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72909B - 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72909B
CN113072909B CN202110361412.8A CN202110361412A CN113072909B CN 113072909 B CN113072909 B CN 113072909B CN 202110361412 A CN202110361412 A CN 202110361412A CN 113072909 B CN113072909 B CN 1130729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me
retardant
phosphate
polyurethane adhesive
spi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614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72909A (zh
Inventor
王爱民
郭仁刚
凌大新
李远斌
孙家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eshili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eshil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eshili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eshil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614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729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72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2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72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29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2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为了解决现有的易出现熔融的现象,提供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阻燃聚氨酯胶包含有以下成分的质量百分数的复合阻燃剂:螺环磷酸酯:5.0%~10%;氢氧化铝:2.0%~5.0%;气相二氧化硅:6.0%~9.0%;三聚氰胺磷酸盐:2.0%~3.0%;二乙基次磷酸盐:5.0%~10%。且该热贴包括阻燃热熔胶层,阻燃热熔胶层上依次设有上述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和玻璃微珠层,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和玻璃微珠层之间设有金属镀膜层。能通过阻燃体系各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效的无熔滴和阻燃性好的特性,且兼具续燃时间短和避免出现阴燃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属于反光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的反光热贴是以PU或PES为热熔胶层,以金属镀膜后的玻璃微珠反光的热转移反光材料。在使用时,利用反光材料如反光热贴的反光特性能将入射的光线反射回去,使其被广泛应用在交通、消防、铁路等领域,还常用于公路维护及消防人员的安全服饰,通过反光材料的反光特性来突出显示穿戴者的存在以提高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在一些防火安全要求较高的领域,普通的反光热贴无法满足使用需求,需采用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的反光制品。
目前,对于阻燃反光制品的阻燃性能通常是通过在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实现防止其燃烧而导致的危险,但是在尤其是火灾等高温环境下,虽在反光热贴的基布等本身具有较好的阻燃性,但是这些阻燃反光制品中的胶粘层(聚氨酯胶)的材料因高温下会出现熔滴现象,出现滴落的问题,这样导致熔滴后的胶层材料等滴落到其它物质上而造成二次燃烧的危害。如常规的反光热贴中将各层胶粘在一起的胶粘层的材料通常是采用聚氨酯压敏胶进行各层的复合,而对于聚氨酯压敏胶也是采用常规的在其中添加阻燃剂来达到阻燃的性能,对于聚氨酯材料的阻燃,包括两类基本的阻燃体系,卤系阻燃体系和非卤系阻燃,而卤系阻燃通常是采用含有溴阻燃剂协同三氧化锑,在燃烧时会产生浓烟和溴化氢等有害物质,且也不能起到防熔滴的现象,在着火时容易出现滴落而影响阻燃性能。又如现有的常规的也有采用非卤的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铝、二氧化二铝等常用阻燃剂,也有采用有机的无卤阻燃或氮系、磷系阻燃,但是均不能解决熔滴的问题,在着火时易出现滴落的问题,且存在续燃时间长和出现阴燃的现象,也会造成二次燃烧等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高阻燃且续燃时间短和无熔滴的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所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包含有以下成分的质量百分数的复合阻燃剂:
螺环磷酸酯:5.0%~10%;氢氧化铝:2.0%~5.0%;气相二氧化硅:6.0%~9.0%;三聚氰胺磷酸盐:2.0%~3.0%;二乙基次磷酸盐:5.0%~10%。
本发明通过使聚氨酯胶中包含有采用螺环磷酸酯、氢氧化铝、气相二氧化硅、三聚氰胺磷酸盐和二乙基次磷酸盐的复合阻燃体系加入到聚氨酯胶的原料中,通过阻燃体系各成分的协同作用有效的实现无熔滴等阻燃性好的特性,且兼具能够实现续燃时间短和无阴燃的效果。更具体的说,通过在聚氨酯胶中添加采用螺环磷酸酯和二乙基次磷酸盐及配合气相二氧化硅的成分,螺环磷酸酯和二乙基次磷酸盐具有含磷量高,阻燃性好,具有较高的热分解稳定性,复配后具有很好的阻燃特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它们的复配协同添加的气相二氧化硅成分,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聚氨酯胶材料易熔滴的问题,达到无熔滴的效果,且在整体的复配阻燃体系下,无需另外添加成炭剂的成分,就能够保证高阻燃的特性;同时,通过螺环磷酸酯和二乙基次磷酸盐协同气相二氧化硅也能够达到续燃时间短的效果。另外,结合加入的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铝和三聚氰胺磷酸盐能够更有效的保证材料在阻燃方面的整体性能效果。
在上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作为优选,所述二乙基次磷酸盐选自二乙基次磷酸铝、二乙基次磷酸锌和二乙基次磷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具有含磷量高,且初始的分解温度较高,具有耐迁移的能力,且不吸潮,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进一步的,最好是至少含有二乙基次磷酸铝。能够与螺环磷酸酯及气相二氧化硅之间形成有效的协同效果,实现高阻燃性的同时兼具更好的无熔滴效果。
在上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作为优选,所述气相二氧化硅为纳米级的气相二氧化硅,且所述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00~300nm。通过采用纳米级的气相二氧化硅协同加入的螺环磷酸酯和二乙基次磷酸盐体系,能够使本聚氨酯胶在燃烧时对材料具体更好的吸附能力,使聚氨酯材料即使在燃烧过程中熔融后,能够改善整体的熔滴问题,能通过纳米级的气相二氧化硅吸附在一起,实现不会出现滴落的问题,达到更好的无熔滴效果。
在上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作为优选,所述螺环磷酸酯选自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采用螺环-笼状结构和双螺环的磷酸酯,相当于是同一个磷酸酯分子中引入双环的结构,具有磷含量和热稳定性高的特性,能更有效的发挥材料的阻燃性和稳定性,这样使材料在聚氨酯发生燃烧时,且具有更好的残炭率,能够与纳米级的气相二氧化硅之间形成更好的协同效应,更有效的形成致密的炭保护层,实现高阻燃和防熔滴的效果。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螺环磷酸酯选自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GDA0003663778940000041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螺环磷酸酯为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的混合物,且所述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的质量比为2:0.5~1.0。更进一步的,上述双螺环磷酸酯最好选自以下结构式的双螺环磷酸酯化合物一种或两种:
Figure GDA0003663778940000042
在上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作为优选,所述螺环磷酸酯、气相二氧化硅和二乙基次磷酸盐的质量比为5.0:6.2~6.5:5.2~5.5。通过上述的配比协同作用能够使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和防熔滴的效果,具有无熔滴的优点。
在上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作为优选,所述二乙基次磷酸盐为二乙基次磷酸铝和二乙基次磷酸钙的混合物,且所述二乙基次磷酸铝与二乙基次磷酸钙的质量比为1:0.2~0.4。能够更有效的保证阻燃性能,使具有更好的达到防熔滴和续燃时间短的效果,以及更好的实现无阴燃的效果。
在上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作为优选,所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的聚氨酯主要采用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0~15;丙烯酸羟丙酯:3.0~10;甲基丙烯酸甲酯:8.0~16;丙烯酸丁酯:7.0~9.0;丙烯酸:5.0~9.0;1,4-丁二醇:5.0~8.0;1,6-己二醇:8.0~13;三羟甲基丙烷:5.0~7.0;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5.0~6.0;甲苯二异氰酸脂:25~35;乙二醇:3.0~7.0;对苯二甲酸:6.0~8.0;偶氮二异丁腈:1.5~2.0;分散剂:3.0~8.0;抗氧化剂:0.5~5.0。能够有效的制成聚氨酯胶,形成相应的聚氨酯胶层,且能够与添加的阻燃复合体系形成很好的复合体系,更有效的保证具有高阻燃的性能,且也能够在聚氨酯在燃烧时不会出现滴落的现象,实现无熔滴的效果,以及实现续燃时间短和避免出现阴燃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包括阻燃热熔胶层,所述阻燃热熔胶层上依次设有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和玻璃微珠层,所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和玻璃微珠层之间还设有金属镀膜层,所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采用包含有以下成分的质量百分数的复合阻燃剂的聚氨酯胶制成:
螺环磷酸酯:5.0%~10%;氢氧化铝:2.0%~5.0%;气相二氧化硅:6.0%~9.0%;三聚氰胺磷酸盐:2.0%~3.0%;二乙基次磷酸盐:5.0%~10%;其余为聚氨酯胶。
本反光热贴在基层采用阻燃的热熔胶材料层,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最好使热熔胶层采用阻燃的PU或PES热熔胶层,均可达到高阻燃性能,而对于现有的中间的聚氨酯胶粘层在燃烧时易出现熔滴和滴落现象,本发明通过将热贴中的聚氨酯胶层采用包含有本发明的上述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的复合阻燃剂的聚氨酯胶制成,能够有效的解决热贴易熔滴的问题,能够有效的提高热贴的防熔滴能力,实现无熔滴和续燃时间短的效果,且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阴燃的现象,更有效的提高热贴的阻燃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阻燃体系各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效的实现无熔滴和阻燃性好的特性,且兼具能够实现续燃时间短的效果;具体是通过它们的复配协同添加的气相二氧化硅成分,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易熔滴的问题,达到无熔滴的效果,且通过螺环磷酸酯和二乙基次磷酸盐协同气相二氧化硅也能够使具有续燃时间短的效果,避免出现阴燃的效果。
2.通过采用螺环-笼状结构和双螺环的磷酸酯作为阻燃材料,相当于能够使同一个磷酸酯分子中引入双环的结构体系,具有磷含量和热稳定性高的特性,能更有效的发挥材料的阻燃性和稳定性,这样使材料在聚氨酯发生燃烧时,具有更好的残炭率,与气相二氧化硅之间形成更好的协同效应,更有效的形成致密的炭保护层,实现高阻燃和防熔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阻燃热熔胶层;2、无熔滴阻燃聚氨酯层;3、金属镀膜层;4、玻璃微珠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包含有以下成分的质量百分数的复合阻燃剂:
螺环磷酸酯:5.0%~10%;氢氧化铝:2.0%~5.0%;气相二氧化硅:6.0%~9.0%;三聚氰胺磷酸盐:2.0%~3.0%;二乙基次磷酸盐:5.0%~10%。除复合阻燃剂外,其余为聚氨酯的胶粘剂,相当于是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以100%的质量百分数计)包括上述质量百分数比例的复合阻燃剂的成分,聚氨酯胶中的其它成分为聚氨酯的成分,可理解为在聚氨酯胶粘剂或聚氨酯胶中加入上述的复合阻燃剂的体系进行均匀混合。通过阻燃体系中螺环磷酸酯、氢氧化铝、气相二氧化硅、三聚氰胺磷酸盐和二乙基次磷酸盐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聚氨酯胶在燃烧时易出现滴落或熔滴的现象,通过上述各成分体系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效的实现无熔滴的效果,且整体的阻燃性能也具有更好的特性,能够实现在2~3cm火焰垂直燃烧下没有熔滴现象,且续燃时间短,达到在0~0.5秒的极短时间内,甚至可达到无续燃,即续燃时间为0秒,且能有效的避免阴燃现象,以及使碳化距离在7.0~8.6cm的高阻燃性能;上述的聚氨酯胶中的聚氨酯胶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聚氨酯胶原料加工,而在加工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时,可将本阻燃复合原料加入到预先加工好的聚氨酯胶或胶粘剂中进行混合均匀。更好的实施方案,上述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包含有以下成分的质量百分数的复合阻燃剂:
螺环磷酸酯:5.0%~6.0%;氢氧化铝:3.0%~4.0%;气相二氧化硅:6.2%~6.6%;三聚氰胺磷酸盐:2.2%~2.5%;二乙基次磷酸盐:5.1%~6.0%。最好使其中的螺环磷酸酯、气相二氧化硅和二乙基次磷酸盐的质量比为5.0:6.2~6.5:5.2~5.5,能够使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使达到无熔滴和续燃时间短的效果,续燃时间达到0.4秒以内的效果。最好使气相二氧化硅采用纳米级的颗粒,使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最好为200nm~300nm。能够更好的对燃烧过程中聚氨酯胶材料的吸附能力,通过与添加的螺环磷酸酯和二乙基次磷酸盐的复合协同作用,能更有效的避免聚氨酯胶在燃烧过程中出现熔滴或滴落的现象,达到无熔滴的效果,及也能够实现续燃时间短及避免出现阴燃的优点。
更好的实施方案,上述的螺环磷酸酯最好采用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说,这里的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最好采用如下结构式的化合物:
Figure GDA0003663778940000071
而双螺环磷酸酯最好采用以下结构式的化合物作为原料:
Figure GDA0003663778940000081
能够更好的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和有效的避免聚氨酯在燃烧时出现熔滴的现象,进一步的最好使采用螺环磷酸酯为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的混合物,且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的质量比为2:0.5~1.0。通过它们的组合添加,使体系具有双环的结构体系,更好的提高热稳定性,且磷含量高,通过添加少量的双螺环磷酸酯能更有效的促进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的阻燃特性,起到更好的协同效应,实现聚氨酯达到无熔滴的效果;最好是采用上述的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上述两种双螺环磷酸酯的混合体系,且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磷原子上带丁基(C4H9-)的双螺环磷酸酯与磷原子上带苯氧基(C6H5-O-)的双螺环磷酸酯的质量比为2:0.4:0.6。最好还可以使阻燃体系中复合采用的二乙基次磷酸盐为二乙基次磷酸铝和二乙基次磷酸钙的混合物,且二乙基次磷酸铝与二乙基次磷酸钙的质量比为1:0.2~0.4。可通过将上述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加工成相应的聚氨酯胶层,固化后形成的胶层,整体能够使实现在2-3cm的垂直火焰燃烧下无熔滴的效果,且阻燃性也更好,在聚氨酯燃烧时续燃的时间更短,续燃时间均能够控制在0.5秒以内,阴燃时间为0秒,且炭化距离在8.6cm以内。应用到反光热贴中的聚氨酯胶层后同样能够具有高阻燃的性能效果。
更好的实施方案,最好使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的聚氨酯主要通过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0~15;丙烯酸羟丙酯:3.0~10;甲基丙烯酸甲酯:8.0~16;丙烯酸丁酯:7.0~9.0;丙烯酸:5.0~9.0;1,4-丁二醇:5.0~8.0;1,6-己二醇:8.0~13;三羟甲基丙烷:5.0~7.0;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5.0~6.0;甲苯二异氰酸脂:25~35;乙二醇:3.0~7.0;对苯二甲酸:6.0~8.0;偶氮二异丁腈:1.5~2.0;分散剂:3.0~8.0;抗氧化剂:0.5~5.0。通过采用上述原料制成的聚氨酯胶能够更好的与本发明的复合阻燃剂之间形成协同作用效应。
更具体的实施方案,结合图1所示,通过采用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反光热贴的聚氨酯粘胶层的材料时也能够实现高效的阻燃性能,避免出现熔滴,且也能够实现续燃时间短和阴燃的效果。对于具体应用后的无熔滴阻燃热贴可包括阻燃热熔胶层1,采用阻燃的PU或PES热熔胶形成的阻燃热熔胶层1,在阻燃热熔胶层1上依次设有上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在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之间还设有金属镀膜层3;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的干膜厚度最好为50μm~80μm;玻璃微珠层4中的玻璃微珠之间间隙为1/3~1/2单个玻璃微珠直径;且最好使玻璃微珠的折射率为1.91~1.94,还可以在玻璃微珠层4的表面设置保护膜层,如PE膜层或PET膜层,使用时只需将PE膜层或PET膜层撕掉去除即可。
实施例1
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
螺环磷酸酯:5.0%;氢氧化铝:2.0%;气相二氧化硅:6.0%,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00nm;MPP(三聚氰胺磷酸盐):3.0%;ADP(二乙基次磷酸铝):10%;其余为聚氨酯,相当于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添加了上述质量百分数的复合阻燃剂。其中的螺环磷酸酯采用以下结构式的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
Figure GDA0003663778940000091
进一步的,其中,本实施例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的聚氨酯主要通过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5;丙烯酸羟丙酯:10;甲基丙烯酸甲酯:16;丙烯酸丁酯:9.0;丙烯酸:5.0;1,4-丁二醇:8.0;1,6-己二醇:10;三羟甲基丙烷:6.0;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5.0;甲苯二异氰酸脂:25;乙二醇:6;对苯二甲酸:8.0;偶氮二异丁腈:1.5;分散剂:6.0;抗氧化剂:5.0的原料复合制备而成。对于聚氨酯的具体加工方法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即可。
将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上述的反光热贴对应的聚氨酯胶层后,具体结合图1所示,加工制作的无熔滴阻燃热贴可包括阻燃热熔胶层1,采用阻燃的PU或PES热熔胶形成的阻燃热熔胶层1,在阻燃热熔胶层1上依次设有采用本实施例的上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聚氨酯粘胶材料形成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在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之间还设有金属镀膜层3;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的干膜厚度最好为50μm。将得到的反光热贴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达到2~3cm火焰垂直燃烧下没有融滴现象,并且续燃0.5秒以内,阴燃0秒,碳化距离7.6cm。
实施例2
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
螺环磷酸酯:8.0%;氢氧化铝:4.0%;气相二氧化硅:9.0%,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300nm;MPP(三聚氰胺磷酸盐):2.5%;ADP(二乙基次磷酸铝):8.0%;其余为聚氨酯,相当于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添加了上述质量百分数的复合阻燃剂。其中的螺环磷酸酯采用以下结构式的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
Figure GDA0003663778940000101
进一步的,其中,本实施例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主要通过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0;丙烯酸羟丙酯:8.0;甲基丙烯酸甲酯:10;丙烯酸丁酯:8.0;丙烯酸:7.0;1,4-丁二醇:5.0;1,6-己二醇:13;三羟甲基丙烷:5.0;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6.0;甲苯二异氰酸脂:35;乙二醇:7.0;对苯二甲酸:6.0;偶氮二异丁腈:2.0;分散剂:8.0;抗氧化剂:4.0的原料复合制备而成。对于聚氨酯的具体加工方法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即可。
将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上述的反光热贴对应的聚氨酯胶层后,具体结合图1所示,加工制作的无熔滴阻燃热贴可包括阻燃热熔胶层1,采用阻燃的PU或PES热熔胶形成的阻燃热熔胶层1,在阻燃热熔胶层1上依次设有采用本实施例的上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聚氨酯粘胶材料形成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在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之间还设有金属镀膜层3;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的干膜厚度最好为50μm。将得到的反光热贴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达到2~3cm火焰垂直燃烧下没有融滴现象,并且续燃0.5秒内,阴燃0秒,碳化距离7.5cm。
实施例3
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
螺环磷酸酯:10%;氢氧化铝:5.0%;气相二氧化硅:8.0%,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60nm;MPP(三聚氰胺磷酸盐):2.5%;二乙基次磷酸钙:7.0%;其余为聚氨酯,相当于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添加了上述质量百分数的复合阻燃剂。其中的螺环磷酸酯采用以下结构式的双螺环磷酸酯:
Figure GDA0003663778940000111
进一步的,其中,本实施例的聚氨酯胶主要通过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2;丙烯酸羟丙酯:5.0;甲基丙烯酸甲酯:11;丙烯酸丁酯:7.0;丙烯酸:7.0;1,4-丁二醇:6.0;1,6-己二醇:9.0;三羟甲基丙烷:5.0;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5.5;甲苯二异氰酸脂:30;乙二醇:3.0;对苯二甲酸:6.0;偶氮二异丁腈:2.0;分散剂:3.0;抗氧化剂:2.0的原料复合制备而成。对于聚氨酯的具体加工方法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即可。
将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上述的反光热贴对应的聚氨酯胶层后,具体结合图1所示,加工制作的无熔滴阻燃热贴可包括阻燃热熔胶层1,采用阻燃的PU或PES热熔胶形成的阻燃热熔胶层1,在阻燃热熔胶层1上依次设有采用本实施例的上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聚氨酯粘胶材料形成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在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之间还设有金属镀膜层3;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的干膜厚度最好为50μm。将得到的反光热贴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达到2~3cm火焰垂直燃烧下没有融滴现象,并且续燃0.5秒以内,阴燃0秒,碳化距离8.5cm。
实施例4
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
螺环磷酸酯:5.0%;氢氧化铝:2.0%;气相二氧化硅:6.0%,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20nm;MPP(三聚氰胺磷酸盐):2.2%;二乙基次磷酸铝和二乙基次磷酸钙的混合物:5.0%,且二乙基次磷酸铝与二乙基次磷酸钙的质量比为1:0.2;其余为聚氨酯,相当于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添加了上述质量百分数的复合阻燃剂。其中的螺环磷酸酯采用以下结构式的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
Figure GDA0003663778940000131
进一步的,其中,本实施例的无熔滴聚氨酯胶中的聚氨酯采用实施例1中采用的聚氨酯原料制成。
将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上述的反光热贴对应的聚氨酯胶层后,具体结合图1所示,加工制作的无熔滴阻燃热贴可包括阻燃热熔胶层1,采用阻燃的PU或PES热熔胶形成的阻燃热熔胶层1,在阻燃热熔胶层1上依次设有采用本实施例的上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聚氨酯粘胶材料形成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在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之间还设有金属镀膜层3;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的干膜厚度最好为50μm。将得到的反光热贴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达到2~3cm火焰垂直燃烧下没有融滴现象,并且续燃0.3秒以内,阴燃0秒,碳化距离7.2cm。
实施例5
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
螺环磷酸酯:8.0%;氢氧化铝:4.0%;气相二氧化硅:7.0%,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80nm;MPP(三聚氰胺磷酸盐):2.5%;二乙基次磷酸铝和二乙基次磷酸钙的混合物:6.0%,且二乙基次磷酸铝与二乙基次磷酸钙的质量比为1:0.4;其余为聚氨酯,相当于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添加了上述质量百分数的复合阻燃剂。其中的螺环磷酸酯采用以下结构式的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
Figure GDA0003663778940000132
进一步的,其中,本实施例的无熔滴聚氨酯胶中的聚氨酯采用实施例1中采用的聚氨酯原料制成。
将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上述的反光热贴对应的聚氨酯胶层后,具体结合图1所示,加工制作的无熔滴阻燃热贴可包括阻燃热熔胶层1,采用阻燃的PU或PES热熔胶形成的阻燃热熔胶层1,在阻燃热熔胶层1上依次设有采用本实施例的上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聚氨酯粘胶材料形成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在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之间还设有金属镀膜层3;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的干膜厚度最好为50μm。将得到的反光热贴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达到2~3cm火焰垂直燃烧下没有融滴现象,并且续燃0.3秒以内,阴燃0秒,碳化距离7.1cm。
实施例6
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
螺环磷酸酯:7.0%;氢氧化铝:3.0%;气相二氧化硅:8.0%,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40nm;MPP(三聚氰胺磷酸盐):2.6%;二乙基次磷酸铝:6.0%;其余为聚氨酯,相当于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添加了上述质量百分数的复合阻燃剂。其中的螺环磷酸酯采用以下结构式的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的混合物,且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的质量比为2:0.5,且其中的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GDA0003663778940000141
进一步的,其中,本实施例的无熔滴聚氨酯胶中的聚氨酯采用实施例1中采用的聚氨酯原料制成。
将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上述的反光热贴对应的聚氨酯胶层后,具体结合图1所示,加工制作的无熔滴阻燃热贴可包括阻燃热熔胶层1,采用阻燃的PU或PES热熔胶形成的阻燃热熔胶层1,在阻燃热熔胶层1上依次设有采用本实施例的上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聚氨酯粘胶材料形成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在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之间还设有金属镀膜层3;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的干膜厚度最好为50μm。将得到的反光热贴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达到2~3cm火焰垂直燃烧下没有融滴现象,并且续燃0.2秒以内,阴燃0秒,碳化距离6.8cm。
实施例7
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
螺环磷酸酯:6.5%;氢氧化铝:2.8%;气相二氧化硅:7.0%,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70nm;MPP(三聚氰胺磷酸盐):2.9%;二乙基次磷酸铝:7.0%;其余为聚氨酯;相当于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添加了上述质量百分数的复合阻燃剂。其中的螺环磷酸酯采用以下结构式的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的混合物,且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的质量比为2.0:1.0,且其中的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GDA0003663778940000151
进一步的,其中,本实施例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的聚氨酯采用实施例1中采用的聚氨酯原料制成。
将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上述的反光热贴对应的聚氨酯胶层后,具体结合图1所示,加工制作的无熔滴阻燃热贴可包括阻燃热熔胶层1,采用阻燃的PU或PES热熔胶形成的阻燃热熔胶层1,在阻燃热熔胶层1上依次设有采用本实施例的上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聚氨酯粘胶材料形成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在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之间还设有金属镀膜层3;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的干膜厚度最好为50μm。将得到的反光热贴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达到2~3cm火焰垂直燃烧下没有融滴现象,并且续燃0.2秒以内,阴燃0秒,碳化距离6.7cm。
实施例8
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
螺环磷酸酯:7.4%;氢氧化铝:3.5%;气相二氧化硅:8.4%,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20nm;MPP(三聚氰胺磷酸盐):2.1%;二乙基次磷酸盐:6.8%,二乙基次磷酸盐为二乙基次磷酸铝和二乙基次磷酸钙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1:0.3;其余为聚氨酯。相当于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添加了上述质量百分数的复合阻燃剂。其中的螺环磷酸酯采用以下结构式的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的混合物,且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的质量比为2.0:0.8,且其中的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GDA0003663778940000161
Figure GDA0003663778940000171
进一步的,其中,本实施例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的聚氨酯采用实施例1中采用的聚氨酯原料制成。
将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上述的反光热贴对应的聚氨酯胶层后,具体结合图1所示,加工制作的无熔滴阻燃热贴可包括阻燃热熔胶层1,采用阻燃的PU或PES热熔胶形成的阻燃热熔胶层1,在阻燃热熔胶层1上依次设有采用本实施例的上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聚氨酯粘胶材料形成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在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之间还设有金属镀膜层3;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的干膜厚度最好为50μm。将得到的反光热贴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达到2~3cm火焰垂直燃烧下没有融滴现象,并且续燃0秒,阴燃0秒,碳化距离5.9cm。
实施例9
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
螺环磷酸酯:5.0%;氢氧化铝:3.4%;气相二氧化硅:6.2%,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20nm;MPP(三聚氰胺磷酸盐):2.1%;二乙基次磷酸盐:5.5%,二乙基次磷酸盐为二乙基次磷酸铝和二乙基次磷酸钙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1:0.3;其余为聚氨酯;相当于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添加了上述质量百分数的复合阻燃剂。其中的螺环磷酸酯采用以下结构式的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
Figure GDA0003663778940000172
进一步的,其中,本实施例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的聚氨酯采用实施例1中采用的聚氨酯原料制成。
将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上述的反光热贴对应的聚氨酯胶层后,具体结合图1所示,加工制作的无熔滴阻燃热贴可包括阻燃热熔胶层1,采用阻燃的PU或PES热熔胶形成的阻燃热熔胶层1,在阻燃热熔胶层1上依次设有采用本实施例的上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聚氨酯粘胶材料形成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在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之间还设有金属镀膜层3;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的干膜厚度最好为50μm。将得到的反光热贴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达到2~3cm火焰垂直燃烧下没有融滴现象,并且续燃0秒,阴燃0秒,碳化距离6.0cm。
实施例10
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
螺环磷酸酯:5.0%;氢氧化铝:3.4%;气相二氧化硅:6.5%,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20nm;MPP(三聚氰胺磷酸盐):2.0%;二乙基次磷酸盐:5.2%,二乙基次磷酸盐为二乙基次磷酸铝和二乙基次磷酸钙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1:0.3;其余为聚氨酯;相当于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添加了上述质量百分数的复合阻燃剂。其中的螺环磷酸酯采用以下结构式的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
Figure GDA0003663778940000181
进一步的,其中,本实施例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的聚氨酯采用实施例1中采用的聚氨酯原料制成。
将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上述的反光热贴对应的聚氨酯胶层后,具体结合图1所示,加工制作的无熔滴阻燃热贴可包括阻燃热熔胶层1,采用阻燃的PU或PES热熔胶形成的阻燃热熔胶层1,在阻燃热熔胶层1上依次设有采用本实施例的上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作为聚氨酯粘胶材料形成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在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之间还设有金属镀膜层3;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的干膜厚度最好为50μm。将得到的反光热贴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达到2~3cm火焰垂直燃烧下没有融滴现象,并且续燃0.3秒,阴燃0秒,碳化距离7.2cm。
比较例1
为了进一步表明本发明的螺环磷酸酯、气相二氧化硅和二乙基次磷酸盐阻燃体系的协同作用,本比较例通过不添加气相二氧化硅进行具体的实施比较。
本阻燃聚氨酯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
螺环磷酸酯:5.0%;氢氧化铝:2.0%;MPP(三聚氰胺磷酸盐):3.0%;ADP(二乙基次磷酸铝):10%;其余为聚氨酯;其中的螺环磷酸酯采用以下结构式的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
Figure GDA0003663778940000191
进一步的,其中,本比较例的阻燃聚氨酯胶中的聚氨酯的具体原料及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将本阻燃聚氨酯胶作为上述的反光热贴对应的聚氨酯胶层后,具体结合图1所示,加工制作的阻燃热贴可包括阻燃热熔胶层1,采用阻燃的PU或PES热熔胶形成的阻燃热熔胶层1,在阻燃热熔胶层1上依次设有采用本比较例的上述阻燃聚氨酯胶作为聚氨酯粘胶材料形成的阻燃聚氨酯胶层(对应于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在阻燃聚氨酯胶层和玻璃微珠层4之间还设有金属镀膜层3;阻燃聚氨酯胶层的干膜厚度最好为50μm。将得到的反光热贴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达到2~3cm火焰垂直燃烧下有熔滴现象,并且续燃3.8秒,阴燃2秒,碳化距离13cm。
比较例2
为了进一步表明本发明的螺环磷酸酯、气相二氧化硅和二乙基次磷酸盐阻燃体系的协同作用,本比较例通过不添加螺环磷酸酯进行具体的实施比较。
本阻燃聚氨酯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
氢氧化铝:2.0%;气相二氧化硅:6.0%,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00nm;MPP(三聚氰胺磷酸盐):3.0%;ADP(二乙基次磷酸铝):10%;其余为聚氨酯。
进一步的,其中,本实施例的聚氨酯胶中的聚氨酯的具体原料及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将本阻燃聚氨酯胶作为上述的反光热贴对应的聚氨酯胶层后,具体结合图1所示,加工制作的阻燃热贴可包括阻燃热熔胶层1,采用阻燃的PU或PES热熔胶形成的阻燃热熔胶层1,在阻燃热熔胶层1上依次设有采用本比较例的上述阻燃聚氨酯胶作为聚氨酯粘胶材料形成的阻燃聚氨酯胶层(对应于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在阻燃聚氨酯胶层和玻璃微珠层4之间还设有金属镀膜层3;阻燃聚氨酯胶层的干膜厚度最好为50μm。将得到的反光热贴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达到2~3cm火焰垂直燃烧下有熔滴现象,并且续燃2.8秒,阴燃1秒,碳化距离13.5cm。
比较例3
为了进一步表明本发明的螺环磷酸酯、气相二氧化硅和二乙基次磷酸盐阻燃体系的协同作用,本比较例通过不添加二乙基次磷酸盐进行具体的实施比较。
本阻燃聚氨酯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
螺环磷酸酯:5.0%;氢氧化铝:2.0%;气相二氧化硅:6.0%,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00nm;MPP(三聚氰胺磷酸盐):3.0%;其余为聚氨酯;其中的螺环磷酸酯采用以下结构式的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
Figure GDA0003663778940000211
进一步的,其中,本比较例的阻燃聚氨酯胶中的聚氨酯的具体原料及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将本阻燃聚氨酯胶作为上述的反光热贴对应的聚氨酯胶层后,具体结合图1所示,加工制作的阻燃热贴可包括阻燃热熔胶层1,采用阻燃的PU或PES热熔胶形成的阻燃热熔胶层1,在阻燃热熔胶层1上依次设有采用本比较例的上述阻燃聚氨酯胶作为聚氨酯粘胶材料形成的阻燃聚氨酯胶层(对应于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在阻燃聚氨酯胶层和玻璃微珠层4之间还设有金属镀膜层3;阻燃聚氨酯胶层的干膜厚度最好为50μm。将得到的反光热贴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达到2~3cm火焰垂直燃烧下有融滴现象,并且续燃2.9秒,阴燃1.2秒,碳化距离13.4cm。
比较例4
为了进一步表明本发明的螺环磷酸酯、气相二氧化硅和二乙基次磷酸盐阻燃体系的协同作用,本比较例通过不添加气相二氧化硅进行具体的实施比较,且将气相二氧化硅的添加含量以螺环磷酸酯的量进行补充添加。
本阻燃聚氨酯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
螺环磷酸酯:11%;氢氧化铝:2.0%;MPP(三聚氰胺磷酸盐):3.0%;ADP(二乙基次磷酸铝):10%;其余为聚氨酯;其中的螺环磷酸酯采用以下结构式的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
Figure GDA0003663778940000212
进一步的,其中,本实施例的聚氨酯胶中的聚氨酯的具体原料及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将本阻燃聚氨酯胶作为上述的反光热贴对应的聚氨酯胶层后,具体结合图1所示,加工制作的无熔滴阻燃热贴可包括阻燃热熔胶层1,采用阻燃的PU或PES热熔胶形成的阻燃热熔胶层1,在阻燃热熔胶层1上依次设有采用本比较例的上述阻燃聚氨酯胶作为聚氨酯粘胶材料形成的阻燃聚氨酯胶层(对应于本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在阻燃聚氨酯胶层和玻璃微珠层4之间还设有金属镀膜层3;阻燃聚氨酯胶层的干膜厚度最好为50μm。将得到的反光热贴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达到2~3cm火焰垂直燃烧下有熔滴现象,并且续燃3.5秒,阴燃2秒,碳化距离12.8cm。
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对本发明已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并引证了一些具体实施例,但是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来说,只要不离开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作各种变化或修正是显然的。

Claims (9)

1.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包含有以下成分的质量百分数的复合阻燃剂:
螺环磷酸酯:5.0%~10%;氢氧化铝:2.0%~5.0%;气相二氧化硅:6.0%~9.0%;三聚氰胺磷酸盐:2.0%~3.0%;二乙基次磷酸盐:5.0%~10%;所述螺环磷酸酯选自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乙基次磷酸盐选自二乙基次磷酸铝、二乙基次磷酸锌和二乙基次磷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二氧化硅为纳米级的气相二氧化硅,且所述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00~3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环磷酸酯选自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36637789300000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环磷酸酯为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的混合物,且所述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的质量比为2:0.5~1.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环磷酸酯、气相二氧化硅和二乙基次磷酸盐的质量比为5.0:6.2~6.5:5.2~5.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乙基次磷酸盐为二乙基次磷酸铝和二乙基次磷酸钙的混合物,且所述二乙基次磷酸铝与二乙基次磷酸钙的质量比为1:0.2~0.4。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中的聚氨酯主要采用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0~15;丙烯酸羟丙酯:3.0~10;甲基丙烯酸甲酯:8.0~16;丙烯酸丁酯:7.0~9.0;丙烯酸:5.0~9.0;1,4-丁二醇:5.0~8.0;1,6-己二醇:8.0~13;三羟甲基丙烷:5.0~7.0;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5.0~6.0;甲苯二异氰酸脂:25~35;乙二醇:3.0~7.0;对苯二甲酸:6.0~8.0;偶氮二异丁腈:1.5~2.0;分散剂:3.0~8.0;抗氧化剂:0.5~5.0。
9.一种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该反光热贴包括阻燃热熔胶层(1),所述阻燃热熔胶层(1)上依次设有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所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和玻璃微珠层(4)之间还设有金属镀膜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2)采用包含有以下成分的质量百分数的复合阻燃剂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制成:
螺环磷酸酯:5.0%~10%;氢氧化铝:2.0%~5.0%;气相二氧化硅:6.0%~9.0%;三聚氰胺磷酸盐:2.0%~3.0%;二乙基次磷酸盐:5.0%~10%;所述螺环磷酸酯选自螺环-笼状结构磷酸酯和双螺环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2110361412.8A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 Active CN1130729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1412.8A CN113072909B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1412.8A CN113072909B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2909A CN113072909A (zh) 2021-07-06
CN113072909B true CN113072909B (zh) 2022-07-05

Family

ID=76614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1412.8A Active CN113072909B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729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5281A1 (ja) * 2021-11-09 2023-05-19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5822A (zh) * 2009-04-30 2010-11-03 上海怀胜工贸有限公司 用于屏蔽材料的环保型无卤阻燃热熔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7215A (zh) * 2012-12-26 2014-07-02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阻燃剂及其应用
CN104101924A (zh) * 2014-07-25 2014-10-15 杭州星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
CN112457813A (zh) * 2020-12-03 2021-03-09 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型阻燃热熔胶及阻燃定向刨花板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5822A (zh) * 2009-04-30 2010-11-03 上海怀胜工贸有限公司 用于屏蔽材料的环保型无卤阻燃热熔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7215A (zh) * 2012-12-26 2014-07-02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阻燃剂及其应用
CN104101924A (zh) * 2014-07-25 2014-10-15 杭州星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备工艺
CN112457813A (zh) * 2020-12-03 2021-03-09 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型阻燃热熔胶及阻燃定向刨花板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二乙基次磷酸铝/纳米二氧化硅阻燃PA66的性能研究;展召顺 等;《2015年中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20151231;383-392 *
季戊四醇磷酸酯/二乙基次磷酸锌协同阻燃聚酰胺6的制备及其性能;刘婷 等;《纺织学报》;20180930;第39卷(第9期);8-1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2909A (zh)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285673C (en) Fire-resistant interlayer
CN106833478B (zh) 一种高性能阻燃型双组份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制备方法
CN102250406B (zh) 一种具有高阻燃性能的聚乙烯材料
CN113072909B (zh) 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
EP2935500A1 (de) Gettermaterial enthaltendes klebeband
JP2003517493A (ja) リグノセルロース物質用の難燃剤膨張性コーティング
DE3722359A1 (de) Flammhemmende beschichtungszusammensetzung
CN106916438A (zh) 一种无卤阻燃抗滴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070010600A1 (en) Particulate clay materials and polymer composition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Feng et al. Synergistic effect of ammonium polyphosphate and triazine-based charring agent on the flame retardancy and combustion behavior of 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
CN109111617A (zh) 铝塑板阻燃芯层以及铝塑板
CA1283234C (en) Fire-resistant composition
CN109735913A (zh) 一种阻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人造草丝、人造草坪背胶及人造草坪
WO2005061605A2 (fr) Systeme ignifugeant a base de composes du phosphore et composition polymerique ignifugee
CN110819128A (zh) 一种高性能阻燃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81536B (zh) 一种阻燃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040099130A (ko) 저발연 난연성 장식시트
CN102643464A (zh) 一种纳米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A1308844C (en) Composition for imparting fire-resistance to laminating interlayers
Taghi-Akbari et al. Flammability, smoke produc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composites with an intumescent flame-retardant system and nano-silica
CN117026638A (zh) 一种膏状复合阻燃剂
CN110128698B (zh) 一种环保型阻燃抑烟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918296B2 (ja) 自己消火性積層フィルム
CN1109088C (zh) 含铂的热防护组合物
JP2002544321A (ja) 火炎遮断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