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7824B - 一种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7824B
CN103787824B CN201210418766.2A CN201210418766A CN103787824B CN 103787824 B CN103787824 B CN 103787824B CN 201210418766 A CN201210418766 A CN 201210418766A CN 103787824 B CN103787824 B CN 1037878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perfluor
amylenes
solvent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187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87824A (zh
Inventor
刘武灿
陈慧闯
石能富
戴成洪
陈先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an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i Tech Co Ltd
Sinochem Lant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an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i Tech Co Ltd
Sinochem Lant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an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i Tech Co Ltd, Sinochem Lant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an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160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73929B/zh
Priority to CN201210418766.2A priority patent/CN1037878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87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7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878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78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17/00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C07C17/26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reactions involving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in the skeleton
    • C07C17/272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reactions involving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in the skeleton by addition reactions
    • C07C17/278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reactions involving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in the skeleton by addition reactions of only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C07C17/281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reactions involving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in the skeleton by addition reactions of only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of only one compoun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4Recycling of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包括一种循环套用工艺。具有高转化率和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可控、催化剂和溶剂可在反应釜内循环套用和反应产物分离简单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齐聚反应,尤其是涉及一种由六氟丙烯齐聚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齐聚反应是指一定的烯烃单体(C2-C14)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生成一个或多个结构单元重复相连的化合物的反应过程。自1935年以来该催化反应已在石油炼制等化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齐聚反应与一般聚合反应的显著区别在于聚合反应的产物分子量是很大的多聚体,而齐聚反应主要生产烯烃单体的二、三、四、五聚体。
六氟丙烯齐聚得到的二聚体和三聚体都是十分有用的化工原料,可衍生许多含氟表面活性剂。其憎水的全氟碳链具有高度支链化,与一般的直链全氟表面活性剂相比,增添了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能。
六氟丙烯二聚体有两种结构,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对于他们的制备方法,现有技术中有以下报道:
美国专利US4377717公开了六氟丙烯气相催化聚合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的方法,以活性炭为催化剂,反应温度410~420℃,停留时间13秒,收率29.6%,选择性64.5%。此方法反应温度高,反应转化率与选择性较低。
美国专利US5387728公开了六氟丙烯液相催化聚合制备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在二乙二醇二乙醚、四氢呋喃和乙腈等非极性溶剂存在下,以胺合物如N,N,N’,N’-四甲基乙二胺和氟化物如氟化钾、氟化铯等为催化剂,在30~40℃下经激烈搅拌反应制得全氟-4-甲基-2-戊烯。此方法催化剂溶剂体系复杂,产品分离困难,高压下搅拌动密封易泄漏。
中国专利CN1876611A公开了一种采用非极性溶剂乙腈作溶剂,以硫氰酸钾作催化剂,在10~50℃下反应制得六氟丙烯二聚体的方法。此专利还公开了制备六氟丙烯二聚体的反应装置,曲柄连杆带动往复运动,使物料得到很好的搅拌,同时还避免动密封。此装置虽然能够使物料得到很好的搅拌,但不利于工业放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具有高转化率和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可控、催化剂和溶剂可在反应釜内循环套用和反应产物分离简单等优点。
为达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包括以下循环套用工艺:
(1)在反应釜内,在溶剂存在下,在催化剂作用下,六氟丙烯发生齐聚反应制得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
(2)静置,反应物自上而下分成三层,溶剂层、反应产物层和催化剂层;
(3)使用氮气或惰性气体将中间反应产物层从反应釜压出;
(4)往反应釜加入六氟丙烯,重复步骤(1)至(3);
所述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环丁砜、乙腈、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和丙二醇二甲醚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以上组合;
所述催化剂选自CsF、NaF、LiF、KF和RbF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以上组合;
所述催化剂在溶剂中的溶解度≤1%,反应产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2%;
所述溶剂密度<反应产物密度<催化剂密度。
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溶剂,有效利用了溶剂、反应产物和催化剂三者之间的密度差及溶解度差,在反应结束静置后,反应釜内反应物自上而下分成三层,溶剂层、反应产物层和催化剂层,然后通过向反应釜加入氮气或惰性气体将反应产物经由吸管压出反应釜。本发明反应为间歇式反应,一次反应完成后,反应溶剂和催化剂损耗小,只需往反应釜加入六氟丙烯后即可实现二次反应,且不需要分离催化剂和溶剂、清洗反应釜等步骤,循环套用几十次后,原料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基本上没有变化。
作为优选的方式,上述溶剂选自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甲醚和乙腈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溶剂中的水分对反应有影响,较高的水分含量会降低反应速度、延长反应时间,优选的溶剂水分含量≤1000PPM,进一步优选为水分含量≤300PPM。单釜溶剂的用量优选为200~800kg/1000kg六氟丙烯,进一步优选为400~600kg/1000kg六氟丙烯。
本发明使用的催化剂需要在溶剂和反应产物中具有很小的溶解度,合适催化剂为选自CsF、NaF、LiF、KF和RbF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以上组合,进一步优选为选自CsF、NaF和KF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单釜催化剂的用量优选为2~15kg/1000kg六氟丙烯,进一步优选为7~10kg/1000kg六氟丙烯。
本发明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30~150℃,进一步优选为50~100℃。过低的温度会使反应速度降低,过高的温度会生成其它副产物,而且会增加反应的不安全因素。
本发明所述反应的压力优选为0.1~1.5MPa,进一步优选为0.5~0.8MPa。过低的压力会使反应速率降低,过高的压力不但会生成其它副产物,而且反应速度太快容易造成不安全因素。
本发明所述反应中,通常在反应釜中设置出料管,出料管下端位于反应产物层,出料管上端设置在反应釜外,通过向反应釜加入氮气或惰性气体的方法,将反应产物经由出料管压出反应釜。合适的惰性气体包括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和氡(Rn)。反应产物经由出料管压出反应釜后,只需经过简单精馏操作即可得到纯度在99.9%以上的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
本发明所述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循环套用工艺可实现催化剂和溶剂体系在反应釜内循环套用,简化了反应后处理工序,提高了催化剂和溶剂的利用率及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实现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联产制备,转化率和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可控;
(3)反应产物分离方法新颖、简便,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发明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CsF为催化剂,乙腈为溶剂进行六氟丙烯液相齐聚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
将600kg的乙腈和10kg的CsF通过加料口加入2m3高压反应釜内,然后密闭反应釜,抽真空多次,进行氮气置换,使釜内氧含量小于20ppm。然后打开搅拌,升温至50℃,持续缓慢地通入1000kg原料六氟丙烯,控制反应压力在0.5MPa左右。反应速度取决于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反应温度不易控制。原料通完后,保持反应釜内温在50℃,直至反应釜压力降到0.16MPa为止。然后降温静置3小时,静置后,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粗品在中间反应产物层,往反应釜中压入高纯氮,反应产物层经由出料管被压出至产品槽,保留溶剂层与催化剂层,以备下次反应使用。经气相色谱分析,产物数据如表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NaF为催化剂,二乙二醇二乙醚为溶剂进行六氟丙烯液相齐聚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
将600kg的二乙二醇二乙醚和8kg的NaF通过加料口加入2m3高压反应釜内,然后密闭反应釜,抽真空多次,进行氮气置换,使釜内氧含量小于20ppm。然后打开搅拌,升温至50℃,持续缓慢地通入1000kg原料六氟丙烯,控制反应压力在0.5MPa左右。反应速度取决于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反应温度不易控制。原料通完后,保持反应釜内温在50℃,直至反应釜压力降到0.16MPa为止。然后降温静置3小时,静置后,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粗品在中间反应产物层,往反应釜中压入高纯氮,反应产物层经由出料管被压出至产品槽,保留溶剂层与催化剂层,以备下次反应使用。经气相色谱分析,产物数据如表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采用CsF为催化剂,二乙二醇二甲醚为溶剂进行六氟丙烯液相齐聚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
将600kg的二乙二醇二甲醚和8kg的CsF通过加料口加入2m3高压反应釜内,然后密闭反应釜,抽真空多次,进行氮气置换,使釜内氧含量小于20ppm。然后打开搅拌,升温至50℃,持续缓慢地通入1000kg原料六氟丙烯,控制反应压力在0.5MPa左右。反应速度取决于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反应温度不易控制。原料通完后,保持反应釜内温在50℃,直至反应釜压力降到0.16MPa为止。然后降温静置3小时,静置后,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粗品在中间反应产物层,往反应釜中压入高纯氮,反应产物层经由出料管被压出至产品槽,保留溶剂层与催化剂层,以备下次反应使用。经气相色谱分析,产物数据如表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采用KF为催化剂,乙腈为溶剂进行六氟丙烯液相齐聚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
将400kg的乙腈和7kg的KF通过加料口加入2m3高压反应釜内,然后密闭反应釜,抽真空多次,进行氮气置换,使釜内氧含量小于20ppm。然后打开搅拌,升温至50℃,持续缓慢地通入1000kg原料六氟丙烯,控制反应压力在0.5MPa左右。反应速度取决于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反应温度不易控制。原料通完后,保持反应釜内温在50℃,直至反应釜压力降到0.16MPa为止。然后降温静置3小时,静置后,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粗品在中间反应产物层,往反应釜中压入高纯氮,反应产物层经由出料管被压出至产品槽,保留溶剂层与催化剂层,以备下次反应使用。经气相色谱分析,产物数据如表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采用CsF为催化剂,二乙二醇二乙醚为溶剂进行六氟丙烯液相齐聚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
将500kg的二乙二醇二乙醚和10kg的CsF通过加料口加入2m3高压反应釜内,然后密闭反应釜,抽真空多次,进行氮气置换,使釜内氧含量小于20ppm。然后打开搅拌,升温至50℃,持续缓慢地通入1000kg原料六氟丙烯,控制反应压力在0.5MPa左右。反应速度取决于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反应温度不易控制。原料通完后,保持反应釜内温在50℃,直至反应釜压力降到0.16MPa为止。然后降温静置3小时,静置后,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粗品在中间反应产物层,往反应釜中压入高纯氮,反应产物层经由出料管被压出至产品槽,保留溶剂层与催化剂层,以备下次反应使用。经气相色谱分析,产物数据如表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采用CsF为催化剂,二乙二醇二甲醚为溶剂进行六氟丙烯液相齐聚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
将400kg的二乙二醇二甲醚和10kg的CsF通过加料口加入2m3高压反应釜内,然后密闭反应釜,抽真空多次,进行氮气置换,使釜内氧含量小于20ppm。然后打开搅拌,升温至60℃,持续缓慢地通入1000kg原料六氟丙烯,控制反应压力在0.5MPa左右。反应速度取决于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反应温度不易控制。原料通完后,保持反应釜内温在60℃,直至反应釜压力降到0.16MPa为止。然后降温静置3小时,静置后,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粗品在中间反应产物层,往反应釜中压入高纯氮,反应产物层经由出料管被压出至产品槽,保留溶剂层与催化剂层,以备下次反应使用。经气相色谱分析,产物数据如表1。
实施例7
本实施例采用KF为催化剂,乙腈为溶剂进行六氟丙烯液相齐聚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
将600kg的乙腈和8kg的KF通过加料口加入2m3高压反应釜内,然后密闭反应釜,抽真空多次,进行氮气置换,使釜内氧含量小于20ppm。然后打开搅拌,升温至60℃,持续缓慢地通入原料1000kg六氟丙烯,控制反应压力在0.7MPa左右。反应速度取决于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反应温度不易控制。原料通完后,保持反应釜内温在60℃,直至反应釜压力降到0.16MPa为止。然后降温静置3小时,静置后,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粗品在中间反应产物层,往反应釜中压入高纯氮,反应产物层经由出料管被压出至产品槽,保留溶剂层与催化剂层,以备下次反应使用。经气相色谱分析,产物数据如表1。
实施例8
本实施例采用KF为催化剂,乙腈为溶剂进行六氟丙烯液相齐聚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
将800kg的乙腈和10kg的KF通过加料口加入2m3高压反应釜内,然后密闭反应釜,抽真空多次,进行氮气置换,使釜内氧含量小于20ppm。然后打开搅拌,升温至100℃,持续缓慢地通入1000kg原料六氟丙烯,控制反应压力在0.8MPa左右。反应速度取决于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反应温度不易控制。原料通完后,保持反应釜内温在100℃,直至反应釜压力降到0.16MPa为止。然后降温静置3小时,静置后,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粗品在中间反应产物层,往反应釜中压入高纯氮,反应产物层经由出料管被压出至产品槽,保留溶剂层与催化剂层,以备下次反应使用。经气相色谱分析,产物数据如表1。
实施例9
本实施例采用CsF为催化剂,二乙二醇二乙醚为溶剂进行六氟丙烯液相齐聚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
将500kg的二乙二醇二乙醚和10kg的CsF通过加料口加入2m3高压反应釜内,然后密闭反应釜,抽真空多次,进行氮气置换,使釜内氧含量小于20ppm。然后打开搅拌,升温至80℃,持续缓慢地通入1000kg原料六氟丙烯,控制反应压力在0.6MPa左右。反应速度取决于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反应温度不易控制。原料通完后,保持反应釜内温在80℃,直至反应釜压力降到0.16MPa为止。然后降温静置3小时,静置后,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粗品在中间反应产物层,往反应釜中压入高纯氮,反应产物层经由出料管被压出至产品槽,保留溶剂层与催化剂层,以备下次反应使用。经气相色谱分析,产物数据如表1。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采用CsF为催化剂,二乙二醇二乙醚为溶剂进行六氟丙烯液相齐聚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
将600kg的二乙二醇二乙醚和10kg的CsF通过加料口加入2m3高压反应釜内,然后密闭反应釜,抽真空多次,进行氮气置换,使釜内氧含量小于20ppm。然后打开搅拌,升温至100℃,持续缓慢地通入1000kg原料六氟丙烯,控制反应压力在0.8MPa左右。反应速度取决于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通入六氟丙烯的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反应温度不易控制。原料通完后,保持反应釜内温在100℃,直至反应釜压力降到0.16MPa为止。然后降温静置3小时,静置后,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粗品在中间反应产物层,往反应釜中压入高纯氮,反应产物层经由出料管被压出至产品槽,保留溶剂层与催化剂层,以备下次反应使用。经气相色谱分析,产物数据如表1。
表1.不同催化剂和溶剂进行反应结果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使用实施例1反应后的溶剂和催化剂,考察循环使用的溶剂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其他反应操作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反应结果如表2。
表2.催化剂与溶剂循环使用结果
从实施例11的结果分析,溶剂和催化剂进行釜内循环套用18次之后,该反应的转化率与选择性基本不变,说明本发明溶剂和催化剂循环套用工艺是可行的。

Claims (7)

1.一种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循环套用工艺:
(1)在反应釜内,在溶剂存在下,在催化剂作用下,六氟丙烯发生齐聚反应制得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
(2)静置,反应物自上而下分成三层,溶剂层、反应产物层和催化剂层;
(3)使用氮气或惰性气体将中间反应产物层从反应釜压出;
(4)往反应釜加入六氟丙烯,重复步骤(1)至(3);
所述溶剂选自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甲醚和乙腈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
所述催化剂选自CsF、NaF、LiF、KF和RbF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以上组合;
所述催化剂在溶剂中的溶解度≤1%,反应产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2%;
所述溶剂密度<反应产物密度<催化剂密度;
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压力为0.5~0.8MPa。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水分含量≤1000PPM,单釜溶剂的用量为200~800kg/1000kg六氟丙烯。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水分含量≤300PPM,单釜溶剂的用量为400~600kg/1000kg六氟丙烯。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CsF、NaF和KF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单釜催化剂的用量为2~15kg/1000kg六氟丙烯。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釜催化剂的用量为7~10kg/1000kg六氟丙烯。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使用出料管,出料管下端位于反应产物层,出料管上端设置在反应釜外,通过向反应釜加入氮气或惰性气体将反应产物经由出料管压出反应釜。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内氧含量小于20ppm。
CN201210418766.2A 2012-10-26 2012-10-26 一种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 Active CN1037878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6035.1A CN107473929B (zh) 2012-10-26 2012-10-26 一种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
CN201210418766.2A CN103787824B (zh) 2012-10-26 2012-10-26 一种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8766.2A CN103787824B (zh) 2012-10-26 2012-10-26 一种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16035.1A Division CN107473929B (zh) 2012-10-26 2012-10-26 一种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7824A CN103787824A (zh) 2014-05-14
CN103787824B true CN103787824B (zh) 2018-01-02

Family

ID=5066394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18766.2A Active CN103787824B (zh) 2012-10-26 2012-10-26 一种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
CN201710616035.1A Active CN107473929B (zh) 2012-10-26 2012-10-26 一种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16035.1A Active CN107473929B (zh) 2012-10-26 2012-10-26 一种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37878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4066B (zh) * 2014-05-27 2020-05-21 德商拜耳動物保健有限公司 始於六氟丙烯之製備5-氟-1h-吡唑的方法
CN104478653B (zh) * 2014-12-30 2016-04-27 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全氟-2-甲基-2-戊烯的制备方法
CN105837398B (zh) * 2016-06-27 2018-05-22 浙江诺亚氟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全氟-2-甲基-2-戊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及生产装置
CN108383681B (zh) * 2018-03-19 2021-05-18 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全氟-2-甲基-2-戊烯的制备方法
CN109574812B (zh) * 2018-12-24 2021-08-13 天津长芦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选择性制备全氟烯烃的方法
CN112745191B (zh) * 2020-12-31 2022-04-05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离子液体催化六氟丙烯二聚反应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10371A (en) * 1958-02-27 1962-11-14 Du Pont Production of perfluoroolefines by isomerization or polymerization
US3917724A (en) * 1973-02-09 1975-11-04 Hoechst Ag Process for preparing oligomers of hexafluoropropene
US4042638A (en) * 1975-04-17 1977-08-16 Central Glass Co., Ltd. Process for preparing oligomers of hexafluoropropene
US4093670A (en) * 1976-03-05 1978-06-06 Masahiro Ozawa Process of isomerizing oligomers of hexafluoropropene
CN1030406A (zh) * 1987-06-29 1989-01-18 上海市有机氟材料研究所 使含氟利昂的六氟丙烯齐聚的方法
CN1095367A (zh) * 1992-12-28 1994-11-23 美国3M公司 六氟丙烯齐聚物的制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696B2 (zh) * 1973-05-08 1982-01-18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10371A (en) * 1958-02-27 1962-11-14 Du Pont Production of perfluoroolefines by isomerization or polymerization
US3917724A (en) * 1973-02-09 1975-11-04 Hoechst Ag Process for preparing oligomers of hexafluoropropene
US4042638A (en) * 1975-04-17 1977-08-16 Central Glass Co., Ltd. Process for preparing oligomers of hexafluoropropene
US4093670A (en) * 1976-03-05 1978-06-06 Masahiro Ozawa Process of isomerizing oligomers of hexafluoropropene
CN1030406A (zh) * 1987-06-29 1989-01-18 上海市有机氟材料研究所 使含氟利昂的六氟丙烯齐聚的方法
CN1095367A (zh) * 1992-12-28 1994-11-23 美国3M公司 六氟丙烯齐聚物的制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3929B (zh) 2020-10-30
CN103787824A (zh) 2014-05-14
CN107473929A (zh) 2017-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7824B (zh) 一种联产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和全氟‑4‑甲基‑2‑戊烯的方法
TWI325417B (en) Method of preparing dichloropropanols from glycerine
CN102656132B (zh) 用于氟烯烃生产的整合方法
CN110627604A (zh) 一种乙烯齐聚合成1-辛烯和1-己烯的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
JP2018533607A (ja) 2,3,3,3−テトラフルオロプロペン及び/又はフッ化ビニリデン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14920630B (zh) 一种乙二醇单乙烯基醚的连续化生产工艺及设备
CN105906795B (zh) 一种全氟聚醚润滑油基础油的合成方法
RU2019132668A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галогенированного изобутилен-изопренового каучука
EP1495028A1 (en) High yield byproduct recycle process for anhydro sugar alcohols
CN105330832B (zh) 一种环氧基封端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的合成方法
CN112624897A (zh) 同时生产反式-1-氯-3,3,3-三氟丙烯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方法
CN1927787A (zh) 一种合成中等链长的全氟烷基碘的调聚方法
CN108368012B (zh) 用于制备卤代烷烃的改进方法
KR102067651B1 (ko) 신규 지환식 디카르본산에스테르 화합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4344915B2 (ja) パーフルオロアルキ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3664520B (zh) 一种丙烯水合反应制备异丙醇的方法
CN212524041U (zh) 一种六氟环氧丙烷低聚物的连续法生产设备
CN106749106A (zh)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合成方法
KR102602865B1 (ko) 올리고머 제조 방법 및 올리고머 제조 장치
CN104016848B (zh) 一种五氟丙酰氟的制备方法
CN103044362A (zh) 气相氧化法制备六氟环氧丙烷的方法
CN113248358A (zh) 一种乙烯氢甲酰化气相循环生产丙醛的方法及设备
CN1239448C (zh) 1,1,1,3,3-五氯丙烷和1,1,1,3,3-五氯丁烷的改进制备方法
KR20200090040A (ko) 미반응 비닐 아세테이트의 회수 방법
KR101676550B1 (ko) 플루오로알킬 요오다이드의 혼합물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