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1256A - 内饰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饰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1256A
CN103991256A CN201410045337.4A CN201410045337A CN103991256A CN 103991256 A CN103991256 A CN 103991256A CN 201410045337 A CN201410045337 A CN 201410045337A CN 103991256 A CN103991256 A CN 1039912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mmy line
interior trim
region
formed body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53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91256B (zh
Inventor
国贞秀明
伊藤光义
志和晋
鹿岛宽贵
高木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91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12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91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12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1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e.g. denser near its 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 B32B38/1866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conforming the layers or laminate to a convex or concave prof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 B32B2605/003Interior finish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7/00Walls,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07Heat-activated adhesive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饰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内饰用表皮材料和基材层叠而成的、进行了压制成型的内饰成型体具有伸缩变形的程度最小的部位、和其以外的部位,内饰用表皮材料的要点在于,将第1区域中存在的经线的根数设为N1、将纬线的根数设为N2的情况下,按照第2区域中存在的经线与N1相等、纬线与N2相等的方式调整第2区域的间隔的情况下,第2区域的各边的长度为与之对应的第1区域的各边的长度的规定范围的比率。

Description

内饰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饰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将由基材和表皮材料层叠而成的层叠体成型成规定的形状而得的内饰成型体是已知的。该内饰成型体用作车辆用成型体、住宅用成型体等。
例如,日本特开昭62-142628号公报中公开有表皮材料和基材粘接而成的内饰成型体。
将基材和表皮材料预先层叠而成的板状层叠体压制成型而得的内饰成型体中,有时表皮材料产生皱纹、或表皮材料的花纹产生扭曲。由于该皱纹和花纹的扭曲,产生内饰成型体的外观变差、产品价值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状况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皱纹和花纹的扭曲的内饰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第1发明的内饰成型体的要点在于,其为内饰用表皮材料和基材层叠构成的、进行了压制成型的内饰成型体,前述内饰用表皮材料由织布制成,前述内饰用表皮材料中具有由前述压制成型导致的伸缩变形的程度最小的部位、和其以外的部位,在前述最小的部位中,取在经线方向延伸的第1虚拟线、在经线方向延伸的与前述第1虚拟线平行且隔有规定间隔L1的第2虚拟线、在纬线方向延伸的第3虚拟线、以及在纬线方向延伸的与前述第3虚拟线平行且隔有规定间隔L2的第4虚拟线,将由前述第1虚拟线、前述第2虚拟线、前述第3虚拟线以及前述第4虚拟线围成的第1区域中存在的前述经线的根数设为N1、前述纬线的根数设为N2的情况下,在前述其以外的部位中,取在经线方向延伸的第5虚拟线、在经线方向延伸的与第5虚拟线平行的第6虚拟线、在纬线方向延伸的第7虚拟线、以及在纬线方向延伸的与第7虚拟线平行的第8虚拟线,按照使由前述第5虚拟线、前述第6虚拟线、前述第7虚拟线和前述第8虚拟线围成的第2区域中存在的前述经线的根数与前述N1相等、前述纬线的根数与前述N2相等的方式,调整前述第5虚拟线与前述第6虚拟线的间隔、以及前述第7虚拟线与前述第8虚拟线的间隔的情况下,前述第2区域的各边的长度为与之对应的前述第1区域的各边的长度的95~250%。
本第2发明的内饰成型体的要点在于,其为内饰用表皮材料和基材层叠构成的、进行了压制成型的内饰成型体,前述内饰用表皮材料由编织物制成,前述内饰用表皮材料中具有由前述压制成型导致的伸缩变形的程度最小的部位、和其以外的部位,在前述最小的部位中,取在横列方向延伸的第1虚拟线、在横列方向延伸的与前述第1虚拟线平行且隔有规定间隔L1的第2虚拟线、在纵行方向延伸的第3虚拟线、在纵行方向延伸的与前述第3虚拟线平行且隔有规定间隔L2的第4虚拟线,将由前述第1虚拟线、前述第2虚拟线、前述第3虚拟线以及前述第4虚拟线围成的第1区域中存在的沿横列方向排列的线圈数设为N1、沿纵行方向排列的线圈数设为N2的情况下,在前述其以外的部位中,取在横列方向延伸的第5虚拟线、在横列方向延伸的与前述第5虚拟线平行的第6虚拟线、在纵行方向延伸的第7虚拟线、以及在纵行方向延伸的与前述第7虚拟线平行的第8虚拟线,按照使由前述第5虚拟线、前述第6虚拟线、前述第7虚拟线以及前述第8虚拟线围成的第2区域中存在的沿横列方向排列的线圈数与前述N1相等、沿纵行方向排列的线圈数与前述N2相等的方式,调整前述第5虚拟线与前述第6虚拟线的间隔、以及前述第7虚拟线与前述第8虚拟线的间隔的情况下,前述第2区域的各边的长度为与之对应的前述第1区域的各边的长度的95~250%。
本第3发明的内饰成型体的要点在于,在前述第1发明中,由前述第1虚拟线、前述第2虚拟线、前述第3虚拟线以及前述第4虚拟线围成的前述第1区域的面积S1,与
由前述第5虚拟线、前述第6虚拟线、前述第7虚拟线以及前述第8虚拟线围成的前述第2区域的面积S2中最大的面积S2max,满足S2max/S1>1.4的关系式。
本第4发明的内饰成型体的要点在于,在前述第2发明中,由前述第1虚拟线、前述第2虚拟线、前述第3虚拟线以及前述第4虚拟线围成的前述第1区域的面积S1,与
由前述第5虚拟线、前述第6虚拟线、前述第7虚拟线以及前述第8虚拟线围成的前述第2区域的面积S2中最大的面积S2max,满足S2max/S1>1.4的关系式。
本第5发明的内饰成型体的要点在于,在前述第1发明中,前述织布使用将未拉伸丝或半拉伸丝进行干热处理而成的丝。
本第6发明的内饰成型体的要点在于,在前述第2发明中,前述编织物使用将未拉伸丝或半拉伸丝进行干热处理而成的丝。
本第7发明的内饰成型体的要点在于,在前述第5发明中,前述干热处理后的丝通过JIS L1013A法测定的热水尺寸变化率为20%以下,伸长率为100~200%。
本第8发明的内饰成型体的要点在于,在前述第6发明中,前述干热处理后的丝通过JIS L1013A法测定的热水尺寸变化率为20%以下,伸长率为100~200%。
本第9发明的内饰成型体的制造方法的要点在于,其为前述第1发明~前述第8发明的任一项所述的内饰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在至少对前述内饰用表皮材料的周围进行拉拽使之张紧的状态下,将前述内饰用表皮材料和前述基材层叠而成的平板压制成型。
本第10发明的内饰成型体的制造方法的要点在于,其为前述第1发明~前述第8发明的任一项所述的内饰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将前述基材压制成型而制备预成型体,在对前述内饰用表皮材料的周围进行拉拽使之张紧的状态下,将所述内饰用表皮材料做成与所述预成型体对应的形状并粘接到预成型体上。
通过第1发明的内饰成型体,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第1发明的内饰成型体的特征在于,在伸缩变形的程度最小的部位中,将由第1虚拟线、第2虚拟线、第3虚拟线以及第4虚拟线围成的第1区域中存在的经线的根数设为N1、纬线的根数设为N2。并且,在其以外的部位中,取在经线方向延伸的第5虚拟线、在经线方向延伸的与第5虚拟线平行的第6虚拟线、在纬线方向延伸的第7虚拟线、和在纬线方向延伸的与第7虚拟线平行的第8虚拟线。在此基础上,按照使由第5虚拟线、第6虚拟线、第7虚拟线和第8虚拟线围成的第2区域中存在的经线的根数与N1相等、纬线的根数与N2相等的方式,调整第5虚拟线与第6虚拟线的间隔、以及第7虚拟线与第8虚拟线的间隔。该情况下,第2区域的各边的长度为与之对应的第1区域的各边的长度的95~250%。如果制成为这样的构成,则内饰成型体的皱纹和花纹的扭曲被抑制,产品价值提高。
通过第2发明的内饰成型体,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第2发明的内饰成型体的特征在于,在伸缩变形的程度最小的部位中,将由第1虚拟线、第2虚拟线、第3虚拟线和第4虚拟线围成的第1区域中存在的横列方向排列的线圈数设为N1、纵行方向排列的线圈数设为N2。并且,在其以外的部位中,取在横列方向延伸的第5虚拟线、在横列方向延伸的与第5虚拟线平行的第6虚拟线、在纵行方向延伸的第7虚拟线、以及在纵行方向延伸的与第7虚拟线平行的第8虚拟线。在此基础上,按照使由第5虚拟线、第6虚拟线、第7虚拟线和第8虚拟线围成的第2区域中存在的横列方向排列的线圈数与N1相等、纵行方向排列的线圈数与N2相等的方式,调整第5虚拟线与第6虚拟线的间隔、以及第7虚拟线与第8虚拟线的间隔。该情况下,第2区域的各边的长度为与之对应的第1区域的各边的长度的95~250%。如果制成为这样的构成,则内饰成型体的皱纹和花纹的扭曲被抑制,产品价值提高。
使用织布的内饰成型体中,如第3发明那样,由第1虚拟线、第2虚拟线、第3虚拟线以及第4虚拟线围成的第1区域的面积S1,与由第5虚拟线、第6虚拟线、第7虚拟线以及第8虚拟线围成的第2区域的面积S2中最大的面积S2max,在S1和S2max满足S2max/S1>1.4的关系的情况下,内饰成型体的皱纹和花纹的扭曲被抑制,产品价值提高。
使用编织物的内饰成型体中,如第4发明那样,由第1虚拟线、第2虚拟线、第3虚拟线以及第4虚拟线围成的第1区域的面积S1,与由第5虚拟线、第6虚拟线、第7虚拟线以及第8虚拟线围成的第2区域的面积S2中最大的面积S2max,在S1和S2max满足S2max/S1>1.4的关系的情况下,内饰成型体的皱纹和花纹的扭曲被抑制,产品价值提高。
使用应用了拉伸丝的织布的内饰用表皮材料,对于基材的形状的追随性差而成为皱纹和花纹扭曲的要因之一。如第5发明那样,内饰用表皮材料的织布使用将未拉伸丝或半拉伸丝进行干热处理而成的丝的情况下,对于基材的形状的追随性良好、皱纹和花纹的扭曲被进一步抑制。
使用应用了拉伸丝的编织物的内饰用表皮材料在伸长时的变形大而成为花纹的扭曲的要因之一。如第6发明那样,内饰用表皮材料的编织物使用将未拉伸丝或半拉伸丝进行干热处理而成的丝的情况下,伸长时的变形被抑制、花纹的扭曲被进一步抑制。
另外,如第7发明或第8发明那样,干热处理后的丝通过JIS L1013A法测定的热水尺寸变化率为20%以下、伸长率为100~200%的情况下,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该情况下,使用了该丝的内饰用表皮材料对于基材的追随性变好。因此,即便基材为复杂的形状,内饰用表皮材料也良好地追随基材,所以皱纹和花纹的扭曲被抑制、内饰成型体的外观变良好。
根据本第9发明的内饰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在至少对内饰用表皮材料的周围进行拉拽使之张紧的状态下,将内饰用表皮材料和基材层叠而成的平板压制成型。该制造方法中,内饰用表皮材料在张紧的状态下被压制成型,所以抑制了在压制时内饰用表皮材料松弛而导致的皱纹和花纹的扭曲。由此,即便是现有方法中由于发生皱纹和花纹的扭曲而不能应对的复杂的形状,也能够得到皱纹和花纹的扭曲被抑制的内饰成型体。
根据本第10发明的内饰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将基材压制成型而制备预成型体,在对内饰用表皮材料的周围拉拽使之张紧的状态下,将所述内饰用表皮材料做成与预成型体对应的形状并粘接到预成型体上。该制造方法中,内饰用表皮材料在张紧的状态下被压制成型,所以能够抑制在压制时内饰用表皮材料松弛而导致的皱纹和花纹的扭曲。由此,即便是现有方法中由于发生皱纹和花纹的扭曲而不能应对的复杂的形状,也能够得到皱纹和花纹的扭曲被抑制的内饰成型体。
附图说明
对于本发明,列举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的非限定性的例子,参照言及的多个附图按照以下的详细记述进一步进行说明,贯穿附图的几个图中同样的参照符号表示同样的部件。
图1为表示内饰成型体的构成的示意剖面图。
图2为用于说明使用了织布作为内饰用表皮材料的内饰成型体的最小伸缩变形部位中的第1区域的范围的示意图。
图3为用于说明第1区域的范围的示意图。
图4为用于说明使用了织布作为内饰用表皮材料的内饰成型体的其以外的伸缩变形部位中的第2区域的范围的示意图。
图5为用于说明第2区域的范围的示意图。
图6为用于说明干热处理的方法的一例的示意性的说明图。
图7为表示内饰成型体的构成的示意剖面图。
图8为说明对(a)织布和(b)无纺布进行拉拽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9为说明对(a)织布和(b)无纺布进行拉拽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0为用于说明使用了编织物作为内饰用表皮材料的内饰成型体的最小伸缩变形部位中的第1区域的范围的示意图。
图11为用于说明第1区域的范围的示意图。
图12为用于说明使用了编织物作为内饰用表皮材料的内饰成型体的其以外的伸缩变形部位中的第2区域的范围的示意图。
图13为用于说明第2区域的范围的示意图。
图14为用于说明内饰成型体的成型工序的示意性的剖面图。
图15为用于说明内饰成型体的成型工序的示意性的剖面图。
图16为用于说明内饰成型体的成型工序的示意性的剖面图。
图17为用于说明成型的内饰成型体而部分放大的俯视图。
图18为用于说明成型的内饰成型体而部分放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此处所示的事项为例示的事项以及用于例示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事项,目的在于提供被认为能够最有效且不难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和概念性的特征的说明。基于该点,并不打算以超出根本性理解本发明所需的程度详细地显示本发明的结构,而是通过结合附图进行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实际上是如何实现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的。
<第1实施方式的内饰成型体>
本实施方式的内饰成型体(1)为内饰用表皮材料(3)和基材(5)层叠构成的、进行了压制成型的、具有由压制成型导致的伸缩变形的程度最小的部位即最小伸缩变形部位(7)、和其以外的部位即其以外的伸缩变形部位(9)的内饰成型体(参照图1)。并且,内饰用表皮材料(3)为织布。
这些部位可例示出例如:在汽车顶棚用的内饰用表皮材料中,顶棚周围倾斜的拉深部等不平坦的部位为伸缩变形部位,其以外的平坦的顶棚面为最小伸缩变形部位。
另外,在最小伸缩变形部位(7)中,取在经线方向延伸的第1虚拟线(E1)、在经线方向延伸的与前述第1虚拟线(E1)平行且隔有规定间隔L1的第2虚拟线(E2)、在纬线方向延伸的第3虚拟线(E3)、以及在纬线方向延伸的与前述第3虚拟线(E3)平行且隔有规定间隔L2的第4虚拟线(E4)(参照图2、图3)。
并且,将由第1虚拟线(E1)、第2虚拟线(E2)、第3虚拟线(E3)以及第4虚拟线(E4)围成的第1区域(R1)中存在的前述经线的根数设为N1、前述纬线的根数设为N2(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中为了方便进行说明,在图中,设为N1=6、N2=6,但N1、N2不限于此)。
另一方面,在其以外的伸缩变形部位(9)中,取在经线方向延伸的第5虚拟线(E5)、在经线方向延伸的与第5虚拟线(E5)平行的第6虚拟线(E6)、在纬线方向延伸的第7虚拟线(E7)、在纬线方向延伸的与第7虚拟线(E7)平行的第8虚拟线(E8)(参照图4、图5)。
并且,按照使由第5虚拟线(E5)、第6虚拟线(E6)、第7虚拟线(E7)和第8虚拟线(E8)围成的第2区域(R2)中存在的经线根数与N1相等、纬线根数与N2相等的方式,调整第5虚拟线(E5)与第6虚拟线(E6)的间隔L3、以及第7虚拟线(E7)与第8虚拟线(E8)的间隔L4。
特征在于,该情况下,第2区域(R2)的各边的长度为与之对应的第1区域(R1)的各边的长度的95~250%。
本实施方式的内饰成型体(1)的要点在于,如上述,第2区域(R2)的各边的长度为与之对应的第1区域的各边的长度的95~250%。
通常作为表皮材料使用的无纺布,在如图8的(b)所示那样在一方向(例如纵向)伸长的情况下,则如图9的(b)所示那样在与其垂直的方向(例如横向)产生收缩。如果该伸长与垂直方向的收缩同时产生,则成为内饰用表皮材料的花纹扭曲的原因。
织布由经线和纬线构成,所以与无纺布垂直方向的收缩相比较,如图8的(a)、图的9(a)所示那样几乎不产生垂直方向的收缩。于是,织布在垂直方向虽然也收缩但与无纺布相比较收缩受到抑制,所以能够抑制内饰材料的花纹的扭曲。本实施方式中,第2区域的各边的长度为与之对应的第1区域的各边的长度的95~250%。如果制成为这样的构成,则内饰成型体的皱纹和花纹的扭曲被抑制,产品价值提高。
最小伸缩变形部位(7)上的第1区域(R1)为图2、图3所例示的区域,是大致平行四边形状的区域。需要说明的是,该情况的平行四边形当然也包含长方形、正方形。
另外,其以外的伸缩变形部位(9)上的第2区域(R2)为如图4、图5所例示的区域,是大致平行四边形状的区域。需要说明的是,该情况的平行四边形当然也包含长方形、正方形。进而,第2区域(R2)任选配置于平面上,或配置于曲面上。
第1区域(R1)的规定间隔L1、L2可以分别设定为任意的长度,但通常在3~10mm的范围内决定,更优选设定为3~8mm(特别优选3~6mm)等。如果规定间隔L1、L2小于3mm则过小,第1区域、第2区域内的N1、N2的测量困难,超过10mm则扭曲的大小被平均化,所以优选为上述范围。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第2区域的各边的长度为与之对应的第1区域的各边的长度的95~250%。优选的是,第2区域的各边的长度为与之对应的第1区域的各边的长度的97~200%,更优选为99~190%。
如果将该范围使用图3、图5的各边的长度L1、L2、L3、L4表示则如下。
0.95L1≤L3≤2.50L1(本实施方式的范围)
0.97L1≤L3≤2.00L1(本实施方式优选的范围)
0.99L1≤L3≤1.90L1(本实施方式更优选的范围)
0.95L2≤L4≤2.50L2(本实施方式的范围)
0.97L2≤L4≤2.00L2(本实施方式优选的范围)
0.99L2≤L4≤1.90L2(本实施方式更优选的范围)
如果设为这样的范围,则内饰成型体的皱纹和花纹的扭曲被抑制、产品价值提高。
另外,由第1虚拟线(E1)、第2虚拟线(E2)、第3虚拟线(E3)以及第4虚拟线(E4)围成的第1区域(R1)的面积S1,与由第5虚拟线(E5)、第6虚拟线(E6)、第7虚拟线(E7)以及第8虚拟线(E8)围成的第2区域(R2)中最大的面积S2的面积S2max,可以满足S2max/S1>1.4的关系式。可以更优选设为S2max/S1>1.6。另外,通常可以设为S2max/S1<2.6。
即便产生满足该关系式的大的伸长,由于第2区域的各边的长度落在与之对应的第1区域的各边的长度的前述规定比率的范围内,内饰成型体的皱纹以及花纹的扭曲被抑制,产品价值提高。
本实施方式中,内饰用表皮材料(3)为织布。内饰用表皮材料的图案设计不限,可列举出通过织物的织造花纹、印花纹、压花花纹等实施的图案设计。本发明的这些图案设计在成型前实施是有效的。
对于织布中使用的丝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纺前染色丝,也可以使用在纺丝后通过常规方法染色的丝,优选使用纺前染色丝。作为该纺前染色丝,可以使用利用在各种合成树脂中配合有颜料的树脂颗粒熔融纺丝而成的着色丝。可以使用各种合成树脂纤维作为纺前染色丝。作为该合成树脂纤维,可列举出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聚乳酸纤维等聚酯系纤维,尼龙6纤维、尼龙66纤维等聚酰胺系纤维,聚丙烯酸系纤维,聚丙烯纤维等聚烯烃系纤维等合成树脂纤维。其中,优选强度大且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等的聚酯系纤维、特别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
丝的形态,既可以是复丝、也可以是单丝。另外,对于丝的纤度没有特别的限定,通常可以使用30~680dtex的纤维。特别是,内饰成型体用作车辆用的顶棚材料的情况下,作为丝优选纤度86~500dtex的复丝。
对于丝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另外,使未拉伸丝、半拉伸丝热处理而成的丝适于塑性变形而优选。其中,从丝的处理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半拉伸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是未拉伸丝还是半拉伸丝,可以根据纺丝时的卷取速度而区别。例如,对于PET纤维,卷取速度为400m/分钟~小于2500m/分钟的情况下能够制成为未拉伸丝,卷取速度大概在2500~5000m/分钟的情况下能够制成为半拉伸丝。
对于半拉伸丝的通过JIS L1013A法(绞丝尺寸变化率)测定的热水尺寸变化率(以下,简称为“沸水收缩率”。)、以及通过JIS L1013A测定的伸长率,没有特别的限定。半拉伸丝的沸水收缩率优选为40~80%,更优选为45~70%。另外,半拉伸丝的伸长率优选为60~200%,更优选为60~180%。如果半拉伸丝的沸水收缩率和伸长率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容易地调制松弛干热处理后具有规定的沸水收缩率以及伸长率的丝。
如果使用应用了拉伸丝的织物进行伴随着大的伸长的成型加工,则使用的织物容易由于伸长而破裂,难以成型。因此,通过使用将未拉伸丝、半拉伸丝干热处理而成的丝,织物不破裂而能够得到顶棚等成型体。
对于干热处理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列举出例如:松弛干热处理。该松弛干热处理例如为如下处理:如图6所示,将丝由供给侧(参照处理前的丝11)向收取侧(参照处理后的丝13)欠喂或定长或超喂方式供给并用空心加热器进行热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符号15表示空心加热器,符号17表示供给用辊,符号19表示第1收取辊,符号20表示第2收取辊,符号21表示空气交织装置,符号23、25、27分别表示引导件。热处理中按照在抑制伸长率的降低的同时降低丝的沸水收缩率的方式调整加热器温度、加工速度、加热器长、与热辊的接触时间。另外,热处理不限于使空心丝在空心加热器中行进,也可以通过在热辊上卷取任意的圈数并加热而进行。
另外,该处理时的喂入率为-20~20%,其中优选为-10~10%,可以根据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调整处理后的丝的沸水收缩率以及伸长率。对于干热处理后的丝的沸水收缩率以及伸长率,没有特别的限定,沸水收缩率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另外,干热处理后的丝的伸长率优选为100~200%,更优选为100~160%,特别优选为120~140%。
热处理中有干式法和湿式法,均可以使用,但优选通过干式法即干热处理而进行热处理。干热处理中的温度取决于半拉伸丝等的材质、沸水收缩率、伸长率等,没有特别的限定,通常可以设定为120~260℃。另外,行进的丝通过加热气氛的时间也可以根据半拉伸丝等的材质、沸水收缩率、伸长率等适宜调整,但通常可以设为0.05~1.2秒。
需要说明的是,湿式法的情况下,例如,对卷绕于卷芯等的未拉伸丝或半拉伸丝吹送水蒸汽、或者将卷绕于卷芯等的未拉伸丝或半拉伸丝浸渍于热处理浴中而进行热处理。然而,在这些情况下,在卷的内侧和外侧,沸水收缩率和伸长率产生差异。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特别优选选择干式法来进行热处理。由此,能够制成沸水收缩率和伸长率在长度方向上没有差异、或者至少差异小的丝。
进行了干热处理的丝之后被交织,可以制成多根丝复杂地相互交错的交织丝。作为交织的方法,可列举出例如空气交织。另外,也可以对丝加捻使之集束。空气交织中,通过交织时的流体喷射加工,丝集束性提高。进一步,空气交织中,对于行进的丝束喷射高压空气,纤维的序列凌乱,并且复杂地相互交错。对于空气交织的方法、条件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通过通常的方法、条件而实施。进一步,使用纺前染色丝的情况下,也可以制成多种不同颜色的多色的碎纹部印染丝这样的外观的丝。进一步,也可以使不同纤度、不同形状的丝混织。
本实施方式中,在内饰用表皮材料(3)和基材(5)之间夹设缓冲材料(4)(参照图1、图7)。另外,在缓冲材料(4)和基材(5)之间夹设粘接剂层(6)。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夹设缓冲材料(4)地层叠内饰用表皮材料(3)和基材(5)。
对于使内饰用表皮材料(3)和缓冲材料(4)的预层叠体通过粘接剂层(6)与基材(5)成型以及接合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使内饰用表皮材料(3)和缓冲材料(4)的预层叠体、与基材(5)的设置有粘接剂层(6)的面相对而夹设安装于热压机的成型模具间,进行加热、加压,之后冷却,由此能够使之成型和接合。
需要说明的是,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基材(5)侧的面侧附着有树脂时,能够有效地抑制由粘接剂层向表皮材料的渗出,因而优选。
进一步,也可以将设置有粘接剂层(6)的基材(5)、与内饰用表皮材料(3)和缓冲材料(4)的预层叠体中的至少一者加热,接着,将它们夹设安装于冷压机的成型模具间,加压而使它们接合。另外,也可以将基材(5)的设有粘接剂层(6)的面、与内饰用表皮材料(3)和缓冲材料(4)的预层叠体相对而层叠,之后,使它们夹设安装于冷压机的成型模具间,进行加压而使它们接合。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层叠体加热,然后使它们夹设安装于冷压机的成型模具间,进行加压而使它们接合。
另外,也可以将基材(5)成型,之后边将内饰用表皮材料(3)和缓冲材料(4)的预层叠体成型边层叠于基材(5)上,进行加压而使它们接合。此时,也可以边将预层叠体成型·加热边层叠于基材(5),进行加压而使它们接合。
需要说明的是,不夹设缓冲材料(4)而层叠内饰用表皮材料(3)和基材(5)的情况下,也可以如下进行接合。即,在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基材(5)侧的面侧附着有树脂时,可以使附着有树脂的面、与基材(5)的设置有粘接剂层(6)的面相对而层叠,之后,使之夹设安装于冷压机的成型模具间,进行加压,而使它们接合。在此时,也可以将层叠体加热,然后使之夹设安装于冷压机的成型模具间,进行加压而使它们接合。
另外,对于粘接剂层(6)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各种树脂系粘接剂等用于粘接剂层的形成。对于该树脂系粘接剂,如前述,可以使用聚氨酯树脂系粘接剂,此外,也可以使用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酸改性聚乙烯树脂等具有粘接性的聚烯烃树脂等。进一步,对于粘接剂层的形态没有特别的限定,既可以为粘接性树脂薄膜,也可列举出使用含有上述的各种粘接剂作为粘接性成分的乳剂、浆料、凝胶状粘接剂、粉末状粘接剂以及发泡树脂等而形成的粘接剂层。
需要说明的是,粘接剂层(6)也可以设置于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一面侧。另外,也可以使上述的各种粘接剂附着于缓冲材料的一面侧。进一步,也可以在基材(5)和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各个一面侧上设置粘接剂层(6),使各自的面相对而层叠,如前述,使用热压机或冷压机而使它们接合。另外,也可以夹设安装粘接性树脂膜等粘接剂层(6)而层叠,之后加热,接着,使用冷压机使它们接合。
对于缓冲材料(4)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大多使用由软质聚氨酯泡沫形成的片材。另外,只要有充分的缓冲性,也可以使用其它软质树脂泡沫。夹设安装缓冲材料(4)的情况下,对于基材(5)与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接合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通过层压接合,也可以通过粘接剂粘接而接合。
需要说明的是,夹设安装缓冲材料(4)时,即便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一面侧没有附着有树脂,也能够防止粘接剂层(6)渗出到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表面而使内饰成型体(1)的外观受损。
优选在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基材(5)侧的面侧上至少附着有树脂。如果在与基材(5)接合的一面侧上附着有树脂,则假设即便在基材(5)的一面侧的粘接剂层(6)熔融、流动的情况下,也发挥如下作用,因此是有用的。即,上述树脂成为堤防,能够防止粘接剂层(6)渗出到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表面而使内饰成型体(1)的外观受损。另外,通过树脂,剪裁时几乎没有起毛,能够省略用于处理起毛的后加工。
该至少附着有树脂是指: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一面侧的丝上附着有树脂的意思。例如,树脂可以由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一面侧浸渗至内部、附着至内部的丝。另外,也可以是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大约整个厚度浸渗有树脂。这样,如果附着有树脂,则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刚性提高、变得容易处理。
对于附着于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一面侧的树脂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为能够与设置于基材(5)的表面的粘接剂层(6)一起使基材(5)和内饰用表皮材料(3)牢固地接合的树脂。作为该树脂,可以使用聚氨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酯树脂以及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酸改性聚乙烯树脂等具有粘接性的聚烯烃树脂等。例如,在基材(5)为聚氨酯泡沫制,由聚氨酯系粘接剂形成粘接剂层(6),内饰用表皮材料(3)上附着的树脂为聚氨酯树脂的情况下,能够使基材(5)和内饰用表皮材料(3)更牢固地接合,因而优选。进一步,附着于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树脂为不会由于成型体制造时的加热而熔融的树脂时,能够防止或者至少能够抑制熔融的粘接剂向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表面的渗出。
另外,对于在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一面侧附着树脂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列举出例如,吹送树脂粉末、加热并使之熔融之后降温而使之附着的方法。进一步,可列举出涂敷或浸渍以水等作为介质的树脂粉末的乳液之后,使之干燥的方法。另外,可列举出:将溶解有树脂粉末的溶液喷雾于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一面侧,之后干燥去除介质而使之附着的方法。
对于织布的织物组织,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例示出例如: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以及它们的任意的组合等任一织物组织。另外,对于织布的丝密度也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经密度为60~250根/25.4mm、特别是70~150根/25.4mm,并且纬密度为60~250根/25.4mm、特别是70~150根/25.4mm。如果经密度为60~250根/25.4mm、且纬密度为60~250根/25.4mm,则内饰用表皮材料(3)介由粘接剂层(6)与基材(5)接合时,能够充分地抑制粘接剂向内饰用表皮材料(3)表面的渗出。进一步,由于织布变得容易延伸,使之与基材(5)粘合、接合时的密合性以及成型性等也不会降低。进一步,也可以将织布的粗密用布面覆盖系数表示。该布面覆盖系数优选为3500以下,特别优选为2000~3500。如果布面覆盖系数为3500以下,则能够充分地抑制粘接剂的渗出,并且织布变得容易延伸,所以与基材(5)的密合性以及成型性等也不会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布面覆盖系数为将各个丝的纤度(dtex)的平方根与丝密度(根/25.4mm)的积通过经线和纬线的总和表示的数值。
对于基材(5)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大多使用树脂泡沫、特别是半硬质聚氨酯泡沫。由聚氨酯泡沫形成的基材可以通过从利用常规方法使之发泡、成型而成的板状泡沫切出规定尺寸等方法制作。另外,作为基材(5),除了聚氨酯泡沫之外,也可以使用应用聚烯烃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等常用的热塑性树脂形成的泡沫。另外,可以优选使用由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和发泡剂形成的热塑性的基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内饰成型体(1)也可以预先将基材(5)与内饰用表皮材料(3)接合之后而成型。另外,接合也可以与成型同时地进行。
<第2实施方式的内饰成型体>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饰成型体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结构、作用和效果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内饰成型体(1)为内饰用表皮材料(3)和基材(5)层叠而构成的、进行了压制成型的、具有由压制成型导致的伸缩变形的程度最小的部位即最小伸缩变形部位(7)、和其以外的部位即其以外的伸缩变形部位(9)的内饰成型体(参照图1)。并且,内饰用表皮材料(3)为编织物。
这些部位可例示出例如:在汽车顶棚用的内饰用表皮材料中,顶棚周边的拉深部等不平坦的部位为伸缩变形部位,其以外的平坦的顶棚面为最小伸缩变形部位。
另外,在最小伸缩变形部位(7)中,取在横列方向延伸的第1虚拟线(E1)、在横列方向延伸的与前述第1虚拟线(E1)平行且隔有规定间隔L1的第2虚拟线(E2)、在纵行方向延伸的第3虚拟线(E3)、以及在纵行方向延伸的与前述第3虚拟线(E3)平行且隔有规定间隔L2的第4虚拟线(E4)(参照图10、图11)。
并且,将由第1虚拟线(E1)、第2虚拟线(E2)、第3虚拟线(E3)以及第4虚拟线(E4)围成的第1区域(R1)中存在的沿横列方向排列的线圈数设为N1、沿纵行方向排列的线圈数设为N2(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中为了方便进行说明,在图中,设为N1=6、N2=6,但对N1、N2没有限定)。
另一方面,在其以外的伸缩变形部位(9)中,取在横列方向延伸的第5虚拟线(E5)、在横列方向延伸的与第5虚拟线(E5)平行的第6虚拟线(E6)、在纵行方向延伸的第7虚拟线(E7)、在纵行方向延伸的与第7虚拟线(E7)平行的第8虚拟线(E8)(参照图12、图13)。
并且,按照使由第5虚拟线(E5)、第6虚拟线(E6)、第7虚拟线(E7)和第8虚拟线(E8)围成的第2区域(R2)中存在的沿横列方向排列的线圈数与N1相等、沿纵行方向排列的线圈数与N2相等的方式,调整第5虚拟线(E5)与第6虚拟线(E6)的间隔L3、以及第7虚拟线(E7)与第8虚拟线(E8)的间隔L4。
特征在于,该情况下,第2区域(R2)的各边的长度为与之对应的第1区域(R1)的各边的长度的95~250%。
本实施方式的内饰成型体(1)的要点在于,如上述,第2区域(R2)的各边的长度为与之对应的第1区域的各边的长度的95~250%。
编织物具有在一方向(例如纵向)伸长时,在与其垂直的方向(例如横向)缩短的性质。如果该伸长与收缩同时产生,则成为内饰用表皮材料的花纹扭曲的原因。本实施方式中,第2区域的各边的长度为与之对应的第1区域的各边的长度的95~250%。如果制成为这样的构成,则内饰成型体的花纹的扭曲被抑制,产品价值提高。
最小伸缩变形部位(7)上的第1区域(R1)为图10、图11所例示的区域,为大致平行四边形的区域。需要说明的是,该情况的平行四边形当然也包含长方形、正方形。
另外,其以外的伸缩变形部位(9)上的第2区域(R2)为如图12、图13所例示的区域,为大致平行四边形的区域。需要说明的是,该情况的平行四边形当然也包含长方形、正方形。进而,第2区域(R2)任选配置于平面上,或配置于曲面上。
第1区域(R1)的规定间隔L1、L2可以分别设定为任意的长度,但通常在3~20mm的范围内决定,更优选设定为3~16mm(特别优选3~12mm)等。如果规定间隔L1、L2小于3mm则过小,第1区域、第2区域内的N1、N2的测量困难,超过20mm则扭曲的大小被平均化,所以优选为上述范围。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第2区域的各边的长度为与之对应的第1区域的各边的长度的95~250%。优选的是,第2区域的各边的长度为与之对应的第1区域的各边的长度的97~200%,更优选为98~190%。
如果将该范围使用图11、图13的各边的长度L1、L2、L3、L4表示则如下。
0.95L1≤L3≤2.50L1(本实施方式的范围)
0.95L1≤L3≤2.00L1(本实施方式优选的范围)
0.95L1≤L3≤1.90L1(本实施方式更优选的范围)
0.95L2≤L4≤2.50L2(本实施方式的范围)
0.95L2≤L4≤2.00L2(本实施方式优选的范围)
0.95L2≤L4≤1.90L2(本实施方式更优选的范围)
如果设为这样的范围,则内饰成型体的皱纹和花纹的扭曲被抑制、产品价值提高。
另外,由第1虚拟线(E1)、第2虚拟线(E2)、第3虚拟线(E3)以及第4虚拟线(E4)围成的第1区域(R1)的面积S1,与由第5虚拟线(E5)、第6虚拟线(E6)、第7虚拟线(E7)以及第8虚拟线(E8)围成的第2区域(R2)中成为最大的面积S2的面积S2max,可以满足S2max/S1>1.4的关系式。可以更优选设为S2max/S1>1.6。另外,通常可以设为S2max/S1<2.6。
即便产生满足该关系式的大的伸长,由于第2区域的各边的长度落在与之对应的第1区域的各边的长度的前述规定比率的范围内,所以内饰成型体的皱纹以及花纹的扭曲被抑制,产品价值提高。
本实施方式中,内饰用表皮材料(3)为编织物。对于内饰用表皮材料的图案设计不限,可列举出通过编织物的编织花纹、压花花纹等实施的图案设计。本发明的这些图案设计在成型前实施是有效的。
编织物中使用的丝可以使用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织布中使用的丝相同的物质。
另外,涉及使内饰用表皮材料(3)介由粘接剂层(6)与基材(5)接合的方法、粘接剂层(6)、基材(5)的记载直接适用第1实施方式的记载。
对于编织物的编织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任选为经编或纬编中的任一种编织组织。对于编织物的丝密度也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经线机,优选28~32针距(gauge)。作为使用丝,优选使用50~84dtex左右。作为经编的密度,优选纵行30~80/25.4mm、横列40~100/25.4mm。
作为纬编机,优选24~28针距。作为使用丝,优选使用50~84dtex左右。作为纬编的密度,优选纵行25~35/25.4mm、横列40~50/25.4mm。
<内饰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下面对内饰成型体(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在至少对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周围进行拉拽使之张紧的状态下,将内饰用表皮材料(3)与基材(5)压制成型。其中,由于使内饰表皮材料(3)塑性变形而容易将成型后的形状热定型,因而优选边将模具加热边压制成型。
本制造方法中,通过模具成型时,为了不使内饰用表皮材料(3)被带入至模具内,需要夹持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端部而使之处于张紧状态。该夹持方法可以任意地选择,可列举出例如:利用抗皱板、夹子等的固定等。
利用抗皱板的夹持方法例如,如图14例示,通过沿着可动的上模(31)的周边设置抗皱板(33)而进行。该情况下,通过抗皱板(33)和下模(35)夹设平板(30),对平板(30)的周围进行拉拽使之张紧(参照图15)。通过这样进行,即便压制也能够抑制内饰用表皮材料(3)被带入至上下模(31、35)的间隙内(参照图16)。
用抗皱板的带入量或用夹子的带入量被适宜调整以使第2区域的各边的长度落入规定的范围内。
另外,作为内饰成型体(1)的制造方法,可以将基材(5)压制成型制成预成型体,在对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周围进行拉拽使之张紧的状态下,将所述内饰用表皮材料做成与预成型体对应的形状并粘接到预成型体上。在该制造方法中,为了不使内饰用表皮材料(3)被带入至模具内,需要通过前述夹持方法夹持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端部而使之处于张紧状态。进而,更优选边将模具加热边进行粘接。
对于本发明的内饰成型体的用途,没有特别的限定,可列举出:车辆用内饰成型体、建筑用内饰成型体等。作为车辆,除了轿车、公共汽车、卡车等之外,可列举出铁路车辆、建设车辆、农业车辆、产业车辆等。除此之外,本发明的内饰成型体也可以用作飞机以及船舶等的内饰成型体。另外,该内饰成型体可用作特别是轿车、公共汽车、卡车等的顶棚、门饰、仪表板、支柱、遮阳板、后窗台等。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内饰成型体中应用的内饰用表皮材料使用加热处理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半拉伸丝(POY)的织布。
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半拉伸丝(POY)为纤度132dtex、48长丝的黑色纺前染色丝(最大应力伸长率134%)。如图6所述,使该半拉伸丝在长度1m、190℃的空心加热器中以200m/分钟的速度行进,以延伸倍率0进行干热处理。于是,制成为临时屈服点应力86cN/dtex、最大应力258cN/dtex、最大应力伸长率为137%、通过JIS L1013A法测定的沸水收缩率(沸水收缩率)为3%的加工丝,交织处理之后,进行卷取。
将该加工丝以经线密度124根/25.4mm、纬线密度118根/25.4mm织造后,按照100℃的中间定型、背面涂布、100℃的完全定型的顺序进行。由此制成经线密度128根/25.4mm、纬线密度122根/25.4mm的织布。
另一方面,通过框式层压来粘接厚度4.2mm的作为基材的软质聚氨酯泡沫片。由此形成软质聚氨酯泡沫片的厚度为3.5mm的预层叠体。
使该预层叠体、与作为基材的硬质聚氨酯泡沫片隔着粘接层层叠。接着,将其配置于图14中例示的具备抗皱板的热压机,利用加热至130℃的模具进行加热成型。接着,将成型品从模具内取出之后,将整个外周修边,制造以聚氨酯泡沫层作为基材、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布作为表皮材料的车辆用顶棚材料。
该车辆用顶棚材料在图17和图18例示的最小伸缩变形部位(71)中,将4mm见方的区域作为第1区域(R1)。该第1区域(R1)中,L1=4mm、L2=4mm。另外,第1区域R1内的N1(经线的根数)、N2(纬线的根数)由经线密度和纬线密度算出N1(经线的根数)=20、N2(纬线的根数)=19。
接着,在其以外的伸缩变形部位(91)中,按照使由第5虚拟线(E5)、第6虚拟线(E6)、第7虚拟线(E7)和第8虚拟线(E8)围成的第2区域(R2)中存在的经线根数为与N1相等的20、纬线根数为与N2相等的19的方式,调整第5虚拟线(E5)与第6虚拟线(E6)的间隔L3、以及第7虚拟线(E7)与第8虚拟线(E8)的间隔L4,设置第2区域(R2)。
观察这样的第2区域(R2)的结果,可知所有位置中,第2区域的各边的长度为第1区域中与之对应的各边的长度的100~185%。即,可知L1、L2、L3、L4满足以下的式子。
1.00L1≤L3≤1.85L1
1.00L2≤L4≤1.85L2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1区域(R1)为16mm2。并且,构成第1区域(R1)的经线以及纬线的根数与构成第2区域(R2)的经线以及纬线的根数相同。因此,第1区域(R1)的内饰用表皮材料的质量当然与第2区域(R2)的内饰用表皮材料的质量相同。
本实施例中,求出第1区域的面积(S1)、与最大伸长的第2区域的面积(S2max)的比(S2max/S1),为1.9。
另外,在这些其以外的伸缩变形部位中,见不到扭曲醒目的花纹,也见不到皱纹、表面凸起等外观异常。
另外,将该车辆用顶棚材料在100℃的恒温槽内静置24小时,前述观察的多个位置中,尺寸的变化均为0.5mm以下,没有扭曲特别醒目的位置。
<实施例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半拉伸丝(POY)使用纤度为97dtex的长丝的灰色纺前染色丝(伸率134%),使之在1m的空心加热器中(190℃)以200m/分钟的速度行进,以延伸倍率0进行干热处理。于是,制成为临时屈服点应力59cN/dtex、最大应力172cN/dtex、最大应力伸长率为135%、通过JIS L1013A法测定的沸水收缩率(沸水收缩率)为3%的加工丝,交织处理之后,进行卷取。将该加工丝使用3bar的特里科经编机(28针距),针织成特里科经编织物。100℃下进行热定型,制成纵行密度68根/25.4mm、横列密度70根/25.4mm的编织物。接着,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框式层压来粘接厚度4.2mm的作为基材的软质聚氨酯泡沫片,之后印刷出4mm的格子图案。
接着,与实施例1同样地用热压机成型后将整个外周修边而制造车辆用顶棚材料。
该车辆用顶棚材料中,在内饰用表皮材料的最小伸缩变形部位,将4mm见方的区域作为第1区域(R1)。另外,第1区域(R1)内,N1(横列方向排列的线圈数)=11、N2(纵行方向排列的线圈数)=11。
接着,在其以外的伸缩变形部位中,按照使由第5虚拟线(E5)、第6虚拟线(E6)、第7虚拟线(E7)和第8虚拟线(E8)围成的第2区域(R2)中存在的沿横列方向排列的线圈数为与N1相等的11、沿纵行方向排列的线圈数为与N2相等的11的方式,调整第5虚拟线(E5)与第6虚拟线(E6)的间隔L3、以及第7虚拟线(E7)与第8虚拟线(E8)的间隔L4,设置第2区域(R2)。
观察这样的第2区域的结果,可知所有位置中,第2区域的各边的长度为第1区域中与之对应的各边的长度的95~185%。即,可知L1、L2、L3、L4满足以下的式子。
0.95L1≤L3≤1.85L1
0.95L2≤L4≤1.85L2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1区域(R1)为16mm2。并且,构成第1区域(R1)的横列方向和纵行方向的各线圈数与构成第2区域(R2)的横列方向和纵行方向的各线圈数相同。因此,第1区域(R1)的内饰用表皮材料的质量当然与第2区域(R2)的内饰用表皮材料的质量相同。
本实施例中,求出第1区域的面积(S1)、与最大伸长的第2区域的面积(S2max)的比(S2max/S1),为1.9。
另外,在这些其以外的伸缩变形部位中,见不到扭曲醒目的花纹,也见不到皱纹、表面凸起等外观异常。
将该车辆用顶棚材料在100℃的恒温槽内静置24小时,前述观察的多个位置中,尺寸的变化均为0.5mm以下,没有扭曲特别醒目的位置。
如上述,实施例中,没有皱纹且也没有花纹收缩的位置,因此外观良好。
进一步,通过使用干热处理而成的交织丝,能够具有优异的光泽感、坚牢度高且多色的混色。
<比较例1>
将纤度为84dtex、24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半拉伸丝拉伸而成的假捻加工丝、与将纤度56dtex、24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半拉伸丝拉伸而成的假捻加工丝以50Turn/m松捻,制作最大应力505cN/dtex、最大应力伸长率22%、沸水收缩率3%的松捻丝。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该丝的织造、软质聚氨酯泡沫片的粘接而制作平板。之后,除了成型时取下抗皱板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造车辆用顶棚材料。
该比较例1的车辆用顶棚材料在其以外的伸缩变形部位形成有皱纹。另外,间隔L3变得小于0.95L1而存在纬线凸起的位置,内饰用表皮材料表面的平滑性降低。
<比较例2>
使用纤度84dtex、36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假捻加工丝(最大应力295cN/dtex、最大应力伸长率22%、沸水收缩率3%)作为实施例2的使用丝。与实施例1同样地框式层压软质聚氨酯片。与比较例1同样地在成型时取下抗皱板。其结果,虽然特里科经编织物被带入到模具的凸部,但由于是针织物,所以在与伸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收缩,没有皱纹地成型、外观良好。但是,在成型前的成品布(finished fabric)(内饰用表皮材料表面)上印刷4mm的格子,测定成型后的图案,结果在被伸长的位置,在与伸长垂直的方向上收缩、观察到花纹扭曲。
<比较例3>
除了成型时取下抗皱板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造车辆用顶棚材料。在车辆用顶棚材料的凸部内饰用表皮材料被带入,皱纹产生。
<比较例4>
除了成型时取下抗皱板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制造车辆用顶棚材料。其结果,虽然特里科经编织物被带入到模具的凸部,但由于是针织物,所以在与伸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收缩,没有皱纹而成型、外观良好。但是,在成型前的成品布(内饰用表皮材料表面)上印刷4mm的格子,测定成型后的图案,结果在被伸长的位置,在与伸长垂直的方向上收缩,观察到花纹扭曲。
<比较例5>
除了成型时安装抗皱板以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进行,制造车辆用顶棚材料。其结果,成型时表皮材料破裂。由此可知,即便夹持比较例1的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端部而使之处于张紧状态也不能成型。
<比较例6>
除了成型时安装抗皱板以外,与比较例2同样地进行,制造车辆用顶棚材料。其结果,成型时表皮材料破裂。由此可知,即便夹持比较例2的内饰用表皮材料(3)的端部而使之处于张紧状态也不能成型。
本发明可以利用于车辆或住宅等的内饰成型体的技术领域中。内饰成型体为车辆用的情况下,能够制成为顶棚材料、门饰等各种成型体,能够制成为非平面的且具有立体感的成型体。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记载只不过以说明为目的,并非限定本发明或解释本发明。列举了典型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记述和图示中使用的表述,并非限定的表述,可以理解为说明的和例示的内容。如此处详述,该方式中,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而在附加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改变。此处虽然在本发明的详述中参照了规定的结构、材料和实施方式,但没有将本发明限定在此处的公开事项内的意图,不如说本发明涉及的是在附加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功能上同等的结构、方法、用途。

Claims (10)

1.一种内饰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其为内饰用表皮材料和基材层叠构成的、进行了压制成型的内饰成型体,
所述内饰用表皮材料由织布制成;
所述内饰用表皮材料中具有由所述压制成型导致的伸缩变形的程度最小的部位、和其以外的部位,
在所述最小的部位中,取在经线方向延伸的第1虚拟线、在经线方向延伸的与所述第1虚拟线平行且隔有规定间隔L1的第2虚拟线、在纬线方向延伸的第3虚拟线、以及在纬线方向延伸的与所述第3虚拟线平行且隔有规定间隔L2的第4虚拟线,
将由所述第1虚拟线、所述第2虚拟线、所述第3虚拟线以及所述第4虚拟线围成的第1区域中存在的所述经线的根数设为N1、所述纬线的根数设为N2的情况下,
在所述其以外的部位中,取在经线方向延伸的第5虚拟线、在经线方向延伸的与第5虚拟线平行的第6虚拟线、在纬线方向延伸的第7虚拟线、以及在纬线方向延伸的与第7虚拟线平行的第8虚拟线,
按照使由所述第5虚拟线、所述第6虚拟线、所述第7虚拟线和所述第8虚拟线围成的第2区域中存在的所述经线的根数与所述N1相等,所述纬线的根数与所述N2相等的方式,调整所述第5虚拟线与所述第6虚拟线的间隔、以及所述第7虚拟线与所述第8虚拟线的间隔的情况下,
所述第2区域的各边的长度为与之对应的所述第1区域的各边的长度的95~250%。
2.一种内饰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其为内饰用表皮材料和基材层叠构成的、进行了压制成型的内饰成型体,
所述内饰用表皮材料由编织物制成,
所述内饰用表皮材料中具有由所述压制成型导致的伸缩变形的程度最小的部位、和其以外的部位,
在所述最小的部位中,取在横列方向延伸的第1虚拟线、在横列方向延伸的与所述第1虚拟线平行且隔有规定间隔L1的第2虚拟线、在纵行方向延伸的第3虚拟线、以及在纵行方向延伸的与所述第3虚拟线平行且隔有规定间隔L2的第4虚拟线,
将由所述第1虚拟线、所述第2虚拟线、所述第3虚拟线以及所述第4虚拟线围成的第1区域中存在的沿横列方向排列的线圈数设为N1、沿纵行方向排列的线圈数设为N2的情况下,
在所述其以外的部位中,取在横列方向延伸的第5虚拟线、在横列方向延伸的与所述第5虚拟线平行的第6虚拟线、在纵行方向延伸的第7虚拟线、以及在纵行方向延伸的与所述第7虚拟线平行的第8虚拟线,
按照使由所述第5虚拟线、所述第6虚拟线、所述第7虚拟线以及所述第8虚拟线围成的第2区域中存在的沿横列方向排列的线圈数与所述N1相等、沿纵行方向排列的线圈数与所述N2相等的方式,调整所述第5虚拟线与所述第6虚拟线的间隔、以及所述第7虚拟线与所述第8虚拟线的间隔的情况下,
所述第2区域的各边的长度为与之对应的所述第1区域的各边的长度的95~2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成型体,其中,
由所述第1虚拟线、所述第2虚拟线、所述第3虚拟线以及所述第4虚拟线围成的所述第1区域的面积S1,与
由所述第5虚拟线、所述第6虚拟线、所述第7虚拟线以及所述第8虚拟线围成的所述第2区域的面积S2中最大的面积S2max,
满足S2max/S1>1.4的关系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饰成型体,其中,
由所述第1虚拟线、所述第2虚拟线、所述第3虚拟线以及所述第4虚拟线围成的所述第1区域的面积S1,与
由所述第5虚拟线、所述第6虚拟线、所述第7虚拟线以及所述第8虚拟线围成的所述第2区域的面积S2中最大的面积S2max,
满足S2max/S1>1.4的关系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成型体,其中,所述织布使用将未拉伸丝或半拉伸丝进行干热处理而成的丝。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饰成型体,其中,所述编织物使用将未拉伸丝或半拉伸丝进行干热处理而成的丝。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饰成型体,其中,所述干热处理后的丝通过JIS L1013A法测定的热水尺寸变化率为20%以下,伸长率为100~20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饰成型体,其中,所述干热处理后的丝通过JIS L1013A法测定的热水尺寸变化率为20%以下,伸长率为100~200%。
9.一种内饰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内饰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在至少对所述内饰用表皮材料的周围进行拉拽使之张紧的状态下,将所述内饰用表皮材料和所述基材层叠而成的平板压制成型。
10.一种内饰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内饰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将所述基材压制成型而制成预成型体,
在对所述内饰用表皮材料的周围进行拉拽使之张紧的状态下,将所述内饰用表皮材料做成与所述预成型体对应的形状并粘接到预成型体上。
CN201410045337.4A 2013-02-15 2014-02-07 内饰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912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28287 2013-02-15
JP2013028287A JP6011387B2 (ja) 2013-02-15 2013-02-15 内装成形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1256A true CN103991256A (zh) 2014-08-20
CN103991256B CN103991256B (zh) 2016-08-24

Family

ID=51264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533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91256B (zh) 2013-02-15 2014-02-07 内饰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011387B2 (zh)
CN (1) CN103991256B (zh)
DE (1) DE10201420128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9747A (zh) * 2015-01-21 2015-05-06 柳州聚龙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顶棚
CN106240125A (zh) * 2015-06-15 2016-12-21 国际汽车配件集团北美公司 具有位于基板上的装饰性盖子片材的物品的制造
CN112292246A (zh) * 2018-07-03 2021-01-29 河西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内饰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15279581A (zh) * 2020-06-03 2022-11-01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表皮件、内饰件、内饰件的制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6313A (en) * 1986-09-19 1989-03-28 Toyoda Gosei Co., Ltd. Resin product with main resin body and soft resin covering part
CN2778560Y (zh) * 2005-02-03 2006-05-10 蒋姝华 废聚苯乙烯泡沫汽车内饰衬板
CN1946540A (zh) * 2004-04-30 2007-04-11 京洛株式会社 车辆用内装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332513A (ja) * 2006-06-17 2007-12-27 Kawashima Selkon Textiles Co Ltd 内装織物
JP2010203021A (ja) * 2009-03-06 2010-09-16 Toray Ind Inc シート状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1153A (ja) * 1982-08-13 1984-02-20 盟和産業株式会社 表皮材層付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S61138751A (ja) * 1984-12-10 1986-06-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内装用表皮材
JPS62142628A (ja) * 1985-12-17 1987-06-26 Takashimaya Nitsupatsu Kogyo Kk 成形基材への表皮材貼付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S63182141A (ja) * 1987-01-26 1988-07-27 旭化成株式会社 繊維積層体からなる成形品
JP2000170031A (ja) * 1998-09-29 2000-06-20 Toray Ind Inc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6313A (en) * 1986-09-19 1989-03-28 Toyoda Gosei Co., Ltd. Resin product with main resin body and soft resin covering part
CN1946540A (zh) * 2004-04-30 2007-04-11 京洛株式会社 车辆用内装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778560Y (zh) * 2005-02-03 2006-05-10 蒋姝华 废聚苯乙烯泡沫汽车内饰衬板
JP2007332513A (ja) * 2006-06-17 2007-12-27 Kawashima Selkon Textiles Co Ltd 内装織物
JP2010203021A (ja) * 2009-03-06 2010-09-16 Toray Ind Inc シート状物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9747A (zh) * 2015-01-21 2015-05-06 柳州聚龙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顶棚
CN106240125A (zh) * 2015-06-15 2016-12-21 国际汽车配件集团北美公司 具有位于基板上的装饰性盖子片材的物品的制造
CN106240125B (zh) * 2015-06-15 2019-12-20 国际汽车配件集团北美公司 具有位于基板上的装饰性盖子片材的物品的制造
CN112292246A (zh) * 2018-07-03 2021-01-29 河西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内饰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15279581A (zh) * 2020-06-03 2022-11-01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表皮件、内饰件、内饰件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56066A (ja) 2014-08-28
DE102014201287A1 (de) 2014-08-21
JP6011387B2 (ja) 2016-10-19
CN103991256B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20451B2 (ja) 内装用表皮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内装用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CN108251954B (zh) 间隔织物、用间隔织物形成的复合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应用
CN102212932B (zh) 内饰材料用表皮材料
KR102253606B1 (ko) 자동차 내장재용 인조가죽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1784628A (zh) 粘合带
CN104870702B (zh) 气囊用布帛
US20080254263A1 (en) Composite Fabric Material Exhibiting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al Change Upon Water Absorption, and Textile Products
CN103991256A (zh) 内饰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KR20060021286A (ko) 두 개의 이종 사조 함유 직편 포백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의복
CN1867279B (zh) 座席用片材
JP2003113562A (ja) 畝状ダブル・ラッシェル地
US3127306A (en) Stretch type fabrics having temporary stability
JPH038852A (ja) 成形用布帛
KR101612121B1 (ko) 웨어러블 밴드
US2332848A (en) Stretchable laminated fabric and manufacture of same
US20070151655A1 (en) Fabric with high stretch and retained extension
CN110016756B (zh) 一种可碎片化爆裂经编立体织物
KR102115740B1 (ko) 멜란지 효과와 냉감터치감이 우수한 삼중환편물의 제조방법
CN109688858B (zh) 羽毛制品
KR101102309B1 (ko) 간접 도포방식에 의한 코팅 편물의 제조방법
JP2010007203A (ja) 生地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衣類
KR970009920B1 (ko) 자동차용 내장부품의 제조방법
CN102555401B (zh) 一种适用于膜粘合的经编汽车内饰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
JP4725832B2 (ja) 通気性編物製造法
KR101400164B1 (ko) 거칠고 불규칙한 열가소성수지 사상체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사상체를 사용한 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