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2475B - 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2475B
CN103832475B CN201410072341.XA CN201410072341A CN103832475B CN 103832475 B CN103832475 B CN 103832475B CN 201410072341 A CN201410072341 A CN 201410072341A CN 103832475 B CN103832475 B CN 1038324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automobile
frame assembly
longitudinally
side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723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32475A (zh
Inventor
申力伟
沈利民
王超
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723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324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32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2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32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24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汽车,涉及车辆配件技术,解决了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后部车架总成导致的碰撞能量吸收不充分以及油箱易损坏,使汽车安全性降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包括后防撞梁,后防撞梁同侧的两端侧固定设有完全相同的后纵梁结构,后纵梁结构包括位于外侧的纵向边梁及位于内侧的纵向中间梁;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在后防撞梁处汇聚,在汇聚处分开并平行延伸设置;纵向边梁从汇聚处至延伸端为弧形结构、纵向中间梁从汇聚处至延伸端为弧形结构;纵向边梁之间固定有后横梁,纵向中间梁从汇聚处延伸至后横梁;纵向中间梁上固定有油箱,且在纵向中间梁之间对应油箱区域固定设有连接梁。本发明主要用在汽车中。

Description

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配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如今,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或追尾事故已屡见不鲜,其中,为了降低事故对车内人员带来的伤害程度,汽车后部车架总成的结构设计起到关键作用,其能够吸收汽车碰撞能量,从而减小碰撞冲力等。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后部车架总成如图1所示,包括:后防撞梁11,后防撞梁11同侧固定连接有相隔设置的两个后纵梁12,其中,后纵梁12上设有固定支架14,用于支撑固定油箱13。当汽车发生后碰时,汽车的后防撞梁11首先被碰撞,后防撞梁11则先吸收部分碰撞能量,之后将能量传递给两个后纵梁12,从而通过后防撞梁11和后纵梁12共同变形吸收后碰时的碰撞能量;当汽车发生侧碰时,主要通过两个后纵梁12变形吸收侧碰时的碰撞能量,以降低碰撞对车内人员的伤害程度。
在上述后部车架总成中,汽车后碰和侧碰时,均通过两个后纵梁吸收碰撞能量,碰撞能量吸收有限、不充分,导致汽车安全性降低,同时后纵梁吸收能量变形时易对其上的油箱造成损坏,进一步降低了汽车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汽车,解决了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后部车架总成导致的碰撞能量吸收不充分以及油箱易损坏,使汽车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包括后防撞梁,所述后防撞梁同侧的两端侧固定设有完全相同的后纵梁结构,所述后纵梁结构包括位于外侧的纵向边梁以及位于内侧的纵向中间梁;所述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在所述后防撞梁处汇聚,且在所述汇聚处分开并平行延伸设置;所述纵向边梁从所述汇聚处至自身延伸端为弧形结构、所述纵向中间梁从所述汇聚处至自身延伸端为弧形结构;所述纵向边梁之间固定有后横梁,所述纵向中间梁从所述汇聚处延伸至所述后横梁;所述纵向中间梁上支撑固定有油箱,且在所述纵向中间梁之间对应所述油箱的区域固定设有连接梁。
其中,所述纵向边梁和所述纵向中间梁之间固定设有至少一个加强梁。
具体地,所述纵向边梁和所述纵向中间梁之间的所述加强梁为一个,且位于所述纵向边梁的延伸端和所述纵向中间梁的延伸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连接梁包括位于所述纵向中间梁延伸端之间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平行、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中间梁之间还连接有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位于所述纵向中间梁的所述弧形结构之间。
在实际应用时,沿所述纵向边梁延伸方向,所述纵向边梁上设有溃缩结构;沿所述纵向中间梁延伸方向,所述纵向中间梁上设有所述溃缩结构。
其中,沿所述后横梁延伸方向,所述后横梁上设有所述溃缩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溃缩结构为溃缩孔。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中,在后防撞梁同侧的两端侧设有完全相同的后纵梁结构,该后纵梁结构包括位于汽车外侧的纵向边梁和位于内侧的纵向中间梁,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在后防撞梁处相汇聚,并从汇聚处分开并平行延伸设置,其中,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从汇聚处至自身的延伸端均为弧形结构。另外,纵向边梁之间还固定有后横梁,纵向中间梁之间固定设有连接梁,连接梁对应油箱区域设置。由此分析可知,当汽车发生后碰时,后防撞梁将碰撞能量传递到后纵梁结构中,且后防撞梁上设有完全相同的后纵梁结构,即对称设置,从而使碰撞能量均匀传递,便于碰撞能量的吸收,同时后纵梁结构包括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从而从后防撞梁传递过来的能量通过汇聚处并分散传递至平行设置的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中,由于上述弧形结构,能够保证碰撞能量的顺畅传递,使后纵梁结构充分吸收碰撞能量;当汽车发生侧碰时,碰撞能量通过纵向边梁变形吸收,同时碰撞能量还能够通过纵向边梁传递到后横梁中,以充分吸收碰撞能量,提高汽车安全性。另外,对应纵向中间梁上的油箱区域,在纵向中间梁之间设有连接梁,通过连接梁、纵向中间梁和后横梁能够构成闭合环结构,从而提高该区域的受力均匀性及强度,降低碰撞时的变形程度,从而避免油箱的损坏,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后部车架总成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中闭合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后碰时碰撞力传递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侧碰时碰撞力传递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汽车后部车架总成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如图2所示,包括后防撞梁21,后防撞梁21同侧的两端侧固定设有完全相同的后纵梁结构22,后纵梁结构22包括位于外侧的纵向边梁23以及位于内侧的纵向中间梁24;纵向边梁23和纵向中间梁24在后防撞梁21处汇聚,且在汇聚处分开并平行延伸设置;纵向边梁23从汇聚处至自身延伸端为弧形结构、纵向中间梁24从汇聚处至自身延伸端为弧形结构;纵向边梁23之间固定有后横梁25,纵向中间梁24从汇聚处延伸至后横梁25;纵向中间梁24上支撑固定有油箱20,且在纵向中间梁24之间对应油箱20的区域固定设有连接梁2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中,在后防撞梁同侧的两端侧设有完全相同的后纵梁结构,该后纵梁结构包括位于汽车外侧的纵向边梁和位于内侧的纵向中间梁,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在后防撞梁处相汇聚,并从汇聚处分开并平行延伸设置,其中,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从汇聚处至自身的延伸端均为弧形结构。另外,纵向边梁之间还固定有后横梁,纵向中间梁之间固定设有连接梁,连接梁对应油箱区域设置。由此分析可知,当汽车发生后碰时,后防撞梁将碰撞能量传递到后纵梁结构中,且后防撞梁上设有完全相同的后纵梁结构,即对称设置,从而使碰撞能量均匀传递,便于碰撞能量的吸收,同时后纵梁结构包括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从而从后防撞梁传递过来的能量通过汇聚处并分散传递至平行设置的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中,由于上述弧形结构,能够保证碰撞能量的顺畅传递,使后纵梁结构充分吸收碰撞能量;当汽车发生侧碰时,碰撞能量通过纵向边梁变形吸收,同时碰撞能量还能够通过纵向边梁传递到后横梁中,以充分吸收碰撞能量,提高汽车安全性。另外,对应纵向中间梁上的油箱区域,在纵向中间梁之间设有连接梁,通过连接梁、纵向中间梁和后横梁能够构成闭合环结构,从而提高该区域的受力均匀性及强度,降低碰撞时的变形程度,从而避免油箱的损坏,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
这其中,如图2所示,每个后纵梁结构22的纵向边梁23和纵向中间梁24均能够与后横梁25构成闭合环结构,其中闭合环结构能够提高碰撞时力传递的稳定性,从而使后纵梁结构22和/或后横梁25等充分吸收碰撞能量,进一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具体在图2中,为了提高汽车在侧碰时对碰撞能量的吸收能力,同时提高碰撞时力传递的稳定性,可以在纵向边梁23和纵向中间梁24之间固定设有至少一个加强梁27。其中,如图3所示,在一个后纵梁结构22中,一个加强梁27能够与纵向边梁23、纵向中间梁24以及汇聚处构成闭合环1,同时一个加强梁27能够与纵向边梁23、纵向中间梁24以及后横梁25构成闭合环2,从而闭合环1和闭合环2能够提高碰撞时力传递的稳定性,便于梁对碰撞能量的吸收。同时,当侧碰发生时,碰撞能量能够通过纵向边梁23传递至加强梁27中,进而传递到纵向中间梁24上,以进一步传递到连接梁26上,充分将侧碰的碰撞能量分散并吸收,减少侧碰的碰撞冲力,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同理,图3中,另一个后纵梁结构22中,其加强梁27、纵向边梁23、纵向中间梁24以及汇聚处共同构成闭合环1′,加强梁27、纵向边梁23、纵向中间梁24以及后横梁25共同构成闭合环2′。
同样,在图2中,用于形成闭合环结构的连接梁26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图2中连接梁26包括有第一横梁261和第二横梁262。且连接梁26需要对应油箱20的安装位置,因此,第一横梁261和第二横梁262位于纵向中间梁24延伸端之间,且优选将第一横梁261和第二横梁262平行设置,便于加工制造。由图2可以看出,通过第一横梁261、两个纵向中间梁24以及第二横梁262能够构成闭合环3,通过第二横梁262、两个纵向中间梁24以及后横梁25能够构成闭合环4,从而闭合环3和闭合环4能够提高碰撞时力传递的顺畅性,从而加强对碰撞能量的吸收,同时闭合环3和闭合环4对应油箱20的设置区域,从而减小了油箱20区域的变形量,保护油箱,提高汽车安全性。
在实际制造过程中,还可以在纵向中间梁24之间设置第三横梁28,从而在侧碰发生时,第三横梁28还能够接收并吸收纵向中间梁24传递的碰撞能量,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碰撞能量的吸收。其中,图2中,第三横梁28优选设在纵向中间梁24的弧形结构之间,从而当后碰发生时,通过第三横梁28的支撑,减少弧形结构的变形,从而使后碰的碰撞能量顺畅沿纵向中间梁24传递,提高纵向中间梁24对后碰碰撞能量的吸收能力;当侧碰发生时,传递至纵向中间梁24上的碰撞能量能够传递到第三横梁28中,增强对侧碰能量的吸收,同时减少侧碰时弧形结构的变形。另外,从图2和图3中能够发现,通过第三横梁28、两个纵向中间梁24以及第一横梁261能够构成闭合环5,从而提高碰撞时力传递的稳定性。
在后碰或侧碰发生时,均为各种梁变形来吸收能量,因此为了提高梁对碰撞能量的吸收能力,可以沿纵向边梁23延伸方向,在纵向边梁23上设置溃缩结构;沿纵向中间梁24延伸方向,在纵向中间梁24上设置溃缩结构;沿后横梁25延伸方向,在后横梁25上设置溃缩结构。其中,上述溃缩结构可以均为溃缩孔。
下面借助图2至图6对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6为后部车架总成的实物线条图,包括有后地板60,后地板60为焊接各种梁的载体;图2为后部车架总成的简图,且图6中各箭头代表碰撞力传递的主要路径。
当汽车发生后碰时,如图4所示,碰撞力沿途图4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传递,从纵向边梁23和纵向中间梁24的汇聚处开始,然后分解为4个通道,即两个纵向边梁23和两个纵向中间梁24,保证碰撞能量的充分吸收。其中,纵向边梁23的弧形结构能够保证从汇聚处至自身延伸端的光滑过渡,保证力传递的顺畅性;同理,纵向中间梁24的弧形结构能够保证从汇聚处至自身延伸端的光滑过渡,保证力传递的顺畅性。这其中,上述弧形结构在与汇聚处、延伸端的拐角处,可以设置的角度较大一些,例如为120度等,从而提高过渡的光滑及顺畅性,使后纵梁结构22充分吸收碰撞能量。
当汽车发生侧碰时,如图5所示,碰撞力沿图5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传递,以一个方向的侧碰为例。纵向边梁23受到碰撞,碰撞力首先沿纵向边梁23的弧形结构传递至汇聚处,以初步吸收碰撞能量;之后将碰撞力传递至加强梁27和后横梁25上;加强梁27再将碰撞力传递至纵向中间梁24上,并从纵向中间梁24上传递至连接梁26上,具体传递至第一横梁261、第二横梁262和第三横梁28上;最后在传递至另一纵向中间梁24上,并使碰撞力沿纵向中间梁24的弧形结构传递至汇聚处。由此可知,侧碰发生时,依次通过纵向边梁23、加强梁27、后横梁25、一纵向中间梁24、第一横梁261、第二横梁262、第三横梁28以及另一纵向中间梁24的传递并吸收碰撞能量,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侧碰的危害性。
如图3所示,在汽车后部车架总成中,纵向边梁23、纵向中间梁24、汇聚处以及加强梁27能够形成闭合环1和闭合环1′;纵向边梁23、纵向中间梁24、加强梁27以及后横梁25能够形成闭合环2和闭合环2′;两个纵向中间梁24、第二横梁262以及后横梁25能够形成闭合环4;两个纵向中间梁24、第一横梁261以及第二横梁262能够形成闭合环3;两个纵向中间梁24、第一横梁261以及第三横梁28能够形成闭合环5。从而,通过7个闭合环结构,能够保证碰撞时碰撞力传递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各梁充分的吸收碰撞能量。
另外,在图3中,粗实线为用于保护油箱20的结构。其中两个纵向中间梁24、第一横梁261以及第二横梁262位于油箱下侧,且第一、第二横梁(261、262)对应油箱20设置区域,同时有闭合环3和闭合环4的存在,保证了汽车后碰和/或侧碰发生时,该区域的变形非常小,保护了油箱。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图3至图5为图2的简化图,且图3至图5中相同的零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汽车中,由于包括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则在后防撞梁同侧的两端侧设有完全相同的后纵梁结构,该后纵梁结构包括位于汽车外侧的纵向边梁和位于内侧的纵向中间梁,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在后防撞梁处相汇聚,并从汇聚处分开并平行延伸设置,其中,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从汇聚处至自身的延伸端均为弧形结构。另外,纵向边梁之间还固定有后横梁,纵向中间梁之间固定设有连接梁,连接梁对应油箱区域设置。由此分析可知,当汽车发生后碰时,后防撞梁将碰撞能量传递到后纵梁结构中,且后防撞梁上设有完全相同的后纵梁结构,即对称设置,从而使碰撞能量均匀传递,便于碰撞能量的吸收,同时后纵梁结构包括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从而从后防撞梁传递过来的能量通过汇聚处并分散传递至平行设置的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中,由于上述弧形结构,能够保证碰撞能量的顺畅传递,使后纵梁结构充分吸收碰撞能量;当汽车发生侧碰时,碰撞能量通过纵向边梁变形吸收,同时碰撞能量还能够通过纵向边梁传递到后横梁中,以充分吸收碰撞能量,提高汽车安全性。另外,对应纵向中间梁上的油箱区域,在纵向中间梁之间设有连接梁,通过连接梁、纵向中间梁和后横梁能够构成闭合环结构,从而提高该区域的受力均匀性及强度,降低碰撞时的变形程度,从而避免油箱的损坏,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包括后防撞梁,所述后防撞梁同侧的两端侧固定设有完全相同的后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结构包括位于外侧的纵向边梁以及位于内侧的纵向中间梁;
所述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在所述后防撞梁处汇聚,且在所述汇聚处分开并平行延伸设置;所述纵向边梁从所述汇聚处至自身延伸端为弧形结构、所述纵向中间梁从所述汇聚处至自身延伸端为弧形结构;
所述纵向边梁之间固定有后横梁,所述纵向中间梁从所述汇聚处延伸至所述后横梁;所述纵向中间梁上支撑固定有油箱,且在所述纵向中间梁之间对应所述油箱的区域固定设有连接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边梁和所述纵向中间梁之间固定设有至少一个加强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边梁和所述纵向中间梁之间的所述加强梁为一个,且位于所述纵向边梁的延伸端和所述纵向中间梁的延伸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包括位于所述纵向中间梁延伸端之间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平行、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中间梁之间还连接有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位于所述纵向中间梁的所述弧形结构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纵向边梁延伸方向,所述纵向边梁上设有溃缩结构;沿所述纵向中间梁延伸方向,所述纵向中间梁上设有所述溃缩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后横梁延伸方向,所述后横梁上设有所述溃缩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结构为溃缩孔。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
CN201410072341.XA 2014-02-28 2014-02-28 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汽车 Active CN1038324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2341.XA CN103832475B (zh) 2014-02-28 2014-02-28 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2341.XA CN103832475B (zh) 2014-02-28 2014-02-28 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2475A CN103832475A (zh) 2014-06-04
CN103832475B true CN103832475B (zh) 2016-05-18

Family

ID=50796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2341.XA Active CN103832475B (zh) 2014-02-28 2014-02-28 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324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2919B (zh) * 2016-01-15 2018-01-0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后驱汽车的传动轴与车身的连接结构
CN107031728A (zh) * 2017-03-06 2017-08-1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JP6674494B2 (ja) * 2018-03-09 2020-04-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KR102512997B1 (ko) * 2018-12-05 2023-03-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차체구조물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6011A (ja) * 1997-05-19 1998-12-02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EP0979192B1 (en) * 1997-05-02 2001-12-19 James Neville Randle Impact resistant chassis
JP2002370676A (ja) * 2001-06-15 2002-12-24 Fuji Heavy Ind Ltd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CN101596887A (zh) * 2009-06-26 2009-12-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部保护装置
CN103112497A (zh) * 2013-02-25 2013-05-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应用其的汽车
CN103171628A (zh) * 2013-03-21 2013-06-2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能式前副车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79192B1 (en) * 1997-05-02 2001-12-19 James Neville Randle Impact resistant chassis
JPH10316011A (ja) * 1997-05-19 1998-12-02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JP2002370676A (ja) * 2001-06-15 2002-12-24 Fuji Heavy Ind Ltd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CN101596887A (zh) * 2009-06-26 2009-12-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部保护装置
CN103112497A (zh) * 2013-02-25 2013-05-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应用其的汽车
CN103171628A (zh) * 2013-03-21 2013-06-2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能式前副车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2475A (zh) 201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55261U (zh) 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及汽车前围板总成
CN103832475B (zh) 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汽车
CN104527704B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头车排障装置
CN103407494B (zh) 用于车架的纵梁
CN204264083U (zh) 吸能盒、吸能机构、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CN106004918A (zh) 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
CN203237190U (zh) 多传力路径的客车前防撞梁
CN105313980A (zh) 车辆及用于车辆的车身
CN104149725A (zh) 汽车前碰撞横梁吸能盒
KR100727713B1 (ko) 차량의 크래쉬 박스
KR101546292B1 (ko) 차량용 범퍼빔의 충격흡수장치
CN204309904U (zh) 一种汽车b柱
CN203876692U (zh) 客车前部副级吸能机构
JP2016141289A (ja) 車両骨格構造
CN103921746A (zh) 汽车碰撞前后同步吸能装置
CN202863551U (zh) 加强型纵梁s段结构
CN203666777U (zh) 车架纵梁中段加强结构、车架和车辆
CN103318265A (zh) 汽车后部传力结构
KR101510039B1 (ko) 차량용 크래시박스
CN203438963U (zh) 汽车防撞梁
CN202911686U (zh) 一种汽车防撞横梁结构
CN202029794U (zh) 吸能式前保险杠安装结构
CN204236591U (zh) 一种前围板与前地板通道连接结构
CN203344874U (zh) 吸能盒及汽车防撞杆
CN202138419U (zh) 一种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