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6448A - 隔离膜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隔离膜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6448A
CN103956448A CN201410204287.XA CN201410204287A CN103956448A CN 103956448 A CN103956448 A CN 103956448A CN 201410204287 A CN201410204287 A CN 201410204287A CN 103956448 A CN103956448 A CN 103956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ier film
polymer beads
rechargeable battery
lithium rechargeable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42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56448B (zh
Inventor
赖旭伦
江辉
杨建瑞
占克军
牛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0428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564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56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6448A/zh
Priority to JP2014208305A priority patent/JP6050797B2/ja
Priority to US14/584,730 priority patent/US971177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564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64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35Safety or regulating additives or arrangements in electrodes, separators or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11Organic material
    • H01M50/414Synthetic resins, e.g. thermoplastics or thermosetting res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4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01M50/451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comprising layers of only organic material and layers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89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or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swelling degree, hydrophilicity or shut down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3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63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46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tubular or cylindric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89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or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swelling degree, hydrophilicity or shut down properties
    • H01M50/491Poros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89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or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swelling degree, hydrophilicity or shut down properties
    • H01M50/497Ionic conductiv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离膜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隔离膜包括:微孔膜,具有微孔;以及涂层,设置于微孔膜的表面上。所述涂层包括:聚合物颗粒,所述聚合物颗粒为空壳结构,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空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分布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纳米孔,所述聚合物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微孔膜的微孔的孔径;以及粘结剂颗粒,所述粘结剂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微孔膜的微孔的孔径。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上述隔离膜,间隔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以及电解液。本发明的隔离膜具有较高的吸液量和离子电导率以及较低的热收缩率,从而使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较好的常温循环性能、低温放电性能、倍率性能以及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隔离膜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离膜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自锂离子二次电池商业化以来,由于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无记忆效应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作各种移动设备的电源。随着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大规模的应用,其循环寿命及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主要部件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以及电解液。隔离膜依次插入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其功能主要为:(1)物理隔离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防止内部短路发生;(2)保证锂离子均匀地通过电解液,自由地往返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3)吸收电解液并保持电解液,使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
目前锂离子二次电池所用的隔离膜大部分为聚烯烃膜,如聚乙烯膜(PE)、聚丙烯膜(PP)或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复合膜(PP/PE/PP),在锂离子二次电池受到滥用,如过充、热冲击或穿刺等,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温度一般都会达到90℃以上,一旦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内部温度超过90℃,传统PE膜、PP膜就会有较大的收缩,导致正极和负极短路,产生更多的热量,使锂离子二次电池容易着火甚至爆炸。此外,聚烯烃膜的表面张力很低,对锂离子二次电池使用的碳酸酯电解液的浸润能力以及吸液能力较差,并不能满足锂离子二次电池长循环寿命的要求。
针对这种情况,现有的做法在隔离膜上涂布一层陶瓷层,以降低热收缩、防止正负极短路以及改善隔离膜对电解液的浸润能力,但是陶瓷层的主要材料一般为氧化铝等硬度非常高的陶瓷颗粒,会增加了涂布机和分切机的损耗,且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其对电解液的保液性能增加也有限,不能满足锂离子二次电池长循环寿命的要求,对于过充等滥用情况也没有取得较好的抑制效果。究其原因是由于当锂离子二次电池受到滥用时,陶瓷层虽然能减小隔离膜的热收缩,但是并不能阻止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温度继续升高直到隔离膜熔解,陶瓷层的完整性也会随之破坏,正负极进一步发生短路,导致锂离子二次电池着火甚至爆炸。另外,由于陶瓷颗粒为实心结构,因此陶瓷层的保液能力有限。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膜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隔离膜具有较高的吸液量和离子电导率以及较低的热收缩率,从而使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较好的常温循环性能、低温放电性能、倍率性能以及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离膜,其包括:微孔膜,具有微孔;以及涂层,设置于微孔膜的表面上。所述涂层包括:聚合物颗粒,所述聚合物颗粒为空壳结构,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空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分布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纳米孔,所述聚合物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微孔膜的微孔的孔径;以及粘结剂颗粒,所述粘结剂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微孔膜的微孔的孔径。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间隔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以及电解液。所述隔离膜为根据本发明前述一个方面所述的隔离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上述结构的隔离膜具有较高的吸液量和离子电导率以及较低的热收缩率,从而使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较好的常温循环性能、低温放电性能、倍率性能以及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对比例1以及对比例2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常温循环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隔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实施例、对比例及测试结果。
首先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隔离膜。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隔离膜包括:微孔膜,具有微孔;以及涂层,设置于微孔膜的表面上。所述涂层包括:聚合物颗粒,所述聚合物颗粒为空壳结构,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空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分布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纳米孔,所述聚合物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微孔膜的微孔的孔径;以及粘结剂颗粒,所述粘结剂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微孔膜的微孔的孔径。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中,当应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时,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解液可通过聚合物颗粒的壳体表面的纳米孔的孔道进入到聚合物颗粒的空腔中,使隔离膜的保液量大大提高,从而延长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循环寿命,同时增强其大电流及低温放电能力;所述涂层包括聚合物颗粒和粘结剂颗粒,不仅可以减小隔离膜的热收缩,而且能够改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中,所述微孔膜可选自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复合膜、纤维素膜以及聚酰亚胺膜中的一种。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中,所述微孔膜的厚度可为3μm~35μm。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中,所述涂层的厚度可为0.5μm~6μm。若涂层的厚度太小,则不能起到很好的降低隔离膜的收缩的作用;若涂层的厚度太大,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使用时锂离子的通过效率,进而影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常温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中,所述微孔膜的孔隙率可为30%~75%。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中,所述聚合物颗粒的聚合物可为共聚物。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中,所述聚合物颗粒的共聚物可由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辛酯、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环已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两种单体共聚而成。这种共聚物组成的聚合物颗粒能减小隔离膜的热收缩,而且这种共聚物组成的聚合物颗粒的粒径分布较窄,比陶瓷颗粒更廉价易得。
上述聚合物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可参考1992年10月20日授权公告的美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US5157084的专利以及1984年1月24日授权公告的美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US4427836的专利。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中,所述聚合物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为95℃~125℃。微孔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使其较为柔软容易被锂枝晶刺穿,而微孔膜表面的聚合物颗粒的玻璃化温度较高,使其具有较高的硬度,不易被锂枝晶刺穿,能够减小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自放电及由于锂枝晶刺穿隔离膜引起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安全问题。此外,当锂离子二次电池受到滥用时,电解液与正极极片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使温度迅速升高到90℃以上,而聚合物颗粒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小隔离膜的热收缩,并且聚合物颗粒壳体表面的纳米孔在达到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时会关闭,纳米孔关闭后电解液会锁在聚合物颗粒的空腔内,进一步切断正极极片与电解液的氧化反应,从而保证锂离子二次电池不着火不爆炸。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中,所述聚合物颗粒的热分解温度可大于300℃。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中,所述微孔膜的微孔的孔径可为35nm~800nm。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中,所述聚合物颗粒的粒径可为50nm~900nm。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中,所述粘结剂颗粒的粒径可为60nm~1000nm。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中,所述聚合物颗粒的粒径可使所述聚合物颗粒的体积的至少5%且小于50%嵌入所述微孔膜的微孔中。嵌入体积过小,聚合物颗粒的壳体表面的纳米孔与微孔膜表面的微孔的接触面积过小,使隔离膜的离子电导率减小;嵌入体积过大,则会减小微孔膜表面的微孔自身的储液能力,从而使隔离膜的离子电导率减小。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中,所述聚合物颗粒的壳体的表面上分布的纳米孔的面积可为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积的10%~50%,即壳体的孔隙率为10%~50%。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中,以所述聚合物颗粒的壳体的厚度作为所述纳米孔的孔道的长度计,所述纳米孔的孔径可是所述聚合物颗粒的壳体的厚度的20%~50%。纳米孔的孔径/孔道过大,则毛细作用较小,空腔吸液量不足;纳米孔的孔径/孔道过小,则毛细作用明显,但吸液时间较长。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中,所述纳米孔的孔径可为10nm~30nm。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中,所述粘结剂颗粒可选自苯丙乳胶颗粒、纯丙乳胶颗粒以及丁苯乳胶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中,所述聚合物颗粒的质量可为所述涂层的质量的70%~98%。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中,所述粘结剂颗粒的质量可为所述涂层的质量的2%~30%。
其次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隔离膜的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隔离膜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包括步骤:将聚合物颗粒和粘结剂颗粒加入到溶剂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将涂层浆料涂覆在微孔膜的至少一个表面,烘干后得到隔离膜。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隔离膜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隔离膜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溶剂可为去离子水。采用去离子水作为溶剂,不仅安全环保,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隔离膜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涂覆方式可为凹版印刷或挤压涂布。
再次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间隔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以及电解液。所述隔离膜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隔离膜。
接下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隔离膜及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制备方法的实施例以及对比例。
实施例1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50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8℃,分解温度为31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60nm的粘结剂颗粒纯丙乳胶按98:2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10nm,壳体的孔隙率为10%,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50%;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9μm、微孔孔径为35nm、孔隙率为30%的微孔膜聚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5.5%,涂层的厚度为4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将活性物质钴酸锂(LiCoO2)、粘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导电剂导电碳黑按质量比95:3:2加入溶剂NMP中混合均匀制成正极浆料,其中正极浆料的固体含量为40%,之后将正极浆料均匀地涂布在12μm厚的集流体铝箔的两面上,之后经过烘干、冷压、切片、焊接极耳,得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将活性物质人造石墨、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导电剂导电碳黑、粘结剂丁苯乳胶按质量比95:1.5:1.5:2加入溶剂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制成负极浆料,其中负极浆料的固体含量为50%,之后将负极浆料均匀地涂布在8μm厚的集流体铜箔的两面上,之后经过烘干、冷压、切片、焊接极耳,得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将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隔离膜卷绕后,得到电芯,之后经过封装、注入电解液(1mol/L的LiPF6溶液,非水有机溶剂为EC、PC和DEC,质量比为30:35:35)、化成、抽气成型,得到锂离子二次电池。
实施例2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50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8℃,分解温度为31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60nm的粘结剂颗粒纯丙乳胶按98:2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10nm,壳体的孔隙率为10%,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50%;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9μm、微孔孔径为45nm、孔隙率为30%的微孔膜聚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19.4%,涂层的厚度为4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2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50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8℃,分解温度为31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60nm的粘结剂颗粒纯丙乳胶按98:2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10nm,壳体的孔隙率为10%,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50%;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9μm、微孔孔径为49nm、孔隙率为30%的微孔膜聚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35.3%,涂层的厚度为4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3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50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8℃,分解温度为31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90nm的粘结剂颗粒纯丙乳胶按70:30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10nm,壳体的孔隙率为10%,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50%;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3μm、微孔孔径为49nm、孔隙率为30%的微孔膜聚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35.3%,涂层的厚度为4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4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65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0℃,分解温度为33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80nm的粘结剂颗粒苯丙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15nm,壳体的孔隙率为20%,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33%;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7μm、微孔孔径为60nm、孔隙率为38%的微孔膜聚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22.6%,涂层的厚度为2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5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75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0℃,分解温度为33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80nm的粘结剂颗粒苯丙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15nm,壳体的孔隙率为20%,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33%;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7μm、微孔孔径为65nm、孔隙率为38%的微孔膜聚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15.7%,涂层的厚度为2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6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75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0℃,分解温度为33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80nm的粘结剂颗粒苯丙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15nm,壳体的孔隙率为20%,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33%;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7μm、微孔孔径为70nm、孔隙率为38%的微孔膜聚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24.2%,涂层的厚度为2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7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100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0℃,分解温度为33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80nm的粘结剂颗粒苯丙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15nm,壳体的孔隙率为20%,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33%;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7μm、微孔孔径为75nm、孔隙率为38%的微孔膜聚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7.6%,涂层的厚度为2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8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9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120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5℃,分解温度为37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210nm的粘结剂颗粒丁苯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20nm,壳体的孔隙率为35%,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20%;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16μm、微孔孔径为100nm、孔隙率为43%的微孔膜聚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12.8%,涂层的厚度为6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9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165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5℃,分解温度为37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210nm的粘结剂颗粒丁苯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20nm,壳体的孔隙率为35%,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20%;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16μm、微孔孔径为150nm、孔隙率为43%的微孔膜聚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20.6%,涂层的厚度为6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10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1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230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5℃,分解温度为37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210nm的粘结剂颗粒丁苯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20nm,壳体的孔隙率为35%,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20%;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16μm、微孔孔径为200nm、孔隙率为43%的微孔膜聚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16.0%,涂层的厚度为6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11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2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260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5℃,分解温度为35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300nm的粘结剂颗粒纯丙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30nm,壳体的孔隙率为50%,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20%;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20μm、微孔孔径为250nm、孔隙率为50%的微孔膜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复合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29.9%,涂层的厚度为0.5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12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3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450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0℃,分解温度为380℃的聚合物颗粒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450nm的粘结剂颗粒纯丙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30nm,壳体的孔隙率为20%,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20%;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25μm、微孔孔径为400nm、孔隙率为75%的微孔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18.0%,涂层的厚度为0.5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13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4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800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3℃,分解温度为400℃的聚合物颗粒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850nm的粘结剂颗粒纯丙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30nm,壳体的孔隙率为11%,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20%;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35μm、微孔孔径为799nm、孔隙率为75%的微孔膜聚酰亚胺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46.3%,涂层的厚度为0.5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14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5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900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5℃,分解温度为420℃的聚合物颗粒乙烯基甲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1000nm的粘结剂颗粒纯丙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30nm,壳体的孔隙率为10%,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20%;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25μm、微孔孔径为800nm、孔隙率为75%的微孔膜纤维素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18.0%,涂层的厚度为0.5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15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6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65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8℃,分解温度为31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75nm的粘结剂颗粒纯丙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15nm,壳体的孔隙率为27%,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33%;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9μm、微孔孔径为60nm、孔隙率为38%的微孔聚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22.6%,涂层的厚度为4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16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7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65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8℃,分解温度为31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150nm的粘结剂颗粒纯丙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15nm,壳体的孔隙率为27%,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33%;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9μm、微孔孔径为60nm、孔隙率为38%的微孔膜聚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22.6%,涂层的厚度为4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17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8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65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8℃,分解温度为31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200nm的粘结剂颗粒纯丙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15nm,壳体的孔隙率为27%,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33%;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9μm、微孔孔径为60nm、孔隙率为38%的微孔膜聚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22.6%,涂层的厚度为4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18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9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65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8℃,分解温度为31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100nm的粘结剂颗粒纯丙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10nm,壳体的孔隙率为12%,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22%;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9μm、微孔孔径为60nm、孔隙率为38%的微孔膜聚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22.6%,涂层的厚度为4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19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20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65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8℃,分解温度为31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100nm的粘结剂颗粒纯丙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10nm,壳体的孔隙率为24%,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22%;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9μm、微孔孔径为60nm、孔隙率为38%的微孔膜聚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22.6%,涂层的厚度为4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20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21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65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8℃,分解温度为31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100nm的粘结剂颗粒纯丙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10nm,壳体的孔隙率为50%,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22%;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9μm、微孔孔径为60nm、孔隙率为38%的微孔膜聚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22.6%,涂层的厚度为4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21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22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65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8℃,分解温度为31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100nm的粘结剂颗粒纯丙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10nm,壳体的孔隙率为24%,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20%;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9μm、微孔孔径为60nm、孔隙率为38%的微孔膜聚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22.6%,涂层的厚度为4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22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23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65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8℃,分解温度为31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100nm的粘结剂颗粒纯丙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10nm,壳体的孔隙率为24%,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33%;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9μm、微孔孔径为60nm、孔隙率为38%的微孔膜聚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22.6%,涂层的厚度为4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23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24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65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8℃,分解温度为310℃的聚合物颗粒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与颗粒粒径为100nm的粘结剂颗粒纯丙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其中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孔的孔径为10nm,壳体的孔隙率为24%,纳米孔的孔径与壳体厚度的比值为50%;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9μm、微孔孔径为60nm、孔隙率为38%的微孔膜聚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其中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的体积比为22.6%,涂层的厚度为4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实施例24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1.制备隔离膜
采用实施例1中厚度为9μm、孔隙率为30%、微孔孔径为35nm的聚乙烯膜作为隔离膜,但不做涂覆处理。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对比例1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1.制备隔离膜
(1)将颗粒粒径为230nm、分解温度为2800℃的氧化铝颗粒,与颗粒粒径为75nm的粘结剂颗粒纯丙乳胶按94:6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涂层浆料;
(2)将涂层浆料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涂覆在厚度为9μm、微孔孔径为35nm、孔隙率为30%的微孔膜聚乙烯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烘干后得到隔离膜,涂层的厚度为4μm。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对比例2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1.制备隔离膜
采用实施例5中厚度为7μm、孔隙率为38%、微孔孔径为60nm的聚乙烯膜作为隔离膜,但不做涂覆处理。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对比例3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4
1.制备隔离膜
采用实施例9中厚度为16μm、孔隙率43%、微孔孔径为100nm的聚丙烯膜作为隔离膜,但不做涂覆处理。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对比例4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5
1.制备隔离膜
采用实施例12中厚度为20μm、孔隙率50%、微孔孔径为250nm的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复合膜作为隔离膜,但不做涂覆处理。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对比例5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6
1.制备隔离膜
采用实施例13中厚度为25μm、孔隙率为75%、微孔孔径为400n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作为隔离膜,但不做涂覆处理。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对比例6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7
1.制备隔离膜
采用实施例14中厚度为35μm、孔隙率75%、微孔孔径为799nm的聚酰亚胺膜作为隔离膜,但不做涂覆处理。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对比例7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8
1.制备隔离膜
采用实施例15中厚度为25μm、孔隙率为75%、微孔孔径为800nm的纤维素膜作为隔离膜,但不做涂覆处理。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对比例8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9
1.制备隔离膜
采用实施例16中厚度为9μm、孔隙率为38%、微孔孔径为60nm的聚乙烯膜作为隔离膜,但不做涂覆处理。
2.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
同实施例1。
3.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
同实施例1。
4.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
除采用对比例9制备的隔离膜外,其余同实施例1。
最后说明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隔离膜的测试过程以及测试结果。
(1)隔离膜的热收缩率测试
将隔离膜裁切成100mm长、100mm宽的正方形样品,并标记纵向(MD)以及横向(TD)方向,之后用投影测试仪测试MD以及TD方向的长度并记为L1和L2,随后将隔离膜放入130℃的鼓风烘箱中,一小时后取出,再次用投影测试仪测试MD以及TD方向的长度并记为L3和L4
隔离膜MD方向的热收缩率=(L1-L3)/L1×100%;
隔离膜TD方向的热收缩率=(L2-L4)/L2×100%。
(2)隔离膜的闭孔温度测试
将隔离膜裁切成直径为15mm的圆片,先在电解液中浸泡30分钟后取出,之后将隔离膜放入测试夹具中并注入电解液,将夹具旋紧,之后再将夹具放入程序升温烘箱中,将程序升温烘箱从25℃升温到200℃,用测温仪记录升温过程,用电化学工作站监控并记录隔离膜的电阻值,电阻值骤增时对应的温度即为隔离膜的闭孔温度。
(3)隔离膜的离子电导率测试
将隔离膜裁切成直径为15mm的圆片,先在电解液中浸润30分钟后取出,之后将隔离膜放入测试夹具中并注入电解液,将夹具旋紧,之后用电化学工作站扫描隔离膜的阻抗值,每组测试5片隔离膜,得出隔离膜阻抗曲线,再由隔离膜阻抗曲线拟合出隔离膜的离子电导率。
(4)隔离膜的吸液量测试
将隔离膜裁切成100mm长、100mm宽的正方形样品,称取隔离膜的重量,之后将隔离膜放入电解液中浸泡30分钟,再将隔离膜取出并用吸液纸吸干隔离膜表面的电解液,再次称取隔离膜的重量,两次称量的隔离膜的重量的差值即为隔离膜的吸液量。
(5)隔离膜的涂层与微孔膜之间的粘结力测试
将隔离膜裁切成20mm长、10mm宽的长方形样品,将隔离膜涂覆有涂层的一面用双面胶粘贴于测试基板上并露出10mm(即裁切的隔离膜的长度方向有10mm未粘贴在测试基板上),压平后,再将基板夹在拉力测试仪的下夹具上,将露出的10mm隔离膜夹于上夹具上,之后将上夹具固定在拉力测试仪的模具中,以50mm/分钟的速度进行180度剥离力测试,使涂层从微孔膜表面剥离,拉力测试仪实时记录剥离力的数值,取剥离过程中剥离力数值的平均值作为隔离膜的剥离力F(单位N),则隔离膜的涂层与微孔膜之间的粘结力=F/样品宽度。
(6)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过充性能测试
将锂离子二次电池接到电池测试仪中,在25℃下以1C倍率恒定电流充电到10V,并维持30分钟,记录此时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温度,并判断锂离子二次电池是否有起火或者爆炸。
(7)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低温放电性能测试
将锂离子二次电池接到电池测试仪中,在25℃下以0.5C倍率恒定电流充电到4.35V,之后分别在-20℃、-10℃、0℃、10℃、25℃下以0.5C倍率恒定电流放电到3.0V,记录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放电容量,以25℃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放电容量为基准,计算不同温度下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容量保持率。
(8)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倍率性能测试
将锂离子二次电池接到电池测试仪中,在25℃下以0.5C倍率恒定电流充电到4.35V,之后分别以0.2C、0.5C、1C、2C倍率恒定电流放电到3.0V,记录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放电容量,以0.2C倍率恒定电流放电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放电容量为基准,计算不同放电倍率下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容量保持率。
(9)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常温循环性能测试
在25℃下,以0.7C倍率恒流充电至电压为4.35V,之后以4.35V恒压充电至电流为0.05C,然后以1C倍率恒流放电至电压为3.0V,此为一个充放电循环过程,反复500次这种充放电循环过程。
N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第N次循环后的放电容量/第一次循环后的放电容量×100%。
表1给出实施例1-24和对比例1-9的隔离膜的参数。
表2给出实施例1-24和对比例1-9的隔离膜的测试结果。
表3给出实施例1、对比例1以及对比例2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性能测试结果。其中,每组测试3只锂离子二次电池,实施例1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编号分别为S1-1、S1-2、S1-3,对比例1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编号分别为D1-1、D1-2、D1-3,对比例2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编号分别为D2-1、D2-2、D2-3。
接下来对隔离膜和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性能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首先对隔离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从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涂覆有包括聚合物颗粒和粘结剂颗粒涂层的隔离膜的性质明显好于未涂覆有涂层的对比例1的隔离膜的性质。实施例1的隔离膜的热收缩率较小,闭孔温度较低,离子电导率和吸液量均较大。从实施例5和对比例3、实施例9和对比例4、实施例12和对比例5、实施例13和对比例6、实施例14较对比例7、实施例15和对比例8、实施例16和对比例9的对比中,都能看到与上述类似的效果。
从实施例1和对比例2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涂覆有包括聚合物颗粒和粘结剂颗粒涂层的隔离膜的性质明显好于涂覆有氧化铝陶瓷涂层的对比例2的隔离膜的性质。
从实施例1-3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聚乙烯膜的微孔孔径增加,导致相同粒径的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表面的微孔中的体积比增加,则隔离膜的热收缩率增加,隔离膜的涂层与微孔膜之间的粘结力增加,隔离膜的离子电导率先增加后降低,吸液量降低。这是由于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的体积比增加,导致聚合物颗粒表面的纳米孔与微孔膜表面的微孔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隔离膜的离子电导率会增加。但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的体积比过大,微孔膜表面的微孔自身的储液能力变小,因此反而导致隔离膜的离子电导率降低,因此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膜表面的微孔中的体积比应该适中。
从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实施例4的涂层中的聚合物颗粒的含量小于实施例3的涂层中的聚合物颗粒的含量,导致实施例4的隔离膜的热收缩率较实施例3大,而吸液量则较实施例3小。另外,隔离膜的涂层与微孔膜之间的粘结力随着粘结剂颗粒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实施例5-8总体的热收缩率都比实施例1-4稍差,但是其离子电导率却略有增加,这是由于实施例5-8的涂层厚度更小。可见要使隔离膜取得较好的综合性能,其厚度应该适中。此外,聚合物颗粒进入微孔的体积也要适中。从实施例9-11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由于涂层厚度为6μm,涂覆有本发明的包括聚合物颗粒和粘结剂颗粒涂层的隔离膜的吸液量明显增加。
从实施例16-18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粘结剂颗粒的粒径增加,隔离膜的涂层与微孔膜之间的粘结力变小,但是粘结剂颗粒的粒径太小会堵塞聚合物颗粒表面的纳米孔,造成隔离膜的吸液量和离子电导率下降。
从实施例19-21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聚合物颗粒的壳体表面的孔隙率增加,使得隔离膜的离子电导率和吸液量增加,但是隔离膜的热收缩率也会增加,导致隔离膜的热稳定性变差。
从实施例22-24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聚合物颗粒表面的纳米孔的孔径与孔道长度(即壳体厚度)之比增加,则隔离膜的离子电导率和吸液量增加,但是隔离膜的热收缩率也会增加,导致隔离膜的热稳定性变差。这是由于在纳米孔的孔径一定的情况下,纳米孔的孔径与孔道长度之比越大(即壳体厚度越小),意味着电解液进入聚合物颗粒的空腔更块,隔离膜在一定时间内的吸液量也就越大。但是纳米孔的孔径与孔道长度之比越大(即壳体厚度越小),则隔离膜的热收缩率越大,热稳定性较差。
下面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性能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使用涂覆有包括聚合物颗粒和粘结剂颗粒涂层的隔离膜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实施例1均通过过充测试。而使用没有涂层的隔离膜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对比例1则在15min~20min后发生着火,均不能通过过充测试。而使用涂覆有陶瓷颗粒涂层的隔离膜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对比例2则只有一个通过过充测试,其余两个分别在过程35min和38min后着火。说明使用本发明的涂覆有包括聚合物颗粒和粘结剂颗粒的涂层的隔离膜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本发明的使用涂覆有包括聚合物颗粒和粘结剂颗粒的隔离膜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实施例1的低温放电性能以及倍率性能比使用没有涂层的隔离膜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对比例1和使用涂覆有陶瓷颗粒涂层的隔离膜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对比例2都要好。图1为实施例1、对比例1以及对比例2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常温循环性能图。在图1中,实施例1的容量保持率为编号为S1-1、S1-2以及S1-3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容量保持率的平均值,对比例1的容量保持率为编号为D1-1、D1-2以及D1-3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容量保持率的平均值,对比例2的容量保持率为编号为D2-1、D2-2以及D2-3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容量保持率的平均值。从图1中可以看出,使用涂覆有包括聚合物颗粒和粘结剂颗粒的隔离膜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实施例1的常温循环性能明显比使用没有涂层的隔离膜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对比例1和使用涂覆有陶瓷颗粒涂层的隔离膜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对比例2更好。这是由于本发明的涂覆有包括聚合物颗粒和粘结剂颗粒涂层的隔离膜能提高电解液的保有量,故使用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常温循环性能更好,可满足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长循环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隔离膜具有较高的吸液量、较高的离子电导率以及较低的热收缩率,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较好的低温放电性能、较好的倍率性能以及较好的安全性能。

Claims (10)

1.一种隔离膜,包括:
微孔膜,具有微孔;以及
涂层,设置于微孔膜的表面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层包括:
聚合物颗粒,所述聚合物颗粒为空壳结构,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空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分布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纳米孔,所述聚合物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微孔膜的微孔的孔径;以及
粘结剂颗粒,所述粘结剂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微孔膜的微孔的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孔膜的厚度为3μm~35μm;
所述涂层的厚度为0.5μm~6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颗粒由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辛酯、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环已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两种单体共聚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95℃~1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孔膜的微孔的孔径为35nm~800nm;
所述聚合物颗粒的粒径为50nm~900nm;
所述粘结剂颗粒的粒径为60nm~10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颗粒的粒径使所述聚合物颗粒的体积的至少5%且小于50%嵌入所述微孔膜的微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颗粒的壳体的表面上分布的纳米孔的面积为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积的10%~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聚合物颗粒的壳体的厚度作为所述纳米孔的孔道的长度计,所述纳米孔的孔径是所述聚合物颗粒的壳体的厚度的20%~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孔的孔径为10nm~30nm。
10.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
正极极片;
负极极片;
隔离膜,间隔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以及
电解液;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膜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离膜。
CN201410204287.XA 2014-05-14 2014-05-14 隔离膜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Active CN1039564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4287.XA CN103956448B (zh) 2014-05-14 2014-05-14 隔离膜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JP2014208305A JP6050797B2 (ja) 2014-05-14 2014-10-09 セパレータ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US14/584,730 US9711773B2 (en) 2014-05-14 2014-12-29 Separator and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4287.XA CN103956448B (zh) 2014-05-14 2014-05-14 隔离膜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6448A true CN103956448A (zh) 2014-07-30
CN103956448B CN103956448B (zh) 2017-04-05

Family

ID=51333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4287.XA Active CN103956448B (zh) 2014-05-14 2014-05-14 隔离膜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11773B2 (zh)
JP (1) JP6050797B2 (zh)
CN (1) CN103956448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5022A (zh) * 2018-09-21 2019-04-02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充电电池隔膜
CN110391382A (zh) * 2018-04-20 2019-10-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复合隔膜、其制备方法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
CN110429229A (zh) * 2019-07-31 2019-11-08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隔离膜及使用其的装置
CN110867549A (zh) * 2014-10-24 2020-03-06 株式会社Lg化学 包括有机/无机复合多孔层的二次电池隔板及其制造方法
WO2020056810A1 (en) * 2018-09-21 2020-03-26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 Separator for rechargeable battery
US10608226B2 (en) 2016-08-17 2020-03-31 Hong Kong Applied Scien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eparator for a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11063852A (zh) * 2019-09-17 2020-04-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隔离膜、其制备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及装置
US20210005922A1 (en) * 2015-05-27 2021-01-07 Ut-Battelle, Llc Nanoconfined electrolytes and their use in batteries
CN113346131A (zh) * 2021-05-12 2021-09-0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复合聚合物凝胶固态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及锂金属电池应用
WO2021195963A1 (zh) * 2020-03-31 2021-10-07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隔膜、电极组件、电池及电子装置
US20210328305A1 (en) * 2014-10-24 2021-10-21 Lg Chem, Ltd. Method for cutting separation membrane for battery, and separation membrane for battery manufactured thereby
WO2022205165A1 (zh) * 2021-03-31 2022-10-06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膜及包含所述隔离膜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6404361A (zh) * 2023-05-29 2023-07-0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涂层组合物、复合隔离膜、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3680B (zh) * 2016-04-01 2020-09-22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及其隔离膜
CN110582868B (zh) * 2017-02-24 2022-05-10 库伯格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稳定的高温二次电池的系统和方法
JP2018200780A (ja) * 2017-05-26 2018-12-20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セパレータ
WO2019117605A1 (ko) 2017-12-11 2019-06-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세퍼레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화학소자
KR102233770B1 (ko) 2018-02-01 2021-03-3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분리막, 이를 채용한 리튬전지 및 분리막의 제조 방법
WO2020124086A1 (en) 2018-12-14 2020-06-18 Cuberg, Inc. System for an ionic liquid-based electrolyte for high energy battery
CN114583174B (zh) * 2022-03-21 2024-03-26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钠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7084A (en) * 1990-10-12 1992-10-20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Process of making hollow polymer latex particles
CN101339980A (zh) * 2007-07-06 2009-01-07 索尼株式会社 隔膜、使用该隔膜的电池以及制造隔膜的方法
CN101719552A (zh) * 2009-11-27 2010-06-02 深圳叶氏启恒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方法、一种隔热结构、一种电池测电标签
CN101836313A (zh) * 2007-10-26 2010-09-1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用于电池隔膜的具有反应性聚合物层的多孔膜及该多孔膜的用途
CN103490028A (zh) * 2013-09-16 2014-01-01 达尼特材料科技(芜湖)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隔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32979B1 (ko) * 2007-11-28 2009-12-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중공형 캡슐 구조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I509865B (zh) * 2009-01-12 2015-11-21 A123 Systems Llc 層疊電池單元及其製造方法
JP2010180341A (ja) * 2009-02-06 2010-08-19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樹脂組成物、シート、および多孔質フィルム
KR20110124233A (ko) 2009-02-11 2011-11-16 다우 글로벌 테크놀로지스 엘엘씨 다공성 유기 입자를 포함하는 중합체 전해질
CN102244223A (zh) * 2011-05-26 2011-11-16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及其无机/有机复合多孔性薄膜
CN103718335B (zh) * 2011-07-25 2017-03-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KR101711982B1 (ko) * 2012-03-22 2017-03-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세퍼레이터 및 리튬 이차 전지
JP6210301B2 (ja) * 2013-11-29 2017-10-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のセパレータ及び該セパレータを備えた電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7084A (en) * 1990-10-12 1992-10-20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Process of making hollow polymer latex particles
CN101339980A (zh) * 2007-07-06 2009-01-07 索尼株式会社 隔膜、使用该隔膜的电池以及制造隔膜的方法
CN101836313A (zh) * 2007-10-26 2010-09-1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用于电池隔膜的具有反应性聚合物层的多孔膜及该多孔膜的用途
CN101719552A (zh) * 2009-11-27 2010-06-02 深圳叶氏启恒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方法、一种隔热结构、一种电池测电标签
CN103490028A (zh) * 2013-09-16 2014-01-01 达尼特材料科技(芜湖)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隔膜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7549B (zh) * 2014-10-24 2022-03-04 株式会社Lg化学 包括有机/无机复合多孔层的二次电池隔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0867549A (zh) * 2014-10-24 2020-03-06 株式会社Lg化学 包括有机/无机复合多孔层的二次电池隔板及其制造方法
US20210328305A1 (en) * 2014-10-24 2021-10-21 Lg Chem, Ltd. Method for cutting separation membrane for battery, and separation membrane for battery manufactured thereby
US20210005922A1 (en) * 2015-05-27 2021-01-07 Ut-Battelle, Llc Nanoconfined electrolytes and their use in batteries
US11605832B2 (en) * 2015-05-27 2023-03-14 Ut-Battelle, Llc Nanoconfined electrolytes and their use in batteries
US10608226B2 (en) 2016-08-17 2020-03-31 Hong Kong Applied Scien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eparator for a rechargeable battery
US11462803B2 (en) 2018-04-20 2022-10-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osite separator,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391382B (zh) * 2018-04-20 2024-03-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复合隔膜、其制备方法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
CN110391382A (zh) * 2018-04-20 2019-10-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复合隔膜、其制备方法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
CN109565022A (zh) * 2018-09-21 2019-04-02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充电电池隔膜
WO2020056810A1 (en) * 2018-09-21 2020-03-26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 Separator for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10429229A (zh) * 2019-07-31 2019-11-08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隔离膜及使用其的装置
US11387522B2 (en) 2019-07-31 2022-07-12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Multilayer separator and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1063852A (zh) * 2019-09-17 2020-04-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隔离膜、其制备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及装置
WO2021195963A1 (zh) * 2020-03-31 2021-10-07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隔膜、电极组件、电池及电子装置
WO2022205165A1 (zh) * 2021-03-31 2022-10-06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膜及包含所述隔离膜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3346131B (zh) * 2021-05-12 2022-08-3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复合聚合物凝胶固态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及锂金属电池应用
CN113346131A (zh) * 2021-05-12 2021-09-0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复合聚合物凝胶固态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及锂金属电池应用
CN116404361A (zh) * 2023-05-29 2023-07-0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涂层组合物、复合隔离膜、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CN116404361B (zh) * 2023-05-29 2024-03-2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涂层组合物、复合隔离膜、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11773B2 (en) 2017-07-18
JP2015220223A (ja) 2015-12-07
CN103956448B (zh) 2017-04-05
US20150333309A1 (en) 2015-11-19
JP6050797B2 (ja) 2016-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6448A (zh) 隔离膜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6328865B (zh) 隔离膜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2035043B (zh) 聚合物多孔膜、其制备方法、聚合物电解质及聚合物电池和电池的制备方法
Kim et al. Preparation of a trilayer separato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08281662B (zh) 一种集流体,其极片和电池及应用
CN102386357B (zh) 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聚合物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3413904B (zh)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的制造方法
CN101938013B (zh) 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聚合物锂二次电池
Wang et al. Polymer gel electrolyte supported with microporous polyolefin membranes for lithium ion polymer battery
ES2671165T3 (es) Procedimiento de elaboración de un dispositivo electroquímico
CN103855360A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负极极片及制备方法
CN102709592B (zh)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48160B (zh) 安全层及锂二次电池
CN109216652B (zh) 一种聚合物保护的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9114A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极片的制备方法
TW200830615A (en) Forming 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 layer on lithium-ion polymer battery electrode
CN103165840B (zh) 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
CN104577005A (zh) 一种陶瓷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16467A (zh) 聚合物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2622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用其监测电池短路的方法
KR102434640B1 (ko) 중합체 분리막,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의 용도, 및 리튬-이온 배터리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2013469A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正极极片
CN105098121A (zh) 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隔膜的锂离子电池
CN10182664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极芯和使用该极芯的锂离子电池
CN103131079A (zh) 一种微孔膜及电池隔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