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70469A - 维护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维护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70469A
CN103770469A CN201310467161.7A CN201310467161A CN103770469A CN 103770469 A CN103770469 A CN 103770469A CN 201310467161 A CN201310467161 A CN 201310467161A CN 103770469 A CN103770469 A CN 103770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scraping board
area
attending device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671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本敬三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70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04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可防止油墨残留在喷嘴面的维护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维护装置是用于从喷墨头的喷嘴面除去油墨的装置,所述喷嘴面包括设置有第一喷嘴的第一区域、设置有第二喷嘴的第二区域、以及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三区域,该维护装置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一刮擦板、第二刮擦板。上述第一定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三区域,除去存在于所述第三区域的油墨。当所述第一定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三区域时,所述第一刮擦板及第二刮擦板抵接于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并除去存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的油墨。

Description

维护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维护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喷墨头具有执行机构(actuator)和填充油墨的压力室。上述执行机构如果被施加驱动信号(电压)则会变形,并对填充到上述压力室的油墨加压。被加压的该油墨从在上述压力室开口的喷嘴喷出,并在记录纸这样的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
有时油墨会附着于设有上述喷嘴的喷嘴面。为了防止该油墨污染上述印刷介质,用例如刮擦板(wiping blade)除去上述喷嘴面附着的油墨。
另一方面,已知一种喷出两种(或两色)油墨的喷墨头。该喷墨头通过在例如喷出不同种类油墨的两个喷嘴之间设置槽,从而可防止由上述刮擦板刮擦掉的油墨在该两个喷嘴之间混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71515号公报
在上述两个喷嘴之间设有槽时,担心由上述刮擦板刮擦下的油墨会残留在该槽中。而且,担心残留在上述槽中的油墨例如会污染印刷介质并对印字品质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油墨残留在喷嘴面上的维护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所述维护装置是用于从喷墨头的喷嘴面除去油墨的装置,所述喷嘴面包括设置有第一喷嘴的第一区域、设置有第二喷嘴的第二区域、以及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三区域,所述维护装置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一刮擦板以及第二刮擦板。第一定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三区域,除去存在于所述第三区域的油墨。当所述第一定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三区域时,所述第一刮擦板抵接于所述第一区域并除去存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油墨。当所述第一定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三区域时,所述第二刮擦板抵接于所述第二区域并除去存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油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头分解后的立体图。
图3是沿图2的F3-F3线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头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维护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沿图1的F5-F5线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头及维护装置的截面图。
图6是沿图1的F6-F6线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头及维护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头及维护装置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头及维护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存在对可用多个表述的各元件附注一个以上的其他表述的情况,但并不否定对其他未带表述的元件进行不同的表述,也并不限制未被举例的其他的表述。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10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喷墨打印机10是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另外,喷墨记录装置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复印机这样的其他装置。
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0包括喷墨头11、维护装置12及废液瓶13。喷墨打印机10还包括第一油墨容器和第一油墨容器、循环装置、控制部以及记录纸供给装置这样的各种部件。在该第一油墨容器和第二油墨容器中收容有不同颜色的油墨。例如,上述第一油墨容器中收容有黑色油墨,上述第二油墨容器中收容有品红色油墨。另外,第一油墨容器和第二油墨容器中,可以收容同色但不同种类的油墨,也可以收容不同色且不同种类的油墨。
图2是示出喷墨头11分解后的立体图。图3是沿图2的F3-F3线示出喷墨头11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喷墨头11是所谓的侧射型喷墨头。喷墨头11向记录纸这样的印刷介质喷出两种颜色的油墨,并形成文字、图像。
喷墨头11包括基板21、喷嘴板22、框部件23、一对执行机构24、分流器(manifold)25、一对电路基板26和外框27。如图3所示,在喷墨头11的内部形成有提供油墨的第一油墨室28和第二油墨室29。
如图2所示,基板21由例如氧化铝这样的陶瓷形成为矩形的板状。基板21具有平坦的安装面31。在安装面3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供给孔32、多个第二供给孔33、多个第一排出孔34以及多个第二排出孔35。
第一供给孔32和第二供给孔33被设置为在基板21的中央部沿基板21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为二列。第一供给孔32的列和第二供给孔33的列平行排列。
如图3所示,第一供给孔32与分流器25的第一油墨供给部25a连通。第一供给孔32通过第一油墨供给部25a与上述第一油墨容器连接。如图3的箭头所示,上述第一油墨容器的油墨从第一供给孔32被供给第一油墨室28。
第二供给孔33连通至分流器25的第二油墨供给部25b。第二供给孔33通过第二油墨供给部25b与上述第二油墨容器连接。如图3的箭头所示,上述第二油墨容器的油墨从第二供给部33被供给第二油墨室29。
如图2所示,第一排出孔34排列在第一供给孔32的外侧。第二排出孔35排列在第二供给孔33的外侧。
如图3所示,第一排出孔34与分流器25的第一油墨排出部25c连通。第一排出孔34通过第一油墨排出部25c与上述第一油墨容器连接。如图3的箭头所示,第一油墨室28的油墨从第一排出孔34排出至上述油墨容器。
第二排出孔35与分流器25的第二油墨排出部25d连通。第二排出孔35通过第二油墨排出部25d与上述第二油墨容器连接。如图3的箭头所示,第二油墨室29的油墨从第二排出孔35排出至上述油墨容器。
如上所述,油墨在上述第一油墨容器和第二油墨容器、与第一油墨室28和第二油墨室29之间循环。
如图2所示,喷嘴板22由例如聚酰亚胺制的矩形膜形成。喷嘴板22与基板21的安装面31相对。
喷嘴板22具有平坦的喷嘴面37。该喷嘴面37上设有多个第一喷嘴38、多个第二喷嘴39。多个第一喷嘴38沿喷嘴板22的长度方向排列成一列。多个第二喷嘴39与第一喷嘴38的列平行地排列成一列。
如图2的双点划线所示,喷嘴面37具有第一区域R1、第二区域R2和第三区域R3。第一区域R1是设有多个第一喷嘴38并沿喷嘴板2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区域。第二区域R2是设有多个第二喷嘴39并平行于第一区域R1延伸的矩形区域。第三区域R3是位于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之间的矩形区域。
第一喷嘴38与安装面31的第一供给孔32和第一排出孔34之间的部分相对。第二喷嘴39与安装面31的第二供给孔33和第二排出孔35之间的部分相对。
框部件23由例如镍合金形成为矩形框状。框部件23介于基板21的安装面31与喷嘴板22之间。框部件23分别粘结于安装面31和喷嘴板22。
框部件23具有隔板41。隔板41在基板21的中央部沿基板21的长度方向延伸。隔板41也分别粘结于安装面31和喷嘴板22。
如图3所示,隔板41被设置成对应于喷嘴面37的第三区域R3。换言之,隔板41支撑喷嘴板22的对应于第三区域R3的部分。
第一油墨室28和第二油墨室29由基板21、喷嘴板22、框部件23包围而形成。隔板41隔在第一油墨室28和第二油墨室29之间。
执行机构24分别由例如锆钛酸铅(PZT)形成的一对板状压电体形成。该一对压电体以使极化方向在其厚度方向上彼此相反的方式贴合。
执行机构24粘结于基板21的安装面31。执行机构24通过例如具有热固性的环氧类粘结剂粘结于安装面31。执行机构24的顶部与喷嘴板22粘结。
一对执行机构24对应于第一喷嘴38和第二喷嘴39,分别被配置在第一油墨室28和第二油墨室29中。一对执行机构24平行地排列。
执行机构24被形成为截面为梯形的形状。在执行机构24设有多个压力室44。压力室44是向第一油墨室28或第二油墨室29开口的槽。
多个压力室44分别在与执行机构24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沿执行机构24的长度方向排列。多个压力室44对应于喷嘴板22的多个第一喷嘴38和多个第二喷嘴39而设置。因此,第一喷嘴38或第二喷嘴39分别向压力室44开口。另外,也可以具有第一喷嘴38或第二喷嘴39不开口的压力室。
如图3的粗线所示,在多个压力室44中分别设有电极45。电极45例如由镍薄膜形成。电极45覆盖压力室44的内表面。
如图2所示,从基板21的安装面31遍及执行机构24地设置有多个配线图案47。配线图案47例如由镍薄膜形成。配线图案47从执行机构24的压力室44上形成的电极45分别延伸至安装面31的侧端部。
电路基板26是膜载封装(FCP),其在形成有多条配线,同时还分别具有树脂制成的具有柔软性的薄膜51、连接至薄膜51的上述多条配线上的IC52。另外,FCP也称为带载封装(TCP)。
薄膜51是卷带自动结合(TAB)。IC52是用于对电极45施加电压的部件。IC52通过例如树脂固定于薄膜51。
薄膜51的端部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热压接于配线图案47。由此,薄膜51的上述多条配线会与配线图案47电连接。通过薄膜51与配线图案47的连接,IC52将通过薄膜51的上述配线与电极45电连接。
外框27被安装于基板21和框部件23,以覆盖基板21、喷嘴板22及框部件23的外周缘。外框27可以通过例如粘结剂固定于基板21和框部件23,也可以通过例如螺丝固定于分流器25或其他部件。
如图3所示,外框27具有开口部54和外表面55。喷嘴板22和框部件23的一部分嵌入开口部54。开口部54向外表面55开口。外表面55形成在与喷嘴板22的喷嘴面37同一个表面上。另外,喷嘴板22可以从外表面55突出,也可以向外表面55凹入。
喷墨头11按如下方法喷出油墨。如图3所示,上述第一油墨容器和第二油墨容器的油墨通过分流器25的第一油墨供给部25a和第二油墨供给部25b,从第一供给孔32和第二供给孔33分别提供给第一油墨室28和第二油墨室29。供给第一油墨室28和第二油墨室29的油墨将被供给执行机构24的多个压力室44。
根据从上述控制部输入的信号,IC52通过薄膜51的上述配线,对压力室44的电极45施加驱动信号(电压)。其结果,执行机构24会发生剪切模式变形。
由于执行机构24发生剪切模式变形,因此,设有该电极45的压力室44的容积会改变。由此,压力室44中的油墨被加压,并从对应的第一喷嘴38或第二喷嘴39中喷出。即,黑色油墨从第一喷嘴38喷出、品红色油墨从第二喷嘴39喷出。
未被喷出而残留的油墨通过压力室44从第一排出孔34和第二排出孔35流出。该油墨通过分流器25的第一油墨排出部25c和第二油墨排出部25d向上述第一油墨容器和第二油墨容器排出。
图4是示出维护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沿图1的F5-F5线示出喷墨头11和维护装置12的截面图。设置维护装置12是用于除去附着在喷墨头11的喷嘴面37上的油墨。
维护装置12向图1箭头所示的装置移动方向D移动,并除去喷嘴面37上附着的油墨。换言之,装置移动方向D是维护装置12擦拭喷嘴面37的方向。装置移动方向D沿着喷嘴板22的长度方向。
如图1所示,维护装置12具有油墨接收部61、框架62、多个弹簧63、一对辊64、第一刮擦板65、第二刮擦板66、一对第三刮擦板67。辊64是第一定位部和旋转体的一个例子。第三刮擦板67是清洁部和第三刮擦板的一个例子。
油墨接收部61形成为矩形的箱形,上端部61a敞开。排出口71在油墨接收部61的底板61c打开。排出口71例如通过管连接到废液瓶13。
如图5所示,一对引导部72从油墨接收部61的上端部61a突出。引导部72是第二定位部的一个例子。引导部72被设置成与油墨接收部61的侧板61b为一体,并沿装置移动方向D延伸。一对引导部72彼此相对。一对引导部72之间的距离比喷墨头11的宽度大。换言之,喷墨头11可以配置在一对引导部72之间。
框架62被形成为上端部敞开的矩形的箱形,并收容油墨接收部61的下端部。多个弹簧63配置在油墨接收部61和框架62之间。由此,油墨接收部61可相对框架62弹性位移。
框架62安装在支架和引导部这样的移动装置上。维护装置12通过该移动装置移动喷墨打印机10的内部。维护装置12向例如装置移动方向D、以及垂直于喷嘴面37的方向移动。
辊64由例如耐油墨性优异的合成橡胶形成。所谓耐油墨性是指在油墨中浸渍一定时间后材料的耐久性。辊64的宽度比第一喷嘴38和第二喷嘴39之间的距离窄小。
一对辊64对应于喷嘴面37的第三区域R3而设置。一对辊64沿喷嘴板22的长度方向排列。
一对辊64围绕旋转轴76旋转。旋转轴7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例如油墨接收部61的侧板61b上。换言之,旋转轴76在垂直于装置移动方向D的方向上延伸。另外,旋转轴76不仅限于安装在侧板61b上,也可安装在其他位置。
如图1的点划线所示,二个辊64的切线沿装置移动方向D延伸。该二个辊64的切线处于比油墨接收部61的上端部61a更高的位置。
如图4所示,在辊64的外周面上分别设有多个槽78。槽78沿辊64的圆周方向设置。不仅限于此,也可沿辊64的宽度方向设置。
如图5所示,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分别从油墨接收部61的底板61c突出。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由例如耐油墨性优异的合成橡胶形成。
第一刮擦板65对应于喷嘴面37的第一区域R1而设置。第二刮擦板66对应于喷嘴面37的第二区域R2,并与第一刮擦板65并排设置。
如图1所示,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设置在装置移动方向D上的一对辊64之间。另外,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上。
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之间的距离等于辊64的宽度。另外,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之间的距离可以比辊64的宽度短,也可以比其长。
如图1所示,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的前端位于一对辊64的切线上。另外,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的前端也可以从一对辊64的切线突出。
一对第三刮擦板67分别从油墨接收部61的底板61c突出。第三刮擦板67由例如耐油墨性优异的合成橡胶形成。
一对第三刮擦板67对应于一对辊64而设置。第三刮擦板67的前端接触辊64的外周面。因此,当辊64旋转时,第三刮擦板67就刮擦辊64的外周面。
如下所述,维护装置12例如除去喷嘴面37上附着的油墨。
首先,维护装置12通过上述移动装置移动到喷墨头11下。维护装置12通过上述移动装置靠近喷墨头11,以便能够进入一对引导部72之间。由此,如图5所示,喷墨头11被配置在一对引导部72之间,一对辊64抵接喷嘴面37的第三区域R3。通过这种方式,一对引导部72可用于喷墨头11和维护装置12的宽度方向的定位。另外,辊64也可以局部抵接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而且,也可以仅一个辊64抵接第三区域R3。
当辊64抵接第三区域R3时,第一刮擦板65抵接喷嘴面37的第一区域R1。而且,第二刮擦板66抵接第二区域R2。由此,一对辊64可用于喷墨头11和维护装置12之间的厚度方向的定位。另外,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也可局部抵接第三区域R3。
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抵接喷嘴面37时,会限制第一刮擦板65接触喷嘴面37的第一区域R1的力(第一刮擦板的挠曲量)、和第二刮擦板66接触第二区域R2的力(第二刮擦板的挠曲量)增加至规定值以上。也就是说,由于一对辊64抵接喷嘴面37的第三区域R3,因此,可防止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过度按压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而且,通过多个弹簧63的弹性变形,可减轻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接触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的力。
如图1所示,在辊64、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抵接喷嘴面37的状态下,上述移动装置使维护装置12向装置移动方向D移动。由此,第一刮擦板65可刮除存在于第一区域R1的油墨。这种情况下,如图1的点划线所示,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可以挠曲。被刮擦下的油墨从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滴入油墨接收部61的内部。
图6是沿图1的F6-F6线示出喷墨头11和维护装置12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如图6所示,由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刮擦下的油墨的一部分I在喷嘴面37的中央部被除去。换言之,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上附着的油墨的一部分I移动到第三区域R3。
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除去附着在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上的油墨后,辊64旋转移动第三区域R3。辊64除去附着在第三区域R3的油墨、以及从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移过来的油墨的一部分I。该油墨附着在辊64的外周面,并进入辊64的槽78。
如图1所示,辊64除去的油墨随着辊64的旋转而滴入油墨接收部61的内部。而且,辊64的外周面上附着的油墨由第三刮擦板67刮擦下而除去。刮擦下的油墨从第三刮擦板67滴落入油墨接收部61的内部。
如上所述,油墨接收部61接收由一对辊64、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除去的油墨。油墨从油墨接收部61的排出口71向废液瓶13排出。
维护装置12在装置移动方向D和装置移动方向D的反方向上多次移动。维护装置12在装置移动方向D的反向上移动时也除去喷嘴面37上附着的油墨。由此,从喷嘴面37除去油墨。油墨被除去后,上述移动装置使维护装置12远离喷墨头11,并配置在规定的位置上。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0,辊64进行喷墨头11和第一刮擦板65及第二刮擦板65之间的厚度方向的定位。而且,辊64除去喷嘴面37的第三区域R3存在的油墨。由此,可抑制第三区域R3上残留油墨、或两种颜色的油墨混色,并可抑制第三区域R3上累积的过剩油墨附着在记录纸这种印刷介质上。并且,可抑制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向喷嘴面37过度移动而使喷嘴面37损伤。
如图5所示,对应于喷嘴板22的第三区域R3的部分由隔板41支撑。由此,辊64接触第三区域R3的力受到隔板41的限制,因而可抑制喷嘴板22损伤。
辊64通过抵接喷嘴面37而限制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接触喷嘴面37的力。由此,可防止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过度按压喷嘴面37而使其损伤。
辊64可在装置移动方向D上旋转移动第三区域R3。由此,即使辊64抵接喷嘴面37,维护装置12也能够顺利地向装置移动方向D移动。
辊64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槽78。由此,附着于第三区域R3的油墨由于毛细管效应而被槽78吸收。因此,可有效地除去第三区域R3存在的油墨。
第三刮擦板67除去存在于辊64的外周面的油墨。由此,可防止通过辊64除去的油墨因残留在辊64的外周面上而再次附着于第三区域R3。
当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抵接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辊64抵接第三区域R3时,喷墨头11被配置在一对引导部72之间。换言之,一对引导部72进行喷墨头11和维护装置12在宽度方向的定位。由此,能够抑制例如辊64抵接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从而防止喷嘴面37损伤。
一对引导部72设置于油墨接收部61。通过这种方式,可抑制因设置引导部72导致的材料费、操作工序的增加。
弹簧63减轻辊64接触第三区域R3的力。通过这种方式,可抑制一对辊64、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过度地按压喷嘴面37。
下面,参照图7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如下公开的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对于和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0具有相同功能的构成部分采用相同的参照符号。而且,对于该构成部分,有时省略其部分或全部说明。
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头11和维护装置12的截面图。如图7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维护装置12包括一对球81和一对支撑体82,而不包括辊64和第三刮擦板67。球81是第一定位部和旋转体的一个例子。一对支撑体82是清洁部的一个例子。
支撑体82从油墨接收部61的底板61c突出。支撑体82上设有收容部84。收容部84的上端部84a敞开。收容部84以球81可旋转的方式收容球81。球81的一部分从敞开的收容部84的上端部84a突出。上端部84a的缘部接触球81的外周面。
球81由例如耐油墨性优异的合成橡胶形成。一对球81对应于喷嘴面37的第三区域R3而设置。一对球81沿喷嘴板22的长度方向排列。
如图7的虚线所示,二个球81的切线沿装置移动方向D延伸。该二个球81的切线存在于比油墨接收部61的上端部61a更高的位置。
球8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辊64同样地抵接喷嘴面37的第三区域R3。一对球81可用于喷墨头11和维护装置12之间的厚度方向上的定位。
如果维护装置12沿装置移动方向D移动,则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在除去附着于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的油墨后,球81就旋转移动第三区域R3。球81除去附着于第三区域R3的油墨、以及从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移动来的油墨的一部分I。
如图7所示,球81除去的油墨由收容部84的上端部84a的边缘刮掉并除去。被刮除的油墨从支撑体82滴入油墨接收部61的内部。
如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所示,旋转体不仅限于辊64,也可以是球81、其他部件。而且,第一定位部不仅限于这种旋转体,也可以是例如与喷嘴面37相接触部分的摩擦系数低的柱这样的其他部件。
下面,参照图8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8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头11和维护装置12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如图8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墨头11具有一对引导部88。引导部88是第二定位部的一个例子。
引导部88形成为从油墨接收部61的底板61c突出的板状。引导部88沿装置移动方向D延伸。一对引导部88彼此相对。一对引导部88之间的距离比喷墨头11的宽度更大。
一对辊64设置在一对引导部88之间。旋转轴76的两端固定于引导部88。另外,旋转轴76也可以固定于油墨接收部61的侧板61b。
如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第二定位部不仅限于设置于油墨接收部61的引导部72,也可以是例如板状的引导部88、抵接喷墨头11的侧面的辊这种其他部件。
根据上述的至少一个维护装置,当第一定位部抵接喷嘴面的第三区域时,第一刮擦板和第二刮擦板抵接喷嘴面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刮擦板和第二刮擦板除去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存在的油墨,而且,第一定位部除去第三区域存在的油墨。由此,可防止喷嘴面上残留油墨。
对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通过举例的方式提出的,并不会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可以有各种省略、替代和改变。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均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内,同时也包含在保护范围及其等价物的范围内。
例如,第一刮擦板65的基部和第二刮擦板66的基部可连接。换言之,第一刮擦板65和第二刮擦板66可形成为一体。而且,也可以通过喷墨头11移动,由维护装置12除去喷嘴面37上存在的油墨。而且,也可以在喷嘴板22上设置与辊64卡合的槽。
符号说明
10  喷墨打印机     11  喷墨头
12  维护装置       37  喷嘴面
38  第一喷嘴       39  第二喷嘴
61  油墨接收部     63  弹簧
64  辊             65  第一刮擦板
66  第二刮擦板     67  第三刮擦板
72、88  引导部     78  槽
81  球             82  支撑体

Claims (10)

1.一种维护装置,所述维护装置是用于从喷墨头的喷嘴面除去油墨的维护装置,所述喷嘴面包括设置有第一喷嘴的第一区域、设置有第二喷嘴的第二区域、以及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三区域,所述维护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定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三区域,除去存在于所述第三区域的油墨;
第一刮擦板,当所述第一定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三区域时,所述第一刮擦板抵接于所述第一区域并除去存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油墨;以及
第二刮擦板,当所述第一定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三区域时,所述第二刮擦板抵接于所述第二区域并除去存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油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部通过抵接于所述喷嘴面,从而限制所述第一刮擦板接触所述第一区域的力增加至规定值以上,并限制所述第二刮擦板接触所述第二区域的力增加至规定值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能旋转地抵接于所述第三区域的旋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体的外周面设置有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护装置还包括清洁部,所述清洁部除去存在于所述旋转体的外周面的油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部包括除去存在于所述旋转体的外周面的油墨的第三刮擦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护装置还包括一对第二定位部,
当所述第一刮擦板抵接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刮擦板抵接于所述第二区域且所述第一定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三区域时,所述喷墨头被配置在所述一对第二定位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护装置还包括油墨接收部,所述油墨接收部接收由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刮擦板及所述第二刮擦板除去的油墨,且所述油墨接收部包括所述一对第二定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护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降低所述第一定位部接触所述第三区域的力。
10.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维护装置及所述喷墨头。
CN201310467161.7A 2012-10-18 2013-10-09 维护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Pending CN1037704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30642A JP5723848B2 (ja) 2012-10-18 2012-10-18 メンテナンス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2-230642 2012-10-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70469A true CN103770469A (zh) 2014-05-07

Family

ID=50484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67161.7A Pending CN103770469A (zh) 2012-10-18 2013-10-09 维护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90070B2 (zh)
JP (1) JP5723848B2 (zh)
CN (1) CN10377046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0045A (zh) * 2014-11-21 2016-06-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维护单元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6994834A (zh) * 2016-01-18 2017-08-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废液收纳体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6271A (en) * 1992-11-12 1995-03-07 Xerox Corporation Wiper blade cleaning system for non-coplanar nozzle faces of ink jet printheads
JP2001105614A (ja) * 1999-09-28 2001-04-17 Xerox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ポリエーテルウレタンワイパブレード
US20020171707A1 (en) * 2001-04-24 2002-11-21 Yohji Ara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wiping method therefor
CN1517217A (zh) * 2003-01-17 2004-08-04 ���ǵ�����ʽ���� 喷墨打印机使用的维护设备
US20060066664A1 (en) * 2004-09-29 2006-03-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19474B2 (ja) * 1993-03-03 2002-09-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H11300980A (ja) * 1998-04-22 1999-11-02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4164275B2 (ja) * 2001-04-24 2008-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該記録装置におけるワイピング方法
JP2005022193A (ja) 2003-07-01 2005-01-27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5144947A (ja) * 2003-11-18 2005-06-09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6327029A (ja) * 2005-05-26 2006-12-07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998243B2 (ja) 2007-12-13 2012-08-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5139115B2 (ja) * 2008-02-22 2013-02-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吐出回復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087180B2 (ja) * 2012-05-24 2012-11-2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吐出部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6271A (en) * 1992-11-12 1995-03-07 Xerox Corporation Wiper blade cleaning system for non-coplanar nozzle faces of ink jet printheads
JP2001105614A (ja) * 1999-09-28 2001-04-17 Xerox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ポリエーテルウレタンワイパブレード
US20020171707A1 (en) * 2001-04-24 2002-11-21 Yohji Ara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wiping method therefor
CN1517217A (zh) * 2003-01-17 2004-08-04 ���ǵ�����ʽ���� 喷墨打印机使用的维护设备
US20060066664A1 (en) * 2004-09-29 2006-03-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0045A (zh) * 2014-11-21 2016-06-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维护单元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5620045B (zh) * 2014-11-21 2018-10-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维护单元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6994834A (zh) * 2016-01-18 2017-08-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废液收纳体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90070B2 (en) 2015-07-28
JP2014079986A (ja) 2014-05-08
JP5723848B2 (ja) 2015-05-27
US20140111577A1 (en) 2014-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88083B2 (ja) 流体噴射装置
JP4872849B2 (ja) 流体噴射装置
CN202528588U (zh) 液体喷射装置
EP1958779B1 (en)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US20150258790A1 (en) Liquid jet hea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jet head, and liquid jet apparatus
CN103770469A (zh) 维护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JP406277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N101638002A (zh) 液体喷射头单元、液体喷射头模块及液体喷射装置
JP200609577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マルチヘッドユニットのワイピング方法
JP6237980B2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EP1695828B1 (en) Ink jet recorder
KR101939551B1 (ko) 포장박스용 인쇄장치
JP2017209828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01491972B (zh) 液体喷射头和记录设备
JP4947009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EP1743772A3 (en) Ink jet head, and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and ink jet plate mak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9248652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2555486A (zh) 液体排出设备
JP201211116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インクノズル面ワイピング方法
CN107264032B (zh) 喷墨头记录装置
US20220402268A1 (en) Liquid droplet discharge head and recording device
JP2012206516A (ja) 流体噴射装置
CN102328509A (zh)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JP2019177638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DE102011052359A1 (de) Reinigungsmittel für einen Druckkopf eines Tintendruckgerä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