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5023B - 层叠基板模块 - Google Patents

层叠基板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5023B
CN103945023B CN201410024882.5A CN201410024882A CN103945023B CN 103945023 B CN103945023 B CN 103945023B CN 201410024882 A CN201410024882 A CN 201410024882A CN 103945023 B CN103945023 B CN 1039450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ance
earth conductor
interarea
forming part
multilayer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248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5023A (zh
Inventor
小暮武
北嶋宏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45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5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5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5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6Printed circuits incorporating 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e.g. printed resistor, capacitor, inductor
    • H05K1/165Printed circuits incorporating 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e.g. printed resistor, capacitor, inductor incorporating printed i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96Conductive pattern lay-out details not covered by sub groups H05K1/02 - H05K1/0295
    • H05K1/0298Multilay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7Electric details
    • H05K2201/0776Resistance and impedance
    • H05K2201/0792Means against parasitic impedance; Means against eddy curr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209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 H05K2201/0929Conductive planes
    • H05K2201/09309Core having two or more power planes; Capacitive laminate of two power plan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209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 H05K2201/09654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covering at least two types of conductors provided for in H05K2201/09218 - H05K2201/095
    • H05K2201/0969Apertured condu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ed Print Wiring Board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电感的Q值并能充分获得IL改善效果的层叠基板模块。层叠基板模块包括层叠电路基板、安装用连接盘、及输入输出端子。在层叠电路基板的内部,利用导体图案形成有连接安装用连接盘及输入输出端子的布线、构成布线的一部分的电感(L1)、位于比电感(L1)更靠近一个主面侧的第一接地导体(G1)、及位于比电感(L1)更靠近另一个主面侧的第二接地导体(G2)。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1)的形成部位不同于第一接地导体(G1)和第二接地导体(G2)内的、离形成有电感(L1)的层较近的第二接地导体(G2)的形成部位。

Description

层叠基板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便携式电话等通信设备的层叠基板模块。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各种安装于便携式电话等通信设备的层叠基板模块。现有的层叠基板模块包括:对多层形成有导体图案的层进行层叠而构成的层叠电路基板;形成与层叠电路基板的一个主面的安装用连接盘;以及形成于层叠电路基板的另一个主面的输入输出端子。在该层叠电路基板的内部利用导体图案来形成对安装用连接盘与输入输出端子进行连接的布线、及接地导体。
近年来,随着层叠电路基板的厚度的降低,层叠基板模块中的与输入输出端子相连接的布线、和接地导体之间的间隔具有变窄的趋势。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即,在布线与接地导体之间形成电容,输入输出端子的阻抗成为容性,因阻抗不匹配而导致IL(插入损耗)增大。
因此,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以下层叠基板模块:即,为了改善匹配性,将与输入输出端子相连接的电感形成在层叠电路基板的内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777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层叠基板模块的内部形成有电感、且电感接近接地导体的情况下,在信号经由电感进行传播时由电感产生磁场,因而会在与电感相对的接地导体的一部分中产生涡流。特别是在高度较低的层叠基板模块中,由于电感和接地导体之间的间隔变得更窄,因此,该涡流增大。
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层叠基板模块中存在以下问题:即,电感的Q值劣化,无法充分获得IL的改善效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电感的Q值,并能获得充分的IL改善效果的层叠基板模块。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层叠基板模块为了解决所述问题,采用了以下的结构。
包括:将多层形成有导体图案的层进行层叠而形成的层叠电路基板;
形成于所述层叠电路基板的一个主面的第一外部连接用端子;以及
形成于所述层叠电路基板的另一个主面的第二外部连接用端子,
在所述层叠电路基板的内部,利用所述导体图案形成有:将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用端子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用端子进行连接的布线;构成所述布线的一部分的电感;位于比所述电感更靠近所述一个主面侧的第一接地导体;以及位于比所述电感更靠近所述另一个主面侧的第二接地导体,
在沿主视方向观察所述层叠电路基板的所述一个主面或所述另一个主面时,所述电感的形成部位不同于所述第一、第二接地导体内的、离形成有所述电感的层较近的接地导体的形成部位。
在该结构中,第一、第二接地导体内的、离形成有电感的层较近的接地导体不与电感相对。因此,即使在信号经由电感进行传播时因电感而产生磁场,该磁场也几乎不会作用于该接地导体,因而能够充分抑制在该接地导体中产生涡流。
因而,利用该结构,能提高电感的Q值,能充分地获得IL改善效果。
(2)优选在沿主视方向观察所述层叠电路基板的所述一个主面或所述另一个主面时,所述电感的形成部位与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用端子及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用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外部连接用端子的形成部位相重合。
在该结构中,在层叠电路基板的一个主面内的、未形成有第一外部连接用端子的区域中形成第三外部连接用端子。或者,在层叠电路基板的另一个主面内的、未形成有第二外部连接用端子的区域中形成第三外部连接用端子。
因此,在该结构中,电感的形成部位与第三外部连接用端子的形成部位不重合。即,在该结构中,第三外部连接用端子具有在层叠电路基板中与电感分离的结构。因而,利用该结构,尽管设置有电感,但是能防止第三外部连接用端子的隔离特性的劣化。
(3)优选所述接地导体形成有开口,以使得在沿主视方向观察所述层叠电路基板的所述一个主面或所述另一个主面时,该接地导体的形成部位与所述电感的形成部位不同。
在该结构中,通过在接地导体的一部分中设置开口,从而使得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的形成部位不同于所述接地导体的形成部位。
由此,在该结构中,通过在接地导体的一部分中设置开口,从而能制成使得电感的形成部位与所述接地导体的形成部位不同的层叠电路基板。因而,利用该结构,由于不需改变电感的形成部位所对应的所述接地导体的导体图案的设计,因此,能够降低层叠基板模块的制造成本。
(4)优选所述电感的一部分构成第一电感,
所述电感的剩余部分构成第二电感,
在沿主视方向观察所述层叠电路基板的所述一个主面或所述另一个主面时,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二电感形成于不同的部位。
在该结构中,能够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使得第一、第二接地导体内的、离形成有第一电感的层较近的第一接地导体的形成部位不同于第一电感的形成部位。
同样的,在该结构中,能够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使得第一、第二接地导体内的、离形成有第二电感的层较近的第二接地导体的形成部位不同于第二电感的形成部位。
因此,在该结构中,即使在信号经由电感进行传播时因电感而产生磁场,该磁场也几乎不会作用于第一接地导体及第二接地导体,因而能够抑制第一接地导体及第二接地导体这两者中产生涡流。
因而,利用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感的Q值。因此,能获得更高的IL改善效果。
(5)优选在沿主视方向观察所述层叠电路基板的所述一个主面或所述另一个主面时,所述电感的形成部位不同于所述第一、第二接地导体这两者的形成部位。
在该结构中,即使在信号经由电感进行传播时因电感而产生磁场,该磁场也几乎不会作用于第一接地导体及第二接地导体,因而能够充分抑制第一接地导体及第二接地导体这两者中产生涡流。
因而,利用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感的Q值。因此,能获得更高的IL改善效果。
(6)优选所述电感与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用端子串联连接。
(7)优选所述电感将所述布线与所述第一接地导体或所述第二接地导体相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高电感的Q值,能充分获得IL改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100的电路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层叠基板模块100的主要部分的俯视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层叠基板模块1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2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3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4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5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6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7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8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9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10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100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100的电路图。图2是沿主视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层叠电路基板110的另一个主面时的层叠基板模块100的主要部分的俯视透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层叠基板模块的1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层叠基板模块100包括层叠电路基板110、安装用连接盘131、132、及输入输出端子120、121。
此外,安装用连接盘13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外部连接用端子”。另外,输入输出端子12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外部连接用端子”。另外,安装用连接盘132及输入输出端子121分别相当于所述“第三外部连接用端子”。
层叠电路基板110是将多层形成有导体图案的介质层进行层叠而形成的层叠体。层叠体层例如由陶瓷或树脂构成。利用使用了例如丝网印刷版的丝网印刷法来对层叠电路基板110的各介质层形成导体图案。
输入输出端子120、121利用导体图案而形成于层叠电路基板110的另一个主面(底面)。输入输出端子120、121是用于与层叠基板模块100的外部电路相连接的端子。
安装用连接盘131、132利用导体图案而形成于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上表面)。在安装用连接盘131、132上安装有层叠基板模块100的开关IC130。
开关IC130例如采用CMOS结构,是在俯视时大致为矩形的FET开关IC。开关IC130具有与天线相连接的天线连接端口、及多个高频输入输出端口(发送端口、接收端口、及发送接收兼用端口)。开关IC130根据控制信号来进行切换控制,以使天线连接端口与高频信号输入端口或高频信号输出端口相连接。
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内部,如图1、图3所示,利用导体图案形成有连接安装用连接盘131及输入输出端子120的布线190、构成布线190的一部分的电感L1、位于比电感L1更靠近一个主面侧的第一接地导体G1、及位于比电感L1更靠近另一个主面侧的第二接地导体G2。
电感L1将布线190分路连接到第一接地导体G1。另外,如图2、图3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1的形成部位与输入输出端子120的形成部位相重合。
这里,如图2、图3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1的形成部位不同于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内的、离形成有电感L1的层较近的第二接地导体G2的形成部位。即,第二接地导体G2不与电感L1相对。
因此,即使在信号经由电感L1传播时,因电感L1而产生磁场,该磁场也几乎不会作用于第二接地导体G2,能充分地抑制第二接地导体G2中产生涡流。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100,能提高电感L1的Q值,能充分获得IL改善效果。
另外,如图2、图3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1的形成部位与输入输出端子120的形成部位相重合。而且,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另一个主面内的、未形成有输出输出端子120的区域中形成有另一输入输出端子121。
因此,在层叠基板模块100中,电感L1的形成部位与输入输出端子121的形成部位不重合。即,层叠基板模块100具有以下结构:即,输入输出端子121在层叠电路基板110中远离电感L1。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100,即使设置有电感L1,但是仍然能够防止输入输出端子121的隔离特性的劣化。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200进行说明。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2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200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100的不同点在于布线290。层叠基板模块200的其他结构都与层叠基板模块10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若进行详细说明,则如图4所示,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内部,利用导体图案形成有对安装用连接盘131及输入输出端子120进行连接的布线290、构成布线290的一部分的电感L2、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
电感L2使布线290分路连接到第二接地导体G2。另外,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2的形成部位与安装用连接盘131的形成部位相重合。
这里,如图4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2的形成部位不同于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内的、离形成有电感L2的层较近的第一接地导体G1的形成部位。即,第一接地导体G1不与电感L2相对。
因此,即使在信号经由电感L2进行传播时因电感L2产生磁场,但是该磁场也几乎不会作用于第一接地导体G1,能充分抑制第一接地导体G1中产生涡流。
因而,利用层叠基板模块200能获得与层叠基板模块100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2的形成部位与安装用连接盘131的形成部位相重合。而且,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内的、未形成有安装用连接盘131的区域中形成有另一安装用连接盘132。
因此,在层叠基板模块200中,电感L2的形成部位与安装用连接盘132的形成部位不重合。即,层叠基板模块200具有以下结构:即,安装用连接盘132在层叠电路基板110中远离电感L2。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200,即使设置有电感L2,但是仍然能够防止安装用连接盘132的隔离特性的劣化。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300进行说明。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3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300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100的不同点在于布线390。层叠基板模块300的其他结构都与层叠基板模块10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若进行详细说明,则如图5所示,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内部,利用导体图案形成有对安装用连接盘131及输入输出端子120进行连接的布线390、构成布线390的一部分的电感L3、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
电感L3与安装用连接盘131串联连接。另外,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3的形成部位与输入输出端子120的形成部位相重合。
此处,如图5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3的形成部位不同于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内的、离形成有电感L3的层较近的第二接地导体G2的形成部位。即,第二接地导体G2不与电感L3相对。
因此,即使在信号经由电感L3进行传播时因电感L3而产生磁场,但是该磁场也几乎不会作用于第二接地导体G2,能充分抑制第二接地导体G2中产生涡流。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300,能获得与层叠基板模块100相同的效果。
另外,如图5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3的形成部位与输入输出端子120的形成部位相重合。而且,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另一个主面内的、未形成有输入输出端子120的区域中形成有另一输入输出端子121。
因此,在层叠基板模块300中,电感L3的形成部位与输入输出端子121的形成部位不重合。即,层叠基板模块300具有以下结构:即,输入输出端子121在层叠电路基板110中远离电感L3。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300,即使设置有电感L3,但是仍然能够防止输入输出端子121的隔离特性的劣化。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400进行说明。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4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400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100的不同点在于布线490。层叠基板模块400的其他结构都与层叠基板模块10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若进行详细说明,则如图6所示,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内部,利用导体图案形成有对安装用连接盘131及输入输出端子120进行连接的布线490、构成布线490的一部分的电感L4、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
电感L4与安装用连接盘131串联连接。另外,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4的形成部位与安装用连接盘131的形成部位相重合。
此处,如图6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4的形成部位不同于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内的、离形成有电感L4的层较近的第一接地导体G1的形成部位。即,第一接地导体G1不与电感L4相对。
因此,即使在信号经由电感L4进行传播时因电感L4而产生磁场,但是该磁场也几乎不会作用于第一接地导体G1,能充分抑制第一接地导体G1中产生涡流。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400,能获得与层叠基板模块100相同的效果。
另外,如图6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4的形成部位与安装用连接盘131的形成部位相重合。而且,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内的、未形成有安装用连接盘131的区域中形成另一安装用连接盘132。
因此,在层叠基板模块400中,电感L4的形成部位与安装用连接盘132的形成部位不重合。即,层叠基板模块400具有以下结构:即,安装用连接盘132在层叠电路基板110中远离电感L4。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400,即使设置有电感L4,但是仍然能够防止安装用连接盘132的隔离特性的劣化。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500进行说明。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5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500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100的不同点在于布线590。层叠基板模块500的其他结构都与层叠基板模块10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若进行详细说明,则如图7所示,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内部,利用导体图案形成有对安装用连接盘131及输入输出端子120进行连接的布线590、构成布线590的一部分的电感L5A、L5B、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
此外,电感L5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电感”。此外,电感L5B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电感”。
电感L5A、L5B与安装用连接盘131串联连接。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5A与L5B的形成部位不同。
另外,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5A的形成部位与安装用连接盘131的形成部位相重合。另外,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5B的形成部位与输入输出端子120的形成部位相重合。
此处,如图7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5A的形成部位不同于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内的、离形成有电感L5A的层较近的第一接地导体G1的形成部位。
同样的,如图7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5B的形成部位不同于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内的、离形成有电感L5B的层较近的第二接地导体G2的形成部位。
即,第一接地导体G1不与电感L5A相对,第二接地导体G2不与电感L5B相对。
而且,层叠基板模块500中的电感L5A与第二接地导体G2之间的间隔比层叠基板模块400中的电感L4与第二接地导体G2之间的间隔要宽(参照图6、图7中的箭头)。
而且,层叠基板模块500中的电感L5B与第一接地导体G1之间的间隔比层叠基板模块100中的电感L1与第一接地导体G1之间的间隔要宽(参照图3、图7中的箭头)。
因此,即使在信号经由电感L5B进行传播时因电感L5B而产生磁场,但是该磁场也几乎不会作用于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能充分抑制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这两者中产生涡流。
同样的,即使在信号经由电感L5A进行传播时因电感L5A而产生磁场,但是该磁场也几乎不会作用于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能充分抑制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这两者中产生涡流。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500,能比层叠基板模块100进一步提高电感L5A、L5B的Q值。因此,根据层叠基板模块500,能获得更优于层叠基板模块100的IL改善效果。
另外,如图7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5A的形成部位与安装用连接盘131的形成部位相重合。而且,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内的、未形成有安装用连接盘131的区域中形成另一安装用连接盘132。
另外,如图7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5B的形成部位与输入输出端子120的形成部位相重合。而且,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另一个主面内的、未形成有输入输出端子120的区域中形成另一输入输出端子121。
因此,在层叠基板模块500中,电感L5A、L5B的形成部位不同于安装用连接盘132及输入输出端子121的形成部位。即,层叠基板模块500具有以下结构:即,安装用连接盘132及输入输出端子121在层叠电路基板110中远离电感L5A、L5B。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500,即使设置有电感L5A、L5B,但是仍然能够防止安装用连接盘132及输入输出端子121的隔离特性的劣化。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600进行说明。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6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600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100的不同点在于布线690及第二接地导体G2’。层叠基板模块600的其他结构与层叠基板模块10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若进行详细说明,则如图8所示,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内部,利用导体图案形成有对安装用连接盘131及输入输出端子120进行连接的布线690、构成布线690的一部分的电感L6、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
对于第二接地导体G2’,以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包含电感L6的形成部位的方式,利用开口部640形成开口。即,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6的形成部位与开口部640相重合,或者不同于第二接地导体G2’。第二接地导体G2’的其他结构与第二接地导体G2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电感L6与安装用连接盘131串联连接。另外,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6的形成部位与输入输出端子120的形成部位相重合。
此处,如图8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6的形成部位不同于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内的、离形成有电感L6的层较近的第二接地导体G2’的形成部位。即,第二接地导体G2’不与电感L6相对。
因此,即使在信号经由电感L6进行传播时因电感L6而产生磁场,但是该磁场也几乎不会作用于第二接地导体G2’,能充分抑制第二接地导体G2’中产生涡流。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600,能获得与层叠基板模块100相同的效果。
另外,如图8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6的形成部位与输入输出端子120的形成部位相重合。而且,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另一个主面内的、未形成有输入输出端子120的区域中形成有另一输入输出端子121。
因此,在层叠基板模块600中,电感L6的形成部位与输入输出端子121的形成部位不重合。即,层叠基板模块600具有以下结构:即,输入输出端子121在层叠电路基板110中远离电感L6。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600,即使设置有电感L6,但是仍然能够防止输入输出端子121的隔离特性的劣化。
而且,在层叠基板模块600中,通过在第二接地导体G2的一部分中设置开口,从而能制成电感L6的形成部位与第二接地导体G2’的形成部位不同的层叠电路基板110。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600,无需改变电感L6的形成部位所对应的导体图案的设计,因而能降低层叠基板模块600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700进行说明。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7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700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100的不同点在于布线790及第一接地导体G1’。层叠基板模块700的其他结构与层叠基板模块10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若进行详细说明,则如图9所示,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内部,利用导体图案形成有对安装用连接盘131及输入输出端子120进行连接的布线790、构成布线790的一部分的电感L7、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
对于第一接地导体G1’,以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包含电感L7的形成部位的方式,利用开口部750形成开口。即,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7的形成部位与开口部750相重合,或者不同于第一接地导体G1’。第一接地导体G1’的其他结构与第一接地导体G1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电感L7与安装用连接盘131串联连接。另外,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7的形成部位与安装用连接盘131的形成部位相重合。
此处,如图9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7的形成部位不同于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内的、离形成有电感L7的层较近的第一接地导体G1’的形成部位。即,第一接地导体G1’不与电感L7相对。
因此,即使在信号经由电感L7进行传播时因电感L7而产生磁场,但是该磁场也几乎不会作用于第一接地导体G1’,能充分抑制第一接地导体G1’中产生涡流。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700,能获得与层叠基板模块100相同的效果。
另外,如图9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7的形成部位与安装用连接盘131的形成部位相重合。而且,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内的、未形成有安装用连接盘131的区域中形成有另一安装用连接盘132。
因此,在层叠基板模块700中,电感L7的形成部位与安装用连接盘132的形成部位不重合。即,层叠基板模块700具有以下结构:即,安装用连接盘132在层叠电路基板110中远离电感L7。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700,即使设置有电感L7,但是仍然能够防止安装用连接盘132的隔离特性的劣化。
而且,在层叠基板模块700中,通过在第一接地导体G1的一部分中设置开口,从而能制成电感L7的形成部位与第一接地导体G1’的形成部位不同的层叠电路基板110。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700,无需改变电感L7的形成部位所对应的导体图案的设计,因而能降低层叠基板模块700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800进行说明。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8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800与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600的不同点在于第一接地导体G1’。层叠基板模块800的其他结构与层叠基板模块60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若进行详细说明,则如图10所示,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内部,利用导体图案形成有对安装用连接盘131及输入输出端子120进行连接的布线690、构成布线690的一部分的电感L6、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
对于第一接地导体G1’,以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包含电感L6的形成部位的方式,利用开口部850形成开口。第一接地导体G1’的其他结构与第一接地导体G1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此处,如图10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6的形成部位与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这两者的形成部位不同。即,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分别不与电感L6相对。
因此,即使在信号经由电感L6进行传播时因电感L6而产生磁场,但是该磁场也几乎不会作用于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能充分抑制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这两者中产生涡流。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800,能比层叠基板模块100进一步提高电感L6的Q值。因此,根据层叠基板模块800,能获得更优于层叠基板模块100的IL改善效果。
另外,如图10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6的形成部位与输入输出端子120的形成部位相重合。而且,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另一个主面内的、未形成有输入输出端子120的区域中形成有另一输入输出端子121。
因此,在层叠基板模块800中,电感L6的形成部位与输入输出端子121的形成部位不重合。即,层叠基板模块800具有以下结构:即,输入输出端子121在层叠电路基板110中远离电感L6。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800,即使设置有电感L6,但是仍然能够防止输入输出端子121的隔离特性的劣化。
而且,在层叠基板模块800中,通过在第一接地导体G1的一部分与第二接地导体G2的一部分中设置开口,从而能制成电感L6的形成部位不同于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各自的形成部位的层叠电路基板110。
因而,利用层叠基板模块800,无需改变电感L6的形成部位所对应的导体图案的设计,因而能降低层叠基板模块800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900进行说明。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9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900与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700的不同点在于第二接地导体G2’。层叠基板模块900的其他结构与层叠基板模块70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若进行详细说明,则如图11所示,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内部,利用导体图案形成有对安装用连接盘131及输入输出端子120进行连接的布线790、构成布线790的一部分的电感L7、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
对于第二接地导体G2’,以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包含电感L7的形成部位的方式,利用开口部950形成开口。第二接地导体G2’的其他结构与第二接地导体G2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此处,如图11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7的形成部位与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这两者的形成部位不同。即,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分别不与电感L7相对。
因此,即使在信号经由电感L7进行传播时因电感L7而产生磁场,但是该磁场也几乎不会作用于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能充分抑制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这两者中产生涡流。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900,能比层叠基板模块100进一步提高电感L7的Q值。因此,根据层叠基板模块900,能获得更优于层叠基板模块100的IL改善效果。
另外,如图11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7的形成部位与安装用连接盘131的形成部位相重合。而且,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内的、未形成有安装用连接盘131的区域中形成有另一安装用连接盘132。
因此,在层叠基板模块900中,电感L7的形成部位与安装用连接盘132的形成部位不重合。即,层叠基板模块900具有以下结构:安装用连接盘132在层叠电路基板110中远离电感L7。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900,即使设置有电感L7,但是仍然能够防止安装用连接盘132的隔离特性的劣化。
而且,在层叠基板模块900中,通过在第一接地导体G1的一部分与第二接地导体G2的一部分中设置开口,从而能制成电感L7的形成部位不同于第一接地导体G1’及第二接地导体G2’各自的形成部位的层叠电路基板110。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900,无需改变电感L7的形成部位所对应的导体图案的设计,因而能降低层叠基板模块900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1000进行说明。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10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1000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层叠基板模块100的不同点在于布线1090及第一接地导体G3。层叠基板模块1000的其他结构与层叠基板模块10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若进行详细说明,则如图12所示,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内部,利用导体图案形成有对安装用连接盘131及输入输出端子120进行连接的布线1090、构成布线1090的一部分的电感L10、第一接地导体G3、及第二接地导体G2。
第一接地导体G3以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与电感L10的形成部位不同的方式来形成。
同样的,第二接地导体G2也以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与电感L10的形成部位不同的方式来形成。
另外,电感L10与安装用连接盘131串联连接。另外,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10的形成部位与输入输出端子120的形成部位及安装用连接盘131的形成部位相重合。
此处,如图12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10的形成部位与第一接地导体G3及第二接地导体G2这两者的形成部位不同。即,第一接地导体G3及第二接地导体G2分别不与电感L10相对。
因此,即使在信号经由电感L10进行传播时因电感L10而产生磁场,但是该磁场也几乎不会作用于第一接地导体G3及第二接地导体G2,能充分抑制第一接地导体G3及第二接地导体G2这两者中产生涡流。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1000,能比层叠基板模块100进一步提高电感L10的Q值。因此,根据层叠基板模块1000,能获得更优于层叠基板模块100的IL改善效果。
另外,如图12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10的形成部位与安装用连接盘131的形成部位相重合。而且,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内的、未形成有安装用连接盘131的区域中形成有另一安装用连接盘132。
另外,如图12所示,在沿主视方向观察层叠电路基板110的一个主面或另一个主面时,电感L10的形成部位与输入输出端子120的形成部位相重合。而且,在层叠电路基板110的另一个主面内的、未形成有输入输出端子120的区域中形成有另一输入输出端子121。
因此,在层叠基板模块1000中,电感L10的形成部位不与安装用连接盘132及输入输出端子121的形成部位重合。即,层叠基板模块1000具有以下结构:安装用连接盘132及输入输出端子121在层叠电路基板110中远离电感L10。
因而,根据层叠基板模块1000,即使设置有电感L10,但是仍然能够防止安装用连接盘132及输入输出端子121的隔离特性的劣化。
《其它实施方式》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开关IC130安装于安装用连接盘131、132,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SAW(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表面声波滤波器)器件等其他安装元器件安装于安装用连接盘131、132。
最后,应认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的所有内容均为举例表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并不是由上述实施方式来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来表示。而且,本发明的范围应包括与权利要求均等的意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层叠基板模块
110 层叠电路基板
120、121 输入输出端子
130 开关IC
131、132 安装用连接盘
190、290、309、490、590、690、790、1090 布线
640、750、850、950 开口部

Claims (7)

1.一种层叠基板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多层形成有导体图案的层进行层叠而形成的层叠电路基板;
形成于所述层叠电路基板的一个主面的第一外部连接用端子;以及
形成于所述层叠电路基板的另一个主面的第二外部连接用端子,
在所述层叠电路基板的内部,利用所述导体图案形成有:将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用端子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用端子进行连接的布线;构成所述布线的一部分的电感;位于比所述电感更靠近所述一个主面侧的第一接地导体;以及位于比所述电感更靠近所述另一个主面侧的第二接地导体,
在沿主视方向观察所述层叠电路基板的所述一个主面或所述另一个主面时,所述电感的形成部位不同于所述第一、第二接地导体内的、离形成有所述电感的层较近的接地导体的形成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基板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沿主视方向观察所述层叠电路基板的所述一个主面或所述另一个主面时,所述电感的形成部位与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用端子及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用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外部连接用端子的形成部位相重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基板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导体形成有开口,以使得在沿主视方向观察所述层叠电路基板的所述一个主面或所述另一个主面时,该接地导体的形成部位与所述电感的形成部位不同。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基板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感的一部分构成第一电感,
所述电感的剩余部分构成第二电感,
在沿主视方向观察所述层叠电路基板的所述一个主面或所述另一个主面时,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二电感形成于不同的部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基板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沿主视方向观察所述层叠电路基板的所述一个主面或所述另一个主面时,所述电感的形成部位不同于所述第一、第二接地导体这两者的形成部位。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基板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感与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用端子串联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基板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感将所述布线与所述第一接地导体或所述第二接地导体相连接。
CN201410024882.5A 2013-01-21 2014-01-20 层叠基板模块 Active CN1039450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07997 2013-01-21
JP2013007997A JP5783186B2 (ja) 2013-01-21 2013-01-21 積層基板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5023A CN103945023A (zh) 2014-07-23
CN103945023B true CN103945023B (zh) 2017-03-01

Family

ID=51192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24882.5A Active CN103945023B (zh) 2013-01-21 2014-01-20 层叠基板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19318B2 (zh)
JP (1) JP5783186B2 (zh)
CN (1) CN1039450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53564B1 (fr) * 2016-07-04 2018-07-27 Kerlink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modulaire
KR102542594B1 (ko) * 2016-12-16 2023-06-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다층 인쇄 회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18186154A1 (ja) 2017-04-04 2018-10-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及び通信装置
WO2018212273A1 (ja) * 2017-05-19 2018-11-2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型電子部品
JP6669132B2 (ja) * 2017-06-23 2020-03-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マルチプレクサ、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WO2019142769A1 (ja) * 2018-01-18 2019-07-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付き基板、及び、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
JP6969533B2 (ja) * 2018-10-31 2021-11-2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多層基板および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3664B2 (ja) 1990-07-25 1998-06-11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分布定数回路用配線基板
JP3255151B2 (ja) * 1999-05-11 2002-02-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多層プリント回路基板
JP2003068571A (ja) * 2001-08-27 2003-03-07 Nec Corp 可変コンデンサおよび可変インダクタ並びにそれらを備えた高周波回路モジュール
JP4305944B2 (ja) 2003-04-08 2009-07-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
JP4441886B2 (ja) * 2006-03-31 2010-03-31 Tdk株式会社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JP5136532B2 (ja) 2009-09-29 2013-02-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JP5381696B2 (ja) * 2009-12-25 2014-01-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積層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1151367A (ja) * 2009-12-25 2011-08-04 Sony Corp 回路基板積層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JP2011171501A (ja) * 2010-02-18 2011-09-01 Fujikura Ltd フリップチップ実装装置
CN103430457B (zh) * 2011-03-24 2015-05-1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高频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02750A1 (en) 2014-07-24
US9119318B2 (en) 2015-08-25
JP2014139962A (ja) 2014-07-31
JP5783186B2 (ja) 2015-09-24
CN103945023A (zh)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5023B (zh) 层叠基板模块
JP5799959B2 (ja) 電子部品
CN102356510B (zh) 高频开关模块
CN103430457B (zh) 高频模块
CN100437986C (zh) 复合电子部件
CN103038937B (zh) 定向耦合器
CN103026622B (zh) 高频模块
CN106716634A (zh) 高频元器件
CN104737452A (zh) 高频模块
US20110095843A1 (en) High-frequency module
WO2018094994A1 (zh) 电调天线馈电装置及方法
CN105247784A (zh) 高频模块元器件
CN102394333B (zh) 频率可调的滤波定向耦合器
CN110797616B (zh) 一种基于基片集成同轴线结构的多层数模混压板
CN105474540B (zh) 高频模块
CN104812170B (zh) 高频模块
JP2005044955A (ja) 積層基板を用いた回路装置
KR20100137810A (ko) 인쇄회로기판
US9240383B2 (en) High frequency switch module
US7782157B2 (en) Resonant circuit, filter circuit, and multilayered substrate
CN104335344B (zh) 复合模块
KR20160059627A (ko) 고주파선로 및 일반선로 일체형 서브보드
US9577302B2 (en) RF filter circuit, RF filter with improved attenuation and duplexer with improved isolation
JP2004304401A (ja) 高周波多層回路基板
CN108781065A (zh) 弹性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