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3638B - 瓶 - Google Patents
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93638B CN104093638B CN201380007853.1A CN201380007853A CN104093638B CN 104093638 B CN104093638 B CN 104093638B CN 201380007853 A CN201380007853 A CN 201380007853A CN 104093638 B CN104093638 B CN 1040936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al direction
- bottle
- wall portion
- rib
-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994 ca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71 blow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02—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 B65D1/0223—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02—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 B65D1/0223—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B65D1/0261—Bottom construction
- B65D1/0276—Bottom construction having a continuous contact surface, e.g. Champagne-type botto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9/00—Kinds or details of pack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79/005—Packages having deformable parts for indicating or neutralizing internal pressure-variations by other means than venting
- B65D79/008—Packages having deformable parts for indicating or neutralizing internal pressure-variations by other means than venting the deformable part being located in a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 e.g. in bottles or jars
- B65D79/0084—Packages having deformable parts for indicating or neutralizing internal pressure-variations by other means than venting the deformable part being located in a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 e.g. in bottles or jars in the sidewall or shoulder part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 B65D2501/0009—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 B65D2501/0018—Rib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 B65D2501/0009—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 B65D2501/0018—Ribs
- B65D2501/0027—Hollow longitudinal ri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瓶(1),在筒状的主体部(13),沿圆周方向具有间隔地形成多个朝向其径向的内侧凹陷的面板部(51),并且在圆周方向邻接的上述面板部(51)彼此间具有柱部(52)。面板部(51)具有位于径向的内侧的面板底壁部(53)和从上述面板底壁部(53)的外周朝向径向的外侧延伸的侧壁部(54)。在上述面板底壁部(53)形成棱(55),所述棱在上述侧壁部(54)中的至少面向圆周方向的纵侧壁部(54a)之间具有间隙地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瓶。本申请基于2012年2月2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2-43363号、2012年7月3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2-170598号、2012年7月3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2-170599号、以及2012年10月3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2-240544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作为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有底筒状的瓶,例如已知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瓶。专利文献1的瓶具有如下构成:在筒状的主体部,沿圆周方向隔有间隔地形成多个朝向其径向的内侧凹陷的面板部,并且在圆周方向邻接的面板部彼此之间具备柱部。
根据该构成,例如,在被密封于瓶中的内容物的温度降低,瓶内减压的情况下等,面板部朝向径向的内侧优先变形,从而构成为在抑制瓶中面板部以外的部分的变形的同时,吸收瓶内的减压。
另外,例如,如专利文献2所示,出于提高瓶的减压强度的目的,已知沿主体部的外表面设置多个环状槽的构成。
另外,例如,如专利文献3所示,已知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有底筒状的瓶。专利文献3中所示的瓶具备:底部的底壁部位于外周边部的接地部;从径向的内侧与该接地部连接朝向上方延伸的立起周壁部;从该立起周壁部的上端部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环状的可动壁部;以及从该可动壁部的径向的内端部朝向上方延伸的凹陷周壁部。而且,专利文献3中所示的瓶具有如下构成,即可动壁部通过以使凹陷周壁部朝向上方移动的方式,以与立起周壁部的连接部分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吸收瓶内的减压。
另外,专利文献3的瓶中,在主体部沿瓶轴向隔有间隔地形成多个朝向径向的内侧凹陷,并且遍及整周连续延伸的周槽,从而提高径向的刚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352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62500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0/061758号
发明内容
上述的瓶中,从商品名、内容物等的显示、提高外观设计性的观点出发,标签贴附于主体部。作为标签,例如,可举出收缩标签、或拉伸标签、卷筒标签、不干胶标签等。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以往的技术中,面板部朝向径向的内侧凹设。因此,特别是使用收缩标签的情况下,俯视观察是圆形的瓶,主体部中的标签的安装状态是覆盖柱部的部分为角部,覆盖面板部的部分是边部这样的大致多边形状。
另外,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这样的以往的瓶中,将标签帖附于主体部时,标签随着周槽的形状,可能呈现沿瓶轴向起伏这样的外观。这样,上述以往的瓶中,标签的外观有时产生不协调(外观不良)。
为了抑制上述的外观不良的产生,若缩小沿面板部的圆周方向的方向的面板宽度,则有可能减压时的面板部的位移量降低,无法发挥所希望的减压吸收性能。
换句话说,为了进一步提高减压吸收性能,采用在主体部沿圆周方向具有间隔地形成多个朝向径向的内侧凹陷的面板部的构成的情况下,可能贴附于主体部的标签产生皱纹等,标签的外观产生不协调。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维持所希望的减压吸收性能的条件下,抑制附着于主体部的标签发生外观不良的瓶。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在筒状的主体部,沿圆周方向具有间隔地形成多个朝向上述主体部的径向的内侧凹陷的面板部,并且在圆周方向邻接的上述面板部彼此间具有柱部,其中,上述面板部具有位于径向的内侧的面板底壁部和从上述面板底壁部的外周朝向径向的外侧延伸的侧壁部。另外,在上述面板底壁部形成棱,上述棱在上述侧壁部中的至少面向圆周方向的纵侧壁部之间具有间隙地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
根据第一方式,若瓶内部减压,则以面板部中的面板底壁部和侧壁部的连接部分为中心,面板底壁部朝向径向的内侧位移。即,减压时使面板部优先变形,能够抑制其他的部位的变形,并且吸收瓶的内压变化(减压)。
并且,根据第一方式,在面板底壁部配设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棱。因此,能够从径向的内侧支撑以覆盖面板部的方式附着于主体部的标签。因此,附着标签时,能够限制覆盖面板部的标签向径向的内侧移动。由此,能够抑制标签被拉入面板部的内侧,抑制标签产生外观不良。另外,即使减压时面板部朝向径向的内侧变形的情况下,上述的标签的位移也能够被抑制。其结果,能够在维持所希望的减压吸收性能的条件下,抑制附着于主体部的标签产生外观不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的瓶的基础上,上述面板部在圆周方向具有间隔地形成4个以上。
根据上述构成,面板部在圆周方向形成4个以上,所以棱与纵侧壁部之间的间隙在圆周方向形成8根以上。由此,主体部能够以使上述的间隙在圆周方向变窄的同时缩径的方式容易变形,使主体部具备减压吸收性能。其结果,能够抑制瓶的减压时主体部不正当变形产生角部,可靠良好地保持标签的外观。因此,即使减压时产生面板部变形的情况,也能抑制标签的位移,所以能够抑制标签的外观产生不协调,同时使主体部具备减压吸收性能。
并且,通过在圆周方向形成4个以上面板部,即形成总计8根以上棱和柱部,从而能够缩小间隙的开口宽度。另外,能够确保棱和柱部对标签的支撑面积,能够缩小卷绕在主体部的标签中、覆盖间隙的部分的周长。因此,能够抑制从标签中覆盖棱、柱部的部分至瓶轴的沿径向的长度与从标签中覆盖间隙至瓶轴的沿径向的长度的差。
另外,通过在圆周方向形成4个以上面板部,能够抑制以主体部的圆周方向的不同的各个视角可视觉辨认的标签的周长有所不同。其结果,能够使卷绕在主体部的标签的外观不会产生不协调,进行良好地保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对于上述第一或第二方式的瓶,上述棱遍及上述面板底壁部在瓶轴向的全长而形成。上述棱具备位于径向的外侧的顶壁部、和连结上述顶壁部中的圆周方向的外端与上述面板底壁部的周端壁部。而且,从上述径向的横截面观察该瓶,上述棱的顶壁部的外面位于假想圆上,该假想圆为沿圆周方向连结多个上述柱部的位于上述径向的外侧的顶部的外面彼此的圆。
根据上述构成,棱遍及面板底壁部在瓶轴向的全长而形成,所以从径向观察与棱重合的部分中,能够遍及瓶轴向的整体支撑标签。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标签产生皱纹。
而且,由于能够通过棱和柱部确保主体部中的标签的支撑面积,所以能够可靠地抑制标签的外观产生不协调。
因此,能够在抑制对标签的外观产生不协调的同时,使主体部具备减压吸收性能。
特别是,棱的顶面沿着多个柱部的各顶部的表面形状位于在圆周方向延伸的假想圆上,所以棱上能够在与柱部同一面上支撑标签。由此,能够可靠地限制覆盖面板部的标签部分向径向的内侧位移。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在上述第一~三中任一方式的瓶的基础上,上述纵侧壁部中的径向的内端和上述棱的上述周端壁部中的径向的内端沿各自的径向的位置相互不同。
通过这样的构成,纵侧壁部中的径向的内端和周端壁部中的径向的内端沿各自的径向的位置相互不同,所以主体部在使纵侧壁部和周端壁部间的间隙沿圆周方向变窄的同时容易收缩变形,能够可靠地具备减压吸收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在上述第四方式的基础上,上述周端壁部中的径向的内端与上述纵侧壁部中的径向的内端相比位于径向的内侧。
根据上述构成,显著获得上述的减压吸收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在上述第四或五的方式的基础上,上述瓶的内容量为280ml以上且1000ml以下,上述纵侧壁部中的径向的内端与上述棱的上述周端壁部中的径向的内端的的径向的距离为1.0mm以上且2.0mm以下。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使纵侧壁部中的径向的内端与棱的上述周端壁部中的径向的内端的径向的距离为1.0mm以上,能够显著获得上述的减压吸收性能,另外通过使上述的距离为2.0mm以下,能够抑制成形性的恶化、内容量的降低等。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式,在上述第一~六中任一方式的瓶的基础上,从上述径向的横截面观察,上述棱和上述柱部形成为相对于通过各自的圆周方向的中央的中心线为线对称。
根据上述构成,显著获得上述的减压吸收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式,从上述第一或二方式的瓶的上述径向的横截面观察,上述棱的位于上述径向的外侧的顶面位于假想圆上,该假想圆为沿圆周方向连结上述各柱部的位于径向的外侧的顶部彼此的圆。
根据上述构成,棱的顶面沿多个柱部的各顶部的表面形状位于在圆周方向延伸的假想圆上,所以棱上能够在与柱部同一面上支撑标签。由此,能够可靠地限制覆盖面板部的标签部分向径向的内侧位移。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式,在上述第八方式的瓶的基础上,将上述棱的上述顶面的沿上述圆周方向的宽度尺寸设定为上述面板部的沿上述圆周方向的宽度尺寸的10%以上且38.5%以下。
通过将棱的顶面的沿圆周方向的宽度尺寸相对于面板宽度的比例设定为10%以上且38.5%以下,能够在维持所希望的减压吸收性能的条件下,可靠地抑制附着于主体部的标签产生外观不良。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式,在上述第一~九中任一方式的瓶的基础上,上述棱遍及上述面板底壁部在瓶轴向的全长而形成,上述主体部中的上述棱和上述柱部各自在圆周方向的大小为上述间隙的径向的外端开口部在圆周方向的大小以上。
根据上述构成,棱和柱部在圆周方向的大小是位于面板部中棱与纵侧壁部之间的间隙的径向的外端开口部在圆周方向的大小以上,所以能够利用棱和柱部从径向的内侧可靠地支撑卷绕到主体部的标签。因此,标签安装时,能够限制覆盖主体部的标签向径向的内侧移动,平滑地维持标签。由此,能够抑制标签被拉入间隙的内侧而产生皱纹,抑制标签的外观产生不协调。
特别是,根据上述构成,棱遍及面板底壁部在瓶轴向的全长而形成,所以从径向观察与棱重合的部分中,能够遍及瓶轴向的整体支撑标签。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标签产生皱纹。
并且,能够利用棱和柱部确保主体部对标签的支撑面积,能够可靠地抑制标签的外观产生不协调。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在上述第一~十中任一方式的基础上,上述瓶进一步具备与上述主体部的下端连接且闭塞上述主体部的下端开口部的底部,上述底部的底壁部具备位于外周边部的接地部、从径向的内侧与上述接地部连接且朝向上方延伸的立起周壁部、从上述立起周壁部的上端部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环状的可动壁部、以及从上述可动壁部的径向的内端部朝向上方延伸的凹陷周壁部。而且,上述可动壁部配设成以与上述立起周壁部的连接部分为中心转动自如,以使上述凹陷周壁部在上下方向移动。
根据上述方式,可动壁部配设成以与立起周壁部的连接部分为中心转动自如,以使凹陷周壁部在上下方向移动。因此,瓶内压变动时,通过使可动壁部转动而吸收其内压变动,能够抑制肩部和主体部各自在瓶径向的变形。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标签产生外观不良。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瓶,能够在抑制标签的外观产生不协调的同时,使主体部具备减压吸收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瓶的侧视图。
图2为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瓶的仰视图。
图4是沿图3的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样品2的相当于图2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样品3的相当于图2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样品4的相当于图2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8是样品5的相当于图2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样品6的相当于图2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10是样品7的相当于图2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11是样品8(比较例)的相当于图2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从样品1至8中,吸收容量(ml)相对于减压强度(kPa)的关系的图表。
图13是样品A的瓶的横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瓶的侧视图。
图15A是沿图14的A-A线的剖视图。
图15B是沿图14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6是瓶的仰视图。
图17是沿图16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棱的宽度尺寸D1与面板宽度D2的比例(D1/D2)、与吸收容量(ml)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瓶。本实施方式的瓶1如图1~图4所示,具备口部11、肩部12、主体部13以及底部14。就本实施方式的瓶1而言,这些口部11、肩部12、主体部13以及底部14具有将各自的中心轴线位于共用轴上,依次连续设置的结构。
以下,将上述的共用轴称为瓶轴O。沿瓶轴O方向将口部11侧称为上侧,将底部14侧称为下侧,另外,将与瓶轴O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沿瓶轴O旋转的方向称圆周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瓶1由合成树脂材料一体形成,利用注射成形形成有底筒状的瓶坯再被吹塑成形而成。另外,口部11上安装未图示的盖。并且,口部11、肩部12、主体部13以及底部14各自沿径向的横截面形状是大致圆形。应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瓶1的内容量为280ml以上且1000ml以下。
在肩部12与主体部13的连接部分,遍及整周地连续形成有第1环状凹槽16。
主体部13形成为筒状,与肩部12的下端连接向下方延伸设置。主体部13中,瓶轴O方向的两端部彼此间的中间部13a直径比两端部小。另外,构成为主体部13的中间部13a上,卷绕有未图示的例如收缩标签等的标签。
如图1、图3、图4所示,底部14形成为有底筒状,具备踵部17和底壁部19。踵部17的上端开口部与主体部13的下端开口部连接。底壁部19闭塞踵部17的下端开口部,并且外周边部构成接地部18。
踵部17具备下踵部27、上踵部28和连结部29。下踵部27从径向的外侧与接地部18连接,上踵部28从下方与主体部13连接。连结部29连接这些下踵部27和上踵部28。
下踵部27形成为直径比上踵部28小,连结部29具有从上方向下方依次逐渐缩径的构成。
上踵部28与主体部13的瓶轴O方向的两端部同是瓶1的外径最大的最大外径部。另外,在上踵部28中沿瓶轴O方向的中间部分,遍及整周连续形成有第2环状凹槽31。
如图3、图4所示,底壁部19具备立起周壁部21、环状的可动壁部22和凹陷周壁部23。立起周壁部21从径向的内侧与接地部18连接朝向上方延伸。可动壁部22从立起周壁部21的上端部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凹陷周壁部23从可动壁部22的径向的内端部朝向上方延伸。
立起周壁部21从下方向上方依次逐渐缩径。另外,在立起周壁部21,遍及整周地形成有凹凸部21a。凹凸部21a具有如下构成:形成为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曲面状的多个突起部21b在圆周方向具有间隔地配设。
可动壁部22形成为朝向下方突出的曲面状,且从径向的外侧朝向内侧依次逐渐朝向下方延伸。可动壁部22与立起周壁部21介由朝向上方突出的曲面部25而连结。而且,可动壁部22具有如下构成:以使凹陷周壁部23朝向上方移动的方式,将曲面部25、即与立起周壁部21的连接部分能够在中心自由转动。
另外,可动壁部22上,多个棱41以瓶轴O为中心呈放射状配设。棱41具有朝向上方凹陷成曲面状的多个凹部41a沿径向断续地配设的构成。
凹陷周壁部23与瓶轴O同轴配设,且在其上端部,连接有与瓶轴O同轴配置的顶壁24。而且,由这些凹陷周壁部23和顶壁24整体形成为有顶筒状。
凹陷周壁部23形成为从上方朝向下方依次逐渐扩径的多段筒状。具体而言,凹陷周壁部23具备下筒部23a、上筒部23b和环状阶梯部23c。下筒部23a以从可动壁部22的径向的内端部朝向上方依次逐渐缩径的方式形成。上筒部23b从顶壁24的外周边部朝向下方依次逐渐扩径,直径比下筒部23a小。环状阶梯部23c连结这些两筒部23a、23b彼此。
如图3和图4所示,下筒部23a介由朝向下方突出的曲面部26,与可动壁部22的径向的内端部连结。应予说明,该曲面部26以面向径向的内侧倾斜朝向下方的方式突出。另外,从沿径向的横截面观察,下筒部23a形成为圆形。
环状阶梯部23c形成为朝向径向的外侧凹陷的凹曲面状。环状阶梯部23c位于立起周壁部21的上端部的上方、或者同等的高度。
而且,伸出到径向的内侧的伸出部23d在圆周方向多个连接而形成于上筒部23b。由此,如图3所示,形成了角形筒部23f,其从底面观察的形状是以在圆周方向邻接的伸出部23d彼此间的部分23e为角部,并且以伸出部23d为边部,呈多边形状。
伸出部23d形成为从底面观察时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曲面状,在凹陷周壁部23的上筒部23b上,在圆周方向具有间隔地配置多个伸出部23d。如图3所示的例子中,伸出部23d形成为3个,角形筒部23f从底面观察的形状形成为正三角形。从图4所示的沿瓶轴O方向的纵截面观察,伸出部23d形成为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曲面状。
另外,伸出部23d彼此间的部分23e形成为从底面观察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曲面状,分别连接在圆周方向邻接的伸出部23d沿圆周方向的端部彼此。
此处,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的主体部13的中间部13a,在圆周方向具有间隔地形成多个朝向径向的内侧凹陷的减压吸收用的面板部51。在本实施方式中,等间隔地形成有6个面板部51。而且,在主体部13中,位于在圆周方向邻接的面板部51彼此间的部分构成沿瓶轴O方向延伸的柱部52。即,主体部13上,在圆周方向交替地配设有面板部51和柱部52。此外,面板部51沿瓶轴O方向,在主体部13的中间部13a中回避两端部的部分沿瓶轴O方向延伸设置。
面板部51被划分为相对于主体部13的外周面位于径向的内侧的面板底壁部53、和从面板底壁部53的外周朝向径向的外侧延伸的侧壁部54。
侧壁部54具有与面板底壁部53的圆周方向的两端连接且在瓶轴O方向延伸的一对纵侧壁部54a。侧壁部54中,纵侧壁部54a是按照从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朝向圆周方向的外侧、即构成一个面板部51的一对纵侧壁部54a朝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倾斜。应予说明,纵侧壁部54a也可以是不倾斜地沿径向延伸的构成。而且,柱部52位于在圆周方向邻接的面板部51的纵侧壁部54a彼此之间。柱部52以与瓶轴O正交的横截面形状成为矩形或梯形的方式形成。另外,顶部52a位于柱部52中的径向的外侧。顶部52a形成为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曲面状,是主体部13中的中间部13a的外径最大的最大外径部。
另一方面,在侧壁部54,以位于瓶轴O方向的两端在圆周方向延伸的方式设有一对横侧壁部54b。侧壁部54中,一对横侧壁部54b形成从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朝向瓶轴O方向的外侧倾斜的倾斜面。
在面板底壁部53中的圆周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棱55。在构成同一面板部51的纵侧壁部54a彼此间,棱55相对于纵侧壁部54a在圆周方向具有间隙56地配设。并且,棱55遍及面板底壁部53在瓶轴O方向的全长而形成。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面板部51在圆周方向的中央部,在瓶轴O方向相互对置的一对横侧壁部54b彼此被棱55跨越,相对于该棱55,圆周方向的两侧构成沿瓶轴O方向延伸的一对间隙56。此时,间隙56位于面板部51中的圆周方向的外端与棱55中的圆周方向的外端之间,在各面板部51分别配设2根。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在圆周方向具有间隔地配设总计12根的间隙56。
棱55被划分为相对于面板底壁部53位于径向的外侧的顶壁部55a、和连结顶壁部55a中的圆周方向的外端与面板底壁部53的周端壁部55b。
从沿径向的横截面观察(参照图2),顶壁部55a形成为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曲面状。顶壁部55a实际上沿多个柱部52中的各顶部52a的表面形状位于在圆周方向延伸的假想圆L上,是主体部13中的中间部13a的最大外径部。
此处,如图2所示,顶壁部55a中的沿中间部13a的切线方向的棱的宽度尺寸D1(以下,记为“棱宽度D1”。)具有柱部52中的沿顶部52a切线方向的柱的宽度尺寸D2(以下,记为“柱宽度D2”。)以上的宽度。另外,棱宽度D1及柱宽度D2具有径向的外端开口部中的沿切线方向的位置中的间隙56的开口的宽度尺寸D3(以下,记为“开口宽度D3”。)以上的宽度。应予说明,对于图示的例子,棱宽度D1比柱宽度D2大,另外棱宽度D1及柱宽度D2比开口宽度D3大(即,D1>D2>D3)。
周端壁部55b位于棱55的圆周方向的两端且在瓶轴O方向延伸,按照从径向的外侧朝向内侧朝向圆周方向的外侧倾斜。因此,从沿径向的横截面观察,棱55形成为按照从径向的外侧朝向内侧,圆周方向的宽度逐渐放大的梯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纵侧壁部54a中的径向的内端和周端壁部55b中的径向的内端的沿径向的位置相互不同。具体而言,从图2、图5至图10所示的例中,纵侧壁部54a在径向的长度(深度)H1与周端壁部55b在径向的长度(深度)H2相比短(H1<H2)。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柱部52和棱55形成为分别通过圆周方向的中心且相对于在径向延伸的中心线为线对称。即,形成为,构成同一棱55的一对周端壁部55b中的径向的内端各自沿径向的位置相互相同。另外,形成为,构成同一柱部52的一对纵侧壁部54a中的径向的内端沿各自的径向的位置相互相同。因此,同一面板部51中,在圆周方向相互对置的纵侧壁部54a和周端壁部55b中,纵侧壁部54a与周端壁部55b相比径向的长度短。应予说明,纵侧壁部54a中的径向的内端与周端壁部55b中的径向的内端沿径向的距离(纵侧壁部54a的深度H1与周端壁部55b的深度H2的差)被设定为1.0mm以上且2.0mm以下的范围。
而且,连接部分53a连接面板底壁部53的纵侧壁部54a中的径向的内端和周端壁部55b中的径向的内端。具体而言,从沿径向的横截面观察,连接部分53a按照从径向的外侧朝向内侧朝向圆周方向的内侧倾斜。应予说明,上述的间隙56被划分为纵侧壁部54a、横侧壁部54b、连接部分53a、以及周端壁部55b。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若瓶1的内部减压,则主体部13在将柱部52与棱55之间的间隙56沿圆周方向变窄的同时容易优先缩径变形。其结果,能够使主体部13具备减压吸收性能。并且,间隙56在主体部13形成8根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12根),所以能够抑制瓶1的减压时主体部13不正当地变形而产生角部。其结果,能够可靠良好地保持标签的外观。
并且,纵侧壁部54a中的径向的内端和周端壁部55b中的径向的内端沿径向的位置相互不同,所以间隙56容易变形,能够可靠地具备减压吸收性能。
由此,能够抑制间隙56以外的部位(例如,柱部52或棱55、肩部12)的变形,并且吸收瓶1的内压变化(减压)。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底壁部53配设棱55,并且,棱55和柱部52各自的棱宽度D1和柱宽度D2具有间隙56的开口宽度D3以上的宽度。因此,能够利用棱55和柱部52从径向的内侧支撑卷绕在主体部13的标签。因此,附着标签时,能够限制覆盖主体部13的标签向径向的内侧移动,平滑地维持标签。由此,能够抑制标签被拉入间隙56的内侧产生皱纹,抑制标签的外观产生不协调。
并且,棱55遍及面板底壁部53在瓶轴O方向的全长而形成。因此,从径向观察与棱55重合的部分中,能够遍及瓶轴O方向的整体支撑标签。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标签产生皱纹。
并且,能够利用棱55和柱部52确保主体部13对标签的支撑面积,所以能够可靠地抑制标签的外观产生不协调。
因此,即使减压时间隙56变形的情况下,主体部13为了维持圆形而抑制标签的不正当的位移。因此,能够抑制标签的外观产生不协调,并且使主体部13具备减压吸收性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壁部22以使凹陷周壁部23在瓶轴O方向移动的方式,配设成能够以曲面部25为中心转动自如。因此,瓶1的内压变动时,通过使可动壁部22转动,吸收其内压变动,能够抑制肩部12和主体部13各自在径向的变形。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标签产生外观不良。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由可动壁部22带来的减压吸收功能充分的情况下,瓶1内减压时使该可动壁部22优先位移,抑制(防止)间隙56的变形。此时,例如能够尽可能大地形成棱宽度D1,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标签产生外观不良。
在此,根据主体部13的形状验证吸收容量(ml)相对于减压强度(kPa)如何变化。该验证中使用的瓶1是内容量为500ml用的瓶。另外,该验证中,减压时底壁部19是实质上不变形的构成,通过解析验证仅主体部13的吸收容量。
接下来,对该验证中使用的样品瓶进行说明。
图2、图5~图10表示实施例1~7的样品瓶(以下,称为样品1~7),图11表示比较例的样品瓶(以下,称为样品8)。
图2所示的样品1是由与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构成的瓶1。而且,以下以样品1为基准,说明样品1和各样品2~8的主要的差别。
就图5所示的样品2而言,面板部51的棱宽度D1相对于样品1小。
就图6所示的样品3而言,周端壁部55b的深度H2相对于样品1小,纵侧壁部54a的深度H1与周端壁部55b的深度H2的差相对于样品1小。
就图7所示的样品4而言,纵侧壁部54a的深度H1相对于样品1小,纵侧壁部54a的深度H1与周端壁部55b的深度H2的差相对于样品1大。
就图8所示的样品5而言,面板部51的棱宽度D1相对于样品1大。
就图9所示的样品6而言,柱部52的柱宽度D2相对于样品1大,比面板部51的棱宽度D1大。此时,棱55中位于假想圆L上的部分的长度d1与柱部52中位于假想圆L上的部分的长度d2具有同等的长度。
就图10所示的样品7而言,同一面板部51中的位于圆周方向的两侧的纵侧壁部54a彼此所成的角度θ1相对于样品1大。
就图11所示的样品8(比较例)而言,纵侧壁部54a的深度H1与周端壁部55b的深度H2相同。
上述的各样品的具体尺寸如以下所示的表1所示。应予说明,上述的各尺寸中,从沿径向的横截面观察,棱宽度D1具有构成棱55的各周端壁部55b各自的延长线与假想圆L的交点间的沿中间部13a的切线方向的距离。从沿径向的横截面观察,柱宽度D2具有构成柱部52的各纵侧壁部54a各自的延长线与假想圆L的交点间的沿中间部13a的切线方向的距离。另外,从沿径向的横截面观察,开口宽度D3以成为纵侧壁部54a的延长线与假想圆L的交点、和周端壁部55b的延长线与假想圆L的交点间的沿中间部13a的切线方向的距离的方式形成。并且,从沿径向的横截面观察,各图中的附图标记D4表示同一面板部51中的各纵侧壁部54a各自的延长线与假想圆L的交点间的沿中间部13a的切线方向的距离、即面板的宽度尺寸(以下,记为“面板宽度D4”。)。
另一方面,从沿径向的横截面观察,深度H1是纵侧壁部54a的延长线和连接部分53a的延长线的交点与假想圆L的径向的长度。从沿径向的横截面观察,深度H2是周端壁部55b的延长线和连接部分53a的延长线的交点与假想圆L的径向的长度。
表1
如图12所示,可知各样品1~7随着使减压强度增加,有吸收容量增加的趋势。认为这是因为伴随瓶1内部的减压,主体部13将间隙56在圆周方向变窄的同时优先缩径变形,由此能够抑制间隙56以外的部位的变形,并且吸收瓶1的内压变化(减压)。
之后,若增加减压强度,则样品1~7均可得到30ml以上的吸收容量。另一方面,样品8的结果是无法符合减压强度的增加,在减压中途(15kPa左右)在间隙56以外的位置产生局部变形等。应予说明,就各样品1~8中的吸收容量而言,样品1为60ml以上,样品2为33.8ml,样品3为40.9ml,样品4为42.8ml,样品5为60ml以上,样品6为46.3ml,样品7为53.8ml,样品8(比较例)为27.4ml。
另外,由比较样品1、3、4、8可得到结果,如样品1、3、4那样纵侧壁部54a的深度H1与周端壁部55b的深度H2不同的情况、和如样品8那样纵侧壁部54a的深度H1与周端壁部55b的深度H2相同的場合相比,吸收容量大。其中,若纵侧壁部54a的深度H1与周端壁部55b的深度H2的差过大,则产生成形性的恶化、内容量的降低等,因而不优选。因此,纵侧壁部54a的深度H1与周端壁部55b的深度H2的差优选如上述所述那样被设定为1.0mm以上2.0mm以下的范围。
并且,由比较样品1、2、5可得到结果,棱宽度D1大的一方的吸收容量变大。此时,特别是由比较样品1、6可得到结果,棱宽度D1比柱宽度D2大的情况下吸收容量大。
另外,由比较样品1、7可得到结果,纵侧壁部54a彼此所成的角度θ1小的情况下吸收容量大。
接下来,使用棱55和柱部52的总计根数不同的9个样品A~I,根据棱55和柱部52的根数验证卷绕在主体部13的标签S的外观如何变化。应予说明,以下的说明中,将棱55和柱部52通称为凸部57。
以下所示的表2汇总各样品A~H的规格(凸部57的根数、标签S的周长)和外观判定的结果。另外,样品I表示在主体直径被设为70mm的圆形瓶卷绕标签S而成样品。
表2
首先,以图13所示的样品A为例说明该验证中使用的样品A~H。
如图13所示,就该验证中使用的样品A的瓶A1而言,主体直径(假想圆L的外径)被设为70mm,圆周方向中的凸部57的宽度被设为10mm(棱宽度D1=柱宽度D2=10mm),以等间隔配置的这些凸部57间设置有间隙56。另外,图13所示的瓶A1的凸部57一共形成5根。而且,主体部13上,以覆盖凸部57和间隙56的方式遍及整周地卷绕标签S。
应予说明,对于样品B~H,相对于样品A,主体直径凸部宽度(棱宽度D1和柱宽度D2)相同,将凸部57的数量逐根增加。
另外,表2所示的标签高度差T、可视标签周长、以及可视标签宽度如下定义。
(1)标签高度差T
从标签S中覆盖凸部57的部分至瓶轴O沿径向的长度R1(相当于假想圆L和主体直径的半径)与从标签S中覆盖间隙56的部分至瓶轴O沿径向的长度R2的差。
(2)可视标签周长
以主体部13的圆周方向的不同的各个视角,可视觉辨认的标签S的周长。
(3)可视标签宽度
将以主体部13的圆周方向的不同的各个视角可视觉辨认的范围的标签S投影到径向时的宽度。
如表2所示,可知标签高度差T随着使凸部57的根数增加而减少。认为这是因为通过增加凸部57的根数,能够缩小间隙56的开口宽度D3,并且能够确保凸部57对标签S的支撑面积,从而能够缩小标签S中覆盖间隙56的部分的周长。
特别是,对于样品C~H(凸部57为7根以上)的情况,能够将标签阶梯差T抑制在2.00mm以下,能够不给标签S的外观带来不协调地良好地保持。此时,通过将相对于主体直径的标签高度差T抑制在3.0%以下(优选为2.0%以下),从而无论主体直径的大小都能够良好地保持外观。
另外,对于可视标签周长差(可视标签周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通过增加凸部57的根数,也可观察到减少的趋势。换言之,通过增加凸部57的根数,从而使主体部13的横截面形状变成近似圆形(假想圆L),所以能够抑制以圆周方向上的各个视角能视觉辨认的标签S的周长不同。
特别是,若样品C~H、即凸部57为7根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将可视标签周长差抑制在20.00mm以下,能够不给标签S的外观带来不协调地良好地保持。此时,通过将可视标签周长差抑制在相对于样品I的标签周长(全长)为10.0%以下,从而无论圆形瓶的标签周长都能够良好地保持外观。
此外,若凸部57的根数为17本以上,则有赋形性变差的趋势,所以凸部57优选为16根以下。
另外,为了均衡分散应力,凸部57的根数优选为偶数。此时,更优选使棱55和柱部52均为偶数。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详述,但具体的构成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也包含在内。
例如,如果间隙56的数量、配置等为8根以上(面板部51为4个以上),则考虑到瓶1所要求的强度、减压吸收容量等可以进行适当地设计变更。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肩部12、主体部13以及底部14各自沿径向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然而,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进行将肩部12、主体部13以及底部14各自沿径向的横截面形状设为多边形状等适当地变更。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将面板部51形成于主体部13的中间部13a中、回避瓶轴O方向的两端部的部分的情况进行说明。然而,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面板部遍及中间部13a在瓶轴O方向的整体而形成。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为纵侧壁部54a的深度H1与周端壁部55b的深度H2相比短。与其相反,也可以形成为周端壁部55b的深度H2与纵侧壁部54a的深度H1相比短。
并且,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棱宽度D1为柱宽度D2以上的情况进行说明。然而,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如样品6那样柱宽度D2比棱宽度D1大。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各面板底壁部53分别配设1个棱55的情况进行说明。然而,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各面板底壁部53上分别配设多个棱55。
另外,形成瓶1的合成树脂材料可以进行适当变更,例如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非晶性聚酯等,或它们的混合材料等。
并且,瓶1不限于单层结构体,也可以是具有中间层的层叠结构体。作为该中间层,例如可以举出由具有气体阻隔性的树脂材料构成的层、由再生材料构成的层、或由具有氧吸收性的树脂材料构成的层等。
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置换成公知的构成要素,另外,也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变形例。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瓶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瓶201如图14~17所示,具备口部211、肩部212、主体部213以及底部214。这些口部211、肩部212、主体部213以及底部214具有将各自的中心轴线位于共用轴上,依次连续设置的示意结构。
以下,将上述的共用轴称为瓶轴O。沿瓶轴O方向将口部211侧称为上侧,将底部214侧称为下侧,另外,将与瓶轴O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以瓶轴O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向称为圆周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瓶201是利用注射成形形成有底筒状的瓶坯再吹塑成形而成,由合成树脂材料一体形成。另外,口部211上安装了未图示的盖。并且,口部211、肩部212、主体部213以及底部214各自沿径向的横截面形状为大致圆形。
在肩部212与主体部213的连接部分,遍及整周地连续形成有第1环状凹槽216。
主体部213形成为筒状,与肩部212的下端连接且朝向下方延伸设置。主体部213中,瓶轴O方向的两端部彼此间的中间部213a直径比两端部小。此外,主体部213的中间部213a上,卷绕有未图示的例如收缩标签等的标签。
如图14、16、17所示,底部214形成为有底筒状,具备踵部217和底壁部219。踵部217的上端开口部与主体部213的下端开口部连接。底壁部219闭塞踵部217的下端开口部,并且外周边部形成接地部218。
踵部217具备下踵部227、上踵部228和连结部229。下踵部227从径向的外侧与接地部218连接,上踵部228从下方与主体部213连接。连结部229连结这些下踵部227和上踵部228。
下踵部227形成为直径比上踵部228小,连结部229具有从上方朝向下方依次逐渐缩径的构成。
上踵部228与主体部213的瓶轴O方向的两端部同是瓶201的外径最大的最大外径部。另外,在上踵部228中沿瓶轴O方向的中间部分,遍及整周连续形成有第2环状凹槽231。
另外,在踵部217的外周面和主体部213的下端部的外周面,例如利用皱纹加工等形成突出高度低的凹凸部217a。
如图16、17所示,底壁部219具备立起周壁部221、环状的可动壁部222和凹陷周壁部223。立起周壁部221从径向的内侧与接地部218连接且朝向上方延伸。可动壁部222从立起周壁部221的上端部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凹陷周壁部223从可动壁部222的径向的内端部朝向上方延伸。
立起周壁部221从下方朝向上方依次逐渐缩径。另外,在立起周壁部221,遍及整周地形成凹凸部221a。凹凸部221a具有如下构成:形成为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曲面状的多个突起部221b在圆周方向具有间隔地配设。
可动壁部222形成为朝向下方突出的曲面状,且从径向的外侧朝向内侧依次逐渐朝向下方延伸。可动壁部222与立起周壁部221介由朝向上方突出的曲面部225而连结。而且,可动壁部222具有如下构成:以使凹陷周壁部223朝向上方移动的方式,以曲面部225、即与立起周壁部221的连接部分能够为中心转动自如。
另外,可动壁部222上,多个棱241以瓶轴O为中心呈放射状配设。棱241具有朝向上方凹陷成曲面状的多个凹部241a沿径向断续地配设的构成。
凹陷周壁部223与瓶轴O同轴配设,且在其上端部,连接有与瓶轴O同轴配置的顶壁224。而且,这些凹陷周壁部223和顶壁224整体形成为有顶筒状。
凹陷周壁部223形成为从上方朝向下方依次逐渐扩径的多级筒状。具体而言,凹陷周壁部223具备下筒部223a、上筒部223b和环状阶梯部223c。下筒部223a以从可动壁部222的径向的内端部朝向上方依次逐渐缩径的方式形成。上筒部223b从顶壁224的外周边部朝向下方依次逐渐扩径,直径比下筒部223a小。环状阶梯部223c连结这些两筒部223a、223b彼此。
如图16和图17所示,下筒部223a介由朝向下方突出的曲面部226,与可动壁部222的径向的内端部连结。应予说明,该曲面部226以面向径向的内侧倾斜朝向下方的方式突出。另外,从沿径向的横截面观察,下筒部223a形成为圆形。
环状阶梯部223c形成为朝向径向的外侧凹陷的凹曲面状。环状阶梯部223c位于立起周壁部221的上端部的上方、或同等的高度。
而且,伸出到径向的内侧的伸出部223d在圆周方向多个连接而形成于上筒部223b。由此,如图16所示,形成了角形筒部223f,从底面观察的形状是以在圆周方向邻接的伸出部223d彼此间的部分223e为角部,并且以伸出部223d为边部,呈多边形状。
伸出部223d形成为从底面观察时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曲面状,在凹陷周壁部223的上筒部223b上,在圆周方向具有间隔地配置多个伸出部223d。在本实施方式中,伸出部223d形成为3个,角形筒部223f从底面观察的形状形成为正三角形。从图16所示的沿瓶轴O方向的纵截面观察,伸出部223d形成为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曲面状。
另外,伸出部223d彼此间的部分223e形成为从底面观察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曲面状,分别连接在圆周方向邻接的伸出部223d沿圆周方向的端部彼此。
此处,如图14、15A、15B所示,在上述的主体部213的中间部213a,在圆周方向具有间隔地形成多个朝向径向的内侧凹陷的减压吸收用的面板部251。而且,在主体部213中,位于在圆周方向邻接的面板部251彼此间的部分构成沿瓶轴O方向延伸的柱部252。即,主体部213上,在圆周方向交替地配设有面板部251和凸形状的柱部252。
面板部251具有底壁部253和侧壁部254。底壁部253从径向的外侧观察形成为以瓶轴O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矩形。侧壁部254从底壁部253的外周边朝向径向的外侧地立设,遍及整周包围底壁部253。
侧壁部254具有与底壁部253的圆周方向的两端连接且在瓶轴O方向延伸的一对纵侧壁部254a。侧壁部254中,纵侧壁部254a是按照从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朝向圆周方向的外侧、即构成一个面板部251的一对纵侧壁部254a朝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而且,柱部252位于在圆周方向邻接的面板部251的纵侧壁部254a彼此之间。柱部252形成为与瓶轴O正交的横截面形状是从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圆周方向的大小变小的梯形。另外,顶部252a位于柱部252中的径向的外侧。顶部252a形成为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曲面状,是主体部213中的中间部213a的外径最大的最大外径部。
另一方面,在侧壁部254,以位于瓶轴O方向的两端在圆周方向延伸的方式设有一对横侧壁部254b。一对横侧壁部254b从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延伸配置。
而且,在面板底壁部253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棱255。棱255从径向的外侧观察形成为以瓶轴O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矩形,在侧壁部254之间遍及整周具有间隙地配设。即,棱255在面板部251的内侧配设成岛状。
从棱255沿径向的横截面观察(参照图15A),位于径向的外侧的顶面255a形成为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曲面状。顶面255a沿多个柱部252中的各顶部252a的表面形状而位于在圆周方向延伸的假想圆L上,是主体部213中的中间部213a的最大外径部。
另外,顶面255a中的沿中间部213a的切线方向的棱宽度D1被设定为面板部251中的沿中间部213a的切线方向的面板宽度D2的10%以上38.5%以下。
划分棱255的壁部中,位于圆周方向的两端且在瓶轴O方向延伸的一对纵壁部255b按照从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向圆周方向的内侧倾斜。另一方面,划分棱255的壁部中,位于瓶轴O方向的两端且在圆周方向延伸的一对横棱255c随着从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从瓶轴O方向的外侧向内侧倾斜。因此,棱255形成为随着从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瓶轴O方向、和圆周方向的宽度依次缩小的梯形。
底壁部253与侧壁部254的内圆周边的连接部分253a如图15A、15B所示,从沿瓶轴O方向的纵截面观察(参照图15A,和从沿径向的横截面观察(参照图15A),形成为从侧壁部254的内周边连接且朝向径向的内侧凹陷的曲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瓶201的内部减压,则以面板部251的底壁部253与侧壁部254的连接部分253a为中心,底壁部253朝向径向的内侧位移。即,通过减压时使面板部251优先变形,能够抑制其他的部位(例如,柱部252、肩部212)的变形,并且吸收瓶201的内压变化(减压)。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底壁部253形成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棱255,所以能够从径向内侧支撑以覆盖面板部251的方式卷绕在主体部213的标签。因此,附着标签时,能够限制覆盖面板部251的标签向径向的内侧移动。由此,能够抑制标签被拉入面板部251的内侧,能够抑制标签产生外观不良。
另外,即使减压时面板部251朝向径向的内侧变形的情况下,标签的位移也受到抑制。其结果,能够在维持所希望的减压吸收性能的条件下,抑制卷绕在主体部213的标签产生外观不良。
特别是,棱255的顶面255a沿多个柱部252的各顶部252a的表面形状而位于在圆周方向延伸的假想圆L上。因此,棱255上能够在与柱部252同一面上支撑标签。由此,能够可靠地限制覆盖面板部251的标签部分向径向的内侧位移。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壁部222以使凹陷周壁部223在瓶轴O方向移动的方式,配设成能够以曲面部225为中心转动自如。因此,瓶201的内压发生变动时,通过使可动壁部222转动,吸收其内压变动,能够抑制肩部212和主体部213各自在径向的变形。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标签产生外观不良。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由可动壁部222带来的减压吸收功能充分的情况下,使该可动壁部222优先减压位移,抑制(防止)上述面板部251的变形。
此时,例如,能够尽可能大地形成棱宽度D1,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标签产生外观不良。
在此,如图18所示,验证棱宽度D1相对于面板宽度D2的比例(D1/D2)与瓶201内成为减压状态时的吸收容量(ml)的关系如何变化。该验证中,使用内容量为500ml,在主体部213的圆周方向以均衡间隔配置6个同形状的面板部251的瓶201。另外,形成减压时底壁部219实质上不变形的构成,通过解析验证仅面板部251的吸收容量。
在本试验中,棱宽度D1相对于面板宽度D2的比例通过如下方法进行调整,即面板宽度D2不变化,棱宽度D1在6(mm)~12(mm)的范围以1(mm)为单位进行变化。具体的条件如下。
<样品21>棱宽度D1=6mm,面板宽度D2=26mm(D1/D2=23.1%)
<样品22>棱宽度D1=7mm,面板宽度D2=26mm(D1/D2=26.9%)
<样品23>棱宽度D1=8mm,面板宽度D2=26mm(D1/D2=30.8%)
<样品24>棱宽度D1=9mm,面板宽度D2=26mm(D1/D2=34.6%)
<样品25>棱宽度D1=10mm,面板宽度D2=26mm(D1/D2=38.5%)
<样品26>棱宽度D1=11mm,面板宽度D2=26mm(D1/D2=42.3%)
<样品27>棱宽度D1=12mm,面板宽度D2=26mm(D1/D2=46.2%)
如图18所示,随着棱宽度D1相对于面板宽度D2的比例变高,即,随着棱宽度D1变大,面板部251上标签的支撑部分被扩大,所以伴随附着标签的标签产生外观不良的情况变少。另一方面,可知吸收容量降低。具体而言,样品21~27中的吸收容量分别是样品21为27.4(ml),样品22为27.3(ml),样品23为27.2(ml),样品24为26.9(ml),样品25为26.6(ml),样品26为25.2(ml),样品27为22.2(ml)。
特别是,棱宽度D1相对于面板宽度D2的比例高于38.5%的情况(样品26、27的情况)下,可知吸收容量大幅降低。认为这是因为随着棱宽度D1变大,底壁部253的宽度缩小,减压时的面板部251的位移量降低,所以无法发挥所希望的减压吸收性能。此时,有可能无法符合减压强度的增加,减压中途面板部251以外的位置产生局部变形等。
与此相对,棱宽度D1相对于面板宽度D2的比例为38.5%以下的情况下,能够在抑制标签产生外观不良的条件下,维持26(ml)以上的吸收容量,能够发挥充分的减压吸收性能。
另一方面,随着棱宽度D1相对于面板宽度D2的比例变低(随着棱宽度D1变小),虽然减压时能够发挥充分的减压吸收性能,但外观显著降低。认为这是因为随着棱宽度D1变小,面板部251中对标签的支撑部分缩小,所以棱255与柱部252的间隔变大,卷绕在主体部213的标签朝向面板部251的底壁部253容易移动到径向的内侧。具体而言,在上述样品21中,没有观察到附着收缩标签时的外观的降低。
与此相对,棱宽度D1相对于面板宽度D2的比例小于10%的情况下,附着的收缩标签被观察到外观的降低。
由以上的结果可知,通过将棱宽度D1相对于面板宽度D2的比例设定为10%以上38.5%以下,从而能够在维持所希望的减压吸收性能的条件下,抑制卷绕在主体部213的标签产生外观不良。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详述,但具体的构成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也包含在内。
例如,考虑瓶201所要求的强度、减压吸收容量等,面板部251和柱部252的数量、配置等可以进行适当设计变更。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肩部212、主体部213以及底部214各自沿径向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进行形成多边形状等适当的变更。
并且,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侧壁部254之间遍及整周具有间隙地配设棱255的情况进行说明。然而,并不限于此,棱255至少在纵侧壁部254a之间具有间隙即可。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各底壁部253分别配设1个棱255的情况进行说明。然而,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分别配设多个棱255。
另外,形成瓶201的合成树脂材料可以进行适当变更,例如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非晶性聚酯等,或它们的混合材料等。
并且,瓶201不限于单层结构体,也可以是具有中间层的层叠结构体。作为该中间层,例如可以举出由具有气体阻隔性的树脂材料构成的层、由再生材料构成的层、或由具有氧吸收性的树脂材料构成的层等。
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置换成公知的构成要素,另外,也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变形例。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能够在维持所希望的减压吸收性能的条件下,抑制附着于主体部的标签产生外观不良的瓶。
符号说明
1、201…瓶,13、213…主体部,14、214…底部,18、218…接地部,19、219…底壁部,21、221…立起周壁部,22、222…可动壁部,23、223…凹陷周壁部,51、251…面板部,52、252…柱部,53、253…面板底壁部,54、254…侧壁部,54a、254a…纵侧壁部,55、255…棱,55a、255a…顶壁部,55b、255b…周端壁部,56…间隙,D1…棱宽度(棱的宽度尺寸),D2…面板宽度(面板的宽度尺寸),L…假想圆,O…瓶轴。
Claims (14)
1.一种瓶,在筒状的主体部,沿圆周方向具有间隔地形成多个朝向所述主体部的径向的内侧凹陷的面板部,并且在圆周方向邻接的所述面板部彼此间具有柱部,所述瓶的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部具有位于径向的内侧的面板底壁部和从所述面板底壁部的外周边朝向径向的外侧延伸的侧壁部,
在所述面板底壁部形成棱,所述棱在所述侧壁部中的至少面向圆周方向的纵侧壁部之间具有间隙地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
所述主体部中的所述棱和所述柱部各自在圆周方向的大小为所述间隙的径向的外端开口部在圆周方向的大小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其中,所述面板部在圆周方向具有间隔地形成4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其中,所述棱遍及所述面板底壁部在瓶轴向的全长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其中,所述棱具备位于径向的外侧的顶壁部、和连结所述顶壁部中的圆周方向的外端与所述面板底壁部的周端壁部,
从所述径向的横截面观察,所述棱的顶壁部的外面位于假想圆上,该假想圆为沿圆周方向连结多个所述柱部的位于所述径向的外侧的顶部的外面彼此的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瓶,其中,所述纵侧壁部中的径向的内端、和所述棱的所述周端壁部中的径向的内端沿各自的径向的位置相互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瓶,其中,所述周端壁部中的径向的内端与所述纵侧壁部中的径向的内端相比位于径向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瓶,其中,所述瓶的内容量为280ml以上且1000ml以下,
所述纵侧壁部中的径向的内端与所述棱的所述周端壁部中的径向的内端的径向的距离为1.0mm以上且2.0m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瓶,其中,所述瓶的内容量为280ml以上且1000ml以下,
所述纵侧壁部中的径向的内端与所述棱的所述周端壁部中的径向的内端的径向的距离为1.0mm以上且2.0m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瓶,其中,从所述径向的横截面观察,所述棱和所述柱部形成为相对于通过各自的圆周方向的中央的中心线为线对称。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瓶,其中,从所述径向的横截面观察,所述棱的位于所述径向的外侧的顶面位于假想圆上,该假想圆为沿圆周方向连结所述各柱部的位于径向的外侧的顶部彼此的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瓶,其中,将所述棱的所述顶面的沿所述圆周方向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所述面板部的沿所述圆周方向的宽度尺寸的10%以上且38.5%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瓶,其中,所述瓶进一步具备与所述主体部的下端连接且闭塞所述主体部的下端开口部的底部,
所述底部的底壁部具备:
位于外周边部的接地部;
从径向的内侧与所述接地部连接且朝向上方延伸的立起周壁部;
从所述立起周壁部的上端部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环状的可动壁部;以及
从所述可动壁部的径向的内端部朝向上方延伸的凹陷周壁部,
所述可动壁部配设成以与所述立起周壁部的连接部分为中心转动自如,以使所述凹陷周壁部在上下方向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瓶,其中,所述瓶进一步具备与所述主体部的下端连接且闭塞所述主体部的下端开口部的底部,
所述底部的底壁部具备:
位于外周边部的接地部;
从径向的内侧与所述接地部连接且朝向上方延伸的立起周壁部;
从所述立起周壁部的上端部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环状的可动壁部;以及
从所述可动壁部的径向的内端部朝向上方延伸的凹陷周壁部,
所述可动壁部配设成以与所述立起周壁部的连接部分为中心转动自如,以使所述凹陷周壁部在上下方向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瓶,其中,所述瓶进一步具备与所述主体部的下端连接且闭塞所述主体部的下端开口部的底部,
所述底部的底壁部具备:
位于外周边部的接地部;
从径向的内侧与所述接地部连接且朝向上方延伸的立起周壁部;
从所述立起周壁部的上端部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环状的可动壁部;以及
从所述可动壁部的径向的内端部朝向上方延伸的凹陷周壁部,
所述可动壁部配设成以与所述立起周壁部的连接部分为中心转动自如,以使所述凹陷周壁部在上下方向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86860.0A CN105667925B (zh) | 2012-02-29 | 2013-02-27 | 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43363A JP6216492B2 (ja) | 2012-02-29 | 2012-02-29 | ボトル |
JP2012-043363 | 2012-02-29 | ||
JP2012-170598 | 2012-07-31 | ||
JP2012170599 | 2012-07-31 | ||
JP2012-170599 | 2012-07-31 | ||
JP2012170598A JP6043534B2 (ja) | 2012-07-31 | 2012-07-31 | ボトル |
JP2012240544A JP6122611B2 (ja) | 2012-07-31 | 2012-10-31 | ボトル |
JP2012-240544 | 2012-10-31 | ||
PCT/JP2013/055151 WO2013129480A1 (ja) | 2012-02-29 | 2013-02-27 | ボトル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86860.0A Division CN105667925B (zh) | 2012-02-29 | 2013-02-27 | 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93638A CN104093638A (zh) | 2014-10-08 |
CN104093638B true CN104093638B (zh) | 2016-03-23 |
Family
ID=5139924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86860.0A Active CN105667925B (zh) | 2012-02-29 | 2013-02-27 | 瓶 |
CN201380007853.1A Active CN104093638B (zh) | 2012-02-29 | 2013-02-27 | 瓶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86860.0A Active CN105667925B (zh) | 2012-02-29 | 2013-02-27 | 瓶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017312B2 (zh) |
EP (1) | EP2821349B1 (zh) |
KR (1) | KR101955294B1 (zh) |
CN (2) | CN105667925B (zh) |
AU (1) | AU2013226970B2 (zh) |
CA (1) | CA2865216C (zh) |
WO (1) | WO201312948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732396S1 (en) * | 2012-10-15 | 2015-06-23 | Guangdong Haixing Plastic & Rubber Co., Ltd. | Beverage bottle |
JP2015030466A (ja) * | 2013-07-31 | 2015-02-16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減圧吸収ボトル |
CH709236A1 (de) * | 2014-02-06 | 2015-08-14 | Alpla Werke | In einem Extrusionsblasverfahren hergestellter Kunststoffbehälter, insbesondere Kunststoffflasche. |
US10703024B2 (en) * | 2014-04-11 | 2020-07-07 | Dak Americas Llc | EBM ePET container drop-impact enhancement |
JP6397652B2 (ja) * | 2014-04-30 | 2018-09-26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ボトル |
EP3109176A1 (en) * | 2015-06-23 | 2016-12-28 | Sidel Participations | Container provided with a curved invertible diaphragm |
JP6700681B2 (ja) * | 2015-07-15 | 2020-05-27 | サントリ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樹脂製容器 |
WO2019210119A1 (en) * | 2018-04-26 | 2019-10-31 | Graham Packaging Company, L.P. | Pressurized refill container resistant to standing ring cracking |
USD880589S1 (en) * | 2018-05-14 | 2020-04-07 | Grizzly Safety Innovations, LLC | Modular sign assembly |
JP7072999B2 (ja) * | 2018-11-30 | 2022-05-23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合成樹脂製容器、及び合成樹脂製容器の製造方法 |
JP7370248B2 (ja) * | 2019-12-27 | 2023-10-27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ボトル |
US20210292037A1 (en) * | 2020-03-23 | 2021-09-23 | Give H2O Llc | Polygonic bottle and its uses |
AU2021202920A1 (en) * | 2020-05-08 | 2021-11-25 | Orora Packaging Australia Pty Ltd | A bottle, and an insert and a mould for making the bottle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0147A (ja) * | 1993-06-25 | 1995-01-13 |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 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 |
CN1467131A (zh) * | 2002-07-03 | 2004-01-14 | 具有垂直不对称真空面板的热装填容器 | |
CN101678911A (zh) * | 2008-01-31 | 2010-03-24 |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 合成树脂制瓶体 |
JP2010275007A (ja) * | 2009-06-01 | 2010-12-09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プラスチック容器 |
JP2010285207A (ja) * | 2009-06-15 | 2010-12-24 | Kirin Brewery Co Ltd | 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飲料製品 |
CN102216162A (zh) * | 2008-11-17 | 2011-10-12 | 阿美科有限责任公司 | 响应于真空相关作用力的容器基部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38129A (en) * | 1985-07-30 | 1993-08-24 |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 Container having ribs and collapse panels |
US4877141A (en) * | 1986-10-03 | 1989-10-31 |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 Pressure resistant bottle-shaped container |
EP0506065B1 (en) | 1987-02-17 | 1995-01-25 |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 Pressure resistant bottle-shaped container |
IT1246079B (it) * | 1990-03-22 | 1994-11-14 | So Ge A M Spa | Bottiglia in materia plastica particolarmente per il contenimento di bevande |
JP3135995B2 (ja) | 1992-08-21 | 2001-02-19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ボトル |
US5341946A (en) * | 1993-03-26 | 1994-08-30 | Hoover Universal, Inc. | Hot fill plastic container having reinforced pressure absorption panels |
BR9303188A (pt) | 1993-09-02 | 1995-04-25 | Celbras Quimica E Textil S A | Garrafa plástica para enchimento a quente |
AUPN605595A0 (en) * | 1995-10-19 | 1995-11-09 | Amcor Limited | A hot fill container |
US6112925A (en) * | 1997-02-21 | 2000-09-05 | Continental Pet Technologies, Inc. | Enhanced shelf-life pressurized container with ribbed appearance |
US5988417A (en) * | 1997-11-12 | 1999-11-23 | Crown Cork & Seal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Plastic container having improved rigidity |
US6062409A (en) | 1997-12-05 | 2000-05-16 | Crown Cork & Seal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Hot fill plastic container having spaced apart arched ribs |
US6036037A (en) * | 1998-06-04 | 2000-03-14 | Twinpak Inc. | Hot fill bottle with reinforced hoops |
USD630515S1 (en) * | 1998-10-29 | 2011-01-11 | Stokely-Van Camp, Inc. | Bottle |
US6164474A (en) * | 1998-11-20 | 2000-12-26 | Crown Cork & Seal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Bottle with integrated grip portion |
US7137520B1 (en) * | 1999-02-25 | 2006-11-21 | David Murray Melrose | Container having pressure responsive panels |
JP4201100B2 (ja) * | 2000-01-25 | 2008-12-24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 |
JP3842005B2 (ja) * | 2000-03-30 | 2006-11-08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ボトル胴部の補強リブ |
US6763968B1 (en) * | 2000-06-30 | 2004-07-20 | Schmalbach-Lubeca Ag | Base portion of a plastic container |
US7900425B2 (en) * | 2005-10-14 | 2011-03-08 | Graham Packaging Company, L.P. | Method for handling a hot-filled container having a moveable portion to reduce a portion of a vacuum created therein |
JP4796712B2 (ja) | 2001-06-06 | 2011-10-19 |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 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 |
USD465158S1 (en) * | 2001-06-28 | 2002-11-05 | Ball Corporation | Plastic container |
JP2003104343A (ja) * | 2001-09-26 | 2003-04-09 |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 ボトル型容器 |
USD499609S1 (en) * | 2002-09-12 | 2004-12-14 | Pi-Design Ag | Coffee mug with closed handle |
JP4679038B2 (ja) | 2003-02-28 | 2011-04-27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合成樹脂製ボトル型容器 |
USD503341S1 (en) * | 2003-03-07 | 2005-03-29 | Unilever Bestfoods, North America, A Division Of Conopco, Inc. | Bottle |
US7198164B2 (en) | 2003-03-31 | 2007-04-03 | Graham Packaging Company, L.P. | Hot-fillable container with a waisted dome |
US7150372B2 (en) | 2003-05-23 | 2006-12-19 | Amcor Limited | Container base structure responsive to vacuum related forces |
USD506142S1 (en) * | 2003-08-29 | 2005-06-14 | Aquion Partners L.P. | Container |
WO2005051786A1 (ja) * | 2003-11-26 | 2005-06-09 | Yoshino Kogyosho Co.,Ltd. | 合成樹脂製容器 |
US7097060B2 (en) * | 2003-12-05 | 2006-08-29 | Amcor Limited | Container with non-everting handgrip |
CN100519352C (zh) * | 2004-01-30 | 2009-07-29 |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 合成树脂制瓶体的瓶口部 |
USD499603S1 (en) * | 2004-04-26 | 2004-12-14 | Sylmark Holdings Limited | Sport bottle blender |
US7178684B1 (en) * | 2004-07-16 | 2007-02-20 | Graham Packaging Pet Technologies Inc. | Hourglass-shaped hot-fill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
US7748551B2 (en) * | 2005-02-18 | 2010-07-06 | Ball Corporation | Hot fill container with restricted corner radius vacuum panels |
US7364046B2 (en) * | 2005-02-24 | 2008-04-29 | Amcor Limited | Circumferential stiffening rib for hot-fill containers |
USD541106S1 (en) * | 2005-04-08 | 2007-04-24 | Sylmark Holdings Limited | Sport bottle |
JP4683275B2 (ja) * | 2005-05-10 | 2011-05-18 | サントリ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樹脂製収納容器 |
USD546700S1 (en) * | 2005-05-26 | 2007-07-17 | Sidel Participations | Bottle of oil |
US7296702B2 (en) * | 2005-07-05 | 2007-11-20 |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 Synthetic resin bottle |
JP4642601B2 (ja) * | 2005-08-23 | 2011-03-02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ボトル |
USD585753S1 (en) * | 2005-11-25 | 2009-02-03 | Sidel Participations | Bottle |
US7661548B2 (en) * | 2006-01-25 | 2010-02-16 | The Quaker Oats Company | Hot-fill container with improved top-load performance |
FR2899204B1 (fr) * | 2006-04-04 | 2008-06-20 | Eaux Minerales D Evian Saeme S | Bouteille en matiere plastique presentant une portion de prehension |
WO2007137254A2 (en) | 2006-05-22 | 2007-11-29 | Constar International Inc. | Circumferential rib |
US7861876B2 (en) * | 2006-09-22 | 2011-01-04 | Ball Corporation | Bottle with intruding margin vacuum responsive panels |
USD592455S1 (en) * | 2007-05-23 | 2009-05-19 | Sigg Switzerland Ag | Drinking bottle |
JP5024666B2 (ja) | 2007-05-29 | 2012-09-12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容器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容器のくびれ部 |
US20080314862A1 (en) * | 2007-06-20 | 2008-12-25 | The Coca-Cola Company | Beverage container with easy label removal |
JP4990713B2 (ja) | 2007-07-31 | 2012-08-01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ボトル |
USD602783S1 (en) * | 2008-02-15 | 2009-10-27 | Sidel Participations | Bottle |
US8286814B2 (en) * | 2008-04-17 | 2012-10-16 | Graham Packaging Company, L.P. | Volumetrically efficient hot-fill type container |
US20090321383A1 (en) * | 2008-06-30 | 2009-12-31 | Lane Michael T | Single serve container |
EP2662297B1 (en) | 2008-11-27 | 2015-09-23 |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 Synthetic resin bottle |
US8567624B2 (en) * | 2009-06-30 | 2013-10-29 | Ocean Spray Cranberries, Inc. | Lightweight, high strength bottle |
USD643729S1 (en) * | 2009-07-09 | 2011-08-23 | Plastipak Packaging, Inc. | Plastic container |
US20120228312A1 (en) * | 2009-09-07 | 2012-09-13 | Daniel Sutherland | Bottle |
JP5688630B2 (ja) * | 2009-10-29 | 2015-03-25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合成樹脂製丸形壜体 |
US9352873B2 (en) * | 2009-12-04 | 2016-05-31 | Plastipak Packaging, Inc. | Plastic container configured for case-less shipping |
JP5553212B2 (ja) * | 2010-04-30 | 2014-07-16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合成樹脂製丸形壜体 |
USD668157S1 (en) * | 2010-08-05 | 2012-10-02 | Societe Anonyme Des Eaux Minerales D'evian | Bottle |
USD647804S1 (en) * | 2010-08-18 | 2011-11-01 | Graham Packaging Company, L.P. | Plastic container |
US8919587B2 (en) * | 2011-10-03 | 2014-12-30 | Graham Packaging Company, L.P. | Plastic container with angular vacuum panel and method of same |
EP3536623B1 (en) * | 2011-12-05 | 2024-04-17 | Niagara Bottling, LLC | Plastic container with varying depth ribs |
-
2013
- 2013-02-27 AU AU2013226970A patent/AU2013226970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2-27 US US14/375,954 patent/US10017312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2-27 WO PCT/JP2013/055151 patent/WO201312948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2-27 KR KR1020147023698A patent/KR10195529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2-27 CN CN201610086860.0A patent/CN105667925B/zh active Active
- 2013-02-27 CN CN201380007853.1A patent/CN104093638B/zh active Active
- 2013-02-27 EP EP13754235.3A patent/EP2821349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2-27 CA CA2865216A patent/CA2865216C/en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9-18 US US14/858,807 patent/US1008147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0147A (ja) * | 1993-06-25 | 1995-01-13 |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 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 |
CN1467131A (zh) * | 2002-07-03 | 2004-01-14 | 具有垂直不对称真空面板的热装填容器 | |
CN101678911A (zh) * | 2008-01-31 | 2010-03-24 |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 合成树脂制瓶体 |
CN102216162A (zh) * | 2008-11-17 | 2011-10-12 | 阿美科有限责任公司 | 响应于真空相关作用力的容器基部结构 |
JP2010275007A (ja) * | 2009-06-01 | 2010-12-09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プラスチック容器 |
JP2010285207A (ja) * | 2009-06-15 | 2010-12-24 | Kirin Brewery Co Ltd | 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飲料製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A2865216C (en) | 2019-09-03 |
WO2013129480A1 (ja) | 2013-09-06 |
US10081476B2 (en) | 2018-09-25 |
EP2821349A1 (en) | 2015-01-07 |
KR20140132713A (ko) | 2014-11-18 |
EP2821349B1 (en) | 2024-04-03 |
EP2821349A4 (en) | 2015-10-14 |
CN105667925B (zh) | 2018-03-30 |
US20160009474A1 (en) | 2016-01-14 |
AU2013226970B2 (en) | 2017-02-02 |
CN104093638A (zh) | 2014-10-08 |
CA2865216A1 (en) | 2013-09-06 |
AU2013226970A1 (en) | 2014-08-21 |
US20150041426A1 (en) | 2015-02-12 |
CN105667925A (zh) | 2016-06-15 |
US10017312B2 (en) | 2018-07-10 |
KR101955294B1 (ko) | 2019-03-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93638B (zh) | 瓶 | |
AU2011309320B2 (en) | Bottle | |
CN103153797B (zh) | 瓶子 | |
KR101826117B1 (ko) | 병 | |
JP5970905B2 (ja) | 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 | |
JP6122611B2 (ja) | ボトル | |
CN103492274B (zh) | 瓶子 | |
CN103492273B (zh) | 瓶子 | |
US9834358B2 (en) | Pressure reduction-absorbing bottle | |
CA2801854C (en) | Synthetic resin container | |
JP6798770B2 (ja) | 円形ボトル | |
WO2013031812A1 (ja) | ボトル | |
JP6043534B2 (ja) | ボトル | |
JP2021066460A (ja) | 合成樹脂製容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