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9313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09313A CN104009313A CN201410064514.3A CN201410064514A CN104009313A CN 104009313 A CN104009313 A CN 104009313A CN 201410064514 A CN201410064514 A CN 201410064514A CN 104009313 A CN104009313 A CN 1040093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bar
- chimeric
- electric wire
- shrou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6—Means for preventing chafing or fracture of flexible leads at outlet from coupling pa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77—Pivoting levers actuating linearly camm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01R27/02—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0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comprising a camming member
- H01R13/62922—Pair of camming plat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使杆小型化。在能够与对方侧嵌合的第二杆侧连接器(L2),杆(70)架设在相对的侧面之间,并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杆(70)能够在第二杆侧连接器(L2)的嵌合面侧与电线引出面之间沿大致嵌合方向转动。以覆盖电线引出面的方式安装的电线罩(71)的矫正部(71A)从自基部(71B)偏向中央部的部位立起形成,将电线(W)以集中化的状态收纳到矫正部(71A)。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备电线罩的杆式连接器。作为其一例,可以列举出下述专利文献1。该连接器中的电线罩安装于连接器壳体的后端面(嵌合面的相反侧的面),起到将从该面引出的电线的布线方向矫正成预定的方向的作用。而且,在连接器壳体的两侧面以能够转动操作的方式安装有杆,所述杆作为增力机构发挥作用,有利于降低连接器的嵌合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23955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结构中,杆是以跨过电线罩的方式安装的。因此,杆的操作部需要设定在超过电线罩的突出高度的高度位置。由此,以往存在杆受到电线罩的突出高度的限制而无法小型化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使杆小型化。
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连接器壳体,能够与对方侧嵌合;杆,架设在连接器壳体的相对的两侧面之间,并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以及电线罩,覆盖在连接器壳体的与嵌合面在嵌合方向上相对的面上形成的电线引出面,并且从连接器壳体向嵌合方向外侧突出设置,用于矫正从电线引出面引出的电线的布线方向,杆架设在位于连接器壳体的嵌合面和电线引出面之间的各侧面中相对的侧面之间,并且能够在嵌合面和电线引出面之间沿大致嵌合方向转动。
根据本发明,能够发挥如下的作用效果。以往,杆以跨过电线罩的方式安装于连接器壳体,因此需要时杆形成为具有跨过电线罩所需的长度尺寸。对于这一点,如本发明这样,将杆设于与电线罩突出的空间不同的空间内,因此能够与电线罩的突出高度无关地设定杆长。因此,能够使杆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带有增力机构的连接器的嵌合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该连接器的嵌合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固定侧连接器单元的主视图。
图4是固定侧连接器单元的后视图。
图5是示出在图4中将校准板拆下后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6是固定侧连接器单元的仰视图。
图7是示出在图6中将校准板拆下后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8是校准板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杆位于初始位置时的第一杆侧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杆位于嵌合完成位置时的第一杆侧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11是杆位于嵌合完成位置时的第一杆侧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的A-A线剖视图。
图13是从图11的P箭头方向观察的图。
图14是示出第一杆侧连接器的外壳体的主视图。
图15是总橡胶塞的主视图。
图16是示出电线插通孔的图15的C-C线剖视图。
图17是示出定位孔的图15的D-D线剖视图。
图18是内壳体的后视图。
图19是示出定位销和定位孔的嵌合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20是示出将定位销插通于定位孔对插通于电线插通孔中的电线的密封状况的影响的说明图。
图21是示出滑动件的收纳状态的图11的E-E线剖视图。
图22是示出杆位于初始位置时杆与滑动件的连结状况的、与图11的F-F线对应的剖视图。
图23是示出杆位于嵌合完成位置时杆与滑动件的连结状况的、与图11的F-F线对应的剖视图。
图24是止动件的主视图。
图25是前罩的后视图。
图26是示出止动件位于临时卡定位置时的状态的、与图11的B-B线对应的剖视图。
图27是示出止动件位于正式卡定位置时的状态的、与图11的B-B线对应的剖视图。
图28是示出第一固定侧连接器与第一杆侧连接器松嵌合而使凸轮从动件进入到凸轮槽的入口部分时的滑动件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29是示出嵌合完成时的滑动件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30是示出第一固定侧连接器与第一杆侧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1是示出第一固定侧连接器与第一杆侧连接器嵌合完成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2是在第二杆侧连接器中杆位于嵌合完成位置时的后视图。
图33是在第二杆侧连接器中杆位于初始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34是在第二杆侧连接器中杆位于嵌合完成位置时的主视图。
图35是在第二杆侧连接器中杆位于嵌合完成位置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优选的是,本发明的连接器中,电线罩具有:基部,能够安装于连接器壳体并且朝向电线引出面开口;以及矫正部,从基部的周缘经由缩颈部立起,从而将内部的空间从所述基部收窄。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从电线引出面引出的电线在集中于电线罩内的突出侧的端部空间的状态下从电线罩引出。因此,能够使在电线罩的电线引出部分进行卷带等作业的作业变得容易。
(2)优选的是,电线罩的所述矫正部从基部经由缩颈部沿与杆的转动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并突出设置,杆由安装到连接器壳体的一对杆板和对两个杆板的端部彼此进行连结的操作部构成,并且杆在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前被保持在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杆的操作部在缩颈部的附近沿其延伸方向放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杆位于初始位置时,使杆的操作部沿缩颈部的延伸方向放置,因此能够避免杆与电线罩的干涉。
<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的连接器具体化了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带有增力机构的连接器的概要)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带有增力机构的连接器由下述部分构成:固定侧连接器单元U,在基板1上并列地配置两个固定侧连接器(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而成;以及第一杆侧连接器L1、第二杆侧连接器L2,能够相对于各固定侧连接器F1、F2嵌合。
(固定侧连接器单元U:主要参照图1至图8)
固定侧单元U具有基板1,在该基板1上安装有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如图3所示,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和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以各自的长边彼此沿着两个固定侧连接器F1、F2的并列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排列的方式安装于基板1。
两个固定侧连接器F1、F2具有从基板1向嵌合方向前方(图1的上方)突出的方筒状的罩部2、3。如图3所示,在两个固定侧连接器F1、F2的罩部2、3分别设有用于对与杆侧连接器L1、L2的嵌合进行引导的引导突轴4、5,所述引导突轴4、5均从罩部2、3的内壁朝向嵌合面侧一体地突出形成。引导突轴4、5在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沿长度方向并列地配置两根,在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的中央部配置一根,并且各自形成为剖面大致十字状。
另外,在两个固定侧连接器F1、F2与后述的杆侧连接器L1、L2嵌合的状态下,上述各引导突轴4、5相对于对应的杆侧连接器L1、L2贯通至组装于杆侧连接器L1、L2内的总橡胶塞39为止的范围。
在两个罩部2、3内分别突出地排列有形成为棒轴状的多根阳端子配件6。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安装有比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多的阳端子配件6,成为更多极化的设定。两个固定侧连接器F1、F2的各阳端子配件6在被压入到各个罩部2、3的内壁并贯通基板1而向后方突出后,向下方(图1的纸面进深方向)呈大致直角地弯曲。
在基板1的后表面侧以包围从基板1突出的各阳端子配件6组的方式设有保护壁7(参照图4、图30等)。保护壁7设在从基板1的上缘部到长度方向的两侧缘部的范围内,并且向各阳端子配件6的突出方向伸出地形成。
如图4所示,所有阳端子配件6的前端部插通到在校准板8贯通形成的各定位用贯通孔9。如图6、图8所示,校准板8由长条状的平板材料形成,定位用贯通孔9的孔组与两个固定侧连接器F1、F2对应地将这些配置区域分开。如图8所示,在校准板8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呈阶梯状地形成阶梯缘10。而且,在校准板8,在定位用贯通孔9的配置区域间贯通有阶梯孔11。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保护壁7的两侧壁以各自的下端部彼此相对的方式形成有钩挂缘12,校准板8以两阶梯缘10钩挂在钩挂缘12的方式被保持。而且,中间壁13在基板1的后表面的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和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之间的部位沿纵向朝向后方突出,在其下端部如图5、图7所示,中间保持部14形成为钩状。中间保持部14以卡定状态插入到校准板8的阶梯孔11。由此,通过在容易受到翘曲等的影响的中间部保持校准板8,即使万一发生翘曲时也能够进行矫正,能够使校准板8的保持更可靠。
在保护壁7中的两侧壁部的下端面突出有如图5所示的夹紧器15。两个夹紧器15用于将各阳端子配件6插通到印刷基板16(参照图4)的通孔(未图示),进行至钎焊为止的期间的临时保持,所述两个夹紧器15插通到设置于印刷基板16的临时保持用的孔(未图示)并弹性地卡定。
在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的罩部2的外表面的长边侧的两面(沿两个固定侧连接器的并列方向的面),在各面各突出形成两个凸轮从动件17。两个凸轮从动件17形成为销轴状,如图1所示,配置在接近罩部2的开口缘的高度位置且相对于罩部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线偏向于远离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的方向。相对于此,在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设有凸轮从动件18的面为罩部3的外表面、且为短边侧的两面(沿与两个固定侧连接器F1、F2的并列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面)。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的凸轮从动件18配置在沿着两个短边侧的面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参照图3),其高度位置设定在比第一固定侧连接器低的位置(参照图1)。
(第一杆侧连接器L1:主要是图9至图31)
在第一杆侧连接器L1组装有与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的凸轮从动件17卡合的、作为增力机构的滑动件19(参照图28、图29等),并且具备用于使该滑动件19移动的杆20(参照图9、图1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等所示,第一杆侧连接器L1的连接器壳体由作为外侧的壳体的外壳体21和组装于其内部的内壳体22构成。
外壳体21形成为向前表面侧(与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相对的一侧)开口的方筒状,其内部为相对于内壳体22的收纳空间。外壳体21的收纳空间的内壁23的后表面为电线引出面67。在该面67贯通形成有多个电线插通孔24,与阴端子配件25连接的各电线W被引出到外壳体21(连接器壳体)的外部。而且,在内壁23开口有一对用于避开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的两个引导突轴4的退避孔69A。
如图12等所示,在外壳体21的两个长边部的内表面侧形成有用于收纳滑动件19的滑动件收纳室26。两个滑动件收纳室26分别在外壳体21的一个短边侧的面(两个固定侧连接器的并列方向外侧的面)开口(参照图13),成为滑动件19的插入口27。
如图14所示,在构成外壳体21的嵌合面侧的前表面壁,在各个对应位置开口有可供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的各凸轮从动件17进入的进入口28,各进入口28与两个滑动件收纳室26内连通。
如图13等所示,滑动件19具有一对臂部19A,所述一对臂部19A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收纳在两个滑动件收纳室26内,其一端彼此由连结部19B连结。在两个臂部19A的相对面侧(向相对于内壳体22的收纳空间露出且对面的一侧),与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的各凸轮从动件17对应地在一侧各凹陷形成两条凸轮槽29。所述凸轮槽29与对应的凸轮从动件17卡合,具有伴随着滑动件19的滑动动作产生增力作用且将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与第一杆侧连接器L1引导至嵌合状态的功能。
如图28、图29所示,在滑动件19的两个臂部19A的靠自由端的一个侧缘(图示上缘)形成有能够挠曲的卡定爪30(锁定构件)。相对于此,在外壳体21的滑动件收纳室26内的在滑动件19的移动方向上分离的两处形成有第一卡定凹部31和第二卡定凹部32。在卡定爪30与第一卡定凹部31卡定时(图28状态),滑动件19被保持在一部分从外壳体21向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和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的并列方向外侧突出的动作开始位置。在滑动件19被保持在动作开始位置时,滑动件19的两个凸轮槽29的入口分别与对应的进入口28连通,成为能够承托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的凸轮从动件17的状态。而且,卡定爪30中滑动件19的插入方向后端面形成为立面,通过该面与第一卡定凹部31的孔壁卡定,将滑动件19保持成防止从外壳体21拔出的状态。另一方面,卡定爪30的前端面侧为倾斜面,在对滑动件19作用预定的压力时,滑动件19脱离与第一卡定凹部31的卡定而能够向压入方向前方移动。其中,设定成卡定爪30的前端面形成为比较陡的坡度,并且只要不对滑动件19作用一定程度以上的压力,就不会意外地解除与第一卡定凹部31的卡定。
而且,在卡定爪30与第二卡定凹部32卡定的状态下(参照图29),滑动件19的连结部19B与外壳体21的侧壁面抵接并被保持在动作结束位置。此时,凸轮从动件17到达凸轮槽29的末端,成为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与第一杆侧连接器L1的嵌合完成的状态。另外,卡定爪30与第二卡定凹部32的卡定状况能够通过对滑动件19施加向拔出方向的强力来解除。
如图14所示,在外壳体21靠形成滑动件的插入口27的面即嵌合面的两侧部被切开,在此,用于安装杆20的一对转动轴34沿短边方向突出。
杆20能够绕所述两个转动轴34在初始位置(图1所示的位置)和嵌合完成位置(图2所示的位置)之间转动。杆20由夹着外壳体21的两个长边侧的面的一对杆板20A和对两个杆板20A的端部彼此进行连结的操作部20B形成。通过将转动轴34以防脱状态插入两个杆板20A的自由端部,杆20整体能够绕转动轴34转动。如图21至图23所示,在两个杆板20A的内表面侧(彼此的相对面侧)的自由端部分别凹陷形成有形成为长孔状的联系槽33。在所述两个联系槽33嵌入有联络销35,所述联络销35从滑动件19的两个臂部19A的靠连结部19B的外表面突出形成,由此,能够使滑动件19与杆20的转动动作连动地滑动动作。
如图1等所示,在外壳体21的两个长边侧的面,以向外侧伸出的方式呈阶梯状地设置有用于在嵌合完成位置对杆20进行转动限制的止动缘36。即,外壳体21的两个长边侧的面的以该止动缘36为界的下侧区域以向外侧伸出的方式形成。止动缘36形成为在从与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相对的一侧的端部沿两个固定侧连接器的并列方向水平地延伸后,大致朝向转动轴34呈弧状地下降。
另一方面,如图22、图23所示,在杆20的两个杆板20A的内表面侧呈阶梯状地设有与止动缘36的形状相符的形状的抵接缘37,并且比该抵接缘37靠下侧的区域以向外侧膨胀的方式形成。由此,如图23所示,抵接缘37沿止动缘36抵接,从而杆20在如该图或者图2等所示的嵌合完成位置被限制转动。另外,如图23所示,在杆位于嵌合完成位置时,杆20的操作部20B的外表面与外壳体21的短边侧的外表面成为大致处于同一面的状态。
而且,如图21所示,在杆20位于初始位置、滑动件19位于动作开始位置时,如上所述,成为滑动件19的连结部19B侧从外壳体21向外侧突出的状态。此时,杆20的两个杆板20A的侧缘中与滑动件19的突出端部在图示高度方向对应的部位(以下,将该部位称为保护缘部38)在滑动件19的组装方向上位于与滑动件19的突出端部大致相同的位置、或者比其靠组装方向后方的位置。因此,实现了如下状况:在从滑动件19的组装方向后方有异物靠近滑动件19的突出端部的情况下,异物相比于与滑动件19的突出端部抵接,更容易与杆20的两个保护缘部38抵接。而且,由该图也可以明确,在从该图所示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杆20的从转动轴34到保护缘部38为止的距离与到杆20的操作部20B为止的距离相比足够短,因此对于解除卡定爪30的卡定所需的力来说,与操作操作部20的情况相比,作用于保护缘部38的压力相当大。因此,相应地,与直接对滑动件19作用压力的情况相比,对保护缘部38作用相同的压力的情况下更不易使卡定爪30的卡定解除。
接下来,对组装在外壳体21的收纳空间中的内壳体22进行说明。如图12等所示,在内壳体22的后表面侧安装有总橡胶塞39。在内壳体22的后部形成有用于收纳总橡胶塞39的橡胶塞收纳部40。橡胶塞收纳部40形成于从内壳体22的后端面(分隔壁41)的周缘向后方呈方筒状地延伸的部分的内侧。如图18所示,在内壳体22的周壁42的上下表面的前端部形成有每侧各一对的相对于外壳体21的锁定突部43。在上侧配置的锁定突部43彼此的间隔被设定为比在下侧配置的锁定突部43彼此的间隔窄。另一方面,如图26、27所示,在外壳体21的内壁23与各锁定突部43对应地形成有锁定托缘44。假设要将内壳体22相对于外壳体21从正确姿势上下翻转地安装的情况下,由于间隔的不同,锁定突部43与锁定托缘44不对应而发生干涉,从而无法组装。
内壳体22的分隔壁41将橡胶塞收纳部40与收纳阴端子配件25的端子收纳部46之间分隔开。收纳阴端子配件25的各腔室47的后端侧在分隔壁41开口,总橡胶塞39的各电线插通孔45与外壳体21的内壁23的各电线插通孔24同轴地连通。而且,在分隔壁41贯通形成有一对用于避开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的两个引导突轴4的退避孔69B。
如图12等所示,总橡胶塞39以抵接在分隔壁41的后表面的状态安装,当内壳体22组装到外壳体21内时,总橡胶塞39被夹在分隔壁41的后表面与外壳体21的内壁23之间而被保持。总橡胶塞39与分隔壁41的后表面相对,并通过下述的结构在定位状态下被安装。
图18是从橡胶塞收纳部40侧观察内壳体22的图。如该图和图19所示,在分隔壁41的后表面侧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沿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定位销48。具体来说,如图18所示,在分隔壁41形成的电线插通孔45根据插通的阴端子配件25的大小而将配置区域分为图示的三段,各定位销48配置在中段的配置区域的中央的段的各电线插通孔45周围的对角位置。各定位销48以大致圆柱状形成。
另一方面,总橡胶塞39形成为能够收纳在橡胶塞收纳部40内,其在外周面形成有三条外唇部49,从而能够沿橡胶塞收纳部40的周壁的内周面以密封状态紧贴。如图15、图16所示,在总橡胶塞39贯通形成有多个电线插通孔45。在各电线插通孔45内各形成有两条内唇部50,从而能够以密封状态紧贴在电线W的被覆层的外周面。而且,在总橡胶塞39的正反两面的与各定位销48对应的位置,分别在同轴上凹陷形成有定位孔51。各定位孔51配置在总橡胶塞39的位于中段区域的电线插通孔45中的中央的段的电线插通孔45周围的对角位置。各定位孔51形成为将定位销48稍稍压入就能够插通的孔径,并且形成为比定位销48的全长稍深的尺寸。而且,如图17所示,各定位孔51在靠进深部的部位形成有孔径变小的收缩部51A。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在电线W的插通方向(轴方向)上形成有收缩部51A的位置与总橡胶塞39的电线插通孔45的一个内唇部50的位置大致对齐。
如图12所示,在内壳体22的端子收纳部46形成有能够收纳阴端子配件25的多个腔室47,所述多个腔室分别在前后开口地形成。在各腔室47内的前端部形成有能够挠曲的矛形部52,所述矛形部52能够弹性卡定于阴端子配件25。
如图12等所示,在端子收纳部46的前端面嵌合安装有前罩53。前罩53具有与各腔室47连通并收纳阴端子配件25的前端部的部分,在该收纳部分形成有与阴端子配件25的前端面相抵的前止动壁54。而且,在各前止动壁54开口有可供阳端子配件6进入的舌片插通孔55,并且在该舌片插通孔55的下部开口有夹具插通孔55A。而且,如图11所示,在前罩53开口有一对用于避开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的两个引导突轴4的退避孔69C。并且,如图25所示,前罩53在与内壳体22相对的一侧的面的上缘朝向密封圈57延伸出左右分开的一对按压片56。两个按压片56的前端在密封圈57的正前部向上方立起,防止密封圈57的脱出。而且,在密封圈57的下缘部设有左右分开的一对锁定爪58。如图26、27所示,通过使两个锁定爪58与锁定凹部59卡定来将前罩53安装于内壳体22,所述锁定凹部59凹陷形成于内壳体22的端子收纳部46的下表面的对应位置。
如图12等所示,端子收纳部46的外周面与外壳体2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为进行与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的嵌合的嵌合空间S。而且,在端子收纳部46的进深部的外周面嵌接有所述密封圈57。该密封圈57能够将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的罩部2的内表面与第一杆侧连接器L1之间密封。
在内壳体22的端子收纳部46的侧面开口有止动件插通孔60,止动件61以能够移动的方式组装于该止动件插通孔60(参照图24等)。图24是止动件61的主视图。止动件61形成为大致平板状,如图24所示,其与各腔室47对应地开口有多个卡定孔64,并且开口有用于避开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的两个引导突轴4的一对退避孔69D。而且,在止动件61的长度方向两侧缘沿止动件61的插入方向并列地分别突出形成有临时卡定爪62和正式卡定爪63。虽未详细图示,但这些卡定爪62、63依次以能够解除卡定的方式卡定于在止动件插通孔60内形成的卡定承托部,从而将止动件61相对于内壳体22保持在临时卡定位置(图26所示的位置)和正式卡定位置(图27所示的位置)这两个位置。当止动件61位于临时卡定位置时,阴端子配件25相对于腔室47插拔自如,当止动件61位于正式卡定位置时,阴端子配件25与止动件61卡定并与矛形部52的卡定一起形成双重防脱的状态。
接下来,对安装于外壳体21的电线罩66进行说明,电线罩66用于矫正从第一杆侧连接器L1引出的电线W的引出方向。如图12等所示,电线罩66以覆盖外壳体21的电线引出面(内壁23的后表面)的方式安装,杆20以跨过电线罩66的方式安装。电线罩66具有朝向侧方开口的电线引出口68(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电线引出口68的开口方向被设定为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的并列方向外侧。
(第二杆侧连接器L2:参照图32至图35)
第二杆侧连接器L2的构成部件基本上与第一杆侧连接器L1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主要的不同点为,第二杆侧连接器L2不具备滑动件,杆70的操作方向与第一杆侧连接器L1为正交的关系,电线罩71的电线引出口72的开口方向与第一杆侧连接器L1为相反方向。以下,对与这些不同点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3所示,第二杆侧连接器L2的杆70在第二杆侧连接器L2的外壳体73中以在与嵌合面K和电线引出面H相邻的侧面中的两个短边部之间跨过的方式安装。其转动方向为图1中与纸面正交的朝向(大致沿着嵌合方向的朝向),是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中沿着设有凸轮从动件18的两面的方向。从而,第二杆侧连接器L2的杆70的转动方向与第一杆侧连接器L1的杆70的转动方向大致正交。
而且,在构成杆70的两个杆板70A的内表面凹陷设有图33、图35中以虚线示出的凸轮槽74,所述凸轮槽74通过杆70的转动操作与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的对应凸轮从动件18卡合,利用增力作用将两个连接器F2、L2引导至嵌合状态。
第二杆侧连接器L2的杆70也能够在初始位置(图33所示的位置)和嵌合完成位置(图35所示的位置)之间转动。另外,在构成杆70的两个杆板70A的转动轴75的附近设有用于将杆70保持在初始位置的机构。由于这样的用于保持初始位置的机构是公知的,因此详细结构并未图示,简单来说,是这样的结构:在两个杆板70A设有能够弹性变形的钩状的临时保持构件,所述临时保持构件与外壳体73卡定而将杆70保持在初始位置,而在将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浅层嵌合时,所述临时保持构件与进入到第二杆侧连接器L2内的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的前端部抵接从而自动地解除上述初始位置的临时保持状态。对于在嵌合完成位置的保持,在杆70的操作部70B的中央形成有能够挠曲的锁定臂76,该锁定臂76与设于外壳体73的侧面下部的承托部77(参照图1)卡定。
第二杆侧连接器L2的电线罩71以覆盖第二杆侧连接器L2的外壳体73的电线引出面的方式安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杆侧连接器L2的电线罩71的电线引出口72的开口方向被设定为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的并列方向外侧,即与第一杆侧连接器L1的开口方向相反的方向。而且,电线罩71的电线引出口72呈喇叭状地扩开而形成卷带部78(参照图1)。
如图1等所示,第一杆侧连接器L1的杆20以跨过在该连接器L1安装的电线罩66的方式安装,但第二杆侧连接器L2的电线罩71并非如此。换言之,在第一杆侧连接器L1,杆20的操作方向是沿着从电线罩66引出的电线W的引出方向的方向,但在第二杆侧连接器L2,杆70的操作方向与电线W的引出方向为大致正交的关系。因此,在杆70位于靠近电线罩71侧的图33所示的初始位置时,存在着与电线罩71干涉的可能,但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3、图35所示,在电线罩71沿矫正部71A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缩颈部79。
即,第二杆侧连接器L2的电线罩71由下述部分形成:基部71B,用于安装到外壳体73;以及中空的矫正部71A,从所述基部71B一体地突出并与杆70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用于矫正电线W的引出方向。
如图33、图35所示,该矫正部71A并非从基部71B的图示上下两侧缘的附近立起,而是在中央附近将根部的两侧形成为弯曲面(缩颈部79)并以笔直地立起的方式形成。相对于此,如图27所示,在所述第一杆侧连接器L1的电线罩66,矫正部66A从靠近基部66B的侧缘部的部位开始立起,并从该处朝向突出端部侧逐渐变窄地形成。这样,与第一杆侧连接器L1相比,第二杆侧连接器L2的电线罩71使矫正部71A从基部71B的侧缘经缩颈部79一下子立起,从而将电线罩71的内部空间以偏向中央的状态收窄。由此,电线罩71内的电线W被集中收纳到电线罩71内的上方空间。因此,限制了电线引出口72部分的电线W向下方松动,因此在卷带部78能够顺利地进行卷带作业。而且,通过在电线罩71形成缩颈部79,能够避免杆70位于初始位置时与操作部70B的干涉。
接下来,对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嵌合作业进行说明。首先,对第二杆侧连接器L2相对于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的嵌合作业进行说明(也可以先进行第一杆侧连接器L1相对于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的嵌合作业)。在该情况下,在第二杆侧连接器L2的杆70被保持在图33所示的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将第二杆侧连接器L2从图1所示的方向相对于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浅层嵌合。这样一来,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的两个凸轮从动件18进入到第二杆侧连接器L2的杆70的凸轮槽74的入口部分。此后,当使杆70向图33、图36所示的图示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凸轮从动件18沿凸轮槽74移位,通过在该过程中产生的增力作用来进行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与第二杆侧连接器L2的嵌合。接着,当杆70到达图2、图35所示的嵌合完成位置并被保持在该位置时,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与第二杆侧连接器L2成为正确的嵌合状态。
接下来,对第一杆侧连接器L1相对于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的嵌合作业进行说明。在第一杆侧连接器L1的杆被保持在图1等所示的初始位置的状态下,由于卡定爪30卡定在第一卡定凹部31,因此滑动件19被保持在图28所示的动作开始位置。接着,当第一杆侧连接器L1从图1所示的方向相对于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浅层嵌合时,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的各凸轮从动件17经由在外壳体21开口而形成的各进入口28进入到对应的凸轮槽29的入口。此后,当杆20如图28等所示地绕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卡定爪30与第一卡定凹部31的卡定状况被解除,滑动件19与杆20的转动连动地朝向滑动件收纳室26内的进深侧移位。与此相伴地,各凸轮从动件17沿对应的凸轮槽29移位,通过在该过程中产生的增力作用来进行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与第一杆侧连接器L1的嵌合。接着,杆20到达图29所示的嵌合完成位置,滑动件19到达动作完成位置,卡定爪30与第二卡定凹部32卡定,由此,滑动件19和杆20被保持在所述位置(另外,也可以在杆20另外设置能够解除的锁定装置来强化嵌合完成位置的保持力)。从而第一杆侧连接器L1与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成为正确的嵌合状态。
上述的本实施例的效果如下所述。
(1)在本实施例中,在并列的第一固定侧连接器F1和第二固定侧连接器F2中,设有凸轮从动件17、18的面的朝向为彼此正交的关系。与此相伴地,在第一杆侧连接器L1和第二杆侧连接器L2,杆20、70的转动方向也为彼此正交的关系。因此,与杆20、70的转动方向彼此平行地配置的情况相比,容易避免杆20、70彼此在两个固定侧连接器F1、F2之间干涉的情况,能够将两个固定侧连接器F1、F2之间的距离缩短相应的量,因此能够使固定侧连接器单元U小型化。
而且,组装于第一杆侧连接器L1的滑动件19在动作开始位置从外壳体21向两个固定侧连接器F1、F2的并列方向外侧突出,因此这也有利于缩短两个固定侧连接器F1、F2之间的距离。
并且,由于将两个杆侧连接器L1、L2的电线W的布线方向均设定为两个固定侧连接器F1、F2的并列方向外侧(相反方向),因此与上述相同,有利于缩短两个固定侧连接器F1、F2之间的距离。
(2)在第二杆侧连接器L2中,将杆70转动的空间设定成与电线罩71突出的空间不同的空间,因此能够与电线罩71的突出高度无关地设定杆长。由此,能够使杆70小型化。
而且,由于第二杆侧连接器L2的电线罩71从基部71B经缩颈部79使矫正部71A立起,将电线罩71的内部空间在中央部收窄,因此能够将电线W以集中化的状态收纳在比缩颈部79靠上方的空间。因此,将电线W与电线罩71一起进行卷带时的作业变得容易。
并且,在第二杆侧连接器L2,当杆70位于初始位置时,杆70的操作部70B在电线罩71的缩颈部79的附近沿缩颈部79的延伸方向放置,因此能够使位于初始位置的杆70不与电线罩71干涉地进行配置。
(3)在第一杆侧连接器L1、第二杆侧连接器L2,在总橡胶塞39的各定位孔51的轴向的中途的部位形成收缩部51A,从而将从内壳体22侧突出形成的定位销48压入,这样的话,如图19、图20所示,形成收缩部51A的周围的壁部局部地偏向相邻配置的电线构成插入孔45侧。由此,局部地增强对电线W的被覆层的压接力,能够强化对电线W的密封性。
而且,如图19所示,收缩部51A在电线插入孔45的轴向上的位置与内唇部50的峰部的位置对齐,因此能够有效地进行对电线被覆层的密封性强化。
并且,定位孔51配置在各电线插入孔45周围的对角位置,因此能够在尽量缩短各电线插入孔45彼此的间距的同时有利于使对电线W的密封力在周向均匀化。
(4)在第一杆侧连接器L1中,在初始位置将杆20的保护缘部38定位成与从外壳体21突出的滑动件19的突出端部相等或者在其后方,并且将该保护缘部38设定在接近转动轴34的位置,能够以这样简单的结构避免滑动件19的意外压入。
而且,杆20具有夹持滑动件19的一对杆板20A,并将双方的后缘部作为保护缘部38,因此在异物从后方靠近滑动件19的突出端部的情况下,异物相比于与滑动件19抵接,与两个保护缘部38抵接的可能性增大。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避免滑动件19的意外压入。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根据上述记载以及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以下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滑动件19和杆20双方组装在第一杆侧连接器L1,但也可以组装任意一方。而且,相反地,也可以将杆70和滑动件双方组装在第二杆侧连接器L2。
(2)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第一杆侧连接器L1、第二杆侧连接器L2的连接器壳体构成为内外两个部件,但也可以以单一部件构成。在该情况下,另外形成连接器壳体(外壳体)的内壁23即可。而且,在所述结构中,在另外形成的内壁34也形成有定位销,并且将定位销48插入到在总橡胶塞39的正反面形成的定位孔51。
(3)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总橡胶塞39的正反两面形成定位孔51,但也可以在与内壳体22相对的一侧的单面设置定位孔51。
(4)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止动件61保持在临时卡定位置和正式卡定位置这两个位置,但并不一定要设定临时卡定位置。
(5)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将前罩53从内壳体22的前方(沿嵌合方向的方向)嵌接的形式,但也可以从与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组装。
(6)在上述实施例中,止动件61的组装方向与锁定爪58的挠曲方向为相同方向,但也可以是正交的方向。
Claims (3)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连接器壳体,能够与对方侧嵌合;
杆,架设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相对的两侧面之间,并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以及
电线罩,覆盖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与嵌合面在嵌合方向上相对的面上形成的电线引出面,并且从所述连接器壳体向所述嵌合方向外侧突出设置,用于矫正从所述电线引出面引出的电线的布线方向,
所述杆架设在位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所述嵌合面和所述电线引出面之间的各侧面中相对的侧面之间,并且能够在嵌合面和电线引出面之间沿大致嵌合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罩具有:基部,能够安装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并且朝向所述电线引出面开口;以及矫正部,从所述基部的周缘经由缩颈部立起,从而将内部的空间从所述基部收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罩的所述矫正部从所述基部经由所述缩颈部沿与所述杆的转动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并突出设置,
所述杆由安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一对杆板和对两个杆板的端部彼此进行连结的操作部构成,并且所述杆在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嵌合前被保持在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所述杆的所述操作部在所述缩颈部的附近沿其延伸方向放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35257A JP2014165028A (ja) | 2013-02-26 | 2013-02-26 | コネクタ |
JP2013-035257 | 2013-02-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09313A true CN104009313A (zh) | 2014-08-27 |
CN104009313B CN104009313B (zh) | 2017-04-12 |
Family
ID=51369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6451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09313B (zh) | 2013-02-26 | 2014-02-25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76352B2 (zh) |
JP (1) | JP2014165028A (zh) |
CN (1) | CN104009313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90874A (zh) * | 2014-09-01 | 2016-03-09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杆式连接器 |
CN106067622A (zh) * | 2015-04-21 | 2016-11-02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8604752A (zh) * | 2016-02-09 | 2018-09-28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单元 |
CN108780969A (zh) * | 2016-03-18 | 2018-11-09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杆式连接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6207414A (ja) * | 2015-04-21 | 2016-12-0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607088B2 (ja) * | 2016-03-04 | 2019-11-20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441866B2 (ja) * | 2016-09-21 | 2018-12-1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6210262B1 (ja) * | 2017-05-15 | 2017-10-1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6879231B2 (ja) * | 2018-03-06 | 2021-06-0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7081475B2 (ja) * | 2018-12-21 | 2022-06-07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7480663B2 (ja) * | 2020-10-02 | 2024-05-10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7456397B2 (ja) | 2021-02-10 | 2024-03-27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24005698A (ja) * | 2022-06-30 | 2024-01-17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コネクタ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55853A (ja) * | 1996-08-08 | 1998-02-24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CN1717847A (zh) * | 2002-10-18 | 2006-01-04 | 蒂科电子公司 | 具有连接保险装置的电连接器组件 |
CN1729596A (zh) * | 2003-12-15 | 2006-02-01 | 沃兹有限公司 | 电缆连接器 |
CN1747249A (zh) * | 2004-09-06 | 2006-03-15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杠杆式连接器 |
CN101180774A (zh) * | 2005-05-17 | 2008-05-14 | J.S.T.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锁定机构的电连接器 |
CN101562297A (zh) * | 2008-04-18 | 2009-10-2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杠杆式连接器及其操作方法 |
EP2180558A1 (en) * | 2008-10-23 | 2010-04-28 |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 Connector with self holding locking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71146A (en) * | 1997-06-02 | 2000-06-06 | Quality Synthetic Rubber, Inc. | Seal for disposition between wires and their receiving connector |
JPH11102747A (ja) * | 1997-09-26 | 1999-04-13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2003223955A (ja) | 2002-01-29 | 2003-08-08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2005317385A (ja) * | 2004-04-28 | 2005-11-10 |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 防水型コネクタ用シール部材及び防水型コネクタ |
JP4523987B1 (ja) * | 2009-02-27 | 2010-08-11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スライドカム付きコネクタ |
-
2013
- 2013-02-26 JP JP2013035257A patent/JP2014165028A/ja active Pending
-
2014
- 2014-02-25 CN CN201410064514.3A patent/CN10400931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2-26 US US14/190,273 patent/US927635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55853A (ja) * | 1996-08-08 | 1998-02-24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CN1717847A (zh) * | 2002-10-18 | 2006-01-04 | 蒂科电子公司 | 具有连接保险装置的电连接器组件 |
CN1729596A (zh) * | 2003-12-15 | 2006-02-01 | 沃兹有限公司 | 电缆连接器 |
CN1747249A (zh) * | 2004-09-06 | 2006-03-15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杠杆式连接器 |
CN101180774A (zh) * | 2005-05-17 | 2008-05-14 | J.S.T.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锁定机构的电连接器 |
CN101562297A (zh) * | 2008-04-18 | 2009-10-2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杠杆式连接器及其操作方法 |
EP2180558A1 (en) * | 2008-10-23 | 2010-04-28 |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 Connector with self holding locking device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90874A (zh) * | 2014-09-01 | 2016-03-09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杆式连接器 |
CN105390874B (zh) * | 2014-09-01 | 2017-12-22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杆式连接器 |
CN106067622A (zh) * | 2015-04-21 | 2016-11-02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6067622B (zh) * | 2015-04-21 | 2018-07-20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8604752A (zh) * | 2016-02-09 | 2018-09-28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单元 |
US10516234B2 (en) | 2016-02-09 | 2019-12-24 | Yazaki Corporation | Connector unit including connector cover having notch parts |
CN108604752B (zh) * | 2016-02-09 | 2020-03-13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单元 |
CN108780969A (zh) * | 2016-03-18 | 2018-11-09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杆式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276352B2 (en) | 2016-03-01 |
JP2014165028A (ja) | 2014-09-08 |
US20140242822A1 (en) | 2014-08-28 |
CN104009313B (zh) | 2017-04-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09313A (zh) | 连接器 | |
CN104009324A (zh) | 连接器 | |
CN104009331A (zh) | 带增力机构的连接器 | |
CN104009349A (zh) | 带增力机构的连接器 | |
US7785146B2 (en) | Locking device for connector elements and a connector provided with said device | |
CN101142717B (zh) | 连接器和引导放置构件 | |
US10050369B1 (en) | Terminal module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prising the same | |
ES2880319T3 (es) | Dispositivo para la interconexión eléctrica de cables eléctricos | |
US20150079827A1 (en) | Connector | |
US20110230066A1 (en) | Connector, card edge connector, and sensor using the same | |
JP2007005239A (ja) | コネクタ | |
EP1180827A3 (en) | Lever type connector | |
US8197265B1 (en) | Ground-integrated electrical adaptor | |
CN105391231B (zh) | 电动机及用于其的阴型连接器 | |
EP3065231B1 (en) | Lever-type connector | |
US8133065B2 (en) | Lever-type connector | |
CN101276971B (zh) | 连接器 | |
JP2007242251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201238121Y (zh) | 网络通讯连接器 | |
JP2814446B2 (ja) |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 |
JP4525499B2 (ja) | 防水コネクタ | |
US8882530B2 (en) | Lever fitting-type connector | |
US20070178724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EP3322044A1 (en) | Wiring cover, and connector having wiring cover | |
TWI631776B (zh) | Terminal module and its electrical connect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