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7471A - 电梯安全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安全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17471A CN103917471A CN201180074776.2A CN201180074776A CN103917471A CN 103917471 A CN103917471 A CN 103917471A CN 201180074776 A CN201180074776 A CN 201180074776A CN 103917471 A CN103917471 A CN 1039174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fety control
- car
- stop door
- door switch
- 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22—Operation of door or gate contact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在电梯安全控制装置中,除底层外的楼层的层站门开关被划分为三个以上的系统。在至少一个系统中包含两个以上的层站门开关。安全控制部能够按照层站门开关的每个系统独立地识别层站门的打开。并且,当在轿厢门开关全部示出关门状态时任意一个系统的层站门开关示出开门状态的情况下,安全控制部检测为维护人员向井道移动,并且当在任意一个轿厢门开关示出开门状态时两个以上的系统的所述层站门开关示出开门状态的情况下,也检测为维护人员向井道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安全性的观点出发控制电梯运转的电梯安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近年来的电梯中,不设置机房、曳引机和/或控制装置设置在井道内的无机房式电梯成为主流。因此,在电梯设备的维护时,维护人员进入井道内进行维护作业的频度变高。
例如,在曳引机和/或控制装置设置在井道内的上部的情况下,维护人员登到轿厢上面进行曳引机和/或控制装置的维护作业。并且,在维护层站门装置和/或各种井道内开关等的情况下,维护人员也要登到轿厢上面进行维护作业。另外,在曳引机和/或控制装置设置在井道内的下部的情况下,维护人员进入井道底坑内进行曳引机和/或控制装置的维护作业。
为了确保这种维护作业时的维护人员的退避空间,在井道的上部和下部设有越程限位开关,防止轿厢在维护运转时超过越程限位开关而移动。并且,在维护人员进入底坑内进行维护作业的情况下和/或登到轿厢上面进行维护作业的情况下,需要注意轿厢的意外行进。
另外,在现有的电梯中,通过检测维护人员操作了层站门的解锁装置来自动阻止轿厢的运转,由此防止对维护人员而言的轿厢的意外行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在现有的另一电梯中,通过设置特殊的装置,检测维护人员进入到井道内的危险区域的情况,使轿厢的运转转入特殊动作模式,以防止电梯移动到危险区域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在现有的井道进入检测系统中,针对门传感器按照奇数楼层和偶数楼层对系统进行分离,来检测未被允许进入的人员进入到井道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917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4-53470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5-5095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2公开的现有装置中,需要用于检测维护人员向井道内的移动的追加设备,存在成本升高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3公开的现有装置中,在楼层数增多时,需要增大施加电压来应对层站门开关的接触电阻增加,因此存在成本升高的问题。
另外,在上下相邻的楼层的间隔较小的层高较矮的建筑物中,存在在轿厢的前后设有门、层站在轿厢的前后交替配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轿厢的停靠楼层的上一楼层的上一楼层处于和轿厢顶部大致相同的高度。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3公开的现有装置中,停靠楼层的层站门和上一楼层的上一楼层的层站门是相同系统,因而存在无法检测出维护人员从上一楼层的上一楼层登到轿厢上面,无法检测出维护人员向井道内移动的情况。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安全控制装置,能够高效利用已有的设备低成本地检测维护人员向井道内的移动。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安全控制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轿厢门开关,其检测对应的轿厢门的打开;多个层站门开关,其检测对应的层站门的打开;以及安全控制部,其根据从轿厢门开关及层站门开关输入的信息进行安全控制,除底层以外的楼层的层站门开关被划分为三个以上的系统,在至少一个系统中包含两个以上的层站门开关,安全控制部能够按照层站门开关的每个系统独立地识别层站门的打开,当在全部轿厢门开关均示出关门状态时任意一个系统的层站门开关示出开门状态的情况下,检测为维护人员向井道的移动,并且当在任意一个轿厢门开关示出开门状态时两个以上系统的层站门开关示出开门状态的情况下,也检测为维护人员向井道的移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电梯安全控制装置能够高效利用已有的设备低成本地检测维护人员向井道内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图1的电梯安全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安全控制部的安全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图1的安全控制部的自动运转的复位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8是示出图7的电梯安全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无机房式电梯的结构图。在图中,在井道1内的下部设置有曳引机2。曳引机2具有驱动绳轮、使驱动绳轮旋转的曳引机电机、和对驱动绳轮的旋转进行制动的曳引机制动器。悬挂单元(未图示)被卷绕在驱动绳轮上。作为悬挂单元可使用多条绳索或者多条带。
轿厢3及对重(未图示)通过悬挂单元被吊挂在井道1内,借助于曳引机2进行升降。在井道1内的下部设置有控制曳引机2的电梯控制装置(控制盘)4。电梯控制装置4具有安全控制部22和控制轿厢3的运转的运转控制部21。
通过运转控制部21而实现的轿厢3的运转模式,包括响应来自层站及轿厢3内的呼梯的自动运转模式(通常运转模式)和维护人员手动进行运转操作的维护运转模式(手动运转模式)。安全控制部22能够对运转控制部21指示运转模式。
设置有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建筑物是上下相邻的楼层之间的间隔较小的层高较矮的建筑物。因此,在轿厢3的前部设有第1轿厢门13a,在轿厢3的背部设有第2轿厢门13b,层站交替(彼此不同)地配置在轿厢3的前后。另外,根据建筑物的形态,层站有时交替地配置在轿厢3的前部和侧部,在这种情况下,第2轿厢门13b配置在轿厢3的侧部。
各楼层的层站出入口借助于层站门5而被开闭。通过将底层的层站门5打开,维护人员能够向井道1的最底部即底坑1a移动。通过将轿厢3停靠的楼层的上一楼层的上一楼层的层站门5打开,维护人员能够向轿厢3的上面移动。
在各楼层的层站门5设有检测层站门5的打开状态的层站门开关6。这些层站门开关6是在通常的电梯装置中标准设置的部件。
另外,底层以外的层站门开关6被划分为三个系统,在至少一个系统中包括两个以上的层站门开关6。在该示例中,对于底层以外的楼层,以使连续的三个楼层对应于不同的系统的方式划分为如下的三个系统:检测(底层+3k+1)(k为0以上的整数,即k=0、1、2…)层的层站门5的打开的多个层站门开关6b(系统1),检测(底层+3k+2)层的层站门5的打开的多个层站门开关6c(系统2),以及检测(底层+3k+3)层的层站门5的打开的多个层站门开关6d(系统3)。由此,中间楼层的相连续的三个楼层的层站门开关6被划分为彼此不同的系统。
另外,底层的层站门开关6形成为与上述三个系统不同的独立的系统(在图1中指层站门开关6a)。
层站门开关6的信号按照上述每个系统独立地输入电梯控制装置4。并且,各层站门开关6b、6c和6d按照每个系统串联连接。因此,电梯控制装置4能够按照层站门开关6的每个系统而独立地识别底层的层站门5、(底层+3k+1)的层站门5、(底层+3k+2)的层站门5、以及(底层+3k+3)的层站门5的打开。
另外,此处的楼层数不将中间楼层计数为1.5层等,而是从下面起依次计数为整数楼层。并且,此处所讲的楼层不仅指在通常运行中轿厢3停靠的楼层,而且也指紧急出口和作业用门所在的楼层等的轿厢3能够停靠人能够乘梯/下梯的所有楼层。
在井道1的最底部即底坑1a设有:底坑内维护运转模式切换开关(自动运转无效开关)9,其用于将运转模式切换为维护运转模式;以及底坑内维护运转装置10,其用于使轿厢3以维护运转模式进行运转。底坑内维护运转模式切换开关9及底坑内维护运转装置10彼此接近配置,并且与电梯控制装置4电连接。
在底层的层站设有第1复位开关11,该第1复位开关11用于对运转模式的切换进行复位而将运转模式恢复为自动运转模式。在底层以外的规定的楼层(例如3层)的层站设有第2复位开关12,该第2复位开关12用于对运转模式的切换进行复位而将运转模式恢复为自动运转模式。复位开关11、12与电梯控制装置4电连接。
在轿厢3的上面设有控制轿厢门13a、13b的开闭的门操作器(轿厢顶上工作站)14。在门操作器14设有:轿厢顶上维护运转模式切换开关(自动运转无效开关)15,其用于将运转模式切换为维护运转模式;以及轿厢顶上维护运转装置16,其用于使轿厢3以维护运转模式进行运转。轿厢顶上维护运转模式切换开关15及轿厢顶上维护运转装置16彼此接近配置,并且与电梯控制装置4电连接(省略布线)。
这样,底坑内维护运转模式切换开关9、底坑内维护运转装置10、轿厢顶上维护运转模式切换开关15及轿厢顶上维护运转装置16都配置在井道1内。因此,为了操作这些部件,维护人员需要人为地将层站门5打开而进入井道1内。
在第1轿厢门13a设有检测第1轿厢门13a的打开状态的第1轿厢门开关17a。在第2轿厢门13b设有检测第2轿厢门13b的打开状态的第2轿厢门开关17b。第1及第2轿厢门开关17a、17b彼此串联连接。另外,轿厢门开关17a、17b也可以分别与控制装置4连接。
在井道1内的下部设有在维护运转时限制轿厢3的下降的维护运转下部限位开关(未图示)。在井道1内的上部设有在维护运转时限制轿厢3的上升的维护运转上部限位开关(未图示)。
当在轿厢门开关17a、17b全部示出关门状态时、任意一个系统的层站门开关6示出开门状态的情况下,安全控制部22检测为维护人员向井道1移动,使自动运转无效。并且,当在任意一个轿厢门开关17a、17b示出开门状态时、两个以上系统的层站门开关6示出开门状态的情况下,安全控制部22也检测为维护人员向井道1移动,使自动运转无效。如果将安全控制部22的这种控制按照轿厢门13a、13b关闭的情况和打开的情况进行划分,则形成以下的安全控制逻辑1、2。
安全控制逻辑1
安全控制部22监视轿厢门开关17a、17b、底层的层站门开关6a及底层以外的三个系统的层站门开关6b、6c、6d的状态,在轿厢门开关17a、17b双方接通时、即轿厢门13a、13b全部为全闭状态时,在任意一个层站门开关6a、6b、6c、6d断开的情况下,即在检测出任意一个层站门5打开(不是全闭)的情况下,使自动运转无效。
安全控制逻辑2
在轿厢门开关17a、17b中的任意一方断开时,即在轿厢门13a、13b中的任意一方打开时,层站门开关6a、6b、6c、6d中两个以上系统断开的情况下,即在检测出两个以上系统的层站门5已开门的情况下,安全控制部22使自动运转无效。
通常,维护人员在为了维护作业而进入底坑1a时,将底层的层站门5打开而进入底坑1a。并且,维护人员在登到轿厢3上面时,将轿厢3的停靠楼层的上一楼层的上一楼层的(或者使轿厢3在想要登上的楼层的下一层停靠后)层站门5打开而登到轿厢3上面。此时,通常是只有层站门5为打开状态。因此,通过按照上述的安全控制逻辑1进行控制,能够检测维护人员向底坑1a及轿厢3上面移动的几乎所有情况。
但是,作为较为罕见的情况,在自动运转中的轿厢3停靠于某个楼层、轿厢门13a或者轿厢门13b和与其相对的层站门5已打开的状态下,维护人员有可能向底坑1a及轿厢3上面移动。作为针对这种情况的对策,根据上述的安全控制逻辑2的控制,在某个楼层,即使是轿厢门13a或者轿厢门13b和与其相对的层站门5是打开状态时,也能够检测出通往底坑1a的底层的层站门5、或者通往轿厢3顶上的楼层的层站门5打开,即检测出两个以上系统的层站门5的打开,而检测出维护人员的移动。
另外,安全控制部22在使自动运转一旦无效的情况下,将持续自动运转的无效,直到维护人员操作位于井道1外部的第1复位开关11或者第2复位开关12,接收到复位信号,确认到层站门5及轿厢门13a、13b全部为全闭状态。并且,在由于停电等而将电源复位的情况下,为了安全起见使自动运转无效。
在通过安全控制部22使电梯的自动运转无效的情况下,维护人员能够利用底坑内维护运转模式切换开关9或者轿厢顶上维护运转模式切换开关15将运转模式切换为维护运转模式,利用底坑内维护运转装置10或者轿厢顶上维护运转装置16使轿厢3进行手动运转(维护运转或者检修运转)。在手动运转中,利用维护运转下部限位开关及维护运转上部限位开关限制轿厢3的移动范围。
图2是示出图1的电梯安全控制装置的框图。安全控制部22为了确保安全控制所需的可靠性而被冗余化(此处指被双重化),具有进行相同处理的第1及第2逻辑电路23a、23b。来自上述的开关6a、6b、6c、6d、11、12、17a、17b的信号被分别输入第1逻辑电路23a及第2逻辑电路23b双方。此时,来自层站门开关6a、6b、6c、6d及轿厢门开关17a、17b的输入信号也被双重化,并利用第1逻辑电路23a及第2逻辑电路23b进行相互比较。
另外,通过逻辑电路23a、23b取(串联连接)来自四个系统的层站门开关6a、6b、6c、6d的输入的逻辑积,由此得到与现有的层站门开关6的输入同等的信号。通过将该信号向运转控制部21等其它装置进行信号输出或者中继输出,能够实现与现有的电梯相同的控制(例如防止开门行进等控制)。
第1及第2逻辑电路23a、23b实施安全控制,在取其输出结果(自动运转的有效/无效)的逻辑积后,输出给第1及第2继电器24a、24b。第1及第2继电器24a、24b被串联连接,仅在双方接点都闭合(接通)的情况下,向运转控制部21进行输入,以使得自动运转变为有效。即,在第1及第2逻辑电路23a、23b中的任意一方输出了使自动运转无效的指示的情况下,轿厢3的自动运转被无效。
另外,输出结果被再次输入第1及第2逻辑电路23a、23b,诊断是否正确地输出了结果。另外,第1及第2逻辑电路23a、23b具有用于检查自身的健全性的自我诊断功能。在由逻辑电路23a、23b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进行使轿厢3的自动运转无效的输出。
各逻辑电路23a、23b可以利用包括软件的计算机(与运转控制部21的计算机不同的计算机)来实现。各计算机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RAM及WDT(Watch Dog Timer:看门狗计时系统)等。并且,各逻辑电路23a、23b进行与ROM及RAM的读取及写入相关的检查、基于WDT的时间监视。
并且,各逻辑电路23a、23b也可以利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可编程逻辑门阵列)、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使用晶体管等的简单(电子)电路(逻辑电路)、或者继电器电路等实现。
维护作业装置25包括底坑内维护运转模式切换开关9、底坑内维护运转装置10、轿厢顶上维护运转模式切换开关15及轿厢顶上维护运转装置16。
图3是示出图1的安全控制部22的安全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在自动运转未被无效(处于有效状态)的期间,安全控制部22反复执行图3的处理。
在安全控制处理中,首先进行输入信号的诊断(步骤S1),如果存在异常,则使自动运转无效(步骤S2)。如果不存在异常,则进行轿厢门开关17a、17b的判定(步骤S3)。如果轿厢门13a、13b处于全闭状态,则进行层站门开关6a、6b、6c、6d的判定(步骤S4)。并且,如果任意一个系统的层站门5是打开状态,则使自动运转无效(步骤S2)。
在轿厢门13a、13b中的任意一方是开门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层站门开关6a、6b、6c、6d的判定(步骤S5),如果两个以上系统的层站门5处于打开状态,则使自动运转无效(步骤S2)。
在上述以外的情况下、即层站门5和轿厢门13a、13b全部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以及在轿厢门13a、13b中的任意一方处于打开状态而只有一个系统的层站门5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核对冗余的逻辑电路23a、23b的运算结果(步骤S6)。并且,如果运算结果不一致,则使自动运转无效(步骤S2)。在运算结果一致的情况下,进行输出信号的诊断(步骤S7)。并且,如果输出信号的诊断结果是存在异常,则使自动运转无效(步骤S2)。如果运算结果一致、并且信号不存在异常,则结束处理。
图4是示出图1的安全控制部22的自动运转复位处理的流程图。在维持自动运转无效的情况下,安全控制部22反复执行图4的处理。
在复位处理中,首先进行输入信号的诊断(步骤S11),如果存在异常,则维持自动运转无效(步骤S12)。如果不存在异常,则进行复位信号输入的判定(步骤S13),如果没有输入复位信号,则维持自动运转无效(步骤S12)。
如果输入了复位信号,则进行轿厢门开关17的判定(步骤S14)。并且,如果轿厢门13a、13b中的任意一方处于打开状态,则维持自动运转无效(步骤S12)。如果轿厢门13a、13b处于全闭状态,则进行层站门开关6a、6b、6c、6d的判定(步骤S15)。并且,如果层站门5有一处处于打开状态,则维持自动运转无效(步骤S12)。
如果层站门5全部处于全闭状态,则核对冗余的逻辑电路23a、23b的运算结果(步骤S16)。并且,如果运算结果不一致,则维持自动运转无效(步骤S12)。在运算结果一致的情况下,进行输出信号的诊断(步骤S17)。并且,如果输出信号的诊断结果中存在异常,则维持自动运转无效(步骤S12)。如果运算结果一致且信号不存在异常,则解除自动运转无效(使自动运转有效)(步骤S18),并切换为图3所示的安全控制处理。
在这样的电梯安全控制装置中,例如在轿厢3行进过程中或者以关门状态或开门状态停靠于某个楼层时,通过检测出维护人员为了进行维护作业而将通往轿厢3顶上或者底坑1a的层站门5打开的情况,而自动使自动运转无效,由此即使是在维护人员忘记了执行自动运转无效操作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对于维护人员而言的轿厢3的意外行进,能够确保维护人员的安全。而且,通过有效利用电梯已有的设备,能够低成本地检测维护人员向井道1内的移动。
另外,由于将层站门开关6划分为三个以上系统的多个系统,因而即使是楼层数较多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增大施加电压来应对层站门开关6的接触电阻增加。因此,能够防止由于施加电压增大而导致的成本增加,即使是对楼层数较多的建筑物,也能够低成本地检测维护人员向井道1内的移动。
另外,由于将除底层外的楼层的层站门开关6划分为三个系统,并且将连续的三个楼层的层站门开关6划分给彼此不同的系统,因而即使是层高较矮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检测维护人员向轿厢3顶上的移动。
实施方式2
下面,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无机房式电梯的结构图。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各楼层离开足够的距离、可以不设置中间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对层站门开关6进行系统划分。在轿厢3分别各设有一个轿厢门13和轿厢门开关17。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种通常楼层间隔的建筑物中,通过有效利用电梯已有的设备,能够低成本地检测维护人员向井道1内的移动。即,无论是在通常的建筑物中还是在层高较矮的建筑物中都能够应用相同的结构,能够更可靠地检测维护人员向井道1内的移动。
另外,由于将层站门开关6划分为多个系统,因而即使是楼层数较多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增大施加电压来应对层站门开关6的接触电阻增加。因此,能够防止由于施加电压增大而导致的成本增加,即使是对楼层数较多的建筑物,也能够低成本地检测维护人员向井道1内的移动。
实施方式3
下面,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无机房式电梯的结构图。在该示例中,层站门开关6的系统被划分为底层的系统和除此以外的楼层的系统。并且,底层以外的楼层的层站门开关6被划分为三个系统,使得针对连续的两个楼层利用不同的系统进行检测。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2相同。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有效利用电梯已有的设备,能够低成本地检测维护人员向井道1内的移动。并且,通过将层站门开关6划分为多个系统,即使是楼层数较多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增大施加电压来应对层站门开关6的接触电阻增加。因此,能够防止由于施加电压增大而导致的成本增加,即使是对楼层数较多的建筑物,也能够低成本地检测维护人员向井道1内的移动。
实施方式4
下面,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无机房式电梯的结构图,图8是示出图7的电梯安全控制装置的框图。在该示例中,层站门开关6的系统被划分为底层的系统(层站门开关6a)和除此以外的楼层的系统。并且,底层以外的楼层的层站门开关6被划分为四个系统(层站门开关6b~6e),使得针对连续的三个楼层利用不同的系统进行检测。层站门开关6向安全控制部22的输入成为上述的五个系统。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这样,在将底层以外的楼层的层站门开关6划分为四个系统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并且,通过增加系统数,即使是对楼层数更多的建筑物,也能够低成本地检测维护人员向井道1内的移动。
实施方式5
下面,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无机房式电梯的结构图。在该示例中,层站门开关6的系统被划分为底层的系统和除此以外的楼层的系统。底层以外的楼层的层站门开关6被划分为四个系统,使得针对连续的三个楼层利用不同的系统进行检测。层站门开关6向安全控制部22的输入成为上述的五个系统。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2相同。
这样,在将底层以外的楼层的层站门开关6划分为四个系统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效果。并且,通过增加系统数量,即使是对楼层数更多的建筑物,也能够低成本地检测维护人员向井道1内的移动。
另外,在实施方式1~5中,将底层的层站门开关6a设为独立的一个系统,但是在维护人员不打开底层的层站门5向底坑1a内移动的情况下等,也可以不将底层的层站门开关6设为独立的一个系统。即,可以使底层的层站门开关6属于底层以外的楼层的层站门开关6中的任意一方的系统。
另外,在实施方式1~3中,将底层以外的层站门开关6划分为三个系统,在实施方式4~5中,底层以外的层站门开关6划分为四个系统,但也可以划分为比这些还多的系统。
另外,在实施方式1~5中,在检测出维护人员向井道1内的移动时,使轿厢3的自动运转无效,但也可以将运转控制部21的运转模式切换为手动运转模式。另外,在检测出维护人员向井道1内的移动时,也可以将电梯的安全电路(未图示)切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对曳引机电机和曳引机制动器的通电被切断,因而能够不借助于运转控制部21使轿厢3停止。
另外,在实施方式1~5中,是以有线方式进行从各种开关到安全控制部22的连接,但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进行连接。
另外,在实施方式1~5中,复位开关11、12被设于井道1外部,但也可以设于井道1内。
另外,在实施方式1~5中,曳引机2和电梯控制装置4配置在井道1内的下部,但不限于这种布局,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这些部件被配置在例如井道1内的上部的电梯。
另外,在实施方式1~5中示出了无机房式电梯,但只要是在井道内进行维护作业的电梯,就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所有类型的电梯。例如,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带机房的电梯、双层电梯、多个轿厢在同一井道内独立行进的单井道多轿厢式的电梯、无绳索式电梯、线性电机电梯、液压电梯等。
Claims (10)
1.一种电梯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梯安全控制装置具有:
至少一个轿厢门开关,其检测对应的轿厢门的打开;
多个层站门开关,其检测对应的层站门的打开;以及
安全控制部,其根据从所述轿厢门开关及所述层站门开关输入的信息进行安全控制,
除底层以外的楼层的所述层站门开关被划分为三个以上的系统,
在至少一个系统中包含两个以上的所述层站门开关,
所述安全控制部能够按照所述层站门开关的每个系统独立地识别所述层站门的打开,当在全部的所述轿厢门开关均示出关门状态时任意一个系统的所述层站门开关示出开门状态的情况下,检测为维护人员向井道的移动,并且当在任意一个所述轿厢门开关示出开门状态时两个以上系统的所述层站门开关示出开门状态的情况下,也检测为维护人员向所述井道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层站门开关的系统构成为,利用互不相同的系统检测连续的三个楼层的所述层站门的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层站门开关的系统构成为,利用互不相同的系统检测连续的两个楼层的所述层站门的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安全控制装置,其中,底层的所述层站门开关被划分为与除底层以外的楼层的所述层站门开关的系统不同的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安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层站门开关按照每个系统串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安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安全控制部在检测出维护人员向所述井道的移动时,使轿厢的自动运转无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安全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轿厢的自动运转被无效的情况下,所述安全控制部在复位开关被操作且确认到所述层站门及所述轿厢门全部处于全闭状态时,使得恢复为自动运转。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安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安全控制部在检测出维护人员向所述井道的移动时,将轿厢的运转模式切换为手动运转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安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安全控制部在检测出维护人员向所述井道的移动时,切断安全电路,由此切断对使轿厢升降的曳引机及/或制动器的通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安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安全控制部具有进行同一处理的多个逻辑电路而被冗余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1/078079 WO2013084279A1 (ja) | 2011-12-05 | 2011-12-05 |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制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17471A true CN103917471A (zh) | 2014-07-09 |
CN103917471B CN103917471B (zh) | 2016-06-08 |
Family
ID=48573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74776.2A Active CN103917471B (zh) | 2011-12-05 | 2011-12-05 | 电梯安全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859023B2 (zh) |
CN (1) | CN103917471B (zh) |
DE (1) | DE112011105918B4 (zh) |
WO (1) | WO2013084279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008196B2 (en) | 2017-07-12 | 2021-05-18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Blocking device |
US11091351B2 (en) | 2017-06-22 | 2021-08-17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lintel door lock safety devices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63532B2 (ja) * | 2015-02-23 | 2018-07-2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エレベータ |
US10968075B2 (en) | 2015-06-30 | 2021-04-06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car location zones in hoistway |
JP6528637B2 (ja) * | 2015-10-09 | 2019-06-12 |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 点検システム |
JP6081559B1 (ja) * | 2015-12-04 | 2017-02-15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ピット点検運転用安全装置 |
WO2017216910A1 (ja) * | 2016-06-15 | 2017-12-2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の安全制御装置および安全制御方法 |
EP3342744B1 (en) * | 2016-12-29 | 2020-07-01 | KONE Corporation |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and an elevator |
WO2019224938A1 (ja) * | 2018-05-23 | 2019-11-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ーのドアシステム |
EP3814267B1 (de) | 2018-06-29 | 2022-07-06 | Inventio AG | Sicherheitsschalt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umschalten einer aufzugsanlage zwischen einem normal- und einem inspektionsbetriebsmodus |
EP3643674B1 (en) * | 2018-10-26 | 2022-08-10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system |
EP3725722B1 (en) * | 2019-04-15 | 2024-07-17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systems |
JP7173183B2 (ja) * | 2021-01-22 | 2022-11-16 |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ー |
JP7173182B2 (ja) * | 2021-01-22 | 2022-11-16 |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ー |
JP7449494B2 (ja) | 2022-07-07 | 2024-03-14 |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91730A (ja) * | 1994-09-22 | 1996-04-09 | Toshiba Elevator Technos Kk |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
CN1524058A (zh) * | 2001-07-09 | 2004-08-25 | �����ذ¹ɷݹ�˾ | 具有在竖井底部和/或在竖井顶部的虚构的保护区的电梯设备和用于驱动电梯设备的方法 |
CN1585723A (zh) * | 2001-11-16 | 2005-02-23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进入电梯通道的检测系统 |
JP2008143614A (ja) * | 2006-12-06 | 2008-06-2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27479A (ja) * | 1994-09-05 | 1996-05-21 | Toshiba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CN101506079B (zh) * | 2006-10-25 | 2011-01-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装置 |
-
2011
- 2011-12-05 JP JP2013547972A patent/JP5859023B2/ja active Active
- 2011-12-05 CN CN201180074776.2A patent/CN103917471B/zh active Active
- 2011-12-05 DE DE112011105918.3T patent/DE112011105918B4/de active Active
- 2011-12-05 WO PCT/JP2011/078079 patent/WO201308427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91730A (ja) * | 1994-09-22 | 1996-04-09 | Toshiba Elevator Technos Kk |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
CN1524058A (zh) * | 2001-07-09 | 2004-08-25 | �����ذ¹ɷݹ�˾ | 具有在竖井底部和/或在竖井顶部的虚构的保护区的电梯设备和用于驱动电梯设备的方法 |
CN1585723A (zh) * | 2001-11-16 | 2005-02-23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进入电梯通道的检测系统 |
JP2008143614A (ja) * | 2006-12-06 | 2008-06-2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091351B2 (en) | 2017-06-22 | 2021-08-17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lintel door lock safety devices |
US11008196B2 (en) | 2017-07-12 | 2021-05-18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Blocking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3084279A1 (ja) | 2015-04-27 |
JP5859023B2 (ja) | 2016-02-10 |
WO2013084279A1 (ja) | 2013-06-13 |
DE112011105918B4 (de) | 2021-05-27 |
CN103917471B (zh) | 2016-06-08 |
DE112011105918T5 (de) | 2014-09-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17471A (zh) | 电梯安全控制装置 | |
JP5784049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制御装置 | |
CN1953926B (zh) | 电梯装置 | |
US8230977B2 (en) |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for an elevator system | |
JP5380407B2 (ja) | 安全エレベータ | |
JP5516727B2 (ja) | 電子安全エレベータ | |
EP3333110B1 (en) | Elevator safety system, elevator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n elevator system | |
CN105384039B (zh) | 用于关闭电梯的门的方法和配置 | |
WO2015079976A1 (ja) |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システム | |
JP2004331397A (ja) | エレベータ設備およびエレベータ設備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 | |
CN107922151B (zh) | 电梯装置 | |
JP6615386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の遠隔監視装置 | |
CA2887883C (en) | Electronic wire bridge with safety circuit | |
JP5985686B1 (ja) | エレベータ | |
JP2006044844A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転制御装置 | |
JP6132976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CN114007972B (zh) | 电梯系统 | |
JP2012171771A (ja) |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CN103282298B (zh) | 电梯的终端层强制减速装置 | |
JP5743325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CN109132754B (zh) | 电梯装置 | |
JP6715214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エレベーターの管制制御システム | |
CN116390890A (zh) | 电梯的安全控制装置以及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 | |
CN117044116A (zh) | 传输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