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9147A - 一种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19147A
CN104119147A CN201410386176.5A CN201410386176A CN104119147A CN 104119147 A CN104119147 A CN 104119147A CN 201410386176 A CN201410386176 A CN 201410386176A CN 104119147 A CN104119147 A CN 104119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chi
litchi branch
pleurotus abalonus
branch bits
cultiv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61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19147B (zh
Inventor
王谦
黄媛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3861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19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19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9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19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9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创新点是在鲍鱼菇优化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鲍鱼菇优化的谷粒菌种培养基中含有荔枝枝屑,在鲍鱼菇优化培养料中荔枝枝屑作为主要成分。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农林业的废料荔枝枝屑和剑麻渣,变废为宝,不仅避免了其对环境的污染,而且降低了栽培鲍鱼菇的成本,鲍鱼菇产量高、周期短。能够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真菌栽培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农林残余物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又名台湾平菇,因其味道类似于鲍鱼而得名。鲍鱼菇菌盖肥厚、味道鲜美,淀粉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且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适于糖尿病人食用,对肥胖症、脚气病、坏血病及贫血病有一定疗效,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理想食品,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商业价值。产品除了鲜销外,由于菇体煮而不烂,适合加工罐头,畅销东南亚、德国及欧洲等地,售价高于一般食用菌。
鲍鱼菇是一种夏季高温季节发生的珍稀菌类品种,适宜出菇温度为20~33℃,一般出菇季节在5~9月,生产菌袋在3~6月。它广泛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海南、福建、台湾、广东、云南和广西等省均有分布。在气候炎热的夏季发生于榕树、刺洞、凤凰木、番石榴、法国梧桐等朽木上。在干燥炎热的夏季,大部分食用菌无法适应气候生长,食用菌市场断档,而它却一枝独秀,占领市场,独领风骚,填充夏季食用菌市场品种的稀缺,满足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因此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食用菌。
目前鲍鱼菇栽培数量和产品市场占有率还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鲍鱼菇的栽培技术尚未成熟。
棉籽皮营养丰富、质地蓬松、通气性好,是食用菌高产栽培最常用的栽培料,但由于近年来棉籽皮价格上涨,食用菌种植成本升高,经济效益下降,所以寻找可代替棉籽皮的栽培料成为了目前食用菌栽培的一大课题。
我国是荔枝原产国及世界第一生产大国,荔枝树大规模的种植必然会产生大量修剪下来的枝条,这些枝条和老树砍伐下来后往往被随意堆置或焚烧,其中隐藏的经济价值被极大的忽略的同时,焚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还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另外,由于荔枝不易保藏,因而荔枝加工工艺得到了发展,目前荔枝干、荔枝酒、荔枝罐头、荔枝汁等系列产品,均已畅销国内外市场。在荔枝加工和消费过程中,荔枝壳通常作为废弃物直接处理掉,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荔枝壳富含黄酮类、酚酸类和水溶性多糖等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此,对这一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剑麻是一种亚热带多年生硬质纤维作物,原产于墨西哥的龙加丹半岛,目前中国是剑麻主要生产国之一。剑麻叶片内含丰富的纤维,与木材纤维及草类纤维比较,其纤维素含量较高,木质素含量较低,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纤维素0.5895,木质素0.0834,戊糖0.2050,果糖0.0315,灰分0.0077。但是剑麻植株仅有2%能够被梳理成可用纤维,其余98%则被作为垃圾丢弃,不仅占用空间,并且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既解决目前鲍鱼菇人工栽培技术不完善的问题,又解决荔枝种植、加工产业相关资源浪费的问题,可在对环境无污染的前提下实现农林废弃物的生物转化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这种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创新点是在鲍鱼菇优化培养料中荔枝枝屑作为主要成分。
所述的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在鲍鱼菇优化的液体菌种培养基或/和鲍鱼菇优化的谷粒菌种培养基中含有荔枝枝屑。
所述利用荔枝枝屑培养茶薪菇的方法,茶薪菇培养料组成包括:鲍鱼菇培养料组成包括:荔枝枝屑50%,剑麻渣20%,棉籽皮20%,谷糠8%,糖1%,生石灰1%。
所述的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鲍鱼菇优化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荔枝枝屑粉5%,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VB110mg/L,CMC0.3%,水1000mL,pH自然。
所述的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鲍鱼菇优化的谷粒菌种培养基配方:玉米粒69%,荔枝壳20%,荔枝枝屑10%,生石灰1%。
所述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液体菌种的制备
a.一级液体菌种的制备
无菌条件下,将市售鲍鱼菇菌种接入一级液体菌种培养基,静置24h后放入160r/min的摇床上,28℃恒温培养7d,得一级液体菌种;
所述一级液体菌种培养基包括:以重量百分比计,马铃薯20%,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CMC0.3%,VB110mg/L;
b.二级液体菌种的制备
无菌条件下,将一级液体菌种接入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静置24h后放入160r/min的摇床上,28℃恒温培养7d,得二级液体菌种;
所述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包括:以重量百分比计,荔枝枝屑粉5%,马铃薯20%,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CMC 0.3%,VB110mg/L;
B.谷粒菌种的制备
将二级液体菌种接入谷粒菌种培养基,接种量为10%,22-25℃培养至满,得到谷粒菌种;
所述谷粒菌种培养基包括:玉米粒69%,荔枝壳20%,荔枝枝屑10%,生石灰1%,;
C.鲍鱼菇培养料的制备
鲍鱼菇培养料组成包括:荔枝枝屑50%,剑麻渣20%,棉籽皮20%,谷糠8%,糖1%,生石灰1%;
制备方法是将荔枝树枝条粉碎成木屑,剑麻渣粉碎成粉末,称取鲍鱼菇培养料的各组分,加水进行拌料,料水比为1∶1.4混合均匀后,堆置30min,装入容器内,灭菌,冷却后备用;
D.接种、培养、采收
无菌条件下,将步骤B制备得到的谷粒菌种接入步骤C制备得到的鲍鱼菇培养料,进行培养、出菇管理、采收。
所述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步骤A中所述荔枝枝屑粉是将荔枝枝屑粉粹,过80目筛后得到的。
所述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步骤B中所述荔枝壳粉碎成颗粒状、绿豆大小。
所述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步骤D中谷粒菌种的接种量为5-10%。
本发明所述荔枝枝屑是指荔枝树的枝干粉碎成木屑样。
步骤C中,盛装鲍鱼菇培养料的容器可选用聚乙烯袋、聚丙烯袋或玻璃瓶;鲍鱼菇培养料的灭菌条件为121℃高压灭菌150min或100℃常压灭菌8-10h。
本发明所述鲍鱼菇菌种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
本发明所选用的鲍鱼菇培养料中,剑麻渣的使用为对木质素分解能力不够强,而对纤维素分解能力强的鲍鱼菇提供充足的碳源,且增强培养料的透气性,从而加快发菌速度;谷糠则作为氮源使用;糖易于被利用,作为速效碳源;生石灰作为调节培养基pH值使用。
本发明所述栽培鲍鱼菇的方法,大幅减少了鲍鱼菇栽培料中棉籽皮所占的比例,根据鲍鱼菇作为木腐菌的特性,并且对纤维素能很好的利用,选用荔枝枝屑作为鲍鱼菇培养料的主要成分,辅以剑麻渣,变废为宝,实现了农林业废料的充分利用,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鲍鱼菇的栽培成本,能显著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A.液体菌种的制备
一级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VB110mg/L,CMC0.3%,水1000mL,pH自然;
二级菌种培养基配方:荔枝枝屑粉5%,马铃薯20%,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VB110mg/L,CMC0.3%,水1000mL,pH自然;其中荔枝枝屑粉碎过80目筛得粉状,与马铃薯、麸皮共煮沸30min,过滤去渣得浸提液。
一级液体菌种使用500mL锥形瓶进行制备,每瓶装液量为200ml,121℃高压灭菌30min后,无菌条件下接入PDA斜面菌种,每瓶接种量为4块1cm2菌种。接种后静置24h后将锥形瓶放入160r/min的摇床上,28℃恒温培养7d。
一级、二级液体菌种装液量规格、灭菌条件及培养条件同上,接种量均为10%。
在二级液体菌种制备阶段,测定液体菌种发酵液中漆酶酶活及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CMC酶活),以未添加荔枝枝屑粉末的培养基为对照,以比较荔枝枝屑粉末在二级液体菌种中是否有底物诱导作用的优势。酶活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漆酶酶活力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每分钟使反应液OD值增加0.001的酶量定义为一个漆酶酶活力单位(U)。
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力(CMC酶活)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每分钟酶解底物产生1μg葡萄糖的酶量定义为一个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力单位(U)。
表1
由表1可知,本发明所述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的漆酶酶活、CMC酶活均比对照组(未添加荔枝枝屑)的高,可见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荔枝枝屑对菌丝的漆酶与纤维素酶的分泌起到一定的底物诱导作用,让菌丝提前适应底物(荔枝枝屑),从而加快菌丝在栽培料上的长速,缩短鲍鱼菇的栽培周期。
B.谷粒菌种的制备
谷粒菌种培养基配方:玉米粒69%,荔枝壳20%,荔枝枝屑10%,生石灰1%,其中荔枝壳粉碎成颗粒状。
称取主辅料,料水比1:1.4进行拌料,装入17cm×32cm×0.05cm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300g,装120袋,将本发明步骤A得到的二级液体菌种以及未添加荔枝枝屑的对照组培养基所培养的菌种分别接入谷粒菌种培养基,每种菌种接种60袋,测长速,并记录菌丝的满肩、满袋时间。
为了考察本发明所述谷粒菌种培养基的优势,发明人同时进行了两组对照培养基的试验,操作同上,对照组培养基为:
玉米粒培养基配方(对照组1):玉米粒79%,麸皮20%,生石灰1%;
棉籽皮培养基配方(对照组2):棉籽皮79%,麸皮20%,生石灰1%。
对比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由表2可知,菌丝在“玉米粒+荔枝壳”的谷粒菌种培养基上的平均长速最快,其次为纯玉米粒培养基,最后为棉籽皮培养基。菌丝在“玉米粒+荔枝壳”谷粒菌种培养基比纯玉米粒、棉籽皮培养基的长速快,这是因为虽然玉米粒营养丰富,但经过150min灭菌后的玉米粒有一定的粘性,纯玉米粒培养基的空气流通性不比加了荔枝壳的“玉米粒+荔枝壳”培养基的好,所以长速就不如“玉米粒+荔枝壳”培养基;而玉米粒间空隙比棉籽皮的大,空气流通性更好,液体菌种在玉米粒间分散性更好,所以菌丝在棉籽皮培养基上的长速最慢。在“玉米粒+荔枝壳”培养基中,菌丝平均长速、平均满肩时间和满袋时间都优于纯玉米粒、棉籽皮培养基;将荔枝壳加入玉米粒培养基中,可增强培养基的空气流通性,且荔枝壳含有多糖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作为速效碳源,同时,在液体菌种及“玉米粒+荔枝壳”培养基中加入荔枝枝屑,使菌丝能够更快适应生长底物,从而加快发菌速度,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综上,“玉米粒+荔枝壳”的谷粒菌种培养基可以代替棉籽皮成为鲍鱼菇种植中原种制作的主料,荔枝壳这一废弃物也得到了资源化利用,对鲍鱼菇的高效栽培有重大意义。
C.鲍鱼菇培养料的制备
按质量比,称取荔枝枝屑50%、剑麻渣20%、棉籽皮20%、谷糠8%、糖1%、生石灰1%,料水比为1:1.4进行拌料。培养料料水混合均匀后,堆置30min后准备装入容器中进行灭菌和接种工作;
将上述培养料装入聚乙烯袋、聚丙烯袋或玻璃瓶内,口径不限,常规扎口,高压灭菌一般以121℃灭菌150min;常压灭菌一般以100℃灭菌,保持8-10h;冷却后接种。
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对栽培鲍鱼菇的荔枝枝屑培养料中荔枝枝屑、剑麻渣、棉籽皮的用量比例进行了考察,具体如下:
按表3准确称取各种成分,将其混合拌匀,加水,料水比为1:1.4,把已配置好的培养料接入试管,每个配方重复5次,121℃高压灭菌150min。将步骤B所述谷粒菌种分别接入料管,进行试管营养生长试验。
表3 培养料配方(干料,%)
配方 荔枝枝屑 剑麻渣 棉籽皮 谷糠 生石灰
P0 0 90 0 8 1 1
P1 40 30 20 8 1 1
P2 50 20 20 8 1 1
P3 60 10 20 8 1 1
P4 90 0 0 8 1 1
P5 0 0 90 8 1 1
每隔2天观察一次试管中菌株的长速和长势情况,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2mm)测定菌株的长速,并记录实验数据,以考察其营养生长情况。菌丝长速长势结果见表4。
表4
配方 菌丝长速(mm/d) 菌丝长势
P0 5.01±0.016 +
P4 5.24±0.044 +
P1 5.54±0.021 ++
P3 5.89±0.009 +++
P2 6.03±0.079 +++
P5 6.22±0.063 +++
注:列出长速均为平均值±标准误;+++表示生长致密,++表示生长较致密,+表示生长一般。
由表4可知,在纯荔枝枝屑及纯剑麻渣培养基上,菌丝长势较弱;而当剑麻渣添加量较高或较少时,其生长势较一般,菌丝白但不够致密;当剑麻渣添加量减少,其长势较好,菌丝洁白、较致密,与纯棉籽皮培养基具有可比性,菌丝在配方P2上生长最快,比纯荔枝枝屑P4组、纯棉籽皮P5组长速都快。
按表3中的配方称取主辅料,各自混合均匀,料水比1:1.4进行拌料,装入17cm×32cm×0.05cm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约300g,接种量为“液体菌种→玉米粒+荔枝壳”制种的颗粒菌种一接种勺。以纯棉籽皮P5的栽培料袋作为对照(CK),观察并记录各个配方鲍鱼菇的生长情况并计算生物转化率。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培养基编号 平均产量(g) 平均生物效率(%)
CK 240.60 80.20
P2 234.03 78.01
P3 232.29 77.43
P1 225.15 75.05
P4 216.30 72.10
P0 207.69 69.23
从表5可以看出,当以荔枝枝屑为主要碳源达到50%,剑麻渣添加量达到20%,棉籽皮添加量为20%时,鲍鱼菇菌株的生物转化率达到了78%,比纯荔枝枝屑的生物转化率72%高,尽管未达到栽培料主料纯棉籽皮的生物转化率80%,但具有可比性。
发明人最终确定适宜配方为荔枝枝屑50%、剑麻渣20%、棉籽皮20%、谷糠8%、糖1%、生石灰1%,料水比为1:1.4进行拌料。
D.接种、培养、采收
将上述灭菌冷却后的出菇袋,无菌操作下按照5-10%的接种量接入步骤B所得谷粒菌种。
菌丝培养:接种后2-3天,菌丝开始萌发,并吃料生长,此时培养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空气湿度保持在60%左右。在菌丝培养过程中,要严防鼠害和杂菌污染,一经发现要及时处理,以免影响菌袋的合格率。
出菇期管理:鲍鱼菇最适宜的出菇方法是采用培养料表面出菇法。方法是:菌丝满袋后拔掉棉塞,脱去套环,把塑料袋反卷至培养料表面处,先将培养料表面的小菇清除干净之后,再喷水保湿,每天喷水3-4次,袋中多余的水应倒出,保持料面湿润即可。一般经8-10天后开始出菇,从菇蕾长出至成熟约需5-8天。在整个出菇阶段,温度宜控制在25-28℃,空气湿度以90%最为适宜。
采收:当子实体长到菌盖近平展,边缘变薄但稍有内卷,孢子即将成熟时,就要及时采收。采收时,一手压住培养料,一手捏住菌柄轻轻转动,将菇摘下。采完一潮菇后,料面及时清理干净,同时停止喷水,让菌丝恢复2-3天后再喷水管理,间隔12天左右可长出下一潮菇。正常情况下,一般可采收4-5潮菇,生物转化率可达90%。
综上,荔枝枝屑+剑麻渣+棉籽皮的组合可以代替纯棉籽皮栽培鲍鱼菇,也就是说,荔枝枝屑、剑麻渣作为可循环利用的生物资源,可以用于珍稀菌类鲍鱼菇的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Claims (9)

1.一种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其特征包括:在鲍鱼菇优化培养料中荔枝枝屑作为主要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鲍鱼菇优化的液体菌种培养基或/和鲍鱼菇优化的谷粒菌种培养基中含有荔枝枝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荔枝枝屑培养茶薪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茶薪菇培养料组成包括:鲍鱼菇培养料组成包括:荔枝枝屑50%,剑麻渣20%,棉籽皮20%,谷糠8%,糖1%,生石灰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鲍鱼菇优化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荔枝枝屑粉5%,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VB110mg/L,CMC0.3%,水1000mL,pH自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鲍鱼菇优化的谷粒菌种培养基配方:玉米粒69%,荔枝壳20%,荔枝枝屑10%,生石灰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A.液体菌种的制备
a.一级液体菌种的制备
无菌条件下,将市售鲍鱼菇菌种接入一级液体菌种培养基,静置24h后放入160r/min的摇床上,28℃恒温培养7d,得一级液体菌种;
所述一级液体菌种培养基包括:以重量百分比计,马铃薯20%,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CMC0.3%,VB110mg/L;
b.二级液体菌种的制备
无菌条件下,将一级液体菌种接入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静置24h后放入160r/min的摇床上,28℃恒温培养7d,得二级液体菌种;
所述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包括:以重量百分比计,荔枝枝屑粉5%,马铃薯20%,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CMC 0.3%,VB110mg/L;
B.谷粒菌种的制备
将二级液体菌种接入谷粒菌种培养基,接种量为10%,22-25℃培养至满,得到谷粒菌种;
所述谷粒菌种培养基包括:玉米粒69%,荔枝壳20%,荔枝枝屑10%,生石灰1%,;
C.鲍鱼菇培养料的制备
鲍鱼菇培养料组成包括:荔枝枝屑50%,剑麻渣20%,棉籽皮20%,谷糠8%,糖1%,生石灰1%;
制备方法是将荔枝树枝条粉碎成木屑,剑麻渣粉碎成粉末,称取鲍鱼菇培养料的各组分,加水进行拌料,料水比为1∶1.4混合均匀后,堆置30min,装入容器内,灭菌,冷却后备用;
D.接种、培养、采收
无菌条件下,将步骤B制备得到的谷粒菌种接入步骤C制备得到的鲍鱼菇培养料,进行培养、出菇管理、采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荔枝枝屑粉是将荔枝枝屑粉粹,过80目筛后得到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荔枝壳粉碎成颗粒状、绿豆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谷粒菌种的接种量为5-10%。
CN201410386176.5A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 Active CN104119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6176.5A CN104119147B (zh)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6176.5A CN104119147B (zh)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9147A true CN104119147A (zh) 2014-10-29
CN104119147B CN104119147B (zh) 2016-04-20

Family

ID=51764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6176.5A Active CN104119147B (zh)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1914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4876A (zh) * 2015-02-16 2015-05-06 邬方成 一种鲍鱼菇栽培方法
CN106576912A (zh) * 2016-12-15 2017-04-26 珠海聚焦先导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栽培荔枝菌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9485A (zh) * 2008-11-19 2010-06-30 赵伟 一种鲍鱼菇原种的制作方法
CN102557800A (zh) * 2011-12-26 2012-07-1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能提高鲍鱼菇子实体中各类氨基酸含量的专用培养料配方及栽培方法
CN103467203A (zh) * 2013-08-17 2013-12-25 邬金飞 一种鲍鱼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9485A (zh) * 2008-11-19 2010-06-30 赵伟 一种鲍鱼菇原种的制作方法
CN102557800A (zh) * 2011-12-26 2012-07-1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能提高鲍鱼菇子实体中各类氨基酸含量的专用培养料配方及栽培方法
CN103467203A (zh) * 2013-08-17 2013-12-25 邬金飞 一种鲍鱼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铁汉等: "十中珍惜食用菌栽培可选用的原料配方", 《辽宁农业科学》 *
李铁汉等: "十中珍惜食用菌栽培可选用的原料配方", 《辽宁农业科学》, 31 December 2006 (2006-12-31), pages 114 - 115 *
黄清荣等: "鲍鱼菇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食品科学》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4876A (zh) * 2015-02-16 2015-05-06 邬方成 一种鲍鱼菇栽培方法
CN106576912A (zh) * 2016-12-15 2017-04-26 珠海聚焦先导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栽培荔枝菌的方法
CN106576912B (zh) * 2016-12-15 2020-06-19 广东祺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栽培荔枝菌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9147B (zh) 2016-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7408B (zh) 一种高效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7787B (zh) 一种利用葡萄蔓屑栽培金福菇、大杯蕈珍稀食用菌的方法
CN103214302B (zh) 一种用于栽培驱蚊香草的木屑菌糠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29591B (zh)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毛木耳的方法
CN104094774B (zh) 一种利用荔枝枝屑培养茶薪菇的方法
CN104987156B (zh)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6258478B (zh) 利用秸秆发酵基质制作的羊肚菌营养袋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8546B (zh)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
CN104945118A (zh) 一种香菇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
CN104478515A (zh) 用于培养杏鲍菇基质的发酵液、杏鲍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70411A (zh) 以火龙果皮为原料的食用菌培养基
CN103570440A (zh) 以香蕉皮为原料的食用菌培养基
CN101665373A (zh) 安全、高效食用菌主培养基料的制作方法
CN104193508A (zh) 一种复合有机型环保育苗基质块的制备方法
CN103283484B (zh) 利用柿木屑栽培猴头菌的方法
CN102972212B (zh) 一种利用粉渣作为栽培料生产姬菇的方法
CN105493897A (zh) 一种蟹味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4871819A (zh) 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CN102265753A (zh) 利用城市绿化废弃枝叶培养食用菌的方法
CN110272305A (zh) 一种植物源材料高温堆肥方法及其中使用的酵头
CN105969697A (zh) 一种用于秸秆堆肥的复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19147B (zh) 一种利用荔枝枝屑培养鲍鱼菇的方法
CN108029445A (zh) 一种利用椰壳栽培香菇的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4303845A (zh)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灵芝的方法
CN104478547A (zh)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黄伞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