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6971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6971B
CN101276971B CN2008100874537A CN200810087453A CN101276971B CN 101276971 B CN101276971 B CN 101276971B CN 2008100874537 A CN2008100874537 A CN 2008100874537A CN 200810087453 A CN200810087453 A CN 200810087453A CN 101276971 B CN101276971 B CN 1012769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ing shell
auxiliaring
shell
main body
contain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74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6971A (zh
Inventor
松下靖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76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69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69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69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辅助外壳的错误组装并防止暴露的阳性舌片的导引端断裂。连接器(A)设置有辅助外壳(30),该辅助外壳具有以暴露方式从其前表面突出的第三阳性舌片(91C),还设置有框架(10),该框架在其一部分中包括用于辅助外壳(30)的容纳腔(13)和用于环绕着第三阳性舌片(91C)的接收器(12),及将安装到接收器(12)中的移动板(60)。使其前端设置在从辅助外壳(30)的前端缩回的位置处的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形成在辅助外壳(30)的外表面上。如果在辅助外壳(30)的前端部分插入到容纳腔(13)中的情况下,该辅助外壳(30)处于颠倒姿势,并且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接触容纳腔(13)的后端开放边缘,则第三阳性舌片(91C)的前端和移动板(60)的后端彼此间隔开。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H11-297403中公开的连接器设置有辅助外壳,该辅助外壳具有以暴露方式从其前表面突出的阳性舌片,还设置有包括用于该辅助外壳的容纳腔的接收器和用于环绕该阳性舌片的接收器。
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6-331929中公开的连接器设置有移动板,该移动板安装到接收器中,并可在外壳的前表面之前的位置和靠近外壳前表面的位置之间前后移动,同时允许从该外壳的前表面突出的阳性舌片从中通过。
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H11-297403中公开的该连接器中,即使在将辅助外壳插入到框架的容纳腔中之后,辅助外壳相对于正确插入姿势颠倒,也可能通过推动接收器的壁使其开放得更宽,而将该辅助外壳强制容纳到容纳腔中。这样,可能在辅助外壳错误安装的情况下开始与配合的阴性外壳的连接操作。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考虑通过在辅助外壳的外表面上提供防止颠倒插入部分,并将该防止颠倒插入部分以如此方式设置,使得当辅助外壳处于颠倒姿势时,干扰容纳腔的后端开放边缘,从而防止辅助外壳的错误组装。
然而,在上述情况下,阳性舌片暴露在连接器的前部。于是,在如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6-331929中公开的移动板安装到框架的接收器中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即,即使防止颠倒插入部分设置在辅助外壳的外表面上,如果辅助外壳处于颠倒姿势,阳性舌片的导引端干扰移动板,阳性舌片却发生断裂。
通常,已经知道具有组装到连接器外壳的主体部分中的辅助外壳的连接器。例如,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3-151684中公开的连接器中,舌片形端子容纳在辅助外壳中,其中当辅助外壳单独存在时,该舌片形端子的舌片部分以暴露方式从辅助外壳的前表面突出,并且在辅助外壳组装到连接器外壳的主体中的情况下,该舌片部分以受保护的方式覆盖在连接器外壳的接收器中。
另一方面,已知设置有移动板并与上述情况不同的连接器。例如,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2-15811中公开的连接器中,移动板在连接器外壳的接收器中安装到位,并通过允许舌片部分的导引端从中通过,从而将突出到接收器中的舌片部分对准。
如果很有必要定位并保护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3-151684中公开的连接器中的舌片部分,则需要将如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2-15811中公开的移动板安装到该连接器外壳的接收器中。在将这种移动板应用到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3-1516784中公开的连接器上的情况下,如果辅助外壳处于正确组装姿势,则由于舌片部分的导引端能够通过移动板,所以不存在问题。然而,如果辅助外壳处于颠倒组装姿势,则存在暴露的舌片部分的导引端接触移动板的后表面而发生弯曲的危险。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作出了本发明,并且其目的是提高组装操作性。
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解决了该目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因此,提供一种连接器,当具有以暴露方式从其突出的阳性舌片的辅助外壳组装到框架中时,该连接器防止辅助外壳的错误组装,并防止阳性舌片的导引端断裂。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至少一个辅助外壳,具有以暴露方式从其前部突出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
用于该辅助外壳的至少一个容纳腔和用于至少部分环绕该端子接头的接收器,及
移动板,至少部分安装到接收器中并可在辅助外壳的前表面前面的位置和靠近辅助外壳的前表面的位置之间前后移动,同时端子接头从中通过,
其中:
至少一个防止颠倒插入部分形成在该辅助外壳上或该辅助外壳中,该防止颠倒插入部分的前端设置在从辅助外壳的前端缩回的位置处,如果辅助外壳相对于正确插入姿势以不正确插入姿势至少部分插入到容纳腔中,则该防止颠倒插入部分通过与容纳腔的后端开放边缘接触,用于防止辅助外壳的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及
当在辅助外壳的前端部分安装在容纳腔中的情况下,防止颠倒插入部分接触容纳腔的后端开放边缘时,该端子接头的前端和移动板的后端彼此间隔开。
防止颠倒插入部分的前端设置在从辅助外壳的前端缩回的位置处,并且如果辅助外壳处于颠倒或不正确姿势,则在辅助外壳的前端部分安装到容纳腔中的情况下,该防止颠倒插入部分接触容纳腔。于是该防止颠倒插入部分可靠地导向到该接触位置,因此能够避免辅助外壳强制容纳到容纳腔中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端子的前端和移动板的后端彼此间隔开。这能防止暴露的端子因移动板的干扰而断裂。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辅助外壳,具有以暴露方式从其前部突出的阳性舌片,
框架,包括在其一部分中用于该辅助外壳的容纳腔和用于环绕该阳性舌片的接收器,及
移动板,安装到接收器中并可在辅助外壳的前表面前面的位置和靠近辅助外壳的前表面的位置之间前后移动,同时端子接头从中通过,
其中:
防止颠倒插入部分形成在该辅助外壳的外表面上,该防止颠倒插入部分的前端设置在从辅助外壳的前端缩回的位置处,如果辅助外壳相对于正确插入姿势以不正确插入姿势插入到容纳腔中,则该防止颠倒插入部分通过与容纳腔的后端开放边缘接触,用于防止辅助外壳的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及
当在辅助外壳的前端部分安装在容纳腔中的情况下,防止颠倒插入部分接触容纳腔的后端开放边缘时,该端子接头的前端和移动板的后端彼此间隔开。
防止颠倒插入部分的前端设置在从辅助外壳的前端缩回的位置处,并且如果辅助外壳处于颠倒姿势,则在容纳腔的后端开放边缘部分安装在框架的容纳腔中的情况下,防止颠倒插入部分接触容纳腔的后端开放边缘。于是,防止颠倒插入部分可靠地导向该接触位置,因此能够避免辅助外壳强制容纳到容纳腔中的情况。在此情况下,阳性舌片的前端和移动板的后端彼此间隔开。这能够防止暴露的阳性舌片因移动板的干扰而断裂。
优选地,该容纳腔形成有至少一个前止挡部分,当辅助外壳以正确插入姿势插入到容纳腔中时,通过与防止颠倒插入部分接触,该前止挡部分用于防止辅助外壳的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
更为优选地,该框架的容纳腔形成有前止挡部分,当辅助外壳以正确插入姿势插入到容纳腔中时,通过与防止颠倒插入部分接触,该前止挡部分用于防止辅助外壳的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
如果该辅助外壳以正确插入姿势插入到容纳腔中,则防止颠倒插入部分接触前止挡部分,以防止辅助外壳的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于是,与辅助外壳的前表面用于防止辅助外壳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的情况相比,可以有效地利用辅助外壳的前部空间,另外与用于辅助外壳的前止挡装置单独设置的情况相比,可以简化该辅助外壳的构造。
更为优选地,具有比端子接头更大尺寸和/或形状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端子接头设置成至少部分突出到接收器中。
更优选地,该移动板安装到接收器的与辅助外壳相对应的部分中,并只允许安装在辅助外壳中的端子接头从中通过。
最为优选地,具有比阳性舌片更大尺寸的其他阳性舌片设置成突出到接收器中,及
该移动板安装到接收器与辅助外壳相对应的部分中,并只允许安装在辅助外壳中的阳性舌片从中通过。
由于该阳性舌片尺寸比其它阳性舌片小,所以它们很容易因冲击而断裂,但是受到移动板保护,以防止其断裂。在此情况下,由于不需要保护其他较大阳性舌片,所以不设置其它阳性舌片也从中通过的移动板。结果,该移动板可以制作得更小,并能够具有较低成本。
而且,有利地避免了舌片部分的变形。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尤其是本发明的上述方面或其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包括:
外壳主体,形成有在向前和向后方向上穿透该外壳主体的至少一个辅助外壳容纳腔,
至少一个辅助外壳,通过至少部分插入到外壳主体的辅助外壳容纳腔中,该辅助外壳将进行组装,并能够至少部分容纳一个或多个端子,当该辅助外壳单独时,端子的部分以暴露状态从辅助外壳向前突出,
接收器,从外壳主体向前突出并使端子的部分设置在其中,及
移动板,将安装在接收器中或接收器上,用于将端子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对准,同时允许该部分从中通过,
其中:
辅助外壳和外壳主体的任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肋,并且另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容纳凹槽,
如果辅助外壳处于基本正确的插入姿势,则该肋与容纳凹槽一致,以允许辅助外壳插入到外壳主体中,及
如果辅助外壳处于颠倒或不正确姿势,则该肋不与容纳凹槽一致,以干扰辅助外壳和外壳主体的另一个的壁表面,从而防止该辅助外壳插入到外壳主体中,并且至少部分容纳在辅助外壳中的端子的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导引端从移动板的相应表面向后间隔开,同时肋与辅助外壳和外壳主体的另一个彼此干扰。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接收器处于和外壳主体的前表面连续的管的形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外壳主体,形成有在向前和向后方向上穿透该外壳主体的辅助外壳容纳腔,
辅助外壳,通过从后面插入到外壳主体的辅助外壳容纳腔中,该辅助外壳将进行组装,并能够容纳舌片形端子,当该辅助外壳单独时,该舌片形端子的舌片部分以暴露状态从辅助外壳向前突出,
接收器,处于和外壳主体的前表面连续的管的形式并向前突出,并且使舌片形端子的舌片部分设置在其中,及
移动板,将安装在接收器中,用于将舌片形端子的舌片部分部分对准,同时允许该舌片部分从中通过,
其中:
辅助外壳和外壳主体的任意一个包括肋,并且另一个包括容纳凹槽,
如果辅助外壳处于正确的插入姿势,则该肋与容纳凹槽一致,以允许辅助外壳插入到外壳主体中,及
如果辅助外壳处于颠倒姿势,则该肋不与容纳凹槽一致,以干扰辅助外壳和外壳主体的另一个的壁表面,从而防止该辅助外壳插入到外壳主体中,并且容纳在辅助外壳中的舌片形端子的舌片部分的导引端从移动板的后表面向后间隔开,同时肋与辅助外壳和外壳主体的另一个彼此干扰。
由于该肋不与容纳凹槽一致,以干扰辅助外壳和外壳主体中的另一个,从而防止辅助外壳插入到外壳主体中,所以如果辅助外壳处于颠倒的插入姿势,则可以防止辅助外壳的错误组装。尽管肋和辅助外壳和外壳主体中的另一个彼此干扰,但是容纳在辅助外壳中的舌片形端子的舌片部分的导引端从移动板的后表面向后间隔开。这能够避免当辅助外壳单独时暴露的舌片部分的导引端因移动板干扰而弯曲变形。
优选地,该至少一个容纳凹槽形成在外壳主体的辅助外壳容纳腔的内表面中,及
该至少一个肋设置在辅助外壳的外圆周表面上。
更为优选地,该至少一个肋使其前端设置在从辅助外壳的前表面缩回的位置处。
更优选地,当如果辅助外壳处于颠倒或不正确姿势,肋干扰外壳主体的相应表面时,该辅助外壳在肋的前端前面的区域安装到辅助外壳容纳腔中。
更为优选地,该容纳凹槽形成在外壳主体的辅助外壳容纳腔的内表面中,
该肋设置在辅助外壳的外圆周表面上,并使其前端设置在从辅助外壳的前表面缩回的位置处,及
当如果辅助外壳处于颠倒姿势,肋干扰外壳主体的后表面时,该辅助外壳在肋的前端前面的区域安装到辅助外壳容纳腔中。
当辅助外壳处于颠倒插入姿势,肋干扰外壳主体的后表面时,辅助外壳在肋的前端前面的区域安装到辅助外壳容纳腔中。因此,可以防止辅助外壳的肋强制插入到辅助外壳容纳腔中,并且可以提高防止错误组装的可靠性。
更为优选地,该容纳凹槽的前端起到前止挡部分的作用,用于在辅助外壳达到正确组装位置时,与肋接触,以防止辅助外壳进一步向前移动。
由于容纳凹槽的前端起到用于防止辅助外壳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的前止挡部分的作用,所以与前止挡部分单独设置的情况相比,可以简化外壳主体的构造。
更为优选地,具有比舌片更大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舌片设置成至少部分突出到接收器中,及
该移动板安装到接收器与辅助外壳相对应的部分中,并只允许安装在辅助外壳中的舌片从中通过。
最为优选地,尺寸大于该阳性舌片的其它阳性舌片设置成突出到接收器中,及
该移动板安装到接收器的与辅助外壳相对应的部分中,并只允许安装在辅助外壳中的阳性舌片从中通过。
由于该阳性舌片尺寸小于其它阳性舌片,所以它们很容易因冲击而断裂,但是受到移动板保护,以防止其断裂。在此情况下,由于不需要保护其他较大阳性舌片,所以不设置其它阳性舌片也从中通过的移动板。结果,该移动板可以制作得更小,并能够具有较低成本。
附图说明
在读过下面对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之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确。应当理解的是,尽管各实施例是分开描述的,但是其单个特征也可组合到其它实施例中。
附图1是第一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的后视图,
附图2是该连接器的剖视侧视图,
附图3是阳性端子接头安装在其中的辅助外壳的剖视侧视图,
附图4是一剖视侧视图,示出了当辅助外壳处于颠倒姿势时防止颠倒插入部分与接触部分接触的状态,及
附图5是该辅助外壳的正视图,
附图6是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的剖视侧视图,
附图7是该连接器的侧视图,
附图8是该连接器的剖视侧视图,示出了辅助外壳插入之前的状态,
附图9是一剖视侧视图,示出了该辅助外壳处于颠倒姿势并且肋干扰外壳主体的状态,
附图10是外壳的后视图,
附图11是容纳舌片形端子的辅助外壳的剖视侧视图,及
附图12是该辅助外壳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A                连接器
10                框架(外壳主体)
12                接收器
13                容纳腔
17A,17B          容纳部分
18                前止挡部分
30                辅助外壳
35A,35B          防止颠倒插入部分
60                移动板
90A               第一阳性端子接头
90B               第二阳性端子接头
90C               第三阳性端子接头
91A               第一阳性舌片
91B               第二阳性舌片
91C               第三阳性舌片
110               外壳
111               外壳主体
112               接收器
119               容纳腔
122               容纳凹槽
124               前止挡部分
140               辅助外壳
149               肋(防止颠倒插入部分)
160               移动板
161               板主体
190               舌片形端子
191               舌片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照附图1至5描述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连接器A设置有框架10、至少一个辅助外壳30、移动板60和尤其是不同类型的一个或多个阳性端子接头90A、90B和90C。与配合连接器(未示出)的连接侧称为前面或前侧。
该框架1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如附图2中所示,包括(优选基本块形的)外壳部分11和在外壳部分11(优选是其前表面)处向前突出或从外壳部分11(优选是其前表面)向前突出的(优选基本管状的)接收器12。如附图4中所示,容纳腔13特别形成在该外壳部分11的中间部分(优选在基本垂直中央部分),以沿向前和向后方向FBD穿透,该辅助外壳30将从插入侧、优选基本从后侧至少部分插入到该容纳腔13中。一个或多个、优选是一对横向(左和/或右)锁定件14形成在该容纳腔13的(优选基本相对的)内侧表面的优选基本靠近顶表面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并且通过这些一个或多个锁定件14与辅助外壳30的接合,防止了该辅助外壳30脱出容纳腔13。
数个不同类型的阳性端子接头,例如具有不同尺寸和/或形状的三种类型的第一至第三阳性端子接头90A、90B和90C保持在包括该辅助外壳30的外壳部分11中,从而不会例如向后脱出。窄长的阳性舌片91A、91B和91C形成在相应的阳性端子接头90A、90B和90C的前端处或前端上,并突出到接收器12中,以由该接收器12至少部分环绕。在接收器12中,(优选具有最大尺寸和/或形状的)第一阳性舌片91A设置在最上和/或最底部位置处,并且(优选基本具有最小尺寸和/或形状并基本对应于辅助外壳30的)第三阳性舌片91C设置在垂直中间部分,优选设置在基本垂直中央部分。(优选具有中间或中央尺寸和/或形状的)第二阳性舌片91B设置在这两类阳性舌片91A、91C之间。阳性舌片91A从外壳部分11的前表面的突出距离优选基本等于第二阳性舌片91B的突出距离,和/或第三阳性舌片91C的突出距离优选短于第一和第二阳性舌片91A、91B的突出距离。
一个或多个、优选一对(上和/或下)分隔板15形成在接收器12中,该分隔板在前端或其附近从容纳腔13的开口边缘的(上和/或下)侧边或在其附近基本向前突出。尤其是,优选的数个(例如,两个)分隔板15基本平行设置在用于第三阳性舌片91C的突出空间的上和/或下侧处或其附近,并且移动板60可移动地与之接合。两个分隔板15将第一和第二阳性舌片91A、91B与第三阳性舌片91C至少部分地分隔开。
该辅助外壳3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优选基本处于矩形块的形式,并且形成有一个或多个、优选是许多空腔31C,与电线80的端部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尤其是第三阳性端子接头90C)从插入侧、优选基本从后面插入到该空腔中,如附图3和5中所示。正确插入到相应空腔31中的该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优选是第三阳性端子接头90C)主要由可弹性变形地形成在空腔31的内壁处或内壁上的一个或多个锁定部分32锁定,并且由至少部分穿透该上和下空腔31的保持器33辅助锁定,从而可靠地保持在空腔31中。第三阳性舌片91C设置成以暴露的方式从辅助外壳30的前表面向前突出。
用于防止辅助外壳30错误组装到框架10中的一个或多个肋形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从该辅助外壳30的外表面突出。一个或多个、优选是一对横向(左和/或右)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设置在该辅助外壳30的横向(顶部)表面的(优选基本相对的)宽度侧处或其附近,并且至少一个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B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处,从而相对于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并不转动颠倒,优选基本处于辅助外壳30的基本相对横向(底部)表面的宽度中央。与底表面上的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B相比,顶表面上的这对左和右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设置在更加靠近与框架10的相互锁定部分(锁定件14等)的位置处。相应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的前后端位置优选基本对准,和/或其中前端优选设置在比辅助外壳30的前端更加靠后定位的位置处,并且后端设置在与辅助外壳30的后端基本相同的位置处。顶表面上的这对左和右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优选基本连续(优选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的整个长度上基本相同高度处),并且底表面上的一个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B在用于保持器33的插入孔36的相对侧处分成前部和后部,其中该前部和后部连续(优选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在基本相同高度处)。辅助外壳30在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前面的部分被成形为基本与容纳腔13的后端开口边缘(不包括将在后面描述的容纳部分17A、17B)一致。
如附图1中所示,在辅助外壳30处于正确组装姿势(插入姿势)的情况下,框架10的容纳腔13在基本对应于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的位置处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凹槽形容纳部分17A、17B。尤其是,一个或多个、优选是一对横向(左和/或右)容纳部分17A形成在该容纳腔13的内壁的顶表面中,并且至少一个容纳部分17B形成在该容纳腔13的内壁的底表面中。容纳部分17A、17B基本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延伸,同时留有容纳腔13的前端开放部分,并且优选在容纳腔13的后端开放边缘中形成开口。容纳腔13的基本对应于容纳部分17A、17B的前表面的前端开放部分优选起到前止挡部分18的作用,用于防止已经达到正确组装位置的辅助外壳30的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而且,一个或多个接触部分19A、19B与容纳腔13的后端开放边缘的上侧处这对横向(左和/或右)容纳部分17A相邻设置或者优选设置在它们之间,和/或设置在与容纳腔13的后端开放边缘的底侧的中间位置(优选基本在宽度中央)中一个容纳部分17B的基本相对侧,当辅助外壳30相对于正确插入姿势处于颠倒或不正确姿势时,该接触部分与相应的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接触。
移动板6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优选整体基本为帽形,并形成为整体或单一包括(优选横向较长的矩形的)主体部分61,该主体部分处于和阳性舌片91A、91B和91C的突出方向(长度方向或向前和向后方向FBD)成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基本成直角的基本平板的形式,还包括环绕壁部分62(优选基本处于矩形管的形式),该环绕壁部分在圆周的至少一部分上、优选在基本整个圆周上从主体部分61的周边边缘向前突出。移动板60(主体部分61)的垂直尺寸小于接收器12的开放部分的垂直尺寸,并且移动板60(主体部分61)的横向尺寸优选等于或略小于接收器12的开放部分的横向尺寸。为了保护第三阳性舌片91C,该移动板60优选只设置在对应于容纳腔13的位置处,并且第一和第二阳性舌片91A、91B设置在该移动板60上方和下方的区域中。
主体部分61形成有基本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穿透的一个或多个、优选是许多定位孔63,并且至少一部分、优选所有第三阳性舌片91C通过这些定位孔63进行定位。构成或形成环绕壁部分62的一部分的上壁和/或下壁优选基本处于水平的平板形式,并且接合凹槽64形成在上壁和/或下壁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中,分隔板15可至少部分插入到该接合凹槽中。移动板60可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沿着分隔板15在前进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该主体部分61优选从辅助外壳30的前表面(接收器12的后表面)向前间隔开,即位于接收器12的开放部分附近,并且第三阳性舌片91C的导引端在前进位置处通过定位孔63,另一方面,主体部分61的后表面优选基本与辅助外壳30的前表面接触,并且第三阳性舌片91C通过定位孔63,和/或优选从缩回位置处的主体部分61的前表面向前突出。
一个或多个凸轮从动件65从构成或形成环绕壁部分62的一部分的(优选基本相对的)侧壁的外侧表面突出。每个凸轮从动件65都具有凹口66,该凹口具有开放前侧,并且配合的阴性连接器(未示出)的相对应凸轮销至少部分或可至少部分插入到该凹口66中,以至少部分受到容纳。杆70(作为优选的可移动或操作构件)可移动或可移位地(优选是可转动或回转地)安装在接收器12的(优选基本相对的)外侧表面上,并且该一个或多个、优选是该对凸轮从动件65可通过接收器12的(优选基本相对的)侧壁与杆70的一个或多个相应凸轮凹槽71接合。通过杆70的运转(优选为转动),利用凸轮从动件65和凸轮凹槽71的相互结合而实现凸轮作用,从而移动板60基本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在前进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特别地,当杆70处于初始位置时,该移动板60处于前进位置,随着杆70朝连接位置操作或移位(优选是转动),该移动板移向接收器12的后侧,同时分隔板15至少部分插入到接合凹槽64中,并且当杆70到达连接位置时,该移动板处于缩回位置。
接下来,描述本实施例的功能。
首先,在框架10中,杆70保持或定位在初始位置处,移动板60保持或定位在前进位置处,并且第一和/或第二阳性端子接头90A、90B安装在外壳部分11中,以使得该第一和第二阳性舌片91A、91B至少部分突出到接收器12中。另一方面,在辅助外壳30中,该第三阳性端子接头90C至少部分容纳在空腔31中,并且使得该第三阳性舌片91C以暴露方式至少部分从辅助外壳30的前表面突出。
在此状态下,该辅助外壳30从插入侧、优选基本从后面至少部分插入到框架10的容纳腔13中。如果该辅助外壳30处于正确插入姿势,即如果该一个或多个、优选是一对横向(左和/或右)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位于一侧(优选是上侧)处,并且该至少一个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B位于基本相对侧(优选在下侧处),则相应的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基本与框架10的相对应容纳部分17A、17B一致,并且辅助外壳30在容纳腔13中基本水平移动,同时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至少部分在容纳部分17A、17B的凹槽表面上或凹槽表面中滑动。当辅助外壳30到达正确组装位置时,优选通过锁定件14防止辅助外壳30脱出容纳腔13,并且相应的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基本与相对应的前止挡部分18接触,以防止该辅助外壳30的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参见附图2)。以这种方式,该辅助外壳30保持或定位在框架10的容纳腔13中,从而不进行移动。此时,该辅助外壳30的前端优选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位于和外壳部分11的前端(接收器12的后端)基本相同的位置处,和/或该辅助外壳30的后端优选定位得比框架10的后端更加靠前,以进入容纳腔13。
在辅助外壳30以此方式正确组装到框架10中的情况下,通过穿过移动板60的相对应定位孔63,第三阳性舌片91C的前端暴露在主体部分61的前表面处或其附近。在此状态下,配合的阴性连接器略微安装到接收器12中,并且将杆70朝连接位置操作或移位(优选为转动或回转),以进行或帮助与阴性连接器的连接。当杆70基本到达连接位置时,阴性连接器深深地安装到接收器12中,并且移动板60到达缩回位置,从而包括第三阳性舌片91C在内的所有阳性舌片91A、91B和91C都与相对应的阴性端子接头电连接到正确深度。
另一方面,如果辅助外壳30相对于正确插入姿势错误地处于颠倒或不正确姿势,即该一个或多个、优选是一对横向(左和/或右)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位于不正确位置,例如在下侧,并且该至少一个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B位于不正确位置,例如在上侧,则位于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前面的辅助外壳30的前端部分通过后端开口进入容纳腔13的内侧。在辅助外壳30的前端进入的同时,辅助外壳30的插入姿势受到容纳腔13的内壁导向,使得辅助外壳30的顶表面和底表面基本水平,从而该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与位于其后的接触部分19A、19B间隔定位。
如果在辅助外壳30的前端插入到容纳腔13中的情况下,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接触相对应的接触部分19A、19B,即如果一个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B与位于上侧的一个或多个、优选是一对横向(左和/或右)容纳部分17A之间的接触部分19A接触,并且该一个或多个、优选是一对横向(左和/或右)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优选在位于下侧的一个容纳部分17B的基本相对侧处与接触部分19B接触,则防止了辅助外壳30的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参见附图4)。此时,从辅助外壳30的前表面突出的第三阳性舌片91C的前端位于容纳腔13中,并与移动板60(主体部分61)的后端间隔开,因此第三阳性舌片91C和移动板60保持彼此间隔开。如果通过以此方式产生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和接触部分19A、19B的这种接触感觉,而得知辅助外壳30处于颠倒的或不正确的姿势,则辅助外壳30从容纳腔13拉出,并被校正成正确插入姿势并插入到容纳腔13中。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如果当辅助外壳30处于颠倒或不正确姿势时,辅助外壳30的前端部分插入到框架10的容纳腔13中,则容纳腔13的内壁在圆周方向限制辅助外壳30的插入姿势,并且将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导向到基本对应于接触部分19A、19B的位置。于是,处于颠倒姿势的辅助外壳30不可能被强制插入容纳腔13中。在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以此方式保持与接触不分19A、19B接触的情况下,第三阳性舌片91C的前端和移动板60的后端彼此间隔开。这能够防止暴露的第三阳性舌片91C由于移动板60的干扰而断裂。
如果辅助外壳30以基本正确插入姿势插入到容纳腔13中,则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接触前止挡部分18,以防止辅助外壳30的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或插入移动。于是,与辅助外壳30的前表面用于防止辅助外壳30进一步移动(向前)的情况相比,可有效地利用辅助外壳30的前部空间,并且另外,与用于辅助外壳30的前止挡装置单独设置为特殊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简化辅助外壳30的构造。
由于第三阳性舌片91C的尺寸优选小于其它阳性舌片(第一阳性舌片91A和/或第二阳性舌片91B)的尺寸,所以它们很容易因冲击而断裂,但是受到移动板60保护,以防止这种断裂。在此情况下,由于不需要保护其他较大的阳性舌片(第一阳性舌片91A、第二阳性舌片91B),所以不设置其它阳性舌片(第一阳性舌片91A、第二阳性舌片91B)也通过其中的移动板60。结果,移动板60可以制作得更小,能够具有较低的成本并可更容易管理。
因此,为了防止辅助外壳的错误组装和防止暴露的阳性舌片的导引端发生断裂,连接器A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外壳30,该辅助外壳具有以暴露方式从其前表面至少部分突出的一个或多个第三阳性舌片91C,在其一部分中包括用于辅助外壳30的容纳腔13的框架10,和用于至少部分环绕该第三阳性舌片91C的接收器12,以及将安装到接收器12中或安装到接收器12上的移动板60。优选使其前端设置在从辅助外壳30的前端缩回位置处的一个或多个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形成在辅助外壳30的外表面上。在辅助外壳30的前端部分插入到容纳腔13中的情况下,如果辅助外壳30处于颠倒姿势并且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基本与容纳腔13的后端开放边缘接触,则第三阳性舌片91C的前端和移动板60的后端彼此间隔开。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面描述和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述实施例也在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
(1)第一和第二阳性端子接头可以不安装到框架中。
(2)移动板可以形成使得主体部分的尺寸完全覆盖框架的接收器的开放部分。
(3)防止颠倒插入部分的数量和设置可以随意设定。
(4)在框架的一部分中设置容纳腔就足够了。例如,该容纳腔可以设置在框架的上侧或下侧中。
(5)相对于框架的前止挡装置可以设置在辅助外壳的除防止颠倒插入部分之外的部分处。
(6)本发明还可应用于不具有帮助或进行与配合连接器的连接的任何可操作构件的连接器。
<第二实施例>
参照附图6至12描述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连接器优选是阳性连接器,它设置有外壳110、至少一个辅助外壳140、移动板160、优选是杆180(作为优选的可移动或可操作构件)、和一个或多个舌片形端子190(所谓的阳性端子接头),其中该舌片形端子190由金属制成,并且其它部分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
外壳110包括外壳主体111(优选基本处于垂直较长的块的形式)和在外壳主体111(优选是其前表面的周边边缘)上整体或单一向前突出或从外壳主体111(优选是其前表面的周边边缘)整体或单一向前突出的管状接收器112(优选基本处于垂直较长的矩形管的形式)。一个或多个逃逸凹槽113形成在接收器112的优选在宽度方向上基本面对的(优选基本相对的)侧壁中,该逃逸凹槽处于从接收器112的前端基本向后延伸的狭缝形式。
一个或多个舌片部分190A(优选具有较大或最大尺寸和/或形状)设置在接收器112的横向或最外(最上和/或最低)位置处,并且一个或多个舌片部分191(优选具有较小或最小尺寸和/或形状并对应于辅助外壳140)设置在中间部分(优选在基本垂直中央部分)。而且,一个或多个舌片部分190B(优选具有中央或中间尺寸和/或形状)设置在舌片部分190A、191之间。舌片部分190A(优选具有较大尺寸)和舌片部分190B(优选具有中间尺寸)的突出距离基本相等,和/或舌片部分191具有较短的突出距离。
如附图7中所示,杆180(作为优选的可操作或可移动构件)形成为整体地或单一地包括一个或多个、优选是一对板状臂部分181,该板状臂部分优选基本沿着接收器112的(优选基本相对的)侧壁的外表面延伸,还包括连接两臂部分181的上端或远端的可操作部分182,其中每个臂部分181都形成有至少一个凸轮凹槽183和轴承孔184,并且从接收器112的外表面突出的相对应的支承轴114将与该轴承孔184接合。通过支承轴114和轴承孔184的接合安装在外壳110上的杆180可从初始位置移动到连接位置,在初始位置处,凸轮凹槽183的入口和接收器112的逃逸凹槽113基本彼此面对(或者基本对准),在连接位置处,通过尤其是在附图7中箭头方向上移位或操作(优选是转动或回转)可操作部分182,配合的阴性连接器(未示出)被连接到正确深度。
如附图9中所示,移动板160包括板主体161(优选基本处于平行面对外壳主体111的前表面的板的形式)和从该板主体161的周边边缘基本向前突出的管状部分162(优选基本处于横向较长的矩形管的形式)。该移动板160部分插入到接收器112中,以在高度方向上设置在接收器112的中间部分(优选在基本中央部分),其中其上表面或外表面与接收器112的上壁或横向壁的下表面或内表面间隔开,并且其下表面或相对外表面与接收器112的底壁或相对横向壁的上表面或内表面间隔开。一个或多个、优选是一组数个定位孔163形成为穿透板主体161。一个或多个、优选是一对横向(左和/或右)凸轮从动件164从沿宽度方向优选基本面对的管状部分161的(优选基本相对的)侧壁突出。两凸轮从动件164在厚度方向(宽度方向)上通过接收器112的相应逃逸凹槽113至少部分或可至少部分安装到杆180的凸轮凹槽183中,并且配合的阴性连接器的一个或多个凸轮销(未示出)至少部分或可至少部分安装或插入到凸轮从动件164中。通过杆180的操作或移位(优选是转动),利用凸轮从动件164和凸轮凹槽183的接合实现凸轮动作,并且随着操作或移位(优选是转动)杆180,移动板160可在接收器112中基本沿向前和向后方向FBD移动。更特别地,当杆180处于初始位置时,移动板160位于接收器112的开口处或其附近的前进位置处,随着杆180朝连接位置移位(优选是转动),移动板160朝接收器112的后侧(朝外壳主体11)移动,并且当杆180到达连接位置时,移动板160到达缩回位置,在缩回位置处,板主体161使其前表面至少部分保持与配合的阴性外壳接触,且使其后表面至少部分保持与辅助外壳140接触。在前进位置处,至少部分容纳在辅助外壳140中的舌片形端子190的舌片部分191(将在后面描述)的导引端通过板主体161的定位孔163,以至少部分定位在管状部分162中或由管状部分162至少部分环绕。随着移动板160朝缩回位置移动,舌片部分191进一步插入到管状部分162中。
能够至少部分容纳舌片形端子190的一个或多个空腔150(优选基本并排)形成在外壳主体11的区域中,优选形成在上部区域和/或下部区域中。该一个或多个舌片形端子190从插入侧、优选基本从后面至少部分插入到空腔115中,并且用于防止舌片形端子190脱出(或向后移动)的一个或多个可弹性变形锁定部分116形成在空腔115的内壁处或内壁上,和/或用于舌片形端子190的舌片部分191的一个或多个插入孔117和倾斜前止挡表面118形成在空腔115的前壁中,该倾斜前止挡表面至少部分围绕插入孔117而定位,用于防止舌片形端子190的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至少部分插入到空腔115中的相应舌片形端子190的舌片部分191突出到接收器112中,优选使其导引端位置基本对准。
如附图8和10中所示,用于组装辅助外壳140的仅仅一个辅助外壳容纳腔119在高度方向上形成在外壳主体111的中间部分(优选是基本中央部分)中。该辅助外壳容纳腔119优选具有对应于辅助外壳140的横截面形状,且位于移动板160的组装位置右后方,并基本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穿透外壳主体111。用于保持正确组装的辅助外壳140的一个或多个、优选是一对保持部分121形成在辅助外壳容纳腔119的优选在宽度方向上基本面对的(优选基本相对的)内侧表面中。而且,一个或多个、优选是数个容纳凹槽122形成在辅助外壳容纳腔119的内表面中。更特别地,该一个或多个容纳凹槽122优选具有带圆角的矩形横截面形状,其中两个形成在辅助外壳容纳腔119的顶表面中,一个形成在内底表面中。换句话说,相对于其另一侧(底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容纳凹槽122,容纳腔119的一侧(顶表面)上的容纳凹槽122定位在非转动对称的位置中(从相对于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延伸的假想纵向线观察),以防止具有将在后面描述的数个肋149的辅助外壳40的不正确安装。顶表面中的两个容纳凹槽122优选设置在宽度中央的相对侧处,和/或内底表面中的一个容纳凹槽122优选设置在宽度中央。容纳凹槽122的后端在外壳主体111(外壳110)的后表面中形成开口,而容纳凹槽122的前端定位在外壳主体111的前表面的略靠后处,并且处于垂直壁形式的封闭壁123设置在容纳凹槽122的前端和外壳主体111的前表面之间。该容纳凹槽122形成为从其前端基本平直延伸到其后端。容纳凹槽122的前端(封闭壁123的后表面)优选基本垂直,和/或平行于外壳主体11的前表面,并优选起到前止挡部分124的作用,已经到达正确组装位置的辅助外壳140坐落在该前止挡部分上。
如附图11和12中所示,该辅助外壳140优选基本处于矩形块的形式,并将从插入侧、优选基本从后面至少部分插入到外壳主体111的辅助外壳容纳腔119中。一个或多个、优选是数个空腔141形成为基本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穿透该辅助外壳140,该空腔能够至少部分容纳与电线199的端部连接的一个或多个舌片形端子190,用于保持该舌片形端子190的一个或多个可弹性变形锁定部分142形成在空腔141的内壁处或内壁上,并且用于舌片形端子190的舌片部分191的一个或多个插入孔143和优选倾斜的前止挡表面144形成在空腔141的前壁中,该前止挡表面至少部分定位在插入孔143周围,用于防止舌片形端子190的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与相应空腔141连通的保持器安装孔145优选形成在辅助外壳140的位于锁定部分142后面的部分中。侧向型(side-type)保持器130优选横向(例如从下面)至少部分插入到保持器安装孔145中,并且舌片形端子接头190优选由插入至保持器安装孔145中以正确深度的保持器130,以及锁定部分142双重锁定。在辅助外壳140的沿宽度方向面对的(优选基本相对的)侧表面上,可与外壳主体111的保持部分121接合的一个或多个突起146设置优选垂直中央略微上方并靠近前端的位置处。
一个或多个凸出部分147形成在辅助外壳140的(优选基本相对的)侧表面的横向部分(优选基本下半部)中,从而在宽度方向上比其他部分(优选是上半部分)更加朝外(优选朝相对侧)凸出,并且保持器的优选基本相对的侧表面的一部分暴露在形成于这些凸出部分147中的开口148处。辅助外壳140的前表面起到连接表面的作用,在正确连接之后,配合的阴性外壳可与该连接表面接触,并且用于舌片部分191的一个或多个、优选是数个插入孔143优选成组设置在高度和/或宽度方向上,同时优选具有基本矩形开口。在辅助外壳140组装到外壳主体111中之前(当辅助外壳140单独时),正确地至少部分插入到空腔141中的舌片形端子190的舌片部分191以暴露的方式从辅助外壳140的前表面至少部分向前突出或在该前表面处至少部分向前突出。另一方面,在辅助外壳140组装到外壳主体111中之后,至少部分容纳在辅助外壳140中的舌片形端子190的舌片部分191由接收器112以保护的方式至少部分覆盖。尤其是在紧随辅助外壳140组装到外壳主体111中之后,舌片形端子190的舌片部分191的导引端定位在至少部分通过移动板160的定位孔163的位置处,并略微突出到管状部分162中,该移动板在辅助外壳140组装到外壳主体111中的情况下保持在前进位置处。
基本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优选是数个肋149形成在辅助外壳140的外圆周表面上。如果该辅助外壳140以正确插入姿势进入辅助外壳容纳腔119,则肋149位于基本对应于容纳凹槽122的位置处,以允许辅助外壳140组装到辅助外壳容纳腔119中。如果辅助外壳140处于颠倒或不正确姿势(例如上下颠倒姿势),则肋149不定位在基本对应于容纳凹槽122的位置处,以干扰外壳主体111的后表面,从而防止辅助外壳410组装到辅助外壳容纳腔119中。特别地,肋149被形状加工成基本与容纳凹槽122一致,优选基本具有带圆角的矩形横截面形状,并从其前端基本平直地向后延伸直至其后端,所述前端设置在从辅助外壳140的前表面略微缩回的位置处,其后端位于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和辅助外壳140的后表面相同的位置处。更为特别地,一个或多个、优选是一对肋149设置在辅助外壳140的横向(顶)表面上的(优选基本相对)侧处或从宽度中央偏置,并且至少一个肋149基本设置在辅助外壳140的相对横向(底)表面的宽度中央。设置在辅助外壳140的底表面上的肋149优选在对应于保持器安装孔145的开口的位置处中断,从而在该保持器安装孔145的前面和后面分成前部和后部。
接下来,描述本实施例的功能和效果。
辅助外壳140从插入侧、优选基本从后面至少部分插入到外壳主体111的辅助外壳容纳腔119中。如果该辅助外壳140基本处于正确插入姿势,则辅助外壳140的肋149和外壳主体111的容纳凹槽122基本彼此一致或相对应,并且辅助外壳140顺利插入或可顺利插入到辅助外壳容纳腔119中。在该插入过程中,肋149优选基本在容纳凹槽122的凹槽表面上滑动,以对辅助外壳140的插入进行导向。随着插入完成,肋149的前端优选基本接触容纳凹槽122的前止挡部分124,以防止辅助外壳410的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而且,随着插入完成,保持部分121和突起46在辅助外壳140的分离方向上接合,从而防止辅助外壳140向后移动(参见附图6)。如果辅助外壳40以此方式到达正确组装位置,则辅助外壳140的前表面优选基本与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处于同一位置的外壳主体111的前表面(接收器112的后表面)对准。
在杆180(作为优选的可操作构件)设置或定位在初始位置并且移动板160设置或定位在前进位置或其附近的情况下,阴性连接器轻轻地安装到接收器112中,同时基本沿着逃逸凹槽113推动一个或多个凸轮销,从而凸轮销至少部分安装到等待或定位在凸轮凹槽183的入口处的相应凸轮从动件164中。这样,凸轮销和凸轮从动件164与凸轮凹槽183基本组合和接合。而且,阴性连接器的阴性外壳至少部分或可至少部分安装或插入到移动板160中。如果在此状态下将杆180操作或移位(优选是转动或回转)到连接位置,则凸轮销和凸轮从动件64与凸轮凹槽183的接合所实现的凸轮动作将移动板160和阴性连接器一起推向接收器112的后侧(或者帮助它们移动),并且两连接器到达基本正确连接的状态。在该连接过程中,辅助外壳140的相应舌片部分191优选由板主体161的定位孔163保持成组,从而能够与阴性连接器的阴性端子接头可靠地建立电连接。在分离两连接器的情况中,如果在相反方向上从连接位置将杆180操作或移位(优选是转动或回转)向或者操作或移位到初始位置,则通过上述操作程序的相反操作,可将两连接器彼此拉离。
如果辅助外壳140处于颠倒姿势,则一个或多个肋149和一个或多个容纳凹槽122基本不彼此一致,并且防止了辅助外壳140插入到辅助外壳容纳腔119中。此时,肋149至少部分接触外壳主体111的后表面,并且外壳主体111在肋149的前端前面的区域(下文中,前部区域151)安装到辅助外壳容纳腔119中(优选基本从后侧),从而不发生松动,并且舌片部分191位于辅助外壳容纳腔119中(参见附图9)。在此状态下,舌片部分191的导引端从在该辅助外壳容纳腔119中保持在前进位置的移动板160(板主体161)的后表面向后间隔开。于是,舌片部分191的导引端不可能接触移动板160(板主体161)的后表面。即使移动板160应当处于缩回位置,至少部分容纳在辅助外壳140中的舌片形端子190的舌片部分191的导引端也仍然与板主体161的后表面间隔开,因此舌片部分191不可能接触板主体161的后表面。
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一个或多个肋149和一个或多个容纳凹槽122防止了辅助外壳140错误组装(错误插入)到外壳主体111中,另外,当肋149在该错误组装中干扰外壳主体111时,至少部分容纳在辅助外壳140中的舌片形端子190的舌片部分191的导引端从移动板160的后表面向后间隔开。这能避免当辅助外壳140单独时暴露的舌片部分191的导引端由于移动板160干扰而例如弯曲变形。
如果当辅助外壳140处于颠倒或不正确插入姿势时,肋149干扰外壳主体111的后表面,则辅助外壳140的前部区域151至少部分安装或插入到辅助外壳容纳腔119中,以进行定位,从而能够防止辅助外壳140的肋149强制插入到辅助外壳容纳腔119中,并提高防止辅助外壳140的错误组装的可靠性。
而且,由于容纳凹槽122的前端优选起到用于防止辅助外壳140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的前止挡部分124的作用,所以与这种前止挡部分124单独设置的情况相比,可以简化外壳主体111的构造。
由于舌片部分191优选在尺寸和/或构造或形状上比其它舌片部分190A、190B小,所以它们很容易因冲击而断裂,但是受到移动板160保护,以防止这种断裂。在此情况下,由于几乎不需要保护其他肋部分190A、190B,所以没有设置对应于这些肋部分的移动板。因此,移动板160可以制作得更小,并且能够具有更低的成本。
因而,为了避免舌片部分的变形,通过至少部分插入到外壳主体111中,辅助外壳140可组装到其中。该辅助外壳140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优选是数个肋149,并且外壳主体111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优选是数个容纳凹槽122。如果辅助外壳140处于基本正确的插入姿势,则肋149与容纳凹槽122一致,以允许辅助外壳140至少部分插入到外壳主体111中。如果辅助外壳140处于颠倒或错误或不正确的插入姿势,肋140不与容纳凹槽122一致,以干扰外壳主体111的后表面,从而防止辅助外壳140插入到外壳主体111中,并且至少部分容纳在辅助外壳140中的舌片形端子190的一个或多个舌片部分191的一个或多个导引端从移动板160的后表面向后间隔开。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面描述和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述实施例也在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
(1)与前述实施例相反,该辅助外壳可以形成有容纳凹槽,并且该外壳主体可以设置有肋。
(2)数个辅助外壳容纳腔可以形成在外壳主体中,并且该外壳可以能够容纳数个辅助外壳。在此情况下,该外壳主体可以不形成有空腔。
(3)杆可以省却。
(4)倘若可以防止辅助外壳的错误组装,则肋和容纳凹槽的形状、数量和设置都是随意的。

Claims (17)

1.连接器,包括:
至少一个辅助外壳(30;140),具有以暴露方式从其前部突出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90C;190),
用于该辅助外壳(30;140)的至少一个容纳腔(13;119)和用于至少部分环绕该端子接头(90C;190)的接收器(12;112),及
移动板(60;160),至少部分安装到接收器(12;112)中,并可在辅助外壳(30;140)的前表面之前的位置和靠近辅助外壳(30;140)的前表面的位置之间前后移动,同时端子接头(90C;190)从中通过,
其中:
至少一个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149)形成在该辅助外壳(30;140)上或该辅助外壳(30;140)中,该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149)的前端设置在从该辅助外壳(30;140)的前端缩回的位置处,其中,如果该辅助外壳(30;140)相对于正确插入姿势以不正确插入姿势至少部分插入到容纳腔(13;119)中,则该防止颠倒插入部分通过与容纳腔(13;119)的后端开放边缘相接触,从而用于防止辅助外壳(30;140)的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及
在辅助外壳(30;140)的前端部分安装在该容纳腔(13;119)中的情况下,当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149)接触容纳腔(13;119)的后端开放边缘时,该端子接头(90C;191)的前端和移动板(60;160)的后端彼此间隔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容纳腔(13;119)形成有至少一个前止挡部分(18;124),当该辅助外壳(30;140)以正确插入姿势插入到容纳腔(13;119)中时,该前止挡部分通过与防止颠倒插入部分(35A;35B;149)接触,从而用于防止辅助外壳(30;140)的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具有比端子接头(90C;190)更大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端子接头(90A;90B;190A;190B)设置成至少部分突出到接收器(12;112)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移动板(60;160)安装到与辅助外壳(30;140)相对应的接收器(12;112)的部分中,并只允许安装在辅助外壳(30;140)中的端子接头(90C;190)从中通过。
5.一种连接器,包括:
外壳主体(10;111),形成有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穿透该外壳主体(10;111)的至少一个辅助外壳容纳腔(13;119),
至少一个辅助外壳(30;140),通过至少部分插入到外壳主体(10;111)的辅助外壳容纳腔(13;119)中而进行组装,并能够至少部分容纳一个或多个端子(90C;190),当该辅助外壳(30;140)单独时,端子(90C;190)的部分(91C;191)以暴露状态从辅助外壳(30;140)向前突出,
接收器(12;112),从外壳主体(10;111)向前突出并使端子(90C;190)的部分(91C;191)设置在其中,及
移动板(60;160),待安装在接收器(12;112)中或接收器(12;112)上,用于将端子(90C;190)的一个或多个部分(91C;191)对准,同时允许该部分(91C;191)从中通过,
其中:
辅助外壳(30;140)和外壳主体(10;111)中的任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肋(35A;35B;149),并且另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容纳凹槽(17A;17B;122),
如果辅助外壳(30;140)处于基本正确的插入姿势,则该肋(35A;35B;149)与容纳凹槽(17A;17B;122)一致,以允许辅助外壳(30;140)插入到外壳主体(10;111)中,及
如果辅助外壳(30;140)处于不正确姿势,则该肋(35A;35B; 149)不与容纳凹槽(17A,17B;122)一致,以干扰辅助外壳(30;140)和外壳主体(10;111)中的另一个的壁表面,从而防止该辅助外壳(30;140)插入到外壳主体(10;111)中,并且至少部分容纳在辅助外壳(30;140)中的端子(90C;190)的部分(91C;191)的一个或多个导引端从移动板(60;160)的相应表面向后间隔开,同时肋(35A;35B;149)与辅助外壳(30;140)和外壳主体(10;111)中的另一个彼此干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接收器(12;112)呈管形,其和外壳主体(10;111)的前表面连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该至少一个容纳凹槽(17A;17B;122)形成在外壳主体(10;111)的辅助外壳容纳腔(13;119)的内表面中,及
该至少一个肋(35A,35B;149)设置在辅助外壳(30;140)的外圆周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该至少一个容纳凹槽(17A;17B;122)形成在外壳主体(10;111)的辅助外壳容纳腔(13;119)的内表面中,及
该至少一个肋(35A,35B;149)设置在辅助外壳(30;140)的外圆周表面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个肋(35A,35B;149)使其前端设置在从辅助外壳(30;140)的前表面缩回的位置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个肋(35A,35B;149)使其前端设置在从辅助外壳(30;140)的前表面缩回的位置处。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如果辅助外壳(30;140) 处于不正确姿势,当肋(35A,35B;149)干扰外壳主体(10;111)的相应表面时,该辅助外壳(30;140)在肋(35A,35B;149)的前端之前的区域安装到辅助外壳容纳腔(13;119)中。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如果辅助外壳(30;140)处于不正确姿势,当肋(35A,35B;149)干扰外壳主体(10;111)的相应表面时,该辅助外壳(30;140)在肋(35A,35B;149)的前端之前的区域安装到辅助外壳容纳腔(13;119)中。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如果辅助外壳(30;140)处于不正确姿势,当肋(35A,35B;149)干扰外壳主体(10;111)的相应表面时,该辅助外壳(30;140)在肋(35A,35B;149)的前端之前的区域安装到辅助外壳容纳腔(13;119)中。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如果辅助外壳(30;140)处于不正确姿势,当肋(35A,35B;149)干扰外壳主体(10;111)的相应表面时,该辅助外壳(30;140)在肋(35A,35B;149)的前端之前的区域安装到辅助外壳容纳腔(13;119)中。
15.如前述权利要求5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当辅助外壳(30;140)到达正确组装位置时,容纳凹槽(17A;17B;122)的前端起到前止挡部分(18;124)的作用,用于接触肋(35A,35B;149),以防止辅助外壳(30;140)进行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
16.如权利要求5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部分(91C;191)为舌片,且具有比所述舌片更大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舌片(90A,90B;190A;190B)设置成至少部分突出到接收器(12;112)中,及
该移动板(60;160)安装到接收器(12;112)与辅助外壳(30;140)相对应的部分中,并只允许安装在辅助外壳(30;140)中的舌 片(91C;191)从中通过。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部分(91C;191)为舌片,且具有比所述舌片更大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舌片(90A,90B;190A;190B)设置成至少部分突出到接收器(12;112)中,及
该移动板(60;160)安装到接收器(12;112)与辅助外壳(30;140)相对应的部分中,并只允许安装在辅助外壳(30;140)中的舌片(91C;191)从中通过。 
CN2008100874537A 2007-03-28 2008-03-28 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69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83229 2007-03-28
JP2007083229 2007-03-28
JP2007-296443 2007-11-15
JP2007296443A JP4941244B2 (ja) 2007-03-28 2007-11-15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6971A CN101276971A (zh) 2008-10-01
CN101276971B true CN101276971B (zh) 2011-08-31

Family

ID=39996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745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6971B (zh) 2007-03-28 2008-03-28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941244B2 (zh)
CN (1) CN1012769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31883B2 (ja) * 2016-10-11 2018-11-2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JP6539634B2 (ja) 2016-10-17 2019-07-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EP3499654B1 (en) * 2017-12-13 2023-09-06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assembly
JP7078764B2 (ja) 2018-09-28 2022-05-31 佛山市▲順▼▲徳▼区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 電源カプラー、超音波振動装置、超音波振動子、装着アセンブリ、カバーアセンブリ、調理器具及び加熱機器
CN110960062B (zh) * 2018-09-28 2021-08-2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电源耦合器、超声波振子组件、锅盖
CN110083251A (zh) * 2019-06-03 2019-08-02 北京七鑫易维科技有限公司 眼球追踪装置及眼球追踪设备
JP7452390B2 (ja) * 2020-11-24 2024-03-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43555B2 (ja) * 2001-05-07 2006-02-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03203711A (ja) * 2002-01-09 2003-07-1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保護キャップ、インナコネクタユニット及び雄型コネクタの組み付け方法
JP3804830B2 (ja) * 2002-03-25 2006-08-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632671B2 (ja) * 2004-02-02 2011-02-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分割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41244B2 (ja) 2012-05-30
JP2008270152A (ja) 2008-11-06
CN101276971A (zh) 2008-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6971B (zh) 连接器
CN101345385B (zh)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1188335B (zh) 连接器及其预组装方法
CN100468878C (zh) 分开式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US8366493B2 (en) Connector having a retainer with a plate shaped detection part
EP2495821A1 (en) Connector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CN101257167B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US7488221B2 (en) Connector
US10903605B2 (en) Connector with a retainer operable by a tool
US8998626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10707616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lever and a lever lock for releasably locking the lever in a connection end position
US20080242158A1 (en) Connector
US8366473B2 (en) Connector
CN101207250B (zh) 连接器
US11088488B2 (en) Connector with one-sided dovetail projections
US8376761B2 (en) Connector
JP4304490B2 (ja) 分割コネクタ
US20220029349A1 (en) Connector
US10374351B2 (en) Connector
US20200153145A1 (en) Connector
US10566737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20180062299A1 (en) Split connector
US9812807B2 (en) Connector
JP2003092161A (ja) 端子金具
US6648685B2 (en)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503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