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1389B - 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81389B
CN103881389B CN201310711226.8A CN201310711226A CN103881389B CN 103881389 B CN103881389 B CN 103881389B CN 201310711226 A CN201310711226 A CN 201310711226A CN 103881389 B CN103881389 B CN 1038813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parts
weight
rubber composition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112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81389A (zh
Inventor
加藤野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81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1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81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1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83/00Adhesive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83/04Polysiloxanes
    • C09J183/06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83/00Adhesive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6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more than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72Five-membered rings
    • C08K5/3475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56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i.e.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metal-to-carbon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12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20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unsaturated aliphatic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4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in which at least two but not all the silicon atoms are connected by linkages other than oxygen atoms
    • C08G77/5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in which at least two but not all the silicon atoms are connected by linkages other than oxygen atoms by carbon linkages
    • C08G77/5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in which at least two but not all the silicon atoms are connected by linkages other than oxygen atoms by carbon linkages containing aromatic ring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该硅橡胶组合物包括(A)100重量份的有机聚硅氧烷,其每分子含至少2个与硅原子键合的烯基基团,(B)0.05‑10重量份的含1‑100个硅原子的有机硅化合物,其每分子具有至少1个亚苯基骨架,并且其每分子具有至少1个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C)0‑30重量份的有机氢聚硅氧烷,其每分子含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并且分子中不含亚苯基骨架,(D)0.001‑0.1重量份的三唑化合物,和(E)催化量的铂催化剂。该硅橡胶组合物可形成固化的物品,其具有对各种有机树脂良好的粘合性。

Description

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自粘合性的加成固化性橡胶组合物。更具体地,该发明涉及能够粘合于有机树脂如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聚苯醚和聚苯硫醚的具有自粘合性的加成固化性橡胶组合物。
背景技术
鉴于高的耐热性、耐冷性、安全性、电绝缘性、耐候性等,硅橡胶已被广泛应用在包括汽车部件如连接器密封件和火花塞、电气和电子部件如复印机中的辊子和微波炉中的填充物;建筑材料如密封剂,以及其他产品如加料瓶嘴和潜水装置的所有领域。在这些应用中,经常将硅橡胶与金属组合使用,并且还和有机树脂组合使用,并且已经提出许多方法来获得其中将加成固化性硅橡胶组合物与金属或有机树脂一体固化的物品。这样的典型方法的实例包括:其中将底漆涂布在成型树脂表面上并且将未固化的橡胶组合物涂布在该底漆上并且固化粘合的方法;其中将粘合剂涂布在底层材料与上层材料一体化的界面上的方法;其中将两种材料通过利用双色成型彼此安装而一体化的方法;以及其中将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涂布在成型树脂材料上并且固化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包括使用粘合剂或底漆,在生产阶段导致问题的增多,并且依据涂布所用的方法还导致表面其他区域污染的问题。使用双色成型的方法具有在界面的粘合不足和一体化物品形状上的限制。因此,使用包括具有预先添加的粘合剂的硅橡胶组合物的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并且由于不再需要如上所述的涂布步骤,可实现缩短的工作时间、降低的成本和提高的生产性,因此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的使用成为生产与树脂一体化成型的物品的有效手段。
对于加成热固化性硅橡胶组合物与有机树脂以少底漆成型的粘合 提出了许多方法。示例性的方法是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涂布在树脂上,然后固化,并且通过确定自粘合性组分对于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提出了各种技术。还提出了其中将包含至少30摩尔%的直接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的有机氢聚硅氧烷添加到有机树脂并且该树脂用于与加成固化性硅橡胶组合物粘合的方法(专利文献1:JP-B H02-34311);其中将硅橡胶组合物与通过将具有脂肪族不饱和基团和与硅原子键合的水解性基团的化合物接枝而制备的烯烃树脂粘合用于一体化物品制备的方法(专利文献2:JP-A S63-183843);以及,其中将具有添加的具有脂肪族不饱和基团和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的化合物的热塑性树脂与硅橡胶组合物粘合用于一体化物品制备的方法,以及其中通过将含脂肪族不饱和基团的低聚物与热塑性树脂共混而制备的树脂与渗油型(oil-bleedable)硅橡胶的一体化成型物品的方法(专利文献3:JP-A H09-165516和专利文献4:JP-A H09-165517)。
但是,加成热固化性硅橡胶组合物中,在用于与通用热塑性树脂如ABS、PC、PE、PP、PBT、PET、丙烯酸系、PA、芳族PA、PPO、PPS和聚氨酯的粘合时,由于短时间的成型而不能得到充分粘合,如上述方案所表明的树脂改性对于充分成型是必要的。这样的树脂改性要求另外的步骤,并且因此增加了成本,并且树脂改性可能包括树脂性质的变化。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粘合性和加成交联性硅橡胶组合物(专利文献5:JP-AH06-172738,专利文献6:JP-A2001-200162,和专利文献7:JP-A2008-537967),并且这些文献公开了一分子中具有SiH键和芳族骨架的有机氢聚硅氧烷作为粘合性改进剂材料添加在硅橡胶组合物中,可使硅橡胶组合物与有机树脂或金属甚至通过短时间粘合。
但是,当有机树脂具有低的软化点时,在典型的硅橡胶的固化温度即在120-220℃的条件下树脂变形以及有时难以如希望地树脂成型。
在这样的情形中,应当降低成型温度。但是,降低的成型温度导致显著降低的硅橡胶固化速度和由此导致的较长的成型时间。使固化 催化剂的量增加以降低成型要求的时间时,损失了可用寿命和生产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考虑上述情形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其在用于生产用于汽车部件、通信设备和各种其他电子电器产品的硅橡胶组合物和热塑性树脂的一体化成型物品时,能够以较低温度以短时间成型并且具有足够用于工作的可用寿命,同时不损失低温下的快速固化性。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潜心研究,并且发现,通过将有效量的(D)三唑化合物与包含下述组分(A)-(G)的硅橡胶组合物混合,
(A)有机聚硅氧烷,其每分子含至少2个与硅原子键合的烯基基团,
(B)含1-100个硅原子的有机硅化合物,其每分子具有至少1个亚苯基骨架,并且其每分子具有至少1个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
(C)有机氢聚硅氧烷,其每分子含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并且分子中不含亚苯基骨架,
(D)三唑化合物,
(E)铂催化剂,
(F)增强二氧化硅细粉末,和
(G)炔属醇化合物或者其具有经硅烷或者硅氧烷改性的醇羟基的炔属醇化合物,可得到组合物,该组合物的10%固化时间T10(在110℃下3分钟)为10秒钟≤T10≤60秒钟,当将组分(A)-(E)混合后在25℃存储10分钟后在0.9s-1和25℃下的剪切粘度为η0,并且将组分(A)-(E)混合后在25℃存储12小时后在0.9s-1和25℃下的剪切粘度为η12时,η120≤2。
发明人还发现,该组合物可以短时间在较低温度下成型;该组合 物具有足够的用于工作的可用寿命;该组合物适合于与很多种树脂如聚碳酸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PPS(聚苯硫醚)、PPO(聚苯醚)、聚酰亚胺、和聚氨酯的粘合。基于上述发现而完成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提供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其包括
(A)100重量份的有机聚硅氧烷,其每分子含至少2个与硅原子键合的烯基基团,
(B)0.05-10重量份的含1-100个硅原子的有机硅化合物,其每分子具有至少1个亚苯基骨架,并且其每分子具有至少1个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
(C)0-30重量份的有机氢聚硅氧烷,其每分子含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并且分子中不含亚苯基骨架,
(D)0.001-0.1重量份的三唑化合物,和
(E)催化量的铂催化剂。
该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分(A)还包括5-100重量份的量的(F)增强二氧化硅细粉末。
该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分(A)还包括0.001-1重量份的量的(G)炔属醇化合物或者其具有经硅烷或者硅氧烷改性的醇羟基的炔属醇化合物。
在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中,组分(C)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分(A)为0.1-30重量份。
组分(B)和组分(C)中SiH官能团的总量相对于组分(A)中的烯基的量的摩尔比(SiH/烯基)优选为0.8-5.0。
该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优选具有以下性质:10%固化时间T10(在110℃下3分钟)为10秒钟≤T10≤60秒钟,并且当将组分(A)-(E)混合后在25℃存储10分钟后在0.9s-1和25℃下的剪切粘度为η0,并且将组分(A)-(E)混合后在25℃存储12小时后在0.9s-1和25℃下的剪切粘度为η12时,η120≤2。
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优选用于与热塑性树脂的粘 合,所述热塑性树脂选自: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聚碳酸酯(PC)树脂、聚氨酯(PU)树脂、苯乙烯树脂、聚乙烯(PE)树脂、聚丙烯(PP)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聚苯醚(PPO)树脂、聚苯硫醚(PPS)树脂、聚砜树脂、尼龙(PA)树脂、芳族聚酰胺(芳族PA)树脂、聚酰亚胺(PI)树脂、和液晶树脂。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能够形成显示优异的与各种有机树脂粘合性的固化物。
实施方案
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发明。
首先,每分子含至少2个与硅原子键合的烯基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分(A))是本发明的组合物的主要组分(基础聚合物),并且使用的组分(A)优选是具有以下平均组成式(I)的组分
R1 aSiO(4-a)/2 (I)
其中R1独立地为未取代、卤素原子取代、或者氰基取代的含1-10个碳原子、并且优选1-8个碳原子的单价烃基,并且a为1.5-2.8、优选1.8-2.5、更优选1.95-2.05范围的正数。
由R1表示的含1-1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单价烃基的实例包括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新戊基,己基,环己基,辛基,壬基,和癸基;芳基如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和萘基;芳烷基如苄基,苯基乙基,和苯基丙基;烯基如乙烯基,烯丙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丁烯基,己烯基,环己烯基,和辛烯基;具有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如氟、溴或氯、氰基等取代的任意上述基团,例如,氯甲基,氯丙基,溴乙基,三氟丙基,和氰基乙基。优选地,全部R1的至少90摩尔%、更优选非烯基的全部的R1为甲基。
在R1中,至少2个为烯基,其优选具有2-8个、更优选2-6个碳 原子,并且最优选为乙烯基。
有机聚硅氧烷中烯基的含量优选为1.0×10-6mol/g-5.0×10-3mol/g,并且,特别为1.0×10-5mol/g-2.0×10-3mol/g。烯基的含量少于1.0×10-6mol/g可导致过低的橡胶硬度,并且橡胶将为凝胶形式。烯基含量超过5.0×10-3mol/g可导致过高的交联密度,并且得到的橡胶可能具有过高的硬度。
烯基可以与分子链末端的、分子链中间的或者这两者的硅原子键合。
该有机聚硅氧烷的结构基本上为直链结构,其中分子链具有被三有机甲硅烷氧基封端的两末端并且骨架包括二有机硅氧烷重复单元,同时部分支化的结构、环状结构等也可以接受。
关于分子量,平均聚合度(重量平均聚合度;以下同)为最大1500,通常为100–1500、更优选为150–1000。在分子量低于100时可能得不到充分的橡胶感,而分子量超过1500时,可能导致过高的粘度,并因此成型困难。该平均聚合度通常利用通常使用甲苯作为展开溶剂的GPC(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以聚苯乙烯换算而测定。
组分(A)还可以包含至少一种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聚合度的有机聚硅氧烷,只要该有机聚硅氧烷在分子链两端具有与硅原子键合的烯基。
组分(B)作为对粘合贡献的组份,并且还作为交联剂发挥作用。组分(B)为每分子具有至少1个亚苯基骨架和至少1个SiH(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通常每分子具有1-100个、优选2-30个硅原子的有机硅化合物如有机硅烷和有机聚硅氧烷。本发明中,术语“亚苯基骨架”包括多价的芳族结构如二价到六价,并且特别是二价到四价的芳族结构如亚苯基结构、萘结构、和蒽结构。
如上所述该化合物优选为有机硅化合物如含有1-30个、优选2-20个、并且最优选4-10个硅原子的直链或环状硅氧烷低聚物(原文第9页)或者有机烷氧基硅烷。直链或环状的有机硅氧烷低聚物或有机烷氧基硅烷每分子还包含至少1个、通常1-20个、并且最优选2-10个 SiH基团(即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并且还含至少1个、通常1-4个亚苯基骨架。直链或环状有机硅氧烷低聚物或有机烷氧基硅烷优选还包含至少1个或更多个官能团如环氧基如环氧丙氧基、烷氧基甲硅烷基如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三乙氧基甲硅烷基、和甲基二甲氧基甲硅烷基、酯基、丙烯酰基(acryl group)、甲基丙烯酰基(methacryl group)、无水羧基(anhydrous carboxy group)、异氰酸酯基、氨基、或酰胺基。
这样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
其中n为1-4,和
[其中X为
Y为任一以下的基团:
(其中n为1-4)或者
(其中R′为选自以下基团的基团:
Rw和Rx为取代或未取代的单价烃基,并且q为1-50和h为0-100,并且优选地,q为1-20和h为1-50);
R″为选自以下基团的基团:
(其中Rw和Rx为如上定义,并且y为0-100);
并且Y′为
(其中n为1-4)或者
(其中Rw、Rx、q和h为如上定义);并且z为1-10]。
通过将烷氧基甲硅烷基如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三乙氧基甲硅烷基或甲基二甲氧基甲硅烷基、丙烯酰基(acryl)、甲基丙烯酰基 (methacryl)、酯基、无水羧基(anhydrouscarboxy group)、异氰酸酯基、氨基、酰胺基等加成到如上所述的化合物而制备的有机化合物或有机硅化合物也可以使用。
如上所述取代或未取代的单价烃基Rw和Rx优选为包含1-12个碳原子的那些、并且特别为包含1-8个碳原子的那些,并且实例包括对于R'所提到的烷基、芳基、芳烷基、烯基等,并且还包括,经烷氧基、丙烯酰基(acryl group)、甲基丙烯酰基(methacryl group)、丙烯酰基(acryloyl group)、甲基丙烯酰基(methacryloyl group)、氨基、烷基氨基等取代的取代的单价烃基。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分(A),掺入0.05-10重量份、优选0.1-9重量份、更优选0.2-8重量份的组分(B)。以少于0.05重量份的量掺入组分(B)时不能实现充分的粘合,而多于10重量份的掺入可能招致物理性能的损失。
组分(C)有机氢聚硅氧烷为不包括在组分(B)中的组分,并且其每分子具有至少2个、并且优选至少3个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即SiH基团)而其分子中并不具有芳族基团如苯基或亚苯基骨架。组分(C)有机氢聚硅氧烷通过以下平均组成式(II)来表示,并且优选地,其每分子具有至少2个(通常2-200个)、优选至少3个(通常3-200个)、更优选5-100个、并且还更优选8-50个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SiH基团)。
R2 bHcSiO(4-b-c)/2 (II)
式中,R2为未取代或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取代的包含1-10个碳原子的脂肪族单价烃基团,并且b为0.7-2.1的正数,和c为0.001-1.0的正数,条件是b+c为0.8-3.0。
关于式(II),包含1-1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脂肪族单价烃基团R2的实例和对于组分(A)的平均组成式(I)的R1上述提到的的那些相同(如脂肪族饱和烃),不包括芳族基团如芳基和芳烷基如苯基,并且还不包括如脂肪族不饱和键如烯基。通常的实例为烷基并且特别 地为甲基。
b为0.7-2.1、并且优选0.8-2.0的正数,并且c为0.001-1.0、并且优选0.01-1.0的正数,条件是b+c为0.8-3.0、并且优选1.0-2.5。
组分(C)有机氢聚硅氧烷的分子结构可以为任意的直链、环状、支化和三维网状结构。该情形中,每分子的硅原子数(或者聚合度)通常为2–300、优选3–200、更优选10–200、并且还更优选15-100,并且使用的有机氢聚硅氧烷优选为室温(25℃)下为液体的有机氢聚硅氧烷。
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可以或者位于分子链的末端、或者位于分子链的中间(不在分子链的末端)或者同时在这两种位置。
组分(C)有机氢聚硅氧烷的实例包括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
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
甲基氢环聚硅氧烷,
甲基氢环硅氧烷-二甲基硅氧烷的环状共聚物,
三(二甲基氢甲硅烷氧基)甲基硅烷,
经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在两端封端的甲基氢聚硅氧烷,
经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在两端封端的二甲基硅氧烷和甲基氢硅氧烷的共聚物,
经二甲基氢甲硅烷氧基在两端封端的二甲基聚硅氧烷,
经二甲基氢甲硅烷氧基在两端封端的二甲基硅氧烷和甲基氢硅氧烷的共聚物,
包括(CH3)2HSiO1/2单元和SiO4/2单元的共聚物,
包括(CH3)3SiO1/2单元、(CH3)2HSiO1/2单元和SiO4/2单元的共聚物,
包括(CH3)2HSiO1/2单元、SiO4/2单元和(CH3)SiO3/2单元的共聚物,以及
包括(CH3)2HSiO1/2单元、SiO4/2单元和(CH3)2SiO2/2单元的共聚 物。
组分(C)有机氢聚硅氧烷的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SiH基团)的含量优选为0.003-0.017mol/g,并且更优选0.005-0.017mol/g。含量少于0.003mol/g时交联可能不能充分完成而超过0.017mol/g的含量可能导致不稳定物质的产生。
组分(C)有机氢聚硅氧烷在组分(B)的情形中作为交联剂发挥作用。当有机氢聚硅氧烷的掺入是任选的时,在固化性和作为橡胶的物理性能重要时优选掺入组分(C)。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分(A),组分(C)有机氢聚硅氧烷优选掺入0-30重量份、优选0.1-30重量份、并且最优选0.3-15重量份。含量少于0.1重量份时,交联将变得不足并且得到的橡胶发粘,而多于30重量份的掺入导致差的作为橡胶的物理性能并且该量的掺入不经济。
本发明中,优选以组分(B)和组分(C)中的SiH官能团总量对于组分(A)中的烯基基团量的摩尔比(即,SiH/烯基)在0.8-5.0、优选1.2-4.0、并且更优选1.5-3.0范围内使用这些组分。摩尔比少于0.8时,粘合将不足,并且超过5.0的摩尔比可能招致作为橡胶的物理性能的损失。
组分(D)三唑化合物的实例包括1,2,3-三唑、1,2,4-三唑、苯并三唑、和其衍生物。更具体地,1,2,3-三唑的衍生物包括1-甲基-1,2,3-三唑、1-苯基-1,2,3-三唑、4-甲基-2-苯基-1,2,3-三唑、1-苄基-1,2,3-三唑、4-羟基-1,2,3-三唑、1-氨基-1,2,3-三唑、1-苯甲酰胺-4-甲基-1,2,3-三唑、1-氨基-4,5-二苯基-1,2,3-三唑、1,2,3-三唑-4-乙醛、4-氰基-1,2,3-三唑等,和1,2,4-三唑的衍生物包括1-甲基-1,2,4-三唑、1,3-二苯基-1,2,4-三唑、5-氨基-3-甲基-1,2,4-三唑、3-巯基-1,2,4-三唑、1-苯基-1,2,4-三唑-5-酮.和1-苯基尿唑。苯并三唑的衍生物包括1-甲基苯并三唑、5,6-二甲基苯并三唑、2-苯基苯并三唑、1-羟基苯并三唑、1-苯并三唑羧酸甲酯。其中,优选为苯并三唑、1,2,3-三唑、1-甲基-1,2,3-三唑、和1,2,4-三唑,其可以单独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分(A),以0.001-0.1重量份、和优选0.002-0.08重量份的量掺入组分(D)。少于0.001重量份的含量无法实现足够的可用寿命,而超过0.1重量份的掺入则可能导致固化性损失。
关于组分(E)铂催化剂,实例包括铂黑、氯化铂、氯铂酸和单价醇的反应产物、氯铂酸和烯烃的络合物、铂系化合物如二(乙酰丙酮)合铂。
以催化量掺入加成该反应催化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分(A)有机聚硅氧烷,以铂的重量计,通常为0.1-1000ppm、并且最优选1-200ppm。
接着,组分(F)增强二氧化硅细粉末并不特别限制于二氧化硅的类型,并且可以使用常规用于橡胶增强的任意二氧化硅。使用的增强二氧化硅细粉末可以为用于常规硅橡胶组合物中使用的二氧化硅,并且优选为具有通过BET法测定的至少50m2/g的比表面积的增强二氧化硅细粉末。更具体地,优选为具有通过BET法测定的50-400m2/g的比表面积的沉淀二氧化硅(湿法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干法二氧化硅)、煅烧二氧化硅等,并且考虑到改善橡胶强度优选使用气相二氧化硅。增强二氧化硅细粉末可以为表面处理过的二氧化硅细粉末,并且在此情形中,二氧化硅细粉末可以为已经利用预处理以粉末形式直接处理的二氧化硅。
用于处理的方法可以为本领域中已知的常规方法,并且该处理可以通过例如将未处理的二氧化硅细粉末和处理用化学试剂在常压下放置在紧紧密封的机械捏合机或硫化床中来进行,并且该混合的处理在室温下或者在非活性气体可选地存在下通过热处理进行。如果需要,可以通过使用催化剂来改善处理。捏合后,通过干燥得到处理的二氧化硅细粉末。掺入的化学试剂的量不少于由被化学试剂覆盖的面积而计算的量。
示例性的化学试剂包括硅氮烷如六甲基二硅氮烷,硅烷偶联剂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丁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乙基二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 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三甲基甲氧基硅烷、三乙基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三甲基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二乙烯基二甲氧基硅烷,和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有机硅化合物如聚甲基硅氧烷,和有机氢聚硅氧烷。将二氧化硅通过这些试剂进行表面处理并且得到的二氧化硅用作疏水性二氧化硅细粉末。使用的化学试剂最优选硅烷偶联剂或硅氮烷。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分(A),以0-100重量份、优选5-100重量份、更优选5-80重量份、还更优选10-50重量份的量掺入组分(F)。尽管组分(F)的添加并不关键,但是不使用组分(F)制备的固化的橡胶具有差的机械强度,并且因此导致成型例如脱模中的问题。超过100重量份的掺入导致填加困难,并因此导致差的生产加工性。
如果需要,可以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作为可选组分掺入炔属醇化合物或者经硅烷或硅氧烷改性的炔属醇化合物作为组分(G)。该组分(G)作为铂催化剂的反应抑制剂发挥作用,并且固化开始的时间可通过添加的量来控制。
组分(G)炔属醇化合物并无特别限制,只要其具有炔基和羟基在同一分子中。优选地,炔基和羟基键合在同一碳原子。实例包括以下化合物。
经硅烷或硅氧烷改性的炔属醇化合物为其中该炔类的羟基通过该炔类的羟基转变为Si-O-C键而与硅烷或硅氧烷键合的化合物。实例包括以下化合物:
其中s为0-50、优选3-20的整数,并且t为1-50、并且优选3-20的整数。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分(A),掺入0-1重量份、优选0.001-1重量份、并且更优选0.005-0.8重量份的组分(G)。含量少于0.001重量份时,反应抑制剂的效果无法完全实现,而超过1重量份的掺入可能导致延迟的固化,并且因此导致差的作为橡胶的物理性能。
除了上述组分以外,取决于橡胶组合物希望的用途,本发明的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还包含各种添加剂。示例性的添加剂包括无机填料如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钛、氧化铁、氧化铈、氧化钒、氧化钴、氧化铬、氧化锰和其复合物),石英粉、硅藻土、碳酸钙、碳酸镁、氧化铝、碳、中空玻璃、中空树脂、导电性无机粉末(如金、银和铜)和镀覆的粉末。本发明的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还可以包含颜料、耐热剂、阻燃剂、塑化剂等,将其添加到不会不利地影响希望的性能的程度。这些可选组分可以通常用在本领域中的量添加并且达到未不利地影响到发明的优点的程度。
本发明的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可通过仅仅将组分(A)-(G)与可选组分在室温混合均匀而制备。但是,优选将组分(F)与全部或部分的组分(A)混合,并且将混合物在行星混合器或捏合机中在100-200℃范围的温度下加热处理1-4小时并且在添加其他组分和捏合之前冷却到室温。
成型所用的方法可以根据混合物的粘度自由地选择,并且可以使用任意的灌装成型(encapsulation molding)、压缩成型,分配器成型(dispenser molding)、注射成型、挤出成型、转移成型等。固化通常可以在60-200℃范围的温度进行10秒钟-1小时。
为了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组合物的粘合性,优选使用:其中预先将嵌件固定在模具中并且使未固化的本发明的组合物与该嵌件接触并固化而由此得到一体化物品的方法(嵌件成型);或者其中将熔融或未固化的有机树脂与本发明的组合物交替注入到模具中以得到一体化物品的双色成型。
对于有效的成型,优选地组合物可以在0.9s-1的剪切速率下在25℃具有50-5000Pa·s、更优选80-4000Pa·s、和最优选100-3000Pa·s范围的粘度。该粘度少于50Pa·s或超过5000Pa·s时,成型困难。本发明中,粘度可以通过旋转粘度计(例如,BL,BH,BS,或锥/板型粘度计)测定。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将上述组分(A)-(G)与可选组分均匀混合后 在25℃存储10分钟后在25℃和在0.9s-1剪切速率下的剪切粘度η0与在25℃在混合和存储12小时后在0.9s-1和25℃下的剪切粘度η12优选满足η120≤2、更优选1≤η120≤2、并且还更优选1≤η120≤1.8。η120超过2时,均匀混合后的可用寿命将缩短并且生产性将受损。
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的固化速率作为在110℃下的10%固化时间(T10(秒))(即,从测试起始当力矩值相对于在110℃下从测试起始的3分钟过程中测定的最大力矩值为10%时的时间)通过使用固化性测试仪(Rotorless型盘状流变仪(Rotorlesstype disk rheometer)、动模流变仪(moving die rheometer)、或MDR)在110℃下进行3分钟来测定,考虑到效率,T10(秒)优选在10秒≤T10≤60秒,并且更优选15秒≤T10≤50秒。T10少于10秒时,固化可能过快成型并且成型困难,而T10超过60秒则可能由于过长的周期而经济上不利。
本发明的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可用于有机树脂和硅橡胶作为一体化组件使用的任意领域。这样的示例性领域包括移动电话、移动通讯设备、游戏机、时钟、图像接收器、DVD设备、MD设备、CD设备、和其他精密电子设备,微波炉、冰箱、电饭煲、阴极射线TV、液晶TV和等离子TV的薄的显示器、各种家用电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和其他OA设备,连接器密封件(connector)、火花塞、各种传感器部件、和其他汽车部件。
本发明的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显示了与有机树脂的良好粘合性。可被本发明的组合物粘合的示例性有机树脂包括通过烯烃聚合或缩聚制备的常规的热塑性树脂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聚碳酸酯(PC)树脂、聚氨酯(PU)树脂、苯乙烯树脂、聚乙烯(PE)树脂、聚丙烯(PP)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聚苯醚(PPO)树脂、聚苯硫醚(PPS)树脂、聚砜树脂、尼龙(PA)树脂、芳族聚酰胺(芳族PA)树脂、聚酰亚胺(PI)树脂和液晶树脂。
本发明的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优选在可使与热塑性树脂等强固的粘合发展的条件下、并且更为具体地,通过使用树脂不变形、不熔融或不变性的温度和固化时间而固化。尽管所述条件可能因树脂类型、橡胶厚度等而有别,但在具有高软化点的树脂的情形中可通过在120-220℃成型5秒-约5分钟,并且在具有软化点的树脂的情形中在60-120℃成型15秒-30分钟得到一体化成型物品。
实施例
接着,通过参考实施例和比较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所述实施例和比较例决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术语“份”为重量份。
实施例1
将具有疏水化表面、具有200m2/g的BET表面积的40份气相二氧化硅(由TokuyamaCorporation制造的Reolosil HM30S)和1.3份水加入具有经二甲基乙烯基甲硅烷氧基封端的分子链两端并且在25℃具有10000mPa·s粘度的60份二甲基聚硅氧烷A1(聚合度490)中,并且将该混合物在捏合机混合器中均匀混合。通过加热到150℃进一步将该混合物捏合3小时以生产硅橡胶基体。
向该硅橡胶基体加入:70份的二甲基聚硅氧烷A2,其具有经二甲基乙烯基甲硅烷氧基封端的分子链两端(具有聚合度1000)并且在25℃具有100000mPa·s的粘度;3.0份的二甲基聚硅氧烷A3(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甲基硅氧烷共聚物,其具有经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封端的分子链两端并且具有150的聚合度和0.00088mol/g的乙烯基值),其具有经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封端的分子链两端并且在侧链上具有乙烯基;1.2份的有机氢聚硅氧烷C1(二甲基硅氧烷-甲基氢硅氧烷共聚物,其具有经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封端的分子链两端、具有28的聚合度和0.0062mol/g的SiH基团含量),其具有经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封端的分子链两端并且分子链中平均具有10个SiH基团,并且其中除了直接与硅原子键合的氧原子和氢原子之外的所有与硅原子键合的单价烃基为甲基;1.0份的粘合性助剂B1,其具有下式(1)表示的亚苯基骨架:
(SiH含量,0.0079mol/g);以及0.2份的氯铂酸的2-乙基己醇溶液(铂原子,1重量%),此外,还添加0.13份的炔基环己醇50重量%的乙醇溶液和0.006份的苯并三唑50重量%的乙醇溶液作为反应抑制剂。将混合物捏合均匀(约30分钟)以得到硅橡胶组合物。硅橡胶组合物中的全部SiH官能团与全部烯基的摩尔比(SiH基团/烯基)为2.0。
在剪切速率0.9s-1下捏合硅橡胶组合物并使组合物在25℃下保持10分钟后的粘度η0和在剪切速率0.9s-1下捏合硅橡胶组合物并使组合物在25℃下保持12小时后的粘度η12,通过精密旋转粘度计(由EKO Instrument制造的RotoVisco RV1)测定,结果示出在表1中。还利用流变仪MDR2000(由Alpha Technologies制造)测定在110℃的硬度,并且结果也示出在表1中。
将硅橡胶组合物通过在110℃加压10分钟固化,并且根据JIS-K6249对得到的固化物评价了其硬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结果示出在表2中。通过将PC(聚碳酸酯)(约25×50mm)测试片放置在模具中,将硅橡胶组合物放置在测试片上部,通过在110℃加压5分钟进行固化(橡胶厚度1-3mm),从如此得到的一体化物品剥离硅橡胶组合物,并利用内聚破坏百分比(橡胶破坏百分比=没有经历界面剥离但是经历橡胶破坏(内聚破坏)的面积在粘合界面总面积中的百分比(%))评价粘合性,从而进行另一评价。结果也示出在表2中。
实施例2
将40份具有300m2/g的BET表面积的气相二氧化硅、8重量份 的六甲基二硅氮烷和2重量份的水加入70份的具有经二甲基乙烯基甲硅烷氧基封端的分子链两端、在25℃具有30000mPa·s的粘度的二甲基聚硅氧烷A4(聚合度710)中,并且将混合物均匀混合在捏合机混合器中。通过加热到170℃将混合物进一步捏合3小时以生成硅橡胶基体。向该硅橡胶基体加入:30份二甲基聚硅氧烷A5,其具有经二甲基乙烯基甲硅烷氧基封端的分子链两端(具有聚合度210)并且在25℃具有100000mPa·s的粘度;1.5份的有机氢聚硅氧烷C2(二甲基硅氧烷-甲基氢硅氧烷共聚物,其具有经二甲基氢甲硅烷氧基封端的分子链两端、具有62的平均聚合度和0.0051mol/g的SiH基团含量),其中与硅原子键合的全部单价烃基为甲基;0.4份的粘合性助剂B2,其具有由下式(2)表示的亚苯基骨架:
(SiH含量,0.0088mol/g);以及0.25份的铂和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铂原子,1重量%)的络合物的甲苯溶液;并且此外,作为反应抑制剂还加入0.12份的炔基环己醇50重量%的甲苯溶液和0.008份的苯并三唑50重量%的乙醇溶液作为反应抑制剂。将混合物捏合均匀(约30分钟)以得到硅橡胶组合物。硅橡胶组合物中的全部SiH官能团与全部烯基的摩尔比(SiH基团/烯基)为1.8。
通过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对该硅橡胶组合物评价了粘度η0,粘度η12,和固化性,并且结果示出在表1中。通过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对硅橡胶组合物也评价了固化物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以及粘合性,并且结果示出在表2中。
实施例3
将具有疏水化表面、具有200m2/g的BET表面积的40份气相 二氧化硅(由TokuyamaCorporation制造的Reolosil HM30S)和1.3份水加入实施例1的60份的二甲基聚硅氧烷A1中,并且将该混合物在捏合机混合器中均匀混合。通过加热到150℃进一步将该混合物捏合3小时以生产硅橡胶基体。向该硅橡胶基体加入:70份的实施例1的二甲基聚硅氧烷A2;3.0份的实施例1的二甲基聚硅氧烷A3;1.2份的实施例1的有机氢聚硅氧烷C1,其具有经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封端的分子链两端并且分子链中平均具有10个SiH基团;1.0份的实施例1的粘合性助剂B1,以及0.2份的氯铂酸的2-乙基己醇溶液(铂原子,1重量%),此外,还添加0.13份的炔基环己醇50重量%的乙醇溶液和0.012份的1,2,4-三唑50重量%的乙醇溶液作为反应抑制剂。将混合物捏合均匀(约30分钟)以得到硅橡胶组合物。硅橡胶组合物中的全部SiH官能团与全部烯基的摩尔比(SiH基团/烯基)为2.0。
通过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对该硅橡胶组合物评价了粘度η0,粘度η12,和固化性,并且结果示出在表1中。通过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对硅橡胶组合物也评价了固化物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以及粘合性,并且结果示出在表2中。
比较例1
将具有疏水化表面、具有200m2/g的BET表面积的40份气相二氧化硅(由TokuyamaCorporation制造的Reolosil HM30S)和1.3份水加入实施例1的60份的二甲基聚硅氧烷A1中,并且将该混合物在捏合机混合器中均匀混合。通过加热到150℃进一步将该混合物捏合3小时以生产硅橡胶基体。向该硅橡胶基体加入:70份的实施例1的二甲基聚硅氧烷A2;3.0份的实施例1的二甲基聚硅氧烷A3;1.2份的实施例1的有机氢聚硅氧烷C1,其具有经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封端的分子链两端并且分子链中平均具有10个SiH基团;1.0份的实施例1的粘合性助剂B1,以及0.2份的氯铂酸的2-乙基己醇溶液(铂原子,1重量%),此外,还添加0.13份的炔基环己醇50重量%的乙醇溶液作为反应抑制剂。将混合物捏合均匀(约30分钟)以得到硅橡胶组合物。硅橡胶组合物中的全部SiH官能团与全部烯基的摩尔比(SiH基团/烯基)为2.0。
通过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对该硅橡胶组合物评价了粘度η0,粘度η12,和固化性,并且结果示出在表1中。通过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对硅橡胶组合物也评价了固化物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以及粘合性,并且结果示出在表2中。
比较例2
将具有疏水化表面、具有200m2/g的BET表面积的40份气相二氧化硅(由TokuyamaCorporation制造的Reolosil HM30S)和1.3份水加入实施例1的60份的二甲基聚硅氧烷A1中,并且将该混合物在捏合机混合器中均匀混合。通过加热到150℃进一步将该混合物捏合3小时以生产硅橡胶基体。向该硅橡胶基体加入:70份的实施例1的二甲基聚硅氧烷A2;3.0份的实施例1的二甲基聚硅氧烷A3;1.2份的实施例1的有机氢聚硅氧烷C1,其具有经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封端的分子链两端并且分子链中平均具有10个SiH基团;1.0份的实施例1的粘合性助剂B1,以及0.2份的氯铂酸的2-乙基己醇溶液(铂原子,1重量%),此外,还添加0.30份的炔基环己醇50重量%的乙醇溶液作为反应抑制剂。将混合物捏合均匀(约30分钟)以得到硅橡胶组合物。硅橡胶组合物中的全部SiH官能团与全部烯基的摩尔比(SiH基团/烯基)为2.0。
通过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对该硅橡胶组合物评价了粘度η0,粘度η12,和固化性,并且结果示出在表1中。通过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对硅橡胶组合物也评价了固化物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以及粘合性,并且结果示出在表2中。
表1
表2
A:内聚破坏:90%或更高
B:内聚破坏:至少80%并且低于90%。

Claims (6)

1.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包括:
(A)100重量份的有机聚硅氧烷,其每分子含至少2个与硅原子键合的烯基基团,
(B)0.05-10重量份的含1-100个硅原子的有机硅化合物,其每分子具有至少1个亚苯基骨架,并且其每分子具有至少1个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
(C)0-30重量份的有机氢聚硅氧烷,其每分子含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并且分子中不含亚苯基骨架,
(D)0.001-0.1重量份的三唑化合物,
(E)催化量的铂催化剂,和
(G)0.001-1重量份的炔属醇化合物或者其具有经硅烷或者硅氧烷改性的醇羟基的炔属醇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分(A)还包括5-100重量份的量的(F)增强二氧化硅细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其中组分(C)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分(A)为0.1-3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其中组分(B)和组分(C)中SiH官能团的总量相对于组分(A)中的烯基的量的摩尔比为0.8-5.0。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其中10%固化时间T10为10秒钟≤T10≤60秒钟,并且当将组分(A)-(E)混合后在25℃存储10分钟后在0.9s-1和25℃下的剪切粘度为η0,并且将组分(A)-(E)混合后在25℃存储12小时后在0.9s-1和25℃下的剪切粘度为η12时,η120≤2,
所述10%固化时间T10为从测试起始当力矩值相对于在110℃下从测试起始的3分钟过程中测定的最大力矩值为10%时的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为用于与热塑性树脂粘合的组合物,所述热塑性树脂选自: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聚碳酸酯(PC)树脂、聚氨酯(PU)树脂、苯乙烯树脂、聚乙烯(PE)树脂、聚丙烯(PP)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聚苯醚(PPO)树脂、聚苯硫醚(PPS)树脂、聚砜树脂、尼龙(PA)树脂、芳族聚酰胺(芳族PA)树脂、聚酰亚胺(PI)树脂、和液晶树脂。
CN201310711226.8A 2012-12-21 2013-12-20 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 Active CN1038813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8862 2012-12-21
JP2012278862A JP5867383B2 (ja) 2012-12-21 2012-12-21 付加硬化型自己接着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1389A CN103881389A (zh) 2014-06-25
CN103881389B true CN103881389B (zh) 2018-04-10

Family

ID=49816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11226.8A Active CN103881389B (zh) 2012-12-21 2013-12-20 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37123B2 (zh)
EP (1) EP2746345B1 (zh)
JP (1) JP5867383B2 (zh)
CN (1) CN1038813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68002B2 (ja) * 2014-02-27 2017-07-26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基材密着性に優れるシリコーン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性物品
JP6572634B2 (ja) * 2015-06-09 2019-09-11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付加硬化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及び硬化物
JP6969092B2 (ja) * 2015-12-25 2021-11-24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導電部材用粘着シート、導電部材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GB201603107D0 (en) 2016-02-23 2016-04-06 Dow Corning Low temperature cure silicone elastomer
US20190055420A1 (en) 2016-02-23 2019-02-21 Dow Silicones Corporation Selective adhesion silicone rubber
CN105567155B (zh) * 2016-03-02 2018-12-07 广东杰果新材料有限公司 抗硫化贴片led封装胶的制备方法
JP6733241B2 (ja) * 2016-03-18 2020-07-29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付加硬化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硬化物
US10968375B2 (en) 2016-06-29 2021-04-06 Dow Toray Co., Ltd.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 and composite made therefrom
KR102345272B1 (ko) * 2016-10-26 2022-01-03 신에쓰 가가꾸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열전도성 실리콘 조성물
JP6723934B2 (ja) * 2017-01-25 2020-07-15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シリコーン組成物、剥離紙及び剥離フィルム
CN110088170B (zh) * 2017-01-31 2021-11-26 美国陶氏有机硅公司 硅橡胶组合物
JP2019031601A (ja) * 2017-08-07 2019-02-28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付加硬化型シリコーン組成物及びシリコーンゴム硬化物
CN112218914B (zh) * 2018-05-24 2022-11-22 莫门蒂夫性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渗油性自粘合液体有机硅橡胶组合物
US20220017701A1 (en) * 2018-12-07 2022-01-20 Dow Toray Co., Ltd. Curable organopolysiloxane composition, cured product thereof, and transducer and the like equipped with said cured product
JP2020111670A (ja) * 2019-01-11 2020-07-27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付加硬化型自己接着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及びシリコーンゴム硬化物
CN113518794B (zh) 2019-01-23 2023-12-22 迈图高新材料公司 加成固化性有机硅胶粘剂组合物
KR102232851B1 (ko) * 2019-03-20 2021-03-26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대전방지 실리콘 이형필름
JP7128162B2 (ja) * 2019-08-29 2022-08-30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付加硬化型シリコーン組成物及び光学素子
KR20220113997A (ko) 2019-12-13 2022-08-17 모멘티브 퍼포먼스 머티리얼즈 인크. 부가 경화성 실리콘 접착제 조성물
JP2021187877A (ja) 2020-05-26 2021-12-13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二液付加硬化型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CN112011309A (zh) * 2020-09-04 2020-12-01 忍嘉有机硅新材料(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粘接pc、pa的自粘型液态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15353B (zh) * 2021-12-14 2022-11-11 深圳市康利邦科技有限公司 提高硅橡胶与ppsu粘接强度的底涂液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01883A2 (en) * 1992-12-10 1994-06-15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Adhesive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s,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CN101575453A (zh) * 2008-04-15 2009-11-11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可加成固化的硅酮组合物及其固化物
CN102675884A (zh) * 2011-03-07 2012-09-19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28299C (zh) * 1962-06-18
JPS60178046A (ja) 1984-02-24 1985-09-12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オレフイン系樹脂組成物とシリコ−ンゴムとの複合成形物
US4686124A (en) 1983-12-12 1987-08-11 Sumitomo Bakelite Company Ltd. Thermoplastic resin-silicone rubber composite shaped article
JPH0829577B2 (ja) 1987-01-26 1996-03-27 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シリコーン株式会社 ポリオレフイン樹脂とシリコ−ンゴムの一体化成形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44290B2 (ja) 1995-12-15 2001-03-12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とオイルブリード性シリコーンゴムとの一体成形体
JP3552825B2 (ja) 1995-12-15 2004-08-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とオイルブリード性シリコーンゴムとの一体成形自動車用防水コネクタ
DE19959412A1 (de) 1999-12-09 2001-06-21 Wacker Chemie Gmbh Selbsthaftende additionsvernetzende Siliconelastomerzusammensetzungen
JP2005075959A (ja) * 2003-09-01 2005-03-24 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Co Ltd 粘着性シリコーンエラストマーシート
DE102005014289A1 (de) 2005-03-24 2006-09-28 Ge Bayer Silicones Gmbh & Co. Kg Selbsthaftende additionsvernetzende Siliconkautschukmischungen, ei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Verbund-Formteilen und deren Verwendung
US8158738B2 (en) * 2007-06-21 2012-04-1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Adhesive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 and separator seal material for fuel cells
JP4868174B2 (ja) * 2008-02-08 2012-02-01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加熱硬化型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JP4900614B2 (ja) * 2008-06-04 2012-03-21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接着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JP5541025B2 (ja) * 2009-10-05 2014-07-09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付加硬化型自己接着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01883A2 (en) * 1992-12-10 1994-06-15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Adhesive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s,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CN101575453A (zh) * 2008-04-15 2009-11-11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可加成固化的硅酮组合物及其固化物
CN102675884A (zh) * 2011-03-07 2012-09-19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46345B1 (en) 2018-08-01
CN103881389A (zh) 2014-06-25
EP2746345A1 (en) 2014-06-25
US8937123B2 (en) 2015-01-20
JP2014122271A (ja) 2014-07-03
JP5867383B2 (ja) 2016-02-24
US20140179863A1 (en) 2014-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1389B (zh) 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
CN102675884B (zh) 加成固化型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
CN103627176B (zh) 加成固化性自粘合性硅橡胶组合物
CN102844383B (zh)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片、成型体、半导体封装材料、半导体部件及发光二极管
EP3559131B1 (en) Addition-curable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
AU746842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a silica suspension in a vulcanisable silicon matrix to form elastomers
CN104788968B (zh) 有机硅导热绝缘片及其制备方法
JP5763202B2 (ja) 光架橋性の非常に透明なシリコーン混合物
JP4221545B2 (ja) シリコーンゴム接着剤組成物並びにシリコーンゴムと熱可塑性樹脂との一体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788969B (zh) 有机硅导热绝缘组合物及导热绝缘材料
US5714265A (en) Composite body of silicone rubber and silicone-epoxy resin and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JP4875324B2 (ja) 加熱硬化性低比重液状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および低比重シリコーンゴム成形物
CN102666729B (zh) 用于形成密封元件的可固化的液体有机硅橡胶组合物和密封元件
JP5402800B2 (ja) 付加硬化型自己接着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CN107429126A (zh) 有机硅组合物以及具有由所述组合物制成的压敏粘合剂层的压敏粘合剂膜
KR20010067434A (ko) 인서트 성형 또는 2색 성형용 실리콘 고무 조성물
JPS6250287B2 (zh)
KR102556116B1 (ko) 실리콘 탄성중합체 베이스용 취급 첨가제
CN105273680B (zh) 一种双组份导热硅胶片材及其制备方法和设备
JPH05111981A (ja) 熱可塑性樹脂−シリコーンゴム成型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2264920A (ja) シリコ−ンゴムと熱可塑性樹脂からなる複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4910634B (zh) 氟硅橡胶组合物
KR20210061342A (ko) 기능성 폴리실록산
CN107641466A (zh) 一种有机硅无溶剂浸渍漆及其制备方法
JPH06114845A (ja) シリコーンゴム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