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2220B - 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在硬涂层中局部存在化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在硬涂层中局部存在化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2220B
CN104212220B CN201410386258.XA CN201410386258A CN104212220B CN 104212220 B CN104212220 B CN 104212220B CN 201410386258 A CN201410386258 A CN 201410386258A CN 104212220 B CN104212220 B CN 1042122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quaternary ammonium
ammonium salt
methyl
hard con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62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2220A (zh
Inventor
吉原俊夫
堀尾智之
用木麻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12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2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2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2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D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D13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C08F290/06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90/067Polyurethanes; Polyurea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1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2Esters of acrylic or alkyl acrylic acid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1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halogen, nitrogen, sulfur, or oxygen 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D133/1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halogen, nitrogen, sulfur or oxygen 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75/16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having terminal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4/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D183/00 - C09D183/16
    • C09D4/06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ther than an unsaturated polymer of groups C09D159/00 - C09D187/00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8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polarising materials
    • G02B1/105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6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having an anti-static effect, e.g.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551Of polyamidoester [polyurethane, polyisocyanate, polycarbamate, etc.]
    • Y10T428/31591Next to cellulos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786Of polyester [e.g., alkyd,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855Of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10T428/3188Next to cellulosic
    • Y10T428/31884Regenerated or modified cellulose
    • Y10T428/31891Where addition polymer is an ester or hal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855Of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10T428/31935Ester, halide or nitrile of addition polym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971Of carbohydr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在硬涂层中局部存在化的方法,其是在具有设置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上的硬涂层的光学层积体的所述硬涂层中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局部存在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硬涂层的形成中,使用含有所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粘合剂树脂和溶剂的树脂组合物,作为所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使用亲水性程度比所述粘合剂树脂高的物质,作为所述粘合剂树脂,使用含有亲水性程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树脂成分的物质。

Description

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在硬涂层中局部存在化的方法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其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180022712.8,申请日为2011年5月12日,发明名称为“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CRT)、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场发射显示器(FED)、触摸屏、电子纸等图像显示装置的最外表层通常设置有由具有抗反射性能或抗静电性能等各种性能的功能层构成的光学层积体。
作为这种光学层积体的功能层之一,已知有用于防止由静电而导致的尘埃或灰尘的附着等的抗静电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5)。
上述抗静电层一般是通过使用抗静电剂而形成的。作为上述抗静电剂,已知有锑掺杂氧化锡(ATO)或锡掺杂氧化铟(ITO)等金属氧化物系的导电性超微颗粒、有机导电聚合物或季铵盐系导电材料等,其中,季铵盐近年来常常被用作涂布型的抗静电剂。例如,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一种阳离子性共聚物,其具有在疏水性溶剂或树脂中的溶解性优异的季铵碱。
另外,作为其他的功能层,已知有作为光学层积体赋予某种程度的强度的硬涂层。
以往,这种具有抗静电层或硬涂层的光学层积体是在透明基材上分别以不同的层的形式而形成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7)。
因此,存在下述问题:需要用于分别形成抗静电层和硬涂层的工序,制造工序增加,光学层积体的制造成本变高。
对于这种问题,为了减轻光学层积体的制造成本,作为将制造工序简略化的方法,可以考虑例如将抗静电剂添加至硬涂层中,以一层来形成硬涂层和抗静电层。
但是,以往,向硬涂层充分赋予抗静电性时,硬涂层的透明性下降;另一方面,若想要充分具备透明性,则存在着抗静电性不充分的问题。另外,若向硬涂层赋予充分的抗静电性,则还存在着与设置于硬涂层上的其他的层的密合性不充分的问题。
如此,在以一层的形式来形成硬涂层和抗静电层的情况下,难以得到抗静电性、光学特性和与其他的层的密合性优异的光学层积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393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4272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375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33837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15474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0-129245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4-940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该光学层积体的抗静电性、光学特性、硬度、密合性和干涉条纹防止性优异,并且能够抑制制造时的成本。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一种光学层积体,其具有设置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上的硬涂层,其特征在于,用于形成上述硬涂层的树脂组合物含有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粘合剂树脂和溶剂,与上述粘合剂树脂相比,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亲水性程度高,上述粘合剂树脂含有亲水性程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树脂成分。
优选的是,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由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季铵盐和(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以1/99~90/10的质量比共聚得到。
在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中,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含量优选为1.0质量%~10质量%。
优选的是,亲水性程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树脂成分是重均分子量为600以下的单体和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的低聚物,并且,上述单体的亲水性程度比上述低聚物的亲水性程度高。
优选的是,重均分子量为600以下的单体含有选自由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聚酯三(甲基)丙烯酸酯、聚酯二(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环氧乙烷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环氧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环氧乙烷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上述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的低聚物为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
上述溶剂优选含有亲水性程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溶剂。
上述溶剂优选含有对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具有浸透性的浸透性溶剂。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优选的是,表面电阻率为1×1011Ω/□以下,雾度为0.7%以下。
本发明还是一种偏振片,其具备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偏振片在偏振元件表面上具备上述光学层积体。
本发明还是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在最外表层具备上述光学层积体、或上述偏振片。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为一种光学层积体,其具有设置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上的硬涂层。
在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中,上述硬涂层是使用下述树脂组合物而形成的,所述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含有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特定的粘合剂树脂和溶剂,并且,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和粘合剂树脂的亲水性程度具有特定的关系。
通过使用这种树脂组合物来形成硬涂层,由此可以形成抗静电性、光学特性、硬度、硬涂层与硬涂层之外的其他功能层的密合性以及干涉条纹防止性优异的光学层积体。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包含“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
上述树脂组合物用于形成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的硬涂层,该光学层积体具有设置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上的硬涂层。
上述三乙酰纤维素基材具备平滑性、耐热性,并且机械强度优异。
上述三乙酰纤维素基材的厚度优选为20μm以上300μm以下,更优选的是,下限为30μm、上限为200μm。对于上述三乙酰纤维素基材来说,在其上形成硬涂层等的时候,为了提高粘接性,除电晕放电处理、氧化处理等物理性的处理之外,还可以预先以锚定剂或被称为底涂料的涂料进行涂布。
另外,上述硬涂层是在JISK5600-5-4(1999)所规定的铅笔硬度试验中显示“H”以上的硬度的层。通过具有这种硬涂层,能够提高光学层积体的硬度或机械强度。
上述树脂组合物含有含季铵盐的聚合物。
通过含有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可以向使用上述树脂组合物制造得到的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赋予优异的抗静电性等。
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优选由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季铵盐和(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共聚得到。通过使用这种含季铵盐的聚合物,不仅能够使形成的硬涂层为高硬度,还能够提高硬涂层与设置于其上层的其他层的密合性。
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优选含有直链状烃或环状烃。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等。
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这些之中的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另外,也可以为它们的共聚物。
其中,从能够体现良好的抗静电性能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选自由(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优选由上述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季铵盐和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以1/99~90/10的质量比(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季铵盐/(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共聚得到。
若上述质量比小于1/99,则有可能无法体现抗静电性能。若上述质量比超过90/10,则有可能导致与粘合剂树脂的溶解性恶化,引起白化等,并且也容易吸湿。
对于上述质量比,下限更优选为5/95,上限更优选为85/15。
另外,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优选不含有水分。若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含有水分,则上述树脂组合物的水分含量增加而导致该树脂组合物凝胶化,有可能无法适宜地形成具备充分的抗静电性的硬涂层、或者因凝胶物的存在而使品质恶化。
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50000。若上述重均分子量小于1000,则在使用后述的浸透性溶剂作为溶剂的情况下,在光学层积体的制造中,有时含季铵盐的聚合物会浸透于基材中,无法满足所制造的光学层积体的抗静电性。另外,若为了制造具有充分的抗静电性的光学层积体而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含量过多,则有时会导致光学特性的下降或硬涂层的硬度不足。若上述重均分子量超过5万,则上述树脂组合物的粘度变高,有时会使涂布性恶化,或者如后述那样含季铵盐的聚合物难以有效地向硬涂层的上部移动,因此硬涂层内的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位置无法最适化,无法得到所需要的抗静电性能。上述重均分子量的更优选的下限为1200,更优选的上限为3万;进一步优选的下限为5000,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2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可以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以聚苯乙烯换算而求出。GPC移动相的溶剂可以使用四氢呋喃或氯仿。测定用柱可以适当组合使用四氢呋喃用柱或氯仿用柱的市售品柱。作为上述市售品柱,可以举出例如ShodexGPCKF-801、GPCKF-802、GPCKF-803、GPCKF-804、GPC-KF800D(均为商品名,昭和电工社制)等。检测器可以使用RI(差示折射率)检测器和UV检测器。使用这种溶剂、柱、检测器,通过例如ShodexGPC-101(昭和电工社制)等的GPC系统,可以适宜地测定上述重均分子量。
作为能够在本发明中使用的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市售品,可以举出例如H6100、H6100M、H6500(三菱化学社制);ColCoatNR121X、ColCoatNR121X-9IPA(ColCoat社制);1SX3000、1SX3004(TaiseiFineChemical社制);UniResinAS-10/M、UniResinAS-12/M、UniResinAS-15/M、UniResinASH26(新中村化学社制);UV-ASHC-01(日本化成社制)等。其中,优选使用H6100、H6100M、H6500。
另外,在本发明中,与后述的粘合剂树脂相比,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亲水性程度高。通过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具有这种相对于粘合剂树脂的亲水性程度,能够使用上述树脂组合物来实现后述的硬涂层的形成机理。其结果,能够制造抗静电性、光学特性、硬度和硬涂层与硬涂层以外的其他功能层的密合性优异的光学层积体。对于该理由,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亲水性程度”是指,在通过使各自的树脂成分单质固化而形成涂膜的情况下该涂膜与水的接触角;上述接触角越小则上述亲水性程度越高。
在上述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中,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含量优选为1.0质量%~10质量%。若小于1.0质量%,则有时无法赋予所期望的抗静电性。若超过10质量%,则有可能导致所形成的硬涂层的硬度下降、或制造的光学层积体的光学特性下降。
对于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含量,更优选的下限为1.5质量%,更优选的上限为5.0质量%,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3.0质量%。
上述树脂组合物含有粘合剂树脂。
作为上述粘合剂树脂优选为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该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是借助紫外线或电子射线而固化的树脂。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树脂”还包含单体和低聚物。
作为上述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可以举出例如具有丙烯酸酯系的官能团的化合物等具有1个或2个以上的不饱和键的化合物。
作为上述具有1个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N-乙烯基吡咯烷酮等。
作为上述具有2个以上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多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这些化合物与(甲基)丙烯酸酯等的反应产物(例如多元醇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等等。
另外,这些化合物也可以为对分子骨架的一部分进行了改性的化合物,可以使用由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己内酯、异氰尿酸、烷基、环状烷基、芳香族、双酚等进行了改性的化合物。
除了上述化合物之外,还可以使用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分子量较低的聚酯树脂、聚醚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醇酸树脂、螺缩醛树脂、聚丁二烯树脂、多元硫醇-多烯树脂等作为上述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
上述粘合剂树脂含有亲水性程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树脂成分。通过使用上述含有亲水性程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树脂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来形成硬涂层,可以得到具有上述效果的光学层积体。
上述亲水性程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树脂成分是指,在通过使各自的树脂成分单质固化而形成涂膜的情况下该涂膜与水的接触角存在2度以上的差异的树脂成分。
在本发明中,可以从上述树脂中适当选择上述亲水性程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树脂成分作为粘合剂树脂。
其中,作为上述亲水性程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树脂成分,优选重均分子量为600以下的单体和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的低聚物。
对于上述重均分子量为600以下的单体,若重均分子量超过600,则难以向基材渗透,有可能使密合性恶化或产生干涉条纹。上述重均分子量更优选为550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重均分子量可以采用与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同样的方法来进行测定。
作为上述重均分子量为600以下的单体优选含有选自由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聚酯三(甲基)丙烯酸酯、聚酯二(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环氧乙烷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环氧乙烷(EO)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环氧乙烷(EO)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EO)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作为上述重均分子量为600以下的单体更优选在含有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和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的同时,进一步含有选自由聚酯三(甲基)丙烯酸酯、聚酯二(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环氧乙烷(EO)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环氧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环氧乙烷(EO)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EO)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树脂组合物固体成分中,上述重均分子量为600以下的单体的含量优选为10质量%~80质量%。若小于10质量%,则有可能产生干涉条纹,并且与基材的密合性也有可能恶化。若超过80质量%,则与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溶解性良好,有可能无法体现抗静电性能。
对于上述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的低聚物,若重均分子量小于1000,则有可能难以形成具有所期望的效果的硬涂层。若超过1万,则有可能使粘度上升、涂布面恶化,并且硬度下降,与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溶解性变差。上述重均分子量更优选为1000~700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重均分子量可以通过与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同样的方法来进行测定。
作为上述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的低聚物,优选为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
上述硬涂层含有作为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的低聚物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从而与其他低聚物的情况或虽同样为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但含有单体或聚合物的情况相比,与其他功能层的密合性良好,硬度优异。
作为上述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的市售品,可以举出例如日本合成社制造的UV1700B、UV6300B、UV765B、UV7640B、UV7600B等紫光系列;根上工业社制造的ArtResinHDP、ArtResinUN3320HSBA、UN9000H、ArtResinUN3320HA、ArtResinUN3320HB、ArtResinUN3320HC、ArtResinUN3320HS、ArtResinUN901M、ArtResinUN902MS、ArtResinUN903等ArtResin系列;新中村化学社制造的UA-100H、U4H、U4HA、U6H、U6HA、U15HA、UA32P、U6LPA、U324A、U9HAMI;DAICEL-UCB社制造的Ebecryl1290、Ebecryl5129、Ebecryl254、Ebecryl264、Ebecryl265、Ebecryl1259、Ebecryl1264、Ebecryl4866、Ebecryl9260、Ebecryl8210、Ebecryl204、Ebecryl205、Ebecryl6602、Ebecryl220、Ebecryl4450等Ebecryl系列;荒川化学社制造的BeamSet371、BeamSet577等BeamSet系列;三菱Rayon社制造的RQ系列;大日本油墨社制造的UNIDIC系列;日本化药社制造的DPHA40H;Sartomer社制造的CN9006、CN968;等等。其中,可以优选举出UV1700B(日本合成社制)、DPHA40H(日本化药社制)、ArtResinHDP(根上工业社制)、BeamSet371(荒川化学社制)、Beamset577(荒川化学社制)、U15HA(新中村化学社制)等。
另外,上述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的低聚物的官能团数优选为4个以上。若官能团数小于4,则硬度有可能下降。上述官能团数更优选为6个以上。
在上述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中,上述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的低聚物的含量优选为10质量%~80质量%。若小于10质量%,则有可能产生干涉条纹,并且与基材的密合性也有可能恶化。若超过80质量%,则与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溶解性变差,有可能产生白浊或凝胶化。
上述树脂组合物中含有溶剂。
作为上述溶剂,可以根据粘合剂树脂的种类和溶解性来适当选择使用亲水性溶剂或疏水性溶剂。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上述溶剂的亲水性的程度是通过有无OH基来判断的,将在分子中含有OH基的溶剂称作上述亲水性溶剂;另一方面,将在分子中不含有OH基的溶剂称作上述疏水性溶剂。
作为上述亲水性溶剂,可以举出例如醇类(乙醇、异丙醇、丁醇、环己醇、乙二醇等)、丙二醇单甲基醚(PGME)等。
另外,作为上述疏水性溶剂,可以举出例如酮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等)、醚类(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等)、脂环式烃类(环己烷等)、卤化烃类(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酯类(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溶纤剂类(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等)、乙酸溶纤剂类、亚砜类(二甲基亚砜等)、酰胺类(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等等。
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用2种以上。
在上述树脂组合物中,上述溶剂优选为含有亲水性不同的2种以上的溶剂的混合溶剂。即,上述溶剂优选为上述的亲水性溶剂和疏水性溶剂的混合溶剂。
通过为这种混合溶剂,能够以后述的形成机理适宜地形成硬涂层。
在上述混合溶剂中,作为上述亲水性溶剂和上述疏水性溶剂的混配比例优选的是,在混合溶剂中,亲水性溶剂不足50质量%。若亲水性溶剂为50质量%以上,则有时难以通过后述的形成机理来形成硬涂层。
另外,在上述混合溶剂中,上述亲水性溶剂优选含有沸点不同的2种以上的亲水性溶剂,其中,优选该2种以上的亲水性溶剂的至少1种的沸点比上述疏水性溶剂的沸点高。含有这种混合溶剂的树脂组合物能够更适宜地通过后述的形成机理来形成硬涂层。
此处,上述疏水性溶剂的沸点优选为50℃~120℃左右,比上述疏水性溶剂沸点高的亲水性溶剂的沸点优选为75℃~130℃。
进一步,在上述树脂组合物中,上述溶剂优选含有对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具有浸透性的浸透性溶剂。
在本发明中,上述浸透性溶剂的“浸透性”是包括对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的浸透性、膨润性、湿润性等所有的概念的含义。这种浸透性溶剂通过使三乙酰纤维素基材膨润、湿润,从而体现出上述树脂组合物的一部分浸透至三乙酰纤维素基材的举动。由此能够得到高强度。
作为上述浸透性溶剂,可以举出酮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酯类(甲酸甲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丙酯、乙酸异丙酯、乳酸乙酯)、含氮化合物(硝基甲烷、乙腈、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甲醚乙酸酯、醚类(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二氧戊环、二异丙基醚)、卤化烃(二氯甲烷、氯仿、四氯乙烷)、二元醇醚类(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乙酸溶纤剂);此外,二甲基亚砜、碳酸丙烯酯,或可以举出它们的混合物。其中,优选举出酯类、酮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疏水性溶剂和上述浸透性溶剂可以为相同的溶剂。作为兼具上述疏水性溶剂和上述浸透性溶剂的溶剂,可以适宜地使用例如酮类或酯类等。
上述浸透性溶剂还可以与其他溶剂(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丙二醇单甲基醚(PGME)、双丙酮醇等醇类;乙二醇甲醚等二元醇类;甲苯、二甲苯等芳烃类等)混合使用。其中,作为上述其他溶剂优选为醇类。
将上述浸透性溶剂和上述其他溶剂合用时,上述其他溶剂相对于这些溶剂的总量的含有比例优选为10质量%~30质量%。
若上述含有比例小于10质量%,则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溶解性下降,储藏稳定性下降,有可能产生沉降、白浊或凝胶化。若上述含有比例超过30质量%,则在使用上述树脂组合物而得到的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中有可能产生干涉条纹。
上述树脂组合物中,作为上述溶剂,从可以形成抗静电性、光学特性、硬度和密合性优异的硬涂层的观点出发,尤其优选粘合剂树脂的溶解度和干燥性不同的2种以上的溶剂的混合物,具体来说,更优选将甲基乙基酮与选自由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和丙二醇单甲基醚(PGME)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醇类合用。
除上述成分之外,上述树脂组合物可以以不影响本发明的效果的程度根据需要添加其他成分。作为上述其他成分,可以举出上述以外的树脂、光聚合引发剂、流平剂、固化剂、聚合促进剂、粘度调整剂、折射率调整剂等。这些其他成分可以使用通常用于光学层积体的公知的物质。
上述树脂组合物可以通过将上述成分混合分散来制造。上述混合分散可以使用涂料摇摆器或珠磨机等公知的方法。
上述树脂组合物的水分含量优选小于3%。若水分含量为3%以上,则有可能导致上述树脂组合物凝胶化,无法适当地形成具备充分的抗静电性的硬涂层、或因凝胶物的存在而使品质恶化。
此处,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吸水性高,因此通常含有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的水分含量为3%以上。
上述树脂组合物中含有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因此优选将水分含量控制为小于3%这样极低的值。
作为将上述树脂组合物的水分含量控制为小于3%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通过以下公知的方法来进行:例如,在制作上述树脂组合物时,在温度湿度受到管理的场所中来进行制作,并且,在储藏上述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设定为非开放体系以使上述树脂组合物不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按照溶剂不会蒸发的方式进行管理(抑制由溶剂气化热而导致的树脂组合物的结露),等等。
在具有设置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上的硬涂层的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中,上述树脂组合物被用于形成上述硬涂层。
为了使用上述树脂组合物来形成设置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上的硬涂层,具体可以举出下述方法:将上述树脂组合物涂布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上从而形成涂膜,使该涂膜干燥后,进行固化。
作为将上述树脂组合物涂布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上的方法,可以举出辊涂法、绕线棒(ミヤバー)涂布法、凹版印刷涂布法、模涂法等公知的涂布方法。
以固体成分计,涂布量优选为3g/m2~28g/m2(膜厚为2μm~20μm)。若小于3g/m2(膜厚为2μm),则有可能使硬度下降、或无法表现所期望的抗静电性。若超过28g/m2(膜厚为20μm),则有可能容易产生翘曲。上述涂布量更优选为4g/m2~11g/m2(膜厚为5μm~15μm),进一步优选为7g/m2~9g/m2(膜厚为10μm~12μm)。
作为上述涂膜的干燥条件,优选以30℃~110℃的温度进行30秒以上、5分钟以下。另外,从考虑到基材因热而导致的变形或生产效率的观点出发,上述干燥更优选以40℃~90℃的温度进行30秒以上、2分钟以下。
作为上述固化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构成上述粘合剂树脂的树脂成分适用公知的方法。可以举出例如借助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照射来进行固化等的方法。
通过使用上述树脂组合物来形成硬涂层,能够使制造的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的抗静电性、光学特性、硬度和硬涂层相对于设置在该硬涂层上的功能层的密合性均优异。
由能够带来这种效果的上述树脂组合物得到的硬涂层的形成机理推测如下。以下,对使用上述树脂组合物的硬涂层的形成机理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
与由其他的塑料系的树脂构成的基材(例如由PET、COP、PP、丙烯酸系、聚碳酸酯等构成的基材)相比,通过涂布上述树脂组合物从而形成涂膜的三乙酰纤维素基材的亲水性的程度高,因此与亲水性的单体或亲水性的聚合物的相容性良好。
在本发明中,作为上述树脂组合物所含有的亲水性程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树脂成分,使用亲水性程度不同的上述低聚物(亲水性的低聚物)和单体(亲水性的单体),通过使亲水性的单体的亲水性程度高于上述亲水性的低聚物,从而结合该亲水性的单体的重均分子量较小的情况,在形成上述涂膜时,上述亲水性的单体容易向三乙酰纤维素基材浸透。其结果,必然导致在上述涂膜的非浸透部分中上述低聚物的存在比例变高。
另外,由于上述树脂组合物所含有的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50000,因此含季铵盐的聚合物也难以浸透至三乙酰纤维素基材。
由此,在上述涂膜的非浸透部分中,亲水性的低聚物和含季铵盐的聚合物这两者的存在比例变高,在所形成的硬涂层的表面附近,存在有含季铵盐的聚合物,为抗静电性能良好的物质。
据推测这是因为亲水性程度按照含季铵盐的聚合物、亲水性单体、亲水性低聚物的顺序降低,在形成上述涂膜时,亲水性单体浸透至上述三乙酰纤维素基材中,从而在上述非浸透部分中存在有亲水度相差较大的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和亲水性低聚物。若对这种涂膜进行固化形成硬涂层,则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在其表面附近局部化存在,从而产生相分离而形成为海岛状(3维的网眼状),能够进行导电通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局部化存在,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此处,亲水性单体在上述涂膜的非浸透部分中的比例高的情况下,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与亲水性单体良好地混合,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在上述非浸透部分中的分散状态过好,导致形成的硬涂层无法体现出抗静电性能。
另一方面,在上述树脂组合物仅含有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和亲水性低聚物而不含有亲水性单体的情况下,在涂布前的阶段,上述树脂组合物中产生含季铵盐的聚合物与亲水性低聚物的层分离,导致凝胶的产生。即,认为在涂布前的树脂组合物中,上述亲水性单体起到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与亲水性的低聚物的承接性的作用,其有助于提高上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与亲水性的低聚物的溶解性。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上述树脂组合物涂布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上而形成涂膜,从而使发挥承接作用的亲水性单体浸透至三乙酰纤维素基材中,而在上述涂膜的非浸透部存在有与亲水性单体相比对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的溶解性略差的含季铵盐的聚合物与亲水性低聚物。由此,在本发明中,看起来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在上述涂膜的非浸透部分中的比例高,即使是少量的含季铵盐的聚合物也能够使所形成的硬涂层体现出充分的抗静电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将上述树脂组合物涂布于完全不产生上述亲水性单体的浸透的基材上而形成涂膜的情况下,仅通过混合含季铵盐的聚合物、亲水性单体和亲水性低聚物,就可以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分散状态(溶解状态)良好,在所形成的硬涂层的表面附近,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存在比例(存在量)变少,因此所形成的硬涂层无法体现出充分的抗静电性能。
进一步,使用2官能团以上的亲水性的丙烯酸酯单体作为上述亲水性单体,使用亲水性多官能丙烯酸酯低聚物作为上述亲水性低聚物的情况下,上述2官能团以上的亲水性丙烯酸酯单体向上述三乙酰纤维素基材浸透,构成三乙酰纤维素基材的组合物与2官能团以上的亲水性丙烯酸酯单体为混合成为浑然一体层,因此干涉条纹消失成为视认性良好的光学层积体。另外,上述2官能团以上且亲水性的丙烯酸酯单体会因紫外线而产生交联反应,因此为密合性优异的光学层积体。
进一步,在上述涂膜的非浸透部分中存在有上述亲水性的多官能丙烯酸酯低聚物,因此与层积于上层的其他层的密合性良好。另外,多官能丙烯酸酯低聚物自身硬度优异,因此作为光学层积体的硬度也优异。
以下,使用图1,对于使用了上述树脂组合物的硬涂层的形成机理的一个示例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图1是表示硬涂层的形成机理的截面示意图的一个示例,所述硬涂层是使用含有作为溶剂的甲基乙基酮、正丁醇这2种溶剂;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和亲水性程度不同的2种树脂成分的树脂组合物而形成的。
将上述树脂组合物涂布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1上形成涂膜(树脂组合物2)时,作为浸透性溶剂的甲基乙基酮的一部分浸透至三乙酰纤维素基材1中,同时与甲基乙基酮相容性高且分子量较小、亲水性程度高的树脂成分的一部分也浸透至三乙酰纤维素基材中(浸透部4)(图1(a)、(b))。另一方面,分子量大的含季铵盐的聚合物3和分子量大且亲水性程度低的树脂成分残存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上(非浸透部5)。
伴随着上述甲基乙基酮向三乙酰纤维素基材的浸透和非浸透部5中甲基乙基酮的气化,非浸透部5所含有的溶剂的亲水性程度发生变化,但由于正丁醇的存在,含季铵盐的聚合物3和亲水性程度低的树脂成分能够适宜地分散(溶解)。
然后,正丁醇开始气化,非浸透部5所含有的溶剂的亲水性程度进一步发生变化,与此对应,上述亲水性程度高的树脂成分和亲水性程度低的树脂成分析出,与正丁醇相容性高的含季铵盐的聚合物3向非浸透部5的上层移动。
进一步,伴随着正丁醇的气化,含季铵盐的聚合物3进一步向上层移动,从而局部存在于非浸透部5的上面附近。并且,浸透部4中的甲基乙基酮气化,从而促进了含季铵盐的聚合物3向非浸透部5的上面附近的局部化存在(图1(b))。由此,即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为少量,也具有表现出抗静电性能的效果。
此处,若上述树脂组合物(非浸透部5)的疏水性过强,则含季铵盐的聚合物3出现于非浸透部5的表面,并产生凝集。这样的话,在对其进行固化而形成硬涂层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雾度的上升或外观的白化。另外,也会导致与形成于上述硬涂层上的低折射率层等功能层的密合性下降。
另外,若含有上述的亲水性程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树脂成分的树脂作为上述树脂组合物的粘合剂树脂,则能够缓和用于形成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局部存在于所期望的范围的硬涂层的条件。其结果,能够更容易地形成上述那样的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局部存在的结构的硬涂层。
在具有这种硬涂层的形成机理的本发明中,上述树脂组合物所含有的溶剂优选合用对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的浸透性高的溶剂和浸透性低的溶剂。并且,上述浸透性高的溶剂优选为疏水性高的疏水性溶剂且干燥速度快的溶剂,上述浸透性低的溶剂优选为亲水性高的亲水性溶剂且干燥速度慢的溶剂。
作为上述疏水性溶剂,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乙基酮、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等。另外,作为上述亲水性溶剂,可以举出例如异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苄醇、PGME等。
如此,在本发明中,通过适当地对作为抗静电剂的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粘合剂树脂和溶剂的亲水性程度(相容性)的平衡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形成作为抗静电剂的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局部存在于所期望的范围的硬涂层。
因此,上述树脂组合物能够通过添加少量的抗静电剂向制造的光学层积体赋予抗静电性。另外,因为是少量的添加,所以不会使制造的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的透明性下降,也不会使形成的硬涂层的膜强度下降。进一步,也能够使与形成于硬涂层上的低折射率层等功能层的密合性优异。
如此,上述树脂组合物能够以一层的形式来形成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光学特性、硬度和密合性的硬涂层,因此能够以低成本来制造上述的具有各种性能的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
具有由上述树脂组合物所形成的硬涂层的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可以进一步具有低折射率层。图1(c)是示意表示具有低折射率层的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的一个示例的截面图,硬涂层6形成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1上,低折射率层8进一步形成于该硬涂层6的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1相反一侧的面上。另外,在三乙酰纤维素基材1与硬涂层6的界面附近,形成有在上述使用树脂组合物的形成机理中说明过的浑然一体层7。
上述低折射率层是比上述硬涂层的折射率低的层,由低折射率层用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为了使折射率低于上述硬涂层,上述低折射率层用组合物可以适当使用公知的低折射率固化型颗粒或微粒。
通过具有这种低折射率层,可以得到抗反射性能优异的光学层积体。
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的优选的方式中,硬涂层的折射率在固化后为1.47~1.60,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在固化后优选为1.40以下,更优选为1.36以下。上述低折射率层优选形成于最外表层。
对于上述低折射率层没有特别限定,只要为公知的低折射率层即可,例如可以使用含有低折射率剂、粘合剂树脂和溶剂的低折射率层用组合物来形成。
作为上述低折射率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物质,但其中,从折射率低的方面以及低折射率层的硬度高的方面考虑,优选为具有空隙的微粒,更优选为中空二氧化硅。
作为上述中空二氧化硅,可以举出由日本特开2001-23361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13310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79616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06-106714号公报等所记载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粒。
上述中空二氧化硅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上述中空二氧化硅的市售品,可以举出例如日本二氧化硅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Nipsil和Nipgel、日产化学工业社制造的ColloidalSilicaUP系列(商品名)等。
相对于低折射率层用组合物中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上述中空二氧化硅的含量优选为50质量份~170质量份。若小于50质量份,则有可能无法形成具有所期望的折射率的层。若超过170质量份,则有可能导致硬度下降,并且有可能使耐透明性下降、雾度上升。上述中空二氧化硅的含量更优选为70质量份~150质量份。
作为上述粘合剂树脂,可以举出作为借助紫外线或电子射线而固化的树脂的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上述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和溶剂干燥型树脂(热塑性树脂等仅通过对在涂布时用于调整固体成分所添加的溶剂进行干燥就可以形成被膜这样的树脂)的混合物、和热固化型树脂。更优选为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树脂”是包含单体、低聚物等树脂成分的概念。
作为上述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可以举出例如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等具有1个或2个以上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作为上述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可以使用公知的物质。
另外,作为上述粘合剂树脂,优选结合上述硬涂层的亲水性、疏水性的程度而适当选择使用。
另外,作为用于上述低折射率层的粘合剂树脂,为了降低折射率,可以为在分子内具有氟原子的树脂。上述具有氟原子的树脂可以为单体、低聚物、聚合物,优选为在分子内至少具有1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
上述具有氟原子的树脂可以与上述的中空二氧化硅合用。
作为上述溶剂,可以举出醇(例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IPA)、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苄醇、PGME)、酮(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戊酮、二异丁基酮、二乙基酮)、酯(例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甲酸甲酯、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丁酯、PGMEA)、脂肪族烃(例如己烷、环己烷)、卤化烃(例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芳烃(例如苯、甲苯、二甲苯)、酰胺(例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醚(例如二乙醚、二氧六环、四氢呋喃)、醚醇(例如1-甲氧基-2-丙醇);等等。
上述低折射率层用组合物除含有上述低折射率剂、粘合剂树脂和溶剂之外,根据需要可以含有其他成分。作为上述其他成分,可以举出与上述可在树脂组合物中使用的其他成分同样的成分。
上述低折射率层用组合物可以通过将上述成分混合分散而得到。
作为上述混合分散的方法,可以举出公知的方法。
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除上述三乙酰纤维素基材、硬涂层和低折射率层之外,根据需要还可以具有其他功能层。
作为上述其他功能层,可以举出例如高折射率层、中折射率层、防污层等。这些功能层可以通过使用公知的材料以公知的方法来形成。需要说明的是,构成这些其他功能层的粘合剂或溶剂等材料可以使用与上述的硬涂层同样的材料。通过使用这种材料,可以使对于硬涂层的密合性良好。构成上述其他功能层的材料选择中,优选考虑硬涂层的亲水性、疏水性的程度。
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优选的是,表面电阻率为1×1011Ω/□以下,并且雾度为0.7%以下。
若表面电阻率超过1×1011Ω/□,则有时无法充分得到抗静电性。
上述表面电阻率是使用表面电阻率测定器(三菱化学社制、产品编号:HirestaIPMCP-HT260),以500V的施加电压测定得到的值。
另外,若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的雾度超过0.7%,则有时无法得到所期望的光学特性,在将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设置于图像显示表面时视认性下降。
上述雾度是使用雾度计(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产品编号:HM-150)、根据JISK-7136测定得到的值。
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的全光线透过率优选为90%以上。若小于90%,则在安装于显示器表面的情况下,有可能损害色彩再现性或视认性。上述全光线透过率更优选为92%以上。
上述全光线透过率是使用雾度计(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产品编号:HM-150)、根据JISK-7361测定得到的值。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的硬度优选在基于JISK5600-5-4(1999)的铅板硬度试验(负荷4.9N)中为H以上,更优选为2H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H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将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最外表层的情况下,上述硬度优选为2H以上、更优选为3H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的制造方法,可以举出例如在三乙酰纤维素基材上使用上述树脂组合物而形成硬涂层的方法。
上述三乙酰纤维素基材和硬涂层可以举出与上述同样的物质。另外,作为使用上述树脂组合物而形成硬涂层的方法,可以举出与上述方法同样的方法。
另外,通过向形成上述硬涂层的树脂组合物的粘合剂树脂中添加防眩材也可以得到具有防眩性能的光学层积体。作为所添加的防眩材,可以使用有机树脂微粒或无机微粒等任一种微粒。另外,也可以不添加防眩材,在考虑粘合剂树脂中的亲水性、疏水性平衡的同时利用粘合剂树脂彼此的相分离来得到具有防眩性能的硬涂层。
需要说明的是,具有防眩性能的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的全体雾度(即不仅包括由表面凹凸产生的雾度还包括内部扩散等产生的雾度的雾度)为0.3%~50%,为了得到静态图像、动态图像的颜色的色调和鲜明度更优异且具有防眩性能的光学层积体,最大的全体雾度优选为22%以下。
对于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来说,通过在偏振元件的表面上,将光学层积体设置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的与存在硬涂层的面相反侧的一面,从而可以形成偏振片。这种偏振片也是本发明之一。
作为上述偏振元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经碘等染色并进行了拉伸的聚乙烯醇膜、聚乙烯醇缩甲醛膜、聚乙烯醇缩乙醛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类皂化膜等。在上述偏振元件和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的层积处理中,优选对三乙酰纤维素基材进行皂化处理。通过皂化处理,粘接性变好,还能够得到抗静电效果。
本发明还在于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在最外表层上具备上述光学层积体或上述偏振片。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可以为LCD等非自发光型图像显示装置,也可以为PDP、FED、ELD(有机EL、无机EL)、CRT等自发光型图像显示装置。
作为上述非自发光型的代表性示例的LCD具备透过性显示体和从背面照射上述透过性显示体的光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为LCD时,在该透过性显示体的表面上形成有上述光学层积体或上述偏振片。
本发明为具有上述光学层积体的液晶显示装置时,光源装置的光源从光学层积体的下侧照射。需要说明的是,在STN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可以在液晶显示元件与偏振片之间插入相位差板。该液晶显示装置的各层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粘接剂层。
作为上述自发发光型图像显示装置的PDP具备表面玻璃基板(在表面形成电极)和背面玻璃基板(在表面形成电极和微小的槽,在槽内形成有红、绿、蓝的荧光体层),该背面玻璃基板是与该表面玻璃基板对置并在之间封入放电气体而配置的。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为PDP时,在上述表面玻璃基板的表面或其前面板(玻璃基板或膜基板)上具备上述光学层积体。
上述自发发光型图像显示装置可以是在玻璃基板上层积施加电压时发光的硫化锌、二胺类物质等发光体并控制施加于基板的电压从而进行显示的ELD装置,或也可以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产生人眼可见的图像的CRT等图像显示装置。该情况下,在上述那样的各显示装置的最外表层或其前面板的表面上具备上述光学层积体。
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在任意一种情况下可以用于电视机、计算机、触摸屏等的显示器显示。特别是可以适宜地用于CRT、液晶面板、PDP、ELD、FED等高精细图像用显示器的表面。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具有使用上述树脂组合物而成的硬涂层,因此抗静电性、光学特性、硬度、密合性和干涉条纹防止性优异。因此,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能够适宜地用于阴极线管显示装置(CRT)、液晶显示屏(LCD)、等离子体显示屏(PDP)、电致发光显示屏(ELD)、场发射显示器(FED)、触摸屏、电子纸等。
附图说明
图1的(a)、(b)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制造的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中硬涂层的形成机理的截面示意图的一个示例,图1的(c)是示意表示设置有低折射率层的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于通过这些实施方式来解释本发明的内容。并且,只要不特别说明,“份”和“%”为以质量为基准。
(实施例1)
通过混配下述组成来制备树脂组合物。
含季铵盐的聚合物A(ACRIT1SX-3000、重均分子量(Mw)为1~4万、TaiseiFineChemical社制)以固体成分换算为3质量份
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6官能度、重均分子量(Mw)为524、日本化药社制)27质量份
BS577(BeamSet577、聚氨酯丙烯酸酯、Mw1000、荒川化学工业社制)70质量份
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184、CibaJapan社制)4质量份
甲基乙基酮(MEK)85质量份
正丁醇15质量份
以15g/m2(干燥膜厚12μm)的涂布量(干燥量)将得到的树脂组合物涂布于三乙酰纤维素(TAC)基材(厚度80μm、TD80ULN(产品名)、富士胶片社制)上,以70℃进行60秒钟干燥,从而形成膜,然后向该涂膜照射200mJ/cm2的紫外线,从而使该涂膜固化,形成硬涂层,得到光学层积体。
(实施例2~10、实施例12~15、比较例1~6、参考例1~10)
将硬涂层用树脂组合物按照表1记载的那样进行变更,对于基材按照表2记载的那样进行变更,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来制造光学层积体。
需要说明的是,示于表1的上述以外的含季铵盐的聚合物、树脂、基材等具体如下。
另外,表1中的粘合剂树脂的质量份的栏中所记载的数值表示各树脂的混合比。
<含季铵盐的聚合物>
B:H6500(固体成分中的约10%为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约90%为DPHA)、Mw1万、三菱化学社制、固体成分50%(溶剂MEK、醇)
C:H6500的Mw为22000的含季铵盐的聚合物
D:H6500的Mw为4500的含季铵盐的聚合物
<粘合剂树脂>
PETA: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Mw298
UV1700B:紫光UV1700B、聚氨酯丙烯酸酯、Mw2000、日本合成化学社制
DPHA40H:DPHA40H、聚氨酯丙烯酸酯、Mw7000、日本化药社制
HOP:LightEsterHOP、1官能单体、Mw144、共荣社化学社制
DCPA:LightEsterDCPA、2官能单体、Mw303、共荣社化学社制
M9050:聚酯环氧乙烷(EO)改性三丙烯酸酯和异氰尿酸EO改性三丙烯酸酯的混合树脂、Mw约420、东亚合成社制
M8030:聚酯三丙烯酸酯、Mw约400、东亚合成社制、3官能度
UN904:ArtResinUN904、聚氨酯丙烯酸酯、Mw4900、根上工业社制、10官能度
V802:V802、9官能单体、Mw1000、大阪有机化学社制
EBECRYL8210:聚氨酯丙烯酸酯、Mw600、官能团数4、Daicel-Cytec社制
UX-3204:聚氨酯丙烯酸酯、Mw13000、官能团数2、日本化药社制
EBECRYL885:聚酯丙烯酸酯、Mw6000、官能团数5、Daicel-Cytec社制
<基材>
PET基材:东洋纺社制A4300、厚度188μm
(实施例11)
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在三乙酰纤维素(TAC)基材上形成硬涂层后,在该硬涂层上涂布下述组成的低折射率层用组合物,从而形成涂膜(干燥膜厚100nm),在温度为70℃的热烘箱中干燥60秒,使涂膜中的溶剂蒸发,以累计光量为200mJ的方式照射紫外线从而使涂膜固化,由此进一步形成低折射率层,得到光学层积体。
<低折射率层用组合物>
中空状处理二氧化硅微粒(该二氧化硅微粒的固体成分:20质量%;溶液:甲基异丁基酮;平均粒径:50nm)73质量份
含有氟原子的聚合物(JSR社制;OPSTARTU2224、固体成分20%,溶剂甲基异丁基酮)以固体成分换算为2质量份
含有氟原子的单体(共荣社化学社制;LINC3A、折射率1.42,固体成分100%)5质量份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3质量份
聚合引发剂(Irgacure127、CibaJapan社制)0.35质量份
含有硅、氟原子的防污剂(TU2225;JSR社制造)以固体成分换算为0.5质量份
甲基异丁基酮(MIBK)320质量份
丙二醇单甲基醚(PGME)161质量份
(亲水性程度)
分别单独使用上述的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和粘合剂树脂,在PET基材上以7μm的干燥膜厚进行固化(紫外线照射量为200mJ/cm2),从而形成涂膜,通过协和界面科学社制ModelCA-X对上述涂膜的水的接触角进行测定。以下示出结果。
DPHA74度
PETA68度
M905075度
BS57772度
M803076度
UV1700B83度
UV90480度
DPHA40H80度
DCPA76度
HOP65度
V80274度
EBECRYL821071度
UX-320480度
EBECRYL88572度
含季铵盐的聚合物70度
对于得到的光学层积体,在下述的项目中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表面电阻)
表面电阻率(Ω/□)是使用表面电阻率测定器(三菱化学社制、产品编号:HirestaIPMCP-HT260),以500V的施加电压测定的。
(有无干涉条纹)
在光学层积体的与硬涂层相反的一面上,贴上用于防止背面反射的黑色带,从硬涂层面目视观察光学层积体,评价有无产生干涉条纹。
评价中,将没有干涉条纹且良好的情况标记为“无”,将产生干涉条纹的情况标记为“有”。
(雾度)
雾度值(%)使用雾度计(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产品编号:HM-150),根据JISK-7136来进行测定。
(密合性)
基于JISK-5600,在光学层积体的硬涂层中划出1mm见方的合计100格的棋盘格,使用Nichiban社制造的工业用24mmCellotape(注册商标),进行5次连续剥离试验,测定残留下来的网格的数量。其中,网格一个也没有被剥离、全部网格均残留下来的情况作为“○”、将即使有1个网格被剥离的情况作为“×”。
(透过率)
使用雾度计(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产品编号:HM-150),根据JISK-7361,对全光线透过率进行测定。
(铅笔硬度)
在温度25℃、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将光学层积体调湿2小时后,使用JISS-6006规定的试验用铅笔(硬度H~3H),按照JISK5600-5-4(1999)规定的铅笔硬度评价方法,在4.9N负荷下实施铅笔硬度试验。在光学层积体上划5处,将4处以上没有伤痕时的铅笔硬度作为试验结果的硬度。
表1
表2
基材 表面表面电阻率]> 干涉条纹 雾度(%) 密合性 铅笔硬度 透过率(%)
实施例1 TAC 2×109 0.3 3H 92
实施例2 TAC 2×109 0.3 3H 92
实施例3 TAC 2×109 0.3 3H 92
实施例4 TAC 1×109 0.3 3H 92
实施例5 TAC 9×109 0.3 3H 92
实施例6 TAC 5×108 0.3 3H 92
实施例7 TAC 8×109 0.3 3H 92
实施例8 TAC 9×109 0.3 3H 92
实施例9 TAC 9×109 0.3 3H 92
实施例10 TAC 2×109 0.3 3H 92
实施例11 TAC 2×109 0.3 3H 92
实施例12 TAC 2×109 0.3 3H 92
实施例13 TAC 2×109 0.3 3H 92
实施例14 TAC 1×109 0.3 3H 92
实施例15 TAC 2×109 0.3 3H 92
比较例1 TAC 5×1011 0.3 3H 92
比较例2 TAC 8×1011 0.3 × 3H 92
比较例3 TAC OVER 0.3 × 3H 92
比较例4 PET 8×1011 0.5 × 3H 92
比较例5 TAC 5×1011 0.3 H 92
比较例6 TAC 8×1012 0.3 × H 92
参考例1 TAC 7×108 1.5 3H 89
参考例2 TAC 8×1012 0.3 × 3H 92
参考例3 TAC 8×108 1.5 3H 89
参考例4 TAC OVER 0.3 × 3H 92
参考例5 TAC 5×1011 0.3 3H 92
参考例6 TAC 5×1011 0.3 3H 92
参考例7 TAC 8×1012 0.3 × 3H 92
参考例8 TAC 2×109 1.5 3H 89
参考例9 TAC OVER 0.3 × H 92
参考例10 TAC 5×1011 0.3 H 92
根据表2,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学层积体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并且光学特性、硬度、密合性和干涉条纹防止性优异。另一方面,在比较例的光学层积体并非是抗静电性、光学特性、硬度、密合性和干涉条纹防止性均良好的层积体。
参考例1的光学层积体的树脂组合物中的水分含量多,光学特性差。参考例2的光学层积体的亲水性溶剂的混配量多,抗静电性和密合性差。参考例3的光学层积体并未混配亲水性溶剂,因此光学特性差。参考例4的光学层积体并未混配疏水性溶剂,因此抗静电性和密合性差。参考例5的光学层积体中,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大,抗静电性差。参考例6的光学层积体中,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小,抗静电性差。参考例7的光学层积体中,粘合剂树脂中的单体成分的重均分子量大,抗静电性和密合性差。参考例8的光学层积体中,粘合剂树脂中的低聚物成分(聚氨酯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小,光学特性差。参考例9的光学层积体中,粘合剂树脂中的低聚物成分(聚氨酯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大,抗静电性、密合性和硬度差。参考例10的光学层积体中,并未使用聚氨酯低聚物作为粘合剂树脂中的低聚物成分,因此抗静电性和硬度差。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能够适宜地用于阴极线管显示装置(CRT)、液晶显示屏(LCD)、等离子体显示屏(PDP)、电致发光显示屏(ELD)、场发射显示器(FED)、触摸屏、电子纸等。
符号说明
1三乙酰纤维素基材
2树脂组合物
3含季铵盐的聚合物
4树脂组合物(浸透部)
5树脂组合物(非浸透部)
6硬涂层
7浑然一体层
8低折射率层

Claims (7)

1.一种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在硬涂层中局部存在化的方法,其是在具有设置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上的硬涂层的光学层积体的所述硬涂层中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局部存在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硬涂层的形成中,使用含有所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粘合剂树脂和溶剂的树脂组合物,
作为所述含季铵盐的聚合物,使用亲水性程度比所述粘合剂树脂高的物质,
作为所述粘合剂树脂,使用含有亲水性程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树脂成分的物质,
所述溶剂为含有亲水性程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溶剂的混合溶剂,
在所述混合溶剂中亲水性溶剂不足50质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在硬涂层中局部存在化的方法,其中,含季铵盐的聚合物是由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季铵盐和(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以1/99~90/10的质量比共聚得到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在硬涂层中局部存在化的方法,其中,在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中,含季铵盐的聚合物的含量为1.0质量%~10质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在硬涂层中局部存在化的方法,其中,亲水性程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树脂成分是重均分子量为600以下的单体和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的低聚物,并且,所述单体的亲水性程度比所述低聚物的亲水性程度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在硬涂层中局部存在化的方法,其中,重均分子量为600以下的单体含有选自由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聚酯三(甲基)丙烯酸酯、聚酯二(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环氧乙烷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环氧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环氧乙烷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的低聚物为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在硬涂层中局部存在化的方法,其中,溶剂含有对于三乙酰纤维素基材具有浸透性的浸透性溶剂。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在硬涂层中局部存在化的方法,其中,所述光学层积体的表面电阻率为1×1011Ω/□以下,雾度为0.7%以下。
CN201410386258.XA 2010-05-12 2011-05-12 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在硬涂层中局部存在化的方法 Active CN1042122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10525 2010-05-12
JP2010-110525 2010-05-12
CN201180022712.8A CN102884452B (zh) 2010-05-12 2011-05-12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2712.8A Division CN102884452B (zh) 2010-05-12 2011-05-12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2220A CN104212220A (zh) 2014-12-17
CN104212220B true CN104212220B (zh) 2016-06-22

Family

ID=449144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6258.XA Active CN104212220B (zh) 2010-05-12 2011-05-12 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在硬涂层中局部存在化的方法
CN201180022712.8A Active CN102884452B (zh) 2010-05-12 2011-05-12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2712.8A Active CN102884452B (zh) 2010-05-12 2011-05-12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130122311A1 (zh)
JP (1) JP5954173B2 (zh)
KR (1) KR101811899B1 (zh)
CN (2) CN104212220B (zh)
TW (1) TWI542466B (zh)
WO (1) WO20111424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23795B2 (en) * 2011-11-25 2016-12-20 Fujifilm Corporation Antistatic antireflection fil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tistatic antireflec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WO2014199991A1 (ja) * 2013-06-11 2017-02-23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カバー部材、表示装置及びカバー部材の製造方法
JP6326801B2 (ja) * 2013-12-12 2018-05-2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体
JP6329881B2 (ja) * 2014-10-31 2018-05-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
JP2017146456A (ja) * 2016-02-17 2017-08-24 株式会社トッパンTomoegawaオプティカルフィルム 光学積層体、こ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インセル型タッチパネル付き液晶表示装置
WO2018003838A1 (ja) * 2016-06-30 2018-01-04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高耐久性の偏光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並びに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WO2018056133A1 (ja) * 2016-09-20 2018-03-2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8093985A1 (en) 2016-11-17 2018-05-24 Cardinal Cg Company Static-dissipative coating technology
WO2020255449A1 (ja) * 2019-06-17 2020-12-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帯電ローラ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88667A (ja) * 2019-12-04 2021-06-10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硬化性組成物、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07926B2 (ja) 1992-06-10 2001-09-10 広栄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帯電防止性ハードコート剤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合成樹脂成形品
JP4119524B2 (ja) 1997-05-26 2008-07-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帯電防止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2000129245A (ja) 1998-10-23 2000-05-09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帯電防止剤、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該樹脂組成物を用いた積層体
JP2002003751A (ja) 2000-04-10 2002-01-09 Sekisui Chem Co Ltd 帯電防止ハードコート用組成物、帯電防止ハードコート、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帯電防止ハードコート積層体フィルム
DE60232942D1 (de) * 2001-10-09 2009-08-27 Mitsubishi Chem Corp Strahlungshärtbare Beschichtungszusammensetzung
JP4459513B2 (ja) 2002-09-02 2010-04-28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帯電防止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部材
JP3902186B2 (ja) 2003-04-21 2007-04-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帯電防止型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586496B2 (ja) 2003-10-28 2010-11-24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導電層を備えた積層体
KR101096128B1 (ko) * 2004-03-31 2011-12-20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간섭 무늬 발생을 방지한 대전 방지성 반사 방지 필름
JP2007296751A (ja) * 2006-04-28 2007-11-15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樹脂積層体
CN101506693B (zh) * 2006-08-18 2013-05-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JP4264108B2 (ja) * 2007-01-11 2009-05-1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US20090075074A1 (en) * 2007-09-12 2009-03-19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layered body,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polarizer,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5531509B2 (ja) * 2008-09-05 2014-06-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192334B2 (ja) * 2008-09-24 2013-05-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多孔体の製造方法
JP2010076105A (ja) * 2008-09-24 2010-04-08 Fujifilm Corp 多孔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設備
JP5151926B2 (ja) * 2008-11-20 2013-02-2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9139A (en) 2011-11-16
CN104212220A (zh) 2014-12-17
US20140308533A1 (en) 2014-10-16
KR20130064084A (ko) 2013-06-17
JPWO2011142429A1 (ja) 2013-07-22
KR101811899B1 (ko) 2017-12-22
JP5954173B2 (ja) 2016-07-20
CN102884452B (zh) 2016-02-24
CN102884452A (zh) 2013-01-16
US10131809B2 (en) 2018-11-20
US20130122311A1 (en) 2013-05-16
WO2011142429A1 (ja) 2011-11-17
TWI542466B (zh) 2016-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2220B (zh) 使含季铵盐的聚合物在硬涂层中局部存在化的方法
KR102056658B1 (ko) 투명 도전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2472842B (zh)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3080778B (zh) 光学层叠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US10288957B2 (en) Conductive composition and th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olor filter and th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3299217B (zh) 防反射膜、防反射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4024892B (zh) 光学层积体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0480737C (zh) 防反射叠层体和光学元件
JP6141592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3620449B (zh) 防眩性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1893728B (zh) 防眩膜、防眩膜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3079821B (zh) 抗静电性硬涂膜、其制造方法、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3052895B (zh) 光学层叠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KR20130130799A (ko) 하드 코트 필름,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12930575B (zh) 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
CN103443661B (zh) 光学层叠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WO2022209867A1 (ja) 帯電防止ハードコート層および硬化性組成物
CN114651196A (zh) 防眩性膜、防眩性膜的设计方法、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光学构件及影像显示设备
CN114531918A (zh) 透明导电基体
CN114651197A (zh) 防眩性膜、防眩性膜的设计方法、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光学构件及影像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