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2463B - 线束外装体 - Google Patents

线束外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2463B
CN103782463B CN201280043007.0A CN201280043007A CN103782463B CN 103782463 B CN103782463 B CN 103782463B CN 201280043007 A CN201280043007 A CN 201280043007A CN 103782463 B CN103782463 B CN 1037824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bellows
outer peripheral
peripheral face
semica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30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82463A (zh
Inventor
奥原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82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24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824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24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62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 H02G3/0468Corrug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26Installations of cables, lines, or separate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directly on or in walls, ceilings, or floors
    • H02G3/263Installation, e.g. suspension, of conduit channels or other 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0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线束外装体,具有能够将安装夹具稳定性良好地固定在期望的位置处的结构。并且,在本发明中,半管主体(41)沿轴向延伸而形成,在内部具有能够配置线束的区域,与上述轴向垂直的外周面的剖面形状呈半圆状的结构。旋转防止部(42)设置于半管主体(41)的外周面的底部,具有平面结构的底面(42p)。一对肋部(43a以及43b)沿着圆周方向形成于半管主体(41)的外周面上。并且,肋部(43a以及43b)分别在通过旋转防止部(42)而分离的半管主体(41)的两个侧面上彼此在轴向上隔开距离(d1)而形成。

Description

线束外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线束配置在内部而进行保护的线束外装体,例如波纹管、半管等。
背景技术
以往,如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4中所公开的那样,公知利用弯曲性良好的波纹管来覆盖敷设在车辆等上的线束的技术。
图12是示出作为线束外装体中的一个的现有的波纹管的结构的说明图。
波纹管10将线束WH配置在由环状凸部11和环状凹部12构成的波纹管主体部内。
线束WH为捆扎了多根电线的结构。更具体地讲,线束WH具有根据针对成为配置对象的车辆的布线方式而对多个电线进行分支并捆扎的结构。线束WH无需一定进行分支,也可以通过单一的电线构成。另外,也可以在线束WH上捆扎其他的光缆等。
波纹管10是沿着长度方向交替地形成环状凸部11和环状凹部12的筒状部件,由树脂等形成。该波纹管10通过环状凸部21与环状凹部22之间的台阶部等而容易地弹性变形,因此其自身在整体上具有容易弯曲变形的性质。一般来说,作为波纹管10,使用具有比成为安装对象的线束WH的部分外径大的(通常是稍大的程度)内径的波纹管。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波纹管10上安装了作为车辆安装夹具中的一个的带式夹具的结构的说明图。图14是示出图13所示的带式夹具50的细节的立体图。如这些图所示,带式夹具50是将止动件100、带支撑部200以及带部300作为主要构成要素而构成的。
如图13所示,带式夹具50的带部300是缠绕在波纹管10的周围并由此保持波纹管10的部分。该带部300中的两个端的一个为固定端,另一个为自由端。另外,在带部300的一个面上形成有在带部300的长度方向上排列了多个的槽310。
止动件100具有固定带支撑部200的凸缘部112、和插入到机动车的车身等的安装孔中的插入部111。在凸缘部112中的一个面上固定有带支撑部200,在另一个面上竖立设置有插入部110。一般来说,凸缘部112以比该安装孔的面积大的面积形成,从而得以填塞车辆侧的安装孔。
止动件100由凸缘部112和插入部110构成。插入部110具有竖立设置于凸缘部112的一个面的柱部111、和从该柱部111的两侧伸出而设置的两个伸出部113。
带支撑部200是连接带部300与止动件100的部分。带支撑部200具有固定于止动件100的连接部201和带限制部202、在连接部201的两个部位相对而竖立设置的纵壁部210、架设在这些纵壁部210上的带支撑壁部220。在带支撑壁部220上固定有带部300的一端(固定端)。
连接部201是连接凸缘部112与纵壁部210的部分,在两个连接部201之间设置有位移部202。两个纵壁部210、位移部202、以及与位移部20相对的带支撑壁220形成使带部300从自由端侧插入的带通过孔200A。
位移部202是形成带通过孔200A的周围的壁的一部分,并且其一端为固定于凸缘部112的悬臂梁状的部分。位移部202通过其挠性而能够在带通过孔200A的高度方向上位移。带通过孔200A的高度方向相当于穿过带通过孔200A的带部300的厚度方向。
另外,如上所述,在带支撑部200上具有能够使带部300的自由端插通的带通过孔200A,带支撑壁部220的底面(平面部分)成为承受波纹管10的承受面。
并且,在将波纹管10固定于车辆的车身时,首先,将波纹管10的固定部位作为底面放置到带支撑部200的承受面上,通过带部300缠绕波纹管10的外周部,在带支撑部200的带通过孔200A中插通带部300的自由端而进行紧固连接。另外,此时,使形成于带支撑部200的内部的卡合爪卡合到在带部300上形成的槽310。
由此,如图13所示,波纹管10被保持为紧固连接于带式夹具100而被固定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波纹管10上安装了带式夹具50之后,在形成于车辆的车身的安装孔中插入固定了波纹管10的带式夹具50的止动件100,从而能够将波纹管10固定在车辆的车身上。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将带式夹具安装到由半管60构成的半管式线束外装体的状态的说明图。
如该图15所示,半管60的剖面形状大致呈半圆状,在半管60的内周面上沿着长度方向配置有线束WH。因此,呈现线束WH的一部分露出的形状。另外,半管60是以在长度方向上与线束WH的敷设部位配合的形状形成。并且,根据需要将捆扎带、胶带等(均未图示)缠绕在线束WH和半管60的外周,从而能够将线束WH固定于半管60。
与图12和图13所示的波纹管10同样地,在如上所述结构的半管60这样的线束外装体中也通过带部300进行紧固连接,从而能够将带式夹具50固定于半管60和线束WH。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4-860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8455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6491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2961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波纹管10、半管60等现有的线束外装体以上述方式构成,使带式夹具50等车辆安装夹具的带部分沿着外周卷入,从而能够将车辆安装夹具安装到线束外装体。
但是,线束外装体的剖面形状都呈现曲线状(波纹管10的情况下为圆状、半管60的情况下为半圆状),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带部分在线束外装体的圆周方向上旋转、或者在轴向上偏移的可能性高,带式夹具50等车辆安装夹具对线束外装体的安装位置精度变差。并且,当车辆安装夹具对线束外装体的安装位置精度变差时,线束外装体对车辆的安装精度劣化。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线束外装体,具有能够将安装夹具稳定性良好地固定于期望的位置的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线束外装体,一种线束外装体,将线束配置在内部而进行保护,包括:主体部,沿轴向延伸而形成,在内部具有能够配置线束的区域,与所述轴向垂直的外周面的剖面形状为曲线状;旋转防止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的底部,具有全表面为平面结构的底面;以及一对轴向偏移防止部,分别在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上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所述一对轴向偏移防止部在所述轴向上彼此隔开预定的距离而形成,所述一对轴向偏移防止部中的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被规定为安装区域,所述一对轴向偏移防止部的所述轴向上的形成位置与所述旋转防止部的形成位置重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记载的线束外装体,将线束配置在内部而进行保护,包括:主体部,沿轴向延伸而形成,在内部具有能够配置线束的区域,与所述轴向垂直的外周面的剖面形状为曲线状;以及一对位置偏移防止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的底部,具有全表面为平面结构的底面,所述一对位置偏移防止部在所述轴向上彼此隔开预定的距离而形成,所述一对位置偏移防止部之间的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被规定为安装区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记载的线束外装体,将线束配置在内部而进行保护,包括:主体部,沿轴向延伸而形成,在内部具有能够配置线束的区域,与所述轴向垂直的外周面的剖面形状为曲线状;以及一对位置偏移防止部,分别在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的底部向下方突出而设置,所述一对位置偏移防止部在所述轴向上彼此隔开预定的距离而形成,所述一对位置偏移防止部之间的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被规定为安装夹具配置区域。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记载的线束外装体中,对所述安装区域的所述轴向的长度进行规定的所述预定的距离包括如下距离:能够将带式夹具的带部沿圆周方向缠绕在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上,且所述带部在轴向上不超过规定的允许范围而移动。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线束外装体中,对所述安装夹具配置区域的所述轴向的长度进行规定的所述预定的距离包括如下距离:能够配置具有基板的带缠绕式夹具的基板,该基板具有带缠绕区域,且所述基板在轴向上不超过预定的允许范围而移动。
发明效果
对于技术方案1(以及技术方案4)记载的本申请发明的线束外装体,通过在上述安装区域缠绕带式安装夹具的带部分而能够对安装夹具进行安装。
此时,通过使带式安装夹具的带支撑部的承受面抵接到旋转防止部的底面,能够切实地避免安装夹具中的线束外装体的圆周方向的位置偏移。另外,在将缠绕带以包括旋转防止部在内的方式进行缠绕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全表面为平面结构的底面的存在而有效地限制安装夹具中的向上述圆周方向的位置偏移。
进而,通过将上述预定的距离设定为与带部分的宽度一致,能够通过一对轴向偏移防止部限制上述带部分向轴向的动作,因此能够切实地避免安装夹具中的向上述轴向的偏移。
其结果是,技术方案1记载的本申请发明的线束外装体起到能够将带式夹具这样的带式安装夹具精度良好地固定在期望的位置处的效果。
对于技术方案2(和技术方案4)记载的本申请发明的线束外装体,通过在上述安装区域缠绕带式安装夹具的带部分而能够对安装夹具进行安装。
此时,通过使带式安装夹具的带支撑部的承受面抵接到一对位置偏移防止部的底面,能够切实地避免安装夹具中的线束外装体的圆周方向的位置偏移。
进而,通过将上述预定的距离设定为与带部分的宽度一致,限制一对位置偏移防止部向上述带部分的轴向的移动,因此能够切实地避免安装夹具中的向上述轴向的偏移。
其结果是,技术方案2记载的本申请发明的线束外装体起到能够将带式夹具这样的带式安装夹具精度良好地固定在期望的位置处的效果。
对于技术方案3(以及技术方案5)记载的本申请发明的线束外装体,在上述安装夹具配置区域上配置带缠绕式安装夹具的基板,对包含基板的线束外装体进行带缠绕,从而能够对该安装夹具进行安装。
此时,将带缠绕式的安装夹具的基板夹入一对位置偏移防止部中,因此将上述预定的距离设定为与配置于上述安装夹具配置区域内时的该安装夹具的基板的轴向长度一致,从而限制一对位置偏移防止部向上述基板的轴向的动作,因此能够切实地避免该安装夹具中的向上述轴向的偏移。
其结果是,技术方案3记载的本申请发明的线束外装体起到能够将带缠绕式的安装夹具精度良好地固定在期望的位置处的效果。
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变得更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半管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半管的侧面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将带式夹具安装到实施方式1的半管的状态(剖面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将带式夹具安装到实施方式1的半管的状态(侧面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半管的侧面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将带式夹具安装到实施方式2的半管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将基板式夹具安装到实施方式2的半管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波纹管的安装部分的概略立体图。
图9是图8的III-III线概略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在波纹管上安装路径维持部件的工序的说明图。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将带式夹具安装到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结构的带有路径维持部件的波纹管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现有的波纹管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现有的在波纹管上安装了带式夹具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带式夹具的细节的立体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将带式夹具安装到半管的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和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半管的说明图。图1示出半管的与轴向垂直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状的结构,图2示出沿着轴向的方向的侧面结构。另外,图1是图2的I-I线概略剖视图。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轴向表示形成有半管等线束外装体的长度方向、例如沿着以图2的轴L2表示的方向的方向,圆周方向表示沿着与轴向垂直的线束外装体的外周的方向、例如沿着以图1和图13的轴L1表示的方向的方向。
如这些图所示,实施方式1的半管40由半管主体41(主体部)、旋转防止部42以及一对肋部43a和43b(轴向偏移防止部)构成。
半管主体41在轴向(轴L2方向)上延伸而形成,在内部具有能够配置线束的区域,与上述轴向垂直的外周面的剖面形状呈半圆状(曲线状)的结构。
旋转防止部42设置于半管主体41的外周面的底部,具有平面结构的底面42p。通过该旋转防止部42的存在,旋转防止部42附近的半管主体41的外周面分离为两个侧面41x和侧面41y。
一对肋部43a和43b在半管主体41的外周面上一起沿着圆周方向形成。并且,肋部43a和43b分别在侧面41x和侧面41y上彼此在轴向上隔开距离d1(预定的距离)而形成。即,肋部43a和43b分别从侧面41x的上方前端部一直形成到旋转防止部42,并且从侧面41y的上方前端部一直形成到旋转防止部42。因此,肋部43a和43b的轴向(轴L2的方向)上的形成位置与旋转防止部42的形成位置重叠。另外,肋部43a和43b也可以分别仅形成于侧面41x和侧面41y中的一个面。
并且,肋部43a和43b之间的侧面41x和侧面41y的区域A50与旋转防止部42的侧面部分和底面42p被规定为夹具安装区域(安装区域),能够在该夹具安装区域中进行带缠绕式带式夹具的安装。
图3和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将带式夹具安装到实施方式1的半管40的状态的说明图。图3示出半管40的与轴向垂直的剖面中的剖面结构,图4示出沿着轴向的方向的侧面结构。图3是图4的II-II线概略剖视图。
另外,由于带式夹具50与图13和图14所示的带式夹具50相同,因此适当附上相同标号,简化示出图示内容。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带支撑部200的承受面(平面区域)上放置旋转防止部42的底面42p,将带部300缠绕在肋部43a和43b之间的半管主体41的外周部区域(相当于图2的区域A50)以及线束WH的上部的露出部分,从而能够在半管40上安装带式夹具50。
此时,使带支撑部200的承受面与旋转防止部42的底面42p抵接,从而能够切实地避免带式夹具50向半管40的圆周方向的位置偏移。另外,在将带部300以包括旋转防止部42在内的方式进行缠绕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平面结构的底面42p而不是曲面结构的存在而有效地限制带式夹具50中的半管40向圆周方向的位置偏移。
此外,将肋部43a和43b之间的距离d1设定为与带部300的宽度(轴L2方向的长度)一致,从而能够通过从半管主体41的外周面突出形成的肋部43a和43b来限制带部300向轴向的移动,因此能够切实地避免缠绕在半管40上的带式夹具50的带部300向轴向偏移的现象。
另外,与带部300的宽度一致的距离d1具体地是指与带部300的宽度相同或稍长的距离。即,是指如下距离:能够在肋部43a和43b之间的半管主体41的外周面上沿着圆周方向卷绕带部300,且带部300在轴向上不超过预定的允许范围而移动。另外,预定的允许范围能够设定为“0”以上的任意的值。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1的半管40能够在期望的位置处精度良好地固定如带式夹具50这样的带式的车辆安装夹具。因此,作为线束外装体的半管40对车辆的安装精度也不会劣化。
<实施方式2>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半管的剖视图。图5示出沿着轴向的方向的侧面结构。
如图5所示,实施方式2的半管45由半管主体41以及一对偏移防止部44a和44b构成。
半管主体41在轴向(轴L2方向)上延伸而形成,在内部具有能够配置线束的区域,与上述轴向垂直的外周面的剖面形状呈半圆状(曲线状)的结构。
一对偏移防止部44a和44b设置于半管主体41的外周面的底部,分别具有平面结构的底面44ap和44bp。另外,偏移防止部44a和44b沿着圆周方向彼此在轴向上隔开距离d2(预定的距离)而形成在半管主体41的外周面上。
并且,偏移防止部44a和44b之间的半管主体41的外周面以及偏移防止部44a和44b的底面44ap和44bp的一部分被规定为夹具安装区域,能够在该夹具安装区域进行由带式夹具50的带缠绕而实现的安装。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将带式夹具安装到实施方式2的半管45的状态的说明图。图6示出沿着轴向的方向的侧面结构。
另外,带式夹具50与图13和图14所示的带式夹具50相同,因此适当附上相同标号,简化示出图示内容。
如图6所示,在带支撑部200的承受面上放置偏移防止部44a和44b的底面44ap和44bp的一部分,利用带部300缠绕偏移防止部44a和44b之间的半管主体41的外周区域和线束WH的上部的露出部分,从而能够在半管45上安装带式夹具50。
此时,使带支撑部200的承受面与偏移防止部44a和44b的底面44ap和44bp抵接,从而能够切实地避免带式夹具50中的半管45向圆周方向的偏移。
另外,将偏移防止部44a和44b之间的间隔d2设定为与带部300的宽度一致,从而与实施方式1的肋部43a和43b的效果同样地能够切实地避免缠绕在半管45的带部300向轴向的偏移。
由此,与实施方式1的半管40同样地,实施方式2的半管45能够将带式夹具50这样的带式的车辆安装夹具精度良好地固定在期望的位置。因此,作为线束外装体的半管45对车辆的安装精度也不会劣化。
<实施方式3>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将带缠绕式的夹具安装到实施方式3的半管47的状态的说明图。图7示出沿着轴向的方向的侧面结构。
如该图7所示,在基板式夹具70中,在具有带缠绕区域的基板71上突出设置有止动件72(等同于带式夹具50的止动件100)。
并且,一对偏移防止突出部46a和46b(位置偏移防止部)在半管主体41的外周的底部向下方突出而形成。一对偏移防止突出部46a和46b彼此在轴L2的方向上隔开距离d3(预定的距离)而形成,在一对偏移防止突出部46a和46b之间,半管主体41的外周面被规定为夹具配置区域(安装夹具配置区域)。
对于这种结构的实施方式3的半管47,在基板71的承受面(与形成有止动件72的面相反侧的面)上放置偏移防止突出部46a和46b之间的上述夹具配置区域。此时,基板71被夹入一对偏移防止突出部46a和46b之间。
并且,通过带75多重地缠绕半管主体41的外周部、线束WH的露出部分以及基板71,从而能够在半管45上安装基板式夹具70。
此时,将带75以包括基板式夹具70的基板71在内的方式进行缠绕,从而能够切实地避免基板式夹具70中的半管45向圆周方向的偏移。
另外,通过将偏移防止部44a和44b之间的距离d3设定为与基板71的宽度(半管45的轴向侧的长度)一致,能够切实地避免基板式夹具70中的半管47向轴向的偏移。
另外,与基板71的宽度一致的距离d3是指与基板71的宽度相同或稍长的距离。即,是指如下距离:能够在一对偏移防止突出部46a和46b之间的半管主体41的外周面(夹具配置区域)上配置基板71,且基板71在轴向上不超过预定的允许范围而移动。另外,能够将预定的允许范围设定为“0”以上的任意的值。
由此,实施方式3的半管47在如基板式夹具这样的车辆安装夹具中也能够在期望的位置处精度良好地进行固定。
<针对波纹管的应用>
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中,作为线束外装体示出了半管,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还能够应用于其他线束外装体。
例如,对于图12和图13所示的波纹管10,将波纹管10的外周面的预定部分作为底面,实现设置了与实施方式1的旋转防止部42以及肋部43a和43b相当的部分的结构,从而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当的波纹管。
同样地,将波纹管10的外周面的预定部分作为底面,实现设置了与实施方式2的偏移防止部44a和44b相当的部分的结构,从而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2相当的波纹管。
而且,将波纹管10的外周面的预定部分作为底面,实现设置了与实施方式3的偏移防止突出部46a和46b相当的部分的结构,从而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2相当的波纹管。
而且,也能够在波纹管具有路径维持功能的带有路径维持部件的波纹管中应用本发明。
以下,对构成为线束外装体的带有路径维持部件的波纹管进行说明。图8是示出波纹管20的安装部分的概略立体图,图9是图8的III-III线概略剖视图,图10是示出在波纹管20上安装路径维持部件30的工序的说明图。
在将线束WH配置于车辆等时,线束WH沿着其配置形态而弯曲。有时为了抑制线束WH与周边部分产生干扰的情况等而使线束WH维持沿着其布线方式弯曲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该带有路径维持部件的波纹管C(波纹管20+路径维持部件30)安装于线束WH,将该线束WH维持为一定的弯曲形状。另外,对于线束WH安装了该带有路径维持部件的波纹管C的部分,只要是线束WH的至少一部分即可,可以是线束WH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几乎整体。
波纹管20是沿着长度方向交替地形成环状凸部21和环状凹部22的筒状部件(参照图10),通过树脂等形成。该波纹管20,通过环状凸部21与环状凹部22之间的台阶部等而容易地弹性变形,因此其自身在整体上具有容易弯曲变形的性质。通常,作为波纹管20,使用具有比成为安装对象的线束WH的部分外径大的(通常为稍大的程度)内径的波纹管。
另外,在波纹管20的一侧部沿着其长度方向形成有狭缝24。并且,通过在该狭缝24处打开,从而能够将线束WH容易地配置于波纹管20内。
路径维持部件30是以维持至少一部分沿着长度方向弯曲的形状的方式模具成型的长部件,通过P.P.(聚丙烯)等树脂而形成。换言之,路径维持部件30在模具成型的时刻形成为至少一部分弯曲的形状。路径维持部件30的弯曲形状设定为与线束WH中的配置有成为安装对象的部分的配置路径对应的形状。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路径维持部件30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以形成平缓的S字的方式弯曲,路径维持部件30的两端部形成为直线状。路径维持部件30中的形成为弯曲形状的部分,可以是其整体,也可以是一部分。另外,形成为弯曲形状的部分在俯视时可以形成为弯曲的形状,也可以形成为立体地(三维地)弯曲的形状。
上述路径维持部件30沿着波纹管20的长度方向安装于该波纹管20。即,路径维持部件30具有形成有能够容纳波纹管20中的狭缝24的两侧的端缘部的一对凹槽部36g的部分。换言之,路径维持部件30构成为,在长条状的连接部31的一侧(外周侧)边缘部配置有外周侧突起部32,并且在连接部31的另一侧(内周侧)边缘部配置有内周侧突起部33,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面中的剖面形状大致呈H字状。上述外周侧突起部32的外侧面呈沿着波纹管20的外周面的弧状曲面。凹槽部36g的宽度尺寸设定为,与波纹管20的厚度尺寸(更具体地讲,在波纹管20的径向上环状凸部21的最外周部分与环状凹部22的最内周部分之间的差)大致相同或比波纹管20的厚度尺寸大的(稍大)程度的尺寸。凹槽部36g的深度尺寸只要是能够在将波纹管20的端缘部在其径向上进行了定位的状态下进行容纳的程度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上述路径维持部件30中的形成有上述一对凹槽部36g的部分,可以是路径维持部件30的长度方向整体,也可以是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一部分。在图8~图10所示的例子中,对一对凹槽部36g遍及路径维持部件30的长度方向整体而形成的例子进行说明。
上述路径维持部件30沿着波纹管20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波纹管20。此处,路径维持部件30以下述方式在配置于狭缝24的状态下安装到波纹管20。
即,在所述狭缝24处打开波纹管20,从而在波纹管20内容纳线束WH。在该状态下,在狭缝24处打开波纹管20,将波纹管20中的狭缝24的两侧的端缘部嵌入到一对凹槽部36g内。在该状态下,连接部31配置于狭缝24内,外周侧突起部32在狭缝24的外侧沿着波纹管20的外周面配置,内周侧突起部33在狭缝24的内侧沿着波纹管20内周面配置。由此,波纹管20在沿着路径维持部件30的形状而弯曲的状态下与该路径维持部件30一体化。
此后,根据需要,将捆扎带、胶带等缠绕在波纹管20的外周,维持波纹管20的封闭状态,并且维持波纹管20与路径维持部件30的一体化状态。另外,除了上述以外,也可以通过设置于波纹管20自身的锁定结构等而维持波纹管20的封闭状态。
根据具有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带有路径维持部件的波纹管C的线束外装体,线束WH通过被波纹管20覆盖而被保护,并且通过路径维持部件30而以形成弯曲成预定的形状的路径的方式维持。由此,通过将路径维持部件30形成为与线束WH的敷设部位配合的形状,能够将线束WH维持为与该敷设部位配合的恒定的路径。由于路径维持部件30自身不是如所谓的称为保护器的部件那样具有包覆线束WH的作用,因此能够形成为小型且简单的形状。由此,在制造以维持至少一部分沿着长度方向弯曲的形状的方式模具成型的路径维持部件30时,抑制模具结构的复杂化,从而能够通过比较简单的模具结构、以比较低的成本形成路径维持部件30。因此,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覆盖线束WH并且将该路径维持为恒定。特别是,如果对线束WH在三维地弯曲的状态下进行敷设,则该路径限制用的部件成为复杂的形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效。
另外,能够将线束WH维持为弯曲的状态,其结果是,在将该线束WH组装到车辆等时,能够减少对车辆的安装部位。换言之,带有路径维持部件的波纹管C的安装部位至少能够将线束WH维持为恒定的弯曲形状。由此,能够减少用于安装并固定线束WH的夹具部件等的使用个数、安装作业,从该观点来看,能够实现带有路径维持部件的波纹管C的制造成本、安装作业成本的降低。
另外,将路径维持部件30在配置于狭缝24的状态下安装到波纹管20,因此使波纹管20与路径维持部件30之间的安装位置关系稳定化。由此,容易将波纹管20维持为沿着路径维持部件30的形状的期望的形状。
另外,波纹管20中的狭缝24的两侧的端缘部各自容纳到一对凹槽部36g中,因此能够抑制路径维持部件30从波纹管20脱离。
另外,狭缝24通过路径维持部件30而被填塞,从而抑制波纹管20内的线束WH从狭缝24脱离到外部的情况。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在上述带有路径维持部件的波纹管C即线束外装体中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结构时的带式夹具安装状态的说明图。
如该图11所示,在带支撑部200的承受面上放置旋转防止部42的平面部,利用带部300缠绕成为波纹管20的外周部的肋部43a和43b之间的区域和路径维持部件30,从而能够在带有路径维持部件的波纹管C上固定带式夹具50。
此时,使带支撑部200的承受面与旋转防止部42的平面部一致,从而切实地避免带式夹具50中的波纹管20向圆周方向的偏移。
另外,通过将肋部43a和43b之间的距离d1设定为与带部300的宽度一致,能够切实地避免缠绕在波纹管20上的带部300向轴向的偏移。
由此,通过将实施方式1的结构应用于带有路径维持部件的波纹管C,带有路径维持部件的波纹管C能够在期望的位置处精度良好地固定如带式夹具50这样的带式的车辆安装夹具。
同样地,通过将实施方式2和实施方式3的结构应用于带有路径维持部件的波纹管C,带有路径维持部件的波纹管C能够在期望的位置处精度良好地固定带式夹具50或基板式夹具70的车辆安装夹具。
由此,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所示的本申请发明的结构能够在波纹管、带有路径维持部件的波纹管以及半管等各种线束外装体中应用。
带有路径维持部件的波纹管和半管在线束WH的安装时固定于线束外装体,线束WH没有自由度,因此车辆安装夹具相对于线束外装体的位置精度很重要。因此,本申请发明特别是在带有路径维持部件的波纹管和半管中的效果大。
另外,在波纹管10或带有路径维持部件的波纹管C上设置与实施方式1的肋部43a和43b相当的部分或实施方式3的偏移防止肋部46a和46b时,优选设置于与环状凸部(21、22)对应的部分。
虽然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上述说明在所有的方面均为例示,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可以认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想到未例示的无数的变形例。

Claims (3)

1.一种线束外装体,将线束配置在内部而进行保护,包括:
主体部(41),沿轴向延伸而形成,在内部具有能够配置线束的区域,与所述轴向垂直的外周面的剖面形状为曲线状;
旋转防止部(42),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的底部,具有与安装夹具抵接的全表面为平面结构的底面(42p),以防止所述线束外装体在其外周方向上的旋转;以及
一对轴向偏移防止部(43a、43b),分别在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上沿着圆周方向形成,
所述一对轴向偏移防止部在所述轴向上彼此隔开预定的距离而形成,所述一对轴向偏移防止部中的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被规定为安装区域,所述一对轴向偏移防止部的所述轴向上的形成位置与所述旋转防止部的形成位置重叠。
2.一种线束外装体,将线束配置在内部而进行保护,包括:
主体部(41),沿轴向延伸而形成,在内部具有能够配置线束的区域,与所述轴向垂直的外周面的剖面形状为曲线状;以及
一对位置偏移防止部(44a、44b),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的底部,具有与安装夹具的带支撑部的承受面抵接的全表面为平面结构的底面(44ap、44bp),以防止所述线束外装体在其外周方向上的旋转,
所述一对位置偏移防止部在所述轴向上彼此隔开预定的距离而形成,所述一对位置偏移防止部之间的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被规定为安装区域,用于缠绕所述安装夹具的带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外装体,其中,
对所述安装区域的所述轴向的长度进行规定的所述预定的距离包括如下距离:能够将带式夹具的带部沿圆周方向缠绕在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上,且所述带部在轴向上不超过规定的允许范围而移动。
CN201280043007.0A 2011-09-05 2012-02-15 线束外装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824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92955A JP5673451B2 (ja) 2011-09-05 2011-09-05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外装体
JP2011-192955 2011-09-05
PCT/JP2012/053488 WO2013035352A1 (ja) 2011-09-05 2012-02-15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外装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2463A CN103782463A (zh) 2014-05-07
CN103782463B true CN103782463B (zh) 2017-06-20

Family

ID=47831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300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82463B (zh) 2011-09-05 2012-02-15 线束外装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54505B2 (zh)
EP (1) EP2755290A4 (zh)
JP (1) JP5673451B2 (zh)
CN (1) CN103782463B (zh)
WO (1) WO20130353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57781B2 (ja) * 2012-02-17 2016-07-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摺動式クランプ及びクランプ対象部材取り付け構造
JP5961485B2 (ja) * 2012-08-22 2016-08-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6254773B2 (ja) * 2013-05-22 2017-12-27 日立Geニュークリア・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分岐管の閉止装置
JP2016134953A (ja) * 2015-01-16 2016-07-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のプロテクタ
US9810347B1 (en) * 2015-09-30 2017-11-07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Torpedo power cable attachment hardware
DE202017101492U1 (de) * 2017-03-15 2018-06-26 Wieland Electric Gmbh Anschlussadapter
JP6842638B2 (ja) * 2017-05-24 2021-03-1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配線ユニット
JP7141292B2 (ja) * 2018-09-27 2022-09-22 株式会社Subaru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固定構造
JP6978455B2 (ja) * 2019-02-27 2021-12-0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の固定構造
CN111696707B (zh) * 2019-03-13 2022-02-1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配线部件及复合线束
WO2020194798A1 (ja) * 2019-03-27 2020-10-0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WO2021032421A1 (en) * 2019-08-16 2021-02-25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A modular mounting bracket
CN112550576B (zh) * 2020-12-10 2022-04-12 淮南阳光浮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漂浮电站用浮管、浮管安装组件及漂浮电站
CN113835173A (zh) * 2021-09-16 2021-12-24 新能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缆引下的导引管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32069A (en) * 1970-02-11 1972-01-04 Panduit Corp Bracket for mounting cable bundles in lightening holes
US6320134B1 (en) * 1998-06-24 2001-11-20 Itw-Ateco G.M.B.H. Cable retainer of plastics for vehicles
CN201667511U (zh) * 2009-11-04 2010-12-08 宁波恒富汽车部件发展有限公司 线束卡扣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54281A (en) * 1962-02-20 1964-10-27 Frank Charles Holder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3454247A (en) * 1967-08-07 1969-07-08 Thomas & Betts Corp Bulkhead mounting plate
US3632071A (en) * 1969-11-24 1972-01-04 Panduit Tinley Park Mount for receiving and retaining a strap
GB1336726A (en) * 1970-11-10 1973-11-07 Desroches P J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nd connecting cylindrical members
US4391376A (en) * 1980-12-15 1983-07-05 Lelasso Corporation Resilient clamp for supporting articles
US5024405A (en) * 1989-05-12 1991-06-18 Mcguire Robert H Pipe clamp
JPH0486022U (zh) 1990-11-29 1992-07-27
JP3127687B2 (ja) 1993-11-10 2001-01-2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ハーネスサポート
US5961081A (en) * 1997-04-14 1999-10-05 Sigma-Aldrich Co. Cable support having pivotally and slidable retainer
DE19827862C2 (de) * 1998-01-23 2002-11-21 Volkswagen Ag Verfahren zur Befestigung eines Bauteils auf einem Trägerteil
JP3440012B2 (ja) 1998-12-18 2003-08-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用カバー
JP2001097141A (ja) * 1999-09-29 2001-04-1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可動式ワイヤハーネス
DE10010933C1 (de) * 2000-03-06 2001-08-16 Daimler Chrysler Ag Kabelhalter zur Befestigung von Kabeln in Fahrzeugstrukturen
JP2002064917A (ja) 2000-08-21 2002-02-2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ルゲート管の補助部材
JP4176974B2 (ja) * 2001-06-06 2008-11-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クランプ
DE10135033B4 (de) * 2001-07-18 2005-12-22 Demag Cranes & Components Gmbh Schelle für ein zylindrisches Element, insbesondere ein elektrisches Kabel, ein Rohr oder einen Schlauch
JP3957149B2 (ja) * 2002-01-29 2007-08-15 オーム電機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保持具
US6843456B1 (en) * 2003-01-03 2005-01-18 Zoya Hajianpour Article holder with attachment clip
JP2004289960A (ja) * 2003-03-24 2004-10-14 Burest Kogyo Kenkyusho Co Ltd 接着式ケーブル支持具
JP4423101B2 (ja) * 2004-05-11 2010-03-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線条体の固定板、ワイヤーハーネス保護用プロテクタ及び固定用クリップ
US7407138B1 (en) * 2005-01-24 2008-08-05 Arlington Industries, Inc. Gangable cable support with improved stiffness
JP2006296166A (ja) 2005-04-14 2006-10-26 Yazaki Corp 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の装着方法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US7435904B2 (en) * 2006-04-13 2008-10-1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Wiring harness clip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from an extrudable blank
DE202006010110U1 (de) * 2006-06-29 2006-10-12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 Co. Kg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Leitung
US7861981B2 (en) * 2008-10-22 2011-01-04 Pratt & Whitney Canada Corp. Protective saddle mount for cable tie
JP2012005165A (ja) * 2010-06-14 2012-01-0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長尺物固定部付電線保護具
JP2012115021A (ja) * 2010-11-24 2012-06-14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32069A (en) * 1970-02-11 1972-01-04 Panduit Corp Bracket for mounting cable bundles in lightening holes
US6320134B1 (en) * 1998-06-24 2001-11-20 Itw-Ateco G.M.B.H. Cable retainer of plastics for vehicles
CN201667511U (zh) * 2009-11-04 2010-12-08 宁波恒富汽车部件发展有限公司 线束卡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24945A1 (en) 2014-08-14
CN103782463A (zh) 2014-05-07
US9054505B2 (en) 2015-06-09
EP2755290A1 (en) 2014-07-16
WO2013035352A1 (ja) 2013-03-14
EP2755290A4 (en) 2017-03-15
JP2013055814A (ja) 2013-03-21
JP5673451B2 (ja) 2015-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2463B (zh) 线束外装体
EP2728688B1 (en) Corrugated tube with route-maintaining member, and wire harness
EP2855212B1 (en) Structure for mounting retrofit part to cladding member
CN103782460B (zh) 带有路径维持构件的波纹管以及线束
WO2009147759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排水構造
US9252576B2 (en) Corrugated tube with path-maintaining member and wire harness
JP2014230414A (ja) プロテクタ
JP2015104247A (ja) 経路維持部材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3065352A1 (ja) 経路維持部材付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13219858A (ja) 経路維持部材付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
JP2009195046A (ja) 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
WO2013031259A1 (ja) 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の組立方法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保護構造体
JP5772406B2 (ja) 経路維持部材付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WO2020026902A1 (ja) 経路規制部材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494447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電線保護構造
JP2015077011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分岐部の保護構造
JP2013115839A (ja) 形状維持部材付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13009547A (ja) 電線保護具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