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6586A -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6586A
CN104076586A CN201410116456.4A CN201410116456A CN104076586A CN 104076586 A CN104076586 A CN 104076586A CN 201410116456 A CN201410116456 A CN 201410116456A CN 104076586 A CN104076586 A CN 104076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light source
rectification part
air
hous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64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克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76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65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26Gas discharge type light sources, e.g. arc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上下颠倒的使用中也能长寿命化的光源装置。一种光源装置,其中,具备:光源;反射器,其将从光源出射的光反射;光源用壳体,其收纳光源及反射器,并具有冷却空气流入的流入口以及将从流入口流入的冷却空气分别向光源的上部、下部导引的第一流路、第二流路;和整流部,其转动,使从流入口流入的冷却空气在第一流路中流动;在整流部设有开口部,该开口部使从流入口流入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在第二流路中流动。

Description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根据图像信息来调制从光源装置出射的光并将已调制的光在屏幕等投影面投影的投影机。作为其光源装置,使用超高压水银灯等放电型光源。光源随着发光而发热,并因热对流等的影响而使上部比下部高温。而且,光源在高温状态持续时变得不透明(失透),且在上部和下部的温度差变大时发生黑化而劣化。
然而,投影机存在例如以载置于桌子上或地面等的放置姿势和从放置姿势上下颠倒并设置于天花板等的悬挂姿势来使用的情况。因此,在与放置姿势及悬挂姿势中的任一个姿势对应地将冷却光源装置的流路固定时,存在不能在另一姿势适当地冷却光源装置的问题。
于是,提出了在放置姿势和悬挂姿势中高效地冷却光源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记载的光源装置具备发光管、反射器和保持反射器的保持部。
保持部具备:吸气口32;设置于吸气口32和发光管之间的隔板部;向发光管的上方侧和下方侧分叉第设置的一对流路;和利用自重来转动的遮蔽件(シャッター)。吸气口32形成为将冷却空气向相对于照明光轴大体正交的方向导入,且在隔板部设有开口部38,而且,遮蔽件形成为以与照明光轴大体平行的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并将下方侧的流路封闭,在转轴侧,设有与隔板部的开口部38重叠的开口部42。
而且,专利文献1记载的光源装置构成为,从吸气口32导入的冷却空气在一对流路中的没有被遮蔽件封闭的上方侧的流路中流动而流向发光管。此外,从吸气口32导入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经开口部38、42流向发光管的侧面。因此,专利文献1记载的光源装置构成为在放置姿势和悬挂姿势中的任一姿势中都从上方和侧面并行地冷却发光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271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记载的光源装置,由于一个流路被遮蔽件封闭,因此流向发光管下方的冷却空气不足,或者形成该流路的保持部的一部分变为高温,从而有可能使光源装置劣化。此外,吸气口32形成为将冷却空气在相对于照明光轴大体正交的方向上导入,因此在吸气口32配置吹出冷却空气的风扇的空间增大,可以认为具备该光源装置的设备大型化。此外,由于吸气口32、开口部38、42及发光管的前端配置成位于一条直线上,因此存在光容易泄漏到光源装置的外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研制,并能作为以下的形式或适用例来实现。
(适用例1)本适用例涉及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光源;反射器,其将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反射;光源用壳体,其收纳所述光源及所述反射器,并具有冷却空气流入的流入口以及将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冷却空气分别向所述光源的上部、下部导引的第一流路、第二流路;和整流部,其转动,使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冷却空气在所述第一流路中流动;在所述整流部设有开口部,该开口部使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流路中流动。
根据该构成,光源装置具备上述第一流路、第二流路及通过转动而移动的整流部,且在整流部设有开口部。因此,即使在光源装置上下颠倒的情况下也一样,从流入口流入的冷却空气由整流部主要向第一流路导引而被送至光源的上部,且冷却空气的一部分在第二流路中流动而被送至光源的下部。此外,在第二流路中流动的冷却空气将形成第二流路的光源用壳体的部位和/或位于光源下方的光源用壳体冷却。因此,光源装置由从流入口流入的冷却空气将光源的上下平衡良好地冷却,并且也能进行光源用壳体的高效冷却。因此,能提供在上下颠倒使用中也能实现长寿命化的光源装置。
(适用例2)在上述适用例涉及的光源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光源用壳体具备:壳体主体,其收纳所述光源及所述反射器;和管道部件,其与所述壳体主体形成所述第一流路及所述第二流路;所述流入口从沿所述光源的光轴的方向使冷却空气流入,所述整流部由所述壳体主体和所述管道部件支撑得以相对于包含所述光轴的铅垂面相交的所述中心轴为中心进行转动。
根据该构成,整流部构成为由壳体主体和管道部件支撑且以相对于包括光源的光轴在内的铅垂面相交的中心轴为中心进行转动。因此,能够设为以简单的构成来使整流部因自重转动的构成,能使从沿光轴的方向流入的冷却空气主要在第一流路中流动,并使流入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在第二流路中流动。
此外,流入口形成为冷却空气从沿光轴的方向流入。因此,能实现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节省空间化而配置西洛克风扇,且能实现抑制投影机的大型化。
另外,由于是难以从流入口看到光源的结构,因此投影机能抑制向外部漏光。
(适用例3)在上述适用例涉及的光源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管道部件具有支撑所述整流部一侧的管道侧面部,所述整流部在所述开口部的所述管道侧面部侧具有第一端部。
根据该构成,整流部形成为其一侧由管道侧面部支撑,且在开口部的管道侧面部侧具有第一端部。这样,能抑制从开口部流入第二流路的冷却空气直接碰撞管道侧面部,因此,能抑制冷却空气碰撞到管道侧面部而引起的难以流动现象,且能使冷却空气在第二流路中高效地流动。
(适用例4)在上述适用例涉及的光源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壳体主体具有支撑所述整流部另一侧的主体侧面部,所述主体侧面部具有将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导入所述壳体主体内部的导入口,所述整流部在所述开口部的所述主体侧面部侧具有第二端部。
根据该构成,整流部形成为其另一侧由主体侧面部支撑,且在开口部的主体侧面部侧具有第二端部。这样,能抑制从开口部流入第二流路的冷却空气直接碰撞主体侧面部,因此,能抑制冷却空气与主体侧面部碰撞而引起的难以流动现象,使冷却空气在第二流路中高效地流动。
此外,在壳体主体设有导入口,因此能从光源的上部、下部使冷却空气向光源流动。而且,整流部的第二端部位于导入口的附近,因此能在第二端部稳定地将冷却空气向导入口导引。
因此,能提供可更高效地冷却光源及光源用壳体的光源装置。
(适用例5)在上述适用例涉及的光源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壳体主体具有支撑所述整流部另一侧的主体侧面部,所述主体侧面部具有将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导入所述壳体主体内部的导入口,所述整流部的所述开口部被一直设置到所述整流部的所述主体侧面部侧的边缘。
根据该构成,整流部其另一侧由主体侧面部支撑且开口部被一直形成到主体侧面部的边缘。这样,与在整流部形成所述第二端部的构成相比,能使流入导入口的冷却空气的量减少,并使第二流路中流动的冷却空气的量增加。这样,能提供如下的光源装置:在光源装置为具备需要进一步冷却光源下部的光源等的构成的情况下,从光源的上部、下部以外使冷却空气向光源流动并将光源的上下平衡良好地冷却,实现上下颠倒的使用的长寿命化。
(适用例6)在上述适用例涉及的光源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整流部在一端侧设有转动的中心轴,且在另一端侧设有所述开口部。
根据该构成,开口部设置于与中心轴相反一侧的整流部的端部。这样,即使在以整流部的一端侧具有比另一端侧小的形状的方式形成整流部的情况下,也能确保期望形状的开口部。因此,能提供实现收纳整流部的节省空间化即光源装置的小型化并使期望的量的冷却空气在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中流动的光源装置。
(适用例7)本适用例涉及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光调制装置,其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所述光源装置出射的光;和投影透镜,其将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的光投影。
根据该构成,投影机具备上述光源装置,因此在放置于地板和/或桌子上的放置姿势以及相对于放置姿势上下颠倒地悬挂于天花板等上的悬挂姿势下,能在长期范围内进行稳定的投影。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投影机的概要构成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及反射器的剖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管道部件及盖取下的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管道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整流部的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放置姿势的投影机的剖视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悬挂姿势的投影机的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整流部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投影机,2:外观壳体,3:光学单元,5:光源用壳体,6、16:整流部,7:壳体主体,8:管道部件,8A:管道侧面部,11:流路,12:流路,13:辅助流动口,31、131:光源装置,31L:光轴,36:投影透镜,61:整流主体部,62、162:转轴,63、163:开口部,64、164:第一端部,65:第二端部,71:主体侧面部,74、75:倾斜面部,74a、75a:流出口,100、101、102、103、104、111、112、114、200、201、202、204:冷却空气,311:光源,312:反射器,351、351B、351G、351R:液晶光阀,711j、833j:中心轴,713:导入口,831:流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根据图像信息来调制从光源装置出射的光并将已调制的光在屏幕等投影面上放大投影。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构成为能以放置姿势及悬挂姿势进行投影。
投影机的主要构成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的概要构成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投影机1具备:构成外观的外观壳体2;控制部(省略图示);具有光源装置31的光学单元3;以及冷却装置4。再有,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在外观壳体2的内部,还配置有向光源装置31和/或控制部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等。
虽然省略详细的说明,但是,外观壳体2由多个部件构成,且设有吸入外部空气的吸气口以及将外观壳体2内部的变热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排气口等。
控制部具备CPU(中央处理器)和/或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并作为计算机发挥功能,该控制部进行投影机1的动作的控制、例如与图像的投影相关的控制等。
光学单元的构成
光学单元3在控制部所进行的控制下以光学方式对从光源装置31出射的光进行处理并投影。
如图1所示,光学单元3除了光源装置31之外还具备:集成照明光学系统32、颜色分离光学系统33、中继光学系统34、电光装置35、投影透镜36以及将这些光学部件31~36配置于光路上的预定位置的光学部件用壳体37。
光学单元3如图1所示那样形成为俯视大体L形,在一个端部能装拆地配置有光源装置31,在另一端部配置有投影透镜36。再有,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将从光源装置31出射光的方向记为+X方向,将从投影透镜36出射光的方向记为+Y方向(前侧),将投影机1的放置姿势的上侧记为+Z方向。
光源装置31具备:包括超高压水银灯和/或金属卤化物灯等的放电型的光源311、反射器312、平行化透镜313、光源用壳体5及整流部6等。
图2是光源311及反射器312的剖视图。
如图2所示,光源311具备发光管3111、一对电极3112、3113以及导线3114、3115。
发光管3111由石英玻璃等耐热玻璃形成,如图2所示,具有设置于中央的球状的发光部3111a以及从该发光部3111a的两侧延伸的一对密封部3111b、3111c。
在发光部3111a内,形成有封入了水银、稀有气体及卤素等的放电空间,一对电极3112、3113被配置成互相之间的前端在该放电空间接近正对。
在一对密封部3111b、3111c的内部,配置有与电极3112、3113分别电连接的一对金属箔3116。
导线3114、3115分别连接于一对金属箔3116,并延伸到密封部3111b、3111c的外部。在向这些导线3114、3115供给电力时,光源311在正对的电极3112、3113之间发生放电并出射光。
光源311因发光管3111发光而发热,但是,因热对流等的影响而使上部比下部温度上升大,特别是发光部3111a的上部表面附近的温度容易上升。
发光部3111a在冷却不足而使上部的温度过度上升时因基材再结晶化而发生白浊。另一方面,发光部3111a在冷却过度而在下部使温度过度下降时因电极3112、3113的卤素循环没有正常进行且电极3112、3113的基材附着于发光部3111a的内壁而发生黑化。在发生白浊和/或黑化时,该部分变得不透明,从发光部3111a出射的光量下降,并且将导致高温所致的发光管3111的破损和/或劣化。因此,优选的是,在冷却发光管3111时,从发光管3111的上部侧冷却,且在上部和下部不产生温度差。
此外,位于从发光部3111a出射的光的区域内的密封部3111b也容易温度上升,例如,金属箔3116和导线3114的连接部等温度上升大。在这些部分的冷却不足时,金属箔3116氧化而黑化,更容易吸收光而使温度进一步上升而有可能导致发光管3111的破损和/或劣化。因此,优选的是,在冷却光源311时,不仅有效冷却发光部3111a,也有效冷却密封部3111b。
如图2所示,反射器312具有筒状的头状部3121和从头状部3121以剖面大体凹状的方式扩展的反射部3122。
在头状部3121,设有插穿一个密封部3111c的插穿孔,通过密封部3111b位于与头状部3121相反一侧且在密封部3111c和该插穿孔之间注入粘接剂而将光源311固定于反射器312。
反射部3122在内表面蒸镀有金属薄膜,将从发光部3111a出射的光向与头状部3121相反一侧反射。
光源装置31在将从光源311出射的光用反射器312反射后,由平行化透镜313使出射方向一致,向集成照明光学系统32出射。
光源用壳体5收纳光源311及反射器312,且设有从冷却装置4送出的冷却空气流动的多个流路。
整流部6构成为,与投影机1的放置姿势及悬挂姿势对应地转动,并调整向设置于光源用壳体5的多个流路流动的冷却空气的量,且高效地冷却光源装置31。对于光源用壳体5及整流部6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回到图1,集成照明光学系统32构成为:具备第一透镜阵列321、第二透镜阵列322、偏振转换元件323及重叠透镜324,并将从光源装置31出射的光向后述的液晶光阀351的表面大体均匀地照射或有效利用。
颜色分离光学系统33具备两个分色镜331、332及反射镜333,且具有将从集成照明光学系统32出射的光分离为红色光(以下称为“R光”)、绿色光(以下称为“G光”)、蓝色光(以下称为“B光”)这三个颜色的色光的功能。
中继光学系统34具备入射侧透镜341、中继透镜343及反射镜342、344,且具有将由颜色分离光学系统33分离的R光导引至R光用的液晶光阀351的功能。再有,光学单元3设为由中继光学系统34导引R光的构成,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设为导引B光的构成。
电光装置35具备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液晶光阀351及作为颜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十字分色棱镜352,且根据图像信息来调制由颜色分离光学系统33分离的各色光并将已调制的各色光合成。
液晶光阀351对应于三个颜色的每个色光都装备(R光用的液晶光阀为351R、G光用的液晶光阀为351G、B光用的液晶光阀为351B),且分别具有透射型的液晶面板及配置于其两面的入射侧偏振板、出射侧偏振板。
液晶光阀351具有将未图示的微小像素形成为矩阵状的矩形形状的像素区域,各像素设定为与显示图像信号对应的透光率,在像素区域内形成显示图像。而且,由颜色分离光学系统33分离的各色光在由液晶光阀351调制后向十字分色棱镜352出射。
十字分色棱镜352呈将四个直角棱镜互相贴合的俯视时大体正方形形状,在将直角棱镜彼此贴合的界面,形成有两个电介质多层膜。十字分色棱镜352中,电介质多层膜将由液晶光阀351R、351B调制的色光反射,并使由液晶光阀351G调制的色光透射,以将各色光合成。
投影透镜36的构成具有多个透镜(省略图示),且将由十字分色棱镜352合成的光在屏幕上放大投影。
如图1所示,冷却装置4具备配置于光源装置31后方(-Y方向)的西洛克风扇41以及配置于光源装置31前方(+Y方向)的轴流风扇42。
西洛克风扇41将在后面详细说明,该西洛克风扇构成为向设置于光源用壳体5的流入口831输送冷却空气,冷却光源装置31。
轴流风扇42将冷却光源装置31等而变热的外观壳体2内部的空气从外观壳体2的排气口排出到外部。
光源用壳体及整流部的构成
此处,对光源用壳体5及整流部6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光源装置31的立体图。
首先,对光源用壳体5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光源用壳体5具备:收纳光源311及反射器312(参照图2)的壳体主体7;配置于壳体主体7的-Y侧的管道部件8;及配置于壳体主体7的-X侧的盖9。
图4是将管道部件8及盖9取下的光源装置31的立体图。
如图4所示,壳体主体7形成为大体长方体的箱状,且在+X侧及-X侧形成有开口部。而且,在+X侧的开口部,配置有平行化透镜313,固定有光源311的反射器312从-X侧的开口部收纳于壳体主体7中。
壳体主体7具有形成-Y侧的壁部(主体侧面部71)以及分别形成+Z侧、-Z侧的壁部72、73,在-Y侧的角部,形成有倾斜面部74、75。
在壁部72,形成有向+Z方向突出的握持部721。握持部721及设置于盖9的后述握持部92(参照图3)是在装拆光源装置31时使用者握持的部位,光源装置31通过握持该握持部721、92向Z方向移动而相对于投影机1装拆。
如图4所示,倾斜面部74设置于主体侧面部71和壁部72之间,在该倾斜面部74,形成有贯穿孔(流出口74a)。倾斜面部75设置于主体侧面部71和壁部73之间,在该倾斜面部75,形成有贯穿孔(流出口75a)。
此外,如图4所示,在主体侧面部71,设有轴承部711、转动限制部712及导入口713。
轴承部711是以在相对于包括光源311的光轴31L在内的铅垂面大体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711j为中心的俯视为圆形的孔,并插入整流部6的后述转轴62(参照图6(a))。而且,主体侧面部71与管道部件8的后述管道侧面部8A(参照图5)将整流部6支撑得转动自如。
转动限制部712具有限制整流部6的转动范围的功能,且以在主体侧面部71的面外方向上突出的方式设有一对。转动限制部712具有位于轴承部711的+Z侧的转动限制部712a及位于轴承部711的-Z侧的转动限制部712b,且在轴承部711附近互相接近,并以随着相对于轴承部711在+X方向上远离从而使互相的距离增大的方式倾斜。
导入口713是将从流入口831流入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导入壳体主体7内的贯穿孔,如图4所示,形成为在轴承部711的+X方向上位于一对转动限制部712之间。
此外,如图4所示,在壳体主体7,在轴承部711的-X侧形成有比转动限制部712突出的突出部,在该突出部,设有在X方向上贯穿的矩形形状的贯穿孔76。再有,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在壳体主体7,在主体侧面部71的相反一侧的壁部设有将壳体主体7内部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排气口。
如图3所示,管道部件8安装于壳体主体7的-Y侧,且通过壳体主体7而形成多个流路。
图5是表示管道部件8的立体图,(a)是从内侧观察管道部件8的图,(b)是从外侧观察管道部件8的图。
如图5(a)所示,管道部件8形成为+Y侧开口的箱状,且具有:覆盖壳体主体7的倾斜面部74(参照图4)的第一管道部81;覆盖倾斜面部75(参照图4)的第二管道部82;以及覆盖倾斜面部74和倾斜面部75之间的主体侧面部71(参照图4)的管道中央部83。而且,管道部件8的外周边缘形成为沿着壳体主体7的主体侧面部71、壁部72、73及倾斜面部74、75。
如图5所示,管道中央部83具有-Y侧的壁部(管道侧面部8A)、+X侧的壁部8B以及-X侧的壁部8C。
管道侧面部8A以越朝向-X侧越位于+Y侧的方式倾斜,且在壁部8B形成有流入口831。流入口831形成为俯视矩形形状,从西洛克风扇41(参照图1)送来的、来自沿光轴31L的方向的冷却空气流入该流入口831。再有,通过将管道侧面部8A形成为倾斜,而实现光源用壳体5的小型化。并且,在流入口831及壳体主体7的排气口(省略图示)的内侧,嵌入有未图示的网眼状的部件,构成为在发光管3111破损的情况下,防止碎片向外部飞散。
如图5(a)所示,对于壁部8C,-X侧的边缘部832形成为凹陷,在将管道部件8安装于壳体主体7时,在该边缘部832和壳体主体7之间形成有辅助流动口13。该辅助流动口13形成于与壳体主体7的贯穿孔76(参照图4)正对的位置处。
第一管道部81与壳体主体7的倾斜面部74形成流路11。流路11形成为导引从流入口831流入的冷却空气,且导引的冷却空气从壳体主体7的流出口74a流出壳体主体7内。
第二管道部82与壳体主体7的倾斜面部75形成流路12。流路12形成为导引从流入口831流入的冷却空气,且导引的冷却空气从壳体主体7的流出口75a流出壳体主体7内。
投影机1在放置姿势中,流路11相当于第一流路,流路12相当于第二流路。而且,投影机1在悬挂姿势中,流路11相当于第二流路,流路12相当于第一流路。
如图5(a)所示,在管道侧面部8A的内表面,设有轴承部833及转动限制部834。
轴承部833设置于与壳体主体7的轴承部711(参照图4)正对的位置处,是以与中心轴711j同轴的中心轴833j为中心的俯视圆形的凹部,插入有整流部6的后述转轴62(参照图6(a))。而且,如上所述,管道侧面部8A与壳体主体7的主体侧面部71将整流部6支撑得转动自如。
此外,在轴承部833的-X侧的外周边缘,设有沿轴承部833向+Y方向延伸的导引部8331。
转动限制部834形成于与壳体主体7的转动限制部712正对的位置处,与转动限制部712同样地,具有限制整流部6的转动范围的功能。具体地,转动限制部834设置于管道侧面部8A的内表面,且具有形成于与壳体主体7的转动限制部712a、712b分别正对的位置处的转动限制部834a、834b。转动限制部834a、834b分别从轴承部833附近向流入口831延伸。
如图5(a)所示,在壁部8B的内表面,形成有向转动限制部834突出的一对突出部835。具体地,突出部835具有与转动限制部834a的流入口831侧的端部连接的突出部835a以及与转动限制部834b的流入口831侧的端部连接的突出部835b。
如图3所示,盖9形成为被组合于壳体主体7的-X侧,并覆盖反射器312的-X侧。在盖9上,如图3所示,设有冷却空气流入的流动口91、未图示的排气口及形成为与壳体主体7的握持部721连接的握持部92。
其次,对整流部6进行说明。
整流部6配置于管道部件8内,且转动自如地由壳体主体7及管道部件8支撑。
图6是用于说明整流部6的图,(a)是整流部6的立体图,(b)是表示放置姿势的整流部6及管道部件8的立体图,(c)是表示整流部6附近的放置姿势的光源装置31的立体图。
整流部6由金属板形成,如图6(a)所示,具有俯视梯形形状的整流主体部61及设置于整流主体部61的短边侧的转轴62。而且,在整流主体部61,在成为与转轴62相反一侧的长边侧的端部形成有切口状的开口部63,在该开口部63的两侧,设有第一端部64、第二端部65。
如图6(b)所示,整流主体部61沿管道侧面部8A的内表面,且形成为能载置于壳体主体7的转动限制部712(参照图4)及管道部件8的转动限制部834、突出部835的形状。
转轴62从整流主体部61的两侧突出,且形成为能插入壳体主体7的轴承部711及管道部件8的轴承部833中的大小。
整流部6以使第一端部64位于管道部件8侧的方式被配置于管道部件8内后,将管道部件8螺钉固定于壳体主体7,从而整流部6由壳体主体7及管道部件8支撑得转动自如。具体地,整流部6如图6(b)所示,转轴62侧的端部由管道部件8的导引部件8331导引而将一个转轴62插入管道部件8的轴承部833中,并载置于管道部件8的转动限制部834b及突出部835b。而且,载置有整流部6的管道部件8将整流部6的另一转轴62插入壳体主体7的轴承部711(参照图4)并由螺钉SC固定于壳体主体7(参照图3)。
这样,整流部6管道部件8以使第一端部64位于管道部件8侧,第二端部65位于壳体主体7侧的方式被配置于。而且,整流部6由壳体主体7和管道部件8支撑得以相对于包含光源311的光轴31L在内的铅垂面大体正交的中心轴711j、833j为中心进行转动。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整流部6构成为以相对于包含光轴31L在内的铅垂面大体正交的中心轴711j、833j为中心进行转动,但是,也可构成为以相对于该铅垂面相交的中心轴为中心进行转动。
图7是从-X侧观察放置姿势的投影机1的剖视图,且是表示光源装置31附近的图。
如图7所示,光源装置31配置成在Z方向上接近外观壳体2的内表面。光源装置31在壳体主体7的+Z侧的壁部72设有握持部721,因此,特别,-Z侧即在放置姿势下成为下侧的壳体主体7的壁部73被配置得比成为上侧的壁部72更接近外观壳体2的内表面。这样,光源装置31配置成在Z方向上接近外观壳体2的内表面,从而实现投影机1的薄型化。
冷却空气的流动
此处,对从西洛克风扇41送来的冷却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6、图7来说明投影机1为放置姿势的情况下的冷却空气的流动。
如图6(b)所示,在投影机1为放置姿势的情况下,整流部6因自重而抵接于壳体主体7的转动限制部712b(参照图4)、管道部件8的转动限制部834b及突出部835b。而且,如图6(c)所示,整流部6位于壳体主体7的导入口713的-Z方向上,第二端部65接近该导入口。此外,如图6(b)所示,辅助流动口13从流入口831侧观察为+Z侧大体开口一半的状态。
如图6(b)、(c)所示,从西洛克风扇41送来并从流入口831流入的冷却空气100大部分与整流部6碰撞而分叉为流向流路11的冷却空气101、流向导入口713的冷却空气102及流向+Z侧大体开口一半的辅助流动口13的冷却空气103,一部分从整流部6的开口部63流动到流路12(冷却空气104)。
如图7所示,在在放置姿势下成为第一流路的流路11中流动的冷却空气101从壳体主体7的流出口74a流出,将光源311的上部冷却。更具体地,冷却空气101将发光管3111的发光部3111a的上部冷却。此外,冷却空气101也将壳体主体7及管道部件8的形成流路11的部位、以及成为壳体主体7上侧的壁部72等进行冷却。
如图7所示,从导入口713流入的冷却空气102从光源311的侧面将一个密封部3111b(参照图2)冷却。
如图4所示,从辅助流动口13流入的冷却空气103在贯穿孔76通过而流入盖9(参照图3)内,在反射器312的外侧通过而将光源311的另一密封部3111c(参照图2)的前端部附近冷却。
如图7所示,在在放置姿势下成为第二流路的流路12中流动的冷却空气104从壳体主体7的流出口75a流出,将光源311的下部冷却。此外,冷却空气104也将壳体主体7及管道部件8的形成流路12的部位以及成为壳体主体7下侧的壁部73等进行冷却。
此外,在整流部6,在开口部63的两侧设有第一端部64、第二端部65,因此可抑制从开口部63流入流路12的冷却空气与管道侧面部8A、主体侧面部71的内表面直接碰撞,而流畅地在流路12中流动。
而且,在流路11、12及导入口713流动而将冷却对象冷却的空气经壳体主体7的排气口(省略图示)由轴流风扇42排出到外观壳体2外部。此外,在辅助流动口13流动而将冷却对象冷却的空气经盖9的排气口(省略图示)由轴流风扇42排出到外观壳体2外部。
其次,对投影机1的悬挂姿势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投影机1从放置姿势变为悬挂姿势时,虽然省略图示,但是,整流部6因自重而转动,与壳体主体7的转动限制部712a(参照图4)、管道部件8的转动限制部834a及突出部835a(参照图6(b))抵接。而且,整流部6位于壳体主体7的导入口713的+Z方向上,且第二端部65与放置姿势同样地接近导入口713。此外,辅助流动口13(参照图6)从流入口831侧观察成为-Z侧大体开口一半的状态。
从西洛克风扇41送来并从流入口831流入的冷却空气100大部分与整流部6碰撞而分叉为流向流路12的冷却空气、流向导入口713的冷却空气及流向-Z侧大体开口一半的辅助流动口13的冷却空气,一部分从整流部6的开口部63流动到流路11。
图8是从-X侧观察悬挂姿势的投影机1的剖视图,且是表示光源装置31附近的图。
如图8所示,在在悬挂姿势下成为第一流路的流路12中流动的冷却空气从壳体主体7的流出口75a流出(冷却空气111),将光源311的上部冷却。此外,冷却空气111也将壳体主体7及管道部件8的形成流路12的部位、以及成为壳体主体7上侧的壁部73等进行冷却。
如图8所示,从导入口713流入的冷却空气与放置姿势的情况同样地从光源311的侧面将一个密封部3111b(参照图2)的前端部附近冷却(冷却空气112)。
从辅助流动口13流入的冷却空气与放置姿势的情况同样地在贯穿孔76通过而流入盖9(参照图3)内,将光源311的另一密封部3111c(参照图2)的前端部附近冷却。
如图8所示,在在悬挂姿势下成为第二流路的流路11中流动的冷却空气从壳体主体7的流出口74a流出(冷却空气114),将光源311的下部冷却。此外,冷却空气114也将壳体主体7及管道部件8的形成流路11的部位及成为壳体主体7下侧的壁部72等进行冷却。
此外,在整流部6,在两侧设有第一端部64、第二端部65,因此与放置姿势的情况同样地,可抑制从开口部63流入流路11的冷却空气与管道侧面部8A、主体侧面部71的内表面直接碰撞,而流畅地在流路11中流动。
这样,光源装置31在投影机1的放置姿势及悬挂姿势下,都使比第二流路多的冷却空气在第一流路流动而使该冷却空气流出到光源311的上部,并且使冷却空气也在第二流路中流动而使该冷却空气流出到光源311的下部和/或壳体主体7。
此外,光源装置31在投影机1的放置姿势及悬挂姿势下,使冷却空气从导入口713及辅助流动口13流入而使该冷却空气向光源311的两端部流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得到以下的效果。
(1)光源装置31具备上述第一流路、第二流路及具有开口部63的整流部6,因此,即使上下颠倒,也能向光源311的上部导引比下部更多的冷却空气而将光源311的上下平衡良好地冷却。此外,能使冷却空气也在第二流路流动,因此也能冷却位于光源下方的光源用壳体5。因此,能提供在上下颠倒使用中也能实现长寿命化的光源装置。
此外,对于外观壳体2,由于光源用壳体5被高效地冷却,因此即使将光源装置31配置于附近,也能抑制温度劣化。因此,能提供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在放置姿势和悬挂姿势下也能长期内进行稳定的投影的投影机1。
(2)整流部6构成为由壳体主体7和管道部件8支撑且以相对于包括光源311的光轴31L在内的铅垂面相交的中心轴711j、833j为中心进行转动。因此,能设为以简单的构成来使整流部6因自重转动的构成,使从沿光轴31L的方向流入的冷却空气主要在第一流路中流动,并使流入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在第二流路中流动。
此外,流入口831形成为冷却空气从沿光轴31L的方向流入。因此,能实现与光轴31L正交的方向(-Y方向)的节省空间化而配置西洛克风扇41,且能实现抑制投影机1的大型化。
另外,由于是难以从流入口831看到光源311的结构,因此投影机1能抑制向-Y方向漏光。
(3)在整流部6,在开口部63的管道侧面部8A侧设有第一端部64。这样,能抑制从开口部63流入第二流路的冷却空气直接碰撞管道侧面部8A,因此,例如,能抑制冷却空气碰撞到转动限制部834b等所导致的紊流,能高效地使冷却空气在第二流路中流动。
此外,由于能通过第一端部64与管道部件8抵接而将整流部6稳定地配置于管道部件8内,因此能容易地将配置有整流部6的管道部件8安装于壳体主体7。因此,能实现光源装置31组装的简化。
(4)在壳体主体7,设有在放置姿势及悬挂姿势下将从流入口831流入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导入的导入口713,因此能从光源311的上部、下部以外冷却密封部3111b。
此外,在壳体主体7,设有辅助流动口13,因此能冷却位于反射器312的背面侧的密封部3111c。
因此,能提供能更高效地冷却光源311的光源装置31。
(5)在整流部6,在开口部63的主体侧面部71侧设有第二端部65。这样,能抑制从开口部63流入第二流路中的冷却空气直接碰撞主体侧面部71,因此,例如,能抑制冷却空气与转动限制部712b等碰撞所产生的紊流,能高效地使冷却空气在第二流路中流动。
此外,第二端部65在放置姿势及悬挂姿势下位于导入口713的附近,因此能由该第二端部65高效地将冷却空气向导入口713导引。
(6)整流部6中,整流主体部61形成为梯形形状,转轴62设置于短边侧,开口部63设置于长边侧的端部。因此,即使管道部件侧面部8A形成得倾斜,也能将整流部6收纳于管道部件8内并形成确保期望形状的开口部63的整流部6。因此,能提供可实现收纳整流部6的节省空间化即光源装置31的小型化、使期望量的冷却空气在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中流动的光源装置31。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源装置131。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31相同的构成及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131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31的整流部6形状不同的整流部16。
图9是用于说明整流部16的图,(a)是整流部16的立体图,(b)是表示放置姿势的整流部16及管道部件8的立体图,(c)是表示整流部16附近的放置姿势的光源装置131的立体图。
整流部16由金属板形成,如图9(a)所示,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整流部6的开口部63形状不同的开口部163。开口部163在成为与转轴163相反一侧的长边侧的端部形成为切口状,在该开口部163的管道部件8侧,设有第一端部164。而且,开口部163被一直设置到整流部16的主体侧面部71侧的边缘。
如图9(b)所示,整流部16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整流部6同样,以第一端部164侧位于管道侧面部8A侧的方式配置于管道部件8。而且,整流部16通过将管道部件8螺钉固定于壳体主体7而由壳体主体7及管道部件8支撑得转动自如。
此处,对于从西洛克风扇41送来的冷却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
首先,对于投影机1为放置姿势的情况下的冷却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
如图9(b)、(c)所示,从西洛克风扇41送来并从流入口831流入的冷却空气20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分叉为流向流路11的冷却空气201、流向导入口713的冷却空气202、流向辅助流动口13的冷却空气(省略图示)及从开口部63流动到流路12中的冷却空气204。
将冷却空气201及流向辅助流动口13的冷却空气203以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情况大体相同的风量送至冷却对象。另一方面,由于开口部163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部63形状不同,因此将冷却空气202及冷却空气204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情况的风量不同的风量进行输送。
具体地,在开口部163的主体侧面部71侧,没有形成端部,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第二端部65(参照图6)导引的冷却空气将没有被导引,在第二流路(在放置姿势下,为流路12)中流动。即,本实施方式的流入导入口713的冷却空气的风量比第一实施方式的流入导入口713的冷却空气的风量少。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流入第二流路的冷却空气的风量比第一实施方式的流入第二流路的冷却空气的风量多。即,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13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31相比,虽然送至密封部3111b的冷却空气的风量减少,但是送至光源311的下部及成为壳体主体7下侧的壁部73等的冷却空气的风量增加。
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在悬挂姿势下也一样,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13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31相比,虽然送至密封部3111b的冷却空气的风量减少,但是送至光源311的下部及成为壳体主体7下侧的壁部72等的冷却空气的风量增加。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获得以下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整流部16与整流部6具有第二端部65的构成相比,能使流入导入口713的冷却空气的量减少,并使第二流路中有较多的冷却空气流动。这样,能提供如下的光源装置131:在光源装置131为具备需要进一步冷却下侧和/或其下部附近的光源用壳体等的光源311等的构成的情况下,将光源311的上下平衡良好地冷却,并且位于光源311下方的光源用壳体5等也冷却,且实现上下颠倒的使用时的长寿命化。
变形例
再有,上述实施方式也可如以下那样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开口部63、163形成为切口状,但是,也可形成为孔状。
整流部6、16由金属板形成,但是,不限于金属板,也可通过对熔化的金属成型来形成,此外,不限于金属,也可用合成树脂形成。
上述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使用透射型液晶面板来作为光调制装置,但是,也可使用反射型的液晶面板。此外,也可使用微反射镜显示元件等来作为光调制装置。
上述实施方式的光调制装置采用使用与R光、G光及B光对应的三个光调制装置的所谓三板方式,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采用单板方式,或者,也能适用于具备两个或四个以上光调制装置的投影机。
设为下述构成: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在各流路中流动的风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在各流路中流动的风量相比,在流路11中流动的冷却空气201及流向辅助流动口13的冷却空气203大体相同量,流向导入口713的冷却空气202的风量较少,从开口部163流到流路12的冷却空气204的风量增加;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构成为冷却空气201及冷却空气203的风量也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流路11、13中流动的风量不同。

Claims (12)

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光源;
反射器,其将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反射;
光源用壳体,其收纳所述光源及所述反射器,并具有冷却空气流入的流入口以及将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冷却空气分别向所述光源的上部、下部导引的第一流路、第二流路;和
整流部,其转动,使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冷却空气在所述第一流路中流动;
在所述整流部设有开口部,该开口部使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流路中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部在一端侧设有转动的中心轴,在另一端侧设有所述开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用壳体具备:
壳体主体,其收纳所述光源及所述反射器;和
管道部件,其与所述壳体主体形成所述第一流路及所述第二流路;
所述流入口从沿所述光源的光轴的方向使冷却空气流入;
所述整流部由所述壳体主体和所述管道部件支撑得以相对于包含所述光轴的铅垂面相交的所述中心轴为中心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部件具有支撑所述整流部一侧的管道侧面部;
所述整流部在所述开口部的所述管道侧面部侧具有第一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主体具有支撑所述整流部另一侧的主体侧面部;
所述主体侧面部具有将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导入所述壳体主体内部的导入口;
所述整流部在所述开口部的所述主体侧面部侧具有第二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主体具有支撑所述整流部另一侧的主体侧面部;
所述主体侧面部具有将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导入所述壳体主体内部的导入口;
所述整流部的所述开口部被一直设置到所述整流部的所述主体侧面部侧的边缘。
7.一种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
光调制装置,其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所述光源装置出射的光;和
投影透镜,其将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的光投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部在一端侧设有转动的中心轴,在另一端侧设有所述开口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用壳体具备:
壳体主体,其收纳所述光源及所述反射器;和
管道部件,其与所述壳体主体形成所述第一流路及所述第二流路;
所述流入口从沿着所述光源的光轴的方向使冷却空气流入;
所述整流部由所述壳体主体和所述管道部件支撑得以相对于包含所述光轴的铅垂面相交的所述中心轴为中心进行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部件具有支撑所述整流部一侧的管道侧面部;
所述整流部在所述开口部的所述管道侧面部侧具有第一端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主体具有支撑所述整流部另一侧的主体侧面部;
所述主体侧面部具有将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导入所述壳体主体内部的导入口;
所述整流部在所述开口部的所述主体侧面部侧具有第二端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主体具有支撑所述整流部另一侧的主体侧面部;
所述主体侧面部具有将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导入所述壳体主体内部的导入口;
所述整流部的所述开口部被一直设置到所述整流部的所述主体侧面部侧的边缘。
CN201410116456.4A 2013-03-26 2014-03-26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Pending CN1040765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3559A JP6179152B2 (ja) 2013-03-26 2013-03-26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3-063559 2013-03-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6586A true CN104076586A (zh) 2014-10-01

Family

ID=51597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6456.4A Pending CN104076586A (zh) 2013-03-26 2014-03-26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36069B2 (zh)
JP (1) JP6179152B2 (zh)
CN (1) CN10407658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0221A (zh) * 2015-12-01 2017-07-25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投影装置
CN109426053A (zh) * 2017-08-31 2019-03-05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与光源模块
CN111948876A (zh) * 2019-05-17 2020-11-17 佳能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21463A1 (ja) * 2017-07-28 2019-01-31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9208A (zh) * 2008-07-31 2010-02-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投影仪
CN102207665A (zh) * 2010-03-29 2011-10-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
US20120019790A1 (en) * 2010-07-22 2012-01-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CN102540674A (zh) * 2010-12-17 2012-07-0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包含该散热装置的投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81854B1 (en) * 1998-12-28 2002-11-19 Fujitsu Limited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ir cooling arrangement
JP3467697B2 (ja) * 2001-05-16 2003-11-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冷却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WO2002097529A1 (fr) * 2001-05-28 2002-12-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eur
JP4281429B2 (ja) * 2003-06-19 2009-06-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
JP2005024735A (ja) * 2003-06-30 2005-01-27 Toshiba Corp 光源装置
JP4966755B2 (ja) * 2007-06-15 2012-07-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2009198640A (ja) * 2008-02-20 2009-09-03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TWI405027B (zh) * 2009-08-06 2013-08-11 Qisda Corp 投影機
CN101988660B (zh) * 2009-08-07 2014-03-26 扬光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灯源模组及投影系统
JP2011185993A (ja) * 2010-03-04 2011-09-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6039878B2 (ja) * 2010-03-24 2016-12-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1203515A (ja) * 2010-03-25 2011-10-13 Seiko Epson Corp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9208A (zh) * 2008-07-31 2010-02-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投影仪
CN102207665A (zh) * 2010-03-29 2011-10-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
US20120019790A1 (en) * 2010-07-22 2012-01-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CN102540674A (zh) * 2010-12-17 2012-07-0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包含该散热装置的投影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0221A (zh) * 2015-12-01 2017-07-25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投影装置
CN106980221B (zh) * 2015-12-01 2019-10-11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投影装置
CN109426053A (zh) * 2017-08-31 2019-03-05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与光源模块
CN111948876A (zh) * 2019-05-17 2020-11-17 佳能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91015A (ja) 2014-10-06
US9436069B2 (en) 2016-09-06
US20140293241A1 (en) 2014-10-02
JP6179152B2 (ja) 2017-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8777C (zh) 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01165588B (zh) 排气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02033396B (zh) 投影式显示装置
CN101165589B (zh) 光源灯冷却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JP4428242B2 (ja) リアプロジェクタ
CN101165395B (zh) 光源灯安装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US9229303B2 (en) Projector light source having three cooling airflow delivery ports
CN104076586A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CN102033395B (zh) 投影式显示装置
CN100412686C (zh) 投影仪及其冷却系统
CN107966873B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US9817302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projector
CN100405835C (zh) 背投式投影机
JP2014191016A5 (zh)
JP2008218127A (ja)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6354213B2 (ja)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203551934U (zh) 投影仪
CN102331653A (zh) 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2033392A (zh) 投影式显示装置
CN102436128B (zh)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WO2019021463A1 (ja)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JP6417595B2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3015654A (ja)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6129096A (ja) 光源用ハウジング、光源装置、及び画像投射装置
JP2016014894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