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7156A - 透镜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7156A
CN104067156A CN201280067732.1A CN201280067732A CN104067156A CN 104067156 A CN104067156 A CN 104067156A CN 201280067732 A CN201280067732 A CN 201280067732A CN 104067156 A CN104067156 A CN 104067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locking ring
lens
lens barrel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77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67156B (zh
Inventor
西本直树
中村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67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7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67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71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12Adjusting pupillary distance of binocular pai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不使透镜镜筒等发生变形而将聚焦环可靠地固定。在透镜镜筒(12)的前侧镜筒部(12A)内将聚焦透镜(24)设置成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自如。在前侧镜筒部(12A)的外侧将聚焦环(16)安装成旋转自如。在中央镜筒部(12B)的前端部的外侧将滑履构件(20)安装成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自如且不能旋转。在滑履构件(20)的前端部设置凸缘卡合部(42),该凸缘卡合部(42)与在聚焦环(16)的后端部设置的凸缘(41)卡合。在中央镜筒部(12B)的后端部的外侧螺接将滑履构件(20)覆盖的锁定环(21)。通过连结用螺钉(55)将锁定环(21)和滑履构件(20)连结。使锁定环(21)旋转,从而使滑履构件(20)与锁定环(21)一体地向(A)方向移动。凸缘(41)由凸缘卡合部(42)和前壁部(18)夹持,从而将聚焦环(16)固定。

Description

透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焦点调整后将焦点固定而进行使用的透镜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在金融机关、各种店铺等中广泛使用小型的监控相机。在监控相机用的透镜装置(以下,称为透镜装置)上,在透镜镜筒的外侧安装有旋转自如的用于调整聚焦位置的聚焦环(参照专利文献1及2)。通过对该聚焦环进行旋转操作来进行焦点调整。在透镜装置中,在监控相机的设置时等进行焦点调整,在该焦点调整后将聚焦环锁定来将焦点固定。
作为聚焦环的锁定机构,已知有如下这样的结构:将螺纹紧固在聚焦环的外周部上的锁定旋钮朝向透镜镜筒拧入,使该锁定旋钮的前端部向透镜镜筒的外周面压紧,由此将聚焦环锁定(参照专利文献3)。
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一种摩擦力调节机构,其在能够与变焦凸轮筒的后端部接触的位置配置摩擦板,通过改变将该摩擦板向变焦凸轮筒压紧的压紧力,来调节摩擦板向变焦凸轮筒施加的摩擦力。该摩擦力调节机构能够作为聚焦环的锁定机构使用。
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一种锁定机构,其在透镜镜筒上螺接辅助筒部(锁定环),在焦点调整后,使辅助筒部边旋转边向聚焦环压接,由此将聚焦环固定。
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一种锁定机构,其通过拧入锁定旋钮来使压板向光轴方向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该压板向聚焦环压接,由此将聚焦环固定。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098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5430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31022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8029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9-17548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1-1543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3的锁定机构中,由于是将锁定旋钮的前端部向透镜镜筒的外周面压紧而进行固定的方式,因此将集中载荷施加而加压到透镜镜筒的一点上,由此在透镜镜筒的一部分上可能产生变形。在近些年的相机的高像素化进展的状况下,透镜镜筒的一部分变形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会作为局部模糊等症状而出现在摄影图像上。
在专利文献4的摩擦力调节机构中,虽然将摩擦板向聚焦环的后端部的背面侧压紧,但聚焦环的后端部的前面侧成为自由的状态。因此,将聚焦环固定的力变弱,可能无法将聚焦环完全固定。尤其是专利文献4的摩擦力调整机构以聚焦环等的旋转转矩的调整为目的,而未考虑将聚焦环固定的情况。
专利文献5的锁定机构由于是使辅助筒部(锁定环)边旋转边向聚焦环压接来固定聚焦环的方式,因此辅助筒部的旋转向焦点调整后的聚焦环传递,从而聚焦环可能旋转。这种情况下,焦点会偏离。
专利文献6的锁定机构虽然是将通过拧入锁定旋钮而使在光轴方向上发生了弹性变形的压板向聚焦环压接来进行固定的方式,但是拧入了锁定旋钮后的压板在光轴方向上不会均匀地发生弹性变形。具体而言,压板的拧入了锁定旋钮的中心部分在光轴方向上较大地发生弹性变形,而其以外的部分的弹性变形量变小。因此,专利文献6的锁定机构从压板的一点向聚焦环施加集中载荷,因此在聚焦环上产生变形,从而在摄影图像上可能产生局部模糊等症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透镜镜筒或聚焦环发生变形而能够将聚焦环可靠地固定的透镜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案为透镜装置,其使聚焦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来进行焦点调整,且在该焦点调整后将焦点固定而使用,该透镜装置具备:透镜镜筒,其将聚焦透镜收纳成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自如;聚焦环,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在透镜镜筒的外侧,且通过被旋转而使聚焦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抵接部,其设置在透镜镜筒上,且与聚焦环的光轴方向的一方向侧的环端部抵接;按压构件,其以仅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安装在透镜镜筒的外侧,且具有将聚焦环的至少一部分覆盖的形状,并且在向一方向侧移动时与聚焦环卡合而将环端部朝向一方向侧按压;锁定环,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在透镜镜筒的外侧,覆盖按压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并与按压构件卡合,通过被旋转而使按压构件向一方向侧移动,并经由按压构件将环端部向抵接部压紧而固定。根据该方式,通过伴随锁定环的旋转操作而经由按压构件将环端部向抵接部压紧,由此能够将聚焦环固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透镜装置中,优选按压构件沿着透镜镜筒的周向形成为环状。由此,能够防止从按压构件向环端部的一点施加集中载荷而使环端部(聚焦环)发生变形的情况。而且,经由环端部向抵接部施加的载荷也不是集中载荷,而成为分布载荷,因此能够防止在透镜镜筒的一部分上发生变形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透镜装置中,优选锁定环通过被旋转而向一方向侧移动,伴随该移动而使按压构件向一方向侧移动。由此,伴随锁定环的旋转操作,能够使按压构件与锁定环一体地向一方向侧移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透镜装置中,优选锁定环与透镜镜筒的外侧螺接。由此,伴随锁定环的旋转操作,能够使锁定环沿着光轴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透镜装置中,优选透镜装置具备:在锁定环的内表面和透镜镜筒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设置的第一突起;在另一方形成且在锁定环被旋转时对第一突起进行引导的第一凸轮槽,其中,第一凸轮槽在锁定环被旋转时,经由第一突起而使锁定环向一方向侧移动。由此,伴随锁定环的旋转操作,能够使按压构件与锁定环一体地向一方向侧移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透镜装置中,优选透镜装置具备:在锁定环的内表面和按压构件的外表面中的任一方设置的第二突起,该锁定环以在光轴方向上不能移动的方式安装在透镜镜筒上;在另一方形成且在锁定环被旋转时对第二突起进行引导的第二凸轮槽,其中,第二凸轮槽在锁定环被旋转时,经由第二突起而使按压构件向一方向侧移动。由此,伴随锁定环的旋转操作,能够仅使按压构件向一方向侧移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透镜装置中,优选透镜装置具备:在锁定环的内表面和按压构件的外表面中的任一方设置的第三突起;在另一方沿着其周向形成,且供第三突起卡合的周向槽。由此,能够使按压构件与锁定环一体地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透镜装置中,优选透镜装置具备:在透镜镜筒的外表面和按压构件的内表面中的任一方形成的第四突起;在另一方形成,与光轴方向平行且供第四突起卡合的直线槽。由此,按压构件的旋转被限制,因此能够防止锁定环的旋转向聚焦环传递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防止焦点调整后的聚焦环旋转而使焦点发生偏离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透镜装置中,优选透镜装置具备:在环端部的外周设置的凸缘;在比环端部更向光轴方向的另一方向侧延伸出的按压构件的另一方向侧的端部设置,具有朝向透镜镜筒突出的形状且与凸缘卡合的第一卡合部。由此,在按压构件向一方向侧移动时,能够经由第一卡合部将凸缘向抵接部压紧而固定。其结果是,能够经由凸缘而将聚焦环固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透镜装置中,优选在比第一卡合部更向另一方向侧延伸出的锁定环的另一方向侧的端部设有第二卡合部,该第二卡合部具有朝向透镜镜筒突出的形状,且与第一卡合部卡合。由此,能够使按压构件与锁定环一体地向一方向侧移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透镜装置中,优选在第二卡合部设有朝向第一卡合部突出的突出部。由此,能够使按压构件与锁定环一体地向一方向侧移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透镜装置,通过使锁定环旋转而使按压构件向光轴方向的一方向侧移动,从而经由该按压构件使聚焦环的环端部向抵接部压紧来固定聚焦环,因此与现有的在透镜镜筒的一点上施加集中载荷的方式不同,能够防止在透镜镜筒或聚焦环的一部分上发生变形的情况。其结果是,即使在使相机高像素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摄影图像上产生局部模糊等情况。
另外,由于按压构件相对于透镜镜筒仅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因此即使锁定环的旋转向按压构件传递,也能防止锁定环的旋转向聚焦环传递的情况。其结果时,能够防止焦点调整后的聚焦环旋转而使焦点偏离的情况。
而且,通过在按压构件与抵接部之间夹持固定环端部,由此与环端部的一侧成为自由的状态相比,能够可靠地固定环端部、即聚焦环。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透镜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透镜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透镜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滑履构件的放大图。
图6是锁定环的螺纹孔的放大图。
图7是聚焦环的固定前的透镜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聚焦环的固定后的透镜装置的剖视图。
图9是聚焦环的固定后的透镜装置的立体剖视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的剖视图。
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的剖视图。
图12是聚焦环的固定前的透镜镜筒的展开图。
图13是聚焦环的固定后的透镜镜筒的展开图。
图14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的剖视图。
图15是聚焦环的固定前的滑履构件的展开图。
图16是聚焦环的固定后的滑履构件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的整体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10例如装配在监控相机(未图示)上来使用,是具有变焦功能和聚焦功能的可变焦距透镜。
变焦通过对安装在透镜镜筒12的外侧的变焦环14进行旋转操作来进行。聚焦通过对安装在透镜镜筒12的外侧的聚焦环16进行旋转操作来进行。变焦环14及聚焦环16能够固定在任意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旋转操作”不仅包括使各环14、16向一方向旋转,还包括使各环14、16向一方向和另一方向(正反方向)旋转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A方向(相当于本发明的一方向)及B方向(相当于本发明的另一方向)是与光轴OA平行的方向。A方向是被摄体光的行进方向,B方向是A方向的相反方向。以下,适当将透镜装置10的各部分的A方向侧的端部称为“后端部”,将B方向侧的端部称为“前端部”。
透镜镜筒12由前侧镜筒部12A、中央镜筒部12B及后侧镜筒部12C构成(参照图3)。中央镜筒部12B的直径比前侧镜筒部12A及后侧镜筒部12C的直径形成得大。由此,在前侧镜筒部12A与中央镜筒部12B的交界沿着透镜镜筒12的周向而形成有环状的前壁部(抵接部)18。另外,在中央镜筒部12B与后侧镜筒部12C的交界也同样地形成有环状的后壁部19。
在前侧镜筒部12A的外侧安装有转动自如的聚焦环16。在中央镜筒部12B的外侧安装有聚焦环16的固定所使用的环状的滑履构件(按压构件)20和环状的锁定环21。在后侧镜筒部12C的外侧安装有转动自如的变焦环14。另外,在后侧镜筒部12C的后端部安装有安装环22。透镜装置10经由安装环22而安装于监控相机。
在前侧镜筒部12A内沿着光轴OA而设有移动自如的聚焦透镜24。另外,在后侧镜筒部12C内沿着光轴OA而设有移动自如的变焦透镜25。
聚焦透镜24保持于聚焦透镜框28。在聚焦透镜框28的外周面上等间隔地突出设有未图示的3根聚焦用凸轮销。各聚焦用凸轮销分别向在前侧镜筒部12A的周面上与光轴OA平行地形成的3条聚焦用直行槽(图示省略)嵌入,并且分别向在聚焦环16的内周面上形成的3条聚焦用凸轮槽(图示省略)嵌入。其结果是,当对聚焦环16进行旋转操作时,通过聚焦用凸轮销、聚焦用直行槽及聚焦用凸轮槽的作用,聚焦透镜24沿着光轴OA进行前后移动。由此,透镜装置10的对焦位置发生变化,因此能够进行焦点调整。
变焦透镜25保持于变焦透镜框29。在变焦透镜框29的外周面上等间隔地突出设有未图示的3根变焦用凸轮销。这些变焦用凸轮销向在后侧镜筒部12C的周面上与光轴OA平行地形成的3条变焦用直行槽(图示省略)嵌入,并且向在变焦环14的内周面上形成的3条变焦用凸轮槽(图示省略)嵌入。其结果是,当对变焦环14进行旋转操作时,通过变焦用凸轮销、变焦用直行槽及变焦用凸轮槽的作用,变焦透镜25沿着光轴OA进行前后移动。由此,透镜装置10的焦距发生变化。
在变焦环14的内周面上沿着其周向形成有环状的突起31。突起31与在后侧镜筒部12C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环状的槽卡合。由此,变焦环14的光轴方向的移动被限制。
在变焦环14的外周面上设有锁定旋钮底座部32。在该锁定旋钮底座部32的内部设有压板收容凹部33。另外,在锁定旋钮底座部32的上表面形成有到达压板收容凹部33的贯通孔。压板收容凹部33的前端部侧(B方向侧)开口。
在压板收容凹部33内收容有薄板状的变焦环压板(以下,简称为压板)35。压板35的前端部从压板收容凹部33的开口突出而延伸到后壁部19的附近。另外,在压板35上形成有螺纹孔。
锁定旋钮37具有形成为圆柱状的主体部和在主体部的下端部设置的螺纹部。该螺纹部将锁定旋钮底座部32的贯通孔贯通而与压板35的螺纹孔螺合。由此,当使锁定旋钮37向一方向旋转时,压板35向远离变焦环14的方向移动,而与设置在后壁部19上的旋转限制部38压接。其结果是,变焦环14的旋转被限制。
另外,当使锁定旋钮37向另一方向旋转时,压板35向接近变焦环14的方向移动,从而压板35与旋转限制部38的接触被解除。由此,能够使变焦环14自由地旋转。这样,通过使锁定旋钮37转动,从而能够对变焦环14的固定/固定解除进行切换。
在聚焦环16的内周面上沿着其周向而形成有环状的突起40。突起40与在前侧镜筒部12A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环状的槽卡合。由此,聚焦环16的光轴方向的移动被限制。
在聚焦环16的后端部(环端部)16a的外周面上沿着其周向设有环状的凸缘41。凸缘41与前壁部18接触。另外,凸缘41以其外周面成为与中央镜筒部12B的外周面相同的高度或成为比中央镜筒部12B的外周面的高度低的高度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防止后述的滑履构件20的光轴方向的移动被妨碍的情况。
<聚焦环的锁定机构>
将聚焦环16固定在任意的位置上的锁定机构大致由滑履构件20和锁定环21构成。
如图3至图5所示,滑履构件20安装于中央镜筒部12B的前端部的外周面。滑履构件20的前端部比凸缘41及后端部16a更向B方向侧延伸出,来覆盖所述凸缘41及后端部16a。另外,在滑履构件20的前端部设有环状的凸缘卡合部(第一卡合部)42,该凸缘卡合部42具有朝向透镜镜筒12突出的形状,且与凸缘41卡合。
在滑履构件20的后端部的内周面上设有旋转限制突起(第四突起)44。旋转限制突起44与在中央镜筒部12B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直线槽45卡合。直线槽45与光轴OA平行地形成。通过旋转限制突起44与直线槽45卡合,从而滑履构件20相对于中央镜筒部12B不能旋转,但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自如(参照图5)。需要说明的是,旋转限制突起44及直线槽45可以沿着透镜镜筒12的周向设置多个。
另外,在滑履构件20的外周面上沿着其周向形成有环状的周向槽47。
锁定环21螺接在中央镜筒部12B的后端部的外周面上。锁定环21的前端部比滑履构件20更向B方向侧延伸出,来覆盖滑履构件20。另外,在锁定环21的前端部设有朝向透镜镜筒12突出的环状的凸部(以下,称为环状凸部)49。
在锁定环21的后端部的内周面上沿着其周向形成有环状的螺纹部51。螺纹部51的直径比锁定环21的内径形成得小,而且在该螺纹部5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螺纹槽51a。螺纹部51与在中央镜筒部12B的后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的螺纹部52螺合。螺纹部52的直径比中央镜筒部12B的外径形成得大,而且在该螺纹部52的外周面形成有与螺纹槽51a螺合的螺纹槽52a。在锁定环21与中央镜筒部12B之间设有相当于两螺纹部51、52的高度的空间,在该空间内安装滑履构件20。
由于锁定环21与中央镜筒部12B螺接,因此当对锁定环21进行旋转操作时,锁定环21沿着中央镜筒部12B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具体而言,当使锁定环21向一方向旋转时,锁定环21向A方向移动。另外,当使锁定环21向另一方向旋转时,锁定环21向B方向移动。
另外,在锁定环21上沿着其周向等间隔(120°间距间隔)地形成有3个螺纹孔54。在各螺纹孔54中螺合连结用螺钉55,该连结用螺钉55用于将锁定环21和滑履构件20连结。
如图6所示,连结用螺钉55由头部55a、在头部55a设置的螺纹部55b及在螺纹部55b的前端设置的销部(第三突起)55c构成。螺纹部55b与螺纹孔54螺合。由此,销部55c被固定成将螺纹孔54贯通而在锁定环21的内周面上突出的状态。
各销部55c与滑履构件20的周向槽47卡合。由于周向槽47沿着滑履构件20的周向形成,因此当锁定环21被进行旋转操作时,各销部55c沿着周向槽47移动。因此,即使在各销部55c与周向槽47卡合的情况下,锁定环21的旋转操作也不会被妨碍。
另外,当被旋转操作的锁定环21在光轴方向(A、B方向)上移动时,通过各销部55c与周向槽47的卡合,滑履构件20也与锁定环21一体地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因此,通过锁定环21的旋转操作,能够使滑履构件20在光轴方向(A方向、B方向)上移动。因此,当对锁定环21向一方向进行旋转操作时,滑履构件20成为凸缘卡合部42将凸缘41向A方向侧按压的按压状态。另外,当对锁定环21向另一方向进行旋转操作时,滑履构件20成为将凸缘卡合部42对凸缘41的按压解除的按压解除状态。
[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的作用]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透镜装置10的作用、尤其是聚焦环16的固定(锁定)进行说明。在将装配有透镜装置10的监控相机设置在规定的设置场所后,通过对变焦环14进行旋转操作来使变焦透镜25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由此对焦距进行调整。并且,在该调整完成后,对锁定旋钮37进行旋转操作来将变焦环14固定。
在变焦环14固定后,对聚焦环16进行旋转操作而使聚焦透镜24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由此进行焦点调整。
此时,如图7所示,锁定环21预先被向另一方向旋转,滑履构件20成为按压解除状态。由于在该按压解除状态下滑履构件20向B方向侧移动,因此聚焦环16的旋转操作不会被妨碍。在焦点调整完成后,开始聚焦环16的固定。
如图8及图9中的带括弧的数字(1)所示,当使锁定环21向一方向旋转时,锁定环21如带括弧的数字(2)所示那样向A方向侧移动。由于螺接于锁定环21的连结用螺钉55的销部55c与滑履构件20的周向槽47卡合,因此当锁定环21向A方向侧移动时,滑履构件20也与锁定环21一体地向A方向侧移动。
当使锁定环21的旋转继续时,如带括号的数字(3)所示,凸缘卡合部42与凸缘41接触而将该凸缘41向A方向侧按压。由此,通过凸缘卡合部42和前壁部18将凸缘41夹持。当使锁定环21的旋转进一步继续时,凸缘卡合部42将凸缘41向A方向侧按压的按压力变强。因此,通过凸缘卡合部42和前壁部18将凸缘41夹持的力也变大,从而凸缘41被固定成不能旋转。其结果是,经由凸缘41将聚焦环16固定。
此时,由于通过旋转限制突起44与直线槽45的卡合而滑履构件20相对于中央镜筒部12B不能旋转,因此即使锁定环21的旋转向滑履构件20传递,滑履构件20也不会旋转。因此,能够防止锁定环21的旋转向聚焦环16传递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防止焦点调整后的聚焦环16旋转而使焦点偏离的情况。
另外,由于将环状的滑履构件20向环状的凸缘41按压,因此能够防止在凸缘41的一点上施加集中载荷而使凸缘41(聚焦环16)发生变形的情况。而且,从滑履构件20及凸缘41向前壁部18施加的载荷也不是集中载荷,而成为分布载荷,因此能够防止在透镜镜筒12的一部分上发生变形的情况。
另外,通过在透镜镜筒12上设置与凸缘41对置的前壁部18,从而能够在前壁部18与凸缘卡合部42之间将凸缘41夹持固定。由此,与仅仅是凸缘卡合部42对凸缘41按压的情况(未设置前壁部18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可靠地固定凸缘41。
在凸缘卡合部42向凸缘41压紧而锁定环21的进一步旋转(向A方向的移动)变得困难的状态下,锁定环21的旋转停止。锁定环21通过两螺纹部51、52的摩擦力而被保持在旋转停止的位置。
[第二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10,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60进行说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使螺接于锁定环21的连结用螺钉55与滑履构件20的周向槽47卡合,由此使锁定环21和滑履构件20一体地向A方向移动。相对于此,在透镜装置60中,不使用连结用螺钉55、周向槽47,使锁定环与滑履构件卡合而使两者一体地向A方向移动。
透镜装置60除了具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10不同的滑履构件61及锁定环62这一点之外,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功能、结构上相同的构件,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滑履构件61除了未形成周向槽47这一点之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履构件20基本上相同。
锁定环62除了未形成螺纹孔54且使环状凸部49与凸缘卡合部42卡合这一点之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履构件20基本上相同。即,锁定环62的环状凸部49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卡合部发挥功能。在环状凸部49的前端部上设有朝向凸缘卡合部42突出的环状的突出部64。
[第二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的作用]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透镜装置60的作用进行说明。在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了变焦环14的固定及聚焦环16的旋转操作(焦点调整)之后,使锁定环62向一方向旋转。由此,锁定环62向A方向移动,从而突出部64与滑履构件61的凸缘卡合部42接触。若使锁定环62的旋转继续,则通过来自突出部64的按压,滑履构件61也与锁定环62一体地向A方向侧移动。
当滑履构件61向A方向侧移动时,凸缘卡合部42与凸缘41接触而将凸缘41向A方向侧按压。由此,凸缘41由凸缘卡合部42和前壁部18夹持。当使锁定环62的旋转进一步继续时,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凸缘卡合部42与前壁部18之间将凸缘41夹持固定,由此将聚焦环16固定。透镜装置60除了使锁定环62与滑履构件61卡合的结构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突出部64形成为环状,但也可以将朝向凸缘卡合部42突出的多个突出部设置在环状凸部49的前端部。另外,也可以不设置突出部64,而通过环状凸部49将凸缘卡合部42向A方向直接按压。
[第三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11,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69进行说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被旋转操作的锁定环21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而使锁定环21与中央镜筒部12B螺接。相对于此,在透镜装置69中,利用凸轮来使锁定环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透镜装置69除了具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10不同的中央镜筒部12B’和锁定环70这一点之外,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功能、结构上相同的构件,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锁定环70除了在其后端部的内周面上设有3根突起(第一突起)72这一点之外,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锁定环21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各突起72沿着锁定环70的内周面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
中央镜筒部12B’除了沿着其外周面的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3条凸轮槽(第一凸轮槽)73这一点之外,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中央镜筒部12B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在各凸轮槽73中分别卡合锁定环70的各突起72。各凸轮槽73在锁定环70被旋转时对各突起72分别进行引导。需要说明的是,突起72或凸轮槽73的个数可以适当增减。
在表示中央镜筒部12B’的展开图的图12中,相对于各凸轮槽73的起点S而终点F形成在沿A方向偏离的位置。并且,终点F相对于起点S形成在向锁定环70的旋转方向的一方向侧偏离的位置。
如图中的带括号的数字(1)所示,当使锁定环70向一方向侧旋转时,各突起72沿着各凸轮槽73朝向终点F移动。由于各突起72随着接近终点F而逐渐向A方向侧移动,因此如带括号的数字(2)所示,经由各突起72而锁定环70也向A方向侧移动。另外,当使锁定环70向另一方向侧旋转时,各突起72沿着各凸轮槽73朝向起点S移动,因此锁定环70向B方向侧移动。因而,锁定环70在被旋转操作时沿着中央镜筒部12B’而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第三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的作用]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透镜装置69的作用进行说明。在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了变焦环14的固定及聚焦环16的旋转操作(焦点调整)之后,使锁定环70向一方向旋转。
如图13所示,通过锁定环70的旋转操作,能够使滑履构件20向A方向移动而将凸缘41向A方向侧按压,因此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将聚焦环16固定。透镜装置69除了通过旋转操作而使锁定环70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结构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14,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77进行说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滑履构件与锁定环一体地向A方向移动,但在透镜装置77中,仅使滑履构件向A方向移动。
透镜装置77除了具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10不同的锁定环78、中央镜筒部12B”及滑履构件79这一点之外,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功能、结构上相同的构件,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锁定环78除了沿着其内周面的周向设有环状的突起81这一点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锁定环21基本上相同。突起81与在中央镜筒部12B”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环状的槽82卡合。由此,锁定环78旋转自如,但不能在光轴方向上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中央镜筒部12B”除了在其外周面上形成有槽82这一点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中央镜筒部12B基本上相同。
滑履构件79除了在其外周面沿着周向而形成有凸轮槽84(第二凸轮槽,参照图15)这一点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履构件20基本上相同。在凸轮槽84中卡合有与锁定环78螺接的连结用螺钉55的销部55c(第二突起)。凸轮槽84在锁定环78被旋转时对销部55c进行引导。
在表示滑履构件79的展开图的图15中,凸轮槽84由第一槽84a、第二槽84b及第三槽84c构成。第一槽84a沿着滑履构件79的周向等间隔地配置。第二槽84b在各第一槽84a之间的位置且相对于第一槽84a向B方向侧偏离的位置上配置。第三槽84c将彼此相邻的第一槽84a和第二槽84b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对应于连结用螺钉55的增减而使第一~第三槽84a~84c也增减。
在使锁定环78向一方向旋转时,在各连结用螺钉55的销部55c位于第一槽84a内的情况下,各销部55c沿着第一槽84a移动,因此滑履构件79在光轴方向上不移动。
当使锁定环78的旋转继续时,各销部55c在从第一槽84a朝向第二槽84b的第三槽84c内移动。这种情况下,锁定环78的光轴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因此伴随着各销部55c朝向第二槽84b在第三槽84c内的移动而滑履构件79向A方向移动。然后,当各销部55c到达第二槽84b内时,各销部55c沿着第二槽84b移动,因此滑履构件79在光轴方向上不移动。
当接着使锁定环78的旋转继续时,各销部55c在从第二槽84b朝向第一槽84a的第三槽84c内移动。这种情况下,伴随着各销部55c朝向第一槽84a在第三槽84c内的移动而滑履构件79向B方向移动。然后,当各销部55c到达第一槽84a内时,即便使锁定环78旋转,滑履构件79在光轴方向上也不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使锁定环78向另一方向旋转的情况也同样。
这样,通过锁定环78的旋转操作,能够使滑履构件79在光轴方向上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滑履构件79在各销部55c位于第一槽84a内的情况下,成为前述的按压解除状态,在各销部55c位于第二槽84b内的情况下,成为前述的按压状态。
[第四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的作用]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透镜装置77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变焦环14的固定及聚焦环16的旋转操作(焦点调整)。需要说明的是,在焦点调整时,将各销部55c安置在第一槽84a内,因此滑履构件79成为按压解除状态。因此,聚焦环16的旋转操作不会被妨碍。
如图15中的带括号的数字(1)所示,在焦点调整后使锁定环78向一方向旋转。由此,各销部55c在从第一槽84a朝向第二槽84b的第三槽84c内移动。并且,通过锁定环78的旋转而各销部55c在第三槽84c内移动,伴随于此,如带括号的数字(2)所示,滑履构件79向A方向移动。
如图16所示,当使锁定环78的旋转继续时,各销部55c在第二槽84b内移动。由此,滑履构件79成为按压状态而凸缘卡合部42将凸缘41朝向A方向侧按压,因此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将聚焦环16固定。透镜装置77除了伴随锁定环78的旋转操作而使滑履构件79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结构之外,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因此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其他]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滑履构件20的内周面设置旋转限制突起44,在中央镜筒部12B的外周面设置直线槽45,由此来进行滑履构件20的旋转限制,但也可以在滑履构件20的外周面设置旋转限制突起,且在中央镜筒部12B的外周面设置直线槽。另外,用于将滑履构件相对于中央镜筒部安装成不能旋转且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自如的结构没有限定为旋转限制突起及直线槽,可以使用公知的各种结构。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使滑履构件20的外周面的周向槽47与螺接于锁定环21的连结用螺钉55的销部55c卡合,但也可以在锁定环21的内周面设置周向槽,且在滑履构件20的外周面设置与该周向槽卡合的突起等卡合构件。另外,用于使滑履构件和锁定环一体地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结构没有限定为周向槽及销部,使用凸轮的前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或其他的公知的各种结构也可以采用。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三实施方式也同样。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使在锁定环70的内周面设置的突起72与在中央镜筒部12B’的外周面形成的凸轮槽73卡合,但也可以在中央镜筒部12B’的外周面设置突起,且在锁定环70的内周面上设置供该突起卡合的凸轮槽。另外,使被旋转操作的锁定环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结构没有限定为凸轮机构(凸轮槽、突起)、螺纹部,可以使用公知的各种结构。
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使在锁定环78的内周面设置的突起81与在滑履构件79的外周面形成的凸轮槽84卡合,但也可以在滑履构件79的外周面设置突起,且在锁定环78的内周面形成供该突起卡合的凸轮槽。另外,伴随锁定环的旋转操作而使滑履构件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结构没有限定为凸轮机构(凸轮槽、突起),可以使用公知的各种结构。
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各透镜装置,在将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至少2个实施方式组合而成的透镜装置中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聚焦环16的锁定机构与变焦环14的锁定机构不同,但对于变焦环14的锁定机构而言,也可以形成为与聚焦环16的锁定机构相同的结构。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变焦透镜25的前方设置聚焦透镜24,但变焦透镜25和聚焦透镜24的位置也可以颠倒。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环状的滑履构件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沿着聚焦环16的周向配置多个的滑履构件。这种情况下,各滑履构件也分别通过面来按压凸缘41,因此不会像上述专利文献6的压板那样向凸缘41施加集中载荷。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伴随锁定环的旋转操作而将聚焦环向A方向侧按压的按压构件,列举了滑履构件为例,但可以使用能够将聚焦环向A方向侧按压的各种按压构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滑履构件上设置的凸缘卡合部42将聚焦环16的凸缘41向A方向按压,但只要能够通过滑履构件将聚焦环16向A方向按压即可,滑履构件及聚焦环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在滑履构件的内周面形成的突起等与在聚焦环的外周面形成的直行槽卡合。另外,按压聚焦环16的前壁部18的形状也可以适当变更。并且,前壁部18也可以与透镜镜筒12分体设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锁定环以将滑履构件全部覆盖的方式形成,但锁定环也可以在能够与滑履构件卡合的范围内以至少覆盖滑履构件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滑履构件与聚焦环16的后端部16a(凸缘41)卡合,但也可以与后端部16a以外的中央部或前端部卡合。即,滑履构件只要在向A方向移动时与聚焦环16的任一部分卡合,就能够得到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滑履构件以将后端部16a(凸缘41)全部覆盖的方式形成,但也可以在能够与聚焦环16卡合的范围内以至少覆盖聚焦环16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可变焦距透镜类型的透镜装置进行了说明,但在单焦点透镜类型的透镜装置中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监控相机用的透镜装置进行了说明,但在监控相机以外的各种相机所使用的透镜装置中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而且,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是不言而喻的。
符号说明:
10、60、69、77…透镜装置,12…透镜镜筒,16…聚焦环,20、61、79…滑履构件,21、62、70、78…锁定环,24…聚焦透镜,41…凸缘,42…凸缘卡合部,44…旋转限制突起,45…直行槽,64…突出部,72…突起,73…凸轮槽,84…凸轮槽

Claims (11)

1.一种透镜装置,其使聚焦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来进行焦点调整,且在该焦点调整后将焦点固定而使用,所述透镜装置具备:
透镜镜筒,其将所述聚焦透镜收纳成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自如;
聚焦环,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透镜镜筒的外侧,且通过被旋转而使所述聚焦透镜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
抵接部,其设置在所述透镜镜筒上,且与所述聚焦环的所述光轴方向的一方向侧的环端部抵接;
按压构件,其以仅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透镜镜筒的外侧,且具有将所述聚焦环的至少一部分覆盖的形状,并且在向所述一方向侧移动时与所述聚焦环卡合而将所述环端部朝向所述一方向侧按压;
锁定环,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透镜镜筒的外侧,覆盖所述按压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并与该按压构件卡合,通过被旋转而使所述按压构件向所述一方向侧移动,并经由所述按压构件将所述环端部向所述抵接部压紧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
所述按压构件沿着所述透镜镜筒的周向形成为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
所述锁定环通过被旋转而向所述一方向侧移动,伴随该移动而使所述按压构件向所述一方向侧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
所述锁定环与所述透镜镜筒的外侧螺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
所述透镜装置具备:在所述锁定环的内表面和所述透镜镜筒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设置的第一突起;在另一方形成且在所述锁定环被旋转时对所述第一突起进行引导的第一凸轮槽,
所述第一凸轮槽在所述锁定环被旋转时,经由所述第一突起而使所述锁定环向所述一方向侧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
所述锁定环以在所述光轴方向上不能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透镜镜筒,
所述透镜装置具备:在所述锁定环的内表面和所述按压构件的外表面中的任一方设置的第二突起;在另一方形成且在所述锁定环被旋转时对所述第二突起进行引导的第二凸轮槽,
所述第二凸轮槽在所述锁定环被旋转时,经由所述第二突起而使所述按压构件向所述一方向侧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
所述透镜装置具备:在所述锁定环的内表面和所述按压构件的外表面中的任一方设置的第三突起;在另一方沿着其周向形成,且供所述第三突起卡合的周向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
所述透镜装置具备:在所述透镜镜筒的外表面和所述按压构件的内表面中的任一方形成的第四突起;在另一方形成,与所述光轴方向平行且供所述第四突起卡合的直线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
所述按压构件比所述环端部更向所述光轴方向的另一方向侧延伸出,
所述透镜装置具备:
在所述环端部的外周设置的凸缘;
在所述按压构件的所述另一方向侧的端部设置,具有朝向所述透镜镜筒突出的形状且与所述凸缘卡合的第一卡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
所述锁定环比所述第一卡合部更向所述另一方向侧延伸出,
在所述锁定环的所述另一方向侧的端部设有第二卡合部,该第二卡合部具有朝向所述透镜镜筒突出的形状,且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卡合部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卡合部突出的突出部。
CN201280067732.1A 2012-01-30 2012-12-28 透镜装置 Active CN1040671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16458 2012-01-30
JP2012016458 2012-01-30
PCT/JP2012/084086 WO2013114783A1 (ja) 2012-01-30 2012-12-28 レン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7156A true CN104067156A (zh) 2014-09-24
CN104067156B CN104067156B (zh) 2015-09-09

Family

ID=48904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7732.1A Active CN104067156B (zh) 2012-01-30 2012-12-28 透镜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07845B2 (zh)
CN (1) CN104067156B (zh)
WO (1) WO2013114783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6349A (zh) * 2017-11-06 2018-02-02 厦门力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抗震动的镜头
CN107924036A (zh) * 2015-08-14 2018-04-17 休伯特·亚当奇克 摄像机镜头、摄像机以及锁定摄像机镜头中的对焦环的方法
CN109073850A (zh) * 2016-03-29 2018-12-2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透镜单元
CN111149034A (zh) * 2017-09-22 2020-05-1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透镜单元
CN111492286A (zh) * 2017-12-21 2020-08-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镜头镜筒及摄像装置
CN112799205A (zh) * 2019-11-12 2021-05-14 昆明明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四倍比变焦目镜
CN114710625A (zh) * 2022-06-02 2022-07-05 深圳市美德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视觉检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25947B2 (ja) * 2014-08-29 2018-11-21 リコーインダストリア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画像投影装置
JP7316532B2 (ja) * 2021-07-16 2023-07-2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調整部材固定装置及び投影装置
JP7316531B2 (ja) * 2021-07-16 2023-07-2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調整部材固定装置、投影装置及び調整部材の固定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21223A1 (en) * 2005-11-30 2007-05-31 Fujinon Corporation Lens barrel
CN101144891A (zh) * 2006-09-15 2008-03-19 株式会社理光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JP2008209830A (ja) * 2007-02-28 2008-09-11 Tamron Co Ltd 光学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1373250A (zh) * 2007-08-22 2009-02-25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透镜筒
JP2011154309A (ja) * 2010-01-28 2011-08-11 Fujifilm Corp 監視カメラ用レン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21223A1 (en) * 2005-11-30 2007-05-31 Fujinon Corporation Lens barrel
CN101144891A (zh) * 2006-09-15 2008-03-19 株式会社理光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JP2008209830A (ja) * 2007-02-28 2008-09-11 Tamron Co Ltd 光学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1373250A (zh) * 2007-08-22 2009-02-25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透镜筒
JP2011154309A (ja) * 2010-01-28 2011-08-11 Fujifilm Corp 監視カメラ用レンズ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4036A (zh) * 2015-08-14 2018-04-17 休伯特·亚当奇克 摄像机镜头、摄像机以及锁定摄像机镜头中的对焦环的方法
CN107924036B (zh) * 2015-08-14 2021-02-09 休伯特·亚当奇克 摄像机镜头、摄像机以及锁定摄像机镜头中的对焦环的方法
CN109073850A (zh) * 2016-03-29 2018-12-2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透镜单元
CN109073850B (zh) * 2016-03-29 2021-06-11 天津欧菲光电有限公司 透镜单元
CN111149034A (zh) * 2017-09-22 2020-05-1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透镜单元
CN111149034B (zh) * 2017-09-22 2021-11-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透镜单元
CN107656349A (zh) * 2017-11-06 2018-02-02 厦门力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抗震动的镜头
CN111492286A (zh) * 2017-12-21 2020-08-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镜头镜筒及摄像装置
CN111492286B (zh) * 2017-12-21 2022-03-1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镜头镜筒及摄像装置
CN112799205A (zh) * 2019-11-12 2021-05-14 昆明明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四倍比变焦目镜
CN114710625A (zh) * 2022-06-02 2022-07-05 深圳市美德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视觉检测装置
CN114710625B (zh) * 2022-06-02 2022-08-23 深圳市美德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视觉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07845B2 (ja) 2014-10-15
WO2013114783A1 (ja) 2013-08-08
JPWO2013114783A1 (ja) 2015-05-11
CN104067156B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7156A (zh) 透镜装置
US5701208A (en) Clutch apparatus for zoom lens barrel
JP4953874B2 (ja) レンズ鏡胴、撮像装置および情報端末装置
JPH02220014A (ja)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
US10139648B2 (en) Lens barrel
US10948807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accessory
CN104094148B (zh) 监视照相机用透镜装置
WO2005040886A1 (ja) 光学モジュール
CN103080803A (zh) 镜头
CN101726828B (zh) 可变放大率透镜
US11269240B2 (en) Adapter devi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accessory
CN101833159A (zh) 透镜装置
JP2009251064A (ja) レンズ鏡筒
GB2548008B (en) Lens mount for use in attachment/removal of interchangeable lens, interchangeable len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20070253690A1 (en)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Device
US6094538A (en) Autofocus lens barrel
JP2011154307A (ja) 監視カメラ用レンズ装置
US20090251799A1 (en) Lens barrel
US11693206B2 (en)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KR101422627B1 (ko) 카메라와 광필터 체인저 결합장치
US9563039B2 (en) Lens apparatus and optical apparatus
KR101313860B1 (ko) 광학장치
US6246834B1 (en) Lens barrel
JP6049294B2 (ja) レンズ鏡筒
JP4901562B2 (ja) レンズ繰出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