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1966A - 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91966A
CN103891966A CN201410103010.8A CN201410103010A CN103891966A CN 103891966 A CN103891966 A CN 103891966A CN 201410103010 A CN201410103010 A CN 201410103010A CN 103891966 A CN103891966 A CN 103891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vine
compound health
care
bl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030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91966B (zh
Inventor
陈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030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919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91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1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91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19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smetic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所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包括藤茶和红茶提取物,所述红茶提取物为红茶经粉碎、纯化水浸提、浓缩和干燥后获得,所述红茶提取物包裹在所述藤茶的表面,所述藤茶的质量占所述复方保健茶的总质量的70%~90%;所述复方保健茶中藤茶、红茶提取物的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兼具品性温和、抗菌消炎、降脂降压、保肝护肝、养胃护胃的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是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野生木质落叶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此茶色绿起白霜;微苦甘长,生津止渴;其味甘甜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强筋骨、降血压、降血脂、保肝护肝等功效。民间常用于高血压病、感冒发热、心脑血管疾病、皮炎、湿疹等疾病的防治。藤茶还能减轻动物肝组织的变性和坏死程度,有保肝护肝之作用。
红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生产出来的。红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钙、磷、镁、钾、咖啡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
藤茶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但是性凉,对于体虚或肠胃不好的人不适宜饮用。红茶属于发酵茶,经过发酵烘制,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性随之减小。红茶不仅不会伤胃,反而能够养胃。虽然人们可以直接取用藤茶、红茶这二种原料,进行混合泡饮,但是藤茶与红茶的浸泡水温以及耐泡性的差异,导致两种茶叶中的营养元素难以同时浸出,而且红茶与藤茶的饮用比例,也会直接影响到茶叶中营养元素的吸收以及饮用效果;更值得注意的是,红茶中含有的鞣酸还会降低藤茶的功效;基于上述事实,藤茶与红茶的简单混合泡饮,效果不能满足饮茶者的需求。
因此,茶制品技术领域,急需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使其兼具品性温和、抗菌消炎、降脂降压、保肝护肝、养胃护胃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使其兼具品性温和、抗菌消炎、降脂降压、保肝护肝、养胃护胃的效果,而且口感醇厚。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所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包括藤茶和红茶提取物,所述红茶提取物为红茶经粉碎、纯化水浸提、浓缩和干燥后获得,所述红茶提取物包裹在所述藤茶的表面,所述藤茶的质量占所述复方保健茶的总质量的70%~90%。
优选地,所述藤茶的质量占所述复方保健茶的总质量的75%~80%。
所述藤茶可以为嫩叶茶、成叶茶或老叶茶。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藤茶为嫩叶茶。
优选地,本发明中红茶提取物为:将红茶粉碎,经20~60℃纯化水浸提30~60分钟后过滤,滤渣经20~60℃纯化水浸提30~50分钟后过滤两次浸提的滤液混合后进行离心提纯、经聚偏二氟乙烯超滤膜过滤、再经孔径为0.0001μm的反渗透膜浓缩得到红茶提取液,所述红茶提取液干燥后得到红茶提取物。
所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包括藤茶和红茶提取物,所述红茶提取物包裹在所述藤茶的表面,不仅解决了藤茶与红茶的饮用量的配比问题,而且在冲泡茶叶的时候,红茶提取物中的营养元素,可以迅速并充分的溶解到茶水中,使红茶和藤茶的营养元素得以充分融合,缓和了藤茶的凉性给胃部带来的不适,红茶和藤茶的功效可以相得益彰;另一方面,红茶提取物中的少量鞣酸(大约5wt%)在浓缩、干燥的过程中难免会暴露在空气中,氧化失效,所以不会对藤茶的功效产生不良影响,使藤茶原有的功效得以保留。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红茶经粉碎、纯化水浸提、浓缩后得到红茶提取液;
(2)将藤茶完全浸没在所述红茶提取液中,然后经干燥处理,所述红茶提取液在所述藤茶表面沉积并包裹红茶提取物得到所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所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包括藤茶和红茶提取物,所述红茶提取物包裹在所述藤茶的表面,所述藤茶的质量占所述复方保健茶的总质量的70%~90%。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红茶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红茶粉碎,经20~60℃纯化水浸提30~60分钟后过滤,滤渣经20~60℃纯化水浸提30~50分钟后过滤两次浸提的滤液混合后进行离心提纯、经聚偏二氟乙烯超滤膜过滤、再经孔径为0.0001μm的反渗透膜浓缩制作,得到所述红茶提取液。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藤茶的质量占所述复方保健茶的总质量的75%~80%。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藤茶为藤茶嫩叶。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将藤茶浸没在所述红茶提取液中的工艺条件为:将藤茶完全浸没在所述红茶提取液中,在无菌环境下,浸泡2~3天,浸泡温度为15~30℃。
所述红茶提取物的包裹是在浸泡和干燥处理的过程中实现的,在浸泡过程中,所述红茶提取液中的成分可以充分融入到藤茶表面,在此过程中,红茶提取液中的水分得以缓慢蒸发;在干燥处理的过程中,红茶提取液中的水分经干燥去除,所述红茶提取液的有效成分—红茶提取物就均匀沉积在所述藤茶表面,实现了红茶提取物在所述藤茶表面的均匀包裹。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干燥处理的方式为风干、晒干、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
采用室温或低温干燥方式,可以保护复方保健茶的有效成分免遭破坏,从而保证复方保健茶的优良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藤茶与红茶提取物的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红茶提取物制备过程中,红茶中的鞣酸氧化失效,不仅保留了藤茶原有的功效,同时红茶的品性温和,改善了藤茶性凉的不足,减小对体弱虚寒者的伤害,使得所述复方保健茶兼具品性温和、抗菌消炎、降脂降压、保肝护肝、养胃护胃的效果。
(2)所述红茶提取物包裹在所述藤茶的表面,二者合为一体,不但解决了红茶与藤茶饮用比例的问题,还使得红茶中的营养元素可以迅速并充分的溶解到茶水中,从而使红茶与藤茶的营养元素可以同时被人体吸收,而且口感更加润滑醇厚、回甘快且绵长。
(3)所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的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所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包括藤茶和红茶提取物,所述红茶提取物为红茶经粉碎、纯化水浸提、浓缩和干燥后获得,所述红茶提取物包裹在所述藤茶的表面,所述藤茶的质量占所述复方保健茶的总质量的70%。
所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红茶提取液:将160kg红茶粉碎后,投入3吨提取罐中,加入60℃纯化水1600kg,搅拌提取30分钟后筛网过滤,滤渣再加60℃纯化水800kg,60℃搅拌提取45分钟后筛网过滤。两次滤液合并,通过离心机离心去除悬浮物。离心液经过孔径为0.1μm的聚偏二氟乙烯超滤膜过滤,过滤液再经孔径为0.0001μm的反渗透膜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20%的红茶提取液160kg;
(2)称取280Kg藤茶嫩叶,将藤茶嫩叶完全浸没在所述红茶提取液中,然后在无菌环境下,浸泡3天,浸泡温度为25℃,然后晒干,所述红茶提取液的有效成分--红茶提取物便均匀沉积并包裹在所述藤茶表面得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将藤茶的复方保健茶经灭菌、包装后保存。
所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汤色橙红、澄清,口味醇厚,回甘强。
实施例2
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所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包括藤茶和红茶提取物,所述红茶提取物为红茶经粉碎、纯化水浸提、浓缩和干燥后获得,所述红茶提取物包裹在所述藤茶的表面,所述藤茶的质量占所述复方保健茶的总质量的80%。
所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红茶提取液:将80kg红茶粉碎后,投入2吨提取罐中,加入20℃纯化水800kg,搅拌提取60分钟后筛网过滤,滤渣再加45℃纯化水400kg,20℃搅拌提取50分钟后筛网过滤。两次滤液合并,通过离心机离心去除悬浮物。离心液经过孔径为0.1μm的聚偏二氟乙烯超滤膜过滤,过滤液再经孔径为0.0001μm的反渗透膜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20%的红茶提取液90kg;
(2)称取240Kg藤茶嫩叶,将藤茶嫩叶完全浸没在所述红茶提取液中,然后在无菌环境下,浸泡2.5天,浸泡温度为15℃,然后真空干燥,所述红茶提取液的有效成分--红茶提取物便均匀沉积并包裹在所述藤茶表面得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将藤茶的复方保健茶经灭菌、包装后保存。
所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汤色橙黄、澄清,口味醇厚,回甘快且绵长。
实施例3
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所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包括藤茶和红茶提取物,所述红茶提取物为红茶经粉碎、纯化水浸提、浓缩和干燥后获得,所述红茶提取物包裹在所述藤茶的表面,所述藤茶的质量占所述复方保健茶的总质量的90%。
所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红茶提取液:将40kg红茶粉碎后,投入1吨提取罐中,加入45℃纯化水400kg,搅拌提取45分钟后筛网过滤,滤渣再加45℃纯化水200kg,45℃搅拌提取30分钟后筛网过滤。两次滤液合并,通过离心机离心去除悬浮物。离心液经过孔径为0.1μm的聚偏二氟乙烯超滤膜过滤,过滤液再经孔径为0.0001μm的反渗透膜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20%的红茶提取液50kg;
(2)称取270Kg藤茶嫩叶,将藤茶嫩叶完全浸没在所述红茶提取液中,然后在无菌环境下,浸泡3天,浸泡温度为30℃,然后冷冻干燥,所述红茶提取液的有效成分--红茶提取物便均匀沉积并包裹在所述藤茶表面得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将藤茶的复方保健茶经灭菌包装后保存。
所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汤色金黄、澄清,口味醇厚,清甜爽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包括藤茶和红茶提取物,所述红茶提取物为红茶经粉碎、纯化水浸提、浓缩和干燥后获得,所述红茶提取物包裹在所述藤茶的表面,所述藤茶的质量占所述复方保健茶的总质量的7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藤茶的质量占所述复方保健茶的总质量的75%~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藤茶为嫩叶茶。
4.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红茶经粉碎、纯化水浸提、浓缩后得到红茶提取液;
(2)将藤茶完全浸没在所述红茶提取液中,然后经干燥处理,所述红茶提取液在所述藤茶表面沉积并包裹红茶提取物得到所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所述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包括藤茶和红茶提取物,所述红茶提取物包裹在所述藤茶的表面,所述藤茶的质量占所述复方保健茶的总质量的70%~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藤茶的复方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红茶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红茶粉碎,经20~60℃纯化水浸提30~60分钟后过滤,滤渣经20~60℃纯化水浸提30~50分钟后过滤两次浸提的滤液混合后进行离心提纯、经聚偏二氟乙烯超滤膜过滤、再经孔径为0.0001μm的反渗透膜浓缩制作,得到所述红茶提取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藤茶的复方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藤茶的质量占所述复方保健茶的总质量的75%~8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藤茶的复方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藤茶为藤茶嫩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藤茶的复方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将藤茶浸没在所述红茶提取液中的工艺条件为:将藤茶完全浸没在所述红茶提取液中,在无菌环境下,浸泡2~3天,浸泡温度为15~3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藤茶的复方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干燥处理的方式为风干、晒干、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
CN201410103010.8A 2014-03-19 2014-03-19 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919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3010.8A CN103891966B (zh) 2014-03-19 2014-03-19 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3010.8A CN103891966B (zh) 2014-03-19 2014-03-19 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1966A true CN103891966A (zh) 2014-07-02
CN103891966B CN103891966B (zh) 2015-09-02

Family

ID=50983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0301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91966B (zh) 2014-03-19 2014-03-19 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9196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1230A (zh) * 2016-04-27 2016-08-31 济南舒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高尿酸的复方保健茶
CN106879802A (zh) * 2017-03-15 2017-06-23 佛山市恒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藤婆茶红茶饮料的加工工艺
CN107149633A (zh) * 2017-05-23 2017-09-12 何羿 一种新型什锦藤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170014A (zh) * 2018-09-25 2019-01-11 黄山市皖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斛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80021A (zh) * 2018-11-12 2019-03-19 陈玉祥 六和富硒纳米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19661A (zh) * 2021-07-19 2021-10-22 永州金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其在茶饮料中的应用
CN115444054A (zh) * 2022-09-22 2022-12-09 广东省铂季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复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6151A (zh) * 2012-04-11 2012-08-08 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叶提取工艺及银杏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2626153A (zh) * 2012-04-11 2012-08-08 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叶提取工艺及银杏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3518901A (zh) * 2013-10-29 2014-01-22 周东香 一种白茶与藤茶的复合饮料及其制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6151A (zh) * 2012-04-11 2012-08-08 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叶提取工艺及银杏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2626153A (zh) * 2012-04-11 2012-08-08 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叶提取工艺及银杏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3518901A (zh) * 2013-10-29 2014-01-22 周东香 一种白茶与藤茶的复合饮料及其制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程柱生: "茶叶中是否有鞣酸", 《贵州茶叶》, vol. 40, no. 3, 31 December 2012 (2012-12-31), pages 8 - 10 *
肖浩等: "藤茶多酚体外抗氧化作用",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vol. 30, no. 05, 30 September 2011 (2011-09-30), pages 679 - 682 *
陈加勇等: "不同类型的藤茶风味探讨", 《福建茶叶》, no. 03, 31 December 2000 (2000-12-31)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1230A (zh) * 2016-04-27 2016-08-31 济南舒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高尿酸的复方保健茶
CN106879802A (zh) * 2017-03-15 2017-06-23 佛山市恒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藤婆茶红茶饮料的加工工艺
CN107149633A (zh) * 2017-05-23 2017-09-12 何羿 一种新型什锦藤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149633B (zh) * 2017-05-23 2020-12-08 何羿 一种什锦藤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170014A (zh) * 2018-09-25 2019-01-11 黄山市皖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斛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80021A (zh) * 2018-11-12 2019-03-19 陈玉祥 六和富硒纳米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19661A (zh) * 2021-07-19 2021-10-22 永州金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其在茶饮料中的应用
CN115444054A (zh) * 2022-09-22 2022-12-09 广东省铂季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复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1966B (zh)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1966B (zh) 一种藤茶的复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0498B (zh) 一种金银花茶的加工方法
CN104286247B (zh) 一种脱毒银杏茶的制作方法
CN101385491B (zh) 一种发酵红茶饮料的生产工艺
CN103571721B (zh) 一种金花茶茶酒及其制作方法
CN103462133B (zh) 一种果糖刺梨汁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KR101534550B1 (ko) 황칠나무를 포함하는 숙취해소제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431105A (zh) 富硒茅岩莓茶的制作工艺
CN110800844A (zh) 一种冷萃茶浓缩液的制作方法
CN103349110A (zh) 一种提取率高、有益成分保留完全的活性茶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42155A (zh) 一种发酵苦丁茶的生产方法
CN104304565A (zh) 一种复合香型速溶玫瑰茶片的制备方法
CN102228110A (zh) 一种六月霜茶饮料的制作方法
Ariff et al. Recent trends in Kombucha: Conventional and alternative fermentation in development of novel beverage
CN106720685A (zh) 一种青钱柳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JP5869378B2 (ja) 茶エキ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茶エキス
CN105368637B (zh) 一种风味绿茶酒
CN107136256A (zh) 速溶菊花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KR102088982B1 (ko) 야관문차의 제조방법
JP2006320246A (ja) 茶抽出物
JP4088637B2 (ja) 茶抽出物
CN103907717B (zh) 一种绿茶露的制备方法
JP4545640B2 (ja) 茶抽出物
CN103800422A (zh) 杜仲保健复合冲剂制备及其产品
CN111345377A (zh) 一种多穗石柯植物饮料配方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