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7665A - 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投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7665A
CN102207665A CN2011100801078A CN201110080107A CN102207665A CN 102207665 A CN102207665 A CN 102207665A CN 2011100801078 A CN2011100801078 A CN 2011100801078A CN 201110080107 A CN201110080107 A CN 201110080107A CN 102207665 A CN102207665 A CN 1022076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ection
air
modulating device
projector
optic mod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01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7665B (zh
Inventor
江川明
馆野泰
佐佐木史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07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76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7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76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8Fire preventing or extinguish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Video 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For Color Tv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有效地对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的投影仪。投影仪(1)具备:用于对三种色光分别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351R、351G、351B);和用于对光调制装置(351R、351G、351B)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4)。冷却装置(4)具备:冷却风扇;以及管道(6),该管道将来自冷却风扇的空气向光调制装置(351R、351G、351B)引导。管道(6)具备:第一管道部(7A),该第一管道部使空气从两个光调制装置(351B、351G)的侧方依次流通;以及第二管道部(7B),该第二管道部与第一管道部(7A)连通,且将在第一管道部(7A)中流通的空气的一部分向其他的光调制装置(351R)引导。

Description

投影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的投影仪,该投影仪具备:根据图像信息对R(红)、G(绿)、B(蓝)三种色光进行调制的液晶面板等三个光调制装置、和用于对上述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投影仪中,为了减少该投影仪的厚度尺寸,采用以下所示的冷却装置。
即,冷却装置由配设在投影透镜的侧方的西洛克风扇、和将从西洛克风扇吐出的空气向各个光调制装置引导的管道(流路)构成。
管道在俯视图中构成为包围正交二向色棱镜的三个光入射面的U字状,该正交二向色棱镜用于对由各个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各种色光进行合成。
进而,从西洛克风扇吐出的空气在管道内部流通,从光调制装置的侧方按照邻接的顺序流通,从而对三个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81613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冷却装置中,管道弯折、且因在管道内部配设有光调制装置而导致流路面积也变小,因此形成为管道中的压力损失大的构造。即,管道内部的静压高,因此不能充分地确保从西洛克风扇向管道内部吐出的空气的风量。
尤其是,向三个光调制装置中的配设于管道中的流路最下游的光调制装置送风的空气的风量少,且空气的温度上升,因此无法实现该光调制装置的温度降低。
因此,存在不能有效地对三个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对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的投影仪。
本发明的投影仪具备用于对多种色光分别进行调制的多个光调制装置、和对上述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上述投影仪的特征在于,上述冷却装置具备:冷却风扇,该冷却风扇吸入空气并吐出;以及管道,该管道将来自上述冷却风扇的空气向上述多个光调制装置引导,上述管道具备:第一管道部,该第一管道部使空气从两个上述光调制装置的侧方依次流通;以及第二管道部,该第二管道部与上述第一管道部连通,并将在上述第一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的一部分向其他的上述光调制装置引导。
在本发明中,用于将空气向多个光调制装置引导的管道具备使空气从两个光调制装置的侧方依次流通的第一管道部。
由此,与现有的管道相比较,能过缩短第一管道部的流路长度,同时,配设于第一管道部的光调制装置的数量也减少,因此能够使第一管道部内部的静压下降。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从冷却风扇向第一管道部吐出的空气的风量,能够利用在第一管道部内部流通的空气有效地对两个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
并且,管道除上述的第一管道部之外,具备从第一管道部分支且将在第一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的一部分向其他的光调制装置引导的第二管道部。
由此,能够经由第二管道部将外部的空气直接导入其他的光调制装置,因此能够有效地对其他的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
如上所述,通过使空气向第一管道部和第二管道部流通,能够有效地对所有的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
在本发明的投影仪中,优选为,该投影仪具备颜色合成光学装置,该颜色合成光学装置具有供由上述多个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各种色光入射的多个光入射面,并对上述各种色光进行合成,上述第二管道部设置成,该第二管道部与上述颜色合成光学装置的端面对置,该端面与上述多个光入射面交叉。
然而,在颜色合成光学装置中,由于颜色合成光学装置与投影透镜之间的尺寸关系(投影透镜大),与多个光入射面交叉的端面侧(颜色合成光学装置的上方侧或下方侧)容易成为无法配设其他部件的死区。
在本发明中,第二管道部设置成与颜色合成光学装置的端面对置,该端面与多个光入射面交叉,因此能够将第二管道部配设在上述的死区。因此,即便是在将上述的管道配设到投影仪内部的情况下,也不会与其他部件产生机械干涉,无需变更其他部件的布局。尤其是,通过配设在上述的死区,不会阻碍投影仪的薄型化。
在本发明的投影仪中,优选为,上述多个光调制装置具备:用于对红色光进行调制的红侧光调制装置、用于对绿色光进行调制的绿侧光调制装置、以及用于对蓝色光进行调制的蓝侧光调制装置,上述第一管道部使空气向上述绿侧光调制装置和上述蓝侧光调制装置流通,上述第二管道部将空气向上述红侧光调制装置引导。
在本发明中,利用在第一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对绿侧光调制装置和蓝侧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并利用经由第二管道部送风的空气对红侧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
例如,构成为使在第一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的风量比在第二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的风量大。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对于因发热量少而能够以少量的风充分地进行冷却的红侧光调制装置,能够利用从第二管道部送风的风量少的空气进行冷却。并且,对于因发热量大而需要大量的风的绿侧光调制装置和蓝侧光调制装置,能够利用在第一管道部中流通的风量多的空气进行冷却。
因此,能够根据各个光调制装置的发热量有效地对多个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
在本发明的投影仪中,优选为,上述绿侧光调制装置和上述蓝侧光调制装置从上述第一管道部中的流路上游侧起按照上述蓝侧光调制装置、上述绿侧光调制装置的顺序配设。
然而,一般情况下,绿侧光调制装置的发热量比蓝侧光调制装置的发热量大。然而,在蓝侧光调制装置中,将通过冷却所要到达的目标温度设定成比绿侧光调制装置中的目标温度低。
在本发明中,蓝侧光调制装置配设在第一管道部的流路上游侧,绿侧光调制装置配设在流路下游侧。
由此,通过利用温度较低的空气(未被光调制装置加热的空气)对目标温度低的蓝侧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能够使蓝侧光调制装置接近目标温度。并且,对于目标温度比蓝侧光调制装置的目标温度高的绿侧光调制装置,通过利用经过蓝侧光调制装置后的空气进行冷却,能够使绿侧光调制装置也接近目标温度。
因此,能够有效地对蓝侧光调制装置和绿侧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
在本发明的投影仪中,优选为,上述第二管道部在上述第二管道部中的流路下游侧分支,且上述第二管道部具备:第一分支管道部,该第一分支管道部将空气向上述其他的光调制装置引导;以及第二分支管道部,该第二分支管道部将空气向上述两个光调制装置中的位于上述第一管道部中的流路下游侧的上述光调制装置引导。
在本发明中,由于第二管道部具备上述的第一分支管道部和第二分支管道部,因此能够利用在第一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以及经由第二分支管道部送风的空气双方对配设于第一管道部中的流路下游侧的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
例如,在将上述的绿侧光调制装置配设在第一管道部中的流路下游侧的情况下,由于绿侧光调制装置的冷却需要大量的风量,所以通过将第二管道部形成为上述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对绿侧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
在本发明的投影仪中,优选为,该投影仪具备遮蔽板,该遮蔽板对上述其他的光调制装置和上述两个光调制装置中的位于上述第一管道部中的流路下游侧的上述光调制装置进行分隔。
在本发明中,由于具备上述的遮蔽板,因此能够防止在第一管道部中流通后的空气、即对配设在第一管道部的两个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后的温度高的空气,向其他的光调制装置侧迂回。因此,能够避免由在第一管道部中流通后的温度高的空气引起的其他的光调制装置的温度上升,能够利用经过第二管道部的空气有效地对其他的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
在本发明的投影仪中,优选为,上述第二管道部设置成,经由上述第二管道部向上述其他的光调制装置送风的空气的流通方向与经由上述第一管道部而流通过上述两个光调制装置后的空气的流通方向交叉。
在本发明中,由于第二管道部以上述方式设置,因此能够利用经由第二管道部送风的空气防止在第一管道部中流通后的温度高的空气向其他的光调制装置侧迂回。因此,能够避免由在第一管道部中流通后的温度高的空气引起的其他的光调制装置的温度上升,能够利用经过第二管道部的空气有效地对其他的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
在本发明的投影仪中,优选为,上述第二管道部中的与上述第一管道部连通的连通口形成为,在从该投影仪的厚度方向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上述连通口的一部分与上述两个光调制装置中的位于上述第一管道部中的流路上游侧的上述光调制装置重合。
在本发明中,由于连通口形成在上述的位置,因此能够经由连通口将由配设在第一管道部的两个光调制装置加热前的空气导入第二管道部。因此,能够向其他的光调制装置送风温度较低的空气,能够有效地对其他的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
并且,通过将连通口形成在上述的位置,形成为容易将第二管道部配设在上述的死区(颜色合成光学装置的上方侧或下方侧)的结构。因此,无序变更其他部件的布局,并且,也不会阻碍投影仪的薄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投影仪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为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4为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管道的结构的图。
图5为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管道的流路的图。
图6为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管道的流路的图。
图7为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管道的结构的图。
图8为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管道的流路的图。
图9为示意性地示出第3实施方式中的管道的结构的图。
图10为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中的管道的流路的图。
标号说明
1...投影仪;4...冷却装置;5...冷却风扇;6...管道;7A...主管道部(第一管道部);7B...辅助管道部(第二管道部);7C...连通口;11...第一分支管道部;12...第二分支管道部;351R...液晶面板(红侧光调制装置);351G...液晶面板(绿侧光调制装置);351B...液晶面板(蓝侧光调制装置);354...正交二向色棱镜(颜色合成光学装置);354R、354G、354B...光入射面;3563...遮蔽部(遮蔽板);C1~C3,C31,C32...流路;D1,D2...流通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投影仪的结构〕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投影仪1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另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配置后述的投影透镜36的一侧称为“前面”,将与前面相反的一侧称为“背面”。
投影仪1根据图像信息对光束进行调制并投影到投影屏(省略图示)上。如图1所示,该投影仪1具备构成外装的外装框体2、以及配设于外装框体2内部的光学单元3和冷却装置4(图1中仅示出一部分构成部件(冷却风扇5))。
〔外装框体的结构〕
如图1所示,外装框体2具备顶面部(省略图示)、底面部21、以及侧面部22~25(以下,将前面侧的侧面部称为前面部22,将背面侧的侧面部称为背面部23),且该外装框体2形成为大致立方体形状。
〔光学单元的结构〕
光学单元3是根据图像信息(图像信号)进行调制而后进行投影的部件,如图1所示,该光学单元3形成为沿着背面部23延伸、且一端侧向前面部22延伸的俯视大致L字形状。
如图1所示,该光学单元3具备:光源装置31,该光源装置31具有光源灯311和反射器312;照明光学装置32,该照明光学装置32具有透镜阵列321、322、偏光转换元件323、以及重叠透镜324;颜色分离光学装置33,该颜色分离光学装置33具有分色镜331、332、以及反射镜333;中继光学装置34,该中继光学装置34具有入射侧透镜341、中继透镜343、以及反射镜342、344;光学装置35,该光学装置35具有作为光调制装置的三个液晶面板351、三个入射侧偏光板352、三个射出侧偏光板353及作为颜色合成光学装置的正交二向色棱镜354;作为投影光学装置的投影透镜36;以及光学部件用框体37,该光学部件用框体37将上述各个部件31~35收纳于内部并对投影透镜36进行支承。
进而,在光学单元3中,通过上述的结构,利用颜色分离光学装置33将从光源装置31射出且经过照明光学装置32后的光束分离成R、G、B三种色光。并且,利用各个液晶面板351根据图像信息分别对分离的各种色光进行调制。利用棱镜354对调制后的各种色光进行合成,并利用投影透镜36投影到投影屏。
另外,在图1中,为了便于说明,将R色光侧的液晶面板351、入射侧偏光板352及射出侧偏光板353称为R侧部件350R,对于G色光侧和B色光侧也同样,称为G侧部件350G和B侧部件350B。在以后的图中也同样。
并且,在图1中,将R、G、B的各种色光侧的各个液晶面板351分别称为液晶面板351R(红侧光调制装置)、351G(绿侧光调制装置)、351B(蓝侧光调制装置)。在以后的图中也同样。
〔冷却装置的结构〕
图2或图3为示意性地示出冷却装置4的结构的图。具体地说,图2为从背面上方侧(外装框体2的顶面部侧)观察冷却装置4时的立体图,图3为在图2中将管道6的盖体92取下后的图。
如图1所示,冷却装置4接近投影透镜36设置,向光学装置35送入空气而对光学装置35进行冷却。如图1至图3所示,该冷却装置4具备冷却风扇5和管道6(图2、图3)。
〔冷却风扇的结构〕
冷却风扇5由具有相对于风扇旋转方向朝前弯曲的多个叶片的所谓的西洛克风扇构成,并且,当从前面侧观察时,该冷却风扇5相对于投影透镜36配设在右侧方。
更具体地说,如图2或图3所示,冷却风扇5配设成,吸入空气的吸入口51朝向上方侧,吐出空气的吐出口52从前面侧观察时朝向左斜后方(B侧部件350B的前面侧)。
〔管道的结构〕
图4为示意性地示出管道6的结构的图。具体地说,图4为从背面下方侧(底面部21侧)观察管道6时的立体图。
管道6将从冷却风扇5吐出的空气向各个部件350R、350G、350B送风。如图2至图4所示,该管道6具备作为第一管道部的主管道部7A和作为第二管道部的辅助管道部7B。
〔主管道部的结构〕
如图2至图4所示,主管道部7A具备导入侧管道部8和主流路形成部9。
导入侧管道部8形成为筒形状,如图2至图4所示,该导入侧管道部8的一端(用于将空气导入管道6内部的导入口)与冷却风扇5的吐出口52连接,并且形成为沿着来自吐出口52的空气的吐出方向延伸。进而,导入侧管道部8的另一端与主流路形成部9连接,并与主流路形成部9内部连通。
主流路形成部9使从冷却风扇5吐出且经过导入侧管道部8后的空气按照B侧部件350B、G侧部件350G的顺序流通。如图2至图4所示,该主流路形成部9具备主体部91和盖体92(图2、图4)。
如图2至图4所示,主体部91形成为具有内周壁91A(图3、图4)、外周壁91B、以及底壁91C的容器状。
内周壁91A形成为包围棱镜354中的供R、G、B的各种色光入射的各个光入射面354R、354G、354B(图1、图3)的俯视大致U字形状。
在该内周壁91A形成有用于使经过各个部件350R、350G、350B后的各个R、G、B的各种色光入射到棱镜354的三个开口部911(参照图4,在图4中仅示出R色光侧的开口部911)。
进而,如图2或图3所示,液晶面板351和射出侧偏光板353经由支承部件355以与各个入射侧端面354R、354G、354B分别对置的方式分别安装于内周壁91A。
并且,内周壁91A中的前面侧的端部彼此通过连接壁91D(图3、图4)连接,以便对棱镜354中的供所合成的图像射出的光射出面354E(图1、图3)进行覆盖。
在该连接壁91D形成有用于使由棱镜354合成的光通过的开口部913(参照图5)。
该连接壁91D具有如下功能:仅使由棱镜354合成的光经由开口部913通过,而对不需要的光(漏出光)进行遮光以防止该漏出光入射到投影透镜36。
外周壁91B相对于内周壁91A位于G、B的各种色光的入射侧,且形成为与内周壁91A大致平行的俯视大致L字形状。
在该外周壁91B形成有用于使经过各个入射侧偏光板352后的G、B的各种色光通过的两个开口部912(参照图4,在图4中仅示出了G色光侧的开口部912)。
进而,如图2或图3所示,两个入射侧偏光板352经由各个偏光板保持部件356G、356B以堵塞两个开口部912的方式分别配设于外周壁91B。
此处,如图2或图3所示,各个偏光板保持部件356G、356B以同样的方式构成。以下,仅对偏光板保持部件356G进行说明。
偏光板保持部件356G由在中央具有开口部3561的板体构成。进而,入射侧偏光板352以堵塞开口部3561的方式安装于偏光板保持部件356G。
在该偏光板保持部件356G中,如图2或图3所示,在上方侧的端部设有位置调整部3562,该位置调整部3562被向光入射侧折弯,且形成为向上方凸出的弯曲形状。
更具体地说,位置调整部3562以形成以向入射侧偏光板352入射的色光的光轴为中心的圆弧状的方式弯曲。
虽然省略具体的图示,该位置调整部3562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载置在设置于光学部件用框体37的上表面的调整支承部上。进而,通过位置调整部3562在上述调整支承部上滑动,入射侧偏光板352以入射的色光的光轴为中心旋转。即,偏光板保持部件356G除了具有保持入射侧偏光板352的功能之外,还具有调整入射侧偏光板352的位置的功能。
并且,如图2或图3所示,R色光侧的偏光板保持部件356R形成为与上述的各个偏光板保持部件356G、356B大致同样的结构,但在以下点不同。
即,如图2或图3所示,在偏光板保持部件356R中,在从R色光的入射侧观察时位于左侧的端部形成有被向光射出侧折弯的作为遮蔽板的大致矩形状的遮蔽部3563。
因此,在配设有偏光板保持部件356R的状态下,利用遮蔽部3563分隔液晶面板351G(G侧部件350G)和液晶面板351R(R侧部件350R)。
如图4所示,底壁91C形成为,将内周壁91A和外周壁91B的下方侧的各个端部彼此连接起来,并沿着底面部21在水平方向延伸,以堵塞棱镜354的下方侧。
〔辅助管道部的结构〕
如图4所示,辅助管道部7B安装在底壁91C的外表面,并将在主管道部7A内部的流路C2(参照图5)中流通的空气的一部分向R侧部件350R引导。
该辅助管道部7B由中空部件构成,且形成为从一端7B1(图4)向另一端7B2(图4)沿着底壁91C的外表面延伸。
更具体地说,在从铅直方向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一端7B1被定位在B侧部件350B的前面侧的端部位置。并且,在铅直方向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辅助管道部7B从一端7B1向棱镜354的大致中心位置延伸,并进一步沿着与光入射面354R正交的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进而,在从铅直方向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另一端7B2被定位在R侧部件350R的前后方向(从前面朝向背面的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
在上述的辅助管道部7B中,如图4所示,一端7B1侧的上表面部分经由连通口7C与主管道部7A内部(流路C2)连通。
在从铅直方向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该连通口7C形成为斜边沿着来自冷却风扇5的吐出方向、且其他各个边与光入射面354B和光射出面354E大致平行的大致直角三角形状(参照图5)。
并且,在从铅直方向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连通口7C设在该连通口7C的一部分与液晶面板351B重合的位置(参照图5)。
进一步,在辅助管道部7B中,如图4所示,在另一端7B2侧的上表面部分形成有用于将经连通口7C导入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排出口7B3。
〔管道的流路〕
图5和图6为用于说明管道6的流路的图。具体地说,图5为从上方侧观察用穿过内周壁91A和外周壁91B的水平面剖切管道6得到的剖切面的图,图6为从前面侧观察用穿过辅助管道部7B的铅直面剖切管道6得到的剖切面的图。
另外,在图5和图6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对构成光学装置35的各个射出侧偏光板353和各个支承部件355的图示。
接着,对上述的管道6的流路进行说明。
首先,由于主体部91的上方侧被盖体92堵塞,所以如图5所示,在主管道部7A的内部形成流路C1、C2。
即,从冷却风扇5吐出的空气沿着导入侧管道部8内部的流路C1流通,被导入主管道部7A内部,并被向液晶面板351B的侧方(前面侧的端部)送风。
进而,被导入主管道部7A内部后的空气沿着俯视L字状的流路C2从各个部件350B、350G的侧方按照B侧部件350B、G侧部件350G的顺序流通。沿着流路C2流动的空气在各个液晶面板351B、351G的光入射侧和光射出侧流通,从而对各个部件350B、350G进行冷却。
并且,辅助管道部7B经由连通口7C与流路C2连通,因此,如图5或图6所示,在辅助管道部7B的内部形成有流路C3。
即,如图5或图6所示,被导入主管道部7A内部且沿着流路C2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经由连通口7C被分支到流路C3,被向R侧部件350R的下方侧引导,并从排出口7B3被排出到辅助管道部7B外部。
进而,被排出到辅助管道部7B外部的空气被向液晶面板351R的下方侧端部送风,并从下方侧朝向上方侧在液晶面板351R的光入射侧和光射出侧流通,从而对R侧部件350R进行冷却。
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将空气向各个部件350R、350G、350B引导的管道6具备使空气从两个液晶面板351B、351G的侧方依次流通的主管道部7A。
由此,与现有的管道相比较,能够缩短主管道部7A的流路长度,同时,配设于主管道部7A的液晶面板351的数量也变少,因此能够使主管道部7A内部的静压下降。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从冷却风扇5向主管道部7A吐出的空气的风量,能够利用沿着流路C1、C2流动的空气有效地对各个部件350G、350B进行冷却。
并且,管道6除了具备主管道部7A之外还具备从主管道部7A分支并将沿着流路C2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向R侧部件350R引导的辅助管道部7B。
由此,能够将经过辅助管道部7B后的空气向R侧部件350R送风,因此能够有效地对R侧部件350R进行冷却。
如上所述,通过使空气在主管道部7A和辅助管道部7B中流通,能够有效地对所有的部件350R、350G、350B进行冷却。
并且,由于辅助管道部7B设在棱镜354的下方侧,所以能够将辅助管道部7B配设在死区(dead space)。因此,即便是在将管道6配设在投影仪1内部的情况下,该管道6也不会与其他部件发生机械干涉,无需变更其他部件的布局。尤其是,通过将辅助管道部7B配设在死区,不会阻碍投影仪1的薄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形成为主管道部7A和辅助管道部7B的结构,在主管道部7A中流通的空气的风量比在辅助管道部7B中流通的空气的风量多。
进而,G侧部件350G和B侧部件350B配设在主管道部7A,且通过从辅助管道部7B送风的空气对R侧部件350R进行冷却。
由此,对于因发热量少而即便是少量的风也能够充分地冷却的R侧部件350R,能够利用从辅助管道部7B送风的风量少的空气进行冷却。并且,对于因发热量多而需要多的风量的各个部件350B、350G,能够利用在主管道部7A中流通的风量多的空气进行冷却。
因此,能够根据各个部件350R、350G、350B的发热量有效地对各个部件350R、350G、350B进行冷却。
并且,在主管道部7A中,B侧部件350B配设在流路C2的上游侧,G侧部件350G配设在下游侧。
由此,通过利用温度较低的空气(未被各个部件350B、350G加热的空气)对目标温度低的液晶面板351B(B侧部件350B)进行冷却,由此能够使液晶面板351B接近目标温度。并且,对于目标温度比液晶面板351B高的液晶面板351G(G侧部件350G),通过利用经过B侧部件350B后的空气进行冷却,同样能够使液晶面板351G接近目标温度。
因此,能够有效地对G侧部件350G和B侧部件350B进行冷却。
进一步,由于偏光板保持部件356R具备遮蔽部3563,因此能够防止在主管道部7A中流通后的空气、即对G侧部件350G和B侧部件350B进行了冷却后的温度高的空气向R侧部件350R侧迂回。因此,能够避免由在主管道部7A中流通后的温度高的空气引起的R侧部件350R的温度上升,能够利用经过辅助管道部7B后的空气有效地对R侧部件350R进行冷却。
并且,在从铅直方向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连通口7C形成在其一部分与液晶面板351B重合的位置,因此能够经由连通口7C将被各个部件350G、350B加热前的空气导入辅助管道部7B。因此,能够向R侧部件350R送入温度较低的空气,能够有效地对R侧部件350R进行冷却。
进一步,通过将连通口7C形成在上述的位置,形成为容易将辅助管道部7B配设在上述的死区(棱镜354的下方侧)的结构。因此,无需变更其他部件的布局,并且不会阻碍投影仪1的薄型化。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造和相同的部件标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或简化详细的说明。
图7为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管道6的结构的图。具体地说,图7为从背面下方侧观察管道6时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只有辅助管道部7B的结构不同。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具体地说,如图7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辅助管道部7B从一端7B1侧向另一端侧分支为两个,因此具备第一分支管道部11和第二分支管道部12。
如图7所示,第一分支管道部11形成为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另一端7B2侧同样的结构,具有排出口7B3(以下称为第一排出口7B3)。
如图7所示,在从铅直方向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第二分支管道部12形成为,从一端7B1到G侧部件350G的配设位置中的左右方向(从前面侧观察时为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大致呈直线状延伸。
进而,在上述的第二分支管道部12中,如图7所示,前端侧的上表面部分经由第二排出口7B4与主管道部7A内部(流路C2)连通。
在从铅直方向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该第二排出口7B4形成为,位于液晶面板351G中的左右方向(从前面侧观察时为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管道6的流路进行说明。
图8为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管道6的流路的图。具体地说,图8为从上方侧观察用穿过内周壁91A和外周壁91B的水平面剖切管道6得到的剖切面的图。
另外,以下,仅对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管道6的流路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经由连通口7C使空气流入辅助管道部7B的流路C3通过上述的各个分支管道部11、12分支为两个流路C31、C32。
如图8所示,沿着流路C31流动的空气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被向R侧部件350R的下方侧端部引导,并经由第一排出口7B3向液晶面板351R的下方侧端部送风。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沿着流路C32流动的空气被向液晶面板351G的下方侧引导,并经由第二排出口7B4流入流路C2。
进而,流入流路C2后的空气被向液晶面板351G的下方侧端部送风,并从下方侧朝向上方侧在液晶面板351G的光入射侧和光射出侧流通,从而对G侧部件350G进行冷却。
此处,由于上述的第二分支管道部12的形状,在从铅直方向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如图8所示,流路C32形成为与作为流入目的地的流路C2成锐角地交叉。因此,沿着流路C32流动并经由第二排出口7B4排出至辅助管道部7B外部的空气顺畅地流入流路C2。
根据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除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之外,具有以下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辅助管道部7B具备各个分支管道部11、12,因此能够利用在主管道部7A中流通的空气和经由第二分支管道部12送风的空气双方对G侧部件350G进行冷却。
尤其是,G侧部件350G的冷却需要多的风量,所以通过将辅助管道部7B形成为上述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对G侧部件350G进行冷却。
[第3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造和相同的部件标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或简化详细的说明。
图9为示意性地示出第3实施方式中的管道6的结构的图。具体地说,图9为从背面下方侧观察管道6时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只是偏光板保持部件356R的结构和辅助管道部7B的形状不同。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具体地说,第3实施方式中的偏光板保持部件356R省略了遮蔽部3563(参照图10)。
并且,在从铅直方向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第3实施方式中的辅助管道部7B形成为,从一端7B1沿着与光入射面354R正交的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且另一端7B2侧向背面侧延伸(参照图10)。
进而,在从铅直方向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形成在另一端7B2侧的排出口7B3被定位在R侧部件350R的前面侧(参照图10)。
接着,对第3实施方式中的管道6的流路进行说明。
图10为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中的管道6的流路的图。具体地说,图10为从上方侧观察用穿过内周壁91A和外周壁91B的水平面剖切管道6得到的剖切面的图。
其中,以下,只对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管道6的流路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沿着流路C3流动的空气被向R侧部件350R的下方侧端部引导,并经由排出口7B3向液晶面板351R的下方侧端部送风。
进而,由于上述的辅助管道部7B的另一端7B2侧的弯曲的形状,向液晶面板351R的下方侧端部送风的空气从下方侧到上方侧以从前面侧朝向背面侧的方式在液晶面板351R的光入射侧和光射出侧流通,从而对R侧部件350R进行冷却。
即,如图10所示,经由流路C3向液晶面板351R送风的空气的流通方向D1与经过流路C2后的空气的流通方向D2交叉。
根据上述的第3实施方式,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之外,具有以下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管道部7B设置成,经由流路C3向液晶面板351R送风的空气的流通方向D1与经过主管道部7A后的空气的流通方向D2交叉。
由此,能够利用经由辅助管道部7B送风的空气防止在主管道部7A中流通后的温度高的空气向R侧部件350R侧迂回。因此,能够避免由在主管道部7A中流通后的温度高的空气引起的R侧部件350R的温度上升,能够利用经过辅助管道部7B后的空气有效地对R侧部件350R进行冷却。
因此,无需在偏光板保持部件356R设置遮蔽部3563,能够实现偏光板保持部件356R的形状的简化。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前面所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进等均包含于本发明。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冷却风扇5采用了西洛克风扇,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具有相对于风扇旋转方向朝后弯曲的多个叶片的涡轮风扇、或者是沿着风扇旋转轴吸入和吐出空气的轴流风扇。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辅助管道部7B配设于棱镜354的下方侧,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配设于棱镜354的上方侧。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在主管道部7A中,从流路C2的上游侧起按照B侧部件350B、G侧部件350G的顺序进行配设,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按照G侧部件350G、B侧部件350B的顺序进行配设。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所涉及的遮蔽板设在偏光板保持部件356R,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在其他部件,例如设在R色光侧的支承部件355或光学部件用框体37。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连通口7C的形成位置不限于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位置,可以形成在任意的位置。另外,在考虑R侧部件350R的冷却效率的情况下,优选构成为与位于B侧部件350B和冷却风扇5之间的流路C1、C2连通。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对从各个部件350R、350G、350B射出的R、G、B的各种色光进行合成的结构采用了正交二向色棱镜354,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为使用多个分色镜的结构。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投影仪1形成为具备三个液晶面板351的结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在使用两个或四个以上的液晶面板的投影仪中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光调制装置,除透过式的液晶面板之外,也可以采用反射式的液晶面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只举出了正面投影式投影仪的例子,但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后面投影式投影仪,该后面投影式投影仪具备投影屏,并从该投影屏的背面侧进行投影。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在展演(presentation)或家庭影院等中使用的投影仪。

Claims (8)

1.一种投影仪,该投影仪具备用于对多种色光分别进行调制的多个光调制装置、和用于对所述光调制装置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所述投影仪的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具备:
冷却风扇,该冷却风扇吸入空气并吐出;以及
管道,该管道将来自所述冷却风扇的空气向所述多个光调制装置引导,
所述管道具备:
第一管道部,该第一管道部使空气从两个所述光调制装置的侧方依次流通;以及
第二管道部,该第二管道部与所述第一管道部连通,并将在所述第一管道部中流通的空气的一部分向其他的所述光调制装置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影仪具备颜色合成光学装置,该颜色合成光学装置具有供由所述多个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各种色光入射的多个光入射面,并对所述各种色光进行合成,
所述第二管道部设置成,该第二管道部与所述颜色合成光学装置的端面对置,该端面与所述多个光入射面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光调制装置具备:用于对红色光进行调制的红侧光调制装置、用于对绿色光进行调制的绿侧光调制装置、以及用于对蓝色光进行调制的蓝侧光调制装置,
所述第一管道部使空气向所述绿侧光调制装置和所述蓝侧光调制装置流通,
所述第二管道部将空气向所述红侧光调制装置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绿侧光调制装置和所述蓝侧光调制装置从所述第一管道部中的流路上游侧起按照所述蓝侧光调制装置、所述绿侧光调制装置的顺序配设。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道部在所述第二管道部中的流路下游侧分支,且所述第二管道部具备:第一分支管道部,该第一分支管道部将空气向所述其他的光调制装置引导;以及第二分支管道部,该第二分支管道部将空气向所述两个光调制装置中的位于所述第一管道部中的流路下游侧的所述光调制装置引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影仪具备遮蔽板,该遮蔽板对所述其他的光调制装置和所述两个光调制装置中的位于所述第一管道部中的流路下游侧的所述光调制装置进行分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道部设置成,经由所述第二管道部向所述其他的光调制装置送风的空气的流通方向与经由所述第一管道部而流通过所述两个光调制装置后的空气的流通方向交叉。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道部中的与所述第一管道部连通的连通口形成为,在从该投影仪的厚度方向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所述连通口的一部分与所述两个光调制装置中的位于所述第一管道部中的流路上游侧的所述光调制装置重合。
CN201110080107.8A 2010-03-29 2011-03-25 投影仪 Active CN1022076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75014A JP5407982B2 (ja) 2010-03-29 2010-03-29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0-075014 2010-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7665A true CN102207665A (zh) 2011-10-05
CN102207665B CN102207665B (zh) 2014-05-14

Family

ID=44063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0107.8A Active CN102207665B (zh) 2010-03-29 2011-03-25 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757811B2 (zh)
EP (1) EP2375283B1 (zh)
JP (1) JP5407982B2 (zh)
KR (1) KR20110109941A (zh)
CN (1) CN102207665B (zh)
TW (1) TWI42868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6586A (zh) * 2013-03-26 2014-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CN107765496A (zh) * 2016-08-23 2018-03-06 株式会社理光 光源装置、图像投影装置、光源装置的设置方法
CN113272733A (zh) * 2019-01-17 2021-08-17 索尼集团公司 空间光调制器、空间光调制元件、遮光板及投影型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22305A (ja) * 2014-05-22 2015-12-1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投影装置
JP2020201303A (ja) * 2019-06-06 2020-12-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20201426A (ja) 2019-06-12 2020-12-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888648B2 (ja) 2019-07-10 2021-06-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211348977U (zh) * 2020-02-07 2020-08-25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机模块与投影机
CN113219719B (zh) * 2021-04-23 2023-06-30 成都京东方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3575B1 (en) * 1999-08-26 2002-09-0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Projector with inlet fan, outlet fan and ventilation duct structure for cooling an optical system
JP2004061965A (ja) * 2002-07-30 2004-02-26 Toshiba Corp 投射型表示装置及び送風装置
US20040109142A1 (en) * 2001-06-21 2004-06-10 Hiromitsu Gishi Projector device
CN1900816A (zh) * 2005-07-19 2007-01-2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
CN101281351A (zh) * 2007-04-05 2008-10-08 深圳华强三洋技术设计有限公司 投影机及其棱镜光学部件的冷却风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30208B2 (ja) 1998-12-28 2008-01-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装置
US6481854B1 (en) * 1998-12-28 2002-11-19 Fujitsu Limited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ir cooling arrangement
JP2000231154A (ja) 1999-02-10 2000-08-22 Hitachi Ltd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光学系部
JP2001188305A (ja) 1999-12-28 2001-07-10 Canon Inc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3673692B2 (ja) 2000-03-29 2005-07-20 Necビュ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の冷却構造
JP2002090875A (ja) * 2000-09-18 2002-03-27 Sony Corp 投影型映像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冷却装置
US7073912B2 (en) * 2003-02-13 2006-07-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Optical parts casing and projector
JP4093268B2 (ja) * 2005-12-26 2008-06-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装置用の光学ユニット装置
JP4728928B2 (ja) * 2006-10-23 2011-07-20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液晶型画像表示器の冷却装置とその冷却方法、および液晶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4513820B2 (ja) * 2007-03-28 2010-07-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5383030B2 (ja) * 2007-04-05 2014-01-08 三洋科技中心(深▲セン▼)有限公司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364997B2 (ja) * 2007-12-19 2013-12-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5501591B2 (ja) 2008-09-22 2014-05-21 株式会社ミツバサンコーワ 充電方法及び充電装置
JP5381449B2 (ja) * 2009-07-22 2014-01-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381466B2 (ja) 2009-07-30 2014-01-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US20110025948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Skc Haas Display Films Co., Ltd. Patterned volume diffuser elements
JP2011039140A (ja) * 2009-08-07 2011-02-24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499558B2 (ja) * 2009-08-10 2014-05-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3575B1 (en) * 1999-08-26 2002-09-0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Projector with inlet fan, outlet fan and ventilation duct structure for cooling an optical system
US20040109142A1 (en) * 2001-06-21 2004-06-10 Hiromitsu Gishi Projector device
JP2004061965A (ja) * 2002-07-30 2004-02-26 Toshiba Corp 投射型表示装置及び送風装置
CN1900816A (zh) * 2005-07-19 2007-01-2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
CN101281351A (zh) * 2007-04-05 2008-10-08 深圳华强三洋技术设计有限公司 投影机及其棱镜光学部件的冷却风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6586A (zh) * 2013-03-26 2014-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CN107765496A (zh) * 2016-08-23 2018-03-06 株式会社理光 光源装置、图像投影装置、光源装置的设置方法
CN113272733A (zh) * 2019-01-17 2021-08-17 索尼集团公司 空间光调制器、空间光调制元件、遮光板及投影型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07982B2 (ja) 2014-02-05
US8757811B2 (en) 2014-06-24
CN102207665B (zh) 2014-05-14
KR20110109941A (ko) 2011-10-06
JP2011209400A (ja) 2011-10-20
TWI428681B (zh) 2014-03-01
EP2375283B1 (en) 2018-01-17
US20110234984A1 (en) 2011-09-29
EP2375283A1 (en) 2011-10-12
TW201142473A (en) 201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7665B (zh) 投影仪
CN100504591C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00356268C (zh)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02033396B (zh) 投影式显示装置
CN100594422C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型显示装置
CN100517056C (zh) 投影装置
CN101354524B (zh) 图像投射装置和图像显示系统
CN101067713B (zh) 投影装置
CN102736379B (zh) 投影机
CN100370355C (zh) 投影设备和投影设备的冷却方法
CN102207664B (zh) 投影仪
CN106054507A (zh) 投影仪
CN101576706B (zh) 冷却系统及采用该冷却系统的投影装置
CN102866564B (zh)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00552534C (zh) 投影仪
CN102253579A (zh) 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0543579C (zh) 投影仪装置
CN100412686C (zh) 投影仪及其冷却系统
CN102207663B (zh) 投影仪
CN104076586A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CN102162983A (zh) 显示装置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2135716A (zh) 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3959163B (zh)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CN106249523B (zh) 照明装置和投影仪
CN103941531B (zh) 投影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