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4755B - 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4755B
CN104024755B CN201280064445.5A CN201280064445A CN104024755B CN 104024755 B CN104024755 B CN 104024755B CN 201280064445 A CN201280064445 A CN 201280064445A CN 104024755 B CN104024755 B CN 1040247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hort
outdoor unit
state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44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4755A (zh
Inventor
东山伸
堂前浩
池田基伸
大月真也
冈内正树
上中俊
上中俊一
林万里央
大西新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896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4632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24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4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4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47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0Electric components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8Failure diagnos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在混合存在不能向暂停状态转移的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顺利的运转成为可能,谋求可靠性提高。空调装置(1)包括在停止运转时将电源配线(1a)切断来选择是否让室外机(10)与向未被供电的暂停状态转移的机器相对应的选择机构(16)。选择机构(16)包括:设置在电源配线(1a)上,停止运转时将电源配线(1a)切断,使成为不向室外机(10)供电的暂停状态的继电器(K13R);连接在电源配线(1a)上,与继电器(K13R)并列设置,总是对室外侧控制电路(13)供电的辅助电路(16a);以及设置在辅助电路(16a)中,将辅助电路(16a)打开和关闭的开闭部(17)。开闭部(17)由连接器构成。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降低空调装置的待机功率的技术。
背景技术
像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那样,有的空调装置出于降低待机功率的目的,在等待运转时停止向室外机内的电路供电而成为待机状态,启动时从室内机向室外机供电,解除室外机的待机状态来启动。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10-2430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现有的空调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即对可以向待机状态转移的室外机和不能向待机状态转移的室内机混合存在的情况没有做任何考虑。也就是说存在以下问题,即,在所述室内机是不能向待机状态转移的待机功率非对应机种的情况下,无法让室外机从待机状态开始工作,装置也就无法顺利地运转。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不能向待机状态转移的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混合存在于装置内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顺利的运转以谋求提高可靠性。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发明是一种空调装置。其包括室内机20和电从主电源线1L供来的室外机10,该空调装置构成为:能够向停止运转时不对所述室外机10供电的待机状态转移。所述室外机10构成为:能够向待机状态转移,且构成为:能够与向待机状态转移相对应的室内机20和不能够与向待机状态转移相对应的室内机20相连接。所述室外机10包括室外侧控制电路13和选择机构16。所述室外侧控制电路13设置在所述室外机10内,电从主电源线1L经电源配线1a供向该室外侧控制电路13。所述选择机构16设置在所述电源配线1a上,停止运转时所述选择机构16将所述电源配线1a切断而选择是否让所述室外机10与向所述待机状态转移的机器相对应。
在上述第一方面发明中,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对应机器的情况下,由选择机构16室外机10让与向停止运转时不被供电的待机状态转移的机器相对应。另一方面,在所述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的情况下,由选择机构16让室外机10与停止运转时不向待机状态转移的机器相对应。利用该选择机构16的选择能够进行顺利的运转,例如室外机10的启动等。
第二方面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方面发明中,所述选择机构16包括开关K13R、辅助电路16a以及开闭部17。所述开关K13R设置在所述电源配线1a上,停止运转时将所述电源配线1a切断,使成为不向所述室外机10供电的待机状态;所述辅助电路16a连接在所述电源配线1a上,并且与所述开关K13R并列设置,总是对所述室外侧控制电路13供电;所述开闭部17设置在所述辅助电路16a中,将所述辅助电路16a打开和关闭。
在上述第二方面发明中,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对应机器的情况下,开闭部17将辅助电路16a切断,由所述开关K13R设定成向停止运转时不对室外机10供电的待机状态转移。另一方面,在所述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的情况下,开闭部17使辅助电路16a导通,不管开关K13R的动作如何,都设定成停止运转时不让室外机10向待机状态转移。通过该开闭部17的开闭能够进行顺利的运转,例如室外机10的启动等。
第三方面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二方面发明中,所述开闭部17是让所述辅助电路16a导通的连接器。
在上述第三方面发明中,在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对应机器的情况下,将连接器的连接引脚拔下来,将辅助电路16a切断。另一方面,在所述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的情况下,在插着连接器的连接引脚的状态下进行设定,让辅助电路16a导通。
第四方面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二方面发明中,所述开闭部17是让所述辅助电路16a导通的自锁继电器。
在上述第四方面发明中,在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对应机器的情况下,由自锁继电器将辅助电路16a切断。另一方面,在所述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的情况下,由自锁继电器让辅助电路16a导通。
第五方面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方面发明中,所述选择机构16由自锁继电器构成,该自锁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电源配线1a上,对该电源配线1a进行连接和切断,在停止运转时将所述电源配线1a切断,使成为不向室外机10供电的待机状态。
在上述第五方面发明中,在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对应机器的情况下,由自锁继电器对电源配线1a进行连接和切断。运转时让电源配线1a导通,停止运转时将电源配线1a切断,让室外机10转移到不被供电的待机状态。另一方面,在所述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的情况下,一直由自锁继电器让电源配线1a导通,停止运转时不让室外机10向待机状态转移。
第六方面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发明中,所述选择机构16包括:开关K13R、辅助电路51、连接器52a、短路检测部53以及异常检测部23。所述开关K13R设置在所述电源配线1a上,停止运转中将电源配线1a切断,而使成为不向所述室外机10供电的待机状态;所述辅助电路51以将所述开关K13R旁路的方式与所述电源配线1a相连接,包括彼此断开的第一短路线和第二短路线51a、51b;所述连接器52a能够将所述第一短路线51a和所述第二短路线51b连接在一起;所述短路检测部53对所述第一短路线51a和所述第二短路线51b相连接这一状态进行检测;所述异常检测部23至少根据所述室内机20的机种规格信息判断可否向所述待机状态转移,在判断出可向待机状态转移时由所述短路检测部53将第一短路线51a和第二短路线51b相连接这一状态检测出来的情况下,所述异常检测部23对辅助电路51连接异常这一情况进行检测。
在第六方面发明中,例如在将连接器52a的连接插销拔下来,辅助电路51的两条短路线51a、51b未连接时,利用开关K13R的打开关闭来在向室外机10供电的状态和切断向室外机10供电的待机状态之间切换。
另一方面,当用连接器52a将辅助电路51的两条短路线51a、51b连接起来时,就会形成从交流电源40旁路开关K13R到达室外侧控制电路13的路径。因此,即使利用开关K13R将电源配线1a切断,也能够总是从交流电源40经辅助电路51向室外侧控制电路13供电。因此,即使作为待机功率非对应机种的室内机20和作为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室外机10连接起来了,室外机10也会被强制启动。亦即,在第六方面发明中,由辅助电路51和连接器52a构成强制启动机构。
由异常检测部23做出是否能够向待机状态转移的判断。例如,在作为待机功率非对应机种的室内机20和作为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室外机10结合在一起时,则做出不能向待机状态转移的判断。另一方面,在做出可以向待机状态转移的判断时由短路检测部53将两条短路线51a、51b连接在一起这一情况检测出来的情况下,由异常检测部23对辅助电路51连接异常这一情况进行检测。
也就是说,强制启动机构的强制启动设定是空调装置的设置作业人员在现场进行判断后而做出的,设置作业人员是有可能把设定搞错的。如果在将作为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室外机10和作为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室内机20结合起来使用时把强制启动设定搞错,则会出现尽管空调装置是一种能够切断向室外机10供电的装置,却无法切断向室外机10供电的情况。
因此,在第六方面发明中,在已由所述短路检测部53将两条短路线51a、51b相连接这一情况检测出来的情况下,异常检测部23就会对辅助电路51连接异常这一情况进行检测。
第七方面发明是这样的,在第六方面发明中,所述短路检测部53具有:接地端GND;接受外部电源的外部电源端子53a;与该外部电源端子53a相连接,检测从该外部电源端子53a供来的电源电压的检测部53b;以及构成为将所述第一短路线51a和所述第二短路线51b连接起来且将所述接地端GND和所述外部电源端子53a连接起来的所述连接器52a。
在第七方面发明中,在连接器52a未将两条短路线51a、51b连接起来时,接地端GND和外部电源端子53a为非连接状态。另一方面,在由连接器52a将两条短路线51a、51b连接起来时,接地端GND和外部电源端子53a成为连接状态。因此,当连接器52a未将两条短路线51a、51b连接起来时,高电平电压输入检测部53b;当由连接器52a将两条短路线51a、51b连接起来时,低电平电压输入检测部53b。
第八方面发明是这样的,在第六方面发明中,所述短路检测部53具有:接地端GND;接受外部电源的外部电源端子53a;与该外部电源端子53a相连接,检测从该外部电源端子53a供来的电源电压的检测部53b;当所述第一短路线51a和所述第二短路线51b连接起来时发光的发光二极管53d;以及连接在所述外部电源端子53a和接地端GND之间、利用所述发光二极管53d的光工作的光电三极管53e。
在第八方面发明中,由发光二极管53d、光电三极管53e构成光耦合器。在连接器52a未将两条短路线51a、51b连接起来时,因为发光二极管53d不发光,光电三极管53e不工作,所以接地端GND和外部电源端子53a基本上处于电气非连接状态。另一方面,在已由连接器52a将两条短路线51a、51b连接起来时,发光二极管53d发光,光电三极管53e工作,所以接地端GND和外部电源端子53a成为电连接状态。因此,与上述第七方面发明一样,当连接器52a未将两条短路线51a、51b连接起来时,高电平电压输入检测部53b;当由连接器52a将两条短路线51a、51b连接起来时,低电平电压输入检测部53b。
第九方面发明是这样的,在第六到第八方面任一方面发明中,该空调装置还包括:遥控器30和告知部23,在所述异常检测部23将辅助电路51连接异常这一情况检测出来时,该告知部23将该连接异常这一情况告诉遥控器30。
在第九方面发明中,当已由异常检测部23将辅助电路51连接异常这一情况检测出来时,则由告知部23将辅助电路51连接异常这一情况告诉遥控器30。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发明,由选择机构16选择是否让室外机10与向停止运转时不对室外机10供电的待机状态转移的机器相对应,因此在装置内混合存在有不能向待机状态转移的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的情况下,能够禁止室外机10向待机状态转移。其结果是,在混合存在有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顺利的运转成为可能,谋求提高可靠性。
根据第二方面发明,利用辅助电路16a的开关选择是否与向待机状态转移的机器相对应,所以不管电源配线1a的开关K13R工作情况如何,都能够可靠地与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相对应。
根据第三方面发明,因为由连接器构成开闭部17,所以靠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可靠地与混合存在有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的情况相对应。
根据第四方面发明,因为由自锁继电器构成开闭部17,所以能够自动地打开和关闭开闭部17,从而能够谋求操作性提高。
根据第五方面发明,因为由自锁继电器构成电源配线1a的开关K13R,所以能够用一个自锁继电器控制向待机状态转移和与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相对应这两件事。其结果是能够谋求结构简化。
根据第六方面发明,当在能够向待机状态转移的空调装置中辅助电路51的两条短路线51a、51b由连接器52a连接在一起时,由异常检测部23对辅助电路51连接异常这一情况进行检测,因此设置作业人员很容易察觉到辅助电路51的两条短路线51a、51b错误地连接在一起这一情况。这样一来,设置作业人员就能够将两条短路线51a、51b重新设定成非连接状态。因此,在用户使用了能够向待机状态转移的空调装置时,能够避免无法切断对室外机10供电这样的情况,能够使装置的顺利运转成为可能,使可靠性提高。
根据第七方面发明,当低电平电压输入检测部53b时,检测部53b能够对辅助电路51的两条短路线51a、51b连接在一起这一情况进行检测。
因为利用将两条短路线51a、51b连接起来的连接器52a构成短路检测部53,所以减少部件数量靠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对两条短路线51a、51b相连接这一情况进行检测。
根据第八方面发明,与第七方面发明一样,当低电平电压输入检测部53b时,检测部53b能够对辅助电路51的两条短路线51a、51b连接在一起这一情况进行检测。
根据第九方面发明,在异常检测部23将辅助电路51连接异常这情况检测出来的情况下,告知部23就会将辅助电路51的连接异常这一情况告知遥控器30。因此设置作业人员很容易察觉到辅助电路51的两条短路线51a、51b错误地连接在一起这一情况。这样一来,设置作业人员就能够将两条短路线51a、51b重新设定成非连接状态。因此,在用户使用了能够向待机状态转移的空调装置时,能够可靠地避免无法切断对室外机10供电这样的情况,从而能够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电气系统的方框图。
【图2】图2是本第一实施方式中空调装置的状态迁移图。
【图3】图3示出在形成了平滑电容器被充电的电路的那一时刻各继电器的状态。
【图4】图4示出结束了向充电状态的转移以后各继电器的状态。
【图5】图5是示出结束了向等待状态转移时各继电器的状态的图。
【图6】图6是示出运转状态下各继电器的状态的图。
【图7】图7是示出选择机构的概况的电路图。
【图8】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的自锁继电器的概况的结构图。
【图9】图9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的继电器的概况的结构图。
【图10】图10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1】图11是室外机、作为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室内机以及作为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遥控器连接在一起时的空调装置(暂停状态)的电气系统方框图。
【图12】图12是强制启动机构附近的放大图。
【图13】图13是连接插销已插入短路连接器时的相当于图12的图。
【图14】图14示出在形成了平滑电容器被充电的电路的那一时刻各继电器的状态。
【图15】图15示出结束了向充电状态的转移以后各继电器的状态。
【图16】图16是示出等待状态下的继电器的状态的图。
【图17】图17是示出运转状态下的继电器的状态的图。
【图18】图18是室外机、作为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室内机以及作为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遥控器连接在一起时的空调装置(暂停状态)的电气系统方框图。
【图19】图19是用于检测强制启动机构的设定错误的流程图。
【图20】图20是用于判断可否向暂停状态转移的流程图。
【图21】图21是示出短路检测部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此外,以下实施方式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并没有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应用对象或者本发明的用途范围的意图。
(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的电气系统的方框图。如图1所示,空调装置1包括室外机10、室内机20以及远距离控制器30。此外,虽省略图示,室外机10中设置有电动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风扇、膨胀阀等机器部件,室内机20中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室内风扇等机器部件。空调装置1中,由这些机器部件构成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图示省略)。下面将所述远距离控制器30称为遥控器30。
空调装置1中,室外机10从商用交流电源40获得交流电(该例中200伏的三相交流电),获得的交流电除了作为室外机10内的电路、所述电动压缩机的电力使用以外,该三相交流电中的两相交流电供向室内机20。出于从室内机20一侧对室外机10进行控制等目的而在室外机10和室内机20之间进行信号通信。因此,空调装置1中,输送来自交流电源40的交流电的送电配线L、传送所述信号的信号线S以及输送所述交流电和传送所述信号所共用的共用线N这三种线(内外配线)设置在室外机10和室内机20之间。
该例中,送电配线L在室外机10中连接在交流电源40的R相上,共用线N在室外机10中连接在交流电源40的S相上。也就是说,室内机20连接在交流电源40的R相和S相上,供来单相交流电。信号线S除了用于进行所述信号的接收和发送以外,如后所述,还用于输送交流电。因此信号线S采用电流容量与送电功率相对应的配线部件。本实施方式中,信号线S使用与送电配线L和共用线N一样的配线部件。
〈室外机10〉
室外机10包括第一室外侧电源电路14、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室外机传送电路11、室外侧控制电路13以及继电器K13R、K14R、K15R作为电气系统。
-第一室外侧电源电路14-
第一室外侧电源电路14将从与交流电源40相连接的主电源线1L获得的三相交流变换为直流后,供向所谓的智能功率模块(IntelliGent Power Module,图中简记为IPM)、室外风扇马达。此外,智能功率模块将输入的直流变换为具有规定频率和电压的交流后,供向所述电动压缩机的马达。该例中,第一室外侧电源电路14包括噪音过滤器14a、两个主继电器14b、两个二极管桥接电路14c、电抗线圈14d以及平滑电容器14e。
噪音过滤器14a由电容和线圈形成。两个主继电器14b分别设在所述三相交流电的R相、T相供电线上。这些主继电器14b由所谓的A触点继电器构成。详细而言,主继电器14b具有一个静触点和一个动触点,如果对该主继电器14b的线圈通电,这些触点就成为连接(吸合)状态。两个二极管桥接电路14c中的一个二极管桥接电路14c以所述三相交流的R相和S相为输入,另一个二极管桥接电路14c以所述三相交流的S相和T相为输入,它们分别对输入的交流分别进行全波整流。这些二极管桥接电路14c的输出经电抗线圈14d输入平滑电容器14e,被平滑电容器14e平滑化。被平滑电容器14e平滑化的直流供向所述智能功率模块、室外风扇马达。
-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
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将从所述主电源线1L经电源配线1a供来的所述三相交流的R相和S相这两相交流变换为直流(该例中5V),供向室外侧控制电路13。该例中,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包括二极管桥接电路12a、平滑电容器12b以及开关电源12c。二极管桥接电路12a中的一输入侧经下面详述的继电器K13R与三相交流的R相电源配线1a连接,另一输入侧与所述三相交流的S相电源配线1a连接。二极管桥接电路12a的输出被平滑电容器12b平滑化后,输入开关电源12c。开关电源12c例如由DC-DC转换器构成,将输入的直流变换为规定的电压(5V)后,输向室外侧控制电路13。
-室外机传送电路11-
室外机传送电路11在它和室内机传送电路21之间进行信号通信。该通信是根据信号线S和共用线N之间的电位差进行的高低电平二值数字信号通信。室内机传送电路21内的通信电路(图示省略),其一端与共用线N相连接,其另一端经继电器K14R与信号线S相连接。
-继电器K13R-
继电器K13R是在停止运转时将所述电源配线1a切断使成为不对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供电的暂停状态的开关,也是对供向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的交流电供给路径进行切换的继电器。继电器K13R由所谓的C触点继电器构成。详细而言,继电器K13R具有两个静触点和一个动触点。在未对该继电器K13R的线圈通电的情况下,一个静触点(以下称为常闭触点)和动触点吸合;当对该线圈通电时,另一个静触点(以下称为常开触点)与动触点吸合。由室外侧控制电路13控制继电器K13R的切换(有无对线圈通电)。
该例中,继电器K13R的动触点与二极管桥接电路12a的输入侧即电源配线1a连接。常闭触点与信号线S相连接,常开触点与所述三相交流的R相连接。也就是说,在未对继电器K13R的线圈通电的情况下,常闭触点和动触点吸合,二极管桥接电路12a的一输入侧与信号线S相连接。如果对继电器K13R的线圈通电,动触点则与常开触点吸合,而成为交流电输入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内的二极管桥接电路12a中的状态。
-继电器K14R-
继电器K14R是对信号线S与室外机传送电路11连接和不连接进行切换的继电器。继电器K14R由所谓的A触点继电器构成。如果对该线圈通电,静触点和动触点就成为闭合(ON)状态。继电器K14R的闭合/断开(ON/OFF)由室外侧控制电路13控制。该例中,继电器K14R的动触点与信号线S相连接,继电器K14R的静触点与室外机传送电路11内的通信电路(图示省略)的一端相连接。当然,在A触点继电器中可以将输入信号等与各触点的对应关系反过来。
-继电器K15R-
继电器K15R是切换有无向室外机传送电路11供电的继电器。继电器K15R由所谓的A触点继电器构成。继电器K15R的一个触点与室外机传送电路11的电源供给节点相连接,另一个触点与所述三相交流的R相连接。当使继电器K15R闭合(ON)时,就会对室外机传送电路11供电;而使继电器K15R断开(OFF)时,就不会向室外机传送电路11供电。继电器K15R的闭合/断开由室外侧控制电路13控制。
-室外侧控制电路13-
室外侧控制电路13包括微型计算机(以下称为微电脑)和存储让微电脑工作的程序的存储器(图示省略)。室外侧控制电路13除了根据例如室外机传送电路11从室内机传送电路21接收到的信号对所述电动压缩机等进行控制以外,还对室外机10启动时进行控制(后述)。室外侧控制电路13在空调装置1处于暂停状态(空调装置1整体的功耗最小的状态,详情后述)的情况下,切断供电而让空调装置1停止工作。
〈室内机20〉
室内机20包括室内侧电源电路22、室内机传送电路21、室内侧控制电路23、继电器K2R、第1二极管D1以及第2二极管D2作为电气系统。
-室内侧电源电路22-
室内侧电源电路22包括噪音过滤器22a、二极管桥接电路22b、平滑电容器22c以及开关电源22d。室内侧电源电路22经送电配线L和共用线N将从主电源线1L供来的交流变换为直流(该例中5V的直流)后,供向室内侧控制电路23。
该例中,噪音过滤器22a由两个线圈形成。二极管桥接电路22b经噪音过滤器22a对从送电配线L和共用线N输入的交流进行全波整流。平滑电容器22c例如由电解电容器形成,将二极管桥接电路22b的输出平滑化。开关电源22d例如由DC-DC转换器等构成,将已由平滑电容器22c平滑化的直流变换为规定的电压(5V)后,输向室内侧控制电路23。
-室内机传送电路21-
如上所述,室内机传送电路21在它和室外机传送电路11之间进行信号通信。因为该通信是根据信号线S与共用线N之间的电位差进行数字信号通信,所以室内机传送电路21的通信电路的一端经第2二极管D2与信号线S相连接,通信电路的另一端与共用线N相连接。
-继电器K2R、第1和第2二极管D1、D2-
继电器K2R是所谓的A触点继电器,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开关。本实施方式中,继电器K2R和第1二极管D1设置在室内机20内,在送电配线L和信号线S之间串联。更详细而言,继电器K2R的动触点与送电配线L相连接,继电器K2R的静触点与第1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接。第1二极管D1的阳极与信号线S相连接。
继电器K2R起对送电配线L和信号线S之间的连接/非连接(ON/OFF)状态进行切换的开关的作用。继电器K2R的闭合与断开(ON/OFF)状态由室内侧控制电路23控制。继电器K2R是本发明中的闭合断开开关之一例。第1二极管D1阻止交流电流朝着室内机传送电路21这一方向流动。此外,还可以将第1二极管D1和继电器K2R的位置关系调换过来。也就是说,还可以将第1二极管D1的阴极与送电配线L相连接,并且将第1二极管D1的阳极与继电器K2R的一个触点相连接,将继电器K2R的另一个触点与信号线S相连接。
第2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1二极管D1和信号线S的连接节点(ND1)相连接,阴极与室内机传送电路21上的信号输入节点(ND2)相连接。第2二极管D2阻止从室内机传送电路21流出这一方向上的交流电流。空调装置1中,因为共用线N与交流电源40的S相连接,所以该S相交流被第2二极管D2半波整流后就会叠加在室内机传送电路21和室外机传送电路11之间的通信信号上。第1和第2二极管D1、D2构成本实施方式中保护电路之一例。
-室内侧控制电路23-
室内侧控制电路23包括微型计算机(以下称为微电脑)和存储让该微电脑工作的程序的存储器(图示省略)。室内侧控制电路23接收来自远距离控制器30的指令,对空调装置1的运转状态(后述)进行控制。室内侧控制电路23为接收来自远距离控制器30的指令而一直由室内侧电源电路22供电。
〈遥控器30〉
遥控器30接收用户的操作,并且将对应于用户的操作的信号发送给室内侧控制电路23。用户通过操作例如遥控器30的运转按钮而能够让空调装置1开始运转、停止运转以及调节所设定的温度等。遥控器30可以是利用信号线与室内侧控制电路23连线的、所谓的有线遥控器,也可以是利用红外线、电波与室内侧控制电路23通信的、所谓的无线遥控器。
〈强制启动机构〉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一个特征即强制启动机构做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暂停状态是本申请发明的待机状态。
如图1所示,在所述室外机10中,在所述电源配线1a上设有选择机构16。该选择机构16选择是否与向暂停状态转移的机器相对应。
所述选择机构16包括所述继电器K13R、辅助电路16a、开闭部17以及该开闭部17的检测电路18。如上所述,所述继电器K13R是用于使室外机10成为暂停状态的开关。
所述辅助电路16a包括二极管16b,与所述继电器K13R并列设置,
为了一直对室外侧控制电路13供电而将三相交流的R相和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的输入连接在一起。
所述开闭部17由将辅助电路16a打开、关闭的连接器构成,包括连接引脚17a。所述开闭部17构成为:当连接引脚17a插入时,该开闭部17让辅助电路16a导通;当连接引脚17a被拔下来时,该开闭部17则将辅助电路16a切断。因此,在设置所述室外机10时由作业人员进行连接引脚17a的插拔作业。也就是说,由作业人员判断所述室内机20是能够向暂停状态转移的待机功率对应机器,还是所述室内机20是不能向暂停状态转移的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在作业人员判断出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对应机器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就会将连接引脚17a拔下来;在作业人员判断出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就会让连接引脚17a继续插着。
所述连接引脚17a插入后,就会经由所述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一直对所述室外侧控制电路13供电。
如图7所示,所述检测电路18包括电源18a和微电脑18b,同时还包括与所述连接引脚17a联动的联动销18c。所述检测电路18构成为:所述连接引脚17a一插入,就将不进行暂停状态的转移这一情况判断出来,例如做出不能进行暂停状态转移这样的显示。
〈空调装置的工作情况〉
图2是空调装置1的状态迁移图。空调装置1在以下说明的“暂停状态”、“充电状态”、“等待状态”以及“运转状态”这四个状态之间迁移。此外,以下待机功率说的是“机器处于非使用状态或者等待某一输入(命令指示等)时所消耗的功率”。具体而言,空调装置1中仅仅为接收来自遥控器30的信号所需要的功率就是待机功率。
(1)暂停状态
暂停状态是向室内机20供电却不向室外机10供电的状态。
作为一例,本实施方式的暂停状态是空调装置1整体功耗最小的状态。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暂停状态,是室外机10获得电力并将它供向室内机20,却不将电供向室外机10内部的各电路、所述电动压缩机等的状态。因此,在暂停状态下,切断对室外机10的各电路的供电而能够谋求待机功率降低。
另一方面,室内机20处于待机功率最小的状态,室内侧控制电路23中为接收来自远距离控制器30的信号的部分从室内侧电源电路22获得电力而工作。此外,远距离控制器30也是待机功率最小的状态,是能进行时刻显示等规定的显示、接收用户的按钮操作的状态。此外,室内机20和远距离控制器30的功耗(待机功率)的大小并不限于此。
(2)充电状态
充电状态说的是,在室外机10中形成对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中的平滑电容器12b充电的电路,到开始进行室外机传送电路11与室内机传送电路21之间的信号传送为止的那一期间的状态。此时,室内机20的功耗与暂停状态一样。
(3)等待状态
等待状态说的是,开始运转时脱离所述充电状态的状态,停止运转时从运转状态(后述)迁移的状态,都是室外机10能够马上转移到运转状态(后述)的状态。在等待状态下,室外机传送电路11和室外侧控制电路13也能够工作。特别是,停止运转时的等待状态(从运转状态迁移过来的等待状态)是为了让电动压缩机内的制冷剂压力实现均压而设,也是针对设置有重复进行开始运转和停止运转这样的工作流程的情况等而设,其时间例如为10分钟。此外,室内机20的功耗与暂停状态一样。
(4)运转状态
运转状态说的是,使主继电器14b闭合(ON),电动压缩机、室外风扇能够运转的状态或者正在运转的状态。所谓的缺相通电、只送风不制冷制热状态(thermol state)也包括在其中。此外,室内机20中,室内风扇等成为运转状态,功耗比所述各状态多。遥控器30处于运转指示状态(例如显示各运转状态的状态)。
-空调装置1的状态迁移-
空调装置1在开始运转的情况下按照图2中实线箭头方向所示的顺序,从暂停状态往运转状态迁移;在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按照该图中虚线箭头方向所示的顺序从运转状态往暂停状态迁移。下面作为一例说明从暂停状态到运转状态的迁移。
〈暂停状态下的电气系统〉
首先,说明暂停状态下电气系统的状态。图1示出暂停状态下继电器的状态。暂停状态下,室外机10中,没有对主继电器14b的线圈通电,没有从第一室外侧电源电路14对智能功率模块、室外风扇马达供电。而且图3中也示出,也没有对其它继电器K13R、K14R、K15R的线圈通电。因此,继电器K14R和继电器K15R为断开(OFF)状态。也就是说,切断室外机传送电路11与信号线S的连接,也切断供电。继电器K13R成为常闭触点和动触点吸合的状态。也就是说,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中的二极管桥接电路12a的一输入侧与信号线S相连接。在该状态下,没有对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通电,也不向室外侧控制电路13供电。如上所述,在暂停状态下能够使室外机10的待机功率为零。
在暂停状态下的室内机20中没有对继电器K2R的线圈通电,继电器K2R为断开(OFF)状态。也就是说,信号线S和送电配线L处于电气上的非连接状态。此外,如上所述,室内机20的室内侧控制电路23中为接收来自遥控器30的信号的部分从室内侧电源电路22获得电力而工作。
〈从暂停状态向充电状态转移〉
图3示出在形成了平滑电容器12b被充电的电路的那一时刻各继电器的状态。图4示出结束了向充电状态的转移以后各继电器的状态。例如如果用户操作遥控器30,发出空调装置1开始运转(例如开始制冷运转)的指示,室内侧控制电路23就会让对继电器K2R的线圈通电。这样一来,空调装置1中就会形成从所述三相交流的R相经送电配线L、继电器K2R、第1二极管D1、信号线S以及继电器K13R到达二极管桥接电路12a的一输入侧的送电路径(为方便说明,将其称为启动时送电路径)。因为二极管桥接电路12a的另一输入侧与所述三相交流的S相连接,所以由第1二极管D1进行了半波整流后的单相交流供向二极管桥接电路12a。也就是说,成为一种形成了对平滑电容器12b充电的电路的状态(参照图3)。
此时,在所述三相交流的R相的电位比S相的电位高的情况下(也就是说,交流电流从R相流到S相的情况下),由第1二极管D1阻止交流电流从送电配线L流向室内机传送电路21和室外机10。而且,室内机传送电路21经室内侧电源电路22与R相连接,但由第2二极管D2阻止交流电流从室内机传送电路21朝着信号线S流出。
在所述三相交流的S相的电位比R相的电位高的情况下(也就是说,交流电流从S相流入R相的情况下),电流流入二极管桥接电路12a。在该情况下,室内机传送电路21内的通信电路的一端经共用线N与所述三相交流的S相连接,该通信电路的另一端经信号线S、继电器K13R以及二极管桥接电路12a还是与所述三相交流的S相连接。也就是说,室内机传送电路21仅与三相交流中的一相交流相连。因此,即使用信号线S输送交流电,也不会出现该交流电流流入室内机传送电路21内的通信电路这样的情况。如上所述,保护室外机传送电路11遭过电压破坏。
如果平滑电容器12b被充电,对开关电源12c的输入电压稳定,开关电源12c能够输出规定的直流电压(该例中为5V),室外侧控制电路13就会启动。已启动的室外侧控制电路13让对继电器K13R的线圈通电,使常开触点与动触点吸合。这样一来,二极管桥接电路12a的一输入侧就会经室外机10内的送电路径与所述三相交流的R相连接。也就是说,室外侧控制电路13切换为电力不经信号线S从交流电源40供来的状态(参照图4)。这样一来,空调装置1就完成了向所述充电状态的转移。
〈从充电状态向等待状态转移〉
图5是示出结束了向等待状态转移时各继电器的状态的图。在室内机20中,从继电器K2R闭合开始算起规定时间(足以保证室外侧控制电路13启动的时间)过后,继电器K2R断开。这样一来就能够利用信号线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在室外机10中,估测继电器K2R断开的时刻,室外侧控制电路13使继电器K15R闭合,使成为向室外机传送电路11供电的状态,并且让继电器K14R闭合。这样一来,室外机传送电路11内的通信电路便经信号线S和共用线N与室内机传送电路21连接起来,而成为能够与室内机传送电路21通信的状态。这样一来,空调装置1就成为脱离所述充电状态,能够马上向运转状态转移的状态(亦即等待状态)。
〈从等待状态向运转状态的转移〉
图6是示出运转状态下各继电器的状态的图。在从等待状态向运转状态转移之际,室外侧控制电路13使两个主继电器14b闭合(ON)。这样一来,就由第一室外侧电源电路14将电供向所述智能功率模块、室外风扇马达,电动压缩机等成为运转状态,例如进行制冷。
〈强制启动动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一特征即强制启动动作做说明。
在设置所述室外机10时,作业人员判断:所述室内机20是能够转移到暂停状态的待机功率对应机器,还是不能转移到暂停状态的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在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对应机器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就将由连接器构成的开闭部17的连接引脚17a拔下来。其结果是,所述辅助电路16a被切断,电源配线1a上的继电器如上所述开关,室外机10在停止运转时转移到暂停状态。
另一方面,在所述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就在插着开闭部17的连接引脚17a的状态下进行设定。在该情况下,在所述室外机10中的所述辅助电路16a导通,交流电源40的电力一直经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供向室外侧控制电路13。其结果是,所述室外机10不转移到暂停状态,且不管继电器K13R的切换状态如何,都会根据遥控器30的运转信号独立启动。
所述连接引脚17a一插入,所述检测电路18就做出不向暂停状态转移的判断,例如显示不能向暂停状态转移。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选择机构16选择是否与向停止运转时不对室外机10供电的暂停状态转移的机器对应,空调装置1中混合存在有不能向暂停状态转移的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的情况下,能够禁止室外机10向暂停状态转移。其结果是,在混合存在有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顺利的运转成为可能,从而谋求可靠性提高。
因为通过所述辅助电路16a进行开关来选择是否与向暂停状态转移的机器对应,所以不管电源配线1a的继电器K13R的工作情况如何,都能够可靠地与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相对应。
因为由连接器构成所述开闭部17,所以靠一简单结构就能够可靠地与混合存在有应对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的情况相对应。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如图8所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由连接器构成开闭部17,取而代之,在本变形例1中,由自锁继电器构成开闭部17。
所述开闭部17包括设定线圈17b、设定解除线圈17c和活动片17d。如果所述开闭部17对设定线圈17b施加电压,则维持活动片17d让辅助电路16a导通的状态;如果所述开闭部17对设定解除线圈17c施加电压,则维持活动片17d让辅助电路16a切断的状态。此外,所述开闭部17一旦对辅助电路16a进行开关以后,那么即使不对设定线圈17b和设定解除线圈施加电压也会维持现状。
因此,在设置所述室外机10时,如果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对应机器,作业人员则对设定解除线圈17c施加电压,将所述辅助电路16a切断。
另一方面,如果所述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作业人员则对设定线圈17b施加电压,让所述辅助电路16a导通。
因此,由自锁继电器构成所述开闭部17,故开闭部17能够自动地开关,从而能够谋求操作性的提高。其它构造、作用和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如图9所示,在本变形例2中,由变形例1中的自锁继电器构成电源配线1a上的继电器K13R。也就是说,所述继电器K13R包括设定线圈17b、设定解除线圈17c以及活动片17d。
在所述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对应机器的情况下,由自锁继电器进行第一实施方式的继电器K13R的开闭动作。
另一方面,在所述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的情况下,对设定线圈17b施加电压,维持使所述电源配线1a导通的状态不变。其结果是,所述室外机10不向暂停状态转移,根据遥控器30的运转信号独立启动。此外,在该变形例的情况下,没有设置实施方式和变形例1中的辅助电路16a。
因此,由自锁继电器构成所述电源配线1a上的继电器K13R,故能够用一个自锁继电器控制暂停状态的转移和与待机功率非对应机器的对应。其结果是,能够谋求结构的简单化。其它构造、作用和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
(第一实施方式的其它实施方式)
此外,还可以取代继电器K2R使用半导体开关(例如晶体管等)。
商用交流电源40还可以使用单相交流电源。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是根据室内机20是否是待机功率对应机器来选择选择机构16的,但本发明还可以根据遥控器等是否是待机功率对应机器来选择选择机构16。
(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图10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的整体结构。该空调装置1是能够将机种规格不同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结合起来使用的空调装置。
所述空调装置1包括室外机10、室内机20以及远距离控制器(以下简记为遥控器)30。
室外机10由于在停止运转中能够切断供电的待机功率对应机种构成。
所述室内机20由开始对供电已被切断的待机功率对应机种即室外机10供电、具有让该室外机10启动的启动部的待机功率对应机种或者不具有所述启动部的待机功率非对应机种构成。
所述遥控器30由将用于切断对室外机10的供电的切断要求信号发送给室内机20的待机功率对应机种或者不将所述切断要求信号发送给室内机20的待机功率非对应机种构成。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做具体的说明。
图11是将室外机10、作为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室内机20以及作为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遥控器30连接起来时的空调装置1的电气系统方框图。
空调装置1中,室外机10从商用交流电源40获得交流电(该例中200伏的三相交流电),获得的交流电除了作为室外机10内的电路、所述电动压缩机的电力使用以外,该三相交流电中的两相交流电供向室内机20。出于从室内机20一侧对室外机10进行控制等目的而在室外机10和室内机20之间进行信号通信。因此,空调装置1中,输送来自交流电源40的交流电的送电配线L、传送所述信号的信号线S以及输送所述交流电和传送所述信号所共用的共用线N这三种线(内外配线)设置在室外机10和室内机20之间。在该实施方式中,送电配线L在室外机10中连接在交流电源40的R相上,共用线N在室外机10中连接在交流电源40的S相上。也就是说,室内机20连接在交流电源40的R相和S相上,供来单相交流电。
〈室外机10〉
室外机10包括第一室外侧电源电路14、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室外机传送电路11、室外侧控制电路13、室外存储部15、强制启动机构50以及继电器K13R、K14R、K15R作为电气系统。此外,虽未图示,室外机10中设置有电动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风扇、膨胀阀等设备。
-第一室外侧电源电路14-
第一室外侧电源电路14将从与交流电源40相连接的主电源线1L获得的三相交流变换为直流后,供向所谓的智能功率模块(IntelliGent Power Module,图中简记为IPM)、室外风扇马达。此外,智能功率模块将输入的直流变换为具有规定频率和电压的交流后,供向所述电动压缩机的马达。该例中,第一室外侧电源电路14具有噪音过滤器14a、两个主继电器14b、两个二极管桥接电路14c、电抗线圈14d以及平滑电容器14e。
噪音过滤器14a由电容和线圈形成。两个主继电器14b分别设在所述三相交流电的R相、T相的供电线上。两个二极管桥接电路14c中的一个二极管桥接电路14c以所述三相交流的R相和S相为输入,另一个二极管桥接电路14c以所述三相交流的S相和T相为输入,它们分别对输入的交流分别进行全波整流。这些二极管桥接电路14c的输出经电抗线圈14d输入平滑电容器14e,被平滑电容器14e平滑化。被平滑电容器14e平滑化的直流供向所述IPM、室外风扇马达。
-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
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将从所述电源线1L经电源配线1a供来的所述三相交流的R相和S相这两相交流变换为直流(该例中5V),供向室外侧控制电路13。该例中,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包括二极管桥接电路12a、平滑电容器12b以及开关电源12c。
二极管桥接电路12a中的一输入侧经与下面详述的继电器K13R与三相交流的R相电源配线1a连接,另一输入侧与所述三相交流的S相电源配线1a连接。二极管桥接电路12a的输出被平滑电容器12b平滑化后,输入开关电源12c。开关电源12c例如由DC-DC转换器构成,将输入的直流变换为规定的电压(5V)后,输向室外侧控制电路13。
-室外机传送电路11-
室外机传送电路11在它和室内机传送电路21之间进行信号通信。该通信是根据信号线S和共用线N之间的电位差进行的高低电平二值数字信号通信。室内机传送电路21内的通信电路(图示省略),其一端与共用线N相连接,其另一端经继电器K14R与信号线S相连接。
-继电器K13R-
继电器K13R是使成为在停止运转中将所述三相交流的R相电源配线1a切断,将从交流电源40向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的供电切断的后述暂停状态的开关,也是对供向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的交流点供给路径进行切换的继电器。继电器K13R由所谓的C触点继电器构成。详细而言,继电器K13R具有两个静触点和一个动触点。在未对该继电器K13R的线圈通电的情况下,一个静触点(以下称为常闭触点)和动触点吸合;当对该线圈通电时,另一个静触点(以下称为常开触点)与动触点吸合。由室外侧控制电路13控制继电器K13R的切换(有无对线圈通电)。
继电器K13R的动触点与二极管桥接电路12a的输入侧连接。常闭触点与信号线S相连接,常开触点与所述三相交流的R相连接。也就是说,在未对继电器K13R的线圈通电的情况下,常闭触点和动触点吸合,二极管桥接电路12a的一输入侧与信号线S相连接。如果对继电器K13R的线圈通电,动触点则与常开触点吸合,而成为交流电输入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内的二极管桥接电路12a中的状态。
-继电器K14R-
继电器K14R是对信号线S与室外机传送电路11连接(ON)和不连接(OFF)进行切换的继电器。继电器K14R的闭合/断开(ON/OFF)由室外侧控制电路13控制。
-继电器K15R-
继电器K15R是切换有无向室外机传送电路11供电的继电器。当使继电器K15R闭合(ON)时,就会从交流电源40对室外机传送电路11供电;而当使继电器K15R断开(OFF)时,就会切断从交流电源40向室外机传送电路11供电。继电器K15R的闭合/断开由室外侧控制电路13控制。
-室外侧控制电路13-
室外侧控制电路13包括微型计算机和存储让微电脑工作的程序的存储器。室外侧控制电路13除了根据例如室外机传送电路11从室内机传送电路21接收到的信号对所述电动压缩机等进行控制以外,还对室外机10启动时进行控制。
-室外存储部15-
室外存储部15与室外侧控制电路13相连接。
室外存储部15中事先存储有显示室外机10是否是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机种规格信息(“1”、“0”的比特)。
-强制启动机构50-
强制启动机构50,是当待机功率非对应机种的室内机20与室外机10连接时,强制地使室外机10启动的机构。如图11和图12所示,该强制启动机构50包括辅助电路51和连接部52。该辅助电路51与所述三相交流的R相的电源配线1a相连接,以便将继电器K13R旁路。所述强制启动机构50、后述短路检测部53、后述室内侧控制电路23的异常检测部和所述继电器K13R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选择机构16。
辅助电路51中具有第一短路线51a和第二短路线51b。该第一短路线51a与所述三相交流的R相的电源配线1a上的继电器K13R的常开触点侧相连接;该第二短路线51b与所述三相交流的R相的电源配线1a上的继电器K13R的动触点侧相连接。
第二短路线51b上设置有二极管D3,该二极管D3的阳极与该第二短路线51b和电源配线1a的连接节点ND3相连接。
连接部52具有短路连接器52a和短路检测部53。该短路连接器52a能够将第一短路线51a和第二短路线51b连接起来;该短路检测部53将两条短路线51a、51b连接在一起这一情况检测出来。
短路连接器52a由连接器本体52b和四极连接插销52c构成(参照图13)。
在连接器本体52b上对应于连接插销52c设置有四个插销插入孔52d、52d、…。第一、第二短路线51a、51b连接在与该插销插入孔52d、52d、…中的两个插销插入孔52d、52d、相对应的位置。
短路检测部53包括接地端GND、接受外部电源(该例中5V)的外部电源端子53a)、经电阻与该外部电源端子53a连接的、作为检测部的微处理器53b(以下简记为MPU)。
接地端GND经电阻与剩下的两个没有与第一、第二短路线51a、51b连接的插销插入孔52d、52d、中的一个插销插入孔连接,外部电源端子53a和MPU53b与所述剩下的两个没有与第一、第二短路线51a、51b连接的两个插销插入孔52d、52d、中的另一个插销插入孔连接。
在该强制启动机构50中,连接插销52c一被插入连接器本体52b的插销插入孔52d、52d、,…中,第一、第二短路线51a、51b就被连接起来,辅助电路51就导通,并且外部电源端子53a和接地端GND被连接起来。另一方面,连接插销52c一被从连接器本体52b上的插销插入孔52d、52d、…,拔下来,第一、第二短路线51a、51b就会断开,辅助电路51就被切断,同时外部电源端子53a和接地端GND也会断开。因此,当两条短路线51a、51b没有被短路连接器52a连接起来时,高电平电压输入MPU53b;而当两条短路线51a、51b被短路连接器52a连接起来时,低电平电压输入MPU53b。因此,当低电平电压输入时,MPU53b就会将辅助电路51的两条短路线51a、51b连接起来的这一情况检测出来。
〈室内机20〉
室内机20包括室内侧电源电路22、室内机传送电路21、室内侧控制电路23、室外存储器24、继电器K2R、第1二极管D1以及第2二极管D2作为电气系统。此外,虽然未图示,室内机20中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室内风扇等设备。
-室内侧电源电路22-
室内侧电源电路22包括噪音过滤器22a、二极管桥接电路22b、平滑电容器22c以及开关电源22d。室内侧电源电路22经送电配线L和共用线N将从主电源线1L供来的交流变换为直流(该例中5V的直流)后,供向室内侧控制电路23。
噪音过滤器22a由两个线圈形成。二极管桥接电路22b经噪音过滤器22a对从送电配线L和共用线N输入的交流进行全波整流。平滑电容器22c例如由电解电容器形成,将二极管桥接电路22b的输出平滑化。开关电源22d例如由DC-DC转换器等构成,将已由平滑电容器22c平滑化的直流变换为规定的电压(5V)后,输向室内侧控制电路23。
-室内机传送电路21-
如上所述,室内机传送电路21在它和室外机传送电路11之间进行信号通信。因为该通信是根据信号线S与共用线N之间的电位差进行通信,所以室内机传送电路21的通信电路的一端与信号线S相连接,通信电路的另一端与共用线N相连接。
-继电器K2R-
继电器K2R设置在连接功率布线L和信号线S的旁路线B上,是对功率布线L和信号线S的连接和非连接进行切换的继电器。该继电器K2R具有开始对供电被切断的室外机10供电的启动部的作用。当使继电器K2R闭合时,功率布线L和信号线S就会连接起来;而当使继电器K2R断开时,功率布线L和信号线S就会被切断。继电器K2R的闭合与断开由室内侧控制电路23控制。
-第1二极管D1-
第1二极管D1的阴极与旁路线B和信号线S的连接节点ND1连接,阳极与继电器K2R连接。第1二极管D1具有阻止交流电流朝着室内机传送电路21这一方向流动的功能。
-第2二极管D2-
第2二极管D2的阳极与信号线S的连接节点(ND1)相连接,阴极与室内机传送电路21上的信号输入节点(ND2)相连接。该第2二极管D2具有阻止从室内机传送电路21流出这一方向上的交流电流的功能。
-室内侧控制电路23-
室内侧控制电路23包括微型计算机和存储让该微电脑工作的程序的存储器。室内侧控制电路23接收来自遥控器30的指令,对空调装置1的运转状态进行控制。如后所述,该室内侧控制电路23作为对强制启动机构50的设定错误进行检测的异常检测部起作用。而且,在检测到强制启动机构50的设定错误的情况下,室内侧控制电路23兼作将该异常告诉遥控器30的告知部用。
-室内存储部24-
室内存储部24与室内侧控制电路23相连接。该室内机存储部24中事先存储有显示室内机20是否是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机种规格信息(“1”、“0”的比特)。
〈遥控器30〉
遥控器30接收用户的操作,并且将对应于用户的操作的信号发送给室内侧控制电路23。用户通过操作例如遥控器30的运转按钮而能够让空调装置1开始运转、停止运转以及调节所设定的温度等。该遥控器30由包括遥控器存储部31的无线遥控器构成。
-遥控器存储部31-
遥控器存储部31中事先存储有显示遥控器30是否是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机种规格信息(“1”、“0”的比特)。
<强制启动机构的设定>
如图13所示,在空调装置1出厂时,连接插销52c已插入连接器本体52b中。于是,空调装置1的设置作业人员要在设置装置时判断室内机20是否是待机功率对应机种。在作业人员判断出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就会进行将连接插销52c从连接器本体52b上拔下来的作业。这里,因为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对应机种,所以如图12所示,连接插销52c已被从连接器本体52b上拔下来。因此,第一短路线51a和第二短路线51b被断开,辅助电路51被切断。
〈空调装置的工作情况〉
空调装置1的状态迁移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所示一样。空调装置1在以下说明的“暂停状态”、“充电状态”、“等待状态”以及“运转状态”这四个状态之间迁移。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待机功率说的是“机器处于非使用状态或者等待某一输入(命令指示等)时所消耗的功率”。具体而言,空调装置1中仅仅为接收来自遥控器30的信号所需要的功率就是待机功率。
(1)暂停状态
暂停状态是向室内机20供电却不向室外机10供电的状态。该暂停状态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待机状态。
作为一例,本实施方式的暂停状态是空调装置1整体功耗最小的状态。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暂停状态,是室外机10获得电力并将它供向室内机20,却不将电供向室外机10内部的各电路、所述电动压缩机等的状态。因此,在暂停状态时,室外侧控制电路13也被切断供电而停止工作。因此,在暂停状态下,能够切断对室外机10的各电路供电而谋求待机功率降低。
另一方面,室内机20也处于待机功率最小的状态,但是与室外机10不同,室内侧控制电路23中为接收来自遥控器30的信号的部分从室内侧电源电路22获得电力而工作。
远距离控制器30也处于待机功率最小的状态,是能接收用户的按钮操作的状态。此外,室内机20和遥控器30的功耗(待机功率)的大小并不限于此。
(2)充电状态
充电状态说的是,在室外机10中形成对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中的平滑电容器12b充电的路径,到室外机传送电路11与室内机传送电路21之间开始传送信号为止的那一期间内的状态。此时,室内机20的功耗与暂停状态一样。
(3)等待状态
等待状态说的是,开始运转时脱离所述充电状态的状态,停止运转时从运转状态(后述)迁移的状态,都是室外机10能够马上转移到运转状态的状态。在等待状态下,室外机传送电路11和室外侧控制电路13也工作。特别是,停止运转时的等待状态(从运转状态迁移的等待状态)是为了让电动压缩机内的制冷剂压力实现均压而设,也是针对设置有重复进行开始运转和停止运转这样的工作流程的情况等而设,其时间例如为10分钟。此外,室内机20的功耗与暂停状态一样。
(4)运转状态
运转状态说的是,使主继电器14b闭合(ON),电动压缩机、室外风扇能够运转的状态或者正在运转的状态。所谓的缺相通电、只送风不制冷制热状态(thermol state)也包括在其中。此外,在室内机20中,室内风扇等成为运转状态,功耗比所述各状态多。除了运转状态以外,暂停状态、充电状态、等待状态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停止运转中”。
-运转开始动作-
空调装置1中,开始运转时,按照图13中实线箭头所示的顺序从暂停状态向运转状态迁移。
〈暂停状态下的电气系统〉
首先,参照图11说明暂停状态下的电装系统的状态。
室外机10中,主继电器14b为断开状态,不对第一室外侧电源电路14供电,也不从第一室外侧电源电路14向所述IPM、室外风扇马达供电。
继电器K14R和继电器K15R也是断开状态。因此,室外机传送电路11与信号线S的连接被切断,同时供电也被切断。
继电器K13R处于正常关闭接点和动触点吸合的状态,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中的二极管桥接电路12a的另一输入侧与信号线S连接。在该状态下,不对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供电,也不对室外侧控制电路13供电。因此在暂停状态下对室外机10的供电被切断。
另一方面,在室内机20中,继电器K2R为断开状态,信号线S和功率布线L处于电气非连接状态。
〈从暂停状态向充电状态转移〉
图14示出在形成了平滑电容器12b被充电的电路的那一时刻各继电器的状态。图15示出结束了向充电状态的转移以后各继电器的状态。
例如如果用户利用遥控器30做出开始运转操作,运转指令信号就会从遥控器发送给室内机20。
室内机20收到运转指令信号后,室内侧控制电路23就让继电器K2R闭合。这样一来,空调装置1中就会形成从所述三相交流的R相经送电配线L、继电器K2R、第1二极管D1、信号线S以及继电器K13R到达二极管桥接电路12a的一输入侧的送电路径。因为二极管桥接电路12a的另一输入侧与所述三相交流的S相连接,所以由第1二极管D1进行了半波整流后的单相交流电供向二极管桥接电路12a。这样就成为一种形成了对平滑电容器12b充电的电路的状态(参照图14)。
另一方面,在室外机10中,如果平滑电容器12b被充电,对开关电源12c的输入电压稳定,开关电源12c能够输出规定的直流电压(该例中为5V)的话,室外侧控制电路13就会启动。已启动的室外侧控制电路13让对继电器K13R的线圈通电,使常开触点与动触点成为吸合状态。这样一来,二极管桥接电路12a的一输入侧就会经室外机10内的电源配线1a与所述三相交流的R相连接。也就是说,室外侧控制电路13切换为电力未经信号线S从交流电源40供来的状态(参照图15)。这样就完成了从暂停状态向充电状态的转移。
〈从充电状态向等待状态转移〉
图16是示出结束了向等待状态转移时各继电器的状态的图。在室内机20中,从继电器K2R闭合开始算起规定时间(足以保证室外侧控制电路13启动的时间)过后,继电器K2R断开。这样一来就能够利用信号线S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在室外机10中,估测继电器K2R断开的时刻,室外侧控制电路13使继电器K15R闭合,使成为向室外机传送电路11供电的状态,并且让继电器K14R闭合。这样一来,室外机传送电路11内的通信电路便经信号线S和共用线N与室内机传送电路21连接起来,而成为能够与室内机传送电路21通信的状态。这样一来,空调装置1就成为脱离所述充电状态,能够马上向运转状态转移的等待状态。
〈从等待状态向运转状态的转移〉
图17是示出运转状态下各继电器的状态的图。在从等待状态向运转状态转移之际,室外侧控制电路13使两个主继电器14b闭合(ON)。这样一来,就由第一室外侧电源电路14将电供向所述IPM、室外风扇马达,电动压缩机等成为运转状态。这样一来,在空调装置1中,室外机10和室内机20一边通信,一边进行制冷运转或者制热运转。
-停止运转时动作-
在停止运转的情况下,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中虚线箭头所示的顺序从运转状态向暂停状态迁移。
如果在运转状态下例如用户利用遥控器30做了停止运转的操作,就会按照运转状态、等待状态、暂停状态这样的顺序迁移。以下,依次说明从运转状态到暂停状态的迁移情况。
<从运转状态向等待状态转移>
当用户通过遥控器30进行了运转停止操作时,运转停止信号就被从遥控器30送往室内机20,运转停止信号再被从室内机20送往室外机10。
室外机10中,一接收到运转停止信号,室外侧控制电路13就会将主继电器K14b从闭合切换到断开。这样一来,对所述IPM、室外风扇马达的供电就被切断,电动压缩机等就停止。这样就完成了从运转状态到等待状态的转移(参照图16)。
〈从等待状态向暂停状态转移〉
当用户通过遥控器30进行了运转停止操作时,规定的暂停转移禁止条件就会被遥控器30判断出来。该暂停移行禁止条件,在例如通过遥控器30进行了运转停止操作的时刻在从由预定(scheduling)功能约定的运转开始予定时刻算起规定时间以内的情况下,禁止从等待状态向暂停状态转移。当不属于所述暂停移行禁止条件的情况下,切断要求信号就被从遥控器30送往室内机20,切断要求信号再被室内机20送往室外机10。
在室外机10中,一接收到切断要求信号,室外侧控制电路13就会将继电器K14R和继电器K15R切断。这样一来,室外机传送电路11和室内机传送电路21的连接状态就被切断,室外机10和室内机20就不能再通信了。室内侧控制电路13将继电器K13R从常开触点与动触点吸合的状态切换到正常关闭接点与动触点吸合的状态。这样一来,就切断对第2室外机电源部12的供电。室外机10在即将让继电器K13R、K14R、K15R开始工作以前,将切断实施信号送往室内机20。这样就完成了向暂停状态的转移(参照图11)。
-强制启动动作-
如图18所示,本空调装置1能够将室外机10和作为待机功率非对应机种的室内机20结合使用。但是,因为作为待机功率非对应机种的室内机20与作为所述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室内机20不同,没有继电器K2R,所以无法使处于暂停状态的室外机10启动。
于是,空调装置1的设置作业人员在设定强制启动机构50时,不从连接器本体52b中将连接插销52c拔出来,如图13所示,在保持着将连接插销52c插入连接器本体52b的状态下进行设定。这样辅助电路51导通,形成从交流电源40绕过继电器K13R到达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的路径。这样一来,电就总是能够从交流电源40经第2电源电路12供到室外侧控制电路13。这样就能够让室外机10启动。此外,在该情况下,空调装置1不成为暂停状态,而成为等待状态和运转状态这两个状态。
-强制启动机构的设定错误检测-
如上所述,本空调装置1,是设置作业人员在现场对强制启动机构50的设定做判断。因此设置作业人员有可能将强制启动机构50的设定搞错。如果在将室外机10和作为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室内机20组合使用时将强制启动机构50的设定搞错了,亦即设置作业人员忘了将连接插销52c从短路连接器52拔出来,就会形成从交流电源40经辅助电路51到达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12的路径,因此而会发生对室外机10的供电被切断的情况。
因此,本空调装置1构成为:在将室外机10、室内机20以及遥控器30连接起来第一次开始工作时,由作为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室内机20的室内侧控制电路23对强制启动机构50的设定错误进行检测。
具体而言,室内侧控制电路23基于图19所示的流程图对强制启动机构50的设定错误进行检测。亦即,首先,在步骤S1中,室内侧控制电路23判断是否能够向暂停状态转移。判断可否向该暂停状态转移的判断处理基于图20所示的流程图进行。
亦即,在步骤S1a中,室内侧控制电路23从室外存储部15和遥控器存储部31获取室外机10和遥控器30的机种规格信息。
在接下来的步骤S1b中,室内侧控制电路23基于机种规格信息判断室外机10、室内机20以及遥控器30是否是待机功率对应机种。在室外机10、室内机20以及遥控器30全部都是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c。另一方面,在室外机10、室内机20以及遥控器30中的任一个不是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情况下,则进入步骤S1d。
在步骤S1c中做出可向暂停状态转移的判断。另一方面,在步骤S1d中做出不可以向暂停状态转移的判断。
之后,再次返回图19所示的流程图,在判断为能够向暂停状态转移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另一方面,在判断为不可以向暂停状态转移的情况下,则结束处理。
在步骤S2中,由短路检测部53检测第一短路线51a和第二短路线51b是否连接在一起。在检测出两条短路线51a、51b已由短路检测部53连接起来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另一方面,在由短路检测部53检测出两条短路线51a、51b未连接起来的情况下,则结束处理。
在步骤S3中,室内侧控制电路23将辅助电路51连接异常这一情况进行检测,这样来由室内侧控制电路23将强制启动机构50的设定错误检测出来。
室内侧控制电路23在将辅助电路51连接异常这一情况检测出来以后,就将辅助电路51连接异常这一情况告知遥控器30。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果在能够向暂停状态转移时装置的设置作业人员将强制启动机构50的设定搞错了,亦即设置作业人员忘了将连接插销52c从短路连接器52拔出来,室内侧控制电路23则会对辅助电路51连接异常这一情况进行检测。并且,从室内侧控制电路23将辅助电路51连接异常这一情况告知遥控器30。这样一来,设置作业人员就一定能够注意到忘记将连接插销52c从连接器本体52b中拔出来这件事,从而能够将连接插销52c从连接器本体52b上拔下来。因此,在用户使用能够向暂停状态转移的空调装置1时,能够避免出现无法将对室外机10的供电切断这样的情况,能够使装置的顺利运转成为可能,使可靠性提高。
因为用将第一、第二短路线51a、51b连接起来的短路连接器52a构成短路检测部53,所以能够减少部件数量,靠一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将两条短路线51a、51b已连接起来这一情况检测出来。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如图21所示,本变形例中,短路检测部的结构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因此以短路检测部的结构为中心做说明。此外,在图21中,用同一符号表示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一样的结构。
短路连接器52a构成为:通过将不是四极而是两极的连接插销52c插入连接器本体52b中,就能够将第一短路线51a和第二短路线51b连接起来。
短路检测部53包括接地端GND、接受外部电源(该例中5V)的外部电源端子53a)、经电阻与该外部电源端子53a连接的、作为检测部的微处理器53b(以下简记为MPU)以及光耦合器53c。
第二短路线51b上连接有检测线53f的另一端,该检测线53f的一端与所述三相交流的S相的电源配线1a连接。
分压电阻R1和分压电阻R2按照从第二短路线51b侧到所述三相交流的S相的电源配线1a侧这样的顺序串联在检测线53f。
光耦合器53c的发光二极管53d与分压电阻R2并联。这样一来,发光二极管53d构成为:在第一短路线51a和第二短路线51b连接起来时发光。
光耦合器53c的光电三极管53e连接在外部电源端子53a和接地端GND之间。
根据该结构,在第一短路线51a和第二短路线51b未由短路连接器52a连接起来时,发光二极管53d不发光,光电三极管53e不工作。因此接地端GND和外部电源端子53a基本处于非电连接状态。另一方面,在第一短路线51a和第二短路线51b已由短路连接器52a连接起来时,发光二极管53d发光,光电三极管53e工作。因此接地端GND和外部电源端子53a处于电连接状态。因此,在第一短路线51a和第二短路线51b未由短路连接器52a连接起来时,高电平电压输入MPU53b;而在第一短路线51a和第二短路线51b已由短路连接器52a连接起来时,低电平电压输入MPU53b。结果是,当低电平电压输入MPU53b时,MPU53b就将辅助电路51的两条短路线51a、51b连接起来这一检测出来。
(第二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
本发明还可以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采用以下结构。
亦即,在判断可否向暂停状态转移的判断处理中,仅有在室外机10、室内机20以及遥控器30全部都是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情况下才判断为可以向暂停状态转移,但是从检测强制启动机构的设定错误的观点出发没有必要这样做。具体而言,图20中,在步骤S1a不获取室外机10和遥控器30的机种规格信息,在步骤S1b中在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对应机种的情况下判断为能够向暂停状态转移。另一方面,在室内机20是待机功率非对应机种的情况下在判断为不能向暂停状态转移。
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是由室内侧控制电路23对强制启动机构50的设定错误(辅助电路51连接异常)进行检测的,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由例如室外侧控制电路13对强制启动机构50的设定错误进行检测。
-产业实用性-
本发明作为空调装置很有用。
-符号说明-
1 空调装置
1L 主电源线
1a 电源配线
10 室外机
12 第二室外侧电源电路
13 室外侧控制电路
16 选择机构
16a 辅助电路
17 开关部
20 室内机
23 室内侧控制电路(异常检测部、告知部)
30 遥控器
21 室内机传送电路
40 商用交流电源(交流电源)
51 辅助电路
51a 第一短路线
51b 第二短路线
52 连接部
52a 连接器
53 短路检测部(短路检测部)
53a 外部电源端子
53b 微处理器(检测部)
53c 光耦合器
53d 发光二极管
53e 光电三极管
K2R 继电器(启动部)
K13R 继电器(开关)
GND 接地端

Claims (9)

1.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20)和电从主电源线(1L)供来的室外机(10),该空调装置构成为:停止运转时能够向对所述室内机(20)供电却不对室外机(10)供电的暂停状态转移,该空调装置构成为:能够从可运转的运转状态向暂停状态转移,
所述室外机(10)构成为:能够向暂停状态转移,且构成为:能够与向暂停状态转移相对应的室内机(20)和不能够与向暂停状态转移相对应的室内机(20)相连接,
所述室外机(10)包括室外侧控制电路(13)和选择机构(16),
所述室外侧控制电路(13)设置在所述室外机(10)内,电从主电源线(1L)经电源配线(1a)供向该室外侧控制电路(13),
所述选择机构(16)设置在所述电源配线(1a)上,停止运转时所述选择机构(16)将所述电源配线(1a)切断来选择是否让所述室外机(10)与向所述暂停状态转移的室内机(20)相对应,在不让所述室外机(10)与向所述暂停状态转移的室内机(20)相对应的情况下,所述选择机构(16)禁止所述室外机(10)向暂停状态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机构(16)包括开关(K13R)、辅助电路(16a)以及开闭部(17),
所述开关(K13R)设置在所述电源配线(1a)上,停止运转时将所述电源配线(1a)切断,使成为不向所述室外机(10)供电的暂停状态,
所述辅助电路(16a)连接在所述电源配线(1a)上,并且与所述开关(K13R)并列设置,总是对所述室外侧控制电路(13)供电,
所述开闭部(17)设置在所述辅助电路(16a)中,将所述辅助电路(16a)打开和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部(17)是让所述辅助电路(16a)导通的连接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部(17)是让所述辅助电路(16a)导通的自锁继电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机构(16)由自锁继电器构成,该自锁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电源配线(1a)上,对该电源配线(1a)进行连接和切断,在停止运转时将所述电源配线(1a)切断,使成为不向室外机(10)供电的暂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机构(16)包括:开关(K13R)、辅助电路(51)、连接器(52a)、短路检测部(53)以及异常检测部(23),
所述开关(K13R)设置在所述电源配线(1a)上,停止运转中将电源配线(1a)切断,而使成为不向所述室外机(10)供电的暂停状态,
所述辅助电路(51)以将所述开关(K13R)旁路的方式与所述电源配线(1a)相连接,包括彼此断开的第一短路线和第二短路线(51a、51b),
所述连接器(52a)能够将所述第一短路线(51a)和所述第二短路线(51b)连接在一起,
所述短路检测部(53)对所述第一短路线(51a)和所述第二短路线(51b)相连接这一状态进行检测,
所述异常检测部(23)至少根据所述室内机(20)的机种规格信息判断可否向所述暂停状态转移,在判断出可向暂停状态转移时由所述短路检测部(53)将第一短路线(51a)和第二短路线(51b)相连接这一状态检测出来的情况下,所述异常检测部(23)对辅助电路(51)连接异常这一情况进行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短路检测部(53)具有:
接地端(GND);
接受外部电源的外部电源端子(53a);
与该外部电源端子(53a)相连接,检测从该外部电源端子(53a)供来的电源电压的检测部(53b);以及
构成为将所述第一短路线(51a)和所述第二短路线(51b)连接起来且将所述接地端(GND)和所述外部电源端子(53a)连接起来的所述连接器(52a)。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短路检测部(53)具有:
接地端(GND);
接受外部电源的外部电源端子(53a);
与该外部电源端子(53a)相连接,检测从该外部电源端子(53a)供来的电源电压的检测部(53b);
当所述第一短路线(51a)和所述第二短路线(51b)连接起来时发光的发光二极管(53d);以及
连接在所述外部电源端子(53a)和接地端(GND)之间、利用所述发光二极管(53d)的光工作的光电三极管(53e)。
9.根据权利要求6到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空调装置还包括:遥控器(30)和告知部(23),在所述异常检测部(23)将辅助电路(51)连接异常这一情况检测出来时,该告知部(23)将该连接异常这一情况告诉遥控器(30)。
CN201280064445.5A 2011-12-28 2012-12-27 空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247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9602 2011-12-28
JP2011-287104 2011-12-28
JP2011287104 2011-12-28
JP2011289602A JP5246324B2 (ja) 2011-12-28 2011-12-28 空気調和装置
PCT/JP2012/008415 WO2013099277A1 (ja) 2011-12-28 2012-12-27 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4755A CN104024755A (zh) 2014-09-03
CN104024755B true CN104024755B (zh) 2017-07-04

Family

ID=48696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444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24755B (zh) 2011-12-28 2012-12-27 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87946B2 (zh)
EP (1) EP2803918B1 (zh)
KR (1) KR101458351B1 (zh)
CN (1) CN104024755B (zh)
AU (1) AU2012359736B2 (zh)
WO (1) WO20130992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2420B (zh) * 2013-05-02 2017-04-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低功耗待机电路装置和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JP6184391B2 (ja) 2014-11-07 2017-08-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4864564B (zh) * 2015-05-13 2017-10-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外机及其供电通信控制系统
KR101657228B1 (ko) * 2015-06-18 2016-09-13 주식회사 에이디티 에어컨디셔너의 대기전력 제어장치
JP2017093190A (ja) * 2015-11-12 2017-05-25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主電源電圧の異常判定機能を有するモータ駆動装置
JP6790662B2 (ja) * 2016-09-26 2020-11-25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電子機器
JP2018162902A (ja) * 2017-03-24 2018-10-18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KR101951675B1 (ko) * 2017-03-28 2019-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대기 전력 기능을 가지는 전원 장치 및 공기 조화기
KR102001934B1 (ko) * 2017-06-20 2019-07-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대기 전력 기능을 가지는 전원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 조화기
WO2019021397A1 (ja) * 2017-07-26 2019-01-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KR101926186B1 (ko) * 2017-11-15 2019-02-27 신우공조 주식회사 대기 전력 제어 장치가 추가된 팬 코일 유닛 시스템
KR101881422B1 (ko) * 2018-03-30 2018-07-24 신우공조 주식회사 대기전력 제어장치가 추가된 열회수형 환기 유닛 시스템
WO2019202677A1 (ja) * 2018-04-18 2019-10-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基板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KR102295972B1 (ko) * 2019-01-02 2021-08-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8987A (zh) * 2004-09-14 2007-08-1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分体式空调机
CN101065617A (zh) * 2004-11-29 2007-10-3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1165421A (zh) * 2006-10-18 2008-04-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6447A (ja) * 1992-08-18 1994-03-08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0074463A (ja) 1998-08-27 2000-03-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リモコン受信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JP3730808B2 (ja) * 1999-06-03 2006-01-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調和機
JP2010054065A (ja) * 2008-08-26 2010-03-11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5241585B2 (ja) 2009-04-06 2013-07-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8987A (zh) * 2004-09-14 2007-08-1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分体式空调机
CN101065617A (zh) * 2004-11-29 2007-10-3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1165421A (zh) * 2006-10-18 2008-04-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096179A (ko) 2014-08-04
US8987946B2 (en) 2015-03-24
US20150001962A1 (en) 2015-01-01
CN104024755A (zh) 2014-09-03
EP2803918A4 (en) 2015-11-11
EP2803918A1 (en) 2014-11-19
AU2012359736B2 (en) 2014-11-13
WO2013099277A1 (ja) 2013-07-04
EP2803918B1 (en) 2017-05-10
AU2012359736A1 (en) 2014-07-24
KR101458351B1 (ko) 2014-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4755B (zh) 空调装置
CN104024754B (zh) 空调装置
US9124204B2 (en) Inverter device
CN202993474U (zh) 空调装置
US7742855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motor vehicle alternator-starter
CN104428984B (zh) 开关电源装置及半导体装置
JP6306101B2 (ja) 充放電システム
CN107210682B (zh) 电源装置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02484017A (zh) 初级防错的电动家具驱动设备
CN202973440U (zh) 空调装置
EP2455676A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11376758A (zh) 电动车辆系统
JP6797311B2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0072094A1 (en) Battery driven ground power unit with improved construction, operability, durability and maintenance
CN104081132A (zh) 空调装置
EP3104512B1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WO2013099275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1078267A (ja) 直流給電システム
CN203147980U (zh) 空调装置
JP580400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2238160A (ja) 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及びこの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を用いた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JP524632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0469918A (zh) 室外机及空气调节器
JP2017192216A (ja) 電力制御装置
CN202795223U (zh) 一种消除可红外遥控开关电器电源待机功耗的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4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