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6806A - 动力传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36806A
CN104136806A CN201280070395.1A CN201280070395A CN104136806A CN 104136806 A CN104136806 A CN 104136806A CN 201280070395 A CN201280070395 A CN 201280070395A CN 104136806 A CN104136806 A CN 104136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ower
rotation
soli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03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砂田洋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36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68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2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using gears that can be moved out of gear
    • F16H3/3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using gears that can be moved out of gear with gears shiftable otherwise than only axi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10Pumping liquid coolant; Arrangements of coolant pumps
    • F01P5/12Pump-driv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apparatus not being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the apparatus having different functions; Driving auxiliary apparatus from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B67/04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apparatus not being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the apparatus having different functions; Driving auxiliary apparatus from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mechanically-driven auxiliary apparatus
    • F02B67/06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apparatus not being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the apparatus having different functions; Driving auxiliary apparatus from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mechanically-driven auxiliary apparatus driven by means of chains, belts, or like endless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5/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15/0066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by changing the speed, e.g. of the driving eng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34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two forward spee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 Y10T74/19237Internal-external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水泵(1)具有:带轮(4),设置有内齿轮(4d),并且在相比内齿轮(4d)更靠径向内侧设置有外齿轮(4e);轴齿轮(5),在其与带轮(4)之间进行动力的传递;以及变速机构(6),居间调整在带轮(4)和轴齿轮(5)间进行的动力的传递。变速机构(6)具有:齿轮(6a、6b),在与内齿轮(4d)卡合的情况下将变速比设为第一值,并且在与外齿轮(4e)卡合的情况下将变速比设为第二值;摇臂(6e),在内齿轮(4d)与外齿轮(4e)之间切换带轮(4)侧的齿轮(6a、6b)的卡合对象;以及DC电机(6f),驱动摇臂(6e)。

Description

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动力传递装置,例如已知有由发动机的动力驱动的水泵。关于这一点,在水泵中,提出了以各种方法进行动力的传递。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经由行星齿轮机构利用发动机的输出或电动机的输出来驱动液体压送泵的汽车用混合泵。该汽车用混合泵通过使电动机与发动机反向旋转,能够控制液体压送泵的转速。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在水泵中应用了电子式离合器的离合器水泵。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构成为在非接触状态下从驱动侧旋转体向从动侧旋转体传递旋转的流量可变型水泵。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使液力联轴节夹设在水泵的泵轴与水泵带轮之间的发动机的水泵驱动结构。
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5、6中公开了可认为涉及变速机构且与本发明具有关联性的技术。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磁带记录仪的动力转换装置,其构成为以轴为中心转动至规定角度的转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并且选择性地与第一齿轮或中继齿轮啮合。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一种摩擦轮式无级变速器,其构成为通过控制变速臂的摇动位置并使摩擦轮与盘的凹形锥面的接触位置发生变化,从而进行无级变速,所述变速臂将摩擦轮支承轴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自由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163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47394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8/078774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34283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6-29549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2-3231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传递动力时,例如能够像专利文献1公开的汽车用混合泵那样传递动力。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使电动机与发动机反向旋转来控制液体压送泵的转速。即,能够使动力的传递可变。但是,在该情况下,若考虑到将电动机用于液体压送泵的驱动、与发动机反向旋转这样的使用方式和此时施加于电动机的负载,则对电动机来说,在耐久性方面有可能变得不利。另外,在该情况下,结构变复杂,相应地在成本方面有可能变得不利,此外,需要能够驱动液体压送泵的电动机,相应地在小型化、能耗、成本方面有可能变得不利。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动力的传递可变且能够构成有利于小型化等的结构的动力传递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动力传递装置,具有:第一旋转体,所述第一旋转体设置有内齿轮,并且在相比所述内齿轮更靠径向内侧设置有外齿轮;第二旋转体,在所述第二旋转体与所述第一旋转体之间进行动力的传递;以及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居间调整在所述第一旋转体与第二旋转体之间进行的动力的传递,所述变速机构具有:变速部,所述变速部在与所述内齿轮卡合的情况下将变速比设为第一值,并且在与所述外齿轮卡合的情况下将变速比设为与所述第一值不同的第二值;摇动部,所述摇动部在所述内齿轮与所述外齿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旋转体侧的所述变速部的卡合对象;以及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摇动部。
本发明能够构成如下结构:具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作为所述变速部,所述第一齿轮选择性地与所述内齿轮或所述外齿轮卡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卡合,并且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旋转体中的一方朝向另一方传递动力,所述摇动部设置成以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中心为中心而摇动所述第一齿轮。
本发明能够构成如下结构: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摇动部,从而在与所述内齿轮卡合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外齿轮卡合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变速部的动力传递状态。
本发明能够构成如下结构: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摇动部,从而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以及第三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变速部的动力传递状态,所述第三状态是与所述内齿轮和所述外齿轮不卡合的状态。
本发明的所述变速机构是如下的减速机构,该减速机构将所述第一值设为能够使所述第一旋转体的转速和所述第二旋转体的转速相等的值,并且将所述第二值设为比所述第一值小的值,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作为由发动机的动力驱动的水泵而实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动力的传递可变,且能够构成有利于小型化等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水泵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水泵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3是在第一状态下表示水泵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4是在第二状态下表示水泵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5是在第三状态下表示水泵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6是表示水泵的动力传递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水泵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图8是表示水泵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水泵1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表示水泵1的主要部分的图。在图2中,作为水泵1的主要部分,示出了从主体2侧沿着轴线方向观察到的带轮4、轴齿轮5以及变速机构6。另外,在图2中,以双点划线示出了变速机构6中的摇臂6e的外形。
水泵1具有主体2、叶轮轴3、带轮4、轴齿轮5以及变速机构6。水泵1为动力传递装置,由发动机的动力驱动并且压送发动机的冷却水。主体2为本体,成为水泵1的基底部件。在主体2上,经由轴承设有作为驱动轴的叶轮轴3。叶轮轴3的中心轴成为水泵1的旋转中心轴。
带轮4为第一旋转体,具体而言,成为驱动侧旋转体。带轮4经由轴承设置在叶轮轴3上。由此,设置成与叶轮轴3的中心轴同心状。带轮4具有第一圆筒部4a、壁部4b以及第二圆筒部4c。第一圆筒部4a设置成在作为一端侧的主体2侧开口。壁部4b设置成在作为另一端侧的主体2的相反侧构成第一圆筒部4a的底壁部。第二圆筒部4c设置成在壁部4b的中央开口,并且朝向主体2侧延伸。第二圆筒部4c成为轴承保持部,带轮4在第一圆筒部4a的圆筒内具有第二圆筒部4c。圆筒部4a、4c均相对于叶轮轴3的中心轴设置成同心状。
在第一圆筒部4a上设有内齿轮4d。在第二圆筒部4c上设有外齿轮4e。外齿轮4e相比内齿轮4d设置在径向内侧。另外,设置成与内齿轮4d相向。与圆筒部4a、4c同样地,齿轮4d、4e相对于叶轮轴3的中心轴设置成同心状。齿轮4d、4e由带轮4的一部分来实现。例如通过将能够传递发动机的动力的皮带卷绕在第一圆筒部4a的外周部上,能够向带轮4传递发动机的动力。
轴齿轮5为第二旋转体,并构成为在其与带轮4之间进行动力的传递。关于这一点,具体而言,轴齿轮5成为从带轮4被传递动力的从动侧旋转体。轴齿轮5具有环状的形状,在插通了叶轮轴3的状态下与叶轮轴3结合。由此,设置成与叶轮轴3的中心轴同心状。叶轮轴3与轴齿轮5能够通过例如键结合或花键结合来结合。轴齿轮5在外周部具有齿轮齿,动力从带轮4经由变速机构6传递给轴齿轮5。
变速机构6居间调整在带轮4与轴齿轮5之间进行的动力的传递。变速机构6具有第一齿轮6a、第二齿轮6b、第一轴部件6c、第二轴部件6d、摇臂6e以及DC电机6f。齿轮6a、6b为变速部,通过设于圆筒部4a、4c之间而设置在带轮4内。齿轮6a、6b在与内齿轮4d卡合的情况下将变速比设为第一值,在与外齿轮4e卡合的情况下将变速比设为与第一值不同的第二值。
关于这一点,在变速机构6中,将第一值设定为能够使带轮4的转速与轴齿轮5的转速相等的值(具体而言,在这里为1),将第二值设定为比第一值小的值。由此,将变速机构6作为减速机构。第一齿轮6a旋转自如地设置于第一轴部件6c,第二齿轮6b旋转自如地设置于第二轴部件6d。第一轴部件6c设置于摇臂6e,第二轴部件6d设置于主体2。
摇臂6e为摇动部,在轴线方向上,设置在主体2与轴齿轮5之间。摇臂6e具有板状的形状。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具有在摇动时能够避免与叶轮轴3干涉的形状。能够避免与叶轮轴3干涉的形状例如能够设为具有能够避免与叶轮轴3干涉的孔或切口的形状。摇臂6e在径向上具有收纳于带轮4的外径(更具体而言为第一圆筒部4a的内径)内的范围的大小的外形。
摇臂6e在内齿轮4d与外齿轮4e之间切换带轮4侧的齿轮6a、6b的卡合对象。关于这一点,在齿轮6a、6b中,具体而言,第一齿轮6a设置成选择性地与内齿轮4d或外齿轮4e卡合。另外,第二齿轮6b设置成与第一齿轮6a卡合并且从第一齿轮6a和轴齿轮5中的一方朝向另一方(具体而言,在这里为从第一齿轮6a向轴齿轮5)传递动力。
在按上述方式传递动力时,具体而言,第二齿轮6b具有沿着轴向在相互不同的位置上设置成同心状的大径齿轮部6ba和小径齿轮部6bb。并且设置成在大径齿轮部6ba与第一齿轮6a卡合并且在小径齿轮部6bb与轴齿轮5卡合。
摇臂6e设置成将第二齿轮6b的旋转中心作为中心而摇动第一齿轮6a。关于这一点,具体而言,第一齿轮6a设置成:经由第一轴部件6c设置于摇臂6e,从而根据摇臂6e的摇动,选择性地与内齿轮4d或外齿轮4e卡合。另外,第二齿轮6b设置成:经由第二轴部件6d设置于主体2,从而使得旋转中心位置被固定。摇动部也可以构成为除了包括摇臂6e之外还包括例如第一轴部件6c在内的组合件。
DC电机6f为驱动部,驱动摇臂6e。关于这一点,摇臂6e具有以第二齿轮6b的旋转中心作为中心而设置成圆弧状的外周部,并且在该外周部具有蜗轮(worm wheel)W1。而且,DC电机6f在输出轴上具有与蜗轮W1卡合的蜗杆(worm gear)W2。蜗轮W1和蜗杆W2均设置成从叶轮轴3的旋转中心观察,在第二齿轮6b的相反侧位于圆筒部4a、4c之间。蜗杆W2设置成沿着蜗轮W1的切线方向延伸,并且与蜗轮W1卡合。
由此,DC电机6f设置成能够以第二齿轮6b的旋转中心为中心而摇动摇臂6e。具体而言,按上述方式设置的DC电机6f设置成:从叶轮轴3的旋转中心观察,在第二齿轮6b的相反侧设置于主体2,并且,在径向上与带轮4的外径(更具体而言为第一圆筒部4a的内径)相比位于内侧。
接着,说明水泵1的动作。图3是在第一状态下表示水泵1的主要部分的图。图4是在第二状态下表示水泵1的主要部分的图。图5是在第三状态下表示水泵1的主要部分的图。图6是表示水泵1的动力传递结构的图。在图3至图5中,作为水泵1的主要部分,示出了带轮4和齿轮6a、6b。在图6中,为了容易理解地表示动力传递结构,简略地示出了内齿轮4d。另外,关于外齿轮4e和第一齿轮6a,在使它们均偏移的状态下示出。
在水泵1中,DC电机6f驱动摇臂6e,从而能够在如下所示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状态之间切换齿轮6a、6b的动力传递状态。即,能够在通过使第一齿轮6a与内齿轮4d卡合而与内齿轮4d卡合的第一状态、通过使第一齿轮6a与外齿轮4e卡合而与外齿轮4e卡合的第二状态、以及通过在非卡合状态下将第一齿轮6a配置在内齿轮4d与外齿轮4e之间而将内齿轮4d和外齿轮4e设为非卡合状态的第三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在第一状态下,通过使第一齿轮6a与内齿轮4d啮合,动力从带轮4经由第一齿轮6a传递给第二齿轮6b。动力从第一齿轮6a被传递给第二齿轮6b的大径齿轮部6ba,并且,在小径齿轮部6bb将动力传递给轴齿轮5。结果,内轴3旋转,从而进行冷却水的排出。
在水泵1中,设定内齿轮4d、第一齿轮6a、大径齿轮部6ba、小径齿轮部6bb以及轴齿轮5的齿数,以便在第一状态下使得带轮4的转速与轴齿轮5的转速相等、即变速比成为1。由此,将第一值设定为1。为了将第一值设为1,例如能够按内齿轮4d、第一齿轮6a、大径齿轮部6ba、小径齿轮部6bb以及轴齿轮5的顺序将齿数设定为100、30、25、10、40。具体而言,这些内齿轮4d、第一齿轮6a、大径齿轮部6ba、小径齿轮部6bb以及轴齿轮5例如能够由正齿轮或斜齿轮来实现。
在第二状态下,通过使第一齿轮6a与外齿轮4e啮合,动力从带轮4经由第一齿轮6a传递给第二齿轮6b。与第一状态的情况同样地,动力从第二齿轮6b传递给轴齿轮5。结果,内轴3旋转,从而进行冷却水的排出。在水泵1中,设定外齿轮4e、第一齿轮6a、大径齿轮部6ba、小径齿轮部6bb以及轴齿轮5的齿数,以便在第二状态下使得轴齿轮5的转速小于带轮4的转速、即变速比变得小于1。由此,将第二值设定为小于第一值的值。
通过在第二状态下将变速比设定为小于1,能够进行与第一状态相比排出少量冷却水的少量排出。关于这一点,为了进行对发动机来说是有效的少量排出,例如能够将第二值设定为第一值的1/5以上、1/2以下。具体而言,例如若按外齿轮4e、第一齿轮6a、大径齿轮部6ba、小径齿轮部6bb以及轴齿轮5的顺序将齿数设定为28、30、25、10、40,则能够将第二值设为第一值的1/3以下的值即0.28。
在第三状态下,通过使第一齿轮6a不再与齿轮4d、4e啮合,动力不再从带轮4传递给第一齿轮6a。结果,内轴3不再旋转,从而使得冷却水的排出量变为零。第三状态能够通过利用DC电机6f使蜗杆W2从第一或第二状态旋转必要的角度来实现。关于这一点,通过将能够设定高减速比的蜗轮W1和蜗杆W2用于摇臂6e与DC电机6f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易于实现第三状态。
接着说明水泵1的作用效果。水泵1通过由DC电机6f驱动摇臂6e,能够将变速比设为第一值或第二值。另外,通过使齿轮6a、6b不与齿轮4d、4e卡合,也能够不进行动力的传递。即,包含不进行动力的传递的情况在内,水泵1能够使动力的传递以三级可变。同时,能够按上述方式使动力的传递可变的水泵1能够构成在如下所示方面有利的结构。
即,在水泵1中,在带轮4具有齿轮4d、4e的结构的基础上,能够设置成将齿轮6a、6b紧凑地收容在带轮4内。由此,能够构成有利于小型化的结构。另外,通过以带轮4的一部分构成齿轮4d、4e,从部件数量的观点来看,也能够构成在成本方面有利的结构。另外,在驱动摇臂6e的结构方面,从使用方式、负载的观点来看,也能够减轻DC电机6f的负担。由此,也能够构成除了耐久性之外在小型化、能耗、成本方面也有利的结构。并且,变速机构6简单,相应地也能够构成在小型化、成本方面有利的结构。
另外,如上所述能够减轻DC电机6f的负担的水泵1,例如借助由DC电机6f的应用带来的驱动部的小型化,也能够将作为驱动部的DC电机6f设置于主体2,并且能够设置成在径向上与带轮4的外径相比位于内侧。由此,通过实现靠近摇臂6e的配置,也能够构成在使动力的传递可变时在响应性方面有利的结构。另外,也能够构成对水泵1整体的小型化来说有利的结构。
关于这一点,水泵1将作为驱动部的DC电机6f设置于主体2并且设置成在径向上与带轮4的外径相比位于内侧,再加上能够使摇臂6e的外形大小为在径向上收纳于带轮4的外径内的范围的大小,在这方面也能够构成对水泵1整体的小型化来说有利的结构。
在使动力的传递可变时,具体而言,水泵1能够构成如下结构:具有齿轮6a、6b作为变速部,并且设置成摇臂6e以第二齿轮6b的旋转中心为中心而摇动第一齿轮6a。由此,通过由DC电机6f驱动轴齿轮5,并在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状态之间切换齿轮6a、6b的动力传递状态,从而能够合理地实现将变速比设为第一值或第二值以及设为不传递动力。因此,具体而言,水泵1优选构成该结构。
水泵1通过将蜗轮W1和蜗杆W2用于摇臂6e、DC电机6f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能够容易地实现第三状态。结果,负担被减轻,而且能够将小型且能耗小的DC电机6f容易地应用于驱动部。另外,通过将蜗轮W1和蜗杆W2用于摇臂6e、DC电机6f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能够容易地将小型的DC电机6f设置成在径向上与带轮4的外径相比位于内侧。
如上所述能够使动力的传递可变的水泵1,是实际由DC电机6f驱动摇臂6e而在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状态之间切换齿轮6a、6b的动力传递状态的结构,从而能够使动力的传递以三级可变。另外,是实际由DC电机6f驱动摇臂6e而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齿轮6a、6b的动力传递状态的结构,从而也能够以在第一值与第二值之间切换变速比的形式使动力的传递可变。此外,为了按这种方式构成水泵1,例如能够通过电子控制装置来控制DC电机6f。
如上所述能够构成有利的结构的水泵1,从小型化的观点来看,优选是实际将齿轮6a、6b设置在带轮4内的结构。另外,从成本的观点来看,优选实际以带轮4的一部分构成齿轮4d、4e。从响应性、小型化的观点来看,优选是实际将驱动部(在这里为DC电机6f)设置于主体2并且设置成在径向上与带轮4的外径相比位于内侧的结构。另外,从小型化的观点来看,优选摇臂6e实际具有在径向上收纳于带轮4的外径内的范围的大小的外形。另外,从能耗或小型化的观点来看,优选是实际将蜗轮W1和蜗杆W2用于摇臂6e与DC电机6f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并且将驱动部设为DC电机6f的结构。
水泵1具有如下减速机构作为变速机构6,具体而言,所述减速机构将第一值设为能够使带轮4的转速与轴齿轮5的转速相等的值,并且将第二值设为比第一值小的值,从而能够以使轴齿轮5的旋转相对于带轮4的旋转而减速的形式来使动力的传递可变。关于这一点,能够以至少在第一值与第二值之间切换变速比的形式来使动力的传递可变的水泵1适合于通过限制排出量来降低冷却损失,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因此,具体而言,动力传递装置优选为将变速机构6作为减速机构的水泵1。
水泵1也能够设置可驱动摇臂6e的防故障机构,以便在DC电机6f发生故障时,带轮4侧的齿轮6a、6b的卡合对象成为内齿轮4d或外齿轮4e(在这里优选的是内齿轮4d)。因此,水泵1也能够确保DC电机6f发生故障时的故障保险。
关于这一点,作为防故障机构,例如能够设置施力部件(例如复位弹簧),该施力部件作用于摇臂6e以使带轮4侧的齿轮6a、6b的卡合对象成为内齿轮4d或外齿轮4e。在该情况下,通过将能够驱动输出轴的提前角设定为规定的大小(例如4°)以上而不使DC电机6f的自锁工作,从而能够用施力部件来驱动摇臂6e。另外,在该情况下,在正常时检测出DC电机6f的输出轴的相位,并且通过反馈控制使得DC电机6f的输出轴的相位成为规定的相位,从而在施力部件的作用下,能够将摇臂6e控制在适当的位置。防故障机构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适当的部件。
水泵1例如也能够进一步如下所述构成。图7是表示水泵1的第一变形例的图。水泵1'除了代替变速机构6而具有变速机构6'这一点以外,与水泵1实质相同。变速机构6'除了还具有第三齿轮6g、摇臂6e'以及DC电机6f'这一点以外,与变速机构6实质相同。
第三齿轮6g选择性地与内齿轮4d或外齿轮4e卡合。第三齿轮6g设置成在圆筒部4a、4c之间,在中间夹着第二齿轮6b而在第一齿轮6a的相反侧与第二齿轮6b卡合。因此,在水泵1'中,第二齿轮6b还与第三齿轮6g卡合,并且能够从第三齿轮6g和轴齿轮5中的一方朝向另一方传递动力。关于这一点,在水泵1'中,齿轮6a、6b和齿轮6g、6b成为变速部。
摇臂6e'除了构成为在内齿轮4d与外齿轮4e之间切换带轮4侧的齿轮6g、6b的卡合对象而不是齿轮6a、6b的卡合对象这一点以外,与摇臂6e同样地构成。DC电机6f'除了构成为驱动摇臂6e'而不是摇臂6e这一点以外,与DC电机6f同样地构成。
在水泵1'中,在齿轮6a、6b的动力传递状态为第三状态的情况下,DC电机6f'驱动摇臂6e',从而能够在以下所示的第四、第五以及第六状态之间切换齿轮6a'、6b的动力传递状态。即,能够在通过使第三齿轮6g与内齿轮4d卡合而与内齿轮4d卡合的第四状态、通过使第三齿轮6g与外齿轮4e卡合而与外齿轮4e卡合的第五状态、通过在非卡合状态下将第三齿轮6g配置在内齿轮4d与外齿轮4e之间而将内齿轮4d和外齿轮4e设为非卡合状态的第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另外,在齿轮6g、6b的动力传递状态为第六状态的情况下,DC电机6f驱动摇臂6e,从而能够在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状态之间切换齿轮6a、6b的动力传递状态。
因此,水泵1'在进行经由内齿轮4d的动力传递的情况以及进行经由外齿轮4e的动力传递的情况下,能够分别具有相互不同的两个变速比,在这方面,与水泵1相比,能够使动力的传递适当地可变。
图8是表示水泵1的第二变形例的图。水泵1″除了还具有变速机构6″这一点以外,与水泵1实质相同。变速机构6″除了代替齿轮6a、6b而具有第一齿轮6a'和第二齿轮6b'并且齿轮6a'、6b'实现与齿轮6a、6b不同的变速比这一点以外,与变速机构6同样地构成。在图8中以细线示出了变速机构6的各结构。即使是如上所述构成的水泵1″,与水泵1'同样地,在进行经由内齿轮4d的动力传递的情况以及进行经由外齿轮4e的动力传递的情况下,分别具有相互不同的两个变速比,从而与水泵1相比能够使动力的传递适当地可变。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特定的实施例,在记载于权利要求书中的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水泵1为动力传递装置的情况。然而,在本发明中并不限于此,动力传递装置除了由发动机的动力驱动的油泵或空调用压缩机以外,也可以是由发动机的动力驱动的燃料泵或真空泵等需要使流量可变的适当的泵。另外,并不限于一定由发动机的动力来驱动,也可以由其他动力来驱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作为第一旋转体的带轮4为驱动侧旋转体、作为第二旋转体的轴齿轮5为从动侧旋转体的情况。然而,在本发明中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第一旋转体为从动侧旋转体而第二旋转体为驱动侧旋转体。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变速机构6为减速机构的情况。然而,在本发明中并不限于此,变速机构实现的变速比也可以分别包含例如比1大的值。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DC电机6f为驱动部的情况。然而,在本发明中并不限于此,驱动部例如也可以是由液压、负压等适当的动力驱动的除DC电机以外的促动器。
附图标记说明
水泵 1、1'、1″
带轮 4
轴齿轮 5
变速机构 6、6'、6″
摇臂 6e、6e'
DC电机 6f、6f'

Claims (5)

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旋转体,所述第一旋转体设置有内齿轮,并且在相比所述内齿轮更靠径向内侧设置有外齿轮;
第二旋转体,在所述第二旋转体与所述第一旋转体之间进行动力的传递;以及
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居间调整在所述第一旋转体与第二旋转体之间进行的动力的传递,
所述变速机构具有:变速部,所述变速部在与所述内齿轮卡合的情况下将变速比设为第一值,并且在与所述外齿轮卡合的情况下将变速比设为与所述第一值不同的第二值;摇动部,所述摇动部在所述内齿轮与所述外齿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旋转体侧的所述变速部的卡合对象;以及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摇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作为所述变速部,所述第一齿轮选择性地与所述内齿轮或所述外齿轮卡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卡合,并且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旋转体中的一方朝向另一方传递动力,
所述摇动部设置成以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中心为中心而摇动所述第一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摇动部,从而在与所述内齿轮卡合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外齿轮卡合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变速部的动力传递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摇动部,从而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以及第三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变速部的动力传递状态,所述第三状态是与所述内齿轮和所述外齿轮不卡合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机构是如下的减速机构,该减速机构将所述第一值设为能够使所述第一旋转体的转速和所述第二旋转体的转速相等的值,并且将所述第二值设为比所述第一值小的值,
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作为由发动机的动力驱动的水泵而实现。
CN201280070395.1A 2012-02-24 2012-02-24 动力传递装置 Pending CN1041368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54532 WO2013125024A1 (ja) 2012-02-24 2012-02-24 動力伝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6806A true CN104136806A (zh) 2014-11-05

Family

ID=49005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0395.1A Pending CN104136806A (zh) 2012-02-24 2012-02-24 动力传递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35871A1 (zh)
EP (1) EP2818759A4 (zh)
JP (1) JP5800081B2 (zh)
CN (1) CN104136806A (zh)
WO (1) WO201312502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4347A (zh) * 2018-06-25 2018-10-12 嘉兴兴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速度变换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53393B1 (fr) * 2016-07-01 2020-01-03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couplage mecanique debrayable entre un dispositif auxiliaire et un vilebrequin de moteur thermique
DE102018218121A1 (de) * 2018-10-23 2020-04-23 Zf Friedrichshafen Ag Planetengetrieb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697B2 (zh) * 1973-09-28 1981-01-14
JPS62179977A (ja) * 1986-02-04 1987-08-07 Tokyo Electric Co Ltd リボン送り装置
JPH10122330A (ja) * 1996-10-18 1998-05-15 Oki Inf Syst 動力ルート切替機構
CN1201875A (zh) * 1997-05-01 1998-12-16 株式会社Jnt 驱动力传递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9735C (zh) * 1899-09-29 1901-04-24
GB190908844A (en) * 1909-04-14 1910-01-13 William James Improved Multiple Speed Gear.
US1858996A (en) * 1930-07-30 1932-05-17 Lesage Alfred Change speed gear
JPS5686260A (en) * 1979-12-14 1981-07-13 Ogura Clutch Co Ltd Crank pulley
JPS56151543U (zh) * 1980-04-14 1981-11-13
JPS6179066A (ja) * 1984-09-25 1986-04-22 Shinpo Kogyo Kk 無段変速調車装置
JPH0644056B2 (ja) 1985-10-23 1994-06-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原子炉の炉心
DE3538121A1 (de) * 1985-10-26 1987-04-30 Licentia Gmbh Elektrowerkzeug mit einem zweiganggetriebe
US4706520A (en) * 1985-12-17 1987-11-17 Mirram Drive Inc. Two speed accessory transmission with optional neutral mode
JPH01170723A (ja) * 1987-12-25 1989-07-05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エンジン補機駆動装置
DE3822611C1 (zh) * 1988-07-04 1989-07-06 Siegfried A. Dipl.-Ing. Eisenmann
DE19846183A1 (de) * 1998-10-07 2000-04-27 Bosch Gmbh Robert Zweigang-Getriebe, insbesondere Vorsatzgetriebe für Nebenaggregate in Kraftfahrzeugen
JP2001342832A (ja) 2000-05-30 2001-12-14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ウオータポンプ駆動構造
JP2002323106A (ja) 2001-04-23 2002-11-08 Nissan Motor Co Ltd 摩擦車式無段変速機
JP2004116361A (ja) 2002-09-25 2004-04-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自動車用ハイブリッドポンプ
JP2008078774A (ja) 2006-09-19 2008-04-03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ホームゲートウェイおよびホームゲートウェイ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1063496B1 (ko) 2009-08-28 2011-09-07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클러치 워터펌프와 그것의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697B2 (zh) * 1973-09-28 1981-01-14
JPS62179977A (ja) * 1986-02-04 1987-08-07 Tokyo Electric Co Ltd リボン送り装置
JPH10122330A (ja) * 1996-10-18 1998-05-15 Oki Inf Syst 動力ルート切替機構
CN1201875A (zh) * 1997-05-01 1998-12-16 株式会社Jnt 驱动力传递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4347A (zh) * 2018-06-25 2018-10-12 嘉兴兴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速度变换装置
CN108644347B (zh) * 2018-06-25 2024-04-19 嘉兴兴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速度变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18759A1 (en) 2014-12-31
WO2013125024A1 (ja) 2013-08-29
US20150135871A1 (en) 2015-05-21
EP2818759A4 (en) 2016-01-13
JP5800081B2 (ja) 2015-10-28
JPWO2013125024A1 (ja) 2015-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19784A1 (en) Powertrain of two speed transmission for electric-only vehicle
CN103813922B (zh) 带电动机的驱动单元
US10451146B2 (en) Two-speed transmission having two clutches for electric vehicle
JP6028507B2 (ja) 電気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CN102686432B (zh) 混合动力车的驱动力传递装置
CN202182174U (zh) 汽车电动换挡机构
CN102792060A (zh) 车辆用减速装置
JP2013108619A5 (zh)
CN104203625A (zh) 车辆用变速器
CN110529562A (zh) 传动装置
US20160091062A1 (en) Hybrid Transmission Having Electro-Magnetically Actuated Pawl Clutch
CN101295900B (zh) 可控式超越离合自动变速电机
JP2008536739A (ja) 熱機関の出力部と車輪のシャフトとの間の動力伝達装置、ならびに関連する動力伝達方法
CN107171492A (zh) 扭矩矢量控制装置
CN104136806A (zh) 动力传递装置
CN108302133A (zh) 具有电磁致动式棘爪离合器的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US9574640B2 (en)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KR102474801B1 (ko) 전기 자동차용 2단 변속기
JP5120332B2 (ja) パーキングロック装置
CN101793315B (zh) 机械和液压组合式动力传动机构
US8920276B2 (en) Controller for varying gear ratios in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2518768B (zh) 一种正反转变速异向输出三轴作业装置
CN213360973U (zh) 具有变速功能的中置电机
CN104956123A (zh) 变速装置
US20150285341A1 (en) 10-Speed Planetary Gearbox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