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3471B -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3471B
CN103633471B CN201310368365.5A CN201310368365A CN103633471B CN 103633471 B CN103633471 B CN 103633471B CN 201310368365 A CN201310368365 A CN 201310368365A CN 103633471 B CN103633471 B CN 1036334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trap
movable member
upper arm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83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33471A (zh
Inventor
村上阳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33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3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33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3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能够有效地限制端子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意外变位,同时能够使连接器降低高度。端子(20)的由上臂部(21)、下臂部(22)及连结部(23)形成的横U字状部分接纳扁平导体(C)而发生弹性变位,由此能够用上臂部和下臂部来夹压扁平导体,壳体(10)具有用于收容处于关闭位置的可动部件(40)的收容部(19B),该收容部在接纳部(19A)的上方与该接纳部连通,可动部件在排列方向上在端子排列范围的外侧位置上具有处于关闭位置时能向上下方向作弹性变位的卡止臂部(44),且在该卡止臂部上形成了向下方突出的卡止部(44A),同时在排列方向上的端子排列范围内,在与各端子对应的位置上形成了用于收容上臂部的一部分的槽部(41A)。

Description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设在电路板的安装面上而与扁平导体连接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该专利文献1公开的连接器具有壳体、多个端子及壳部件,壳体形成了接纳部,用于从后方接纳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扁平导体(FPC),多个端子排列保持在该壳体上,壳部件则用金属板制成,受所述壳体支撑而可转动。
所述多个端子由从前方压入壳体进行安装的上侧端子和从后方压入所述壳体进行安装的下侧端子这两种端子构成。所述上侧端子及下侧端子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同一位置上被所述壳体保持着。
所述壳体利用在上下方向上互为相对的底壁与上壁之间的空间形成了所述接纳部。所述上壁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子排列范围的两侧外方位置上沿上下方向(板厚方向)贯通形成了孔部,用于接纳后述的所述壳部件的卡止臂部的卡止部。另外,在壳体的上壁上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了用于收容上侧端子的上侧收容槽,在下壁上则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了用于收容下侧端子的下侧收容槽。形成所述上侧收容槽及所述下侧收容槽的相对内壁面(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互为相对的内壁面)则限制上侧端子及下侧端子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意外变位。
所述壳部件在覆盖所述壳体的上壁的关闭位置与脱离所述上壁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另外,所述壳部件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子排列范围的两侧外方位置上向着所述关闭位置的后方延伸形成了用于防止扁平导体拔出的卡止臂部。该卡止臂部通过将壳部件的板面切开而形成了悬臂状,并且在其后端侧部分,在所述端子排列范围一侧的侧边缘形成了向下方弯曲的卡止部。当所述壳部件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卡止部从上方穿过所述壳体的孔部而向所述壳体的接纳部内伸入,能够与在已插入到壳体的接纳部的规定位置的扁平导体的两侧端边缘上形成的被卡止部卡止。
在将扁平导体与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连接时,要在壳部件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将扁平导体从后方插入壳体的接纳部。一旦该扁平导体的前端与壳部件的所述卡止部抵接,所述卡止臂部即向上方作弹性变位而使所述卡止部向所述孔部内移动,从而允许所述扁平导体进一步插入。并且,一旦完成向规定位置的插入,所述卡止臂部即恢复自由状态,通过所述卡止部与所述扁平导体的被卡止部卡止,来防止该扁平导体向后方拔出。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92574
一般情况下,强烈要求配设在电路板安装面上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降低高度,即实现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的小型化。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是用在所述壳体的所述上壁上形成的上侧收容槽的相对内壁面来限制上侧端子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变位的结构,因此必须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所述上壁。然而,这个上壁的存在会因其厚度尺寸而相应地导致壳体、进而是连接器的上下尺寸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种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能够有效地限制端子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意外变位,同时能够使连接器降低高度。
本发明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配设在电路板的安装面上,用于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扁平导体进行连接,具备:壳体,该壳体形成了向后方敞开的空间以作为接纳部,供所述扁平导体向着前方插入;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在与所述安装面平行的一个方向上以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为排列方向而排列保持在所述壳体上;以及可动部件,该可动部件由所述壳体支承而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处于关闭位置时,该可动部件在该端子的上方以与所述安装面平行的姿势来允许所述扁平导体插入所述壳体,处于打开位置时,该可动部件以与所述安装面形成角度的姿势允许所述扁平导体从所述壳体拔出。
在所述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上,本发明的所述多个端子中的至少部分端子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臂部和下臂部、以及将该上臂部及下臂部的前端彼此连结的连结部,用所述上臂部、所述下臂部以及所述连结部形成了向后方开口的横U字状部分,该横U字状部分接纳所述扁平导体而发生弹性变位,由此能够用所述上臂部和所述下臂部来夹压所述扁平导体,以在所述排列方向上至少遍及所述端子的排列范围、且在前后方向上至少遍及包含所述端子的所述上臂部的范围的形态,所述壳体形成了向上方敞开的空间,该向上方敞开的空间成为收容部,用于收容处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所述可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该收容部在所述接纳部的上方与该接纳部连通,所述可动部件在所述排列方向上所述端子的排列范围的外侧位置上,具有能够在所述关闭位置上向上下方向发生弹性变位的卡止臂部,且在该卡止臂部上形成了向下方突出的卡止部,同时所述可动部件在所述排列方向上所述端子的排列范围内,在与各端子对应的位置上形成了槽部,该槽部用于收容所述端子的所述上臂部的一部分,
当所述可动部件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若所述扁平导体插入所述接纳部,则所述扁平导体的前端与所述卡止部抵接,使所述卡止臂部向上方作弹性变位而到达允许所述扁平导体插入的位置,在所述扁平导体已插入完毕的状态下,所述卡止臂部以缩减弹性变位量的方式向下方变位,在所述扁平导体的两侧端上形成的被卡止部与所述卡止部卡止而阻止所述扁平导体向后方拔出,当所述可动部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卡止部对于所述被卡止部的卡止状态被解除,从而允许所述扁平导体向后方拔出。
本发明的壳体的收容部以在端子的排列方向上至少遍及端子的排列范围、且在前后方向上至少遍及包含所述端子的上臂部的范围的形态向上方敞开,且将处于关闭位置时的可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加以收容。因此,可动部件不是位于壳体的上方,而是收容在收容部内,这样就相应地减少了连接器的上下方向尺寸。
另外,所述可动部件形成了将端子的一部分加以收容的槽部,以利用该槽部的相对内壁面来限制端子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意外变位。由于该槽部形成于可动部件上,因此无须另外设置其它部件来进行这种限制,这样也能减小连接器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有助于连接器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具有横U字状部分的端子可以通过将以该端子的排列方向为宽度方向的带状金属板向板厚方向弯曲来形成所述横U字状部分,并且使上臂部的宽度方向尺寸比下臂部的宽度方向尺寸小。
采用这种方式,在所述扁平导体被端子的上臂部和下臂部夹压的状态下,就有向上方的推压力(称为“上方推压力”)对所述上臂部起作用,同时,作为来自扁平导体的反作用力,在所述下臂部上也有与所述上方推压力同样大小的向下方的推压力(称为“下方推压力”)在起作用。在本发明中,上臂部的宽度方向尺寸比下臂部的宽度方向尺寸小,而较窄的上臂部的刚性比下臂部低,更容易挠曲。从而,与上臂部的宽度尺寸与下臂部相同的情况相比,本发明中使上臂部以规定量向上方变位所需的上方推压力较小。另外,如上所述,在下臂部上有与作用于上臂部的上方推压力大小相同的下方推压力在起作用。而在本发明中,下臂部的宽度方向尺寸比上臂部的宽度方向尺寸大,刚性高,从而不易挠曲。如上所述,能够以与所述上方推压力相同的大小将作用于上述下臂部的下方推压力设定为较小,因此与上臂部和下臂部宽度相同的情况相比,下臂部的弹性变位量较小。即,所述下臂部的弹性变位量较小,相应地使整个端子在上下方向上的弹性变位量变小,因此能够在上下方向缩小用于允许弹性变位的空间,能够降低壳体的高度,进而降低连接器的高度。
在本发明中,多个端子可以通过将带状的金属板向板厚方向弯曲来制作,该多个端子中的部分端子是具有横U字状部分的端子,其它端子则具有下述臂部,该臂部处于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部分端子的上臂部有重复范围的位置上,且向着后方延伸,并能够在上下方向作弹性变位,该臂部的一部分收容在可动部件的槽部,所述部分端子的上臂部和所述其它端子的臂部处于彼此在前后方向有重复范围的位置,所述部分端子和所述其它端子以这种状态交替排列。
采用上述方式,多个端子中的部分端子、即具有横U字状部分的端子是上臂部的宽度方向尺寸比下臂部的宽度方向尺寸小,因此在互为邻接的所述部分端子的上臂部彼此间存在间隙。而其它端子的臂部则位于在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上与所述部分端子的上臂部有重复范围的位置上。即,所述其它端子的臂部位于所述部分端子的上臂部彼此间的所述间隙中。通过这样使所述其它端子的臂部位于在上下方向与所述部分端子的上臂部之间有重复范围的位置上,能够缩小连接器在上下方向的尺寸。另外,使上臂部的宽度方向尺寸比下臂部的宽度方向尺寸更小,就意味着上臂部彼此间的间隙比下臂部彼此间的间隙更宽。在本发明中,利用所述部分端子的上臂部彼此间较宽的间隙供所述其它端子的臂部容身,还能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缩小连接器的尺寸。不仅是部分端子,连其它端子的一部分也被收容在可动部件的槽部,并且利用该槽部的相对内壁面来限制端子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意外变位。
如上所述,本发明将处于关闭位置上的可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收容在壳体的收容部中,因此能够相应地减小连接器的上下方向尺寸,降低连接器的高度。另外,由于在所述可动部件上形成了用于收容端子的一部分的槽部,因此无须增加连接器的上下方向尺寸,就能限制端子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意外变位。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与扁平导体一同表示的立体图,表示该扁平导体插入前的状态。
图2是将图1的连接器与扁平导体一同表示的立体图,表示该扁平导体即将拔出的状态。
图3是从后方一侧表示可动部件与壳体分离的状态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从前方一侧表示图3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A)是仅表示第一端子的立体图,(B)是仅表示第二端子的立体图,(C)是表示上述第一端子及上述第二端子的排列状态的立体图。
图6表示扁平导体插入前的状态,是在垂直于端子排列方向的面上的连接器的剖视图,(A)是在第一端子的位置上、(B)是在第二端子的位置上、(C)是在可动部件的卡止臂部的位置上的剖视图。
图7表示扁平导体插入后的状态,是在垂直于端子排列方向的面上的连接器的剖视图,(A)是在第一端子的位置上、(B)是在第二端子的位置上、(C)是在可动部件的卡止臂部的位置上的剖视图。
图8表示扁平导体即将拔出的状态,是在垂直于端子排列方向的面上的连接器的剖视图,(A)是在第一端子的位置上、(B)是在第二端子的位置上、(C)是在可动部件的卡止臂部的位置上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连接器31上臂部
10壳体34连接部
19A接纳部40可动部件
19B收容部41A收容槽部(槽部)
20第一端子(部分端子)44卡止臂部
21上臂部44A卡止部
22下臂部C扁平导体
23连结部C2A被卡止部
30第二端子(其它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1(以下称为“连接器1”)与扁平导体C一同表示的立体图,表示该扁平导体C插入前的状态,图中将前方作为插入方向P来表示。图2是将所述连接器1与扁平导体C一同表示的立体图,表示该扁平导体C即将拔出的状态。连接器1安装在电路板(图中未示)的安装面上,通过与扁平导体C连接而使所述电路板与扁平导体C电性导通。此处,所谓“电路板”意味着已形成与连接器的端子连接的电路部的基板,这种“基板”不仅包括刚性较高的板状部件,还包含刚性较低的柔软的片状部件。
扁平导体C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带状,并且在宽度方向(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上排列形成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电路部(图中未示)。该电路部埋设在扁平导体C内而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到达扁平导体C的前端位置。另外,上述电路部只有前端侧部分在扁平导体C的上表面露出,能够与后述的连接器1的端子20、30接触。在扁平导体C的上述前端侧部分的两侧边缘形成了缺口部C1,位于该缺口部C1前方的耳部C1的后端边缘则作为与后述连接器1的卡止部44A卡止的被卡止部C2A发挥作用。
连接器1具备:电绝缘材料制的壳体10、排列保持在该壳体10上的金属制的多个端子20、30(也参照图3、图4)、由壳体10支承而能够在后述的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转动的电绝缘材料制的可动部件40、以及保持在壳体10上的金属制的固定件50,该连接器1供扁平导体C从后方插入并连接。
在说明连接器1的详细结构之前,首先概要说明扁平导体C相对于连接器1的插入和拔出动作。如图1所示,在扁平导体C插入连接器1之前,连接器1的可动部件40在与电路板的安装面(图中未示)呈平行姿势的关闭位置上允许扁平导体C插入。而即使在扁平导体C插入并连接后,在连接器1的使用状态下,可动部件40仍维持关闭位置,并且如后所述,处于可动部件40的卡止部44A能够与扁平导体C的被卡止部C2A卡止的位置上,由此来阻止扁平导体C向后方拔出(参照图7(C))。另外,在连接器1不使用时,即扁平导体C拔出时,如图2所示,可动部件40向竖立方向转动,从而到达呈与电路板的安装面具有角度的姿势的打开位置,由此使可动部件40的卡止部44A与扁平导体C的被卡止部C2A的卡止状态解除,以允许扁平导体C向后方拔出(参照图8(C))。
再来说连接器1的结构。图3是从后方一侧表示可动部件40与壳体10分离的状态下的连接器1的立体图。图4是从前方一侧表示图3的连接器1的立体图。从上方看,壳体10呈以端子20、30的排列方向(称为“端子排列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四边框状,具有相互平行且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的前方框部10A及后方框部10B、以及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对称位置上将前方框部10A及后方框部10B的端部彼此连接的一对侧方框部10C。
如图4所示,前方框部10A具有:成为下部的前方端子保持部11、以及从该前方端子保持部11向上方突出并且沿整个上述端子排列范围形成的前壁12。前方端子保持部11通过一体模制成形将后述的第二端子30加以排列保持。前壁12的上端面与处于关闭位置的可动部件40的下表面相对而能够与之抵接(例如参照图6(B)、图7(B)),限制可动部件40向下方的过分变位。
后方框部10B则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沿整个端子排列范围延伸,从而作为将后述的第一端子20加以排列保持的后方端子保持部13发挥作用。该后方端子保持部13通过一体模制成形将第一端子20加以排列保持。
侧方框部10C具备:将前方端子保持部11及后方端子保持部13的端部彼此连接的板状的侧方基部14、位于该侧方基部14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外侧端部且从该侧方基部14竖立的侧壁15、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位于该侧壁15的内侧(端子排列范围一侧)且从侧方基部14向上方突出的后述的侧方引导部16、侧方限制部17以及前方限制部18。
侧方基部14上形成有细槽部14A(图3中显示了一部分),该细槽部14A在前后方向上从所述侧方基部14的后端起一直延伸到前端附近位置,并且该细槽部14A沿上下方向贯通。从上方看,该细槽部14A的整体延伸成曲柄状,后半部形成于侧方引导部16的内侧(靠近端子排列范围),前半部形成于侧方限制部17的外侧。另外,将上述后半部与前半部加以连接的部分则在侧方引导部16与侧方限制部17之间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
侧方框部10C被该细槽部14A分成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该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在侧方框部10C的前端侧被支点部10C-1(参照图4)连接。如后所述,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在要将可动部件40安装到壳体10上时,侧方框部10C的上述外侧部分能以支点部10C-1为支点而向外侧弹性变位。
另外,如图3所示,侧方基部14在后端附近位置上形成了向着后方向下方倾斜的引导面14B,一边支承被插入的扁平导体C的下表面一边将其向壳体10内引导。
侧壁15在后端附近位置上形成了用于接纳可动部件40的后述轴部46的端部被支承部46A且将其支承成能转动的支承孔部15A,该支承孔部15A的上部呈半圆形,且沿端子排列方向贯通。另外,侧壁15在前端附近位置上从该侧壁15的内侧面(靠近端子排列范围一侧的面)突出形成了锁定部15B,该锁定部15B在上述侧壁15的前端附近位置上与后述的可动部件40的被锁定部45卡止。该锁定部15B为了便于将被锁定部45向卡止位置引导,其上表面成为倾斜面。
从图3清楚可见,在侧方基部14的后端附近位置上,与侧壁15连接形成了侧方引导部16。该侧方引导部16具有向着前方而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向内侧倾斜的引导面16A,利用该引导面16A来将插入的扁平导体C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向壳体10内引导。
如图3、图4所示,互为相对的一对侧方限制部17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侧壁15的内侧位置上、且在上述支承孔部15A的前方位置上作为壁部形成,该壁部具有垂直于端子排列方向的板面,且侧方限制部17与侧壁15相对。侧方限制部17的内侧面(靠近端子排列范围的板面)作为侧方限制面17A形成,用于限制插入壳体10的扁平导体C在宽度方向、即端子排列方向上移动。另外,侧方限制部17在前后方向上与侧壁15的支承孔15A相同的位置上形成了支承凹部17B,该支承凹部17B用于接纳和支承可动部件40的后述轴部46的中间被支承部46B且使之能够转动。该支承凹部17B向上方开口,并且下部呈半圆状。
如图3、4所示,前方限制部18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侧方限制部17的内侧位置上且在侧方基部14的前端附近位置上,与侧方限制部17及前壁12连接形成。如图3所示,前方限制部18的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后表面作为前方限制面18A形成,该前方限制面18A与插入壳体10的扁平导体C的前端部抵接,以限制该扁平导体C的过度插入。
如图3及图6(A)、(B)所示,在壳体10上形成了空间19,该空间19具有下面的接纳部19A、收容部19B及弹性变位允许部19C。即,如图6(A)、(B)所示,上述空间19具有用于从后方接纳扁平导体C的接纳部19A、位于该接纳部19A的上方且用于收容处于关闭位置的可动部件40的收容部19B、位于接纳部19A的下方且允许第一端子20的下臂部22向下方作弹性变位的弹性变位允许部19C。
接纳部19A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后方端子部13上方且位于关闭位置上的可动部件40的下方,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则在两个侧方限制部17之间的整个范围内形成。该接纳部19A向后方敞开,能够接纳扁平导体C。
收容部19B位于接纳部19A的上方且与该接纳部19A连通,并且在上述排列方向上形成于两个侧壁15之间。收容部19B向上方敞开,能够收容被带到关闭位置的可动部件40。如图3、图4所示,收容部19B在端子排列方向上遍及侧方限制部17的内外两侧,位于该侧方限制部17彼此之间的内侧空间作为本体收容部19B-1形成,该本体收容部19B-1用于收容可动部件40的后述的本体部41及卡止臂部44。另外,在收容部19B中,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位于侧壁15与侧壁限制部17之间的外侧的空间作为端臂收容部19B-2形成,该端臂收容部19B-2用于收容可动部件40的后述的端臂部42。另外,上述收容部19B在前后方向上从后述的端子20、30的上臂部21、31的后端部的位置起一直形成到壳体10的前端部为止。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部19B是位于接纳部19A的上方,而所谓“位于上方”还包括收容部19B与接纳部19A在上下方向上部分重复的状态。
另外,弹性变位允许部19C由被壳体10的四边框状部分(由前方框部10A、后方框部10B及侧方框部10C组成的部分)围住且在上下方向贯通的空间来形成。该弹性变位允许部19C收容后述的第一端子20的下臂部22,并且允许该下臂部22向下方作弹性变位。
图5(A)是仅表示第一端子20的立体图,(B)是仅表示第二端子30的立体图,(C)是表示上述第一端子20及上述第二端子30的排列状态的立体图。在图5(C)中,为了便于说明,图中只示出了两个第一端子20及一个第二端子30,省略了其它的端子20、30。多个端子20、30由两种形状互不相同的第一端子20及第二端子30构成。如图3、4及图5(C)所示,该第一端子20及第二端子30交替排列。
如图5(A)所示,第一端子20通过将以端子排列方向为宽度方向的带状金属板向板厚方向弯曲来制成,具有沿前后方向(图5(A)中的左右方向)延伸且能在上下方向作弹性变位的上臂部21及下臂部22、将上臂部21和下臂部22的前端彼此连结的连结部23、以及从下臂部22向后方延伸的连接部24。第一端子20具有上述的上臂部21、下臂部22以及连结部23,由此形成了向后方开口的横U字状部分,如后所述,该横U字状部分能够接纳扁平导体C,同时在接纳时发生弹性变位,从而能够用上臂部21和下臂部22来夹压扁平导体C。
如图5(A)所示,第一端子20的上臂部21的宽度尺寸比下臂部22小。另外,上臂部21的后半部(靠近自由端的部分)的宽度尺寸比前半部(靠近连结部23的部分)更小,并且在该后半部的中间位置具有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弯曲形成的接触突部21A(另请参照图6(A)),当扁平导体C插入后,能够用该接触突部21A来与扁平导体C的电路部接触(另请参照图7(A))。上臂部21的自由端、即后端部向上方弯曲而作为被限制部21B形成(另请参照图6(A)),如后所述,该被限制部21B位于可动部件40的收容槽部41A内,接受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对上臂部21的变位的限制。
下臂部22在比上臂部21的接触突部21A更前方的位置上,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弯曲形成了支承突部22A(另请参照图6(A)),在扁平导体C插入时,用该支承突部22A来支承扁平导体C的下表面(参照图7(A)、(B))。另外,下臂部22的后端附近部分作为被保持部22B形成,利用壳体10的后方端子保持部13通过一体模制成形来保持该被保持部22B。如图5(A)所示,被保持部22B的后半部在两侧端部形成了被保持突部22B-1,该被保持突部22B-1具有使宽度向着前方缩小的倾斜边缘,被保持部22B的后半部通过一体模制成形而被牢固地保持。
在第一端子20保持在壳体10上的状态下,在扁平导体C插入前而第一端子20处于自由状态时,如图6(A)所示,上臂部21的接触突部21A和下臂部20的支承突部22A分别从上方和下方伸入接纳部19A内。另外,在上述自由状态下,接触突部21A和支承突部22A各自的顶部在上下方向处于基本相同的位置(参照图6(A)、(B))。接触突部21A和支承突部22A在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不限于本实施方式那样的相同位置,只要是在扁平导体C插入后上臂部21与下臂部22之间能够扩展的位置关系即可。例如,可以将下臂部22的支承突部22A设置在比上臂部21的接触突部21A更下方的位置上,并且在上下方向上与接触突部21A之间的间隔比扁平导体C的厚度尺寸还小。
如图5(A)所示,第一端子20的连结部23的下半部与下臂部22同宽,并且从该下半部向着上方而使宽度变窄。如图5(C)所示,在第一端子20被壳体10的后方端子保持部13保持的状态下,第一端子20的连接部24从该后方端子保持部13向着后方伸出成曲柄状。该连接部24的下表面位于比上述后方端子保持部13的下表面更下方的位置,能够与电路板的电路部间进行焊锡连接。
如图5(B)所示,第二端子30通过将以上述排列方向为宽度方向的带状金属板沿板厚方向弯曲来制成,整体呈大致曲柄状。第二端子30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可在上下方向作弹性变位的上臂部31、比该上臂部31更向前方延伸的下臂部32、将上臂部31的前端与下臂部32的后端加以连结的连结部33、以及从下臂部32向前方延伸的连接部34,该第二端子30呈上述大致曲柄状。
如图5(B)所示,第二端子30的上臂部31的宽度比下臂部32窄,其宽度方向尺寸与第一端子20的上臂部21的后半部(自由端一侧)的宽度方向尺寸基本相同。上臂部31具有在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上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弯曲形成的接触突部31A(另请参照图6(B)),当扁平导体C插入后,能够用该接触突部31A与扁平导体C的电路部接触(参照图7(B))。上臂部31的自由端、即后端部向上方弯曲而作为被限制部31B形成(另请参照图6(B)),如后所述,该被限制部31B在可动部件40的收容槽部41A内接受在上述排列方向上对上臂部31的变位的限制。
在第二端子30保持在壳体10上的状态下,在扁平导体C插入前而第二端子30处于自由状态时,如图6(B)所示,上臂部31的接触突部31A从上方伸入接纳部19A内。另外,如图5(C)所示,第二端子30的上臂部31设于在上下方向上与第一端子20的上臂部21有重复范围的位置上(参照图6(A)、(B))。另外,如图5(C)所示,第二端子30的上臂部31在前后方向延伸到与第一端子20的上臂部21的后端部相同的位置上,并且第二端子30的接触突部31A位于第一端子20的接触突部21A的前方。
下臂部32的前端附近部分形成被保持部32A,利用壳体10的前方端子保持部11通过一体模制成形来保持该被保持部32A。如图5(B)所示,被保持部32A的前半部在两侧端部形成了被保持突部32A-1,该被保持突部32A-1具有使宽度向着后方(向连结部33接近的方向)缩小的倾斜边缘,被保持部32A的前半部通过一体模制成形而被牢固地保持。第二端子30的下臂部32设于在上下方向上与第一端子20的下臂部22有重复范围的位置上(参照图6(A)、(B))。
第二端子的连结部33与下臂部32同宽,且如图5(C)所示,处于比第一端子20的连结部23更前方的位置。在第二端子30被壳体10的前方端子保持部11保持的状态下,第二端子30的连接部34从该前方端子保持部11向前方伸出成曲柄状。该连接部24的下表面位于比壳体10的前方端子保持部11的下表面更下方的位置,能够与电路板的电路部进行焊锡连接。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设置在使上臂部彼此间和下臂部彼此间在上下方向上有重复范围的位置上,因此能够避免连接器1在上下方向上的大型化。另外,本实施方式如图5(C)所示,将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设在使第一端子的上臂部21与第二端子30的上臂部31在前后方向上有重复范围的位置上,且以此状态交替排列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子20的上臂部21的宽度尺寸比下臂部22更小,因此相互邻接的上述第一端子20的上臂部21彼此间存在间隙。此处,使上臂部21的宽度方向尺寸比下臂部22更小,就意味着上臂部21彼此间的间隙比下臂部22彼此间的间隙更宽。本实施方式利用上述第一端子20的上臂部21彼此间的较宽间隙供上述第二端子30的上臂部31容身,从而在端子20、30的排列方向上也能避免连接器1的大型化。
如图3、4所示,可动部件40具有:沿着端子排列方向延伸且呈大致板状的本体部41、在该本体部41的两侧外方位置上向下方(关闭位置上的后方)延伸的端臂部42、将本体部41和端臂部42的上端彼此结合的结合部43、在本体部41与端臂部42之间从结合部43向下方延伸成悬臂状的卡止臂部44、从该结合部43向端子排列方向外方突出的被锁定部45、从本体部41的两侧端面的下部向端子排列方向外方伸出并且与端臂部42的下端连结的轴部46。
如图1所示,本体部41形成如下尺寸:当可动部件40处于关闭位置时,遍及整个端子排列范围,在前后方向上则是从端子20、30的上臂部21、31的后端部一直遍及到连接部24、34的中间位置(另见图6(A)、(B))。
如图4所示,本体部41的下端侧部分(图6(A)、(B)中所示的关闭位置上的后端侧部分)向前方(关闭位置上的下方)突出,同时本体部41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在与各端子20、30对应的位置上形成了收容槽41A(参照图6(A)、(B)),该收容槽41A用于收容端子20、30的上臂部21、31的被限制部21B、31B。通过这样将上述被限制部21B、31B收容在收容槽部41A内,就能通过收容槽部41A的相对内壁面(与上述排列方向垂直的面)来限制被限制部21B、31B、进而是上臂部21、31在上述排列方向上的意外变位。本实施方式的收容槽部41设于后述的轴部46区域内的附近,因此无论可动部件40处于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移动范围内的任何位置,上述被限制部21B、31B的至少一部分都会被收容在收容槽部41A中,因此能够始终限制被限制部21B、31B的变位。另外,由于收容槽部41A形成于可动部件40上,因此无须另外设置用于限制的部件,从而不会导致连接器1在上下方向上的大型化。
如图4所示,本体部41在上端侧部分(图6(A)、(B)所示的关闭位置上的前端侧部分)具有向前方(关闭位置上的下方)突出、同时在端子排列方向上遍及整个端子排列范围的壁部41B。该壁部41B的上表面的前半部(关闭位置上的前表面的下半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大致整个范围内形成了凹入部41B-1,从而使后半部,即未凹入的部分形成为操作部41B-2。用手指扣住该操作部41B-2,就能使可动部件40向打开位置转动。
如图3、图4所示,端臂部42在本体部41的两侧外方位置上向下方(图1中后方)延伸,同时其下端与轴部46连结。另外,从端子排列方向上看,端臂部42弯曲成曲柄状,并且下半部位于比上半部更前方(关闭位置上的下方)的位置。
如图4所示,卡止臂部44在自由端、即下端部形成了向前方(关闭位置上的下方)突出的卡止部44A。如图6(C)所示,该卡止部44A在可动部件40处于关闭位置时从上方伸入壳体10的接纳部19A内,同时抵接或是接近侧方基部14的上表面。另外,如图6(C)所示,在卡止部44A的后端面上形成了向着前方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44A-1,一旦处于插入过程中的扁平导体C的耳部C2的前端部与上述倾斜面44A-1抵接,卡止臂部44就能够容易地向上方作弹性变位。另外,卡止部44A的前端面形成为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卡止面44A-2,该卡止面44A-2与扁平导体C的被卡止部C2A可靠地卡止,防止该扁平导体C意外拔出。
如图3、4所示,结合部43在上端侧部分(图6(A)、(B)所示的关闭位置上的前端侧部分)具有壁部43A,该壁部43A向前方(关闭位置上的下方)突出,同时具有与本体部41的操作部41B-2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的上表面。在壁部43A的侧端面的前端附近位置(关闭位置上的下端附近位置)上,向着端子排列方向外方突出形成了被锁定部45。当可动部件40处于关闭位置时,被锁定部45在壳体10的锁定部15B的下方处于能够与该锁定部15B卡止的位置,由此来防止可动部件40意外地向打开位置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被锁定部45设于可动部件40的两侧端,但被锁定部的位置不限于此,例如也可设在图3、4中可动部件40的上端(关闭位置上的前端)。
轴部46的与上述排列方向垂直的断面形状呈半圆形,且如图1所示,当可动部件40处于关闭位置时,成为圆弧部分向前方鼓出的姿势。轴部46从本体部41的两侧端的下部向端子排列方向外方延伸,并且到达比端臂部42更外方的位置。从而,如图3、4所示,轴部46的自由端侧部分比端臂部42的外侧面更向外方突出。该自由端侧部分处于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与壳体10的侧壁15的支承孔部15A对应的位置,作为被该支承孔部15A支承而可转动的端部被支承部46A发挥作用。另外,轴部46的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位于端臂部42与卡止臂部44之间的部分处于与壳体10的侧方限制部17的支承凹部17B对应的位置,作为被该支承凹部17B支承而能够转动的中间被支承部46B发挥作用。
这种结构的可动部件40用以下方法安装。首先,使可动部件40从上方进入壳体10的两个侧壁15之间。此时,用可动部件40的轴部46的前端将壳体10的两个侧壁15彼此间推开。并且,一边以支点部10C-1为支点而使壳体10的侧方框部10C的外侧部分向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外方作弹性变位,一边使轴部46的端部被支承部46A从内侧进入壳体10的侧壁15的支承孔部15A,同时使轴部46的中间被支承部46B从上方进入壳体10的侧方限制部17的支承凹部17B。并且使上述外侧部分返回自由状态,由此将可动部件40安装到壳体10上。
如图1所示,在可动部件40处于关闭位置时,该可动部件40的本体部41及卡止臂部44被收容在壳体10的本体收容部19B(参照图3、4)内,同时可动部件40的端臂部42被收容在壳体10的端臂收容部19B-2(参照图3、4)内。如图1所示,在上述关闭位置上,可动部件40在上下方向上大致整个地收容在上述收容部19B内,这样就相应地减小了连接器1在上下方向的尺寸(另见图6(A)~(C))。另外,在关闭位置上,可动部件40覆盖了端子排列范围,从而能够防止尘埃、灰尘落在端子20、30上。本实施方式是使可动部件40在上下方向上大致整个地收容于收容部19B中,但即使是使可动部件在上下方向上部分地收容于收容部中,也能因被收容的尺寸而相应地减少连接器1在上下方向的尺寸。
固定件50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壳体10的两端附近位置、且前后方向上的后端侧被该壳体10的侧方基部14保持。固定件50通过将以端子排列方向为宽度方向的带状金属板向板厚方向弯曲而制成,具有被壳体10保持的被保持部(图中未示)和被焊锡连接在电路板的对应部位的固定部51。上述被保持部通过与壳体10的侧方基部14间的一体模制成形而被该侧方基部14保持。固定件50向后方延伸出,其下表面位于比上述侧方基部14的下表面更下方的位置,且与电路板的对应部位进行焊锡连接。这种焊锡连接有助于连接器1在电路板上的固定。
以下基于图6~8来说明连接器1与扁平导体C之间的连接动作。图6~8是在与上述排列方向垂直的面上的连接器1的剖视图,分别表示扁平导体C插入前的状态、扁平导体C插入后的状态,扁平导体C即将拔出的状态。在各图中,(A)表示在第一端子20的位置上、(B)表示在第二端子30的位置上、(C)表示在可动部件40的卡止臂部44的位置上的断面。
首先,将连接器1的端子20、30的连接部24、34与电路板的对应电路进行焊锡连接,并且将固定件的固定部51与电路板的对应部位进行焊锡连接。由于通过该固定部51的焊锡连接将壳体10的侧方框部10C的外侧部分固定在电路板上,因此能够限制上述外侧部分以支点部10C-1为支点弹性变位。结果是能够防止可动部件40从壳体10脱落。
然后如图6(A)~(C)所示,将可动部件40带到关闭位置,并且使扁平导体C在连接器1的后方成为沿着电路板的面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然后将扁平导体C向着前方插入连接器1的接纳部19A。在插入时,扁平导体C被在壳体10上形成的引导面14B和引导面16A向接纳部19A引导。另外,通过壳体10的侧方限制部17的侧方限制面17A(参照图3、图4)来将插入接纳部19A的扁平导体C在宽度方向上定位。另外,通过壳体10的前方限制部18的前方限制面18A将扁平导体C在前后方向上定位。从而,本实施方式只需将扁平导体C插入接纳部19A,就能容易地将该扁平导体C带到规定的正确位置。
在扁平导体C向接纳部19A插入的过程中,扁平导体C进入第一端子20的横U字状部分内且使该横U字状部分发生弹性变位。具体是,扁平导体C与第一端子20的上臂部21的接触突部21A抵接而将该接触突部21A向上推,同时与第一端子20的下臂部22的支承突部22A抵接而将该支承部22A向下推,由此使上臂部21向上方弹性变位,并且使下臂部22向下方弹性变位,从而将上臂部21与下臂部22之间扩展而得以前进。结果是,如图7(A)所示,在扁平导体C插入完毕的状态下,该扁平导体C被上臂部21的接触突部21A和下臂部22的支承突部22A在上下方向夹压,使在扁平导体C的上表面露出的电路部(图中未示)与上臂部21的接触突部21A之间以接触压力进行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臂部21的接触突部21A位于下臂部22的支承突部22A的后方,从上臂部21的基部(与连结部23连接的部分)到接触突部21A为止的长度比从下臂部的基部到支承突部22A为止的长度更长。从而,在扁平导体C插入上臂部21与下臂部22之间的状态下,上臂部21的弹性变位量比下臂部更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子20的上臂部21的宽度方向尺寸比下臂部22小,较窄的上臂部21比下臂部22的刚性低而更容易挠曲。从而本实施方式与上臂部的宽度方向尺寸和下臂部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使上臂部21向上方作规定量变位所需的上方推压力(向上方的推压力)。另一方面,在下臂部22上作用有来自扁平导体的反作用力、即与在上臂部21上作用的上方推压力同样大小的下方推压力(向下方的推压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下臂部22的宽度方向尺寸比上臂部21大,刚性高而不易挠曲。如上所述,由于能够将作用于下臂部22上的下方推压力与上述上方推压力的大小相同地设定成较小,因此与上臂部21和下臂部22同宽的场合相比,下臂部22的弹性变位量较小。即,由于上述下臂部22上的弹性变位量小,就相应地能够使第一端子20整体在上下方向上的弹性变位量也较小,因此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缩小用于允许弹性变位的空间,能够降低壳体10的高度,进而降低连接器1的高度。
另外,在扁平导体C向接纳部19A插入的过程中,扁平导体C与第二端子30的上臂部31的接触突部31A抵接而将该接触突部31A向上推,使上臂部31向上方作弹性变位。结果是,如图7(B)所示,在扁平导体C插入完毕的状态下,在扁平导体C的上表面露出的电路部(图中未示)与上臂部31的接触突部31A之间以接触压力进行接触。
另外,在扁平导体C向接纳部19A插入的过程中,位于扁平导体C的两侧端附近的耳部C2与在可动部件40的卡止臂部44的后端形成的卡止部44A的倾斜面44A-1抵接,使卡止臂部44向上方弹性变位而到达允许扁平导体C插入的位置。一旦扁平导体C进一步插入而使耳部C2通过卡止部44A的位置,卡止臂部44就以缩减弹性变位量的方式向下方变位而返回自由状态,并且伸入扁平导体C的缺口部C1内。结果是,如图7(C)所示,在扁平导体C插入完毕的状态下,扁平导体C的被卡止部C2A位于能够与卡止部44A的卡止面44A-2卡止的位置,因此阻止了扁平导体C向后方拔出。不过,不一定要使卡止臂部44完全返回自由状态。例如,也可以在卡止臂部44残存若干弹性变位量的状态下,使卡止臂部44A伸入扁平导体C的缺口部C1内而位于能够与被卡止部C2A卡止的位置,并且用上述卡止臂部44和侧方基部14在上下方向上将扁平导体C的耳部C2夹入。
在要将处于图7(A)~(C)所示的状态、即与连接器1之间的连接状态下的扁平导体C从连接器1拔出时,就使处于关闭位置的可动部件40转动并到达图8(A)~(C)所示的打开位置。如图8(C)所示,在可动部件40处于打开位置时,卡止臂部44的卡止部44A位于扁平导体C的缺口部C1外。即,卡止部44A对扁平导体C的被卡止部C2A的卡止状态被解除,从而允许扁平导体C向后方拔出。在此状态下,一旦将扁平导体C向后方拉,就能容易地将该扁平导体C拔出。
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0具有两个侧壁15,但该侧壁并非必要结构。在壳体上不设侧壁的场合,在接纳部的上方,用于配置关闭位置上的可动部件40的空间就作为收容部发挥作用。
本实施方式设有两种端子,即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但端子的种类数不受此限。例如也可以只设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中的任意一种端子。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端子20在上臂部21上设置了用于与扁平导体C之间进行电连接的接触突部21A,但接触突部的位置可以根据扁平导体C的电路部位置作适当变更。例如,当上述电路部是在下表面露出的场合,可以不在上臂部而在下臂部上设置接触突部,而当上述电路部是在上表面及下表面露出的场合,则可以在上臂部及下臂部上都设置接触突部。
本实施方式例如如图6(A)、(B)所示,处于关闭位置的可动部件40的壁部41B在前后方向处于与第二端子30的连接部34基本相同的位置,但也以使可动部件的壁部在前后方向位于第二端子的连接部的前方,并且在上下方向使上述壁部的下端延伸到电路板安装面附近的位置。这样就能够用上述壁部来覆盖第二端子的连接部,因而能可靠地防止尘埃、灰尘落在该连接部。

Claims (3)

1.一种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配设在电路板的安装面上,用于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扁平导体进行连接,
所述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具备:
壳体,该壳体形成了向后方敞开的空间以作为接纳部,供所述扁平导体向着前方插入;
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在与所述安装面平行的一个方向上以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为排列方向而排列保持在所述壳体上;以及
可动部件,该可动部件由所述壳体支承而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该可动部件在所述端子的上方以与所述安装面平行的姿势来允许所述扁平导体插入所述壳体,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该可动部件以与所述安装面形成角度的姿势允许所述扁平导体从所述壳体拔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端子中的至少部分端子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臂部和下臂部、以及将该上臂部及下臂部的前端彼此连结的连结部,用所述上臂部、所述下臂部以及所述连结部形成了向后方开口的横U字状部分,该横U字状部分接纳所述扁平导体而发生弹性变位,由此能够用所述上臂部和所述下臂部来夹压所述扁平导体,
以在所述排列方向上至少遍及所述端子的排列范围、且在前后方向上至少遍及包含所述端子的所述上臂部的范围的形态,所述壳体形成了向上方敞开的空间,该向上方敞开的空间成为收容部,用于收容处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所述可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该收容部在所述接纳部的上方与该接纳部连通,
所述可动部件在所述排列方向上所述端子的排列范围的外侧位置上,具有能够在所述关闭位置上向上下方向发生弹性变位的卡止臂部,且在该卡止臂部上形成了向下方突出的卡止部,并且,所述可动部件在所述排列方向上所述端子的排列范围内,在与各端子对应的位置上形成了槽部,该槽部用于收容所述端子的所述上臂部的一部分,
当所述可动部件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若所述扁平导体插入所述接纳部,则所述扁平导体的前端与所述卡止部抵接,使所述卡止臂部向上方作弹性变位而到达允许所述扁平导体插入的位置,在所述扁平导体已插入完毕的状态下,所述卡止臂部以缩减弹性变位量的方式向下方变位,在所述扁平导体的两侧端上形成的被卡止部与所述卡止部卡止而阻止所述扁平导体向后方拔出,当所述可动部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卡止部对于所述被卡止部的卡止状态被解除,从而允许所述扁平导体向后方拔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横U字状部分的端子通过将以该端子的排列方向为宽度方向的带状金属板向板厚方向弯曲来形成所述横U字状部分,并且使上臂部的宽度方向尺寸比下臂部的宽度方向尺寸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端子通过将带状的金属板向板厚方向弯曲来制作,该多个端子中的部分端子是具有横U字状部分的端子,其它端子则具有下述臂部,该臂部处于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部分端子的上臂部有重复范围的位置上,且向着后方延伸,并能够在上下方向作弹性变位,该臂部的一部分收容在可动部件的槽部,所述部分端子的上臂部和所述其它端子的臂部处于彼此在前后方向有重复范围的位置上,所述部分端子和所述其它端子以这种状态交替排列。
CN201310368365.5A 2012-08-22 2013-08-21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Active CN1036334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82824 2012-08-22
JP2012182824A JP5651652B2 (ja) 2012-08-22 2012-08-22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3471A CN103633471A (zh) 2014-03-12
CN103633471B true CN103633471B (zh) 2016-04-20

Family

ID=50214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8365.5A Active CN103633471B (zh) 2012-08-22 2013-08-21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51652B2 (zh)
CN (1) CN103633471B (zh)
TW (1) TWI5286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9422B (zh) * 2014-08-28 2019-02-22 春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件式fpc连接器
JP2016076459A (ja) * 2014-10-09 2016-05-1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MX2018002517A (es) 2015-08-31 2018-06-12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Conector de tablero de circuitos.
US10305209B2 (en) 2016-02-26 2019-05-28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JP7107708B2 (ja) * 2018-03-15 2022-07-27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990203B2 (ja) * 2019-03-07 2022-01-1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端子及び該端子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JP6936824B2 (ja) * 2019-03-07 2021-09-2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957547B2 (ja) * 2019-03-29 2021-11-0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TWI705623B (zh) * 2019-07-03 2020-09-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
CN118523102B (zh) * 2024-07-25 2024-10-01 成都速易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直接板高速线缆组件及装配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0306A (zh) * 1998-06-19 2000-01-05 莫列斯公司 扁平线路的电子连接器
CN1913244A (zh) * 2005-08-08 2007-02-14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电缆用电连接器
CN101242043A (zh) * 2007-02-08 2008-08-13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1467307A (zh) * 2006-04-13 2009-06-24 莫列斯公司 改进的扁平电缆连接器
CN101505014A (zh) * 2008-02-05 2009-08-12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式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2074820A (zh) * 2009-11-18 2011-05-25 Smk株式会社 基板连接用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27599U (ja) * 1995-11-24 1996-08-13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平型柔軟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2004006192A (ja) * 2002-05-31 2004-01-08 Ace Five:Kk コネクタ
JP5233662B2 (ja) * 2008-12-25 2013-07-1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0306A (zh) * 1998-06-19 2000-01-05 莫列斯公司 扁平线路的电子连接器
CN1913244A (zh) * 2005-08-08 2007-02-14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电缆用电连接器
CN101467307A (zh) * 2006-04-13 2009-06-24 莫列斯公司 改进的扁平电缆连接器
CN101242043A (zh) * 2007-02-08 2008-08-13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1505014A (zh) * 2008-02-05 2009-08-12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式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2074820A (zh) * 2009-11-18 2011-05-25 Smk株式会社 基板连接用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41731A (ja) 2014-03-06
CN103633471A (zh) 2014-03-12
JP5651652B2 (ja) 2015-01-14
TWI528648B (zh) 2016-04-01
TW201424136A (zh) 2014-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3471B (zh)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3765699B (zh) 插头件以及使用了该插头件的连接器
EP1411598A2 (en) A connector assembly,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ing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m
JP5218074B2 (ja) コネクタ
US8579650B2 (en) Electrical disconnect with push-in connectors having a busbar
US7311561B2 (en) Connecting terminal
CN202434747U (zh) 电连接器
JP7077177B2 (ja) コネクタ
CN104283028A (zh)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3138110B (zh) 连接器
CN103378449A (zh) 连接器
CN203787578U (zh) 弹力夹持端子和插拔连接器
CN103298308B (zh) 电子装置以及印刷电路板连接方法
CN107799932A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US2009028642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s each with free guiding end
CN101834362A (zh) 电连接器系统
CN100361143C (zh) 存储卡适配器
CN101656364B (zh) 电缆用连接器
CN103151647B (zh) 保持件和该保持件与连接器的组装体
JP7128711B2 (ja) コネクタ
US8052445B2 (en)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and socket connector having the contact
KR102128123B1 (ko) 플러그 커넥터
CN101222096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2055090A (zh) 电连接器
JP2007128875A (ja) 電気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Hirose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rose Electric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