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21567B - 介质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21567B
CN103921567B CN201410018696.0A CN201410018696A CN103921567B CN 103921567 B CN103921567 B CN 103921567B CN 201410018696 A CN201410018696 A CN 201410018696A CN 103921567 B CN103921567 B CN 1039215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winding mode
winding
friction member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186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21567A (zh
Inventor
佐佐木恒之
双松保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21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1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21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15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4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 B65H23/18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by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web-advancing mechanism, e.g. mechanism acting on the running web
    • B65H23/188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by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web-advancing mechanism, e.g. mechanism acting on the running web in connection with running-web
    • B65H23/1882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by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web-advancing mechanism, e.g. mechanism acting on the running web in connection with running-web and controlling longitudinal register of we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2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transversely
    • B65H23/032Controlling transverse register of we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8/00Winding webs
    • B65H18/08Web-winding mechanisms
    • B65H18/10Mechanisms in which power is applied to web-roll spindle
    • B65H18/103Reel-to-reel type web winding and unwind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10Selective handling processes
    • B65H2301/12Selective handling processes of sheets or we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9Other means designated for special purpose
    • B65H2404/693Retractable guiding means, i.e. between guiding and non guiding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12Single-function printing machines, typically table-top machines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恰当地对介质进行输送。所述介质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其在输送方向上对介质进行输送;收卷部,其对所述介质进行收卷;以及摩擦部件,其通过与所述介质接触,从而抑制所述介质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的位置偏移,在收卷模式和非收卷模式中,所述介质与所述摩擦部件的接触状态有所不同,在所述收卷模式中,使由所述输送部所输送的所述介质收卷在所述收卷部上,而在所述非收卷模式中,不使由所述输送部所输送的所述介质收卷在所述收卷部上。

Description

介质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质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已熟知一种具有在输送方向上对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部、和对介质进行收卷的收卷部的介质输送装置。作为这样的介质输送装置,例如可以列举出喷墨打印机等液体喷出装置,在此情况下,对被喷有液体的介质进行输送。
另外,有时会在该介质输送装置中设置有摩擦部件。该摩擦部件通过与介质接触,从而发挥对介质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的位置偏移进行抑制的功能。
上述介质输送装置中具有两种动作模式、即收卷模式和非收卷模式,在收卷模式中,使由输送部所输送的介质收卷在收卷部上,在非收卷模式中,不使由输送部所输送的介质收卷在收卷部上。而且,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有时介质会被卡在摩擦部件上,从而妨碍介质的输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070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恰当地对介质进行输送。
本发明主要是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其在输送方向上对介质进行输送;收卷部,其对所述介质进行收卷;摩擦部件,其通过与所述介质接触,从而抑制所述介质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的位置偏移,所述介质输送装置能够执行收卷模式和非收卷模式,其中,在所述收卷模式中,使由所述输送部所输送的所述介质收卷在所述收卷部上,而在非收卷模式中,不使由所述输送部所输送的所述介质收卷在所述收卷部上,在所述收卷模式和所述非收卷模式中,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介质的接触状态有所不同。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通过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而能够明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打印机1的结构例的模式图。
图2为表示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3为用于说明非收卷模式的说明图。
图4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游侧支承部件35和其周围的结构的剖视模式图。
图5为表示第一改变例所涉及的下游侧支承部件35和其周围的结构的剖视模式图。
图6为表示第二改变例所涉及的下游侧支承部件35和其周围的结构的剖视模式图。
图7为表示第三改变例所涉及的下游侧支承部件35和其周围的结构的剖视模式图。
图8为表示第四改变例所涉及的下游侧支承部件35和其周围的结构的剖视模式图。
图9为表示第五改变例所涉及的下游侧支承部件35和其周围的结构的剖视模式图。
图10为表示第六改变例所涉及的下游侧支承部件35和其周围的结构的剖视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能够明确以下的内容。
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其在输送方向上对介质进行输送;收卷部,其对所述介质进行收卷;以及摩擦部件,其通过与所述介质接触,从而抑制所述介质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的位置偏移,所述介质输送装置能够执行收卷模式和非收卷模式,在所述收卷模式中,使由所述输送部所输送的所述介质收卷在所述收卷部上,而在所述非收卷模式中,不使由所述输送部所输送的所述介质收卷在所述收卷部上,在所述收卷模式和所述非收卷模式中,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介质的接触状态有所不同。
根据这样的介质输送装置,能够恰当地对介质进行输送。
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具备收卷模式输送路径,所述收卷模式输送路径为,在所述收卷模式中所述介质被输送的路径,在所述收卷模式输送路径中设置有所述摩擦部件。
在此情况下,能够用简单的方法恰当地对介质进行输送。
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具有对所输送的所述介质进行支承的介质支承部,在从所述非收卷模式变更为所述收卷模式时,所述介质支承部将朝向改变为,向所述摩擦部件引导所述介质的方向。
在此情况下,能够在收卷模式时,使介质与摩擦部件恰当地接触。
另外,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具备共用输送路径,所述共用输送路径为,在所述收卷模式和所述非收卷模式中所述介质被输送的路径,在所述收卷模式中,在所述共用输送路径上具有所述摩擦部件。
在此情况下,能够用简单的方法恰当地对介质进行输送。
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在所述收卷模式和所述非收卷模式中,所述介质与相互不同的摩擦部件接触。
在此情况下,能够更加恰当地对介质进行输送。
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具备:介质支承部,其对所输送的所述介质进行支承;和连接部,其对所述摩擦部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介质支承部而进行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在所述收卷模式中,所述介质与所述摩擦部件接触。
在此情况下,能够用简单的方法恰当地对介质进行输送。
接下来,为一种介质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输送方向上输送介质,并能够执行收卷模式和非收卷模式,在所述收卷模式中,对所述介质进行收卷并进行输送,在所述非收卷模式中,不对所述介质进行收卷而进行输送,在所述收卷模式和所述非收卷模式中,使所述介质与所述摩擦部件的接触状态不同。
根据这种介质输送方法,能够恰当地输送对介质进行输送。
关于打印机1的概要结构例
图1为表示作为介质输送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喷墨打印机(以下,简称为打印机1)的结构例的模式图。图2为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具有供给单元10、作为输送部的一个示例的输送单元20、作为收卷部的一个示例的收卷部25、头30、卷筒状介质支承体32、加热器40、剪切器50、控制器60、检测器组70。
供给单元10为,向输送单元20供给作为介质的一个示例的卷筒状介质2的构件。如图1所示,该供给单元10具有:卷筒状介质卷轴18,其收卷有介质2且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中继辊19,其用于卷起从卷筒状介质卷轴18放卷出的卷筒状介质2并向输送单元20进行引导。
输送单元20为,沿着预先设定的输送路径而在输送方向上对由供给单元10送来的卷筒状介质2进行输送的构件。如图1所示,该输送单元20具有第一输送辊23、和从该第一输送辊23进行观察时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二输送辊24。第一输送辊23具有第一驱动辊23a和第一从动辊23b,所述第一驱动辊23a通过未图示的电机而被驱动,所述第一从动辊23b被配置为,隔着卷筒状介质2而与该第一驱动辊23a对置。同样地,第二输送辊24具有第二驱动辊24a和第二从动辊24b,所述第二驱动辊24a通过未图示的电机而被驱动,所述第二从动辊24b被配置为,隔着卷筒状介质2而与该第二驱动辊24a对置。
收卷单元25为,对由输送单元20所输送的卷筒状介质2(图像记录完成的卷筒状介质2)进行收卷的构件。如图1所示,该收卷单元25具有中继辊26和卷筒状介质收卷驱动轴27,所述中继辊26用于从输送方向上游侧卷起由输送单元24所输送的卷筒状介质2并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进行输送,所述卷筒状介质收卷驱动轴27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并对由中继辊26所输送的卷筒状介质2进行收卷。
头30为,用于在位于输送路径上的图像记录区域内的卷筒状介质2的部位上记录(印刷)图像的构件。即,如图1所示,头30通过从油墨喷出喷嘴向由输送单元20输送到后述的压印板33上的卷筒状介质2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从而形成图像。
此外,在油墨喷出喷嘴中设置有压电元件(未图示)以作为用于喷出油墨滴的驱动元件。当向设置在压电元件两端的电极之间施加预定时间宽度的电压时,压电元件将根据电压的施加时间而进行伸长,从而使油墨的流道的侧壁发生变形。由此,油墨的流道的体积对应于压电元件的伸缩而收缩,从而相当于该收缩量的油墨成为油墨滴而从油墨喷出喷嘴被喷出。
卷筒状介质支承体32为,用于从下方对卷筒状介质2进行支承的构件。该卷筒状介质支承体32由金属制成(更具体而言,由铝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作为该卷筒状介质支承体32,而设置有与头30对置的压印板33、位于压印板33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支承部件34、和位于压印板33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支承部件35(相当于介质支承部)。
加热器40为,用于对卷筒状介质2(换言之,对卷筒状介质2上的油墨)进行加热而使油墨固化的构件。该加热器40为照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加热器,且如图1所示,被设置在与所述下游侧支承部件35对置的位置处。即,加热器40对被下游侧支承部件35所支承的卷筒状介质2进行加热。
剪切器50为,用于对卷筒状介质2进行切断的构件。该剪切器50在后述的非收卷模式被执行时,对卷筒状介质2进行切断,而使图像记录完成的卷筒状介质2与未记录图像的卷筒状介质2分离。如图1所示,该剪切器50在输送方向上被设置在头30与加热器40之间。
另外,如图2所示,打印机1具备控制器60和检测器组70,所述控制器60对上文所述的单元等进行控制而掌握打印机1的动作。从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100接收了印刷指令(印刷数据)的打印机1,通过控制器60而对各个单元(供给单元10、输送单元20、收卷单元25、头30、加热器40、剪切器50)进行控制。控制器60根据从计算机100接收到的印刷数据而对各个单元进行控制,从而在卷筒状介质2上印刷图像。打印机1内的状况由检测器组70来进行监视,且检测器组70向控制器60输出检测结果。控制器60根据从检测器组70输出的检测结果而对各个单元进行控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中,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检测器组70中的一个检测器,而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72。该红外线传感器72通过在加热器40的加热范围(换而言之,照射范围。参照图1)内对卷筒状介质2的表面进行传感检测,从而对红外线的能量进行检测。而且,根据由红外线传感器72而检测出的该能量,加热器40的照射能量通过控制器60而被控制。
控制器60为,用于进行对打印机1的控制的控制单元(控制部)。控制器60具有接口部61、CPU62、存储器63和单元控制部(单元控制电路)64。接口部61在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100与打印机1之间进行数据的接收与发送。CPU62为用于进行对打印机1整体的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63为,用于确保对CPU62的程序进行存储的区域或作业区域等的构件,并且,具有作为易失性存储器的RAM、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的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存储元件。CPU62根据被储存在存储器63内的程序,经由单元控制部64而对各个单元进行控制。
关于打印机1的执行模式
接下来,使用图1和图3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的执行模式、即收卷模式和非收卷模式进行说明。图3为用于说明非收卷模式的说明图。此外,由于在图1中示出了执行收卷模式的情况,因此参照图1对收卷模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具备非收卷模式和收卷模式以作为执行模式,在所述非收卷模式中,不使用收卷单元25,从而图像记录完成的卷筒状介质2不会通过卷筒状介质收卷驱动轴27而被收卷,在所述收卷模式中,使用收卷单元25,从而图像记录完成的卷筒状介质2通过卷筒状介质收卷驱动轴27而被收卷。即,控制器60执行收卷模式和非收卷模式,在所述收卷模式中,使由输送单元20所输送的卷筒状介质2收卷在收卷单元25上,在所述非收卷模式中,不使由输送单元20所输送的卷筒状介质2收卷在收卷单元25上。换言之,打印机1能够执行收卷模式和非收卷模式,而且,能够切换收卷模式和非收卷模式。此外,这些模式的执行和切换通过控制部而实施。另外,使用者也可以通过手动来切换收卷模式和非收卷模式。
如图1所示,在执行收卷模式时,卷筒状介质2在维持被卷绕在供给单元10和收卷单元25(卷筒状介质卷轴18和卷筒状介质收卷驱动轴27)双方上的状态的同时,通过输送单元20而被输送。
而且,从卷筒状介质卷轴18放卷出的卷筒状介质2的部位不久便抵达与头30对置的位置处,并且图像在该位置处被形成在该部位上。当卷筒状介质2被进一步输送时,形成有图像的该部位不久便抵达与加热器40对置的位置处,并且在该位置处向该部位照射红外线。而且,通过卷筒状介质2的进一步输送,该部位抵达至收卷单元25,并且通过卷筒状介质收卷驱动轴27而被收卷。
另一方面,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如图3所示那样,卷筒状介质2在维持仅卷绕在供给单元10上的状态的同时,通过输送单元20而被输送。
而且,从卷筒状介质卷轴18放卷出的卷筒状介质2的部位抵达与头30对置的位置处,并且图像(在图3中由符号W来表示卷筒状介质2中的图像形成范围的一个示例)在该位置处被形成在该部位上(图3中的上图示出了图像形成完成的状态)。
该图像形成范围W通过卷筒状介质2的进一步输送而抵达与加热器40对置的位置处,从而在该位置处向该图像形成范围W照射红外线(在图3中的中央图中示出了对图像形成范围W的红外线照射完成的状态)。
接下来,卷筒状介质2通过输送单元20而向反方向被输送(被反馈)。于是,该图像形成范围W返回到剪切器5的近前,并且卷筒状介质2通过剪切器50而被切断(参照图3的下图)。而且,由此,图像记录完成的卷筒状介质2与未记录图像的卷筒状介质2分离,并且在于下游侧支承部件35上滑动的同时,向白色长箭头方向进行移动(被排纸)。
关于下游侧支承部件35和其周围的结构
接下来,利用图4对下游侧支承部件35和其周围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为表示下游侧支承部件35和其周围的结构的剖视模式图。此外,图4的左图表示执行收卷模式时的状态,图4的右图表示执行非收卷模式时的状态。另外,虽然在图1中也示出了下游侧支承部件35的剖视的状态,但图1中的下游侧支承部件35为,对图4的结构进一步模式化地进行了改画的状态。
如上文所述,作为卷筒状介质支承体32之一,在压印板33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有下游侧支承部件35。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下游侧支承部件35是金属制的0.5mm厚的薄板。
另外,在该下游侧支承部件35的下方具有从下方对下游侧支承部件35进行支承的支承部52。该支承部52如图4所示那样,对下游侧支承部件35的除了输送方向上的顶端部35a之外的部分进行支承。
另外,在支承部52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且下游侧支承部件35的下侧具有摩擦部件54。该摩擦部件54为由合成橡胶构成的部件,并且通过与卷筒状介质2接触,从而发挥对卷筒状介质2在与上述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即横幅方向(介质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移(即,横向偏移)进行抑制的功能。即,摩擦部件54通过与卷筒状介质2接触时所产生的摩擦力,而起到对卷筒状介质2在横幅方向(介质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进行抑制的作用。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4中由符号54表示的整个部件成为摩擦部件54(由合成橡胶构成的部件),但也可以仅是由符号54表示的部件中的、与卷筒状介质2接触的部分为摩擦部件54(由合成橡胶构成的部件)。
而且,虽然如上文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打印机1中设置有剪切器50,从而不仅能够执行通常的收卷模式,还能够执行非收卷模式,但在执行收卷模式和执行非收卷模式时,卷筒状介质2与摩擦部件54的接触状态有所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而言,在执行收卷模式时,卷筒状介质2与摩擦部件54接触,而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卷筒状介质2不与摩擦部件54接触)。
对该理由进行说明。在执行收卷模式时,由输送单元20所输送的卷筒状介质2通过收卷单元25而被收卷。因此,卷筒状介质2的输送通过由输送单元20而产生的输送力和由收卷单元25而产生的输送力(收卷力)作用于卷筒状介质2上,从而被实施。
与此相对,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由于由输送单元20所输送的卷筒状介质2不会通过收卷单元25而被收卷(即,卷筒状介质2不与收卷单元25相连结,如图4的右图所示,卷筒状介质2的输送方向上的顶端E处于自由的状态),因此,卷筒状介质2的输送仅是通过由输送单元20而产生的输送力作用于卷筒状介质2上,从而被实施。因此,由于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与执行收卷模式时相比,输送力(换言之,卷筒状介质2的移动容易度)变得更弱,因此当卷筒状介质2与摩擦部件54接触时,存在卷筒状介质2卡(支承)在摩擦部件54上,而妨碍卷筒状介质2的输送的可能性。
因此,仅在执行收卷模式时,使卷筒状介质2与摩擦部件54接触。即,在执行收卷模式时,更加重视抑制横向偏移,从而使卷筒状介质2与摩擦部件54接触,而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更加重视抑制卷筒状介质2卡在摩擦部件54上的现象(比抑制横向偏移更为重视),从而不使卷筒状介质2与摩擦部件54接触。
此外,在执行收卷模式时,与执行非收卷模式时相比,卷筒状介质2的输送路径的长度更长。因此,使卷筒状介质2产生横向偏移的要素(换而言之,成为使横向偏移产生的主要原因的位置的数量)多出与输送路径的长度增长的部分相对应的量。因此,从该观点出发,在执行收卷模式时,也需要更加重视抑制横向偏移(反之,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由于几乎不发生横向偏移,因此应更加重视抑制上文所述的卡住的现象的发生)。
接下来,对用于在执行收卷模式时,使卷筒状介质2与摩擦部件54接触,而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不使卷筒状介质2与摩擦部件54接触的具体实现方案进行说明。
通过比较参照图4的左图和右图可以理解,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游侧支承部件35(具体而言,上述顶端部35a)在执行收卷模式时和执行非收卷模式时改变朝向。
即,如图4的右图所示,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下游侧支承部件35不弯曲,从而卷筒状介质2不会与位于下游侧支承部件35的下方的摩擦部件54接触(下游侧支承部件35从摩擦部件54上浮起)。而且,如图4的左图所示,在从非收卷模式变更为收卷模式时,下游侧支承部件35(顶端部35a)被由收卷单元25等施加了张力的卷筒状介质2向下方按压,由此将朝向改变为,将卷筒状介质2向摩擦部件54进行引导的方向。即,下游侧支承部件35(顶端部35a)被卷筒状介质2按压,从而向下方下沉进而改变朝向,由此,卷筒状介质2与摩擦部件54接触。
即,在从非收卷模式变更为收卷模式时,如果下游侧支承部件35(顶端部35a)改变方向,则卷筒状介质2的输送路径将发生变化。此处,模式变更后的顶端部35a上以及与该顶端部35a上相比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输送路径成为,仅执行两种模式中的收卷模式时卷筒状介质2所经过的输送路径(也称为收卷模式输送路径。另一方面,与顶端部35a上相比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输送路径成为,两种模式中共用的共用输送路径)。换言之,存在收卷模式输送路径和共用输送路径,所述收卷模式输送路径为,在收卷模式中介质被输送的路径,所述共用输送路径为,在收卷模式和非收卷模式中介质被输送的路径。此时,由于在收卷模式输送路径中设置有摩擦部件54,因此能够仅在执行收卷模式时,使卷筒状介质2与摩擦部件54接触。
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的有效性
如上文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具备:输送单元20,其在输送方向上对卷筒状介质2进行输送;收卷单元25,其对卷筒状介质2进行收卷;以及摩擦部件54,其通过与卷筒状介质2接触,从而抑制卷筒状介质2在横幅方向(介质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移,所述打印机1能够执行收卷模式和非收卷模式,在所述收卷模式中,使由输送单元20所输送的卷筒状介质2收卷在收卷单元25上,在所述非收卷模式中,不使由输送单元20所输送的卷筒状介质2收卷在收卷单元25上。而且,在该打印机1中,在收卷模式和非收卷模式中,卷筒状介质2与摩擦部件54的接触状态有所不同。
因此,如上文所述,能够在执行卷绕模式时,更加重视抑制横向偏移,在执行非卷绕模式时,更加重视抑制卷筒状介质2卡在摩擦部件54上的现象。因此,能够恰当地对卷筒状介质2进行输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收卷模式输送路径,所述收卷模式输送路径为,在收卷模式中卷筒状介质2被输送的路径,在该收卷模式输送路径中设置有摩擦部件54。
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方法,而在执行收卷模式时和执行非收卷模式时,使所述接触状态有所不同,从而能够恰当地对卷筒状介质2进行输送。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具有对所输送的卷筒状介质2进行支承的下游侧支承部件35,在从非收卷模式变更为收卷模式时,该下游侧支承部件35将朝向改变为,向摩擦部件54引导卷筒状介质2的方向。
因此,能够在执行收卷模式时,使卷筒状介质2与摩擦部件54恰当地接触。
其他实施方式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要对介质输送装置进行了记载,但也包括了介质输送方法等的公开。上述实施方式用于便于理解本发明,而并不用于限定并解释本发明。不言而喻,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对本发明进行变更、改良,且本发明中包括其等效物。尤其,下文叙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介质输送装置而以喷墨打印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具有对介质进行输送的功能的装置,则任何装置均可。
例如,除了喷墨打印机之外,也可以采用喷射或喷出油墨之外的其他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并且能够转用于具备使微小量的液滴喷出的液体喷射头等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中。此外,液滴是指,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喷出的液体的状态,也包含粒状、泪状、丝状后拉出尾状物的液体的状态。另外,此处所说的液体只需为能够被液体喷射装置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只需为物质处于液相时的状态下的材料即可,其不仅包含粘性较高或者较低的液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那样的流状体,以及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包括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混合有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固体物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的液体等。另外,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示例,可以列举出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油墨或液晶等。在此,油墨是指,包括一般的水溶性油墨、油性油墨以及胶状油墨、热溶性油墨等的各种液体组成物在内的物质。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示例,例如可以为如下的液体喷射装置,即,对用于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的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含有电极材料或颜色材料等材料的液体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喷射被用于生物芯片制造的生体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作为精密移液管而使用,并喷射作为样本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或微型分配器等。并且,还可以为以下的液体喷射装置,即,向钟表或照相机等精密仪器精确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被应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上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因此,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上述这些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液体喷射装置中。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输送单元20具有位于与头30相比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一输送辊23、和位于与头30相比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二输送辊24,但输送辊的数量和配置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在执行收卷模式时和执行非收卷模式时,卷筒状介质2与摩擦部件54的接触状态有所不同的示例,列举了在执行收卷模式时,卷筒状介质2与摩擦部件54接触,而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卷筒状介质2不与摩擦部件54接触的示例,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图5所示那样的示例(也称为第一改变例)。
在第一改变例中,如图5所示,在下游侧支承部件35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具有能够绕中心轴84a而进行旋转的旋转部件84。而且,在该旋转部件84的表面上贴附有两种相互不同的薄片状的摩擦部件54。即,在旋转部件84的表面上,以两个摩擦部件54位于以中心轴84a为中心而点对称的位置处的方式,设置有第一摩擦部件86和第二摩擦部件88,所述第二摩擦部件88与该第一摩擦部件86相比,与卷筒状介质2之间的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较小。而且,通过使旋转部件84进行旋转,从而在执行收卷模式时,使第一摩擦部件86位于卷筒状介质2侧(与卷筒状介质2接触的一侧),且使第二摩擦部件88位于与卷筒状介质2相反的一侧(参照图5),而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使第二摩擦部件88位于卷筒状介质2侧(与卷筒状介质2接触的一侧),且使第一摩擦部件86位于与卷筒状介质2相反的一侧。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部件84与下游侧支承部件35协同动作,从而也起到对卷筒状介质2进行支承的作用。
如此,在第一改变例中,在执行收卷模式时和执行非收卷模式时,卷筒状介质2与相互不同的摩擦部件54接触。因此,能够在执行收卷模式时,更加重视抑制横向位移,而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在维持横向位移的抑制功能的同时更加重视抑制卷筒状介质2卡在摩擦部件54上的现象。因此,能够更加恰当地对卷筒状介质2进行输送。
另外,虽然第一改变例为,通过准备两种摩擦部件54,从而在执行收卷模式时和执行非收卷模式时改变摩擦力的示例,但作为在两种模式下改变摩擦力的示例,例如也可列举出如下示例,即,在两种模式下对将卷筒状介质2抵接在摩擦部件54上的强度进行改变(在执行收卷模式时,抵接得较强,而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抵接得较弱)的示例,或对摩擦部件54与卷筒状介质2的接触面积进行改变(在执行收卷模式时,接触面积较大,而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接触面积较小)的示例等,这样的示例均可以。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在执行收卷模式时,卷筒状介质2与摩擦部件54接触,而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卷筒状介质2不与摩擦部件54接触的示例,列举了在仅在执行收卷模式时卷筒状介质2所经过的收卷模式输送路径上设置有摩擦部件54的示例,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以下所说明的第二改变例至第四改变例那样,在仅执行收卷模式和非收卷模式中的收卷模式时,在所述共用输送路径上具有摩擦部件54。
在第二改变例中,如图6所示,在共用输送路径中具有与第一改变例相同的旋转部件84。然而,与第一改变例不同,在旋转部件84上仅贴附有第一摩擦部件86,而并未设置第二摩擦部件88。而且,在这样的第二改变例中,能够通过使旋转部件84进行旋转,从而仅在执行收卷模式时,在共用输送路径上具有摩擦部件54(参照图6)。另外,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能够使摩擦部件54从共用输送路径上避开。
在第三改变例中,如图7所示,在共用输送路径上设置有相对于下游侧支承部件35而能够拆装的薄片状的摩擦部件54。而且,在执行收卷模式时,通过使用者而将摩擦部件54安装在下游侧支承部件35上(参照图7),而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通过使用者而从下游侧支承部件35上拆下摩擦部件54。由此,在执行收卷模式时,卷筒状介质2与摩擦部件54接触,而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卷筒状介质2不与摩擦部件54接触。
在第四改变例中,如图8所示,在下游侧支承部件35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且共用输送路径上设置有摩擦部件54。而且,在摩擦部件54上设置有相对于该摩擦部件54而能够拆装的罩部件82。该罩部件82为,用于覆盖摩擦部件54而不使摩擦部件54露出的部件。而且,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通过使用者而将罩部件82安装在下游侧支承部件35上(参照图8),而在执行收卷模式时,通过使用者而从下游侧支承部件35上拆下罩部件82。由此,在执行收卷模式时,卷筒状介质2与摩擦部件54接触,而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卷筒状介质2不与摩擦部件54接触。
如上所述,如果在仅执行收卷模式和非收卷模式中的收卷模式时,在上述共用输送路径上具备摩擦部件54,则能够通过简单的方法,而在执行收卷模式时和执行非收卷模式时使所述接触状态不同,从而能够恰当地对卷筒状介质2进行输送。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在仅在执行收卷模式和非收卷模式中的收卷模式时卷筒状介质2所经过的收卷模式输送路径上设置摩擦部件54的示例,列举了如下示例,即,在从非收卷模式变更为收卷模式时,下游侧支承部件35将朝向改变为,向摩擦部件54引导卷筒状介质2的方向的示例。即,在从非收卷模式变更为收卷模式时,随着朝向变更而使输送路径发生变更(移动),并且在变更后的输送路径上设置有摩擦部件54。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如图9所示那样的示例(第五改变例)。
在第五改变例中,下游侧支承部件35并不是图4所示那样的薄板,从而无法改变朝向。因此,无法通过模式变更来改变(移动)输送路径。然而,由于摩擦部件54被设置于,与图4的示例相比更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处,因此,摩擦部件54位于所述收卷模式输送路径上。如此,也可以为输送路径不随着模式变更而进行移动的示例。
在第六改变例中,如图10所示那样,在下游侧支承部件35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有摩擦部件54。而且,图10的左图为,表示执行收卷模式时的状态的图,图10的右图为,表示执行非收卷模式时的状态的图。摩擦部件54通过作为连接部的铰链部54a而与下游侧支承部件35连接。因此,摩擦部件54以如下方式被支承,即,以铰链部54a为中心而能够相对于下游侧支承部件35进行旋转的方式。而且,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使摩擦部件54进行旋转从而从共用输送路径上避开。由此,能够在执行收卷模式时,使卷筒状介质2与摩擦部件54接触,而在执行非收卷模式时,不使卷筒状介质2与摩擦部件54接触。另外,虽然使用铰链部54a以作为连接部,但只要是对摩擦部件5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的部件,则也可以将其他的部件用作连接部。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作为介质的一个示例而使用了卷筒状介质2的示例,但介质也可以是单页介质。在介质为单页介质的情况下,执行非收卷模式。因此,能够抑制单页介质卡在摩擦部件54上的情况,从而恰当地对单页介质进行输送。
符号说明
1:打印机;2:卷筒状介质;
10:供给单元;
18:卷筒状介质卷轴;19:中继辊;
20:输送单元;
23:第一输送辊;
23a:第一驱动辊;23b:第一从动辊;
24:第二输送辊;
24a:第二驱动辊;24b:第二从动辊;
25:收卷单元;
26中继辊;27:卷筒状介质收卷驱动轴;
30:头;
32:卷筒状介质支承体;33:压印板;
34:上游侧支承部件;
35:下游侧支承部件;35a:顶端部;
40:加热器;
50剪切器;
52:支承部;
54:摩擦部件;
60:控制器;
61:接口;62:CPU;
63:存储器;64:单元控制部;
70:检测器组;
72:红外线传感器;
82:罩部件;
84:旋转部件;84a:中心轴;
86:第一摩擦部件;88:第二摩擦部件;
100:计算机。

Claims (7)

1.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部,其在输送方向上对介质进行输送;
收卷部,其对所述介质进行收卷;以及
摩擦部件,其通过与所述介质接触,从而抑制所述介质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的位置偏移,
所述摩擦部件位于与所述收卷部相比靠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
所述介质输送装置能够执行收卷模式和非收卷模式,在所述收卷模式中,使由所述输送部所输送的所述介质收卷在所述收卷部上,而在所述非收卷模式中,不使由所述输送部所输送的所述介质收卷在所述收卷部上,
在所述非收卷模式和所述收卷模式中,所述介质与所述摩擦部件的接触状态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收卷模式输送路径,所述收卷模式输送路径为,在所述收卷模式中所述介质被输送的路径,
在所述收卷模式输送路径上设置有所述摩擦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所输送的所述介质进行支承的介质支承部,
在从所述非收卷模式变更为所述收卷模式时,所述介质支承部将朝向改变为,向所述摩擦部件引导所述介质的方向,
所述介质支承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具有能动的顶端部,
所述顶端部利用在所述收卷部收卷所述介质时所产生的应力而能动,
当所述顶端部与所述摩擦部件接触时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介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共用输送路径,所述共用输送路径为,在所述收卷模式和所述非收卷模式中所述介质被输送的路径,
在所述收卷模式中,在所述共用输送路径上具有所述摩擦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收卷模式和所述非收卷模式中,所述介质与相互不同的摩擦部件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介质支承部,其对所输送的所述介质进行支承;和
连接部,其对所述摩擦部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介质支承部进行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
在所述收卷模式中,所述介质与所述摩擦部件接触。
7.一种介质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执行使介质收卷在收卷部上并在输送方向上输送的收卷模式和不使所述介质收卷在所述收卷部上而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输送的非收卷模式,该介质输送方法包括:
在执行所述收卷模式时,在与所述收卷部相比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使所述介质和摩擦部件接触,并抑制所述介质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的位置偏移,
在所述非收卷模式和所述收卷模式中,使所述介质与所述摩擦部件的接触状态不同。
CN201410018696.0A 2013-01-15 2014-01-15 介质输送装置 Active CN1039215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04305 2013-01-15
JP2013004305A JP6201318B2 (ja) 2013-01-15 2013-01-15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媒体搬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21567A CN103921567A (zh) 2014-07-16
CN103921567B true CN103921567B (zh) 2018-12-18

Family

ID=49999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18696.0A Active CN103921567B (zh) 2013-01-15 2014-01-15 介质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11116B2 (zh)
EP (1) EP2754630B1 (zh)
JP (1) JP6201318B2 (zh)
CN (1) CN1039215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2684B2 (en) * 2014-12-11 2017-03-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JP6753220B2 (ja) * 2016-08-29 2020-09-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4264A (en) * 1994-07-21 1998-06-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movable separator for separating a recording medium from a feeding belt
US6343424B1 (en) * 1999-10-21 2002-02-05 Vits Maschinenbau Gmbh Apparatus for drying and cooling with subsequent coiling or sheet cutting of a paper web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70672A (ja) 1991-02-26 1992-09-28 Nec Corp 記録装置
JPH08174928A (ja) 1994-12-20 1996-07-09 Graphtec Corp 記録装置
JP2003128313A (ja) 2001-10-30 2003-05-0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ウエブ状印刷物の巻取り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4399151B2 (ja) 2002-09-18 2010-01-13 武藤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用巻き取り装置
JP2008189436A (ja) 2007-02-05 2008-08-21 Seiko Epson Corp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4264A (en) * 1994-07-21 1998-06-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movable separator for separating a recording medium from a feeding belt
US6343424B1 (en) * 1999-10-21 2002-02-05 Vits Maschinenbau Gmbh Apparatus for drying and cooling with subsequent coiling or sheet cutting of a paper web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01318B2 (ja) 2017-09-27
EP2754630A1 (en) 2014-07-16
US20140197267A1 (en) 2014-07-17
US9611116B2 (en) 2017-04-04
EP2754630B1 (en) 2017-01-11
CN103921567A (zh) 2014-07-16
JP2014136611A (ja) 2014-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5090B (zh) 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02561A (zh) 液滴喷出装置
CN109421378A (zh) 擦拭单元、液体喷射装置及擦拭部件的用尽状态判断方法
CN103921567B (zh) 介质输送装置
JP6613570B2 (ja) 印刷装置及び仕切シートの出力方法
JP5569031B2 (ja) 搬送装置、記録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CN103921552B (zh) 液体喷出装置
JP6263891B2 (ja) 液体噴射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2013107240A (ja) ターゲット搬送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1184172A (ja) シート部材搬送装置、及び該シート部材搬送装置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CN104553327B (zh) 液体喷吐装置
JP5845641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JP5803089B2 (ja) 流体噴射装置
CN103072387B (zh) 定影装置及记录装置
US20110292142A1 (en) Peak Position Drum Maintenance Unit for A Printing Device
JP2012086943A (ja) 搬送装置、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JP5214514B2 (ja) 搬送装置及び流体噴射装置
JP2014162052A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9315032B2 (en) Print apparatus
JP2014140964A (ja) 媒体加温装置
JP2013001061A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CN102555451B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JP6380604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6811372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CN109094201B (zh) 卷筒状的擦拭部件、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擦拭部件的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