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1924A -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1924A
CN104101924A CN201410358989.3A CN201410358989A CN104101924A CN 104101924 A CN104101924 A CN 104101924A CN 201410358989 A CN201410358989 A CN 201410358989A CN 104101924 A CN104101924 A CN 104101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rdant
fire
flame
film
described st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89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世杰
贾伟灿
刘晓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NGHUA REFLECTIVE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NGHUA REFLECTIVE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NGHUA REFLECTIVE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NGHUA REFLECTIVE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589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019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01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19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采用如下步骤:(1)胚布:在阻燃布基上涂一层荧光涂层,分切成各种宽幅的胚布,待用;(2)植入玻璃微珠;(3)聚焦层;(4)金属镀层;(5)阻燃复合胶层和阻燃热熔胶层:在金属镀层上涂布阻燃复合胶层,烘干溶剂后与阻燃热熔胶膜通过热烫复合,待复合胶完全固化,分切成各种宽幅的阻燃热转移复合膜;(6)热烫复合:将步骤(1)所得胚布与步骤(5)所得阻燃热转移复合膜通过热烫复合,并剥离PE/PET复合膜。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制备工艺耗费原材料较少,制作成本较低;(2)复合反光层边缘清晰,有触感;(3)本发明为中间带有反光功能,两侧带有荧光警示功能的阻燃反光警示带。

Description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薄膜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的阻燃警示带大都采用美国3M的制备工艺,如中国专利《逆反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号ZL95193042.7),其制备工艺是:a.在PE/PET复合膜上面植入玻璃微珠,该膜称为植株膜;b.在植珠膜的玻璃微珠上面镀部分金属反射层;c.在镀过部分金属反射层的植珠膜上涂布带有阻燃剂的复合胶,放入烘道烘干溶剂;d.与阻燃棉布、混纺布或者芳纶布进行热烫复合后收卷,待复合胶完全固化后,揭掉PE/PET复合膜,收卷待裁成各种规格的阻燃警示带。然而,应用此方法制备的阻燃警示带的整个面层都含有玻璃微珠,所耗原材料较多,制作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耗费原材料较少,制作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 
(1)胚布:在阻燃布基上涂一层荧光涂层,分切成各种宽幅的胚布,待用;
(2)植入玻璃微珠:将PE/PET复合膜置于热辊中,温度控制在140-190℃之间,随着PE膜的熔化,玻璃微珠沉降在PE膜上,待PE膜冷却,玻璃微珠固定在PE/PET复合膜上面,由此实现植珠;
(3)聚焦层:将涂料涂布在所述玻璃微珠的表面,形成与玻璃微珠同球心的聚焦层,100℃左右烘干溶剂成膜,该膜称为植株膜;
(4)金属镀层:通过电阻加热方式,金属从固态转变成气态,遇植珠膜后凝华成金属镀层,即制成复合反光层;
(5)阻燃复合胶层和阻燃热熔胶层:在金属镀层上涂布阻燃复合胶层,烘干溶剂后与阻燃热熔胶膜通过热烫复合,待复合胶完全固化,分切成各种宽幅的阻燃热转移复合膜;
(6)热烫复合:将步骤(1)所得胚布与步骤(5)所得阻燃热转移复合膜通过热烫复合,并剥离PE/PET复合膜,即为所得阻燃反光警示带。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的阻燃复合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主体树脂60份、阻燃剂8-20份、固化剂1-9份、助剂0-3份、稀释剂10-30份、颜填料0-5份。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的主体树脂为阻燃丙烯酸树脂、阻燃聚氨酯树脂、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溶剂型聚氨酯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的阻燃剂为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磷-氮系阻燃剂、溴系阻燃剂无机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磷系阻燃剂为聚磷酸铵、微胶囊红磷母粒中的一种。
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氮系阻燃剂为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盐和多聚磷酸铵中的一种;其中三聚氰胺盐为氰尿酸三聚氰胺盐、磷酸酯三聚氰胺盐或聚磷酸酯三聚氰胺盐。
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磷-氮系阻燃剂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三聚氰胺多聚磷酸盐、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三铵中的一种。
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溴系阻燃剂为十溴二苯乙烷、十溴联苯醚、四溴双酚A。
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无机阻燃剂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三氧化二锑、硼酸锌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的固化剂为异氰酸酯固化剂、氮丙啶固化剂、氨基树脂固化剂中的一种。
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异氰酸酯固化剂为拜耳N-75、拜耳N-3390、拜耳L-75中的一种。
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氨基树脂固化剂为甲醚化氨基树脂,丁醚化氨基树脂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的助剂为润湿剂、分散剂、偶联剂中的一种。
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KH-570,硅烷偶联剂KH-172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的稀释剂为乙酸乙酯、甲苯、丁酮、乙酸丁酯、二甲苯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的颜填料为色粉、色浆、碳酸钙、高岭土、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色粉为荧光橙红PS-14,荧光黄PS-10,荧光绿PS-11中的一种。
按如下工艺调配阻燃复合胶: 
1) 将阻燃剂和颜填料均匀混合后,加入稀释剂进行研磨分散20~60分钟;
2) 将助剂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料中,高速搅拌20~60分钟后,用80~200目筛过滤粗粒子;
3) 将主体树脂、固化剂依次加入到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料中,搅拌半小时以上,即为阻燃复合胶成品。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的阻燃热熔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热塑性树脂50份、阻燃剂15-30份、抗氧剂0-2份。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的热塑性树脂为热塑性聚氨酯、共聚酯、共聚酰胺、聚烯烃中的一种。
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共聚酰胺为共聚酰胺热熔胶粉,是商业化的产品,可于市场上购买得到。
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聚烯烃为EVA、POE、EAA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的抗氧剂为1010、168、1076、264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的阻燃布基为全棉阻燃布、混纺阻燃布、芳纶阻燃布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的荧光涂层为荧光黄涂层、荧光红涂层、荧光绿涂层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的涂料为油性磺化聚酯涂料、油性聚氨酯涂料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的金属镀层为金属铝镀层、金属钛镀层、金属锌镀层。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的热烫复合步骤,热烫温度为45-55℃,热烫压力为0.2MPa-0.6MPa。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6)中的热烫复合步骤,热烫温度为150-190℃,热烫压力为0.2MPa-1MPa。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荧光涂层的厚度为5um-100um;所述步骤(3)中聚焦层的厚度为0.1um-5um;所述步骤(4)中金属镀层的厚度为0.1nm-100nm;所述步骤(5)中复合胶层的厚度为50um-500um,热熔胶层的厚度为50-150um。
本发明的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其工艺步骤中各工序的作用如下:
(1)荧光涂层作为警示色,起到警示辅助作用,在白天以其鲜艳的色彩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
(2)复合反光层起到反光作用,实现其在灯光照射下的夜间反射,达到警示作用;
(3)该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关键控制在于复合胶和热熔胶的原料选择与调配:复合胶层的作用是用来粘结复合反光层和热熔胶层,而复合反光层的耐水洗性能,决定着产品水洗后的品质,复合胶粘性越好,耐水洗性能越好,阻燃反光警示带水洗后的亮度越高;热熔胶层的作用是用来粘结复合胶层与荧光涂层的,热熔胶粘性越好,耐水洗性能越好,保证了复合胶层与荧光涂层粘结程度;复合胶层和热熔胶层共同决定着阻燃反光警示带的耐水洗性能,也影响着阻燃反光警示带的阻燃性能。
因此,本发明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制备工艺耗费原材料较少,制作成本较低;
(2)复合反光层边缘清晰,有触感;
(3)本发明制备的中间带有反光功能,两侧带有荧光警示功能的阻燃反光警示带,其复合反光层位于警示带中间,荧光涂层位置偏差较小;现有的反光警示带在镀金属层及分切时,会导致反光层两侧的荧光涂层位置偏差超过1mm,而本发明制作的反光警示带的反光层两侧的荧光涂层位置偏差控制在0.5mm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阻燃反光警示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示:1-阻燃布基,2-荧光涂层,3-阻燃热熔胶层,4-阻燃复合胶层,5-金属镀层,6-聚焦层,7-玻璃微珠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相同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框架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所示,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以阻燃布基1为基层,其上依次设置有荧光涂层2、阻燃热熔胶层3、阻燃复合胶层4、金属镀层5、聚焦层6、玻璃微珠层7,所述阻燃布基1与荧光涂层2构成胚布,所述金属镀层5、聚焦层6与玻璃微珠层7构成复合反光层,所述阻燃热熔胶层3与胚布粘结,所述阻燃复合胶层4与复合反光层粘结,所述复合反光层位于胚布的中间位置。
实施例1
阻燃复合胶和阻燃热熔胶的原料选择与调配:
阻燃复合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溶剂型丙烯酸树脂 60份,聚磷酸铵15份,氮丙啶固化剂2份,乙酸乙酯28份,碳酸钙2份;阻燃热熔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共聚酯50份,三聚氰胺多聚磷酸盐20份,抗氧剂1010 0.5份。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
(1)胚布:在全棉阻燃布上涂一层荧光黄涂层,分切成5cm宽幅的胚布,待用;其中,荧光涂层的厚度为5um;
(2)植入玻璃微珠:将PE/PET复合膜置于热辊中,温度控制在140-190℃之间,随着PE膜的熔化,玻璃微珠沉降在PE膜上,待PE膜冷却,玻璃微珠固定在PE/PET复合膜上面,由此实现植珠;
(3)聚焦层:将涂料涂布在所述玻璃微珠的表面,形成与玻璃微珠同球心的球面聚焦层,100℃左右烘干溶剂成膜,该膜称为植株膜;其中,聚焦层的厚度为0.1um;
(4)金属镀层:通过电阻加热方式,金属铝从固态转变成气态,遇植珠膜后凝华成金属铝镀层,即制成复合反光层;其中,金属镀层的厚度为0.1nm;
(5)阻燃复合胶层和阻燃热熔胶层:在金属铝镀层上涂布阻燃复合胶层,烘干溶剂后与阻燃热熔胶膜通过热烫复合,待复合胶完全固化,分切成2cm的阻燃热转移复合膜;其中,复合胶层的厚度为50um,热熔胶层的厚度为50um,热烫温度为45℃,热烫压力为0.5MPa;
(6)热烫复合:将步骤(1)所得胚布与步骤(5)所得阻燃热转移复合膜通过热烫复合,并剥离PE/PET复合膜,即为所得阻燃反光警示带;其中,热烫温度为150℃,热烫压力为0.2MPa。
实施例2
阻燃复合胶和阻燃热熔胶的原料选择与调配:
阻燃复合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溶剂型聚氨酯树脂 60份,微胶囊包覆红磷 10份,拜耳N-75 8份,甲苯20份,二氧化钛4份;阻燃热熔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热塑性聚氨酯50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28份,抗氧剂1076 1份。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
(1)胚布:在混纺阻燃布上涂一层荧光红涂层,分切成10cm宽幅的胚布,待用;其中,荧光涂层的厚度为50um;
(2)植入玻璃微珠:将PE/PET复合膜置于热辊中,温度控制在140-190℃之间,随着PE膜的熔化,玻璃微珠沉降在PE膜上,待PE膜冷却,玻璃微珠固定在PE/PET复合膜上面,由此实现植珠;
(3)聚焦层:将涂料涂布在所述玻璃微珠的表面,形成与玻璃微珠同球心的球面聚焦层,100℃左右烘干溶剂成膜,该膜称为植株膜;其中,聚焦层的厚度为2.5um;
(4)金属镀层:通过电阻加热方式,金属钛从固态转变成气态,遇植珠膜后凝华成金属钛镀层,即制成复合反光层;其中,金属镀层的厚度为50nm;
(5)阻燃复合胶层和阻燃热熔胶层:在金属银镀层上涂布阻燃复合胶层,烘干溶剂后与阻燃热熔胶膜通过热烫复合,待复合胶完全固化,分切成5cm的阻燃热转移复合膜;其中,复合胶层的厚度为200um,热熔胶层的厚度为100um,热烫温度为50℃,热烫压力为0.4MPa;
(6)热烫复合:将步骤(1)所得胚布与步骤(5)所得阻燃热转移复合膜通过热烫复合,并剥离PE/PET复合膜,即为所得阻燃反光警示带;其中,热烫温度为170℃,热烫压力为0.6MPa。
实施例3
阻燃复合胶和阻燃热熔胶的原料选择与调配:
阻燃复合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阻燃丙烯酸树脂 60份,三聚氰胺8份,十溴二苯乙烷7份,甲醚化氨基树脂1份,硅烷偶联剂KH-560 1份,丁酮12份,高岭土1份;阻燃热熔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共聚酰胺50份,氢氧化铝16份,抗氧剂168 1.8份。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
(1)胚布:在全棉阻燃布上涂一层荧光绿涂层,分切成8cm宽幅的胚布,待用;其中,荧光涂层的厚度为90um;
(2)植入玻璃微珠:将PE/PET复合膜置于热辊中,温度控制在140-190℃之间,随着PE膜的熔化,玻璃微珠沉降在PE膜上,待PE膜冷却,玻璃微珠固定在PE/PET复合膜上面,由此实现植珠;
(3)聚焦层:将涂料涂布在所述玻璃微珠的表面,形成与玻璃微珠同球心的球面聚焦层,100℃左右烘干溶剂成膜,该膜称为植株膜;其中,聚焦层的厚度为4um;
(4)金属镀层:通过电阻加热方式,金属锌从固态转变成气态,遇植珠膜后凝华成金属锌镀层,即制成复合反光层;其中,金属镀层的厚度为90nm;
(5)阻燃复合胶层和阻燃热熔胶层:在金属镀层上涂布阻燃复合胶层,烘干溶剂后与阻燃热熔胶膜通过热烫复合,待复合胶完全固化,分切成4cm的阻燃热转移复合膜;其中,复合胶层的厚度为450um,热熔胶层的厚度为140um,热烫温度为55℃,热烫压力为0.3MPa;
(6)热烫复合:将步骤(1)所得胚布与步骤(5)所得阻燃热转移复合膜通过热烫复合,并剥离PE/PET复合膜,即为所得阻燃反光警示带;其中,热烫温度为180℃,热烫压力为0.8MPa。
实施例4
阻燃复合胶和阻燃热熔胶的原料选择与调配:
阻燃复合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阻燃聚氨酯树脂60份,三氧化二锑9份,拜耳N-3390 6份,二甲苯24份;阻燃热熔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共聚酰胺50份,四溴双酚A 10份,磷酸三铵14份。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
(1)胚布:在芳纶阻燃布上涂一层荧光黄涂层,分切成12cm宽幅的胚布,待用;其中,荧光涂层的厚度为70um;
(2)植入玻璃微珠:将PE/PET复合膜置于热辊中,温度控制在140-190℃之间,随着PE膜的熔化,玻璃微珠沉降在PE膜上,待PE膜冷却,玻璃微珠固定在PE/PET复合膜上面,由此实现植珠;
(3)聚焦层:将涂料涂布在所述玻璃微珠的表面,形成与玻璃微珠同球心的球面聚焦层,100℃左右烘干溶剂成膜,该膜称为植株膜;其中,聚焦层的厚度为1um;
(4)金属镀层:通过电阻加热方式,金属铝从固态转变成气态,遇植珠膜后凝华成金属铝镀层,即制成复合反光层;其中,金属镀层的厚度为10nm;
(5)阻燃复合胶层和阻燃热熔胶层:在金属镀层上涂布阻燃复合胶层,烘干溶剂后与阻燃热熔胶膜通过热烫复合,待复合胶完全固化,分切成8cm的阻燃热转移复合膜;其中,复合胶层的厚度为100um,热熔胶层的厚度为80um,热烫温度为48℃,热烫压力为0.5MPa;
(6)热烫复合:将步骤(1)所得胚布与步骤(5)所得阻燃热转移复合膜通过热烫复合,并剥离PE/PET复合膜,即为所得阻燃反光警示带;其中,热烫温度为160℃,热烫压力为0.4MPa。
实施例5
阻燃复合胶和阻燃热熔胶的原料选择与调配:
阻燃复合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溶剂型聚氨酯60份,多聚磷酸铵13份,丁醚化氨基树脂 5份,润湿剂2份,乙酸丁酯16份;阻燃热熔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EVA 50份,磷酸氢二铵22份,抗氧剂264 0.8份。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
(1)胚布:在混纺阻燃布上涂一层荧光红涂层,分切成7cm宽幅的胚布,待用;其中,荧光涂层的厚度为20um;
(2)植入玻璃微珠:将PE/PET复合膜置于热辊中,温度控制在140-190℃之间,随着PE膜的熔化,玻璃微珠沉降在PE膜上,待PE膜冷却,玻璃微珠固定在PE/PET复合膜上面,由此实现植珠;
(3)聚焦层:将涂料涂布在所述玻璃微珠的表面,形成与玻璃微珠同球心的球面聚焦层,100℃左右烘干溶剂成膜,该膜称为植株膜;其中,聚焦层的厚度为3um;
(4)金属镀层:通过电阻加热方式,金属锌从固态转变成气态,遇植珠膜后凝华成金属锌镀层,即制成复合反光层;其中,金属镀层的厚度为30nm;
(5)阻燃复合胶层和阻燃热熔胶层:在金属镀层上涂布阻燃复合胶层,烘干溶剂后与阻燃热熔胶膜通过热烫复合,待复合胶完全固化,分切成3cm的阻燃热转移复合膜;其中,复合胶层的厚度为300um,热熔胶层的厚度为120um,热烫温度为52℃,热烫压力为0.3MPa;
(6)热烫复合:将步骤(1)所得胚布与步骤(5)所得阻燃热转移复合膜通过热烫复合,并剥离PE/PET复合膜,即为所得阻燃反光警示带;其中,热烫温度为155℃,热烫压力为0.5MPa。
实施例6
阻燃复合胶和阻燃热熔胶的原料选择与调配:
阻燃复合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溶剂型丙烯酸树脂60份,磷酸酯三聚氰胺盐17份,氮丙啶固化剂7份,乙酸丁酯18份,二氧化硅3份;阻燃热熔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OE 50份,十溴联苯醚22份,抗氧剂1010 1份,抗氧剂168 0.5份。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
(1)胚布:在全棉阻燃布上涂一层荧光绿涂层,分切成15cm宽幅的胚布,待用;其中,荧光涂层的厚度为40um;
(2)植入玻璃微珠:将PE/PET复合膜置于热辊中,温度控制在140-190℃之间,随着PE膜的熔化,玻璃微珠沉降在PE膜上,待PE膜冷却,玻璃微珠固定在PE/PET复合膜上面,由此实现植珠;
(3)聚焦层:将涂料涂布在所述玻璃微珠的表面,形成与玻璃微珠同球心的球面聚焦层,100℃左右烘干溶剂成膜,该膜称为植株膜;其中,聚焦层的厚度为0.5um;
(4)金属镀层:通过电阻加热方式,金属钛从固态转变成气态,遇植珠膜后凝华成金属钛镀层,即制成复合反光层;其中,金属镀层的厚度为70nm;
(5)阻燃复合胶层和阻燃热熔胶层:在金属镀层上涂布阻燃复合胶层,烘干溶剂后与阻燃热熔胶膜通过热烫复合,待复合胶完全固化,分切成6cm的阻燃热转移复合膜;其中,复合胶层的厚度为250um,热熔胶层的厚度为60um,热烫温度为46℃,热烫压力为0.6MPa;
(6)热烫复合:将步骤(1)所得胚布与步骤(5)所得阻燃热转移复合膜通过热烫复合,并剥离PE/PET复合膜,即为所得阻燃反光警示带;其中,热烫温度为185℃,热烫压力为0.7MPa。
分别对实施例1-实施例6得到的成品进行技术检测,其技术规格均为如下所示:
1.初始阻燃性能:按照ASTM D 6413垂直燃烧法测试,续燃时间小于2秒,无熔融、滴落现象;
2.按照AATCC 135测试标准水洗25次后,按照ASTM D 6413垂直燃烧法测试,续燃时间小于2秒,无熔融、滴落现象;
3.反光强度: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初始反光强度值达到330CPL以上,按照ISO 6330 2A程序水洗25次后,反光强度值达到100CPL以上;
4.撕裂牢度性能:现有反光警示带的经纬向撕裂强度平均在13N左右,而采用本发明制作的反光警示带的经纬向撕裂强度达到15N以上。

Claims (10)

1.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采用如下步骤——
(1)胚布:在阻燃布基上涂一层荧光涂层,分切成各种宽幅的胚布,待用;
(2)植入玻璃微珠:将PE/PET复合膜置于热辊中,温度控制在140-190℃之间,随着PE膜的熔化,玻璃微珠沉降在PE膜上,待PE膜冷却,玻璃微珠固定在PE/PET复合膜上面,由此实现植珠;
(3)聚焦层:将涂料涂布在所述玻璃微珠的表面,形成与玻璃微珠同球心的聚焦层,烘干溶剂成膜,该膜称为植株膜;
(4)金属镀层:通过电阻加热方式,金属从固态转变成气态,遇植珠膜后凝华成金属镀层,即制成复合反光层;
(5)阻燃复合胶层和阻燃热熔胶层:在金属镀层上涂布阻燃复合胶层,烘干溶剂后与阻燃热熔胶膜通过热烫复合,待复合胶完全固化,分切成各种宽幅的阻燃热转移复合膜;
(6)热烫复合:将步骤(1)所得胚布与步骤(5)所得阻燃热转移复合膜通过热烫复合,并剥离PE/PET复合膜,即为所得阻燃反光警示带;
其中,所述步骤(5)中的阻燃复合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主体树脂60份、阻燃剂8-20份、固化剂1-9份、助剂0-3份、稀释剂10-30份、颜填料0-5份;
所述步骤(5)中的阻燃热熔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热塑性树脂50份、阻燃剂15-30份、抗氧剂0-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主体树脂为阻燃丙烯酸树脂、阻燃聚氨酯树脂、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溶剂型聚氨酯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阻燃剂为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磷-氮系阻燃剂、溴系阻燃剂无机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固化剂为异氰酸酯类固化剂、氮丙啶固化剂、氨基树脂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助剂为润湿剂、分散剂、偶联剂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稀释剂为乙酸乙酯、甲苯、丁酮、乙酸丁酯、二甲苯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颜填料为色粉、色浆、碳酸钙、高岭土、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热塑性树脂为热塑性聚氨酯、共聚酯、共聚酰胺、聚烯烃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抗氧剂为1010、168、1076、264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荧光涂层的厚度为5um-100um;所述步骤(3)中聚焦层的厚度为0.1um-5um;所述步骤(4)中金属镀层的厚度为0.1nm-100nm;所述步骤(5)中复合胶层的厚度为50um-500um,热熔胶层的厚度为50-150um。
CN201410358989.3A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 Pending CN1041019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8989.3A CN104101924A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8989.3A CN104101924A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1924A true CN104101924A (zh) 2014-10-15

Family

ID=51670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8989.3A Pending CN104101924A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01924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9552A (zh) * 2015-02-27 2015-07-29 周平 一种隔水防菌粉扑的制备方法
CN105196580A (zh) * 2015-07-30 2015-12-30 宁波华丰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单向拉伸高强度警示带及其生产工艺
CN106154380A (zh) * 2016-08-31 2016-11-23 上海通得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阻燃型反光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07100103A (zh) * 2017-05-18 2017-08-29 成都中节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
CN107234849A (zh) * 2017-06-02 2017-10-10 浙江鹏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箔编织布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P3185052A4 (en) * 2015-02-05 2018-10-03 Hangzhou Chinastars Reflective Material Co., Ltd. Composite glue coating mechanis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for fancy reflective material using same
CN108680976A (zh) * 2018-07-25 2018-10-19 浙江夜光明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反光热贴膜的制作方法
CN113072909A (zh) * 2021-04-02 2021-07-06 夜视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3101A (en) * 1991-05-08 1994-02-01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Launderable retroreflective applique with binder layer comprising electron-beam cured polymer
CN1147859A (zh) * 1994-05-12 1997-04-16 美国3M公司 逆反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352749A (zh) * 1999-06-17 2002-06-05 3M创新有限公司 带有含逆向反射薄片和与聚合物共价键合的染料的着色层的逆向反射制品
CN201262651Y (zh) * 2008-09-26 2009-06-24 浙江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抗撕裂、高柔韧、可折叠的反光膜
CN102565902A (zh) * 2012-02-14 2012-07-11 浙江龙游道明光学有限公司 反光材料玻璃微珠的植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3101A (en) * 1991-05-08 1994-02-01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Launderable retroreflective applique with binder layer comprising electron-beam cured polymer
CN1147859A (zh) * 1994-05-12 1997-04-16 美国3M公司 逆反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352749A (zh) * 1999-06-17 2002-06-05 3M创新有限公司 带有含逆向反射薄片和与聚合物共价键合的染料的着色层的逆向反射制品
CN201262651Y (zh) * 2008-09-26 2009-06-24 浙江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抗撕裂、高柔韧、可折叠的反光膜
CN102565902A (zh) * 2012-02-14 2012-07-11 浙江龙游道明光学有限公司 反光材料玻璃微珠的植珠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85052A4 (en) * 2015-02-05 2018-10-03 Hangzhou Chinastars Reflective Material Co., Ltd. Composite glue coating mechanis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for fancy reflective material using same
CN104799552A (zh) * 2015-02-27 2015-07-29 周平 一种隔水防菌粉扑的制备方法
CN105196580A (zh) * 2015-07-30 2015-12-30 宁波华丰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单向拉伸高强度警示带及其生产工艺
CN105196580B (zh) * 2015-07-30 2018-04-20 宁波华丰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单向拉伸高强度警示带及其生产工艺
CN106154380A (zh) * 2016-08-31 2016-11-23 上海通得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阻燃型反光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07100103A (zh) * 2017-05-18 2017-08-29 成都中节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
CN107234849A (zh) * 2017-06-02 2017-10-10 浙江鹏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箔编织布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80976A (zh) * 2018-07-25 2018-10-19 浙江夜光明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反光热贴膜的制作方法
CN113072909A (zh) * 2021-04-02 2021-07-06 夜视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
CN113072909B (zh) * 2021-04-02 2022-07-05 夜视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1924A (zh)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
CN105301684B (zh) 一种宽幅透气花式反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6146B (zh) 一种花式反光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01685B (zh) 一种高效率宽幅透气花式反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P3185052B1 (en) Composite glue coating mechanis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for fancy reflective material using same
CN100509381C (zh) 多层复合隔热防爆玻璃膜
CN104275887B (zh) 一种耐重工业水洗反光布的制备工艺
TWI687319B (zh) 有色反光物品
CN104275908A (zh) 一种高亮度反光布的制备方法
CN1149410C (zh) 逆反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EP3100084B1 (en) Colored retroreflective articles
JPS6141101A (ja) 逆行反射性材料
TWI698339B (zh) 具有耐洗滌珠粒接合層的反光物品
JP5824494B2 (ja) 反射製品用プロセス
CN103792603B (zh) 回归反射材料及制品
CN105814462B (zh) 具有防沾污性质的回射制品
CN107513170B (zh) 一种塑料薄膜、表面消光膜及其应用
CN106574993A (zh) 回射制品
AU2016311950A1 (en) Decorative sheet
TWI445621B (zh) 反光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CN105403939B (zh) 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
CN104965246B (zh) 一种抗静电反光布及其制备方法
CN204679670U (zh) 网孔透气反光带
KR101031024B1 (ko) 재귀반사시트 제조방법
US11768320B2 (en) Reflective glitter heat transfer sheet combined with a retroreflectiv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Yuhang District of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116 Jing Shan Zhen Cao Qiao Cun, Lantau Peak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CHINASTARS REFLECTIVE MATE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Yuhang District of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116 Jing Shan Zhen Cao Qiao Cun, Lantau Peak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Xinghua Reflective Materials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