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1760B - 一种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1760B
CN104071760B CN201410322757.2A CN201410322757A CN104071760B CN 104071760 B CN104071760 B CN 104071760B CN 201410322757 A CN201410322757 A CN 201410322757A CN 104071760 B CN104071760 B CN 1040717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rs
reactor
room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th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227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1760A (zh
Inventor
杨晓婧
尚伟
李兰兰
赵建玲
王西新
唐成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3227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717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71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1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1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17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尿素与硼氢化钠按摩尔分数1:2~3:1混合,然后加入有机物,然后加入四氢呋喃,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2)密封反应釜,于120-190℃加热;3)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固体物质;4)把所得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中以每分钟2-10℃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900-1200℃,高温煅烧;5)降至400-600℃,通入空气煅烧4-6小时;6)产物进行洗涤分离,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本发明煅烧温度在1000-1200℃,与现有制备技术的煅烧温度大约在1300-1400℃有明显的降低;产物纯度高,产物为棒状结构中形成孔洞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氮化硼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陶瓷材料,由43.6%的硼原子和56.4%的氮原子组成。它的分子式为BN,分子量为24.82,为白色层状结构。常见的氮化硼有六方氮化硼(h-BN)、三方氮化硼(r-BN)、立方氮化硼(c-BN)和纤锌矿结构氮化硼(w-BN)。六方氮化硼的晶格常数 密度为2.29g/cm3,具有和石墨相近的晶体结构,以及自润滑、轻质、导热等性质。同时,六方BN还表现出一些其他优良性质,如与石墨碳材料相比,具有良好的高温电绝缘性;与二氧化硅相比,具有极小的热膨胀系数;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能;与一般的金属和无机化合物均不反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具有优异的高温化学惰性等。
目前,一维结构的六方氮化硼纳米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电学性质和热学性质,在光电器件以及热电设备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对具有一维结构(棒、管、纤维、线、带等)材料的合成和表征激发了科研工作者极大的兴趣,这为一维材料的广泛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平台。
针对六方氮化硼的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采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有:(1)化学转化法,以硼酸为原料先制备出B2O3凝胶纤维,然后将其在NH3及N2气氛下高温转化为h-BN纤维(杨辉,张铭霞,唐杰,等.2005.硅酸盐通报,4:62-65),该方法的缺点是产物结晶性差,且氮化硼纤维的芯部存有部分B2O3,产物纯度不高;(2)硼–氮有机先驱体法,是将分别含硼和氮的有机化合物合成高聚物先驱体,再将其纺丝制成纤维,先驱体纤维经高温氮化转化为h-BN纤维(S.Bernard,F.Chassagneux,M.P.Berthet,etal.2002.JEurCeramSoc.22:2047-2059),该方法的缺点是原料昂贵、产率低、制备设备复杂、工艺繁琐;(3)硼–氧有机先驱体法,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硼–氧有机先驱体,然后经熔融拉丝和氨气高温处理得到h-BN纤维(N.Venkatasubramanian,W.Bruce,P.Desai,etal.1991.JNon-crystSolids,130:144-156),该方法的缺点在高聚物先驱体中含有杂质原子,在高温氮化后会产生难以除去的副产物,产物纯度不高。
孔结构的存在可以提高物质的比表面积,广泛应用于气体吸附、离子吸附、催化剂等方面。近年来,很多工作致力于控制合成多孔BN晶体结构。制备方法主要有硬模板复制(W.Q.Han,R.Brutchey,T.D.Tilley,etal.2004.NanoLett,4:173.)和自组装(G.Lian,X.Zhang,S.J.Zhang,etal.2012.EnergyEnvironSci.5:7072.)等几种方法。硬模板法制备过程繁琐,需要额外的模板。自组装法制备条件苛刻,不适合大规模制备。Tang等人以铂作为催化剂辅助合成崩溃BN纳米管(C.C.Tang,Y.Bando,X.X.Ding,etal.2002.JAmChemSoc.124:14550-14551.)。Li等人合成的微孔/介孔BN(J.Li,J.Lin,X.W.Xu,etal.2013.Nanotech.24:155603.)。这些方法由于原料昂贵,产量低等都不适宜规模化生产,仍然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尽管六方氮化硼的制备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制备条件复杂,仍然缺乏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的成熟工艺体系。在较低温下,通过简单的合成路线,安全的操作工艺,廉价的合成原料来制备多孔棒状氮化硼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发明结晶性良好、设备要求低、操作步骤简单、原料廉价、原料和反应过程安全、纯度高的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于其工业化生产将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采用硼氢化钠与尿素在氮气、氨气气氛中高温煅烧制备了一维棒状结构BN材料(X.J.Yang,L.L.Li,X.H.Zhang,etal.2013.AdvMaterRes,631-632:78-81)。此方法对要求煅烧温度达到1300℃以上,能耗大,比表面积较小,为60.04m2/g,不适合做吸附材料和载体材料。为了能够使这种BN材料有更广泛的应用,我们在制备材料时加入了有机物,有机物物的加入降低了反应温度,并且在高温煅烧时以气体形式从BN材料中脱出,使材料出现了孔洞结构,从而使BN材料在吸附性能方面有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氮化硼制备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棒状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有机物的加入,先后在反应釜中190℃下,以及1000℃左右高温煅烧,得到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该材料结晶性良好、设备要求低、操作步骤简单、原料廉价且无毒、反应过程安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硼氢化钠、尿素、有机物和四氢呋喃装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其中,物料配比为:摩尔比尿素:硼氢化钠=1:2~3:1,摩尔比有机物:硼氢化钠=2:1~1:20,加入量为每0.1~0.2mol硼氢化钠加10mL四氢呋喃;
2)密封反应釜,于120-190℃加热8-12小时;
3)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固体物质或经旋转蒸发仪中蒸发得到固体物质;
4)把所得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中以每分钟2-10℃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900-1200℃,高温煅烧9-12小时;
5)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400-600℃,通入空气煅烧4-6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
6)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得到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
其中,1)中有机物为葡萄糖、苯酐、甘露醇六乙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
所述的步骤4)中惰性气氛为氮气、氨气、氩气中的一种,气体流速为50-500毫升/分钟。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制备工艺对设备要求低:操作步骤简单:本发明没有添加额外催化剂,操作步骤为球磨、煅烧、洗涤等,方便易行;制备成本低:本发明所用原料价格低廉,所需主要设备为内衬为聚四氟乙烯反应釜、管式炉等常规设备;制备温度低:本发明最佳煅烧温度在1000-1200℃,与现有制备技术的煅烧温度大约在1300-1400℃有明显的降低;产物纯度高:本反应方程式为2CO(NH2)2+NaBH4→BN+NaCN+2NH3+CO2+3H2,产物除了气体外,固体产物为BN和NaCN,其中NaCN溶于水,目标产物BN不溶于水,所以产物经过水洗可以对产物经行提纯,另外反应原料CO(NH2)2和NaBH4均可溶于水,所以进行水洗后可以把没有完全反应的反应物也溶解掉,只留下唯一不溶于水的目标产物BN,故本方法制备的BN纯度高。
另外,加入有机物起到降低反应温度、产生气孔的作用。有机物中的羰基结构中的氧原子电负性大,对BN中电负性小的B原子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在这种吸附作用下,使BN的制备温度有所降低。在高温煅烧时,有机物挥发,结果在棒状结构中形成孔洞结构。这些有机物在400-600℃空气中煅烧可以除去BN使产物BN不含有杂质。采用下面实施例1制备的产物纯度可以达到98%,现在已有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氮化硼纯度大约在95%-97%,本发明纯度有了进一步提升,从而使产物氮化硼在机械性能等多方面表现出更优异特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例1中六方氮化硼广角X射线衍射谱图。
图2为实例1中六方氮化硼红外光谱谱图。
图3为实例1中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4为实例1中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表面积测试(BET)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1)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
2)密封反应釜,于190℃加热10小时;
3)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约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
4)把固体驱体放入管式炉中,通氨气,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高温煅烧10小时;
5)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
6)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标记为BN1。
图1为所制备的BN1的X射线衍射(XRD)图谱。从谱图上可以看出:BN1具有明显的晶体衍射峰,说明产物结晶性好,图中没有除六方氮化硼以外的杂峰,说明产物纯度高。
图2为样品BN1的红外(FTIR)曲线。图中波数为1380和800cm-1处的两个峰对应于B-N健的振动,在2500cm-1处的峰是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造成的,图中没有别的物质的红外振动峰,说明产物纯度高。
图3为样品BN1的扫描电镜(SEM)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产物为形貌均匀的含有孔的棒状一维纳米材料。
图4为样品BN1的比表面测试(BET)图片。从图中滞后环可以看出,所制备的样品具有孔状结构,其比表面积为205.9m2/g。
实施例2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苯酐1.48g(0.01mol)、10mL四氢呋喃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约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把所得固体物质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1。
实施例3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甘露醇六乙酸酯4.34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反应所得产物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把固体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1。
实施例4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甲基丙烯酸甲酯10mL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反应结束直接得到固体,固体前驱体在放入管式炉中,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停止加热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1。
实施例5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3.78g(0.1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0.90g(0.0050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度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前驱体物质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1。
实施例6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3.78g(0.10mol)、尿素CO(NH2)2粉末18.03g(0.30mol)、葡萄糖0.90g(0.0050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度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1。
实施例7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72g(0.40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1。
实施例8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36g(0.20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1。
实施例9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2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1。
实施例10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4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1。
实施例11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6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1。
实施例12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8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1。
实施例13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5℃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1。
实施例14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10℃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1。
实施例15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9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1。
实施例16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1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1。
实施例17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2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标同BN1。
实施例18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5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标同BN2。
产物BN2基本微观形貌同BN1,为多孔棒状结构,但有部分颗粒存在。
实施例19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8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标同BN1。
实施例20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8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标同BN1。
实施例21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2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标同BN1。
实施例22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5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标同BN1。
实施例23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4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标记为BN3。
产物BN3为微灰色,含碳量高,其基本微观形貌同BN1,为多孔棒状结构。
实施例24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5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标记为BN1。
实施例25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6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1。
实施例26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0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10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1。
实施例27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0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放入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1。
实施例28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mol)、10mL四氢呋喃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放入管式炉中,在氮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1。
实施例29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葡萄糖1.80g(0.01mol)、10mL四氢呋喃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直至完全得到固体物质,然后把所得固体物质放入管式炉中,在氩气氛中以每分钟2℃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1000℃,气体流速为每分钟50毫升,高温煅烧10小时,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600℃通空气煅烧4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样品同BN4。
产物BN4为微灰色,产物的碳、氧含量高,其微观形貌基本同BN1,为多孔棒状结构。
实施例30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甘露醇1.82g(0.01mol)、10mL四氢呋喃(THF)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没有得到固体物质,实验失败。
实施例31
称取硼氢化钠NaBH4粉末7.57g(0.20mol)、尿素CO(NH2)2粉末6.01g(0.10mol)、乙二醇10mL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然后密封,于190℃加热10小时,把反应釜所得前驱体使用旋转蒸发仪40℃蒸发1-2分钟,没有得到固体物质,实验失败。
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制备方法,简便、高效、易于操作,产物纯度高,形貌均一。
本发明未尽事宜为公知技术。

Claims (2)

1.一种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硼氢化钠、尿素、有机物和四氢呋喃装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其中,物料配比为:摩尔比尿素:硼氢化钠=1:2~3:1,摩尔比有机物:硼氢化钠=2:1~1:20,加入量为每0.1~0.2mol硼氢化钠加10mL四氢呋喃;
2)密封反应釜,于120-190℃加热8-12小时;
3)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固体物质或经旋转蒸发仪中蒸发得到固体物质;
4)把所得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中以每分钟2-10℃升温速率从室温逐渐升至900-1200℃,高温煅烧9-12小时;
5)高温煅烧结束后降温,降至400-600℃,通入空气煅烧4-6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
6)产物进行水洗、离心、乙醇洗涤、再离心,取固体沉淀物在真空干燥箱中60℃烘干6小时,得到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
所述的步骤1)中有机物为葡萄糖、苯酐、甘露醇六乙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步骤4)中惰性气氛为氮气、氨气、氩气中的一种,气体流速为50-500毫升/分钟。
CN201410322757.2A 2014-07-08 2014-07-08 一种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0717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2757.2A CN104071760B (zh) 2014-07-08 2014-07-08 一种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2757.2A CN104071760B (zh) 2014-07-08 2014-07-08 一种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1760A CN104071760A (zh) 2014-10-01
CN104071760B true CN104071760B (zh) 2016-02-03

Family

ID=51593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22757.2A Active CN104071760B (zh) 2014-07-08 2014-07-08 一种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717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5109B (zh) * 2014-11-12 2016-08-24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表面活性剂辅助合成高结晶度氮化硼的方法
CN104386657B (zh) * 2014-11-12 2016-06-08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高结晶度氮化硼的制备方法
CN105253863B (zh) * 2015-09-24 2019-12-06 江苏大学 一种利用蒸发溶剂引导晶面控制合成高比表面积六方氮化硼的工艺
CN110980663A (zh) * 2019-12-23 2020-04-10 潍坊春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洁净度好具有高稳定性的六方氮化硼粉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73558B2 (ja) * 1998-10-14 2008-04-09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窒化硼素焼結体の製造方法
CN101602497A (zh) * 2009-07-03 2009-12-16 山东大学 一步法无模板低温制备多孔氮化硼的工艺
CN103539085A (zh) * 2013-11-05 2014-01-29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73558B2 (ja) * 1998-10-14 2008-04-09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窒化硼素焼結体の製造方法
CN101602497A (zh) * 2009-07-03 2009-12-16 山东大学 一步法无模板低温制备多孔氮化硼的工艺
CN103539085A (zh) * 2013-11-05 2014-01-29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合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vel BN porous-hollow nanorods: synthesis, tunable dimensions, property and formation mechanism;Xiao Zhang et a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20130805(第1期);11992-11998 *
Porous boron nitride with a high surface area: hydrogen storage and water treatment;Jie Li et al.;《Nanotechnology》;20130322;第24卷;1556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1760A (zh) 2014-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hi et al. Highly ordered mesoporous silicon carbide ceramics with large surface areas and high stability
CN104528671B (zh) 一种多孔氮化硼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4071760B (zh) 一种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721429B (zh) 碳化锆-碳化硅复合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42199B (zh) 一种勃姆石纳米晶或纳米晶须的制备方法
CN110980664B (zh) 一种多孔少层h-BN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20899B (zh) 一种纳米氮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1533093A (zh) 基于冷冻干燥法和管式炉高温加热法相结合的块状氮化硼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9437203A (zh) 一种高纯一维SiC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130004A (zh) 高强度块状多孔氧化铝纳米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4475078A (zh) 一种纳米稀土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673318A (zh) 氮化硼纳米管及其批量制备方法
CN100560487C (zh) 一种低温制备立方碳化硅纳米线的方法
Yanase et al. CO2 absorption of CeO2-coated α-LiFeO2
CN101698610A (zh) 高纯β-Sialon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7188181B (zh) 一种低温合成高比表面介孔碳化硅的方法及碳化硅产品
CN108423647B (zh)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宏量六方氮化硼粉体的方法
CN102674355A (zh) 一种α晶相介孔碳化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7824641B2 (en) Periodic mesoporous phosphorus-nitrogen compounds
Wang et al. Effect of seeding on formation of silicon carbide nanostructures from mesoporous silica–carbon nanocomposites
CN111569879B (zh) 一种利用凹凸棒石制备硅酸盐/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
Ji et al. Long single-crystalline α-Mn 2 O 3 nanowires: facile synthesis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Zhang et al.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EuCO3OH microspheres and their thermal conversion to Eu2O3
CN111377418A (zh) 一种多孔六方氮化硼的合成方法
CN114059195B (zh) 一种利用石墨毡制备氮化铝纤维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