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23567A - 片材折叠装置、片材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片材折叠装置、片材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23567A
CN103723567A CN201310437198.5A CN201310437198A CN103723567A CN 103723567 A CN103723567 A CN 103723567A CN 201310437198 A CN201310437198 A CN 201310437198A CN 103723567 A CN103723567 A CN 1037235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folding
sheet
passage
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371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23567B (zh
Inventor
泉地祥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723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3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23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35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5/00Folding thin material
    • B65H45/02Folding limp material without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define or form crease lines
    • B65H45/04Folding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5/00Folding thin material
    • B65H45/12Folding articles or webs with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define or form crease lines
    • B65H45/14Buckling folders
    • B65H45/142Pocket-type folders
    • B65H45/144Pockets or stop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5/00Folding thin material
    • B65H45/12Folding articles or webs with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define or form crease lines
    • B65H45/18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blade f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24Post -processing devices
    • B65H2801/27Devices located downstream of office-type machines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片材折叠装置和具备该装置的片材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片材折叠装置具备第一折叠部、退避通道、片材按压机构和第二折叠部。第一折叠部在片材上形成第一折痕。退避通道供形成有第一折痕的片材进入,并且形成有与第一折痕触碰的停止部。片材按压机构限制进入退避通道的片材在厚度方向的移动。第二折叠部使处于与停止部触碰的状态的形成有第一折痕的片材从退避通道退出,并在片材上形成第二折痕。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退避通道内的片材的膨胀和不规则的移动。

Description

片材折叠装置、片材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形成有图像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的片材折叠装置和具备该装置的片材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片材折叠装置,具备:对纸张(片材)进行一次折叠处理的第一折叠辊和第二折叠辊;具有进行了一次折叠处理的纸张触碰的止动器的运送通道;和使进行了一次折叠处理的纸张进入运送通道进行二次折叠处理的第二折叠辊和第三折叠辊。进行了一次折叠处理的纸张成为在中央部带有牢固的折痕,并在两端部带有弯折问题而膨胀的状态。因此,运送通道(退避通道)被形成为供纸张的中央部进入的部分变窄。由此,能够使进入退避通道的纸张的举动稳定。
在上述片材折叠装置中,并没有考虑根据进入退避通道的片材的张数,折叠片材时的片材整体的厚度不同。即存在以下问题:例如被设定为进行了一次折叠处理的一张片材能够进入的厚度的退避通道无法对应重叠两张以上的片材来折叠的片材。另外,同样地,在上述片材折叠装置中,也没有考虑片材自身的厚度不同的情况。
另一方面,存在以下所述等的问题:当按照进入退避通道的片材的最大厚度设定退避通道内的空间,并且薄的片材进入退避通道时,被折叠的片材在退避通道内膨胀,并且触碰止动器的一次折痕部分在退避通道内不规则地移动(举动不稳定)。在该举动不稳定状态下进行二次折叠处理时,会产生二次折痕的位置错位,该二次折痕偏斜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片材折叠装置和具备该装置的片材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该片材折叠装置能够按照片材的张数和片材自身的厚度,进行适当的片材折叠处理。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片材折叠装置,具备第一折叠部、退避通道、片材按压机构和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在片材上形成第一折痕。通过所述第一折叠部形成有所述第一折痕的所述片材进入退避通道,并且在退避通道中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折痕触碰的停止部。所述片材按压机构具有活动部件,并且使所述活动部件相对于进入所述退避通道的所述片材移动,限制所述片材在所述退避通道内的沿厚度方向的移动。所述第二折叠部使处于与所述停止部触碰的状态的形成有所述第一折痕的片材从所述退避通道退出,并在形成有所述第一折痕的所述片材上形成第二折痕。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片材后处理装置,能够提供具备所述片材折叠装置的片材后处理装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提供具备所述片材折叠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和片材后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后处理装置中的片材折叠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中对片材形成第一折痕的过程的剖视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从图3所示的过程进一步继续,在形成有第一折痕的片材上形成第二折痕的过程的剖视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从图5所示的过程进一步继续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示意地表示从图6所示的过程进一步继续,在片材上形成有第二折痕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地表示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1和片材后处理装置12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1;和对形成(印刷)有图像的片材S进行规定的后处理的片材后处理装置12。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1具备:在纸张等片材S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未图示);和将通过图像形成部形成有图像的片材S向片材后处理装置12等排出的主体排出部111。
片材后处理装置12将通过图像形成部形成有图像并从主体排出部111排出的片材S运入筐体20的内部,对该片材S进行装订处理、穿孔处理和折叠处理等后处理。
片材后处理装置12具备:堆积多张片材S并由订书针装订的装订装置21;对片材S进行规定的穿孔处理的打孔装置22;和对片材S进行折叠处理的片材折叠装置23。另外,片材后处理装置12具备: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1的主体排出部111排出的片材S被运入的运入部24;接收从主排出部251排出的片材S的主排出托盘25;接收从副排出部261排出的片材S的副排出托盘26;使片材S暂时退避到规定的运送通道的退避鼓27;适当控制各装置和机构的控制装置28;和各种切换部件及各种辊等。
运入部24与主排出部251通过第一运送通道L1连通。分支连接于第一运送通道L1的第二运送通道L2与副排出部261连接。另外,分支连接于第一运送通道L1的第三运送通道L3与片材折叠装置23连接。另外,分支连接于第三运送通道L3的第四运送通道L4沿着退避鼓27的周围弯曲,与第一运送通道L1连接。
从运入部24运入的片材S通过第一中间辊对241被送出到下游侧。在第一运送通道L1的终端部设置有将片材S向主排出托盘25送出的主排出部辊对252。当将片材S送出到装订装置21时,主排出部辊对252分离并解除压接状态。主排出托盘25主要接收通过装订装置21进行了装订处理的成叠的片材S。此外,也可以由主排出托盘25接收未实施后处理或者仅实施了穿孔处理的片材S。
在第二运送通道L2的终端部设置有将片材S向副排出托盘26送出的副排出部辊对262。副排出托盘26主要接收未由片材后处理装置12实施后处理而排出的片材S和仅实施了穿孔处理的片材S。
当对多份成叠的片材S连续实施装订处理时,在对先前的成叠的片材S实施装订处理的过程中,退避鼓27使下一个成叠的片材S的第一张卷绕在退避鼓27的表面并使其待机。
装订装置21被配设在第一运送通道L1的下游侧(终端部侧)且下方。装订装置21进行堆积多张片材S而形成成叠的片材S的堆积处理,并且进行由订书针装订堆积的成叠的片材S的装订处理。
打孔装置22在运入部24与第一中间辊对241之间,从上方与第一运送通道L1相对而配设。打孔装置22针对在第一运送通道L1中运送的片材S进行穿孔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1至图4,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后处理装置12中的片材折叠装置23进行说明。图2是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后处理装置12中的片材折叠装置23的剖视图。图3是示意地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23中对于片材S的第一折痕S1的形成过程的剖视图。图4是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23的放大剖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片材S”除了一张片材S以外,还包括成叠的片材S(包括实施了装订处理的片材)。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23被设置在片材后处理装置12的筐体20的下部,详细而言,被设置在第三运送通道L3的下游侧。片材折叠装置23例如在用户选择折叠处理时,对被导入的片材S进行二折或三折等折叠处理。
片材折叠装置23具备:与第三运送通道L3的下游端相连的片材运入通道30;放置从片材运入通道30运入的片材S的上游侧片材放置部件31a及下游侧片材放置部件31b;和调整放置于各片材放置部件31a、31b的片材S的位置的调整部32。
另外,片材折叠装置23具备:在片材S上形成第一折痕S1的第一折叠部33(第一折叠部);通过第一折叠部33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片材S进入的退避通道34;限制进入退避通道34的片材S在厚度方向的移动的片材按压机构35;作为检测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片材S进入退避通道34的检测器的检测传感器36;和在通过第一折叠部33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片材S上形成第二折痕S2的第二折叠部37(第二折叠部)。
进而,片材折叠装置23具备:变换通过第一折叠部33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片材S的运送目的地的运送目的地切换部件38;和接收从下部排出部71排出的片材S的下部排出托盘39。
如图2所示,片材运入通道30是用于将从第三运送通道L3运送来的片材S运入到片材折叠装置23的运入通道。片材运入通道30具有:将片材S送出到片材折叠装置23内的运入辊对301;和引导片材S的运入的运入引导件302、303。
上游侧片材放置部件31a及下游侧片材放置部件31b例如由板状的部件等构成,从片材折叠装置23的内部的右上方至左下方倾斜设置在一直线上。具体而言,上游侧片材放置部件31a与推压机构41(后述)相比被配设在图2所示的片材的运送方向D1的上游侧。另一方面,下游侧片材放置部件31b与上游侧片材放置部件31a分离,与推压机构41相比被配设在片材的运送方向D1的下游侧。此外,在上游侧片材放置部件31a的上方配设有针对在第一折叠部33中进行折叠处理的成叠的片材S进行装订处理的第二装订装置211。
调整部32具有:对齐放置于各片材放置部件31a、31b的片材S的运送方向D1上的片材S的前端和后端(进行调整)的推压部件321及阻挡部件322;和对齐与该片材S的运送方向D1正交的方向D2上的片材S的侧端(进行调整)的宽度对齐部件32a、32b。
推压部件321被安装在架设于配设在上游侧片材放置部件31a的下方的上游侧驱动轮323及上游侧从动轮324的上游侧传送带325上。阻挡部件322被安装在架设于配设在下游侧片材放置部件31b的下方的下游侧驱动轮326及下游侧从动轮327的下游侧传送带328上。通过使推压部件321及阻挡部件322按照片材S的尺寸(运送方向D1的长度)进行移动,从而放置于各片材放置部件31a、31b的片材S的位置在运送方向D1(即,片材S的长度方向)上得到调整。
宽度对齐部件32a、32b在上游侧片材放置部件31a及下游侧片材放置部件31b之上沿着宽度方向D2隔着间隔,且在与片材S的运送方向D1平行的方向上设置为一对。一对宽度对齐部件32a、32b通过齿条与齿轮机构(未图示),按照片材S的尺寸(宽度方向D2的长度)进行移动。由此,宽度对齐部件32a、32b进行片材S的宽度对齐和倾斜校正。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折叠部33具有:推压片材S的推压机构41;和在通过推压机构41推压的片材S上形成第一折痕S1的第一折叠辊对42。
推压机构41在上游侧片材放置部件31a与下游侧片材放置部件31b之间,被配设在第一折叠辊对42的下方。推压机构41具有与片材S的下表面抵接的叶片部件43。另外,推压机构41具有使叶片部件43沿着相对于包含片材S2的运送方向D1和宽度方向D2的面(D1-D2)正交的方向D3移动的电动机(未图示)及动力传递机构(未图示)。叶片部件43推压片材S并送入到第一压接部N1(后述)。
第一折叠辊对42由共用辊44;和与共用辊44相比位于片材S的运送方向D1的下游侧的第一辊45构成。另外,共用辊44和第一辊45的各轴方向与包含片材S的运送方向D1和宽度方向D2的面(D1-D2)大致平行。共用辊44和第一辊45经由动力传递机构通过电动机(均未图示)被旋转驱动。
在共用辊44与第一辊45之间形成有片材S通过叶片部件43(推压机构41)被送入的第一压接部N1。片材S被第一压接部N1夹着通过,从而在该片材S上形成第一折痕S1。
如图2至图4所示,退避通道34为了使通过第一折叠部33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片材S进入并挠曲且退避而设置。退避通道34隔着运送目的地切换部件38,被配设在共用辊44的相反侧。退避通道34呈沿着第一辊45的周面弯曲的形状。
退避通道34具有:向共用辊44侧开口的片材进入口51;从片材进入口51向下方弯曲的弯曲部52;从弯曲部52向下方延伸的直线部53;形成在直线部53的下端的停止部54;和贯穿直线部53形成的开口部55。
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片材S从第一折痕S1侧进入片材进入口51。片材进入口51位于运送目的地切换部件38的下方且比第二折叠辊对61的第二压接部N2中的压接平面更为上方。此外,压接平面是指第二压接部N2的切线方向的平面(参照图4所示的虚线)。
弯曲部52和直线部53包含配设于第一辊45侧的内侧壁56以及与内侧壁56之间具有间隙并在下部排出托盘39侧(外侧)并排设置的外侧壁57而形成(参照图4)。内侧壁56与外侧壁57的间隙与能够实施由片材折叠装置23所进行的折叠处理的最多张数的片材S的厚度对应而形成。例如,当能够对一张至五张片材S实施折叠处理时,以形成折叠五张片材S时(形成第一折痕S1时)的厚度(十张的厚度)的片材S能够进入的间隙的方式并排设置内侧壁56与外侧壁57,从而形成弯曲部52和直线部53。
从片材进入口51进入(退避)到退避通道34(弯曲部52和直线部53)的片材S的第一折痕S1触碰停止部54。停止部54比下游侧片材放置部件31b中的上游侧端部位于更下方。
开口部55在直线部53的内侧壁56中,贯穿形成在比停止部54稍为上方且在第一辊45侧。开口部55被形成为供片材按压机构35的活动部件81插通的形状(例如矩形)和大小。
虽然在后面进行详细的描述,片材按压机构35为了对进入退避通道34的片材S使活动部件81移动,限制退避通道34内的片材S在厚度方向的移动而设置。由此,能够防止折叠的片材S在退避通道34内膨胀以及触碰停止部54的第一折痕S1的位置在退避通道34内不稳定且不规则地移动。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折叠部37使触碰停止部54的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片材S从退避通道34退出,并在该片材S上形成第二折痕S2。第二折叠部37具有:在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片材S上形成第二折痕S2的第二折叠辊对61;和用于辅助形成有第二折痕S2的片材S向下部排出部71排出的第一辅助辊对62。
第二折叠辊对61由上述的共用辊44与位于共用辊44的上方的第二辊63构成。如上所述,共用辊44同时也是第一折叠辊对42中的一个辊。第二辊63经由动力传递机构(未图示)由电动机(未图示)被旋转驱动。
在共用辊44与第二辊63之间形成有第二压接部N2(参照图4)。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片材S被第二压接部N2夹着通过,从而在该片材S上形成第二折痕S2。
第一辅助辊对62被设置在第二排出运送通道78的中途。第一辅助辊对62由上述的第二辊63与位于第二辊63的上方的第三辊64构成。如上所述,第二辊63同时也是第二折叠辊对61中的一个辊。
运送目的地切换部件38通过转动来切换通过第一折叠部33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片材S的运送目的地。具体而言,运送目的地切换部件38将该片材S的运送目的地在退避通道34与第一排出运送通道75之间切换。虽然在后面进行详细的描述,由共用辊44、第一辊45、第二辊63、退避通道34和运送目的地切换部件38包围的空间被利用为从退避通道34转向的片材S挠曲的空间。
下部排出托盘39与下部排出部71邻接而设置。在下部排出托盘39中的片材的排出方向的下游侧端部的位置设置有垂直立起的壁部39a,以能够阻挡片材S。在下部排出托盘39的上方设置有从上方按压从下部排出部71排出的片材S的按压部件60。
在下部排出部71配置有下部排出辊对72。下部排出辊对72由从动辊形成并在上下方向上能够移动的第一下部排出辊73以及由驱动辊形成的第二下部排出辊74构成。
第一排出运送通道75为将仅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片材S从第一折叠辊对42运送至下部排出辊对72的运送通道。第一排出运送通道75由下方引导件76和上方引导件77构成。
第二排出运送通道78为将形成有第一折痕S1和第二折痕S2的片材S从第二折叠辊对61运送至下部排出辊对72的运送通道。第二排出运送通道78的上游侧利用上游引导件79与第二辊63的周面而形成。第二排出运送通道78的下游侧利用第一排出运送通道75的上方引导件77的上表面而形成。
在此,参照图3、图5至图7,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23所进行的片材S的折叠处理(动作)进行说明。此外,片材S的折叠处理通过片材后处理装置12所具备的控制装置28(参照图1)执行。图5是示意地表示从图3所示的过程进一步继续,在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片材S上形成第二折痕S2的过程的剖视图。图6是示意地表示从图5所示的过程进一步继续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示意地表示从图6所示的过程进一步继续,在片材S上形成有第二折痕S2的状态的剖视图。
首先,对二折的折叠处理进行说明。二折的折叠处理在用户选择二折模式的情况下进行。运送目的地切换部件38转动到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将通过第一折叠部33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片材S的运送目的地朝向第一排出运送通道75。
从片材运入通道30运入的片材S被放置在上游侧片材放置部件31a和下游侧片材放置部件31b上,并通过调整部32进行调整。接下来,如图3所示,推压机构41的叶片部件43突出,将片材S向上方(相对于片材S垂直的方向D3)推出。通过叶片部件43被推出的片材S在挠曲的状态下进入第一折叠辊对42的第一压接部N1。在通过第一压接部N1的片材S上形成有第一折痕S1。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片材S通过第一排出运送通道75,从下部排出部71排出到下部排出托盘39。此外,推压机构41使叶片部件43回到原来的待机位置。以下,同样地连续进行折叠处理。
接下来,对三折的折叠处理进行说明。三折的折叠处理在用户选择三折模式的情况下进行。由于直至通过第一折叠部33在片材S上形成第一折痕S1为止的过程与上述的二折的折叠处理同样,因此省略其说明。运送目的地切换部件38转动到图3中实线所示的位置,将通过第一折叠部33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片材S的运送目的地朝向退避通道34。因此,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片材S向退避通道34运送。该片材S从片材进入口51沿着弯曲部52和直线部53弯曲进入。而且,片材S的第一折痕S1触碰退避通道34的停止部54(参照图5)。
片材S的第一折痕S1触碰停止部54之后,第一折叠辊对42也继续旋转驱动。因此,片材S与弯曲的退避通道34的内表面和运送目的地切换部件38等抵接的同时,向第二折叠辊对61的第二压接部N2凸出而挠曲(参照图6)。在此,可以将由共用辊44、第一辊45、第二辊63、退避通道34和运送目的地切换部件38包围的空间利用为从退避通道34转向的片材S挠曲的空间,因此能够使片材S顺利地挠曲。
在上述空间中挠曲的片材S进入第二折叠辊对61的第二压接部N2。在通过第二压接部N2的片材S上形成有第二折痕S2(参照图7)。形成有第二折痕S2的片材S在第二辊63的周面上卷绕并在第二排出运送通道78中被运送,通过第一辅助辊对62和下部排出辊对72从下部排出部71排出到下部排出托盘39。
在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23中,例如能够对一张至五张片材S实施折叠处理。一张片材S与五张片材S在被折叠时(形成有第一折痕S时)的片材S的厚度完全不同。即,对一张片材S进行折叠处理时为两张片材S的厚度,对五张片材S进行折叠处理时为十张片材S的厚度。在这种情况下,退避通道34内的空间需要设定为能够让最大厚度(上述情况下为十张的厚度)的片材S进入。此外,在片材S自身的厚度不同时也同样。
但是,例如使进行了折叠处理的一张片材S进入与最大厚度对应设定的退避通道34时,有时会造成已被折叠的片材S膨胀,由第二折叠部37所进行的第二折痕S2的形成位置错位。另外,有时会造成触碰到停止部54的第一折痕S1在退避通道34内移动,通过第二折叠部37形成的第二折痕S2倾斜。
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23中,能够通过片材按压机构35形成与进入退避通道34的片材S的厚度相应的退避通道34。
参照图4,对片材按压机构35进行详细说明。片材按压机构35被配设在退避通道34与第一折叠辊对42的第一辊45之间。片材按压机构35具有:与进入退避通道34的片材S接触的活动部件81;和相对于退避通道34,使活动部件81进退的进退移动机构82。
活动部件81被形成为大致长方体,与在直线部53的内侧壁56(第一辊45)侧开口的开口部55相对。即,活动部件81从弯曲的退避通道34的内侧与进入退避通道34(直线部53)的片材S接触(参照图5)。
另外,活动部件81被形成为随着远离退避通道34的停止部54,向退避通道34(直线部53)侧突出的形状。即,活动部件81被形成为相比下方部分,上方部分先与退避通道34(直线部53)内的片材S接触的形状。因此,活动部件81在第一折痕S1的稍微上方与片材S的重叠部分抵接。即,活动部件81通过在比第一折痕S1更为上侧的部分集中力量按压片材S,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多张重叠的片材S的错位。此外,活动部件81并不限定于如上所述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在上方部分具有向退避通道34(直线部53)侧突出的突起。
进退移动机构82例如由电动机和齿条与齿轮机构或通过电磁铁等使活动部件81直线性地进退的任意机构构成。进退移动机构82使活动部件81通过开口部55进退移动到退避通道34(直线部53)的内侧或外侧。此外,还可以将沿从开口部55拔出活动部件81的方向经常施力的弹簧等组装到进退移动机构82中。
检测传感器36例如由光学传感器或微动开关等任意的传感器构成。检测传感器36被设置在退避通道34的停止部,检测进入退避通道34的片材S的第一折痕S1触碰到停止部54。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23中,通过检测传感器36检测出片材S的第一折痕S1对于停止部54的触碰时,片材按压机构35开始进行进退移动机构82的驱动。此外,检测传感器36也可以被设置在直线部53。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设置在停止部54的附近。
接下来,参照图5,对片材按压机构35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片材后处理装置12具备的控制装置28通过省略图示的传感器,识别被放置在上游侧片材放置部件31a和下游侧片材放置部件31b上的片材S的张数、种类和厚度等。此外,在控制装置28中预先存储有与片材S的张数、种类和厚度等对应的退避通道34的外侧壁57与活动部件81之间的分隔距离(间隙)(即,活动部件81的进退位置)。而且,控制装置28根据传感器的识别结果,计算活动部件81的移动量。
实施了上述的三折的折叠处理,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片材S进入退避通道34。而且,当检测传感器36检测出第一折痕S1触碰到停止部54时,控制装置28根据片材S的张数、种类和厚度等的识别结果驱动进退移动机构82,使活动部件81仅移动所计算出的移动量。在该状态下,活动部件81与进入退避通道34(直线部53)的片材S接触。例如,在图5中,由于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一张片材S进入退避通道34(直线部53),因此向由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使活动部件81移动,以缩短的方式变更退避通道34(直线部53)的外侧壁57与活动部件81之间的分隔距离。此外,通过从该状态使活动部件81向从开口部55拔出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外侧壁57与活动部件81之间的分隔距离变长。另外,退避通道34的内侧壁56与外侧壁57之间的间隙为该分隔距离的最大值。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片材按压机构35按照进入退避通道34(直线部53)的片材S的厚度,使活动部件81移动,从而能够使退避通道34(直线部53)的空间(间隙)变窄或扩大。即,不论片材S的张数或片材S自身的厚度如何,都能够调整外侧壁57与活动部件81之间的分隔距离以使其最适于进入的片材S(成叠的片材S)的厚度。因此,能够抑制在退避通道34内折叠的片材S的膨胀。另外,能够防止触碰到停止部54的第一折痕S1的位置在退避通道34内不稳定且不规则地移动。也就是说,能够使退避通道34内的片材S(第一折痕S1)的举动稳定。由此,第二折痕S2被形成在期望的位置而不会倾斜。因此,以各个折痕S1、S2折叠时不会错位,能够得到按照期望的尺寸精美折叠的片材S。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进入退避通道34的片材S沿着退避通道34(弯曲部52)的弯曲而挠曲,并有向弯曲(曲线)的外侧扩展的趋势。在由共用辊44、第一辊45、第二辊63、退避通道34和运送目的地切换部件38包围的空间中,从退避通道34转向的片材S顺利地挠曲。此时,由于以从曲线的内侧推入片材S的方式使活动部件81与片材S接触,因此朝向曲线的外侧的片材S的挠曲不会受阻。即,在该空间中,片材S与弯曲的退避通道34的内表面和运送目的地切换部件38等抵接(滑动接触),并且画出流畅的弧线。由此,触碰到停止部54的状态的片材S能够顺利地从退避通道34退出,并通过第二折叠部37形成期望的第二折痕S2。
另外,一般而言,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片材S在从第一折痕S1分隔的位置成为膨胀的状态。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由于活动部件81被形成为越是远离停止部54就越向退避通道34侧突出,因此与在上方远离抵接于停止部54的第一折痕S1的部分接触。即,活动部件81以按压片材S的膨胀位置的方式接触。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形成有第一折痕S1的片材S在退避通道34内的膨胀。另外,例如在使多张重叠的成叠的片材S进入退避通道34时,活动部件81与片材S的重叠部分抵接。由此,能够防止片材S的重叠的错位。
进而,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通过检测传感器36识别到片材S的第一折痕S1触碰停止部54之后,片材按压机构35能够使活动部件81进退移动。因此,当片材S进入退避通道34(直线部53)之后,能够在任意的时机抑制片材S的膨胀等。由此,由于例如能够使外侧壁57与活动部件81之间的分隔距离(直线部53的空间)变长(扩大)以使得不阻碍片材S的进入,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片材S的进入。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根据检测传感器36的检测结果通过片材按压机构35使活动部件81移动,但也可以不根据检测传感器36的检测结果,或者省略检测传感器36,在片材S进入退避通道34(或者直线部53)之前,预先使活动部件81进退移动到期望的位置。
此外,活动部件81还可以具有检测与片材S的接触的接触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接触传感器被设置在活动部件81与片材S接触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当通过检测传感器36识别到片材S的第一折痕S1触碰停止部54时,控制装置28驱动进退移动机构82,使活动部件81向退避通道34内的片材S移动。而且,当设置于活动部件81的接触传感器检测出与片材S的接触时,停止进退移动机构82的驱动。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8,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23进行说明。图8是示意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23的放大剖视图。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23中,对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个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8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23的片材按压机构352由凸轮机构构成。第二实施方式的片材按压机构352具有:与退避通道34内的片材S接触的凸轮83;和使凸轮83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机构84。
凸轮83为所谓的板凸轮(边缘凸轮),具有到圆周的距离并不一定的偏心部。凸轮83的偏心部被安装于旋转驱动机构84的旋转轴上。通过旋转驱动机构84驱动,凸轮83进行旋转,从而凸轮83的周面从开口部55插通于退避通道34,并与退避通道34(直线部53)内的片材S接触。由此,片材按压机构352能够按照进入退避通道34(直线部53)的片材S的厚度,变更外侧壁57与凸轮83的周面之间的分隔距离(直线部53的空间)。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23的片材按压机构352,能够得到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按压机构35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能够使片材按压机构352的构造为简易的凸轮机构,且能够任意调整片材S进入的退避通道34(直线部53)内的空间。
此外,在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23中,对实施二折和三折的折叠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23在对片材S实施四折以上的折叠处理时也能够适用。
此外,上述的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说明由于对本发明的片材折叠装置23和具备该片材折叠装置23的片材后处理装置12以及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因此也会有技术性地附加优选的各种限定的情况,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只要没有特别限定本发明的记载,则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式。进一步,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可适当地与现有的结构要素等置换,且可包含与其他现有的结构要素的组合的各种变化,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记载并不用来限定权利要求的范围记载的发明内容。

Claims (7)

1.一种片材折叠装置,具备:
第一折叠部,在片材上形成第一折痕;
退避通道,供通过所述第一折叠部形成有所述第一折痕的所述片材进入,并且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折痕触碰的停止部;和
第二折叠部,使处于与所述停止部触碰的状态的形成有所述第一折痕的所述片材从所述退避通道退出,并在形成有所述第一折痕的所述片材上形成第二折痕,
所述片材折叠装置进一步具备片材按压机构,所述片材按压机构具有活动部件,并且使所述活动部件相对于进入所述退避通道的所述片材移动,限制所述片材在所述退避通道内的沿厚度方向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其中,
所述退避通道呈弯曲状,
所述活动部件从形成弯曲的所述退避通道的内侧壁向外侧壁,与进入所述退避通道的所述片材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其中,
所述活动部件以与进入所述退避通道的所述片材接触的方式被进退自如地设置,并且被形成为随着远离所述退避通道的所述停止部而向所述退避通道侧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其中,
所述活动部件为以与进入所述退避通道的所述片材接触的方式被设置的凸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其中,
进一步具备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进入所述退避通道的所述片材的所述第一折痕触碰到所述停止部,
当通过所述检测器检测出所述片材的所述第一折痕与所述停止部触碰时,所述片材按压机构进行所述活动部件的移动。
6.一种片材后处理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
CN201310437198.5A 2012-10-10 2013-09-24 片材折叠装置、片材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235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24757A JP5798997B2 (ja) 2012-10-10 2012-10-10 シート折り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ト後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24757 2012-10-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3567A true CN103723567A (zh) 2014-04-16
CN103723567B CN103723567B (zh) 2016-02-17

Family

ID=49328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719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23567B (zh) 2012-10-10 2013-09-24 片材折叠装置、片材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74821B2 (zh)
EP (1) EP2719648B1 (zh)
JP (1) JP5798997B2 (zh)
CN (1) CN1037235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71080A1 (en) 2011-11-10 2013-05-16 Packsize, Llc Elevated converting machine with outfeed guide
JP6390301B2 (ja) * 2014-09-18 2018-09-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269584B2 (ja) * 2015-06-12 2018-01-3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折り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ギア連結機構
JP6717497B2 (ja) * 2016-05-27 2020-07-01 ホリゾン・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株式会社 ナイフ折り装置
US10850469B2 (en) 2016-06-16 2020-12-01 Packsize Llc Box forming machine
US11242214B2 (en) * 2017-01-18 2022-02-08 Packsize Llc Converting machine with fold sensing mechanism
US11305903B2 (en) 2018-04-05 2022-04-19 Avercon BVBA Box template folding process and mechanisms
US11247427B2 (en) 2018-04-05 2022-02-15 Avercon BVBA Packaging machine infeed, separation, and creasing mechanisms
JP7102942B2 (ja) * 2018-05-28 2022-07-2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折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DE112019003075T5 (de) 2018-06-21 2021-03-25 Packsize Llc Verpackungsvorrichtung und systeme
JP2022119433A (ja) * 2021-02-04 2022-08-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52078A1 (de) * 1970-10-22 1972-05-04 Vittorio Garrone Automatische Faltmaschine
JPS6015358A (ja) * 1983-07-08 1985-01-26 Fuji Xerox Co Ltd 紙折り装置
CN1778658A (zh) * 2004-09-16 2006-05-31 株式会社理光 页折叠装置、页处理装置以及成像装置
CN1974356A (zh) * 2005-11-30 2007-06-06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纸装载机构、折纸装置、纸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974358A (zh) * 2005-11-28 2007-06-06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纸张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1100252A (zh) * 2006-07-03 2008-01-09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处理设备、片材处理方法和成像系统
CN101234717A (zh) * 2007-02-02 2008-08-06 佳能株式会社 薄片处理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US20110236108A1 (en) * 2010-03-25 2011-09-29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8065U (zh) * 1987-07-20 1989-01-30
US5048809A (en) * 1989-04-26 1991-09-17 Baumfolder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heet folding and sealing
JP3944623B2 (ja) * 2000-08-21 2007-07-1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用紙の処理方法、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00962B2 (ja) * 2002-09-05 2007-10-3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用紙後処理装置
JP5218836B2 (ja) 2008-10-21 2013-06-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用紙折り装置
JP2010260671A (ja) * 2009-04-30 2010-11-18 Nisca Corp シート折り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114516B2 (ja) * 2010-03-25 2013-01-0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24424B2 (ja) * 2010-05-11 2012-09-1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用紙折り装置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用紙後処理装置
KR101133161B1 (ko) * 2010-08-23 2012-04-20 주식회사 비즈테크원 제본기의 접지장치
JP5488559B2 (ja) * 2011-10-06 2014-05-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ート折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52078A1 (de) * 1970-10-22 1972-05-04 Vittorio Garrone Automatische Faltmaschine
JPS6015358A (ja) * 1983-07-08 1985-01-26 Fuji Xerox Co Ltd 紙折り装置
CN1778658A (zh) * 2004-09-16 2006-05-31 株式会社理光 页折叠装置、页处理装置以及成像装置
CN1974358A (zh) * 2005-11-28 2007-06-06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纸张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974356A (zh) * 2005-11-30 2007-06-06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纸装载机构、折纸装置、纸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00252A (zh) * 2006-07-03 2008-01-09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处理设备、片材处理方法和成像系统
CN101234717A (zh) * 2007-02-02 2008-08-06 佳能株式会社 薄片处理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US20110236108A1 (en) * 2010-03-25 2011-09-29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00100A1 (en) 2014-04-10
JP2014076877A (ja) 2014-05-01
EP2719648B1 (en) 2016-08-24
EP2719648A1 (en) 2014-04-16
US9174821B2 (en) 2015-11-03
CN103723567B (zh) 2016-02-17
JP5798997B2 (ja)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23567A (zh) 片材折叠装置、片材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122922B2 (ja) バックル折りユニットが前に配置されているナイフ折り機と、平坦な被印刷体からなる枚葉紙を折る方法
US10562732B2 (en) Sheet post-processor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106516851B (zh) 薄片处理装置
CN104813376A (zh) 用于接收和提供纸币的装置以及用于接收和提供纸币的方法
US8899570B2 (en) Moving rail assembly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nd dispensing bill
JP5954154B2 (ja)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4229509B (zh) 纸张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JP2012056674A (ja) 後処理装置
CN102198897B (zh) 片材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98898B (zh) 片材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4175642B2 (ja) 紙折り装置
JP2007137677A (ja) シート位置合わせ装置
CN104590941B (zh) 片材折叠装置及片材后处理装置
GB1596474A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for a folding machine
US11544986B2 (en) Paper sheet accommodating unit and paper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JP5369348B2 (ja) 還流式紙幣収納装置、及び紙幣処理装置
JP6299239B2 (ja)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478629B2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167048A (zh) 纸页类处理装置
JP5962466B2 (ja) 記録材搬送装置、記録材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4123245A (ja) シート折り用ローラ
JP5891978B2 (ja) 後処理装置、用紙綴じ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261815B2 (ja) 紙幣処理装置、及び紙幣取扱装置
JP2009196811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