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40963A - 一种微生物复合除藻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复合除藻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40963A
CN104140963A CN201410289634.3A CN201410289634A CN104140963A CN 104140963 A CN104140963 A CN 104140963A CN 201410289634 A CN201410289634 A CN 201410289634A CN 104140963 A CN104140963 A CN 104140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born
same parents
compound microbial
algaec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896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朋飞
赵宇华
王冠
卢丽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4102896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409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40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09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复合除藻剂的制备方法,将分离纯化的胞外多聚物与高岭土等进行合理组合制备出复合微生物絮凝剂,然后将分离到的溶藻菌、藻毒素降解菌固定化,最后将复合微生物絮凝剂与固定化的溶藻菌和藻毒素降解菌合理复合,制备出复合微生物除藻剂。本发明能够实现很好的杀藻及其藻毒素降解效果,且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源材料价格低廉,制备成本低且这些材料不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本发明制备的除藻剂将絮凝除藻、微生物溶藻及藻毒素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了水华的安全高效治理。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复合除藻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复合除藻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大中型湖泊(>50km2)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80%,是重要的水源地。但是在2万多座自然湖泊当中,75%的湖泊都被藻类生长物污染,致使鱼和其他生物无法生存,变成死湖而走向消亡,其中以铜绿微囊藻污染最为普遍。因此,目前对于水华治理方法的研制是环保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方向。如何实现有毒水华的快速、高效、安全治理且投入成本低,是目前评判一个方法好坏的关键。然而现有的方法除藻效果单一等因素限制了水华治理的效果,从而使得那些方法无法大规模应用。 
目前,治理水华的方法大致分为:1、物理方法。此类方法有紫外、超声、遮蔽、曝气混凝、打捞、活性炭吸附等。2、化学方法。这类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试剂也称杀藻剂来控制藻类繁殖,有机溴杀藻剂、铜盐(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等是应用最多的除藻剂。3、生物方法。即通过自然状态下的病毒、溶藻菌、真菌、原生动物、鱼类等的溶解或吞食藻类,控制藻类的过度生长。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以上几种方法均存在各自的缺点,而且单一使用以上方法水华治理效果较差。因此,将不同方法进行有机复合,制备出一种高效且安全的复合除藻剂从而实现水华的有效治理。 
因此,将溶藻菌、藻毒素降解菌以及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微生物的固定化以及复合絮凝剂、复合除藻剂的制备过程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复合除藻剂的安全高效除藻效果:1、溶藻菌、藻毒素降解菌以及絮凝物产生菌的筛选分别用于溶藻、降解藻毒素以及产生微生物絮凝剂。2、微生物的固定化,可以保证细菌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稳定的生长,并且固定化的环境可以为细菌发挥各自作用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3、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技术可以保证微生物絮凝剂的纯度,减少其使用量。4、将以上几部分有机复合,制备出一种复合除藻剂,从而一次实现对有害藻类的絮凝沉降、微生物溶藻以及藻毒素的微生物降解,进而实现水华的高效且安全治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生物复合除藻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微生物复合除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溶藻菌(R1)、藻毒素降解菌(M1)的固定化:以海藻酸钠为固定材料,以MM培养基作为溶剂,配制质量百分数为2%的海藻酸钠溶液后,对溶藻菌(R1)和藻毒素降解菌(M1)分别进行固定化;
(2)胞外多聚物的分离纯化:以MMDT培养基培养胞外多聚物分泌菌(DT),将培养24小时后的培养液通过进一步纯化,得到胞外多聚物制品;
(3)复合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以高岭土、硫酸铝钾、氯化钙以及步骤(2)得到的胞外多聚物制品为原料,结合响应面设计方法设计胞外多聚物制品、高岭土、硫酸铝钾、氯化钙之间的比例,得到絮凝效果最好的复合微生物絮凝剂;
(4)复合微生物除藻剂的制备:以步骤(1)得到的固定化的溶藻菌和固定化的藻毒素降解菌与步骤(3)得到的复合微生物絮凝剂为原料,制备出微生物复合除藻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絮凝效果最好的复合微生物絮凝剂中,胞外多聚物制品、高岭土、硫酸铝钾、氯化钙的质量比为0.25×10-3:5.64:0.08:0.1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方法中需要投放到水体中的微生物均为自然界中筛选到的安全菌株,释放到自然界中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源材料价格低廉,制备成本低且这些材料不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
该技术制备的除藻剂将絮凝除藻、微生物溶藻及藻毒素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了水华的安全高效治理。 
该方法中使用的菌株均为高效菌株,分别具有很高的溶藻、藻毒素降解及絮凝除藻效果,三者结合可以实现水体中有害藻类的高效去除。 
所述溶藻菌(R1)保存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CGMCC No.9198,分类命名: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sp.)。保藏日期为2014年5月23日。 
所述藻毒素降解菌(M1)保存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CGMCC No.9197,分类命名:多粘类芽孢杆菌(Peanibacillus polymyxa)。保藏日期为2014 年5月23日。 
所述胞外多聚物分泌菌(DT)保存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CGMCC No.9196,分类命名: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保藏日期为2014年5月23日。 
附图说明
图1是复合除藻剂的制备路线图; 
图2是本发明复合除藻剂的絮凝效果图; 
图3是本发明复合除藻剂的溶藻效果图; 
图4是本发明复合除藻剂的藻毒素降解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的方法、步骤或条件所做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范围,若未特殊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1 溶藻菌(R1)的筛选 
1.1富集:将200uL采集的水样接种于 100mL LB 培养基中,37℃,200rpm富集培养24h。取富集培养后的菌液 5mL离心去除培养基,用无菌水清洗菌体3次后悬浮于10mL无菌水中,得到富集培养的细菌液。
1.2初筛:将步骤1.1得到的富集培养的细菌液接种于25mL的铜绿微囊藻液(OD680=1.0)中,混合均匀后人工智能培养箱培养5d(人工智能培养箱中,光照强度为 2000Lx,光暗时间比为 12:12,温度为25±1℃),铜绿微囊藻液出现黄化现象:铜绿微囊藻液由原来的绿色变成黄色,黄色越明显,则表明细菌液的溶藻效果越好。 
取1mL黄化的铜绿微囊藻培养液用无菌水稀释1000倍,取200uL涂布在LB固体培养基上,37℃培养48h。随机挑选LB固体培养基上形状不同的单菌落接种到10mL MM培养基(MM培养基的成分为:K2HPO43H2O 2g/L,MgSO47H2O 0.3g/L,(NH4)2SO4 0.2g/L,CaCl2 0.03g/L,NaCl 0.9g/L,微量元素溶液0.5 mL/L,葡萄糖 20g/L;其中,微量元素溶液配方为:MnSO4 1.2311 g/L,ZnSO4 0.356g/L,FeSO0.256 g/L,CuSO45H2O 0.3127 g/L,pH 6.0)中,37℃、200rpm培养 48h,得到16种单菌落的MM培养液; 
1.3复筛:将步骤1.2得到的16种单菌落的MM培养液,用铜绿微囊藻液验证其溶藻效果,即将5mL各单菌落的MM培养液分别与25mL铜绿微囊藻液混合培养,验证时的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为 2000Lx, 光暗时间比为 12h∶12h, 温度25±1℃ ,时间为48h。通过对比铜绿微囊藻液黄化效果(黄化表示能够溶藻),从16株单菌落筛选出中溶藻效果最好的单一菌落,该菌落为溶藻菌菌落,将该溶藻菌菌落命名为R1。
1.4分子生物学鉴定:取5μL R1细菌液(OD600=0.5)接种到5mL LB液体培养基中,37℃,200rpm,12h后,取1mL R1细菌培养液,使用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Axygen,USA)提取R1基因组后,进行16S rRNA PCR。条件如下:选取两对引物为27F:5'-AGAGTTTGATCATGGCTCAG-3'和1492R:5'-TACGGTTACCTGTTACGACTT-3';PCR体系(50μL):10×PCR缓冲液5μL ,25 mmol/L dNTP 4μL ,基因组(50ng/ul ) 12.5μL,27F/1492R(20μmol /L)引物各l.25μL,rTaq 0 5μL,ddH2O 25.3mL。PCR程序为:94℃ 预变性3min,94℃ 30s,50℃30s,72℃ 90s,30个循环,72 ℃ 5min,16℃5min。PCR产物送至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在NCBI数据库中对16S rRNA 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分析 然后利用ClustalX2.0进行多序列比对 最后通过MEGA4.0软件的邻接(neighbor-joining,NJ)模型进行Bootstrap分析 1000次重复验证,生成系统发育树。实验结果表明R1为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sp.)。 
实施例2 藻毒素降解菌(M1)的筛选 
2.1 初筛:取1mL步骤1.1中得到的细菌富集培养液,接种到20mL含有铜绿微囊藻藻毒素粗提液(藻毒素浓度不计)的MM(无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藻毒素粗提液与无葡萄糖MM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1),接后摇床避光培养(200rpm,37℃),观察菌株的生长情况并选择长势最好的菌株以供复筛。
2.2复筛:向1L 无葡萄糖的MM 培养基中添加20mg的MC-LR使用该培养基对2.1中的培养物继续培养,200rpm,37℃避光培养48h,筛选出生长能力最好的细菌,即为铜绿微囊藻藻毒素降解菌,并将其命名为M1。 
2.3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见1.4,鉴定结果表明,M1属于多粘类芽孢杆菌(Peanibacillus polymyxa)。 
实施例3 胞外多聚物分泌菌(DT)的筛选 
3.1单菌落的活化:随意取实验室保存的单菌落若干,先各自接种到5mL LB液体培养基200rpm,37℃培养12h后培养液作为种子液(OD600=0.5),待用。
3.2 单菌落的培养:各取1mL不同种子液接种到100mL MMDT培养基(蔗糖 5g/L,葡萄糖 2g/L,麦芽糖 2g/L,酵母膏 5g/L,NH4Cl 1.5g/L,(NH4)2SO4 1.5g/L,FeCl3 0.01g/L,MnCl2 0.01g/L,pH 8.0)中,30℃下培养24h,得到各细菌MMDT培养液。 
3.3絮凝活性测定:分别取1mL3.2中得到的MMDT培养液,加入到40 mL高岭土悬浮液中(10 g/L),再加入1mL CaCl2溶液(10g/L),200rpm,2min使其完全混匀后,静置30min后,取4mL上清液测定上清液的OD550,计算絮凝率(Flocculating Rate, FR)(见公式Eq.1),以不加菌液只加CaCl2溶液的高岭土混合液作为对照组。从而根据絮凝率筛选出絮凝效果好的胞外多聚物(EPS)分泌菌,将该菌命名为DT。 
FR=(b-a)/b*100%                                Eq.1 
a是各菌液组OD550值,b为对照组OD550值。
3.4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参照1.4。鉴定结果表明,DT属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实施例4 一种微生物复合除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溶藻菌、藻毒素降解菌的固定化,具体为:
1.1 溶藻菌的固定化:使用80 mL MM培养基为溶剂,溶解2g海藻酸钠,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将100μLR1(OD600=0.5)接种到100mL LB培养基,37℃、200rpm培养48h后,8000rpm离心5min,收集R1菌体。再用20 mL MM培养基再将R1菌体重悬,并将该悬浮液加入到上述海藻酸钠溶液中,充分混合后,使用1mL蓝色枪头将该混合液逐滴注入体积为100mL 的CaCl2溶液(质量分数为2%)中,4℃静置24h后,制备出包埋着R1的海藻酸钠小球,直径平均为2mm。
1.2 铜绿微囊藻藻毒素降解菌的固定化:以相同的方法培养并固定铜绿微囊藻毒素降解菌M1,制备出包埋着M1的海藻酸钠小球,直径平均为2mm。 
(2)胞外多聚物的分离纯化:以MMDT培养基培养胞外多聚物分泌菌,将培养24小时后的培养液通过进一步纯化,得到胞外多聚物制品;具体为: 
2.1细菌DT的培养:取1mL活化的细菌DT(OD600=0.5),接种的1L MMDT培养基中,30℃,200rpm培养24h,室温下静置48h。
2.2 EPS粗提:将2.1中培养液4000rpm离心30min后丢弃上清,然后用50mL无菌水溶解沉淀,加入-20℃预冰的丙酮100mL,于4℃冰箱中静置24h待析出物稳定。4000rpm离心30min后,丢弃上清收集沉淀部分。 
2.3 EPS纯化:用50mL无菌水溶解2.2中制备的沉淀,加入50 mLSevage (氯仿:正丁醇=5:1)溶液,涡旋振荡器充分振荡5min后,离心(4000rpm离心30min)收集上清液,冷冻干燥机对收集到的上清液冷冻干燥,制得EPS。 
(3)复合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以高岭土、硫酸铝钾、氯化钙以及步骤(2)得到的胞外多聚物制品为原料,结合响应面设计方法设计胞外多聚物制品、高岭土、硫酸铝钾、氯化钙之间的比例,得到絮凝效果最好的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具体为: 
3.1 BBD实验设计:使用3水平(高(+1),中(0),低(-1))4因素(EPS、高岭土、硫酸铝钾、氯化钙)Box-Behnken Design(BBD)设计出27组实验。各因素设计值及真实值见表1。
表1 编码及实验值水平
3.2 絮凝实验:将不同比例的EPS、高岭土、硫酸铝钾、氯化钙,按照步骤3.1BBD设计结果与10mL铜绿微囊藻液(OD680= 1.0)混合均匀,200rpm振荡2min后静置30min。取4mL上清液测定OD550。根据公式Eq.1计算FR。BBD实验设计及其絮凝结果见表2。
表2 Box-Behnken Design 设计及溶藻率数值 
3.3结果分析及复合絮凝剂的优化 使用Expert Design software对27组实验结果分析后,优化出复合絮凝剂中EPS、高岭土、硫酸铝钾、氯化钙含量的最优组成比例,从而制备出具有较高絮凝能力复合微生物絮凝剂,该絮凝剂各成分的质量比为:胞外多聚物制品:高岭土:硫酸铝钾:氯化钙=0.25×10-3:5.64:0.08:0.125。
(4)复合微生物除藻剂的制备:以步骤(1)得到的固定化的溶藻菌和固定化的藻毒素降解菌与步骤(3)得到的复合微生物絮凝剂为原料,制备出微生物复合除藻剂,具体为: 
取R1海藻酸钠小球和M2海藻酸钠小球各6000颗,与5.85g复合微生物絮凝剂混合,得到10g复合除藻剂。
下面用铜绿微囊藻液验证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复合除藻剂的絮凝效果:取1g复合除藻剂,投入到100mL的铜绿微囊藻水样(OD680= 1.0),每隔30s取1mL上清液,测定上清液的OD550,验证其絮凝效果;如图2所示,在2min内,该复合除藻剂的絮凝除藻效率能达到97.2%,在5min时,其絮凝除藻接近100%;同时可以看出,其对照组OD550在30min内下降缓慢,而该复合除藻剂组中OD550在30min内下降迅速。 
下面用铜绿微囊藻液验证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复合除藻剂的溶藻效果:取1g复合除藻剂,投入到100mL的铜绿微囊藻水样(OD680= 1.0),每隔12h取5mL水样,测定水样中叶绿素含量,用于表征水样中铜绿微囊藻细胞的含量,验证其溶藻效果;如图3所示,当时间为60 h时,该复合除藻剂的溶藻率接近98%,而随着时间继续延长至72h时,其溶藻率接近100%,其对应叶绿素含量在72h内,由3.0μg/L降至0.01μg/L。 
下面用铜绿微囊藻液验证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复合除藻剂的藻毒素降解效果:取1g复合除藻剂,投入到100mL的铜绿微囊藻水样(OD680= 1.0),每隔12h取5mL上清液,测定其藻毒素MC-LR的含量,验证其藻毒素降解效果。如图4所示,该复合除藻剂对铜铝微囊藻毒素的降解效率非常高,在降解时间为60 h 时,其降解率接近98%,而当时间延长至72h 时,该复合除藻剂对铜绿微囊藻毒素的降解率达到100%。 

Claims (5)

1.一种微生物复合除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溶藻菌、藻毒素降解菌的固定化:以海藻酸钠为固定材料,以MM培养基作为溶剂,配制质量百分数为2%的海藻酸钠溶液后,对溶藻菌和藻毒素降解菌分别进行固定化;
(2)胞外多聚物的分离纯化:以MMDT培养基培养胞外多聚物分泌菌,将培养24小时后的培养液通过进一步纯化,得到胞外多聚物制品;
(3)复合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以高岭土、硫酸铝钾、氯化钙以及步骤(2)得到的胞外多聚物制品为原料,结合响应面设计方法设计胞外多聚物制品、高岭土、硫酸铝钾、氯化钙之间的比例,得到絮凝效果最好的复合微生物絮凝剂;
(4)复合微生物除藻剂的制备:以步骤(1)得到的固定化的溶藻菌和固定化的藻毒素降解菌与步骤(3)得到的复合微生物絮凝剂为原料,制备出微生物复合除藻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复合除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絮凝效果最好的复合微生物絮凝剂中,胞外多聚物制品、高岭土、硫酸铝钾、氯化钙的质量比为0.25×10-3:5.64:0.08:0.1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复合除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藻菌保存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CGMCC No.9198,分类命名: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s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复合除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藻毒素降解菌保存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CGMCC No.9197,分类命名:多粘类芽孢杆菌(Peanibacillus polymyx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复合除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胞外多聚物分泌菌保存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CGMCC No.9196,分类命名: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CN201410289634.3A 2014-06-26 2014-06-26 一种微生物复合除藻剂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1409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9634.3A CN104140963A (zh) 2014-06-26 2014-06-26 一种微生物复合除藻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9634.3A CN104140963A (zh) 2014-06-26 2014-06-26 一种微生物复合除藻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0963A true CN104140963A (zh) 2014-11-12

Family

ID=51850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89634.3A Pending CN104140963A (zh) 2014-06-26 2014-06-26 一种微生物复合除藻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40963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1268A (zh) * 2015-02-05 2015-05-13 浙江大学 以解淀粉芽孢杆菌为主体的降解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724807A (zh) * 2015-04-18 2015-06-24 东北师范大学 柠檬酸杆菌在利用废藻循环制备生物絮凝剂中的应用
CN105836962A (zh) * 2015-12-08 2016-08-10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泳磷化脱脂废液处理工艺
CN106430625A (zh) * 2016-10-21 2017-02-22 吴迪 一种生态环保复合生物除藻剂的制备方法
CN107098451A (zh) * 2017-04-01 2017-08-29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一种经混凝收获的微藻生物质净化及混凝剂回收的方法
CN107902736A (zh) * 2017-11-14 2018-04-13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复合絮凝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及复合絮凝抑藻剂
CN110106164A (zh) * 2019-05-17 2019-08-09 西南科技大学 光合细菌固定化物及光合细菌吸附材料
CN114314858A (zh) * 2021-12-21 2022-04-12 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水体中丝状藻生长的复合微生态菌剂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96318A (ja) * 2005-04-21 2006-11-02 Hiroshima Univ 赤潮藻類殺藻ペプチドおよびその利用
CN101870958A (zh) * 2010-05-10 2010-10-27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 一种类芽孢杆菌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US20100272689A1 (en) * 2007-06-11 2010-10-28 Korea Ocean Research & Development Institute Protease Having Algicidal Activity, Gene Encoding the Same and Algicidal Formula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1955904A (zh) * 2010-10-25 2011-01-26 北京大学 一种自然水环境中的溶藻菌分离方法
CN102154162A (zh) * 2010-12-30 2011-08-17 北京大学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2719383A (zh) * 2012-06-29 2012-10-10 武汉工业学院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菌剂和应用
CN102888353A (zh) * 2012-08-06 2013-01-23 常州大学 溶藻细菌及其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96318A (ja) * 2005-04-21 2006-11-02 Hiroshima Univ 赤潮藻類殺藻ペプチドおよびその利用
US20100272689A1 (en) * 2007-06-11 2010-10-28 Korea Ocean Research & Development Institute Protease Having Algicidal Activity, Gene Encoding the Same and Algicidal Formula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1870958A (zh) * 2010-05-10 2010-10-27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 一种类芽孢杆菌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CN101955904A (zh) * 2010-10-25 2011-01-26 北京大学 一种自然水环境中的溶藻菌分离方法
CN102154162A (zh) * 2010-12-30 2011-08-17 北京大学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2719383A (zh) * 2012-06-29 2012-10-10 武汉工业学院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菌剂和应用
CN102888353A (zh) * 2012-08-06 2013-01-23 常州大学 溶藻细菌及其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晨: "放线菌AN02溶藻活性物质的初探及其改性制剂对铜绿微囊藻的控藻能力研究", 《万方数据库》, 11 December 2009 (2009-12-11) *
孙鹏飞 等: "柠檬酸杆菌N10的分离及其溶藻特性",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vol. 39, no. 6, 15 November 2013 (2013-11-15) *
郭吉: "太湖溶藻芽孢杆菌的溶藻作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工程科技I辑年期2007/04页码B027-49》, 15 April 2007 (2007-04-15)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1268A (zh) * 2015-02-05 2015-05-13 浙江大学 以解淀粉芽孢杆菌为主体的降解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724807A (zh) * 2015-04-18 2015-06-24 东北师范大学 柠檬酸杆菌在利用废藻循环制备生物絮凝剂中的应用
CN105836962A (zh) * 2015-12-08 2016-08-10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泳磷化脱脂废液处理工艺
CN105836962B (zh) * 2015-12-08 2019-02-05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泳磷化脱脂废液处理工艺
CN106430625A (zh) * 2016-10-21 2017-02-22 吴迪 一种生态环保复合生物除藻剂的制备方法
CN107098451A (zh) * 2017-04-01 2017-08-29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一种经混凝收获的微藻生物质净化及混凝剂回收的方法
CN107098451B (zh) * 2017-04-01 2020-08-25 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剂可循环使用的净化经混凝收获的微藻生物质净化及混凝剂回收的方法
CN107902736A (zh) * 2017-11-14 2018-04-13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复合絮凝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及复合絮凝抑藻剂
CN107902736B (zh) * 2017-11-14 2020-09-04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复合絮凝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及复合絮凝抑藻剂
CN110106164A (zh) * 2019-05-17 2019-08-09 西南科技大学 光合细菌固定化物及光合细菌吸附材料
CN114314858A (zh) * 2021-12-21 2022-04-12 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水体中丝状藻生长的复合微生态菌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0963A (zh) 一种微生物复合除藻剂的制备方法
Olguı́n Phycoremediation: key issues for cost-effective nutrient removal processes
CN106834269B (zh) 一种PAEs降解菌的固定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34513A (zh) 生物炭强化的菌藻固定化制剂原位净化水产养殖废水方法
CN103773722B (zh) 耐盐并具有低温生物脱氨功能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1643716B (zh) 一株硝基还原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CN105779322B (zh) 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及微生态制剂和应用
CN107129950A (zh) 一种用于净化生活污水的活性藻菌共同体和制备方法
CN106148232B (zh) 一株拮抗植物病原细菌的细菌菌株及其应用
CN106399176B (zh) 一种类芽孢杆菌及其在净化水体方面的应用
CN105836900B (zh) 一种生态净水系统
CN107459204A (zh) 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9576187A (zh) 一株氰化物降解菌株及利用该菌株降解氰化物的方法
CN110255810A (zh) 黑臭河道原位生物生态综合干预污水水质提升工艺
CN103937726A (zh) 一种溶藻铜绿假单胞菌及其用途
CN109234167A (zh) 一种小球藻及其在沼液净化中的应用
CN100349808C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去除微囊藻毒素的方法
CN103352011B (zh) 一株溶解池塘颤藻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菌株czrst19及其应用
CN110484472B (zh) 一种克雷伯氏菌及其应用
CN109609404B (zh) 芽孢杆菌hy-1及其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
CN103352010B (zh) 一株溶解池塘颤藻的蜡样芽孢杆菌菌株czbc1及其应用
CN111471611B (zh) 一种净化海水池塘养殖尾水中无机氮磷的赤红球菌hdrr1及其应用
CN104585140B (zh) 一种水溞驯化方法及利用水溞对含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的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
CN105385642B (zh) 短波单胞菌及其应用
CN104862253B (zh) 一株诺氟沙星降解乙酸钙不动杆菌nor‑36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