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61032B - 具有改进的致动器位置的用于车辆的警报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改进的致动器位置的用于车辆的警报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61032B
CN103661032B CN201310249837.5A CN201310249837A CN103661032B CN 103661032 B CN103661032 B CN 103661032B CN 201310249837 A CN201310249837 A CN 201310249837A CN 103661032 B CN103661032 B CN 1036610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seat
vehicles
pad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498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61032A (zh
Inventor
D.K.麦奎恩
R.J.基弗
M.A.斯特宾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3661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1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61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10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9/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 B60Q9/008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mechanical energy
    • B06B1/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mechan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systems involving rotary unbalanced ma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86Side-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50/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process diagnostic or vehicle driver interfaces
    • B60W50/08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river and the control system
    • B60W50/14Means for informing the driver, warning the driver or prompting a driver intervention
    • B60W50/16Tactile feedback to the driver, e.g. vibration or force feedback to the driver on the steering wheel or the accelerator ped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6/00Tacti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2/981Warning systems, e.g. the seat or seat parts vibrates to warn the passenger when facing a dang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改进的致动器位置的用于车辆的警报系统和方法,具体提供一种车辆座椅组件。所述组件包括底部座椅构件和触觉警报组件。所述触觉警报组件包括结合到所述底部座椅构件中的第一致动器。所述第一致动器配置成生成触觉警报的至少第一部分。

Description

具有改进的致动器位置的用于车辆的警报系统和方法
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要求2012年6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663516的权益,并且该临时申请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领域总体涉及驾驶员警报系统和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包括与车辆座椅组件关联的触觉装置的驾驶员警报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防碰撞系统警告驾驶员在驾驶员的视线内(例如,由车载车辆传感器检测到的)或驾驶员的视线外(例如,通过车辆间无线通讯和/或车辆与基础结构无线通讯确定的)具有潜在碰撞威胁。防碰撞系统可生成视觉和/或听觉警报来向车辆驾驶员警告潜在碰撞威胁。然而,车辆设计者还在持续研发用于警告驾驶员需要注意的状况的更高效的机构,尤其是触觉警报组件。
发明内容
相应地,期望提供使用触觉装置来警告车辆驾驶员的方法和系统,尤其期望提供生成更高效的触觉警报的改进的方法和系统。通过结合附图和之前的技术领域及背景技术来参阅本发明随后的详细描述以及所附权利要求,本发明的其他期望的特征和特性将变得清楚。
方案1. 一种车辆座椅组件,包括:
底部座椅构件;以及
包括结合到所述底部座椅构件中的第一致动器的触觉警报组件,所述第一致动器配置成生成触觉警报的至少第一部分。
方案2. 如方案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底部座椅构件包括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座椅衬垫、定位在所述座椅衬垫的第一侧上的第一侧垫以及定位在所述座椅衬垫的第二侧上的第二侧垫,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结合到所述第一侧垫中。
方案3. 如方案2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触觉警报组件进一步包括结合到所述第二侧垫中的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二致动器配置成生成所述触觉警报的至少第二部分。
方案4. 如方案3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分别定位在所述第一侧垫和所述第二侧垫中,使得所述触觉警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隔离。
方案5. 如方案2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底部座椅构件限定臀点,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与所述臀点侧向对准。
方案6. 如方案2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底部座椅构件限定臀点,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定位在所述臀点前面大约25cm。
方案7. 如方案2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底部座椅构件限定臀点,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定位在所述臀点前面大约0cm与大约25cm之间。
方案8. 如方案2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第一侧垫包括泡沫本体,所述泡沫本体限定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致动器的凹部。
方案9. 如方案8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凹部在所述侧垫的顶部侧面中形成。
方案10. 如方案2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包括壳体以及所述壳体内的电动机。
方案11. 如方案10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电动机包括可旋转偏心质量块,所述可旋转偏心质量块构造成产生所述触觉警报的第一部分。
方案12. 如方案1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延伸表面的顶部壁。
方案13. 如方案12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底部壁以及将所述顶部壁联接到所述底部壁的多个侧部壁,并且其中所述顶部壁的面积比所述底部壁大至少约50%。
方案14. 一种驾驶员警报组件,包括:
包括底部座椅构件的车辆座椅组件,所述底部座椅构件具有带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座椅衬垫、定位在所述座椅衬垫的第一侧上的第一侧垫以及定位在所述座椅衬垫的第二侧上的第二侧垫;以及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基于从一个或多个防碰撞系统接收的输入信号宣告碰撞状况并且基于所述碰撞状况生成警报命令信号;以及
触觉警报组件,所述触觉警报组件联接到所述控制模块并且配置成基于所述警报命令信号生成触觉警报,所述触觉警报组件包括:
第一致动器,所述第一致动器结合到所述第一侧垫中并且配置成生成所述触觉警报的至少第一部分,以及
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二致动器结合到所述第二侧垫中并且配置成生成所述触觉警报的至少第二部分。
方案15. 如方案14所述的驾驶员警报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分别定位在所述第一侧垫和所述第二侧垫中,使得通过所述触觉警报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生成的振动彼此分离。
方案16. 如方案14所述的驾驶员警报组件,其中所述底部座椅构件限定臀点,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定位在所述臀点前面大约0cm与大约25cm之间。
方案17. 如方案14所述的驾驶员警报组件,其中所述凹部在所述第一侧垫的顶部侧面中形成。
方案18. 如方案14所述的驾驶员警报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包括壳体以及所述壳体内的电动机,并且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延伸表面的顶部壁。
方案19. 如方案18所述的驾驶员警报组件,其中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底部壁以及将所述顶部壁联接到所述底部壁的多个侧部壁,并且其中所述顶部壁的面积比所述底部壁大至少约50%。
方案20. 一种车辆座椅组件,包括:
底部座椅构件,所述底部座椅构件包括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座椅衬垫、定位在所述座椅衬垫的第一侧上的第一侧垫以及定位在所述座椅衬垫的第二侧上的第二侧垫,所述底部座椅构件限定臀点;以及
触觉警报组件,所述触觉警报组件包括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第一致动器结合到所述第一侧垫中,而第二致动器结合到第二侧垫中以便将第二致动器的振动与第一致动器的振动隔离开,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相对于所述臀点横向对准。
附图说明
随后将结合下面的附图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类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类似的元件,并且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包括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驾驶员警报系统的车辆的功能框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的车辆的车辆座椅组件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2的座椅组件的局部俯视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结合到图3的座椅组件中的触觉致动器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结合到图3的座椅组件中的触觉致动器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结合到图3的座椅组件中的电动机的侧视图;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结合到图3的座椅组件中的致动器壳体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7的致动器壳体的侧视图;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3的座椅组件在安装期间的俯视图;
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3的座椅组件在安装期间的更详细的局部俯视图;
图1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3的座椅组件在安装期间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局部俯视图;
图1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沿着图11的线12-12截取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1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沿着图11的线13-13截取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详细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应用和用途。此外,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受到在前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或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的任何明示或暗示理论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相应的附图标记在所有附图中指代相同或相应的部件和特征。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模块”意指专用集成电路(ASIC)、电子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共享的、专用的或群组的)和存储器、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所述功能的其他适当部件。
从广义上说,在此讨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实施为车辆座椅组件的驾驶员警报系统和方法。所述驾驶员警报系统和方法可包括结合到座垫中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提供了改进的触觉响应以及更高效的安装。
图1是示出了车辆10的功能框图,所述车辆10包括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驾驶员警报系统100。虽然没有示出,车辆10具有带一个或多个用于支撑驾驶员和乘客的座椅的普遍公知构造。将在下面简短说明驾驶员警报系统100之后提供关于车辆座椅系统200的额外细节。
总体而言,驾驶员警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防碰撞模块110、通讯模块120、控制模块130、触觉警报组件(或触觉反馈组件)140以及包括视觉警报装置150、听觉警报装置152和信息警报装置154的一个或多个额外警报装置。如上面介绍并且在下面更详细描述的,能够结合到车辆座椅组件200的触觉警报组件140还可以被认为是驾驶员警报系统100的一部分。在操作期间并且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控制模块130从防碰撞模块110和通讯模块120接受指示碰撞状况可能性的输入信号。控制模块130评估输入信号,并且根据需要,操作触觉警报组件140和/或警报装置150、152、154以便为驾驶员警报碰撞状况。这样一来,驾驶员警报系统100可起到警报驾驶员碰撞状况的功能,以便可以起动预防操作(例如,制动和/或转向)以及/或者自动缓和碰撞的响应(例如,制动和/或转向)。虽然在此示出的附图描绘了元件的示例性布置,但是在实际实施方式中可以存在额外的中间元件、装置、特征或部件。
总体而言,防碰撞模块110包括基于车辆传感器信号检测碰撞的可能性的一个或多个车载车辆传感器(例如,摄像机、雷达和/激光雷达)。防碰撞模块110可通常实施为例如前方碰撞报警、离开车道报警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前方驻车辅助系统、后方驻车辅助系统、前方和后方自动制动系统、后方交通警报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系统、侧面盲区检测系统、车道变化警报系统、驾驶员注意力系统以及前方和后方行人检测系统。如上所述,驾驶员警报系统100可进一步包括通讯模块120以便启动车辆之间的和/或车辆与基础结构之间的通讯,从而预报由驾驶员视线内或驾驶员视线外的交通或活动(例如,检测到在超出驾驶员的视线处有道路危险或前方有交通阻塞)导致的潜在碰撞。总体而言,防碰撞模块110和/或通讯模块120通讯地联接到控制模块130,所述控制模块130基于车辆传感器信号和/或通讯评估碰撞的可能性。
控制模块130包括一个或多个子模块或单元132、134、136和138,所述一个或多个子模块或单元132、134、136和138互相配合而评估来自防碰撞模块110和通讯模块120的信号并且作为响应生成用于操作触觉警报组件140和/或装置150、152、154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控制信号。如下面描述的,控制模块130可包括监测单元132、使用者配置单元134、评估单元136以及模式确定单元138。应当理解的是,图1所示的单元可以被组合和/或进一步划分以便类似地协调和提供驾驶员警报。
总体而言,监测单元132监测来自车辆10的各种部件-尤其是触觉警报组件140的输入从而确定适当的操作。如果监测单元132确定部件机能失常,那么监测单元132可以生成可传输到车辆驾驶员或技术人员的警告消息、警告信号和/或错误情况状态。
使用者配置单元134管理配置菜单的显示并且管理从与所述配置菜单互动的使用者接收的使用者输入。这种配置菜单可以显示在车辆内或远离车辆的显示装置上。在各种实施方式中,配置菜单包括可选的选项,当选定所述可选的选项时允许使用者配置与装置150、152、154和/或触觉警报组件140关联的各种警报设置。用于触觉警报装置140的警报设置可包括但不限于振动的发生(例如,无论是否执行特定模式的振动)、座椅上振动的位置、振动的强度、振动的持续时间和/或振动的脉冲频率。基于来自与配置菜单互动的使用者的使用者输入,使用者配置单元134将使用者配置的警报设置存储在警报设置数据库中。应当理解的是,警报设置数据库可包括临时存储设置的易失存储器、存储关键循环设置的非易失存储器或者易失和非易失存储器的组合。
评估单元136起到查明车辆10的当前模式以及基于所述模式评估来自防碰撞模块110和通讯模块120的状况输入信号和通讯的功能。基于该评估,评估单元136可确定存在碰撞状况-例如车辆可能发生碰撞。在宣告碰撞状况时,评估单元136发送适当的信号到模式确定单元138。所述信号还可指示碰撞状况的性质。
在指示碰撞状况时,模式确定单元138生成控制信号来操作装置150、152、154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及/或者触觉警报组件14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控制信号可基于碰撞状况限定一个或多个警报模式。警报模式包括触觉警报模式、视觉警报模式和/或听觉警报模式。在各种实施方式中,模式确定单元138通过从警报设置数据库获取预定警报设置和/或使用者限定的设置、基于碰撞状况来确定警报模式。下面论述关于警报模式的额外细节。
警报模式还可指示装置150、152、154以及触觉警报组件140的多个方面的同步。例如,并且如下面论述的,触觉警报组件140可包括多个致动器-例如右致动器和左致动器。这样一来,警报模式可包括方向命令-例如操作右和/或左致动器来提供关于碰撞状况的性质的额外信息(例如,仅操作右致动器将指示碰撞威胁在右边)。
可以提供任何适当的视觉警报装置150和听觉警报装置152。例如,视觉警报装置150可实施为车辆10内部的灯并且听觉警报装置152可实施为车辆音响系统的一部分。信息警报装置154可对应于与车辆10互动的装置或装置的组合。例如,信息警报装置154可包括与仪表盘集成的显示屏以及诸如触摸屏、按钮和/或拨号盘的使用者界面。与信息警报装置154关联的警报信号可采取视觉、听觉和/或触觉警报的形式。
触觉警报组件140可以是任何适当的触觉警报装置。如现在将更详细描述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触觉警报组件140实施为车辆座椅组件200的一部分。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组件200的示意性侧视图。座椅组件200可安装在车辆-例如上述车辆10的乘客区域的地板上。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座椅组件200是用于汽车的驾驶员座椅,然而在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座椅组件200可以是乘客座椅和/或被设置到任何类型的车辆中。虽然下面描述了示例性座椅组件200,但是驾驶员警报系统100可以设置到包括自立式座椅、凳式座椅等的任何适当类型的座椅组件中。
如图2所示,座椅组件200包括下部座椅构件210、座椅靠背构件220、头枕230以及触觉警报组件140-例如上面在图1的论述中介绍的触觉警报组件140。下部座椅构件210限定用于支撑乘员(未示出)的大体上水平的表面。座椅靠背构件220可以枢转地联接到下部座椅构件210并且限定用于支撑乘员的后背的大体上竖直的表面。头枕230操作性地联接到座椅靠背构件220以便支撑乘员的头部。虽然没有示出,下部座椅构件210、座椅靠背构件220以及头枕230每个都由安装在框架上并且覆盖以覆盖物的泡沫本体来形成。
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触觉警报组件140安装在下部座椅构件210中以便在预定情况下提供触觉信号(例如,振动)给乘员。如上所述,触觉警报组件140是驾驶员警报系统100的一部分以便警报驾驶员和/或自动控制(例如,制动或转向)车辆以便帮助驾驶员避免碰撞或减少碰撞冲击的速度。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2的座椅组件200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下部座椅构件210大体上包括座椅衬垫310、第一侧垫320和第二侧垫330。侧垫320、330分别被大体上认为是下部座椅构件210的最左外侧和最右外侧。应当理解的是,在各种其他实施方式中,座椅衬垫310可以没有侧垫320、330,例如是平的座椅。在图3中,侧垫320、330布置在座椅衬垫310的纵向侧(例如,左侧和右侧)上以便支撑乘员的腿部和大腿。侧垫320、330中的每个都可被认为具有相对于行驶的主方向的前端324、334以及后端326、336。如图所示,座椅靠背构件220可以覆盖侧垫320、330在后端326、336的一部分。如通常在座椅设计中认识到的,侧垫320、330通常与座椅衬垫310成一定角度布置在下部座椅构件210的侧面上。
图3额外示出了触觉警报组件140的位置方面。具体地,触觉警报组件140包括安装在第一侧垫320中的第一致动器322以及安装在第二侧垫330中的第二致动器332。第一和第二致动器322、332通过线束360联接到触觉控制器35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触觉控制器350对应于上述控制模块130,然而触觉控制器350可以备选地是独立控制器。
总体而言,第一和第二致动器322、332定位成在没有负面影响座椅舒适和耐用性的情况下使乘员能够清楚并且快速地感知和区分各种类型的触觉信号。第一和第二致动器322、332的特定位置可能另外取决于座椅设计考虑-包括座椅结构、侧垫设计和泡沫厚度。虽然第一和第二致动器322、332被描述为定位在侧垫320、330中,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致动器322、332可以定位在座椅组件200的其他区域-例如座椅衬垫310、座椅靠背构件220和/或头枕230中。
如图所示,第一和第二致动器322、332(例如,两个致动器)设置成独立地生成期望的触觉信号到乘员的左侧或右侧或者左侧和右侧。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设置有额外致动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致动器322、332安装在第一和第二侧垫320、332中起到将致动器322、332的振动彼此隔离的作用,以便所述致动器322、332的触觉振动彼此分离(或隔离)。
这样一来,振动可以是高度局部化的。因此,当期望仅由这两个致动器中的一个(例如,左致动器)生成振动时,座椅乘员不会感受到穿过座椅垫层材料或座椅结构到达另一致动器位置(例如,右致动器)的非期望振动。作为一个示例,垂直于座垫表面的激活致动器位置处的测量竖直加速度的峰值振幅可以比沿着平行于电动机致动的旋转轴线的轴线测量的加速度的峰值振幅至少7倍。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致动器322、332定位在侧垫320、330的前端324、334与座椅靠背构件220之间距离的大约三分之二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示意性地示出的,第一和第二致动器322、332(例如,致动器322、332的前边缘)可与H点(或臀点)370侧向对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致动器322、332(例如,致动器322、332的后边缘)定位在H点370前面大约25cm和/或H点370前面大约0cm与25cm之间。如通常在车辆设计中认识到的,H点370是理论上的乘员臀部的相对位置-尤其是身体的躯干与上腿部分之间的枢转点。总体而言并且如上所述,通过考虑性能、持久性和舒适来定位致动器322、332。然而,在此论述的示例性位置从辨认和分析(例如,感觉振动和辨认警报方向)角度讲能产生有利的乘员反应时间,通常为几百毫秒级别的反应时间。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H点370的位置与没有触觉反馈组件的下部座椅构件相比没有变化。
如下所述,就乘员对警报(例如,碰撞威胁的方向)的辨认和分析、乘员舒适性和座椅耐用性而言,两个致动器322、332提供了优点。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致动器322、332可分别单独地生成触觉警报的第一和第二部分,或者单独地操作来生成整个响应。作为示例,两个致动器322、332提供了关于警报的性质和警报所涉及的方向的清楚信号,例如发送左致动器322快速跳动的信号给驾驶员将指示他们已在没有激活他们的左转信号的情况下偏移过左车道标记。额外致动器(例如在偏离左车道的情况下还激活右致动器)将降低乘员正确地联想到左侧事件激活的几率并且将增加乘员确定左侧事件已发生的时间。类似地,致动器322、332的位置和大小提供了关于座椅耐用性的优点,所述座椅耐用性是通过通常使用的滑动进入、震动和蠕动以及膝盖载荷耐用性座椅认证测试来测定的。致动器322、332可以设计成在150000英里的车辆寿命期间进行100000次连续致动。其他致动器位置可能会影响乘员检测和警报有效性、座椅舒适和座椅耐用性。例如,如果触觉装置放置在座椅非常靠前的边缘,那么如果乘员将他们的腿拉回而不抵靠座椅的前部,则乘员可能辨认不出座椅振动。
如上所述,触觉控制器350基于触觉模式命令致动器322、332。例如,当在乘员倒车期间检测到物体从车辆右侧接近时,定位成接近驾驶员右腿的致动器332被选定致动。相反地,当在乘员倒车期间检测到物体从车辆左侧接近时,定位成接近驾驶员左腿的致动器322被选定致动。致动器322、332类似地被选定用于右和左车道偏离警报,或者车辆侧面检测到的其他潜在危险。当检测到车辆的前面或后面有潜在危险时,触觉控制器350选定致动驾驶员两侧上的致动器322、332。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垂直于座垫表面的激活致动器位置处的测量竖直加速度的峰值振幅可以比非激活致动器位置处沿着竖直、前后和侧向方向的测量加速度的峰值振幅大至少5倍。此外,通过示例,致动分布图可被调节为形成由各种体型的驾驶员所感觉到的加速度分布图。例如,对应于电动机旋转速度的振动的高频分量优选地在55到67Hz的范围内。高频分量还选定为减少与道路振动频率的非期望干涉。振动的竖直加速度优选地在50与72m/s2之间,并且对于每个致动器位置该加速度水平变化优选地在10%内。
图4和5分别是触觉警报组件140的若干部分相对于示例性乘员400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如图所示,第一和第二致动器322、332紧邻乘员的每个大腿定位。在描绘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乘员400是体型在最小的5%中的女性。换句话说,描绘的乘员400相对于普通乘员是相对较小的,并且较大乘员在触觉座椅装置附近将通常具有更大的座椅压力分布并且将通常与座椅的更大区域接触。
图6是可结合到上述致动器322、332中的电动机600的侧视图。作为示例,一个电动机600可结合到每个致动器322、332。电动机600可以是相对较小的轻型电动机-例如12VDC电动机,在所述12VDC电动机中电流驱动磁体或线圈来使输出轴602旋转。偏心质量块604联接到并且与轴602一起旋转从而产生触觉响应。换句话说,偏心质量块604选择性地旋转以便使乘员产生振动感觉。电动机600和/或轴602可以大小设置成和构形成产生具有期望特性的触觉响应。可以提供其他类型的电动机和/或致动组件-包括智能材料。
如上所述,触觉控制器350可具有在活动和非活动操作时间段实施的各种预定模式。在活动时间段期间,触觉控制器350命令选定的电动机600(例如,致动器322中的电动机或者致动器332中的电动机600)旋转,并且在非活动时间段期间,触觉控制器350不命令选定的电动机600旋转。
电动机600可以在座垫(例如,侧垫320、330)的表面处形成长度、空间和强度变化的触觉脉冲的方式来操作从而形成车辆驾驶员感觉到的触觉反馈。由触觉脉冲形成的触觉反馈指示警报的类型-例如碰撞状况的性质。触觉控制器350确定适当电压并且确定例如电压提供到电动机600的“打开”时间段以及没有电压提供到电动机600的“关闭”时间段的脉冲宽度调制(PWM)模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活动时间段和非活动时间段的相对持续时间可用于指示潜在危险的严重程度以及/或者活动时间段与非活动时间段之间的时间可以被减少来指示更紧急的警报-例如附近范围将要碰撞的警报与可能在驾驶员的视线之外发生的较远范围报告事件之间的差异。紧急与非紧急警报之间的区别可以通过改变到驾驶员的触觉反馈来传输。例如,可以改变脉冲的次数、脉冲打开和脉冲关闭循环模式、脉冲标签、脉冲强度或脉冲位置来产生各种警报。作为示例,当第一次检测到物体时,可以提供单个脉冲或唯一脉冲标签,并且随着车辆移动而更接近物体,脉冲(或脉冲标签)之间的间隔时间被减小直到达到最小间隔时间。邻近警报的强度设置(例如,碰撞威胁越大越强烈)可以区别于碰撞警报设置从而减少用户的不舒服或厌烦。
下面提供了示例性警报模式的示例。用于车道偏离警报(LDW)事件的触觉警报是由3个命令为具有80ms的活动时间段以及120ms的非活动时间段的脉冲指示的。后方交通警报(RCTA)事件是由3个命令为具有100ms的活动时间段以及100ms的非活动时间段的脉冲指示的。前方碰撞警报(FCA)、即将碰撞制动(CIB)或自适应巡航控制(ACC)事件是由5个命令为具有100ms的活动时间段以及100ms的非活动时间段的脉冲指示的。后方驻车辅助(RPA)首先检测事件是由1或2个命令为具有70ms的活动时间段以及130ms的非活动时间段的脉冲指示的。RPA和前方驻车辅助(FPA)接近物体事件是由5个命令为具有70ms的活动时间段以及130ms的非活动时间段的脉冲指示的。ACC“进入通告程序(go notifier)”事件是由3个命令为具有100ms的活动时间段以及100ms的非活动时间段的脉冲指示的。
图7是可结合到上述致动器322、332中的致动器壳体700的立体图,而图8是致动器壳体700的侧视图。总体而言并且另外参阅图6,电动机600可以定位在致动器壳体700中以便安装和操作,例如使得每个致动器322、332(图3)由一个电动机600和一个壳体700形成。总体而言,致动器壳体700构造成保护电动机600同时允许传递由电动机600生成的触觉信号到乘员。
致动器壳体700可具有任何适当的大小和形状。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致动器壳体700可包括侧部壁702、底部壁706和顶部壁708。应当指出,术语“侧部”、“顶部”和“底部”仅是描述如图7所描绘的致动器壳体700的相对术语,而不必是暗示或需要在安装或操作期间具有特定朝向。侧部壁702可构造成具有分开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以便进入致动器壳体700的内部,例如以便安装和/或替换电动机600。可以提供搭扣件或其它锁定机构710来紧固和释放相应部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致动器壳体700可具有铰接或夹钳式壳构造以便容纳电动机600。壁702、706、708中的一个或多个可限定用于容纳联接到电动机600的有线构件720的孔口。如上面更详细描述的,有线构件720可以是将电动机600联接到触觉控制器350(图3)的线束360的一部分。
如图所示,顶部壁708可联接到具有至少一个延伸表面712的板构件或者由所述板构件形成。图7中的顶部壁708包括在致动器700的对置边缘上的延伸表面712。由于延伸表面712,顶部壁708可具有大于底部壁706的平面尺寸。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顶部壁708可大于底部壁706约50%,然而也可能有其他相对尺寸。这样一来,顶部壁708大小可设置成有利于从电动机600提供触觉响应的传递。例如,顶部壁708的较大尺寸允许触觉响应在较大区域内传递,例如振动可以分布在较大区域内以便改善乘员的检测并且增加在较宽范围内的乘员体型大小以及乘员在座椅中的位置的可检测性。如同样在下面更详细描述的,顶部壁708的大小还可帮助准确、可重复地安装致动器322、332(图3)。
图9是从座椅靠背构件220(图2)拆下的并且移除了覆盖物的下部座椅构件210的俯视图。如上所述,下部座椅构件210可由座椅衬垫310以及第一和第二侧垫320、330形成。如同样在上面介绍的,座椅衬垫310以及第一和第二侧垫320、330中的每个都可包括安装在框架(未示出)上的泡沫本体910、920、930。
图9具体示出了便于将致动器322、332(图9中未示出)分别安装到第一和第二侧垫320、330的泡沫本体920、930中的特性。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每个泡沫本体920、930都限定了凹部922、932以便容纳致动器322、332中的一个。
图10是凹部932的更详细的视图,然而图10的描述还适用于凹部922(图9)。如图9所示,凹部932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是多层(或多阶)凹部。具体地,凹部932包括第一层1030、第二层1032和第三层1034。层1030、1032、1034的大小设置成紧固地容纳致动器322、332(图10中未示出)。另外参阅图7和8,第一层1030大小设置成具有容纳致动器壳体700的侧部壁702和底部壁706的相对尺寸。在插入侧部壁702和底部壁706时,第二层1032容纳致动器壳体700的顶部壁708。层1030、1032的壁起到在安装期间准确地定位致动器壳体700并且防止在操作期间致动器壳体700的横向和纵向移动的功能。另外参阅图11,该图是安装在凹部932中的致动器(例如,致动器332)的俯视图,可以设置较高的垫1100来在安装和操作期间覆盖致动器壳体700以及确保座椅舒适和座椅耐用性。较高的垫1100可以是配合在凹部932的第三层1034内的网状或泡沫垫。在安装时,致动器壳体700和较高的垫1100可以堆叠在凹部932内以便为相应软垫320、330提供大体上不中断的平面。换句话说,安装的致动器322、332大体上放置成不从下部座椅构件210凸出或凹入。图12和13是分别沿着图11的安装在凹部(例如,凹部932)中的致动器(例如,致动器332)的线12-12和13-13截取的横截面图。作为该布置的结果,致动器322、332可以安装在泡沫本体920、930的最深和/或最厚部分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致动器322、332可以更接近于表面或者在泡沫本体920、930中更深。
如图10最清楚示出的,凹部932进一步包括通孔1036以便容纳线束360的部分-例如延伸穿过参阅图7和8论述的致动器壳体700的有线构件720。
再参阅图9,凹部922、932描绘为在下部座椅构件210的“顶”侧(或A表面)上。然而,在备选实施方式中,凹部可以在下部座椅构件210的下侧上的“底”侧(或B表面)上形成。
再参阅图9,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线束360的路径。具体地,导线通道952、956延伸穿过泡沫本体910、920、930来容纳线束360,以便电动机600(图6)电联接到触觉控制器350(图3)。通常,导线通道952、956包括容纳线束360到第一致动器322(图3)的第一导线954的第一导线通道以及容纳线束360到第二致动器332(图3)的另一个导线958的第二导线通道95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导线通道952、956可延伸到下部座椅构件210的一个公共侧。在图9的描绘中,导线通道952、956以及相关导线954、958从相应致动器322、332延伸穿过下部座椅构件210并且延伸到触觉控制器350。如图所示,触觉控制器350可相对于致动器322、332偏置,使得触觉控制器350更接近于一个控制器322(比另一个控制器33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触觉控制器350可定位在下部座椅构件210下方,然而也可设置在其他位置。该布置导致导线954、958具有不同长度-例如导线958比导线954更长。导线954、958之间的长度差起到防止安装期间导线连接错误的功能。参阅描绘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导线954是较短导线,并且因此不能物理地到达远侧致动器332,从而反过来帮助确保导线954适当地联接到用于致动器322的指定控制器输出-例如用于右侧致动器322的导线954联接到触觉控制器350的左侧输出。在某些情况下,路径连接错误的导线可能不能够物理地到达触觉控制器350。控制器可在对置侧上额外具有输入端以便接纳导线954、958。如图9所示,一个示例性布置可具有从左侧致动器322联接到触觉控制器350的左侧的左侧导线954以及从右侧致动器332联接到触觉控制器350的右侧的右侧导线958。该布置另外可防止导线连接错误。除了导线954、958具有不同长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可相对于导线954、958的长度选定通道952、956的长度来防止或减轻导线连接错误。例如,第二导线通道956可具有比第一导线954更长的长度。作为该实施方式的结果,第一导线954不能到达第二致动器(例如,不正确的致动器)。
虽然在前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已经提供了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还存在大量变型。同样应当理解的是,所述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仅是示例,而并非用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应用或构造。相反,前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实施所述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便利线路图。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法律等同体所所述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元件的功能和布置做出各种改变。

Claims (19)

1.一种车辆座椅组件,包括:
底部座椅构件;以及
包括结合到所述底部座椅构件中的第一致动器的触觉警报组件,所述第一致动器配置成生成触觉警报的至少第一部分;
其中所述底部座椅构件包括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座椅衬垫、定位在所述座椅衬垫的第一侧上的第一侧垫以及定位在所述座椅衬垫的第二侧上的第二侧垫,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结合到所述第一侧垫中,
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以选定为减少与道路振动频率的非期望干涉的频率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触觉警报组件进一步包括结合到所述第二侧垫中的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二致动器配置成生成所述触觉警报的至少第二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分别定位在所述第一侧垫和所述第二侧垫中,使得所述触觉警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隔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底部座椅构件限定臀点,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与所述臀点侧向对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底部座椅构件限定臀点,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定位在所述臀点前面25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底部座椅构件限定臀点,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定位在所述臀点前面0cm与25cm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第一侧垫包括泡沫本体,所述泡沫本体限定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致动器的凹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凹部在所述侧垫的顶部侧面中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包括壳体以及所述壳体内的电动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电动机包括可旋转偏心质量块,所述可旋转偏心质量块构造成产生所述触觉警报的第一部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延伸表面的顶部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底部壁以及将所述顶部壁联接到所述底部壁的多个侧部壁,并且其中所述顶部壁的面积比所述底部壁大至少50%。
13.一种驾驶员警报组件,包括:
包括底部座椅构件的车辆座椅组件,所述底部座椅构件具有带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座椅衬垫、定位在所述座椅衬垫的第一侧上的第一侧垫以及定位在所述座椅衬垫的第二侧上的第二侧垫;以及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基于从一个或多个防碰撞系统接收的输入信号宣告碰撞状况并且基于所述碰撞状况生成警报命令信号;以及
触觉警报组件,所述触觉警报组件联接到所述控制模块并且配置成基于所述警报命令信号生成触觉警报,所述触觉警报组件包括:
第一致动器,所述第一致动器结合到所述第一侧垫中并且配置成生成所述触觉警报的至少第一部分,以及
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二致动器结合到所述第二侧垫中并且配置成生成所述触觉警报的至少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或所述第二致动器以选定为减少与道路振动频率的非期望干涉的频率操作。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驾驶员警报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分别定位在所述第一侧垫和所述第二侧垫中,使得通过所述触觉警报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生成的振动彼此分离。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驾驶员警报组件,其中所述底部座椅构件限定臀点,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定位在所述臀点前面0cm与25cm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驾驶员警报组件,其中凹部在所述第一侧垫的顶部侧面中形成。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驾驶员警报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包括壳体以及所述壳体内的电动机,并且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延伸表面的顶部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驾驶员警报组件,其中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底部壁以及将所述顶部壁联接到所述底部壁的多个侧部壁,并且其中所述顶部壁的面积比所述底部壁大至少50%。
19.一种车辆座椅组件,包括:
底部座椅构件,所述底部座椅构件包括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座椅衬垫、定位在所述座椅衬垫的第一侧上的第一侧垫以及定位在所述座椅衬垫的第二侧上的第二侧垫,所述底部座椅构件限定臀点;以及
触觉警报组件,所述触觉警报组件包括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第一致动器结合到所述第一侧垫中,而第二致动器结合到第二侧垫中以便将第二致动器的振动与第一致动器的振动隔离开,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相对于所述臀点横向对准,并且所述第一致动器或所述第二致动器以选定为减少与道路振动频率的非期望干涉的频率操作。
CN201310249837.5A 2012-06-22 2013-06-21 具有改进的致动器位置的用于车辆的警报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36610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63516P 2012-06-22 2012-06-22
US61/663516 2012-06-22
US13/894,279 US9421908B2 (en) 2012-06-22 2013-05-14 Aler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vehicle with improved actuator placement
US13/894279 2013-05-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1032A CN103661032A (zh) 2014-03-26
CN103661032B true CN103661032B (zh) 2017-09-15

Family

ID=497739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48857.0A Pending CN103569009A (zh) 2012-06-22 2013-06-21 用于车辆的警示系统和方法
CN201310249837.5A Active CN103661032B (zh) 2012-06-22 2013-06-21 具有改进的致动器位置的用于车辆的警报系统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48857.0A Pending CN103569009A (zh) 2012-06-22 2013-06-21 用于车辆的警示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421908B2 (zh)
CN (2) CN103569009A (zh)
DE (2) DE102013211158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213466A1 (de) * 2012-07-31 2014-02-06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Überwachen eines Fahrzeuginsassens
US9311544B2 (en) * 2012-08-24 2016-04-12 Jeffrey T Haley Teleproctor reports use of a vehicle and restricts functions of drivers phone
WO2014194192A1 (en) 2013-05-30 2014-12-04 David Andrews Multi-dimensional trackpad
DE102013110909A1 (de) * 2013-10-01 2015-04-02 Scania Cv Ab 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Fahren eines Fahrzeugs
US9898087B2 (en) 2013-10-08 2018-02-20 Tk Holdings Inc. Force-based touch interface with integrated multi-sensory feedback
TW201520107A (zh) * 2013-11-29 2015-06-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轉向警示裝置及轉向警示方法
US10434916B2 (en) * 2013-12-27 2019-10-08 Ts Tech Co., Ltd. Seat with wakefulness-maintaining device
WO2015116022A1 (en) * 2014-01-28 2015-08-0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ituational awareness for a vehicle
US20150249906A1 (en) * 2014-02-28 2015-09-03 Rovi Guid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couraging behaviour while occupying vehicles
DE102014211076A1 (de) * 2014-06-11 2015-12-1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erassistenzsystem und Fahrzeug mit Fahrerassistenzsystem
US9539944B2 (en) * 2014-06-11 2017-01-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improving driver experience
US10466826B2 (en) 2014-10-08 2019-11-05 Joyson Safety Systems Acquisitio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lluminating a track pad system
JP6319349B2 (ja) * 2015-04-03 2018-05-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情報提示装置
JP6511355B2 (ja) * 2015-07-08 2019-05-15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報知装置および報知方法
JP2017161423A (ja) * 2016-03-10 2017-09-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載用情報提示装置、情報提示方法
JP6877461B2 (ja) * 2016-04-05 2021-05-26 テイジン・アラミド・ビー.ブイ.Teijin Aramid B.V. タクタイル式アセンブリ
US10232856B2 (en) * 2016-07-28 2019-03-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user-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0950229B2 (en) * 2016-08-26 2021-03-16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Configurable speech interface for vehicle infotainment systems
CN106289296B (zh) * 2016-09-05 2020-03-24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导航的方法和装置
US9978226B1 (en) 2017-02-02 2018-05-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Remotely-driven haptic device
JP6511486B2 (ja) * 2017-05-30 2019-05-15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装置および振動発生方法
US11565713B2 (en) * 2017-06-02 2023-01-31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vehicle control method, and vehicle control program
US10007269B1 (en) * 2017-06-23 2018-06-26 Uber Technologies, Inc. Collision-avoidance system for autonomous-capable vehicle
DE102017212195A1 (de) 2017-07-17 2019-01-17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Fahrzeugsystem, Verfahren zur Ansteuerung von Vibrationseinheiten und Verwendung von Vibrationseinheiten eines Fahrzeugsystems
CN108459580A (zh) * 2018-02-13 2018-08-28 上海大学 一种汽车tcu的通用型环境耐久测试系统
US11001249B2 (en) * 2018-03-14 2021-05-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utomatic cutoff for vehicle operable as generator
JP6937259B2 (ja) * 2018-03-19 2021-09-22 フォルシアクラリオ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報知装置および報知方法
EP3553756A1 (de) * 2018-04-09 2019-10-16 Primetals Technologies Austria GmbH Alarm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slösen eines vibrationsalarms
US10399492B1 (en) * 2018-05-02 2019-09-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utomatic reconfiguration and calibration of haptic seats
JP7183008B2 (ja) * 2018-11-26 2022-12-05 エヌ・ティ・ティ・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操作支援装置および操作支援方法
US10552695B1 (en) 2018-12-19 2020-02-0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river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10744910B1 (en) * 2019-01-25 2020-08-18 Volvo Car Corporation Deployable driver station for an autonomous driving vehicle
JP7259356B2 (ja) 2019-01-28 2023-04-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及び電動車両
CN109948679B (zh) * 2019-03-08 2021-11-19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座椅对象分类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543258B2 (en) * 2019-05-15 2023-01-03 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 Inc. Personalized notification system for mobility as a service
US10843624B1 (en) 2019-05-29 2020-11-24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aptic counteractions and alerts within a seat of a vehicle
WO2021138077A1 (en) 2019-12-30 2021-07-08 Joyson Safety Systems Acquisitio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lligent waveform interruption
US11254316B2 (en) * 2020-01-24 2022-02-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river distraction detection
CN111508046B (zh) * 2020-03-13 2023-08-22 重庆利龙中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penGL的车辆报警图标绘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1964598B2 (en) * 2020-08-31 2024-04-23 Deere & Company Utility vehicle
KR20220089762A (ko) * 2020-12-21 2022-06-2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 충돌 방지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FR3122129A1 (fr) 2021-04-22 2022-10-28 Faurecia Sièges d'Automobile Garniture d’élément de siège de véhicule intégrant un dispositif vibrant
US11978334B2 (en) * 2021-06-04 2024-05-07 Rockwell Collins, Inc. Vehicular directional aler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haptic alerts and optional multi-modal alerts
US20230169472A1 (en) * 2021-09-21 2023-06-01 Thomas Loftin Application to notify vehicle owner of undesirable vehicle condition
CN113706872B (zh) * 2021-09-27 2023-04-18 陕西汉唐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疲劳驾驶方法
CN114550435A (zh) * 2022-01-26 2022-05-27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警信息展示方法、终端及系统
US20240001951A1 (en) * 2022-06-30 2024-01-04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notif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7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55291A (ja) 1991-12-03 1993-06-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両用警報装置
US5570788A (en) 1994-12-30 1996-11-05 Air-Ride Packaging Of America, Inc. Packaging components
DE19507956C2 (de) 1995-03-07 2002-11-07 Daimler Chrysler Ag Einrichtung zur Bestimmung des Fahrzeugabstandes von einer seitlichen Fahrbahnmarkierung
WO1997040401A1 (en) 1996-04-23 1997-10-30 Alliedsignal Inc. Integrated hazard avoidance system
US6087942A (en) 1998-05-18 2000-07-11 Jb Research, Inc. Tactile alert and massaging system
JP3702933B2 (ja) 1999-02-03 2005-10-05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の報知装置
US6289332B2 (en) 1999-02-26 2001-09-11 Freightliner Corporation Integrated message display system for a vehicle
US6682494B1 (en) * 1999-08-17 2004-01-27 Inseat Solutions, Llc Massaging system having isolated vibrators
US6345179B1 (en) 1999-10-05 2002-02-05 Garmin Corporation Combined marine entertainment system and depth sounder
US7375728B2 (en) 2001-10-01 2008-05-20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Virtual mirror
US8301108B2 (en) 2002-11-04 2012-10-30 Naboulsi Mouhamad A Safety control system for vehicles
US6630891B1 (en) 2002-05-27 2003-10-07 Emery W. Dilling Vehicle warning system
US20030229447A1 (en) 2002-06-11 2003-12-11 Motorola, Inc. Lane position maintenance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126580B2 (en) 2002-06-13 2006-10-24 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 Company Of America Interface for a multifunctional system
US20040049323A1 (en) 2002-09-05 2004-03-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Haptic seat notification system
US8560063B2 (en) 2002-09-10 2013-10-15 Uab Research Foundation Post-defibrillation pacing methods and devices
US6813562B2 (en) 2002-10-15 2004-11-0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Threat assessment algorithm for 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
US7292152B2 (en) * 2003-06-12 2007-11-06 Temic Automotive Of North Americ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assifying vehicle operator activity state
US6834232B1 (en) 2003-07-30 2004-12-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ual disimilar sensing object detection and targeting system
US20050043864A1 (en) 2003-08-22 2005-02-24 Echtenkamp Patti F. System and method for customizing an audio message system within a vehicle
DE10339647A1 (de) * 2003-08-28 2005-03-24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r Fahrerwarnung
DE10350779A1 (de) 2003-10-30 2005-06-02 Robert Bosch Gmbh Spurhalte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Betriebsverfahren
JP4389567B2 (ja) 2003-12-03 2009-12-2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線逸脱防止装置
US7095315B2 (en) 2004-02-26 2006-08-22 Lemke Richard G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 for snowmobiles
US7245231B2 (en) 2004-05-18 2007-07-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
US7170400B2 (en) 2004-05-20 2007-01-30 Lear Corporation System for customizing settings and sounds for vehicle
JP2006119840A (ja) 2004-10-20 2006-05-11 Hitachi Ltd 車両用警告装置
JP4442402B2 (ja) 2004-11-26 2010-03-3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運転操作補助装置および車両用運転操作補助装置を備えた車両
JP2006341839A (ja) 2005-05-10 2006-12-21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報知装置及び車両用警報装置
JP4557819B2 (ja) 2005-06-21 2010-10-06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車両周辺情報提供装置
US7589643B2 (en) * 2005-06-30 2009-09-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Vehicle speed monitoring system
FR2889495B1 (fr) 2005-08-04 2007-10-12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Sieg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d'alerte par vibrations.
JP4981279B2 (ja) 2005-08-22 2012-07-18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車両用異常報知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7714701B2 (en) 2005-11-16 2010-05-1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Active material based haptic alert system
US7681949B2 (en) * 2006-04-12 2010-03-23 Lear Corporation Haptic vehicle seat
US7609150B2 (en) 2006-08-18 2009-10-27 Motorola, Inc. User adaptive vehicle hazard warning apparatuses and method
US7551068B2 (en) 2006-08-28 2009-06-23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alert system
US7741962B2 (en) 2006-10-09 2010-06-22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Auditory display of vehicular environment
US7619505B2 (en) 2006-10-31 2009-11-17 Hyundai Motor Company Vehicle direction guide vib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063754B2 (en) 2006-12-15 2011-11-22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st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ing tactile device
JP2008195338A (ja) 2007-02-15 2008-08-28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運転支援装置
US8179202B2 (en) 2007-02-16 2012-05-15 Immersion Corporation Multiple pulse width modulation
DE102007015432B4 (de) * 2007-03-30 2017-03-2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Haptische Anzeigeeinheit in einem Kraftfahrzeug
JP4967840B2 (ja) 2007-06-14 2012-07-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衝突軽減装置
US8141947B2 (en) * 2007-07-12 2012-03-27 Lear Corporation Haptic seating system
US20090079690A1 (en) 2007-09-21 2009-03-26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entertainment software through haptic insertion
US8013720B2 (en) 2007-11-02 2011-09-06 Reverse Control, Inc. Signal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safe backup of vehicles
EP2101411B1 (en) 2008-03-12 2016-06-01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Loudness adjustment with self-adaptive gain offsets
US8686940B2 (en) 2008-04-30 2014-04-01 Lear Corporation Haptic alert waveform gene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1728942B (zh) 2008-10-29 2012-03-21 盈正豫顺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具纹波抑制的直流/直流电能转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7991551B2 (en) 2008-11-06 2011-08-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ollision status of a nearby vehicle
US20100201508A1 (en) * 2009-02-12 2010-08-1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Cross traffic alert system for a vehicle, and related alert display method
US20100295707A1 (en) 2009-05-19 2010-11-25 Brian Bennie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ne departure warning
US8339285B2 (en) 2009-07-27 2012-12-25 The Boeing Company Tactile pilot alerting system and method
SE534980C2 (sv) 2009-08-26 2012-03-06 Svenska Utvecklings Entreprenoeren Susen Ab Metod för att väcka en insomnad motorfordonsförare
US8296033B2 (en) 2009-09-11 2012-10-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urve-related accident mitigation
CN101927740A (zh) 2009-11-03 2010-12-2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故障报警方法及装置
US8942892B2 (en) 2009-11-18 2015-01-27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Haptic feedback system for vehicle seating
US8305200B2 (en) 2009-12-02 2012-11-06 Analog Devices, Inc. Reactive networks to reduce acoustic noise and ensure maximum efficiencies in driving piezoelectric elements in haptic applications
US8669857B2 (en) * 2010-01-13 2014-03-11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Hand-held device integration for automobile safety
US20110187518A1 (en) 2010-02-02 2011-08-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teering wheel human/machine interface system and method
JP5576472B2 (ja) 2010-03-19 2014-08-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周囲監視装置および車両周囲監視方法
CA2734436C (en) 2010-04-27 2016-06-14 Timothy Newm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 warning message to a driver of a vehicle
CN101973210A (zh) 2010-06-12 2011-02-16 湘潭大学 多功能汽车智能启动及安全防护系统
JP5012966B2 (ja) 2010-06-25 2012-08-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障害物位置提示装置および障害物位置提示システム
CN201749540U (zh) 2010-07-26 2011-02-16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疲劳驾驶检测及规范装置
US8405522B2 (en) 2010-09-30 2013-03-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ane departure haptic warning with compensation for road-caused vibration
CN201932077U (zh) 2011-01-19 2011-08-17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驾驶座椅振动提醒装置
US8698639B2 (en) 2011-02-18 2014-04-15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ponding to driver behavior
US20120269358A1 (en) 2011-04-21 2012-10-25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Active sound control
US9428124B2 (en) 2011-05-03 2016-08-30 Savannah Nuclear Solutions, Llc Haptic seat for fuel economy feedback
CN202071799U (zh) 2011-06-07 2011-12-1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智能化汽车安全警示装置
KR101387189B1 (ko) 2012-05-30 2014-04-2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운행 보조정보 표시장치 및 운행 보조정보 표시방법
US10504339B2 (en) 2013-02-21 2019-12-10 Immersion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with instinctive aler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342337A1 (en) 2013-12-26
CN103569009A (zh) 2014-02-12
US20130342334A1 (en) 2013-12-26
DE102013211506A1 (de) 2014-04-17
US9421908B2 (en) 2016-08-23
CN103661032A (zh) 2014-03-26
US9493116B2 (en) 2016-11-15
DE102013211158B4 (de) 2021-04-01
DE102013211158A1 (de) 201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1032B (zh) 具有改进的致动器位置的用于车辆的警报系统和方法
CN105365668B (zh) 车辆座椅靠背的触觉警报系统和方法
CN103569013B (zh) 用于车辆的警示系统和方法
CN103578211B (zh) 交通工具的警报系统和方法
CN103569134B (zh) 用于车辆的警示系统和方法
US9286773B2 (en) Aler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vehicle with improved actuator installation
CN103568949B (zh) 车辆报警系统及方法
US7245231B2 (en)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
CN110435538A (zh) 远程车辆空间感知通知系统
EP2501583B1 (en) Haptic feedback system for vehicle seating
US7681949B2 (en) Haptic vehicle seat
US8260502B2 (en) Occupant detection and imaging system
CN110435517B (zh) 触觉座椅的自动重新配置和校准
JP2006341839A (ja) 車両用報知装置及び車両用警報装置
JP2017526034A (ja) 急迫の危険に際してサウンドステージを用いて運転者の覚醒度の欠如を示す自動車用検知システム
JP2023171737A (ja) 振動制御装置
JP2004521007A (ja) 車両における乗員に警告をするための装置
JP2008040621A (ja) 車載用報知装置
KR101395456B1 (ko) 후방차량 정보 제공장치
JP2023106299A (ja) 乗物用シート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