的部件。考虑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这种第二移动横向于前进方向A,且基本呈水平状态。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或者还当支臂7处于介于工作构型和运输构型之间的中间构型时,可进行这种第二移动。“考虑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这种第二移动横向于前进方向A,且基本呈水平状态”意指:即使在支臂7的中间构型而不是在工作构型进行这种第二移动,这种第二移动会具有这样的方向:以虚拟方式使支臂7返回到其工作构型,该方向会横向于前进方向A且基本水平。中间构型例如是通过条形作物堆的构型。所述部件允许独立于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的第一竖向移动,进行这种第二移动。因此,工作器具15无论其相对于底盘架2处于什么横向位置,都易于随着地形移动。
为此,所述部件具有第二轴34,第二轴基本垂直于第一轴33定向。在支臂7的工作构型,该第二轴34基本竖直定向。臂32围绕该第二轴34铰接在支臂7上。例如,第二轴34通过铰接构件35使臂32间接连接于支臂7,所述铰接构件35由第一轴33连接于支臂7。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具有第二轴34的这种布置。第二轴34可以是实体轴。第二轴34可以不同于第一轴33。第二轴34还可以与第一轴33交叉,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轴33和第二轴34一起形成臂32铰接在支臂7上的交叉铰接件(articulation cross)。第二轴34除了是实体轴外,还可以是虚轴。例如,当臂32在支臂7上的相应的铰接是球型铰接时,存在第二虚轴。根据未示出的一种替换方式,第二轴34可使臂32直接连接于支臂7。例如,通过在臂32和支臂7之间布置的交叉铰接件,即可获得这种布置,所述交叉铰接件集成第一轴33和第二轴34。允许臂32直接连接于支臂7的另一种布置包括在上述两个元件之间的球型铰接件(articulation ball),其球集成第一轴33和第二轴34,第一轴和第二轴则为虚轴。由于臂32由第一轴33和第二轴34连接于支臂7,因此连接装置31将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的竖向移动和横向移动的功能集合在一起。因此,随地形的移动、工作器具在地面上方在工作位置和抬起位置之间的移动、还有其相对于底盘架2的横向位置的调整,可由单独的连接装置31确保,尤其是由臂32相对于支臂7沿竖直方向和横向方向的单独运动加以确保。支臂7的布置、还有其用于相对底盘架2铰接和移动的部件可以简化和轻型化。特别是,其可不必为使工作器具15相对于底盘架2横向移动而使用呈多个铰接和/或滑动区段的臂32。所述部件尤其具有第二轴34,第二轴基本垂直于第一轴33定向。在支臂7的工作构型,这些第二轴34基本竖直定向。这些第二轴34尤其是相对于彼此基本平行。这些第二轴34允许工作器具15在机械1的俯视图上相对于前进方向A保持相同的朝向,尤其是允许工作器具基本垂直于前进方向A延伸,而无论工作器具15相对于在工作构型的支臂7处于什么横向位置。比较图3和4就可以看出这种作用。臂32围绕相应的第二轴34铰接在支臂7上和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上。例如,这些第二轴34之一通过铰接构件35使臂32间接地连接于支臂7,所述铰接构件35由相应的第一轴33连接于支臂7。这些第二轴34中的另一个例如通过另一铰接构件35使臂32间接连接于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所述另一铰接构件35由相应的第一轴33连接于该框架29。第二轴34可为实体轴,即具有基本呈圆柱形截面的伸长形构件,可使臂32装配在支臂7上或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上。第二轴34可以不同于对应的第一轴33。第二轴34还可以与对应的第一轴33交叉,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轴33和第二轴34一起形成使臂32铰接在支臂7上或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上的交叉铰接件。第二轴34除了是实体轴外,还可以是虚轴。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轴34是臂32围绕其进行转动的一条直线。例如,当臂32在支臂7上或在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上的相应的铰接是球型铰接时,存在第二虚轴34。根据未示出的一种替换方式,支臂7上和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上的相应的第二铰接轴34中的一个和/或另一个可使臂32相应地直接连接于支臂7、框架29。例如,通过分别在臂32和支臂7之间、在臂32和框架29之间布置的交叉铰接件,可获得这种布置,所述交叉铰接件集成有关的第一和第二轴33和34。可使臂32分别直接连接于支臂7、框架29的另一种布置,分别在臂32和支臂7之间、在臂32和框架29之间具有球型铰接件,其球集成有关的第一和第二轴33和34,第一和第二轴于是为虚轴。
连接装置31具有连接元件36。在支臂7的工作构型,连接元件36的至少一大部分在支臂7的前面延伸。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连接元件36基本沿前进方向A定向。“基本沿前进方向A定向”意指连接元件36与前进方向A形成在0°至大约45°之间的角。连接元件36围绕第一连接轴37铰接在支臂7上。该第一连接轴37例如使连接元件36直接连接于支臂7。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第一连接轴37基本横向于、尤其是基本垂直于前进方向A水平定向。第一连接轴37基本平行于臂32的第一轴33。按照第一轴33的实施例,第一连接轴37也可以是实体轴。第一连接轴37除了是实体轴外,也可以是虚轴。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轴37是连接元件36围绕其进行转动的一条直线。例如,当连接元件36在支臂7上的相应的铰接是球型铰接时,存在第一连接虚轴37。连接元件36通过围绕第一连接轴37枢转,相对于在工作构型的支臂7竖向移动。臂32远离连接元件36,不与该连接元件相连。
特别是,连接元件36围绕相应的第一连接轴37铰接在支臂7和工作器具15上。这些第一连接轴37之一例如使连接元件36直接连接于支臂7。这些第一连接轴37中的另一个例如使连接元件36直接连接于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这些第一连接轴37基本横向于、尤其是基本垂直于前进方向A水平地定向。特别是,这些第一连接轴37相对于彼此基本平行。特别是,这些第一连接轴37基本平行于臂32的第一轴33。第一连接轴37可以是实体轴。第一连接轴37除了是实体轴外,也可以是虚轴。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轴37是连接元件36围绕其进行转动的一条直线。例如,当连接元件36在支臂7上或在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上的相应的铰接是球型铰接时,存在第一连接虚轴37。通过围绕这些第一连接轴37中的至少一个枢转,连接元件36相对于在工作构型的支臂7竖向移动。特别是,在这种移动期间,连接元件36围绕使该连接元件与支臂7连接的第一连接轴37枢转。在这种移动期间,连接元件36还围绕使该连接元件与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连接的第一连接轴37枢转。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31具有两个臂32。这些臂彼此离开,彼此不相连接。这些臂32中的每一个臂一方面通过第一轴33和第二轴34铰接在支臂7上,另一方面还通过第一轴33和第二轴34铰接在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上。每个臂32远离连接元件36,且不与连接元件相连。
所述部件具有一种第二连接轴38,第二连接轴38基本垂直于第一连接轴37进行定向。在支臂7的工作构型,第二连接轴38基本竖直定向。连接元件36围绕该第二连接轴38铰接在支臂7上。第二连接轴38可以是实体轴。第二连接轴38可以不同于第一连接轴37。第二连接轴38还可以与第一连接轴37交叉,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轴37和第二连接轴38一起形成使连接元件36铰接在支臂7上的交叉铰接件。第二连接轴38除了是实体轴外,还可以是虚轴。例如,当连接元件36在支臂7上的相应的铰接是球型铰接时,存在第二连接虚轴38。
特别是,所述部件具有一些第二连接轴38,这些第二连接轴38基本垂直于第一连接轴37进行定向。在支臂7的工作构型,这些第二连接轴38基本竖直定向。连接元件36围绕这些相应的第二连接轴38铰接在支臂7上和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上。第二连接轴38可以是实体轴。第二连接轴38可以不同于相应的第一连接轴37。第二连接轴38还可以与相应的第一连接轴37交叉,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轴37和第二连接轴38一起形成连接元件36在支臂7上或在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上铰接的交叉铰接件。第二连接轴38除了是实体轴外,还可以是虚轴。例如,当连接元件36在支臂7上或在工作器具15上的相应的铰接是球型铰接时,存在第二连接虚轴38。
根据本发明的一有利的特征,臂32沿框架29的下部分的方向、从在工作构型的支臂7向前延伸。特别是,使臂32与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连接的第一轴33位于移动装置21之下。因此,工作器具15的大部分重量由臂32承接。使臂32与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连接的第一轴33尤其与一条平行于抓取装置20的旋转轴23、且通过工作器具15的重心的直线大致竖向对齐地布置。这样,该臂32平衡地承载工作器具15,降低工作器具15要围绕使臂32与框架29连接的第一轴33枢转的趋向。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臂32沿框架29的下部分的方向、从在工作构型的支臂7起向前延伸。特别是,使这些臂32与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连接的第一轴33位于移动装置21之下。特别是,使臂32与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连接的这些第一轴33,与平行于抓取装置20的旋转轴23且通过工作器具15的重心的一条直线,基本沿竖向对齐地布置。这样,工作器具差不多平衡地处于其承载臂32上,连接元件36中的作用力即拉应力或压缩应力非常小。
所述部件具有第一致动器39,第一致动器39可使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横向于前进方向A进行移动。该第一致动器39例如是液压作动筒。第一致动器39连接所述支臂7、连接装置31和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之中的两个元件。第一致动器39通过例如与连接装置31连接,被连接于臂32之一,或连接于连接元件36。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致动器39布置、尤其是铰接在支臂7和臂32之一之间。第一致动器以不平行的方式延伸到臂32。因此,当第一致动器39被驱动缩短或伸长时,第一致动器使臂32围绕使该臂与支臂7连接的第二轴34枢转。当然,第一致动器39还可通过以不平行的方式延伸至臂32,而被铰接在支臂7和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之间。第一致动器39使工作器具15可在相对于支臂7的第一横向位置和相对于支臂7的第二横向位置之间移动。在图3所示的第一横向位置,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被带动靠近底盘架2的第一竖直中平面P1。该第一竖直中平面P1沿前进方向A定向。第一竖直中平面通过底盘架2的中央梁3的纵向轴线。在图3所示的第一横向位置,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位于第一竖直中平面P1和相对于中央梁3与工作器具15位于同侧的轮子6之间。工作器具15可处于第一工作位置,通过使支臂7定位在工作构型、以及通过使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定位在第一横向位置获得该第一工作位置。在该第一工作位置,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大致位于底盘架2的第一竖直中平面P1中。尤其在图3中会注意到,该内侧端部16此时位于底盘架2的中央梁3之下。在如图4所示的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的第二横向位置,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移离开底盘架2的第一竖直中平面P1。工作器具15处于第二工作位置,通过使支臂7定位在工作构型、以及使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定位在第二横向位置,即可获得该第二工作位置。在该第二工作位置,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尤其基本位于相对于中央梁3与工作器具15在同侧的轮子6的轮胎内侧40处,或者略微离开该轮胎内侧40。这样,内侧端部16与第一竖直中平面P1的间隔距离等于或略小于这些轮子6的相应的轮胎内侧40的间隔距离的一半。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各通过相应臂32的长度的两个竖直平面基本彼此平行。另外,两个臂32基本具有相同的长度。这样,工作器具15在第一横向位置和第二横向位置之间的移动基本平行于支臂7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有利的特征,工作器具15具有第二竖直中平面P2,第二竖直中平面P2在距内侧端部16和距外侧端部 17等距离处,一臂32位于内侧端部16和第二竖直中平面P2之间,另一臂32位于第二竖直中平面P2和外侧端部17之间。这样,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相对于在工作构型的支臂7被牢固地保持。臂32的这种布置显著降低了当在工作期间,地形和被处理的作物施加于工作器具15上的作用力没有在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和外侧端部17之间均匀分布时工作器具15要围绕竖直轴枢转的趋向。当被处理尤其被抓取的作物的密度不均匀时,或者当工作器具15抓取的条形作物堆没有相对工作器具对中时,尤其是这种情况。此外,一臂32基本布置在支臂7的内端部13处。这是位于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和第二竖直中平面P2之间的臂32。一臂32基本布置在支臂7的外端部14处。这是位于第二竖直中平面P2和外侧端部17之间的臂32。
连接元件36具有杆41。特别是,连接元件36由杆41构成。在支臂7的工作构型,该杆41基本沿前进方向A定向。“基本沿前进方向A定向”意指该杆41与前进方向A形成在0°至大约45°之间的角。杆41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轴37和38铰接在支臂7上和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上。特别是,杆41通过有关的第一和第二连接轴37和38中的至少一个直接铰接在支臂7上,以及通过其它有关的第一和第二连接轴37和38中的至少一个直接铰接在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上。杆41的长度是固定的或可变化的。长度可变的杆41例如具有螺纹元件,螺纹元件具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其还可以一些元件组成,这些元件能彼此滑嵌并用能啮合于几个调整孔中的销将它们相对于彼此固定。最后,这种长度可变的杆41可以呈作动筒、尤其是液压作动筒的形式。
连接元件36以及至少一个所述臂32位于在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竖直地彼此隔离开的相应的平面中。如从图5中可看到的,连接元件36在这样的平面中延伸: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该平面比一臂32、尤其是每个臂32所延伸的平面沿竖向更远离地面。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一臂32、尤其是每个臂32至少在其一部分长度上在移动装置21的下方延伸。连接元件36本身至少在其一部分长度上,从支臂7朝工作器具15的竖直上端部19的方向、例如朝布置在移动装置21后面的导向装置26的上部分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机械1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致动器42。第二致动器连接所述支臂7、连接装置31和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之中的两个元件。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致动器42铰接在支臂7和臂32之间。第二致动器42例如是作动筒,尤其是液压作动筒。第二致动器42允许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向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的至少一个抬起位置进行移动,在所述抬起位置,工作器具15离开地面。抬起位置示于图7中。特别是,对于工作器具15,设置有两个第二致动器42。每个第二致动器都铰接在支臂7和相应的臂32上。向抬起位置的移动由所述两个第二致动器42操作,所述两个第二致动器42例如同时被致动。在相对于支臂7的抬起位置,工作器具15不作用于地面上平放的作物。该抬起位置位于工作器具15的工作位置和运输位置之间。工作器具15通过第二致动器42向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的抬起位置相对于支臂7的移动,特别是从工作器具15的工作位置向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的抬起位置进行的移动,具有竖直分量。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可进行这种移动。这种移动基本是竖直的。另外,工作器具15在这种移动期间基本保持平行于地面。在支臂7的工作构型及在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的抬起位置,工作器具15基本垂直于前进方向A延伸。在支臂7的工作构型及在工作器具相对于支臂7的抬起位置,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和外侧端部17大致位于地面上方的相同高度处。特别是,处于工作构型的支臂7相对于底盘架2保持固定,或基本保持固定。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所获得的抬起位置例如是工作器具15的条形作物堆通过位置,尤其允许能在前面由调整成宽展模式的收割机形成的低高度条形作物堆之上通过。在工作器具15相对于在工作构型的支臂7的抬起位置,工作器具15在地面上方的竖直间隙相当大,该竖直间隙例如在20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例如接近300毫米。
根据本发明的一有利的特征,抬起位置是第一抬起位置。通过使工作器具15横向定位在相对于支臂7的第一横向位置,获得工作器具15可相对于支臂7所处的该第一抬起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图7所示的抬起位置就是这种第一抬起位置。从工作器具15的第一工作位置,对第二致动器42的致动具有抬起工作器具15的作用,使得工作器具相对于支臂7向第一抬起位置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特征,另一抬起位置是第二抬起位置。通过使工作器具15横向定位在相对于支臂7的第二横向位置,获得工作器具15可相对于支臂7所处的该第二抬起位置。从工作器具15的第二工作位置,对第二致动器42的驱动具有抬起工作器具15的作用,使得工作器具相对于支臂7向第二抬起位置移动。
特别是,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工作器具15可相对于支臂7处于第一和第二抬起位置,即根据要求,有时处于一个抬起位置,有时处于另一抬起位置。同样,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可通过第一致动器39的驱动,使工作器具15从第一抬起位置向第二抬起位置移动,反之亦然。因此,从图7所示的第一抬起位置,工作器具15可移离开底盘架2的中央梁3而到达其第二抬起位置,在这种移动期间,支臂7保持在其工作构型。
布置在支臂7和底盘架2之间的第三致动器11可使支臂7相对于底盘架2、向相对于底盘架2的位于工作构型和运输构型之间的中间构型移动。在该中间构型,支臂7的外端部14比其内端部13位于在地面之上的更高的高度处。另外,外端部14相对于内端部13向后布置。因此,支臂7具有倾斜朝向,该倾斜朝向为其在工作构型的基本水平的横向朝向及其在运输构型的基本水平的、且基本平行于前进方向A的朝向之间的中间朝向。在支臂7相对于底盘架2的该中间构型,工作器具15相对于垂直于前进方向A的竖直平面倾斜延伸。
当支臂处于中间构型时,工作器具15可相对于支臂7处于抬起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器具15离开地面。工作器具不作用于在地上的作物。图8示出当支臂处于中间构型时,工作器具15可相对于支臂7处于第二抬起位置。至于图9,其示出当支臂处于中间构型时,工作器具15可相对于支臂7处于第一抬起位置。特别是,当支臂7处于中间构型时,第一致动器39可被驱动,以使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从第二横向位置(参见图8)向第一横向位置移动(参见图9)。这样,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被带动靠近底盘架2的中央梁3。因此,当支臂7随后位于其运输构型时,使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与支臂7连接的臂32、特别是每个臂32向上和向前定向。这样,工作器具15相对于该支臂7前置定位。在运输期间机械1的总长度缩短。
当工作器具15相对于处于中间构型的支臂7处于抬起位置、尤其是第一和第二抬起位置中的每个位置时,工作器具15的外侧端部17比其内侧端部16处于在地面之上更高的高度处。另外,工作器具15的外侧端部17比内侧端部16更靠后。因此,在相对于处于中间构型的支臂7的抬起位置,尤其是在第一和第二抬起位置中的每个抬起位置,工作器具15相对于垂直于前进方向A的竖直平面倾斜延伸。此外,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在支臂7的中间构型比在支臂7相对于底盘架2的工作构型,位于地面之上更高的高度,特别是当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处于第一横向位置时。
支臂7的中间构型例如是通过条形作物堆的构型。工作器具15相对于处于中间构型的支臂7的抬起位置例如是工作器具15的条形作物堆通过位置,尤其允许能在高度相当高的紧凑条形作物堆之上通过。在该抬起位置,工作器具15在地面之上的竖直间隙相当大。内侧端部16从地面抬起的高度例如为500毫米至1000毫米之间,而外侧端部17离地面的距离例如为800毫米至1300毫米之间。
第二致动器42具有减轻地面上工作器具重量的部件。为此,第二致动器42例如具有作动筒,作动筒同时确保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的抬起和减重功能。为减重,该作动筒例如连接于蓄压器。在工作期间,处于工作构型的支臂7相对于底盘架2保持固定,或基本保持固定。是以“浮动”方式布置的第二致动器42能够使工作器具15相对于底盘架2竖向移动,这些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控和被减震。铰接在支臂7和相应的臂32上的每个第二致动器42具有这种减重装置。另外,每个臂32在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上和在支臂7上的相应的铰接件配置成使工作器具15能够相对于在工作构型的支臂7、围绕基本沿前进方向A定向的虚轴进行枢转。由于该减重装置和与每个臂32相关联的这些铰接件,臂32在工作期间可彼此独立地相对于支臂7进行竖向移动。因此,当工作器具15在高低不平的地形上前进时,其内侧端部16和外侧端部17可沿不同的方向和/或以不同的幅度竖直移动。另外,鉴于每个臂32在第二竖直中平面P2和相应的侧端部16、17之间的定位,每个臂32基本承接相同部分的由工作器具施加于这些臂32上的竖直力。工作器具15的减重在两个臂32之间保持平衡。工作器具15在其工作宽度上的减重是均衡的。
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具有两个工作器具15,每个工作器具由位于底盘架2的相应一侧的相应的支臂7铰接在底盘架2上。图1和2示出单个工作器具15,其布置在机械1的右侧,第二工作器具15布置在机械1的左侧。
每个工作器具15具有框架29,框架由相应的连接装置31连接于相应的支臂7。通过驱动与相应的工作器具15关联的至少一个、尤其是每个第一致动器39,可调整机械1的总工作宽度。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或中间构型时,与工作器具15关联的第一致动器39可被驱动。相应的抓取装置20和移动装置21则彼此或多或少分隔开,从而可改变利用每个抓取装置20抓取且由朝底盘架2的中央梁3的方向转动的每个移动装置21移动的作物所获得的一中央条形作物堆的宽度。当每个支臂7处于其相应的工作构型时,且当至少一个所述工作器具15相对于相应的支臂7处于第二横向位置时,因而当该工作器具15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时,这些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与前进方向A垂直地彼此显著间隔开。特别是,每个工作器具15可相对于在工作构型的支臂7位于第二横向位置,即每个工作器具15则位于其第二工作位置。使相应的内侧端部16分开的距离,能够例如利用每个相应的工作器具15抓取的侧面条形作物堆,形成在两个工作器具15之间放置的一个中央条形作物堆。当每个支臂7处于其相应的工作构型且每个工作器具15相对于相应的支臂7处于第一横向位置时,即当每个工作器具处于其相应的第一工作位置时,这些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邻近。工作器具15的这种布置能够例如利用连续抓取宽度的作物如割下或摊晒在地上的作物,形成放置在机械1的左侧或右侧的条形作物堆。
机械从工作状态到运输状态的转变例如包括以下详述的步骤。处于工作构型的支臂7所承载的工作器具15首先通过驱动第二致动器42而从地面抬起。进行这种竖向移动,同时要保持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的横向位置。然后,支臂7从其工作构型向其中间构型移动。如果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所处的横向位置不是第一横向位置,那么,通过驱动第一致动器39移动该工作器具以到达该第一横向位置。最后,支臂7向上向后收折,直至到达其运输构型。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收获作物的农业机械1可以是一种收割机。在这种机械上,工作器具配置用于进行收割操作。这种工作器具例如具有收割装置,收割装置具有杆,配有刀的圆盘或圆筒沿所述杆延伸。随该收割装置后可以有处理装置和/或条形作物堆成形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具有指杆、连枷或滚柱,所述条形作物堆成形装置具有一个或多个导向装置、或皮带或滚柱,用以横向于前进方向移动割下的作物。这种机械例如具有两个这样的工作器具,每个工作器具布置在底盘架的相应的一侧上。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收获作物的农业机械1可以是一种装配机械,尤其是装配在拖拉机后面的机械。在这种机械上,底盘架具有中央部分,中央部分具有挂接装置,挂接装置用于使机械挂接于拖拉机的三点式挂接装置。
显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和所描述的实施方式。通过对上述特征进行不同的组合,或者通过技术等同件的替换,仍可以进行改变,尤其是对于各种不同元件的构成、布置或数量,而这不会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5)

1.用于收获作物、特别是秸秆的农业机械,所述农业机械(1)能沿前进方向(A)移动,所述农业机械具有:
-底盘架(2),
-至少一个支臂(7),支臂铰接在底盘架(2)上,能相对于底盘架(2)在工作构型和运输构型之间移动,在所述工作构型,支臂(7)相对于底盘架(2)侧向延伸,在所述运输构型,支臂(7)被收折,使得支臂垂直于前进方向(A)的总尺寸减小,
-至少一个工作器具(15),工作器具具有内侧端部(16)和外侧端部(17),能处于至少一个工作位置和至少一个另外位置,在所述工作位置,工作器具(15)作用于地面上平放的作物,
-连接装置(31),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连接于支臂(7),至少在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所述连接装置允许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进行第一移动,在所述第一移动的期间,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和外侧端部(17)相对于支臂(7)竖向地且相对于支臂沿相同的竖直方向移动,所述连接装置(31)具有能使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进行第二移动的部件,考虑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所述第二移动横向于前进方向(A)且基本为水平移动,所述部件能使所述第二移动独立于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的第一移动进行,
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31)具有至少一个臂(32),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连接装置的臂基本沿前进方向(A)定向;臂(32)围绕第一轴(33)铰接在支臂(7)上,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所述第一轴横向于前进方向(A)基本水平定向;并且,臂(32)能通过围绕第一轴(33)枢转,相对于在工作构型的支臂(7)竖向移动,以致工作器具(15)能相对于所述支臂(7)竖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臂(32)围绕相应的第一轴(33)铰接在支臂(7)上和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上,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所述相应的第一轴横向于前进方向(A)基本水平定向;并且,臂(32)能通过围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轴(33)枢转,相对于在工作构型的支臂(7)竖向移动,以致工作器具(15)能相对于所述支臂(7)竖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具有第二轴(34),第二轴基本垂直于第一轴(33)定向,在支臂(7)的工作构型,第二轴基本竖直定向;并且,臂(32)围绕所述第二轴(34)铰接在支臂(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具有多个第二轴(34),所述多个第二轴基本垂直于第一轴(33)定向,在支臂(7)的工作构型,所述多个第二轴基本竖直定向;并且,臂(32)围绕两个相应的第二轴(34)铰接在支臂(7)上和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31)具有两个臂(32),这两个臂彼此隔开,没有彼此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31)具有连接元件(36),连接元件围绕第一连接轴(37)铰接在支臂(7)上,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所述第一连接轴横向于前进方向(A)基本水平定向;并且,连接元件(36)能通过围绕所述第一连接轴(37)枢转,相对于在工作构型的支臂(7)竖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连接元件(36)围绕相应的第一连接轴(37)铰接在支臂(7)上和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上,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所述相应的第一连接轴横向于前进方向(A)基本水平定向;并且,连接元件(36)能通过围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轴(37)枢转,相对于在工作构型的支臂(7)竖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具有第二连接轴(38),第二连接轴基本垂直于第一连接轴(37)定向,在支臂(7)的工作构型,第二连接轴基本竖直定向;并且,连接元件(36)围绕第二连接轴(38)铰接在支臂(7)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具有多个第二连接轴(38),所述多个第二连接轴基本垂直于第一连接轴(37)定向,在支臂(7)的工作构型,所述多个第二连接轴基本竖直定向;并且,连接元件(36)围绕相应的第二连接轴(38)铰接在支臂(7)上和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具有第一致动器(39),第一致动器能使工作器具(15)在相对于支臂(7)的第一横向位置和相对于支臂(7)的第二横向位置之间、相对于支臂(7)横向于前进方向(A)进行移动,在所述第一横向位置,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被带动靠近底盘架(2)的第一竖直中平面(P1),在所述第二横向位置,所述内侧端部(16)被移动离开所述第一竖直中平面(P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工作器具(15)能处于第一工作位置,通过使支臂(7)定位在工作构型、且使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定位在第一横向位置而获得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并且,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基本位于底盘架(2)的第一竖直中平面(P1)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工作器具(15)能处于第二工作位置,通过使支臂(7)定位在工作构型、且使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定位在第二横向位置而获得所述第二工作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第一致动器(39)连接所述臂(32)、连接装置(31)和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之中的两个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工作器具(15)具有第二竖直中平面(P2),第二竖直中平面在距内侧端部(16)和距外侧端部(17)相等距离处;一臂(32)位于内侧端部(16)和第二竖直中平面(P2)之间;并且,另一臂(32)位于第二竖直中平面(P2)和外侧端部(17)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连接元件(36)具有杆(41)。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以及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连接元件(36)以及至少一个所述臂(32)处于这样的相应的平面中:当支臂(7)处于工作构型时,所述相应的平面竖直地彼此间隔开。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二致动器(42)连接所述支臂(7)、连接装置(31)和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之中的两个元件;第二致动器(42)能使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向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的至少一个抬起位置进行移动,在抬起位置,工作器具(15)离开地面;并且,这种抬起的移动具有竖直分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在支臂(7)的工作构型且在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的抬起位置,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和外侧端部(17)基本位于在地面之上的相同的高度处。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在支臂(7)的工作构型且在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的抬起位置,工作器具(15)基本垂直于前进方向(A)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第二致动器(42)能使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从工作器具(15)的工作位置移向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的抬起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0和17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工作器具(15)能处于相对于支臂(7)的第一抬起位置,第一抬起位置通过使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横向定位在第一横向位置而获得。
22.根据权利要求10和17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工作器具(15)能处于相对于支臂(7)的第二抬起位置,第二抬起位置通过使工作器具(15)相对于支臂(7)横向定位在第二横向位置而获得。
23.根据权利要求21和22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当支臂处于工作构型时,工作器具(15)能相对于支臂(7)处于第一抬起位置和第二抬起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第二致动器(42)具有用于减轻工作器具(15)在地上的重量的部件。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工作器具(15)在其工作位置基本在大致水平的平面中延伸;工作器具(15)能在工作位置和运输位置之间移动,在运输位置,工作器具基本在大致平行于前进方向(A)的平面中延伸;并且,第三致动器(11)布置在支臂(7)和底盘架(2)之间,能使支臂(7)相对于底盘架(2)、向相对于底盘架的介于工作构型和运输构型之间的中间构型进行移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在支臂(7)的中间构型,支臂(7)的外端部(14)比内端部(13)位于在地面之上更高的高度处。
27.根据权利要求17和25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当支臂(7)处于中间构型时,工作器具(15)能相对于支臂(7)处于所述至少一个抬起位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器具(15)相对于处于中间构型的支臂(7)的所述至少一个抬起位置,工作器具(15)的外侧端部(17)比内侧端部(16)位于在地面之上更高的高度处。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在支臂(7)相对于底盘架的中间构型比在支臂(7)相对于底盘架(2)的工作构型,位于在地面之上更高的高度处。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在支臂(7)相对于底盘架(2)的中间构型,工作器具(15)相对于垂直于前进方向(A)的竖直平面倾斜延伸。
31.根据权利要求21、22和25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当支臂处于中间构型时,工作器具(15)能相对于支臂(7)处于第一抬起位置和第二抬起位置。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支臂(7)通过相对于底盘架(2)向上和向后枢转,从其工作构型被移向其运输构型。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农业机械具有两个工作器具(15),每个工作器具由位于底盘架(2)的相应一侧上的相应的支臂(7)铰接在底盘架(2)上。
34.根据权利要求10和33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当每个支臂(7)处于其相应的工作构型、且至少一个所述工作器具(15)相对于相应的支臂(7)处于第二横向位置时,这些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垂直于前进方向(A)彼此显著间隔开;当每个支臂(7)处于其相应的工作构型、且每个工作器具(15)相对于相应的支臂(7)处于第一横向位置时,这些工作器具(15)的内侧端部(16)邻近。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工作器具(15)的框架(29)支承抓取装置(20),抓取装置一方面具有转动体(22),转动体能被驱动而围绕横向于前进方向(A)的旋转轴(23)转动,抓取装置另一方面具有齿(24),当齿(24)被驱动时,其齿顶形成包络曲线;并且,框架(29)还支承移动装置(21),移动装置位于抓取装置(20)的后面,移动装置能被驱动以横向于前进方向(A)移动作物。
CN201410339874.XA 2013-07-17 2014-07-17 改良型秸秆收获机 Active CN1042855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357004 2013-07-17
FR1357004A FR3008576B1 (fr) 2013-07-17 2013-07-17 Machine de recolte de fourrage perfectionne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5595A true CN104285595A (zh) 2015-01-21
CN104285595B CN104285595B (zh) 2018-06-19

Family

ID=49293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9874.XA Active CN104285595B (zh) 2013-07-17 2014-07-17 改良型秸秆收获机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2) US20150020492A1 (zh)
EP (1) EP2839731B1 (zh)
CN (1) CN104285595B (zh)
AR (1) AR096740A1 (zh)
AU (1) AU2014203778B9 (zh)
BR (1) BR102014017489B1 (zh)
DK (1) DK2839731T3 (zh)
ES (1) ES2603677T3 (zh)
FR (1) FR3008576B1 (zh)
HU (1) HUE031271T2 (zh)
PL (1) PL2839731T3 (zh)
RU (1) RU2657875C2 (zh)
SI (1) SI2839731T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97259A4 (en) * 2014-09-22 2018-04-04 Rotacon Engineering Limited Improvements for folding an agricultural machine
DE102014117583A1 (de) * 2014-12-01 2016-06-02 Claas Saulgau Gmbh Mäh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Mäheinrichtung
US10448573B1 (en) * 2015-08-28 2019-10-22 Rankin Equipment Co. Basket rake
DE102017112982A1 (de) * 2017-06-13 2018-12-13 Thomas Reiter Landwirtschaftliche Maschine
NL2021519B1 (nl) * 2018-08-30 2020-04-24 Ploeger Oxbo Europe B V Zelfrijdende landbouwmachine, bijvoorbeeld een zelfrijdende bandhark
PL429823A1 (pl) * 2019-04-30 2020-11-02 Sieć Badawcza Łukasiewicz - Przemysłowy Instytut Maszyn Rolniczych Zgrabiarka nasiębierna do zbioru roślin słomiastych, zwłaszcza motylkowych
DE102019118739A1 (de) * 2019-07-10 2021-01-14 Claas Saulgau Gmbh Erntevorrichtung
DE102019118737A1 (de) * 2019-07-10 2021-01-14 Claas Saulgau Gmbh Erntevorrichtung
DE102019118738A1 (de) * 2019-07-10 2021-01-14 Claas Saulgau Gmbh Ernte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Überführen derselben zwischen einer Arbeitsstellung und einer Transportstellung
DE102020106803A1 (de) * 2020-03-12 2021-09-16 Claas Saulgau Gmbh Erntevorrichtung
US20220053690A1 (en) * 2020-08-21 2022-02-24 Jordan Egan Folding rear cross system
FR3119075B1 (fr) * 2021-01-27 2023-12-29 Kuhn S A S Machine de fenaison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de déplacement transversal de récolte
ES2944758B2 (es) * 2021-12-23 2023-11-14 Stirmot S L Rastrillo hilerado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45033A (en) * 1968-04-16 1970-12-08 Chester F Couser Implement hinge
US4768334A (en) * 1987-06-15 1988-09-06 Honey Bee Manufacturing Ltd. Tractor mounted swather
US6675907B2 (en) * 2000-08-10 2004-01-13 Case, Llc Flexible toolbar and operating hydraulic circuit
CN1864458A (zh) * 2005-05-10 2006-11-22 库恩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动力车以及几个收割植物的工作单元的农业机械
US20090241503A1 (en) * 2008-03-26 2009-10-01 Kuhn North America, Inc. Multi-axis floating merger suspension
US20110094200A1 (en) * 2008-08-15 2011-04-28 Oxbo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Windrow merg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77638A (en) * 1960-09-30 1965-04-13 Arthur L Johnson Wide swath mower convertible for highway travel
US3646733A (en) * 1970-03-17 1972-03-07 George Sherl Clapsaddle Jr Side flail mower
US4077189A (en) * 1976-04-23 1978-03-07 Hering Walton C Front mounted adjustable twin rakes
US4381118A (en) * 1981-01-23 1983-04-26 Weeks Harry D Multi-hitch apparatus for tandem towing of farm implements
US4502545A (en) * 1981-06-15 1985-03-05 Couser Chester F Folding tool beam and lift assembly
US4502269A (en) * 1982-09-10 1985-03-05 Cartner Jack O Hydraulic mower head orienting apparatus for boom mowers
SU1102517A1 (ru) * 1982-11-24 1984-07-15 Фрунзенский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о Кормоуборочным Машинам Роторные грабли-ворошители
US4937759A (en) * 1986-02-18 1990-06-26 Robotics Research Corporation Industrial robot with controller
US4753063A (en) * 1986-11-06 1988-06-28 Buck George A Hay raking implement
FR2635433B1 (fr) * 1988-08-18 1991-02-01 Kuhn Sa Faucheuse a chassis perfectionne
NL9101330A (nl) * 1991-08-02 1993-03-01 Lely Nv C Van Der Grondbewerkingsmachine.
FR2691041B1 (fr) * 1992-05-14 1999-02-26 Kuhn Sa Machine de coupe, notamment faucheuse, s'adaptant aisement au relief du sol.
NL9402063A (nl) * 1994-12-08 1996-07-01 Maasland Nv Hooibouwmachine.
US5784542A (en) * 1995-09-07 1998-07-21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coupled six degree-of-freedom teleoperated robot system
DE19635992A1 (de) * 1996-09-05 1998-03-12 Same Spa Selbstfahrende landwirtschaftliche Erntemaschine
US5775075A (en) * 1996-09-24 1998-07-07 Dannar; Gary D. Articulated boom assembly
NL1006945C2 (nl) * 1997-09-04 1999-03-05 Arend Mulder Werktuigdrager.
US6038844A (en) * 1998-01-05 2000-03-21 H&S Manufacturing Co., Inc. Folding hay rake with extension linkage
DE50310765D1 (de) * 2002-10-06 2008-12-18 Claas Saulgau Gmbh Selbstfahrendes Grossflächenmähwerk
FR2861538B1 (fr) * 2003-10-29 2006-11-24 Kuhn Sa Machine agricole pour regrouper des andains ou andainer des produits se trouvant au sol
US7175380B2 (en) * 2003-12-10 2007-02-13 Alamo Group, Inc. Slewing ring boom mower
FR2881609B1 (fr) * 2005-02-09 2007-03-09 Kuhn Sa Sa Engin agricole pour la coupe de produits comportant un vehicule porteur et des unites de travail
US7497269B2 (en) * 2005-10-07 2009-03-03 Bourgault Industries Ltd. Folding transport system with wing lock for an implement
RU2301517C1 (ru) * 2006-03-27 2007-06-27 Алексей Дмитриевич Старков Грабли-ворошилки валкообразователи
US8261521B2 (en) * 2009-08-31 2012-09-11 Vermeer Manufacturing Company Self-leveling four-bar linkage for suspending a header of an agricultural implement
US8528308B2 (en) * 2010-01-19 2013-09-10 Cnh America, Llc Disc mower with folding wing frame
NL1037784C2 (nl) * 2010-03-08 2011-09-09 Forage Innovations Bv Hooibouwinrichting.
NL1037783C2 (nl) * 2010-03-08 2011-09-09 Forage Innovations Bv Inrichting voor het verplaatsen van gemaaid gewas.
NL1037785C2 (nl) * 2010-03-08 2011-09-09 Forage Innovations Bv Hooibouwinrichting.
WO2012094331A2 (en) * 2011-01-03 2012-07-12 Oxbo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elf-propelled merger
US8442686B2 (en) * 2011-01-31 2013-05-1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Articulated arm robot,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US8863489B2 (en) * 2011-03-30 2014-10-21 H & S Manufacturing Co., Inc. Tine drive cam for windrow merger
JP5674531B2 (ja) 2011-03-31 2015-02-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排気ガス浄化用ハニカムユニット
US9161488B2 (en) * 2012-09-06 2015-10-20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Wing lifting system for an agricultural implement
US20140260168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Rci Engineering Llc Continuous windrow merg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45033A (en) * 1968-04-16 1970-12-08 Chester F Couser Implement hinge
US4768334A (en) * 1987-06-15 1988-09-06 Honey Bee Manufacturing Ltd. Tractor mounted swather
US6675907B2 (en) * 2000-08-10 2004-01-13 Case, Llc Flexible toolbar and operating hydraulic circuit
CN1864458A (zh) * 2005-05-10 2006-11-22 库恩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动力车以及几个收割植物的工作单元的农业机械
US20090241503A1 (en) * 2008-03-26 2009-10-01 Kuhn North America, Inc. Multi-axis floating merger suspension
US20110094200A1 (en) * 2008-08-15 2011-04-28 Oxbo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Windrow mer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603677T3 (es) 2017-02-28
AR096740A1 (es) 2016-02-03
US10076071B2 (en) 2018-09-18
CN104285595B (zh) 2018-06-19
BR102014017489B1 (pt) 2022-01-25
DK2839731T3 (en) 2017-01-09
FR3008576B1 (fr) 2016-02-05
US20160338259A1 (en) 2016-11-24
EP2839731B1 (fr) 2016-09-14
HUE031271T2 (hu) 2017-06-28
SI2839731T1 (sl) 2016-12-30
RU2657875C2 (ru) 2018-06-18
RU2014129332A (ru) 2016-02-10
AU2014203778A1 (en) 2015-02-05
PL2839731T3 (pl) 2017-03-31
AU2014203778B9 (en) 2017-12-14
FR3008576A1 (fr) 2015-01-23
US20150020492A1 (en) 2015-01-22
EP2839731A1 (fr) 2015-02-25
AU2014203778B2 (en) 2017-12-07
BR102014017489A2 (pt) 2015-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5595A (zh) 改良型秸秆收获机
CA2429091C (en) Agricultural bi-mower with cantilever beam suspension
DK3086632T3 (e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RU2598916C2 (ru) Уборочный комбайн с ножевым барабаном
CZ288872B6 (cs) Sklízecí nástavec zemědělských strojů pro sklízení a odvádění stébelnin, například rostlin kukuřice
RU2006118343A (ru)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ая машина для валкования и подборки скошенной массы, находящейся на земле
EA009430B1 (ru) Самоходная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ая уборочная машина
EP2687074A1 (en) Support carriage for an agricultural machine
EP1616474A1 (en) A towed mower comprising a running frame and two mowing aggregates
EP2042025A1 (en) A mower with a lateral conveyor
US9877422B2 (en) Drawn agricultural machine
CA2890534C (en) Device for harvesting lo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agricultural self-propelled unit for harves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mprising the device
US11395459B2 (en) Gang mower with reel mower cutting units carried by two V-shaped beams foldable on a trailer frame
DK3058804T3 (en) hay-making machine
RU2267903C2 (ru) Агрегат для измельчения растительной поросли и механизм стыковки с адаптерами
DK2666350T3 (en) Mower
FI119961B (sv) Strängläggare med stor arbetsbredd
DK2798936T3 (en) Combination Mower wheeled rock-cutting devices
JP3235007B2 (ja) ゴボウ等の根菜収穫装置
NL8602065A (nl) Machine voor het kneuzen van gewas.
JPH10150821A (ja) コンバイン等の刈取横移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