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0887B - 重量测量装置、生物体测量装置以及重量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重量测量装置、生物体测量装置以及重量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0887B
CN104180887B CN201410220108.1A CN201410220108A CN104180887B CN 104180887 B CN104180887 B CN 104180887B CN 201410220108 A CN201410220108 A CN 201410220108A CN 104180887 B CN104180887 B CN 1041808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oading
load condition
calculated valu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201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0887A (zh
Inventor
深田功成
坚持雅之
小山泰
小山一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n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ita Corp filed Critical Tan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80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0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0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08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44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persons
    • G01G19/5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persons having additional measuring devices, e.g. for heigh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44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pers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3/00Auxiliary devices for weighing apparatus
    • G01G23/14Devices for determining tare weight or for cancelling out the tare by zeroising, e.g. mechanically operated
    • G01G23/16Devices for determining tare weight or for cancelling out the tare by zeroising, e.g. mechanically operated electrically or magnetically operated
    • G01G23/166Devices for determining tare weight or for cancelling out the tare by zeroising, e.g. mechanically operated electrically or magnetically operated involving comparison with a reference valu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4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 G01G19/413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 G01G19/414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using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only
    • G01G19/415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using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only combined with record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重量测量装置、生物体测量装置以及重量测量方法,能够将正确的测量结果不费事地传达给使用者。体重计(1)具备:荷重检测部(50),其检测对载置部(3)的荷重;存储部(53),其预先存储零点;运算控制部(54),其基于荷重检测部(50)的输出根据与对载置部(3)的荷重相对应的荷重信号计算荷重计算值;以及显示部(20),其显示荷重计算值,其中,运算控制部(54)在向载置部3施加了荷重的负荷状态下根据负荷状态下的荷重信号和存储部53的零点来计算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S10),在负荷状态之后从载置部3去除了荷重的无负荷状态下(S12:“是”)根据负荷状态以及无负荷状态下的荷重信号来计算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S22)并显示在显示部(20)(S24、S324)。

Description

重量测量装置、生物体测量装置以及重量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测量对象载置于载置部上的状态的输出与测量对象没有载置于载置部上的状态的输出的差分来测量重量的重量测量装置、生物体测量装置以及重量测量程序。
背景技术
存在如下的脚踏型重量计:使用者不用有意地让用于开始测量的开关进行动作而是只登上载置部上就能够进行测量。
该以往的脚踏型的重量计为了极力正确地获取没有载置于载置部上的状态的输出值、即零点,在不使用时每隔规定时间间隔进行零点的更新。将根据测量对象载置于载置部上的状态下的输出值与最后更新的零点之差所求出的重量值设为测量结果。
例如,公开了如下的脚踏型的重量计。
专利文献1的脚踏型的生物体测量装置是每隔规定时间间隔以适于进行零点更新的设置状态在零点没有变动的情况下更新零点。另外,专利文献2的脚踏型的重量测量装置每隔规定(更新)时间间隔进行零点更新,根据前次更新时的零点与本次更新时的零点之差来改变下次的零点的更新时间间隔。
另外,不仅是脚踏型的重量计,还存在使用者有意地让用于开始测量的开关进行动作来测量的重量计。即使是这种开关动作型的重量计也有在不使用时每隔规定时间间隔进行零点的更新的情况。
专利文献1:特许49400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689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这种以往的脚踏型的重量计、开关动作型的重量计并非必须在测量对象即将载置于载置部上之前更新零点。因而,在如最后获取到零点之后、测量对象载置于载置部上进行测量为止的期间内设置角度、温度等测量环境改变的情况下,至少对作为测量结果的重量值带去不正确的影响。另外,此时如果要求出更正确的测量结果则必须再次进行测量,很费事。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正确的测量结果不费事地传达给使用者的重量测量装置、生物体测量装置以及重量测量程序。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的解决手段来解决课题。此外,为了容易理解,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附加对应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另外,附加附图标记进行说明的结构既可以适当改良,另外也可以将至少一部分替代为其它结构物。
·第一发明是一种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荷重检测部(50),其检测对荷重负荷部(3)的荷重;存储部(53),其预先存储零点;控制部(54),其基于上述荷重检测部的输出,根据与对上述荷重负荷部的荷重相对应的荷重信号计算荷重计算值;以及显示部(20),其显示上述荷重计算值,其中,上述控制部(54)进行以下处理:负荷状态测量处理(S10、S11),在向上述荷重负荷部施加了荷重的负荷状态下计算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该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是根据上述负荷状态下的荷重信号和上述存储部的上述零点计算出的荷重计算值;以及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S24、S324),在上述负荷状态之后从上述荷重负荷部去除了上述荷重的无负荷状态下(S12:“是”)计算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S22)并显示在上述显示部,该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是根据上述负荷状态和上述无负荷状态下的荷重信号计算出的荷重计算值。
·第二发明是根据第一发明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54)在上述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将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显示在上述显示部(S11),在上述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将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重新显示在上述显示部(S24)。
·第三发明是根据第二发明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部(20)对上述荷重计算值进行数值显示,在作为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数值(21)与作为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数值(21)不同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54)在上述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将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重新显示在上述显示部。
·第四发明是根据第二发明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部(20)对上述荷重计算值进行数值显示,在作为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数值(21)与作为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数值(21)不同、且作为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数值与作为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数值之差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54)在上述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将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重新显示在上述显示部。
·第五发明是根据第二发明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54)根据预先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零点(A31)与上述无负荷状态的零点(A32)之差(d32)的判断结果,来决定是否在上述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将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重新显示在上述显示部。
·第六发明根据第二发明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54)根据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C21)与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C22)之差(d22)的判断结果,来决定是否在上述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将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重新显示在上述显示部。
·第七发明是根据第二发明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报告部(30),该报告部对使用者进行报告,上述控制部(54)在上述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将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重新显示在上述显示部(20)的情况下驱动上述报告部(S25)。
·第八发明是根据第一发明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54)将预先存储在上述存储部(53)中的零点更新为上述无负荷状态的零点来进行存储(S21)。
·第九发明是根据第一发明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54)在没有使用该重量测量装置的待机状态下,在满足了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待机状态下的荷重信号将预先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零点更新为上述待机状态的零点来进行存储(S3)。
·第十发明是根据第九发明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54)在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个情况下判断为满足了上述规定的条件:经过了规定时间;该重量测量装置的设置角度为基准值以下;以及周围的温差为基准值以上(S3)。
·第十一发明根据第一发明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存储部具备使用者信息存储部,该使用者信息存储部存储将荷重计算值与使用者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使用者信息,上述控制部在上述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基于上述使用者信息存储部来确定与近似于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的上述荷重计算值相对应的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在上述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在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与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不同、且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与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之差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基于上述使用者信息存储部来确定与近似于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的上述荷重计算值相对应的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进行将最新确定的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使用者显示处理。
·第十二发明是根据第十一发明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将与存储在上述使用者信息存储部中的最新确定的使用者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上述荷重计算值更新为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来进行存储。
·第十三发明是一种生物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荷重检测部(50),其检测对荷重负荷部的荷重;多个电极部件(405、406),其以能够接触到使用者的方式进行配置;零点存储部(453b),其预先存储零点;使用者信息存储部(453c),其存储将荷重计算值、生物体阻抗以及使用者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使用者信息;控制部(454),其基于上述荷重检测部的输出,根据与对上述荷重负荷部的荷重相对应的荷重信号计算荷重计算值;以及显示部(20),其显示上述荷重计算值,在向上述荷重负荷部施加了荷重的负荷状态下上述控制部(454)进行以下处理:负荷状态测量处理(S410),计算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该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是根据上述负荷状态下的荷重信号和上述零点存储部的上述零点计算出的荷重计算值;生物体阻抗测量处理(S410a),通过在接触到上述使用者的状态下对上述电极部件进行通电来计算测量生物体阻抗;以及负荷状态使用者确定处理(S410b),根据上述测量生物体阻抗以及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基于上述使用者信息存储部确定与近似的上述生物体阻抗及上述荷重计算值相对应的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在上述负荷状态之后从上述荷重负荷部移除了上述负荷的无负荷状态中(S412:“是”)上述控制部(454)进行以下处理: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S422),计算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该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是根据上述负荷状态和上述无负荷状态下的荷重信号计算出的荷重计算值;无负荷状态使用者确定处理(S423b),在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与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不同、且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与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之差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S423a:“是”),根据上述测量生物体阻抗以及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基于上述使用者信息存储部确定与近似的上述生物体阻抗及上述荷重计算值相对应的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以及显示处理(S424、S524),将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以及最新确定的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显示在上述显示部。
·第十四发明是根据第十三发明所述的生物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454)在上述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将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显示在上述显示部(S411),在上述显示处理中将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重新显示在上述显示部(S424)。
·第十五发明是根据第十三发明所述的生物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使用者信息存储部(453c)将上述使用者的身体数据与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相对应地进行存储,上述控制部(454)在上述负荷状态使用者确定处理中,根据与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上述身体数据、上述测量生物体阻抗以及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计算与身体组成有关的数据(S410c),在上述无负荷状态使用者确定处理中,根据与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上述身体数据、上述测量生物体阻抗以及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计算与身体组成有关的数据(S43c),在上述显示处理中将最新计算出的上述与身体组成有关的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部(S424、S524)。
·第十六发明是一种重量测量程序,是具备预先存储零点的存储部的计算机(1)的重量测量程序(53a),其特征在于,使上述计算机作为根据与对荷重负荷部(3)的荷重相对应的荷重信号计算荷重计算值的控制单元(54)而发挥功能,使上述控制单元以进行以下处理的方式发挥功能:负荷状态测量处理(S10、S11),在向上述荷重负荷部施加了荷重的负荷状态下计算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该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是根据上述负荷状态下的荷重信号和上述存储部的上述零点计算出的荷重计算值;以及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在上述负荷状态之后从上述荷重负荷部去除了上述荷重的无负荷状态下计算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S22)并显示在显示部(S24、S324),该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是根据上述负荷状态以及上述无负荷状态下的荷重信号计算出的荷重计算值。
·第十七发明根据第十六发明所述的重量测量程序,其特征在于,使上述控制单元(54)如下发挥功能:在上述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使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显示在上述显示部(S11),在上述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使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重新显示在上述显示部(S24)。
·第十八发明是根据第十六发明所述的重量测量程序,其特征在于,上述计算机的上述存储部具备使用者信息存储部,该使用者信息存储部存储将荷重计算值与使用者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使用者信息,使上述控制单元如下发挥功能:在上述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基于上述使用者信息存储部确定与近似于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的上述荷重计算值相对应的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在上述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在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与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不同、且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与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之差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基于上述使用者信息存储部确定与近似于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的上述荷重计算值相对应的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进行将最新确定的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使用者显示处理。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第一发明、第十六发明在从负荷状态跳转到无负荷状态的情况下根据负荷状态以及无负荷状态的输出计算荷重,并显示根据无负荷状态的输出计算出的荷重,因此能够将更正确的荷重传达给使用者。
·第二发明、第十七发明在负荷状态下显示根据存储部的零点计算出的荷重,因此能够使用后立即将荷重传达给使用者并且重新显示根据无负荷状态的输出计算出的荷重,因此连更正确的荷重也能够传达给使用者。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不需要用于重新测量的开关操作等工夫就能够获得更正确的荷重。
·第三发明以负荷状态的数值显示与无负荷状态的数值显示不同为重新显示的判断基准,因此只在变更显示部的显示的情况下重新显示即可。
·第四发明在作为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的数值与作为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的数值不同、且这些数值之差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重新显示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由此,例如,在不要求高精确度的测量的情况等能够适当省掉重新显示的处理。
·第五发明判断预先设定的零点与无负荷状态的零点之差来重新显示荷重,因此能够使用它们的差作为重新显示的判断基准。
·第六发明判断负荷状态的荷重与无负荷状态的荷重之差从而将荷重重新显示在显示部,因此能够使用它们的差作为重新显示的判断基准。
·第七发明在重新显示在显示部的情况下驱动报告部,因此能够向使用者报告负荷状态的荷重与无负荷状态的荷重不同。
·第八发明将存储部的零点更新为无负荷状态的零点,因此在使用者下次使用的情况下成为负荷状态时能够更正确地测量荷重。
·第九发明在没有使用重量测量装置的待机状态下根据规定的条件来更新零点,因此能够抑制过度地更新零点。
·第十发明在待机状态下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该重量测量装置的设置角度为基准值以下的情况下、周围的温差为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能够更新零点。
·第十一发明、第十八发明通过事先将最新的荷重与使用者识别信息一起存储在使用者信息中,能够根据基于负荷状态和无负荷状态的输出计算出的荷重确定使用者并进行显示。由此,无需使用者在测量前进行用于确定使用者的开关操作等工夫就能够确定使用者。
·第十二发明是将在无负荷状态下计算出的荷重作为最新的荷重与使用者识别信息相对应地进行存储,因此能够存储更正确的荷重。而且,在该使用者下次使用的情况下能够作为用于确定使用者的信息而使用。
·第十三发明通过事先将最新的荷重和生物体阻抗与使用者识别信息一起存储在使用者信息中,能够根据基于负荷状态和无负荷状态的输出计算出的荷重以及测量出的生物体阻抗来确定使用者并进行显示。通过不仅使用负荷,还使用生物体阻抗,能够更正确地确定使用者。
·第十四发明在负荷状态下显示基于存储部的零点计算出的荷重,因此能够使用后立即将荷重传达给使用者并且重新显示基于无负荷状态的输出计算出的荷重,因此连更正确的负荷也能够传达给使用者。
·第十五发明能够根据荷重以及生物体阻抗计算与身体组成有关的数据并进行显示。另外,在基于负荷状态以及无负荷状态的输出计算出的荷重小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将按照测量负荷状态的荷重计算出的与身体组成有关的数据用于显示,因此能够更早地显示给使用者。
附图说明
图1的(A)和(B)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体重计1的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体重计1的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体重计1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的(A)和(B)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荷重计算的图,是说明显示部20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5的(A)和(B)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荷重计算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体重计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的(A)和(B)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体成分计401的图。
图8的(A)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体成分计401的框图,图8的(B)是说明使用者信息存储部453c的图。
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体成分计401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体成分计的处理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体重计;2:操作部;3:载置部;20:显示部;21:荷重显示;30:报告部;31:发光装置;32:声音输出装置;40:电源;41:计时部;50:荷重检测部;51:荷重测量电路;53、453:存储部;53a、453a:重量测量程序;54、454:运算控制部;401:体成分计;405:右脚载置部;406:左脚载置部;453b:零点存储部;453c:使用者信息存储部;460:生物体阻抗测量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等,以实施方式来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对测量对象的重量进行测量的重量测量装置的一种的、测量被测量者(被检者)的体重的体重计进行。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体重计1的图。
图1的(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体重计1的立体图。
图1的(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部20的显示画面的图。
体重计1是测量使用者(被检者)的体重(荷重)的重量测量装置。
如图1的(A)所示,体重计1将壳体和载置部3(荷重负荷部)设为外壳,在载置部3的外表面具备操作部2、显示部20、报告部30。
操作部2是使用者所操作的操作部件。操作部2具备多个按钮。操作部2例如接受电源接通时的初始设定的操作等。
载置部3是在测量时使用者登上去的部分。
显示部20是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部20设置在载置部3以使登上载置部3的使用者能够视觉辨认。
如图1的(B)所示,显示部20以数值来显示荷重显示21。例如,最小显示单位是0.1(kg),能够以0.1(kg)为单位来显示体重。此外,在如体重计那样的重量测量装置中,一般已知将最小显示单位称为“分度值”。
另外,体重的显示“kg”是一个例子,例如也可以使用“st(stone)”、“oz(ounce)”等。另外,最小显示单位的数值“0.1”是一个例子,例如也可以使用“0.05”、“0.2”等。
报告部30是将荷重的重新显示(后文描述)报告给使用者的装置。报告部30具备发光装置31、声音输出装置32。
发光装置31是灯等。另外,也可以兼用显示部20的背光等作为发光装置31。
声音输出装置32是输出曲子、警告音等的扬声器、蜂鸣器等。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体重计1的框图。
体重计1除了具备上述硬件之外,还具备电源40、计时部41、荷重检测部50、荷重测量电路51、存储部53、运算控制部54。
此外,本发明所说的计算机是指具备存储装置、控制装置等的信息处理装置,体重计1是具备存储部53、运算控制部54等的信息处理装置,其包含在本发明的计算机的概念中。
电源40向电气系统各部提供电力。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电池作为电源40,但是除此之外,例如也能够使用AC电源、太阳能电池等作为电源40。
计时部41是具备测量时间的计数器等的计时电路。
荷重检测部50是检测登上载置部3的使用者的体重的负荷传感器等。在使用负荷传感器的情况下,荷重检测部50具备作为弹性体的应变发生体、应变片等,将与对载置部3的荷重相对应的荷重信号输出到荷重测量电路51(后文描述)。
荷重测量电路51将作为荷重检测部50的模拟信号的荷重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到运算控制部54。即,荷重检测部50的输出经由荷重测量电路51输出到运算控制部54。
存储部53由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装置构成,存储重量测量程序53a、体重计1的动作所需的信息、使用者(被测量者)的测量值、测量历史记录等。
存储部53存储重量测量程序53a。重量测量程序53a是用于进行后述的图3、图4的处理的程序。
运算控制部54由CPU(中央处理装置)等构成,是进行体重计1的功能所需的运算处理、或统一控制体重计1的控制装置。运算控制部54通过适当读出并执行存储在存储部53中的各种程序,由此与操作部2、显示部20、报告部30、电源40、计时部41、荷重检测部50、荷重测量电路51、存储部53协同工作来实现实施方式的各种功能。
运算控制部54根据荷重信号计算荷重(kgf),并显示在显示部20(以下将这样计算出的荷重称为“荷重计算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荷重信号是指根据荷重检测部50的输出得到的、表示与施加到载置部3的荷重相对应的信息的信号。荷重信号是包含荷重检测部50的输出信号、由荷重测量电路51对该输出信号进行信号处理所得到的信号等的概念。
此外,一般在体重计中,运算控制部的荷重计算值与显示部的荷重的最小显示相比,分辨率高。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体重计1的分辨率是0.01(kgf)。即,运算控制部54以0.01(kgf)为单位根据荷重检测部50的输出计算荷重。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显示部20的最小显示(分度值)是0.1(kg)。
因此,运算控制部54将荷重计算值的小数点第二位进行四舍五入来显示在显示部20。例如,如果显示部20的显示为“50.0”,则运算控制部54的荷重计算值是“49.95,49.96,···,50.04”中的任一个。
运算控制部54的详细的处理参照图3、图4在后文描述。
接着,说明体重计1的处理。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体重计1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的(A)和(B)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荷重计算的图,是说明显示部20的显示画面的图。
最初,在步骤S(以下称为S)1中,使用者通过进行装填电池等电源接通操作使运算控制部54开始一系列的处理。
在S2中,运算控制部54接受初始设定的操作。在初始设定中,例如接受日期和时间的输入。
另外,运算控制部54根据荷重检测部50的输出将最初的零点存储到存储部53。
零点是指载置部3处于无负荷状态时的荷重信号的值。
在S3中,运算控制部54进行待机状态的处理。在待机状态下,如以下所说明的那样,反复进行零点的更新处理、使用者是否登上载置部3的判断处理。
(1)零点的更新处理
运算控制部54以规定时间(例如1小时左右)间隔进行存储部53的零点更新。零点更新是指校正零点。
即,运算控制部54在该时刻重写存储部53的零点使得根据荷重检测部50的输出计算出的荷重计算值为“0(kgf)”。
体重计1像这样在无负荷状态下也以规定时间间隔更新零点,因此在后述的S10~S12中能够正确地测量荷重。
此外,关于是否进行零点更新的判断,例如也可以将设置温度计并且周围的温差为基准值以上、或设置水平仪并且体重计1的设置角度为基准值以下设为判断基准。
(2)使用者是否登上载置部3的判断处理
运算控制部54例如以2秒间隔进行是否为使用者登上载置部3的状态(脚踏状态)的判断处理。运算控制部54根据荷重检测部50的输出来判断是否对载置部3施加了规定荷重(例如2(kgf))以上的负荷,由此进行使用者是否登上载置部3的判断处理的判断。
运算控制部54在判断为使用者登上载置部3的情况下进入到S10。
在S10中,运算控制部54以存储部53的零点为基准根据荷重检测部50的输出计算荷重计算值。以下将以使用者登上载置部3的状态计算出的荷重计算值适当称为“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
在S11中,运算控制部54将荷重显示21显示在显示部20。
这样,运算控制部54根据存储部53的零点计算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并进行显示,因此能够在登上后立即将体重传达给使用者。
在S12中,运算控制部54判断是否成为无负荷状态。运算控制部54例如以2秒间隔进行该判断处理。
S12的无负荷状态是如下状态:登上载置部3的使用者从载置部3下去,由此负荷状态下的荷重被从载置部3去除从而跳转到无负荷。
运算控制部54例如根据荷重计算值是否成为规定值(例如2(kgf))以内来进行该判断。另外,也可以在体重计1的底面设置具有电触点的开关,从而运算控制部54根据该开关的输出来进行该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开关只要以在从载置部3下去的情况下从底面突出而成为关闭、另一方面在使用者登上载置部3的情况下突出量变小而成为接通的方式进行吸合即可。
运算控制部54在判断为成为无负荷状态的情况下(S12:“是”)进入到S20。另一方面,运算控制部54在判断为不是无负荷状态的情况下(S12:“否”)、即判断为使用者继续登在载置部3上的状态的情况下反复进行S12的处理。
在S20中,运算控制部54检测新零点。在实施方式中,新零点是指如下情况下的零点:登上载置部3的使用者从载置部3下去,从而成为无负荷状态。
此外,存储部53的零点与新零点有时不同。这是因为有时在即将测量之前体重计1的设置环境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即使在S3的处理中进行零点更新,也不会在即将测量之前进行零点更新。例如在将体重计1事先竖立起来保管而在即将测量之前水平地设置的情况、体重计1的周围的温度急剧地变化的情况等下,会发生设置环境的这种变化。
在S21中,运算控制部54将存储部53的零点更新为新零点。
由此,在使用者新测量体重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S23:“否”、或者S25中反复进行的从S3起的处理来正确地进行测量。
在S22中,运算控制部54以新零点为基准重新计算荷重计算值。以下将基于新零点计算出的荷重计算值适当称为“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
在S23中,运算控制部54判断是否重新显示显示部20的荷重显示21。运算控制部54根据显示部20的荷重显示21是否变更来进行该判断处理。即,运算控制部54判断基于使用者登上载置部3的状态下的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的数值显示(参照S11)、与基于使用者从载置部3下来的状态下的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的数值显示(从S12:“是”跳转到无负荷状态后的状态的数值显示)是否存在差异。
这种数值显示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随如上所述的设置环境所带来的零点与新零点的差异引起的。并且,体重计1如以下说明的那样控制数值显示。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体重计1的分度值为0.1(kg),因此运算控制部54例如将小数点第二位进行四舍五入。
如图4的(A)所示,例如在荷重显示21为“50.0”的情况下,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如显示范围B1所示是“49.95,49.96,···,50.04”中的某一个。
因此,如果新零点下的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在显示范围B1内,则荷重显示21的“50.0”不需要进行变更,因此在S23中判断为不进行重新显示(“否”)。另一方面,当如显示范围B2所示那样新零点下的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为49.94以下时、或者如显示范围B3所示那样新零点下的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为50.05以上时,荷重显示21需要进行变更,因此在S23中判断为进行重新显示(“是”)。
例如,即使如图4的(A)中以箭头E1所示的那样存储部53的零点下的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为“50.04”、如以箭头E2所示的那样新零点下的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为“49.95”,荷重显示21是“50.0”,不需要进行变更,因此在S23中判断为不进行重新显示(“否”)。
另一方面,如图4的(B)中以箭头E3所示的那样在新零点下的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为“50.05”的情况下,运算控制部54将其四舍五入而设为“50.1”,需要变更显示部20的荷重显示21,因此在S23中判断为进行重新显示(“是”)。
这样,能够将作为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显示部20的数值与作为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显示部20的数值是否不同设为S23中的重新显示的判断的基准。
运算控制部54在判断为重新显示荷重显示21的情况下(S23:“是”)进入到S24。另一方面,运算控制部54在判断为不进行重新显示的情况下(S23:“否”),在经过几分钟后将显示部20的显示设为关闭,重复进行从S3起的处理。
在上述的例子中,在作为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显示部20的数值与作为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显示部20的数值即使相差1个分度值的量的情况下,也在S23中判断为进行重新显示,但是作为变形例,也可以设置规定的阈值,在作为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显示部20的数值与作为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显示部20的数值的差异是该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S23中判断为进行重新显示。
具体地说,例如在如图4的(A)所示那样荷重显示21是“50.0”、将阈值设定为“2个分度值”的情况下,即使新零点下的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为“49.85”以上且“50.14”以下,也在S23中判断为不进行重新显示。
在新零点下的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是“49.95”以上且“50.04”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不进行重新显示(S23:“否”)这样的处理与上述的例子相同,但是在该变形例中,在新零点下的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为“49.85”以上且“49.94”以下以及“50.05”以上且“50.14”以下的情况下,也判断为不进行重新显示(S23:“否”)。即,在新零点下的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为“49.85”以上且“49.94”以下的情况下应该显示在显示部20的数值是49.9kg,在“50.05”以上且“50.14”以下的情况下应该显示在显示部20的数值是50.1kg,因此各自与作为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显示部20的数值(50.0kg)的差异是0.1kg(=1个分度值),小于所设定的阈值(=2个分度值),从而在S23中判断为不进行重新显示。
另一方面,在新零点下的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是“49.84”以下或者“50.15”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进行重新显示(S23:“是”)。即,在新零点下的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是“49.84”以下的情况下,应该显示在显示部20的数值成为49.8kg以下,在“50.15”以上的情况下应该显示在显示部20的数值成为50.2kg以上,因此各自与作为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显示部20的数值(50.0kg)的差异是0.2kg(=2个分度值)以上,是所设定的阈值以上,因此在S23中判断为进行重新显示。
此外,在该变形例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只说明了将阈值设定为“2个分度值”的情况,但是阈值并不限于此,当然能够任意地设定。
这样,通过设定阈值,能够适当省略体重计1的重新显示的处理。
在S24中,如图4的(B)所示,运算控制部54根据重新计算出的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来重新显示荷重显示21。
在S25中,运算控制部54将发光装置31、声音输出装置32驱动几秒钟。运算控制部54例如使发光装置31闪烁,另外从声音输出装置32输出“哔”之类的警告音。
由此,体重计1能够基于新零点向使用者报告重新显示荷重显示21。
之后,运算控制部54经过几分钟后将显示部20的显示设为关闭,重复进行从S3起的处理。
通过该S20~S25的处理(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体重计1能够将更正确的体重传达给使用者。
如以上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体重计1能够在使用者登上载置部3的状态下基于预先设定的零点将体重传达给使用者、之后在成为无负荷状态的情况下将更正确的体重传达给使用者。另外,不需要再次测量的工夫就能够获得更正确的测量结果。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以及附图中,对于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分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在末尾(后2位)适当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5的(A)和(B)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荷重计算的图。
本实施方式只有是否重新显示显示部的荷重显示的判断处理(参照图3所示的S23)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5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参照图2所示的运算控制部54)根据基于存储部(参照图2所示的存储部53)的零点A21的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C21(负荷状态的荷重)与基于新零点A22的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C22(无负荷状态的荷重)之差d22,来进行该判断处理。
而且,在差d22的绝对值是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重新显示显示部的荷重显示(参照图3所示的S23:“是”),另一方面,在差d22的绝对值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不重新显示显示部的荷重显示(参照图3所示的S23:“否”)。
另外,图5的(B)是本实施方式的其它例子。
在图5的(B)的例子中,控制部根据存储部的零点A31与新零点A32之差d32的绝对值是否为规定值以上来进行是否重新显示显示部的荷重显示的判断处理。
即使是上述结构,本实施方式的体重计也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使用者登上载置部的负荷状态、使用者从载置部下去的无负荷状态下将体重传达给使用者。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体重计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以存储部53的零点为基准计算出荷重计算值(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之后,在显示部20显示该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参照图3的S11),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跳过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的计算后的立刻显示而跳转到是否为无负荷状态的判断处理(图6的S10~S1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进行是否进行重新显示的判断(参照图3的S23),就将在S22中以无负荷状态下的零点为基准计算出的荷重计算值(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显示在显示部20(S324)。在这种情况下,并非将显示过一次的荷重计算值重新显示,因此通过驱动灯、扬声器等(参照图3的S25)向用户进行报告的必要性较低,但是也可以进行这种报告。
如以上那样,如果只要在使用者从载置部3下去后将以无负荷状态下的零点为基准计算出的荷重计算值(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显示在显示部20就足够,则也可以如上述那样跳过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的计算后的立刻显示、以及是否进行重新显示的判断,从而简化处理。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图7的(A)和(B)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体成分计401的图。
图8的(A)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体成分计401的框图,图8的(B)是说明使用者信息存储部453c的图。
本实施方式如下:事先存储使用者(被检者)的最新(前一次)的测量值,根据测量出的体重(荷重)和生物体阻抗(测量生物体阻抗)来确定使用者。
图7的(A)是体成分计401(生物体测量装置)的立体图。体成分计401例如图7的(B)所示那样能够进行竖立状态下的收纳。
体成分计401具备操作部2、载置部3、显示部20、报告部30、右脚载置部405以及左脚载置部406。
右脚载置部405以及左脚载置部406是设置于载置部3的外表面并且使用者将左右脚分别登上去的部分。右脚载置部405以及左脚载置部406各自具备电流施加电极405a和406a(电极部件)以及电压测量电极405b和406b(电极部件)。电流施加电极405a和406a以及电压测量电极405b和406b配置在使用者将各个脚载置于载置部3之上的状态下使用者的脚所接触的位置。
电流施加电极405a、406a是施加电流的电极。电压测量电极405b、406b是测量电压的电极,将电压测量值以模拟信号的形式进行输出。
如图8的(A)所示,体成分计401除了具备上述硬件之外,还具备电源40、计时部41、荷重检测部50、荷重测量电路51、存储部453、运算控制部454、生物体阻抗测量电路460。
此外,本发明所说的计算机是指具备存储装置、控制装置等的信息处理装置,体成分计401是具备存储部453、运算控制部454等的信息处理装置,其包含在本发明的计算机的概念中。
存储部453由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装置构成,其存储体成分计401的动作所需的信息等。存储部453存储重量测量程序453a、零点存储部453b、使用者信息存储部453c等。
重量测量程序453a是用于进行后述的图9的处理的程序。
零点存储部453b存储零点。
使用者信息存储部453c按每个使用者,与编号(使用者识别信息)相对应地存储使用者所指定的图像、姓名、颜色等、以及性别、出生年份、身高、生活强度等数据(身体数据)、最新的测量值等。
图8的(B)示出使用者信息存储部453c的一个例子。使用者在首次测量前、即登上体成分计401的载置部3之前,对操作部2进行操作来指定编号、图像、姓名、颜色等,并且进行性别、出生年份、身高、生活强度等的登记。关于体重(荷重计算值)和生物体阻抗,在测量之后登记最新的测量值。此外,在使用者信息存储部453c中除了登记这些信息之外,还可以登记测量结果的各种数据、使用者的昵称、图像、颜色、生活强度等。
运算控制部454由CPU等构成,通过适当读出并执行存储在存储部453中的各种程序,由此执行各种功能。
运算控制部454除了计算荷重并显示在显示部20之外,还根据电压测量电极405b、406b经由生物体阻抗测量电路460输出的电压测量值来计算生物体阻抗(Ω)。而且,运算控制部454进行根据作为测量值的荷重和生物体阻抗确定登记在使用者信息存储部453c中的使用者的处理。另外,运算控制部454根据测量值和所确定的使用者的数据(使用者信息)来计算体脂肪率等体成分数据(与身体组成有关的数据)。
生物体阻抗测量电路460在电流施加电极405a、406a之间施加特定频率的高频电流。而且,生物体阻抗测量电路460测量电压测量电极405b、406b间的电压、即由使用者的两脚间的生物体阻抗产生的电压,将电压测量值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到运算控制部454。
接着,说明体成分计401的处理。
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体成分计401的处理的流程图。
S401~S410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的S1~S10的处理相同。此外,如上所述,在S402中,作为初始设定,运算控制部454例如除了接受日期和时间的输入之外,还接受使用者的编号、图像、姓名、颜色等的指定、以及性别、出生年份、身高、生活强度等的输入。
在S410a中,运算控制部454通过对生物体阻抗测量电路460指示启动,由此启动生物体阻抗测量电路460来进行生物体阻抗的测量。
在S410b中,运算控制部454根据所测量出的生物体阻抗(测量生物体阻抗)和在S410中计算出的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确定存储了近似的体重以及生物体阻抗的使用者信息存储部453c的记录。近似是指例如体重在±Xkg以内、生物体阻抗在±YΩ以内(X、Y是任意的数字,能够适当设定。)的范围。此外,在S402中在使用者进行初始设定后初次进行测量的情况下,在使用者信息存储部453c中没有登记体重以及生物体阻抗。但是,能够通过来自操作部2的操作来确定使用者。
在S410c中,运算控制部454使用所确定的记录的性别、出生年份、身高、生活强度等数据、测量出的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生物体阻抗,计算体成分数据。体成分数据是指例如BMI(Body Mass Index:体重指数)、体脂肪率、肌肉量、骨量、基础代谢量等。
在S411中,运算控制部454根据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来在显示部20进行荷重显示。另外,运算控制部454将用于确定使用者的编号、图像、姓名、颜色等和使用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计算出的体成分数据显示在显示部20。
S412、S420~S422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的S12、S20~S22的处理相同。此外,如上述的图7的(B)那样,在将体成分计401竖立起来保管的情况下,存储在零点存储部453b中的零点与新零点不同的可能性高。
在S423a中,运算控制部454判断荷重的差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此外,规定的阈值是指例如作为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显示部20的数值与作为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显示部20的数值不同的情况。在荷重的差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S423a:“是”),运算控制部454将处理转移到S423b。另一方面,在荷重的差不是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S423a:“否”),运算控制部454将处理转移到S424a。
在S423b中,运算控制部454根据测量出的生物体阻抗和在S422中计算出的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重新确定存储了近似的体重以及生物体阻抗的使用者信息存储部453c的记录。运算控制部454也可以在进行本处理的期间,在显示部20通知正在计算中的意思,以请求使用者等待。
在S423c中,运算控制部454使用重新确定的记录的性别、出生年份、身高、生活强度等数据、以及测量出的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生物体阻抗,重新计算体脂肪率等体成分数据。
在S424中,运算控制部454根据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在显示部20进行荷重显示。另外,运算控制部454将用于确定使用者的编号、图像、姓名、颜色等和使用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计算出的体成分数据显示在显示部20。
在S424a中,运算控制部454将使用者信息存储部453c的所确定的记录的体重和生物体阻抗更新为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和测量出的生物体阻抗。
这样,即使在由于通过将体成分计401竖立或载置物品来进行保管等而零点没有存储正确的值的情况下,体成分计401也在从负荷状态变成无负荷状态时检测零点并以新零点重新计算荷重。由此,体成分计401不管其保管状态如何都能够测量正确的荷重。
另外,体成分计401能够使用使用者信息存储部453c根据荷重计算值和生物体阻抗来确定使用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与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之差小于规定的阈值,则不再次进行确定使用者的处理也行,体成分计401能够缩短到显示荷重等为止的时间。此外,关于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与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之差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上文所述的是一个例子,规定的阈值能够任意地设定。另外,例如,也可以判断使用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重新确定的使用者信息存储部453c的记录与在负荷状态下确定的记录是否不同,在不同的情况下,重新计算体成分数据。
此外,说明了运算控制部454在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测量生物体阻抗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进行测量。但是,生物体阻抗并非根据荷重的不同而变动,因此使用在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测量出的值能够加快到显示为止的处理。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体成分计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在以零点存储部453b的零点为基准计算出荷重计算值(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之后,在显示部20显示了该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参照图9的S411),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跳过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的计算后的显示而跳转到是否为无负荷状态的判断处理(图10的S410c~S41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S422中以无负荷状态下的零点为基准计算出的荷重计算值(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显示在显示部20(S524)。而且,运算控制部将用于确定使用者的编号、图像、姓名、颜色等和最新计算出的体成分数据显示在显示部20(S524)。
如以上那样,如果只要在使用者从载置部3下去后将测量结果显示在显示部20就足够,则也可以如上述那样跳过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的计算后的立刻显示,从而简化处理。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后述的变形方式那样进行各种的变形、变更,它们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另外,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效果只不过是列举了本发明所产生的最佳的效果,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效果。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后述的变形方式还能够适当进行组合来使用,但是省略详细的说明。
(变形方式)
(1)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重量测量装置为体重计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重量测量装置也可以测量人以外的物体。另外,重量测量装置也可以是在工厂等中使用的工业用的装置。
(2)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重量测量装置以及生物体测量装置为一体的结构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重量测量装置以及生物体测量装置也可以独立地设置具有荷重检测部等的检测部和具有控制部等的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便携式信息终端等),并将它们用有线、无线等的方式进行连接。在这种情况下,重量测量程序53a、453a例如设置在服务器并且经由因特网等通信网下载到计算机等即可。
(3)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体重计只显示体重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体重计也可以具有除了求出体重之外还求出体脂肪率、与其它的身体组成有关的信息的功能。例如,在测量体脂肪的情况下,可以在体重计设置电极等检测部,控制部根据来自该检测部的输出来计算生物体阻抗,并且根据该生物体阻抗和体重来计算体脂肪并显示在显示部。
(4)在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如下的所谓的脚踏型的体重计以及体成分计:根据荷重检测部50的输出来判断是否对载置部3施加了规定荷重(例如2(kgf))以上的负荷,由此进行使用者是否登上载置部3的判断处理的判断,从而使用者不用有意地进行用于开始测量的开关操作而只通过登上载置部就能够进行测量,但是脚踏的方式不限于此。例如,能够采用以下等各种方式:在体重计设置电极等检测部,控制部根据来自该检测部的输出计算生物体阻抗,根据所计算出的生物体阻抗的变化来进行使用者是否登上载置部3的判断处理的判断。另外,并非必须采用脚踏方式,也可以是使用者有意地使用于开始测量的开关进行动作来进行测量的、在不使用时每隔规定时间间隔进行零点的更新的重量计或体重计以及体成分计。
(5)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体重计以及体成分计将荷重(kgf)用于体重(kg)的显示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在将体重作为质量来更正确地进行显示的情况下,控制部只要求出作为将来自荷重检测部的荷重的荷重信号(kgf、N等)转换为质量(kg)的数值的质量计算值即可。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针对根据质量计算值所显示的质量显示,只要进行与实施方式的荷重显示相关地进行的相同处理即可。在这种情况下也起到与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6)在实施方式中,以确定使用者的体成分计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确定使用者的体重计。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在体重计的存储部中存储使用者信息存储部而只用荷重确定使用者即可。
(7)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体成分计使用存储了最新的测量值的使用者信息存储部来确定使用者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事先在使用者信息存储部中存储过去几次(例如,5次)的测量值并使用它们来确定使用者。
(8)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体成分计根据荷重和生物体阻抗来确定使用者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使用荷重和生物体阻抗计算出的体成分数据来确定使用者。
(9)在实施方式中,以体成分计使用设置在使用者的脚底所接触的部分的电流施加电极和电压测量电极来测量生物体阻抗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不限于使用者的脚的部分而测量使用者的至少两个部位间的生物体阻抗的体成分计。
(10)在第三和第五实施方式中,还能够构成为在刚刚计算出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之后,将该计算值显示为“参考值”,之后在步骤S324(或者S524)将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显示为测量结果。

Claims (17)

1.一种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荷重检测部,其检测对荷重负荷部的荷重;
存储部,其预先存储零点;
控制部,其基于上述荷重检测部的输出,根据与对上述荷重负荷部的荷重相对应的荷重信号计算荷重计算值;以及
显示部,其显示上述荷重计算值,
其中,上述控制部进行以下处理:
负荷状态测量处理,在向上述荷重负荷部施加了荷重的负荷状态下计算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并显示在上述显示部,该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是根据上述负荷状态下的荷重信号和上述存储部中预先存储的零点计算出的荷重计算值;以及
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在上述负荷状态之后从上述荷重负荷部去除了上述荷重的无负荷状态下计算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并显示在上述显示部,该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是根据上述负荷状态下的荷重信号和基于上述无负荷状态下的荷重信号新检测出的零点计算出的荷重计算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部对荷重计算值进行数值显示,
在作为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数值与作为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数值不同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将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显示在上述显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部对荷重计算值进行数值显示,
在作为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数值与作为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数值不同、且作为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数值与作为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而应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数值之差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将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显示在上述显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根据预先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零点与上述无负荷状态的零点之差的判断结果,来决定是否在上述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将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显示在上述显示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与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之差的判断结果,来决定是否在上述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将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显示在上述显示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报告部,该报告部对使用者进行报告,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将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情况下驱动上述报告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将预先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零点更新为上述无负荷状态的零点来进行存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没有使用该重量测量装置的待机状态下,在满足了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待机状态下的荷重信号将预先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零点更新为上述待机状态的零点来进行存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个情况下判断为满足了上述规定的条件:经过了规定时间;该重量测量装置的设置角度为基准值以下;以及周围的温差为基准值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存储部具备使用者信息存储部,该使用者信息存储部存储将荷重计算值与使用者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使用者信息,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基于上述使用者信息存储部来确定与近似于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的荷重计算值相对应的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在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与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不同、且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与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之差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基于上述使用者信息存储部来确定与近似于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的荷重计算值相对应的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
上述控制部进行将最新确定的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使用者显示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将与存储在上述使用者信息存储部中的最新确定的使用者识别信息相对应的荷重计算值更新为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来进行存储。
12.一种生物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荷重检测部,其检测对荷重负荷部的荷重;
多个电极部件,其以能够接触到使用者的方式进行配置;
零点存储部,其预先存储零点;
使用者信息存储部,其存储将荷重计算值、生物体阻抗以及使用者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使用者信息;
控制部,其基于上述荷重检测部的输出,根据与对上述荷重负荷部的荷重相对应的荷重信号计算荷重计算值;以及
显示部,其显示上述荷重计算值,
其中,在向上述荷重负荷部施加了荷重的负荷状态下,上述控制部进行以下处理:
负荷状态测量处理,计算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该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是根据上述负荷状态下的荷重信号和上述零点存储部的上述零点计算出的荷重计算值;
生物体阻抗测量处理,通过在接触到上述使用者的状态下对上述电极部件进行通电来计算测量生物体阻抗;以及
负荷状态使用者确定处理,根据上述测量生物体阻抗以及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基于上述使用者信息存储部确定与近似的上述生物体阻抗及荷重计算值相对应的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
在上述负荷状态之后从上述荷重负荷部去除了上述荷重的无负荷状态下,上述控制部进行以下处理:
无负荷状态测量处理,计算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该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是根据上述负荷状态和上述无负荷状态下的荷重信号计算出的荷重计算值;
无负荷状态使用者确定处理,在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与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不同、且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与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之差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测量生物体阻抗以及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基于上述使用者信息存储部确定与近似的上述生物体阻抗及荷重计算值相对应的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以及
显示处理,将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以及最新确定的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显示在上述显示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生物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负荷状态测量处理中将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显示在上述显示部,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显示处理中将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显示在上述显示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生物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使用者信息存储部将上述使用者的身体数据与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相对应地进行存储,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负荷状态使用者确定处理中,根据与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上述身体数据、上述测量生物体阻抗以及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计算与身体组成有关的数据,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无负荷状态使用者确定处理中,根据与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上述身体数据、上述测量生物体阻抗以及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计算与身体组成有关的数据,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显示处理中将最新计算出的上述与身体组成有关的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部。
15.一种重量测量方法,是具备预先存储零点的存储部的装置的重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述装置根据与对荷重负荷部的荷重相对应的荷重信号计算荷重计算值的荷重计算值测量步骤,
上述荷重计算值测量步骤进一步包括:
负荷状态测量步骤,在向上述荷重负荷部施加了荷重的负荷状态下计算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该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是根据上述负荷状态下的荷重信号和上述存储部的上述零点计算出的荷重计算值;以及
无负荷状态测量步骤,在上述负荷状态之后从上述荷重负荷部去除了上述荷重的无负荷状态下计算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并显示在显示部,该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是根据上述负荷状态以及上述无负荷状态下的荷重信号计算出的荷重计算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重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负荷状态测量步骤中使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显示在上述显示部,
在上述无负荷状态测量步骤中使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显示在上述显示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重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装置的上述存储部存储将荷重计算值与使用者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使用者信息,
在上述负荷状态测量步骤中,基于所存储的上述使用者信息确定与近似于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的荷重计算值相对应的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
在上述无负荷状态测量步骤中,在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与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不同、且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与上述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之差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基于所存储的上述使用者信息确定与近似于上述无负荷状态荷重计算值的荷重计算值相对应的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
上述荷重计算值测量步骤还包括:进行将最新确定的上述使用者识别信息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使用者显示步骤。
CN201410220108.1A 2013-05-22 2014-05-22 重量测量装置、生物体测量装置以及重量测量方法 Active CN1041808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07800 2013-05-22
JP2013107800 2013-05-22
JP2013143150A JP6160819B2 (ja) 2013-05-22 2013-07-09 重量測定装置、生体測定装置及び重量測定プログラム
JP2013-143150 2013-07-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0887A CN104180887A (zh) 2014-12-03
CN104180887B true CN104180887B (zh) 2017-01-18

Family

ID=51863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20108.1A Active CN104180887B (zh) 2013-05-22 2014-05-22 重量测量装置、生物体测量装置以及重量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62805B2 (zh)
JP (1) JP6160819B2 (zh)
CN (1) CN104180887B (zh)
DE (1) DE102014007571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7200A (zh) * 2017-01-25 2020-05-1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刚性测定装置以及刚性测定方法
TWI679051B (zh) * 2018-05-10 2019-12-11 沃拓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建築與拆除遊戲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USD983685S1 (en) * 2020-04-24 2023-04-18 Long Yu Electronic scale
US11796381B1 (en) * 2020-11-07 2023-10-24 Greater Goods, LLC Weight verification and tare process for scal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02467B2 (en) * 2007-06-15 2011-03-08 Tanita Corporation Biometric apparatus with automatic zero-point reset fun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1984Y2 (zh) * 1971-08-09 1976-03-31
DE2805368C2 (de) 1978-02-09 1983-09-01 Mettler-Waagen Gmbh, 6300 Giessen Überwach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mechanisch-elektrischen Meßumformer einer elektromechanischen Waage
CH667922A5 (de) * 1985-10-18 1988-11-15 Mettler Instrumente Ag Elektrische waage mit tariereinrichtung.
CH680092A5 (zh) 1990-05-17 1992-06-15 Mettler Toledo Ag
JP2647585B2 (ja) 1991-11-28 1997-08-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薄膜計測装置
JP3842448B2 (ja) 1998-08-25 2006-11-0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パケットスイッチ
US20020129978A1 (en) * 2001-03-16 2002-09-19 Montagnino James G. Winged scale for body fat and weight
US6838624B2 (en) * 2002-08-22 2005-01-04 Idt Technology Limited Weighing scale
JP2006239237A (ja) * 2005-03-04 2006-09-14 Tanita Corp 生体測定装置
CN201043912Y (zh) 2007-05-17 2008-04-02 上海衡成电子有限公司 人机对话声控体重秤
JP2009063306A (ja) * 2007-09-04 2009-03-26 Tanita Corp 測定装置
JP2009068984A (ja) * 2007-09-13 2009-04-02 Tanita Corp 重量測定装置
JP5248073B2 (ja) * 2007-09-28 2013-07-31 株式会社タニタ 生体測定装置
JP2009112709A (ja) 2007-11-09 2009-05-28 Tanita Corp 生体測定システム
JP5088184B2 (ja) * 2008-03-18 2012-12-05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体組成計
US7790992B1 (en) * 2008-08-26 2010-09-07 Charles Richard Abbruscato Electronic scale with two different types of power on switches
DE112009003801T5 (de) * 2008-12-26 2014-01-16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Elektronisches Blutdruckmessgerät und Verfahren zur Blutdruckmessung
JP5271121B2 (ja) * 2009-03-09 2013-08-21 任天堂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EP2524197A4 (en) * 2010-01-11 2014-03-19 Datalogic Adc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ZERO POINT SETTING FOR ELECTRONIC BASKETS
JP2012021845A (ja) * 2010-07-13 2012-02-02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生体計測装置および方法
JP5065457B2 (ja) 2010-08-06 2012-10-3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体組成体重測定装置
US8475367B1 (en) * 2011-01-09 2013-07-02 Fitbit, Inc. Biometric monitoring device having a body weight sensor,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same
CN202836711U (zh) 2011-09-21 2013-03-27 株式会社百利达 重量测量装置
JP5853533B2 (ja) * 2011-09-26 2016-02-09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体重管理装置
JP5684097B2 (ja) * 2011-11-24 2015-03-11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
JP5949163B2 (ja) * 2012-05-28 2016-07-06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個人認証装置及び体重体組成計
US20130333955A1 (en) * 2012-06-15 2013-12-19 Rosalie Annette Jefferson Scal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JP2014006057A (ja) * 2012-06-21 2014-01-16 Tanita Corp 生体測定装置
JP2014089177A (ja) * 2012-10-01 2014-05-15 Funai Electric Co Ltd 体重測定機能を有する測定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体重測定システム
WO2014081830A2 (en) * 2012-11-20 2014-05-30 Carematix, Inc. Body weight measuring techniques
WO2014182716A1 (en) * 2013-05-06 2014-11-13 University Of Houston Interactive scale
JP5557072B1 (ja) * 2013-06-19 2014-07-23 株式会社タニタ 体組成計、及び体組成計測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02467B2 (en) * 2007-06-15 2011-03-08 Tanita Corporation Biometric apparatus with automatic zero-point reset fun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0887A (zh) 2014-12-03
DE102014007571B4 (de) 2022-02-17
US20140345954A1 (en) 2014-11-27
DE102014007571A1 (de) 2014-11-27
JP6160819B2 (ja) 2017-07-12
US9562805B2 (en) 2017-02-07
JP2015004654A (ja) 2015-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54152B2 (en) Removable handheld unit
JP5062332B2 (ja) 重量測定装置
US20090131812A1 (en) Body composition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recognizing body site used in calculation of composition component
CN104180887B (zh) 重量测量装置、生物体测量装置以及重量测量方法
US20090057035A1 (en) Measurement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changes in body composition
JP4586727B2 (ja) 体組成計
KR20160046616A (ko) 체지방을 측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4638570B2 (ja) 体脂肪測定機能付き運動量測定装置
WO2013046510A1 (ja) 歩行動作解析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歩行動作監視装置
JP2002165764A (ja) 健康管理指標データの表示制御方法、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脂肪計
JP2003265427A (ja) 健康管理装置
JP2006051158A (ja) 健康指標測定方法、及び測定装置
JPH10258042A (ja) 健康管理指標測定装置
RU2397698C2 (ru) Прибор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состава тела, содержащий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ндикации
JP2002177223A (ja) 健康管理指標データの表示制御方法、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脂肪計
JP2013246050A (ja) ロードセル零点補正装置および体重体組成計
US20070027401A1 (en) Body composition analyzer
US20220136890A1 (en) Biometric information measuring device
JP5169421B2 (ja) 身体活動強度計測装置
JP2002119497A (ja) カロリー計算機
JP4076825B2 (ja) 運動量算出装置
JP2000314637A (ja) 消費エネルギーの演算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06288678A (ja) 基礎代謝量測定装置
JP2001104275A (ja) 体脂肪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