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1653A - 投射型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投射型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1653A
CN102331653A CN2011101938434A CN201110193843A CN102331653A CN 102331653 A CN102331653 A CN 102331653A CN 2011101938434 A CN2011101938434 A CN 2011101938434A CN 201110193843 A CN201110193843 A CN 201110193843A CN 102331653 A CN102331653 A CN 1023316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ne
incidence
light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38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村太一
山元诚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31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16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46Positional adjustment of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良好地进行光源的光轴调整的投射型显示装置。投影仪包括光源灯(300)、使从光源灯(300)射出的光的强度分布均匀化的光通道(152)、调制从光通道(152)射出的光的DMD(154)、以能够相对于光通道(152)的入射面调整光源灯(300)的光轴的方式保持光源灯(300)的第一支架(401)及第二支架(402)。光通道(152)的入射面具有长方形状,且光通道(152)配置成相对于主体壳体(1)的底面绕光通道(152)的光轴倾斜。当进行光轴调整时,安装在第一支架(401)上的光源灯(300)相对于第二支架(402)向与入射面的短边平行的方向偏移。

Description

投射型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光调制元件调制从光源射出的光束并向被投射面进行放大投射的投射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液晶投影仪等投射型显示装置(以下称为“投影仪”)中,从光源射出的光束由光调制元件调制并通过投射透镜向被投射面投射。需要说明的是,以下,除了优选用“光束”进行描述的情况之外,将“光束”仅记作“光”。
在该投影仪中,需要使向光调制元件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均匀化。因此,在光源与光调制元件之间例如配置有柱型的积分器(以下称之为“柱状积分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柱状积分器中例如具有光通道和玻璃柱状积分器。光通道为内部中空的结构,其内表面形成为镜面。玻璃柱状积分器的内部为实心,其由玻璃材料形成。
光调制元件的调制面(显示面)与被投射的图像的画面形状匹配而形成为长方形状,柱状积分器的入射面及出射面的形状也与调制面的形状匹配而形成为长方形状。
在柱状积分器的作用下强度分布均匀化的光通过中继光学系统向光调制元件引导,所述中继光学系统由中继透镜和反射镜构成。需要说明的是,柱状积分器配置成使光适当地向光调制元件照射。因此,根据中继光学系统的配置结构,柱状积分器可配置成相对于配置有光源和光调制元件的主体壳体的配置面绕柱状积分器的光轴倾斜。
另外,从光源射出的光由反射器和透镜聚光,并向柱状积分器入射。此时,若向柱状积分器的入射面照射的光束的中心从入射面的中心偏移,则无法在柱状积分器的内部使强度分布均匀化,从而可能在光调制元件中产生发光强度的不均。另外,若从光源射出的光束的一部分超出入射面,则由于向柱状积分器取入的光量减少,所以可能使向光调制元件的发光强度降低。
因此,在该投影仪中可以设置用于相对于柱状积分器的入射面调整光源的光轴的光轴调整部。例如,作为光轴调整部,可以采用使光源在与光源的光轴垂直的两轴方向上偏移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光束的中心沿上述两轴的任一方向偏移,只要在能够偏移的范围内,都能使光束的中心与入射面的中心对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95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02413号公报
然而,如上所述,在能够沿两轴方向调整光源的光轴的情况下,结构容易变得复杂,另外,由于向两个方向进行调整,从而导致调整作业也相应地增加。
另一方面,若构成为光轴调整部仅向与光源的光轴垂直的一轴方向偏移,则结构得到简化,并且调整作业也减少。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如上述那样,存在如下的课题,即,相对于入射面为长方形状且相对于主体壳体的配置面倾斜的柱状积分器,如何能够仅通过向一轴方向偏移来使光束的中心接近入射面的中心且能够防止光束从入射面超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良好地进行光源的光轴调整的投射型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具备:光源;柱型的积分器,其使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强度分布均匀化;光调制元件,其调制从所述积分器射出的光;光轴调整部,其用于相对于所述积分器的入射面调整所述光源的光轴。在此,所述积分器的所述入射面具有长方形状,且所述积分器配置成相对于配置有所述光源的主体壳体的配置面绕该积分器的光轴倾斜。并且,所述光轴调整部使所述光源相对于所述入射面向与所述入射面的短边平行的方向相对地偏移。
根据本发明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由于光源向入射面的尺寸短而光束容易露出的方向偏移,所以,即使仅进行一轴方向的光轴调整也能够有效地消除光束从入射面超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仅进行一轴方向的光轴调整中,在与光源的相对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为了方便起见,在此称为“无法调整的方向”)上,无法使光束的中心接近入射面的中心。若在相对移动的方向上使光束的中心接近入射面的中心,则光束的中心仅在无法调整的方向上从入射面的中心错开在调整前已产生的偏移量。
根据本发明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光源向与入射面的短边平行的方向偏移。因此,若在短边方向上使光束的中心位于入射面的中心,则光束的中心在与短边垂直的方向上的偏移量与调整前产生的在无法调整的方向上的偏移量相比不会增加,而维持在无法调整的方向上的偏移量。这样,根据本发明的投射型显示装置,能够使与短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光束的偏移量止于无法调整的方向上的偏移量,所以即使仅进行一轴方向的光轴调整,也能够极力减小入射面的中心与光束的中心的错位。
在本发明的投射型显示装置中,所述光轴调整部可以包括保持所述光源的第一支架和保持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架。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中的一方上设置有被引导部,在另一方上设置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将所述被引导部沿与所述入射面的短边平行的方向引导。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光轴调整部。
在本发明的投射型显示装置中,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以向外侧伸出的方式形成有使该第一支架偏移时所操作的操作部。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作业者使操作部工作能够容易地使第一支架偏移,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光轴调整的作业。
在本发明的投射型显示装置中,可以设置成在所述主体壳体上设置有使所述光源向外部露出的开口和覆盖该开口的罩。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操作部向所述开口侧伸出。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作业者打开罩,即使不将主体壳体分解也能够容易进行光轴调整的作业。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良好地进行光源的光轴调整的投射型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效果乃至意义将通过以下所示的对实施方式的说明而进一步得到明确。但是,以下的实施方式充其量仅为实施本发明时的一个示例,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任何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外观结构的图(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外观结构的图(仰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调制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射光学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灯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从正面观察到的本实施方式的配置在主体壳体内的状态下的灯单元的图。
图9是表示伴随着本实施方式的光源灯的光轴调整的、在光通道的入射面的光束的移动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束的中心向无法调整的方向偏移后的情况下的、伴随着光源灯的光轴调整的、光束在光通道的入射面的移动的图。
符号说明
1   主体壳体
1c  灯用开口(开口)
5   灯用罩(罩)
14  灯单元
15  光调制单元
152 光通道(积分器)
154 DMD(光调制元件)
300 光源灯(光源)
400 灯支架
401 第一支架(光轴调整部)
402  第二支架(光轴调整部)
415  轴部(光轴调整部、被引导部)
424  引导孔(光轴调整部、引导部)
416  臂部(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及图2是表示投影仪的外观结构的图。图1(a)是从前方观察到的投影仪的立体图,图1(b)是从后方观察到的投影仪的立体图。另外,图2是投影仪的仰视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a)、(b)及图2中分别描绘有表示前后左右方向的箭头和表示上下方向的箭头。以下,同样在其他的附图中也根据需要描绘有表示方向的箭头。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为所谓的短焦投射型的投影仪。参照图1,投影仪具备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主体壳体1。主体壳体1由下壳体2和从上方盖在下壳体2上的上壳体3构成。
在主体壳体1的上表面形成有朝向后方降低的第一倾斜面1a、与该第一倾斜面1a连续地向后方上升的第二倾斜面1b。第二倾斜面1b朝向斜上前方,在该第二倾斜面1b上形成有投射口4。从投射口4向斜上前方射出的影像光被放大投射到配置在投影仪前方的屏幕上。
另外,在主体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灯用罩5。在主体壳体1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更换灯单元的灯用开口1c和用于更换过滤器的过滤器开口(未图示),所述过滤器配置在冷却灯单元的风扇单元上。灯用罩5为用于覆盖这些灯用开口1c及过滤器用开口的罩。而且,在主体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由多个操作键构成的操作键部6。
在主体壳体1的右侧面形成有端子口部7。在端子口部7配置有端子面板233,该端子面板233具有AV端子等各种端子。端子面板233构成后述的控制电路单元的一部分。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等AV(音频视频)信号通过AV端子输入输出到投影仪中。另外,在主体壳体1的右侧面,在端子口部7的上方设置有吸气口8。吸气口8由多个狭缝状的孔构成,外部空气通过吸气口8而进入到主体壳体1内。
在主体壳体1的左侧面,在前部设置有第一排气口9,在中央部设置有第二排气口10。所述排气口9、10由多个狭缝状的孔构成,主体壳体1内部的空气通过所述排气口9、10向设备外部排出。另外,在主体壳体1的后表面形成有出声口11。在投射时从出声口11输出与影像对应的声音。
参照图2,在主体壳体1的底面的前部中央部设置有固定腿12,在后端部设置有两个调整腿13。通过使两个调整腿13上下伸缩,能够对主体壳体1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倾斜进行调整。由此,能够对投射到屏幕上的图像的上下位置及左右倾斜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中,除了采用主体壳体1的底面设置在桌子或地板等设置面上的安放设置之外,也可采用主体壳体1上下颠倒地设置在顶棚上的悬吊设置。另外,在主体壳体1的前表面未设置端子面板233和吸气口8,前表面成为平坦的面。因此,利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能够采用主体壳体1的前表面设置于设置面上的设置形态。这种情况下,图像投射到设置面本身上。
图3是表示投影仪的内部结构的图。该图是从前方观察到的上壳体3被拆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在图3中用虚线绘出光调制单元15及投射光学单元17。另外,以单点划线表示吸气口8的位置。
参照图3,在下壳体2的前部配置有灯单元14和光调制单元15,该光调制单元15对来自灯单元14的光进行调制而生成影像光。
灯单元14由光源灯和保持光源灯的灯支架构成,其以能够从上方进行拆卸的方式保持在灯框架14a内。
在灯单元14的后方配置有风扇单元16。风扇单元16将从吸气口8进入的外部空气(冷却风)向光源灯供给,从而冷却光源灯。在灯支架上设有通风通道,该通风通道用于向光源灯引导来自风扇单元16的冷却风。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光调制单元15的结构的图。
光调制单元15包括色轮151、光通道152、中继光学系统153、DMD(数字微镜元件)154。
色轮151以分时的方式将来自光源灯300的白色光分离为红、绿、蓝等各色光。光通道152为内部中空的结构,其内表面成为镜面。光通道152的入射面及出射面具有长方形状。入射到光通道152的光在通过内部时被反复反射,从而强度分布得到均匀化。
中继光学系统153由三个中继透镜153a、153b、153c和反射镜153d构成,将从光通道152射出的光向DMD154引导。DMD154根据影像信号调制由中继光学系统153引导的光(红、绿、蓝灯各色光)。DMD154的调制面与光通道152的入射面及出射面同样具有长方形状。
返回到图3,在光调制单元15的后方配置有投射光学单元17。投射光学单元17将由光调制单元1 5生成的影像光放大并将其投射到屏幕等被投射面上。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投射光学单元17的结构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图中,除了投射光学单元17外,还示意性地绘出有光调制单元15、控制电路单元23及噪音过滤单元24。
投射光学单元17包括投射透镜单元171、反射镜172、收容所述投射透镜单元171及反射镜172的外壳173。投射透镜单元171具有多个透镜171a。反射镜1 72为曲面镜或自由曲面镜。
如图4所示,从光调制单元15射出的影像光在从投射透镜单元171的光轴L向主体壳体1的上表面方向偏移的位置向投射透镜单元171入射。入射的影像光受到投射透镜单元171的透镜作用而向反射镜172入射。然后,影像光通过反射镜172被广角化,从而经由光线通过窗174而向被投射面(屏幕面)投射。
如上所述,影像光由于在从投射透镜单元171的光轴L向主体壳体1的上表面方向偏移了的位置向投射透镜单元171入射,所以反射镜172配置成从投射透镜单元171的光轴L向主体壳体1的底面侧偏移。在此,由于反射镜172具有比构成投射透镜单元171的各透镜171a的透镜面更大的反射面,所以反射镜172相对于投射透镜单元171的光轴L的偏移量较大。因此,在投射透镜单元171的下方,在与主体壳体1(下壳体2)的底面之间产生比较大的空间G。该空间G在从投射透镜单元171的配置位置到光调制单元15的配置位置产生。
如图5所示,DMD154配置成其底面与主体壳体1(下壳体2)的底面平行。另一方面,光通道152配置成相对于主体壳体1的底面围绕光通道152的光轴倾斜角度θ,从而使由中继光学系统153引导的光以适当的状态向DMD154的调制面照射。另外,光通道152配置成入射面的长边侧成为上下方向。
返回到图3,在风扇单元16的后方配置有电源单元18。电源单元18具备电源电路,其对投影仪的各电装部件进行电源的供给。在电源单元18的后方配置有扬声器19。从扬声器19输出的声音从出声口11向外部发出。
在光调制单元15的右方配置有DMD用冷却风扇20。DMD用冷却风扇20为了冷却DMD154而向光调制单元15供给从吸入口8进入的外部空气。需要说明的是,DMD154以密闭状态配置在光调制单元15内,DMD154不与被鼓风来的外部空气直接接触。
在风扇单元14的左方设置有第一排气单元21。第一排气单元21将冷却光源灯300后的冷却风通过第一排气口9向外部排出。需要说明的是,冷却DMD154后的空气也通过第一排气单元21从第一排气口9向外部排出。
在电源单元18的左方设置有第二排气单元22。第二排气单元22将电源单元18内的温暖的空气通过第二排气口10向外部排出。通过使空气从电源单元18内向第二排气单元22流动,从而新的外部空气从吸气口8被取入而向电源单元18内供给。
如图3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中,在投射透镜单元171和光调制单元15的下方产生的上述空间G配置控制电路单元23及噪音过滤单元24。
噪音过滤单元24具备配置有噪音过滤器和保险丝的电路基板,其从输入的商业用交流电源去除噪音后将其向电源单元18供给。
控制电路单元23包括控制电路基板231、保持控制电路基板231的支架232、端子面板233、用于固定端子面板233的固定板234。
在控制电路基板231上配置有用于控制光源灯300和DMD154等各种驱动部件的控制电路。另外,在控制电路基板231上配置有各种端子235。
在端子面板233上形成有与各种端子235的形状匹配的开口,各种端子235通过所述开口而面向外部。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没有进行图示,但是在固定板234上也形成有各种端子235通过的开口。
固定板234由金属材料形成,在其上部形成有防护部236。在防护部236上形成有多个开口236a,在各开口236a上安装有金属网(未图示)。防护部236配置在吸气口8的内侧,对要从吸气口8向外部泄漏的电磁波进行遮挡。从吸气口8进入的外部空气通过开口236a而流入主体壳体1内部。
以下,详细说明灯单元14的结构。
图6是表示灯单元14的结构的图。图6(a)是从前方观察到的灯单元14的立体图,图6(b)是图6(a)的A-A’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a)中描绘有灯单元14以及风扇单元16。
参照图6,灯单元14由光源灯300和用于保持光源灯300的灯支架400构成。
光源灯300具备发光管301和反射器302(参照图6(b))。作为发光管301使用金属卤化物灯。另外,也可使用超高压水银灯、氙气灯等灯。反射器302的内表面具有椭圆形状,该内表面反射从发光管301发出的白色光而使其朝向前方。
灯支架400具备:保持光源灯300的第一支架401、保持第一支架401的第二支架402、安装在第二支架402上的上部通道403及下部通道404。
图7是表示第一支架401及第二支架402的结构的图。图7(a)是表示第一支架401及第二支架402的分解立体图。图7(b)是第二支架402的主视图。
参照图7,第一支架401的前部401a从正面观察时具有大致八边形形状,后部401b从正面观察时具有大致四边形状。在第一支架401的前表面形成有出射窗411,来自光源灯300的光从出射窗411射出。如图6所示,耐热性的玻璃板405嵌入出射窗411。第一支架401在后表面开口,光源灯300从后方安装于该开口部。
在第一支架401的上表面形成有上部吹出口412。另外,在第一支架401的下表面形成有下部吹出口413(参照图6(b))。而且,在第一支架401的左右的侧面分别形成有排出口414。
圆柱形状的轴部415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分别形成在第一支架401的后部401b前表面的左上角部和右下角部。另外,向上方延伸的臂部416形成在后部401b的左上部。螺钉插通孔417和工具插入孔418形成在臂部416上。螺钉插通孔417形成为在进行光源灯300的光轴调整时第一支架401相对于第二支架402偏移的方向上加长。当进行光源灯300的光轴调整时,在工具插入孔418中插入旋具(driver)等调整用的工具。
第二支架402包括框架部421和形成在框架部421的上部且向后方延伸的上面板422。
第一支架401的前部401a嵌入框架部421。框架部421的外形为大致四边形状,内侧的开口421a与前部401a匹配地形成为大致八边形状。开口421a的大小比前部401a稍大,以使前部401a能够在开口421a内移动。
在框架部421的四个角部分别形成有凹部423。另外,在左上角部和右下角部的凹部423的底面分别形成有引导孔424。引导孔424与上述螺钉插通孔417同样,也形成为在进行光源灯300的光轴调整时第一支架401相对于第二支架402偏移的方向上加长。
在框架部421的左右部位分别形成有切口部425,从而避开第一支架401的左右的排出口414。同样,在框架部421的下方的部位形成有切口部426,从而避开第一支架401的下部吹出口413。
在上面板422上形成有安装上部通道403的通道安装部427。在通道安装部427的前部形成有导出口428。上部通道403的下表面开放,通过在通道安装部427上安装上部通道403而形成冷却风的通风路(参照图6)。上部通道403通过螺钉固定在上面板422的安装凸台429上。
在上面板422的左前部设置有固定板430。螺母431埋入固定板430,螺母431的螺纹孔朝向前后方向。另外,在固定板430上形成有工具插入孔432。当进行光源灯300的光轴调整时,旋具等调整用的工具插入工具插入孔432。而且,在上面板432上,在固定板430的后方形成有臂插通口433。
当第一支架401安装在第二支架402上时,第一支架401的前部401a从后方嵌入第二支架402的开口421a。此时,第一支架401的两个轴部415插入与各轴部415对应的第二支架402的引导孔424。另外,第一支架401的臂部416通过臂插通口433而与第二支架402的固定板430的后方重叠(参照图6(a))。由此,臂部416的螺钉插通孔417与固定板430的螺母431对齐。
螺钉434从臂部416的后方通过螺钉插通孔417而与螺母431紧固。当螺钉434完全紧固时,臂部416被牢固地夹在螺钉434的头部与固定板430之间。由此,第一支架401固定在第二支架402上。
当安装有光源灯300的第一支架401安装到第二支架402上、并且上部通道403和下部通道404安装在第二支架402上时,则如图6(a)所示那样形成灯单元14。
冷却风从风扇单元16向灯单元14供给。如图6(a)所示,风扇单元16具备风扇外壳161,该风扇外壳161收容有两个灯用冷却风扇(未图示)。在风扇外壳161的吸气口设置有过滤器收容部162。在过滤器收容部162可拆装地收容有过滤器163。
另外,在风扇外壳161上设置有上部供给通道164和下部供给通道165。上部供给通道164与灯支架400的上部通道403的导入口441连接,下部供给通道165与灯支架400的下部通道404的导入口442连接。
当灯用冷却风扇工作时,主体壳体1内的空气作为冷却风经由过滤器163向风扇外壳161内导入。然后,冷却风通过上部供给通道164及下部供给通道165向上部通道403及下部通道404流入。
在图6(b)中,由箭头示出灯单元14中的冷却风的流动。流入上部通道403的冷却风在通道内流动,其通过导出口428从上部吹出口412向光源灯300的反射器302的内侧吹出。另外,流入下部通道404的冷却风在通道内流动,其从下部吹出口413向反射器302的内侧吹出。利用所述从上下两侧流入反射器302的冷却风,可使反射器302的内侧得到冷却。然后,反射器302内的冷却风从排出口414向灯单元14的外部排出。
图8(a)是从正面观察到的配置在主体壳体1内的状态下的灯单元14的图。图8(b)是将图8(a)的固定板430的局部放大后的图。在图8(a)中,为了方便起见,均利用虚线来描绘光通道152和灯框架14a,所述光通道152位于灯单元14的正面侧,而所述灯框架14a保持灯单元14。
如图8所示,将光通道152的与入射面的长边平行的中心轴作为中心轴X,将与短边平行的中心轴作为中心轴Y。另外,将第二支架402的引导孔424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作为中心轴W。
在灯单元14配置在主体壳体1上的状态下,引导孔424的中心轴W与光通道152的中心轴Y平行。因此,轴部415由引导孔424引导,由此第一支架401向与光通道152的入射面的短边平行的方向偏移。
接下来,说明光源灯300的光轴调整。
图9是表示伴随着光源灯的光轴调整的、在光通道152的入射面的光束的移动的图。图9(a)表示光束的中心Q从入射面的中心P向下方偏移后的情况下的光束的移动,图9(b)表示光束的中心Q从入射面的中心P向上方偏移后的情况下的光束的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中,光轴调整前的光束由实线表示,光轴调整后的光束由虚线表示。在此,无论是图9(a)和(b)中的哪种情况,光束的中心Q均未向与中心轴Y垂直的方向(与中心轴X平行的方向)偏移。
如图9所示,若光束的中心Q向与中心轴Y平行的方向偏移,则光束的一部分容易脱离光通道152的入射面。
当进行光源灯300的光轴调整时,作业者打开主体壳体1的灯用罩5。由此,灯单元14通过灯用开口1c而面向外部。接下来,作业者使用旋具松开固定第一支架401的螺钉434。然后,如图8(b)所示,作业者从灯单元14的后方将旋具的前端部插入前后重叠的工具插入孔418、432。旋具的前端部的一端侧与工具插入孔418的伸出部418a卡合,旋具的前端部的另一端侧与工具插入孔432的伸出部432a卡合。
如图9(a)所示,在光束的中心Q从入射面的中心P向下方偏移的情况下,作业者以伸出部432a侧的旋具的端部为支点将伸出部41 8侧的旋具的端部向上方移动。如图8(a)的实线箭头所示,工具插入孔418即臂部416被压向上方,第一支架401的轴部415沿着第二支架402的引导孔424向上方偏移。由此,第一支架401即光源灯300与光通道152的中心轴Y平行地向上偏移。作业者使第一支架401偏移直至光束的中心Q与入射面的中心P对齐。
另一方面,如图9(b)所示,在光束的中心Q从入射面的中心P向上方偏移的情况下,作业者使伸出部41 8a侧的旋具的端部向下方移动。如图8(a)虚线箭头所示那样,臂部416被压向下方,第一支架401的轴部415沿着第二支架402的引导孔424向下方偏移。由此,第一支架401即光源灯300与光通道152的中心轴Y平行地向下偏移。作业者使第一支架401偏移直至光束的中心Q与入射面的中心P对齐。
当光束的中心Q与入射面的中心P对齐时,作业者在该状态下将螺钉434完全紧固,从而第一支架401固定在第二支架402上。如此,完成光源灯300的光轴调整。由此,从光源灯300射出的光束不会超出光通道152的入射面而入射到入射面的中央。
在图9的示例中,光束的中心Q在与中心轴X平行的方向即第一支架401无法偏移、无法调整的方向上未发生偏移。然而,实际上也存在光束的中心Q向无法调整的方向也偏移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光通道152在与中心轴X平行的方向长,所以即使光束的中心Q在该方向上偏移,光束的一部分也不易从光通道152的入射面脱离。
图10是表示光束的中心Q向无法调整的方向偏移的情况下的、伴随光源灯300的光轴调整的、光束在光通道152的入射面的移动的图。图10(a)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的光束的移动。图10(b)表示构成为使第一支架401向与主体壳体1的底面垂直的方向偏移的、比较例的结构中的光束的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中同样地,光轴调整前的光束由实线表示,光轴调整后的光束由虚线表示。
在本实施方式及比较例中,光束的中心Q向无法调整的方向偏移的偏移量都仅为D0。如图10(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当将光轴调整成光束的中心Q移到入射面的短边方向的中央(中心轴X的线上)时,光束的中心Q从光通道152的入射面的中心P的偏移量D1变得与偏移量D0相等。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使光轴调整后的光束的中心Q的偏移量D1止于向无法调整的方向的偏移量D0。
相对于此,如图10(b)所示,在比较例的结构中,当将光轴调整成光束的中心Q移到入射面的短边方向的中央(中心轴X的线上)时,光束的中心Q从光通道152的入射面的中心P的偏移量D2变得大于偏移量D0。即,根据比较例的本实施方式,无法使光轴调整后的光束的中心Q的偏移量D2止于向无法调整的方向的偏移量D0。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使第一支架401向与主体壳体1的底面垂直的方向偏移的比较例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小光轴调整后的光束的中心Q从光通道152的入射面的中心P的偏移。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光源灯300相对于入射面相对于主体壳体1的底面倾斜配置的光通道152向与倾斜的入射面的短边平行的方向偏移,从而进行光源灯300的光轴调整。由此,能够通过仅一轴方向的光轴调整来有效消除光束从入射面超出。而且,即使光束的中心Q向无法调整的方向偏移,也能够极力减小光轴调整后的入射面的中心P与光束的中心Q的错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构成为通过第一支架401及第二支架402、设置在所述支架401、402上的轴部415及引导孔424来使光源灯300偏移,所以能够使用于进行光轴调整的结构简化。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支架401的上部设置有臂部416,由于作业者能够通过使臂部416移动而容易地使第一支架401偏移,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光轴调整的作业。并且,由于在臂部416的上方形成有灯用开口1c,所以作业者通过打开灯用罩5,即使不取下上壳体3也能通过灯用开口1c而容易地进行光轴调整作业。
以上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另外,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也可以适当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出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被引导部的轴部415设置在第一支架401上,作为本发明的引导部的引导孔424设置在第二支架402上。然而,也可以与上述情况相反地在第一支架401上设置引导孔424,在第二支架402上设置轴部415。
另外,本发明的被引导部和引导部也可以不是轴部415和引导孔424,只要是能够通过引导部将被引导部向第一支架401的偏移方向引导的结构即可。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构成,即,被引导部为沿偏移方向伸出的肋部,而引导部为在偏移方向上细长的槽部,肋部由槽部引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来自光源灯300的光的强度分布均匀化而使用光通道152。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其他柱型的积分器、例如玻璃柱状积分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光通道152侧固定而使光源灯300侧移动,从而进行光轴调整。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光源灯300的固定而使光通道152侧移动。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可以在光调制单元14与控制电路单元23的支架232之间设置光轴调整机构,该光轴调整机构用于使光源单元14向与光通道152的入射面的短边平行的方向偏移。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每个光学单元15使光通道152偏移。
这样,在本发明中,只要光源相对于所述积分器的入射面向与入射面的短边平行的方向相对地偏移即可,无论使光源及积分器中的哪一方移动都可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光调制单元15的光调制元件使用了DMD154,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液晶面板。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了具有光源灯300的灯单元14,但是也可以采用灯光源以外的光源,如激光光源或LED光源。
另外,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适当地做出各种变更。

Claims (4)

1.一种投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
柱型的积分器,其使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强度分布均匀化;
光调制元件,其调制从所述积分器射出的光;
光轴调整部,其用于相对于所述积分器的入射面调整所述光源的光轴,
所述积分器的所述入射面具有长方形状,且所述积分器配置成相对于配置有所述光源的主体壳体的配置面绕该积分器的光轴倾斜,
所述光轴调整部使所述光源相对于所述入射面在与所述入射面的短边平行的方向上相对地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轴调整部包括保持所述光源的第一支架和保持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架,
在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中的一方上设置有被引导部,在另一方上设置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将所述被引导部沿与所述入射面的短边平行的方向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以向外侧伸出的方式形成有使该第一支架偏移时所操作的操作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壳体上设置有使所述光源向外部露出的开口和覆盖该开口的罩,
所述操作部向所述开口侧伸出。
CN2011101938434A 2010-07-12 2011-07-12 投射型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23316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57736A JP2012022033A (ja) 2010-07-12 2010-07-12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10-157736 2010-07-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1653A true CN102331653A (zh) 2012-01-25

Family

ID=45438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938434A Pending CN102331653A (zh) 2010-07-12 2011-07-12 投射型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08108A1 (zh)
JP (1) JP2012022033A (zh)
CN (1) CN10233165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6205A (zh) * 2012-01-09 2012-07-11 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夜视补光灯光轴调整装置
CN103324016A (zh) * 2012-03-21 2013-09-2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投影仪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4543B (zh) * 2014-03-11 2017-08-25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固定装置及使用其之投影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5102A (ja) * 2001-06-25 2003-01-15 Prokia Technology Co Ltd 液晶投射型表示装置
US20040125274A1 (en) * 2002-12-26 2004-07-01 Tsutou Asakura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01082758A (zh) * 2006-05-30 2007-12-0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01446747A (zh) * 2007-11-29 2009-06-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26524B2 (ja) * 2001-05-30 2008-07-30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TW200702886A (en) * 2005-07-01 2007-01-16 Delta Electronics Inc Light source adjusting device for projector
JP2008224870A (ja) * 2007-03-09 2008-09-25 Sony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5102A (ja) * 2001-06-25 2003-01-15 Prokia Technology Co Ltd 液晶投射型表示装置
US20040125274A1 (en) * 2002-12-26 2004-07-01 Tsutou Asakura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01082758A (zh) * 2006-05-30 2007-12-0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01446747A (zh) * 2007-11-29 2009-06-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6205A (zh) * 2012-01-09 2012-07-11 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夜视补光灯光轴调整装置
CN102566205B (zh) * 2012-01-09 2013-06-12 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夜视补光灯光轴调整装置
CN103324016A (zh) * 2012-03-21 2013-09-2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投影仪
CN103324016B (zh) * 2012-03-21 2016-03-02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投影仪
US9341928B2 (en) 2012-03-21 2016-05-17 Casio Computer Co., Ltd.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22033A (ja) 2012-02-02
US20120008108A1 (en) 2012-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8777C (zh) 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EP1839438B1 (en) Thin type projector
US6488472B1 (en) Axial fan, centrifugal fan,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employing one of these fans
CN101271265B (zh) 投影机
CN100405212C (zh) 通风管道、冷却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02033396B (zh) 投影式显示装置
US8608320B2 (en) Projec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000053512A (ko) 액정투사장치와 램프
US20060170879A1 (en) Rear projector
US6783244B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9229303B2 (en) Projector light source having three cooling airflow delivery ports
CN102253579A (zh) 投射型显示装置
KR20070120395A (ko) 영상투사장치
CN102243419A (zh) 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2331653A (zh) 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2147558A (zh) 投射型显示装置
US6572231B1 (en) Projector
CN102243420A (zh) 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1308321B (zh) 冷却装置和具有该冷却装置的图像投射设备
CN102314763A (zh) 遥控信号接收装置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JP2006047980A (ja) ランプバルブの上下の温度差低減方法及び光学ユニット、投射型表示装置並びに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テレビジョン装置
CN104076586A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JP3000977B2 (ja) プロジェクタ
CN102135715B (zh) 投射型显示装置
JP2004004942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