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7646A - 定影构件、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定影构件、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07646A
CN104007646A CN201410059218.4A CN201410059218A CN104007646A CN 104007646 A CN104007646 A CN 104007646A CN 201410059218 A CN201410059218 A CN 201410059218A CN 104007646 A CN104007646 A CN 1040076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member
elastic layer
fixing
image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92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07646B (zh
Inventor
有住夕子
菅原智明
近藤玄章
名取润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07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7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07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76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Structural details or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pressure elements and layer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03G15/2057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relating to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heat element and layers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名称为定影构件、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一种定影构件、包括该定影构件的定影装置和包括该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用于定影色粉的定影构件包括基底、提供在该基底的外圆周上的弹性层、和提供在该弹性层的外圆周上的释放层。该弹性层包括硅橡胶、碳纤维、在室温下具有液体形式的饱和烃、和孔部分。

Description

定影构件、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一般地涉及定影构件、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诸如复印机和打印机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已经关注全色图像形成,并且其比例已经逐渐增加。一般而言,彩色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由四种颜色(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的色粉图像形成的彩色图像的成像单元,和将形成的色粉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包括用于加热该记录介质上的色粉图像的加热器、用于将色粉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上的定影构件、和在施压构件和定影构件之间形成定影夹区的施压构件。当记录介质通过该定影夹区时通过对色粉图像加热和施压,该色粉图像被定影至记录介质上。
具有带形状或辊形状的定影构件是已知的。定影构件包括通过在诸如金属辊或树脂无缝带的基底构件上提供由耐热橡胶制成的弹性层所形成的那些,和通过在该弹性层上进一步提供释放层所形成的那些。通常,通过在辊内部结合加热器所形成的构件(加热定影辊)用作具有辊形状的定影构件。而且,在围绕辊缠绕的带内部提供加热器的具有带形状的定影构件也是已知的。
定影构件需要柔性地附着于色粉图像并且有效地传导热,以便构成全色的多种颜色的色粉图像(通常是四种颜色的色粉图像)被均匀地加热。因此,具有柔性并且耐热的硅橡胶经常用于定影构件。但是,硅橡胶具有低的热导率并且对色粉图像的热传导可能变得比较慢。
当对色粉图像的热传导慢时,需要很多时间来将定影构件的表面加热到定影色粉图像的定影温度。在高速机器的情况下,供热可能太慢。此外,成像设备的预热速度可能变慢。重要的是注意,整体上来说,当接通电源时,关于定影装置的定影构件的温度升高的预热速度经常限制成像设备的预热速度。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方法,缩短成像装置的预热时间的技术公开在JP-2008-191557-A、JP-2008-197585-A和JP-2009-092826-A中。在该技术中,弹性层的热导率通过在硅橡胶中混合碳纤维来增强,并且弹性层的热容通过在硅橡胶中提供孔部分来减小。上述的技术对于热扩散是有效的。但是,当具有包含碳纤维和孔部分的硅橡胶构造的弹性层在静止状态下长时间地受到压力时,可能出现变形(挤压永久变形)不容易恢复的问题。当定影构件出现挤压永久变形时,该定影构件不能均匀地加热色粉图像,并且可能出现图像的不均匀光泽或有缺陷的图像定影。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方法,在硅橡胶中混合多元醇以增强抗挤压永久变形的方法公开在JP-2011-227512-A和JP-4697493-B中。但是,多元醇和硅橡胶的相容性差。在将多元醇混合至硅橡胶的情况中,结果出现粘度增加和对制造条件的限制。此外,上述方法不足以解决图像的不均匀光泽。当具有多元醇的硅橡胶长时间处在压力下时,具有多元醇的硅橡胶出现挤压永久变形并且出现图像的不均匀光泽。
JP-2006-154711-A描述了用于色粉图像的定影构件,其具有固体材料分散在硅层中,而不是提供有孔部分的传统的硅橡胶层,该传统的硅橡胶层是对变形敏感的原因。JP-2006-154711-A还描述了当形成色粉图像的定影构件时通过添加有机溶剂并且混合固体材料来降低硅树脂的粘度。JP-2006-154711-A中描述的固体材料减少了定影构件的热释放的量并且抑制能量消耗,并且具有低热导率和良好的隔热性。典型的例子是硅珠。此外,JP-2006-154711-A描述了有机溶剂优选具有相对低的沸点,例如C1-C4醇、C3-C12烃、苯、甲苯、二甲苯、四氢呋喃、乙腈、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定影构件、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即便当该定影构件长时间处在压力下时,其也可以抑制图像的不均匀光泽的出现。
鉴于前面所述,在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用于定影色粉的新颖的定影构件,其包括基底、提供在该基底的外圆周上的弹性层和提供在该弹性层的外圆周上的释放层。该弹性层包括硅橡胶、碳纤维、在室温下具有液体形式的饱和烃以及孔部分。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定影构件、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即便当该定影构件长时间处在压力下时其抗挤压永久变形并且可以抑制图像的不均匀光泽的出现。
由下面例证性实施方式的的详细描述、附图和相关权利要求,前面提及的和其他的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完全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当与附图结合考虑时,通过参照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前面提及的和其他的方面、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定影构件的一个实例的横截面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定影构件的放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辊型)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带型)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附图旨在描绘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不应当解释为限制其范围。除非清楚地指出,附图不应当认为是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下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是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修改和改进。
在描述附图中图解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清楚采用专用的术语。但是,本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内容不是意欲被限制于这样选择的专用术语,并且应当理解每个特定的元件包括以相似的方式运行并且实现相似的结果的所有的技术等同物。
根据前面所述,在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新颖的定影构件、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即便当该定影构件长时间处在压力下时其可以抑制图像的不均匀光泽的出现。
现在参考附图,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定影构件、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定影构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定影构件的一个实例的横截面视图。根据本发明的定影构件可以具有诸如辊、带或片的任何形状。如图1中所示,定影构件1包括基底2、提供在该基底2的外圆周上的弹性层3、和提供在该弹性层3的外圆周上的释放层4。如需要,底漆层(primerlayer)可以提供在该定影构件1的单个层之间
(硅橡胶)
图2是图1中的定影构件1的实例的精细结构的放大视图。弹性层3配置有硅橡胶5、碳纤维6、孔部分7和饱和烃(图2中未示出)。
关于用于硅橡胶5所采用的硅橡胶没有限制,只要所采用的硅橡胶包括有机硅氧烷结构。硅橡胶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KE-1950-30(来自Shin-Etsu Chemical Co.,Ltd.)和DY35-2083(来自Dow CorningToray Co.,Ltd.)。在硅橡胶中,具有在大约90℃到140℃范围内的硬化温度的加成型液体硅橡胶提供了极好的可使用性并且是优选的。
(碳纤维)
碳纤维6可以通过使前体(形成纤维的碳纤维的原材料)碳化而得到。根据制造条件碳纤维6包括沥青基碳纤维和PAN基(聚丙烯腈)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的具体例子包括但不限于GRANOC(R)XN-100-05M和XN-100-15M(来自Nippon Graphite Fiber Corporation);DIALEAD(R)K223QM、K6361M和K223HM(来自Mitsubishi Plastics,Inc.);和DONACARBO Middle S-2404、S-249、S-241和SG-249(来自Osaka Gas Chemicals Co.,Ltd.)。PAN基碳纤维的具体例子包括但不限于TORAYCA(R)Milled Fibers MLD-30、MLD-300和MLD-1000(来自Toray Industries,Inc.);和PYROFIL(R)Chopped Fibers(来自MitsubishiRayon Co.,Ltd.)。与PAN基碳纤维相比,沥青基碳纤维具有优异的热导率并且是优选的。此外,具有大的纵横比的碳纳米管也可以用作碳纤维6。
关于以重量计100份硅橡胶,碳纤维6的添加量优选在以重量计1份到以重量计60份的范围,并且更优选在以重量计5份到以重量计50份的范围内。当添加量小于以重量计1份时,不表现热导率的增强。当添加量大于以重量计60份时,形成的定影构件1的强度和表面性质(表面粗糙度)变弱并且不是优选的。
(孔部分)
孔部分7可以用发泡剂或发泡颗粒形成。发泡剂的具体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碳酸氢钠、偶氮二异丁腈和水。发泡颗粒的具体例子包括但不限于Matsumoto Microsphere(R)F-30、F-36、F-50、F-55、FN-80SDE、F-65DE和F-80DE(来自Matsumoto Yushi-Seiyaku Co.,Ltd.)和Expan(R)053-40、031-40、551DE40d42、920DE40d30和EMC40(B)(来自JapanFillite Co.,Ltd.)。当弹性层3被加热模制时,发泡剂和发泡颗粒膨胀并且形成孔部分7。而且,未膨胀的发泡颗粒可以膨胀以形成预发泡的颗粒并且然后混合至弹性层3。预发泡的颗粒是优选的,因为预发泡的颗粒已经膨胀,并且预发泡的颗粒的形状和体积在模制过程期间难以改变并且获得极好的尺寸精度。
关于以重量计100份硅橡胶,用于形成孔部分的发泡材料的添加量优选在以重量计0.1份到以重量计5份的范围内。当添加量小于以重量计0.1份时,表现为热容不减小。当添加量大于以重量计5份时,形成的定影构件1的强度和表面性质(表面粗糙度)变弱并且不是优选的。
(饱和烃)
链饱和烃或环饱和烃可以被用作饱和烃。饱和烃的具体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环辛烷(沸点为149℃)、壬烷(沸点为151℃)、癸烷(沸点为174℃)、异癸烷(沸点为166℃)、环癸烷(沸点为201℃)、十一烷(沸点为196℃)、十二烷(沸点为216℃)、异十二烷(沸点为177℃)、十三烷(沸点为235℃)、十四烷(沸点为253℃)、十五烷(沸点为270℃)、十六烷(沸点为287℃)、十五烷(沸点为303℃)、十八烷(沸点为317℃)、十九烷(沸点为330℃)。饱和烃是优选的,因为饱和烃具有低的反应性并且是稳定的,与硅橡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且不影响硅橡胶的硬化。在饱和烃中,具有19或更少个碳原子的饱和烃是优选的,因为具有19或更少个碳原子的饱和烃在弹性层3和释放层4之间不渗出(bleed out),并且使弹性层3和释放层4之间的粘合强度变弱。
而且,在饱和烃中,在室温下具有液体形式的饱和烃是优选的,因为在室温下具有液体形式的饱和烃与硅橡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且均匀地分散。
常规地,混合饱和烃作为硅橡胶的粘度调节剂。通常,饱和烃在硅橡胶的模制过程中被蒸发,并且极少量的饱和烃保持在模制的硅橡胶中。因此,不表现抑制硅橡胶的挤压永久变形的效果。相比之下,根据本发明的饱和烃优选具有比弹性层3的模制温度高的沸点,并且因此在模制之后保留在弹性层3中。所以,表现抑制定影构件1的挤压永久变形的效果。
关于以重量计100份硅橡胶,饱和烃的添加量优选在以重量计0.5份到以重量计50份的范围,并且更优选在以重量计1份到以重量计25份的范围内。当添加量小于以重量计0.5份时,表现没有抑制挤压永久变形的效果。当添加量大于以重量计50份时,由于粘度下降出现混合的材料的分离和渗出并且不是优选的。
(弹性层组分的其他原料)
弹性层3的组分可以通过混合、捏合以及分散碳纤维6、用于形成孔部分7的材料、和饱和烃与硅橡胶进行调节。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公众熟知的交联剂、填料、传导性试剂、用于橡胶和塑料材料的防降解试剂以及耐热试剂可以根据目的添加至弹性层3。
(弹性层的形成)
关于形成弹性层3的方法没有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任意选择。
例如,可使用通过刮刀涂覆、模涂覆和浸涂涂覆弹性层3组成并且用热或电子束硬化弹性层3组成的方法。
弹性层3的膜厚度优选在大约0.1mm到大约4mm的范围,并且更优选在大约0.2mm到大约2mm的范围。当膜厚度小于0.1mm,可能不能形成足够的定影夹区宽度。
而且,当膜厚度大于4mm时,出现热导率下降或者热容增加,并且成像设备的加速或预热时间的迅速可能受到影响。
用于基底2的材料的具体例子包括但不限于树脂,诸如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醚醚酮、聚醚砜、聚苯硫和氟树脂;通过将导磁性颗粒分散在上面所述树脂之一中得到的树脂;以及金属,诸如镍、不锈钢、铁、铝和铜;以及上面所述金属的合金。
关于用于形成基底2的方法没有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任意选择。
例如,可以采用利用模具来模制基底2的材料的方法。
基底2的层厚度优选在大约30μm到大约500μm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在大约50μm到大约150μm的范围内。当膜厚度小于30μm时,可能出现基底2的强度下降。当膜厚度大于500μm时,出现热容增加,并且成像设备的加速或者预热时间的迅速可能受到影响。
可以采用氟树脂作为释放层4。氟树脂的具体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PTFE)、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和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共聚物(PFA)。PTFE的具体例子包括但不限于LUBRON L-5和L-2(来自Daikin Industries,Ltd.);和MP1100、MP1200、MP1300和TLP-10F-1(来自DuPont-Mitsui Fluorochemicals,Co.,Ltd.)。FEP的具体例子包括但不限于532-8000(来自DuPont)。PFA的具体例子包括但不限于AC-5600和AC5539(来自Daikin Industries,Ltd.);和MP-102、MP-103、MP-300和950HP-Plus(来自DuPont-MitsuiFluorochemicals,Co.,Ltd.)。PFA-FEP的具体例子包括但不限于SMT(来自Gunze Limited)。具有相对低熔点(优选在大约250℃到大约300℃的范围内)的氟树脂提供良好的可使用性并且是优选的。此外,氟硅橡胶可以用于释放层4。
关于形成释放层4的方法没有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任意选择。
例如,可以采用将释放层4的材料形成为管形状并且覆盖弹性层3的方法,或者可以采用在湿喷涂或颗粒涂覆释放层4的材料之后烧制(firing)的方法。
释放层4的膜厚度优选在大约1μm到大约100μm的范围,并且更优选在大约10μm到大约100μm的范围。当膜厚度小于1μm时,释放层4的耐久性差并且获得定影构件1的足够光滑的表面变难。相比之下,当膜厚度大于100μm时,可能出现图像跟随能力(image followingcapacity)的下降以及传热阻力的增大,并且不是优选的。
<定影装置>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辊型)的结构的示意图。在图3中,辊型定影装置10包括加热器12,诸如用作定影辊11内部的加热器的卤素灯,该定影辊11用作本发明的定影构件。在定影辊11中提供温度传感器(图3中未示出)。压力辊13压紧并且接触定影辊11并且形成夹区部分。具有色粉图像T的记录介质P通过该夹区部分并且该色粉图像T被定影在记录介质P上。定影辊11包括以弹性层和释放层的顺序提供在用作基底的芯棒的表面上的弹性层和释放层,并且与图1和图2中所示的定影构件1具有相同的构造。压力辊13包括以弹性层和释放层的顺序提供在用作基底的芯棒的表面上的由耐热橡胶形成的弹性层和释放层。
根据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可以具有图4中所示的定影装置(带型)的构造。
带型定影装置20配置有用作根据本发明的定影构件的定影带21、定影辊22、加热辊23和压力辊24。该定影带21被定影辊22和加热辊23拉伸并且支撑。压力辊24压紧并且接触该定影带21并且形成夹区部分。具有色粉图像T的记录介质P通过该夹区部分并且该色粉图像T被定影在记录介质P上。
本发明的定影装置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定影构件,并且因此即便当定影构件长时间处在压力下时其可以抑制出现图像的不均匀光泽。
<成像设备>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构造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在图5中,成像设备30包括用于形成色粉图像并将该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成像单元,和用于定影转印到该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定影装置。该成像单元包括潜像形成在其上的图像载体31、接触图像载体31并且进行充电的充电辊32、曝光装置33诸如激光束、将色粉附着至形成在图像载体31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辊34、对充电辊32提供DC电压的电源35、进行图像载体31上的色粉图像至记录介质P上的转印过程的转印辊36、在转印过程之后清洁图像载体31的清洁装置37、以及测量图像载体31的表面电势的表面电位计38。该定影装置39是根据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并且配置有定影带40和压力辊41。
在图5中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成像设备30用充电辊32对旋转的图像载体31的感光层进行均匀的充电,通过利用诸如激光束的曝光装置33使感光层曝光将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层上,通过利用显影辊34附着色粉以形成色粉图像而显影该静电潜像,并且将该色粉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P上。具有转印的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P压紧并且接触在定影装置39的定影带40和压力辊41之间形成的夹区部分,并且通过加热定影带40以及施加压力使色粉图像变软,将记录介质P上的色粉图像定影在该记录介质P上。然后,将记录介质P排放至排放构件。根据本发明的定影构件优选用作定影带40。应当指出,在图5的构造的示意图中,定影构件具有带形状,但是在本发明中定影构件也可以采取上面所述的辊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并且即便当该定影构件长时间处在压力下时其可以抑制出现图像的不均匀光泽。
[实施例]
通过参考在下文中提供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获得进一步的理解。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通过分散以重量计100份硅橡胶(DY35-2083,来自Dow CorningToray Co.,Ltd.)、以重量计45份碳纤维(GRANOC(R)XN-100-05M,来自Nippon Graphite Fiber Corporation)、以重量计1.0份发泡颗粒(Matsumoto Microsphere(R)F-65DE,来自Matsumoto Yushi-Seiyaku Co.,Ltd.)和以重量计15份异十二烷(沸点为177℃)制备弹性层组分。
将硅氧烷的底漆涂布在具有管状形状(直径60mm,厚度50μm)的聚酰亚胺基底上并且干燥。其次,将弹性层组分涂布在聚酰亚胺基底的硅氧烷的底漆上,在130℃的温度下加热并且硬化10分钟,并且形成具有300μm厚度的弹性层。其次,将硅氧烷的底漆涂布在弹性层上。具有硅氧烷涂层的底漆的弹性层用氟树脂管(SMT,来自GunzeLimited)覆盖并且在200℃的温度下加热4小时。形成具有20μm厚度的释放层。制备实施例1的定影构件。
如上所述得到的实施例1的定影构件被设置在成像设备(ImagioMPC3000,来自RICOH Company,Ltd.)的定影装置中并且在压力辊接触并且压紧该定影构件的状态下静置五天。其次该定影装置设置在成像设备(Imagio MPC3000,来自RICOH Company,Ltd.)中并且进行经过100页具有实心图像的记录介质的测试。所采用的记录介质是超白多用纸(multipaper super white)(来自Askul Co.,Ltd.)。用肉眼评估第1页和第100页记录介质的实心图像的光泽不均匀性并且划分等级。
[实施例2]
通过分散以重量计100份硅橡胶(DY35-2083,来自Dow CorningToray Co.,Ltd.)、以重量计45份碳纤维(GRANOC(R)XN-100-05M,来自Nippon Graphite Fiber Corporation)、以重量计1.0份发泡颗粒(Matsumoto Microsphere(R)F-65DE,来自Matsumoto Yushi-Seiyaku Co.,Ltd.)、和以重量计15份环癸烷(沸点为201℃)制备弹性层组分。
将硅氧烷的底漆涂布在具有管状形状(直径60mm,厚度50μm)的聚酰亚胺基底上并且干燥。其次,将弹性层组分涂布在聚酰亚胺基底的硅氧烷的底漆上,在130℃的温度下加热并且硬化10分钟,并且形成具有300μm厚度的弹性层。其次,将硅氧烷的底漆涂布在弹性层上。具有硅氧烷涂层的底漆的弹性层用氟树脂管(SMT,来自GunzeLimited)覆盖并且在200℃的温度下加热4小时。形成具有20μm厚度的释放层。制备实施例2的定影构件。
对于如上所述得到的实施例2的定影构件,重复实施例1中的实心图像的光泽不均匀性的评估。
[实施例3]
通过分散以重量计100份硅橡胶(DY35-2083,来自Dow CorningToray Co.,Ltd.)、以重量计50份碳纤维(GRANOC(R)XN-100-05M,来自Nippon Graphite Fiber Corporation)、以重量计1.5份发泡颗粒(Matsumoto Microsphere(R)FN-80SDE,来自Matsumoto Yushi-SeiyakuCo.,Ltd.)、和以重量计10份十二烷(沸点为216℃)制备弹性层组分。
将硅氧烷的底漆涂布在具有管状形状(直径60mm,厚度50μm)的聚酰亚胺基底上并且干燥。其次,将弹性层组分涂布在聚酰亚胺基底的硅氧烷的底漆上,在130℃的温度下加热并且硬化10分钟,并且形成具有300μm厚度的弹性层。其次,将硅氧烷的底漆涂布在弹性层上。具有硅氧烷涂层的底漆的弹性层用氟树脂管(SMT,来自GunzeLimited)覆盖并且在200℃的温度下加热4小时。形成具有20μm厚度的释放层。制备实施例3的定影构件。
对于如上所述得到的实施例3的定影构件,重复实施例1中的实心图像的光泽不均匀性的评估。
[实施例4]
通过分散以重量计100份硅橡胶(DY35-2083,由Dow CorningToray Co.,Ltd.制造)、以重量计40份碳纤维(DIALEAD(R)K223HM,具有50μm的平均纤维长度,来自Mitsubishi Plastics,Inc.)、以重量计1.2份发泡颗粒(Matsumoto Microsphere(R)FN-80SDE,来自MatsumotoYushi-Seiyaku Co.,Ltd.)、和以重量计5份十四烷(沸点为253℃)制备弹性层组分。
将硅氧烷的底漆涂布在具有管状形状(直径60mm,厚度50μm)的聚酰亚胺基底上并且干燥。其次,将弹性层组分涂布在聚酰亚胺基底的硅氧烷的底漆上,在130℃的温度下加热并且硬化10分钟,并且形成具有200μm厚度的弹性层。其次,将硅氧烷的底漆涂布在弹性层上。具有硅氧烷涂层的底漆的弹性层用氟树脂管(SMT,来自GunzeLimited)覆盖并且在200℃的温度下加热4小时。形成具有20μm厚度的释放层。制备实施例4的定影构件。
对于如上所述得到的实施例4的定影构件,重复实施例1中的实心图像的光泽不均匀性的评估。
[实施例5]
通过分散以重量计100份硅橡胶(DY35-2083,来自Dow CorningToray Co.,Ltd.)、以重量计40份碳纤维(DONACARBO Middle S-249,来自Osaka Gas Chemicals Co.,Ltd.)、以重量计1.2份发泡颗粒(Expan(R)920DE40d30,来自Japan Fillite Co.,Ltd..)、和以重量计2份十六烷(沸点为287℃)制备弹性层组分。
将硅氧烷的底漆涂布在具有管状形状(直径60mm,厚度50μm)的聚酰亚胺基底上并且干燥。其次,将弹性层组分涂布在聚酰亚胺基底的硅氧烷的底漆上,在130℃的温度下加热并且硬化10分钟,并且形成具有200μm厚度的弹性层。其次,将硅氧烷的底漆涂布在弹性层上。具有硅氧烷涂层的底漆的弹性层用氟树脂管(SMT,来自GunzeLimited)覆盖并且在200℃的温度下加热4小时。形成具有20μm厚度的释放层。制备实施例5的定影构件。
对于如上所述得到的实施例5的定影构件,重复实施例1中的实心图像的光泽不均匀性的评估。
[比较实施例1]
通过分散以重量计100份硅橡胶(DY35-2083,来自Dow CorningToray Co.,Ltd.)、以重量计45份碳纤维(GRANOC(R)XN-100-05M,来自Nippon Graphite Fiber Corporation)、和以重量计1.0份发泡颗粒(Matsumoto Microsphere(R)F-65DE,来自Matsumoto Yushi-Seiyaku Co.,Ltd.)制备弹性层组分。
将硅氧烷的的底漆涂布在具有管状形状(直径60mm,厚度50μm)的聚酰亚胺基底上并且干燥。其次,将弹性层组分涂布在聚酰亚胺基底的硅氧烷的底漆上,在130℃的温度下加热并且硬化10分钟,并且形成具有300μm厚度的弹性层。其次,将硅氧烷的底漆涂布在弹性层上。具有硅氧烷涂层的底漆的弹性层用氟树脂管(SMT,来自GunzeLimited)覆盖并且在200℃的温度下加热4小时。形成具有20μm厚度的释放层。制备比较实施例1的定影构件。
对于如上所述得到的比较实施例1的定影构件,重复实施例1中的实心图像的光泽不均匀性的评估。
[比较实施例2]
通过分散以重量计100份硅橡胶(DY35-2083,来自Dow CorningToray Co.,Ltd.)、以重量计45份碳纤维(GRANOC(R)XN-100-05M,来自Nippon Graphite Fiber Corporation)、以重量计1.0份发泡颗粒(Matsumoto Microsphere(R)F-65DE,来自Matsumoto Yushi-Seiyaku Co.,Ltd.)、和以重量计15份辛烷(沸点为126℃)制备弹性层组分。
将硅氧烷的底漆涂布在具有管状形状(直径60mm,厚度50μm)的聚酰亚胺基底上并且干燥。其次,将弹性层组分涂布在聚酰亚胺基底的硅氧烷的底漆上,在130℃的温度下加热并且硬化10分钟。在200℃的温度下进一步使加热并且硬化的弹性层组分经历加热4小时并且形成具有300μm厚度的弹性层。其次,将硅氧烷的底漆涂布在弹性层上。具有硅氧烷涂层的底漆的弹性层用氟树脂管(SMT,来自GunzeLimited)覆盖并且在200℃的温度下加热4小时。形成具有20μm厚度的释放层。制备比较实施例2的定影构件。
对于如上所述得到的比较实施例2的定影构件,重复实施例1中的实心图像的光泽不均匀性的评估。
评估结果在表1中示出。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如下:
1级:可见不均匀光泽,并且是异常的图像,评定为差。
2级:虽然可见不均匀光泽,但是在可允许的水平内(不是异常图像),评定为良好。
3级:看不见不均匀光泽。评定为良好。
表1
第一页记录介质的等级 第100页记录介质的等级
实施例1 2 3
实施例2 3 3
实施例3 3 3
实施例4 3 3
实施例5 3 3
比较实施例1 1 1
比较实施例2 1 1
根据前面所述,即便当定影构件长时间处在压力下时,对于实施例1至5的定影构件来自第1页的实心图像的不均匀光泽的出现被抑制。相比之下,对于比较实施例1和2的定影构件,从第1页和第100页看得见实心图像的不均匀光泽。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饱和烃的定影构件是抗挤压永久变形的并且可以抑制实心图像的不均匀光泽的出现。
鉴于前述,提供定影构件、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即便当该定影构件长时间处在压力下时,其是抗挤压永久变形的并且可以抑制图像的不均匀光泽。

Claims (4)

1.用于定影色粉的定影构件,其包括:
基底;
提供在所述基底的外圆周上的弹性层;和
提供在所述弹性层的外圆周上的释放层;
其中所述弹性层包括硅橡胶、碳纤维、在室温下具有液体形式的饱和烃、和孔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构件,其中所述饱和烃具有比所述弹性层的模制温度高的沸点。
3.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构件。
4.一种成像设备,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装置。
CN201410059218.4A 2013-02-22 2014-02-21 定影构件、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076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33502 2013-02-22
JP2013033502A JP6015488B2 (ja) 2013-02-22 2013-02-22 定着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7646A true CN104007646A (zh) 2014-08-27
CN104007646B CN104007646B (zh) 2017-05-03

Family

ID=50070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921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07646B (zh) 2013-02-22 2014-02-21 定影构件、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82714B2 (zh)
EP (1) EP2770376A3 (zh)
JP (1) JP6015488B2 (zh)
CN (1) CN10400764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1222A (zh) * 2017-03-28 2018-10-19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用可旋转加压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定影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69030B2 (ja) 2013-07-17 2018-01-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67494A (en) * 1992-07-06 1996-10-22 Fuji Xerox Co., Ltd. Rolls for electrostatic charge
JP2008191557A (ja) * 2007-02-07 2008-08-21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97585A (ja) * 2007-02-15 2008-08-28 Ricoh Co Ltd 加熱部材、加熱ローラ、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加熱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01978325A (zh) * 2008-03-21 2011-02-16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元件、定影元件的制造方法、定影元件的转动体、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68170A (zh) * 2011-06-09 2011-12-07 厦门雄基高分子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应用
CN102634159A (zh) * 2012-04-25 2012-08-15 益阳达普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ebs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20506A3 (en) * 1993-04-16 1995-03-15 Bando Chemical Ind Charging part and charging device herewith.
US5724638A (en) * 1995-09-14 1998-03-03 Minolta Co., Ltd. Fixing devic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077886A (ja) 2002-08-20 2004-03-11 Ricoh Co Ltd 定着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79590A (ja) 2003-03-13 2004-10-07 Ricoh Co Ltd 定着部材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653452B2 (ja) 2003-10-24 2011-03-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15645A (ja) * 2004-02-02 2005-08-11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用部材、定着装置、画像定着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12669B2 (ja) 2004-03-19 2009-08-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部材、該定着部材を用いた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54711A (ja) * 2004-10-27 2006-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断熱樹脂材料、定着部材、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35421A (ja) 2005-02-28 2006-09-07 Ricoh Co Ltd 転写定着装置、それに用いる転写定着部材、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593445B2 (ja) * 2005-11-15 2010-12-0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紙送りローラ
JP4827080B2 (ja) 2005-12-19 2011-1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813689B2 (en) 2006-09-08 2010-10-12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276269B2 (ja) 2007-02-09 2009-06-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48290B2 (ja) 2007-06-29 2012-06-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
JP4863946B2 (ja) 2007-07-19 2012-0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交換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交換ユニット取り付け方法
JP2009069256A (ja) 2007-09-11 2009-04-02 Ricoh Co Ltd 定着液の定温保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40546B2 (ja) 2007-10-05 2013-07-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用回転体と定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用回転体の製造方法
JP4795379B2 (ja) 2008-04-10 2011-10-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液、定着方法、定着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52650B2 (ja) 2008-04-22 2013-0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質改善処理液、画質改善処理方法、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65181B2 (ja) 2008-06-30 2012-10-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液を用いた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39993B2 (ja) 2008-11-13 2014-03-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01065B2 (ja) 2008-11-18 2013-06-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液、定着方法、画像形成方法、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40803B2 (ja) 2008-11-21 2015-07-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部材、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た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54071B2 (ja) 2009-02-13 2012-10-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液保存容器
JP2011215563A (ja) 2009-07-01 2011-10-27 Ricoh Co Ltd 定着液、定着方法、定着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15564A (ja) 2009-07-01 2011-10-27 Ricoh Co Ltd 定着液、定着方法、定着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97493B2 (ja) 2009-12-21 2011-06-08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熱定着ロール用低熱伝導性シリコーンゴムの耐圧縮永久歪性を向上する方法
JP2011203712A (ja) 2010-03-04 2011-10-13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88189B2 (ja) * 2010-05-12 2014-05-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定着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6249585B2 (ja) 2011-06-20 2017-12-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61255B2 (ja) 2011-06-27 2012-10-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部材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67494A (en) * 1992-07-06 1996-10-22 Fuji Xerox Co., Ltd. Rolls for electrostatic charge
JP2008191557A (ja) * 2007-02-07 2008-08-21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97585A (ja) * 2007-02-15 2008-08-28 Ricoh Co Ltd 加熱部材、加熱ローラ、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加熱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01978325A (zh) * 2008-03-21 2011-02-16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元件、定影元件的制造方法、定影元件的转动体、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68170A (zh) * 2011-06-09 2011-12-07 厦门雄基高分子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应用
CN102634159A (zh) * 2012-04-25 2012-08-15 益阳达普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ebs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1222A (zh) * 2017-03-28 2018-10-19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用可旋转加压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定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41770A1 (en) 2014-08-28
EP2770376A2 (en) 2014-08-27
US9182714B2 (en) 2015-11-10
CN104007646B (zh) 2017-05-03
JP2014164035A (ja) 2014-09-08
JP6015488B2 (ja) 2016-10-26
EP2770376A3 (en) 2017-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322099B1 (en) Organic polymeric material having antistatic property, and its use in an elastic revolution body and fix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6357875B2 (ja) 定着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69030B2 (ja) 定着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88633B2 (ja) 定着部材、定着部材の製造方法、定着用回転体、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00744B (zh) 定影单元用部件的制造方法及定影单元用部件
JP5233129B2 (ja) 加熱ローラ、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116849A1 (en) Induction heated member
CN102597889B (zh) 用于制备经氟树脂被覆的辊或带的方法
US20080152895A1 (en) Carbon nanotubes for transfer belt applications
CN104285187A (zh) 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弹性件、定影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JP2009092826A (ja) 加熱部材と定着用回転体と定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加熱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04049510A (zh) 定影构件、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4007646A (zh) 定影构件、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JP6136636B2 (ja) 加圧ローラ、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た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85237A (ja) プリンタ
US20140205334A1 (en) Pressing member,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958736B2 (en) Fix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8563116B2 (en) Fuser manufacture and apparatus
US9195191B2 (en) Fixing memb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fixing,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1227512A (ja) 定着部材、定着部材の製造方法、定着用回転体、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49536B2 (ja) 定着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46697B2 (ja) 定着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32996B2 (ja) 定着用ベルト、定着用ベルトの製造方法、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59826A (ja) 定着ローラ及び定着ローラの製造方法
JP2006065240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