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5023A - 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5023A
CN104205023A CN201380015103.9A CN201380015103A CN104205023A CN 104205023 A CN104205023 A CN 104205023A CN 201380015103 A CN201380015103 A CN 201380015103A CN 104205023 A CN104205023 A CN 104205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ouch panel
operating means
gear
tes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51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05023B (zh
Inventor
平野善久
上野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05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5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05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50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2003/0293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with an integrated touch switch

Abstract

提供一种操作装置,不进行复杂控制就能防止触觉呈现时的按下操作的误检测。操作装置(1)主要具备以下部分而概略地构成:触摸面板(2),其检测对操作面进行触控的操作;按下机构部(3),其使得能进行触摸面板(2)的从基准位置向下方的按下操作;按压开关(5),其检测通过按下机构部(3)的按下操作;以及驱动机构部(7),其能进行触摸面板(2)的从基准位置到其上方的位置之间的驱动。

Description

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已知一种输入装置,具备:触摸传感器,其检测滑动操作;触感呈现部,其对触摸传感器施加振动以呈现触感;以及负荷检测部,其通过检测附加于触摸传感器的负荷来检测对触摸传感器进行的按压操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输入装置根据用户对触摸传感器的滑动操作和按压操作来对用户呈现触感的反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1-486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现有的输入装置用振动来呈现触感时,即使未进行按压操作,该振动也有可能通过触摸传感器施加到负荷检测部从而误检测为按压操作的负荷。因此,为了防止该误检测,需要进行不使负荷检测部发挥功能等复杂控制。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进行复杂控制就能防止在触觉呈现时误检测为按下操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操作装置,具备:检测部,其在检测到对操作面进行触控的用户的规定操作时,在基准位置和该基准位置上方的驱动位置之间被驱动;按下机构部,其使得能进行从上述检测部的基准位置向下方的用户的按下操作;按下检测部,其通过上述按下机构部来检测上述按下操作;以及驱动机构部,其能进行上述检测部的驱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不进行复杂控制就能防止在触觉呈现时的按下操作的误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a)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配置的概略图,(b)是操作装置的框图。
图3(a)是实施方式的基座的仰视图,(b)是侧视图。
图4(a)是实施方式的主体的俯视图,(b)是从箭头方向观察图4(a)的用IV(b)-IV(b)线切断的截面时看到的截面图。
图5(a)是实施方式的按压杆的侧视图,(b)是仰视图。
图6(a)是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部的第1齿轮的概略图,(b)是从箭头方向观察图6(a)的用VI(b)-VI(b)线切断的截面时看到的截面图,(c)是第1齿轮的侧视图,(d)是第2齿轮的概略图,(e)是从箭头方向观察图6(d)的用VI(e)-VI(e)线切断的截面时看到的截面图,(f)是第2齿轮的侧视图。
图7(a)是表示显示装置91中显示的图像的概略图,(b)是表示x轴方向的触觉图案的概略图,(c)是表示y轴方向的触觉图案的概略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从基准位置的驱动的概略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从基准位置的按下操作的动作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摘要)
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具备:检测部,其在检测到对操作面进行触控的用户的规定操作时,在基准位置和该基准位置上方的驱动位置之间被驱动;按下机构部,其使得能进行从上述检测部的基准位置向下方的用户的按下操作;按下检测部,其通过上述按下机构部来检测上述按下操作;以及驱动机构部,其能进行上述检测部的驱动。
[实施方式]
(操作装置1的构成)
图1是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a)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配置的概略图,(b)是操作装置的框图。此外,以下记载的上下,只要没有特别提示,都是以图1的纸面的上下为基准的。另外,在实施方式的各图中,部件与部件的比率有时会与实际的比率不同。
操作装置1主要具备以下部分而概略地构成:作为检测部的触摸面板2,其检测对操作面进行触控的操作;按下机构部3,其使得能进行触摸面板2的从基准位置向下方的按下操作;作为按下检测部的按压开关5,其检测通过按下机构部3的按下操作;以及驱动机构部7,其能进行触摸面板2的从基准位置到上方之间的驱动。
在此,基准位置表示未对触摸面板2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2的位置。
另外,如图1所示,操作装置1具备盖4a、外框10、护罩12、稳定器6以及控制基板8而概略地构成。
操作装置1用于操作搭载于车辆9的电子设备。如图2(a)所示,操作装置1配置于在驾驶座席与助手席之间延伸的中央控制台90。作为一个例子,电子设备是车辆导航装置、音乐播放装置、动态图像播放装置和空调装置等。
(外框10的构成)
如图1和图2(a)所示,外框10以与中央控制台90的表面无台阶的方式设于操作装置1。该外框10形成为具有使触摸面板2的操作面200露出的开口100的板形。外框10例如用树脂材料形成。
如图1所示,外框10在四角具备从里面突出的脚101~脚104。该脚101~脚104用于被装配到后述的主体4。
(触摸面板2的构成)
例如,如图1所示,触摸面板2具备片20、橡胶罩21、面板22、触摸面板基板23以及基座24而概略地构成。
例如为了使操作者的手指良好滑动,片20被贴在橡胶罩21的凹部210的底面211。该片20用树脂材料形成为矩形。操作者对该片20的表面(操作面200)进行操作,触摸面板基板23检测该操作。
橡胶罩21例如用弹性体树脂等树脂材料形成。该橡胶罩21为矩形,在其周围设有台阶。另外,在橡胶罩21的中央设有凹部210。橡胶罩21配置在触摸面板基板23上。
面板22例如是方形框架,与橡胶罩21、触摸面板基板23和基座24形成为一体。该面板22例如用树脂材料形成。
触摸面板基板23例如是检测静电电容的静电电容触摸传感器。该触摸面板基板23构成为检测与接近或者接触检测面230的检测对象之间的静电电容,输出检测点的坐标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检测面230上配置有橡胶罩21和片20,因此构成为检测对片20的操作面200的接近、接触。此外,上述的接近表示以静电电容超过阈值的程度接近的状态。触摸面板基板23所检测的检测对象是诸如操作者的身体的一部分、触摸笔这样的具有导电性的东西等,以下只要没有特别提示,则以手指的操作为对象。
触摸面板2不限于静电电容触摸传感器,只要是能检测到对操作面200进行触控操作的传感器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装置1中不包括显示部,但操作装置1也可以是如下构成:由透明基板构成触摸面板基板23,在触摸面板基板23下具备显示部。
图3(a)是实施方式的基座的仰视图,(b)是侧视图。
基座24例如用树脂材料形成。如图1、图3(a)和(b)所示,该基座24是矩形并且是板形。
该基座24在上表面24a形成有收纳部240a。在该收纳部240a中收纳有触摸面板基板23。
另外,如图3(a)和(b)所示,在基座24的下表面24b的4个侧面附近分别设有脚240~脚243。该脚240~脚243的截面为U字形状。脚240~脚243插入形成于后述的主体4的贯通孔。因此脚240~脚243成为触摸面板2移动时的引导件。
在基座24的下表面24b设有相对的连杆245和连杆246以及装配部247和装配部248。连杆245和连杆246为四棱柱形状,其长度比脚240~脚243长。另外,装配部247和装配部248为四棱柱形状,其长度比脚240~脚243短。
连杆245具有后述的驱动机构部7的第1齿轮71的连杆销711插入的连杆凹部245a。另外,连杆246具有驱动机构部7的第2齿轮72的连杆销721插入的连杆凹部246a。
装配部247具有后述的稳定器6的一端部插入的凹部247a。另外,装配部248具有稳定器6的另一端部插入的凹部248a。
基座24在收纳部240a中具有贯通孔249。在该贯通孔249中插入触摸面板基板23的电缆231。该电缆231与控制基板8电连接。
(护罩12的构成)
护罩12例如用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该护罩12具有覆盖触摸面板2的侧面的框架形状,与控制基板8的接地电路电连接。
(按下机构部3的构成)
图4(a)是实施方式的主体的俯视图,(b)是从箭头方向观察图4(a)的用IV(b)-IV(b)线切断后的截面时看到的截面图。
按下机构部3具备以下部分而概略地构成:作为杆的按压杆30,其基于按下操作而与触摸面板2的下表面24b接触;作为支撑部的主体4,其支撑按压杆30;以及作为力生成部的弹簧31,其设于主体4,生成触摸面板2的方向的力,将该力施加于按压杆30。
如图1、图4(a)和(b)所示,主体4在上部设有收纳部40。在该收纳部40中收纳触摸面板2。主体4例如用树脂材料形成。
另外,收纳部40在其底面40a的中央形成有杆开口400。该杆开口400以从底面40a向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为筒状,供按压杆30和弹簧31插入。
在该底面40a还按图4(a)的纸面中顺时针方向形成有作为贯通孔的引导件41~引导件44。另外,在底面40a以相对的方式形成有连杆孔45和连杆孔46以及装配孔47和装配孔48。而且,在底面40a中在引导件41与杆开口400之间形成有供电缆插入的贯通孔49。该贯通孔49形成于与收纳部40中收纳的触摸面板2的基座24的贯通孔249对应的位置。
对引导件41插入基座24的脚240。对引导件42插入基座24的脚241。对引导件43插入基座24的脚242。对引导件44插入基座24的脚243。
对连杆孔45插入连杆245。另外,对连杆孔46插入连杆246。
对装配孔47插入装配部247。稳定器6装配于插入到装配孔47中的装配部247。对装配孔48插入装配部248。稳定器6装配于插入到装配孔48中的装配部248。在主体4的与底面40a相反侧的面,以突出的方式形成有装配部401~装配部403从而能装配稳定器6。
装配部401支撑后述的稳定器6的基部60的一端部侧。装配部402支撑基部60的中央部分。装配部403支撑基部60的另一端部侧。
如图4(a)所示,在杆开口400的底面400a具有十字形状的贯通孔400b。对该贯通孔400b插入后述的按压杆30的顶端部305。
另外,在杆开口400的侧面形成有供后述的按压杆30的凸部插入的狭缝400c。而且,在狭缝400c的收纳部40侧形成有与按压杆30的凸部接触的防脱件400d。该防脱件400d利用插入到杆开口400的弹簧31的弹力,防止按压杆30从杆开口400脱落。
图5(a)是实施方式的按压杆的侧视图,(b)是仰视图。
如图5(a)和(b)所示,按压杆30具备以下部分而概略地构成:细长的四棱柱的主体300;接触部303,其为圆柱形状,从主体300的端面300a突出;装配部304,其为比接触部303小一圈的圆柱形状;以及顶端部305,其从装配部304的顶端突出。该按压杆30例如用树脂材料形成。
主体300形成有从短边方向的两侧面突出的凸部301和凸部302。该凸部301和凸部302插入形成于主体4的杆开口400的狭缝400c,发挥随着触摸面板2的按下操作而在上下方向移动的引导件的功能。
接触部303与插入到杆开口400的弹簧31的端部接触。因此由插入到杆开口400的弹簧31对按压杆30施加触摸面板2方向的弹力。但是按压杆30的凸部301和凸部302与防脱件400d接触,因此按压杆30不会从杆开口400脱落。
因此在按压杆30与触摸面板2之间设有间隙的情况下,按压杆30不会按压到触摸面板2的基座24的下表面24b,从而能保持间隙。
装配部304是供弹簧31插入的部分。从该装配部304突出设置的顶端部305的短边方向的截面为十字形状,顶端部305为细长的形状。顶端部305插入到杆开口400的贯通孔400b。
弹簧31例如是用金属材料形成的螺旋弹簧。此外,不限于金属材料,也可以用树脂材料等形成弹簧31。另外,力生成部不限于螺旋弹簧,只要是能对按压杆30施加触摸面板2方向的力的机械结构即可。
(稳定器6的构成)
作为联接触摸面板2和主体4的联接构件的稳定器6具备:基部60;由基部60的一端部弯曲而形成的作为第1端部的端部61;以及由基部60的另一端部弯曲而形成的作为第2端部的端部62,基部60以与轴73交叉的方式装配于主体4,端部61和端部62装配于触摸面板2。
例如图1所示,稳定器6具有由金属线形成细长的椭圆形状而切掉其长尺寸方向的一部分的形状。
该稳定器6设为即使对触摸面板2实施了偏的按下操作,也能通过按压杆30使按压开关5接通。
该偏的按下操作是指在从触摸面板2的操作面200的中央离开的位置进行的操作。该稳定器6构成为允许其长尺寸方向上的偏的按下操作。
例如在操作面200的角落进行按下操作的情况下,触摸面板2的角落的移动量与中央的移动量不同,有可能中央的移动量不充分而按压开关5不接通。但是在操作装置1中,在沿着稳定器6的长尺寸方向的位置进行了偏的按下操作的情况下,端部61或者端部62中的一方相对于基部60扭转,通过由该扭转而产生的力,另一方会追随该扭转。该追随会导致将装配有另一端部的基座24向下方拉动,以修正了触摸面板2的倾斜的状态向下方移动,因此能可靠地通过按压杆30接通按压开关5。
(驱动机构部7的构成)
图6(a)是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部的第1齿轮的概略图,(b)是从箭头方向观察用图6(a)的VI(b)-VI(b)线切断的截面的截面图,(c)是第1齿轮的侧视图,(d)是第2齿轮的概略图,(e)是从箭头方向观察用图6(d)的VI(e)-VI(e)线切断的截面的截面图,(f)是第2齿轮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驱动机构部7具备齿轮轴部70和电动机75而概略地构成。齿轮轴部70具备第1齿轮71、第2齿轮72以及轴73而概略地构成。
具体地说,驱动机构部7具备:作为产生驱动力的驱动力产生部的电动机75;设于电动机75的输出轴的作为输出轴侧齿轮的小齿轮76;以及第1齿轮71,其与小齿轮76啮合,设有与设于触摸面板2的作为第1连杆的连杆245联接的作为第1凸部的连杆销711。
另外,驱动机构部7具备:一端部与第1齿轮71连接的轴73;以及作为转动构件的第2齿轮72,其与轴73的另一端部连接,设有与作为第2连杆的连杆246联接的作为第2凸部的连杆销721,上述连杆246与连杆245相对。
第1齿轮71和第2齿轮72例如用树脂材料形成。轴73例如用金属材料形成为棒状。
如图6(a)所示,第1齿轮71为半圆形状,与设于电动机75的输出轴的小齿轮76啮合的齿轮部710形成于圆周。另外,在第1齿轮71的转动轴的轴73侧设有轴装配部713。如图6(c)所示,在该轴装配部713中形成有插入孔713a,供轴73插入。
在轴装配部713的相反侧设有销插入部712。对该销插入部712的插入孔712a插入图1所示的销74a。利用该销74a将第1齿轮71可转动地装配于主体4。
在第1齿轮71中,与销插入部712相邻地设有连杆销711。该连杆销711插入基座24的连杆245的连杆凹部245a。
如图6(d)所示,第2齿轮72为半圆形状,齿轮部720形成于圆周。另外,在第2齿轮72的轴73侧设有轴装配部723。如图6(f)所示,在该轴装配部723中形成有插入孔723a,供轴73插入。此外,优选第2齿轮72与第1齿轮71形状相同,质量相同,因此具有与第1齿轮71相同的齿轮形状,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不形成齿轮部的形状。
在轴装配部723的相反侧设有销插入部722。对该销插入部722的插入孔722a插入图1所示的销74b。利用该销74b将第2齿轮72可转动地装配于主体4。
在第2齿轮72中,与销插入部722相邻地设有连杆销721。该连杆销721插入到基座24的连杆246的连杆凹部246a。
电动机75通过托架75a装配于控制基板8。对该电动机75的输出轴装配有小齿轮76。该小齿轮76构成为与第1齿轮71的齿轮部710啮合。
如图1所示,电动机75构成为进行正反转动。在此,正转例如是指图1所示的箭头A方向,反转是指箭头B方向。
在电动机75正转(箭头A方向)的情况下,小齿轮76在图1的纸面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该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使第1齿轮71在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且使连杆销711向上方移动,通过基座24的连杆245将触摸面板2从基准位置向上方驱动。驱动位置是指向上方以最大的驱动量进行驱动后的位置。
另外,在电动机75反转(箭头B方向)的情况下,小齿轮76在按图1的纸面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通过该顺时针方向的转动,使第1齿轮71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使连杆销711向下方移动,通过基座24的连杆245将触摸面板2从上方向基准位置驱动。
驱动机构部7从基准位置向上方驱动触摸面板2,再将驱动到上方的触摸面板2驱动到基准位置。因此驱动机构部7构成为不会将触摸面板2从基准位置向下方驱动。也就是说,后述的触觉呈现是在从基准位置到驱动位置、从驱动位置到基准位置的范围进行的。
作为一个例子,从该基准位置的驱动量为0.2~0.5mm。因此,作为一个例子,触摸面板2与外框10的间隙为1mm的程度。
在此,齿轮轴部70以其长尺寸方向与稳定器6的长尺寸方向交叉的方式配置。这是由于,稳定器6构成为在沿着其长尺寸方向的位置允许偏的按下操作,而在沿着与该长尺寸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位置允许偏的按下操作。
在沿着齿轮轴部70的长尺寸方向的位置进行偏的按下操作的情况下,第1齿轮71和第2齿轮72之一通过基座24的连杆245或者连杆246而转动。只要一方齿轮转动,另一方齿轮就转动,因此通过插入有另一方连杆销的连杆而按下基座24。因此,以修正了触摸面板2的倾斜的状态向下方移动,因此能可靠地通过按压杆30来接通按压开关5。因此,操作装置1能利用稳定器6和齿轮轴部70允许偏的按下操作。
(控制基板8的构成)
如图2(b)所示,控制基板8是配置有按压开关5、控制部80、存储部82的印刷配线基板。
控制部80例如是包括根据存储的程序对取得的数据进行运算、加工等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作为半导体存储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和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的微型计算机。
存储部82是存储从与操作装置1电连接的电子设备取得的图像信息820和触觉图案信息821的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一个例子,存储部82也可以是控制部80的RAM。
图像信息820例如是显示装置91中显示的图像的信息。
触觉图案信息821例如构成为包括用于根据后述的触觉图案来执行触觉呈现所需的信息。该控制部80控制驱动机构部7,使得基于图像信息820和触觉图案信息821进行触觉呈现。
控制部80与按压开关5、触摸面板基板23以及电动机75电连接。
按压开关5是顶端被按压时对控制部80输出按压信息的按钮开关。该按压信息是表示按压开关5接通的信息。此外,按压开关5不限于按钮开关,也可以是检测负荷的负荷传感器等。
触摸面板基板23构成为输出坐标信息。该坐标信息是触摸面板基板23检测到的检测对象的坐标的信息。
控制部80构成为输出用于控制电动机75的驱动信号。电动机75基于该驱动信号进行正反转动。
另外,控制部80构成为基于坐标信息和按压信息生成操作信息,将操作信息输出到所连接的电子设备。该操作信息是包括检测点的坐标的信息和有无按压操作等的信息。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从基准位置到按下位置的按下量为0.2~0.5mm。
(盖4a的构成)
如图1所示,盖4a装配在主体4下。该盖4a例如用树脂材料等形成。
以下,参照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的动作。首先,说明操作装置1与显示装置91中显示的图像对应地呈现触觉的动作。
(关于触觉图案)
图7(a)是表示显示装置91中显示的图像的概略图,(b)是表示x轴方向的触觉图案的概略图,(c)是表示y轴方向的触觉图案的概略图。在图7(b)中,纵轴为z轴,横轴为x轴。在图7(c)中,纵轴为y轴,横轴为z轴。此外,z轴方向是触摸面板2的操作面200的法线方向。
如图7(a)所示,显示装置91在其显示画面92中显示等间隔排列的图标93~图标96。在图7(a)中,以显示画面92的左上为xy坐标的原点,x轴设右侧为正,y轴设下侧为正。
如图7(b)所示,操作者在通过排成一列的图标93~图标96的中央的x轴方向的虚线上用手指进行触控操作的情况下的触觉图案97为在与图标93~图标96对应的位置将触摸面板2从基准位置驱动到驱动位置的图案。
触觉图案97是在与图标93对应的从坐标x1到坐标x2之间驱动触摸面板2。另外,触觉图案97是在与图标94对应的从坐标x3到坐标x4之间驱动触摸面板2。另外,触觉图案97是在与图标95对应的从坐标x5到坐标x6之间驱动触摸面板2。另外,触觉图案97是在与图标96对应的从坐标x7到坐标x8之间驱动触摸面板2。
操作者例如在从左方向沿着x轴对与图标93对应的操作面200进行触控操作的情况下,在坐标x1,触摸面板2从基准位置被驱动到驱动位置,在坐标x2,从驱动位置被驱动到基准位置。另外,操作者例如在从右方向沿着x轴对与图标93对应的操作面200进行触控操作的情况下,在坐标x2,触摸面板2从基准位置被驱动到驱动位置,在坐标x1,从驱动位置被驱动到基准位置。
上述的动作是针对沿着x轴的操作而说明的,接着说明沿着y轴的操作。
如图7(c)所示,操作者在通过图标93的中央的y轴方向的虚线上用手指进行触控操作的情况下的触觉图案98是在与图标93对应的位置将触摸面板2从基准位置驱动到驱动位置的图案。
触觉图案98是在与图标93对应的坐标y1到坐标y2之间驱动触摸面板2。
操作者例如在从上方沿着y轴对与图标93对应的操作面200进行触控操作的情况下,在坐标y1,触摸面板2从基准位置被驱动到驱动位置,在坐标y2,从驱动位置被驱动到基准位置。另外,操作者例如在从下方沿着y轴对与图标93对应的操作面200进行触控操作的情况下,在坐标y2,触摸面板2从基准位置被驱动到驱动位置,在坐标y1,从驱动位置被驱动到基准位置。
接着,以下说明操作装置1的触摸面板2的驱动。
(关于触觉呈现)
图8是用于表示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从基准位置的驱动的概略图。在图8中实线表示处于基准位置的情况下的操作装置1,双点划线表示处于驱动位置的情况下的操作装置1。说明从图标93的左侧起进行触控操作的情况下的驱动。
控制部80基于从触摸面板2输出的坐标信息、存储于存储部82的图像信息820和触觉图案信息821,当检测点的坐标为x1时,输出驱动电动机75的驱动信号。
电动机75基于驱动信号按正转(箭头A方向)进行转动。随着该转动,小齿轮76在图8的纸面中在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第1齿轮71在顺时针方向转动。
通过该第1齿轮71的转动,第1齿轮71的连杆销711通过基座24的连杆245使触摸面板2向上方移动,并且通过轴73使第2齿轮72转动,第2齿轮72的连杆销721通过基座24的连杆246使触摸面板2向上方移动。
控制部80输出控制信号直到触摸面板2被驱动到驱动位置为止。
接着,以下说明从驱动位置到基准位置的驱动。
控制部80基于从触摸面板2输出的坐标信息、存储于存储部82的图像信息820和触觉图案信息821,当检测点的坐标为x2时,输出驱动电动机75的驱动信号。
电动机75基于驱动信号而按反转(箭头B方向)进行转动。随着该转动,小齿轮76在图8的纸面中在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且第1齿轮71在逆时针方向转动。
通过该第1齿轮71的转动,第1齿轮71的连杆销711通过基座24的连杆245使触摸面板2向下方移动,并且通过轴73使第2齿轮72转动,第2齿轮72的连杆销721通过基座24的连杆246使触摸面板2向下方移动。
控制部80输出控制信号直到触摸面板2被驱动到基准位置为止。
接着,以下说明触摸面板2的按下操作。
(关于按下操作)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从基准位置的按下操作的动作的概略图。
操作者例如在手指位于与图标93对应的操作面200的位置的状态下向下方按下操作面200。
通过该按下操作,触摸面板2被按下,触摸面板2的下表面24b与按压杆30的端面300b接触,并且按压杆30向图9的纸面下侧移动。
在按压杆30中,凸部301和凸部302在主体4的杆开口400的狭缝400c中被引导并且向下方移动。随着该移动,按压杆30的顶端面306接触并按下按压开关5的顶端。
按压开关5由于顶端被按下而接通,输出按压信息。
当操作者结束按下操作,手指从操作面200离开时,存储于弹簧31的弹力释放,将按压杆30向图9的纸面的上方按压。按压杆30向上方移动,并且与按压杆30接触的触摸面板2从按下位置移动到基准位置。
如图9所示,按压杆30由防脱件400d限制上方的移动。因此触摸面板2移动到基准位置为止。
控制部80基于从按压开关5取得的按压信息和从触摸面板基板23取得的坐标信息生成操作信息,将操作信息输出到电子设备。
电子设备基于操作信息判断为选择、决定了图标93,执行分配给图标93的功能。
(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不用进行复杂控制就能进行触觉呈现和按下操作的检测。在操作装置1中,触觉呈现是通过从基准位置向上方驱动触摸面板2来进行,按下操作是通过从基准位置按下触摸面板2来进行。因此操作装置1在触觉呈现时,按压杆30不会按下按压开关5,因此能以简单的控制进行触觉呈现和按下操作的检测。因此,操作装置1不需要具有复杂处理能力的控制部,因此成本低廉。
操作装置1能进行使用了电动机75的触觉呈现,因此与使用了压电元件的触觉呈现相比,能对手指提供强烈的振动。
操作装置1具备稳定器6和齿轮轴部70,因此即使进行了按下触摸面板2的角落的操作,也能使按压开关5接通。另外,操作装置1不需要配置2个稳定器,因此成本低廉。
操作装置1能基于显示装置91中显示的图像的图像信息820来呈现触觉,因此操作者不用将视线移动到操作面200也能掌握图标的位置等。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不过是一个例子,不限定权利要求所涉及的发明。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按其它各种方式实施,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等。另外,这些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所有特征的组合未必全部是用于解决发明的课题的方案所必需的。而且,这些实施方式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和要旨,并且包含于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应用于在通过振动来呈现触感时尽管未进行按压操作,该振动也会通过触摸传感器施加到负荷检测部从而有可能误检测为按压操作造成的负荷的操作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操作装置,2:触摸面板,3:按下机构部,4:主体,4a:盖,5:按压开关,6:稳定器,7:驱动机构部,8:控制基板,9:车辆,10:外框,12:护罩,20:片,21:橡胶罩,22:面板,23:触摸面板基板,24:基座,24a:上面,24b:下面,30:按压杆,31:弹簧,40:收纳部,40a:底面,41~44:引导件,45、46:连杆孔,47、48:装配孔,49:贯通孔,60:基部,61、62:端部,70:齿轮轴部,71:第1齿轮,72:第2齿轮,73:轴,74a:销,74b:销,75:电动机,75a:托架,76:小齿轮,80:控制部,82:存储部,90:中央控制台,91:显示装置,92:显示画面,93~96:图标,97、98:触觉图案,100:开口,101~104:脚,200:操作面,210:凹部,211:底面,230:检测面,231:电缆,240~243:脚,240a:收纳部,245、246:连杆,245a、246a:连杆凹部,247,248:装配部,247a、248a:凹部,249:贯通孔,300:主体,300a、300b:端面,301、302:凸部,303:接触部,304:装配部,305:顶端部,306:顶端面,400:杆开口,400a:底面,400b:贯通孔,400c:狭缝,400d:防脱件,401~403:装配部,710:齿轮部,711:连杆销,712:销插入部,712a:插入孔,713:轴装配部,713a:插入孔,720:齿轮部,721:连杆销,722:销插入部,722a:插入孔,723:轴装配部,723a:插入孔,820:图像信息,821:触觉图案。

Claims (6)

1.一种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检测部,其在检测到对操作面进行触控的用户的规定操作时,在基准位置和该基准位置上方的驱动位置之间被驱动;
按下机构部,其使得能进行从上述检测部的基准位置向下方的用户的按下操作;
按下检测部,其通过上述按下机构部来检测上述按下操作;以及
驱动机构部,其能进行上述检测部的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控制部,上述控制部基于在显示装置中显示的图像的图像信息而控制上述驱动机构部来驱动上述检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下机构部具备:
杆,其基于上述按下操作而与上述检测部的下表面接触;
支撑部,其支撑上述杆;以及
力生成部,其设于上述支撑部,其生成上述检测部的方向的力,将该力施加于上述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机构部具备:
驱动力产生部,其产生驱动力;
输出轴侧齿轮,其设于上述驱动力产生部的输出轴;
第1齿轮,其与上述输出轴侧齿轮啮合,设有与设于上述检测部的第1连杆联接的第1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机构部具备:
一端部与上述第1齿轮连接的轴;以及
转动构件,其与上述轴的另一端部连接,设有与第2连杆联接的第2凸部,上述第2连杆与上述第1连杆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联接上述检测部和上述支撑部的联接构件具备:
基部;
由上述基部的一端部弯曲而形成的第1端部;以及
由上述基部的另一端部弯曲而形成的第2端部,
上述基部以与上述轴交叉的方式装配于上述支撑部,
上述第1端部和上述第2端部装配于上述检测部。
CN201380015103.9A 2012-04-12 2013-03-22 操作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050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90851A JP5173044B1 (ja) 2012-04-12 2012-04-12 操作装置
JP2012-090851 2012-04-12
PCT/JP2013/058300 WO2013153934A1 (ja) 2012-04-12 2013-03-22 操作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5023A true CN104205023A (zh) 2014-12-10
CN104205023B CN104205023B (zh) 2016-04-20

Family

ID=48134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510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05023B (zh) 2012-04-12 2013-03-22 操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41219B2 (zh)
JP (1) JP5173044B1 (zh)
CN (1) CN104205023B (zh)
DE (1) DE112013001978B4 (zh)
WO (1) WO201315393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8133A (zh) * 2016-12-30 2018-07-10 意美森公司 柔性触觉致动器
CN109672802A (zh) * 2017-10-16 2019-04-23 夏普株式会社 开关操作误检测防止装置以及开关操作误检测防止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73044B1 (ja) 2012-04-12 2013-03-2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操作装置
JP6033696B2 (ja) * 2013-01-29 2016-11-30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触覚呈示装置
JP5867423B2 (ja) * 2013-01-30 2016-02-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メータ装置
KR101507110B1 (ko) * 2013-06-28 2015-03-30 실력산업 (주) 진동모터를 갖춘 정전 용량 감지형 터치 스위치
JP2015088158A (ja) * 2013-09-26 2015-05-07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JP6105104B1 (ja) * 2016-02-03 2017-03-2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配線構造
US20170249012A1 (en) * 2016-02-25 2017-08-31 Cirque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oviding audible feedback on a touch sensor using haptics
JP6105116B1 (ja) 2016-03-23 2017-03-2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操作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214165B2 (ja) 2019-12-24 2023-01-30 株式会社ユピテル 電子情報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22072888A (ja) * 2020-10-30 2022-05-17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触感フィードバック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06287Y (zh) * 1999-12-08 2000-11-15 郑国书 滑鼠滚轮的组合构造
CN101751152A (zh) * 2008-12-15 2010-06-23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长条型滚轮鼠标
CN201741120U (zh) * 2010-08-06 2011-02-09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磁力鼠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11577Y2 (ja) * 1987-04-14 1996-09-25 日本電気ホーム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タツチパネルスイツチ
JPH05173044A (ja) 1991-12-25 1993-07-13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ピッグテール付光モジュールの組立方法
JPH07325653A (ja) * 1994-05-31 1995-12-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情報入力装置
JP4500485B2 (ja) * 2002-08-28 2010-07-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タッチパネル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JP2005216110A (ja) * 2004-01-30 2005-08-11 Nissan Motor Co Ltd 情報操作装置
JP4568310B2 (ja) * 2007-08-29 2010-10-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タッチパネル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EP2042975A1 (en) * 2007-09-28 2009-04-01 NTT DoCoMo, Inc. Touch-screen
US20100039393A1 (en) * 2008-08-15 2010-02-1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Text entry on touch screen cellphones by different pressure levels
US8686952B2 (en) * 2008-12-23 2014-04-01 Apple Inc. Multi touch with multi haptics
JP2011048606A (ja) 2009-08-27 2011-03-10 Kyocera Corp 入力装置
JP2011059865A (ja) * 2009-09-08 2011-03-24 Tokai Rika Co Ltd 入力装置
JP5449269B2 (ja) * 2011-07-25 2014-03-19 京セラ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JP5173044B1 (ja) 2012-04-12 2013-03-2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操作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06287Y (zh) * 1999-12-08 2000-11-15 郑国书 滑鼠滚轮的组合构造
CN101751152A (zh) * 2008-12-15 2010-06-23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长条型滚轮鼠标
CN201741120U (zh) * 2010-08-06 2011-02-09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磁力鼠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8133A (zh) * 2016-12-30 2018-07-10 意美森公司 柔性触觉致动器
CN109672802A (zh) * 2017-10-16 2019-04-23 夏普株式会社 开关操作误检测防止装置以及开关操作误检测防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18630A (ja) 2013-10-24
DE112013001978B4 (de) 2020-03-12
WO2013153934A1 (ja) 2013-10-17
DE112013001978T5 (de) 2014-12-31
US20150077360A1 (en) 2015-03-19
CN104205023B (zh) 2016-04-20
US9141219B2 (en) 2015-09-22
JP5173044B1 (ja) 2013-03-27
DE112013001978T8 (de) 2015-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5023A (zh) 操作装置
EP2820519B1 (en) Force concentrator
CN101098138B (zh) 电气/电子设备的电容式开关
US20170315622A1 (en) Configurable force-sensitive input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P3128393B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1675411A (zh) 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板组件
DE202008001970U1 (de) Kippendes Berührsteuerfeld
TW521198B (en) Input device
CN105302356B (zh) 输入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EP1784617A1 (de) Bedien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WO2019031200A1 (ja) 操作検出装置
JP6218252B2 (ja) 入力装置
JP2013134547A (ja) 触覚フィードバック入力装置
JP2014021527A (ja) 入力装置
WO2016006216A1 (ja) スイッチ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入力装置
DE102014018352B4 (de) Kraftfahrzeug-Bedienvorrichtung mit drucksensitiver Touchpadeinheit
WO2016185891A1 (ja) 触覚呈示装置
JP2014016874A (ja) 入力装置
JP2019101876A (ja) 入力装置、入力制御装置、操作対象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021526A (ja) 入力装置
JP2013161357A (ja) 入力装置
JP2012212306A (ja) 入力装置
WO2022118546A1 (ja) スイッチ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JP2011243445A (ja) スイッチ装置
JP4664873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